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话题作文素材·神童话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6:14:55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师推荐话题作文素材·神童话题

名师推荐话题作文素材·神童话题试读:

前言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人们常常能看这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同学也很用功,他用的时间甚至是其他同学的二倍到三倍,但是他们最后的成绩却总不如人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若学习方法不对路,那就只会事倍功半。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重视和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曾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则是“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这也是爱因斯坦对其一生治学和科学探索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正确的方法在成功诸因素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知识盲”,而是“方法盲”。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学习方法教育极具重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这样学习最有效”图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施以不同的方法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金钥匙,从而终身享用。

曹冲救仆人

古时候,有个叫曹冲的人,他不仅聪明,而且极有同情心,许多人有困难都会找他想办法,因此曹冲深受别人的爱戴。

有一天,曹冲正在房中看书,家中一个仆人冲进来,跪在曹冲面前,痛哭流涕道:“求求您救救我吧!”

曹冲忙问:“你有何为难的事?”

仆人说:“老爷将他很喜欢的一个马鞍交给我,让我保管。我将马鞍放在库房中,谁知老鼠把马鞍咬坏了,一旦老爷知道了,一定会责打我的!”

曹冲想了想说:“我父亲的确待人严厉;这样吧,待会儿我见了他后,你就去告诉他马鞍之事,我保证,他不会责打你!”

曹冲将自己的衣服扎了几个小洞,然后来见父亲,曹冲说:“父亲,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别人说这很不吉利。您说该怎么办啊?”曹冲说着竟然哭了起来。“别哭,孩子!老鼠咬破东西是正常之事,哪里存在什么不吉利之事呢!”父亲笑道。

正在这时,那个仆人进来说,“老爷,您的马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我罪该万死!”

曹冲的父亲本想发火,转念一想:“自己刚才还给儿子说了一通道理,马上反悔很失威望。”于是,他就没有责怪仆人。

小牧童智除大灰狼

小村子附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大灰狼,村子里的人都想除掉它。但大灰狼很狡猾,人们几次围捕,都让它逃脱了。

村子里有两个小牧童,一个叫常智,一个叫方慧。有一天,两个小牧童放羊的时候,大灰狼又来了,他俩就吓得躲了起来。大灰狼叼起一只小羊羔就跑了。小哥俩觉得很奇怪:大灰狼为什么不当场把羊羔吃了呢?后来,他们顺着血迹找到了狼窝,发现狼窝里竟然有两个小狼崽。原来,大灰狼把羊羔带回去是给小狼崽吃的。

小哥俩发现,每次大灰狼出去捕食,都要很长时间才回来。于是他们趁大灰狼不在的时候,捉住了两个小狼崽,然后找了两棵相距很远的大树,一人带着一头小狼崽爬上了树。

大灰狼回来了。它刚把猎物放下,就发现狼崽不见了,焦急地四处乱窜。这时,常智在树上狠狠地拧了狼崽一把,狼崽疼得尖声叫唤起来。大灰狼马上发现了常智手里的狼崽,就窜到树下,仰起头愤怒地叫着,两只爪子疯狂地在树皮上乱抓乱挠。这时候,方慧也狠狠地拧了狼崽一把,大灰狼马上又窜到方慧这棵树下,在树下又叫又跳。这时,常智那边的狼崽又叫了,大灰狼就又扑向另一棵树……

就这样,大灰狼扑过来窜过去。终于,它又气又累,瘫倒在地上,嘴里流出了鲜血,过了一会儿就死了。

聪明的小文

一天,小文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玩耍。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老人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过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返回了祖国。回国后,人民把哥伦布当作英雄般地崇拜。在宴会上,国王有道题目,想考考你们。”孩子们忙围上前来。

老人指着两只木桶说:“我把两只桶装满水,你们谁能把它们提到桥那边去,我就奖给他一件礼物。”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跑去提那两桶水。可任凭孩子们用多大力气,也没人能把水桶提到桥那边去。

小文想了想,很快找来两根绳子,并把绳子拴在桶上。然后将装满水的桶放进水中,他一手一个牵着桶过了桥。

老人哈哈大笑。他取出一件礼物,将它挂在一根扁担上,并对小文说:“不准把扁担放倒,也不准你爬到高处,你有办法拿到礼物吗?”

小文思考了一下,然后将扁担举到一口井边,再把扁担从井口放下去,轻而易举地从扁担上取下了礼物。

聪明的小文博得了老人的称赞。

黑夜里的黑牛

从前,有一个画家,他非常自负。画家经常向人吹嘘:“我的画绝对符合真实生活中的情景,绝无凭空想像之处。”

有一天,画家画了一幅画,并将它摆在街上,请人点评。画家口出狂言:“我的画绝对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众人围上来看画,见画上画着一位慈祥的母亲正给孩子喂饭的情景。人们边看边点头,认为画得的确不错。

这时,一个孩子突然叫道:“咦,这画上的妈妈给小孩子喂饭时,为什么没有张开嘴呀?我妈妈给我喂东西吃时,她的嘴总是‘啊啊’地张着。”

众人听后点头道:“这孩子说的有道理。”

画家也觉得自己观察得不够细致,可他不愿当众承认失误,便道:“小孩子哪里懂画!你要能干,你来画幅画让大家瞧瞧!”

谁知孩子毫不示弱,接过画笔,蘸上黑颜料,在画纸上涂了块黑疙瘩。“这是什么呀?”画家大惑不解。“这是黑夜里的一头黑牛呀!”孩子认真地说。

三击掌

罗成是唐朝的一员非常有名的大将。罗成能有这样的功名,一是由于他武艺高强,一是由于他聪明过人。事实上,罗成的聪明在儿童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来啦!

罗成5岁那年,他的父亲是一支部队的将领。一天,父亲去看士兵操练,也把罗成带去,让他见见世面。

士兵们密密麻麻地集合在操场上,旁边堆着成堆的武器。父亲问手下的众将士们:“你们当中谁能在十击掌的时间内,查出士兵多还是武器多?”

众将士面面相觑,他们觉得这么多士兵、这么多武器,要点清数目,必须得查半天。在十击掌的时间内怎么能办到呢?

这时,立在一旁的罗成走上前来说:“父亲,我只须三击掌便可查清楚。”父亲大惊,他同意罗成试试。

罗成对台下的士兵发令道:“一击掌,全体士兵必须每人去拿一件武器;二击掌时,拿到武器的人必须马上集合到我这里!”

士兵们按照命令,迅速地集合起来。到第三次击掌时,可以看到,操场上只剩几十名士兵空手站着。罗成报告道:“士兵多,武器少。”

罗成的名声立刻传遍了全国。

机智的彼得

彼得是个10岁的小男孩,他又聪明又机灵,因而父亲干什么总带着问他。

有一天,父亲带上彼得去做生意。他们搭了一辆公共马车,此时马车上已坐满了人,这些人中有商人、医生等。

马车走啊走,走到一个山林里时,马车夫突然发现,一队强盗正从远处向他们奔来。“强盗来了!咱们要被抢啦!”一时间,马车中的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别慌张!大家听我讲……”彼得迅速将自己的计策给大伙讲了一遍。“这能行吗?”人们惊疑不定。“没时间啦!只有这么办啦!”彼得的父亲劝说大家道,“这孩子有时的确很有办法。”

很快,强盗们撵上了马车。“把钱交出来!”强盗们喝道。“我们全是穷人啊!我们没钱!”人们可怜地说。“给我搜”!强盗头子下令。忽然,他看见一个小孩被绑在一个座位上。“咦,这是怎么回事?”强盗头子诧异地问。“他们都是穷鬼,我刚才偷偷翻过他们的钱袋。谁知钱没偷到,反被他们抓住了。”彼得哭丧着脸对强盗们说。

强盗们觉得很倒霉,便拿着抢来的一点钱跑了。大家藏在彼得身上的钱保住了。

机智的彦一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名叫彦一,人们都说他很聪明。有一天,彦一跟着父亲去一个亲戚家做客。亲戚听人夸彦一很聪明,就想考一考他。“彦一,”亲戚说,“这儿有两条狗,它们当中有一个是母亲,有一个是孩子。这两条狗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除了我,没人分得清谁是老狗,谁是小狗。你有办法区分出来吗”?

亲戚让人把两条狗带到面前。果然,两条狗在外表上几乎一模一样。彦一的父亲一看,叫道:“这太难分出来啦!”可彦一一点儿也不急躁,他想了一下,便拿起一块白骨头,扔在地上,骨头很小,根本不够两条狗吃的。奇怪的是,两条狗没有争斗,而是一条狗蹲在一旁看着,另一条狗独自享用骨头。

彦一说:“我分出来啦!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无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她宁愿自己饿着,也会让给孩子吃。母狗也具有母爱,因此那条蹲在一旁看的狗,是老狗;吃骨头的,则是小狗!”亲戚对彦一的机智赞不绝口。

神童应试

从前,有个神童名叫丘逢甲。12岁那年,他就让他父亲领着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丘逢甲很快作完文章,第一个交了卷,走出考场。

丘逢甲毕竟还是个孩子,考完后感觉十分轻松,便蹦蹦跳跳地拉着父亲向家走。恰巧这时一队巡视考场的官兵过来了。领头的是名姓丁的大人。

丁大人一看丘逢甲嘻笑跳跃的样子,便喝道:“嘿,大胆顽童,竟敢在考场附近嬉戏,难道你不知考场内外不许闲杂人进出吗?”

丘逢甲并不慌乱,他抬头看看,认出面前的这位是丁大人,便上前施礼说:“我并非在此笑闹的顽童,而是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

丁大人很吃惊,他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才学,竟敢来应试?”

丘逢甲从容不迫地说:“大人,您这话说的不对。书上不是说,只要读书,人人均可应试吗?并没有规定,年纪小便不可应试呀!”

丁大人一听,心想:“咦,这个孩子还挺机灵!”他又说,“你挺会讲大道理。我出个对联考考你吧!上联是‘甲年逢甲子’。”

父亲一听,很为丘逢甲担心,因为这对联可不容易对呀!谁知丘逢甲略一思索,脱口说道:“丁岁拜丁公。”这年正是农历丁年,丘逢甲恰巧此年拜会了丁大人。丁大人听罢,赞许地笑道:“真是神童啊!”

巧破盗马案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少年名叫罗际,他很聪明、机智。因此,18岁那年,罗际当了一个县的县官。

一天,有个老汉前来报案。罗际问:“发生了什么事?”

老汉说:“我的一匹马被人偷走了!”

罗际说:“你的马有什么特征?”

老汉答道:“我的马是匹好马。它全身红色,体形魁伟,四蹄雪白,今年四岁!”

罗际说:“你耐心等待,我会很快给你消息的!”随后,罗际拿来纸笔写了一张告示:本县官奉皇帝之命,特寻觅骏马数匹。一旦选中,则给马主1000两黄金。

告示贴在城门边,人们看了,都说:“若有匹好马,可就发财啦!”几天之内,有好多人把马牵到罗际面前,让他挑选,但罗际没选中一匹。

这天,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牵着一匹马来见罗际,说:“大人,我是一个马贩子,听说您正在挑选骏马,特地送来一匹让您相看。”

罗际见这匹马与老汉丢失的那匹马的特征十分相像,便说:“我也不会相马,我请了个老马夫,让他来看看吧!”罗际让人把老汉找来。那马一见老汉,便亲热地跑到他面前,老汉高兴地说:“这就是我的那匹马!”

罗际脸色一沉,喝令马贩子从实招出马的来历。就这样,罗际轻松侦破了盗马案。

买甚么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大和尚待人刻薄,心胸狭窄,因此经常把小和尚像使唤仆人一样,呼来喝去!

有一天,大和尚吩咐小和尚道:“去,下山给我买个叫甚么的东西去!”

小和尚诧异地问:“师父,甚么是什么玩意啊?”

老和尚一瞪眼喝道:“自己去山下找!找不着别回来吃饭。”

小和尚下了山,在集市上走来走去,前思后想,琢磨怎么办。小和尚知道,老和尚让自己买“甚么”,是在难为自己。可聪明的小和尚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小和尚走到桥头,一群人正朝桥下看,并说:“那是甚么东西?”小和尚仔细一瞧,见桥下不知谁扔了一堆猪肠子。小和尚心头一亮,捧着猪肠子跑回了庙中。“师父,甚么买回来啦!”小和尚将猪肠子向老和尚鼻子前一送,老和尚不禁后退一步,问:“这是甚么东西?”“这就是您要的‘甚么’呀!”小和尚笑嘻嘻地答道。老和尚顿时呆住了。

神童破案

从前,有个小孩名叫蒋坚,他非常聪明,人们都叫他神童。

有一天,蒋坚的家乡出了桩凶杀案,一个小和尚被人杀了。县官忙派差役四处搜查线索,争取早日抓住凶手。可是,过了好些天,案子一点进展都没有。差役急坏了。

这天,父亲带着蒋坚去庙里进香,恰巧碰见了一名差役。父亲与差役认识,两人便谈起了那桩凶杀案。差役说:“愁死我了,案子一点线索都没有。今天我来这庙里,是想再看看那死去的小和尚的卧室……”

出了庙,蒋坚对父亲说:“庙里的老和尚很可能是凶手,应该把他抓起来审问”。

父亲说:“这可是大事!没证据可不能乱抓人!”

蒋坚说:“您与差役谈话时,我看见那个老和尚心神不安,总向您那边张望。老和尚修行几十年啦,为何还这样不安呢?这说明他心中有事,他见差役在这里,便心里害怕,安不下心来!”

父亲认为蒋坚分析得很有道理,便将这些转达给差役。差役抓住老和尚一审问,果然,凶手正是老和尚!

孔子拜师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学问家,他的学生遍布天下。那么,大名鼎鼎的孔子会拜谁为老师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孔子有一辆破马车,他总爱驾着马车,在各个国家转来转去。他在这些国家极力宣扬自己的礼节和仁政。

有一天,孔子正赶着马车走在乡村小路上。忽然,前方路上有个小孩蹲在地上玩瓦片、石块,挡住了去路。

孔子说:“小孩,你给我让让路好吗?”

谁知小孩却站起身,对着孔子说:“你看我面前摆的是什么?”

孔子低头一看,说:“是座城池。”“你说是城池给马车让路呢,还是马车绕城池而行?”孩子问。

孔子听了小孩的话,忙赔礼道歉道:“自然应该是马车绕过城池。我整日宣讲礼节,没想到自己也犯了礼节上的错误。我愿意拜您为师。”

孔子边说边向孩子施礼,从此,孔子拜小孩为师的故事,便流传下来。

王维找证据

唐代大诗人王维自幼聪明过人,是当地有名的神童。有一天,王维还运用自己的机智,帮农民伯伯抓住了贼呢!

王维家的邻居李老爹是个种瓜的农民。李老爹很喜欢机灵的王维,常摘瓜给他吃。而王维呢,每当读书读累了,也要到李老爹的瓜地走走。

这天早上,王维刚走到李老爹的地头,便听见李老爹的哭声。王维跑上前问道:“老爹,出了什么事?”“我的西瓜一夜间被人偷了个净光!”李老爹哭道,王维上前一看,只见瓜全不见了,只剩瓜蒂留在秧上。“老爹,贼偷了这么些瓜,一定会去集市上卖。咱们快去集市看看。”于是,王维领着老爹直奔集市。在那里,他们找啊找啊,猛然间,王维看见一个小贩卖的瓜全没瓜蒂。王维心中明白,他一个箭步蹿上前,抓住那个人说:“偷瓜贼!”

那人大叫大嚷:“冤枉啊!凭什么说我是偷瓜贼?拿出证据来!”

王维返身跑回瓜地,摘来一大把瓜蒂,然后逐个儿核对着。贼在证据面前,只好乖乖低头认罪。

一封信

从前,有个聪明的小孩,名叫彦一。有一天,彦一随父亲出门走到半路上,一个彪形大汉拦住了他们。“这个大汉不是强盗就是小偷,咱们怎么办?”父亲焦急地问。“别担心!我有办法!”彦一说。

彦一把钱偷偷从包袱中取出,又在包袱中包了几块石头。然后彦一写了封信,搁在包袱中。信是这样写的:“将军,我正派人带着您要的石头,前往贵府,望查收。请重赏一番携带石头的人。”

当天晚上,彪形大汉将彦一他们的包袱偷走了。拆开包袱后,见是几块石头,很生气;他又发现了信。等读完信,大汉不由拍手叫道:“我发财啦!我发财啦!”

大汉赶紧带着石头赶往将军府。将军看罢书信和石头,不禁大怒:“我从未让人找过什么石头!

来人,把这个诈骗犯给我抓起来!”

一根针

从前,有一个青年,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有一天,青年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到外面闯荡闯荡!”

父亲同意了,并说:“你带上一根针。也许在危急关头,针能帮助你呢!”

青年听从父亲的劝告,带着一根针出发了。他走啊走,走到一片密林时,正巧一队强盗经过这里,便把他逮了起来。

青年叹了口气,说:“我的父亲让我带根针做防身武器,结果它一点用处也没有。”

强盗们听了哈哈大笑。强盗头子说:“用一根针做武器?天啊,这可真是千古奇闻,让我瞧瞧你的针。”

青年掏出针来,看了看说:“难怪它不能保护我,原来是生锈了。”

强盗头子用嘲笑的口气说:“让我观赏一下你的武器!”他说着把头凑上来。青年抓住时机,一下用针刺中了强盗头子的眼睛,并乘机缴下了他的武器。强盗头子惨叫着,捂着眼乱跑乱叫,别的强盗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乱了手脚。青年趁机夺下强盗们的武器,赶跑了强盗们。

机灵的男孩

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孩,他和父母生活在乡村中。男孩的父母很疼爱他,每当男孩干了点好事,父母便夸奖他既聪明又机灵,简直比得上当今的国王。

后来,这话被人报告给了国王。国王很生气,他命人把男孩抓进王宫:“你比我还聪明?好吧,如果你能难倒我,我就送给你一袋金子;如果你考不住我,我就把你投入监牢。”

男孩说:“我可以待在这里,等着您提任何问题。可是,仁慈的陛下,我知道您不会让您的百姓受苦的。我的父母现在需要我帮他们收谷子,您先放我回去一趟怎么样?”“你会乘机逃跑的。这样吧,我派人去帮你父母割谷子。你给我理头发。”国王说。

很快,国王的侍从帮男孩家割完了谷子。男孩也给国王剃了发。“小孩你很聪明!现在你必须让我的头发长回我的头上去。”国王命令。“陛下,你先派人将我家割下的谷子种回原处,我就可以办到您的要求。”“胡扯!割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长回原处!”“是啊,剪掉的头发怎么会长回原处呢?”男孩说。国王哑口无言,只好给了男孩一袋金子。

一休智斗大将军

很久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个聪明的小和尚,名叫一休。一休心地善良,特别喜欢帮助穷苦人。当地有位大将军,他飞扬跋扈,常欺压百姓。一休痛斥过几次大将军,大将军因此对一休怀恨在心。

有一天,大将军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对付一休的阴险计策。

大将军把一休找来,说:“一休呀,你很聪明,我请你帮我做一件事。”

一休知道大将军心怀叵测,便说:“什么事?”“你看这只老虎,”大将军指着一面屏风上的老虎,对一休说,“它张牙舞爪,一到晚上就出来伤人,你把它给抓下来吧!”

一休想了想说:“好吧!请给我一根粗绳和一根木棒。”

一休一手拿绳,一手提棒,站在屏风前。只听他大喝一声,对着屏风上的老虎摆出了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快抓呀。”大将军催促道。“将军,老虎被我吓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您快派人从背后将它赶下来,我好捆它。”一休装模作样地说。

大将军哑口无言,只好自我解嘲地说:“哈,一休,你真英勇,老虎被你吓住了。来人,给一休英雄敬酒!”

伤仲永

宋朝的时候,金溪县一个姓方的人家出了一个神童,叫方仲永。方家人祖祖辈辈都以种地为生,家里人没有几个识字的。小仲永5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笑着嚷着向大人说他要写诗,父亲感到很惊奇。笔、墨、纸、砚拿来了,小仲永接过来,立即写了一首诗,父亲更奇怪了,就拿着诗给乡里的秀才看。秀才一看,原来小仲永在诗里表达了孝敬父母、团结亲朋的心愿;秀才对小仲永的文才很欣赏,就对小仲永的父亲说:“您的孩子是个神童,将来一定能光宗耀祖!”父亲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过了几天,方家出了个神童的事传遍了整个县城,来找小仲永的人络绎不绝。无论他们出什么题目,小仲永都能一挥而就,众人赞不绝口。

后来,县里的一些有钱人经常设宴请方家父子。宴席上,小仲永写的诗成了有钱人的抢手货。仲永的父亲觉得这是一个发财门径,就天天领着小仲永赴宴,小仲永再也没时间学习了,他做的诗也越来越平庸。

就这样,等方仲永成为少年的时候,他再也写不出诗来,变成和平常人一样平庸。宋朝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惋惜地说:“天生的神童变成了平常人,这都是不努力学习的结果啊!”

僧达背状纸

南朝宋代的时侯,扬州王弘有个儿子叫僧达。小僧达记忆力惊人,8岁的时候就能背诵整卷的《诗经》。凡见过他的人都惊呼他为“神童”。

扬州城有个恶霸,强占了一位农民的土地,农民就拿着状子来到衙门告状。小僧达这时正在衙门玩耍,见到农民拿起了鼓槌就对农民说:“你别击鼓,先告诉我为什么来告状?”

农民见眼前的小孩虽然年纪小,但显得很机灵,就把冤情告诉了小僧达,还把状纸给他看了。小僧达一看,状纸显然是一位老先生写的,很有文采,而且把农民的冤情说得很清楚。小僧达看得入迷,不知不觉就背下来了。

升堂了。农民本来不识字,这时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更是吓得战战兢兢,解释不清楚自己有什么冤情了,急得流出了眼泪。

这时候,小僧达跑到公堂上大声地说:“我来替他陈述冤情吧。”于是僧达就一字不差地把状纸的内容背诵了一遍,公堂上的人都大吃一惊,要不是亲眼看见,谁也不会相信一个6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好的记忆力。

经过审理,农民打赢了官司,“神童”小僧达的名声也传遍了扬州城。

大公鸡遇难

198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比利时人科内尔。记者们围着他问个不停,一些年轻的父母更是对他的成长经历非常感兴趣。于是,科内尔的一些童年趣事就被逐渐挖掘了出来。

科内尔小时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游泳,一个是喜欢研究小动物。在他的心里总有一个谜:为什么人不能像鱼一样在水底下自由自在地游呢?后来他知道,原来人是用肺呼吸,而鱼用鳃呼吸。他就又想,那么大公鸡也是用肺呼吸,它能在水里待多长时间呢?他决定做个试验来检验一下。

有一天,小科内尔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带着一只大公鸡一起潜到了游泳池的水底下。他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数:1、2、3……数到60的时候,他再也憋不住气了,露出了水面。小科内尔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可是一看那只大公鸡,却好象一点事也没有,还神气地抖了抖羽毛上的水!小科内尔觉得很惊奇,就想看看大公鸡到底能在水里坚持多长时间。不过,这回他可不愿意再潜水了,就抓住公鸡脖子,把它的头使劲地按进水里,然后又开始数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当他把大公鸡提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死了!唉,就这样,这只可怜的大公鸡遇难了。

12岁当丞相

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经常打仗。有一次,秦王想与燕国结盟,就想派一个使者去谈判。但去燕国的路上要经过赵国,使者不敢去。这时,有个12岁的小孩子叫甘罗,他自告奋勇地请求秦王让他出使赵国。秦王答应了。

赵王一看秦国的使节是个小孩,便轻蔑地说:“为何派个毛孩子来?难道秦国没有大人了?”甘罗说:“大人出使大国,小孩子出使小国。所以就派我来了”。

赵王很佩服甘罗的机智,觉得不能小看了他,就恭敬地设宴款待甘罗。宴会上,甘罗说:“秦国和燕国如果结盟,就会威胁到赵国的安全。如果您先和秦王结盟,那您攻打燕国就没人阻拦了。只要您答应献给秦王5座城池,由我去说服秦王和您结盟。”赵王听了很高兴。

甘罗回到秦国后,把自己的想法和秦王说了。听说赵国愿意献给自己5座城池,秦王就爽快地和赵国结盟了。

后来,赵国攻占了燕国30座城池,分给秦王11座。秦王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16座城池,很高兴,就封甘罗为上卿。当时,上卿这个官职,相当于丞相的地位。于是,甘罗12岁就当上了丞相,让后人都很佩服。

贾逵听书

贾逵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从小就聪明好学。

贾逵3岁的时候,有一天姐姐带着他在庭院里玩。这时,从隔壁的学堂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小贾逵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闹着让姐姐带他去看,姐姐就抱着他走到了学堂边的篱笆后面。不一会儿,学生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先生开始讲课了。姐姐说:“你又听不懂先生的话,我们到别的地方去玩吧。”“不,我听得懂。”小贾逵奶声奶气地回答,说什么也不肯走。

听着先生的讲课,小贾逵两眼睁得圆圆的,紧紧地抓着篱笆,使劲的向前探着脑袋。姐姐看着他那副全神贯注的样子,感到很奇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弟弟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此以后,每到学堂上课的时候,小贾逵都要让姐姐抱自己站在篱笆下听书。

几年过去了,贾逵长高了一些,就自己踩着板凳听书了。不管天气多恶劣,他都没有间断过。就这样,贾逵10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背诵好多书了。他怕时间长了会忘掉,就把院子里的树皮剥下来,把自己背诵的书写在上面,每天都仔细地揣摩。人们知道了他的故事,都说他是个刻苦的神童。

到15岁的时候,贾逵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大人都来向他求教。他后来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写下了许多著作。

高洋快刀斩乱麻

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有好几个儿子。二儿子高洋外表笨拙,但心思敏捷,做事果断,高欢很喜欢他,说他有大将的风度。

有一年春节的时候,高欢想试一试几个儿子的聪明才智。他对孩子们说:“现在给每人一团乱麻,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就把我的马送给他。”高欢的马是有名的宝马,每个儿子都想得到,就争先恐后地抓过自己的那一份,认真地清理起来。麻线相互缠绕在一起,整理起来很困难,孩子们一根一根地往外抽,弄得越来越乱。高欢看了,叹了一口。这时,高欢惊奇地发现,高洋并没有动手,他默默地看着那团乱麻又皱着眉头看了看众兄弟,然后突然拔出雪亮的佩刀,果断地将面前那团乱麻斩为两段!乱麻团从中断开后,一根根的麻线自然就不再互相缠绕着了。

高欢见了,心中十分高兴。他故意问道:“叫你整理乱麻,可你怎么却将它斩断了呢?”高洋果断地说:“凡是乱麻,都该一刀斩断。”

高欢听了,哈哈大笑道:“真有大丈夫气概!将来必成大器!”说完,就宣布把自己的马给了高洋。高洋长大以后,推翻了东魏,建立起了北齐王朝,成为开国之君。

卢庄道过目不忘

唐朝的时候,卢庄道20岁就被提拔为察御史,成为一时的佳话。

卢庄道从小就有写作的才能,而且记忆力超人,12岁那年,他拿了自己的一篇习作去拜访父亲的老朋友高士廉,两人就拉起了家常。

这时,恰巧有一个客人送来一篇文章请高士廉指教,高士廉把文章放在条几上,然后就和客人聊天。卢庄道闲着没事,随手把这篇文章拿来翻看起来。

客人走后,卢庄道想开个玩笑,就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高士廉很生气,卢庄道就把文章背诵了一遍。看着高士廉疑惑不解的样子,卢庄道又说:“我还能把它倒背出来。”果然,他倒背如流。

卢庄道见高士廉更纳闷了,就连忙起身跪下谢罪,说:“这篇文章其实不是我写的,只是刚才随手拿来,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高士廉仍不相信,就又拿出了几篇别人送来的文章,让卢庄道默读一遍。果然,一遍读后,他就能倒背如流。然后,卢庄道拿出自己写的文章,请高士廉指教。高士廉看了,赞叹不已。

第二天上朝,高士廉把卢庄道的才能讲给唐太宗听了。太宗召见了卢庄道,在大殿上对他进行了考试,见他果然才学出众,不禁夸奖说:“这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

爱玩昆虫的人

赵修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从小就同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修复小的时候,有一次到野外去玩,看到一棵树上挂着一只马蜂窝,就想和马蜂开个玩笑。可是,万一被马蜂蜇了,那可不得了。聪明的小修复想了一个主意,他回家拿来一个蚊帐挂在树下,然后躲在里面,用一根长竹竿把马蜂窝捅了个痛快。马蜂被激怒了,成群结队地顺着竹竿飞下来,可是因为有蚊帐挡着,无法蜇到他。这时的小修复开心极了!可更有趣的还在后头。马蜂的窝被捅坏后,它们见报复不成,就飞回到树上,团结一致,重修窝巢。赵修复看着看着,不禁高喊:“妙!妙!妙!”

赵修复上学读书的时候,他更喜欢观察昆虫了。有一天,他正在做作业时,突然看见一只小马蜂钻进一支毛笔杆里,不一会儿又钻出来飞走了。他看了觉得很奇怪,就拿起毛笔,在桌子上磕了几下,一下子从笔杆里倒出了几粒泥土。赵修复惊喜地自语道:“啊,它是在建窝!”

赵修复上中学念书时,经常到哥哥的昆虫实验室参观,这使他大开眼界,决心毕生探索、研究昆虫事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名出色的昆虫学家。

8岁的夜大生

1986年5月,上海曲阳新村第二小学出了个名叫杨德毅的“英语小神童”小德毅的爸爸是个有知识、有远见的人,他认为儿童学习英语要比成年人容易,于是在小德毅5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单词。也许杨德毅真的有学英语的天才,他对英语很感兴趣,还没上小学就已经掌握了几百个英语单词,让老师都很吃惊。上学后,因为学校的课程多,小德毅总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尽量提前完成,然后利用剩下的时间背单词。而在寒假、暑假的时候,他每天自学英语都超过5小时。就这样,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小德毅已经学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英语课程。

1986年5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夜大班招生,小德毅听说了,就去报名。负责招考的老师一看,小学生怎么能报夜大呢?边笑边摇了摇头。

小德毅急得哭了起来。老师看他这么委屈,就想考考他,用英语对小德毅说了几句话。小德毅抹了抹眼泪,也流利地用英语回答了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