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3:59:41

点击下载

作者:云淡心远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作者:云淡心远排版:辛萌哒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14353471本书由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引 子

话说自“民族融合杯”公元六世纪最牛人物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支持。目前,各奖项均已名花有主。

下面由主持人,也就是笔者,致颁奖词。

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六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是一个凤凰涅槃的时代,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是一个从大乱到大治的时代。

它是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四分五裂、天下大乱的魏晋南北朝,一端连着统一繁荣、兴旺发达的隋唐盛世。

它是一个最重要的时代,隋唐盛世在此时孕育,百年分裂在此时结束,中华民族在此时重生。

它是一个最精彩的时代,高欢和宇文泰双雄争霸,斗智斗勇;传奇将军陈庆之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未来将主宰中国命运三百年之久的关陇贵族集团横空出世,英才辈出。

它又是一个最神秘的时代,被隋唐的光芒所掩盖,隐藏在历史的深处,鲜为人知。

在公元六世纪,分裂了273年之久的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在公元六世纪,主宰北中国数百年的鲜卑人、羯人、敕勒人、匈奴人等游牧民族彻底融入汉族,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在公元六世纪,南北两地的豪杰,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英雄,各领风骚,上演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精彩大戏,诞生了一大批的牛人。

获奖名单如下:

最牛皇帝:

杨坚—隋文帝,南北朝的终结者,也是自西晋灭亡后长达273年的大分裂时代的终结者,其功绩之大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罕有其匹。

最牛皇帝提名:

高欢—北齐帝国奠基人,后被追尊为神武帝。

宇文泰—北周帝国奠基人,后被追尊为文帝。

陈霸先—陈武帝,南陈帝国首任皇帝。

宇文邕—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

最牛岳父:

独孤信—北周、隋、唐三朝国丈,长女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妻明敬皇后;四女为唐高祖李渊之母,后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为隋文帝妻文献皇后。史称:三代外戚,何其盛哉!

最牛母亲:

娄昭君—四个儿子都是北齐的皇帝,分别是长子高澄(追认)、次子高洋、第六子高演、第九子高湛,两个女儿分别是北魏孝武帝和东魏孝静帝的皇后。

最牛集体:

西魏帝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北周、隋、唐三代皇族都出自这一集体。

最牛精神分裂症患者:

高洋—北齐文宣帝,集天才和魔鬼于一身,既英明神武同时又精神错乱,除了他,试问还有谁能做到?

最牛皇帝杀手:

宇文护—手持屠龙刀,连续杀死西魏恭帝元廓、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空前绝后的弑君帽子戏法。

最牛破坏者:

侯景—以区区八百残兵起家,横扫江南大地,使南朝的经济文化遭受惨重损失,使原本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变成了“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的人间地狱。

最长寿开国皇帝:

萧衍—梁武帝,活到了八十六岁,居然还是非正常死亡,但也正是因为他的长寿毁了他的一世英名,留下了“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的悲叹。如果把他的事迹拍成电视剧,主题曲估计不会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而应该是“我真的很想少活二十年”。

最传奇名将:

陈庆之—率七千人长途奔袭,战无不克,攻占千里之外的敌国首都,如梦幻般让人难以置信。

最帅男人:

高长恭—北齐兰陵王,宗室名将,网传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史载其“貌柔心壮,音容皆美”,传说他因相貌过于柔美,在战场上经常戴面具作战。

独孤信—西魏、北周名将,网传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留下了“侧帽风流”的著名典故。

韩子高—南陈名将,网传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野史中陈文帝陈蒨的男皇后。

最败家男人:

高纬—北齐后主,著名亡国君主。

宇文赟—北周宣帝,著名暴君。

陈叔宝—陈后主,著名亡国君主。

特别贡献奖:

于谨 王思政 王琳 韦孝宽 尔朱荣 李虎 杨忠 侯安都贺拔岳 贺拔胜 高敖曹 斛(hú)律光 慕容绍宗(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为序)

笔者认为,这个名单是最客观、最公正、最正确的排名,绝对没有任何潜规则,也没有收任何赞助费(就是想收,也没办法收得到啊)……

诸位,有不同意见吗?

那么,请与笔者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历史是最公正的。历史背景

三国后期,权臣司马懿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并于公元263年灭掉蜀汉。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自立,国号晋,是为西晋,随后在公元280年攻灭东吴,完成统一。

但司马炎死后不久即爆发著名的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乘机兴起。

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曜攻占长安,西晋灭亡。北方地区从此成为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为代表的各游牧民族的逐鹿之地,史称十六国。

公元317年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廷,占有中国南方地区,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

公元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

中国从此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

此后南朝又经历了公元479年萧道成建齐代宋、公元502年萧衍建梁代齐两次改朝换代。

而在北方,公元五世纪后期,北魏在孝文帝的带领下大举进行汉化改革,都城也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中原的洛阳(今河南洛阳)。

时间进入公元六世纪初。

此时南方为梁朝,梁武帝萧衍在位。

北方为北魏,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元恪在位。

主要人物

北魏

孝明帝(510—528),名元诩,宣武帝元恪之子,北魏第十位皇帝,公元515—528年在位,在此期间北魏爆发六镇起义,后因对其母胡太后专擅朝政不满而被胡太后毒死。

胡太后(?—528),宣武帝元恪之妃,孝明帝元诩生母。孝明帝登基后因其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对北魏的衰落和动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被军阀尔朱荣丢入黄河溺死。死后谥灵皇后,故也称灵太后。

孝庄帝(507—531),名元子攸,北魏第十一位皇帝,公元528—530年在位,孝文帝元宏之弟彭城王元勰(xié)之子,尔朱荣入京后将其立为皇帝,但他不满尔朱荣的暴政,先发制人将其刺杀,后尔朱荣之侄尔朱兆率部攻破洛阳将其拘禁,不久被勒死。

孝武帝(510—534),名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534年在位,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王元怀之子。公元534年与高欢决裂,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当年年底被宇文泰毒死。

尔朱荣(493—530),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契胡人,部落贵族出身,靠镇压六镇起义起家,后入京诛杀胡太后,控制朝政。公元530年十一月被他所立的孝庄帝刺杀。

尔朱兆(?—533),北魏末年将领,尔朱荣堂侄,尔朱荣死后他率部攻入京城,擒杀孝庄帝。后为高欢所败,被迫自杀。

贺拔岳(?—534),北魏末年名将,鲜卑人,初随父兄参与镇压六镇起义,后投奔尔朱荣,与尔朱荣堂侄尔朱天光一起收复关中,孝武帝时任关中大行台,深为高欢所忌,公元534年被高欢设计刺杀。

南梁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南梁开国皇帝,公元502—549年在位,公元502年代齐称帝,早期励精图治,后期佞佛昏庸,公元547年接纳北齐叛将侯景,不久侯景发动叛乱,攻入建康,梁武帝在台城被饿死。

陈庆之(484—539),南梁名将,原为梁武帝萧衍随从,中年开始带兵,公元528年奉命率七千人护送原北魏北海王元颢(hào)北归,长驱千里,所向披靡,攻入北魏都城洛阳,但不久就被迫退出,回程中因遭山洪全军覆灭,只身逃回。

东魏

高欢(496—547),鲜卑化汉人,东魏权臣,北齐帝国奠基人。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早年参加六镇起义,后归顺尔朱荣,尔朱荣死后得到尔朱兆信任,收编六镇余部,公元532年在河北起兵,击败尔朱氏,迎立孝武帝,以大丞相身份控制北魏朝政。公元534年孝武帝西奔投奔关中宇文泰,他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之后他专擅东魏朝政,与关中宇文泰控制的西魏政权连年作战,互有胜负,公元547年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病逝。公元550年,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后,被追尊为神武帝。

高澄(521—549),高欢长子,十五岁入朝辅政,高欢死后顺利接班,随后平定侯景叛乱,巩固了东魏政权,公元549年遇刺身亡,时年仅二十九岁。北齐建立后,被追尊为文襄帝。

娄昭君(501—562),出身于鲜卑大族,高欢结发妻子。北齐建立后,被尊为太后。

侯景(503—552),羯族,怀朔镇人,年轻时是高欢的同乡好友。早年投靠尔朱荣,高欢控制朝政后改投高欢,成为东魏大将,高欢死后因与高澄不和,起兵叛乱,失败后投奔南梁,不久叛梁,发兵攻入都城建康,后称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史称“侯景之乱”。公元552年兵败被杀。

高敖曹(491—538),出身于河北汉人大族渤海高氏,年轻时横行乡里,以勇力闻名,孝庄帝遇害后,与其兄高乾等人在河北起兵反抗尔朱氏,后归附高欢,成为东魏著名勇将,屡建功勋,公元538年在与西魏军队作战时战死。

斛律金(488—567),敕勒人,部落贵族出身,早年投靠尔朱荣,后追随高欢,成为东魏、北齐政权的开国元勋,公元567年病逝,其子斛律光为北齐名将。

西魏

宇文泰(507—556),鲜卑人,西魏权臣,北周帝国奠基人。出生于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曾随父兄参与六镇起义,后投靠尔朱荣,随贺拔岳入定关陇,贺拔岳死后继统其众。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他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之后他专擅西魏朝政,与关东高欢控制的东魏政权连年作战,互有胜负,公元556年病逝。北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文帝。

贺拔胜(?—544),鲜卑人,北魏、西魏名将,贺拔岳之兄,初随父参与镇压六镇起义,后投奔尔朱荣,屡建战功,孝武帝时曾任荆州刺史,公元534年被东魏大将侯景击败,投奔南梁,数年后回归西魏。

李虎(?—551),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追随同乡贺拔岳入定关中,后成为宇文泰麾下大将,西魏八柱国之一,公元551年病逝,北周建立后追封为唐国公,其孙李渊后来建立唐朝。

李弼(494—557),辽东人,西魏大将,八柱国之一。公元557年病逝。

独孤信(502—557),代北武川人,西魏、北周大将,八柱国之一。北周建立后封卫国公,不久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尽。

于谨(493—568),河南洛阳人,出身于鲜卑贵族,西魏、北周名将,八柱国之一。

赵贵(?—557),出生于代北武川,西魏、北周大将,八柱国之一。北周建立后封楚国公,不久被权臣宇文护处死。

杨忠(507—568),出生于代北武川,西魏、北周大将,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公元559年被封为随国公,公元568年病逝。其子杨坚建立隋朝后,追尊其为武元帝。

苏绰(498—546),出身于关中大族,西魏名臣,深得宇文泰信任,是其在内政上的主要谋臣。第一章被颜值改变的命运

大兵奇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描绘了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的青翠,无边无际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笼盖草原,微风吹拂,健硕的牛羊从丰茂的草丛中显露出来,波澜壮阔的场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让人读来心胸开张,情绪酣畅,油然涌出一股豪迈之气。

我听到这首诗歌,就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情无比的豪放。

然而晚年的高欢听到这首诗歌,却涕泪横流,心情无比的悲凉。

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生他养他的家乡—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百灵淖乡城库伦村),边防六镇之首。

所谓六镇,乃是北魏王朝为了防范来自柔然的威胁而在阴山以北设置的六个边防重镇。从西到东分别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怀朔镇、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与河北省尚义县交界)、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

这其中,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最深印记的是怀朔镇和武川镇。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两个边陲重镇,会诞生那么多的名人,那么多的英雄。

在这里诞生了北齐、北周两个王朝的创建者,诞生了隋、唐两个王朝的先祖。如果在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出生在这两个地方,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其成才的比例比现在的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不知要高多少倍。

笔者有诗赞曰:武川怀朔,群星闪烁。生于武川,稳操胜券。长在怀朔,成功在握。

幸运的是,高欢就出生在怀朔镇。

不幸的是,高欢家里很穷,穷得出类拔萃。

他不仅是真正的贫二代,而且还是罪三代—罪犯的孙子。

按照正史的说法,高欢的祖父高谧出身于河北著名的汉人高门士族“渤海高氏”,曾经担任过侍御史,后来因为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

高欢的父亲叫高树生,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家伙,每天除了赌博就是在外面躲债,根本不管家里人死活。

父亲如此不成器,母亲呢?

高欢对他的母亲完全没有印象,因为他出生时其母韩氏就死于难产。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妈而且老爹又不靠谱的孩子像根烂稻草。

高欢的童年很苦,他能够长大成人,其实主要靠的是他的姐姐和姐夫。姐夫尉景是个狱卒。

六镇地区是鲜卑人的地盘,由于几代人都在这里生活,从小受鲜卑文化的熏陶,高欢一家的生活习性早已经鲜卑化了。

如今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被称为“香蕉人”。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自小就受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是完全西化的。正所谓“黄皮其外、白瓤其内”是也。

高欢就是这样一个香蕉人—按照史学家的说法就是鲜卑化汉人,汉人的血统,鲜卑人的心。如果要填“履历表”的话,我觉得“民族”这一栏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填上“鲜卑族”。

当然,就和美籍华人总要取个英文名一样,高欢也有个鲜卑名,叫贺六浑。

喝着边塞的西北风,高欢长大了。

养眼的风景往往出在穷乡僻壤,养眼的美男也往往来自寒门小户。

穷孩子高欢长成了一个帅哥,号称师奶杀手。

史书上多次提到他帅气的外表,具体地说,是目有精光(说明充满自信,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长头高颧(长方脸,高颧骨),齿白如玉。

帅哥总是有女人缘的。

年轻的高欢也有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是好朋友韩轨的妹妹。

可是帅有什么用?

帅能当饭吃吗?

那时候可没有男模、男演员、偶像明星这种职业。

韩小姐的父母挺现实,无情地拒绝了高欢。

说实在的,高欢的确是太穷了,具体地说,连匹马也没有。

在广袤的草原上,马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走亲访友,购物休闲,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

可是高欢家里根本就买不起马。

无奈的高欢看着势利的韩家父母,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要得到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猛男追女,二十年不迟。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高欢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韩氏—这个他青梅竹马的女人,虽然那时他们都已不再年轻。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继续讲年轻时的高欢。

初恋是没法继续了,但生活还要继续。

为了谋生,和怀朔镇的大多数青年一样,高欢也光荣入伍,成了一名新兵,一名在城墙上站岗执勤的大头兵。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这个面容英俊、器宇轩昂的小兵吸引了一个年轻女孩儿的注意。

高欢在城墙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她在城墙下看高欢。

她看呆了,像现在某些小女生看着自己仰慕已久的偶像明星一样,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喃喃地对旁边的婢女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另一半!

她叫娄昭君,是鲜卑贵族娄内干的女儿。

娄昭君的祖父娄提,在北魏因功被封真定侯。父亲娄内干,没有当官,在家里享受生活,当然对外宣传的是:淡泊名利。

他家里太有钱了,据说仆人有数千人之多,牛马则多得数不胜数,要以山谷来计量。

而高欢家则连一匹马都没有。

高家的财产和娄家相比,有如弹弓比原子弹,蚂蚁比大象—那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作为鲜卑贵族的大家闺秀,来娄家提亲的人多得是,而且大都是和娄家门当户对的富二代或官二代。

可是这娄小姐呢,心比天高,一个也看不上。不过这次看见小兵高欢,心高气傲的娄小姐却心甘情愿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

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娄昭君在性格上绝对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做派,而是豪爽泼辣程度绝不让须眉。

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看准了就动手,动了手就不撒手。

对于娄昭君来说,看上高欢,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要如愿以偿地嫁给心上人,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娄昭君先派婢女找到高欢—毕竟是个大家闺秀,总不能自己送上门去。

天上掉下个娄妹妹,高欢真是心花怒放。

想想自己小兵一个,平时经常被小排长呼来喝去的,有时还要给排长倒夜壶!我都混到这地步了,没想到居然还有女生看中我,而且是富家女,不仅是富家女,还是贵族女!

虽然心里很high,但高欢还是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hold住!

他天生具有很高的情商,这种分寸拿捏得很好。

彬彬有礼,潇洒自如,婢女自然被征服了。

随后在婢女的安排下,两人私下见了面。卿卿我我,相见恨晚。

接下来的事,自然该高欢上门提亲了。

可是男方穷,给不起聘礼。

这个好办,娄家有钱,偷偷拿点出来给高欢就可以了。反正娄昭君已经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扫平一切障碍,坚决要嫁高欢。

老娄心里那个气呀,眼看着肚子就鼓起来了—老子我以为你眼光高,要求高,没想到只不过找了个穷光蛋姓高。

娄小姐早有准备,先打感情牌:爹你最疼我了。

其情也切切;

一看不灵,再眼中含泪:没有他我活不下去。

其态也可怜;

还不行,则大叫:爹你要是还不答应,我就死在你面前!

其势也汹汹……

万般无奈,老娄只能答应女儿的婚事。

有时候想想,高欢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对比一下西汉初年的名相陈平,同样是高大英俊的帅哥,同样是傍富婆,陈平找的是嫁过五次的寡妇,还为娶到这寡妇而费尽了心机;高欢呢,不仅娶的是如花似玉的大家闺秀,而且还让女方为了嫁给他而费尽心机。

这就是高欢的魅力!

胸怀大志

婚后的高欢,傍上了富家女,鸟枪换炮,他终于有了自己的马,也终于当上领导了—队主(不知有没有动用岳父家的社会关系)。

一个吃软饭的穷小子,这是当时几乎所有人对高欢的印象。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怀朔镇最高军事长官—镇将段长,他觉得高欢非同凡人,经常拍着他肩膀鼓励他,说:小伙子,好好干。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定能成大事。

这是那时除了娄昭君以外唯一欣赏高欢的人。

如果说娄昭君的欣赏出自女人的感性,段长的欣赏则是出自男人的理性,更加的珍贵。

这唯一的欣赏就像漫漫长夜中的一点烛光,照亮了高欢曾经黯淡的豪情壮志;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滴清水,滋润了高欢曾经干涸的勃勃雄心。

高欢没有忘记段长这珍贵的鼓励,后来在他发迹后,不仅追赠段长为司空,还提拔其儿子当了官。

正是由于段长的提拔,高欢当上了信使。

信使就是传递官府信件的官差,这可是个肥缺,可以公款旅游—经常去京城洛阳出差,有机会接触到达官贵人,见见世面。差旅费实报实销,还能拿个每天几十元的补贴。

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的官小,此话一点不假。

高欢在地方上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是在洛阳,却被当成卑贱的来自边远山区的乡巴佬。

高欢每次到洛阳都要和令史(相当于首长的秘书)麻祥联系。

有一天麻祥心里很开心,可能是打麻将赢钱了,像打发叫花子一样赏高欢吃肉。

高欢向来很注意形象,从来不站着吃东西,所以就坐了下来,心里在想,吃肉的时候嘴里可不能发出声音啊。

刚做完热身,还没正式开始吃呢,就听麻祥大喝一声:狗奴才,谁让你坐的?这位子你有资格坐吗?给我拖下去,打四十大板!

肉没吃到,自己屁股上的肉反而被打得少了好几块。

注意形象让他赢得了富家女的欢心,也让他白挨了一顿打,真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啊。

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高欢出人头地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公元519年,京城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对高欢的触动很大。

事件源于知识分子和鲜卑武人的矛盾。

北魏是鲜卑人创建的政权,开始时朝中官员多是以军功提拔的鲜卑人。这些人多数文化水平很低,大字不识的也不少,执政水平很差。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大量任用汉族或汉化鲜卑人中的知识分子出任高官。

知识分子认为自己是喝咖啡的,看不起吃大蒜的鲜卑武人;而鲜卑武人则认为天下是靠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看不上纸上谈兵耍嘴皮子的知识分子。

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北魏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上书,要求限制武人,不能列入士大夫的清品,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当大官。

按魏书的说法,张彝出身于汉人的高门大族—清河张氏。他性格耿直,无所顾忌(“无所顾忌”这个成语最早就是出自他的传记),人称“张大炮”,估计张仲瑀上书很可能是代表张彝的意思。

这份奏折一出来,立刻引起了鲜卑武人的强烈不满。

这不是把鲜卑武人的升官之路给堵死了嘛。你们汉族士大夫走自己的路,却让我们鲜卑武人无路可走!

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们开始抗议,扬言要屠灭张家。

张家父子却依然无所顾忌,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当这些鲜卑武人是空气。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空气而是杀气,鲜卑武人们开始行动了。

来自羽林军、虎贲等的一千多名鲜卑士兵,先去砸了尚书省的大门,接着攻入张家住宅,把张彝拖出来,尽情地痛打污辱,随后又烧了张家的住房。

张家大儿子张始均本来已跳墙逃出,却又因想救父亲而回来向这些人求情,这些正处于亢奋状态的鲜卑武人此时仿佛喝多了的酒鬼正缺下酒菜,张始均回来相当于送来一盘猪头肉,哪有浪费之理?

于是张始均被他们先狠狠地殴打了一顿,再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张彝本人则身受重伤,两天后不治身亡。

一时间,京城大震。

显然,这起针对朝廷重臣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性质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影响巨大,必须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绝不姑息。否则朝廷威信何在?法纪何在?

然而当时执政的胡太后,却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和稀泥原则,为了避免激化矛盾,只杀了闹事的军人中的八个人,其余的人都不追究。过了不久,又用大赦来安抚他们。

北魏朝廷的腐朽无能就此暴露无遗。

二十四岁的高欢此时正在京城洛阳,目睹了事件的过程。

回家以后,他开始一掷千金(反正是娄家的),广交各路豪杰,主要是有勇力的、有胆量的人,甚至亡命徒之类的。

岳父娄内干对此非常不解。

这家伙以前一直是个爱岗敬业的好青年,每年都被评上劳动模范的,而且是镇将段长的重点培养对象。怎么现在摇身一变,置升官发财的大好前途于不顾,天天与江湖上的问题青年混在一起,难道想当黑社会老大了?

更重要的是,这败家女婿烧钱如草纸,烧的是我娄家的钱!

老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娄忍不住问他:贺六浑,你怎么啦?—潜台词是:你小子神经是不是有问题啊?

高欢回答说,我在洛阳,看到羽林军烧杀朝廷重臣,国家居然不敢追查。我估计,这大魏朝的天下要乱了。如果动乱起来,这些钱有什么用呢?—潜台词是:乱世就要开始了,想安分守己一步步往上爬,是不可能了;在乱世中,不安分的人才吃得开。要在乱世中有所作为,我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帮兄弟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高欢就是这样的明者和智者。

接下去高欢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狠话:我立志要澄清天下!

见自己这个女婿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娄内干肚子里的气如同雪遇到热水一般瞬间就消失了,他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高欢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钱你尽管花,就当是我的风险投资吧!

风险投资的回报是若干年后老娄有了一个司徒的头衔—可惜是死后追封的,很不实惠。

当时与高欢交往最多、关系最好的铁哥们儿有七个,加上高欢本人,号称怀朔八兄弟—如果要打麻将的话,正好凑成两桌,玩起来也方便。

这七个人分别是:

司马子如,能言善辩,口才极佳,吹起牛来既不需要打草稿也不需要打腹稿就能把红茶说成红酒,黄瓜说成黄金,白菜说成白银,还让人不得不信。要是生活在当代他肯定是年薪百万的电视台名嘴。

刘贵,鲜卑化的匈奴人,性格刚猛,颇有军事才能。

贾显智,父亲是沃野镇长史,胆识过人,处事果断,与其大哥贾显度都有一定名气。

孙腾,当时在怀朔镇担任户曹史,是个民政部门的公务员,性情直率,足智多谋。

侯景,小名狗子,从这个俗气的名字就能看出他肯定出身于社会底层。他是鲜卑化的羯族人,在怀朔镇担任外兵史,也是个公务员。他少年时就顽劣异常,横行霸道,是著名的小混混。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只比武大郎稍高一点,而且因为左脚生了个肉瘤,所以走路有点跛,是货真价实的残疾人,但此人不仅善于骑射,骁勇有膂力,而且头脑敏捷,诡计多端,绝对是身残志不残的自强典范。

蔡俊,性格豪爽,胆气绝人。

尉景,在怀朔镇担任狱掾—监狱办事员,为人厚道却极讲义气,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高欢的姐夫。

团伙发展靠首领。

高欢仗义疏财,深沉大度,有勇有谋,具有天生的领袖才能,顺理成章地成了八人中的老大。

高欢交往的这七个人,后来都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几乎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或为他东征西讨,或为他出谋划策,或为他镇守要地,或为他摇旗呐喊,甚至为他调解纠纷。

反正这八个人没一个废物,没一个饭桶,用现在的话说,全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除贾显智外)对高欢都忠心耿耿,连桀骜不驯的侯景也是如此。

即使在高欢最落魄的时候,即使他们中的某些人混得比高欢好,他们仍然支持他,帮助他,像痴情女子不惜一切代价帮助自己的情人一样,无怨无悔。

他们甚至对高欢敬若神明,终高欢一生,无人背叛他。

什么是识人之明?这就是识人之明。

什么是个人魅力?这就是个人魅力。

高欢后来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第二章倾国才女

玉女还是欲女

此时的北魏帝国,的确如高欢所说的那样,正处于大乱前夜。

大魏朝好像一艘豪华游轮,看起来依然是那么气派,那么奢华,可船舱底下却早已经千疮百孔。不久的将来,这艘巨轮将会彻底倾覆、沉没,连同船上的这些乘客—那些王公贵族,包括掌舵的胡太后,一起沉入水底,万劫不复。

此时因孝明帝元诩年幼(宣武帝元恪于公元515年去世,元诩即位,时年五岁),胡太后临朝称制。

胡太后是个才貌双全的美女。

她天性聪明,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她能文能武,箭术也非常高明,据说能射中针孔(叫如今的奥运射箭冠军情何以堪啊)。

她是个女文青,一首《杨白花》打动了许多人的心: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来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这首缠绵反侧、荡气回肠的乐府诗被称为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自古才女最多情,然而在二十多岁的花季,她的丈夫宣武帝元恪就去世了,从此皇后成了太后,少妇成了寡妇。

但风情万种的美女怎能不向往爱情?千娇百媚的容颜怎能失去爱情的滋润?如花似玉的青春又怎能这么白白浪费?

身为至高无上的太后,她拥有几乎所有的权力,却没有普通寡妇所拥有的权利—再嫁。

老公不可能得到,爱情却不能不要。宣武帝死后,她的情人先后有杨白花(上面这首情诗的主角)、元怿等多名,至于绯闻男友那就更多了。

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即使贵为太后也不例外。

也许正是因为胡太后太过痴情—可能是言情小说看太多了吧,所以她的脑袋从充满智慧慢慢地变成了充满糨糊。

作为太后,你可以爱江山更爱美男;但你不可以不爱江山爱美男—因为如果你不爱江山,有人就会来抢你的江山;没了江山你就没命了,要美男又有何用?

作为太后,你可以滥情,但不能痴情;可以动感情,但不能感情用事;身体可以乱搞,朝政却绝对不能乱搞—武则天就是这样做的。

然而胡太后不是武则天,她是个痴情的人,感情用事的人,在身体乱搞的同时朝政也乱搞起来了。

在曾经的玉女如今的欲女胡太后的治理下,北魏的朝政越来越糟了。

有人说,女人都爱两朵花,有钱花和随便花。

所有的女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她们都是女人。

所以胡太后也是这样想的。

她就爱随便花钱,她没有节制地赏赐身边的人,花钱无数,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国库却渐渐空虚。

胡太后还特别相信佛教,她没完没了地修建寺庙,最著名的是永宁寺,据说永宁寺塔高49丈—约相当于147米,一百里外都能看见。

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佛塔,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早和最高的摩天大楼—可惜由于没装避雷针,在公元534年被雷电击中烧毁了。

就像某些做传销的人总喜欢说,好的东西要与别人分享,胡太后也喜欢与百姓分享佛教理念。

她下发诏书,要求全国各地都严格贯彻中央精神,大力修建五级佛塔。

修佛塔的钱自然是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有出手如此阔绰的胡太后做榜样,王公大臣们当然也全都穷奢极欲,甚至争相斗富。

高阳王元雍(孝文帝之弟)号称全国首富,家里有六千男仆,五百女艺人,一顿饭要吃掉几万块钱。

和高阳王元雍并列排在全国富豪排行榜首位的是尚书令李崇,但这家伙和元雍的做派完全不同,他生性吝啬,是个铁公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元雍的奢侈行为公开表达了自己的鄙视:高阳王一顿饭,等于我一千天的总花销。

河间王元琛,上进心非常强,总想取代元雍登上富豪排行榜首位,这家伙爱炫富,可惜那时既没有网络,更没有微博微信,不能玩自拍,更没法贴图发朋友圈,只好把各位王爷领进家门,参观他金碧辉煌的豪宅,然后对大家说:“我只恨石崇看不见我。”石崇是西晋的首富。

章武王元融听了很郁闷,京兆王元继就劝他,你的钱也不少,怎么不开心呢?

元融说,原先我以为只有高阳王比我富,没想到还有个河间王。本来我以为是全国排名第二,没想到只能排第三。

元继幽了他一默,说,你小子就像三国的袁术,孤陋寡闻,不知道世上除了曹操,还有个刘备啊。

元融听了只能苦笑。

笔者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富豪榜又名杀猪榜你们知道吗?石崇的下场是死于非命你们忘记了吗?

公元520年七月,北魏政坛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胡太后被软禁起来了。

害她的竟然是她最照顾的妹夫元叉和她最宠爱的太监刘腾!

是她亲手把元叉提拔为侍中兼领军将军的,是她把刘腾提拔为侍中、开国公的!太监担任相当于宰相的侍中,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事情的起因是元叉和清河王元怿的矛盾。

元怿是宣武帝元恪的四弟,是胡太后的小叔子,也是她的情夫,尽管他有这样一个生活作风问题,但他才华横溢,处事公正,并且没什么架子,礼贤下士,在社会上的声望仍然很高。

而元叉凭借太后妹夫的身份,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元怿为人正直,经常按法律制裁他。

于是怀恨在心的元叉便联合宦官刘腾诬陷元怿谋反,杀了元怿;接着因怕胡太后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胡太后囚禁在了北宫—可怜大美女从此独守空房达五年之久。

之后便是元叉和刘腾两人联手掌握朝中大权。

刘腾是个文盲,又贪得无厌,喜欢索贿受贿。吃了原告吃被告,吃了被告吃诬告。

他就像天平,谁给的钱多,他就偏向谁。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敲诈勒索,算得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黑社会头子。

元叉呢,他从小就喜欢吃喝玩乐,现在大权在握,更是沉迷于酒色,对于处理政事他没什么兴趣,唯一有兴趣的就是卖官,这是联合他的守财奴父亲(他父亲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富豪榜上有名的京兆王元继)一起干的,任何人想当个郡、县小吏,都必须献财送货才能成功。

上行下效,各级官吏都变本加厉地贪污受贿,盘剥百姓。

在元叉和刘腾这两名首相联合执政时期,吏治腐败,政事怠惰,纲纪不举。

朝政每况愈下,民怨越积越深,怒火在百姓心中燃烧。

六镇乱起

此时的大魏朝早已成了火药桶,只需要一点点火星就足以引起毁灭性的爆炸。

北部的边防六镇便是这个火药桶的引线。

前面说过,当年北魏为了防范北方的柔然,沿着边境线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鉴于那里地广人稀,朝廷便派遣鲜卑贵族的子弟前去居住和镇守,拱卫当时的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六镇距离首都不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大致相当于明清时期为拱卫北京设立的天津卫。

六镇地处鲜卑文化圈的中心,又受到首都经济圈的辐射,居民也大多身份显赫,提干、升官都属于优先考虑对象。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五世纪后期,孝文帝元宏大力实行汉化改革,带着首都平城的鲜卑贵族,南迁到了洛阳。

从此以后,北方六镇一下子失去了拱卫首都的作用,从天子脚下的名城变成了天高皇帝远的老少边穷地区,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变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从先进文化的代表变成了落后文化的代表。

六镇的居民从此被称为府户,地位直线下降,朝廷甚至把六镇当成了罪犯的流放地—高欢的爷爷当年就是这么来的。

对六镇的居民来说,从贵族豪门变成了贫民寒门,从将军变成了奴隶,从凤凰变成了鸡,从发达国家沦落到了最不发达国家,这种落差实在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原来他们同族的很多子弟,却跟着朝廷一起到了洛阳,依然显赫,依然富贵,依然呼风唤雨。

南迁的哥哥是吃香的喝辣的,六镇的弟弟却只能喝西北风;南迁的哥哥是名车美女、高官厚禄,六镇的弟弟却是无名小卒、食不果腹;南迁的哥哥生活在人间天堂,六镇的弟弟却生长在人间地狱!

显然,相对于南迁的子弟来说,他们就是个屁,甚至连屁都不如—屁还有人会闻到,而他们,根本就没人能注意到!

失落写在六镇居民的脸上,仇恨刻在六镇居民的心里。

因为他们感到:这不公平!

孔子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美国独立宣言的第一句就是:人人生而平等。

显然,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

不能不说,没有对南迁鲜卑和六镇鲜卑公平对待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一大败笔!

其实,北魏朝中不乏有识之士。尚书令李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小气鬼兼大富豪)的长史魏兰根就对李崇提出,希望能把北方六镇改为州,把六镇居民从府户改为平民,提升六镇居民的待遇,解决六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和升官问题。

此建议可谓一针见血,魏兰根可谓富有远见!

李崇深以为然,于是上奏孝明帝。

然而,烂泥扶不上墙,朽木做不成梁,以元叉和刘腾为首的北魏朝廷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见识,他们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此置若罔闻,从而彻底失去了亡羊补牢的机会!

很快,报应就来了。

公元523年,六镇,这根火药桶上的引线被点燃了!

点燃火药桶的是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的镇将于景。

于景出身于鲜卑一流贵族(鲜卑八大姓之一的勿忸于氏,孝文帝汉化后改为于氏),是曾经执掌朝政多年的尚书令于忠的弟弟。

因为反对元叉,他被贬为了怀荒镇的镇将。

于景向来眼光甚高,自命不凡,此时的心情自然是非常郁闷。

想想自己从中央贬到边疆,从风花雪月的洛阳贬到荒凉偏僻的怀荒,从美女如云的首都到如今只能看到粗野的鲜卑村姑,这心理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太受不了了。

这狗屁地方,实在是太冷清了,就算在大街上裸奔都没几个人看!

这样的境遇怎能不令他感到伤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我在怀荒镇当冤大头。

正好这时柔然入侵,大肆骚扰。城中百姓饥荒,于是纷纷要求于景开仓放粮。

于景这人出身豪门,从小锦衣玉食,从来不知道体恤百姓,加上情绪本来就不好,于是便没好气地说,没看到老大我心里正烦着呢。告诉这些屁民,没有国家命令,不能放粮。

婴儿在饿极了的时候也会大哭大闹,何况是这些桀骜不驯的鲜卑人!

饥民们群情激奋,忍无可忍,干脆冲到了于景家中,杀了于景夫妻,分了仓粮,起兵造反。第三章武川梦之队

三朝皇族的故乡

造反的浪潮很快席卷了北魏大地。

继怀荒镇后,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的破六韩拔陵(姓破六韩名拔陵)也很快揭竿而起。

他聚众杀了镇将,改年号为“真王”—看这年号就感觉底气不足,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四面八方的百姓纷纷响应,声势极为浩大。

破六韩拔陵派遣大将卫可孤攻打武川镇和怀朔镇,自己则率军南下。

此时的卫可孤人多势众、气势如虹,虽然怀朔镇镇将杨钧和他手下的贺拔度拔父子四人极为英勇,但武川、怀朔仍然相继陷落,杨钧战死,贺拔父子则全都被俘。

由于贺拔父子在地方上的影响很大,因此卫可孤也没有难为他们,他们得以平安返回了位于武川的老家。

然而,卫可孤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妇人之仁,甚至可以说是玩火自焚。

因为不久以后,贺拔父子就联合了武川镇的其他豪杰宇文肱父子以及独孤信等人共同起事,干掉了卫可孤。

声名赫赫的武川豪杰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这是真正的全明星梦之队!

放眼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甚至放眼全世界,这都是绝无仅有的。

身为武川人,你要是不混上个柱国或者大将军,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出生于武川的豪杰以及他们的后代,先后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开创了灿烂辉煌的隋唐盛世!

至于名臣宿将,更是多如繁星!

此时,在武川风头最健的当属贺拔度拔和他的三个儿子。

贺拔一家在尚武的六镇地区是最耀眼的明星。

贺拔度拔勇猛善战,三个儿子更是弓马娴熟,胆识过人,人称贺拔三剑客。江湖传言:不识贺拔三剑客,纵称英雄也胡扯!

长子贺拔允,字可泥。武艺高强,颇有胆略。不过,比起两个弟弟来,他似乎还是稍有逊色—这是客气话,其实笔者个人感觉是差太多了。

老二贺拔胜,字破胡,骁勇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尤其箭术冠绝当时,不仅可以百步穿杨,而且还能左右驰射—骑在马上左右开弓,难度比奥运会射击比赛打移动靶要高得多。

老三贺拔岳,字阿斗泥,不仅勇冠三军,和二哥一样能左右驰射,而且上过太学,富有韬略,可谓文武全才,智勇双全。

比贺拔家族名气略逊一筹的是武川另一大家族宇文肱及其四个儿子。

宇文肱出身鲜卑名门,是十六国时期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的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的五世孙,史称其“任侠有气干”,是个急公好义的好汉。

长子宇文颢,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还以孝顺父母而闻名。可惜在这次攻杀卫可孤的战斗中为掩护父亲而不幸阵亡。

老二宇文连,为人比较低调,性情厚道,但打仗十分勇敢。

老三宇文洛生,是宇文家族最耀眼的明星,属于天生的领袖人才。性格刚毅,处事果断,而且少有大志,轻财爱士,乐善好施,江湖人称“小孟尝”。

老四就是大名鼎鼎的宇文泰,本文的主角之一,此人字黑獭—据说是因出生时有黑气覆盖而得名,成年后身长八尺,垂手过膝(和三国时的刘备一样),脸色发紫(类似三国时的孙权),背上长着一大堆黑痣,而且盘成龙的形状(和汉高祖刘邦相似,只不过长的位置不同)。

总的来说,就是刘邦、刘备和孙权的混合体。

这就是史书上写的宇文泰的相貌,感觉像个怪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不过这一年他还不满十八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只能跟在老爸和哥哥屁股后面混,估计也就是打打酱油而已。

在贺拔、宇文两大家族以外,此时武川镇的知名鲜卑豪族还有独孤家族(代表人物独孤信)、侯莫陈家族(代表人物侯莫陈崇、侯莫陈顺)、若干家族(代表人物若干惠)、尉迟家族、贺兰家族等。

除了这些鲜卑英杰,出生于武川的重量级人物还有两个汉人,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和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

尽管后来杨坚自称祖上出自关中汉人大族弘农杨氏,李渊则称祖上出自顶级士族之一的陇西李氏,但据后代史家考证,其实他们和这些高门之间的关系,并不比笔者和刘德华之间的关系近多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李虎还是杨忠,至少在三代以前就已定居于武川,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武川人。

武川,是真正的藏龙卧虎之地。

贺拔父子从这里出发,仗剑走天涯,一战定关中;

宇文家族从这里出发,手提三尺剑,艰难建北周;

杨忠家族从这里出发,一统旧山河,壮志贯长虹;

李虎家族从这里出发,百战兴大唐,盛世冠全球!

华夏从这里复兴,隋唐在这里开创!

武川,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烽火连天

按下武川豪杰们不表。

话说北魏朝廷听说北方六镇发生叛乱后,不敢怠慢,马上派临淮王元彧担任总司令率兵讨伐破六韩拔陵。

元彧这个人容貌俊美、知识渊博,堪称才貌双全,但是让他去打仗,相当于让美貌的美羊羊去和凶残的灰太狼决斗。对灰太狼来说,我才不管你长得帅不帅,我只是把你当一盘菜。

于是美羊羊元彧在五原被灰太狼破六韩拔陵揍得鼻青脸肿,大败而归。

事态严重,朝廷随即召开中央扩大会议紧急讨论平叛问题。

十四岁的小皇帝元诩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去年李崇曾公开上表要求北方六镇改镇为州。考虑到国家法律是不能随便改的,所以我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然而老李的这个奏折后果十分严重,导致北方六镇的镇民有了非分之想,结果竟然引起今天的叛乱。考虑到老李你身为皇亲国戚(李崇是孝文帝的祖母文成元皇后之侄),朕也就以宽大为怀,不追究你犯的错误了。现在我任命你担任总司令讨伐贼兵,将功赎罪。

提出亡羊补牢的正确建议,在小皇帝那里不但得不到认可,反而成了引发叛乱的罪臣,元诩的逻辑真是令人目瞪口呆—无论是福尔摩斯还是名侦探柯南,恐怕都无法分析他的思维模式。

我觉得他的脑袋不仅是进水还进水泥了,因为如果光进水的话肯定没这么混。

李崇这个人虽然贪财,但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外号是“卧虎”,只是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就过了退休年龄。

此刻他心里非常委屈,就好像看见老太跌倒后去扶老太却被诬陷的好心人一样的委屈。

但皇帝的命令是最高指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就这样,李崇出任北方军区总司令(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xiān)、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渊(因为避唐高祖李渊讳,史书上通常称为元深,在这里笔者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原名)两人担任副总司令,率军讨伐破六韩拔陵。

崔暹不听李崇指挥,孤军深入,与破六韩拔陵在白道(今内蒙古大青山)相遇,结果全军覆没。

不过,尽管崔暹这人打仗水平不行,但逃跑水平很行,居然单人匹马逃了回来。

此战之后,破六韩拔陵气势大盛,于是李崇只好率军退守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与叛军相持。

崔暹抗命不遵而且临阵脱逃,皇帝元诩大为震怒,命令廷尉把他抓起来治罪,但崔暹用美女、房产等贿赂执政的元叉,竟然被无罪释放。

吏治之坏,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崔暹最终依然难逃一死—他的死刑事实上只不过改为缓期四年执行,四年后他将死于河阴之难。

而在前线,总指挥的人选也出现了变动。

广阳王元渊向皇帝打小报告,说李崇的亲信—长史祖莹谎报军情、侵吞军款,于是祖莹被撤职查办,李崇也受牵连被免职。

元渊从此成为政府军在北方前线的最高领导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此时的北魏帝国风雨飘摇。

北边的破六韩拔陵气焰正盛、如日中天的时候,西北边境也出问题了。

先是高平镇(今宁夏固原)镇民赫连恩起兵造反,响应破六韩拔陵,随后推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

接着,秦州(今甘肃天水)人薛珍杀掉秦州刺史李彦起兵,并推举羌族人莫折大提为元帅,称秦王。

不过莫折大提很快就死了—估计老头子平时有高血压,不能太激动。

其子莫折念生的气魄明显比父亲大了好多,他自称天子,设百官,改元天建。

北魏朝廷赶紧再次开会讨论,随后任命吏部尚书元修义担任西道行台(西北军区总司令),率军讨伐莫折念生。

然而,元总司令刚上任,仗还没打就突然得了重病—至于是真病还是装病我就不知道了。没办法,只能临阵易将。

取代他的,是个引进的外国人才—萧宝寅。

萧宝寅的经历颇为传奇。

他是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弟弟,十六岁时因南齐灭亡而逃到了北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政治避难的先河。当时的北魏皇帝宣武帝元恪对这位流亡皇子颇为重视,把自己的姐姐南阳长公主嫁给了他。

萧宝寅也称得上是能征善战,怀着国仇家恨在与南梁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这次又再次被委以重任,负责率军讨伐莫折念生。

他的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崔延伯,骁勇无比,胆气绝人,号称当世第一猛将。

在西北战场上,崔延伯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大胜莫折念生的军队,歼敌十万,首战告捷。

但随后崔延伯乘胜讨伐胡琛手下大将万俟(mò qí)丑奴,却因为轻敌而导致大败,自己也中箭身亡。

树欲静而风不止,猛将已死而叛乱未息,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闻之大为惊恐。第四章乱世教主尔朱荣

轰轰烈烈才是真

几乎与此同时,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乞伏莫于也杀掉太守,聚众造反。

接着,南秀容的牧民万于乞真又聚众杀了太仆卿(负责养马的最高长官,类似弼马温)陆延,响应乞伏莫于。

但是这两人没能掀起什么大浪,很快就兵败身亡。

因为他们的运气实在是太糟,就好像世界杯决赛抽到了下下签—分到了死亡之组。

他们的对手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尔朱荣。

尔朱荣家住在北秀容,世代都是契胡(史学界大多认为契胡人即为羯人,与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的酋长。

其高祖尔朱羽健曾率部随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其后代孝文帝拓跋宏汉化改革,改为元姓)征讨后燕,是北魏开国功臣;祖父尔朱代勤曾任肆州刺史,受赐爵位梁郡公;父亲尔朱新兴,不仅曾任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等要职,而且还是个大慈善家,经常给朝廷捐助钱粮和马匹。

尔朱荣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是个大帅哥。他家里极其有钱,据说牛、羊、马、骆驼数量多得没法计算,只好以毛色分群,放养在山谷之中。

又帅又有钱还是世袭贵族,尔朱荣称得上是真正的高富帅。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据说他特别喜欢打猎,每次打猎时都像军事演习一样布阵,号令严明,计划周密,手下人都对他心悦诚服。

尔朱荣是个不甘平庸的人,对他来说,平平淡淡就是闷,轰轰烈烈才是真。

他并不满足仅仅做个富二代,他的目标是平定天下。

然而,这个志向实在是太大了,要想实现绝非易事,除了要有出众的能力,超人的实力,还需要合适的机会—这就和钓鱼一样,时机没到你再怎么使劲也没用,你能做的,只能是耐心地等待和用心地观察。

破六韩拔陵起兵造反导致天下大乱的时候,尔朱荣已经三十一岁。

他觉得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好机会。

他可以打着平叛的旗号,建立自己的武装,随后在战场上发展壮大,最终逐鹿中原,开创自己的大业!

说干就干,他马上广散家财,招募义勇,很快拉起了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部队。

拉出队伍单干,最重要的,当然是资金和人才。

钱不是问题,凭借尔朱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如今的尔朱荣堪称财大气粗,而且全是自有资金;但人才就必须要靠高薪招聘了,尔朱荣开出的年薪自然极有诱惑力,业绩好的话,可能年底还有大量奖金和大手笔的分红。

怀朔镇离尔朱荣所在的秀容川不远,得知这个招聘启事后,高欢的几个哥们儿都动心了,刘贵、司马子如、侯景以及高欢的连襟窦泰、贾显智的哥哥贾显度等人都先后应聘来到了尔朱荣的旗下,这几个哥们儿的能力也都不错,全都得到了重用。

不过,高欢并没有参加尔朱荣的队伍。

一方面,他向来做事谨慎,从不干没把握的事,想先看看形势再说;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想当老大。

在别人手下干,领导说你是才你就是才,领导说你是柴你就是柴,做惯老大的高欢不喜欢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他想要的是自己当家做主,组建自己的天下。

末世疯狂

几乎就在尔朱荣起兵的同一时间,洛阳城内又再次发生一次大变动—忍辱负重五年之久的胡太后又咸鱼翻身,重新执掌了朝政!

此时,狡诈的刘腾已经去世,而元叉这家伙又一直沉迷酒色,导致严重肾虚,精力不足,他的头脑老是迷迷糊糊的,对胡太后的监视也就有点放松了。

胡太后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小皇帝元诩偷偷见了面。

她一面哭诉元叉的狠毒,一面讲述母子之情,自己当年如何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儿子(北魏前期一直有立子杀母的制度,胡太后是个特例),为了保护儿子不被嫉妒的高皇后杀掉又是如何吃尽苦头,然后又说自己已经心灰意冷,想去出家当尼姑,说得声情并茂,声泪俱下。

小皇帝脑子本来就不是太好使,母亲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让他深受感动,他本来坚硬如黄豆的心肠立即就变得绵软如豆腐,母子两人当场就定下了废除元叉的计谋。

有了皇帝的旨意,废除元叉就如捏死一只蚂蚁。

而元叉向来人缘不佳,他平时有了好处,一直都喜欢独吞,关键时候自然没人愿意帮他。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朝臣们争先恐后地发扬痛打落水狗精神,元叉想不死都不可能了。

结果是:元叉被赐死,刘腾被戮尸,小皇帝无所事事,胡太后再次临朝称制。

此时北方叛乱频仍,到处民不聊生,大魏江山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再次上台的胡太后对此视而不见,不管政局如何糜烂,她只想要自己的私生活糜烂!

独守空房了五年之久,她如今早已饥渴无比,如同干旱的大地渴望雨露滋润一样渴望男人的怀抱!

她的第一个情人是郑俨。

郑俨出身于北方著名的世家大族—荥阳郑氏,这个人其实是她的老相好。据说早年郑俨在胡太后父亲胡国珍手下当参军的时候,两人就已经有一腿了。

如今郑俨在西北军区司令萧宝寅手下干活,很快,十万里加急鸡毛信,一纸调令,把郑俨从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上调到了太后龙床上,而且胡太后竟然不管国内外舆论如何大哗,硬是让郑俨昼夜待在宫中,其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每周七天、每天八小时的标准。

不过胡太后偶尔也会给郑俨放一两天假,但郑俨每次回家,胡太后都派太监跟在身后,全程跟踪,连撒泡尿都要提防有没有人监视,怎么可能和他老婆亲热?

郑俨虽然工作勤奋,但面对如狼似虎的胡太后,他还是逐渐感到精力不济,体力不支,有不能胜任的感觉,便引入了徐纥做他的替补。

徐纥是见风使舵的高手。

他先靠拍权臣赵修的马屁起家;赵修被杀后,他又巴结投靠了清河王元怿;元怿死后他又成了元叉的党羽,现在元叉也倒台了,他又成功通过郑俨抱上了最高统治者胡太后的大腿。其马屁造诣之高,全国无人能敌—可惜他没有把这门绝世马屁功夫写成书传下来,否则一定能畅销全球。

不过呢,就像有些女人被说成是“克夫”,这家伙是“克主”,凡是被他的马屁灌饱的主人没有一个不是死于非命的。

胡太后是个痴情女子,对情人,她可以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她任命郑俨为中书令、车骑将军;徐纥为中书舍人、黄门侍郎,总摄中书、门下之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所有军国诏令,都由徐纥负责。

和郑俨这个纯粹的花瓶不同,马屁专家徐纥其实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据说他口才极佳(否则怎么被称作马屁专家呢?),文才出众,可以同时对几个人口述诏书(这权力可真够大的)。而且他精力极为旺盛,整天处理事务,很少休息。

不过此人虽然有些小聪明,却根本没有安邦治国的大才。

此后,徐纥、郑俨两个人互为表里、权倾天下,号称“徐、郑”。

除了郑俨、徐纥两人之外,中书舍人李神轨也深受胡太后信任。人们怀疑他也和胡太后有某种不正当的关系,但是李神轨这人无愧于“神轨”这个名字,做事神神鬼鬼的,大家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据说李神轨的儿子看上了散骑常侍卢义僖的女儿,卢义僖不答应,想把女儿嫁给别人。结果在出嫁前夜,李神轨的护花使者—胡太后,竟公然违反婚姻法,剥夺婚姻自由,派太监紧急前往卢家宣旨:停嫁。

为自己的情人连这种事都能干出来,笔者只能说:这个女人疯了!情欲之火已经彻底烧掉了她的理性,她的才华,她的羞耻之心!

要说豪放,什么武则天,什么赵飞燕,什么潘金莲,在胡太后面前,统统都是浮云!

自毁长城

不过,不得不说,胡太后的运气还算不错,尽管她在宫里花天酒地,北方战场的形势却出现了有利的变化。

之前一段时间,破六韩拔陵一直在围攻北魏政府军,政府军则在广阳王元渊的率领下采取守势,两军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

元渊不仅颇有军事才能,也很善于用人,他最倚重的是参军(军事参谋)于谨—后来名震天下的一代战神。

于谨出身于鲜卑贵族,和被杀掉的那位倒霉蛋—怀荒镇镇将于景来自同一个家族,他熟读兵书战策,尤其是《孙子兵法》,性格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