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生产: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6:17:42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斌,王玉玮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视新闻生产:理论与实践

电视新闻生产:理论与实践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从生产的角度讨论电视新闻,尝试构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教材体系,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电视新闻生产方方面面的知识,既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深度,又在具体的操作性论述中结合了大量电视新闻实践的最新案例,可供传媒院系学生学习电视新闻及相关课程时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对电视新闻生产感兴趣的学者和一般大众阅读。前言作为生产的电视新闻

在本书中,我们将从生产的角度来审视电视新闻,展开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论述。我们以往对电视新闻的认识,往往是从“报道”这个角度来切入的,较少有人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电视新闻。那么这种提法成不成立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简略地论述。一、新闻报道具有产业价值

新闻是不是一种媒介产品,或者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是不是商品,这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恐怕到今天,对此也还有不同的意见。早在1954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教授就指出,报纸具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是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作用的。他认为,在政党产生之前的报纸,是作为商品出现的,政党出现之后才把商品的报纸作为自己的工具。他认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报纸是商品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两者都是真理。王中因为提出这个观点被划为右派,遭到批判。到了1993、1994年前后,对新闻是不是商品,或者新闻有没有商品性的讨论出现了一次高潮。许多学者和新闻业界人士参与了这场讨论。大家倾向于承认新闻具有商品属性,因为新闻也具有自己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以市场为交换渠道的手段。但新闻是一种具有多元性质的商品,它的商品性只是其属性之一。商品性不会也不能冲击新闻的其他如思想性、倾向性、真实性等属性。另外,也有学者从马克思著作中获得支持新闻是商品的相关论述。对新闻商品性的讨论,实际上是和1992年以来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密切相关的。这也是新闻学术界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承认新闻是一种媒介产品,也就是承认新闻报道是一种能创造价值的精神生产活动,在媒介产业序列中具有产业价值。新闻生产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生产加工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形式,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意识生产的范畴。因此,“意识生产作为脑力劳动的过程,其产品如果是新闻作品的话,就称作新闻生产,比广告、影视剧、文化小品更具重要的产业地位。”那么,新闻生产的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只有创造了价值,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才会进入流通领域,发挥其多元性的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首先,新闻是一种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和再现,以及对其进行议论评述的意识形式,它使人们获得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为一切精神产品中最基本、最具前提性的产品。也就是说,在今天这个媒介时代里,如果没有新闻的这种价值作用,人无法成功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了。新闻生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媒介现实”。只有依赖于它,我们才能心游八荒,目极万里,使地球成为一个村庄,看遍全世界。也只有依赖它,我们才能获得看待世界的多棱镜,通过不同角度的视野看穿这个世界,无限逼近事实真相的原貌。随着人类传播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它的依赖将不断加强。

其次,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新闻生产的任务在于说明,个人如何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关系的积极主体,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发展、政治运转和国际关系都从新闻报道中获取重大信息,就连普通人找一份工作也需先浏览一下报纸或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新闻和广告对他可能大有裨益。可见,新闻生产揭示了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追求,以便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第三,新闻生产具有直接的产业价值。一条新闻,可以挽救陷入困境的企业或者行业,也可以让企业或行业陷入困境。2015年,有关媒体报道北京市场上的草莓农药残留超标,其中的乙草胺为致癌物。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多地草莓销量锐减。通过主流媒体不断的新闻发布,积极澄清,挽回了公众误解。而在2016年央视的“3·15”晚会上,曝光了“饿了么”外卖黑心作坊事件,揭示出中国近年兴起的外卖订餐网的违法丑闻,使“饿了么”企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另外,新闻生产还能获得直接而巨大的广告经济效益。这种产业价值实际上是新闻通过受众实现的二次售卖。二、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

从生产过程中生产力的要素方面来看,劳动者就是新闻从业人员,主要以脑力劳动体现;生产资料主要就是采制及传播新闻的工具及其配套设施;劳动对象便是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唯一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便是对物质在精神意识领域的反映和生产,产品不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通过符号化的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对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力。因而新闻生产是主体(新闻从业人员)对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意识相结合的生产,同时它也是一种连续性、时效性、多变性的动态生产。对此,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用一个图表,将前述新闻生产的要素组合和变化做了清晰的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在电视新闻生产中,新闻从业人员作为生产主体,将其电视新闻节目输送到产品交换渠道——电视台。电视台则以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生产主体,通过观众的收视来获得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完成电视新闻生产这一特殊的生产流程。而在金融经济完成的同时,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节目,获得了前面我们所论述的各种价值满足,也就获得了精神消费的意义和快感。因此,这种双重经济的特殊性,正说明了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

2012年,中央电视台开展了第六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在其分析报告《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一书中显示,截至2012年9月,中国4岁以上的电视观众总人数为12.82亿,比5年前增加7 700万人,增幅达6.39%。67.44%的电视观众收视时长与上一年度相比“没有变化”,有14.48%的观众(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用电视机收视时长有所增加(包含显著增加和稍有增加),也有18.09%的观众(以年轻、高学历观众为主)用电视机收视时长有所减少(包含显著减少和稍有减少),这表明所谓“观众抛弃电视”的说法并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本次调查中,在问到“收看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什么”时,以“了解新闻资讯”为主要目的的观众比例达到72.72%;其次是休闲娱乐,66.55%的观众有此项收视动机;调查结果显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内容期待覆盖到20个具体方面,且提及率多在10%以上,观众需求分化趋势明显。其中,观众在电视节目的期待上更加关注与自身生活和社会现实状况更为贴近的内容,“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新闻/热点”的提及率均在30%以上。观众在对近几年电视节目变化的感受中,也有超过30%认为电视节目“更贴近百姓生活了”;观众最希望了解的新闻内容也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和时事政治等新闻热点上。而“2015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公布了“电视观众最喜爱的节目类型”,其中新闻时事类节目位居第二,达到67.4%,与位居第一的电视剧类相差不大。因此,如果没有新闻生产,其他媒介生产都很难进行。电视因为有新闻,才有广告、文艺性栏目或影视剧的生存空间。世界上没有一家只登广告的报刊,也没有一家只上演影视剧的电视台(虽然在频道专业化之后有很多专业性的影视或综艺频道,但这些频道隶属于大的电视台,而且其中也少不了娱乐新闻的播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都是有新闻生产的)。曾经以播出文化作品为唯一定位的阳光卫视,每年都入不敷出,没有时事新闻注定了它的困境。新闻产品、广告产品和娱乐产品是当代新闻媒介生产的三个层次,新闻生产占有首要的地位。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是奠定媒介产业的基础,不在做好新闻方面下工夫,媒介产业的根基是脆弱的。三、“生产观”深化了电视新闻实践的认识

电视新闻生产至少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若干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环节。电视新闻生产像物质生产一样,总是彼此处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也就是说,新闻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原则,给媒介制定报道的标准,记者则是产品的主要完成者,是生产的关键性主体。虽然新闻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它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有特殊的流程和操作。这种特殊的生产流程要求我们既要对电视新闻生产的本体特性有清楚的认识,即对于新闻的本体特性、电视的传播特性、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以及竞争性消费的商业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立电视新闻生产的基本意识。同时,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它的产品是作用于人的大脑从而对其心智产生影响,因而这种生产的要求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有所不同的。总体上来讲,就是要在追求真、善、美、新的过程中取得平衡。

作为一种生产的电视新闻,要求我们对电视新闻生产的元素,也就是生产所涉及的诸要素要有深入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制片人、记者、主持人、画面、音响、报道词、演播室、字幕等各环节在电视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概念。这就如同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中,我们只有对各种生产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来一样。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进入到了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在电视新闻生产线上,主要牵涉到四大流程,即前期策划、中期采摄、后期写作编辑,最后是编播完成生产。

从纵向的结构上来看,所有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生产都会涉及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理念、元素和流程等,但不同的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对这些理念、元素和流程的整合与把握会有所区别,有时这种差别还非常显著。这就好比同样是生产玩具,变形金刚和小汽车之间却会有很大差异一样。因此,在具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实践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生产策略。所以,我们也需要从横向的结构上分门别类地来讨论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活动是如何开展的。第一章本体论:电视新闻生产的特性要学习和了解电视新闻生产,首先要确立关于电视新闻生产的基本意识,而这需要对电视新闻生产的本体特性有所了解。本章将从电视新闻的定义出发,继而从电视新闻的一般特性、传播特性、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和竞争性生产的商业特性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电视新闻生产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性。第一节什么是电视新闻

关于电视新闻的定义,也就是对什么是电视新闻的理解,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首先,电视新闻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的中心词是“新闻”,这规定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而“电视”则是从媒介的类别上对新闻的一种限定,以此将其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乃至网络新闻区别开来。我们对新闻的理解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能被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方式。有人甚至说,“有一百个记者,就有一百种新闻的定义”。这说明,随着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对新闻的内涵外延,功能作用的理解将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对新闻的理解尚且存在着许多差异,这自然会导致对电视新闻的理解也会随之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从早期的图片报道到口播新闻再到录播和直播,从新闻纪录片到图片新闻再到新闻栏目和新闻频道,在近60年间无论从形态还是从类型上,都有了十分巨大的变化。这也给电视新闻的定义带来了很多困难。正如列宁所言,“所有的定义都只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的各方面的联系”。因此,要寻找到一个在有限的字句中,简明扼要地揭示出一个复杂事物本质的定义,就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1990年7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会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牵头,组织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电视新闻的实践发展,对电视新闻做了如下的定义规范: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在这个定义里,采取了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式。“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区分了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电影的不同的个性。前一句说明电视新闻与广播一样,同属电子媒介,以区分与印刷媒介的不同。后一句是在电子媒介中区别它和广播的不同。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电视则是以声音和画面、视听双通道来传播信息。这一独特的传播符号,才使电视新闻具有个性化的传播特点与优势。“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对电视新闻共性的界定。陆定一在延安时期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首先强调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而所说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则指出了报道是第二性的。同时这个定义也突出了新闻“新”的特点,它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不是“旧闻”,不是“历史”。这一界定,对新闻的本质属性的确立和概括也是简洁、准确的。电视新闻的定义,是在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的基础上,又根据现代电子技术提供给电视新闻的条件特点,从电视新闻本身的发展、题材的扩大而做了“正在”和“发现”的补充。因为电子摄录系统(ENG)、卫星新闻采集(SNG)、数字新闻采集(DNG)和卫星信号传输设备赋予了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展开的能力,也形成了电视新闻最具魅力和传播优势的形态,从而使我们对新闻的概念从TNT(today news today),即“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发展成为NNN(now news now),即“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而所谓“发现”,主要指的是今天对过去事件新的发现,或对过去历史事件中某些疑点的重新认识。另外,这也指电视新闻的生产者对事件真相的追寻,或者是对新的观点、新的见解的发现,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的定义里包含了生产主体对报道对象的一定程度的主观见解与认识。

在本书中,我们认同电视新闻是一种报道的定义方式,因为“报道”本身就揭示出电视新闻是一种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也广泛使用数字技术作为生产和传播的手段。因此,本书对电视新闻的定义为: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第二节新闻的本体特性

对新闻的认识,人们经过了一个从感性的具体描述到理性的逻辑分析的过程,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现象过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兴起之后,有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对“什么是新闻”给出了一些颇为形象生动的论述,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算《纽约太阳报》的编辑约翰·博加特所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自此以后,西方发展出了许多关于新闻的定义方式,诸如“反常说”“趣味说”“商品说”“现实说”“邪恶说”“目的说”等。另外,还有人别出心裁但也不无道理地将新闻视为英文单词“东南西北”首字母的组合,即NEWS是North、East、West、South四个词的词头构成的,意为新闻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在国内,则有“现象说”“写真说”“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手段说”“信息说”等多种新闻的定义。新闻定义的纷繁复杂反映的是新闻本身的复杂多样性。这诸多的新闻定义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新闻的某些本质性的属性,但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立场观点的影响,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

从新闻生产实践来看,对什么是新闻的判定也各有不同甚至差异甚大。一则在甲媒体上被作为头条报道的新闻,在乙媒体上也许就只是被安置在并不重要的位置上,或者甚至根本没有被报道。另外,在某一个时期并不被认为是新闻的东西,在另一个时期却又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新闻的舞台,并且被高度赞扬。如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就是如此。在此之前,这种在新闻机构看来实在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根本不可能进入记者编辑的眼中,在他们关于新闻的判断里,没有为此留下空间。但是现在这些却又被认为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需要各个电视台投入大量人力和时段去报道。民生新闻也因此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或者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新范式”等。然而尽管如此,在判断什么是新闻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例如全世界任何新闻媒体都不可能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无动于衷,也没有哪个新闻媒体会对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置若罔闻。我们会一起关注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进程和结果,我们也会一起注视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的惨痛画面。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媒体对什么是有趣的、什么是乏味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都有着相当一致的“议程”(agenda)。这种一致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新闻的本体特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新闻价值观”。一、真实与新鲜

真实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中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最重要的品质,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新闻区别于文学、戏剧等艺术性精神生产的最突出的特征。一般说来,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科学。它以发现存在于宇宙世界的客观规律为目标,排斥一切主观的意图与想象。这种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它追求的是绝对的可证伪的真实。一种是艺术。它以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表现,主观地再现客观世界,通过虚构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这种方式是人类长期以来进行精神生产的主要方式,它追求的是曲折反映社会人生的艺术真实。一种是新闻。它以尽量靠近客观事实本来面目的方式,来呈现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广泛传递各种信息。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人类把握世界与自身的重要途径,它追求的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构性真实。如果说科学追求的是“实事求是”,那么艺术追求的则是“实事求似”,而新闻追求的则是“实事求实”。

真实之于新闻之所以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还在于在这个信息化趋势愈来愈加剧发展的当代社会,我们每个人也越来越生活在媒介的漩涡里,“媒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代替了现实成为我们面对的生存境遇。“足不出户而行千里”“千里眼,顺风耳”等古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境,在今天这个媒介社会已经成为现实。一个人可能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接触的世界的广度和人生的宽度是极为有限的,而在媒介的世界里他却完全有可能涉足极为广泛的物理空间和多样的人生滋味。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电视、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新闻。我们在新闻中看别人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因此,新闻真实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许多决策与选择。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过,社会就是一艘大船,而新闻记者则是船上桅杆顶端的瞭望者,他守望着船行的航道,提示船只避开暗礁冰山,确保行船的安全。这里的前提自然是守望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而绝不能做中国古代寓言中那个经常喊“狼来了”的孩子。新闻失真不但会引发社会问题,而且一旦失去观众的信任,它就丧失了生命力,新闻媒体也就丢掉了生存的合法性基础。在“大跃进”时期,报纸和广播天天播报某某地方粮食产量又放了“卫星”,亩产从几千斤到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新闻成了政治的奴婢,成了虚假信息的发源地,老百姓对这样的报纸和广播在心里早就将其抛弃掉了。这种不真实的做法使我们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应该深以为戒的。鉴于此,普利策将“准确、准确、准确”作为他办报的座右铭。

真实对于新闻固然是第一重要的,但并非所有真实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新闻。在遥远的古代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许多事件,比如流星掉落到地球上形成了天体撞击,某个部落举行了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等。这些我们可能从历史教科书上能看到,但它们并不是新闻,而是知识性的信息。新闻,从字面上来理解,它应该是新发生事情的见闻。只有有新的变化出现,才有可能吸引新闻记者的目光。前述远古时代发生的种种故事,虽然不是新闻,但如果在今天我们对此有新的发现或者认识,那么它就可能从历史的记忆中苏醒过来,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比如,古蜀文明一直存在于如《华阳国志》这样的史书记载中,也存在于“杜鹃啼血”“蚕丛鱼凫”的传说里,但当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考古发现之后,这就一下子成了轰动全世界的重大新闻,而对古蜀文明起源的探讨也屡屡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在老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中间,把能及时报道这种新发生事件形象地称之为“抓活鱼”。二、重要与即时

世界上每天真实发生的事件何止千万,显然新闻媒体是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全部加以报道。它们必须要对这些事件加以选择与甄别,选择出少量重要的信息加以传播。新闻的重要与否,是由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决定的,当然,这也与新闻记者发现意义的眼光和能力有关。列宁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认为报纸应该选择“政治上是重要的,群众所议论纷纷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题材”。无独有偶,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经也提出过题材选择的三原则,与列宁所说的非常接近,即“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这充分说明了重要性对新闻的意义。

首先是政治上重要。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要遵从党性原则的要求。新闻必须要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为社会安定团结服务。因此,报道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出来的都是对政治重要性的重视。2015年年底,中央几次强调“房地产去库存”,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在当时房地产市场库存高、投资持续下滑的形势下,释放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该方案出台之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等多个频道立刻推出了“去库存”的相关专题报道,全面报道各大城市面对新政策的种种应对举措,以及各行各业为此做出的改变和努力。这种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做法,就是因为其在政治上很重要。

其次,重要性还体现在事实与群众的关系上面。凡是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议论纷纷的话题,都是重要的新闻。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社会“热门话题”。这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话题往往是和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和众多公民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网络上居然出现了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以及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的谣言。因此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购光,期间更有少数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出现混乱,这无疑导致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被影响。3月17日午间,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并协调各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18日,各地盐价维持正常,谣言告破。另外诸如“新三座大山”(老百姓针对住房、医疗、教育出现的问题不满起的一种说法)的问题,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问题,也都毫不例外都是重要的新闻。

第三是人物的重要。人是新闻的主角,新闻人物的身份往往成为影响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重要”有几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特殊身份被赋予了极强的代表性意义。二是人物身份的突出性。诸如各行业中出现的优秀代表,拥有众多拥趸的明星等公众人物。三是人物身份的权威性。在新闻事件中的目击者、当事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除了真实、新鲜、重要外,还有着即时的特性。新闻在时间上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越是得到迅速传播的消息,往往就越能获得受众的欢迎,也就越能给新闻媒体带来巨大的声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对战事进行了及时深入全面的报道,使这个之前还没有什么全球影响的24小时新闻频道一下子名扬世界。约翰·艾尔布里奇在他的著作《获得信息》一书中曾这样描述CNN的报道:

这些CNN的报道有一种未经加工的特性,它们看上去是没有经过过滤的东西。当报警器在德黑兰尖啸的时候,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记者扑倒了另一个记者,他们本能地卧倒以避开预料中的导弹。有时,因为嘈杂或因为他们的声音被防毒面具压低了,我们几乎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能不能迅速及时地将信息传播出去,往往是各新闻机构竞争的焦点。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早上10时30分美国向巴格达发射导弹,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就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伊拉克遇袭的消息,新华社中东总分社10时33分50秒发出快讯。路透社到10时34分才报道巴格达有爆炸声,美联社和法新社也在10时35分及41分才相继披露有关消息。新华社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第一次赢了国外竞争对手,为自己赢得了声誉。

即时的含义,除了新闻记者在获知新闻事实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道,即事实本身在时间上是最新发生的之外,还指报道的传播速度也是最快的。同样是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国内门户网站搜狐和新浪,都几乎在战争爆发第一时间,同时在网站和用户短信平台上发布了这一消息,使这一重大的新闻第一时间且尽量广泛地传播到了受众。另外,即时的意思也与时宜相关,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应该是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它一方面指的是观众在当前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也指的是报道的题材内容是当前形势需要的内容。前面我们提到的《焦点访谈》题材选择三原则中其实就内在地包含了对时宜的辩证要求。三、趣味与接近

西方新闻界对新闻的理解往往更多地从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出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迎合受众的需求为取向。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新闻的一些理解中得到这样的结论。前面我们引述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是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的一种夸张的表述。20世纪30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克也说“新闻是三个W,即女人(women)、金钱(wampum)和罪恶(wrong-ding)的纪录”。从这一思路出发,还有许多强调趣味性的新闻定义,如:“新闻是对引起人们兴趣的某一事件、事实或观众的描述。”“新闻是对发生或发现的事情或观点及其他任何影响读者或使读者感兴趣的事情的准确、及时的报道。”“新闻就是适时的、使一部分人感兴趣的事情,最好的新闻就是最大数量的人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这些都说明,趣味是新闻的一个重要侧面。这种趣味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内容上新闻本身具有异于常态,能引起众多受众兴趣的性质。那些新奇反常的,与众不同的,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的信息往往会受到受众的喜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他那本《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谈到新闻价值要素的时候,明确提出冲突和异常是构成新闻的基本特性。所以像“狼孩”“野人”“会弹琴的狗”等报道就会经常见诸报端荧屏。我们在说到新闻的不同类别的时候,常常会有“硬新闻”和“软新闻”的说法。所谓“硬新闻”,指的是那些关涉政治、经济等层面内容,与群众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严肃的重要的新闻。而“软新闻”则是那些与文化、艺术、娱乐等层面相关,与群众生活利益关系并不紧密和直接,但能满足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多样性需求的新闻。“软新闻”更多地体现的是新闻的趣味性。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我们则对这些奇闻异事抱有浓厚的兴趣。人类的这种好奇心成了指引新闻记者去采集新闻的探照灯。人的好奇心表现出一种对不幸事件的向往。相对于那些好的消息而言,灾难更容易成为人们的谈资。麻烦事容易唤起一些人的同情心,恐惧和愤怒比仁爱具有更大的冲击力。BBC新闻主持人马丁·刘易斯说:“悲剧性越强,灾难的图景越骇人,新闻给人的印象就越突出。”因此,在市场压力下,新闻界开始大量报道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新闻以获得受众。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新闻开始走向“信息娱乐”阶段(infotainment),即新闻被当作了娱乐,娱乐被当作了新闻。新闻“小报化”的趋向十分明显。21世纪初以来在我国兴起的民生新闻,实际上也正是在趣味性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因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要看到这种单一追求趣味性已经对新闻传播的结构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趣味性是指在形式上报道新闻的时候,更强调个人化的色彩和情节化的叙事,以形成新闻的人情味和叙事节奏,以此来吸引受众。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竞选中,媒体往往十分关注候选人本身,而不是他们所提出来的政治纲领或治国方略。这在电视新闻上尤其如此。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最受人关注的是奥巴马的年轻黑人身份与麦凯恩衰老的白人形象之间的竞争,而麦凯恩的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佩林个人生活中的种种“前世今生”也被媒体翻炒出来。竞选本身显然没有佩林年轻时拍的裸照更能吸引受众。因此,尼尔·波兹曼说:“电视重新定义了‘正确的政治判断’,它把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转变成了一个审美判断。”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凤凰卫视播出了《文涛说书》的一个新闻栏目,除了直接介绍、评论伊拉克的战事进展情况外,还在每天的节目中加入了大量的电影片断,用生动的电影资料来增加新闻节目的娱乐性。现实中的战争和电影中的战争在屏幕上已经难以区分谁在模仿谁了。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新闻往往要追求与受众的接近性。这种接近性首先体现在地域空间上的接近。人们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更加感兴趣,是由于这些事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自身。因此,地域性新闻是新闻媒体最看重的部分之一。巴基斯坦、阿富汗或者巴勒斯坦的公交车上发生汽车炸弹爆炸的恐怖袭击虽然很惨痛,但却远远没有上海市中环高架被违法行使的超重货车砸坏或者云南昆明公交车发生爆炸更能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这些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对于使用公交系统出行的安全担忧。但地域性也可能导致新闻机构对重要新闻的麻木以及国际新闻秩序的不平衡流动。美国一家地方报纸曾报道了两条消息,大标题是“有人担心两名达克伦女子在火山喷发时失踪”,它下方的标题则是“日本被摧毁。”而诸如BBC或CNN等国际新闻社针对国际受众的新闻报道也常常被谴责为过于偏重“西方”新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国际信息流通秩序的调查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一书中对此有非常深刻的揭示。这种接近性还体现在心理和利益上的相关性。有些新闻虽然发生地离我们很远,但由于受众与该地方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系,那么这些新闻对他来说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全国人民都很关注。但上海人可能就没有北京人关注得更深入。因为1976年四川平武发生地震之后不久,唐山就发生了大地震。而这次在四川发生大地震的同时,北京周边的通州区也发生了3.9级的地震。因此在北京人中,那些老家在四川的人肯定对地震的关注就更多了。第三节电视的传播特性

电视是现代电子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正是由于技术支撑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形成,使它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传播特性。杰克·伦敦说:“广播和电视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它非常及时,通过它,你可以耳闻目睹。电视观众实际上成了参与者。广播和电视为新闻提供了报纸不能企及的新天地。”只有认清并把握了电视的特性,我们才能树立起电视的观念,按照电视观念,而非电影观念、报纸观念、广播观念来指导进行电视实践,真正使电视能“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电视的传播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传播速度无极限

电视以无线电波为传播载体,它的速度几乎和光速一样快,每秒钟就可以绕地球七圈半。从传播技术上来说,它能将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件同时传递到地球的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这种迅捷的传播速度,使电视具有印刷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只有广播能与之相提并论。电视的这种传播优势是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20世纪70年代电子采录技术(即ENG)的使用与普及,使电视摆脱了电影胶片拍摄的复杂程序以及早期电视摄像设备采录分家的不便,做到了事发现场拍摄,同步录音,及时传送。如果事件很重要,老百姓很关心,还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使事件的发生和观众的接受同时进行,完全消弭了事件发生和接受之间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电视这种威力无比的速度优势。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受到世界瞩目,多国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吸引了不同地区数十亿观众在同一时间观赏这场最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大阅兵仪式,真是咫尺天涯成一家了。古人期待的“大同世界”在电视荧屏前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现实。由于现场直播能最好地展现电视传播的速度优势和魅力,随着卫星通信的发达和直播报道设备的便携化,这种形式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所采用。比如,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2014年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以及2015年的大阅兵等,都进行了长时段大容量甚至几乎是全天候的现场直播,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迅捷的优势,在与网络等新媒体的竞赛中拔得头筹,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现场直播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常规化,不仅仅局限于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使用中。也许有一天,电视真的能做到如同真人秀节目那样,把我们这个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同步呈现在你面前的屏幕上。今天正在兴起的网络直播已经展现了这种可能性。二、传播时空无障碍

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曾经将历史上的媒介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媒介,以石头、铁器等为代表。这种类型的媒介因为体积巨,重量大,不便输送和传递,但它们容易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被毁坏,在时间上的延续性非常强。我们对过去历史文化的认知很多就来源于通过考古发现的这些时间媒介。另一种与之相反,是空间媒介,以羊皮、纸张为代表。这种类型的媒介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和传递都很方便,因此能较为快捷地传播到更遥远和广阔的空间中去,使更多的人能获知信息。而作为现代电子传媒集大成者的电视,在时空方面全面超越了之前所有的媒介形式,达到了传播时空无障碍的境地。尺幅荧屏上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远近不同的事件信息,使分割在天涯海角的人们能在同一时间会聚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流,分享观点。目前电视新闻中广泛使用的多视窗形式就是这一特性最直接的展现。凤凰卫视的《凤凰全球连线》可以邀请全球任何一个人参与节目,让观众能在最精简的时间里接触到对事件最广泛的意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实现了麦克卢汉曾经设想的“地球村”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在这个电子时代重新回到了人际传播的某些层面上,使我们有机会“再部落化”,成为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关系紧密的“部落人”。三、传播手段综合化

不同的传播媒介,往往会对某一种传播手段,或者说是传播符号比较依赖。印刷媒体依赖的是抽象的文字,广播媒体依赖的是遥远的声音,而到了电视,则将声音、画面融为一体,形成视听兼备的双通道传播。人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他的感官体验是多元平衡的。当我们看到一朵玫瑰花的时候,我们不但看到了玫瑰花鲜艳的颜色、美丽的花形、漂亮的花瓣,我们也看到了衬托着玫瑰的绿叶、尖刺,同时我们还会闻到玫瑰花的香味,听到人们对它的赞美,想起玫瑰花所代表的美丽幸福的爱情等等。这是一种全息式的认知。但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只能在某一方面模拟、延展人的感官,而电视则可以将人的感官中最重要的视觉和听觉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声画统一的传播形态,使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处于感官相对平衡的状态,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和这种视听双通道相联系的是电视在传递符号信息的时候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文字、图片、声音,也有形象、色彩、动作等等。施拉姆说:“非语言的符号(图像),他们携带的信息常常是不需要任何语言来表达,一幅画就是一种完整的传播。”电视新闻正可以通过对事物直观的真实记录,传递出形状、立体、明暗、色彩等直观视觉图像,通过观众大脑对这些视觉形象的接受解读,还可以传递出质感、量感、力感、动感以及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这种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形成信息的多元交叉传播,为我们分析、判断事物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的直播报道中,我们看到末代总督彭定康在离开香港总督府的时候脸上无奈而又恋恋不舍的表情,看到了他的车队绕着总督府缓缓开行;而在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国领导人和仪仗队意气昂扬,而英国皇室成员在英国国旗降下来的时候不免黯然神伤。这些都在电视里被清晰地传递给了观众,甚至根本都不需要任何解说。

另外,电视还可以运用特殊的技术手段来强化信息传递的效果,比如利用定格、慢动作等技巧对画面进行重新处理,以此来调动观众的感情。在《“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新闻里,编辑在处理这一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历史性灾难的时候,用慢镜头将航天飞机在空中爆炸的短短几十秒时间拉长呈现在观众面前,使我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电视还可以通过字幕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或者扩大新闻信息的接受面。这现在已经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了一种常规性手段使用了。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就在屏幕下方用文字字幕不断播报最新的还来不及播报的信息,或者是反复播出重要新闻的信息,便于观众接受。有些省市台甚至开发了利用字幕进行广告、受众参与或者是节目预告等功能。这其实也是电视在面临移动多媒体或者是互联网等的竞争时,不断想办法开发自己的传播优势所带来的结果。四、传播方式多样化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1948年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一模式揭开了传播研究的大幕,为传播学的形成立下了开山之功。但这一模式后来遭到人们批评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忽略了传播的反馈特征,只是一个线性的单向传播模式。其实,电视产生以前的大众传播,如报刊、广播等,由于受到媒介本身特性以及传播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反馈在很大程度都是缺失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但电视由于自身具有综合化的传播手段,再加上传播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支撑,使电视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这种多样化首先体现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相互交融。以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为例,该栏目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人际交流为主体,同时现场观众也间或参与到谈话之中。通过电视的传播,这种人际传播所特有的现场感、交流感与及时反馈特征很容易使电视观众进入谈话节目的氛围之中,产生与节目现场同在的心理感受,进而对节目内容产生亲切感和信任度,从而与节目的主人公发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新闻信息的时候,往往会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当事人参加节目现场的讲述和讨论,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节目的纪实性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强化电视传播的人际交流特征。这种多样化还体现在观众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对节目的参与性上面。一般而言,大众传播很难使受众更深入地参与到其中。报纸读者的参与一般只能通过信件或者电话,但方式和可能性都极为有限;广播只能通过电话的方式让听众参与节目的一般性过程。而电视观众不但可以亲自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成为节目的主体,完成对节目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播出的《话说运河》就已经有意识地将观众的参与纳入节目生产的考虑中。该片实行边摄、边编、边播的方式,随时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修正拍摄计划,使片子紧紧扣住观众最想知道的内容。同时,又在电视上开播《致观众》等栏目,把观众的意见反馈到屏幕上来,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参与性,使该节目不断形成阶段性的参与高潮,结果两相推助,使该片的收视率达到了25%。另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北京奥运期间开播的互动谈话节目《我的今日之最》也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样的特征。该节目话题来自观众的提供,节目进程在主持人和嘉宾的讨论中展开,但影响讨论的主要因素是观众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平台即时发送的信息,甚至这些信息还可以直接引起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的辩论。另外,前面提到的多视窗技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也能使观众与演播室之间的物理空间界限被消弭掉,如春节联欢晚会就多次使用两岸四地的连线方式来构成节目的整体,在其他现场直播类节目中这种频繁的多媒介手段交叉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密集和多样。第四节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

电视新闻生产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也是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生产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中的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学校、大众传播媒介等所构成的,它并不直接和经济基础发生联系,但最终是被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这种支配作用是通过如电视新闻这样的生产方式不断重复再造社会生产关系的精神表述来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尔都塞将这些精神生产方式称之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虽然没有如监狱、军队、安全系统等国家机器那样的权力,但它却能更深刻地决定一个社会的整体思想面貌,从而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发展变迁。因此这样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往往就成为了一个国家和政党所需要控制和引导的重点之所在。

实际上,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可能是如马克思所认识的那样是属于“错误”或者“虚假”的。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我们用以理解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它是“由一个人、一个集团或一种文化支持的一系列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设想和期望——一系列关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想法,一种价值体系。它与某种哲学思想不同,一种意识形态很自然就成为一个行动的方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他们所生存的现实环境之间的想象性关系。”电视新闻目前已经成为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这个窗口给我们呈现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就绝不仅仅是如新闻机构或者记者们所宣称的那样,是在客观主义的原则下对事实的真实再现,而是一种根据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原则所进行的精神再生产。窗口不仅能生产意义,同时也能限制意义。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媒介,这种现实主义的实质是“它再造的现实具有使它易于被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说,“现实主义的定义就是根据它对现实的理解,而不是根据它所说的现实世界的构成。”这是因为电视形象的逼真性带来了它的可信度,但这种可信度的来源并不在于它与现实的一致性,而在于复制了产生意义所依据的常规。举例来说,西方电视新闻的叙事模式其实和虚构叙事有很多相似性。新闻采取了平衡——打破平衡——恢复平衡的戏剧性叙事的基本序列,新闻报道的核心是个体的、有目标指向的、具有明确社会身份的角色——政治领袖、工会会员、犯罪受害人等。这些人物被编入了叙事框架中,如在一则关于毒品报道的新闻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社会角色安排:警长(男主角);社会义工(援助者);贩毒者(反面角色);吸毒者(受害人)。这样的电视新闻其实生产的是我们关于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常规。因而盖伊·塔奇曼明确指出,“新闻是框架,是建构的现实,是知识,是社会现状的再生产。”电视新闻的这种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会带来一些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然受到政府的引导、规约和管制。在西方国家,由于大多数电视媒体都是商业台,表面上看似不受政府的辖制,实际上,政府通过立法、税收、控制新闻源等手段仍然对他们的运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由于电视媒体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因而也必然在立场上和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以获得稳定的广告源,使利益最大化。在我国,电视媒体属于国家所有,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允许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广电行业。对电视媒体的性质,明确规定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运作体制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轨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非常鲜明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也就是要求电视台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根本,自觉传播和宣传执政党的理念、方针和政策,维护政府的权威形象和行政执行能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合力,将全国人民的思想都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由于电视新闻意识形态生产的这种精神特性的要求,我们就不能无视前述的种种规定性,放弃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单纯地去追求媒介自身的利益。

其次,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电视新闻,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引领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前面我们在简述意识形态概念的时候已经提到,意识形态不但包括占主体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还包括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和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比如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讲求人伦道德的观念、集体主义的观念等都会在电视新闻的生产中成为或明或暗的倾向性底线。比如,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我们就弘扬了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展现了面对困难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在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中,我们所经常赞扬的是在困境和逆境中奋勇拼搏、不甘平庸的自我奋斗精神,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感动中国》的节目中,我们所追求的是中华民族崇尚英雄,在生死关头或重大抉择面前为了他人的利益敢于自我奉献的精神。由于电视新闻意识形态生产的这种精神特性的要求,我们就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责任,在电视新闻中去传播那种落后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去传播那些对于人的精神提升毫无好处的内容,而只管为了收视率一股脑去追求那些出位、暴力、犯罪、血腥、性等刺激性信息。

第三,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电视新闻,还应该在反映社会变革和思想创新上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意识形态虽然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但也有变革性和创新性。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脚步不断调整自己,它就终究要被社会和人类所抛弃,被别的意识形态所替代。新中国的成立就是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有别于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从而开创人类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新方向,是留给所有中国人的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成果。比如在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民主法制的逐步追寻等方面都正在形成我们自己的经验。这些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地刷新,使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绝不是一劳永逸的概念,而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由于电视新闻意识形态生产的这种精神特性的要求,我们就需要时刻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敏锐触觉,对他们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并在电视新闻中及时加以反映,让人民群众了解这些新的变化,而不是保守地将这些都认为是异端邪说。

李普曼曾将报刊比喻成永不停歇地搜索广袤空间,决不久留于一地的探照灯。这些探照灯所照亮的世界实际上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一种插在人们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拟态环境”。随着媒介的进一步多元和发达,人们生活在媒介世界里的时间甚至比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时间还要多,看看现在经常见诸报端、现诸荧屏的那些网络成瘾孩子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是事实。同时这种媒介环境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电视新闻的这种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第五节竞争性生产的商业特性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电视台全年共播出电视节目1 706万小时,全年制作节目时间为340万小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时间仅占播出时间的19.9%,缺口仍然高达一半。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3 735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1 387亿元,广播电视网络收入755亿元,广告收入则占总收入的37.1%,差不多占半壁江山了。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9亿户,数字电视用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超过75%。截至年底,全国共开播41个高清电视频道,其中高标清同播频道已达36个,高清开路频道2个,高清付费频道3个。2013年度,全国共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137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6 175家。其中,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近千家,民营企业近5 200家(约占总量的84%),节目制作机构注册资金超过600亿元,年末总资产超过1 300亿元。这些统计数据都充分说明一个事实,即作为事业单位的中国电视台,实际上相互之间的竞争已经处于剧烈的地步了,他们已经成为身负事业单位的符号而实际上作为商业竞争的主体出现在电视市场上。

中国电视具有产业属性,属于第三产业,这早在1998年就被明确地界定过。但我们往往同时强调新闻的生产是没有产业属性的。这是由于我们过于突出电视新闻意识形态生产的精神特性,或者说是我们认为承认电视新闻的商业特性会冲击和瓦解这种意识形态的精神特性,进而会通过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影响来影响舆论,从而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和挑战。不能说这种担心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夸大了。电视新闻在电视节目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树立媒介形象,塑造媒介品牌,提升整个频道和电视台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之所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电视频道纷纷“电视剧化”的时期,电视频道和栏目的雷同造成媒介倚重娱乐而轻观点,极易造成媒介识别特征的弱化。电视身处在多媒体、多频道的全国性竞争的媒介生态格局中,电视新闻也不能置身事外,免于竞争的要求,对收视率可以不闻不问。对于这种竞争性生产的商业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电视新闻是电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时主要选择的节目类型。以前我们常说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根基,只有抓住了新闻节目,才有可能为其他类型的节目提供更好的舞台。这在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上也是有依据的。在2015年CSM的调查中(见图1.1),观众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视剧(30%)、新闻时事(14.1%)和综艺(13%)。虽然新闻时事节目的收视比例仅为电视剧的一半左右,但和综艺节目基本持平。在当前电视竞争向娱乐化蔓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