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7:00:34

点击下载

作者:钱智修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拿破仑

拿破仑试读:

出版前言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曾经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他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蓬勃朝气,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或许是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感召,1908年冬天,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推出了一套系列丛书——《少年丛书》,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人物类学生课外阅读丛书。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孙毓修,孙毓修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师钱智修。他们都博览中外,以精准而严格的眼光审视中外古今文化资源,选取其中有益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材料,予以整合,编写成册。这套书出版以后,广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每册前后加印达几十次,若整套书累计,恐怕达到数百次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在二十世纪的人物传记类图书中堪称罕见。《少年丛书》前后出版了近三十余种,每一册传主为一位中外历史名人。我们在全国各地经过多方的搜寻,共得二十八册,其中中国名人十五位,外国名人十三位。每篇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传记,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少年,借以激励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著名作家茅盾在阅读这套书后曾评论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这套出版之初即为砥砺少年志向的书影响了当时无数少年儿童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少年丛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通儒,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有睁眼看世界的非凡眼光。撰写本套书册数最多的孙毓修先生,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浙江嵊县人,字经宇,是著名的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他在学时,就以“国学国文湛深,文章洛阳纸贵”赢得尊敬,并被上海多家进步报馆争揽为特约撰稿人。1911年毕业后,他应编译所长高梦旦之聘,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0年7月他任《东方杂志》主编,长达12年,是该杂志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主编。他还参与编辑《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

第三位作者林万里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报人,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他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杭州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后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传新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帝制取消后,林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过多份报刊。

鉴于每位作者独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热点,每位编者对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孙毓修所撰写的大部分是中国历史名人,而且写作的视角也非常独特,如其所写的《玄奘》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现代的普通读者对玄奘的了解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游记》等小说,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鲜有人知——玄奘取经并非唐太宗支持,相反还受限于当时的法令,他冒着生命危险才得以出境。这就需要有人为读者打开另外一扇窗户,还原真实的玄奘,而不是小说中的文学形象。茅盾先生对孙毓修所写的《玄奘》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既宜于少年阅读,也使成年人增加历史知识。”再如《苏秦》,作为一位著名的辩士,《史记》必然为之列传。孙毓修在写苏秦游说各国发言的时候采用了《史记》中记载的史料,而在后面的评论部分对苏秦的表现作了恰当的点评,分析苏秦游说秦、燕、赵、韩魏、齐楚的过程,阐述了苏秦辩术策略的不断提高。对于国外人物的选取,孙毓修也是偏爱励志型的,如德谟士,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大演说家;彼得大帝,从受制于人,成为欧洲赫赫有名的皇帝。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先后写有《林肯》、《苏格拉底》、《拿破仑》等,这些都是西学东渐后中国人十分崇仰的外国名人。值得注意的是,钱智修秉承严复所主张的信、达、雅翻译原则,特别讲究传记所含的真实性。他所抒发、张扬的传主虽然都被列为人们仿效的楷模,写法却不做作,更没有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更改史实。

林万里所写的外国传记和钱智修的作法大致相近,即在第一章抒发己之传记宗旨,后文谈及传主读书之术、治学之道与其行事风格,并进行了点评。此外还有其他人关于传主的言论,更有编译者自己的评论,以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味盲从。《少年丛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记事简明,议论正大”。书中除了记叙人物的生平故事之外,作者的评论也让这套书大为增色。其议论宏富,既能够结合少年的成长特点,指明如何学习书中人物的优良品质,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引导少年如何立志修身,大有裨益。

这套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全部用文言文写作,语言凝炼,文笔流畅,保持了中国传统作史传的鲜明特色。当时,白话文风已经悄然兴起,而作者能够不从时髦,采用文言写作,甚为难得。以至我们今日再读此书,依然能够体味到文言笔法的无穷魅力。然而考虑到近百年来,国人的文言文水平已经一落千丈。今日的大部分少年,阅读文言文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人员,将全套书进行了白话翻译。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文言文的神韵依然是难以用白话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希望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热爱和学习文言文。《周易》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说的就是多学习古人的嘉言懿行,对我们修身立德至为重要。古人尝言:“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壮年养德。”少年时期是人生至为关键的时候,这个时期树立什么样的志向,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成就。而一个人少年时期读的书,也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在今日少年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少年丛书》堪称鲜有裨益少年的优秀读物。若今日的少年,能够认真研读这套《少年丛书》,对于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健全人格、完善道德情操将大有裨益。或许,今日的风华少年,即是将来成就伟业的千古豪杰、泽被世人的大圣大贤。勉哉!勉哉!

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少年丛书》白话语译序

我从小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身处偏僻山村,小的时候却无书可读。那个时候,家中只有父亲买的一本《古文观止》,儿时翻阅过无数次,虽看不太懂,却记忆深刻。有人说,儿童时期读的书,一生也难以忘记。此言确实不虚。

没有想到的是,儿时无书可读的我,日后竟然投身于出版业。今天,我国的出版业已经非常发达,给少年儿童读的书也非常多。可是,若细心寻求,真正的好书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给少年儿童介绍历史文化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这套百年前的《少年丛书》结缘,这套当初专为少年而写的中外名人传略,让我眼界大开,没想到,百年前的前辈们,竟给少年们创作出如此优良的传记读物。要知道,给少年儿童写作,比给成年人写作更难,尤其是给人物作传,既要符合历史史实,不可随意编撰,又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如何取其长,避其短,以免误人子弟。因为,作为历史人物,不可能处处皆堪为今人楷模。这就需要作者要极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严谨精神,才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纯净的人生智慧。可以说,目前各种写给青少年的人物传记,很少能与这套《少年丛书》相提并论的。

这套书中的二十八位中外名人,大多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但是对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也许就知之甚少了。读了他们的传记,方知欲为圣贤豪杰,需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人人皆可为尧舜”,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资质,然而虽有圣贤之资,也需后天的不懈努力,方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这一套书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一下名人轶事,而是以伟人的事迹启迪和激励少年朋友,树立人生的志向,汲取这些英雄豪杰的人生智慧,修身立德,练就自身本领,最终成为造福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这套书虽然是写给少年看的,并不意味着就不适合大人阅读。大作家茅盾就曾大力推荐这套书。现在的青年人,乃至家长、老师,若能读读这套书,对于人生事业,教育子弟,也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这是一套老少皆宜的好书。《少年丛书》在当时之所以大受欢迎,销量巨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套书每册文字量不大,文笔流畅,史实可靠,评议精彩,这都是许多普通名人传记所不具备的。因此,这套书深受读者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名人传记,重在学习名人的智慧和经验。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有涯,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求到人生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智慧,而不浪费光阴?《少年丛书》中的这些圣贤豪杰,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比如孝友、善良、爱心、坚毅、勇敢等等,这些人性的光辉,都是我们的学习之处。

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一套书作了白话语译,希望今天的少年们,能够喜欢阅读并且从中汲取智慧。若能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有所收获,那就不负当初写作这套书的三位老前辈的一片苦心,而我们的工作也就没有白做了。

这一套书规模宏大,在校对和语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少年丛书》语译小组 主编 萧祥剑第一章叙论

吾今取拿破仑遗事,以实吾《少年丛书》。吾知见者必滋以为异,以为拿破仑之为人,其对内则一专制之雄,共和主义之叛徒也。其对外则一穷兵黩武,扰乱世界之魔星也。是以得志不二十年,终至身败名裂,为大西洋孤岛之羁囚。吾辈处二十世纪平和民治之世界,方将悬此等人为政治家之厉禁,而深恶痛绝之不暇,而顾推波助澜,喋喋为述其历史何居?

应之曰:不然。为是说者亦未明法兰西革命时代之真相,与拿破仑所以与各国相持之故耳,请得分别论之。夫法兰西革命,固以民主立宪标榜于天下者,然国民无宪政之经验者。当其骤得政权之际,往往不善运用,而有举鼎绝脰之虞。试观法国革命政府成立以后,内讧迭起,党派纷歧。所谓吉伦德党(Girondists)、哲哥宾党(Jacobin)、哥特利党(Cordeliers),莫不以杀人喋血,为攘夺政权之武器。及至罗伯斯比(Robespierre)得政,史称“恐怖时代”(Reign of Terror)。而反动力亦日盛,至有以革命党人潜谋复辟,扬王党之死灰者。藉非拿破仑异军苍头特起,捐党人之虐政,收已失之人心,则布奔(Boubon)朝之旧统虽绵延不绝可也。其后拿破仑得志而骄,虽亦创建霸朝,无以逃于私天下之讥。而其革除封建,编纂法典,裁抑教权,于革命之真精神。固皆保持勿失,吾辈尚论古人,当咎。法民之不善运用政权,而因引以自鉴,以杜枭杰利用之机。若但执专制二字为爰书,并拿破仑内治之功积而抹煞之,又宁得谓平情之论哉?

至拿破仑之与各国相持,则为功为罪,又当从欧洲当日之大势论之。盖当时欧洲各国,结同盟军以与法为敌者,以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英吉利诸国为职志。之数国者,如俄则东方之半开国,内厉专制之政,而外张侵略之谋者也;如奥则以哈布士保(Hapsburg)朝袭神圣罗马帝之尊号,国王以神权为护符,僧侣有无上之特权者也;如普则自腓特烈大王(Frederick the Great)崛起以来,虽以保护新教,与奥人争霸于中欧,然军阀制度、奴隶制度,其害民亦綦烈,未尝有立宪政治之基础也。惟英人以宪政先进国自豪于世,然当一千七百八十年之顷,则仍为贵族专制政治,其众议院之议员,则大地主之傀儡也。其改革宗之国教,则罗马教之变相也。要而言之,则是时欧洲各国,以君主、僧侣、贵族三者,垄断政权,其大多数国民,则彼等之刀俎鱼肉而已。而法之革命,独树民权自由之赤帜,将君主、僧侣、贵族之特权,一朝尽去之,又安怪其切唇亡齿寒之虑,皆欲甘心于法人乎?是以巴黎之乱一起,奥普二主,即合兵攻法。及路易十六(Louis XVI)被杀,而英、俄、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诸邦,亦相继加入。拿破仑以革命政府之委任,起而兴应敌之师,其衅固非自我开也。其后拿破仑战胜攻取,自不能不杂好大喜功之念,然日中必熭,操刀必割,拿破仑既自任,宣扬民权自由之使命,与各国之拥护旧制者势不两立。自亦非以兵力制胜,各国不克完成其使命,至其不能制胜。而终为各国所踣,则以旧制根柢磐,深非一手一足之烈,所能拔本塞源之故。而拿破仑要可告无罪于天下,不得谓其与各国相持,纯出乎穷兵黩武之私也。

且拿破仑虽败乎,实则其所宣扬之主义,至十九世纪皆一一见诸行事,使后人食报于无穷,亦安得谓之败者。如法人经七月革命(一千八百三十年七月,法王查理士十世,以敕令改正选举法,束缚言论出版自由,法民愤变。查理士出奔英,是为七月革命)、二月革命(一千八百四十八年二月,法民逐路易腓力,复建共和政体,以拿破仑第三为总统,是为二月革命)、普法战争(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帝拿破仑第三,为普鲁士所败,法国复建共和政体)之波折,卒能奠定共和,奏最后之胜利,其当归功于拿破仑固矣。即西班牙之自由运动(一千八百二十年)、比利时之永世中立(一千八百三十一年)、意大利之独立(一千八百五十九年)、日耳曼之统一(一千八百七十一年)、英吉利之宪法改革(一千八百三十二年)、瑞士之宪法改革(一千八百四十八年),亦何莫非以拿破仑为原动力者。盖拿破仑以战争传播民权自由之种子,凡被其征服或曾隶藩属之地,固因是改造其政治制度及社会组织。而同盟军之入巴黎,亦携此等种子以归,故发荣滋长。不及百年,而欧洲各国遂无专制政府存立之余地焉。此史家所以与华盛顿并称平民政治之开山,不以一时之成败,异其褒贬也,然则拿破仑可不谓之人杰也哉!

虽然吾非谓拿破仑之行事,可供今日少年取法也。彼席民党之地盘,而起而卒自建帝制,类乎狐埋狐搰者之所为,此其不宜取法者一也;彼欲以力征经营,握欧洲各国之大权,而不知民族独立国之范围,非武力所能破坏,此其不宜法者二也。庄子曰:“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痈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在拿破仑处新旧过渡时代,或者非大刀阔斧,不克奏改造世界之功。若非其时而妄效之,则谬矣。况乎拿破仑亦卒以此致败耶。惟拿破仑虽晚节不终,而其制度之恢张,经纶之展布。要非恒流所及,吾辈取其所长,而戒其所由致败之道,以勉力于正轨之事业,则固我国振衰起废之良药也,此则吾《拿破仑传》之所由作也。

我现在选取拿破仑的事迹,用以充实我的这一套《少年丛书》。我知道看见它的人肯定会惊异,认为拿破仑的为人,他对于法国来说,是独裁专制的雄主,共和主义的叛徒;对外联邦,他一直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成为扰乱世界和平的罪魁祸首。因此,他风光得意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最终身败名裂,被囚禁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孤岛之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国泰民安的世界环境中,正要将这等人列为政治家避忌的危险人物,厌恶、痛恨都来不及,然而却还从旁鼓吹,助长声势,这番喋喋不休地述说拿破仑的历史有什么意义呢?

对此,我认为并非如此。这样说拿破仑的人是不清楚法兰西革命的真相,这要和拿破仑与各国对立的原因分开而论。法兰西革命,是借民主立宪制的好名声宣扬于天下的,但国家和人民都没有过这种经历。当一个人或组织突然得到政权的时候,往往不能合理的利用,因而有了力不能及、不能胜任的忧虑。试看一下,法国革命政府自成立以后,内讧不断,党派之间意见分歧。所谓的吉伦德党(Girondists)、哲哥宾党(Jacobin)、哥特利党(Cordeliers),谁又不是把血流成河、杀人如麻作为攘夺政权的武器呢?到罗伯斯比(Robespierre)执政时,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恐怖时代”(Reign of Terror)。然而反对派势力却愈来愈盛,甚至有革命党人悄悄谋划复辟,宣扬王党的人死灰复燃。这时候如果不是拿破仑从下层异军突起,清除执政党的暴虐施政,挽回了失去的人心,布奔王朝时期原有的统治者延续将不断出现。

后来拿破仑得意忘形,虽然创建了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也没有逃过被天下人讥讽为独占天下的结局。然而,拿破仑当政时推翻旧的封建制度、编著法典、遏制教权,是真正的革命者才有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保持没有丢失,我们这代人中保持这种精神的态度不如古人,当罚。法国人民不善于运用政治权利,没有因此引以为鉴,以此来杜绝枭雄豪杰利用政权的机会。如果仅仅就“专制”二字为供辞,一并将拿破仑治理国家的功劳全部抹杀,又哪里来的公允、公平之说呢?

至于拿破仑与当时各个国家对立,是对还是错,还是得从当时欧洲局势来论。当时的欧洲各国,互相结为同盟军与法国为敌的,以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英吉利等国家为首。而这些国家,像俄罗斯在东方有一半的土地都是侵略而来,对内执行专制统治政策,对外主张侵略他国;又比如奥地利,则是以哈布士保(Hapsburg)王朝沿袭神圣罗马帝国的尊号,国王以神权为护身符,僧侣有着无限大的特权;又辟如普鲁士自从腓特烈大王(Frederick the Great)崛起以来,虽然以保护新教的名义,与奥人争夺在中欧的霸主地位,然而军阀制度、奴隶制度,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也是很惨烈的,没有立宪政治的基础,只有英国以宪政的先进性骄傲地立于世界各国之林。然而,在1780年之后,他们却实行贵族专制政策,英国众议院的议员,只是大地主的傀儡罢了。

表面改革了宗旨的国家宗教,实则就是罗马教的一种伪装。总而言之,当时欧洲各国,以君主、僧侣、贵族这三种社会群体为主,垄断了大多数民众掌握政权的权力,人民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法国革命,独树一帜地举起了民权与自由的红色旗帜,将君主、僧侣、贵族的特权,一朝全部摧毁,又怎么能怪他们有唇亡齿寒的忧虑,怎么甘心于让法国人呢?因此,巴黎大乱的时候,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国王马上联合攻打法国。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被杀后,英国、俄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诸国联邦,也先后加入攻打法国的队伍。拿破仑接受革命政府的委任,号召并率领军队抗击敌人,政局的挑衅根本不是法国挑起的。后来拿破仑打了胜仗,自己不免有了一些好大喜功的杂念。然而他做事当机立断,毫不犹豫。他即位后宣扬民权自由的使命,与拥护传统制度的其他国家势不两立。拿破仑也不是全都以兵力取胜,其他国家不能完成他们的使命,以至于胜不了这一仗。最终法国又被各国联军打败,这是因为传统制度根深柢固,这绝对不是单薄的力量,就可以连根拔起的。然而拿破仑要说无罪于天下人,并不是所谓的与其他各国相对立,完全是他极其好战的私心罢了。

拿破仑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实际上他宣扬的民主,一直到十九世纪都逐渐得到了实现,使后人受益无穷,又哪里来的所谓失败之说呢?比如法国人经历了七月革命(1830年7月,法王查理士十世,下令改正选举法,束缚言论出版自由,发过人民发动事变。查理士逃往英国,是为七月革命)、二月革命(1848年2月,法民赶走路易腓力,复建共和政体,以拿破仑第三为总统,是为二月革命)、普法战争(1870年,法帝拿破仑第三,为普鲁士所败,法国复建共和政体)的波折,才能奠定共和的基础,奏响最后胜利的乐章,这也应当归功于拿破仑。还有西班牙的自由运动(1820年)、比利时的永世中立(1831年)、意大利的独立运动(1859年)、日耳曼的统一(1871年)、英吉利的宪法改革(1832年)、瑞士的宪法改革(1848年),这些哪个不是以拿破仑思想为原动力的?因为拿破仑用战争的方式传播着民权与自由的种子,凡是被他征服或者曾经隶属于他的地方,肯定会因此而改变他们原来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然而,同盟军攻打巴黎,也携带了这样的种子回去,并且茁壮成长。不到一百年,欧洲各国就再也没有专制政府存在和立足之地了。因此,史学家们把拿破仑和华盛顿并称为平民政治的鼻祖,不以一时之间的成败,判断他的好坏,然而不得不说拿破仑真的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然而我并不是说拿破仑的行事风格,可供现在的年轻人取法学习。像现如今党派之间的地盘纷争,想自封为王的,就如同狐狸一样生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再把东西挖出来看看一样,这是不适合效法的其中一个原因。想要用武力征服和治理国家,掌握住欧洲各国经济大权,却不懂得民族独立是国家最后的底线,并不是只依靠武力破坏就可以的,这是不可效法的第二个原因。庄子说:“比如药材,就是乌头、桔梗、鸡头草、猪苓根等,这些药物轮换着做为主药,开出适合于各种病症的药方。”在拿破仑处于新旧过渡时期,或者如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就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功绩。如果不经过时间的验证而胡乱效仿,就是错误的了。况且拿破仑最终因此而失败了。拿破仑最后虽然晚年不得善终,但他建立的制度得到了恢宏张扬,筹划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方法得到了发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我们才能学习他有用之处,革除失败的原因。将这些用在正规发展途径上,那么就会成为我们国家振兴的一剂良药,这也就是我为拿破仑作传的原因。第二章少年时代

拿破仑(Napoleon),姓旁纳派脱(Bonapart),以一千七百六十九年(清乾隆三十四年,民国前一百四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生于地中海科西嘉(Corsica)岛之爱觉须(Ajaccio)城。其先世自意大利来居,列名爵族。父查理士(Charles),治律有能称,娶来铁雪雅(Letizia),先生一子,名约瑟(Joseph),拿破仑其仲也。嗣有弟三人,曰罗星(Lucien),曰路易(Louis),曰哲罗穆(Jerome)。尤有三妹,曰加罗林(Carolin)、曰伊黎萨(Elisa)、曰保林(Paulina),皆以拿破仑为贵。

科西嘉岛旧隶热那亚(Jenoau)(意大利列邦),嗣以岛人谋独立,势张甚,乃售诸法兰西。然岛人仍不服,时有保黎(Paoli)者,为独立军渠帅,引查理士佐理军牍。其妻来铁雪雅,方怀拿破仑未分娩,亦追随戎马间,共兵士作苦。及保黎败遁英伦,始各分散。后体育家述拿破仑之言曰:“余非引兵出战,或日驰马行六十里,则竟体为之不适。”盖受诸母胎然也。

拿破仑幼时,啼笑顾盼,即异常儿,性傲兀,不甘居人下。其妹伊黎萨尝犯小过,拿破仑欲蔽之,为代受罚七日,不出一言,其沉挚如此。稍长,受书市学。辄携晨餐向军营易黑面包食之,谓己他日必当以兵士起家。会查理士降法,以代议士奉召至京,乃携拿破仑入白利思(Brienne)陆军小学肄业,时年仅十岁耳。

拿破仑居陆军小学,治学甚勤。初操意大利语,移时遂能法语。性勿习群儿遨戏,然试习野战,则喜溢眉宇。一日天大雪,拿破仑累雪作砲台,令同学居守,而自率他同学围攻之。指挥部勒,俨然有大将风。同学以科西嘉新附,拿破仑又家贫,遇事恒齮龁之。拿破仑私心愤慨,益切亡国之。痛尝谓人曰:“吾父身为保黎裨将,在理宜与共忧患,有中道相弃,吾甚愧之。”是可见其爱国之诚矣。

拿破仑年十五,升入巴黎陆军大学。居二年,学业锐进,其最精者为算学,次历史、地理。尤喜读布鲁达(Plutarch,希腊人,生于一世纪间)《英雄传》(Parallel),每引传中人物以自况。时大学生多贵游子弟,竞以奢华相尚,校中供待尤极丰腆。拿破仑叹曰:“此校非为法国育勇敢之将,徒为王室育佞臣耳。且贵族家贫者,沾染恶习认归,尤足为父母之累。”因上书校长,谓当撤盛食,照兵间例,计口分粮。并令学生躬亲浣濯,以养成勤俭刻苦之风。书上不报,及后二十年,拿破仑为皇帝,始于方汀勃罗(Fontainebleau)设一陆军校,以成其志。

一千七百八十五年(清乾隆五十年,民国前一百二十七年)冬,拿破仑大考列上第,出屯罗尼(Rone)河畔之瓦棱萨(Valence)。时其父查理士适逝世,拿破仑每星期所入,不过英金十七先令,而其兄约瑟,又荏弱不任事。侍奉慈闱,拄搘家室,职责集于一身,计窘甚。然因此益励其艰贞之德,清晨四点钟起,至晚十点钟,始就寝,计每日只睡六小时。其饮食亦至菲薄,只于下午三点钟时,进餐一次。他年转战于百万军中,沐雨栉风,坚强不屈,盖得力于此时之修养者为多焉。

军中职务甚简,故拿破仑得以余力治学,所居邻书肆,拿破仑暇即过之。纵观其典籍,而于福禄特尔(Voltairc法国文学家,生一千六百九十四年,卒一千七百七十四年,所著诗歌、小说力主信教自由)及卢梭(Roussean法国哲学家,生一千七百十二年,卒一千七百七十八年,著《民约论》创天赋人权之说)之书,尤所服膺。时里昂(Lyons)学会悬赏征文,问国家操何法,能使万民跻于康乐。拿破仑匿名进其文,获首选,文意主民主也。嗣又欲著科西嘉史,发挥民治精神。

属草已竟,以文纲密,未及印行。【批评】

天下惟有自制力者始足称大勇,如韩信之忍辱于淮阴少年,李广之见屈于霸陵尉,非怯也。彼其勇德锻炼至深,寻常血气之感,不足以动其心也。拿破仑代妹受罚七日,不出一言,在幼稚时代,其自制工夫已若此。宜他年气吞欧陆,视各国联军若无物矣。

无论学业事功,必先于我之一面,尽其相当之劳力,未有不尽力而能安享其成者。拿破仑欲以兵士起家,而从食黑面包入手,是已知尽兵士耐劳习苦之本分,而成功之机在是矣。语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汪信民曰“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世之大言无实者鉴诸。

拿破仑论巴黎大学之弊,可谓针针见血。尝谓欲端士习而振颓风,莫如从提倡勤俭始。惟勤故能磨砺精神,担当大事;惟俭故能止足寡欲,自坚节操,此修身淑世之本源工夫也。今之学校,浮慕欧风,人尚浮华。家崇通脱,无论将来必不能成人材,即幸而有一技一能可取,其不至败常失节者寡矣。

拿破仑(Napoleon),姓旁纳派脱(Bonapart),于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民国前一百四十三年)8月15日在地中海科西嘉(Corsica)岛的爱觉须(Ajaccio)城出生。拿破仑的祖先是从意大利移民过来的,当时名列勋爵。他的父亲查理士(Charles),学习法律,非常有能耐,娶的妻子叫来铁雪雅(Letizia),第一个出生的是儿子,叫约瑟夫(Joseph),拿破仑排行老二。后面有三个弟弟,分别是罗星(Lueien)、路易(Louis)、哲罗穆(Jerome),还有三个妹妹,分别是:加罗林、伊黎萨、保林,他们都非常崇拜拿破仑。

科西嘉岛旧时隶属于热那亚(Jenoau)(意大利列邦),其子孙后代一直在科西嘉岛谋求独立,其势力扩张非常快,于是他们将岛卖给了法国。但是岛上的人民仍然有不服他们的,有一个叫保黎(Paoli)的人,为独立军的统帅,举荐查理士辅佐整理军中的文书公牍。查理士的妻子来铁雪雅,当时怀着拿破仑还没有生下来,同样跟随着军队,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至后来保黎战败逃跑到英国,军队才各自分散。后面有体育家讲拿破仑曾说过的话:“我如果不是带兵出战,有时一日骑马飞驰六十里,都没有感觉到身体不舒服。”这大概是在母体里受了母亲的感染。

拿破仑小时候,一哭一笑、一举一动,都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性格倔强孤傲,不甘心居人之下。他的妹妹伊黎萨曾经犯了小错,拿破仑为保护她,就代替她受了七天罚,没有说一句话。他就是这样深沉真挚。稍微长大一点后,他在市里学校上学,总是用自己的早餐去军营换黑面包吃,说自己以后一定要从当兵做起。适逢查理士投降了法国,他以代仪士的身份进入京都,便把拿破仑转到了白利思(Brienne)陆军小学学习,当时拿破仑年仅10岁。

拿破仑到了陆军小学,学习非常勤奋。刚开始的时候他说的是意大利语,没多久便学会了法语。他不喜欢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但是在试着玩过一个野战游戏时,便显得十分高兴。有一天下着大雪,拿破仑用雪修筑了碉堡,命令几个同学防守,自己率领别的同学攻打他们,指挥布局,俨然有了大将风范。同学们因为科西嘉岛刚刚附属法国,拿破仑的家里又没有钱,遇到事情总是和他意见不统一为难他。拿破仑心里十分愤慨,更加迫切地想消灭现在的国家。他曾经痛苦地和别人说:“我的父亲身为保黎的副将,理应与保黎共患难,中途却背叛了保黎,我深切地感到惭愧。”这足以见得他爱国的诚心了。

拿破仑十五岁那年,升入巴黎陆军大学。第二年,他的学习成绩大进,其中最好的是数学,其次是历史和地理。他尤其喜欢读布鲁达(Plutarch)(希腊人,生于一世纪间)《英雄传》(Parallel),脑子里总是将自己和这些大英雄相比。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数是游手好闲的贵族孩子,都以攀比谁的衣服奢华为时尚,学校供应的食物尤为丰盛。拿破仑因此感叹说:“这所学校不是为国家培养勇敢之将的,仅仅是为王室培养奸佞之臣罢了。而且家中稍贫的贵族子弟,沾染不良习气回家,肯定都将成为父母的拖累。”所以写信给校长,说应该撤销这些丰盛的食物,按照当时军队的惯例,根据人头分粮食,并且要命令学生自己清洗衣服,以养成勤俭刻苦的风气。信交上去后没有得到答复,直到二十年后,拿破仑做了皇帝,才在法国巴黎市区方汀勃罗(Fontainebleau)设立了一所陆军学校,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民国前一百二十七年)冬天,拿破仑考试名列第一,出兵驻扎在罗尼(Rone)河畔的瓦棱萨(Valence)。当时适逢父亲查理士去世,拿破仑每个星期的收入,只有英金17先令,然而拿破仑的大哥约瑟夫,又怯弱得不能做任何事情。侍奉母亲,支撑整个家庭,这些责任全部落在拿破仑一个人的身上,当时经济上非常窘迫。拿破仑却因此收获了坚贞的品德,每天清晨四点钟起床,到晚上十点才能睡觉,合计每天只睡六个小时。他的饮食也十分少,只在每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吃一次饭。后来转战于百万大军中,经常沐雨栉风,辛苦奔波,却坚强不屈,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得力于这时候的修养。

军中的职务比较简单,所以拿破仑就有了学习的时间。他住的地方隔壁就是一家书店,拿破仑空闲的时候都会过去。他浏览了很多典籍,而福禄特尔(voltaire)(法国文学家,1694年~1774年,所著诗歌、小说力主信教自由)及卢梭(Rousseau)(法国哲学家,1712年~1778年,著《民约论》,创天赋人权之说)的书,让拿破仑最为衷心信服,铭记在心。当时里昂(Lyons)学会悬赏征文,征同民众国家应该实行哪种制度,才能让万民都安康长乐。拿破仑匿名投稿,获得了第一,文章的内容主要是主张实行民主主义。随后拿破仑又想写关于科西嘉的历史,发挥国家的人民自治精神。

草稿已经撰写完成,但是由于内容属于机密,就没有刊行。【评论】

天底下只有自制力好的人才能称之为勇敢,比如韩信在淮阴少年的胯下忍辱偷生,李广失官之后在霸陵受尽屈辱,这不是胆怯。这只能说明他们的勇气和品德得到很好的锻炼,普通的那种激进的进步热情,都不足以撼动他们的内心。拿破仑代替妹妹受罚七天,没有说一句话,在孩提时代,自制力就到了这种地步。这就像他日后气势威震欧洲大陆,看各国联军就好像是不存在一般。

无论学业事业是否成功,必定要有自己独特并且先于别人的一面,在这一方面倾尽自己的全力,没有不尽力就能安享其成的人。拿破仑本身就想从士兵做起,所以从吃黑面包开始,那时就已经知道尽士兵耐劳吃苦的本分,而他成功的关键就是在这里。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汪信民说“人只要能吃的了菜根,做什么事都可以成功”,世上那些大言不惭的人要引以为鉴。

拿破仑谈论巴黎大学存在的弊端,可谓是针针见血。他曾经说要想端正士兵学习的态度而振颓废之风,不如从提倡勤俭节约开始。只有勤劳才能磨砺精神,担当大事;也只有节俭才能让人止步诱惑,无欲无求,自己坚守节操。这些修身立世的根本工夫。当今的学校,浮于仰慕欧洲的风气,人人都崇尚表面上的华丽阔气,不顾实际。而若家庭都能崇尚旷达洒脱,不拘小节,且不说将来一定不能成为人才,即便是侥幸有一技之长可取,不败坏伦常、丧失气节的都很少。第三章法兰西革命

拿法兰西革命,盖拿破仑奋飞于世界之先声也。初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V),外喜武功,内纵淫侈,日以横征暴敛厉民。而其时贵族僧侣,占国中田产之半,均不纳赋课。又得圈禁民田,以备春秋射猎。故法民益无以聊生。文学家著书评政教,咸主张天赋人权,论专制政治之不法。会美利坚离英独立,肇建民主,法民艳羡之。革命之种子,遂酝酿待发。路易十五临殁,尝谓其宠臣某曰:“我辈身后,必有洪水之灾。”盖不啻革命之豫言也。

路易十五薨,王孙路易十六嗣位,颇有意于中兴。

然财政紊乱,世家跋扈,已成积重难挽之势。乃以一千七百八十九年(清乾隆五十四年,民国前一百二十三年)

五月,集贵族僧侣平民,开国会于非色野(Versailles),议更定国是,改革租税。

平民人数众,欲合三族会于一院,以夺贵族僧侣之特权。贵族僧侣不允,必欲承旧制,分两院。扰攘月余,路易十六徇贵族意解散之。

平民大愤,因别设国民会议,麇集于王宫之打球场,扬言非定新宪法,恢复人民权利,誓不散。巴黎市民,更组织护国军以应之。军用三色旗,标自由、平等、博爱三义。于七月十四日袭巴士底(Bostile)狱破之,于是而革命之风潮,遂勃发不可止矣。

路易十六闻护国军之变,亲至巴黎抚慰之,又从人望,命拉飞咽(Lafayet)为军统,力谋改革,乱稍靖。然革命党日得势,各地揭竿者蜂起。一千七百九十一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民国前一百二十一年),拉飞咽退职,革命党设立法会议。明年,奥地利、普鲁士起联军助王,是为欧洲各国同盟讨法之始。革命党败之,遂废王位,改法为民主共和国。又明年,复以通敌罪刑路易十六于市。立国民协会主国政,革命党正式政府,至是成立。然各国党王者皆不承认,加入攻法同盟者日众。而革命党人,又以攘夺政权起内哄,故法之国势,亦至是而益危。

当巴黎革命军之起事也,拿破仑犹戍瓦棱萨,闻而深喜之,谓人曰:“革命者,英雄豪杰得志之秋也。上将可党王,若屈居末弁,奈何不言民主。”遂归科西嘉,与其弟罗星谋响应。时保黎亦自英归,再图独立,闻拿破仑知兵,欲延为参谋。然保黎主联英,拿破仑则以法国方革命,科西嘉附义有功,可得自治之权,主联法。议不谐,遂辞不就职。顾犹深敬保黎之为人,不忍遽绝。会独立党人忌之甚,有欲乘间除去之者。拿破仑不得已,始入革命党赛立色梯(Salicetti)军,与独立党人战,夺其葛毕德路(Capitello)高塔,是实拿破仑立功于法国革命之第一次也。

未几,拿破仑战不利,爱觉须故居,复为独立党所毁。乃率其眷属蜷伏破舟中,遁至马赛(Marseilles)。而自至巴黎陆军部谋事,事久不得当。拿破仑客居无聊,至欲赁屋为逆旅主人以自给,其窘状殆可想见,然仍不改其傲兀之气。一日方卖所佩时计,与友人沽食于市肆,见民党争入丢勒柳(Tuileries)宫,宫人咸蒙奇辱。路易十六冠赤帻,居危楼,状尤哀窘。拿破仑殊不平,曰:“吾意以大炮轰去数百人,则余众散矣。”旋又著一书,谓法国乱象已成,非豪杰乘时崛起,大气包举,不能谋治安。哲哥宾党领袖罗伯斯比善其言,及推为炮队长,率师攻土龙(Toulon)。时则一千七百九十三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民国前一百十九年)九月,法国革命之第四年也。

土龙者,法国地中海旁之要塞也,时为王党所据。迎英、意、西班牙海军助守,革命政府攻之不克。及拿破仑至,已三易其主将矣。拿破仑规度形胜,知城西之哀圭雷脱(Equillette)炮台,凭高控下,实全城险要。而英军守之坚,猝不易拔。因以三月之力,于哀圭雷脱后,别筑一台,成建瓴之势。十二月十七日薄暮,台工竣,拿破仑督部卒力攻衰圭雷脱。敌弹中其左股,仍不退。迟明,哀圭雷脱炮台破,拿破仑乘胜登,移炮击联军空舰。联军守城者,懼舰覆无归路,争出城挟舰遁。城内空虚,至十九日而法军遂长驱入土龙矣。

当拿破仑筑炮台时,悉力工作,未尝以一骑临城。监军某以其旷日持久,不能得显效,驰书告政府,请罢其役。书未抵巴黎前二日,而土龙已破矣,监军大愧服,谓是书非其真笔云。【批评】

国家之事,破坏易而建设难。破坏之时但凭积愤之人心,一往之勇气,已足集事。至破坏之后而言建设,则君子争意气,小人争权利,使无调和节制之精神,未有不起同室操戈之祸者。法民革帝制,如摧枯拉朽。顾革命以后,杀人如麻,流血成渠。适以资拿破仑之先驱,亦意气权利之见盛,而无调和节制之精神故耳。揽世变者可以知所戒矣。

拿破仑论革命,谓末弁当言民主。及见民党入丢勒柳宫,又欲以大炮轰击之,其纵横排傲刍狗万物之心,昭然若揭。故当时虽席共和之徽帜以起,后卒凭藉兵威,建立君统。然法国当革命时,党祸哄墙,列强伺衅,设非拿破仑以大力控搏之,其不亡于外患者几希。吾人鉴古证今,当以自治精神,杜枭杰利用之机。世界思想,扩英雄用武之地不当苟持自论,苛诋秦皇汉武,而反宽于石敬瑭、刘豫辈也。

拿破仑之攻土龙,见英军坚守哀圭雷脱炮台,则于其后更筑一台以夺其形胜,此兵法所谓争地吾将趋其后(谓地利在前,当速进其后也)也。及哀圭雷脱既陷,犹不遽击土龙城,而击联军空舰,此兵法所谓攻其所必救也。英雄决策,固与凡众不同。然非于地形阨塞,习之有素,亦何能指挥若定,不挠于众议。此又可证学之不可以已,而临事之受用为无穷也。

法兰西大革命,是拿破仑振翼高飞于世界的开始。刚开始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Louis XV),对外喜欢武力侵犯,对内则骄奢淫逸,经常毫无理由横征暴敛。然而当时法国的贵族僧侣,占了国中的一半田地,全部都不缴纳税赋。他们又可以圈禁百姓的田地,以备春天、秋天狩猎用。因此当时法国民众更加民不聊生。文学家出书评论当时的政教,都主张天赋人权,谈论专制执政的不合法。正好当时美国脱离英国独立,创建了民主政治,法国民众非常羡慕。法国革命的种子,终于得以酝酿,蓄势待发。路易十五临死前,和他的一个宠臣说:“我死之后,必将会有洪水滔天的灾难。”这无异于法国革命的预言。

路易十五死后,他的孙子路易十六即位,很想要中兴法国。然而当时财政混乱,贵族世家嚣张跋扈,已经形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于是在1789年5月(清乾隆五十四年,民国前123年)召集所有的贵族僧侣和平民,在非色野(Versailles)召开国会,商议更变国事,改革租赁赋税。会上,平民的人数很多,想合并三个贵族系统成一个立法院,来夺取贵族僧侣的特权。贵族和僧侣不同意,主张继承旧的传统,分成两院。纷纷攘攘争吵了好几个月,路易十六还是遵循了贵族的意思而解散了国会。平民十分愤怒,另设了国民议会,群集在王宫的打球场,扬言如果不另设新的宪法恢复人民的权利,就发誓不散。巴黎的市民,更是组织了护国军队来响应他们。军队用三色旗,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三种意思。他们在7月14日攻占了象征法国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于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潮,随即爆发而变得无法遏制。

路易十六听闻护国军事变,亲自去巴黎安抚他们,又顺从民众的愿望,任命拉飞咽(Lafayet)为军统,极力策划改革,日益扩大混乱局面才稍微得以平息。然而革命党的势力渐渐扩大,各地民众都揭竿而起。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民国前一百二十一年),拉飞咽退职,革命党设立了立法会议。第二年,奥地利击败了联军普鲁士起兵联军帮助法国王室,这正是欧洲各国同盟讨伐法国的开始。革命党击败了联军,便废掉王位,改法国为民主共和国。又过了一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以通敌卖国的罪名逮捕路易十六国王,在集市处死。他们创立国民协会主持国政,革命党建立的正式政府,就这样成立了。然而其他各国的王室都不承认革命党政府,加入攻打法国的同盟军人越来越多。然而革命党的人,又为了夺取政权而起了内讧,所以当时法国的国势,也变得更加危险。

当巴黎革命军起兵的时候,拿破仑还在戍守瓦棱萨,听闻革命之事后十分高兴,对别人说:“革命时期,正是英雄豪杰得志的时候。能力出众的将军可以组党称王,如果是屈居低级武官之职,那为什么不推崇民主呢?”随后便回到了科西嘉,和他的弟弟罗星密谋响应革命。恰逢当时保黎也从英国归来,准备再次图谋独立,听闻拿破仑善用兵,想请他做参谋。但是保黎主张与英国联盟,拿破仑却认为法国刚开始革命,科西嘉参与这项义举有功劳,应当得到民主自治的权利,主张联合法国。协商没有成功,随后拿破仑辞职,但是他又十分敬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