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管理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14:00:48

点击下载

作者:辛芝荣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健康管理全书

儿童健康管理全书试读:

前言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轴心,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孩子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儿童身心健康是每一位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孩子是脆弱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伤害。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儿童的健康状况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依旧有不少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享受到了较好的照顾。他们的身高、体重增长了,而肺活量、运动能力等却下降了。更严重的是,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儿童的健康问题日益显现,正成为一个威胁家庭幸福的隐患。

儿童健康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家庭抚养与教育不当占首位。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这些健康问题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年幼无知,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迫切地渴望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研究。但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完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导致他们抵抗外界伤害的能力不足,父母一旦防范不到位,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给家庭幸福带来弥久不散的阴影。

严格来讲,儿童的大部分健康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为了使他们更加舒适安康和无忧无虑地成长,本书从儿童的健康状况出发,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加强父母对儿童健康知识的了解。

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涵盖生活中的大量实际案例,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展开阐述,是一本非常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儿童健康管理宝典。

幼儿时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时期,容易患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埋下隐患。要想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就要及时对他的健康问题进行系统的管理,相信本书一定能成为广大父母的良师益友。第一篇身体健康第1章孩子吃什么,怎么吃,才能身体棒“生命在于营养。”是不是经济发达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就一定跟得上了呢?不一定。孩子每天吃什么、怎么吃才能营养均衡、身体棒,需要父母把握科学的饮食原理。均衡营养,膳食结构合理是健康的前提

一提到营养不良,父母都会联想到“面黄肌瘦”“皮包骨”等词语。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不用去理会。实际上,营养不良离我们并不远,它引起的疾病时时刻刻地围绕在孩子们的身边,例如,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缺锌引起厌食症,等等。在食物富足的现代,孩子的营养问题不光体现在营养缺乏上,还体现在营养过剩上,例如,脂肪过剩引起肥胖症等。总之,孩子的各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剩都会引起相应的疾病。

儿童期是一个人体格和智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失或过剩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出现营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人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素,以促进生长发育。每一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如果一个人只吃一两种或少数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长期下去对其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不利。

另外,人体是一个均衡的“小生态”,各种营养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如钙的消化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又需要和肠道里的脂肪微粒混合才能被吸收,而脂肪的消化吸收又必须有胆汁参与其中,要让肝脏分泌胆汁,又必须保证蛋白质的供给。由此可见,饮食习惯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各种营养素能在人体中充分发挥作用,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摄入足够多种类的营养素,还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比例。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维护个体健康的基础。然而,“吃”又是一门科学,“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学会判断孩子营养是否均衡,及时调整膳食结构,让孩子健康成长。1.孩子的体格发育是否符合标准

孩子的体格发育具有年龄阶段性。孩子的成长发育受遗传、睡眠、运动、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后天因素,孩子的营养不良也比较直接地体现在身高、体重之上。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定期给孩子做体检,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滞后,就要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以下是0~10岁儿童的标准身高体重对照表,你的孩子达标了吗?2.孩子生病的频率是否变高

有些妈妈很疑惑:孩子以前很少生病,某段时期突然开始频繁生病,两个月病了三次,也瘦了两斤,而生活环境、习惯等都没有大改变,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孩子爱生病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营养不良导致体质下降。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积极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素,增强抵抗力。例如,孩子缺铁可能会导致经常感到头晕,眼前发黑;孩子缺锌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等等。3.孩子是否存在便秘、口臭等现象

孩子营养不均衡,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从而产生便秘的问题。便秘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口臭,早上起来的时候尤为明显。孩子年龄尚小,对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时,父母可以通过关注孩子是否便秘、口臭等来判断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新生儿,他尚不能言语,父母可以通过他的大便情况来判断营养均衡情况。例如,当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恶臭如臭鸡蛋味时,父母要考虑是否是母乳中蛋白质过多引起宝宝蛋白质消化不良,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瘦肉、豆制品、奶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4.孩子的反应是否变得迟钝

0~3岁是孩子脑部发育相对较快的时期,脑力发育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来供给能量,特别是需要大量蛋白质。当孩子进行脑力活动时,需要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以此来维持大脑的各种运动状态。如果缺乏蛋白质,孩子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就会降低,大脑结构将会受损,从而导致反应迟钝。但是,蛋白质并不能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它受到热能摄入量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孩子的营养物质摄取上要注意合理搭配。5.孩子是否脾气暴躁、易怒

6岁的万万最近有点反常,平时斯斯文文、很有礼貌,突然变得爱发脾气、易烦躁。在家里,他常为一点小事冲爸爸妈妈发脾气,整天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在幼儿园里,老师也反映说他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骂其他小朋友,甚至动手打人。

刚开始,爸爸妈妈认为万万只是碰到了一些烦心事,过段时间就好了。可是,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他的脾气还是很暴躁,胃口也变得不好了,体重下降了。妈妈急忙带他去医院,经过仔细询问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之后,医生说万万的这种状况可能是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导致的情绪易暴躁。

在人体中,B族维生素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如果孩子缺乏B族维生素,可能就会变得脾气暴躁、易怒。病从口入,边玩边吃,细菌成“下饭菜”

有些孩子有边吃饭边玩耍的坏习惯,比如玩手机。许多父母认为用餐时使用手机只是没有遵守餐桌礼仪,并没有什么危害,因此,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也没什么影响,不必那么吹毛求疵。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会给细菌的传播提供渠道,威胁人体健康。

有调查显示,手机上每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按照这个推算,整部手机起码携带上百万个细菌。另外,沙发、椅子、餐桌等家居用品,虽然经常擦洗,但上面仍难免有尘土、细菌和寄生虫卵等。即使就餐之前洗手,但在吃饭过程中边吃边玩,频繁接触了手机或其他家居用品,就相当于再次触碰了细菌群。此时,如果手拿食物放进嘴里,就相当于把细菌当成了“下饭菜”。

7岁的奇奇非常喜爱画画,到了饭桌上,所有的菜都成了他“画画”的工具。有时把西兰花咬上一口,放到餐桌上就变成了小树苗,等一会儿又拿起来放进嘴里吃掉;有时把面条绕在手指上或想办法绕成一个图案;有时把黑木耳当作蝴蝶在空中“飞”了半天,才愿意把它们吃下去;即使是吃个面包,都要咬成猫脸形状才肯吃下去……

刚开始,爸爸妈妈并不觉得奇奇的这个习惯有什么坏处,反而觉得有益于开发想象力,就放任他一边吃饭一边玩耍。可奇怪的是,奇奇经常拉肚子,每次去检查,医生都说可能是孩子吃的饭菜不干净。爸爸妈妈想不明白,奇奇每天都是在家里吃饭,又没吃其他零食,怎么会吃得不干净呢?

直到有一天,奇奇妈妈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吃饭,奇奇还是像往常一样在饭桌上“画画”。饭后,朋友笑着说:“我知道奇奇为什么总是肚子不舒服了,因为他每天吃饭都这样一边吃一边玩,把细菌当成‘下饭菜’吃了进去。”

妈妈惊讶地说:“啊,怎么把细菌当成‘下饭菜’吃进去啦?”

朋友耐心地说:“你看奇奇吃饭的时候,一边玩一边吃,拿一下食物,拍一下桌子或者擦一下衣服,又抓一手菜放进嘴里,这是不是一个把餐桌上或衣服上的细菌转移到嘴里的过程?”

听朋友这么一解释,奇奇妈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从此,奇奇妈妈就不再允许儿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了,奇奇经常拉肚子的毛病也不再犯了。

孩子贪玩,即使到了吃饭时间还是停不下来,这是很正常的。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吃一点饭,常常会端着饭碗跟在后边,孩子跑到哪里就喂到哪里。这样做虽然很有效果,但给孩子带来的健康隐患是非常大的。1.容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在正常情况下,在进餐时,人的血液会聚集到胃部,以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耍,身体中的一部分血液就要去支配其他行动,从而减少胃部的血流量。如果孩子在吃饭时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就会刺激他的神经使其兴奋,而大脑神经同时需要很多血液的供给来满足所有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活动,因此造成消化系统的供血不足,从而消化机能减弱,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甚至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同时,大脑细胞也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缺氧现象,容易引起孩子疲劳。

另外,孩子边吃饭边玩,有时一顿饭下来就要一两个小时,饭菜都凉了。尤其是在冬天,父母不可能不断地给饭菜加热,孩子吃了凉饭菜之后不容易消化吸收,同样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因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他边吃边玩的坏习惯,培养他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远离胃肠道疾病,还可以保护孩子的神经系统。2.容易导致食物被吸入气管

孩子在跑动的过程中,由于呼吸过急,如果口腔里有食物,就会随着呼吸吸入小颗粒饭菜,轻者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窒息。

孩子的进食过程非常复杂,父母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进食问题,并培养他的良好饮食习惯,不要因为怕麻烦而草率了事,也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而听之任之。要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专心进食,不能玩耍,要让孩子全身心地进食。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吃撑危害健康

在孩子吃饭时,父母总喜欢时不时地说一句“多吃点肉”“多吃点青菜”“多吃点米饭”……“多吃点”仍是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足的物质基础让人们基本不再为“没有吃的”而发愁,但父母们却没有认识到吃得过饱是有害无益的。

其实,发育正常的新生儿一出生就知道饱饿,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很多父母并不那么认为,总认为孩子还没有吃饱,因此不停地要求孩子多吃点。也有一些大人本着“不浪费”的心理,要求孩子把剩菜吃完。饭菜是不浪费了,孩子却被这“不浪费”给撑惨了。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开玩笑说:“整天就知道吃,人都吃傻了。”这句玩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孩子长期饱食,体内的热量、脂肪以及血脂就会变多,大脑需要集中更多的血液去指令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常运作,消耗的时间就会变得更多,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从而引起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这就是很多肥胖儿童都会表现得有点迟钝的原因。

吃得太饱不仅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还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而那些大量摄入的、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只能被储存起来,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

中医广为流传一句顺口溜:“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意思就是说,要想孩子身体好,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七分饱刚刚好。吃得过饱,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反而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健康发育。

儿童的胃肠功能尚未成熟,暴饮暴食之后很容易导致食物堆积过多,诱发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呕吐,少数会伴有发烧现象。如果孩子吐泻严重,没有及时进行补液,就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休克的现象。如果孩子因吃得过饱而诱发了小儿急性胃肠炎,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1)儿童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流失。如果呕吐严重,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暂时禁食;如果呕吐不严重,可少量多次口服补充液体和进食,父母可在其食物中加盐以补充流失的盐分。(2)孩子的饮食以稀为主,可喝点米汤、稀饭或吃点软面条。(3)如果孩子的急性肠胃炎不能得到缓解,导致精神不好、皮肤干、没有小便,建议父母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父母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应当遵从“定时定量”的原则,特别是晚餐,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吃得太饱。孩子的饭量要比父母想象中少,如果孩子吃不饱的话,他会自己判断,并要求多吃点。如果孩子开始吃饭不专心,或者说“不吃了”的时候,父母应把食物拿走,不要逼着孩子多吃。

对新生儿的喂养,妈妈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奶量。有的宝宝胃口小,就采取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有的宝宝胃口大,就采取多食少餐的方式。父母不能照着书中或其他人的经验来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喂奶量,而应根据孩子的行为来判断。如果孩子把乳头吐出来,可以再把乳头送向孩子,如果孩子继续吸吮,说明他还有胃口,如果他又吐了出来,或者哭闹,妈妈就要放手。只要孩子的各项发育指标在正常的范围内,妈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是多吃了一点还是少吃了一点。小心喂出血脂异常儿童

有些父母认为多吃就是福,只要孩子喜欢,就无限制地给他吃,完全不顾这些食品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有害,如油条、炸鱼、炸肉等油炸食品和冰激凌、蛋糕等甜食,导致患肥胖、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儿童越来越多,儿童血脂异常也越来越常见,高脂血症越来越年轻化。

饮食营养结构不够合理是孩子血脂异常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为吃过少的碱性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吃太多的不健康零食,如甜品等。有些儿童的血胆固醇水平是正常成年人的数倍,如果父母不及时地调整其饮食习惯,均衡三餐的营养,孩子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为其患上“三高”等疾病埋下隐患。长此以往,就会使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降低。

小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个子高大却不威猛,经常生病,体质特别差,一感冒就会犯哮喘,就连体育课都无法正常上,更别说户外运动了。

一次,小雄又感冒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建议给小雄做个儿童健康体检,详细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拿到报告时,妈妈吓了一跳:她以为老年人才会患的高血脂,居然发生在孩子身上。

为了了解小雄的情况,医生询问了近3日小雄的膳食,发现3天的食谱中出现了2次烧鹅、1次烤鸡。妈妈说,小雄特别喜欢吃烧鹅、烤鸡等烤制食品,不喜欢吃青菜和粗粮。

其实,烤鸭、炸鸡、甜饮料等都属于“三高”食品,如果孩子过多摄入此类食品,就很容易引起营养结构失调,导致血脂、血压等升高,进而威胁身体健康。

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并不了解饮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即使生病了,如果不直接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他们也不会轻易发现。血脂异常并不像感冒发烧一样,有着明显的症状,而是像一个“隐形杀手”,慢慢地偷走孩子的健康。因此,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了解高血脂的相关症状,尽早发现孩子血脂异常,及时调整其膳食结构,让孩子远离高血脂这个无形的“健康杀手”。

轻度的高血脂患者一般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父母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做相关的血脂检查,尤其是比较肥胖的孩子,可以通过化验血液来诊断血脂指标是否正常。

高脂血症一般伴随着体重超标和肥胖,高血脂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心悸、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此类症状,父母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血脂异常,不能认为孩子年纪小绝对不可能出现高血脂而忽略,导致孩子的血脂异常得不到及时的缓解。

血脂长期较高或高血脂较严重,会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虽然儿童的血脂异常比较常见,但是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尊严,不要过早地给其贴上疾病的标签,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血脂异常的治疗不要急于用药,对于儿童,治疗高脂血症的最佳选择是饮食调理。一是强调食物的多样化和营养均衡化,不能光吃精米白面,还要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少吃垃圾食品;二是能量摄入要适中,不要吃太多高热量食物,但也不能完全不吃,要保证孩子摄入的能量能满足他身体的生长,也要避免能量过剩导致孩子变得肥胖;三是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如正常的三餐及少吃零食。

另外,要控制孩子的吃饭速度。“吃快点,吃快点。”在饭桌上,经常听到家长这么催促孩子,有些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或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有专家提出“进餐20分钟”理论,即大脑最少需要20分钟才能接收到从开始进餐到吃饱的信号。如果孩子吃饭速度过快,大脑就无法及时接收到“已吃饱”的信号,孩子还会继续进食,从而不知不觉吃得更多。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这有利于他摄入适量而非过量的食物,且有益于保护孩子娇嫩的肠胃。

当孩子确实需要使用降脂药物时,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可滥用,专家原主张10岁以上的儿童,且经过6个月到1年的饮食治疗无效时,再考虑用药。但随着高脂血症越来越年轻化,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高,同时伴有肥胖和高血压的8岁及以上儿童可以接受药物治疗。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儿童和青少年,才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二是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继续进行饮食干预治疗,持之以恒,让孩子保持饮食营养平衡,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且具有持久性。三是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父母一定要听医嘱,定时对孩子的状况进行检测以考查疗效,从小剂量开始,及时停药。如何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其中7%的人为5岁以下的儿童。有研究发现,70%~80%的儿童肥胖症将延续为成人肥胖症。儿童的肥胖程度可以分为三级:(1)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的20%~30%。(2)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的30%~50%。(3)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的50%以上。

对于儿童的肥胖,父母难辞其咎。有些父母认为胖乎乎的孩子比较可爱,甚至错误地认为胖就代表着健壮,因此,在日常饮食方面,给孩子大补特补,把孩子补成了大胖子,殊不知肥胖不仅影响其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一直持续到其成年以后。可以说,肥胖已经对儿童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2016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都在持续增加,而一些体能素质指标,如肺活量、速度和力量等却在下降;肥胖学生的人数占35.79%,比5年前增加了50%。

如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儿童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而在一些发展较快地区,超重和肥胖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原因是传统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儿童的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习惯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变得肥胖,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尚未重视儿童肥胖问题,导致该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对于预防儿童肥胖,父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5岁之前所形成的饮食生活习惯将对其今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因此,父母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转变观念,对肥胖儿童的膳食进行妥善的安排和严格的处理,让孩子吃得放心,吃出健康的身体。1.均衡搭配各类食物

不同类型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人的机体对各类营养成分都有一个量的需求,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行,如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如果放任孩子爱吃就多吃,不爱吃就少吃甚至不吃,虽然表面上他每天都吃了很多种类的食物,但从营养素的量来说就会发生偏差,破坏营养均衡。父母应当学会营养搭配,按比例让孩子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组合搭配,如粗粮与细粮的搭配,深色蔬菜与浅色蔬菜的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等。如果孩子对个别食物非常挑剔,父母可以从同一组食物中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蔬菜等,就要予以纠正了。

另外,应当限制儿童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使孩子改掉吃零食的习惯。煎炸食品、肥肉、奶油、含糖饮料、雪糕、巧克力等高脂食品含有大量的热量,很容易导致孩子肥胖。父母应鼓励孩子少吃偏肉类食品,多吃豆制品,以及含糖量低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脱脂奶、蛋类、瘦肉等食品,少吃精制米面,多吃五谷杂粮,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平衡膳食。2.一日三餐要按时、适量

一日三餐是孩子摄入营养的主渠道。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占40%。不吃早餐是肥胖的原因之一。有调查表明,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肥胖率高达18.6%,而吃早餐的儿童肥胖率为11.8%,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肥胖的概率约为吃早餐儿童的1.7倍。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多睡一会儿,常常不带孩子吃早餐或不给孩子准备早餐,这对孩子的健康极其不利。

有些父母对午餐持马马虎虎的态度,晚餐则安排得非常丰富。其实,这并不符合人体机能热量摄入的原则。另外,节假日或家庭宴会时,父母都应要求孩子适度进食,不能大吃大喝,更不能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孩子胃肠道的消化功能。3.饮食要清淡,谨防“五毛零食”的危害

每天放学后,校门外的商店里都有一群孩子在抢购各种“五毛食品”,让不少父母担忧,爱吃“五毛零食”也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五毛零食”中的脂肪、钠和甜蜜素呈现出“三高”的趋势。

过多地摄入“五毛零食”,会导致孩子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概率增加,且由于这些零食高甜重辣,难以消化,所以常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4.远离快餐垃圾食品

如今,快餐店满大街都是,且深得孩子的喜爱。但由于快餐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且缺少纤维,如果孩子长期食用,就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从而造成肥胖。有调查发现,经常吃快餐的儿童肥胖比例占13.9%,比不吃快餐的儿童高34%。一份含鸡翅、比萨、薯条等的食物的套餐盐含量高达12.3克,是儿童每日建议摄盐量(每日4~6克)的两倍之多。5.肥胖儿童的膳食要逐步减量,切忌操之过急

父母要想通过限制饮食来达到让孩子减肥的目的,就要注意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重度肥胖儿童每天的饮食量要逐步减少到低于理想食物需要量的30%左右,应摄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的食物,控制孩子的动物脂肪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3,同时,给孩子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肥胖孩子的食欲较大,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突然减量,很容易有饥饿感,父母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第2章好睡眠,让孩子健康又聪明

睡眠就像呼吸一样,是人体的生理需求。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也为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提供了重要环境。父母千万不要把熬夜这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带给孩子,而应让孩子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让他在睡眠中恢复能量。健康的睡眠可以提高免疫力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孩子拥有健康的睡眠不仅可以调整情绪、表现以及个性,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流感疫苗打入一只小白鼠的体内,它很快便进入睡眠状态。这就是小白鼠的机能反应,因为在睡眠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力会提高,能有效地抵抗病毒。这也是我们在生病的时候,总感到昏昏欲睡的原因。

美国科学家曾进行睡眠与免疫力关系的试验:首先让一些健康的受试者在每天早上的3~7点不睡觉,然后对其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他们身体中的免疫细胞活力下降了28%。之后,让这些受试者得到充足的睡眠,再做检查,发现他们体内的免疫力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有晚睡的习惯,受父母影响,孩子也会晚睡,然而,这样长时间下去,孩子的免疫力就会大大降低。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免疫力的强弱,如果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就难以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扰,一点小细菌就可以攻破免疫力的防线,导致孩子经常性地生病。

小雅的爸爸妈妈忙于做生意,经常到深夜才休息。小雅跟着爸爸妈妈每天很晚才睡,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去上学,平均下来她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8个小时。虽然爸爸妈妈用心地照顾她,也能保证她营养均衡,但每次流感一来,她都会第一时间被传染。妈妈感到很担忧,医生说是小雅的免疫力太差导致的。

一次,妈妈抽空去参加社区举办的儿童健康讲座,从中了解到孩子的睡眠时间和免疫力的关系,意识到小雅的身体状况可能和睡眠时间有关。因此,妈妈决定先放下手中的生意,重新调整小雅的睡眠时间,保证女儿每天睡眠充足。

果然,一段时间之后,小雅的免疫力增强了不少,不再是一阵风都能吹感冒的体质了。

健康的睡眠是人体自身最有力的防护罩,不仅能使人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来自淋巴和骨髓的保护物质。儿童的抗病免疫能力较弱,因此,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来提高免疫力,以达到抗病的目的。

中国古代有“睡眠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之说。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的眼睛疲惫,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甚至会引起血压异常。俗话说“吃五斤不如睡一更”,充分表明了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

在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今,大城市中灯火通宵明亮,在大街上,即使到了凌晨还常有大人带着孩子在散步。父母对睡眠的重要性认识的淡化,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体健康。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人体内细胞坏死与新生最活跃的时间,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尚未入睡,他们的细胞新陈代谢就会受影响,甚至导致高血压、性早熟等疾病。

免疫系统是人体中最主要的保护体系,当病毒入侵时,它们会以精密无比的方式联合作战。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等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人体,当“异己分子”入侵时,他们会加以识别并且采取行动将其清除出去,使得人体保持健康状态。但是,它们也需要养精蓄锐。与其他功能相反,免疫系统呈昼低夜高的运转状态,就是说只有在睡眠状态下,免疫功能才能加强与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习惯了每晚都睡七八个小时,突然有一晚因某件事情而耽搁需要熬夜或一连几天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除了感觉到很疲惫,还会患慢性咽喉炎、牙龈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或者很容易感冒,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引发了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下降。大人都如此,更何况孩子呢?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他在睡眠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开着灯睡觉,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修复及增强。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分泌器官,它的功能之一是在人体进入睡眠时,不断分泌出褪黑激素,抑制人体的交感神经,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心脏得以喘息,机体免疫功能得到加强,机体恢复活力,甚至还有杀死癌细胞的效果。松果体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特别怕光,只要一见到光源,它就会停止分泌,且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是它分泌最旺盛的阶段,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孩子在睡觉时,如果环境中一直有灯光,就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睡眠,请父母尽量把孩子卧室的光线调暗,使其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出足够的褪黑激素,以保证人体正常的需要,使疲惫的机体尽快得到恢复。有些孩子刚和父母分房睡害怕黑夜,不愿意关灯睡觉,父母可以多安抚孩子,给他多一点安全感。父母还可以打开孩子房间的门,让客厅的灯光透入房间,等孩子熟睡后再关灯。孩子拥有优质的睡眠,比同龄人更聪明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在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因素中,睡眠因素已经超越了饮食和锻炼的影响,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关键作用。

就智力发育而言,孩子的大脑需要得到更好的休息和调养,以减轻日常活动的负担。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就会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长期缺少睡眠会导致孩子的记忆力衰退,影响他的日常学习和活动。

李萍是六年级学生,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参加即将到来的市区数学竞赛,她连续几天每晚做题到深夜,睡眠一直也不好,有时会感到很烦躁。

刚开始,她觉得没什么,妈妈也没怎么理会,认为等考完试再好好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可是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她明显感觉到很疲倦,上课没什么精神,额头、下颌生出一些痘痘,且鼻尖的油脂分泌异常,经常油腻腻的,脸色失去了往日的红润和光泽……

妈妈带她去了一趟医院,医生看了她的情况,了解了她近来生活的改变之后,说这一切都是睡眠不足导致身体毒素累积惹的祸。

人体中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各司其职,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是,如果孩子的睡眠不足,就会使其中的某一个器官因为疲劳过度而“罢工”,由此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不同的时间段,人的不同内脏会进行调理排毒,而睡眠正是人体器官的最佳排毒秘方。

人体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工厂。当人进入睡眠之后,器官就开始转变运作模式,自动进行排毒。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能入睡,“工厂”的某些甚至全部“机器”就会因劳损过度而“罢工”,人体器官的排毒作息也将会受到考验。因此,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给孩子一个优质的睡眠,让他得以健康成长。那么,人体各个器官会在什么时间段进行排毒呢?1.21:00~23:00,淋巴系统排毒

在人体中有三大循环系统,即动脉、静脉和淋巴系统。其中,淋巴系统主要负责为人体细胞供给营养及清除废料。人体全身共有300~450个淋巴结,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哨卡,对所有“来者”进行过滤,当来者不善时,它们会及时地清除,帮人体阻挡外界病毒的侵害。

如果人体的淋巴循环系统发生了“塞车”,轻者容易引起青春痘、黄褐斑等皮肤症状,重者则引起其他器官疾病。因此,到了晚上9点淋巴排毒的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安静地入睡,这样不但能顺利地完成淋巴排毒,还能为其他器官排毒奠定基础。2.23:00~3:00,肾、肝排毒

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肾脏的作用下,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无机盐和部分水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人体中的肾脏受损,有毒代谢物就会跟随着血液蔓延全身,导致全身器官的病变。而肝脏细胞能控制和调解体内的各种物质,联结所有器官进行运作。另外,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掌门人”,当人体摄入酒精、某些有毒素的食物时,或是一些食物未被消化,腐败、发酵而产生毒素,无法被小肠吸收时,就需要肝脏来分解。

23:00~3:00,是肾脏和肝脏的排毒时间。如果这段时间孩子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就会加重肾脏和肝脏的负荷,肾脏和肝脏无法正常排毒和修复,极有可能会导致废物、毒素积聚在体内,甚至会跟着血液流遍全身,对身体的细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3.21:00~1:00,骨髓造血

人体的血液是由骨髓生成的,而以上时间段是骨髓造血最佳时段。所以,孩子必须熟睡,不宜熬夜。否则,不但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引起贫血等症状,还会影响身体的排毒、造血和吸收营养等功能。4.3:00~5:00,肺排毒

肺是身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通过肺的一呼一吸,人体可以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浊气,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尚未进入睡眠,就会导致肺部滞留的废积物过多,引起肺部呼吸不畅,甚至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顺等呼吸系统症状。5.5:00~7:00,大肠排毒

经过一夜的排毒和消化,小肠对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将食物的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会渗入膀胱排出体外。因此,早晨5:00~7:00,是最佳的如厕排毒时机。

可是,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并没有晨起如厕的习惯,也许是为了多睡一会儿懒觉,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晨起如厕的重要性。为了孩子的健康,请父母培养孩子晨起如厕的好习惯吧。

排毒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睡眠时间如果不能和人体排毒时间吻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良好的睡眠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当重视,不仅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还要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睡眠不足,容易限制孩子长高

睡眠是人类生命中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是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类运动的“营养要素”。在睡眠过程中,人的大脑进入暂时性的休息,对消除大脑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睡眠与促进身体增高的生长激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的基因,30%取决于后天。而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但它主要在晚上分泌。因此,在睡眠中,孩子的身体分泌出越多的生长激素,就越有助于孩子长高。

生长激素是由人的脑垂体分泌的,能直接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组织中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生长激素能通过肝脏产生介质,间接促进生长期的骨骺软骨形成,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使人体逐渐增高。除了生长激素,脑垂体一天还需要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人体所需的多种激素。为了能维持人体的日常运动和身体其他方面的发育,脑垂体在白天会选择性地先分泌其他激素,而分泌较少的生长激素。到了夜深人静,孩子进入睡眠后,其他运动都停下来了,脑垂体就会有更多“精力”来分泌生长激素。

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激素分泌情况各不相同。比如,婴儿一天24小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都很高,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睡眠时和醒着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1岁前的婴儿个子长得特别快。进入幼年之后,随着孩子运动量的增长,脑垂体只有在晚上才能分泌出生长激素,白天清醒时基本不分泌。8~15岁的青春少年,虽然醒着时也分泌生长激素,但量很少,主要在睡眠时分泌,在深睡时生长激素分泌量急剧增加,主要集中在晚上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以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为白天的5~7倍。如果孩子晚睡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儿童期正是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夜间其他激素的分泌也十分旺盛,例如泌乳素、性激素、黄体生成素等,都是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的激素。

另外,进入睡眠后,人的脊柱、双腿、关节的骺软骨全部处于放松状态,摆脱了身体压迫及重力影响,可以自由伸展。因此,即使是停止长高的成年人,早晨起床时也会比晚上的身高高出0.5~1.5厘米,可见睡眠有利于骨骼发育。

为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首先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年龄越小的孩子,睡眠时间应越长。以下是美国睡眠协会发布的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适宜睡眠时间表,可供各位父母参考:

当然,不仅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睡眠质量。因此,父母要注意了,孩子最好在晚上8:30之前上床,早上6:00后再起床,这样,孩子才能获得更多的生长激素分泌量,从而长得更高。

可是,很多孩子并不那么听话,想让他们按时入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孩子按时入睡又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呢?1.培养孩子的睡眠规律,形成固定的生物钟

大多数孩子睡不好是因为作息习惯不好,没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钟,他们的睡和醒都不分白天黑夜,因此,即使到了晚上,他们也没有“要睡觉”的意识。

在孩子还小时,父母就应该给他们建立一个生物钟,让孩子养成睡上一整晚的习惯。不要允许孩子睡懒觉,如果过了起床时间,即使是周末或假期,也最好把他叫醒,这才有助于孩子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每天晚上要求孩子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早晨在同一时间叫醒孩子,对他形成规律的睡眠非常重要。2.控制卧室的灯光和声音,让孩子学会分辨白天和黑夜

早上要起床时,父母可以把孩子房间的光线调亮,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入房间,给孩子一个“早安”拥抱,也可以放点轻音乐来唤醒他。即使是需要睡很长时间的新生儿,到了白天,父母也要打开窗帘,让婴儿学会分辨白天和黑夜。到了晚上准备睡觉时,要把室内的光线调暗,把孩子房间的门关好,不要让门缝透光或传进嘈杂声,以免影响孩子的睡眠。3.每天遵循一个完整的就寝过程

父母可以通过程序化的就寝方式让孩子慢慢地意识到“睡觉时间到了”,这可以成为一个睡前仪式。如,睡觉前要刷牙、洗脸、洗澡、穿睡衣、读故事等,这些程序可以在孩子入睡前一小时进行。在这一小时中,父母不能带孩子做太兴奋的活动,如蹦跳、看动画片等,刺激孩子的神经。父母可以给他读故事书,让他听听轻音乐,这不仅能促进睡眠,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很有好处。4.舒适的床上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安然入睡

孩子容易夜醒哭闹,大多与孤独、恐惧、不安全感等有关。父母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像妈妈怀抱一样的环境,如在孩子的身体两旁放上柔软的小靠枕、小毛毯等,以便孩子在夜里惊醒四处踢踹时能感觉到柔软的物体,并误以为是妈妈的身体,这样他就又会安然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小靠枕、小毛毯等物品不能靠近孩子的头部,以免造成孩子窒息。如果孩子夜里有动静,父母也不要急于去照顾他,有时他可能踢踹一下就又睡着了,父母的干涉反而会惊扰他。孩子该不该睡午觉

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午睡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确实,在父母的培养之下,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午睡习惯,并从中获益匪浅。而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睡午觉是一件特别无趣和浪费时间的事,他们从未睡过午觉,但一样健康成长。

王杰自从2岁开始,就不愿意午睡了。每到午睡时间,妈妈都要想各种办法,可即使把他摁到床上,他也会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妈妈没办法,只好任由他玩耍。

上幼儿园之后,受集体生活的影响,王杰总算能乖乖睡午觉了。可是,晚上的入睡时间又成了一个问题。每天晚上,他都特别精神地玩到很晚,入睡时间也越来越晚,从小班时的晚上9点,到中班时的晚上10点,上了大班之后甚至晚上11点才肯安静入睡,放假时甚至会推迟到晚上12点。这让妈妈很纠结,一旦午睡,孩子到了晚上就迟迟没有睡意。晚上早睡了,孩子一夜能睡足11~12个小时,午睡时间就不能入睡了。

午睡对孩子的好处不言而喻,午睡不仅能使孩子精神振作,让他有充沛的精力去参加下午的活动,且高质量的午觉也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在生活中,像王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要么晚睡,要么不午睡,这让父母很苦恼。

虽然说午睡对孩子有着不少的好处,但是,过长的午睡时间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南密西西比大学的约翰·哈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对738名2~12岁儿童的睡觉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到了夜里入睡时间会推迟39分钟,午睡时间越长,夜里入睡时间就会越晚。另外,如果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睡眠,还会削弱大脑综合机能,影响其心智发展。

哈斯博士指出,一些孩子夜里睡眠较少可能是因为他们白天午睡;这些孩子需要午睡,可能是他们夜里睡眠少的缘故。因此,对孩子的午睡时间管理一定要适度,不能让午睡影响到孩子晚上的正常睡眠,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其心智健康。父母可以根据以下几种现象来判断孩子需要进行午睡。(1)在营养和运动量都不缺乏的情况下,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慢于其他同龄孩子。(2)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哭闹,且出现揉眼睛、打哈欠等现象,说明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需要睡午觉来补足睡眠时间。(3)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甚至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4)孩子晚上睡眠时间过长,但睡眠质量不好,早上起得很早。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以上几种现象,说明他需要其他时间来分担睡眠,父母可以培养他睡午觉的习惯。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1)孩子晚上睡眠时间比较充足,且早上起床时间较晚。父母可以帮助他规范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以免中午入睡困难。(2)孩子上午的运动量不充分,导致体能过剩,不爱睡午觉。父母可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让他产生疲倦感,然后用午间休息来补充能量。(3)由于外在原因,如家庭环境、父母的工作性质等,孩子尚未养成午睡习惯,父母可以着手为孩子创造较好的午睡条件,比如一个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4)如果孩子是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入睡困难的,父母需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如果各种办法都用尽了,孩子还不愿意睡午觉,那么父母也不必强求孩子午睡,因为强求午睡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有些孩子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而有些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较短,如果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很好,体格发育也正常,食欲也好,那么不管睡不睡午觉都不会影响健康。与其强迫孩子午睡,让他感到压力大,不如让他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能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如果父母强迫孩子睡午觉,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在情绪激动时入睡,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孩子晚上的睡眠。长期下去,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遭受危害。

对于孩子睡不睡午觉的问题,难以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应当综合地、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既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又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父母首先要判断自己的孩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是需要长时间睡眠还是短时间睡眠就能够保持一天精力充沛,然后再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习惯,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正确的。

夜间的睡眠会影响午睡,同样,午睡时间过长或者睡得过晚也不利于晚上顺利入睡。因此,孩子的午睡要定时定点,一般午睡时间安排在正午或下午的早些时候,如下午1点开始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当然,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要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他能按时入睡,白天不感到疲劳,那么午睡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来定了。父母又吵又闹,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睡眠

睡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作用。有研究显示,30%的儿童睡眠问题是由睡眠环境差造成的。噪音、缺氧、阴暗、过分强烈的光照及环境污染等,对孩子的睡眠质量极其不利,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空气流通、光照适宜、整洁卫生的睡眠环境,让孩子拥有优质的睡眠。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打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呢?1.保持室内采光通风,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光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可以改善孩子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进入睡眠后,光线会刺激孩子的神经,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因此,父母应给孩子提供一个采光照明适度的卧室,这样既能保证视觉机能的需要,又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卧室通风的情况对孩子睡眠质量的影响也比较大。如果孩子的卧室通风不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过高,使孩子的睡眠质量大为下降,即使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也会感到不解乏。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卧室内的通风情况,最好在孩子睡觉之前打开门窗,让室内的空气流通,再关上门窗。2.降低室内噪音污染,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睡眠质量极为重要,强光或噪音等对睡眠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噪音。孩子进入睡眠之后,如果受到噪音影响,很容易就会惊醒,不仅会对他当晚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还会造成他精神紧张,影响到往后的睡眠质量。

一天晚上,王先生夫妇在哄孩子入睡之后,坐在客厅里聊近来工作的状况,可是说着说着就起了争执,王太太一时激动就大声地吼了起来。听到妈妈的吼叫声,5岁的儿子从睡梦中惊醒,哭了起来,夫妻俩急忙来到孩子身边哄他。但是,到了半夜,儿子又突然惊醒,表情紧张,全身颤抖,持续20秒左右又自行入睡,一切恢复正常。

让王先生夫妇担心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孩子夜里总有惊醒的现象。后来,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才解决了孩子夜里惊醒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当外界的噪音超过40分贝时,睡眠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父母要减少孩子睡眠时的噪音污染,不要大声争吵或说话,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这对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简化室内装置,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

孩子的卧室空间不宜过大。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孩子的卧室空间越小,就越能让他感到亲切与安全。

尽量不要在儿童卧室内摆放电器,因为电器辐射会损害人体健康。如果儿童房里面装有电视,即使电视正处于待机状态,其辐射还是会影响到孩子的经络运行和血液循环。

另外,不能在儿童床的上方安装吊灯。如果床上方有吊灯,就会给人心理压力,影响内分泌,进而引起失眠、多梦、呼吸系统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4.注意孩子的睡床摆放位置

12岁的郑文和家人搬进了新家,看到大大的窗户,他就想把床靠着窗户放,觉得这样更加透风通畅。爸爸建议他不要把床摆到窗边,因为这样很容易受到窗外的声音、光亮的干扰,影响睡眠质量。但郑文并不听爸爸的话,仍坚持把床挪到窗边。可是,没想到的是,自从把床挪到了窗边,他就开始失眠,且夜里很容易醒来。

没过多久,郑文就向爸爸求助,说搬进新房子后就难以入睡,且容易醒来。爸爸解释说:“文文,这是因为你的床太靠近窗户了,虽然采光和通风比较好,但是人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光亮和风。靠着窗户睡,人在睡着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风,在半醒半梦中会感到不安全,因此容易醒来。”听爸爸这么一说,郑文才意识到自己的坚持是多么不理智,因此又把床挪到恰当的位置。从此,郑文睡得踏实多了,睡眠质量也提高了。

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床的摆放位置也有讲究。如果像郑文一样把床摆放在窗旁,人在睡眠时就会感到不安全,容易夜醒,如遇大风、雷雨天,这种不安全感就会更加强烈。且睡在靠近窗户的地方,很容易感冒。第3章远离细菌,让孩子养成讲究 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对孩子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增强体质,还能保护其身心健康。无数事实证明,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因此,请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吧。勤给孩子洗澡、换衣,不要让细菌有隙可乘

干净的孩子谁都爱,脏兮兮的孩子惹人嫌。孩子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尤其是婴幼儿,大小便的次数较多,小屁股经常被浸泡得红通通的,如果父母不勤给孩子清洁皮肤和换上干净的衣服,就可能使孩子感染细菌。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请父母注意及时给他洗澡、换衣服,千万不能为了一时轻松,让孩子的身体被细菌包围。

人体有200万~500万个汗腺,在人体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的尿素、尿酸甘酸、盐分等废物通过汗液排出体外,留在衣服上的“汗渍”就是这些废物的痕迹。特别是在夏天,孩子出汗多,废物也排泄得多,黏附到衣服纤维中,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洗,不仅会使得衣服逐渐被酸化而发黄,还会导致孩子的皮肤受到细菌的感染。

常给孩子洗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及时清洁孩子的皮肤,避免患皮肤疾病。另外,经常给孩子洗澡还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洗澡时孩子没有了衣服的束缚,肢体就能更好地伸展。洗澡可以对皮肤产生良性刺激,父母给孩子洗澡,也是对孩子的身体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按摩,可以促进孩子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另外,洗澡还可以增强孩子的皮肤对温度、压力的感知能力,提高他的环境适应能力,起到训练皮肤触觉的作用。

其实,孩子的洗澡时间也是父母和孩子亲密接触及交流的好机会。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不能独自洗澡,此时需要父母来帮忙。但是,面对一个脆弱的小生命,很多父母不知如何下手,担心下手重了会弄伤孩子,下手太轻又洗不好,还会担心一不小心让孩子溺水。

父母在给孩子洗澡时,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技巧和洗澡的顺序,多尝试几次,总结经验,可以提前向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人咨询并查询相关资料。另外,在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洗澡时间要适宜

给孩子洗澡的时间要适宜。对于婴幼儿,最好选择在孩子吃奶前半个小时,或者是吃完奶后一个小时洗澡,这样才不会因为洗澡而吐奶。稍大一点的孩子,也最好是吃完饭后一个小时再洗澡,不然不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