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培养高情商男孩系列丛书(套装1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3:15:18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秋、郑多多、文静 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沈阳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正面管教,培养高情商男孩系列丛书(套装13册)

正面管教,培养高情商男孩系列丛书(套装13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正面管教的孩子最有出息作者:文静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ISBN:9787511355812本书由北京智杰轩出版咨询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前 言

家庭教育问题历来都是人们常拿来探讨和议论的话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变化,以及外来文化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传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开始凸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家庭教育没有一定之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家庭教育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明天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今天的父母手中。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往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不想让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父母首先就不能让自己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教育家爱尔维修在阐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时这样说:“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良好的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必经之路。每个爱孩子的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先要使自己成为天才的教育家,父母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没错,我们需要的正是改变。

本书以提升父母教育水平,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科学辩证的态度,提炼出家长必须掌握的教子策略,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教育孩子的方法等内容。

我们精选了许多名人教子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教育案例,并加以提炼、分析,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针对性的讲解,本书将成为您教育孩子的好帮手,希望每一位阅读它的家长都能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专制,孩子的成长之殇

在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家长就是家中的皇帝。他们说一不二要孩子怎样孩子就必须要怎样。现在的孩子是很受宠,但家长们真的做到民主了吗?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家长有没有采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事实上,中国的爸爸妈妈总是习惯用单一的办法,以“这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无疑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越发地不能为自己做主。专制,孩子的成长之殇

一个小学生,只有8岁,父母要他学钢琴。他每天下午放学,就必须先练一个小时钢琴,然后做功课。星期天更是得忙,上一上午补习班,下午还要上教师家里学琴。孩子对弹琴没有兴趣,他看见钢琴就厌恶,他几次想把钢琴毁掉,几次反抗说:“我不弹,我不要学。你打死我,我也弹不好!”但父母却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反抗,一定要孩子学,他们说:“已经学了两年了,花了这么多钱?你应该争气,把琴学好!今后每天不弹熟练习曲,就不许出去玩儿!”

孩子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要求,父母只是管束、训斥和强迫孩子是不可能学好的。而且时间长了,孩子还会滋生反感、厌恶的情绪,以致消极对抗。这样的事我们见过和听过的都很多。

孩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儿童的智力也应该从幼儿时开始启发但起码应该先从培养儿童的兴趣着手,而兴趣又是因人而异,绝不能由父母来主观决定或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在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可以鼓励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各种事物——画画、写字,弹琴、跳舞、武术等等,启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产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当孩子们愿意学习时,他们才能把坐在桌前画画、写字,坐在琴前弹琴当作一乐事,一两小时还嫌少,他们的学习也才会进步。

反之,没有自觉的要求,即使可以强迫一个时期,也不可能持久。

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和学习什么东西,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时,才能做好或学好。

遗憾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了一名“暴君”。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权威”,常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听命于自己;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不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不提供给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如果不听话,就会遭到严厉的训斥或惩罚。

这种专制型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首先,孩子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父母为何什么事都要管着自己,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玩具一样被父母操弄着。

其次,孩子会从内心深处生出对父母权威的惧怕,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和压抑感,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孤僻、冷漠的性格。这种影响很严重,会形成对孩子生活的控制,甚至延续至孩子的成年。

再次,这种专制型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与家长形成情感对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乖巧行为更多是出于害怕惩罚,并不是真的“心悦诚服”。因此,他们无法培养起自身内在的控制力,一旦控制者转过身去,被控制的孩子就会像脱缰的野马。

最糟糕的是,以“专制”为主体的教养方式,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良好作用。首先,它会让父母更专注于消除孩子的缺点,因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孩子长期得不到赏识、鼓励,这对他们的自信是莫大的打击。其次,由于父母注重的只是惩罚孩子,使得他们不会去学习采用其他更为适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那些方法原本就能减少惩罚孩子的必要性。由于专制型的教育不把孩子当作个性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因此这种教养方式难以唤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鸣,不能形成各自内心的美好体验,即使在严厉的责罚背后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而在孩子幼稚的心里,这样的爸妈就像是可怕的“独裁者”,他们在严格的要求下,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甚至连交朋友的权利都没有。不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该是多么地无奈和沮丧,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越发叛逆,终至堕落。

很多家长们应该清醒了!不要让“专制”这把刀砍伤孩子。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教养孩子不是你对孩子做的事情,而是你与孩子一起进行的一个学习过程。不要再以为,管好孩子,让他顺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按照自己安排的道路行进,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没有定型的、正在成长中的人,在父母面前,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同时又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个性,并且有着巨大的潜能,你一味操控,那么这把“专制之刀”就势必会给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尽快放下手中的“利刃”,做民主型的家长吧!别要求孩子“俯首帖耳”

一些父母在生活中总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的一些想法行为,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一律压制、“改造”。结果,孩子表面上对父母唯命是从,但心里却对父母感到怨恨、恐惧、不满。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父母可以以朋友谈天的方式与孩子交换一下看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

大刚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周六晚上都去同学王磊家下围棋,同时也商量一下升学考试的事情。吃过晚饭,他要出门时,爸爸却大声呵斥:“晚上到哪儿去?不许去,给我在家里待着!”“他去和同学商量考试的事。”一旁的妈妈替大刚解释,可是爸爸仍然声色俱厉:“升学的事和同学有什么好商量的?用不着!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跟班主任已研究定了,你只要好好念书,考高分就成了。”爸爸教训完大刚,又转过脸来冲着妈妈喊:“就是你纵容他,把孩子惯得简直不像话!在这个家,我是老子,我说了算数!”

大刚的心里难过极了,不仅仅是由于爸爸的阻拦使他在同学面前失了约而难过,也为爸爸如此的粗暴专制而难过。其实,他知道爸爸也是疼他的,有一次他生病时,是爸爸背着他跑到医院。可是,大刚就是受不了爸爸对他自己的事情的粗暴干涉。所以好多时候,他心里有事,宁愿憋着,也不跟爸爸讲,免得又招致爸爸的责骂。

简单粗暴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领导或同伴。

子女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是反感的,尽管表面上可能表现得“百依百顺”。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不少父母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又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何谈沟通交流,更何谈父母子女之爱?

自然,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大都是有道理的,可是没有多少道理或者干脆不讲道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孩子,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的语言、态度,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以对等的心态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专制粗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丢掉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得多。

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父母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不合理就粗暴地压制孩子。教子应该是努力启迪和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自然地发展,粗暴地强迫孩子如何如何,效果一定不会好。

孔子曾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也就是说被鞭子打过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心服的。父母们遇到具体事情时,应当多和孩子协商、讨论,而在讨论具体的问题时,父母不妨多一些幽默感,不要压抑、限制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愿望应尽可能地去满足;对孩子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越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的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等等。总之,父母一定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才会爱戴父母,才会生活得毫无压抑感。

对孩子“出格”的想法与行为,要尽可能地宽容谅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不要粗暴地管制孩子。如果你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亲密的朋友,那么你就算得上是称职、开明的父母了。放下手中的“黄荆棍”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古训几乎成了一条真理。其实,这是一条很不好的古训。研究证明,对孩子采用暴力是一种很不好的方法,对孩子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聪明的父母必须学会循循善诱,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按父母的愿望办事。

近两年来,地方的报纸报道过几起父母打死亲生子女的事件。这种事件到处都有。事情的起因都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引起了父母的恼怒。通常开始是骂,骂了,孩子不听,仍然不认真读书,喜好在外面玩耍,于是父母就动手用棍子打。当然开始也还只是小打,因为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他们之所以督促孩子读书,骂孩子不读书无非是想孩子成龙。当然“成龙”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奢望自己的孩子成龙。说实话,大多数的父母,也不过是望子多读一点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孩子年幼,父母亲有时候过分迷信打骂可以使孩子用功读书或成绩进步,这是相当可笑的想法。应该适时引导孩子从小对读书的兴趣并教导他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现代年轻父母所应保持的理念,因为“打”并不能使孩子明了父母的用心,只会在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

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惧怕,因而即使打也不宜多打。

打两三下,作为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棰敲”;反之,打多了,打惯了,把一个孩子打“皮”了,那么,孩子对打也就不会有所惧怕了。一旦一个孩子对打失去了惧怕,那就最好就此住手,另想他法。如果做父母的仍执迷不悟,认为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不信你不怕打。那么就会越打越重,越打越厉害。

所以,绝对不能迷信棍子的威力,尤其是今天的孩子成熟得早他们有着更强的独立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打多了,他们不是更怕打而是仇恨和反抗的原因。

如果说父母只想通过打使孩子吃一些皮肉之苦,从而有所惧怕使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有所反省和悔悟,那么父母就还要做耐心的说理与说服工作,使孩子明白父母为什么打他。同时,劝孩子今后应汲取教训,不再做不应该做的事,如逃学、旷课、不做功课、在外打架惹祸等。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孩子说谎,正是因为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说谎的“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是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助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

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性格上显得孤僻固执。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父母生气。有的孩子越挨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父母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年轻的父母们,请放下你的棍子!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大打出手”的做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孩子淘气是难免的。有的父母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淘气因为一点小事就罚孩子站。罚站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有的父母甚至罚孩子站很长时间,这是不可取的。

孩子骨骼发育不成熟,脊椎、腰椎都还很脆嫩。如果让孩子带着恐惧的心理站很长时间,势必加重腿部肌肉的紧张度,加重脊柱和腰椎的负担,两腿发胀、发麻,无控制地弯曲和腰酸。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害的。

很多事实证明,罚站是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的。虽然孩子受到了“腰酸腿疼”的折磨,但是并没有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也不知道今后如何改正,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研究表明,体罚常常会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真是得不偿失。

总之,为了让孩子的行为规范,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或者体罚孩子,这样就不可能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由于父母的自我失控,反而令孩子感到恐惧,这是适得其反的。不恰当的斥责可能会使孩子变坏

父母过多的斥责、严厉的管束不但会束缚孩子的主动性,还会扼杀其心灵的创造精神。

有一位很好的中学教师,她管教的学生遵纪守法,学科成绩好。

她在家中对子女的要求也甚严,孩子在家不大叫大吼,吃饭时不许说话,坐在椅子上背必须伸直,家规一套又一套。孩子不留神,稍有过失,她就斥责。由于她长年的这种模式般的训练,孩子虽然是变得听话了,对人也彬彬有礼了,但却也变得拘谨、怕事、被动。

有一天,她的学校里举行观摩教学,中午她未能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就坐在沙发上等母亲。整整一个中午母亲没有回来,没有给他们做饭,他们也就饿了一个中午。下午放学回来,母亲问他们中午吃些什么,他们说没有吃什么。母亲问那个12岁的姐姐,冰箱里有速食面,为什么不取出来泡了吃。

两姐弟却说:“你没有讲呀!”

同样的情形,有一次,那位教师在做菜,发现酱油瓶里没有酱油。

而家里又适逢有客,菜不能马虎,于是她只得叫她的女儿上街去买酱油。不巧,那天杂货铺盘点,关了门,只在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小摊上没有瓶装酱油,只有塑料袋包装的,半斤一袋、一斤一袋的均有。

女孩由于母亲没有吩咐可以买袋装酱油,不敢买,结果空着手回去了。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多彩的生活面前显得这样无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家中常遭父母的斥责,父母管得过严,而形成了怕事的被动习惯。

这些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吩咐,自己从没有主见,也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了。

斥责是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不恰当的斥责,往往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在父母看来,斥责孩子是为了管教孩子,而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因此经常强迫孩子照父母的话去做,否则就开始斥责。这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被动、依赖,遇事只会等待大人的指令,不敢自行做出判断,唯恐做错事情遭到斥责,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2.伤害孩子自尊心

斥责的语言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父母一次次的斥责声中孩子会渐渐习惯这些词语,从而变得麻木不仁,自尊心受损。这正如有人指出的:“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使自尊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的自尊心是残缺的、病态的他们是斥责教育的受害者。”

3.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表面看,遭到斥责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事实上,孩子考虑的只是斥责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却很少自我反思,因此斥责反而会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最糟糕的一点是,不恰当的斥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前面已谈到管教过严,或过多的斥责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险和可悲的。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孩子对斥责置之不理,但口头上不反抗,内心不服。你越骂我越要做;你越不喜欢,我越要做。

美国着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责骂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研究,他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不良态度分为下列几种,并且举出了一些会使孩子变坏的责备方式:

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就不理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吧?

贿赂:只要你听话,我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或者只要你考到100分,我就给你100元。

挖苦:洗碗,你就打碎碗,真能干,将来还要成大事哩!

这类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都是那些年轻父母在气急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也是最不能为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这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不良的影响。至于央求和用金钱来诱惑,更是不可取,只会把孩子引上邪路。

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当而产生的类似的悲剧太多了。因而,在这里我们想针对上述不好的责备方式,提出一些管教孩子的原则。

这些原则谈起来简单,就是在孩子做得好,做出了成绩时,要及时肯定和适当地赞扬,鼓励孩子继续进步。当孩子做错了事或闯了祸的时候,作父母的一定要冷静,查明事情原委、弄明事情真相,然后再责备。

为了避免斥责带来的负面效应,父母要尽量少用斥责,确有必要进行斥责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大人往往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斥责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

2.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斥责

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能力有限,因此常常会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讲清道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他自我反省。

3.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斥责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还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最好是暗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

父母管教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发育与成长。过多的或不当的斥责不仅会束缚孩子的主动精神,也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而今,世界却到处充满挑战它要求人们独立思考、坚强的意志、创新与创造能力。

教育孩子,古往今来对父母来说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做人本来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而比起做人,做父母就更是一门大学问。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们很会做人,在与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他们热情周到,和蔼、不卑不亢。然而在家中,他们却不能妥善地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就出在管教子女的方式上。不是失之过严,就是失之过宽。不是把孩子管教成过于老实的人或木头人就是把孩子惯成了“飞天蜈蚣”。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中包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责备。只是在责骂时,绝不要由于一时气愤、感情用事而大发雷霆,大声斥责。因此,“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便成为教养子女的戒律之一。

做父母的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免不了要责骂。完全不责骂,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听之任之,必然会纵容孩子,惯坏孩子。我国有句古话:“玉不琢,不成器。”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不好好管教是不会成材的。而对于放任孩子不管的父母也有一句警语:“子不教父之过。”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管教孩子,如果管得过于严厉,久了,孩子就成了唯命是从、缺乏主见的木头人。没有创新精神,过于被动就不能自主更生,更谈不上创一番事业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无法适应竞争要求的。因此,管教要松紧适度,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在重复出现的失误、危害他人或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道德品质上的、原则性的是非问题等要适当地管严些,但绝不是严厉、严酷、声色俱厉。现今有些父母,他们动辄大声斥责。一家孩子犯事,四邻连带遭殃。

场景一:

饭桌上,孩子不小心,饭碗掉到了地上。顿时,碗破饭撒,孩子吓呆了,母亲怒不可遏,一把把孩子从凳子上拽下来,大声斥责道:“这么大的孩子,连个碗都端不好,别吃饭了!”孩子伤心地哭了母亲见状更是生气,厉声喝道:“还有理哭呀?闭住嘴,滚到你屋里去!”孩子抽泣着,难过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场景二:

教师带领儿童到儿童乐园去,在结束集体游戏后,教师就吩咐孩子们自己去玩儿自己喜爱的游戏。这本来应该是孩子们皆大欢喜的事他们可以自由玩耍。而有些孩子竟木然地站在那里不知应该做什么使老师感到惊讶。老师没有吩咐,没有布置,他们就不知如何行动。

没有了指示和布置,他们就无所适从。孩子们的天真哪里去了?他们的主见和喜爱哪里去了?

有些父母,尤其是母亲,样样事情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方法去做。一看到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合自己的心意,甚至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就出来指责:“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实际上做一件事情通常是可以有多种方法的。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于是产生不同的行为方法,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只允许一个模式,尤其是自己的模式,那是不正确的。

那么,怎样责备孩子才较为恰当呢?这里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三条原则:

1.首先是要尊重孩子们的人格

做父母的一般常认为孩子小,尚未成人,谈不上什么个人的人格。

这是极端错误的。孩子是有其自身的人格和自尊心的。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并且尊重他们的人格时,斥责和责备才会为孩子所接受。否则,孩子不会乖乖地听父母的话。

2.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挨批评,错在哪里

如果孩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有所醒悟,就可不必再追究。

因为父母斥责的目的也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的过失。否则一味地责备,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3.告诫孩子不要重犯

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做法告诉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一些原则,具体的做法还可因人、因地而异。不过,总而言之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心情,弄清事情的原委,对孩子的过失不夸大,也不掩饰。

责备孩子时,应该冷静而又不乏热情。不使用偏激的语言,字字句句都说在一个理字上。要使孩子感到亲切,感到爸爸妈妈是讲道理的,目的在教育自己学好,教育自己如何做人,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斥责。绝不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感到冤枉,或者感到父母蛮不讲理。因此,在训斥孩子时,父母既要严肃,又要冷静同时满腔热忱。

请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宽容孩子的脏话

两三岁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偶尔也会说出一两句不知在哪里学会的脏话,有的大人听了,不但不感到什么不雅,反而会发笑,觉得好玩儿:“这小家伙不知同谁学了这脏话!”因而也不纠正。

到孩子上小学,尤其是上中学以后,孩子再说脏话,一般父母就都会觉得不雅和厌恶了。可是,大人虽是不喜欢,孩子却因从小无人纠正,越讲越多。原因在于有些脏话已成为一些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口头禅,或见面的招呼语。

孩子们有他们的话题,有他们的小天地。他们也有他们的语言我们做大人的不去要求他们说我们的语言,尤其是作为教师或知识分子的语言。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忽视孩子的这种心理,一味地责骂他们不文明,就成了大人直接干扰孩子们的天地。而且,强迫他们摒弃他们的语言习惯,就会使孩子无法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无法融合到集体中去。这也就是为什么父子的斗争不会有胜利者,甚至反伤了感情。

同时,孩子进大学换了环境,语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自然而然改掉自己说脏话的习惯。所以在这些小节上,父母耗费太多的精力去纠正他是没有必要的。当然,父母对孩子的脏话和不文明的言谈,在日常交谈中一旦发现可以而且也应当指出和教育,但不必小题大做,把它看得过于严重。至于有些人到老还是一口脏话,那也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密切联系,也不必过多责怪。

2.对孩子不能恳求

有的母亲因为孩子不听话伤透脑筋,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有时急得无奈,只得向孩子恳求:“听我的话,你就做这一次,好吗?”

现在不少家庭有了钢琴,父母想培养孩子弹钢琴。或者家里有一个男孩子,父母想要他学画。有的孩子开始时,由于很小,父母怎样吩咐,他们也就怎样做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大了一点,而且练习量加大,他们逐渐体会到弹钢琴和学画的艰苦。他们对弹琴和学画不再感到新奇,反而感到长时期坐在钢琴前和画桌前枯燥无味、受罪于是放弃练琴、画画。父母急了,就来劝说,劝说久了,无效,就恳求:“我的小祖宗,你怎么不练了呢?快来,听妈的话,练完。好吧?”

有一位母亲,她的小儿子在幼儿园里是有名的小画家。他的画曾几次参加儿童画展,并且获得过奖。因而外国友人来参观幼儿园,看他作画也就成了幼儿园的一个精彩节目。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把纸笔都准备好了,外国友人也来了,只等他作画。而他那天不知怎么了就是不想画。他不肯画,老师来劝也无效,只得把他母亲请来,母亲说了许多好话,他还是不肯,最后母亲只得恳求道:“乖孩子,听妈的话,就画这一回,好不好?妈就求你画这一回!”

那次,孩子在母亲的一再恳求下,虽然画了,母亲却从此欠了儿子一笔债,使他日后对抗母亲或要求母亲做事有了本钱。这给孩子日后的教养留下永不可磨灭的阴影。

一般孩子任性,都知道父母最后会屈服。因此,父母恳求孩子也就等于自动放下武器,孩子必然会变本加厉地任性。

孩子通常对父母的责备本就很敏感,如果父母还经常将就他们日久只会造成他们任性。

没有一个父母会承认自己不讲理,但在责备孩子时,在气头上自以为讲理,实际上蛮不讲理,或者只讲自己的理,不许孩子讲孩子的理,却是常有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要冷静。给孩子一个发言的机会

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讲话时总是用训斥的口气,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则用命令的方式,但在孩子想说话时,家长不是粗暴地打断就是不理不睬。这是很糟糕的情况,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因此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专制作风,孩子需要的是可以平等进行语言交往的伙伴。

在中国的许多家庭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很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另一方面,父母却从不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也不考虑对孩子的做法是否恰当,以及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因为他们是家长,就似乎一切做法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这样在孩子身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

有一个孩子叫亮亮,他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可是,他却不善于语言表达,在众人面前,一说话就脸红。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忸怩呢?

原来亮亮的父母有一套教育、管理孩子的办法。

有客人来亮亮家做客,亮亮的父母要求孩子要有礼貌,要懂事大人们说话时,小孩子不许乱插嘴,最好是到别的地方去玩,让大人们清静地说话。

即使是只有一家三口的时候,亮亮的话也时常被打断。比如,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时,父母却要不时地打断孩子,纠正他的发音、用词,或者批评他的某个想法,等等,这令孩子兴味全无。

即使是成人,当自己的发言屡遭别人打断或反驳时,也会兴致大伤,缄口不言。因此,这种做法必然会影响孩子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多数孩子逐渐变得不愿独立思考、自主行事。这很自然,既然动脑子出主意受到批评指责,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可是,正如例子中所说的,家长不时地打断孩子的讲话,甚至阻止孩子讲话,不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不把孩子当成有思想的人,也就不会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思想,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他们还会认为自己是尽到了他们管教子女的责任。

于是到后来,这样的父母往往会抱怨说:“这孩子怎么不像别人家的小孩那么灵?”“这孩子怎么反应这么迟钝啊!”“这孩子真倔,什么都自己做主,从不听大人的意见。”“他一点儿主见也没有,到底该怎么办,他自己竟然不知道。”

这能怪谁呢?这是自食其果。

父母打断孩子的话,或阻止孩子讲话,使孩子的思想表达不出来使孩子的意见不能发表出来,这样父母不能了解孩子,不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一些孩子变得不善于口头表达,变得没有主见、怯懦、退缩;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变得独断、盲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在受到批评、指责时,他们的解释和辩解常常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你还敢嘴硬”,“你又开始撒谎”。

这些话几乎在很多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听到。人们习以为常,不再奇怪。但是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在受到批评和责骂时,他为什么不能辩解呢?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本能地产生了委屈的感觉,进而伤心、怨恨。他会把这种委屈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或者去想各种好玩的事情来摆脱这种情绪,这往往就是导致孩子淘气的原因。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要对某件事进行辩解,而时机又不合适,明智的父母应该这样说:“对不起,现在我很忙,但我一定会听你的解释,等我有时间咱们再慢慢谈,好吗?”想想吧,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大旱甘霖,他不但不委屈、怨恨,反而信心大增,并会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的确做得不妥。

从现实的方面讲,难道有哪位父母真的希望孩子长大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而不辩解吗?不,那时他的母亲一定会气愤地说:“你为什么不辩解?你是哑巴吗?”

孩子的这种权利受到尊重,一般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他反而会注意别人的权利是否也被自己尊重了,从而增强自治能力。

因此,家长应当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给孩子对等的地位,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教育学家认为,只有平等的、民主的家庭才能产生具有独立意识、乐观积极的孩子,而专制的家庭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庸才。

有一个孩子内向、胆怯,他的父母很头疼。后来心理医生建议这对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运用对等的手段,就是说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一样来尊重,鼓励孩子说话。这对父母半信半疑地试了一段时间后,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话多了起来,老师也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里也比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父母应真正地给予孩子平等的地位,不打断孩子的讲话,给孩子发言的机会,把孩子当成有思想的人,用心体会孩子的思想,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才是真正尽到了教育子女的责任。

开明的父母应该给孩子对等的地位,鼓励孩子发言,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亲子之间顺畅沟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一些家长常困惑地问:“为什么孩子有话不愿意对我说?”其实原因就是这些家长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孩子们尊敬他们但却无法理解他们,总觉得跟父母缺少“共同语言”。如果父母们期望孩子接受自己,那么就得运用对等的方式,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美国父母们认为,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和孩子成为好朋友,才能成为称职的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可以看一下,一对普通的美国父母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

弗兰克和杰克琳是美国阿肯色州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们说自己一直在努力为孩子提供一种民主的家庭气氛,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友好亲密。

对孩子的平等姿态是良好沟通的开始,他们把孩子描述理想的作文保留下来,把他们的学习成绩、身高等按逐年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从小就教他们唱歌、游泳、划船、钓鱼,带他们到博物馆参观、看展览、看歌剧,有空还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

在各种活动中,他们不因为自己是孩子的家长就说一不二,或摆出什么都对、什么都懂的样子,而是做能给予孩子知识和欢乐的最知心、最亲密、最可信赖的朋友。遇到比如搬家、换工作、买车之类的事情时,他们就会召开家庭会议,和孩子商量该怎么做;还组织家庭音乐会,并将每个人唱的歌录制在磁带中。由于家庭气氛民主和谐孩子们生活得无忧无虑。

这样,他们的孩子有事跟父母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先打招呼,做饭当帮手,饭后洗碗擦桌扫地;平时买菜、洗菜,给父母盛饭、端汤、拿报纸、捶背;有时父母批评过了头,他们也不会当面顶撞,而是过后再解释。他们常对孩子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培养教育你们,也应该得到你们的帮助,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发现我们很多地方不如你们这是正常的。因此,我们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

在这个美国家庭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平等的,孩子提出的看法,父母都认真考虑,有道理的就接受;而父母的想法也都和孩子讲,共同商讨。这样,就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有地位,受重视,所以也就对家庭更加关心。

如果中国的父母也都能这样运用对等手段与孩子相处,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家庭问题了。

亲子之间不应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应像朋友一样平等、自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完全迁就孩子,家长还是要负起引导教育孩子的责任。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生活中,许多父母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意愿来为孩子做选择:让孩子学钢琴,让孩子学舞蹈,让孩子学理工科,让孩子考大学……几乎很少有家长会询问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因此亲子之间常出现矛盾。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孩子指责父母干涉自己的自由,于是关系越闹越僵。

父母带着女儿到餐厅用餐,服务生先问母亲点什么,接着问父亲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女儿:“小姑娘,你要点儿什么呢?”女孩说:“我想要水果沙拉。”

尊重孩子的父母是最受欢迎的父母“不可以,今天你要吃三明治。”妈妈非常坚决地说,“再给她一点生菜。”女孩的父亲补充说。

服务生并没有理会父母的话,仍旧注视着女孩问:“亲爱的,你都喜欢什么水果呢?”“哦,西红柿、苹果,还有……”她停下来怯怯地看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她。女孩在服务生的目光鼓励下说:“还有多放一点沙拉酱。”

服务生径直走进厨房,留下目瞪口呆的父母。

这顿饭小女孩吃得很开心,回家的路上,她还在不停地说啊笑啊最后,她走近爸爸妈妈,开心地说:“你们知道吗?原来我也能够受到他的重视。”

可以想象,这个服务生给女孩带来了平等和尊重,更给女孩的父母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那就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选择同样需要被尊重。

有一位父亲,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一直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有一次,一个客人在看到他的女儿时,顺嘴夸了一句:“这个孩子手指修长,一看就是块弹钢琴的料。”这位父亲动心了他决定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第二天,他就去银行提出了所有存款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又请了老师来教女儿。可是那个6岁的小姑娘根本就不喜欢弹钢琴,她希望能和小伙伴一起参加舞蹈班,可父亲却不愿意尊重她的选择,一定要她练钢琴。每次,小女孩都是哭着坐到琴凳上。有一次她妈妈劝她爸爸说:“既然她不喜欢,就别逼她了!”可小女孩的爸爸却气呼呼地说:“不行,她懂什么?我说了算!”一天爸爸出去了,留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练钢琴,小女孩由于气愤,拿起一瓶胶水把琴键给粘上了。做完了之后,她突然觉得很害怕,爸爸一定不会放过她的。于是6岁的小女孩收拾了个小包决定离家出走,就在一条繁华的马路上,她被一辆汽车撞倒,双腿粉碎性骨折,她永远也不能再站起来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强制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理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没有错,可是家长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压制孩子,说到底,人生毕竟是孩子自己的。

我们应该把孩子看作家庭成员中平等的一员,让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孩子大胆参与家庭事务,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孩子在有关自己的问题上持有保留、修改、完善自己意见的权利。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轻易干涉他们的正常行为,不要试图去窥探他们的隐私。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强行对孩子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不要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及兴趣,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塑造;不要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而进行超龄负载;不要不考虑孩子智力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夸大目标进行施教;不要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擅自为孩子做出种种选择和安排。如,在为孩子购买玩具、衣物和生活用品时,应该尽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又如在参加课外兴趣活动时,应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再如高中阶段选择文理科时,亦应尽量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然,对于孩子的选择,家长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而且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绝不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哪怕是好事,父母的要求是正确的,也只能耐心地开导,绝不能一意孤行,不能强迫、蛮干。

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孩子才会愿意为之而奋斗,凡事都迎难而上,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取得成就。放手让孩子编织人生之梦

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功的机会,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地成长——这才是父母所应扮好的角色。不要天天忙着工作、应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志向所在,却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不仅孩子觉得难过,自己也会感到受挫而失望。

有位教师讲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在一所某所私立中学实习。那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相当富裕、父母又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庭。坦率地说,这些孩子虽然个个活泼健康、聪明伶俐,但是都属于“有点问题”的那一类,贪玩儿、任性在来这个学校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少数已经受到不良影视节目的影响,满脑袋尽是江湖这一类的东西,有的甚至管我这种年轻的老师叫“老大”。

当时,校长交给我的一个任务就是和学生探讨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这时碰到一个贪玩儿但是爱动脑筋的学生,质问我的口气还真有点苏格拉底的风格。

以下是我们当时的对白:“你应该认真学习。”“为什么要学习?”“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呀。”“为什么要考大学?”“因为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为什么要找工作?”“有工作才能有合法的收入,才能有钱支持自己独立生活呀。”“我爸爸有的是钱。”

我当时一时语塞,真的没有理由说服这个养尊处优的男孩。

其实,这个大男孩道出的何尝不是事实呢?对于这样衣食不愁的孩子来说,人生如果没有更大的理想与追求,挑灯夜读对他们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现在经常也有父母向我们诉苦:“我的孩子,条件这么好,就是不好好地学习,整天无所事事。”

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编织一个梦!一个更高、更远、更美丽的人生之梦!这样他才会有学习、奋斗的动力。但是现在的许多父母依然把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压在孩子的肩上。

其实,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青少年们常会问:“我将来能做什么?”这一点他们不能确定,可是他们能够确定自己不愿意做的是什么。他们害怕自己将来是个忙忙碌碌的人,他们变成不听话和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是为了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自主能力。

他们并不是故意想要反抗父母,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他们的痛苦也是多方面的,有肉体的、精神上的刺激,不满现状和害羞的苦恼等。要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凡事都能称心如意,是件不可能的事。他控制不住自己,可以说是心不由己地闯下了祸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逐步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且允许孩子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之内,父母必须让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保持一致,这样的期望可以使孩子感到安全。

很多父母虽然都知道要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然而,认知的层次并不等于行为,孩子的能力及兴趣如果是出于父母主观的认定,就谈不上所谓的“顺应”,反而是“操纵”了!最好先让孩子去尝试,再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常跟学校老师联络偶尔和孩子的同学、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现,如果能为孩子做心理测验,那就更客观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也应该秉持上述的原则。不要老是执着于完美的期望,强迫孩子去实践。必须多考量孩子的现实条件和个别差异,不要做不当的比较,要接纳事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愉快、充满信心地向前进,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扰,甚至不幸地酿成悲剧。

你若是自私的根,则必将结出狭隘的果

诚然,人是自私的,但为人父母的我们可曾想过,当你一次次地将自私行为表现出来时,有一双小小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

家长的种种自私表现,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让孩子的心越发地狭窄起来。换言之,你若是那自私的根,孩子则必将结出狭隘的果。自私自利的性格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有个叫千帆的男孩,爸爸在石油矿区工作,常年不在家,妈妈历经各种艰辛把他拉扯到15岁。突然有一天,妈妈犯了肠炎,一整天滴水未进,只盼孩子放学回家烧水做饭。可是孩子还没有到家,就在电话里对妈妈大吼大叫:“你病了不能做饭还让我回家干嘛?我也不会做饭!我去附近餐馆吃点,到时给你打包一份就行啦。可能会晚一点!

我和同学约好了要去打球,挂了吧!”15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懂事了,可是他却连一句问候的话也没有,更别说关心体贴,简直让人心寒。母亲躺在床上,想想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却得不到孩子相应的回报,这是为什么?

千帆之所以形成这样自私的个性,很大的原因是家庭的影响。尹千帆在家里是独子,家人对他十分的宠爱,只要是他喜欢的,妈妈总是尽一切能力去满足。

有一次,妈妈来幼儿园接千帆,当时,没被接走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千帆走过去二话不说,就直接抢了起来,边说抢还边说:“这是我喜欢的玩具,你们不能玩!”其他的小朋友不愿意了,立刻联合起来抵抗尹千帆……而这一幕恰好被尹千帆的妈妈看见了,只见她径直冲到几个小朋友面前护住千帆抢去的玩具,并说:“给我家宝贝先玩,你们等下再玩。”一旁的千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形之中给他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样,久而久之就造成他自私自利的心理。

那么现在不妨回忆一下,你的孩子是否出现过以下情况:妈妈不小心摔倒,孩子不问妈妈是否摔疼了,仍旧自顾自地玩自己的游戏;小伙伴摔倒了、哭了,是否一脸的漠然;与小朋友们争抢玩具,不抢过来誓不罢休;总是恶狠狠地拉拽宠物的毛发……

自私,令孩子过分地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孩子自私自利,往往表现在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或者在金钱和财物上吝啬贪婪,自己的东西就不愿与人分享,而别人的东西却是拿得越多越好。这样的孩子常常令人生厌很难与人交往,因此也就很难获得知心朋友。过分自私自利的孩子还会在父母有事情的时候,因为自己得不到照顾而对父母发火,使父母伤心流泪。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出现不少。

自私的孩子长大以后,仍会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处境或喜好不尽相同,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这就需要做出妥协,而心灵一旦被自私全部浸染,就很难向别人妥协,从而引发他人对你的不满,如此一来,没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孩子的人生道路只能越走越窄。

自私的孩子,其行为对谁都有弊无利,父母应予以重视,及早预防。

父母对孩子应该加以积极正确地教育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念。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一些东西,尝试一下“给予”、“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平时,父母要适当地训练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要让孩子有“事事都依赖父母”的思想。要训练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父母洗碗、扫地、擦桌椅等。在孩子吃东西方面,还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把食物分成三份,一份留给爸爸,一份留给妈妈,一份给自己吃,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份,让每人都有一份。家里有客人来了,父母更要让孩子学会用食品等来招待客人。吃饭的时候,不要只顾吃自己爱吃的东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到面前,并挑来拣去。别的孩子来玩,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把自己喜爱吃的东西也分一些给别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

父母还可以利用“演戏”的方法来克服孩子自私自利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孩子与父母亲之间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些游戏,孩子首先会意识到经常接近的成人和自己的关系,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然后意识到有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如老师怎样爱护和教育小朋友、司机怎样有礼貌地对待乘客、医生怎样关心爱护病人等等。孩子通过体会他人的感受,就会从“以自己为中心”,转变到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情境,直接教会孩子应该怎样付出爱和关心别人,当将来父母亲出现有病等“情况”

时,孩子就会懂得怎样去做。这样,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还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的自私有多少是我们亲自灌输的

当孩子渐渐长大,不少父母发现孩子越发自私起来,于是他们开始抱怨,抱怨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抱怨他们遇到问题只会埋怨父母从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担负责任。可是爸爸妈妈们,我们在抱怨孩子自私的同时,可曾想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做的?

雪儿,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可是却自私得要命,从来不肯与任何人分享她的东西。有一次,同桌在课间休息时拿她的MP3听了一会儿,她竟然怒不可遏地将同桌的课本扔了一地。

雪儿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雪儿的自私行为完全可以从她妈妈的行为中找到根源。

雪儿的妈妈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很少去照顾她,尤其是雪儿姥姥,为了自己的发展,几乎月月都要出差,雪儿妈妈一年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几次。这一家人,可以说都是在个人顾个人。

因为从小就养成了只顾自己的行为习惯,雪儿妈妈结婚以后也没能改变。她和丈夫有着界限分明的空间,她的书房别人不可以随便进她的东西别人不可以随便碰,因为那些都是她的,只属于她的。她经常在钱上跟丈夫斤斤计较,尽管他们的收入挺高,但雪儿妈妈经常因为丈夫给婆婆一点儿生活费而发脾气,事实上,即便是跟自己的亲生父母,雪儿妈妈也是如此计较。但是,雪儿妈妈在给自己买东西时却毫不吝啬,昂贵的化妆品、名牌时装说买就买。雪儿爸爸开始很不习惯妻子的做法,两人为此吵过很多次,最后,雪儿爸爸发现妻子的自私已然根深蒂固,也只好对她做出了妥协。

雪儿妈妈还把这种思想传递给了女儿。有几次,雪儿把自己的课外读物借给了小伙伴们,结果雪儿妈妈每每知道以后都要训斥一番。

雪儿妈妈认为,雪儿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他们想看课外读物,应该让自己的父母买,而不应该借雪儿的,这是在占雪儿的便宜。在被妈妈骂了几次以后,雪儿也变得特别小气,她的东西谁也不借了。

后来,雪儿越来越像妈妈了,她的房间别人不能轻易进,就算爸爸妈妈想进也要得到她的允许,而且她的东西一律不许别人碰,谁动了她就跟谁急,包括爸妈。

在学校,雪儿很不受同学的欢迎,同学们都认为她既自私又小气不愿和任何人分享。对于这种评价,雪儿既伤心又困惑,伤心的是她得不到别人轻易就能得到的友谊;困惑的是,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她不知道这样做错在了哪儿。

其实,没有哪一个孩子的天性是不好的。正如着名教育专家王东华先生所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父母为其打下的烙印。很多时候,我们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污染”孩子纯真的心灵。当这种“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又反过来说孩子自私,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面对不断成长的孩子,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孩子的自私有多少是我们亲自灌输给他的?其实教子做人,首先是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科林·卢瑟·鲍威尔生于纽约,父母是牙买加移民。鲍威尔从小聪明好学,意志坚强,并且乐于帮助别人。他当过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曾经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该职的黑人,也是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2001年1月他出任小布什政府的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该职的黑人。

鲍威尔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关注研究街头流浪者无家可归的问题。

有一次,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一个流浪汉。鲍威尔就停下来问那个流浪汉需要什么东西。“我需要一个家、一份工作。”无家可归的人感叹道。小鲍威尔为难了,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怎么才能帮他呢?家和工作,自己都不能给他呀。于是,小鲍威尔接着问:“你还要什么其他的东西吗?”

无家可归的人很无奈地笑了一下,带着满脸的憧憬说:“我真想能够吃一顿饱饭呀。”

鲍威尔很想立刻答应他,可是心里面还是有点担心,父母是否会同意自己的做法。鲍威尔对流浪汉说:“你可以等我一下吗?我回去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你一定要等着我!”男孩飞跑回家了。

鲍威尔回到家,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父亲听罢孩子的所说,欣慰地笑了:“好孩子,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爸爸绝对支持你。孩子,你要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品格。”

鲍威尔高兴地点点头,并把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接下来的三天里,鲍威尔在爸爸妈妈和两个姐姐的帮助下,作计划、采购,做了一百多份的饭,送到他们家附近的一个流浪者的收容所。

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几乎每个周五的晚上,鲍威尔全家都要给收容所送饭。后来,鲍威尔的活动得到了全班同学还有他们的社区的理解和支持,活动不断地扩大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