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育儿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4:24:5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劲松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试读:

前言

1870年8月31日,玛莉亚·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省。1894年,蒙台梭利毕业于罗马大学医科,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但当时仍然无法改变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

在任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助理医师期间,蒙台梭利开始对智力迟钝儿童的教育问题感兴趣。她接触到了白痴儿童,对他们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奠定了她教育理论中“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并且由这两年的体验认识到,“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从而一改传统的完全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

1899至1901年,蒙台梭利任罗马国立心理矫正学校校长以后,把自己的方法实际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她学校的同工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以及教育法。并针对这些孩子们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增进智能,每天从8时到19时她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并做笔记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办法。结果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

蒙台梭利发现,对低能儿所使用的方法,既然能使较低的心智状态成长,它背后的“教育原理”必定也能更广泛地运用在正常儿童的身上,会使较高的心智状态达到更高的境界。为了证明这种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她决心重新研究“正常教育学”。经过沉潜苦研的7年,她逐渐地找出了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逐步地形成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论,所缺乏的就是验证的机会了。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正式开幕,3个月后,第二所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相继设立。在以后的岁月里,蒙台梭利与儿童教育专家一起,对纷繁芜杂的蒙台梭利教育著作根据教育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去粗取精,用最少的篇幅、最精炼的语言、最具体的案例、最有效的方法体现蒙氏教育的真谛,帮助家长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并学会蒙氏教育方法,这就是《蒙台梭利育儿全书》的出版。

20世纪90年代,有关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传入中国,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蒙台梭利育儿全书》从很多方面向读者阐述了新生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我们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会经历那些关键的阶段,让父母充分的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照顾得当。认为从出生到3岁,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大脑里装进去什么东西,就会影响孩子一生,就像软件的质量影响电脑的功能一样。最要紧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谁也不能重来一遍。

书中认为,要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要唤醒宗教或提高文化水平,我们必须仰赖孩子,他们具备无限的可塑性。但在孩子一岁半这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人为干涉儿童的发展过程,打乱生命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让儿童完成自己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使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然而,天才人物所具有的注意力方面的特征,是不能被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唤起的,无论他的教学技艺多么巧妙和高超。

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发展高级心理活动的先决条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语言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任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蒙台梭利强调要是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软环境或者硬环境),来逐步培养孩子听、说、写、读的能力与习惯。比如,让孩子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或引导孩子在理解运用口语的同时学习书面语言,以此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蒙台梭利还提倡通过引导孩子操作设计合理的教具,来使他们形成更主动、更专注、更独立和更自信的良好个性。

蒙台梭利教育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即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透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靠以后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第一章 婴儿的出生

做好接待婴儿的准备

婴儿这个尊贵的客人即将来到人世间,我们才开始做接待他的准备。环顾我们琳琅满目而又无比奢华的商品世界,有什么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呢?

有适合孩子用的盥冼盆和沙发吗?有他们适用的桌椅和刷子吗?也许您家里的房间很多,却没有一间是孩子喜欢的。富裕家庭出生身的孩子可能会幸运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房间,但大多数时候有点像束缚他们的牢笼。

设想一下孩子每天经受的不愉快吧:

如同成人生活在巨人世界里,那些巨人的身体硕大,腿特长,跑起来快成人无数倍,巨人的头脑也远比成人敏捷和聪明。成人短小的腿脚迈不过巨人高大的门槛,就算成人想爬过去,也得有人帮助。成人试图坐下休息片刻,可那椅子与成人并肩高,没有一番艰难攀爬,成人根本就坐不上去。成人瘦小的手掌握不住巨人的超大号的刷子,以至于面对脏衣服也束手无策。成人渴望舒舒服服洗个澡,澡盆却笨重到成人根本无法端起它的程度。

如果这时候巨人们还笑逐颜开地对成人说,对成人的到来他们期盼已久这样的话,那么,成人也将无法不对巨人有所怨言,因为巨人的准备和接待工作根本就没有做好,看上去,巨人并不打算让我们开心快活地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与此相似的是,孩子们想要的一切我们成人也没有准备好。从孩子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需要各种属于他们专用的玩具和用品,更需要一个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多姿多彩的环境。但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些都没有。大人们提供给孩子们的只是成人用品的微缩品,他们只是为孩子们的玩具娃娃准备了房间、厨房和衣柜,也就是说,孩子们只能以此娱乐,而不能真正地乐在其中。

这真是成人跟孩子们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没有人想到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于是,孩子们觉得,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过是被当作一个受愚弄的对象。

众所周知,儿童时常弄坏他们手中的玩具,尤其会破坏那些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玩具。但是,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却可以证明他们智力发达。因为他们试图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的”,所以要拆开坏玩具。换句话说就是,玩具的外观无法使他感到任何兴趣,他想在玩具里面发现有趣的东西。所以,有时候孩子会像对待仇敌一样,使劲将玩具砸碎,以此探索隐藏其中的奥秘。

孩子们希望用自己的盥洗盆,亲自穿衣和扫地;他们愿意使用与自己相配的桌、椅、沙发、衣橱和餐具,那是儿童依靠周围环境,运用各种辅助物品生存的自然倾向。他的想法是使用自己的双手促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并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孩子们不仅努力让自己在行为上像成人,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大人的模样。这不仅是出于孩子的天性,更是他的使命。

在“儿童之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时常流露出很快乐情绪,做事也有耐心,沉着有致,像一个最优秀的工人,也像一名最称职的公司管理人员。

在“儿童之家”,房间内的配套设施非常利于他们的行动:挂衣物的衣钩正好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当他们轻轻将一扇门打开的时候,他们的手恰好能握住门的扶手;房间里有重量正适合他们的臂力的小凳子,让他们搬动起来不太费力。在做这些活动时,他们的动作轻松、优美,让旁人都觉得那完全是一种享受。

鉴于此,我们提议:创造一个所有东西的大小都与为儿童能力相适应的环境,这样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潜力。在这种环境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生活态度定会令你连连惊叹,在这里,他们不仅会十分愉快地生活,而且内心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你会发现孩子就像土壤里的种子,自己重复练习成长发育。

当然,尽管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专心致志,但是他的动作会比较迟缓,因为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如同他的腿还很短,走起路来也就很慢一样。

我们凭直觉可以发现,孩子们的生命犹如茧中的蝶蛹悄悄蜕变为蝴蝶一样,正从内部开始慢慢发展并且完善。如果这一进程被我们无情阻碍,则无异于用暴力摧残生命!

但在现实中,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我们会随心所欲地禁止他们活动,就如同奴隶主对待毫无人权的奴隶一样,并且在我们做的同时,丝毫没有歉疚之心。许多人觉得,去尊重一个小孩的行为是很可笑的。

大人们对以下情形早已习以为常:当孩子正在用餐时,成人会很自然地去喂他吃饭;当孩子努力扣衣服的纽扣时,大人们又迫不及待地帮他扣上。总之,无论孩子做什么,都会有人代替他去完成,对孩子,成人连最起码的一点儿尊重都未给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我们的工作被孩子无心打扰时,我们就会厉声制止!我们总是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事表现出高度敏感,如果有人试图替代我们,我们立即会觉得那是一种冒犯。

试想,一旦我们成了那些沟通有限的巨人的奴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当我们正在舒适地品尝美味鲜汤,巨人却突然出现,抢走我们手中的汤匙,迫使我们快速地把汤喝掉,这样野蛮的动作几乎能让我们噎住。我们将对此表示抗议:“请你仁慈些,允许我慢些吧!”由此而生的心理压力,对我们的消化功能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样,对将要到来的约会我们心旷神怡,我们正在房间里兴致勃勃地穿外套,巨人突然闯进门,将一件我们不喜欢的外套扔在我们面前,强行为我们穿上。这样的举动极度地伤害了我们的尊严,当我们穿上外套出门那一瞬间就索然无味了。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不仅是美味鲜汤,使我们健步如飞,还包括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做某些事情。

为此,我们感到懊恼,也不完全是出于对巨人的憎恶,也包括我们的天性使然,是我们在生活中对自由这一权利的认知。

因为爱自由,我们的生命才被滋润;也正是自由,带给我们幸福与健康。自由的益处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生活上,在微小的言行举止中,它也一样被体现出来。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稚嫩的孩童而言,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需要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以,让他们享有更多精神与行为上上的自由,实在是必不可少的。

当成人们侵入孩子的时候,孩子们通过斗争和反抗来捍卫自己的生活领域。当孩子们想体会一下自己的触觉时,大人总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不许摸!”当孩子们尝试从厨房里拿点切碎的菜叶之类的原料,想做盘小菜时,他们甚至会被大人呵斥走开,并被送回他们的房间去摆弄他们的玩具。

事实上,这一刻,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正是他们内在精神发展、活动的过程;当儿童有意识地努力尝试某种行为,正是他们对周围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物质进行全力搜寻的过程。但是,在这不寻常的瞬间,他们的行为却被大人粗暴地打断!

与此相似,成人也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也会有一种被欺骗、被蔑视的感觉。其根源就在于,正当创造自我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行为遭受了意外中断,我们的身心蒙受了羞辱,并由此导致我们心理十分脆弱且不健康,甚至还会造成某些缺陷。

关于这样行为的后果,在成人世界里也是数不胜数,我们可以再举例说明一些。有些成人虽然相对不够成熟和稳重,但他们却具备某方面的天赋。

比方说,一个灵感丰富的作家,他会创作出饱含激情的作品去激励与帮助他人;一个数学家,他会因为揭示了某种可以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如同一个艺术家,当他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形象时,他就会希望在第一时间里尽可能把它呈现出来,以免灵感转瞬即逝,旷世佳作化为泡影。

假如就在这关键的那一时刻,他的思维被某些人粗暴打断,耳畔尽是这些人粗野的叫嚷声,要求他马上随他出门,有什么重要的事呢?不过是去下棋!此时,艺术家愤然:“你的行为太残忍了!由于你愚蠢的行为,我失去了宝贵的灵感,人类也因此失去了一首绝美的诗篇,一幅旷世佳作。”

尽管与此相比,儿童并没有丢失他们的艺术佳作,但却被迫丢失了自我。因为对他来说,他的作品就是塑造一个全新的“人”,也就是说,从他的心灵深处,锻造出一个饱含创造力的天才!于是,儿童因灵魂被误解而发出痛苦的哭喊——任性、顽皮和幼稚。

对一个孩子来说,受伤的不仅是灵魂,还有他的身体,因为,人的共性是一旦精神遭遇损害,他的身体也会一并受苦。

一家专门收养弃儿的慈善机构里,收养着一个相貌极丑的小孩,不过幸运的是,照顾他的妇女非常宠爱他。

偶然的一次,这位善良的妇女告诉小孩的母亲,她的小孩长得一天比一天漂亮了。听说如此,这位母亲便去看望孩子,可是她丝毫不认为孩子变漂亮了。她恍然大悟,可能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相处使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缺点习以为常。又过了一段日子,这位妇女再次向孩子的母亲描述着和以前一样的信息,这位夫人便再次和善地拜访了这家机构。这回她对那个照看孩子的年轻妇女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因为这位看护人只要一谈论孩子便充满了热爱。这位母亲领悟到,爱会使一个人盲目自信,她倍受感动。几个月后,那位年轻妇女饱含胜利的喜悦宣布,那孩子从此后完美无缺,毫无疑问地,她变漂亮了。这位母亲虽然吃惊,但她不可否认这事确实存在。

在伟大的爱的作用下,孩子的身体发生了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这种想法自我欺骗:我们已经给予孩子各种东西,新鲜的空气,营养丰富的食物。但事实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们什么东西。因为生命的关键在,于人的所有生理机能都要受到更高层次的因素的制约,而丰衣足食与新鲜空气对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儿童的身体一样需要灵魂的活动才能生存。

你可能不曾发现,野外的一顿便饭,比在空气浑浊的房子里的饕餮大餐更富有营养,这是生理学告诉我们的。因为在露天里,身体的所有功能会更加活跃,吸收也会更加完全。同样,与心爱的人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餐,要比与俗气的长官一起参加一个喜怒不定的贵族豪宴更能得到营养。

我们对自由的渴望足以说明一切。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琼楼玉宇,但我们的自由却被压抑,这种情境对我们的健康并无益处。

孩子降临时你在做什么

很多人认为,人类逐渐适应自身生存环境的最有效方法是文明。如果这个说法是对的,那么没有人比刚出世的婴儿更能敏锐的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一旦我们需要在瞬间适应环境,一定会觉得困窘,而婴儿在出世时则必须面对比这更坏的局面,因为他是从一个世界转换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人们肯定会问,那么,面对孩子的降临,我们能为他准备些什么呢?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好有专门的书籍对成人用何种方法来帮助婴儿适应新环境做出详细的记载。然而目前,这一页还是空白。因为人类生命开始的首页,还没有人试图去书写,到目前为止,仍未有人对一个新生命的迫切需要产生兴趣!

从往常的经验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受到的不好的影响,将会成为他一生发展的阻碍。胎儿在母体内的成形阶段和出生后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变化,对他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胎儿和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不仅会影响到其本人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就是在他整个生命的延续过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人们只知道分娩是产妇整个生命过程中最艰险的一刻,却没有人想到这对婴儿来说,同样是一个生死门槛。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认为分娩对婴儿来说同样是道门坎呢?因为产妇分娩后,婴儿就完全脱离了赖以维命的母体。一旦与母体分离,婴儿尚未完全发育的器官必须马上运作起来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婴儿在出生前,生活在母体内专为胎儿准备的温暖羊水中,享受母亲身体细心的呵护,没有受到外界的病毒侵袭,也不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就连最柔弱的光线,最轻微的声音,都被母亲的身体隔离在外,不让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干扰。

但是,随着分娩时刻的到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原本在妈妈子宫里安全静养的胎儿,突然被母体从温暖的羊水中排到空气里,经历一场筋疲力尽的生产,他得自己求生存了。如同一位长途跋涉的朝圣者最终到达了布达拉宫,脆弱的婴儿身躯被挤压着,带伤降临人世。这时,我们又有什么举措呢?我们是怎样去迎接婴儿的到来呢?

当人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妈妈身上,婴儿只不过被护士粗略地检查了一番,确定他能够健康存活就算是完美闭幕了。刚刚晋升为爸爸妈妈的一对小夫妻,满怀喜悦,看着他们的孩子的诞生,满足了他们作为一个成人的自我意识。孩子的到来,成全了他们期待已久的愿望,他们拥有了一个完整意义的家。他们的家庭,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融和在浓浓的爱的氛围里。

但当产妇在舒适的房里放松休息时,是否有人同样关心饱受辛苦的婴儿,也应该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静养一会,以便渐渐适应新的环境呢?令人沮丧的是,没有人想到婴儿经历的艰难的磨砺。婴儿的身体是那么的稚嫩而敏感,但却没人出于珍惜而去好好呵护他,也没有人尝试去理解婴儿对周围的一切会做出怎样的敏感反应。

有些人觉得,必要时,自然界一定会对它的子民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当今的文明已为人类创造了“第二天性”去掌握自然、控制自然。我们可以饶有趣味地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看到母兽为了避开强光刺激,把它的幼崽藏起来,还用它的身体给幼兽取暖。另外,母兽还会警觉地、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其他动物碰触它,甚至看一眼都不可以。

再回头看看人类的婴儿吧!从自然环境到文明社会,都没有为他们减少适应环境的累赘。更甚者,有人大言不惭的说,孩子能平安活着就已经足够。由此可见,“平安的活着”,是他们判断孩子是否适应环境的标准。原本,婴儿应保持还在妈妈子宫里的姿势,但事实是,婴儿一出生,就被穿上衣服,甚至包裹严实,他们柔弱的四肢受到了强劲的束缚。

有人认为:健康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害,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超强,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但是且慢,如果人类真的够强壮,为什么不干脆无拘无束地住在大森林里呢?为什么还要在冬天披上厚重的棉袄,或者坐在暖气旁悠闲舒适地享受生活呢?难道是大人比婴儿更弱不禁风吗?像出生一样,死亡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人必须面对的。既然死亡是如此自然,何不想方法减少自己对死亡的惧怕?既然我们摆脱不了死亡的威胁,为什么还要想绞尽脑汁来减轻死亡的痛苦?如此种种,为什么我们不想方设法去释放生产的痛苦呢?

总之,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为什么的无知,是那种已经深入整个文明社会的盲目。如同视觉上的盲点一样,人们对初生婴儿的一无所知,恰恰就是人类生命中的一个盲点。

对婴儿的特质,我们必须彻底地加以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一生下来就受到完善的照顾,也才能稳妥地跨出生命的第一步。只有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应以婴儿自身的需求为主,才能照料好婴儿。哪怕仅仅是想抱一抱他,也要格外温柔谨慎地对待,而且动作必须轻柔舒缓。不然,我们最好不要随便将婴儿移动。

大家应该清楚,从孩子出生到满月期间,极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去适应,去成长。期间最好不要让他穿衣服,也不要用布包裹他。提供婴儿在室温下的保暖是必需的,因为这时候的他,还不具备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自行调节体温的能力。因此,衣服对婴儿来说,起不到切实性的帮助。

有人并不认同这个论点,他们认为我忽视了各个国家已有的不同的传统育婴方式。对这种异议,我只能说对各种育婴方法我都略知一二。我曾在多个国家对各种不同的育婴方式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育婴方式都存在某些方面的遗憾。我还要声明的是,这些育婴方式实质上缺乏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醒悟。在我们迎接婴儿的出生时,花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这是绝对必需的!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地方或国家,人们都未曾对儿童有过彻底的了解。从孩子降临世间的那一刻起,大人的潜意识里就满是惊惶失措,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毫无价值。他们担心孩子的到来会打乱以往的生活秩序,房间也将凌乱不堪。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大人在照看孩子的时候总是忙不迭地的尾随其后,为那些可能会被损坏的东西随时准备着。大人们甚至想到了逃离,以平复他们忙乱的心境。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是大人们努力的目标,殊不知,此时却压抑了孩子所特有的随心所欲的性情。

有时,我们觉得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是任性的表现。事实上,孩子丝毫也不任性,只不过我们了解他太少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犯下的某些错误,都是因为不太了解孩子的性情。如,孩子从1岁到两岁的时候开始就容易有一种倾向,就是乐意每样东西都在他所熟知的位置上摆放着,并且对每样东西他都有专门的使用办法。假如有人将这种惯常的生活秩序打破了打破了,他会觉得非常伤心,甚至会想方设法把东西归回原位,这样,他的心情才会得到平静。

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也愿意“物归原处”,类似情况在我们学校里就曾发生过。那次,有个孩子入神地站在某处,低头看地上的沙子。他妈妈看到后,随手抓起一把沙子扬开来。不想孩子当场就哭起来,他边哭边把撒落的沙子收拢起来,掬回原处。这时,妈妈才知道孩子突然哭泣的原因,令人绝望的是,她还是将孩子的这种需要视为“不乖”。

另一位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阳光明媚,所以她把外套脱下来挽在胳臂上。就在那时她的孩子却哭闹不休,没有人能明白这孩子为什么会如此伤心。直到他妈妈把外套重新穿在身上了,孩子才平静下来,人们这才搞清了头绪。

上面的例子表明,当孩子看到物品被放在了他所不熟悉的位置上,就会严重影响他的情绪。可能大人们会想,这样的孩子理应被处罚,认为只有处罚才能纠正孩子的“毛病”。事实上,现在来纠正,未免多此一举,因为这样的缺点可能在孩子长大以后会自然消失。成人肯定不会因为有人脱去外套而在众目睽睽下号哭。但大多数时候,大人因为不懂得孩子行为的真正意图,想当然的认定这个孩子为不乖。要知道,孩子的某些缺点会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消失,父母没必要为此太过操心。当我们真正开始理解孩子就会发现,我们对他的纠正措施纯属多余,我们也将会继续喜爱这个有不少小毛病的孩子。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懂道理的大人。

最后,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的邻居有一个两岁的小孩子,保姆每次都会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个浴缸里帮他洗澡。有一天,这位保姆因为一些事必须离开一会,另一个保姆替代了他的工作。可是当新保姆帮孩子洗澡时,孩子就变得叛逆而不安分,大人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直到先前的那位的保姆回来后询问孩子:“怎么一洗澡你就哭呢?那个阿姨不是挺好吗?”孩子回答道:“她是个好阿姨,可是她帮我洗澡时总是倒着来。”大家这才明白,孩子每次洗澡,这位保姆都是先给他洗头,而后来的保姆是从孩子的脚部开始洗。对孩子来说,洗澡的先后次序是不能改变的生活规则,他在极力维护着这个规则。

可是,孩子的这种表现,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乖”!

心理胚胎的发育

应该将新生儿当作“心理胚胎”来看待,它是一种精神,为了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而孕育在肉体内。但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一片空白,他是个活的肉体,他有组织、有器官,这完全可以用科学仪器测量出来,但是我们指的精神却无从查考。这样精致灵活的身体难道是无中生有的吗?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婴儿一出生,就站在了人生旅程的一个使人印象深刻的起点上。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他身不由己,也不具备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如同一个虚弱的或瘫痪在床的病人,需要得到别人的照顾。除了啼哭,大部分时间里,新生儿都会一言不发。而他一哭,我们就会直冲到他身边,仿佛有人期待我们的帮助。经过大概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新生儿会慢慢变得坚强,也逐渐像个“小大人”了。

对于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成长变化,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生长成“人”的过程。换个视角讲,婴儿长大成人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启动着新生儿身体的能量。这个能量一启动,新生儿的手脚就开始动弹,大脑也开始运作了。从此,新生儿不仅可以自由活动,还有了表达思想的能力,这就是人的“内化”过程。

相比其他动物,人类的婴儿出生以后,很长时间内都需要别人的照顾。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对新生儿的成长意义非凡。我们发现,其他动物无论出生时有多脆弱,几乎都得在极短时间内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它们需要立马学会走路。一些食草动物甚至刚落地就得跟在妈妈后面颠簸,以避免成为肉食动物的猎物。同时,它们迅速地学会了与同类动物的沟通方式,如小猫学会了“喵喵”叫,小羊也知道了“咩咩”叫,虽然发出的声音很微弱,但还是能够听见它们连续的叫唤声。动物的成长准备期短暂且简单,可以这样说从一生下来,本能就决定了它的行为。你看那顽皮的小老虎出生的刹那,就能够自己站立了,甚至在出生后一天时间内,就已经可以在妈妈肚皮下灵巧地钻来钻去。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动物,不仅具有外在的形体,还具备了潜在的本能。而在它的动作中,所有的本能都会被显现出来,这就是不同物种的个体特征。有人认为,动物的特征不应从它的外貌上归纳,而应通过它们的行为加以总结。所以,动物身上具有的那些植物所没有的特性,便可被统称为“精神特质”。就连动物的精神特质在出生时都这样明显,怎么能说人类的新生儿就没有相同的天赋呢?科学理论说,一连串物种繁衍的经验累积出动物现在的行为特征,人类的特征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人类起初是直立行走,后来不断地开发出语言和智慧,同时将这一切传给后人。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隐藏的真理,可以用制造产品的方法来做比喻。现代机器可以快速大最地制造某些模样完全相同的产品,但有些东西却必须用手工慢慢制作出来,且各有不同。手工制作的价值,在于它具有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个比喻借用在说明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差别,动物就好比是被大量制造出来的产品,它们一生下来,就具有了与同种动物相同的特性。比较而言,人可以说是“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各有不同,是大自然雕琢成的艺术品。

另外,制造人的过程相当缓慢,其“内在特质”在他的外貌特征还未显现之前,就已经在逐渐形成,这可不是在拷贝一模一样的人,而是要制造出一个崭新的人。

关于人的内在特质是如何形成的,迄今为止还是个谜。我们要说明的是,人的制造从来都是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内在形成过程,就如同一件艺术品在展览之前,它的创造者一定是事先在静谧的工作室里进行了一番精工雕琢。

人格的形成是无形的,柔弱无助的婴儿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个谜。我们只想到婴儿将来会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却无从想象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有何等样的成就。比起其他动物,婴儿柔弱的身体里具有更为复杂的构造和机制,每个婴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所具备的特殊意志促使他顺利实现自身的转化工作。不管是音乐家、歌手、艺术家、运动员,还是英雄、罪犯、圣人,他们都以相同的方式被生下来,只是他们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形成之谜来到这个世界。正是这种差异,促使每个人去实现不同的抱负。

婴儿出生时的无助,一度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课题,不幸的是,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却从未对此抱有兴趣。在他们看来,这种现象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事实。虽然多数孩子都可以顺利度过这段无助的婴儿时期,但在孩子们的潜意识里,深深埋藏着这个时期的印象,并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心理后果。那些认为婴儿行动被动,心智也空洞的想法,真是愚不可及。还有人这样错误的以为,孩子在婴儿期过后之所以会奇迹般成长,完全得益于大人的精心照料和毫不含糊的养育。这些想法促使父母萌发了一种责任感,认为自己就是开启孩子内在特质的力量。于是,他们把培养孩子当作是在塑造一件艺术品,他们不停地提出期望,发布指令,美其名曰是为了发展孩子的智慧、灵敏度和意志力。成人认为自己承担了近乎神圣的职责,并坚信自己在孩子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就如同圣经里讲到的上帝一样:“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

要知道,只有孩子才真正掌握通向自己心灵世界的钥匙,神化后的大人所形成的自傲让孩子备受苦难,可是骄傲不是向来被人类所耻笑吗?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他的发展趋向和相当的智慧天赋,最终他能够施展自己的能力。这时,如果大人很突兀地施加干预,就会令孩子的努力付诸东流,并使他们自我目标的实现遭遇挫败。大人的行为非常容易给孩子原始自然的心智造成不利影响,这大概就是人类在传承中失败的原因。现实的问题是,尽管孩子必须历经困难和付出长久努力才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自己的心智,但孩子自己的精神层面没有丢失,只不过得花些时间才能将这种天赋展露无遗。

孩子那懵懂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打开并茁壮成长,它一点点地激发着被动的躯体,使它活跃起来,自我意识也被唤醒。但在现实环境中,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却狂奔而至,最终将他的心灵左右。在如此环境中,没有人能体会到,也没有人愿意接受“人类可发生内在转变”的事实,柔弱的婴儿其实并未受到些许的保护,也没有人辅助他度过艰难的发育期,对婴儿来说,这个环境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成为一种阻碍。

于是,作为心理胚胎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他所处的环境里挣扎求生。事实上,像生理胚胎一样,心理胚胎也需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呵护,需要爱和温暖,需要人们对它的存在给予尊重,需要一个永远也不会阻碍它发展、能够完全接纳它的环境。

假使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大人就应该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当孩子以“心理胚胎”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世界时,就赋予我们新的责任。那个柔弱而优雅的小东西,那个惹人疼爱,被我们用很多衣物包裹着的婴儿,就如同我们的玩具,一定会将我们的爱唤醒。

在孩子试图转化的过程当中,人类必须面对许多内在的挑战。尝试理解还不存在的意志和思想,只是笑谈,但这种思想和意志迟早会控制和激励我们被动的身体。

从婴儿时开始,孩子柔弱的生命之花绽放了,大脑从此有了意识,对周围的环境,他开始萌发好感,在努力实现自我的前提下,他的肌肉也能动了。

对孩子的努力,我们必须给予理解和支持,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人格发展和定型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责任是那么的重大,我们应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制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环境。

这是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领悟的科学,也是我们发展这门科学长期以来的首要原则,因为在推断出人类发展史的最终结论之前,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去完成。

心理与身体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将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几个阶段性的心理成长的划分。最先做这项研究的是哈伍洛克·艾利斯和W·斯特恩,许多人都热情地支持了他们的理论,尤其是夏洛特·布勒和她的追随者。

虽然哈伍洛克·艾利斯的看法不同于当时流行的观点,但与弗洛伊德学派的研究的结果异曲同工。

在这之前,人们通常都认为新生婴儿太过渺小,不具备什么研究价值,其价值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被重视,哈伍洛克·艾利斯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已经落伍。现在,心理学家们相信,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各阶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且差异明显。有意思的是,各个心理成长阶段与不同的身体成长阶段紧密相关。心理变化在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之间尤其明显,一个心理阶段结束,另一个心理阶段接踵而至,以至于人们都夸张地说:“所谓成长,就是一个持续再生的过程。”

从出生到6岁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相同。我们也可以将这个阶段分为0至3岁和3至6岁两个不同的时期。

0至3岁是第一个时期,这期间,我们无法了了解儿童的心理,也不应该直接对他施以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不能上学,事实上,也没有愿意接受O至3岁儿童的学校。

3至6岁是第二个时期,这时,儿童的心理类型不会发生太多变化。但是儿童的人格已经产生很大变化,特别容易受成人的影响。可能父母不那样认为,但只要把6岁的孩子与新生儿对比,你就会发现其中惊人的变化。我们暂时不说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只需要承认这个事实,即是一个6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了。

6至12岁是心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这是个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儿童给人们健康、强壮、快乐的感觉。心理学家罗斯曾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以下描述:“这种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折射出来的稳定,是儿童阶段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稳定基本与成年时期相同。很容易假设,如果一个外星人初次光临地球,在没有接触成人以前,多半会以为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第二阶段不仅在心理上明显不同于第一阶段,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非常显著,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儿童开始换牙齿。

12至18岁是心理成长的第三个阶段,孩子在这期间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一阶段也能分成为12至15岁、15至18岁两个时期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基本发育完成,18岁之后,即使年龄在增长,身体也不再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了。惊讶的是,政府的教育部门对此已经有所觉悟,却不是很明确,只是停留在一种模糊的直觉上。

他们较为认可0至6岁这个阶段,因为孩子在6岁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了。人们清晰的感觉到了6岁孩子身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即他们已经懂事了。显然,如果儿童不能走路、听不懂老师说的话,那他就根本无法过群体生活。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认可了儿童的这种变化。

可是,教育理论界对此却反应迟钝,至今为止,他们对这个问题仍麻木不仁,仅仅止步于认识到这些明显的事实——新生婴儿与6岁孩子之间的明显差异。无疑,6岁儿童已经可以自理,能够上学,能够听懂别人的言语,这说明他们有了十足的进步,因为刚出生时的他们一无所知、什么也不会。

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第二阶段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12岁的儿童开始进入中学学习,世界上众多国家都这样。也就是说人们普遍意识到,6至12岁儿童最适合接受基础文化教育。怎么会这样呢?这绝非是偶然的巧合,这样相同的教育设置,无疑是出于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共同认识。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心理上,这个年龄的儿童适于上小学,他们可以耐性去学习,能够专心听讲,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事实上,6至12岁的儿童不仅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毫不影响。因此,接受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非这个阶段莫属。

12岁之后,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进入了另一个类型,这一点各国的官方教育也认识到了,所以,这时候孩子需要接受一种新的学校教育。

这个时期也被分为两个小阶段。与此相应的是,中学教育通常被分为初中和高中。大多数情况下,初中是3年,高中则为4年。这种划分合不合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实,即12至18岁的教育一般被分为两个阶段。

心理学家普遍关注着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因为12至18岁这个年龄段与0至6岁有些类似,心理变化更加明显。同前一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不再那样简单,也不再平静。这期间,青少年的性格浮躁,且有一种叛逆倾向。身体发育也不像前一个阶段那样平稳。

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通常得不到学校教育的关心,他们事先就制定好了作息时间表,不管它是否符合学生的愿意,学生必须遵从。学生们被迫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课、长时间去学习。

学校教育的最高级别自然非大学莫属。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区别甚微,依旧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只是课程量更厚重了,知识内容也更丰富了。

不少大学生不修边幅,蓄着不同式样的胡须,扎堆挤在教室里而,给人古怪的印象。这些曾经的孩子虽然成人了,还是被当作小孩看待,他们必须遵从老师的命令,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听讲。除非父亲大发善心,否则不能逛街,禁止抽烟。如果考试不及格,还会受到父母的责骂。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开发这些年轻人的头脑,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医生、律师或工程师,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社会所需要。人们肯定要问,什么时候这些年轻人才能拿到学位?毕业后的他们能赚钱养活自己吗?对自己选择的职业能做到得心应手吗?企业可能把设计方案交给这样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吗?这个初出茅庐的律师能打赢官司吗?眼下,对年轻人缺乏信心是个普遍现象,我们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

原因并不复杂,多年来,这些年轻人只是在听讲,仅靠听讲能使人成熟吗?只有在实际的工作经验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年轻的医生需要几年的实习期,稚嫩的律师必须得到专家的指导。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毕业生们要想得到这些理想工作,还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推荐,打破无数阻碍。令人不愉快的是,世界各个国家都处于这种尴尬境地的年轻人数不胜数。

在纽约,几百名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上街游行,他们高举横幅,上面写着:“我们没有饭吃,我们没有工作。我们将来怎么办呢?”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就是如此,虽然已经认识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但还是不愿意打破传统习惯,彻底脱离现实生活。

过去的几十年,2至6岁的孩子根本不受人们关心,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各式各样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承担了这些孩子的教育。可是,大学的情况似乎一成不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目前,人们仍然认为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大学,因为大学生无一不是智力超常的人。

可是,对人的研究开始被心理学家高度的关注,如此一来,一种相反的认识倾向出现了。和我一样,很多人相信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而是在0至6岁。他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人的智慧,并且在这个阶段,人的心理也正在定型。科学家发现,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形成意义非凡。于是,这一观点激起了我们对生命潜能的研究,特别是对新生儿和1岁儿童的研究。

相较于过去对死亡的兴趣,科学家们对新生婴儿的兴趣也丝毫不逊。人死后会怎样呢?早期,这个问题一直被人类所探讨。现在,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了,新生儿身上发现的无限潜能,再次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这在过去的时光,是人类根本不了解的。

没有一种动物比人类还需要如此漫长的婴儿期,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某种创造性的潜能在这个发育过程中始终在发挥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婴儿刚出生毫无见识,对外物一无所知,可是1年过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刚出生的婴儿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记忆,更谈不上什么主观意志。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时间中去慢慢发展。动物却不同,初生的小猫就会“喵喵”叫,牛犊和刚钻出蛋壳的小鸟一落地就能发出和它们父母同样的叫声。初生的婴儿除了会发出“哇哇”的哭声,其他什么也不会。

人类没办法决定自己的成长过程,对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束手无策,但人类可以研究这一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从没有到有的过程,无数奇妙的变化充满其中。试图了解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

你要是觉得1岁以前的婴儿总是在沉睡,这种想法愚不可及。事实上,他们的大脑和我们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巨大的创造力潜藏在这个大脑里。这股力量潜移默化着,由此形成他们奇妙的内心世界。婴儿出生后的一个年头里,他们的发音器官已经逐步发育完善了,还掌握了语言。另外,他们在不停地储存身体发育所需的能量,以备身体的发展,因为那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成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所需的是什么,婴儿却想不到,而这些伟大的创造活动,都是在婴儿的无意识中完成的。事实上,婴儿是在创造着知识的同时,创造着对这些知识的要求。

假如成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那么婴儿的行为则出于无意识,只是这种无意识不同于我们的想象。无意识的头脑具有非常的智慧,不仅婴儿如此,包括昆虫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这样。恰恰就是这种无意识的智慧在帮助婴儿成长,这始于对环境的吸收。那么,婴儿怎么才能从周围的环境汲取知识呢?其实就是通过运用以上所说的那些特性。婴儿的热情正是被周围的事物所唤醒了,注意力也被他们吸引,于是,一种互动在婴儿与环境之间开始了。婴儿通过天赋能力汲取知识,而不是通过思想来获得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语言。儿童是怎么学习说话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常常这样回答:儿童天生就有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这个回答等于没有回答,婴儿周围有成千上万种声音,可是他们只学到了人类的声音,为什么呢?

在周围多种声音之中,婴儿只听取人类的声音,学习人类的语言,就说明人类的语言给婴儿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且最为强烈,并促使他们的神经系统产生热情。同时,在内心激起情感共鸣,进一步促使他们发出同样的声音。

类似于人对音乐的感受,这种现象并不难被理解。人们在听音乐时,不仅脸上的表情随着旋律在改变,连他的头和手也会随节拍活动。当然,婴儿对语言的感受远比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强烈。婴儿受到周围声音感染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尽管人们很少看见他们的舌头和脸颊在动。但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婴儿的所有器官都在接受发声的学习。

以上讲的是婴儿是怎样听取声音的。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学习语言的呢?语言又是如何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呢?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母语认定为在婴儿期学到的语言,它与后来学习到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相当于真牙和假牙的不同。

一开始,婴儿听到的只是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声音,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懂得了其中的含义。那么,这些单纯的声音是如何被他们理解的呢?儿童除了学会词语和其中的意思,还掌握到句子和语言结构,因为要理解语言,前提就是必须懂得句子结构。比如人们讲“玻璃杯放在桌子上面”,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上,词语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句意。如果把词语顺序颠倒,说“上面桌子放在玻璃杯”,人们就很难了解是什么意思了。正是因为儿童掌握了语句的顺序,他们才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那么,婴儿的认知能力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常说:“这些东西孩子都记住了。”却没有意识到记住东西得依靠记忆力。但是,处在婴儿期的孩子还缺乏记忆力,相反,他们需要培养这种能力。另外,还要理解语言顺序对语意的影响,这就需要明白推理,这也是婴儿不具备的一种能力。显然,我们难以理解婴儿是如何学习语言的,成熟的大脑也难以完成,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与成人比,儿童具备非凡的智慧。

可以这样理解,成人通过大脑来学习,婴儿则通过心理能力直接汲取知识。

成人的学习只是接受,即把知识输入并储存在大脑里,就像往花瓶里灌水一样,人与知识的直接联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与此不同,婴儿通过学习经历了一个转型过程,由学习塑造了自身。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自己的母语,在幼小的身躯内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化学反应,知识不但存入大脑里,还促成了大脑的发育。如此这般,婴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时候的心理为“具有吸收能力的心灵”。

虽然,我们无法想象婴儿这种独特的心理能力到底是怎样的,但却不可否认这种能力的优势。如果我们也有这种能力该有多好!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休闲游戏中学习新的语言,就可以如同吃饭、呼吸一样轻松自如地汲取知识。真能这样该多好呀!试想一下,一开始,我们并未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但是突然之间,新的知识如同星辰一般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如果有这样一个世界,没有学校和教师,没有书包和图书馆,人们根本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居民闲散地生活着,每天只是吃饭走路,却通晓一切的生活知识。诸位一定认为我是在讲童话故事。事实上,这样的生活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在无意识中他们学会了任何知识,不带任何的学习负担。

人类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知识,同时大脑得以发育成形,这是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要付出代价。当学习逐渐变得有意识时,获得任何一点新知识都要付出不少代价。

动作,是儿童学习的另一件大事。婴儿生下来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襁褓之中度过,那时的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但不到一年,他们就能够走动,且学会了许多新动作。这期间,他们整天都无忧无虑,开心玩耍,同时逐渐学习其他动作。这时语言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问题,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引起他们高度的关注,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印存。

儿童学习动作是有规律的,每个动作都有它特定的学习期。在学习动作之前,幼儿已经开始了无意识的心理发育,大脑早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学习。

在婴儿学习第一个动作初始,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就已经向有意识转变。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3岁的儿童会反复不停地玩弄某些东西,这些游戏活动是有意识的,通过对玩具的研究,儿童的思维正在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此后,他们的行为也将逐渐变得有意识,而且通过活动使自身变得完善。就这样,最初无意识的游戏活动,慢慢变成为有意义的工作。人类智慧的工具是手,儿童也是从使用手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儿童的性格在这些经验中最终形成了,但是也给他们带来了限制,因为经验的世界远比无意识的世界狭小。

从婴儿降生起,这个神秘的学习过程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逐渐获得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并将其转为记忆的一部分,继而获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对从事儿童教育的人来言,突然之间,这些6岁大的孩子拥有理解力,并且能够耐心地听老师讲话,正是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

近年来,婴幼儿心理的研究使人们眼界大开,儿童的这个神秘世界震撼了人们。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分析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

对于0至6岁儿童的心理发育,成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提供帮助,而不是教育。假如我们能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一个正确认识,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使这个学习阶段延长,促使儿童自己发展掌握知识的能力,这一举措将意义非凡。如果能使人类摆脱学习过程的艰辛,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将是对人类莫大的贡献。

可以认为,源于对对儿童心理的发现,一场教育革命正在爆发。当人们发现婴儿的心理与成人完全不同,人们了解到婴儿的学习能力属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会变成有意识的基础,使婴儿通过游戏从周围环境汲取经验;当人们意识到教育不能直接介入这个过程,那么,儿童教育理念就发生彻底改变。

既然儿童能够自然地吸收知识,那么这个性格的形成阶段就十分重要。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帮助替代被动的灌输知识,教育应该让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尽力消除儿童天赋创造力形成的障碍。如此,教育不再只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而是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

成人应给予儿童帮助,不是因为他们幼小,而是因为他们天赋的创造力还处在萌芽阶段,脆弱之至,需要成人的呵护。并且,成人提供的帮助应促进儿童这种天赋能力的发挥,而非指向儿童本身。

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促使儿童自然学习能力的发挥,使这种潜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儿童时期小脑的发育

长到6个月时的儿童,小脑开始迅速发育,持续到14至15个月,然后发育速度逐渐放慢,直到4岁半时完成。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儿童同时进行两方面的发展,小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还有行动器官的发育成熟。

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长到6个月时就能够坐起来,到9个月时就可以摸爬滚打,10个月左右就能够站立,12至13个月时开始迈步移动,到15个月时,平稳的走路已不成问题了。

与运动有关的神经系统,在学习行走的同时也发育成熟了,如脊柱神经就是在这时形成的。行走依靠脊柱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达给腿部肌肉,如果脊柱神经不曾发育成熟,则传递受限。这对于控制肌肉非常重要,只有各种肌肉运动协调作用,行走过程才能完成。

骨骼发育是行走必需的第三个因素。刚生下来的婴儿骨质很软,腿部还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因此,骨骼硬化之后才能开始走路。

此外,在这期间,婴儿颅骨上的缝隙也已长满,就算儿童不慎摔倒,也不会伤及大脑。

行走,是由一系列组织协调完成的,需得相关器官协调发展。所以在儿童的小脑、脊柱神经和骨骼发育成熟之前,父母不能教儿童走路。因为走路也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一旦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就会给儿童造成危害。所以,必须遵守自然法则。

同样,如果我们试图阻止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走路,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他的相应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必定会发挥作用。用自然界的话语去理解,“创造”一词不仅意味着生成了什么,还意味着生成物所发挥的作用。

任何一个器官一经形成,就要发挥它的作用。在现代术语中,器官的功能性工作被称为“环境经验”,如果没有获得这种经验,就代表器官发育不正常,或者发育不够完全。只有器官充分的实现了它的功能,才表示该器官已经发育完全。

只有从环境中不断汲取经验,儿童才能得以充分发展。这个儿童汲取经验的过程,专家称之为“工作”,因为它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儿童会不停地说话,没人能够阻止他们,在他学会了语言之后,要说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最难办,让儿童保持沉默就是其中之一。儿童行走、说话的要求一旦被妨碍,就会束缚他们的发展,甚至变得畸形。

因此,儿童在获取行走能力后,独立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们要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就需要能自由发挥这些能力。心理研究表明,人的一切发展都不是必然的,都是有前提的,“所有个体行为都源自环境经验的影响”。

我们都明白,对儿童的成长,我们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假如我们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发展,那么,我们就只能为他们获得的每一点进步而开心。尽管如此,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环境经验的缺失,可能会减缓儿童的发展,甚至会逆转正常的发展。

教育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儿童提供学习环境,使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力得以全面发展。这不只是出于我们的爱心,或者讨孩子们欢心,更要求我们改变观念,遵循自然法则,与自然进程协调统一。

这一步跨越之后,儿童还会要求更高层次的经验。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儿童喜欢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他们总想随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个东西想要,那个玩具想要,愿意自己穿衣服,或者做一些奇怪的事。

大人从不曾要求他们这样做,完全出于他们的自愿。他们如此强烈地希望获取经验,以至于总会遭到大人的阻止。这时的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阻止的不仅是儿童的行动,更是自然法则的实现,因为儿童的行为是为自然所支配的。

对成人的依赖被逐步摆脱之后,儿童就会要求精神上的独立。他的个性也就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这期间,他对获取的经验开始做思考,寻找各事物间的联系,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而不再依赖于人。

社会必须还给儿童全部的自由,使他们获得独立,使他们自身的能力得以正常发挥,是目前我们必须马上去做的事情,而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

我们认为,人类只有通过自由和丰富的环境经验,才能实现和完善自身的发展。这是基于对生命和自然的科学观察,基于客观事实得出的结论,而非一种时髦的理想主义理论。

当然,这里所说的独立和自由,与流行的观念不同,我们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儿童。由于我们对自然缺乏真实的理解,不少人会怀疑,成人是否能给自由和独立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毫无疑问,目前人类对自由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

通过对儿童发育的研究,人们相信只有在儿童身上,自由、独立和生命的真实意义才能被反映出来。自然是最公正、慷慨的赐予者,它按需分配给他们自由和独立。唯有在它的怀抱里,自由才会成为生命的法则。我们有理由认为,自然界起作用的方式势必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这样看来,儿童好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场景,而我们只能参透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更应该相信,儿童所展示的是一种事实,透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接近真理。因此,儿童成长所获取的自由,更加拓展了成人的思维空间。

这样的话,儿童不断获取独立的发展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来源于什么呢?这个目的就是——标志生命不断完善的个性。但是这个发展目的是自然界内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一种能力,都能够独自发挥作用,并非人类所独有。

因此可以说,当儿童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展自身的时候,他也就实现了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

生命个体是怎样实现这种独立的呢?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它又是怎样获得自由的呢?经过持续的努力,生命作为一种处于激发状态的能量,时刻奔涌向前。独立是一个不断征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割裂的静止状态。自由只能通过强壮的体质和完美的个性来证明,为此需要付出艰辛卓绝的努力。

儿童独立意识完善自身

儿童会努力实现自身的独立,如果没有心理回归倾向。婴儿在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如同离弦的箭一样,朝自身独立的发育方向奔去。他们将不断克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全力完善自身,这是由于在儿童的体内具有一种巨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停地发挥着作用。

生理学家帕西·纳恩先生称这种力量为“具有目的行动”。如果我们想在成人身上找到与此相似的东西,那就有点“主观意愿”了。这是个不大确切的类比,因为主观意愿仅仅是人意识的一部分,且倍受限制,而“具有目的行动”却是指生命的本能,可以说是生命演进的推动力。儿童成长的源泉完全是基于这种力量的存在,发育过程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它。如果发育不受任何干扰,一种“生命的愉悦”就会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就会洋溢激情和活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对独立的要求,基本体现在这种“自然发展”上。也就是说,只要成人对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必须的帮助,他们就会完成自身的独立。儿童心理发展是这样,他们的身体发育同样如此。因为身体同样具有使发育完备的推动力,而且十分强烈,唯有死亡能阻止它的前进。

接下来,我们将就儿童“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探讨。

新生儿脱离了子宫这个“牢笼”,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出生赋予他强烈意愿去认识外在环境,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他敞开,他开始汲取各种知识来完备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天生就有“征服世界的欲望”。

生命发展第一阶段的标志,就是这种“征服世界的欲望”,它表明外在环境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能肯定地说,儿童喜欢这个世界。或者套用凯兹的话:“对儿童来说,这个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官刺激。”

感觉器官是婴儿身上最先工作的器官。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感官不能汲取信息,它们还有什么用处呢?

环顾四周,我们能看见什么?能看见视野之内的一切东西。侧耳倾听,我们能听见什么?能听见可辨声域内的一切声音。人的感知范围十分广阔,但人并非天生就能分辨这些东西。从声音的角度去说,婴儿最初听到的仅仅是一种混合的音响,随着与周围环境交流经验的积累,才慢慢可以分辨出声音之间的差别,这一过程正好合乎完全形态的心理学。

一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首先要吸取所有能够感知的东西,随后对它们一一加以鉴别。如果情况相反,儿童不但不能体会到周围环境的美妙之处,反而有一种恐惧感,这时,外部世界就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源泉,而是变成恐惧之源。

显然,以上两种情况差别很大。研究表明,婴儿6个月左右生长过程会走上正常之路,前提是他开始接受外界的影响,从婴儿的身体发育中,可以找到证据。当然,还可以进行一些测试,比方说,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分泌胃酸,开始长牙,身体开始发育。如此一来,6个月大的婴儿不但能吃母乳,还能吃些与母乳混合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他们无法消化吸收除母乳外的食物。

所以不妨认为,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相对独立,他们好像在说:“我们可以离开母亲了,我们能够独立生活了。”儿童成长为少年的时候,类似情况还会在他们身上发生,那时的他们将会因自己对父母的依赖而倍感羞耻,并尽力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

大概在6个月左右,有一个重要标志——婴儿的小嘴里终于能吐字发音了,这表明他们顺利完成了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之后,儿童的发展将迅速加快,直至他们完全独立。儿童从他开始说话的那一刻起,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再依赖于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是人类成员了,因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儿童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他与社会的交流方式。

儿童成长、取得独立的重要一步,就是学会运用语言,开始与他人进行交流。起初混沌朦胧,还什么都不会的婴儿,现在不仅可以听懂他人说话,还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多么令人惊讶,就像他们一觉醒来,就同时具备了倾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再过6个月,儿童就1岁了,他们开始学会走路,两条腿能够到处走动,随意跑来跑去。如果有生人靠近他,他还会躲避,在身体上,他也自由了。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在逐步发展,循序渐进,最终迈向独立。如今,给儿童提供帮助,并促使他们独立已不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独立了。

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大自然赋予生命独立的能力,也就会全力促成这种能力的实现,从而将自由和独立赐予儿童。

学会行走,对儿童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不是简单的出于行走是复杂的肌体活动,证明儿童体质发育的完善,还因为行走出现在儿童1岁左右,恰好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汲取周围环境知识是同时进行的。

在哺乳动物世界里,只有人不能免除学习行走的过程,其他哺乳动物刚出生就会走动,几分钟后甚至还能奔跑。人类则不同,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必须在襁褓中生存一段时间,并且在这期间逐渐培养这些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儿童在站立之前,需要实现身体三个方面的发展。

你可能会认为用两腿站立和行走非常简单,其实颇为复杂,需要几部分复杂的神经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大脑底部的小脑——控制人的平衡和运动的器官。可以这样认为,儿童能否行走,要取决于小脑的发展。

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自行其是,是婴儿的第一本能。在争取独立时,儿童的首要意识就是自我保护,避开外来伤害,避免被他人阻碍,最终实现自己的要求。

一些庸俗之人认为,无所事事是生活的最佳状态,什么事也不做,躺在床上,吃饭穿衣都有人伺候。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婴儿出生前的生活最惬意了,那时的他,待在子宫里,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操心,一切都由妈妈料理。但是,想想婴儿学习语言这一艰难历程吧,为了学会与人交流,即便是在襁褓中,婴儿都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如果无所事事是生命的最佳状态,那么婴儿何必再学习说话,在襁褓里被人呵护不是挺安逸吗?学会说话后,还得学习吃饭、走路,还有动脑思考,这些活动都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迸发出强烈地进取意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不断熟悉而愈发强烈。

儿童不只是向我们证明了知识的价值,还显示了自然的教育方法是不同于社会教育方法。通过自身的行动,儿童寻求着独立,他们毫不关心学习以外的其他东西,一心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识,汲取周围环境的经验。

我们必须弄清楚,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如同给予一个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独立,一旦停止工作,他们就不能生存。这种生存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违背这种规律,只能使其发展倒退。

所有生命都以能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能量精力充沛,所以,只有通过活动生命才能达到完美。社会的活力来自代代相传的人们。有人企图自己偷懒,把工作推给别人,这种意图违背了自然规律,是生命衰退的体现。这种现象开始于儿童时期,根源在于婴儿出生后的几天里,没有人帮他们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以致他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这样的儿童无法离开别人的依靠,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喜欢睡觉而非交朋友。

这些都是退化倾向的表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向子宫回归的倾向”,这种倾向试图逃避独立。但是正常的儿童会逐步走向独立。于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怎样对这些不正常的儿童进行纠正,怎样治疗这种衰退症状。

这些发展有偏差的儿童,厌倦生活的环境,他们眼中只有困难和障碍,在他们看来,这些障碍很难被克服。如今,这种孩子成为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产生了儿童精神病理学。在西方国家,还涌出很多儿童心理病诊所。为了帮助这些儿童,科学家研究出了很多治疗方法,其中的游戏疗法就为我们所熟悉。

儿童的学习环境应该不能有什么障碍,障碍越少越好,最好完全摒除。重视儿童教育的国家,会提供许多富有吸引力的东西在儿童的生活环境里,那些非正常儿童的生活环境更应该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觉得障碍并不可怕,它很好克服。所以为了帮助儿童发展自身的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儿童去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儿童生活的环境应多姿多彩,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可以汲取经验。只要我们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准则,就可以使有退化倾向的儿童发生改变。使他们不再消极,热爱工作;不再萎靡不振,而是朝气蓬勃;不再因为害怕而逃避,而是热情开朗、兴致勃勃地享受生命的乐趣。

对非正常儿童来说,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一个治疗的过程,这与一个正常儿童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等同的,都不能离开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教育。尽管我不打算做理论上的探讨,但是在对此进行详尽阐述前,有必要就“成熟”一词做一下解释,因为就本书的内容来讲,确切理解“成熟”的概念极为重要。“成熟”起初是遗传学和胚胎学的概念,用以表示生殖细胞受精前的发展过程,就是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这个概念被借用到儿童心理学后,具有了更多内涵,它表示一种成长调节机制,该机制确保每个器官的发育平衡。虽然哈诺德·盖塞尔并没有提出一个精准的概念,但他还是发展了这一理论。如果我领会地对的话,他的意思应该是:生命个体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必须被遵守,因为生命本能支配着儿童的学习过程,生命赋予儿童的某种特性和倾向会引导他们去学习,还有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盖塞尔认为,外在指令根本无法约束儿童的这些功能。

毫无疑问,在儿童身体发育方面,盖塞尔的观点是正确的,正如前面所说,在儿童的各个行走器官发育成熟之前,教他们走路是天方夜谭。同理,儿童的心理发育没有到某种程度之前,也不可能学会说话。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始终坚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完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被我视为儿童教育的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盖塞尔的说法毋庸置疑,但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来说则未必合宜。比方说,他认为“和身体发育一样,儿童的大脑发育也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这种说法绝对不确切。假设把一个儿童留在荒岛上,除了给他必要的食物,其他什么都不让他接触,接触不到人类,完全自由发展,这个儿童的身体发育可能很正常,但心理发展肯定有问题,那个一度家喻户晓的“艾维伦野人”男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凭空造就一个天才,教育能做的,只是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然,既然我们承认“生物成熟”的过程,也就应该接受“心理成熟”的过程,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关于这些,前面的章节也有论述。

目前,人类还无法全过程的认识器官的成长,因为器官的发育是一个无序和波动的过程。胚胎的发育有一些活动点,这些活动点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各个器官出现在这些活动点附近,器官出现之后,活动点就消逝了。另外,器官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极大地影响着动物的行为。对此,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雷斯已经做了不少研究。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敏感期对动物行为的作用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致的。这就是说,生命发展的规律与人类的本性相统一,两者彼此适应。

对生命个体来说,“成熟”的过程中不仅取决于基因功能,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心理成熟需要来自环境的经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经验也存在不同形态,这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行动”时刻转换着类型,环境经验也就以不同面目呈现在个体面前。

由于环境经验反复不停地出现,一项新的功能在人的意识领域出现了,一个特定模式被建立起来了。当然,肉眼不能看到这些。看上去,外在经验的重复活动与新生功能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些功能一旦出现,环境经验随即消失了,而新功能一经建立,儿童的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以便发展另一种功能。要是儿童无法这样连续地汲取环境经验,他对环境的敏感性就会失去,从而影响他的发育成熟。

心理学课本这样定义“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来自遗传的结构变化,该变化主要来源于遗传基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彼此作用的结果。”

以我们的认识,可以这样理解,人在出生之时,大脑结构中就存有一种力量—— “具有目的行动”。

总而言之,影响着个体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几个方面的机制:具有吸收力的大脑、“星云”、敏感期。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源于生物种类的遗传,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自由活动,在环境中吸取经验才能发挥。

为独立意识提供环境

如果我们想提升人类的精神生活,丰富人的精神生命,就得清楚儿童的大脑具有一种天然吸收力,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养分,让那些养分变成有用的知识,以此促使儿童的成长。所以,为了激发他们敏锐的感受力,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这对初生的婴儿十分重要。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儿童的发育过程包含很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初生婴儿的那一阶段。关于这一点,能领悟的人并不多,此前不久,人们还不确定两岁大的儿童是否有精神需求呢。所以说,对儿童精神需求的研究刻不容缓,如果我们继续忽视它们,将会产生无穷的后患。

在20世纪,婴儿的死亡率得到了极大地降低,这是医学科技取得的巨大进展,因为人们对儿童成长的研究主要在身体方面。正因为如此,医疗研究忽视了人的精神健康,同时在儿童教育方面,也很难发现有效的理论作为精神健康的依据。

那么,自然发展史对人类做了什么样的表达呢?它告诉我们,婴儿一出生,精神上就要经历一个阶段去适应外部的环境,这个精神适应阶段不只是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他哺乳动物也一样重要。

需要明确的是,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没有与生俱来的行为能力,这需要培养。就儿童的发展而言,关键不在于唤醒天赋的精神能力,而是去实现这种天赋的创造力,所以,环境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

另一方面,既然环境起着如此之大的作用,我们就应审视一下婴儿的生活环境,避免他们和周围环境产生隔阂,以致出现衰退倾向。我们只有充分保障他们对环境的无限乐趣,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生命的第一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针对每一阶段发育的重点,应给予不同的特别关注。

婴儿的出生,是第一个阶段,时间很短暂。在最开始的几天,应该让婴儿和母亲多多接触与交流。婴儿出生前生活在母亲子宫里,那里宁静、黑暗和温暖,所以育婴室的温度、光线和声音要尽可能与婴儿出生前保持一致。在美国,产妇和婴儿一般被医院安顿在玻璃房里,他们的门窗上装的都是蓝色玻璃,光线非常柔和,室内温度也被严格的控制,初生的婴儿体温接近母体,随后慢慢与外界温度相适应。

人们习惯为刚生下来的婴儿沐浴,这样做很不恰当,因为婴儿会受到太过强烈的刺激;也不能过早地给婴儿穿衣服,因为婴儿并非毫无知觉,大人最好少触摸他们,也没必要给他们穿衣服。

最恰当的做法是,将初生的婴儿放进一个黑暗、没有杂物、足够温暖的房间。挪动婴儿时也要警惕,不要用手臂去抱,最好是用鸭绒被轻轻托住他们,不论抱起还是放下,动作始终要轻柔,避免婴儿受到伤害。为避免微生物的侵入,进入育婴室的人都被要求戴上口罩。以上措施不仅是出于对卫生安全的考虑,还是把母婴看作一个互相交流的整体,如同婴儿还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总之,我们必须顺应自然的要求,辅助儿童适应这个世界。

有一条特殊的纽带连接着母亲和婴儿,从母亲那里,儿童可以获得某种力量,以适应外界环境。可以说,出生仅仅是改变了婴儿与母亲的位置,从母亲的体内到了体外,除此之外的联系与交流并没有改变。对母婴之间的关系,几年前的人们还不这样认为,那时的人们都认为,婴儿一出生,就与母亲彻底分开了。

人们已经普遍认可了上面那些照顾婴儿的方法,但是实践显示,这些方法在整个婴儿期并不适用。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母子俩就应该回到群体中生活,摆脱这种隔离状态。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进入社会生活,就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社会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成人。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大人越富裕越好,孩子越贫穷越好”。通常,富庶人家的孩子能够得到很多礼物,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母亲会为了自己的安逸,一般会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奶妈照顾;贫穷人家则不同,母亲对孩子总是亲力亲为,这种做法才是顺应自然的要求。

母子相依阶段一过,儿童就能适应新环境了,他们踏上了独立的征程,从周围环境中尽情地汲取他需要的知识。

在前面我说过,儿童获取独立是一系列“征服”行动,第一步就是运用他们的感觉器官。婴儿的骨骼还未发育成熟,所以不能自由活动,只能依靠大脑和感觉器官,感知并汲取周围环境的经验。

儿童都有一双闪亮、充满求知的眼睛,这双眼睛时刻转动着,观察周围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眼睛不仅敏感于光,还能接受各种信息。

就结构上讲,人的眼睛和动物的眼睛都像一个照相机,没什么区别,都是吸收光线形成影像。但是人眼吸收的信息量远非动物所能企及,那是因为动物并非对周围的事物都敏感,而只对某些事物敏感,所以动物眼睛使用范围很狭窄。

夜间捕食是猫的习性,眼睛只适应夜间活动。其他夜间捕食的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的眼睛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锐,对静止的物体反而没有感觉。猫一旦发现移动的猎物,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却不会注意到潜伏不动的猎物。部分昆虫也是这样,它们只对特定的颜色敏感,因为它们可以在这种颜色的花里找到食物,其他颜色的花对它而言毫无意义。除此之外,刚出生的昆虫幼虫缺乏方向感,它们只能利用本能,依靠用眼睛来确定方位。可以这样认为,生物的行为被这些本能局限所控制,而人却不会被感官所左右。

儿童的感觉器官遵循全然不同的规律,这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猫仅仅对移动的物体敏感,儿童不会这样被限制,他观察视野中的所有东西,并从这些东西中汲取经验。当然,儿童并非在做机械观察,环境信息同时导致某种心理反应,影响他的人格。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像动物一样,仅仅受本能欲望的驱使,那么他的心理发育不会完善,肯定会出现许多缺陷。也许,人行为所遵循的规律还存在,但是对他的作用无关紧要。这样的人如同一台机器,一个局限于感官的牺牲品。

需要重申的一点是:对人而言,儿童发展过程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十分重要,人类必须关注这些规律。

比较动物与人类的感官能力,有助于了解儿童对环境的学习和吸收。我们知道,不少昆虫善于伪装,尽可能地把自己混入环境。比如,一些昆虫依附在树叶和叶茎上生活,形体也逐渐变得和树叶或叶茎相像。这种趋同情形也适用于儿童,他们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养分,努力融入环境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儿童对环境产生深刻印象,并且他们的生物和心理变化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而促使大脑接受的经验接近环境因素,这里存在一种趋同反应,导致儿童与生存的环境逐渐一致。

尽管以上只讨论了昆虫,事实上,能够吸收和适应环境,并且逐渐与环境趋同的这种能力,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只是动物的影响在身体方面,儿童的影响却是在心理方面。

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有区别。成人看到有趣味的东西,会在发表了一声“太棒了”之后便去做自己的事了,脑海里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儿童则不同,环境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通过这些经验,他们塑造着自我,在婴儿出生初期,这种作用尤为重要。

在婴儿期,人类的个性特征逐渐形成,包括语言、宗教、种族等,这些都是通过儿童特有的内在力量吸取的,并且将与人的一生相伴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儿童适应着周围的世界,儿童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也日趋成熟,儿童也越发体验到生命的愉悦。

不只如此,为适应各种类型的环境,儿童还拥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以使自己和环境相融合。因此,如果我们打算为儿童提供帮助,就得先弄清楚,给他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好。

如果这个孩子已经3岁了,他也许会直接告诉大人想要什么,但是婴儿没有办法表达,他还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明白,玩具和鲜花不是婴儿所缺少的,我们应该为婴儿提供他们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也应该清楚婴儿需要的是什么,这才是可以激发他们发挥成长潜力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这样的话,人们一定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该为新生儿准备什么样的环境呢?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因为到目前为止,婴儿总是在他所经历的环境中成长。儿童要学会一种语言,就得生活在说这种语言的环境中,否则就无法学会。所以,要想获得某种精神素质,就得生活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们中间,只有从相应的群体中生活,构成人生活的行为方式、习惯和传统才能获得。

对婴儿心理发育所做的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观念。以前,人们对婴儿的关注主要在身体和卫生方面。一贯的做法是:把新生儿隔离,单独放置在一个安静的屋子,尽可能地让他睡觉,仿佛这是一个病号。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种做法有害于儿童的精神健康的。如果让婴儿脱离母亲的怀抱,单独放进育婴房,由保育员看管,他们就感受不到母爱。他们每天面对的只是几个保育员,还有婴儿车整天的陪伴,使他们看不到周围的环境。于是,婴儿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一种阻碍他们正常发展的渴望和不满足。

二战前,欧美的有钱人家庭大都这样对待婴儿,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在战后大有改观,贫困和小家庭让父母回到儿童的身边。

怎样对待儿童,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发现,一旦儿童能够走出房门,大人就应该带他们出去,让他们观察外面的世界。现在,婴儿车和育婴房也发生了变化,育婴房不只是符合卫生要求,很多彩色图片张贴在四周,以便婴儿斜躺着时能够随时看到周围的一切,再也不必对着天花板发呆了。

婴儿的语言学习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在雇佣保姆的情形下,因为通常,保姆与儿童并不属于同一社会阶层。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与他人交谈时,儿童是否该在身边?虽然带着孩子参与社交会带来诸多不便,父母还是应尽量把他们带在身边,方便他们观察父母在做什么,说什么。尽管他们不会懂得所发生的事,但他们的潜意识会吸收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在户外活动时,可能说不清楚儿童在关心什么东西,但父母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假如母亲对孩子足够关心,就会发现什么东西在吸引孩子,最好把孩子抱到这个东西的旁边,让他细心地观察。这时,儿童的脸上会展露了好奇和喜爱的神情。

在帮助儿童发展方面,我们应该抛弃一切的陈规陋习,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我们一定要明白:正是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环境的适应过程,建立起了决定人一生的性格。所以,应尽量保证儿童与周围环境有足够的接触,要不然,这些儿童长大后,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因为个人无法在道德上适应社会。这种情况表明,对文明社会来说,对待儿童的态度,照顾儿童的方式极其重要。

关于这些,人们忍不住会问:我们为何一直没有发现如此明显的一个事实?那些循规蹈矩的人会反问道: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些知识,他们又是怎样过来的呢?有人还会这样说:人类历史悠久,千千万万的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他们一样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也都学会了说话,适应了那个时候的社会习俗吗?

但是我们何不打开眼界,看看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呢?这些民族培育儿童的方法远比我们科学,我们以文明人自居,对待儿童的方式却违背自然。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母子紧密相连,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在整个儿童时期,孩子都有母亲的陪伴,他们跟随在妈妈身边,一起出门,一起采购家用物品,母亲与小贩讨价还价,孩子也在一旁听着,将整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这不仅增强了母子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果不是现代文明将这种习惯破坏,母亲不会把她的孩子交给他人,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然规律。在传统关系中,孩子参与着母亲的生活,是母亲的听众,接受她的教导。对孩子,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可能她们太过健谈,但这对儿童的发展大有裨益。当然,儿童不能只接收妈妈的爱语,他们有权利听到大人所有的话语,见证与谈话相关的一切行为,即使无法理解,但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逐渐领悟。

不同的社会群体、民族,照顾儿童的方式不同。连携带孩子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说来很有趣,现代人类学曾就这个问题做过专门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不少地方的母亲将他们的孩子放在小床上,或者袋子里,而不是用胳臂抱孩子。一些地方,当母亲出门办事时,就用绳子将孩子和一个木块连接,然后搭在肩膀上。有的母亲把孩子挂在脖子上,有的绑在后背,有的放进篮子里。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携带孩子,大部分的母亲都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所有母亲在带孩子的时候,都很注意使他们的呼吸正常。比如,把孩子背在身上的那些民族,总是把儿童的脸向前,日本母亲就是如此,她们将孩子绑在背后,孩子的头高出肩膀。正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曾一度被称为“双头民族”。印度母亲则不同,她们一向把孩子兜在自己的臀部上方。北美的印第安母亲则用一个类似摇篮的东西把小孩系住,背在身后,孩子的背贴着母亲。不管怎样,对这些母亲来说,把孩子弃置不管的想法是无法想象的。

人们在非洲见到过这样的事,一个部落为女王举行加冕仪式,在整个典礼过程中,这位女王手里的孩子一刻也没有被放下过。

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母亲对婴儿的哺乳有时至1岁半,有时至两岁,有的延续至3岁,这已不再是一个营养问题,因为2至3岁的儿童吸收其他食物绰绰有余。

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是为了增加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根据我之前所做的阐述来看,这样会在无形之中给儿童的发展提供帮助。只要孩子生活在母亲身边,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完善。就算妈妈忙于家务,不答理孩子,孩子也能与周围世界作交流。他们跟随妈妈逛街,可以听到人们之间的谈话,观察行人、车辆、动物等,这些东西将在儿童的脑海里留下印记。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母亲和小贩交流的时候,她背上的小孩听得是多么起劲呀!母亲的话语和动作,已经让孩子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孩子没有生病,他们随同母亲出门的时候就不会哭闹,他们也许会呼呼大睡,但从来都不哭。

有人说,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儿童更爱哭。我常常听到朋友责怪自己的小孩爱哭,他们常在一起讨论这些几个问题:怎样安抚孩子,怎样使哭闹的孩子平静下来,怎样让孩子高兴。他们也许不知道,现代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儿童经常哭泣、性格暴躁、动辄发脾气,表明他们正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不管是出于安全方面,还是卫生或健康原因考虑,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毫无益处,在一种类似凶禁的状态下生活,儿童的潜能根本无法发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人们的生活遵循自然习惯,他们无意识间地采取了正确的育婴方法。至于西方人,我们必须清楚这个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去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章 生命最初的动力

了解孩子早期的生命进程

在孩子3岁时,造物主画出了一条分界线,把3岁以下归为一部分,而3岁以上则归为另一部分。尽管前者很重要,并充满创造性,但就像孩子出生前的胚胎期一样,属于被遗忘的时期,因为孩子开始有意识和记忆是在3岁的时候。

在心理胚胎的发育时期,一些活动是分开的、各自独立的进行,就像语言和四肢的运动,还有在产前时期,胎儿的身体器官一个个接连出现,不过他自己肯定一个都不记得。3岁以前的孩子,人格还没有形成,若要使他完美地统一起来,只有等到身体各部分的构筑都完成时,才有可能。

由于这个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产物,这个被遗忘的生命,好像并没有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此当他满3岁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仿佛造物主剥夺了孩子与我们沟通的权利,只有我们知道孩子早期的生命进程,或者是我们了解了他的本性,要不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毁坏孩子已构筑好的部分。人们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已经偏离了生命原有的道路,在文明的洗礼下,人类只重视维护物质利益,却忽视了对自己的心灵的保护,最终,留给孩子一个困难重重的环境。

只有来自造物主的科学的启示,才能使孩子摆脱大人的监督而自由地成长的,否则的话,他们只能在成人的极大阻碍下生活了。若要让3岁的孩子顺利发展,那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应其活动的生存环境。他可以运用3年来获得所有的能力,尽管他对以前发生的事情没有了记忆,但是他的能力已经渗透到意识的各个层次,这种能力可以凭借生命的活动表现出来。智慧能够引导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执行心灵的意志。

对孩子来说,3岁之前探索世界靠的是心灵,3岁以后探索世界则是凭借双手;而他以前所获得的那些能力,比如语言等,在3岁后也将日趋完善。尽管3岁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善,不过仍需继续扩充内容,直到4岁半,心理胚胎期的学习能力他们仍然保持着,而且还是那么地不知疲倦。这时,双手就成为直接接触事物的器官了,而扩充性的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双手的工作,而不是用脚四处游走。3岁孩子的玩耍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假如双手在不停地忙碌的话,他反倒有如鱼得水般的欢乐。

这个时期,成人称之为最幸福的玩耍时期。为了迎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游戏需求,市场上设计了许多的玩具,这样孩子的房间里便塞满了用处不大,甚至不利于心智发展的玩具,孩子想要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但大人只给他提供其中的一些,而其他的要求都会遭到拒绝。

其实,孩子最应该触摸的是大自然中的沙子,很多没有沙子的地方,沙子也会被有钱人买些回来。对孩子来说,水的确是好玩的东西,不过由于大人担心水会弄湿衣服,麻烦地去洗,因此只给他一点点。当孩子玩腻了沙子,大人就可以为他提供过家家的玩具了,比如小房子、玩具钢琴等,不是真正能用的东西,他们发现孩子希望学大人做家务,不过给的东西又都是假的,真是可笑!

当顾不得陪孩子的时候,大人就丢一个洋娃娃给孩子做伴。当然洋娃或许比难得陪他的爸爸妈妈来得实在一点。不过洋娃娃不会说话,也不会报答小朋友给它的爱,仅能勉强作为孩子生活中的代用品。

玩具慢慢地变得重要起来,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它对孩子智力发展极为重要。这当然比没有东西玩好些,但是孩子很快就厌倦了,又要新的玩具。孩子有时故意弄坏自己的玩具,大人还当他喜欢把东西拆得七零八落,或者是他有破坏欲。这是因为孩子缺少合适的东西进行摆弄,这些玩具他并不喜欢,由于它们是假的。这样孩子就变得无精打采,做任何事,都不会专心致志,甚至会使人格扭曲变形。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为了完善自己,十分愿意在各方面认真的模仿大人,不过这种努力总是遭到大人的否定,这就使孩子陷入了误区。

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里,孩子的处境就越可悲。那些生活在简单社会里的孩子反而更加快乐,周围的物品任由他们使用,那些物品并不昂贵,也无须担心损坏它。当母亲洗衣服或烤面包时,孩子也可以加入。一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孩子就能够调理自己的生活。

不必疑惑于这个事实:3岁的孩子必须自己动手摆弄东西了。假如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物品,让他像大人那样操作,就会使他的性格变得平和、满足。

3岁的孩子对生活环境里所缺少的东西并不在乎,因为他能够在玩耍中适应所处的环境,造物主就是想让他享受一下做成一件事情的快乐。所以,“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符合孩子力量和趣味的理论,如同成人在田间工作或居家生活一样,孩子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园或家。

不必给他们玩具,应该给他们提供小型工具,让他们耕耘在自己的园地里;不必再让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游戏,应该将一个真正的家给他们;不用给他洋娃娃,最好给他一群伙伴,让他自己去体验社会生活,我们应当用这些来取代过去单一的玩具……

只要我们扔掉那些虚假的玩具,将真实的东西送给孩子,他的反应往往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有时孩子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他们拒绝帮助,并表示要独立做事,那么母亲或教师就可以在一旁做观察者,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许多年以前,在罗马,我很幸运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不是由于当时的情形特殊,我是绝没有办法看到,假如当时的“儿童之家”是设在纽约的高级住宅区,也许就不会发生值得注意的事。许多贵族学校并不缺少教具,不过其他事,也会干扰那里的孩子。

当时有利于观察的三个环境因素。一是学校位于极其贫穷的地区,尽管物质极度匮乏,但那里的自然环境却足以让孩子们的心灵富有;二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文盲,无法提供给孩子实际的帮助;三是教师都是非专业学校毕业的,没有传统教育的偏见。

如果是在美国搞这项实验,可能就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要找最好的教师来配合。而所谓的“好教师”,除了一堆对孩子没有用的东西,满脑子都是阻碍孩子自由发展的观念,只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就阻碍了孩子的独立发展。

我们既然希望实验获得成功,那就应该以贫穷的孩子为研究对象,给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具,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注意。40年前的这个实验,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因为人们从不知道3岁的小孩也能有这样的表现,然而对孩子来说,专注于一件事只是他最基本的表现而已。接着,实验一项一项地继续下去,孩子们沉溺其中、流连忘返。过去的那种环境,孩子们无法满足,只能不安心地动来动去,不可能专注于任何一件事,现在,我们已经证明,这种情形不是一个孩子应该表现的真正性格。

我们必须清楚,3岁孩子心里,一直有一位教师准确无误地引导着他。所谓的自由的孩子,其实就是那些内心有着强大力量引导的孩子。受心灵的引导,孩子们会把工作做得很彻底。例如,大人原本只想让他擦擦桌面,但孩子连桌腿、四周边缘甚至桌子的缝隙都擦到了。如果教师不干涉孩子,任他们自由做事,孩子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

然而,面对孩子,大多数教师往往忍不住会打岔、说教,所以,那些受心灵指引的孩子,与那些爱说教的教师自然无法相处。教师可能认为,孩子的进步应该呈渐进式,应该让孩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学习知识,但孩子可能会喜欢先难后易,甚至表现出跳跃式的进步。

对疲劳的认识,是教师存在的另一个偏见。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兴趣盎然时,是不会觉得疲劳的,可是教师偏要每隔几分钟就让他们休息一下,反倒使孩子们对所做的事失去了兴趣,并感到了疲劳。那些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持有这种偏见,简直是根深蒂固、不可救药。如今的大学,大部分也有这种偏见,认为每堂课只能上45分钟,然后就得休息一下。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并无益处。

教育虽得遵从人类社会的逻辑,但自然的心灵却有其不同的法则。长久以来,人们把心智活动与身体活动割裂开来,认为只有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才是心智活动,而人的身体活动则应该抛开心智。这等于把孩子分成了两半,让孩子思考,却不准他动手动脚,可事实上,孩子离开了双手便无法思考,他甚至还得不停地走动,就像古希腊四处游走的哲学家一样,行动与思考得同时进行。

帮助教师脱离这些偏见的桎梏,我们必须做最大的努力,但我们的最大成就也在于此。如果教育体系里还有足够的空间加以设想,那些受到过职业训练的教师也不要太多,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这就很理想了。当然,新教师也不能什么都不懂,最基本的还是要掌握的。例如,我的第一个实验对象——一位公寓管理员,我告诉她,只要告诉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走开,要让孩子独立完成操作。这位母亲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任务却执行得很好。可当孩子们做出十分完美的表现时,她感到非常惊讶,以为有一个天使或神灵在帮助孩子们做事。有时,她甚至十分震惊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夫人,今天我看到孩子开始写字了!”那孩子以前从未写过字,也没有读过任何书,可从他写出的漂亮句子来看,仿佛真有神助似的。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只要为孩子们准备好材料就行了,他必须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家长和教师明白,没有必要对孩子加以干涉,即使是孩子做错了也不要去横加指责,这就是所谓的“非干预教学法”。

对于孩子的需求,教师应该能判断出来,就像细心的仆人为主人准备好晚餐后,只需退下让主人随意享用就可。教师还应该谦卑谨慎,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孩子,同时还要保持警觉,随时关注孩子的进展,为他们的下一步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缺少文化的家长对工作一般都很热心和配合,当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时,他们常常会高兴得把孩子举起来。那些有钱的家长除了表示淡淡的兴趣,可能还要追问学校有没有教美德的课业,至于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漂亮与否,好像跟他们无关。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是为了学习,不应该做那些打扫卫生之类佣人做的低贱工作;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年龄还太小,过早学习算术怕用坏孩子的脑子,因而出面干涉教育工作。这样,孩子的情感往往就会很复杂,他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从而影响到心智的健全。

在我们的实验中,有些事情局外人认为很糟糕,其实际价值却往往不小,不但能影响孩子的发展,还会使家长有所领悟。在儿童之家,孩子们最初开始练习做家务事不久,就会回去告诉自己的母亲,身着脏污的衣服会有损自己的形象。不用多长时间,他们的母亲的衣服就开始变得整洁无比,每次外出也会穿戴地整整齐齐。不少父母还开始学习读书写字,因为这些是他们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的。因为这些孩子,整个社会的气氛和环境都随之开始改变,仿佛被仙女手中的魔杖施了魔法似的。

选择是一种高智能活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特性及其局限性,人的心理感觉机能是建立在选择基础上的。思维过程中,感官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进一步的限制,从而形成选择。由此,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物上,再经过意志的控制,就能从众多可能的行动中选择必须完成的行动。

高级智力活动也是如此进行的,智力通过人的注意力和内在意志活动,提炼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通过对意象的联想,使之形成意念。这一过程中,智力会摈除大量导致事物前后关系混乱的因素。

健全的大脑能去粗取精,舍弃多余的东西,将独特、清晰、敏感和重要的东西留存下来,尤其对创造有用的东西。如果没有这项独特的活动,智力就不能称之为智力。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漂浮不定,他的意志在确定某一行动时,也会迟疑不决;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他会浮光掠影,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够深入钻研。

生物都具有其特定形式和范围,这正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法则,如果不对所接收的信息加以限制,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而我们的内在活动能使这种限定更为明确、更加集中,也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挣脱原始的混沌状态,得到不断地雕琢和改造。

选择是人对事物或其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例如,我们在观察圆柱体后中得出结论:圆柱体是一个支撑物。圆柱体有众多特征,如它是坚硬的、碳酸钙组合而成的等,而结论的得出是提取了其中一个特征,即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的。只有具备了这种选择,我们才能进行推理。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培养意志力就是通过训练使人的内在冲动和抑制力达到平衡,直到形成习惯;同样,对于智力的训练,也必须在外力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联想和选择,直到人能对各种观点及选择加以限定,培养出独具特色的智力习惯。通过这种内心活动,形成个人的倾向性。

众所周知,理解或研究他人的推理与自我推理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据艺术家对颜色的兴趣及表现形式研究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外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味模仿和学习别人的人,头脑只能储藏诸如阿基米德难题的答案、拉斐尔的艺术作品或历史、地理知识等,像商贩篮子里的旧衣服一样混乱不堪,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如果狭小的篮子变成宽敞明亮的屋子,事情就不会那么杂乱无章——一个条理清晰的大脑正如一间井然有序的房子,各种知识分门别类且用途分明,比一个将知识当作垃圾一样堆放的大脑储存更多的东西。别人强加于我们的解释与我们的理解迥然不同,正如蜡泥雕塑在上与大理石雕塑之间的差别一样。

一个自主思考的人意识得到了解放,会感觉身体里有某种思想在闪闪发光。对于这类人来说,理解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开始,这会使生活出现崭新的变化。可以说,人的所有情感中,再没有比智力情感更为丰富的了。一个对世界有所发现的人,一定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乐趣。退一步说,一个对世界有所理解的人,也能比常人获得更高的享受,以此战胜人间的苦悲。

诚然,不幸的人若能冷静找出令自己饱受磨难的原因,他就能够获得自救与解脱,能在一片混沌不清的黑暗之中,找到一线智慧之光。一条狗能在主人的坟前悲伤而死,一位母亲却能在儿子死后又坚强地活下去,差别就在于后者有理智的自助。狗之所以会死去,是因为它没有理智,智慧之光没有照射到黑暗的心灵世界里面,以消除狗的悲伤。

智力活动将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受创的心趋于平静。教授枯燥无味的讲课中或某位专家的理论并不能使我们真正警醒,他们对我们的困难并不关心,我们只能从崇高的智力活动中去获取强大的力量。当我们说“理智一些”或“力量源于信仰”时,就是要让智力永远处于探索之中,让它自由地完成塑造和拯救灵魂的任务!

试想,如果我们真的能通过智力活动将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这将是多么快慰的事!

我们说一个人头脑灵活,是从他富有创造力的角度去理解的。头脑开窍的过程伴随着给予情感更积极的理解,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我认识一个幼年丧母的女孩,她起初对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极度厌烦,几乎到了辍学的地步。这是由于缺乏母爱的生活加深了大脑的疲劳感。于是,她的父亲带她到乡下过了两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到镇上后,她的父亲请了几位教授做她的家庭教师,然而女孩还是处于被动的倦怠状态。

她的父亲万分焦急,经常问她:“你怎么啦?”

女孩总是一脸茫然地同答:“我也不知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父亲把女孩托付给我单独看护,我便用我的教学方法对她进行试验。当时我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有一天,我们正在学有机化学,她突然盯住我,两眼闪闪发光,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明白了!”然后她站起来,边跑边喊:“爸爸,爸爸,我开窍了!”她拉着父亲的手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了,我的脑子已经开窍了。”

我并不知道这个女孩的历史,所以非常惊讶。那对父女当时欢欣鼓舞的情景令我止不住扼腕叹息:智力若受到压抑,生活会丧失了多少乐趣啊!

事实上,儿童智力的每个进步都能让他感到快乐。一旦如此,他们就不会再去喜欢蜜饯或玩具,连虚荣心也随之消失了。

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他们在别人眼里显得了不起。与一般所见的傻笑相比,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有别于动物的快乐,一种可以将我们从悲伤与黑暗的孤寂中拯救出来的快乐。

如果有人指责我们这种提高孩子快乐层次的方法,受伤害的将是孩子,而无损于方法本身。人们之所以会指责,是由于他们不把儿童当有思想的人来看,他们以为孩子的快乐仅限于贪嘴、玩耍之类的事情。而这些快乐其实不可能坚持多久,只有儿童他感受到作为人的快乐时,才会像前面那个女孩一样,骄傲地向父亲宣布,她已经从多年毫无活力的阴暗中走出来,感到生活是十分愉快。

孩子身上看到的这种转折是他们智力的天才表现,也正是他们发现真理之时!难道这不是自然的心态生活的表现吗?难道这不是激情人生的表现吗?唯有如此,人类才能由个性揭示共性。

我们观察到,儿童积极塑造个性的道路与我们所熟知的天才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他们同样地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以免遭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付出努力的强度及坚持的时间与精神活动的发展是一致的,这种持之以恒的行为必然不会没有结果。它是智力升华的源泉,是拓展思维能力的源泉,也是使外部表现张力勃发的源泉。

所以,在我们看来,天才就是将束缚自己手脚的镣铐挣脱,使自己享受自由的人,是在众人面前坚持他所认定的人性标准的人。

要培养专注的精神,我们还必须学会沉思。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大量地、连续不断地读书反而会削弱思维能力,反复背一首诗直到将它牢牢地印在脑中,所有这些都不是沉思。

背诵但丁的诗歌与思考赞美诗的内涵完全是两码事。前者给头脑以装饰,后者则起到改造和启迪人的作用。深入品味能使人体质健硕,心灵剔透,思维也更加活跃。

看来,培养儿童的天性没有比沉思更好的方法,沉思使儿童持久地专心致志,有利于内心逐渐成熟。每个树立目标的儿童都有一种强烈的内在活动需要,会努力培养和发展这种内在活动直至成为习惯。儿童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地成长,其智力得到协调的发展。因此,当他们学会沉思之时,就步入了充满光明的进步之路。

经过了沉思的锻炼,儿童将乐于安静地练习。他们将努力在行动时不发出声音,尽量举止优雅,陶醉于精神集中所呈现的愉悦状态之中。

这类练习巩固并加强了儿童的个性,他们将自发地运用这种正确的方法去认识外部世界,观察、推理和判断,修正意识中的错误。

自此,他们能主动选择并继续自己的工作,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专注的能力;他们将按内在动力去行动而不受外界包括教师及比他们年龄大的同伴的影响或干扰,即便有人恫吓这些刚被引入正途但仍然幼稚无知的学生,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害怕。

创造是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径

上一章讨论了儿童持续到3岁的发展阶段,这与儿童在子宫的情况相似。婴儿出生后不记得他在子宫经历的事情,像大自然画了一条分界线,一边发生的事情被遗忘,另一边才留在儿童的记忆中。我们把忘记的部分称为“精神胚胎”阶段,记住的则称为“生理胚胎”阶段。

在“精神胚胎”阶段,婴儿独立发展各种能力,如语言能力、手的运动能力、腿的平衡能力等,同时也逐渐形成感觉能力及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出生前的阶段与“精神胚胎”阶段相仿,但发展的不是精神能力,而是生理器官,我们无法记住这个阶段发生的众多事情,只有各种器官发育完全,才能有记忆,形成完整的人格。

与出生相仿,儿童3岁时生命仿佛重新开始,因为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意识并发挥作用,心理出现明显的分水岭,将无意识与有意识区分开来,无意识阶段成为过去渐渐被遗忘。3岁前的是儿童各种功能的建立时期,3岁后是这些功能的发展时期,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条遗忘河。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们记不起3岁前的事情。心理分析专家一直试图唤起人们3岁前的记忆,但他们的希望落空了,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多么戏剧性的事情!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却对此完全缺乏记忆。

儿童3岁之前像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创造者,记忆几乎被完全抹去;3岁之后似乎变成了另一个孩子,他们与成人之间的天然纽带断了,开始属于自己。因此,成人应该反思对3岁前儿童所做的事情,他们完全依赖于成人,没有任何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应对自然规律有足够的认识并自觉地遵循,否则,我们的行为就可能具有破坏性。

儿童在3岁后开始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一旦他受到约束就会用言语进行抗议,或搞恶作剧,但他们反抗的最终目的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为了获得自由以了解周围的环境,促进自身的发展。

那么,儿童发展什么呢?答案是前一阶段形成的各种能力。从3岁到6岁,儿童将有意识地介入周围环境,对它们进行研究,这是一个真正具有建设性的阶段。他们依靠意识取得的经验逐渐展现身上各种潜在能力,这些经验不是玩耍或盲目行为,必须从环境中获得。

儿童灵巧的双手开始从事人类特有的活动,如果说在第一阶段,儿童只能被动地观望世界,默默地打好心理基础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他就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了。于是,儿童开始运用自己智慧的双手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儿童对各种能力进行完善的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语言。虽然两岁半的儿童可能已经学会说话,且其自然发展将持续到5岁,但语言是在3岁后才得到完善的,这时儿童不仅能说单词,还能说一些句子了。

同时,儿童特殊的语言感觉能力并没有消失,反而有助于加强儿童对声音的记忆,丰富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时,儿童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中,增强对自我行为的意识;二是完善已经形成的各种能力。总而言之,3至6岁儿童的发展特征是:通过行为对自身进行“建设性的完善”。

在上一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大脑依靠感觉能力感知周围环境,如今这种吸收、学习的能力还在,但脱离了无意识状态,在自主经验的辅助下发挥作用,从而更加丰富。儿童不仅感知环境,并且参与其中,手的使用延伸了大脑的功能。以前,儿童只能在成人的带领下接触周围环境,如今他们亲自介入这些事物并对它们进行鉴别。所以,这个年龄的儿童总是不停地忙碌,兴奋不已。此时,儿童的智力发展由发生阶段迈入了形成阶段。此外,儿童开始对世界有强烈渴求,所以这一阶段还将出现进一步的心理发展。

3至6岁通常被认为是“玩耍的年龄”。这表明,人们过去对此已有所了解,但正式的科学研究才刚开始。

西方国家里,现代文明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出现了一条鸿沟。父母习惯给儿童购买大量玩具以希望满足他们的需要,但儿童最需要的却不是这些。西方国家的儿童很难触摸到真实的东西,即使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如此,很大原因在于父母令行禁止。现在,儿童只被允许随意触摸沙子,有时候也被允许玩水,但不能过度,否则他们会把衣服弄湿,或把泥沙和水搅得一团糟,成人多大兴趣为他们收拾残局。

在一些相对落后或玩具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儿童反能更好地与外界事物接触。他们与成人做大致相同的事情,当母亲洗衣服或做糕点的时候,孩子也动手参与,尽管只是模仿,但也掺杂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显示了聪明才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儿童通过模仿为参与活动做准备,不仅满足了眼前需要,也满足了他们发展的需要。西方学校向儿童提供各种与周围事物相仿的玩具,大小、轻重都根据儿童的特点制造;游艺室也是专门设计的,儿童在里面不受约束,自由玩耍。

现代西方人认为以上观点不言而喻,但当时我倡导这些观点时,人们却奇怪地打量着我。我和助手准备了一个游艺室,这本是一件寻常的事,人们竟然感到不可思议。游艺室的小桌、小碗碟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制作的,这样,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摆放桌椅、洗刷碗碟、打扫卫生,自己穿衣服。这个做法一度引起争议,人们认为这是一种过于新奇的教育改革。

真正能让儿童感兴趣的是他们即将进入的生活环境,那里有无尽的灵感之源。对儿童而言,这些模仿生活的东西比玩具更有意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德威教授和我持相同的观点,他做了一次私人调查,希望在纽约的商店能找到小扫帚、小凳子、小盘子之类的东西,但一无所获,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为儿童制作这些东西。德威教授惊叹地说:“美国人把儿童忘了!”

事实上,人们不仅在这方面把儿童忘了,他们甚至忘记了儿童的权利。在儿童眼里,这个世界空空荡荡,他们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只能打碎自己的玩具,搞一些恶作剧。

我的学校不存在这种界限。我向儿童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得到快乐,然后得到了出乎预料的收获,儿童的性格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了,仿佛在说:“不用你的帮助,我自己能做这件事情。”

一瞬间,这些一向离不开母亲的小家伙们独立了,变成了不需要帮助、独自完成工作的人,而教师变成了旁观者,这出人意料。在这个模拟生活的小环境里,儿童得到快乐的同时也收获颇丰,他们将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我坚信大家都会同意这种教学方法比只给儿童玩具更有意义。儿童不仅需要快乐,也需要生活知识。一个人必须在人格与能力上获得独立才能实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儿童发育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对儿童大脑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发现儿童的潜在能力,接下来我从心理角度对儿童的大脑进行分析。下图中,我用符号来描述儿童的语言发展,这种直观的印象有助于阐明我的观点。

黑三角代表名词(物体的名字),黑圆圈代表动词,其他符号代表各种词汇。假设现在儿童会运用200至300个词汇,那么无论这些词汇是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还是泰米尔语、占吉拉特语,相同的词汇都用一种符号表示。

表示一些模糊的图像表示婴儿最初所做的努力,包括呼叫、叹词等;接下来是两个声音组成音节的阶段;而后是3个声音组成句子的阶段;表的右端显示了各种词汇的组合,通常是一些儿童常用名词;其后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同含义的短语;再往后的一个时期词汇量骤增,这是一个爆发阶段,儿童吸收大量新词汇,我在表中列出了不同时期的大致数量。

在此之前,表中有一组名词,旁边无序地排列着其他词类。儿童两岁左右进入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词汇组合呈现有序的排列,这个阶段儿童使用句子频率大幅度上升,是一个语句爆发期。即第一阶段是词汇的爆发,第二阶段是思想的爆发。

这两种首先有一个累积过程,这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不用怀疑,但我们从外部已经看到儿童所付出的努力。这个时期,成人不能完全听懂儿童的话导致他们发怒,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过,发怒是因为各种努力无法被成人所理解,儿童体内潜伏着很大的能量,需要找到发泄的渠道。这是人之常情,就算聋子也喜欢与人争吵,原因与儿童一样,他们的语言别人听不懂。

因此,这一发展阶段对儿童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必须克服许多来自环境和自身限制所致的障碍。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二个困难时期--第一个是出生时,婴儿刚刚脱离了母体,必须启动身体运行机制自我保护。

我们前面已经对此进行了分析,这一阶段对于儿童尤为重要,倘若他们不能得到恰当的照顾,就会形成心理创伤,出现成长衰退现象。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如果遇到障碍,也可能衰退。

读者不会忘记,这一创造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儿童大脑受到两种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儿童心理的作用将永久留在大脑之中。儿童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也都存在这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不良影响可能危害儿童正常个性的形成。

影响语言表述的障碍还有口吃、发音不准等。这种障碍与心理无关,而是语言机制形成时出现的偏差。可见,语言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出现不同形态的衰退现象。

第一阶段:词汇机制形成阶段,相关衰退:发音不准、口吃。

第二阶段:语句机制形成阶段,相关衰退:组成句子较慢。

儿童感知敏锐,富于创造力,善于吸取有益的东西,而衰退是他们创造力发展的阻碍,其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因此,成人应该时刻关注儿童的感觉,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不幸的是,恰恰是成人经常会妨碍儿童。成人常常无意识地粗鲁对待儿童,所以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出于这个理由,我认为,对教师个性的培训远比理论研究更重要.

儿童的感情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比如,儿童对成人冷冰冰的表情很敏感,有的母亲动辄呵斥孩子:“别忘了妈妈告诉你的话!”上流社会的孩子大多由保姆照看,调查发现,保姆常用一种冰冷的命令语气跟孩子说话,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他们性格胆怯、犹豫,甚至口吃。

以前我对儿童要求很严格,《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我举过一个例子:我看见一个孩子把脏鞋放在床单上,就坚决要他拿走,然后我使劲掸床单,表示那儿不是放鞋的地方。事情过去两三个月后,这个孩子只要看到鞋,仍旧迅速把它移开,紧紧盯着床单。

我终于明白,这个孩子的反常行为是对我的抗议。换句话说,当我们伤害了儿童,他们不会说:“不要那样对我,我高兴把鞋放在哪儿,就让我放在哪儿好了!”对于成人的错误行为,儿童一般不会做出反抗。儿童如果对此发怒也许更好些,这表示他们在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相反,如果他们以改变性格的方式做出回应,很可能形成心理创伤。成人通常意识不到这点,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不发脾气,就可以放心了。

一些患“恐惧症”的成人,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恐惧,这种心理异常现象归咎于他们幼年遭遇的暴力事件,比如受到动物的惊吓、曾经被锁在黑暗的屋子里……恐惧症有多种类型,比如较为普遍的“幽闭恐惧症”,就是害怕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儿童时期心理受创的例子很多,我提到这些,只是想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脆弱,成人应注意自己对儿童的态度,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现在,还影响他们的将来。

我们应观察儿童的行为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如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潜意识一样。当然这很难做到,因为儿童的牙牙学语时常让人难以明白。我们必须对儿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至少要对刚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儿童。

成人和儿童之间多么需要一个翻译呀!我一直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儿童想表达的意思。让我惊讶的是,每当我和儿童接近,试图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向我求助,如同我真的能够帮助他们。

一些人只知道关注孩子的外在行为,另一些人则在努力理解他们的语言。儿童们对后者更有兴趣。儿童渴望了解世界,渴望和成人进行交流,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能够理解他们的人身上。对儿童而言,帮助是比爱抚更好的礼物。

我习惯早晨工作,一天清晨,一个1岁的男孩走进我的房间,我问他想吃什么东西,他的回答令我吃惊,我听到竟然的是“小虫”。孩子看出我没有听懂,接着说了一个词“蛋”。我寻思,这孩子大概并不想吃什么东西,可是到底想要什么呢?这时孩子说“妮娜,蛋,小虫”,我一下子明白了。昨天,他的姐姐妮娜用彩笔画了一个蛋形的圈,他当时想要那枝笔,妮娜不仅不给,还把他赶了出去。姐姐拒绝了他,他不是与姐姐对抗,而是耐心地等待,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意图。于是,我给了这个孩子一枝水彩笔,他就高兴了。孩子不会用平滑的线条画圆圈,就改画波浪形,结果画出了一些小虫子。这个孩子为了达成心愿,一直等到大家都睡了,才去向能够听懂他话的人求助,他信任她。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征之一是有耐心。一般人认为他们性情急躁易怒,其实他们只有在作出各种努力仍无法表清意愿时才会发怒。这个例子还表明,孩子们在努力模仿,如果一个3岁孩子在做一件事,另一个1岁半的孩子会去模仿。

我有个1岁半的小邻居,他总想跟着3岁的姐姐学跳舞。舞蹈教师对我说:“这么小的孩子,我怎么能教他呢?”我对她说,别管孩子能学到多少,只要尽力教就行了,教师勉强同意了。不料,那个小男孩突然跑上前,对我大喊:“我也要!”

在众人的要求下,教师只好摆出一个舞姿,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咕,这样小的孩子不可能学什么舞蹈。这时候,小男孩突然很生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教师说她早就料到会这样,但我知道孩子其实并没有注意教师的舞姿,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教师把帽子放在沙发上。孩子还不会说“帽子”和“教师”这两个词,却一直气呼呼地重复“大厅”、“柱子”,他的意思是:“帽子不应该放在这儿,应该挂在大厅的柱子上。”这使孩子失去了跳舞的兴趣,他急切要求改变眼前这种无序的状态。等我把帽子挂在柱子上后,小男孩立刻平静下来,开始学习舞蹈。这件事表明,孩子对秩序的要求程度强烈于其他方面。

我们通过研究儿童的感觉方式,以及他们对词汇的运用,发现了儿童内心深处的许多东西,而这些是心理学家无法了解的。

上面两个关于儿童耐心及秩序感的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还有一个同样有趣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详述了,但它可以归结为“孩子不同意说话者的结论”。我们从这几个例子中发现,除了表中列出的情况之外,我们不了解的儿童心理还有很多。

我认为,应该公开发表对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即使这项研究不容易完成,但这能够促进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帮助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对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将解开人类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之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记住以下几点:

一是最初两年的发展将影响人的一生;

二是儿童具备很大的心理潜能,而且一直没能得到重视;

三是儿童极为敏感,任何一点粗鲁行为都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想象力对儿童潜能的影响

儿童的天性促使他们不断地汲取知识,因此,儿童对手的运用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还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把儿童放在上一章所说的环境中,他们会发生出乎意料的变化。他们快乐地工作着,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大脑会更加活跃,对知识的渴求也更加强烈。

这些变化萌生于“书写爆发期”之后。“书写爆发期”是一种表征,犹如“火中的一缕轻烟”,本质上其实没有爆发什么东西,真正的爆发是潜在的,只体现于人的内在品质。如活火山表面上看不出动静,地壳下却熔岩沸腾,总有一天要猛烈喷发,而专家就可以根据岩浆研究地球内部的变化。

我们制作的那些适合儿童的小物件带领他们进入与实际生活相仿的环境,其效果出人意料。因而,我们应对此有所发现,努力实施这种教育。

传统教育方式未曾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不过也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我们不应设置障碍,而是要尽可能地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让他们自由选择行为方式,这就是儿童心理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著名北极探险家派利称我们的工作是“对人类心灵的发现”,他说,这不仅是在推行一种教育方法,也是在找回人类的天性。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儿童对文化的吸收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学习方式与运动相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接受力很强,必然要做一些事展现自己,即通过行为来学习;二是有关儿童的性格发展,这留待以后再做讨论。现在就第一个结论进行论述。

我们发现,儿童曾属于自己的旧物很感兴趣,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物上。比如,上文提到的“书写爆发期”的出现与儿童特殊的语感能力有关,这种能力持续到6岁左右就消失了。因此,儿童在6岁之前对书写练习热情高涨,超过这年龄就失去天性的帮助,必须做有意识的努力了。

儿童的书写能力得益于以前的经历及练习,而书写练习的前提是锻炼区分能力的手工练习。为此,我要提出一个"间接准备"原则。

存在即是合理,大自然绝不会创造无所用途的事物。同理,第一阶段形成的能力必然不会白费,它将在第二阶段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第一阶段,来把握第二阶段的发展。儿童的语言学习的第一个时期可划分为许多小阶段,这一系列发展类似学校的语法教科书。儿童学习顺序必然是,先学发音,再练习说出音节,其次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了解了这一规则,就可以对第二时期实施控制,即要先教儿童语法!先教儿童语法?在他们还没有学会读、写之前?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先来思考语义表达的基础。语法,不是吗?我们说话都必须合乎语法,4岁儿童正努力扩大词汇量,完善语言机制,如果这时教他们一些语法以便熟练口语,对他们学习语言必定大有裨益。实验表明,这一时期儿童对语法很有兴趣,正是学习语法的最佳时机。3岁以前的儿童无意识地学习语法,到了3至6岁就有意识地完善它。此外,这个时期,儿童好像患上了词汇饥渴症,对新词汇的渴求十分强烈,这使得他们无形中具备了一种特殊的感知力,从而加速他们的学习。所以,除了语法,我们也应及时、系统地教他们学习词汇。

如果以上观点成立,必将引发另一个问题,即教育的老问题--当今幼师文化程度。幼师把单词写在卡片上让孩子们朗读,却发现自己掌握的词汇根本不够用,他们只知道一些简单名称,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我教学时不止教一般名词,还教一些较为专业的词汇,如几何图形的三角形、多边形、梯形等,之后再教他们一些专业术语,如温度计、气压计;及一些植物学名词,如花冠、花萼、雌蕊、雄蕊等。儿童对这些词汇接受能力很强,学会之后又要求我教授更多的词汇。于是,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时,时常争先告诉教师一些事物的名称,教师却不尽然知道,真是令人难为情。

3至6岁的儿童对词汇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这个时期学会的词汇不易忘记,成长之后也能流利地使用,可是到了下个阶段,儿童的发展转向其他能力,词汇学习变得困难起来。因而,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是3至6岁。当然,我们教授词汇强行灌输,而要与实物结合起来,与实际经验保持同步。比如,讲解花草昆虫时展示标本,让儿童看到实物,或者讲述地理知识与地球仪相结合。对照实物、图片、图表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助于单词记忆。

一个14岁的男孩不清楚花的结构,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跑过来,指着花坛里一朵花告诉他“这是雌蕊”。

还有一次,我在墙上挂了一些图片,向学生讲解植物根茎的分类,一个小家伙跑了进来,问我图上画的是什么东西,我就给他讲解了一番。下课不久,我们发现花园里所有植物都被拔了起来,看来,小家伙对植物的根着了迷,将其拔出来看个究竟。事情往往是这样,如果我坚持使用图形或实物教儿童学习词汇,家长可能产生不满。想一想吧,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家花园的花草都被孩子拔出来呢?

儿童的心理和见到的事物完全吻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不仅源于直观感受,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通常只知道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却无法探究其丰富程度。研究中,我们向6岁的儿童讲解地理知识,我们拿出地球仪,告诉他们:“这是地球”,而不是从河流、海湾、海岛开始讲起。

儿童具备的知识还不足以想象世界的样子,他们对世界的概念只能凭借想象力来完成。我们展示的地图上,青蓝色表示海洋,发光的碎末表示陆地,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标示,但儿童一看见地图就说:“这是陆地。”“这是海洋。”“这里是美洲。”“这里是印度。”

大多数儿童都在房间里挂上了地图,地图很受欢迎。3至6岁的儿童不仅能区分事物,还能联系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想象力占有重要地位。成人大都喜欢给儿童讲神话故事,好像在有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那么,既然我们都认为儿童喜欢想象,为什么只给他们讲神话呢?如果儿童通过想象神话,为什么不能想象美洲呢?何况,与语言交流不同,观察地图可以给儿童更为直观印象。思想不是被动的,它永远需要灵感的火花。

一次,一群6岁的孩子站在地图前讨论着什么,一个3岁的孩子挤过来说:“让我看看,世界就是这样的吗?”“这就是世界。”6岁的儿童回答。

3岁的听了接着说:“啊,现在我知道了。我叔叔曾经三次环游世界呢!”

这表明儿童知道这只是一个地球模型,真实世界要大得多,他一定听说过地球。

我上课时一个4岁的男孩跑来看地图。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忽然问旁边的学生:“纽约在哪儿?”学生们吃了一惊,指给他纽约的位置,不料他接着问:“荷兰在哪儿?”周围的人更加惊奇了,小孩知道了荷兰的位置后,说:“我爸爸每年都要去美国两次,住在纽约,他一走,妈妈就说‘爸爸现在在海上’,过了几天,妈妈说‘爸爸到纽约了’,再过一些天,妈妈又说‘爸爸又到海上了’,当妈妈说‘爸爸已经回到了荷兰,我们到阿姆斯特丹去接他’的时候,我就会很高兴。”

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多次听过美国,当他听到有人在地图前谈论美国时,就忍不住走过去,仿佛在说,“我已经看见美国了”。

儿童看地图时需要循序渐进地将符号形象化,一如以前认识物质世界一样,把抽象词汇与真实事物联系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人们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热衷玩砖头和听故事,玩砖头能够锻炼体力,使大脑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将思想与环境统一起来,有助于他们加快成长与了解世界;而听故事能够丰富想象力,儿童通过游戏把它释放出来。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一切事物都觉得新奇,不停地问东问西并要求得到解释,接连不断的问题像空投的炸弹,常常把成人轰得晕头转向。只要成人一一给予答复而不表示厌烦,儿童就会非常高兴。不过有一点;成人喜欢唠叨,儿童却反感长篇大论。

有个小孩问:“爸爸,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做父亲的觉得这个问题很高深,就耐心告诉孩子什么是叶绿素及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父亲兴致勃勃的讲述,被孩子不耐烦地打断:“我只想知道叶子为什么是绿的,不想知道什么叶绿素、光合作用。”

好玩、富于想象、提问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主要特征,他们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而他们的问题也不都容易回答。

孩子可能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聪明的母亲会说:“你是我的孩子呀,当然是我生的啦。”

这样的回答很简练,也让儿童感到满意。但一年,母亲说,“我要生另一个孩子了”,出了产房,她让孩子来看婴儿,并对他说:“你看,他是你的弟弟,你们都是妈妈生出来的。”

6岁的儿童可能对此强烈不满:“哼,我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你还在哄我,妈妈,我已经够大了。你一说要帮我生弟弟,我就注意观察你要做什么,可是你什么也没做呀!”

要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不容易,父母与教师都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才智。成人必须放弃所有自以为是的做法,使用一些针对3至6岁儿童心理的技巧,才能解决儿童的疑惑,而成人恰恰缺乏这种能力,需进行必要的训练。幸运的是,儿童从环境中学到的东西,远多于从成人得到的启示。

迄今为止,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答复仍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表明我们对儿童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他们的心理多存歪曲,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指导儿童注定行不通。其实很简单,儿童会通过行为方式带我们走上了解他们的路途。

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渴望还表现为他们想参与其中,由此推断,儿童有意识形成广泛兴趣,协调自己的运动,最终实现自我控制。

不难发现,儿童一旦被某件事情吸引,就会反复做它。比如,全神贯注地打磨一件铜器直至闪闪发光。儿童如此投入,如此执著,因而表面的目的仅仅是一个刺激点,这些行为缘于一种下意识的需要,儿童的成长正是这些下意识目的的实现过程。重复的运动协调肌肉和谐性,这属于后天训练。同理,成人通过各种游戏、运动如网球、足球来锻炼自己,不只为了从中得到乐趣或提高球艺,也在于提高我们的运动能力。

儿童的很多被称为“游戏”的活动的意义和运动对成人的意义相同,即从中获得所需的能力。

对所有物种来说,适应生活环境的需求是生命的本能,处于发育时期的儿童必须培养自身的能力,以便更好生存。儿童时期是培养生存能力的最好阶段,由此,我们说儿童的模仿能力是他们完成自我建设的先决。

儿童完善自身的能力与生俱来。儿童被他人的行为激发出模仿的兴趣,从而培养各种能力。那么,儿童通过行为到底培养了哪些能力呢?

以语言为例,这些能力就像纺织机上的经线,是织布的基础。形象地说,这些经线上布满了具有韵律感的声音,这些声音如同语法规律一样有序地排列,经过一系列生活经验的促动,逐渐织出语言之布。整匹布是在3至6岁织完的,所以,这一阶段非常重要,所培养的能力将伴随人的一生。

人的走姿、处事方式都在这个期间定型,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并将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不同阶层的人的差别也体现在个性方面,就如不同民族的区别也在于语言一样。所以,社会底层的人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先要改变生活习性,摆脱底层生活对他们的影响。

同样,一个贵族想扮成工人也不容易,习惯与处事方式会暴露他们的真实身份。

儿童发育阶段对语言的发展也举足轻重,因为口音在这个阶段一旦定型便终生难改,即使资深大学教授也很难改变幼年形成的口音。另外,高等教育即使能够大大丰富人的思想,却无法抹掉婴儿时期形成的东西。假如儿童遇到了一些障碍导致人格偏执,须在3至6岁进行补救这儿童心理发展的收尾阶段。另外,如果使用科学方法对这个时期的儿童进行教育,缩小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差异,就能使人类更和睦地相处。换句话说,人类创造的文明可以改变人类自己,就像人类能够改变创造自己的自然环境一样。

个性也对儿童发展的指引表现为儿童的行为出来,这一点能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发现。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儿童的感觉能力呢?

感知是人与自然的连接纽带,凭借感知,人会变得心灵手巧。如同优秀的钢琴师能在一架普通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旋律;一个技艺高超的织工一摸布匹就知道纺线的纹路:一个原始部落的土著在喧嚣的夏夜能够听到蛇在草丛中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人的各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都要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对能力的教育需与对智力和运动的促进并行。

人的内在因素导致人的不同兴趣,继而形成个体差异。换句话说,人天生就存在某种兴趣倾向,它会根据自然规律促使个体的发展,形成不同的个性。

在类似我们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不仅能够获得很强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培养对外部世界的敏锐感知能力。相对而言,这些儿童的世界比同龄人更为丰富,他们能够感觉出事物间细微的差别,而感觉能力未能全面发展的同龄人,可能对这视而不见。

为了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我们安排了一些东西,如:颜色、声音、气味、大小等。这些东西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能够引起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关注。相比之下,语言和书写最为重要,我们的个性将因之得到完善,能力也随之而提高。

感官是人识别外界的通道,为了训练儿童的感觉能力,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些小物件,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细节。

西方学校有一类“物体课”,上这门课时,教师要求儿童举出物体的某个特性,例如颜色、形态、纹理等。世界上的事物无穷无尽,特性也彼此唯一,一如单词很多,组成单词的字母却很有限。我们给儿童许多物体,每个物体具备不同的特性,就像给了儿童一个认识世界的字母表,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儿童由此掌握这些东西的特性,并从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一切他们了解世界夯实基础。

因此,我们的小物件恰如这个物质世界的“字母表”,其价值不言而喻。如前所说,文化不仅是知识信息的积累,也是人类个性发展表征。譬如教授受过感觉训练的儿童与教授没有受过感觉训练的儿童完全是两码事,差别非常明显。对于前者,他们对事物的感觉敏锐,一个物体、一种想法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能够区分细小的差别,如叶子的形状、花的颜色、昆虫的器官等。儿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他接触的事物,及由事物引发的兴趣。就儿童而言,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比其他东西都重要。

我们准备的每个物件特性各异,对儿童大脑的条理化颇有帮助。

尽管程度有所差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渐能区分事物,掌握事物的不同特性,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一个正常人不需任何训练就能区分不同的颜色、形态及不同物体的性质,这种能力与人类的思维形式有关。人的大脑蕴含无穷的潜能,不仅具有想象力、思维能力,还能从感官传递的各种信息中抽象出“特征的字母表”,对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归纳,继而进行存储,这便是抽象思维过程。

事实上,字母表的发明也经过了类似程序,单词是口语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组成单词的字母却是一个抽象系统,都来自于字母表。可见,如果一个人不能同时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可能智慧起来,他的头脑了也只和其他高等动物相似,被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之中,这必将对他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要把握这些事物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离不开抽象思维。人类的思想来源于抽象思维活动,抽象思维越准确,事物的价值也就越大。

想象力和抽象能力是大脑的两种主要能力,它们提供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语言学习离不开这两种能力,若想丰富词汇或者提高语言的实用性,就需不断地学习新的词汇,它们依照字母表和语法规则衍生出来,是无穷无尽的。其实,语言构建的规律也是大脑构建的一部分。

生活中,我们也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很聪明,但是思维缺乏条理”,意思是,被评价者有很多想法,却不能进行区分和鉴别。也会听到另一种相反的评述,“他的头脑如同一张地图,既精确又细密,他的判断同样准确无误。”

鉴于对人类思维条理性的推崇,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将人脑命名为“精确的大脑”。在帕斯卡尔看来,人的大脑天生就是精确的,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准确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

前面提到,人脑和语言的构建相吻合,语言的基础是语音和语法规则,大脑的活动也存在一定的规律。人们对一些著名的发明进行研究,发现在开始阶段发明家的思想也有一定规律。这并不奇怪,诗歌和音乐创作主要依靠想象力,但由于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这个领域也同样存在规律,。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同时训练儿童大脑的这两种能力。其实对一般人来说,这两种能力并不平衡,但必定同时存在,共同发挥作用。如果我们仅发掘儿童的其中一种能力,加剧两者的不平衡,就会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成为他们现实生活的障碍。

3至6岁儿童有追求准确的倾向,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我们只需告诉儿童怎样准确地做一件事,单是这种准确性就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儿童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训练行为的秩序与准确性。

儿童对事物最感兴趣的年龄是3至4岁,我们制作的小物件有助于帮他们了解生活环境,提高大脑的精确性。

我们的教学方法和一般学校的截然不同。比如,其他学校的数学课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不少人甚至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可是,实验发现,如果儿童大脑受过早期“精确”训练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中有树、花、虫子,但很少与数学相关,这使得儿童的数学天赋得不到发挥,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我们的那些特制的小物件可看作“物质的抽象”,或基础数学。对于儿童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我在另外两本儿童学习心理研究的书里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儿童从物质世界吸收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这个阶段的发展类似于胚胎,而胚胎的发展过程决定于基因。科学家考格西尔研究发现,儿童身体器官的发展与人的行为发展遵循相同规律,发展的类型决定于物质世界的基础。

儿童的另一个发展基础是语言能力,它由语音和语法系统组成,是一个准确的、固定不变的基础。这些东西是后天形成的,与特定的群体许多行为规范相关,如习惯、传统、道德,这些都会成为儿童能力的一部分。进化论者认为传统意味着对人的某些自然本能的限制,因而“简化了人们的生活”,而我们认为恰恰相反,人的“自卫本能”不只包括对生命最佳状态的寻求,还包括文化与道德的需求,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传统限制自然本能的发展,对生命而言是一种障碍,人们却还愿意牺牲本能去适应传统。换句话说,人必须牺牲某些东西以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生存。原始人将限制性习惯作为某种禁忌,人们必须遵守它们,乃至损伤身体。譬如,古人付出痛苦的代价来获得美:非洲人戴鼻环,欧洲人在耳朵上穿孔等。

也存在对食物的限制。前几年,印度发生大规模饥荒,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然而印度的城乡村却牛羊成群,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些动物。由此可见,不宰食动物的传统在印度人思想里是多么根深蒂固。

道德是人类生活的共同行为规范,深入人的思想观念深处。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对这些行为规范的严格遵守,人类才传承、繁衍到了今天。

宗教亦然。宗教偶像是大众崇拜的产物,受到信徒的认同。对宗教的信仰源于人类共同的精神需要,而不仅仅是对某种信念的简单接受。起初,原始人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惊奇,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进而对某些自然现象顶礼膜拜。即使并非所有原始人都被大自然所震慑,但当崇拜行为得到众人认同后,大自然就成了大众祭祀的对象。

人类对宗教的崇拜不仅依赖于奇迹激发的想象力,也在于主观意识的作用。人的心灵有多个层次,某种意识活动能认识事物的特性,而另一些意识用来建立抽象符号,以表达人类的崇敬之情。思想在信仰中得到满足,如同进行抽象思维一样。因此,崇拜偶像要成为一种社会符号在社会群体中固定下来,必须先得到大众的认可。

几个世纪过去了,崇拜活动变成一种习俗,宗教信仰也已烙进了人们的头脑,与道德的固定行为系统彼此混淆。共同的信仰把群体联合在一起,或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人类群体或生物物种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源自遗传因素,前者则形成于一代代人的心理积淀。尽管文明包含很多想象的东西,但人类生活的特征并非完全来自想象力,而是想象力和其他精神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这种抽象活动后来变得单一,形成某种简化的特定符号,具有精确性和稳定性,便于群体共同掌握这种超现实的想象。

儿童到一定年龄就开始吸收精神层面的东西,但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在这里,我要将精神学习与语言学习进行比较。模式具备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果人接受了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成为他的组成部分,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如同基因能决定个体特征,而神经中枢决定行为。

婴儿出生后先开始心理发展,此时婴儿从周围环境学来的主要是特定模式。也就是说,儿童吸收的不是直接心理经验,而是一种心理模式。这些模式的集中表现就是日常生活中多次重复的那些行为,这些模式一旦被吸收,就在它们的个性中固定下来。

第一阶段之后,儿童开始出现很多个性因素,发展可能没有先前那么确定,但仍离不开一定的基础。与此相似,由于环境改变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儿童对母语的学习也会不确定,但必然不会背离已经接受的语音和语法规则,因为这是在胚胎时期就确定下来的。

儿童早期呈现大脑的条理化和精确性不仅表现为他们对行为精确性的要求,也表现为对秩序、规则的要求。儿童对秩序要求很高,他们对物件的摆放是否规则、位置是否得当十分敏感。这一现象表明,儿童在认知周围环境时,留在大脑记忆中的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否则,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通过探讨,我们渐渐揭示了儿童心理的基本形态。精神是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它的形成依据一种预定的潜在模式,心理只凭借思维能力和意志力来发展的说法荒谬至极,因为这些能力都是后天获取的,并以心理潜能发挥作用为基础形成的。

就像人无法利用思想创造躯体一样,人的心理类型也不是由意识创造的。这里的“创造”一词,指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突然出现了,并按一定的规律发展,整个事件都不受意识的控制。当然,所谓“突然”是针对人的知觉而言的,严格地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起始和形成的过程,不会无中生有。实际上,所有生命都由胚胎细胞发育而成。

同样,人类的思想观念也有其形成、发展的具备创造力的基础。从婴儿开始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人的精神潜能通过对环境的认知、适应逐步发挥作用,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思想的基础,个体的继续发展又基于这个基础之上,最后,个体成为所属群体的一个成员。种群是一个心理和文化的集合体,具有连续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最终形成人类文明的历史。

以上论述表明,唯有新生个体具备相应创造力时,才能发展人格所包含的后天能力。这些能力如同社会模式一样是逐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依赖于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

这就是儿童的生物功能,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人类的发展也离不开这种人格条件,而成人却可以对此施加影响或干预、破坏。所以,我们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儿童是研究人类的第一个蓝本

目前,生物学研究正在转向。

过去,无论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动物还是植物,科学家通常选取成年个体做标本。对人类也是如此,无论是伦理学研究还是社会学研究,科学家都把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成人都在迈向死亡,所以研究人类时,学者们经常讨论死亡问题,没有人感到奇怪。道德伦理研究,则集中在法律和社会利益关系上。这种状况现在发生了转变,甚至与原先完全背离。如今,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形态的研究,重点都放在幼年甚至更早的阶段,最早的是对生物胚胎及细胞生命的研究。

由此,哲学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一门新兴的哲学正在兴起,尽管目前它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新兴哲学不再受限于理性思维,也不再单纯由思想家作出抽象结论,从而更具有科学性。

胚胎学把对人类的研究带回了生命的起点。人们发现,生命的早期阶段与成年阶段差异很大,这不仅表明了过去思想家对生命的无知,也是儿童性格研究的第一束曙光。

幼体与成体的差异在于:成体走向死亡,而幼体却走向生命的巅峰。人也不例外,幼儿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善的人,而一旦完成这个过程,他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所有儿童期的生命是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因而,我们可以断言,儿童很乐意做使自我完善的事情,生命的这一过程充满了快乐。与此相反,成人的生活却充满压抑和苦恼。

对儿童而言,生活是自身的延伸,他们无忧无虑地游戏,日渐聪明和强壮起来。而年龄的增长导致的不利是人不能再像儿童那样完善自己了,也不再有人像过去那样帮助他了。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成人,并与成人息息相关。婴儿出生前要在母亲的子宫里生活10个月,再前则追溯至父母的结合的细胞。可以说,儿童期的起始与结束连接着两代人的成熟,一端是被创造者,另一端是创造者,这就是儿童要走的道路。

生命的自然规律要求成人照料自己的孩子。儿童是爱情的结晶,爱情则是他们生命的源泉。孩子一生下来就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这是生命的一种本能。正是由于这种本能的爱,父母会全心全意地为孩子服务,甚至不惜放弃生命来保护孩子。父母如此奉献,却没有牺牲感,反会体验到一种快感。父母为孩子尽心时感觉到快乐,这也是生命的天性,所有生物都不例外。

孩子所能唤起的美好情感,在社会关系中是不存在的。一个商人绝对不会对交易伙伴说:“我放弃这些利益,都归你吧。”可是,一旦出现食物短缺,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唯一一片面包留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成人有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一种是作为父母的态度,一种是作为社会成员的态度,前一种体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动物也是如此。凶残的猛兽对待幼崽也会非常温和,比如狮子、老虎,它们对幼崽流露出来的温情,大大出乎人的想象。而那些貌似温顺的动物,比如母鹿,在幼崽受到威胁时,也会表现得异常凶猛。这种保护幼崽的天性普遍存在,动物和人一样存有一种身为父母的特殊本能。

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在幼崽处境危险时会消失殆尽,它们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与敌人搏斗。鸟类面临危险会本能地飞走,但要是它们正在孵小鸟就不会轻易离开鸟巢,而是一动不动呆在巢里,伸开双翅护住鸟蛋。有些鸟儿则冲出草丛,把靠近巢穴的猎狗引开,尽管它们很可能被咬死。

研究发现,动物和人具有两种相同的本能,一是自我保护,一是保护幼崽。法国J·H·法布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他在结束巨著《昆虫记》时说,无论什么生物都应该感谢伟大的母爱,如果不是母亲提供保护,几乎所有幼小的生命都无法存活下来,因为它们还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老虎初生时没有牙齿无法捕食,鸟儿出壳时没有羽毛不能飞行,要是生存只依赖自身的强壮,那么物种早都灭绝了。所以,父母对幼崽的保护,是物种延续不可缺少的条件。

对自然的研究中,最为神奇的就是对生存智慧。自然是多么奇妙,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即使是最温驯的动物也不例外。

而再怎么低级的生物也都有自我防卫的本能,自然科学家们却发现,生物的生存智慧集中在对幼体的保护上,用于自我保护行为上的相对较少。

法布尔对昆虫的护幼行为做过仔细观察,《昆虫记》第十六章有详尽的描述。

科学家对各种生命类型的研究揭示了生物界普遍存在两种本能和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类是动物进化的结果,应该承认两种本能的必要性。

如果要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人类身上,就有必要对儿童进行研究,因为成人消除不了其儿童时期的影响。即,人类对自身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开始。

第三章 婴儿的成长

扔掉捆绑孩子的绳索

在很早以前,生物学就已经证实了环境对自然界生物的重大影响。进化论中的唯物论也认为,环境会使物种繁衍和生物形态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并发生变化,甚至产生变异。当然,我们不可能去验证所有的理论,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研究,恰恰证实了这一结论。

借助对昆虫生存环境的研究,法布尔让人们对昆虫生命的成长过程有了新认知。通过对生物的研究可以确定,对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一定要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否则,我们就无法透彻了解生物。

对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探讨发现,与其说是人在适应环境,还不如说是人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在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里,某些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发挥着作用,它们构成了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没有在与他相适应的环境里生活,他就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对自我也不会有太多了解。

新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有这样一条,就是呼吁人们对孩子的社会本能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并鼓励他们常与同伴相处。关键是孩子根本没有一个可以适应的环境。这与他们生活的成人世界息息相关。这种生活环境的偏差,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孩子在其人格上的发展。

环境失调对孩子产生的重大影响,不仅是在个子高矮的差异上,还因为环境是如此的不协调,致使孩子的动作往往不能运用自如。比如一个技术高超、动作灵敏的杂耍艺人,一旦看见有人企图学他的动作做,他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在他看来,根本就没人能模仿他的高超技艺,假如有人尝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慢慢跟着他学,他一定没有耐性。

回想一下,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与这种情况很相似呢?因此,我们建议每一位母亲:放开你那3至4岁大的孩子手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等等。

我们相信,如果让孩子在我们替他规划好的环境里生活一天,他一定会倍感痛苦。他们的全部精力不得不用在辩护自己的行为上,随后,我们天天会听到这样的话:“别管我,别管我!”甚至到最后,他们因为再找不到的维护自我的办法了,还可能会哭闹起来。然而,很多妈妈却抱怨说:“我的孩子太不好对付了,早上赖着不肯起床,中午他连眯下眼都不乐意,成天把‘不要,不要’挂在嘴边。一天到晚都这样,小孩子怎么会这样?”

如果这些妈妈能在家里打造一个适合孩子年龄,能释放孩子的精力,同时又能顺应他们心理发展的环境,那么,孩子的自由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实际上,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导向标,而孩子们,也就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环境。

学校,是为孩子设立的专门场所,学校里的桌椅和用具在制作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孩子的身材和气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轻松地使用它们,就像大人移动自己的家具那样。

下面是环境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家具须轻巧,摆放位置应得当,能方便孩子移动。图片要贴在与孩子视线平行的地方,以使他们轻松的观看。这一原则适用于孩子周围所有的东西,从地毯到花瓶、盘子和其他类似物品。让孩子能够使用家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并让孩子参与做日常家务,如扫地、给地毯吸尘、自己穿衣服和梳洗等等。存在于孩子周围的东西,应该让他感觉坚实,而又具有吸引力。“儿童之家”应该显得可爱又舒适,只有一所美观的学校,才会让孩子们开心地在里面活动和生活。就像成人都明白,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家人的融洽生活。毋庸置疑,舒适美观的环境与孩子的学习和活动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优美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会表现出主动探索与发现的意愿。

对环境的美丑,孩子有十分敏锐的直觉。旧金山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小女孩,某天到公立学校去参观。在迈进教室的那瞬间,她看到了那儿的布满灰尘的桌椅。她一本正经的对旁边的老师说:“你大概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都不肯打扫卫生而宁愿让教室显得很脏吧?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可以用。如果我没有漂亮的抹布,我也不想去清理卫生。”

供孩子使用的家具一定能够方便清洗,这样不只是出于卫生的要求,事实上,这些清洗简便的家具提供给孩子乐于参与的机会。孩子学着把污迹清洗干净,也学会如何保持环境卫生。长此以往,孩子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就能自然养成,他身边的各样东西也会被洗刷干净。

不少人向我建议,不妨贴一层塑胶防滑垫在桌脚和凳子脚下,以减小它们被移动时的噪音。我觉得有点噪音反而会更好,这样一来,孩子们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太过野蛮。因为孩子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到可以自如运用的程度,他们操作起来往往毫无秩序可言,也不太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是他们和大人的区别。

在“儿童之家”里,每一个桌、椅发出的噪音都能反映出孩子的每一个动作的用力程度。于是,孩子就会十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动作。在“儿童之家”里,还摆设了一些诸如玻璃、盘子、花瓶之类的易碎物品。一些大人就会质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三四岁孩子一旦接触到这些玻璃做的东西,一定会不小心把它们打碎的!”心存这种想法的人,似乎觉得几片玻璃比孩子还要珍贵,难道对孩子的训练还不如这几片玻璃难能可贵吗?

当孩子身处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环境时,他们会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环境,不需被外界激励,孩子们就能将自己的行为改进。从孩子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喜悦和骄傲,偶尔还会看到他的神情一本正经到无以复加。这表明,孩子天生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他们愿意这样。

事实上,一个3岁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会出现什么呢?只有成长。为了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栋梁之才,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改进。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学着做自己必须做的事,因为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促进发展。孩子喜欢洗手,不单单是因为觉得洗手很好玩,而是出于洗手能令他觉得自己能够做好这件事。发展孩子全部能力的根本所在,就是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

在孩子的成长期,在孩子试图把工作做得更好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通常我们绞尽脑汁帮助孩子,却像许多学校把桌椅固定在地板上的行为一样,恰恰妨碍了孩子们的自然发展。

是的,孩子确实好动,并且时常动作粗鲁,但是,孩子从来不会破坏不固定的桌椅。尽管把桌椅固定后看上去井然有序,但这样一来,孩子的身体动作永远也无法有序了。也许,我们可以提供孩子一个铁碗或铁盘子,以防碗盘摔在地上而破碎。但是,这么做的效果是适得其反,孩子们会像着了魔似的更喜欢把碗盘往地上摔。其实我们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地把问题掩藏了。孩子还会继续犯错,这种人为的设限,势必成为阻碍孩子自然发展的绊脚石。一个试图自己动手做事的孩子,往往乐于跟人合作且充满活力。

在一般情况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旁观的我们会马上伸出援助之手。大概我们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你要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吗?快别费劲了,我在这里呀!我会帮你做好任何你想要完成的事情。”本来,我们以为帮孩子做事是为了他考虑,殊不知,这个被我们剥夺了自主权的孩子变得难于相处,而我们还把他的行为当作是难以教导的表现!

回想一下,孩子是如何度过他生命的最初几年的。他受控在一个不准打破、不准弄脏身边物品的家里,动弹不得,更谈不上有机会练习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必备用品。这样,就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许多学习必要的生活经验的机会,势必影响到孩子的生命与成长。

有些孩子似乎难以相处,没有人能够管得好。他们常常烦躁、不安分或郁郁寡欢,总是不愿意乖乖地梳洗,他们的父母也只好任由他,不再教导他了。很多人都说这样的父母真慈善,饱含耐心,能够天天容忍这样的孩子。但这种做法真的是对孩子有益的吗?果真如此的话,那大概是我们对好的标准出现了误解。

对孩子好,并不是要一味的容忍他所犯的所有错误,而是要找出避免他再次犯错的方法。对孩子好,就是尽量让他自然地生活与成长;对孩子好,就是尽量让他成长无所缺。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需要大人的帮助,因为他们非常脆弱无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

置身于孩子的环境里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我们会发现,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孩子们总是能够自觉而又专注地进行。从孩子选择的物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处在合适他的环境里,同时还可以发现,孩子在使用过这些物品后,验证了自己的对与错。

那么,我们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什么也不必做!

在我们尽量提供给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后,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想要帮助他的冲动。要在旁边默默地观察他,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用过多的打扰他,当然,也不能听之任之,完全不加约束。

当孩子在做一件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事情时,外表沉静且自得其乐。除了在一旁观察,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这就是我成立蒙台梭利学校的原因。在蒙台梭利学校,当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时,孩子们反而能够自觉地做自己的事,这点与普通学校的教学恰恰相反。在别的学校里,教师通常扮演主动者的角色,孩子们则处于被动位置。实际上,孩子成长或发展的愈好,教师更应该只是在一旁观察与聆听。

这使我想起一件发生在我们学校里的令人开怀大笑的事情。那一次,校工忘记打开学校大门的锁,孩子们因为不能跨进校门,情绪恶劣。最后,老师兴奋地对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从窗户跳进去,但是我办不到。”然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从窗户爬进了教室,老师则兴致勃勃地守在门外看着教室里的他们尽情地玩耍。

因此,我们应当建立一个能引导孩子并提供他们锻炼能力相适应的环境,允许教师有短暂的离开。这种环境的存在,就是教育上的一大飞跃。

解放双手激发脑细胞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正常发展有三个阶段,有两个阶段和运动有关,也就是走路和说话这两项活动。因此,科学习惯将孩子这两项运动功能看成是“星象图”来占卜儿童的未来。这两项复杂的运动,体现出儿童在掌握运动功能和表达的方法上,获得了第一个实质性的成功。

假设就语言对于思维的一致表现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个性,行走平凡无奇,它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共有特征。与植物不同,动物能够到处活动。通过一些特别的器官作用,这种运动就产生了,而行走也成为人类一种基本的特性。但就算人有如此巨大的在空间运动的能力,甚至能够绕行整个地球,也不能就此认为行走是智慧人类独具的特征。

与之相反,与人的智慧最密切相关的手的运动,却是专门为人类的智慧服务。大家都知道,最早把经过削凿和磨光的石块用作工具的是人类,这表明史前时期的某些地方已经存在最早的人类了。有机体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工具的运用正被载入。运用手的劳作,把语言刻在石块上,这时言语才成为人类历史的记录载体。

双手得以解放,是人类的特征之一,于是,人的手不再只是运动的工具,而进一步成为了智慧的工具。这种功能促使手为智慧提供服务,人类手的进化不仅使人在动物界占据更高的地位,并通过手的运动把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完整地展示出来。

人手的构造非常精细和复杂,它不止展现了智慧,还使人与环境之间构成特殊的联系。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人依靠双手去开拓环境,并在理智的引导下改造环境,进而完成改造世界的使命。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儿童最初的现象,即语言的产生和手的运用,来评估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来思考他们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我们研究语言的出现,研究手在劳动中的功能性作用,绝对合乎逻辑。

心理的这两种外部表现,能被人的潜意识认识并给予重视。言语和手的重要性展露无遗,人们通常会把它们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特征。此处所指的是一些与成人的社会生活相关的形式。比如,当一对男女结婚时,他们会携手“山盟海誓”;男人在订婚时他也会“承诺未来”,在征询女人是否愿意嫁给他时,他“握住女人的手”;在宣誓时,男人要举手宣读誓词。在宗教仪式中,手被大量应用,这时它强烈地表现出一种自我意识。彼拉多不愿承担耶稣死亡的责任,所以在公众场合洗手,既是实实在在地也是象征性地洗手。做一些最庄严的弥撒时,祭坛上的神父总是说:“我将在无罪的臣民中洗手。”这不是指他讲话的同时还在用水洗手,因为早在登上祭台之前,他已经把手清洗干净了。

这些例子尽管不同,但全都表明人们在潜意识中将手寓意为内在的“自我”。假如事实真的如此,那么儿童的手的发展,在各种基本的人类活动中,几乎能媲美任何东西,更令人惊叹和更拥有神圣感。

所以,儿童第一次朝外界伸出小手的举动,我们实在是应该充满真诚的期待。这是儿童的小手第一次富有智慧的举动,是儿童进入这个世界的宣言,成人应该由衷赞美这种举动。

有些成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担心孩子的小手伸出去,接触一些毫无价值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了避免儿童接触这些东西,他们想方设法隐藏这些东西。成人一再提示:“不要碰!”就像他一再重复说:“别动!放老实点!”成人的某种焦虑感潜藏在意识里,并导致他建筑起了一道防线,还呼吁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防范森严,如同要与侵犯他们财产和安宁的强盗进行殊死搏斗一般。

儿童起初的心理发展,需要将某些东西放在能让他看到和听到的环境中。大人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一些能帮助他工作的东西,为他提供“活动对象”,才能使儿童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手的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但是,这些需要却被儿童的处所忽视了,儿童四周的东西都被成人所拥有和使用。儿童禁止触摸这些东西,他被告知:“不准碰任何东西”。一旦儿童碰了某些不被允许碰触的东西,就会轻者受责骂,重者受体罚。顺利抓到某个东西的儿童,就如同发现了一块骨头的饥饿小狗,赶紧的躲到角落里狼吞虎咽,企图从无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还会因为害怕有人突然把骨头抢走而惶恐不安。

儿童的运动并非偶然事件。他在潜意识的指导下,建立起具有协调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运动。他通过无数次的协调实验,用他的内在精神使他的表达器官和组织相协调。儿童必须独立自主,单独完成自己的行动。当他处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时,运动有一个特有标志,不只是偶然性的或一时冲动的结果。儿童并非毫无目的地乱跑、乱跳,摆弄东西,甚至把屋子搞得一塌糊涂。他是在从他人的活动中获取启示,以此产生建设性的行为。他打算像成人一样去做事情,模仿成人运用东西或工具。所以,儿童的活动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直接相关。

儿童会想方设法去扫地、刷盘子、洗衣服、倒水、洗澡、梳头、穿衣等,这种天生的活动倾向可称为“模仿”。举例来说明,这不同于猴子的模仿行为似的表述很含糊。儿童的这些活动源于一种有智慧的心理模式,先有认识,后有行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他的活动。当儿童打算做一件事时,他事先已经知道为什么才做它,他很热切期望自己能去做别人正在做的那件事。

从儿童的语言发展上,我们发现有相同的情况发生。儿童从周围人们的对话中获得语言能力。他的记忆力帮他把以前所听到的词汇存储起来,于是,他会根据某个特定的时候,去运用这些词汇。儿童运用词汇不像鹦鹉那样,就语言的模仿性质而言,他们两者截然不同。这是极其重要的区别。因此,我们了解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区别也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儿童的活动。

儿童对细节的感知能力

有充足的证据显示,并非像机械分析的心理学家肯定的那样,说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在外界条件的催化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幸的是,这些机械分析的心理学家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长远地影响着我们,从而也影响到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他们的观点是:外界的影响是通过进入我们的感官而实施的。然后,这些体验在人的内心里扎根,且慢慢融合,变得有条不紊,继而形成了智力。他们先假设儿童在心理上只能被动反应,任由环境的影响,并推断出儿童的智商是完全被成人控制的。另一个与之相似的观点认为,儿童不单在智力上属于被动反应,并且像一只空瓶子,能够被随意灌满。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证实,绝对不能轻视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体系实在太重视儿童教育的环境了,还把环境当作教育体系的中心内容。我们比以往的教育体系更大容量、更科学地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但是我们的思想不同于他们。对于那种认为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人的传统观念,我们持有不同观点。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儿童的内在敏感性。儿童有一个缓慢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可一直持续到5岁左右,我们还认为有必要培养儿童从环境中汲取经验的能力。

儿童正处在一个积极探索环境的人生阶段,他通过他的感官吸取对周围的感知,但这并非让他像镜子一样统统接收。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是出于自身内在冲动的需要,由感觉或特别的兴趣来支配行动,从而有目的地获取经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没有任何人能感知到一个物体的全貌,这同时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受个人的局限,每个人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部分状况。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描述物体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感觉和兴趣去思考的。因此同一物体,人们往往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描述。詹姆斯为此举了一个精妙的例子。他说:“如果你穿着一套十分满意的新衣服,你出门的时候就会特别关注别人是否穿着相同款式的衣服。如果你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这样搜索着,那就很可能命丧车轮,特别危险。”

大概我们会问,儿童吸取了海量的外部经验,那么,他们选择某种体验的特别兴趣是什么?詹姆斯所举的例子不再可靠,因为这时儿童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狭隘影响。儿童从无到有的过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向前发展的。这就是儿童真实的理性,敏感期就是围绕它而进行的。但是这种获取理性的过程,绝对是自然的和充满创造性的,它通过环境汲取经验来获得力量,如同活泼的生命在渐渐成长。

儿童的理性是生命的原动力和能量源泉。各种经验随时被整理排序,服务于理性,儿童用他原始的经验来完善理性。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儿童需求获得经验的欲望如饥似渴,永不满足。我们早就知道,儿童会被光线、色彩和声音强烈地吸引,同时兴奋不已。但我们还要指出,这个理性的产生是一个自发的运动过程,是由内部引发的现象。显然,儿童的心理状态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儿童从无到有地发展他的理性,这是人独有的品质。即使在蹒跚学步时,儿童就已经开始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了。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雄辩更有说服力。我回忆起一个感人肺腑的例子:一个仅仅4个星期大的婴儿,从未被带出过出生的房子。有一次,家里的保姆抱着这个婴儿走动时,婴儿看见与他同住一幢房里的父亲和叔叔,这两个人身高相差无几,年纪也相仿。这个婴儿倍感讶异,从此看到这两个人就觉得恐惧。

他的父亲和叔叔听说了我们从事的职业,就请我们帮忙消除这个婴儿的心理障碍。我们建议他们兄弟两个不要同时出现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保持距离,一个在右,一个在左。于是婴儿转头去看着其中的一个,凝视一会儿后,突然呵呵地笑起来。但随后他又突然变得忧虑,马上扭头去瞅另一个人,瞅过一会儿后,他也会对着那个人呵呵地笑。他把头左右扭来扭去,脸上的神情时而担忧,时而欣慰,直到他终于能分辨出两个人的样子。

在这个婴儿看来,这两个人曾是同一个男人。他们在不同的场合陪婴儿玩耍,曾经都把他抱在怀中,对着他喃喃轻语。

这个婴儿起初还以为,有个男人和他的母亲、保姆以及家里别的女人不同,关键是他从未看见两个男人在一起的样子,因此突然同时出现的两个男人令他产生了警惕。他的世界中突然出现一个男人,随后他又见到另一个相似的男人,这时他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第一个错误。虽然他刚刚出生4个礼拜左右,但他却真实地体验到人类理性的谬误和可笑。

如果这两个男人意识不到婴儿从出生起就存在自己的内心活动,他们对婴儿的帮助将无从下手。了解婴儿的内心世界,使婴儿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并开始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还有年龄大一点儿童的例子:一个7个月大的儿童正坐在地板上摆弄一只绣着花和孩子图案的枕头,并兴味盎然地用鼻子嗅枕头上的花,亲吻枕头上的儿童。突然,一位没受过正确护理儿童教育的女仆闯了进来,她认为孩子喜欢嗅闻和亲吻物品。于是,她赶紧给这个儿童拿来很多东西,催促道:“快闻闻这个!快亲亲那个!”

糟糕的是,儿童幼小的头脑受到了干扰。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模式,识别图像,再把它们存储在记忆中。他正做的起劲,而且思维平静,这十分有益于他的理性构建的工作。当他尝试去获得一种内部秩序,开展神秘工作的时候,却被一个鲁莽的大人扰乱了。所以,粗蛮的成人干扰儿童的思路或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时,就很有可能为这种艰苦的内部工作设置了阻碍。

在嬉戏时,成人牵住儿童的小手,亲吻他,或哄他安心睡觉,却不关注他那特有的心理进程。如果成人不能意识到这种神秘工作的存在,就可能彻底毁掉儿童最初的心理成长过程,就如同海水冲上了沙滩,并席卷了用泥沙构筑的城堡,于是沙滩上堆沙雕的人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因为无知,成人有可能抑制了儿童的基本欲望。

需要铭记的是,儿童应该得到属于他的清晰体验,因为只有拥有这些体验,使它变得深切,并能将之区分之后,儿童属于自己的智力才能形成。

某位著名的儿童营养专家曾在自己开设的诊所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所做的实验使他得出以下结论:在食物方面,也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人因素。他发现儿童在一定年龄之前,还没有一种东西的营养价值能替代母乳。因为同一样东西,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好的,但对另一个孩子也许是坏的。在形式上和理论上,他的诊所树立起一个典范。

他的方法应用在半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会获得理想的效果,但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却不顶用。这使人疑惑,因为在这个年龄,相比早期喂养,人工喂养要容易得多。

一些家境贫困的母亲无法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所以去询问这位专家怎样喂养孩子。专家为这些母亲开设的门诊处,就在他的诊所里。奇怪的是,这些贫困父母的孩子并不像住在诊所里的儿童们那样,在半岁以后出现营养失调。经过反复的观察之后,这位专家终于认识到,一定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这个现象的产生。他开始发现,诊所里半岁以上的儿童,“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出现厌倦情绪”。他给儿童提供了很多消遣和娱乐活动,代替了让孩子们在诊所里散步,而是领着幼儿们到相对新奇的一些地方玩耍,结果就是,这些儿童恢复了健康。

大量的实验表明:1岁以前的儿童能在他们周围的环境获得惊人的深切体验,他们能从一些图片中认出所熟悉的环境。但之后我们要更加注意,儿童一旦获得这种体验,他们就不再有很强的兴趣了。第二年以后,即使是漂亮的物体和鲜艳的色彩,也不能再使儿童激动了。

我们发现,这种欣喜若狂正是敏感期的特征,但是他们开始对我们忽视的小物体发生兴趣了。也就是说,他对不起眼的东西或者我们很少关注的东西有兴趣了。

在一个15个月大的小女孩身上,我第一次发现了这种敏感性。我听到她在花园里纵声大笑,对一个小不点来说这有点反常。她走到外面,坐在平台的砖头上,似乎全然沉醉在一种发现的愉悦中。

原来,小女孩附近有一个美丽的花坛,烈日下,花坛里的天竺葵看起来非常艳丽,可是这个小女孩并没有看花,她的眼睛直盯着地面。但地面上没有任何值得看的东西,我注意到了儿童的一种难以捉摸的奇特兴趣。

我悄悄地靠近她,仔细端详这些砖头,却没有看到任何有趣的东西。但是这个小女孩却庄重地对我说:“那里有一只会动的小东西。”她伸手指给我看,我发现了一只跟砖头一样颜色、小得差点不被人看到的昆虫,它正在飞快地奔跑。原来是一个会动、会跑的小生物使这个小女孩畅怀大笑,她的好奇心在欢快的叫嚷声中得到了满足,叫声大大超过她平时的声音。这种欢快并不是源于太阳,不是源于花朵,也不是源于那鲜艳的色彩。

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几乎也是15个月大的小男孩使我深深的记住了他,事情发生的情形和前面的故事相似。他正玩弄着母亲收集的许多色彩艳丽的明信片。这些东西似乎勾起了这个小孩的兴趣,于是他递给我看。他用稚嫩的话语对我说:“叭叭”,用此代表“汽车”。由此我明白他在邀请我去看汽车的图片。

他有很多的图片,都很漂亮,很明显,他母亲收集这些东西,既是为了哄他高兴,同时也在试着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这些明信片上画着长颈鹿、狮子、蜜蜂、猴子、鸟等各种不同的动物;还有一些明信片上印着讨儿童欢心的家畜,如绵羊、猫、驴子、马和奶牛等;还有一些明信片则包含着各种景物,如房子、动物和人。令我迷惑的是,在所收集的这些明信片中,我看不到画有汽车的图片。

我对这个孩子说:“我没有看见汽车啊。”当时他看着我,从明信片里并挑出一张,自豪地说:“在这里!”在这张明信片中央,明显可以看到一只漂亮的猎狗,远处是一个扛着枪的猎人。在一个角落里,可以看到一座小屋,以及弯弯曲曲的一条线,似乎是一条路,在这条线上,依稀有个黑点。小男孩指着这黑点说:“叭叭”。这个黑点小得几乎看不见,但是我明白,这个小黑点的确可以表示一辆汽车。汽车被画得这样小,几乎很难被发现,但是这小小的汽车却引起了这个小男孩的注意,于是他觉得必须指给我看。

我想,可能这个小男孩还没有发现其他明信片上那些漂亮实用的图画。我选出一张上面画有长颈鹿的明信片,对他说:“看它的长脖子。”这个小男孩神情愤怒地说:“长颈鹿。”至此,我再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勇气了。

可以这样说,在儿童两岁时,在几个阶段里,他的天性会渐渐引导智力,直到他能充分理解周围环境中的东西,这种活动才会暂时告停。

我还有一些亲身体验过的例子。我曾引导一个差不多20个月大的小男孩看一本设计得很精致的关于成人题材的书。这是由多雷配插图的《新约全书》。书里复制了一些名画,其中一幅画是拉斐尔的《主的荣光》,上面画着耶稣召唤小孩到他身边去的画面。在我的建议下,这个小家伙看完了这幅画,随后我向他解释:“耶稣的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所有的小孩都将头靠着耶稣,这些小孩都在仰视他,他爱他们。”

这个孩子的脸上没有显示出丁点的兴趣。这时,他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好像在说我才不管他。我开始翻书,搜索另一幅图画。突然,这个小男孩说:“他在睡觉。”

对这个小男孩的话,我一头雾水,问:“谁在睡觉?”

这个小男孩响亮地回道:“是耶稣!耶稣在睡觉。”他示意我把书翻回去。我再次注视这幅画,画面上的耶稣基督正站在高处俯视儿童。他的头低垂,看起来真像在睡觉。这个小男孩注意到的细节让人惭愧不已,成人可能从未注意到!

我继续解释这些图画。当讲到一幅画有基督显圣的图画时,我说:“看啊,耶稣升天了,人们的表情充满惊恐。你看这个小男孩转动着眼睛,这个妇女伸出了手臂,这不正是这个意思吗?”我意识到选的图画并不合适于儿童,我的解释对儿童毫无吸引力。可是有趣的是,我发现了对这样一幅复杂的图画,儿童和成人所产生的不同反应。

这个小男孩只是轻轻地嘟一嘟嘴,好像在说:“嗯,往下翻好了。”他的小脸上也并未显示出有丝毫的兴趣。

我继续往后翻书,看到他抓住脖子上挂着的类似兔子的小饰物,然后他叫道:“小兔子!”我估计,他被这个兔形的小饰物吸引住了。突然,他又示意我把书翻回去。我顺从他的意见并把书翻回去,惊讶地发现,在《主的荣光》画的一侧还真画着一只小兔子。我却没留神这一点。

很明显,儿童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观察视野,这反映出程度的加深范围由小慢慢扩大。成人总想给三四岁的儿童看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以为他们从前没有看见过什么东西。这种做法无异于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耳聋,于是大声说话一样。在你做过巨大努力,使那人听到后,他却对你抗议:“我又不是聋子!”

成人常常自以为是,以为儿童只对色彩鲜艳的、轰隆作响的东西感兴趣。强烈的刺激物,如歌声、钟鸣、飘扬在空中的旗帜、炫目的灯光等,这些看似强烈的吸引是外在的,会转瞬即逝,并不能给儿童的注意力带来多少好处。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方式和我们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假设我们正在饶有兴致地读书,却被沿街奏乐的管乐队的响声吸引了,于是停止读书,来到窗前,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到一些人的这种行为,却很少被认为是成人容易被响亮的声音强烈吸引。可是,我们却很轻易地去推断儿童,认为一种外部的强烈刺激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附带产生的结果,与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联系不大。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东西,却被儿童全身心地凝视,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儿童心理活动的存在。不是说这些小东西给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才有这种反映,只是因为他被小东西吸引,并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它的同时,显示出了“爱与智慧”。

对成人来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晦涩难懂的谜。这个谜所以令成人困惑,全然是因为他们只看表面现象,并没有从它的内在心理活动作分析。

我们必须考虑到,在儿童活动的背后,潜伏着一种容易理解的原因。要不然,他就不会无原因,无目的地做任何事情。我们经常认为儿童所有的反应只是一时兴起才产生,但兴趣不也包含着一些东西吗?这是一个亟待被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必须发现的谜底。寻找谜底的过程充满困难却又十分有趣。成人必须以一种新的态度对待儿童,放弃自己的傲慢,才能发现这些谜底。成人必须做一个学习者,而不是一个专横独断的领导者或偏执狭隘的心理仲裁者。但是,在与儿童的关系上,成人以领导者或仲裁者身份出现的情况屡见不鲜。

我突然想起在一间画室的角落里,与一群妇女讨论关于儿童书籍的事来。我看见一个1岁半大的小男孩,他安静地在我们身旁玩耍。我们先从理论谈起,随后转到更为具体的事情上面去,理所当然地就谈到了有关幼儿的书籍。

这时,那位小男孩的母亲说:“我有一本名叫《小黑人萨莫》的书。萨莫是个小黑人,在他生日当天,父母送给他很多礼物:帽子、鞋子、长统袜和漂亮的外衣。在萨莫的父母为他准备丰盛的饭菜时,萨莫悄悄地跑出了家门,急切地炫耀他收到的礼物去了。在街上,他遇见了许多动物,他想向它们表示安抚,就送给每个动物一样东西:帽子送给了长颈鹿,鞋子送给了老虎……最后,他一无所有,哭着回了家。书的最后一幅画是萨莫面前摆着丰盛的饭菜,他的父母原谅了他,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快乐的。”

这位母亲提议其他人也看看这本书,这时,小男孩插嘴说:“不,Lola。”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在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童年的谜。这个小男孩反复不断地说:“不,Lola”,这令人难以理解。

他的母亲继续说:“曾经看护过他几天的一个保姆的名字就叫Lola。”这时,小男孩开始哭泣,大叫着“Lola”,情绪似乎非常糟糕。

最后,有个人把书递给他看,小男孩指着封面背后的最后一幅画——这幅画上面的可怜小黑人正在哭泣。这时我们才清楚,他所说的“Lo-la”,是“llora”西班牙语的意思是他在哭,只是他发错了音。

小男孩哭诉的理由是这样的:这本书的结局其实并不快乐,封底那幅画上的小黑人萨莫正在哭泣。无疑,这个小男孩是正确的,但这明显被所有人忽视了。因此,当他母亲说“故事的结尾是快乐的”时,小男孩表示了抗议。他明明记得书的结尾是萨莫正在哭啊。

相比他的母亲,这个小男孩更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虽然他对这些妇女的谈话不能完全懂得,甚至还不能确切地表达一句简单的话,但他显示出来的观察力着实让人惊讶。

儿童与成人的个性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因为成人知道选择,儿童则不能,反倒认为成人似乎有点无知。一个细心的儿童看成人,一定会带着些许轻蔑。由于我们对细节缺乏兴趣,儿童会认为我们迟钝和麻木。如果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肯定会说出自己对成人的莫大怀疑,正如我们难以信任他那样。儿童和成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区别,不能相互理解,所以就会产生问题。

儿童对外部秩序的热爱和认知

儿童通常是看过外面世界秩序之后才了解他外面的环境,之后才明白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1岁半或两岁的儿童能够确切地指出一些东西。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可能在更早时候,孩子们就掌握了这种能力,遗憾的是大人们没有及时引导他们对外部环境秩序的需求。

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对秩序的热爱与儿童对秩序的热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家庭主妇宣扬:“我爱我家,我爱整洁的家。”她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是孩子却是真的讨厌生活在混乱的环境里。混乱的环境只会让孩子心烦气躁。于是他用绝望的叫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更最严重的就是由此急出病来。

婴儿比大孩子甚至成人更加敏感,更容易觉察到周围环境的混乱。他的敏感性显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敏感度越差,甚至是消失。生物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性会周期性的出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敏感期”。这个时期充满神秘,也极其重要。

意外的是,人们认定,孩子们考虑到外部秩序的敏感期是杂乱无章的。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这个环境不只属于他自己,所以小孩子无法弄懂他在这个环境中的位置;而同一环境里,强大有力的教师不但不能给予他理解,反而觉得他任性。小孩子毫无理由的大呼小叫,不理会人们的安抚,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大人不能知晓的秘密,其实就藏在小孩子的心里。

我们是得给大人一些指导建议了。要不然,他怎么能及早发现小孩心里的秘密,察觉孩子是如何用心展现这些秘密呢?

在学校里,如果我们用过什么东西没放回原处,刚两岁的小孩看到了,都会将它放回原处。学校里,要尽可能地清理掉不必要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孩爱整洁的习惯。只有在自由中,儿童才会更殷切地向往秩序。

在旧金山博览会的中心大厅,展出了我们学校的图片。在图片上,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放学后,一个两岁的小孩把所有的椅子整齐地放在墙壁一侧。看上去,他是带着思考完成这些工作的。那天,他对一把靠着的大椅子束手无策,于是他开动了脑筋,将这把大椅子放在平常摆放的位置,这个位置离其他椅子很近。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约4岁大的孩子从甲容器向乙容器倒水时,不小心把一些水洒在了地上,但他自己全然不知道。接下来,有趣的事发生了,一个比他还小的孩子坐在地板上,手拿抹布试图擦干洒在地板上的水,4岁的孩子对此还是没有觉察到。他停止倒水的时候,坐在地板上的小孩问他:“还有吗?”4岁大的那个孩子被问得莫名其妙,甚至吃惊地说:“还有什么?”

如果环境不匹配,小孩子发现无法表达心中确切的想法,这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变得无从解释,毫无价值,从而令小孩子感觉痛苦。

对孩子的要求给予满足,你才能发现小孩的这种刚刚显露的敏感性,这种征兆被人们肯定是孩子心情愉快的反应。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他对秩序的敏感期就出现了。因此大人有必要学点幼儿心理学。一些受过训练的保姆,知道怎样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事情。这些,他们有活生生的例子。

我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保姆天天推着一辆童车,童车里坐着一个5个月大小的婴儿,他们慢慢地从房前的花园里走过。这个小孩子看见什么东西会显得很有兴致呢?居然是一块镶嵌在灰蒙蒙的老墙上的白色大理石碑!美丽的花朵开满园,但是让童车里的小女孩兴致十足的却是他们走到大理石碑附近的时候。于是,聪明的保姆天天都会让童车在大理石碑前逗留一阵子,她估计让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得到长久快乐的东西就是大理石碑了。

我们也会感觉到,小孩的挫败感能清楚地显示他们的秩序敏感期现象。小孩子时不时得发脾气,也许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敏感性引发的。事例是鲜明生动的,我正好能找到许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例子。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小家庭里:主人公是个才出生几个月的婴儿,他总是躺在一张有些倾斜的大床上,这非常方便于他俯视四周。他的房间严格按照生理科学原理设计,有一个专门用来盥洗的保育室。房间不像普通房间一样刷成白色,窗户的玻璃是彩色的,房间内摆设着一些小家具,一张铺着黄色桌布的桌子上摆放着鲜花。

那天,有个来她家里做客的女人,顺手把自己的雨伞放在了那张桌子上。小女孩看到雨伞后就开始哭闹,估计是这把雨伞让她烦恼、难过了。大人不清楚孩子的想法,还以为是小女孩喜欢这把伞,可是当客人把伞放在她面前时,她却推开伞,不肯接受它。客人无奈地把伞放回到桌上。

保姆把小女孩抱起来放在桌上,靠近那把伞,但小女孩还是哭闹不休,挣扎扭动。孩子的母亲知道一些小孩子早期的心理预兆,于是她走过来,拿起桌上的伞,并把它带出了房间。小女孩马上变得安静,再也不哭闹了。

原来,是伞放错了地方令她烦恼,因为这严重地背离了小女孩房间平日的秩序,而这一切的摆放秩序她记得一清二楚。

另一个孩子的事例:一天,我和一群游客经过那不勒斯的尼禄洞穴,游客中有位年轻的母亲想带她的孩子走完地下洞穴。但这个孩子太小,大约1岁半,无法自己走完全程。一小会儿之后,小孩子就走不动了,母亲只好抱着他走,但她也力不从心。她躁热难当,于是脱掉外衣,搭放在她的胳膊上。她怀里的孩子却有了心理障碍,哭起来了,而且越哭越厉害。这位母亲想尽办法使他安静,却徒劳无功。这位母亲太年轻,又倍感疲惫,因此十分苦恼。

人们见到这种情形,都很想给予她真诚的帮助。年轻的母亲试图通过换胳膊抱小孩让他停止哭闹,小孩还是哭闹不休。热心的大人说话哄他,甚至怒斥他,都无济于事。

小孩的母亲认为,抱抱他应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不过改变抱的姿势似乎也不管用,因为小孩正在“大发雷霆”。这时一个旅伴伸出了援助之手来说:“我来试试就好了。”他用自己强壮的胳膊稳稳地抱着小孩,神情严肃。可是小孩丝毫不领情,反而哭闹得更凶了。

我觉得,这个小孩的反应一定跟幼年期的秘密有关。于是,我自信十足地走上前,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帮你穿上外套,好吗?”热得透不过气的孩子母亲惊讶地看着我,迷糊糊地听从了我的建议,穿好她的外衣。

太神奇了,小孩马上停止了哭闹,变得安静祥和。他说:“妈妈,穿外套。”他的意思似乎是:“妈妈,无论如何都要穿上外套。”也许是感觉到大家终于肯定了自己的存在,紧急事件结束得非常平静,小家伙把手伸向母亲,开心地笑着。

原来,这位年轻母亲身上的混乱、失去秩序的形象,给孩子造成了障碍。必须得把外套穿在身上,而不应该像一块布片一样搭在胳膊上。

我亲眼见过另一家人发生的事情,让我倍受启发:这个母亲痛苦地躺在保姆放有两只靠垫的沙发上,因为那时的她身体不舒服。这时候,她刚出生21个月的女儿,来到她身边,想听她讲故事。母亲怎么可以拒绝给孩子讲故事呢?尽管这位母亲身体很难受,可还是打起精神,准备讲故事。小女孩听得非常入神。但是她实在无法继续再把故事讲下去了,不得不让保姆扶她到隔壁房间休息。

这时,留在沙发边的小女孩哭了,大家都觉得小女孩哭泣肯定是因为生病的母亲而受惊和难过,于是都去极力安慰她。这时,保姆试图把放在沙发上的两个靠垫拿到隔壁的房间。突然,小女孩尖叫起来:“不许拿靠垫,不许拿靠垫。”她似乎在强调:“无论如何,不能把靠垫从它的位置上拿走!”

保姆耐着性子哄着小女孩,把她带到她母亲的沙发边。尽管这位母亲生病了,为了安慰自己的孩子,仍然强自振作继续讲故事。但这个小女孩却没有停止哭泣的意思,含着眼泪说:“妈妈,看沙发,看沙发。”此时的小女孩已不再对故事感兴趣。小女孩的母亲及靠垫都换过地方,在不同的房间里讲同一个故事,使小女孩的心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强烈冲突。

这些例子全都体现了孩子对秩序的强烈渴望,同样,儿童的早熟程度也一样使人讶异。就算一个两岁的儿童都会主动地维持秩序。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学校里有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假如我们把东西放错了地方,看到这种情形的小孩就会把这个东西拿起来放到先前指定的地方。成人和更大一点的孩子都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他却会注意到。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人把一块肥皂放在脸盆架上却没有放在肥皂盒,或是把椅子放得东倒西歪,并未放在原来的地方。小孩子看到了,会很自然地跑过去,把它重新放好。东西摆放得乱糟糟,好像会刺激孩子的神经,使他不安,仅此而已。孩子的一大快乐就是把东西摆放整齐。在我们学校,一些三四岁的小孩会在完成练习或完成工作后把所用物品放回到指定地方,毫无疑问,他们是自觉自愿地完成任务。

以小孩子的想法看,秩序就是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当小孩对那些用品在自己的环境中所应摆放的位置有认知,并记清楚它们的位置时,孩子的秩序就产生了。这也意味着他将会熟练适应自己的环境。我们多希望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啊,那样,我们就能闭着眼睛四处走动,触手可及自己所需的东西。想过平静和快乐的生活,这样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显然,对秩序的热爱,儿童远胜于成人,这在那个年龄阶段是必须的。小孩子认为秩序的混乱令人痛苦,这是对心灵的深刻伤害。我似乎听见小孩子说:“没有秩序,我就无法生活,请把我们的需要放在心上。”对小孩子来说,这个问题甚至关乎生死。但对大人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关乎快乐或舒适的小问题。小孩们极尽所能去了解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依据自己确立的原则去行动。

大自然是无情的,它总是按照一种亘古不变的原则来运行,生老病死是它的准则。对小孩子而言,秩序就犹如动物漫步在大地,鱼儿遨游在大海,小孩子需要在一个环境中获取相关规则,进而在这个环境中得到更高的发展,这极其必要的。

小孩子在游戏中早就表现出这种对秩序的热爱。瑞士心理学家皮郭教授将日内瓦的克拉帕雷德教授的理论作为参照,对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些非常有趣实验。

皮郭在一把扶手椅子的坐垫下面藏些东西,接着,让他的孩子走出房间。随后,他将这些东西转移到这把椅子对面的扶手椅的坐垫下边。皮郭教授希望他的孩子回到房间后,首先会到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边找东西,如果找不到,肯定会到对面那把扶手椅的坐垫下边去找它们。

可是,他的孩子在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找完了,就撒娇说:“找不着”。孩子没想过要到其他地方继续寻找它们。皮郭教授将实验重做了一次,刻意让孩子见证他从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取出东西,再转移到另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面。令人困惑的是,还是像以前那样,孩子再次找了一遍,依旧答复:“找不着”。皮郭教授知道了:他的儿子脑瓜不太好使,他几乎失去耐心了,再次翻开第二把扶手椅的坐垫,说:“我把东西放在这里,你没有看见吗?”小孩答道:“我看到了。”然后,指着第一把椅子说:“但它不是应该在这里吗。”

这个儿童根本就不想寻找什么,因为他认为就算看到了这个东西,跟自己也毫无瓜葛。他最关心的事是这个东西应该被放回原处,同时她认为是自己的父亲不遵守游戏规则。仅仅是把一个东西转移到别的地方,然后又把它放同它原处,这种游戏岂非太简单了吗?他父亲所说的“藏起来”就是这个意思,把东西藏在坐垫下面就觉得是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则在想,东西没有被放回原处,这个游戏岂不是很乏味?

当我开始和一些两三岁的小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时候,我也觉得惊奇。玩这种游戏时,孩子们常常很兴奋,乐不可支,并充满了希望。

游戏是这样开始的:有个孩子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藏到铺着长桌布的桌子底下,然后,其他孩子走出房间,当他们再次回到房间时,立刻将桌布掀起。这时,看到藏在桌子下面的同伴,他们就高兴地直尖叫。孩子们反复地做着这个游戏。他们有次序地轮流说:“该到我藏起来了。”接着爬到桌子下面去。

另外有一次,我见到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和一个很小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大一点的孩子知道小孩子藏在一件家具后边,可是在他们进来时,却装出根本不知道。他们假模假样地搜寻了整个房间里的所有角落,唯独不往这件家具后面寻找,他们觉得这样会让小孩子觉得更有趣。但是小孩子却大声叫嚷:“我在这里呀!”神情之间很是生气,他嚷着:“我在这里,怎么你们看不到吗?”

有一天,我特意和他们一起游戏。幼儿们高兴地欢呼,热烈地鼓掌,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藏在门背后的伙伴。他们围绕着我,热切地请求说:“咱们一起做游戏吧,请你藏起来。”在我接受邀请之后,他们就都跑到门外面,似乎他们能够看见我藏身的地方,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我藏在一只柜子的后面,并没有藏在门后。幼儿们进来后,都跑到门背后找我。我藏了没多久,发现他们找不到我,于是我从藏身的地方走出来。对于我的突然出现,他们既失望,又迷惑。他们责怪道:“你干吗不和我们玩?你为什么不藏起来?”

如果快乐真的成为游戏的目的,我们就应当了解某个年龄的小孩子以他们在自己指定的地方找到那些东西为快乐。他们觉得把一些东西藏起来就应该是认为这是看不见的。再次发现这些东西意味着一种和谐的秩序感,不管是否看到,东西应该被放在原本放好的地方。他们会自顾自地说:“你肯定不会看到它,只有我知道它在哪儿,就是闭上眼睛我也能把它找到,因为我确定它被放置的地方。”

对秩序的内在敏感性,是自然界赋予小孩子的天赋,这种天性通过自我感觉而形成。这种感觉是对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区分,并非物体本身。因此,小孩拥有看到一个整体环境的能力,并认识到在环境的各个部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这样的环境孩子们才能适应,他们的行动才更具目的性,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一个整体环境。只有以此为基础,儿童才能掌握到组成环境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们接触的周围环境不是按照秩序组织起来的,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们会觉得这跟只有家具却没有建好放家具的房子一样。

如果人们只知道区别不同的个体,却对它们的联系一无所知,他将面对尴尬:自己处于一种混乱之中,无法摆脱。显然,儿童具有的工作本能是自然界给予的一件礼物,这帮助他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在环境中挖掘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然界为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期里的上了第一堂课,自然界在第一堂课给人们配备好了指南针,以便他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方向。同时,自然界还赋予小孩子正确使用语言的技能,而孩子在逐渐长大的同时,语言也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敏感期里打下基础后,人的心理演化才逐渐发展起来,绝非一蹴而就。

儿童对内部秩序的特殊敏感性

儿童具有内、外部两种秩序感。外部秩序感是儿童体验到的他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内部秩序感是儿童认识到的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和它们之间相应的位置,后者我们将其称为“内部秩序”。

一些实验心理学家对内部秩序做了长期的研究。他们认为这存在一种“肌觉”,它使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体各部分所在的不同位置。这种“肌觉”借助一种特殊的记忆,不妨称其为“肌肉记忆功能”。这种机械的解释完全是基于意识活动的经验得出的。比方说,如果我们伸手拿到了某个东西,这个动作就能够被感知,还能被存储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且能够重现。因为人们具有应用自如的经验,所以我们能任意活动自己的胳膊,朝着不同方向转动。

但是相关的儿童的实际情况证明,早在他能自由地四处走动和具有任何经验之前,他已经经历了涉及身体的各种姿势的高度敏感期。可以说,自然早就赐予了儿童与他的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

那些以神经系统机制为基础的理论,敏感期却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而意识活动发展的基础,是敏锐的观察力和心理冲动,它们是一些基本原则自发产生的源泉。同时,这些基本原则组成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于是,顺理成章地为心理发展所需的潜意识和经验提供了基础。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反面例证,小孩子周围环境对这种创造性的发展造成的阻碍,恰恰可以证明这种敏感期的存在和它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儿童会变得特别不耐烦,就如同一种疾病到来的先兆。如果这种不良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就可能使治愈这种疾病的尝试变得困难。其实很简单,一旦障碍被排除,脾气没了,疾病自然好了,这不是很清楚地揭露了发生这种反常状况的根源吗?

一位英国保姆跟我说过一个好玩的例子。因为她要暂时离开她为其工作的那一家人,她找到了一位能干的替代者。这位替代者对这份工作有些疏忽,她在照料小孩洗澡时遇到了麻烦。只要她开始给这个小孩洗澡,小孩就会烦躁和绝望地哭喊,而且试图远离替代保姆,把她推开,逃离她的样子。这位替代保姆想尽了一切办法,但这个小孩就是厌恶她。后来那位英国保姆回来了,这个孩子立刻就安静自在地洗澡了。

这位英国保姆从前在我们的一所学校里受到过相关训练,知道儿童产生厌恶心理的原因正是她的兴趣,所以对已发生的这个现象她很容易明白其中缘由。对于幼儿所说的那种不清楚地语言,她有很大的耐性去解读。这个小孩把第二个保姆当成了坏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帮他洗澡的新保姆是用完全相反的程序做的。于是这两位保姆就比较了她们给小孩洗澡的方式:第一位保姆用右手给孩子洗头,用左手给孩子洗脚;第二位保姆的动作恰好相反。

我想起了另一个情况更加糟糕的例子,它似乎预示着一种不能确诊的疾病。我不是像医生一样直接参与的,只是出于偶然目睹了事情的发生。案例中,一个还不到1岁半的小孩和家人进行一次长途旅游,他们都觉得小孩太年幼,所以不能忍受长途跋涉的疲劳。但是孩子的母亲发现,一路上他们安然无事,旅途非常顺利。每个晚上他们都睡在高级宾馆里,里面有现成的栏杆保护的幼儿床,还特意为小孩子准备了可口的食品。

回家后,他们住在一个空旷、家具很简单的公寓房间里。因为没有栏杆保护的幼儿床,母亲带着小孩睡在一张大床上。从此,小孩开始生病,最初的症状是晚上失眠和反胃。一到晚上,母亲就得把这个小孩抱在怀里安抚她。像是因为胃痛,他不停的哭泣。

家人请来儿科医生给小孩检查身体,还给小孩买了一堆好吃的,带他做日光浴,散步等等,但是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于是,夜晚成了全家最痛苦的时候,甚至,有时这个小孩会清醒起来,可怜地抽搐着,还在床上打着滚。每天这种情况要发生两三次。因为年纪太小,小孩无法说出自己的烦恼,所以大家都意识到对他来说是最难以解决的烦恼。

万般无奈之下,他的家人邀请了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病专家给他诊治。当时我恰好也参与其中。

这个小孩看上去并无大碍,他父母说孩子即使在漫长的旅途中身体都十分健康,怎么回到家就病了呢?很明显,他的变化和精神失调有莫大的关系。

看着小孩躺在床上忍受病痛和苦恼,我突然来了灵感。我将两只枕头平行铺开,使它们的边角垂直,就像一张围着栏杆的幼儿床的样子。随后,我为他盖上被子和毯子,悄无声息地把这张临时凑成的幼儿床紧靠在小孩的床角。小家伙看见了,立马停止了哭叫,打着滚儿,滚到床沿边上,躺在里面,并尖叫着:“咖亚,咖亚,咖亚!”是小孩子用以表示“摇篮”的词语。不一会儿,孩子就入睡了。此后,他的病症再没有重现过。

显然,睡到大床上的这个小孩失去了在幼儿床围栏中的那种安全感。这种感觉的缺失导致了他内部秩序的混乱和内心痛苦的冲突。这个小孩讨厌成人把他从睡惯的床挪动到一张没有围栏的大床上,于是采用了他的独特方法,表示对惹人厌烦的混乱的抗议。这个例子证实了精神的力量在敏感期内所具有的天然的创造力。

小孩子和我们的秩序感有很大差别。经验使我们愚蠢麻木,一无所有的儿童却在获得感知印象的贫乏期中,感到了创造的艰辛。在他们心目中我们如同他的继承人,仿佛靠艰苦劳动发家的人的儿子,我们毫不顾及他所承受的劳动艰辛。我们冷漠且迟钝,因为我们对已经拥有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一切很满足。意识到这些,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给我们的启示了。

儿童的优势是被日益磨炼的意志和日渐发达的肌肉。今天我们之所以能适应这个世界,和儿童期培养的敏感性有密切关系的。正因为我们是儿童的继承人,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开始时,儿童一无所有,但却是儿童使我们能够创造未来的生活。从无到有,到绚烂多姿的未来,儿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孩子们在靠近生命的源泉,大胆的开创。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我们常常无法感觉到他们的创造方式,而且无法重拾。

心灵器官尤需母爱的呵护

要想更多了解心灵和智慧的秘密,我们最好研究一下生产前胎儿的活动。

近来生物学研究有一种新趋势,过去我们研究动、植物,采样大部分来自成熟个体,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的研究也是如此。现在,反其道而行之的科学家们则针对幼小的或初始生命进行采样研究。于是,胚胎学开始倍受重视,它让我们知道受精卵是两个成人的细胞结合后的产物。

孩子的生命源于成人,同时也结束于成年,生命的旅程就是这样。

对幼小的生命,造物主提供了特别的呵护,在爱的氛围中,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是父母爱的结晶,出生后又享受着父母爱的包围。这种爱并非出自人工,也不是因为理性的考虑,与慈善家、传道士或社会活动家所提倡的爱不同,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只有孩子在成长中所经历的,一种无私、无怨无悔地奉献的爱,才是人类爱的理想境界。父母为孩子付出源于他们的天性,付出越多他们就越高兴。

事实上,对为人父母的来说,这种付出等同于一种收获,生命的本性就是这样。这种生命的相互关系远比“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高尚,是一种特殊的本能。所以,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解释物种延续的原因时指出:这不单单因为它们具有天赋的自卫能力,更基于它们具有的伟大母性,低等动物在保护脆弱的下一代时所展露的智慧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19世纪,科学家一度认为人的每个胚胎细胞内都具有微小的人形,并在逐渐成长。围绕这个“迷你小人”到底是男是女的问题,他们甚至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直至显微镜的发明,才让专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更大的进展。最后,他们不得不无奈地接受一个事实:胚胎内没有先天存在人的雏形,而是由受精卵一分为二,再由二分裂四,经过不停歇的分裂繁殖,最终形成了人的胚胎。截至目前,胚胎学的研究结论是:就像建造一栋房屋事先必须先积累许多砖块一样,当细胞分裂到一定数量时,就构筑起三道墙,继而开始在墙内构筑器官。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器官构筑方式。它起始于一个细胞,然后围绕着这个细胞进行疯狂、快速的分裂,当这种激烈的活动停止时就产生了身体器官。

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解释说,每个细胞起初都是独立发展的,就好像它们各有各的目的。但当它们聚集活动时,就会围绕着一个中心,看上去非常团结,又似乎充满幻想。它们不断地变化,与周围其他的细胞日渐迥异,逐渐呈现出即将成型的器官。当不同的器官次第形成时,一种力量出现了,并使它们相互吸引和结合,让它们互相依存,互不分离。就在这时,胎儿诞生了。最开始是循环系统把全身的器官联系起来,再就是神经系统把它们更完美地联结。这里所显示的构筑过程全部始于一个基点,由这个点出发,实现每个器官的创造工作。各个器官一经形成,必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显现出独立的生命体。一切高等动物都遵循自然界中的这一仅有的原则构筑器官。

人类的心灵好像也是遵循这样的路径发展的。它开始于虚无,在新生儿内部,其实就是在他的心理层面,起初并无任何现成的东西。灵魂围绕着一个基点出现,此前,新生儿的身体同样在不断地搜集材料,然后被心智吸收。当这些材料积累到某种程度,就产生了许多基点,其激烈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语言功能的产生就是一例。由基点所获得的是心灵活动所需要的器官,而非心灵的发展。

一个道理,心灵器官也是彼此独立发展的,关于说话、肢体动作、辨别方向及其他协调运动的能力也全都如此,它们都围绕着某种趣味发展,吸引着孩子对某类活动的注意力。当所有的器官全部具备,它们就会结合起来组成心灵的各个部分。

假如我们不了解这个过程及其发生顺序,我们就无法明白孩子的心灵是怎样构筑的。有人会说,从前的人不懂这些,不也一样养育出健康的后代。但我要提醒众人,在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大自然赋予母亲的本能被极大地压抑,甚至是消失。

以前,母亲可以依靠本能帮助孩子在婴幼时期发展,走到哪里都带着孩子,随时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所需环境,并且时刻用母爱保护着他。而如今,妈妈们已经丧失了这种本能,人性也趋于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和研究孩子的自然发展一样至关紧要,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必须让母爱回归自然。

事实上,它原本就是一种大自然的力量,科学家们应该对这件事加以重视,最好协助这些母亲恢复她们丧失已久的本能。我们还要将这些知识教给母亲们学会,让她们在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以心灵上的呵护,根本不用把婴儿交给受过训练的护士,尽管那种护理十分周到、卫生,但那只是在表面上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

事实是,过分依赖护士护理的孩子,很容易会受困于心灵的匮乏。

荷兰某地就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有一个机构试图教育低收入的母亲对孩子实行卫生保健计划。

他们将一些失去双亲的孩子安置在极为完善的,配备着科学管理的地方,那里的食物营养丰富,照顾这些孩子的护士全都受过最新理念训练。

但不久却爆发了大范围疾病,致使很多孩子死亡。相反,那些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却没有患病,比起那些被照顾得完善的孩子,他们更加健康。

庆幸的是,该机构的医生发现了疾病的产生源于他们缺乏某种条件,他们迅速做了补救。

于是护士们开始学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常常亲吻孩子,与他们嬉戏。

这些原本对照顾婴儿一无所知的护士妈妈,由发自内心的爱所引导,配合科学的养育方法,终于让这些孩子恢复了昔日的笑容与健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