会计学基础(第四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3 12:03:34

点击下载

作者:谢爱萍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试读:

前言

会计核算体系相当于一个经济信息系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会计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会计核算总是跟随经济社会的变迁而变化。自2011 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先后发布和修订了公允价值计量、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准则,发起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一轮变革。为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在2012年发布了一系列准则征求意见稿后,于2014年又陆续发布和修订了多条《企业会计准则》,与此同时和会计密切相关的一些税收法规也有了新的调整。

2014年4月,财政部为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规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行为,对2009年10月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再次进行了全面的修订,颁发了财办会 ﹝2014﹞ 13号《会计基础考试大纲》,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新大纲为标准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无纸化电子题库考试。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使《会计学基础》一书更符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增强适应性,编者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对该书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使得内容更新颖、科学、规范,与现行会计规章制度一致,从而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供方便。

本次修订保持了上一版的精华和特色,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会计学基础课程既是会计类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还是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辅导教材。

本书的修订工作由南昌工程学院的谢爱萍负责。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同行的有关论著,在此深表谢意。同时,本书的修订得到了万绍玫、饶庆林、邓萍、易青、李宁、卢普玲、李冬明、何习平等教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类所进行的其他一切活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创造了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取得了劳动成果。为使生产活动效果更好,人们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在不断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把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这就是最基本的管理。会计就是为适应这种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会计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据考古的文物证实,在文字产生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最初的会计行为即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就已经发生了,如结绳记事、刻符记事、绘图记事等。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以及发生的日期等事项记载下来。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在出现了剩余产品后,为了记录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并进行比较,仅仅依靠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附带地进行计量与记录,已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要求,因而会计人员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会计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古代会计以官厅会计(政府会计)为中心。“会计”一词起源于西周时代。据《周礼》记载,西周时设有“司会”一职,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西汉时出现了计簿、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在宋朝初期,官府办理钱粮报销和移交手续时,要编造四柱清册。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方面,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结算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四柱清册法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大杰出成就。

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民间会计逐步形成并达到一定水平,先后出现了龙门账、三脚账、四脚账。龙门账把所有账目划分为进(收入)、缴(支出)、存(资产)、该(负债)四大类,并运用“进-缴=存-该”这一平衡公式,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两表结果相等称为合龙门。三脚账是中国传统的在单式记账基础上演进而成的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方法。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是在三脚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式记账。龙门账、三脚账、四脚账显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簿记的特色。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解放以前,我国经济和管理都比较落后,会计长期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前苏联计划经济会计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质量迅速发展。现代会计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1993年7月1日。我国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出台了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也揭开了我国会计发展的崭新篇章。

从会计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具意义的是复式记账制度的建立。复式记账首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当时,在地中海沿岸的这些城市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也促使会计由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变革。公元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的数学专著《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在威尼斯出版发行。该书中的“计算与记录要论”一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以威尼斯簿记为主的意大利借贷记账簿记。《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是世界上第一部会计学著作,它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奠定了现代会计发展的基础。卢卡·帕乔利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

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经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会计核算内容因此也在不断丰富。会计记账的方法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更新,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

随着股份公司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又发生了变化。不仅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财政、银行、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也要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职责对会计资料实施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及方式和会计操作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促进了现代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拓展了会计的管理内容,增强了会计的管理功能,提升了会计参与决策的关联性。

现代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职能指某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是某一事物存在于世间所应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会计具有怎样的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所说的“簿记”指的是会计,“过程”是指生产过程。“观念的总结”可理解为反映或核算,“过程的控制”可理解为监督或控制。对生产过程的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随着管理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也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拓展职能。(一)会计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核算是会计基本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会计核算为经济管理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相关信息

会计核算主要通过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为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反映经济活动的计量单位有三种,即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和劳动量单位。货币单位比实物单位和劳动量单位更具有综合性,所以会计核算主要利用货币计量单位提供信息。其他计量单位只作为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辅助计量单位。

经济活动中凡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内容均属于会计核算的范畴。会计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会计不是将会计主体所有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事无巨细、毫无遗漏地按其原始情况反映,而是根据管理的要求,有目的地加以反映,为经济管理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相关信息。(2)会计核算为企事业单位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会计核算不仅要记录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且还应面向未来,为单位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传统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反映,通过事后的记录数据,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传统的事后核算已满足不了管理的要求。一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有效的经营,不仅要随时了解目前的经济状况,检查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还要预测企业的未来,周密地规划企业未来的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会计信息,并以此作为未来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的依据。

会计从单纯的事后核算已进入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事中的控制和事后核算相结合的时代。需要注意的是,事后核算的会计数据是基本的会计数据,事前预测决策和事中的控制必须以事后核算的真实数据为基础数据信息。(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连续的记录,并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信息资料,以便单位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凡属会计核算的内容都必须加以计量、记录和报告,不能遗漏。连续性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登记,不能有中断。系统性是指会计核算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分类的、综合的和更加高级的财务信息。

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会计核算职能与其他经济核算的反映职能有了鲜明的区别。(4)会计核算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化的反映过程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会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记录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这为及时准确地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了可能,会计信息也将更加完整。

2.会计监督职能

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监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职责。会计监督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

会计核算提供了各种价值指标,会计监督依据这些价值指标实施控制。例如,利用成本费用指标,可以综合考核各单位费用支出情况和各种消耗情况,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利用资产指标,可以考核各单位资产的利用情况,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等。通过这些价值指标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不仅可以较全面地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且可以经常、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调节,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会计部门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和相关计划、费用预算时,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的核算工作中,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纠正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偏差及失误,使之按预定目标的要求进行,发挥控制经济活动进程的作用。事后监督是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及有关规定为依据,通过分析取得的会计资料,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考核和评价。(2)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进行的监督

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实施会计监督时,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要加以限制和制止。如在审核原始凭证时,修订后的《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3)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合规合法的事往往同时产生效益,但有时也存在例外情况。合规合法的事未必合理,合理的事又未必合算。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在参与经济计划的制订时,还要检查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会计监督是各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各单位自我约束的一种机制。各单位在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范围内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的同时,应注重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3.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充分发挥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对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和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核算为会计监督提供资料,会计监督就失去了监督的依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作用难以发挥,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二)会计拓展职能

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的基本职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会计不仅有基本职能,还有以下三项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

预测经济前景,是指根据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

参与经济决策,是指根据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3.评价经营业绩

评价经营业绩,是指利用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果,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系统研究会计内容、职能、目的、原则、方法、技术和组织,以及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知识体系。它是由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又用来指导会计实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会计实践是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的,相应地,会计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实践的发展和丰富推动了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会计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会计科学的细分化趋势和综合趋势并存。一方面,为了研究的便利和深入,会计学细分出许多分支,每一分支都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另一方面,各个不同的会计分支学科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呈现出某些综合性,尤其是一些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更具有这一特点。作为会计学科的各个分支,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工作,既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又包括会计实践工作。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划分,可分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电算化、国际会计学、会计史学等。其中,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是会计学科体系的主干学科,也是会计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会计学按其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划分,可分为微观会计学、宏观会计学和国际会计学。微观会计学包括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宏观会计学包括总预算会计、社会会计、国际会计等。会计学科体系如图1-1所示。

研究会计学及其分支,对于了解会计研究的内容,把握会计研究的方向,掌握各个分支学科在整个会计学科中的位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今后科学地学习和研究会计学奠定基础。图1-1 会计学科体系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与作用

一、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如前所述,会计按其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划分,可分为微观会计学、宏观会计学。宏观会计主要核算社会经济活动,其核算对象不是本书说明的内容。微观会计由于服务主体的经营性质不同,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有别于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具有其特殊性。本书主要以营利组织为例讲述会计学的基本内容。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并不是包罗万象的,而是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从特定的角度来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

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资条件,如货币资金、原材料、产品或商品、厂房设备等。这些不同形态财产物资的货币计量称为资金。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也就是说,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资金。

会计产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主要是财产物资的收支和结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管好财产物资,防止损失和遗漏,使生产成果得到保护等。在商品货币经济充分发展以后,企业为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力争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从财产物资的收支和结存发展成为系统地、连续地核算和监督财产物资的取得、使用、耗费和补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起着调节作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经济效益,也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求得价值增值,价值运动表现为资金运动。会计对象就是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从微观上看,企业的资金运动是在各个企业单位中进行的,是本单位的资金运动。从宏观上看,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社会再生产总资金运动的一部分。(二)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各种企业单位由于业务性质不同,所承担的生产任务也不同,因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一致。

1.产品制造企业的会计对象

产品制造企业是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它的会计对象是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按其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回三个基本环节。制造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生产工业产品。随着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生产阶段的进行,企业资金不断改变其存在的形态,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周转。

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拥有的物质条件都有一定的资金来源,表现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资金投入。资金形态表现为货币资金。在生产开始的供应过程中,企业以部分货币资金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这部分货币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在频繁的供应过程中,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为进行生产而储备必要的物资,这部分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工业产品。企业的资金由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在产品形式的生产资金。生产过程也是耗费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货币资金以支付职工薪酬和其他费用的形式转化为生产资金。生产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因使用而磨损,这部分磨损价值由固定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随着生产产品的完工,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这时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收回的货币资金中,一部分收入以税费的形式上交给国家,这部分资金退出企业。另一部分纯收入,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之后,一部分以分配利润的形式分给投资者,这部分资金也退出企业。其余资金又可用于购买生产用材料,支付生产费用,继续参加生产经营周转。

上述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经营阶段是产品制造企业的经常性资金运动,如图1-2 所示。此外,企业还会发生对外投资和接受投资等资金运动的情况,这也属于资金运动的范畴。图1-2 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因此,由于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财产资源的增减变化情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情况,以及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配情况,就是产品制造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

2.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不同于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在流通领域,主要包括购进和销售两个阶段。在购进阶段,企业通过购买商品,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在销售阶段,通过商品销售,商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如此不断循环、周转。与产品制造企业一样,商品流通企业也有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如图1-3所示。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以及资金投入、退出构成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图1-3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对象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组织不同,它们并不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是一种预算管理性质的组织。这种组织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同样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国家每年根据各单位的预算,拨给一定数量的资金,叫预算拨款,也叫预算收入。各单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按预算以货币形式支付各种费用支出,这种费用支出叫预算支出,它是非补偿性的,不能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没有资金循环过程。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构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预算资金的运动,包括资金投入和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如图1-4所示。图1-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过程

二、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会计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会计工作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二是与会计自身的内在本质有关的因素,即会计的职能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程度。

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实践工作来看,会计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的正面作用、积极作用;二是会计的负面作用、消极作用。也就是说,会计工作既能完善和加强经济管理,也能弱化经济管理。

会计的正面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2)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3)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与完整;(4)为外部投资者等提供财务报告,便于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更多地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阶段,会计的预测、决策、评价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职能还没有真正实施。如何充分地实现会计职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已成为我国会计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计的消极作用,当前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偷逃税款等现象的出现。尽管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尚无定论,但毋庸置疑,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工作产生的一种负效应,这一点是认识会计作用时不应被忽视的。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人员在核算经济业务时,面对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只有明确会计基本假设,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正确的核算,把握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合理设定,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推断。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里所指的“本身”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假设,使会计核算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也就是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限定在相对独立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独立地反映出来。会计人员必须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核算和监督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严格划清主体与其他主体、主体与出资人之间的经济界限,将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出资人的财产变动或其他经济往来排除在本企业的会计核算之外,为会计主体的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不是同一概念。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而会计主体则是按照正确处理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要求而设立的。所有的经营法人都是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主体并不是法律主体。如独资与合伙企业是会计主体,但他们并不是法律主体。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有时需对企业内部的部门单独加以核算,并编制内部会计报表,此时,企业内部划出的核算单位也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他们并不是法律主体。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在会计程序上,应先将集团中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出各个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然后再把各个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加以合并,编成合并会计报表。因此,凡是能够独立组织会计工作,独立计算盈亏,独立编制财务报表的经济单位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的假设使会计核算工作明确了其时间范围。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会计程序才有可能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不采用合并和破产清算的处理方法,保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例如,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各种经济资源按原定目标耗用、出售或转换,承担的债务按规定期限偿还。

任何企业经营,不论其规模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企业若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并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将不得不宣告破产或进行合并。此时,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已不再适应,而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等法规为依据,根据清算的要求,如实反映企业清算时的财务状况和财产关系,提供有助于正确处理各方权益关系的信息。(三)会计分期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在时间上具有不间断性。会计分期假设就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连续的、长短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为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化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一般按公历时间进行划分。会计分期的结果叫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季度和月度。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往往是指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我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均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年度,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可与公历年度一致,也可与公历年度不一致。如美国采用十月制,即从每年的10月1日起至次年的9月30日止。由于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才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才能保持各个会计期间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一致性,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经营活动错综复杂,经济业务涉及的实物形态多种多样,计量单位也各有不同。为全面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和结果,只有货币计量这一共同价值尺度,才能将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这就产生了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前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对所有会计核算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信息。货币计量的假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诸多计量单位中,假设货币是计量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最好单位;二是货币是稳定的,这种假设也就是承认在会计核算资料中,反映的财产物资价值与其实际价值是一致的。当货币本身价值波动较大时,如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准则来处理有关事项。《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规定:会计通常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合人民币反映。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使用的货币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

货币计量的假设决定了会计核算对象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而对于那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如产品质量、企业竞争力之类的与决策相关的非货币信息等,为弥补货币计量的不足,可在财务报告中以其他形式加以补充说明。

二、会计基础

在会计核算业务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的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会发生一些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经济事项。在核算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时:一是根据收到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的标准;二是以收款权力或支付的责任作为确认的标准,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记账基础,前者称为收付实现制,后者称为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来确定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实际收到的款项和实际付出的款项,不论是否属于当期,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当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和未付出的费用,即使属于当期,在会计核算上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发生即收款的权力或支付的责任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不以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为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例题1-1]某公司2015年9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比较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影响。(1)支付上月水电费4 000元。(2)销售产品一批20 000元,本月收款12 000元存入银行,其余货款11月才能收到。(3)收到购货单位一笔货款8 000元存入银行,合同规定10月发货。(4)支付下季度保险费9 000元。(5)收到购买单位所欠6月销售货款10 000元存入银行。(6)支付本月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上述业务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差异如表1-1所示。表1-1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差异

实行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基本前提,用来正确划分不同期间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归属期,特别是收入和费用两个项目的归属期。实施权责发生制,能够准确反映特定期间的经济业务及其财务成果的真实状况。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收付实现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上述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和会计基础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没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中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数据就无法进行确认与计量。第四节 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应当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下,通过会计人员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在此需要正确区分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会计作用的不同。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应当做什么;会计职能是会计本来具有的功能,说明会计工作能够做什么;而会计作用是行使会计职能后产生的影响,是实际做到的。

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目前学术界存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主流观点。前者产生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背景之下,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委托受托关系的出现。该观点强调会计目标在于通过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解释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后者形成于资本市场发达时期,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确定,会计信息使用者迅速增多,不仅包括现有的投资者、债权人,还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财政税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律师和咨询机构等。该观点强调会计目标在于为决策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在公司融资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各种决策特别是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比反映受托者责任履行情况变得更为重要。“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并无本质上的分歧,其主要区别在于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定位不同。“受托责任观”把会计信息使用者定位于企业资源的委托者,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所有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会计处理原则。(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如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必然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有关方面投资决策的需要,会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可靠,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不允许篡改,不允许伪造。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要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真实准确且核算结果经得起检验。

可靠性质量要求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必须绝对肯定或绝对精确。在会计实务中,由于会计核算对象中的许多经济现象和过程带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在数量上难于精确确定,如折旧费用、应计费用等,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但应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做到相对精确,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核算的信息不符合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即使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是毫无价值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人员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按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资料,确保企业内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

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状况作出预测,从而选出最佳方案或防患于未然。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把以往决策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以帮助决策者判断以往决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性要求是以可靠性要求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完整、准确地把握会计信息所说明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简单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利用。要满足可理解性要求,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报表项目完整、数字金额准确。(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为了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信息使用者必须能够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为了评估不同企业相对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信息使用者还必须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对整个企业及其不同时点以及不同企业而言,同类交易或者其他事项的计量和报告,都必须采用一致的方法,以便信息的可比。

可比性质量要求包含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即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以便对前后期会计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可比性要求并不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在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但有关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应当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即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信息。(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两者不一致的现象。例如,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从法律形式来说,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在出租方,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限一般接近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固定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限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经济实质上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将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列入承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那么,其最终结果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以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等有重大影响,且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经济业务,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作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那些次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决策相关性的前提下,采用简化或合并核算。

某项经济业务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当某项经济业务的数量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或者从项目的作用与影响大小来看,当某项业务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时,会计人员就应认定此项经济业务符合重要性质量要求。各个企业应认真确定自己的重要会计事项,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这样有利于企业防范风险,充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滥用谨慎性,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来达到人为调节企业损益的目的,则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不仅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会损害会计工作秩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只有及时地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才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即使具备了可靠性和相关性,但若不能及时提供,也是无用的信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及时性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必须满足三个要求:(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第五节 会计方法和会计循环

一、会计方法(一)会计方法体系

会计方法是执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这三个方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它由一系列的专门方法组成,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方法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进行事先预测或事后说明,考核经济活动的效果,以便改善经营管理的有关方法。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会计分析的资料为会计预测和决策提供主要依据。过去曾将会计分析方法列为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的一部分,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经济活动分析”作为独立的学科已被取消。会计分析方法被列入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并被称为财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是指根据会计核算资料,检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以及会计核算资料是否正确的方法。会计检查是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迅速发展,目前已不再单独使用“会计检查”一词,会计检查已列入审计学的范畴。(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会计对象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为经济管理提供需要的核算指标信息。在我国,会计科目是由国家财政部门通过会计制度的形式统一制定,由各级会计部门遵照执行。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凡是企业因发生经济业务而引起的会计对象的变动,都要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如实、完整地记录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全面核算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复式记账可以检查有关业务记录是否正确。

3.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完整,审核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发生和完成的真实情况填制会计凭证,并经会计人员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据以登记账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4.登记账簿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登记账簿就是以经过审查无误后的凭证为依据,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求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数据和信息资料。账簿是保存会计数据的重要工具,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确定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核算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情况,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核算、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财产清查

账户清查是指对各项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存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在会计工作中,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将各种财产物资的结存数额在账簿中进行了记录和核算,但账面反映的财产物资的结存数是否与实际结存数完全相符,还需要用财产清查的方法加以查对和核实。通过财产清查,一方面可以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以保证账实相符;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各种财产物资的储备保管情况和各种应收应付的结算情况,防止物资积压、毁损和各种往来款项的长期拖欠不清,从而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和资料。编制财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财务报表是在账簿记录的基础上,对日常核算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编制的,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一般来说,在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