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12:14:15

点击下载

作者:麦可思(MyCOS)研究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

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作者:麦可思(MyCOS)研究院排版:清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1-01ISBN:9787302278009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难问题。培养1名大学生,少则需要4万元,多则需要10万元,而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且不论经济上的损失,孩子的人生起点亦将遭遇酷寒。买股票要先看看行情,倾听专家建议,预估回报率好不好;买空调也要不厌其烦地货比三家;更何况是为了最心爱的孩子投资数万元的大学教育费用。黄金时段的4年时光,更是终生事业的起点,难道不值得我们仔细斟酌吗?

选大学、选专业,怎么个选法?目前,多数家长和高考生采取的办法是根据分数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大学,用非常短促的时间决定大学和专业。虽然分数段能够划分出选择的范围,但是在分数段范围内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此时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将来的就业问题。

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4年的荣耀,还是为了以后的职业前途。《看就业 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自2009年首版以来,受到了高考生、考生家长和高中教师们的热烈欢迎。与其他的高考类图书不同之处在于,它引进了填报高考志愿的先进思想: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出发、参考就业信息来选定专业及选择大学。本书在前3版的基础上,根据高考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进,基于专业水平的麦可思2012年度最新就业调查数据而编写。它以便捷的表格查询方式,为您提供了职业环境考察、各职业所对应的专业、各大学和各专业的就业信息等内容(包括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工作能力满足度以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

那么,麦可思数据的准确性又如何呢?

麦可思(MyCOS)是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专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它从2007年开始,耗资数百万元一年一度地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的调查,由此形成了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库。本书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全国调查的22.7万份有效问卷,共覆盖中国2093所高校及其分部和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6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968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009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247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606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4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75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07个职业,共计640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4%(《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1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5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316个行业,覆盖全国所有行业分类(《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1版)》)。另有部分指标数据来源于2007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调查,回收问卷约10.95万份。

麦可思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提供既完整又可靠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的机构。麦可思数据自发布以来,得到了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及中国教育在线等上千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肯定,同时麦可思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引用,麦可思在各省的就业专题报告更是得到了各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在招生网上都引用了麦可思的权威数据。麦可思是2011年、2010年及2009年《就业蓝皮书》的唯一作者,也为《中国社会蓝皮书》、《中国教育蓝皮书》和《中国工程教育蓝皮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作为本书的编者和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评估系统(CHEFS)的主要设计人,我们衷心希望本书所提供的信息能帮助您选准职业、找对专业,使高考志愿的填报成为一项好的人力资源投资。麦可思(MyCOS)研究院2012年1月第1章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本书1.1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人生,从选择开始。

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及中学,还是绘画和舞蹈兴趣班等等,父母们都期望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这其中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之外,更多的是父母们抱有希望孩子在将来能够过上具有物质保障的幸福人生的朴实心理。

于是,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在每一个选择的岔路口,孩子们都在为能够实现更好的选择而努力,家长们则做好一切的“后勤”工作,为支持孩子的选择而加油鼓劲。

对于一路从“重点学校”走来的孩子而言,选择一所好大学和一个好专业,便是父母们的“重”望所归;而对于在学业上成绩差强人意的孩子来说,“上大学”也会是其家庭的最低期望。毕竟,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即使是上了大学都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上大学就想找到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了。

然而重视选择,并不意味着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和孩子们就能知道如何选择了,或者说知道如何更好地作出选择。因为长久以来,习惯于接受分数筛选的父母和孩子们,心中多少都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分数决定一切。

的确,在招生分数线的硬性限制下,差一分,就会与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失之交臂。

考不上大学,选择便无从谈起。考上大学了,也并非万事大吉。“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就报什么样的志愿”并非是负责任的最佳决策,毕竟在分数允许的范围内,还是有很多大学和专业可以供孩子们选择的。分数或许能限制选择范围,但却无法让高考生和家长得到选择范围中的“最优解”,“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已愈来愈成为家长和孩子的共识。

事实上,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门槛已经一再降低。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录取率比2010年的69.5%增加近3个百分点,达到了72.3%,甚至普遍高于高中的录取率。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大学生沦为了大白菜”,在其调侃的背后显现出就业难的真实现状。

在这样的录取形势下,考取一所大学并非难事,难的不仅是孩子大学毕业后如何顺利就业,还是孩子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决战中找份好工作、谋求好发展、成就好人生。高考已不光是分数的较量,也是志愿选择的“智力赛场”。而在这场竞赛的主力阵容中,学生、家长和老师,无论谁在主导决策,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学生的认识有限

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校园中单纯的高中生,无论是生活的经历,还是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职业的认识都极为有限,即使开明的父母将选择权完全下放,他们也只会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怎样选择;或者仅凭一时喜好就误以为是自己的职业兴趣而盲目选择专业。有这样的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就认为自己会喜欢从事和计算机有关的工作,于是在高考时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以后却被证明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悔之晚矣。家长的经验不可靠

那么,是否家长的意见就完全可靠呢?一些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从各方道听途说的零碎信息认定某所学校的名声好,某个专业是热门,于是指导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认为“选这个学校和专业肯定没错,孩子毕业后一定可以顺利地找到好工作”。然而,现实真的如此吗?据麦可思2011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0个热门本科专业中竟有8个失业率最高,其中就包括了前几年高考生和家长“热捧”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可见,家长对职业和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依然是有局限性的,仅根据自己片面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去指导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是不可靠的。老师的指导偏于学习成绩

当高考生和家长都手足无措之时,听听老师的意见应该会有些帮助吧。但遗憾的是,老师也只能从学生平时的成绩及模拟考试的成绩出发,结合各大院校历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指导高考生选择那些能够被顺利录取的专业和院校。除此之外,其实老师和家长一样,对于就业市场的认知有限,仅凭个人经验和知识,是无法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给予学生更为科学的指导与帮助的。

其实,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个尽可能占有更多可靠信息的科学决策过程。如此棘手的选择难题,需要更有力的信息作为“外援”,才能求解出最佳的专业和大学选择方案。

而本书,正是高考生和家长们值得信赖的最好的“信息智囊”!

想知道不同专业在就业上的优劣之别吗?想知道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中哪些是就业的热门专业吗?想知道今天选择的专业,未来能够从事哪些职业及薪资如何吗?干脆先确定个职业目标,看看职业对专业背景的要求是什么吧。

所有这些疑惑,或许你在本书中都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本书基于麦可思(MyCOS)公司的调查数据而编写。麦可思一年一度进行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在中国第一次以全国性科学调查为基础,以第一手数据为根据,全面详细地回答了各大学和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正如《第一财经日报》中的评价:“虽说各高校就业指导处都有一本毕业生的就业账,掌握了70%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但麦可思公司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却勾勒出整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图景。”

本书正是针对家长和学生对各大学和各专业就业信息的需求,专门为2012年高考生设计的,能够在分数所满足的可选项中,推荐就业状况更好的专业。

此外,对于从高中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而言,仅借助职业测评并不能真正的了解职业内涵。它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任职要求有哪些?该职业是否符合你的风格、能带来怎样的价值满足感?等等。只有建立在对职业认识上的职业规划才是科学的,才能帮助学生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适合某个职业,并有针对性地依据职业对专业的要求来填报高考志愿。

本书基于麦可思自主开发的中国独家的职业信息数据库,列举了部分常见职业的真实1天。该职业具体做什么?有哪些对性格、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该职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薪资如何?以及该职业能带来怎样的价值满足感等。能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通过职业测评、职业介绍和职业所对应的专业这几个环节科学地指导考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提前锁定职业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与职业发展目标。

那么,在这一点上麦可思数据的准确性又将如何呢?

麦可思(MyCOS)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全面,唯一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单位。麦可思从2007年起,已经连续5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了全国性调查,由此而形成了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累计有效样本100多万份。麦可思研究团队作为唯一作者已经连续3年撰写并发布了就业蓝皮书,即2011年、2010年及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同时也为《中国社会蓝皮书》、《中国教育蓝皮书》和《中国工程教育蓝皮书》提供数据支持。麦可思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报告已经被中国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及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广泛参考。1.2 怎样报赢高考

正如1.1节所言,志愿填报无疑是赢得高考之战的关键一步。那么,如何科学地选择专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考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成就好人生。因此,各大学、具体到各专业近年的就业状况应成为志愿填报科学决策的关键信息之一。但选择志愿是大学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是否能将大学排名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呢?

在此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方案的“职业与专业”思路及其查询方法。1.2.1 选大学,不要迷信大学综合排名

高中新生入学时,很多学校都会排出“高考荣誉榜”,张贴本年考取名校的学生名单,让众多学生和家长在荣誉榜前流连忘返,羡慕不已,从此种下了“名校情结”的种子。

而每年高考前后,网上的“大学排名热”也都会急剧升温,“最新中国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行榜”及“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等名目繁多的排行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排名,认定“名校”和“名牌专业”的。

考上名校,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而且还能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感觉到考了名校肯定就不用愁就业了。

但事实真的如人们所想吗?考上了名校、选择了热门专业,今后真的就不用愁就业了吗?

继2000年“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被媒体披露后,又一位北大学子武小锋因找不到工作回家卖起了糖葫芦,还有一篇题为《名校毕业生求职受挫后“蜗居”家中打游戏1年》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梁俊(化名),刚毕业时完全是个大忙人,每天抱着毕业证及个人简历,跑人才市场和企业工厂找工作。一直希望毕业后能从事太阳能、半导体等与应用物理相关的制造业工作。他也曾经精心制作自己的个人简历,多次参加人才招聘会,但是都以失败收场。

母亲也曾托熟人给他找了一份道路建筑公司的工作,梁俊觉得专业不对口,放弃了这次机会。但又要专业对口又要岗位符合自己要求的单位实在难找。梁俊曾试着接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去过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了3个月,他一个单子都没签到,坐车费反倒花了父母1000多元钱。最后,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营销工作,只好离开了保险公司。

由于他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屡屡受挫后,其性情大变,整日待在家里打游戏,1年中基本上没出过门,令年迈的父母叹息发愁。

北大和清华等名校,一直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殿堂,也是每个高考生心中最瑰丽的梦想,人人都认定:进了名校,就能捧定“金饭碗”。许多人以各省市高考状元的身份风光入校,毕业后进入党政机关、外企及大公司等,一步登天,很少会“沦落民间”。就名校学子本身而言,他们也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毕业后脚下会很自然地有一条金光大道。但是,现在残酷的现实摆在了面前,他们中的一部分落魄到普通高校毕业生都不如的地步。

如果细心总结后便会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点:毕业于名校,找工作的过程很不顺利,一再地降格以求,但还是屡遭失败,最终不得不选择那些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从事的职业谋生。

这一系列的事实表明:不考虑就业市场,不将选大学和专业放在职业规划中来做决策,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也“不买账”,“名校就业梦”最终还是行不通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名校的确有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优势,但是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考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事业发展的空间,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及抱负。可是,当就业成为最大的难题时,名校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都会处于无业可就的困境之中。麦可思调查显示,科研实力强的名校在本科就业率方面并不一定占优势,如果不是为了考研、出国或做学术研究,名校培养的人才未必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大学4年时光,5~10万元的投资……填报高考志愿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选择,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前提下,尤为如此。上大学不等于有好工作,甚至所谓的名牌大学也不再是顺利就业的保障!1.2.2 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

看到这样的标题,读者可能多少会感到有些新奇和陌生,或者表现出不以为然。

职业规划从高中开始?这么早?是不是太超前了……

的确,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的家长和孩子们心中还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据麦可思2011年的最新调查显示,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来选择专业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仅为9%,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12%。

那么,忽略职业规划的专业选择,结果将会如何呢?

很多高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仔细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盲目地挑学校、选专业,经过4年的大学生活,面临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本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不喜欢将要从事的职业,于是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据麦可思2011年最新调查显示,有31%的本科生与41%的高职生毕业时被迫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甚至,还有不少人因长期缺少对自身职业兴趣的了解,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盲目就业、盲目跳槽,走了很多弯路,也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

其实,高考生和家长并非拒绝职业规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进行职业规划,而这正是填报志愿时的一个致命误区:先挑大学后选专业再选职业,即学生先选定大学和专业,然后进大学读书,直到毕业时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难道真的要等到毕业后就业难题出现在面前时,才恍然大悟:找份好工作、谋求好发展,并不是大学毕业前才开始考虑就能顺利实现的事情!暂且不论那时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改变,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也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也许还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入校后转专业,或者通过专转本、考研来改变专业方向。

的确,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都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了选学第二专业或者转专业的途径。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考生进入大学后重新选择专业大致有以下3种情况:①高校有关实验班面向新生进行选拔;②按大类招生的院系,在大二或大三时进行选择专业方向;③新生完成1~2年的学业后,允许一次或两次转专业。考生在填报专业时,提前了解所报学校的情况还是会有助于自己选择专业的。

虽然高校出台的新政策可以起到为高考填报专业“纠错”的功能,但是还应该考虑到,转专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存在着种种限制。

首先是院系限制。转系要得到双方院系的许可,一般转入的院系还会组织测试,不是所有院系都接受转系申请。通常情况下在本系内转专业,或者转入冷门专业要相对容易一些。而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如经管、计算机和心理学等,对转入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名额也有限。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否则,想转到这些热门院系,几乎不可能。

其次是名额限制。各高校规定的转系名额,一般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0%~20%,有的更低。麦可思曾对新生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中显示,入学后有近7成的大学生会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与其入校后“曲线救业”去转专业,不如在填报志愿时就选择好一个理想的专业。

最后是成绩限制。不同高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绩要求不一样,像同济大学要求一年级学生一学年成绩的平均绩点≥3.5、二年级学生平均绩点≥4.2;而许多高校则要求排名在前10%之内,且名额不得顺延。

那么,专转本和考研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麦可思2011年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了选择专转本和读研究生的最主要的动机。如图1-1与图1-2所示,半数的人并不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长远动机而读研的。图1-1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原因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图1-2 201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动机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可是当初错选大学和专业的学生,以专转本、考研来“曲线就业”的美梦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呢?

实际上,近年来研究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中国大学扩招是1999年开始的,4年后的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2006年硕士毕业生也开始面临就业困境,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被读研推迟了3年而已。

因此,切勿把宝押在“转专业”、“专转本”和“考研”上,这绝不能成为消极选择、轻率决策的理由!而“职业规划为时过早”也绝不能成为填报高考志愿时想回避或推迟选择的借口!

要想尽量避免错选专业与后悔当初的选择出现,必须从上大学以前就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观念。要想赢在就业,就得主动选好专业,放弃或推迟今天的选择,后果会是就业的被动、发展的被动和人生的被动。

从高中开始做职业规划并不超前,并且是不能再晚的关键时机!而根据职业目标、结合就业前景来选择专业就是做好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从选职业规划到选专业”,从高中就开始考虑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目标,选择职业所要求的专业,并通过比较设有此专业的不同大学的就业情况,来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大学,然后在大学里根据职业目标的要求积累知识和能力、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以及进行实习锻炼,等等。

到毕业时,你会发现,就业的主动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1.2.3 基于就业信息确定就业目标

如果高考生和家长已经认可并明确了职业规划要从高中做起,特别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从职业规划出发,那么,新的问题可能又产生了:究竟该从何入手确定职业目标呢?

小的时候,孩子们经常被要求写作文《我的理想》或者是《长大了,我要当……》,然而,真的可以仅凭孩子对未来的模糊愿望或是家长的期望来确定诸如警察、科学家、医生、律师及画家等这样的职业目标吗?

如图1-3与图1-4所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最多的为兴趣爱好。图1-3 2010届本科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图1-4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或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爱打电脑游戏的孩子就由此立志成为计算机程序师?贪吃的孩子就可以梦想成为美食家吗?

又或者,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来确定职业目标?也许能发挥长项就能占据优势吗?

当实在摸不着门道的时候,干脆完全依赖于做职业测评,根据职业测评结果作出选择总会是相对简单一些。

……

然而遗憾的是,上述这些想法都不够全面。职业测评,不可依赖

职业测评通过对测评者进行全面测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从而更加合理、准确、科学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普遍应用于中国人才选拔和招聘方面。在中国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和个人选择多元化的时候,职业测评逐渐走进中国市场,并为大家所认可。近几年来,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大学生职业测评”服务系统,通过设定的题目,检验大学生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等,以此来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但你不能对一纸试卷有过多的期望。职业测评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主观愿望来进行判断,无法让测试者实际考察到真实职业的客观环境,更没有考虑社会对职业的需求程度,如果仅依赖职业测评就盲目得出结论,对职业、大学和专业作出草率地选择,这种“随意”的后果只会造成自己学不到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所用。

因此,做职业测评、考察职业环境必须和就业信息配套进行。理想定职业

或许大家会机械地认为,理想是否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初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如果理想是当1名中学教师,那么,选大学时一定要选择师范院校,并且应根据未来想教的科目来选择专业,经过4年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毕业时可以应聘教师岗位。

这种以理想定职业的做法,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的确会让人在工作过程中收获颇多,并且容易产生职业成就感和人生满足感。

但现实地讲,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不匹配,以至于毕业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连起码的就业都实现不了,那么,再远大的理想也只能是空谈。

经常可以听见周围的人说:“其实我原来的理想是做……”,理想能否实现,与职业规划、就业市场和个人期望值等多种因素相关。

因此,进行职业规划时,个人理想可以作为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是,不可以完全以理想来定职业。爱好定职业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让人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并且容易有所成就,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重视兴趣的因素。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孩子也许会说:“平时我喜欢做……所以我选这个专业。”

然而,兴趣爱好不能等同于职业兴趣,同样,消费兴趣也不等于生产兴趣。并且,兴趣具有易变性,偶尔做一下喜欢的事情会觉得很有趣,也许天天做、年年做就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青春期,有时候孩子的兴趣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感觉,会随着时间很快改变。但是职业却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不可能根据一时的兴趣把工作经常换来换去。因此,职业规划不可以随着兴趣爱好而定。特长定职业

的确,长项可以使孩子比别人更胜一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长却可能“无用武之地”。曾经有这样1名“看仓库的大学生”。

胡良奎是学广告专业的,曾任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在大学里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在其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其实,2005年他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好的那份工作给他的待遇为1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应该有2000元/月的收入。此后,他从合肥来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辗转来到佛山。广州不少的广告公司只给他600元/月的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1分不给,只能得到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地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一家鞋厂看仓库。现在,他的工资是800元/月。

资料来源:傅剑锋,沈颖等.大学生求职困境调查.南方周末,2006-04-06(1)

胡良奎并不是个例,实际上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中,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的。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每个大学生都不忘记在自己的“特长”栏里尽量多写几项。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一点,长项哪怕再优秀,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也只能是怀才不遇。

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特长”并不是“杀手锏”,职业规划也不可以凭“特长”来确定。

经过上面的分析,读者可能会更加迷惑了:到底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怎样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呢?

从就业和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选择专业是会影响到将来择业且关系到人生发展的问题,高考生确实需要未雨绸缪、慎重为之。首先,只有在对职业环境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并结合对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才能确定适当的职业目标。其次,根据职业需求选择专业。最后,再确定一所就业情况更好的大学。这样才有利于未来顺利就业,找到“好工作”。

相反,如果任性而为,仅凭着对理想、兴趣、爱好及特长等的主观感觉选择专业,而忽视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么,就业难的结局将不可避免。

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立足于就业和职业规划来考虑专业和大学的选择,才是高考生和家长的英明之举。所学为所需,才是学生最好的职业规划。那么,有哪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好、薪资又高呢?是否常听说的“热门”专业就一定是就业热门呢?即使已经有了较明确的专业目标,也一定很想知道该专业将来会从事哪些职业,而这些职业的薪资和需求如何?又或者,更想比较相同专业在不同大学的就业前景孰优孰劣?

确实,在满足分数线的前提下,可供选择的大学和专业还会有很多,而在这时,大学和专业的就业信息就是帮助高考生进行选择的关键参考信息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书基于权威及专业及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麦可思调查数据库所提供的第一手就业信息,相信一定能够帮助高考生成功地解除困惑,信心百倍地作出正确决策,找到最适合的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方案,尽早地把握好职业方向。1.3 本书内容导航

为了让大家更快捷、便利和有效地利用本书所提供的信息,本书不仅配有“全书内容导图”,还附有各个章节的图表目录,所有内容均一目了然,读者可以利用这些索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清晰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关心和需要的信息。

全书内容导图如图1-5所示。看就业 选专业关键:如何决策?选个好专业,才有好事业!图1-5 全书内容导图

大学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将完成从高中毕业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转变,而在此之前,高中生即将面临或正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难题是: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正确的信息和正确的选择,是惬意、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和未来顺利就业的关键!

本书从职业规划的基点出发,通过大量表格为读者提供了权威、细致的大学和专业就业信息,通过举例的形式为读者描绘职业的真实1天,提供两种可选路径为大家推荐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和职业,高考填报志愿的决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内容方面,本书共包括以下5章的内容。

第1章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本书

第2章 专业“就业详单”

第3章 从职业规划入手选专业

第4章 另类思路选专业

第5章 填报高考志愿时常见问题的解答

阅读这5章内容,可以帮助读者解答以下问题。(1)树立职业规划观念,以职业目标为方向选择专业,以就业市场为参考选择大学(详见第1章内容)。(2)了解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平均月收入、工作能力满足度等信息。根据全国范围大样本调查得来的第一手就业信息,可以帮助大家来判断哪些专业就业情况更好(详见第2章内容)。(3)如果希望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选专业,本书不仅为高考生提供职业测评、与职业匹配度最高的前几位专业及其就业薪资查询,还通过举例展示了常见职业的真实1天,如该职业具体做什么,有哪些对性格、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该职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薪资如何,以及该职业能带来怎样的价值满足等,以帮助高考生在这些职业规划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并由此选择专业(详见第3章内容)。(4)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大学毕业后考研或出国深造的计划,或考虑到性别优势,希望能选择更适合男性或女性的专业,又或者读者想了解哪些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最对口或最不对口,哪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创业的比例最高等等,那么,本书所提供的各类专业的信息则可以作为专业选择的思路(详见第4章内容)。(5)本书精选了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常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适当归类,配有索引目录,以方便读者查询(详见第5章内容)。第2章专业“就业详单”

对于填报志愿还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的读者来说,本章的内容就好比各本科专业的“就业详单”,高考生和家长们可以通过阅读本章的内容,作为参考以比较主要专业的就业情况,缩小备选专业的范围。2.1 专业就业情况概览

本节提供了本科专业的信息及高职专业信息,共包括以下4张表格。

表2-1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本科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表2-2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本科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

表2-3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高职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表2-4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高职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

为方便读者查询和填报志愿,主要专业就业指标表中附有国家教育部统一专业代码,每一专业门类下均按专业类代码排序;同一专业类中,按专业代码排序。同时表格中还提供了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平均月收入、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平均求职成本、每得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投出的求职份数等就业指标供参考;表中还列出了往届大学毕业生当初选择该专业的首要理由,选择理由为“将来就业容易”的专业多是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选择理由为“大学调剂”的专业往往相对较为“冷门”。

为了便于读者更正确和有效地利用本书信息,首先对本节表格的使用及主要专有名词作出统一的说明。(1)书中各专业对应的各项就业指标数据均来源于麦可思(MyCOS)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是根据麦可思2011年对中国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反映的是各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2)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总人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人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3)离校时的工作能力: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要请他/她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中要求的能力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经过加权计算出离校时掌握的35项能力的总体水平。工作能力的最高水平是100%,企业一般要求在40%以上(麦可思《中国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需求调查》),毕业生掌握的水平多在30%~60%之间。(4)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大学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最高为100%,表示满意;90%以上为良好满足;85%以上(包括85%)表示能力基本满足职业工作的需要;75%~85%表示能力不太能满足工作需要;而75%以下则表示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工作能力满意度反映的是自身能力与初级职业工作要求能力的差距。举例来说,某位“211”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财务分析,由于该公司的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该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不太能满足工作需要;而某位非“211”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一家超市做会计,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该学生掌握的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5)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在本专业所有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了与该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

一般来说,造成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相关度较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该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得到了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即使没有过强的专业本领,也容易适应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本专业的就业环境不够理想、就业面过窄,或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毕业生找不到与本专业相关、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不得不去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6)毕业即读研和留学的比例:该指标仅反映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状况。其表示为本科毕业后,直接在国内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人员在本专业全体本科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7)自主创业的比例:毕业半年内,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在同类院校全体同届大学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8)求职成本: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活动中的总花费(服装、差旅费、印制简历及其他)。(9)求职份数: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开始求职到接受第一份工作为止,总共投出的工作申请的份数,这一指标体现了求职的时间成本。(10)选择该专业的首要理由:包括“兴趣爱好”、“大学调剂”、“该专业将来就业容易”、“该专业就业收入较高”、“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学术名声”、“学习容易”等7个选项。但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经济情况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个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表格中所统计的“理由”也仅仅是反映了2010届毕业生当年选择专业的情况。(11)在本节各专业的就业指标统计中,哲学、历史学专业因样本不足,没有参与统计。

阅读本节中的4张表格,可以帮助考生及其家长比较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差异,从而缩小专业选择的范围。当然,要最终确定专业的选择方案,读者还需要阅读第3章和第4章,作出进一步的详细查询和比较分析。

在阅读这4张表格之前,提供一些从中得出的基本规律,供大家参考。

整体来看,本科专业中,工学类专业不仅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高,平均月收入也在上游水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较好,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收入都居于前列;就业情况较差的是法学类和教育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见表2-1所示。在高职专业中,材料与能源类专业不仅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平均月收入也在上游水平,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较好,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收入都居于前列;就业情况较差的是法律类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毕业生,见表2-3所示。

但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这里的表格均反映的是历史就业情况,虽然在4~5年内,专业的整体就业状况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结构正在调整,一些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对大学生的招聘规模缩小。因此,除了参考历史就业情况,还要综合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状况、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专业的要求等因素。

在同一行业中,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差距明显。以本科专业为例,建筑学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虽同属土建专业大类,但二者的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相差857元。这样的情况在经营管理类等其他专业类别中也同样存在。大家可以参考表2-2和表2-4,仔细对各专业的就业指标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表2-1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本科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注:哲学专业门类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表2-2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本科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注:个别专业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表2-3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高职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注:个别专业门类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表2-4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高职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注:个别专业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2.2 “热选专业”是不是就业热门

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报考什么专业感到很茫然。本节提供的分析思想,旨在引导读者在参考了以上各专业就业情况的全国平均水平数据之后,以地区为切入点,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历届高考生的热选专业及就业指标作出对比,以此了解自己家乡的热选专业有哪些,就业情况又如何。

从本节提供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的“热选专业”虽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及会计学等5个专业,但从不同地区来看,各地“热选专业”的类别和排序还是会有很大区别的,并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如北京高考生的首选热门本科专业为会计学,江苏高考生的首选热门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等。

当然仅仅提供了各地“热选专业”名单,还不能对这些专业的就业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在此,需要特别提醒家长和高考生们注意的是高考填报志愿时大家“追捧”的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有可能在就业时遇冷,比如法学、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等。虽然这些专业招生量大、供考生选择的机会多,但其毕业生的供给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存在结构性失调的问题。

因此,为了给“热选专业是否在就业时也依然能够抢手”这一疑问提供数据支持,本节的表格中还附加了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标。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专业的就业指标,并非描述了来自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的就业情况,而是在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就读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本地生源选择本地大学就读的情况居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就业更多地受到大学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而受生源所在地的影响较小。

读者可以从本节提供的表格中看出,同一专业在不同省份中的就业情况有时会差距甚远。例如,在广东省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可达94.0%,而重庆市毕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仅为80.6%。也就是说,统计数据固然可以为专业的就业质量作出客观评判,但具体到每一位高考生与家长,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还需要从多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例如,应该具体到从地区的前瞻性进行思考。

本节为读者提供了以下两张表格。

表2-5 麦可思(MyCOS)—主要省/直辖市生源热选的本科专业前10位(附:在该省/直辖市就读的本科毕业生各项就业指标)

表2-6 麦可思(MyCOS)—主要省/直辖市生源热选的高职专业前5位(附:在该省/直辖市就读的高职毕业生各项就业指标)

如果读者对其中的某些专业很感兴趣,就可以开始对这些专业进行资料收集,比如专业介绍、培养方向、某大学设有该专业的就业情况等等。

决定大学和专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每个家长和孩子考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希望就近读书、选择当地的大学和专业,有的认为选专业应当兴趣第一,有的看重就业前景,还有的看重学术声誉等。总之,只有在填报志愿之前做好更多的“准备工作”,才可能综合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权衡利弊,最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志愿填报方案。表2-5 麦可思(MyCOS)—主要省/直辖市生源热选的本科专业前10位(附:在该省/直辖市就读的本科毕业生各项就业指标)(续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