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中:中原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1:48:33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学亮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华夏之中:中原文化特色与形态

华夏之中:中原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华夏之中:中原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张学亮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514324242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华夏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源流文化萌芽

在中原地区,史前文明在这里的连续性表现强烈。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自东向西的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在中原崛起,它们联系紧密,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化区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半坡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发展而来,向北发展到陕北地区,沿黄河扩展至洛阳。而中原地区的仰韶后冈文化则扩张至晋南、鲁东北等地。

仰韶半坡文化和仰韶后冈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仰韶庙底沟文化迅速向四方扩展。

与周边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原文化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强势文化,起主导作用。古老嵩山孕育人类始祖嵩山东南麓位于中原核心地区,是联结我国及东亚大陆南北与东西的枢纽,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出现与发展的关键区域。嵩山东麓的郑州西南郊老奶奶庙遗址属于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侯寨乡樱桃沟内,东南距代家门村约500米,西邻贾鲁河上游九娘庙河,坐落在河旁二级阶地之上。遗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庙,当地称老奶奶庙。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嵩山余脉向东延伸地带,属低■旧石器时代猿人打磨石器图山丘陵区,地势呈东高西低,区内黄土堆积发育。该遗址推翻了中国人源自非洲的说法。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揭露面积近50平方米,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现代人类 在距今十几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在身体的解剖结构上与现代人完全相同的人类,他们被称为晚期智人、现代智人或干脆就叫做现代人。晚期智人与早期智人形态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面部以及前部的牙齿缩小,眉脊减弱,颅骨的高度增加,使其整个脑壳和面部的形态越来越与现代的人一样。

老奶奶庙遗址非常清楚地展示了4万年前的远古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将嵩山东南麓的300多处旧石器地点完整地连接起来,不仅系统地再现了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栖居形态,而且老奶奶庙遗址也发现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为探讨我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出现与发展等史前考古学核心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古猿人用火场景

老奶奶庙遗址东侧的马兰黄土断崖剖面高近20米,马兰黄土之上还迭压着新石器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但是由于雨水冲刷的破坏,大部分马兰黄土以上的堆积已不存在,已接近旧石器文化层。仅局部尚保留有1至3米不等的残余堆积。遗址东剖面的地层堆积第一层是表土层;第二层称扰土层,含陶片、汉砖,以及动物化石与打制石器等;第三层是黄褐至灰褐色黏质粉,砂旧石器文化层,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层,多含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人类用火的遗迹。老奶奶庙遗址多个用火遗迹所组成的复杂居住面的中心营地出现,偏好收集并带入居址内大量狩猎对象的下颌骨,以及远距离搬运紫红色石英砂岩堆砌石堆,并摆放古棱齿象头等明显具有象征意义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用火场景非功利性行为的存在等,均是现代人行为的典型标志。打制石器 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人类制造石器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那么自第一把手斧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与动物界之间划了一道分界。

老奶奶庙主要文化层的年代为距今4.5万年。这些是首次在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距今3万至5万年的旧石器遗址中被发现。

嵩山附近共发现有300多处旧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西起颍河上游,向东到潩水河与双洎河流域均有分布。沿几条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成群组聚集分布,构成多个相对密集分布、类似老奶奶庙附近的遗址群。■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斧子

这些遗址绝大部分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与其同期异相的红褐色古土壤层中,时代也与老奶奶庙遗址等发现相当。比较典型的如赵庄旧石器遗址和皇帝口遗址等。

赵庄旧石器遗址位于新郑赵庄村北,潩水河东岸三级阶地。遗址西部是陉山与具茨山,东临黄淮平原。遗址地层从上至下分为7层,分别为全新世堆积,含钙质结核的马兰黄土,以及其下的漫滩相堆积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全新世 地质时代最新阶段,开始于1.2万年至1万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世,它覆盖于所有的地层之上。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全新世时,人类已进入现代人阶段。

旧石器文化层的主体部分为灰白色黏质砂土,有锈黄色斑点,土质略硬,含砂量较大,局部可见黄灰相间的水平层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厚约10厘米至30厘米的范围内。

赵庄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置放象头的石堆与石器加工场。两者位于同一活动面,是同一时期活动的遗存。活动面由南向北分布着古棱齿象头骨、大块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块和乳白色碎小的石英制品。

象头骨呈竖立状,臼齿嚼面朝南;由于长期的挤压作用已明显变形,但仍保存完整。大多数石英砂岩块位于象头骨的下部和周围,互相叠压,形成堆状。

这些紫红色石英砂岩是直接采自距遗址5千米以外的陉山基岩原生岩层。其搬运至此的主要功能并非加工工具,而是围成石头基座,在上面摆置象头。锤击法 是指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把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一块石头作为石锤去锤击石料。在锤击时要先在石料上选择一个打击的台面,然后再选择靠近台面边缘的一个点用力锤击,从石料边缘上敲剥下石片。

石英制品则主要分布于象头骨的北侧,绝大部分是加工石器产生的石核、石片、断块与碎屑等副产品,很少见到加工完成的精制品,说明当时人类在这一区域的主要活动是石器生产。

发掘所获石制品数量超过5000件。石英制品数量占绝对多数,但个体较小,多在5厘米以下。种类主要是石核、石片、断块、碎屑以及未加工的石料。还有少量经过修理的工具,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等。

赵庄遗址中哺乳动物化石很少,除古棱齿象头骨外,仅有一段象门齿、零星象肢骨片,以及个别羊、鹿化石等。亦不见灰烬与炭屑等用火遗存。■旧石器时代石器——尖状器

皇帝口遗址与赵庄遗址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不足1千米,文化层厚度仅10厘米左右,发现各类文化遗物也仅有100多件。

石制品也以石英原料为主,个体较小,砸击法与锤击法并用。经过第二步加工的工具很少,仅见几件刮削器和尖状器。余者均为石核、石片以及断块、碎屑等。

皇帝口遗址动物化石有鹿类等,少数具有人工打击疤痕,还有清楚的被切割痕迹。遗物与堆积状况表明皇帝口遗址为一处人类短暂活动的场所。当时人类曾在这里进行处理猎物等活动。

皇帝口与赵庄遗址当属同一时代,均为距今3.5万年前后。

在赵庄与皇帝口附近,还有另外10多处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沿潩水河两岸分布,出露地层与埋■旧石器时代石器——尖状器藏状况与前两者相同,显然同属潩水河流域的同一遗址群。

这些地点多数也是堆积较薄,已发现的遗物不多,与皇帝口的情况类似,应属于临时活动场所。但是其中也有极少数遗址的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有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灰烬等,是类似老奶奶庙的中心营地遗址。

北起贾鲁河上游的老奶奶庙,南到潩水河流域的赵庄、皇帝口遗址,郑州地区嵩山东南麓广泛分布着距今旧石器时代遗址。

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旧石器时代生活场景

这些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系统地展示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之交阶段的聚落与栖居形态,清楚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人类在该地区生存发展的辉煌历史。阅读链接嵩山南麓分布着多个旧石器遗址,另外还有织机洞距今5万年至6万年的洞穴和西施遗址,都表现出本土风格石器技术,尤其老奶奶庙遗址的火塘、东亚技术传统的骨制品,赵庄遗址的象头骨,均是难得一遇的重要发现。嵩山老奶奶庙遗址与郑州地区新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主要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红褐色古土壤层,这些情况说明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正处于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出现与发展的关键时段。另一方面,位于我国与东亚大陆核心地区的嵩山东南麓,也是晚更新世人类与文化向南北与东西方向迁徙的中心。分布十分广泛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存在于我国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上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持续了2000多年的时■仰韶文化彩陶碗间,我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史书记载的炎帝和黄帝等著名部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可以从仰韶文化的研究中去探索。

仰韶文化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我国黄河流域华夏文化的主要代表。

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东北,仰韶村北面不远处是属于崤山山脉的韶山,这大概就是仰韶村名的由来。

传说大约六七千年前,人类还群集在那深山密林的石洞里,过着捕猎采果的生活。山上的猎物和野果日益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要,他们便慢慢地游出了山。崤山山脉韶山峰下,有一片沃野,南临黄河,北临韶山,草木丛中野果累累,鸟儿在空中飞高飞低,走兽在林里窜来窜去,真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好地方。从山上下来的人,有个叫陶的族长,带领族人来到了这块地方。起初,大自然的丰富物资,足以让他们过着捕猎摘果的美好生活。后来人越来越多了,大自然的财富维持不了生活,于是他们披荆斩棘以开垦田地耕种,并且开始了猎物捉鸟养畜放牧的新生活。■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有一年秋天,秋风瑟瑟,大雨连绵不断地下。那风像猛兽一样不断地撕去他们赖以生存而用树枝搭起的篷子,薅掉辛勤耕种的庄稼,卷走日夜相伴的牛羊。

雨后,大地被洪水冲出道道沟壑,人们只好在这沟壑上覆盖厚厚的树枝茅草,住在下面用来避风驱寒。

一天,陶在巡视族人们的生活时,发现这些居住在沟壑茅草棚下的人,冬天雪透,夏日雨浸,不少因潮湿而得病。他想:要是在干燥的地方挖洞开穴,再用茅草盖顶,那一定会更好些。于是在陶的带领下,大家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漫长的辛勤劳动,使他们发明了不少劳动工具,陶把这些经验积累起来,磨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器:石斧、石锥、石凿、石碗等。

同时,漫长的生活需要他们将猎物的骨头磨制出骨针、骨锥、骨筷等,用树皮、兽皮、毛草拧成了各种长短粗细不等的绳子。锥和绳子的出现使人们披上了蓑衣,穿上了兽皮。

长期没有发生过战争,社会经■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济不断得到发展。各族人之间和平相处,平等相待。从而出现了劳动工具、驯服饲养的家畜、猎物和粮食的交流和交换。

生活需要储存粮食、干肉和果品,于是他们用土和泥制成各种各样储物器,在太阳下晒干使用,这种泥器成为他们当时较为广泛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

一天黄昏,灾祸突然降临,刹那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原来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烤肉火堆被风吹散开来,燃着了杂草、树木、庄稼和茅棚,一会儿成了一片火海。大火之后,树上的果子没了,只留下枯干残枝;田野的庄稼没了,只留下片片灰烬。

不幸的遭遇中,陶却发现了一个奇迹:那晒制的用泥做的储器,比原来坚硬得多,敲起来清脆悦耳,尤其是放在穴里的更好。于是,他就带领族人掘洞建窑试烧这种坚硬的储物器。

陶带领族人亲自试烧。他把晒干的各种泥制品放进掘好的窑洞里,用木材架起来烧。一天又一天,一窑又一窑,但不是烧焦,就是烧流,或是半生半熟。整整三年这位老人都是在火海里折腾,发须被烤焦了许多卷儿,透红的脸庞让火炙了许多黑硬的斑。一天,大家都去睡了,陶坐在那里用干柴不住地添火,他在朦朦胧胧中觉得自己走进了熊熊的烈火中,双肋长出了翅膀,飘飘忽忽地飞向蓝天,在黄河上空翱翔。天亮之后,人们来到火窑旁边,火熄了,那位老人却不见了,唯独剩下的,是他常拄的那根奇异的木制拐杖。■仰韶文化炊具

陶离开人类而去了,大家按照老人生前的嘱托,继续忙碌着。到了中午,雨瓢泼似的下,满地都是水,灌满了个个试烧的窑。第二天,大家用土封了窑口。

七天七夜过去了,水全部渗完,窑里没那么热腾了,大家挖开一看,满窑是坚硬结实、完好无缺、青光夺目的各种各样储物器。于是,成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黄河两岸。

陶死后,大家推举他的儿子缶为首领。为了怀念陶的功绩,大家把这种储物器叫陶器。他们还为老人铸了陶像,让后人供奉。因为老人爱吃鸡,同时煅烧了两只鸡摆在陶像前。

缶把这项工艺技术发扬光大,不仅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储放器,而且还制造了伴歌伴舞的敲打乐器。从此这项工艺陶器成了华夏人的生活必需品。

几千年过去了,生活在仰韶村这块圣地的人们,不知经历了多少战争,度过了多少和平,谁也说不清那沧桑的历史。人们都是在自然中来,自然中去,留下的、带走的千千万万,唯独留下了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多种。石器有刀、斧及纺织用的石制纺轮。骨器有缝纫用的针。陶器有钵、鼎等形制。

仰韶陶器多数是粗陶,其中彩陶以表面红色、表里磨光并带有彩绘为特征。因此“仰韶文化”又被■仰韶文化出土的白衣彩陶钵称为“彩陶文化”,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

仰韶文化遗址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最厚达4米。有四个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遗址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仰韶文化是我国先民所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据传说,神农氏时代结束以后,黄帝、尧、舜相继起来,这些传说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大致有迹象可寻,因之推想仰韶文化当是黄帝族的文化。鼎 我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物种之一,原为炊器,又成为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就有了“问鼎”、“定鼎”之说。

从仰韶文化遗址和多量的遗物里,可以推测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仰韶时期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拥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村落;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同时兼营畜牧、渔猎和采集;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此时反映人们意识形态的埋葬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各遗址多有石斧的发现,石斧是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工具。遗址多在河谷里,那里土地肥沃,便于种植。生产工具有石斧和骨锄,农产物有粟。一陶罐粟在居室内发现,一陶钵粟是作为殉葬物放在墓葬里,足见当时人生活已经离不开农业,粟尤其是重要的食物。■仰韶文化彩绘陶壸畜牧业也是重要的生产部门,仰韶遗址中有许多猪、马、牛的骨骼,其中猪骨最多。猪的大量饲养,也说明当时居住地已相当安定。

弓箭是中石器时代后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的工具。有了弓箭,狩猎生活逐渐过渡到原始畜牧业。仰韶文化各遗址多有石镞、骨镞,可见当时已普遍使用弓箭。

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一般是美观的。发展到了属于铜器时代的辛店遗址的陶器,纹饰较为复杂,纹饰间还点缀着犬羊的图形,有的还涂有人形纹。

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陶器种类有钵、盆、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

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不少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鱼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

陶塑艺术品也很精彩,有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

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我国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

仰韶文化上下数千年,纵横千里,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仰韶文化尖底壶阅读链接1916年,在山西偶然发现了一批古新生代的生物化石,随即进行了对古新生代化石的大规模收集整理工作。1921年,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河南省1000处、山西省1000处、甘肃省104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裴李岗文化揭开陶器文明裴李岗文化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我国河南省新郑的裴李岗村发现并认定而得名。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裴李岗文化的年代距今有7000年至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裴李岗文化双耳壶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也堪称中华民族文明起步文化。

李岗村位于新郑县城北,遗址中有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40余件。

石磨盘是原始社会晚期的遗物,是碾谷物的生产工具,形状像一块长石板,而两头呈圆弧形,像鞋底状。石磨盘是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的,正面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

真是难以想象,7000年之前,在如此遥远的时代,人类就能够用整块的石板琢磨出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这的确是一种凝聚着原始人类高度智慧的生产工具。新郑 位于河南省中部,号称“中华第一古都”。新郑在上古称“有熊”,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建都,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墓葬114座,陶窑1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裴里岗文化石磨盘

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一两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形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

从裴李岗遗址的遗物分析,裴李岗居民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处于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当地人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是现时我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临汝县 位于河南省中部。公元96年,分南城县西北境域置临汝县,因临近汝州而得名。境内关庙村南白云山下的妙水寺历史悠久。东汉明帝梦佛求经,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原,建立第一古刹白马寺。因白马寺不依山傍水,只能作藏经的地方。于是便在妙水涌泉的上游建起妙水寺。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陶器总数的一多半,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最少。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有纹饰的器物较少。■裴里岗出土的石锄

而石器则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亦有较少的方形房屋,有阶梯式门道。

这一带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尤其是豫东平原,黄河冲积的次生黄土非常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据气象研究,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粟作农业的起源很可能就在这里发生。

裴李岗文化在河南省境内共有100多处遗址,其他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县中山寨遗址、长葛市石固遗址等。

由此可以想象出那时的情景:长葛市 位于河南省豫中平原腹地,相传这里是上古时与神农氏、伏羲氏齐名的葛天氏的故地,后人便命名为长葛。历史悠久,人文灿烂,有比如我国“楷书鼻祖”钟繇,我国第一部论诗专著《诗品》的作者钟嵘,以“梁上君子”等典故诲人传世的贤达名吏陈实,三国名士徐庶等历史名流。

在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居住着一个少典氏族。他们在丘陵和台地上,用耒耜、石斧、石铲进行耕作,种植粟类作物,用石镰进行收割,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粟粮。还种植枣树、核桃树等。在木栅栏里和洞穴中饲养猪、狗、牛、羊、鹿、鸡、等。用鱼镖、骨簇从事渔猎生产。

他们建有许多陶窑,烧制钵、缸、杯、壶、罐、瓮、盆、甑、碗、勺、鼎等。他们烧制的陶猪头、陶羊头和陶人头等艺术品形象逼真。他们已不再过着游牧生活。

他们在丘岗临河处,住着单间、双开间、三开间或四开间的茅■运用广泛的耒耜屋。男人们耕田、打猎、捕鱼;女人们加工粮食、饲养畜禽,还带着孩子在家里用鼎之类的陶器在灶上做饭、用陶纺轮和骨针等制作苎麻一类的衣服。

除了生产之外,他们还有简单的文化生活,在龟甲、骨器和石器上契刻符号式的原始文字,用以记事,将烧制的陶器工艺品摆放在案头观赏。

休息时,男人拿起石片、陶片和着七孔骨笛伴奏,那音律相当准确;女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发髻梳得高高的,头上插着骨笄,身上佩着骨饰和绿松石等,欢乐地跳舞,庆贺丰收或什么喜事。■裴李岗出土的七孔骨笛

他们建有公共氏族墓地,小孩子死了就装在瓮里安葬,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还根据他们生前的功劳、贫富和性别陪葬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

这就是中原最古老的文明裴李岗文化最真实的写照。阅读链接20世纪50年代,新郑县城北新村乡裴李岗村一带农民在田野耕种时,不断挖出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不知为何物,于是就把这些远古的遗物搬回家中,充当捶布石、洗衣板或者是用来垫猪圈、垒院墙……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新郑县的裴李岗、唐户和沙窝李遗址进行发掘,其中对裴李岗和沙窝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1978年,在当年《考古》第二期上发表了《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提出将裴李岗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二里头建立华夏第一王都

二里头村位于我国伊水、洛水之间的河南省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村,距离洛阳市约18千米,是我国古代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堪称“华夏第一王都”。

传说很早以前,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之中,那孩子自己说他母亲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诉母亲:“臼水出而东走。”■二里头遗址建筑

母亲睁开眼就见臼水出来了,告诉邻居们快走,大家走远了,回头再看村子已经被水淹没。他母亲化为空桑树,自己就在其桑树中了。莘氏女收养了婴儿,长大后非常有贤德,称之伊尹。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洛水悠悠,弥漫神秘色彩。周公制礼作乐大功告成后,曾率群臣在洛水边摆曲水之宴。他让群臣沿水边席地而坐,将叫做觞的木质酒具放入水中,任其漂浮。觞在何处羁绊打旋,离着最近的人就要饮酒一杯。据说,“滥觞”一词就源于此。二里头遗址是公元前20世纪前半叶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陶瓷器物

二里头遗址包含的文化遗存上自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此遗址兴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的夏文化时期。

二里头发现的主要遗迹宫城遗址,位于二里头遗址中东部,平面略呈长方形,墙外有环城大路。宫城内发现二组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分别以一号宫殿、二号宫殿为核心,并有明确的中轴线。

同时,二里头遗址内的墓葬有几十座,还有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

二里头宫城距今已有3600多年,可视为以后历代宫城的祖源。

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中有一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器物全长超过70厘米,头宽15厘米,■出土瓷尊身宽4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于有机物上,组成龙身和图案,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头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

在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贵族墓葬中都有大量的绿松石片,这些绿松石片原来均可能粘嵌于有机物上,而现在无法辨认。因此,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弥足珍贵。绿松石 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因而被称为“绿松石”。

龙形器的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我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证明距今3700年左右,我国已有了双轮车。而二里头的青铜器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晚期的文化层还有大量的玉制品,有琮、圭、璋等礼器。陶制品则更多,有陶塑的龟、猪、羊头以及陶器上刻画的一头二■猫头鹰形陶罐身龙蛇纹、龟纹和人物形象。这都反映了夏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洛阳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里头遗址,让夏朝从传说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信史。阅读链接二里头遗址被学术界公认为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早在1899年和1928年,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1959年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此后,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从此拉开了夏文化考古探索的序幕。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建议考古界将其主要阶段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安阳殷墟展现商代风貌

殷墟是发现于我国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及其周围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在商代从盘庚至帝纣,在此建都达273年,是我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殷墟遗址的面积超过36平方千■安阳殷墟商代墓葬米,其中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是核心区域,因其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商朝后期的都城在北蒙,又称殷。周灭商后,曾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我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我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云雷纹 我国古代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商周时期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至商代晚期,云雷纹比较少见。到了汉代,陶瓷器上的云雷纹也消失了。

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0多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殷墟内有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了当年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提供了坚实证据。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园庄一带,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有宫殿宗庙建筑基址80多座。这些宫殿宗庙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建筑多■殷商子渔青铜斝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架多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筑成,屋顶覆以茅草,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我国宫殿建筑特色,代表了我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在侯家庄武官村发现了世界闻名的后母戊鼎。它是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铸品,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后母戊”3个字,也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此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米、口长1.1米、口宽0.79米,是我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后母戊鼎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后母戊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后母戊鼎虎口相对,口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4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3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的精美,其中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

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以后再装上去浇铸而成的。

我国是世界上出土和保存青铜器最为丰富的国家,而且丰镐地区又是国内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之一。后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是我国金石文化中的精品。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有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妇好墓、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等。殷墟发现的甲骨窖穴共有甲骨15万多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畋猎、农业、天■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鼎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巨型防御壕沟,其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将宫殿宗庙的遗址环抱中间,构成了严密的防洪、防御体系,并且与宫殿宗庙遗址浑然一体,起到了类似宫城的作用。浮雕 是雕塑与绘画相互结合的产物,采用压缩的方法来对对象进行处理,展现三维空间,并且可以一面或者是两面进行观看。浮雕一般是附着在另一个平面上,所占空间小,所以经常用来装饰环境。浮雕的主要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