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理的奥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4:17:39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探索地理的奥秘

探索地理的奥秘试读:

前言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认为“天圆地方”(又称“称天说”),即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但是天如果是圆形的,又如何与方形的地连接起来呢?所以在战国末期,又出现新的“盖天说”,即认为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天地之间相距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落到了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人拿着火把跑远了。但是这种学说也存在缺陷,如太阳东升西落,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

到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构想,“浑天说”的提出为人们解答了“盖天说”无法解释的地方,“浑天说”认为天和地就像鸡蛋中的蛋白和蛋黄的关系,地被天包围着。“浑天说”中天的形状也不再是半球形的,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是一个球,但这个球是浮在水面上来回飘荡的,也有人说地球是浮在气上的。

除了“盖天说”和“浑天说”之外,“宣夜说”也是我国天文史上很有建树的构想。“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没有任何坚硬的天球或者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也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的。这种见解竟然与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相一致。

此后,又出现地心说、日心说等,直到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以及后来的宇航探索,人们才逐步了解到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和其他星球组成太阳系一起围着银河系运动。

从古至今,人们不仅对地球之外的宇宙环境十分好奇,也对地球内部的奇异自然景观和文明历史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神奇而美丽。它孕育出了绮丽的地理景观,与人类创造的文明奇观交相辉映,我们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更被古人的卓越智慧和创造力深深折服。神奇的自然景观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带着神秘面纱的人文古迹也留给我们无数的猜想。因此,当我们在欣赏这些神秘的地理奇景和文明奇观时,常常会萌生出探索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真相的想法。

这些探索既是对未来世界的思索,也是对人类智慧的寻访。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正是这永不停息的探索铺就的,古往今来的科学家正是在这条路上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解开一个个神秘的谜团。

本书是一本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图书,收录了大量已解和未解的地理谜团,力争将地球上的众多奥秘一一解答,让您在获取阅读快乐和增加对地球了解的同时,激发探索的精神。编者

奇山异谷惊石怪洞

布朗山之光

布朗山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部的蓝岭山脉,其海拔约为793米。虽然这座山并不是很高,但因为那里从前有神秘的亮光出现,所以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故事。

神秘亮光出现的最早记录是在1913年9月13日的《夏洛特每日观察家报》上。几个渔夫报告说他们看见每晚地平线上都会出现一个非常红的神秘亮光。不久之后,美国地质测量局的斯特雷特对此进行了调查,他的结论为:火车的头灯是产生亮光的原因。但是1916年前往该地的探险队员们说,他们所见到的亮光的运动方式绝对不像车头大灯,例如这些光会在溪谷中起伏运动,火车不可能在溪谷里穿行。

后来又发生了更多的目击事件,促使美国的地质学家乔治·罗杰斯·曼斯菲尔德于1922年3月来到布朗山区进行调查。他采访过当地居民,并且花了7个夜晚来亲自观测亮光。他的结论是44%的亮光同汽车有关,33%的亮光同火车有关,10%的亮光同其他静止亮光有关,10%的亮光同山火有关,只有剩余的3%亮光无法解释。他认为1916年的探险队员的报告也许同萤火虫有关。

在1925年的一期《文艺书摘》上,又报道了布朗山变化多端的亮光的目击事件。有一位目击了神秘亮光的人描述它说:“浅白色……带着淡淡的、不规则的光环”。目击者还说那亮光在空中画了几个圈后便消失了,但不久之后又出现了,继续在空中画圈。另一个目击者说他看见了一个黄色的闪烁的稳定的亮球,“就像航天火箭喷出的火花,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然后很快消失了”。而一位牧师则说它像一盏白炽灯,能看清灯里面的物质运动。

后来几年里,奇怪的亮光更是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报告里它们有的像“玩具气球”,有的像“雾蒙蒙的球体”,有的像“强力照明灯”,还有的像“火箭”。有几次当他们靠近亮光的时候,都听见了“咝咝”的声音。1977年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点燃了一道强烈的弧光,而在布朗山西边离亮光35千米里远的某处有一群参与试验的观测者在等候。他们说原本蓝白色的光束在远处看上去像“在布朗山山峰顶上有一个橘红色的球在盘旋”。

这似乎对那些神秘的光球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它们是由于远处的亮光发生折射产生的。然而布朗山之光在火车、汽车、电灯发明之前就存在了。如果不是这些光折射所致,难道真的是萤火虫在作怪?

海底平顶山

海底平顶山是位于大洋底部呈孤立分布的、顶部截平的、高出海底很大高度的圆锥形体。它的基底往往是过去的火山,上部是珊瑚礁体,礁体厚度可达1500米。平顶山大多分布在太平洋中,如瓦列里厄海底平顶山、约翰逊角海底平顶山、赫斯海底平顶山、林恩海底平顶山等。

海平面下的这些平顶山,就好像天神用板斧,一斧下去,把山尖削了去。从外形看,平顶山是一个上小下大的锥状体。平顶的直径一般在5000~9000米,而基座为10000~20000米。从山顶到半山腰较陡,而从半山腰往下坡度变缓,呈逐级阶梯下降。在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平顶山最多,已经得到证实的就有150多个。在太平洋的阿留申海沟附近,离海面2700米的深处有一群平顶山;在马绍尔群岛,离海面1200~2200米处也有一群平顶山。

对于平顶山的形成,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解释:第一是平顶山锥的形成问题。一般认为海底平顶山是海底火山喷出物堆积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这点已经被证实。人们在平顶山找到了大量火山喷发岩——玄武岩。第二是山锥平顶的由来。对此说法不一。

最早发现海洋平顶山的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的说法是,原来平顶山是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后来由于海水长时间地侵蚀,山头部分被“削”平,才形成今天的平顶山。为这个论点提供强有力证据的是,有人在平顶山顶部找到了一些磨圆度很好的玄武岩砾石。这些砾石的存在,说明平顶山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接近海面,受到过海浪的洗礼。因为,假如海浪能对碎石起到磨蚀作用,当时的海深顶多只有约20米。而今天的平顶山顶已经在海下好几百米,甚至达到1000米以上。从这个深度,海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科学家们估计,在海浪对火山岩石进行磨圆的同时,也把火山的尖顶削平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平顶山的“平顶”是当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当时火山口接近海平面,使大量珊瑚在四周繁衍,形成环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死亡的珊瑚大量堆积在火山口一带,使火山口变平,最后形成了平顶山。

这两种解释孰对孰错,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即使是第一种被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看法,最近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有人在调查平顶山的时候,意外发现山顶上的岩石比山脚下的岩石年龄要老得多。这就难倒了科学家们。因为按照地质学的基本规律,既然平顶山是多次海底火山喷发堆积形成的,那么,早期喷发物必然埋在山下,而较新的喷发物必然出现在山顶。

因此,平顶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威力很小的“泥火山”

在我国新疆的乌苏市、沙湾县境内,有一种十分有趣的泥火山。它和真正的火山不一样,威力很小。这些泥火山只分布在低矮平缓的土坡上,有的就矗立在平坦的地面上。泥火山的火山口很小,最大的也超不过二三米,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泥火山喷发的时候,从火山口里喷出大量气体、泥浆和岩石碎屑。它的喷发并不猛烈,有时就是从孔穴中向上翻涌泥浆,同时有气泡冒出来。喷发以后,喷出的物质就在喷发口的周围堆积起来,多呈平顶的锥状体,最高为二三十米,只能算作一个大土丘。

泥火山并不是真正的火山,它之所以被称为“火山”,是由于它喷发的形式以及堆积物的外观和火山有些类似。因为它的主要喷出物是泥浆,所以人们就在火山两字前边加了一个泥字,称它为泥火山了。

泥火山又是如何形成的?有人认为泥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气体沿裂隙上升,把地下的泥浆和岩屑带出了地面造成的。

排列整齐的单面山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山峰造型奇特,千姿百态。如武夷山景区北部的山峰就十分有特点。那里的山体都向西倾,山顶向东。从崇安赤石大桥附近眺望武夷群峰,犹如向东奔驰的骏马,景象十分壮观。这种山叫单面山,也叫单斜山。山体的岩层都是朝一个方向倾斜,武夷山的单面山岩层都是朝西倾斜的。

武夷山原本处在一个内陆湖盆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湖盆底部形成了很厚的沉积岩层。随着地壳上升,岩层受到了东西方向不均匀的压力,但是原来几近水平的岩层居然没有产生大的变化,只是向西方倾斜了。由于组成山体的岩层有粉砂岩、页岩和砾岩,它们抗风化的能力不同,粉砂岩、页岩容易被风化侵蚀,这些岩层所在的地方就逐渐变为平地或谷地;只剩下抗风化能力强的砾岩,经过漫长的岁月成为突起的山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单面山。山的东坡陡峻,西坡平缓,一排排的山岭相互平行,中间夹杂着谷地,排列整齐划一,看上去气势雄伟。武夷山

供神仙“下棋”的山

在我国河北省有一座供神仙“下棋”的山,海拔1800多米,当地称为神仙山。这座山的奇特之处是山顶上有一块十分庞大的石头与下面的山体紧紧相连,上面很平整,排列着许多纵横交错的沟纹,其形状很像一个围棋棋盘,人称金棋盘。棋盘内外还有许多嵌在石头里的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块,好似围棋的棋子。

难道这个“棋盘”真是神仙造来对弈用的吗?

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人为雕琢的,说它是艺术品,是古人留下的文物。但是经过科学考察,地质学家认为金棋盘只是一块普通的岩浆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那黑、白“棋子”分别是页岩和石灰岩;从形成的年代讲,岩浆岩最年轻,石灰岩最老。原来,石灰岩和页岩岩层形成后,强烈的火山爆发破坏了沉积岩层。破碎的石灰岩、页岩碎屑被熔岩俘获,凝在岩浆岩内,地质学上称它们为“捕虏体”。

原来,金棋盘是火山留给人类的一盘“棋”啊。

奇异的“水山”

在北极的冻土地带,人们有时会看到一种圆锥形的大土堆,大小不一,大的有八九十米高。令人惊讶的是,在土堆顶上,有清清的泉水汩汩地向外流。这种山顶上流水的土山,可以称得上是“水山”了。这种奇异的“水山”是冻土带一种特有的地形。

这种“水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是这里寒冷的气候造成的。在冻土地带,地下水流出的地方,由于气温太低,水还没有流出地面就在接近地面的地方冻成了冰。水变成冰之后,体积会增大,这样由于体积增大产生的压力会顶起表面的土层,形成一种形态奇异的锥形土堆。水不断地向外流,地表的土层被不断地往上顶。于是,土堆越来越高,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座座小土丘。从地下冒出来的泉水,在这土山的顶上流了出来,就形成了一座座奇异有趣的“水山”。

实际上这种“水山”是被土层包裹起来的“冰山”。如果把“水山”外面的土层刨开,就会看到,土丘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蓝白色的冰砣子,在这美丽的大冰块的中间有条流水的通道。所以,科学工作者不叫它“水山”,也不叫它“冰山”,而称它为“冰核丘”。

奇异的平头山

在山东沂蒙山区,有一些奇特的山,这些山的顶部不是尖的,而是平的。山顶是巨大的石板。这些石板有大有小,大的相当于十几个足球场,小的也相当于几个篮球场。石板厚度有的只有七八米,有的达20多米,四周如墙壁般陡峭,石板下面的山体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地的人称这种平头山为崮子,地理学上称为方山。山东沂蒙山区有很多这类崮子,人称“沂蒙七十二崮”,但实际上有名字的崮子就有上百座。如因孟良崮战役而出名的孟良崮,传说北宋时期杨家将手下著名将领孟良曾带兵驻扎在这里,孟良崮的名字即源于此。

那么这些平顶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因为这些山的岩层都比较平,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比较坚硬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形成顶部平四周陡的山峰顶盖。其他岩石则风化破碎,形成山体斜坡。平头山就形成了。

有天然隧道的山

火车或汽车经常要穿过一些隧道,这些隧道都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但有些公路穿越的隧道不是人工开凿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山洞,这种山洞叫“穿洞”。

在广西境内这种天然的隧道很多。桂林市区有一座穿山,它有一个穿透山体的半月形山洞,远远望去就像悬挂于山间的一弯明月。阳朔月亮山也有一个形如弯月的穿洞。最让人惊异的是凤山牙坡,一座山头就架在一个圆拱形的大穿洞上。这些穿洞大多出现在由石灰岩构成的山地中,本来是岩层中地下水流的通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深埋地下的岩层升上地面,隆起为山,而这些地下水流通道变为两面通透的穿洞,就如天然隧道一样。

中间有井的空心山

在云南省的腾冲县有一座名叫黑空山的山。它的山顶正中有一个通向山底的洞口,洞竖直向下,深达100米,而黑空山只有80米高,可见洞底已经钻入地下,比四周地面还要低20米。黑空山附近也多是这种空心的山。

这些从山顶到山底的竖直向下的大空洞就像是从山顶向下打的一口巨大的深井,从山顶的洞口向下望去,里边漆黑一团。因为这种山体的中心部位是空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空心山。

空心山是如何形成的呢?腾冲是我国火山比较集中的地区,这几座空心山都是火山,山顶的洞口就是火山喷发时的火山口,而竖直向下的深洞,正是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的通道,称为火山颈。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颈里会被没有喷出的岩浆填满,岩浆冷却后和周围岩石凝为一体。只有地层深处压力过大,高压的气体最后把火山颈里的岩浆全部冲出火山口,才能把火山颈完好地保存下来,形成空心山。地球上的火山很多,但能形成空心山的并不是太多。

神奇的“雪山”

山上有雪并不奇怪,反而雪山上没有雪却有些奇怪了。

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有一座山就是没有雪的“雪山”。从山的东面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山坡上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一派雪岭风光。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山上却没有任何的冰雪,而是白色的山岩,晶莹洁白,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围着山转一圈,你就会发现,整个山陵只有东山坡有“雪”,其他的几面山坡却草木植被丰盛。

原来在东山坡的半山腰处有一眼泉,泉水向东流淌,注入了一个小水潭。水潭很浅,无法储存很多的水。泉水就向四方漫流,顺着山势下泻。凡是泉水流过的地方,就留下一层白色沉淀物,整个东山坡几乎都被这白色沉淀物覆盖了。人们从远处看到的“积雪”,就是这白色沉淀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这个泉里含有大量的碳酸氢钙,泉水流过的地方沉积下了一层又一层碳酸钙,纯净的碳酸钙是白色的,所以就出了这没有雪的“雪山”,这眼泉也被人们称为白水泉。

移动的南极冰山

世界上的山大多不会移动,但是漂浮在南极海面的冰山却可以在海洋中自由遨游。1965年11月,人们在南极海区的海面上发现了一座长333千米、宽96千米的冰山。这种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的面积大约是1200万平方千米,冰层平均厚度在2000米左右。南极的冰盖年复一年地向大陆边缘移动,并且在岸边崩裂,漂浮在海中,变为冰山。人们一般在形容某些事物的一部分时,常说冰山一角,这是因为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要大得多。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的比例一般是7∶1左右。冰山一般只有几百米长、几十米高,而1965年发现的巨型冰山是非常少见的。这些冰山形态各异,有的像巨型的轮船,有的像百里长堤,晶莹剔透,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看上去十分漂亮。它们可以顺着海流方向向北漂到温暖的海域,最北可以漂到南纬30度左右。

冰山虽然美丽,但却是船只航行的大敌。许多的船只都是因为撞到冰山而沉没海底的。不过,现在船上都装有雷达探测装置,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以发现远处的冰山,调整航向,从而避开冰山。

会喷冰的火山

很多人在想到火山喷发时的景象都是冲天而起的岩浆,铺天盖地的火山灰,顷刻间被毁的森林、草原、房屋、耕地……然而在大雪覆盖的北极地区,却是风景别样,火山喷的不是灰、炽热的岩浆,而是大量的冰块。

冰岛北部的格里姆斯维特火山就有过喷冰的壮观场面,这座火山每秒钟喷射出来的冰块大约有420立方米,在爆发强烈时可达2000立方米。这次爆发持续了2周时间,所抛出来的冰块总共约有1.3万立方千米。

虽然类似冰岛火山喷冰的现象古代也有过记载,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火山爆发时喷冰呢?我们都知道,火山喷发时爆发出来的热量很高,为什么这些冰没有被融化呢?

有人认为冰岛是地球上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岩浆经常沿着地壳的裂缝活动。它们有的冲出地面,形成火山爆发;有的在半途中冷却凝结,不流出地面,使一些被岩浆阻塞的火山口和地下裂缝中,也充塞着冰川。当格里姆斯维特火山爆发时,首先将积聚在火山口的冰块喷出。虽然冰岛的火山活动频繁,却比较“温和”,火山喷出的气体接二连三地冲向空中,把来不及融化的冰块抛向地面,便形成了火山喷冰的一大奇观。但是格里姆斯维特火山爆发持续了2周时间,在持续的长时间爆发中,火山内部的温度会不断地升高,而岩浆的温度在900℃~1200℃,最高可达1300℃,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任何厚度的火山内的冰块都会融化,根本喷发不到2周时间。

那么,这些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逃避”了岩浆的融化呢?到目前为止,火山喷冰这个问题还在研究之中。

死尸之地——梅南加伊火山口

在肯尼亚有一个火山口,人们都叫它做梅南加伊火山口。这个火山口里树木葱绿,是当地的自然奇观。可是近几年梅南加伊火山口经常发生怪异的事情,而且还很令人费解。当地人都认为有邪恶的精灵附在了它的上面,所以这个火山口还有另外一个可怕的名字——死尸之地。那么这个大坑里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呢?梅南加伊火山口

传说如果有人进入坑内,邪恶精灵便在火山口四周拉起很多美丽的墙,这时人就会被它们困住而分不清东西南北。因此,这个山口每年都吸引着许多人来探险,但进入梅南加伊火山口的人有许多真的就神秘失踪了。不过这也不能排除是因意外事故而去世或自杀身亡的情况。

传说发生在这个大坑内的事情非常可怕,有些人在坑中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即使在数小时之后他们被当地人找到,也不能解释自己当时究竟是如何迷路的。当地居民保罗·纳都说:“这些事说起来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是这里的确发生了那么多奇怪的事情。”

而且连当地人都不知道火山口的梅南加伊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而“梅南加伊”在坦桑尼亚语的意思是“死尸之地”。据说19世纪非洲发生部落战争时,许多人也死在了这里。

当地居民说梅南加伊火山口的声音听起来有时很像母牛的叫声,而且在坑里有一些炽热的区域,仿佛是被火烤过一样,有时还会看见火苗。虽然火山口里面确实生存着一些动物,但是它们并不会生火啊,这里的火会是谁点燃的呢?

不久前,一个对此地形十分熟悉的人在它的附近放牧,但是这个人还是在那里迷了路。

12岁的约翰·克鲁图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掉入了火山口里,几天之后他才被救上来,救援人员发现他时,约翰·克鲁图正在火山洞的深处四处转圈。还有一个小孩也在这里迷路,7天之后才被发现,当时他正在洞穴里望着小鸟发呆,但是健康状况良好。

救援的人说,一些人虽然迷路了,几天都不能找到来时的路,但被救上来时,他们却没有显示出任何疲劳或饥饿的迹象。一个被救出的男孩告诉救援队,他在洞里一直在观察一个美丽的景象,而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人们还传说这座火山口里有一把会飞行的伞,每当有雨时,这把伞就会出现,但是还没有人知道雨后这把伞的去处。

不少人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误传的,只要仔细推敲,就会发现破绽。这些“传说”究竟是误传,还是梅南加伊火山口真的有些神奇的地方,这还需科学家进一步探索。

富士山形成之谜

作为日本的象征,富士山的名气不在世界上任何一座名山之下,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除此以外,它还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山”,有着神秘而特殊的地位。富士山海拔为3776米,为日本的第一高山。山顶一年之中有10个月被白雪覆盖。在夏季的2个月中,山坡上仍然能见到片片积雪。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爆发是在公元800年,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707年,当时的剧烈喷发让100多千富士山米外的江户(即东京)都笼罩了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而环绕在富士山周围的广阔平原也一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关于富士山的形成,据日本佛教传说是公元前286年一次地震。当时地面裂开,形成了今天日本最大的巴瓦湖,富士山则由挤出的泥土堆成。传说并非毫无因由,大多数人认为富士山的形成和传说大致相同,不过其年代要追溯到至少1万年前。

神秘的死谷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一个叫勘察加的半岛。在这个半岛上有一条格泽尔河,它的上游有一座叫基哈特那奇的火山。常有气体从火山的岩石缝隙中喷冒出来,表明地下岩浆活动较为活跃。在这座火山脚下,有一个山谷,长2000米,宽100~300米。

基哈特那奇火山脚下的这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谷。人们经常在这个山谷里发现一些动物的尸体,既有熊、狐狸等大型动物,也有田鼠、乌鸦等小动物。这些动物身上没有伤,既不是人猎杀的,也不是动物之间争斗厮杀致死的。

人们不清楚动物在这个山谷死亡的原因,后来,科学工作者解剖了动物的尸体,发现它们都是死于窒息。这就奇怪了,在野外广阔的空间里这些动物怎么会因窒息死亡呢?经过考察,人们在谷地的深处发现了一个大洼坑,从里面不时喷出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化验结果证明,这种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氮气组成,氧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由于洼坑所处三面都是高大的山岩,喷出的气体只能向谷口方向运动。动物的死亡就是这些气体造成的。山谷中地形复杂,导致这些气体在谷中低洼处积聚、滞留,动物进入谷地之后就一命呜呼了。勘察加半岛

可是细心的人们发现,谷地中死亡的动物都是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像大角羊、北方野鹿等草食动物的尸体却一具也没有找到过。这个问题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索。

鲜为人知的科尔卡峡谷

科尔卡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位于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中。峡谷看起来像是安第斯山脉被一把大刀斩断而留下的裂缝。在科尔卡峡谷上的山脉间有一条64千米长的火山谷,林立着86座锥形火山,其中有些约有300米高。它们有的从原野上隆起,有的位于山麓周围,是已经固化的黑色熔岩。在一些火山锥上长出了仙人掌等植物。火山谷与太平洋之间,有一条布满沙石的酷热沟谷,名为托罗穆埃尔托沟谷,无数白色巨砾散布谷内。不少石砾上刻有几何图形:太阳、蛇、驼羊以及头戴怪盔的人。这些图案和符号是谁的杰作呢?有人认为1000多年前,某些游牧部族从山区往海岸迁移,在这里居住,留下了石刻图画。还有人推测,头戴怪盔的人是外星人。难道在1000多年前,就曾有人目击过外星人?人们不得而知。

科尔卡峡谷的土地贫瘠,这里只生长一些带刺的蒲雅类植物,这种植物高约1.2米,主干很粗,利刃般的叶子向四面八方伸出,叶子边缘有弯钩,以免动物吞吃。由于树木太少,小鸟只能冒着被弯钩刺伤的危险,在蒲雅叶间筑巢。叶间有很多的小鸟尸骸,这说明有许多鸟巢曾经变为死亡之穴。有些生物学家认为,蒲雅有吸收鸟尸的化学物质,能捕食小鸟。

阿苏伊尔幽谷有多深?

阿苏伊尔幽谷位于阿尔及利亚的朱拉山的峡谷中。因为阿苏伊尔幽谷深不见底,其深度至今无人知晓。人们为了探寻阿苏伊尔的深度,绞尽脑汁。但以现在的科学水平,想要探明阿苏尔幽谷的深度似乎还为时过早。

尽管目前阿苏伊尔幽谷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谜,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迟早会解开阿苏伊尔幽谷的所有谜团。

莫赫陡崖

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小山、浅水湖和溪流。莫赫陡崖的地貌在爱尔兰是最险峻的,有别于岛上的其他景色。黑乎乎的峭壁成锯齿状,陡峭的岩石在大西洋中隐现,沿着克莱尔郡海岸延伸8千米。

莫赫陡崖的风景并不优美,它的东北方是一片荒凉之地,到处是石头,称为巴伦高地,面积达260平方千米,是巨大灰岩地带,灰岩成皱褶状阶地,向上爬升至埃尔瓦山,此山高345米,顶部由页岩构成。约15000年前,冰雪把该处冲刷得歪歪斜斜,成了欧洲一个最年轻的地貌。莫赫陡崖

有人说巴伦那里无足够溺死人的水,又没有供人上吊的树,更乏埋葬死人的泥土。但是它的上面有牧场和松林,而且石阶上到处都是已经扎根的榛木和刺柏。

在这片灰岩上,交错的裂缝组成格子图案,生长着上千种植物。这些植物奇迹般地在这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使这片土地成为植物的天堂。但是,如此奇异的悬崖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里的奇异植物为数众多,它们是如何在这片悬崖上生存下来的呢?目前为止,人们还不甚明白其中的原因。

40万根海岛石柱

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一个最大的岛屿叫波纳佩岛,它的对面则是个很小的岛屿——纳玛托岛。

1595年,有葡萄牙海军上尉来到纳玛托岛,惊讶地发现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堆放着无数根排列整齐的巨大石柱,每根足有10多米长。后来专家来此考察,发现这些石柱是远古时代遗留的建筑废墟。这些石柱都是经过加工的,由火山熔岩凝成的玄武岩柱。共有4328根,每根都重达几吨。再加上散落各处的石柱、墓室和一条长为860米的石柱围墙,总计有40多万根。

这些巨大的石柱究竟是什么建筑的废墟呢?更令人不解的是,纳马托岛并不产这种石柱,而需从波纳佩岛通过水路运来的。远古时期并没有大型的船只,如果用独木舟,有人计算了一下,一天运4根,也要用300年的时间才能将这40多万根石柱运完。

那么,又是谁在这个岛上用石柱建造了建筑?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又有什么用途?为什么尚未完工又被突然放弃了?有人说可能是一种祭祀用的神庙或者城堡。有人说是外星人运来的石柱,是为了建造外星人居住的房屋等,但这并无根据。还有人说这些石柱是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运来的,但是却没有将建筑建造完就放弃了,只能说当时的人们遇到了一定要放弃的灾难或战争,不得不逃离纳玛托岛。

总之,这些海岛石柱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火山熔岩的杰作

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的老黑山和火烧山附近,有一块奇特的地方:在刚刚翻过的土地上,大小不等的石块高低不平地堆积在地面上,棱角清晰,远远望去,似是一堆乱石。不过这片土地不是人们翻耕土地形成的,而是火山熔岩的艺术品,这片火山熔岩地面跟人们翻耕不久的土地差不多,小沟小壑,纵横交错,其间布满了棱角分明的“石块”,黑秃秃的,人们形象地称为翻花石。

据当地人说,老黑山和火烧山都是活火山,已经有200多年没有喷发了。虽然老黑山山高不过110米,但山顶的漏斗型火山口却深达130米。火烧山喷发时十分的猛烈,山体被炸成了两半,所以人们叫它两半山。老黑山、火烧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顺山势向下四处漫流,在山脚下形成了一片长10余千米、厚达40米的熔岩世界。石头

喷出的岩浆凝固后就变成了青黑色的岩石。因为岩浆是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凝固的,所以熔岩台地表面是千姿百态,形状大小各异。有的地方像爬行的蟒蛇,有的地方如绳索,有的地方似流水的漩涡,在地势陡峻的地方,还会形成石质瀑布。“翻花石”就是熔岩台地中的一段。

亚平宁的水晶石笋

1971年,一批洞穴专家在意大利安科纳弗拉沙西峡谷一带探索,在亚平宁山脉下面找到了规模宏大的地下穴室和走廊,全长13千米,是20世纪的一个大发现。

他们沿曲折的地下长廊摸索前进,涉水走过深及膝盖的清水池和泥浆潭,只见石笋林立,像一根根华丽的水晶柱。再往前进,又湿又冷的洞穴网错综复杂,恍如大理石的巨型石柱使人眼花缭乱,好像冰雪覆盖的精美石帘叫人目不暇接。100多万年侵蚀造成的奇景,一一展现眼前。深渊旁屹立一巨人柱,那是一根巨大的石灰岩柱,表面凹凸不平,蚀刻很深。“巨人柱”对面是重重垂挂的钟乳石,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更深处的“蜡烛穴”内,石笋从浅水池面冒出,闪闪发亮。这一奇异的景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没有人能够回答。

不会沉的浮石

你相信世界上会有不沉的石头吗?或许你不相信,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不会沉入水中的石头被人们称为“浮石”。它不像普通的石头那样石沉大海,而是像木头一样漂浮在海面上。如果当你乘船在大海中遇到它时,从海中捞出来,它还能像刚从水中捞出的活鱼那样一个劲儿地蹦跳,接着就会碎裂成一堆渣子,同时还有啪啪的响声。

浮石是海底火山喷发时,岩浆迅速凝结而成的。由于火山喷发时很多气体被封在了岩石中,所以它能够浮在水面上。浮石外形丑陋,重量很轻,表面坑洼不平,里面有许多小洞小孔,这些孔洞里充满了气体。因浮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海底经常有火山爆发,所以人们时常在海面上看到浮石。由于海水的压力,浮石孔洞中的气体跑不出去。当把浮石捞上来之后,浮石孔洞中气体的压力比周围空气的压力大,它就会膨胀,从而引起了浮石蹦跳,甚至使浮石爆裂。

奇异的沸石

在高山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强低,不到摄氏100度水也可以沸腾。而当将一块沸石与水一起放在水壶里加热,水一会儿就沸腾了,并有许多的小气泡往外冒。但此时,水并没有烧开,用手摸一下能感觉水还是温的。原来,当沸石在水中加热时,白色的沸石在咕咕地向外冒着许多小气泡,造成了水开了的假象。

那么沸石是一种什么石头呢?据科学家考证沸石是由许多非常细小的晶体组成的岩石,这些细小的晶体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晶体的形状并不相同,但每个晶体的内部都布满了相互通连的孔道。在这些孔道里常常充满了气体及其他细微的物质。当沸石受热时,这些气体就会从细孔中跑出来。水壶里的水没有烧开却会有气泡冒出来,就是这样产生的。

沸石在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沸石可以用来净化污水,清除有害气体;沸石还能淡化海水和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物质;工业上用沸石可以制造干燥剂、除臭剂、洗涤剂;连在火箭等高尖端行业都可以看到沸石的身影,可见它的作用是多么的大。

海下光石

在红海之滨,有一块沿海区域一直是热爱潜水运动的人们的“宝地”。然而,这里却经常发生潜水人员神秘失踪的事件。

有一天,两名来自德国的潜泳爱好者艾玛和马克斯潜入水下后,他们在海底深处发现一种奇异的闪光现象,这海底闪光像是有人在那里扳动一盏小灯的开关,时而亮,时而灭——这闪光具有一种珠母的辉光和色泽,它闪了五分钟后就彻底熄灭了。他们上岸将这件事情告诉同伴托·柳德维格后又返回那里观察。但是这次他们没有再回来。托·柳德维格只好下水去找,却没找到他们踪影,只见海底深处有一块巨大的闪光砾石。

当地政府派来专业潜水员,又深入水底寻找,但还是一无所获。于是,潜水员们对托·柳德维格说起的那个水下闪光的神秘巨砾进行了考察。从外表看,这块水下巨砾很像一尊古代雕像的头部。从它的正面看,很像一个巨人的面孔,有鼻子和眼睛的细微部分,它的表面被海水冲刷得十分光滑。

1个月后,又发生一起类似的意外事件:一个名叫奈·比兰德拉的意大利女潜水爱好者,来到那个闪光的水下巨砾附近潜泳,却因一种异常的感觉而回到船上。后来,她莫名其妙地休克过去,手上还出现神秘的烧灼痕迹。奈·比兰德拉苏醒后回忆:“在水下,我只是触摸了一下那块巨砾——它间歇地闪烁着白光。这时,我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电击感。”

这一怪异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为了研究这一海下巨砾的神秘闪光,科学家已把它拍成电影,并组织海洋学、光学等有关专家观察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水下发光巨砾很像古代雕像人头的说法纯属一种偶然的巧合。无疑,这块巨砾定期成为一个强大的电磁辐射源,然而其电磁辐射的机理尚无定论。特别是它在水下的光源从何而来,迄今仍是个谜。

外形像鸟的化石

古代,有人看到过有铜钱大小的石块,这些小石块像飞翔的小燕子一样镶嵌在山崖上的岩石中。还有人也看见了这些小石块,散落在山谷中的平地上的。古人们猜想它可能会飞,是自己从山崖上飞下来的,于是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石燕”。到唐代有一位好奇的民医不相信石燕会飞,于是,他就将山崖上的石燕做上记号,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这些石燕中有一些随着崩落的岩石碎屑滚下了山,证明了石燕并不会飞。

到了清代,在山东泰山有人发现溪水中有一块灰黑色的石板,上面还趴着一只蝙蝠,只有几厘米长。怎么会有这么小的蝙蝠,并且还趴在水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嵌在石头里面的,和石头一样坚硬的石蝙蝠。他把这块石板翻了过来,只见石板背面有上百个这样的东西,就像人工雕出来的一样。

其实,这些外形与燕子和蝙蝠十分相像的石头是古代两种动物的化石。蝙蝠石上的“蝙蝠”,是5亿年前生活在海洋里的节肢动物三叶虫的化石,三叶虫的头部和尾部的两侧长着2根粗壮的刺,左右伸展,像两个翅膀。因为三叶虫的化石多是它的头、尾甲壳演变而成,所以看起来就像一只只蝙蝠。石燕是4亿年前海洋中一种类似蚶的动物的化石,这种海生动物长着两片钙质的外壳犹如燕子的翅膀。

美丽的石圈阵

在北冰洋周围一些平坦低洼的地区,有一种奇怪的由石块堆垒成的“石环”。这些圆形或多边形的环状石圈,有的直径可达上百米,小的仅有十几厘米。有些石环彼此相连,形成了连环石圈阵。石圈里还有清浅的积水,成为一个个小池塘。这些美丽的石圈阵是如何形成的呢?

北冰洋靠近北极,终年被冰层覆盖着,它周围的陆地几乎都在北极圈里面,土层冻结深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多年都不会融化,叫永久冻土层。在北极地区短暂的夏季,冻土层的上部有一薄层会融化,天一冷又会冻结,这一层叫冻融层,石环就是这冻融层制造出来的。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冻融层里的水结了冰,就会产生压力。由于下面是坚硬的永久冻土,四周又是厚厚的土层,这个压力就只有指向地面了。于是,就把混在土层里的石块逐渐向上顶去。而夏季土层融化时,石块是不会自己往土里钻的。时间长了,不少石块会被顶到土层表面。地面上有了石头以后,土层再冻结被顶得凸起来的时候,地面上的石头就会向四周滚去,形成一个个石环。由于地面起伏状况不同,所以形成的石环大小、形状也不同,构成了各种美丽的图案。

石怪公园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北部有一座石怪公园,它是400年前被发现的。公园中植物生长繁茂,那些巨石怪物就隐藏其中。

当人们刚一进入石怪公园,首先看见的是个不知为何物的庞然大物。它满脸微笑,宛如石怪的“门卫”。它后面是片丛林,里面有几头像牛,眼大如铃的“巨无霸”,那副狰狞的神态,真可吓人一跳。尤为有趣的是,“巨无霸”口中有一张精巧的小石桌,可供游人休息歇足。再往前走,是草地,一头母狮,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狮,正全力与一条猛龙拼搏。此外还有美丽的人鱼等等一大批让人惊叹不已的石怪。

但是,石怪公园建于什么时候?又是什么人所建?怪物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人工雕琢的呢?几百年来,它始终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孕子石

有一种石头身怀六甲,人们为其取名“孕子石”。从表面上看,它很普通,但当人们用铁锤把它敲开时,里面就滚出许多直径2厘米左右的石弹子,好似母石生下的子石,这些小子石呈圆形,颜色比母石稍浅些,成分与母石一致。

这种石头怀子的现象,在世界岩石学上并不多见。当前地质学家还无法解释其成因。

石头的纹圈

在中美洲中部的卡隆芭拉,有一些卵形的石块,土著人一直把它视为宝物。这些石块在下午时是平滑的,奇怪的是,经过一夜时间,所有石块上便会出现一些神秘的纹圈。经太阳晒过以后,这些刻纹便自动地在下午全部消失。数千米以内的石块都是这样。曾经有地质学家用仪器拍摄这些石块夜间变化的过程,发现在午夜12点以后,好像有无数隐形的手在这些石块上面刻出图案。但是他们怎么也研究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些石头依然日复一日地长出纹圈,然后纹圈又消失。有人猜测这些石头会在夜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物质,状似纹圈,但被太阳晒过以后它就分解了,所以才会消失。但这种特殊物质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回答。

“气泡”石

在欧洲波黑的坦加斯村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它形似鸡蛋,上粗下细,有两米多高。看上去它像站不稳的样子,但就算你力气再大也推不倒它。最奇妙的是,在每年的5月和10月里,这块石头会喷出白色的气泡来。这些白泡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半天到一天左右。科学家们虽然对这块石头进行了长期研究,但至今也找不出原因。当地人把这块神奇的石头称为“气泡石”。

从何而来的石球?

在德国的一个采石场,一天,人们正在进行采石作业,突然从岩层中滚落出一个巨大的石球来,这个石球可不一般,它直径有5米,重达100吨。采石工人们都惊呆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巨大的石球。并不仅仅在德国有石球,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过一些奇异的石球。

在南美洲哥斯达黎加的森林沼泽地带也发现许多虽然大小不一,但表面光滑,与理想的球体非常接近的石球。在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都曾发现过神秘的石球。并且,在一些火山附近,人们也发现有石球。后来,考古学家斯特林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发现了更多的石球,几乎可以的称得上是“石球王国”了。

在南美的巴西,还建有一个石球博物馆,馆内收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球。我国学者也曾经在新疆发现过类似的石球,据研究,新疆的这类石球绝大多数内部都呈同心圆,即中间又包着一个更加坚硬的圆石球。2000年,在新疆鄯善县南部戈壁荒漠中也发现了一种石球,石球浑圆光滑,没有人工加工的痕迹。其表面呈棕白色,在一层薄薄的钙质层下,是呈黑色的硅质,石球上还有清晰的纹路。

这些石球是古代植物的化石吗?专家说植物变为化石后,它以前的一些特征如树杈、年轮、树皮等都能在其化石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植物被固化的液体即石化的成分。无论是硅质、铁质还是钙质,特别是硅化木,它的质地总是和一般的硅质岩石有所区别。而这些石球不仅没有植物果实的丝毫特征,其内部的硅质也没有硅化木的那种质感。所以这些石球不是植物化石。

那么,这些神秘的石球到底从何而来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

有人认为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炽热的岩浆,喷到空中时,遇冷空气凝结,便散落到地面,形成了石球。也有人认为石球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由于产生石球处的砂岩和黏土岩刚刚形成并开始硬化时,地壳的运动和风化作用使这些岩层产生了大量的裂隙,雨水夹带着一些化学物质和碎屑向下过滤浸透,并逐渐胶结在一起,形成了结核体。结核体越滚越大,越凝结越多,随着岁月流逝,结核体外面的松散层渐渐剥落,由砂粒牢牢聚集在一起,石球就形成了。

关于它们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古人信奉原始宗教而雕刻的星神或祭品。也有人认为,古人都有灵魂不死的信仰,他们相信人死后的灵魂将寓于石球之中,所以古人将石球作为坟墓的标志或象征,以期死去的人的灵魂有安身之所。不过,世界这么多的地方都发现了石球,难道都是用来做坟墓的标志或象征的吗?还有人认为,远古先民为了显示圆形的美,由此制作成石球艺术品。但是这些石球表面十分的光滑,远古人用什么将这些石头打磨光滑呢?更有人认为石球与外星使者乘坐的某种球体在地球上着陆有关。

但是不少人认为发现的石球数量众多,不可能与外星人有关。人们更倾向于是大自然的杰作。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更可信呢?

“救星石”

2003年下半年,一则新闻引起了国内外地质界的关注——贵州省平塘县掌布河峡谷的一块巨石上,发现有“中国共产党”字样的图案。后来就有专家提出,贵州平塘神秘“天书”疑是外星人所为,但有多篇文章质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为此,我国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应邀到贵州考察,最后得出奇石系天然形成的结论。

经鉴定,考察团认为这一巨型“救星石”图案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形成,其存在概率为百万亿分之一。

据了解,贵州平塘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海水中的砂石灰土和生物遗骸逐渐的沉积,在海底便形成了沉积岩,慢慢又变成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灰岩,在每层灰岩之间还夹杂着些泥砂质以及古生物遗骸形成的化石。

后来在2.7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过程中,这部分海底随着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一起上升,成为陆地和山脉,那部分灰岩也暴露在空气中,受后期溶蚀、淋滤、风化作用,灰岩层中的可溶蚀部分被溶蚀掉了,而灰岩中那些含有贝壳等古生物的碎屑岩则没有被溶解,并且在两侧没有溶解的灰岩之间形成了凸起。又由于是在山谷里,它们的两侧经常会有石头掉下,石头落地后碎成几片,这些突起也会随着石头的开裂而裂开。这样,人们就在裂石的表面发现了突起的图案,平塘的巨石奇文就是这样形成的。

石林

云南石林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市亦称路南石林。石林面积广阔,约27万公顷。游览区约80公顷,“群峰壁立,千嶂叠翠”,这一题词高度概括了石林雄伟壮丽的景色。云南石林

路南石林到处怪石嶙峋,奇峰似林,高低不等,矮的几米,高的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被喻为“天下第一奇观”。比较著名的有莲花峰、剑峰池、母子偕游、万年灵芝、象踞石台、凤凰挠翅等等。著名的“阿诗玛”就在这里。她头戴围巾,身背背篓,头略仰,面西而立,好像采撷归来。这些千奇百怪的石头群,或密集重叠,或稀疏独耸,或错落有致,或成行成片,有的似塔似柱,有的似笋似树,有的似人似兽,更有的神似花鸟虫鱼,简直像一片大森林。

这奇特的石林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神话传说中它是从天而降,来自仙人之力。当然传说并不是真的,石林是大自然的杰作。据地质学家分析,在两亿多年以前,云南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的石灰质沉积物。路南石林就是由古生代二叠纪石灰岩组成,当它遇到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后,岩石被溶蚀。又加上这里的岩石垂直节理非常发育,厚度大,岩层多被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菱形块体,这就十分有利于水溶液在裂隙中产生溶解作用。而石林地区又恰巧位于牛首山隆起的南端,是一个宽阔平缓的背斜构造,地壳活动只表现为一种缓慢的大面积上升运动。从第四纪开始,约上升了100米。这样,使得地下水能沿着垂直节理向下不断进行溶解,岩层就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很多峰、柱、笋、壁错落群簇的壮丽奇景。

变成石头的树林

在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滩上,有一片森林,组成森林的树木都是石头树。这片石树林共有1000多棵树。最高的有20多米,最粗的树干,5个人合抱还抱不过来。这些石头树的树皮、树枝都相当完整,在折断的树干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年轮。在这沙石遍地、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有些树直立着,有些树斜戳着,有些则躺在地上,有一棵粗大的树干横搭在一条深沟上,构成了一座天然的独木桥。

这些石头树都是树木的化石,被称为硅化木,也叫石树或木变石。而树木化石组成的化石森林也叫做硅化木林。

准噶尔盆地的树木是怎么变成石头的呢?大约1.4亿年以前,这里气候温暖潮湿,河湖相连,非常适宜于植物生成,因此生长了大片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变动,这里的地面不断地下沉,地上的树木也被埋入了地下。含有硅酸盐的水溶液不断渗入树木的内部,矿物质逐渐代替了树内的木质,原来的木头树也就变成了石头树。又过了很久,随着地壳的变动,原来深埋地下的部分又升出了地面,这些树又见到了天日,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石头树。

夜明珠是石头吗?

夜明珠在我国古代被视为神之器物。相传它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能在夜间发出璀璨光芒的奇珍异宝。

那么夜明珠是什么物质,又怎么能发光呢?中国宝石专家认为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是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只要在日光灯照射下即可发光,而且白天晚上都能发光,只是由于白天光线强烈看不到而已。所以他们认为萤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雕成玉板者叫夜光壁。因此,能发光的夜明珠并不是珠贝蚌所产的珍珠。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古代中国人喜爱叙利亚产的夜明珠,它别名为“孔雀暖玉”。据说,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称为“蛇眼石”。据日本宝石学家玲木敏所著的《宝石志》中记载,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水晶,被誉为“神圣的宝石”。

据说夜明珠是从矿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稀少的,采集也十分的困难,故此显得格外珍贵。一些古书上描写它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面视之色白”的奇异闪光。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有的帝王把它镶嵌在宫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将它作为国宝加以宣扬和赞美。

那么夜明珠真的只是萤石由人工加工而成的吗?有人持反对意见。因为萤石的光度有限,不能达到“发出强烈光芒”的程度。还有人说在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混入了硫化砷,钻石中混入了碳氢化合物。白天,这两种物质能发生“激化”,到晚上再释放出能量,变成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但以上只是一部分专家的看法。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据说,有一种叫做水晶夜明珠的,能发出“火焰”般的夜光,但其中的发光物质究竟是什么?至今还不太清楚。总之,夜明珠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被解开的千古谜团。

景色别致的溶洞

在我国海南省的马鞍岭附近有两座景色迷人的溶洞:仙人洞和卧龙洞。

仙人洞宽40余米,高仅3米,长1200多米。洞中有一个十分宽阔的主洞,可以容纳上千人,主洞两侧还有一些较小的支洞。洞顶、洞底和洞的四壁,布满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怪石,构成一处处让人浮想联翩的景观,使整个洞穴成了一个景象离奇的地下迷宫。由于洞顶离地面比较近,有的地方洞顶塌落,便为岩洞开了“天窗”。

卧龙洞如一条蜿蜒于地下的长龙,高7米,宽10米,长达3000余米。洞底平坦,洞壁光滑,像是一条人工开凿的隧道,两辆卡车可在洞中并排行驶,比乡间公路还宽。

马鞍岭岩洞与其他的溶洞不同,一般的溶洞都是石灰岩经过漫长的时间被溶蚀后形成的,而马鞍岭岩洞却是火山熔岩铸造出来的,自然时间要短许多。马鞍岭和它附近的几十座山都是几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出的熔岩顺着山势向四处漫流,虽然熔岩表层很快凝固硬结,但是下面的熔岩却还在继续流动着。所以在火山停止喷发后,由于没有新的熔岩作为补充,当硬壳下最后的熔岩流走后,就形成了内部空空的洞窟或长长的隧道。而那些黏附在洞壁的熔岩和滴落在洞底的熔岩冷却后就变成了类似钟乳石的各种怪石。

火龙洞

在我国新疆伊宁市的白云山中有一座火龙洞,从火龙洞口不断有白雾飘出,如同袅袅炊烟。人们说洞里有火龙,这白雾状的“仙气”就是火龙喷出来的。所以当地人就称火龙洞为“神仙洞府”。

当然这是一种传说,经过考察,原来火龙洞里有天然的热水和热气,是地下深处的热水、热气从这里冒出来了。火龙洞内分成水洞和旱洞两个洞。旱洞里蒸汽弥漫,越往洞的深处走,温度越高,洞尽头达到了使水沸腾的温度。水洞里除了有蒸腾的热气,还有热水。高温的水蒸气从洞口冒出,遇冷凝结,形成云雾,给白云山罩上了一层白雾。

火龙洞还有为某些病人解除病痛的奇效。由于火龙洞的水汽中含有硫磺、白矾等多种矿物质,所以可以治疗好多种慢性病和皮肤病。到旱洞里治病的人,一般都坐在温度40℃左右地方的水泥凳上,好像在进行桑拿浴,热气蒸得人满身大汗淋漓,等皮肤变成古铜色,即为一个疗程。水洞里除了可进行桑拿浴外,还可以洗温泉澡,病人在热蒸汽中浑身冒汗后,用干毛巾反复擦搓,再用热水进行洗浴就可以了。

一山三奇洞

在我国河北省的云泉山上有3个石洞,这三个石洞相距不远,洞口也没多大差别,但却迥异得让人称奇!

这三个洞分为水洞、风洞和冰洞。水洞在最北边,洞的顶部有一眼泉,泉水汩汩外冒,终年不停,泉流冲击洞壁,飞溅的水花使洞内水雾缭绕,到处滴水。水洞里泉水常年喷涌,从来没见过结冰,就连在寒冷的冬天,在水洞里都找不到任何冰凌。

风洞在中间,这里的风不是由洞里往外吹,而是由洞口向洞里吹。洞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外面的空气不断地吸进洞里。

冰洞在最南边,这里一年四季像冷库一样寒冷,由于寒冷,这里没有水洞飞溅的水花,洞壁、洞底到处都是冰,冰凌的形态也各式各样,有冰柱、冰帘、冰花等,比得上石灰岩溶洞里那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样奇特的三个洞,至今没有答案。

神奇的奇风洞

在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东北5000米的山坡上有一个洞口约1米的岩洞。这个石洞十分的神奇,人们发现有阵阵的怪风从洞口出来,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奇风洞”。奇风洞在吹出怪风时,先是一阵巨响,接着山洞中不断地发出吼叫,仿佛是战场中的锣鼓。这时,一股强劲的风从洞口发出,洞外瞬间被这股大风刮得尘土飞扬。

几分钟后,风力逐渐减小,最后又变成回风,一些杂草和落叶还被吸进洞里,一两分钟后,回风就消失了。再过几分钟,洞内又开始第二次向外喷风。但是风力和持续的时间比第一次明显减弱。第二次“吐”风结束后,一切都回复正常,完成了一个喷风周期。奇风洞

奇风洞为什么可以喷风呢?地质学家经过反复考察,终于揭开了奇风洞喷风的神秘面纱。

原来这是石灰岩岩溶地区的一种罕见的虹吸现象在作怪。在奇风洞东面100米处,有一个群山环抱着的山沟,沟里有个由石灰岩受溶蚀而生成的奇特而深邃的落水井。一股清泉从上游游来,落入井中,沿着井底的贯穿山体并向上拱曲的岩石裂隙流入地下,形成暗河。当井中的水位没有超过弯道的顶点,是不会产生虹吸作用的。一旦水位达到这一高度,虹吸作用便会产生。这时井中的水被急速地沿弯道抽走,井沿着下面的通道排向暗河。由于水流急速便产生如千军万马奔腾的隆隆响声。同时,本来淤积在弯道中的空气受到流水的推压,迅猛地从通向奇风洞的通道中排放出去,形成喷风。当落水井中的水因为被大量抽走而急剧下降至虹吸裂隙口处时,空气便重新进入弯道,虹吸作用停止,喷风也停止,而且由于地下的洞穴中出现了瞬时的真空状态,所以空气还会通过喷风口向里回灌,形成回风。又由于在这个地方同时存在两套虹吸系统,致使每个喷风周期由两次喷风组成。

墨西哥的“水晶洞”

2000年,人们在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脉下,发现了一个含有很多巨大天然水晶柱的洞穴。因为这些水晶都呈剑状,人们称它为“剑之洞”。剑之洞位于地下300米处,是一个宽10米、长30米的马蹄形石灰岩溶洞。人们在地表可以看到水晶柱从洞穴的上面和四周突出来。这些半透明的巨型水晶长度一般都达到11米,重约55吨,其中包含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水晶体——长12米的半透明水晶柱。

然而这个壮观的“水晶洞”是如何形成的,一直众说纷纭。2007年,地质学家加西亚·鲁伊斯称他已经解开了剑之洞的巨大水晶柱是怎样形成的谜团。

鲁伊斯通过研究“水晶洞”中的小水晶后称,这些水晶生长的速度很快。这是因为“水晶洞”中含有大量的铅、锌等矿物质,水晶都被淹没在含有这些丰富的矿物质水中,并且这些水的温度总是保持在58℃左右。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温度下,无水石膏这种矿物质在大量水的浸泡中就会被分解成为石膏,石膏是一种柔软的矿物质,它可以形成洞穴当中的水晶。

鲁伊斯进一步解释说无水石膏是一种含水量很少的石膏,它在58℃以上时比较稳定,而在58℃以下时就会分解成石膏。而奈加山脉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火山活动,其中充满了高温的无水石膏。当奈加山下的岩浆冷却下来时,温度也就下降到了58℃以下,这时无水石膏开始分解,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沉淀,最后形成了今天这么巨大的石膏水晶。

“好色”的魔洞

1976年10月,来埃及旅游的美国夫妇正在埃及坦尼亚大道上游览时,其妻子突然失足落入一个出现在面前的小洞中,转眼便失去踪影。许多人都帮忙寻找,但是一点踪迹都没有。

此后的3年中,又连续发生了4起新娘子失踪案件。1974年5月失踪的是希腊籍新娘奇物尼夫人,1975年又有当地两位新娘在这条街上神秘失踪。而在1976年1月13日发生的“劫美”案是第一次有官方记载的案件。

那天,结婚刚2个月的比尔和他漂亮的新娘阿菲·玛丽亚正并肩走在坦尼亚大道上。忽然,玛丽亚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拖拽着跌进一个直径约60厘米、深约十几厘米的小洞里,瞬间踪影全无,惊慌失措的比尔马上报警。经调查那是水务局修理地下管道后遗留下来的一个小洞。警察马上调来水务局的工人,利用铲土机从坑洞处把路面整个掘开,那个小洞很小,连人的小腿都遮不住。后来又向下掘了4~5米深,却仍然一点线索也没有发现。

尽管警方采取了各种先进的探测手段,对大街进行了详尽地调查,但至今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埃及考古学家准哈布博士认为,坦尼亚大街地下可能有古代水井或蓄水池,因而道路会突然出现洞穴,但警方掘开路面后,并没有找到任何古代遗迹。也有人认为坦尼亚大街底下存在特殊的磁场,而这种磁场目前还不为我们所认识,在特殊的情况下会产生作用。还有人认为那里存在四维空间,而只有某些“幸运”者才能进去。而现在科学还不能证实存在四维空间,如果某一天发现真的存在四维空间,这些谜题也许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海洋江河湖泊山泉

五湖四海在哪里

人们常常说“五湖四海”,但是它们究竟在哪里呢?先秦古籍中就有关于“五湖”的记载说,五湖是指吴越地区太湖附近的五个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就是太湖。由此可以看出,“五湖”就在太湖附近,但一直没有具体的名称。因为这五个湖与太湖相连,也有人把包括太湖在内的这一片水域叫做“五湖”,这样五湖就成了太湖的别称。《国语·越语》和《史记·河渠书》中的五湖指的就是太湖流域一带所有的湖泊。《国语·越语下》:“果与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沔水》中明确指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五湖”一词在其他的古籍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史记·夏本纪》记载:“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胥湖、贡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史记·三王世家》:“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索隐:“五湖者,具区、洮涌、彭蠡、青草、洞庭是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王勃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洞庭一也,青草二也,鄱阳三也,彭蠡四也,太湖五也。”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为五湖。风景优美的洞庭湖

四海的说法也很多,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没有确定的海域。汉代刘向《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八荒是八方荒芜极远的地方,四海就是环绕中国四周的海。所以中国就被称为海内,外国就是海外。四海环绕在中国的四境,所以四海又被用来指称天下。唐代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中的四海就指天下。又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的边疆地区,四海就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通常认为,四海是指我国东部大陆边缘与太平洋相邻的内海和边缘海。它们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它的上面覆盖大约500万~6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马尾藻海上长满了马尾藻,远远看去一片绿色。然而这片海域却被称为“魔藻之海”或“海洋的坟地”。

因为马尾藻海在航海家们眼中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坟墓。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唯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在众口流传的故事中,马尾藻海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陷阱,经过的船只会被带有魔力的海藻捕获,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终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残骸。

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是哥伦布,他们在这里被围困了1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骸。海藻表面有极大的黏性,吸住人的手后,竟留下了血痕。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精疲力尽的他侥幸得以逃生。

这些海藻为什么“吃人”,至今也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珊瑚海

全世界的大海中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只有3个,超过400万平方千米的只有珊瑚海,珊瑚海是南太平洋的属海,它的总面积达479.1万平方千米,它的西边是澳大利亚大陆,南连塔斯曼海,东北面被新赫布里底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伊里安岛)所包围。珊瑚海大部分的海底水深3000~4000米,最深处9174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

珊瑚海地处热带,它的周围几乎都没有河流流入,海水清澈,水下光线充足,海水的盐度多在30%~35%,这些条件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生长。色彩斑驳的珊瑚礁盘点缀在澄澈的碧水中,呈现出绮丽的景观。这其中包括了几个最大的珊瑚礁区:大堡礁(澳大利亚昆士兰海岸以东)、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

从空中俯瞰,大堡礁异常的美丽。由于珊瑚要在阳光充足的热带海区浅水水域中才能生长,所以在大陆架和海底浅滩区域逐渐形成了大量的珊瑚礁。大堡礁沿着澳大利亚东北部大陆架绵延了2030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体;大堡礁的另一部分分布在岛屿周围,这些岛屿其实是海洋中的山脉的顶峰。整个大堡礁由3000多个形成于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它的形成历史在1万年以内,即最近一次冰河时期以后。

塑造这几千千米长的珊瑚礁体的小珊瑚虫大约有350种。珊瑚虫与水母有亲缘关系,每个珊瑚虫的嘴周围有一圈触须,从海水中吸取碳酸钙,变成石灰质的外壳,外壳累计起来便成为珊瑚礁。珊瑚虫与一种叫做虫黄藻的微生物共生于石灰质外壳中,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氧,可供珊瑚虫吸收,虫黄藻也需要珊瑚虫提供硝酸盐和其排泄物中的其他养分。所以,生长的珊瑚礁只能在有阳光的浅水区,水深不超过40米。

白天在珊瑚礁阴影下的水中一片沉寂,到夜里珊瑚丛中的各种动物就开始活动。珊瑚虫也在夜间觅食,伸出色彩缤纷的触须捕食浮游生物。无数珊瑚虫的触须一起伸展,宛如鲜花怒放(白天触须关闭,否则会遮住虫黄藻需要的阳光)。

在大堡礁中也存在着争夺食物和空间的现象。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造礁的珊瑚)两大类。它们会清除其领域内的竞争同类。此外,还有吃珊瑚的动物,例如刺冠海星。它能把腹腔吐出来贴在珊瑚礁上把包括珊瑚虫活体在内的礁盘一起消化掉。刺冠海星的数量会周期性地剧增,可以把整片珊瑚礁吃干净。

珊瑚礁会不断的生长,新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很快会盖上一层白沙。不久,先锋植物就登陆了,它们结出的耐盐果实可以在水上漂浮数月,漂到合适的地方生根落户。

大西洋的中脊

很多的海洋都有一个中脊,如同人类的脊梁。海洋的“脊梁”长度、宽度都是足以让人称奇的。如著名的大西洋中脊自北部的冰岛起,至南部的布维岛止,长约15000千米,巍然耸立于洋底,山脉走向也与两岸轮廓一致,呈S形,距东西两岸几乎相等,位置居中,也正是如此,才被称为“中脊”。大西洋的中脊

大西洋中脊平均高出海底2000米左右,有的地方高出4000米,部分地方甚至高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冰岛等,并常构成火山岛。据调查,仅与大西洋中脊断裂带相联系的冰岛,就拥有200多座活火山。

大西洋中脊的轴部是配置纵向的中央裂谷。它把大西洋中脊的脊岭从中间劈开,像尖刀一样插入海脊中央。断裂谷深度在3250~4000米之间,宽9千米。大裂谷中央完全没有或者只有薄薄一层沉积物,这表明这个区域的洋底是由新形成的岩石构成的。是由新涌上来的岩浆在这个裂谷的正中央形成新的地壳。科学家发现大洋底岩石的年龄离洋脊愈近愈年轻,愈远就愈老。因此,很多权威资料相信,南大西洋洋底自6500万年以来,一直以平均每年4厘米的速度向两侧分离开来。另外,大西洋海脊大裂谷的两边还有许多很深的峡谷,这些破裂带成直角切过裂谷。而数万年来的大陆漂移扩散,就是循着这些横向破裂带移动着。因此,大西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那里经常发生岩浆上升、地震和火山活动,水平断裂地带广布。它们是怎样生成的呢?科学家们认为,大西洋中脊是新地壳产生地带,洋脊高峰被一个中谷分成两排峰脊,而中谷是地壳张裂的结果,地壳以下的熔融岩浆沿着裂谷上升,凝结成新地壳,这些新地壳不断产生,把原来的地带向两旁推移。这样就使得大洋底岩石的年龄离洋脊越近越“年轻”。而且大裂谷的扩张速度并不是两边完全对等的,有可能一边扩张,一边相对不动。但是大西洋中脊的岩石如何能沿水平方向推移开去,构成新的洋底的呢?这一问题还未给出答案。

2007年,科学家在大西洋中脊发现一个奇怪的海底洞穴,多达数千平方千米的地壳在这里神秘消失,而本应位于地表下约6千米处的地幔却直接裸露在外。而地球由表及里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地幔的上一层应该是地表,还没有地幔直接露在陆地外面的。人类在海底钻探曾经达到2111米,即便从最薄的地壳处开始钻起,也无法抵达地幔层。可想而知这个洞穴的存在是多么的神奇。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关于大西洋中脊的这个神秘“地壳空洞”基本存在着2种猜想:一种是,两大原本相邻的地质板块在发生游离时,导致原本位于底层的地幔上升。不过,上浮至地表的地幔并非熔化的岩浆,而是固态的石块。第二种,由于地壳发生断裂,导致海底地幔上方自然出现一个空洞。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地壳空洞”的出现也可能是上述两种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西洋中脊存在的秘密或许近期无法解答完,但我们依旧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解决这些未知的谜题。

神奇的海上之光

海上光球

20世纪初,有船只在大西洋看到过一个发光球体,它在空中持续了将近1小时,电光四射,船只的许多地方都发出雪白的光。钢缆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团光,仿佛一盏盏明亮的灯泡。有的地方甚至冒出耀眼的火花。不少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大气中电场强度较大时形成的放电现象。但是,这一设想一直到今天,仍未能被证实。

1967年12月,从未出现过雷电现象的北极地区的霍谢特·哈尔特水文气象站的西方海平线上突然冒出一个光球,它发出耀眼的光辉。后部拖着一条光带,就像从海中升起的光柱。光球继续升高,并分出了一个小光球。几分钟后,小光球便消失了,而大光球仍在继续爬高。大约5分钟后,大光球和拖起的光带开始消失,人们到现在仍未能搞清其真正的成因。

海上光环

海上光环在人类航海史上经常遇到。有一次,一艘俄国的船只正在海洋上航行,突然从海面冒出一个耀眼的白色光球,它渐渐地扩大成一个光环,将船体团团围住。数分钟后,它便自动消失了。

1902年,俄国巡洋舰在勘察加海岸忽然间罗盘失灵,不能控制航向了。后来才知道是由海上光环引起的。人们发现,海上光环来临时,会伴随着许多奇怪的现象:罗盘的指针忽然左右摇摆,人们的头发时时哗啦哗啦作响,船上的一些物体也跟随着发出亮光。这些光环是怎么形成的至今仍是个谜。

海上光轮

188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正在波斯湾海面上航行,船的两侧突然出现直径为500~600米的圆形光轮,这两个奇怪的“海上光轮”在海面上围绕轮船中心旋转着。它们跟随轮船前进,大约20分钟后才消失。

1909年6月10日的夜间,一艘丹麦汽轮正航行在马六甲海峡,船长宾坦突然看到海面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几乎与海面相接的圆形光轮在空中旋转着,当时船员们都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1973年的一个凌晨,“安东·玛卡林柯”号货船的船员在马六甲海峡看到一些光点,不大一会儿光点开始旋转,形成一条宽约10~15米的光带。尔后,光带的两端向同一个方向弯曲,构成一个巨大的光轮,随之作越来越快的反时针方向旋转。几分钟后,光轮又慢慢地分散成小光点,逐渐地消失了。

另外,一艘名为“戈林福劳克斯”号的货船在暹罗湾也发现了两个数千米长的同轴磷光连接轮一上一下地在不同的方向旋转。

面对这些奇怪的海上光轮,有人说它可能是舰船的桅杆、吊索、电缆等结合而产生旋转的光圈;还有人说海洋浮游生物也会产生美丽的光轮;还有人猜测是由于球形闪电的电击而引起的一种现象;或是由于某些物理现象所造成。但这些说法都还只停留在猜想的阶段。解开这些光环的形成的谜团还需专家们去做大量的调研工作,而后再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海上光火

1975年9月12日,人们在江苏省一带发现海面上发出微微的光亮,并随着波浪的起伏跳跃,亮光一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接下来的几天,就一直出现,而且明亮异常。到了第七天水中还有发光的颗粒。几小时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这种海水发光现象被人们称为“海上光火”。海上光火常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前后。

海上光火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认为是水里会发光的生物受到扰动而发光所致。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其发出异常的光亮。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对此持有异议。他们提出,在狂风大浪的夜晚,海水也同样受到激烈地扰动,为什么没有刺激这些发光生物,使之产生海上光火?他们认为海上光火是一种与地面上的“地火”相类似的发光现象。

不久前,美国学者对圆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等多种岩石进行破裂试验。结果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岩石便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发出微弱的光亮。在实验中,他们还注意到,如果把样品放在水中,则碎裂时产生的电子流,也能使水面发出像火焰一样的亮光。

但是在有些海啸发生时,不像地震那样会发生大量的岩石爆裂。那么,海上光火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一些人认为,海上光火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仅从生物发光和岩石爆裂发光去说明是不够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海底“风暴”哪里来

有科学家在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进行考察时,他们发现从5000米深的海底采集上来的海水,竟混浊不堪,其混浊程度比一般大洋水高出100倍。他们还从海底拍摄的照片上看到,在平坦的海底沉积物表面出现了有规则的波纹,犹如一阵大风刚刚刮过,水面留下了一片涟漪。在非常平静的深海世界里,出现这种奇异的现象,实在令人费解。

莫非在海底出现了“风暴”?为了查明原因,美国的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进行了一次名为“赫伯尔实验”的科学考察。

科学家们在“赫伯尔实验”中采到了混浊的水样,再次表明这些底层海水的运动异常强烈。他们还发现这里海水的混浊程度随地点、时间变化很大。越靠近海底,海水混浊度越大,但也有非常混浊的海水区域在几天后突然又变清的情况。

实验中还发现这里的海水透明度的变化也很大。有一架透明度仪观察到3次极端黑暗期,每次持续3~5天,黑暗程度达到难以置信的混浊状态,手一伸进去,就看不到了。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有一股1000米长的沉积物“云雾”状潜流在海底滚滚奔腾的结果。它犹如刮起的一股海底“风暴”,非常地猛烈,将海底沉积物刮起,使海水变得异常混浊。但是,这股深海潜流为什么如此激烈呢?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是从附近流来的一支强大的海流——墨西哥湾流左右摆动的结果;另一些海洋学家认为,该海区有一南—北走向的海底隆起,这种上下起伏的地方,使深海水激烈地扰动;还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在“赫伯尔实验”区域的南部有水下死火山山脉,这种海底起伏的地形也能够改变海流方向,形成剧烈的漩涡。

海底为何有许多小坑

科学家在地中海的许多区域都发现了很多小坑。这些小坑长约50厘米,宽30~50厘米,深约50厘米。但其形成原因,至今仍无定论。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法国维尔夫朗什城水下地质动力实验所的专家们进行了研究。他们观察了海底小坑的电视摄影片及照片,认为这些海底小坑可能是鲸类所掘。例如,科西嘉岛附近海域的鳁鲸特别多,这一海域的海底小坑也特别多,海底几乎被翻遍。专家们推测,鲸用嘴翻动海底淤泥,将淤泥吸进口中,再用鲸须滤去淤泥,获得可食的软体动物和小鱼小虾等充饥,于是海底留下了小坑。在海底挖掘小坑的可能还有抹香鲸,因为在它们的胃中常有大量的淤泥。另一种解释是,这些海底小坑,也有可能是由于鲸这类海洋动物在水下猎捕它们最爱吃的乌贼时,不慎将头撞入海底所致。

但有些科学家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这些小坑不仅在较浅的海底有,在很深的海底也有,科学家们已在水下2600米处拍到了这种海底小坑的照片。而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鲸类能否潜入这样深的海底。因此,这些海底小坑可能不是鲸类挖掘的,而是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力量所造成的。

好望角为何多风暴

好望角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即非洲南非共和国南部。因好望角多风暴,它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即使在今天,37万吨以上的巨轮也要绕道好望角航行!但西欧和美国所需要的石油,一半以上需用超级油轮经好望角运送。因此,好望角是石油运输线上的“咽喉”。但许多航行到此的船只往往难逃沉船的厄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好望角多风暴呢?好望角

许多科学家都来到好望角进行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科学家将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的原因归纳成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是由西风造成的。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端,它像一个箭头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因为好望角恰恰位于西风带上,所以当地经常刮11级以上的大风,大风激起了巨浪,经过的船只就处在危险之中了。“西风说”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存在一个致命缺漏。因为这种学说无法解释在不刮西风的时候,为何风浪还是如此之大。一年365天,并不是每一天都刮西风,刮西风时海浪被掀得很高,但是为何不刮西风时,海浪还是如此之大呢?

因此,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海流说”。这位科学家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的海难事件。发现每次发生事故时,海浪总是从西南扑向东北方,而遇难船只的行驶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也就是说,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袭来的方向相反,船是顶浪行驶的。通过实地调查当地的海流情况也发现,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与船只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海底的海流推动船只顶着海浪前进,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但是“海流说”也存在着缺陷。比如,由于海水是流动的,所以很难保证在实际中海流的方向永远保持恒定。

直到现在,好望角附近的海面仍在无情地吞没着无数的船只。

向西流的倒淌河

倒淌河是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的河。它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千米,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倒淌河两岸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会忽然降下大雨,未见地皮湿透,雨滴又忽然不见了。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倒淌河石碑

关于倒淌河还有美丽的传说,但因一山之隔,两个传说完全不一样。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

为何倒淌河会由东往西流呢?据地质学家介绍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向西流的倒淌河

神出鬼没的河流

在我国贵州西部和南部存在一些神出鬼没的河流。当沿着河流往下走时,潺潺水声如美丽的音符出现在耳边。可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令人心旷神怡的河流不见了。如果顺着河流的上游走,河道没有变窄,河水也没有消失,但是当随着河流走到山脚下时,这条河又消失了。有时甚至从平地上突然冒出一条河来,可是流了一段又突然消失。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又流向哪里了?让人更纳闷的是,地面上根本没有河,可你会听到隐隐约约的流水声,循声找去,才发现这流水声来自脚下。

这些神出鬼没的河流,真是自然的奇观啊。其实这些河流都是有头有尾、首尾相连的,只不过是某一段河流钻入地下,在地面上看不到罢了。

因为这里属于石灰岩地区,在地下隐藏有许多洞穴和孔道,有些岩洞彼此通连,延伸很长。如果河水在流动过程中碰到大的岩洞,就会钻入地下成为地下暗流;到地形合适的地方,它又会冒出地面。有的河流还不止一次的穿流于地上地下呢。

来自峭壁上的河流

在我国辽宁省的中部地区有一条名为太子河的河流。来自峭壁上的河流就注入了太子河中,是太子河的支流。

这条支流汇入太子河的地方,在本溪县城西面大约3000米处。只要站在远处就可以看见在太子河南岸的崖壁上,这条支流携着巨大的水流冲出一个山洞,落进太子河里。这条支流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在喷水洞口旁边有一个大石洞。洞口有10米高,30米宽。石洞里面还有2个洞。一个洞高7米左右,宽约10米,长1000多米,伸向东南。另外一个洞高30~50米,宽20~30米,长2000多米,向西延伸。蜿蜒流淌的河流

在向西延伸的山洞里,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水从洞顶直往下滴,洞底则是一条水流很大的地下河。注入太子河的水就是从这里流出去的。而这条地下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下河,人们叫它谢家崴子水洞。由于洞口的底沿比地下河的水面高出了3米多,水流到这里很难冲出洞口。所以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地下河在岩石中钻出了一个小洞,流向了太子河。

神奇的双色河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也是一条颇为奇特的河流。因为尼罗河是一条流有两种颜色水的双色河。上游尼罗河河水一边呈黑绿色,另一边呈红褐色,界限分明,齐头并进地流向下游。产生尼罗河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尼罗河有两条源头: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它们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才叫尼罗河。这两股同一河道里的不同颜色的水流各有其源。红褐色的水流源于青尼罗河。因为青尼罗河流经埃塞俄比亚高原,河水中携带了大量的泥沙、矿物质,所以呈红褐色。黑绿色的水流来自白尼罗河。白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地区的维多利亚湖,在进入苏丹境内的平原后,流经一片沼泽草原,因此河水中富含有机质,水色黑绿。

由于白尼罗河水量大,青尼罗河沿深山峡谷奔流而下水流急,它们在喀土穆汇合后,在上游水流的冲击下,两股河水各行其道地流向下游,因此就出现了“双色河”的奇景。但是水流速减慢,两股河水渐渐混在一起,双色奇景就消失了。

可以常年洗热水澡的河

在我国云南省腾冲县有一条可以常年洗热水澡的河,人们称之为澡塘河。其实,它并不是一条完整的河,只是大盈江的一段。

澡塘河的河面上,还有它附近的山谷间,水汽迷蒙,烟云缭绕,终年不绝。澡塘河的河水十分奇特。虽然河里的水奔流不息,更新不断,但是,河水的温度总保持在40℃左右,比人的体温稍高,正适合洗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是温泉把它“烧”热的。在澡塘河的河底、河边,分布有许多温泉。它们常年向河里提供大量的热水,使得澡塘河像一个天然大浴池。

澡塘河有3处有名的温泉。在河道的中心,有一个大滚锅沸泉。这里处于河心,从岸上看去就像沸腾的水锅,水面热气直冒,翻涌着股股热水,水温达90℃。另外,狮子嘴喷泉位于河岸左侧的石壁上。它的泉口像一个狮子头,不时地喷出热水,像一股粗大的水绳抛落江面。还有河右岸的蛤蟆口喷泉,从一个像蛤蟆嘴的石缝里,每隔几秒钟就喷出一股热水热气,散落于河水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泉水温竟高达98℃。除了这些喷泉,河边还有很多的喷着热水热气的温泉。这些高温的泉水和从上游流来的冷水混合以后,就变成正好适于人们洗浴的温水了。

罗布泊之谜

罗布泊是楼兰古国文明的发源地,曾经是我国第二内陆河,位于新疆若羌县境东北部。在这里楼兰古人曾经建造过繁华的城市,它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然而这个曾经海拔780米,面积达到2400~3000平方千米的巨大湖泊,现在只是塔里木盆地最低和最大的洼地,因为罗布泊的湖水早在1972年干涸。

古罗布泊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流域,这些水曾源源不断地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千米。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千米。1972年干涸前只有450平方千米。

根据湖水的这些变化,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和风蚀降低的结果。这种游移说的争论曾经延续了1个世纪。我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通过对湖底沉积物年代的测定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但关于罗布泊仍然有很多疑问。已经干涸的罗布泊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至今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另外,在罗布泊中还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而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2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倒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千米,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千米多,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种种怪异的事件让人们急切地想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但是由于罗布泊深藏在沙漠深处,人们要想靠近它十分困难。而仅有的几次成功的现场考察,却在理论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有学者来到罗布泊进行了考察。他见到的湖泊芦苇丛生、鸟类聚居,是一大片富有生机的淡水湖。可这个湖泊与中国地理记载的罗布泊有南北一个纬度的差别。所以有人认为他见到的可能根本不是罗布泊,真正的罗布泊早已经干涸。甚至有人据此提出了惊人的想法:由于汇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携带大量泥沙,造成了河床的淤塞,填高了湖底,于是罗布泊便自行改道,游移到了别的地方,就是那个学者发现的湖泊。

变幻多姿的乍得湖

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湖。湖区主要在乍得境内,西部则分别属于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

乍得湖的面积每年都要发生两次较大的变化。每年6月的雨季到来时,湖面上升,湖水就会漫过湖岸,淹没了在尼日尔和尼日利亚两国境内的部分土地。此时,湖区的面积达到25平方千米。当11月旱季到来的时候,乍得湖的湖面就会慢慢减少,变成一个长方形的湖泊。此时,长度约200多千米,宽度约70千米,湖水面积约为13万多平方千米,大多在乍得境内。乍得湖海拔283米,湖水很浅,平均水深才2米左右,最深处也不过12米左右,湖边长满芦苇和纸莎草,犹如沼泽。

乍得湖炎热少雨,水源的95%来自沙里河。它是一个没有出口的湖泊,有人曾据此推断它是一个咸水湖。实际上,湖水的含盐度只有千分之零点几,比东非各大湖泊的含盐度都低,湖区的西部和南部全是淡水,只有东部和北部的湖水略带一点咸味。这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乍得湖夹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和世界上奇热地带之一苏丹热带稀树干旱草原之间,但是这个内陆的湖水竟然是淡的,这不能不令人吃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这种现象迷惑不解。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揭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在乍得湖的东北部,有一个比它低得多的博得累盆地。盆地最低处海拔是155米,大量湖水通过地下路径源源不断地往盆地渗流过去,水中的大量矿物质,包括各种盐类,在流动过程中,经过沙层过滤,到达博得累盆地时已所剩无几了。

乍得湖发育在古老大陆上的一个盆地中。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乍得湖湖区是一个很大的内海地区。据科学家考证,在过去的5000~12000年间乍得湖曾三度变化,最后一次发生在5400年前,当时乍得湖水深160多米,最大面积为30万~40万平方千米,除了里海以外,没有湖泊再比它大。后来,地壳多次运动,内海慢慢地消失了,留下了今日的乍得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在3000多年以前,乍得湖曾经与尼罗河连在一起,是尼罗河的河源之一。每年的雨季,湖水常常漫溢到尼日尔河的最大支流贝努埃河,直通大西洋。后来由于地壳变迁,出口河道泥沙淤塞,乍得湖与尼罗河、尼日尔河渐渐隔离,尼日尔河同尼罗河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在地质史上,乍得湖也经历过比现代还要干旱的时期,今天深入到湖里的沙丘岛弧,可以看到过去古乍得湖湖岸的遗址。

乍得湖水质优良,水浅,温度高,是一个丰富的天然渔场,湖区出产大量的泥鳅鱼、尼罗河鲈鱼、鲶鱼、河豚、虎形鱼等。美丽的乍得湖正在散发着它迷人的魅力。

死海会死吗

死海是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是地球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死海长80千米,宽18千米,表面积约1020平方千米,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2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3/4,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死海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

传说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死海的盐度很高,使得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当有重物落入死海时,不沉而浮。

那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呢?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其一是因为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最高达51℃,冬季也有14~17℃。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变得越来越“稠”,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死海一直被认为是除了个别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都不能生存的湖泊。因为死海的盐度很高,当洪水流来临,约旦河及其他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水中严重地缺氧,这些鱼虾必死无疑。但是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这个谜底:在这种最咸的水中,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

不少人认为死海的浮力大,人沉不下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由于海水盐度太高,所以即使是少量的水花溅进眼睛里,也会难受得要命。另外,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在死海沙滩上赤脚走路每走一步都感到脚底疼痛难忍。

死海的未来也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1947年,死海长达80千米,宽16~18千米,到目前为止,长不过55千米,宽14~16千米。死海面积已从1947年(即在以色列建国前)的1031平方千米下降到683平方千米,这就是说,在50年期间,死海面积减少了近30%,因此,科学家预计死海最终将在100年内逐渐干涸。死海渐渐死亡的原因有三:一个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截流或分流哺育死海的约旦河及贾卢德河、法里阿河、奥贾河、扎尔卡河和耶尔穆克河的河水,致使流入死海的河流水量剧减,造成了死海面积的减少。另一个是由于日光照射使湖水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湖水蒸发量加大,特别是在夏季,死海湖水的蒸发量也是世界最大的。三是死海缓慢死亡的原因还归咎于沿岸国对死海东西岸诸如钾、锰、氯化钠等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以色列食盐的开采量比约旦多4倍。目前,死海的南湖已完全消失,只剩下北湖了。死海需要人们的共同维护。

时隐时现的湖

在北非摩洛哥科萨培卡沙漠的东部高地上,有一个时隐时现的“鬼”湖。它是一个水深达数百米的大湖,但是到了天明,不仅湖水消失,还变成了100多米高的大沙丘。而过了一些时间,它又变成了湖水清澈见底的湖泊。这个“鬼”湖有时在白天也出现,而且连续十几天都不会消失。一群欧洲探险家想弄清真情,来到“鬼”湖旁边驻营,结果差点丢了性命。原来到深夜时,湖水突然从沙土里冒出来,来势异常汹涌,幸好他们及时逃离才幸免于难。但是当他们第二天到达那里时,却发现湖水又不见了,仍是一片沙地。“鬼湖”这种时隐时现的奇特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那里的地下可能有一条巨大的伏流,地层又不稳定,当地层发生变动时,地下大河河水便涌溢上来,成为湖泊。又由于那里地处撒哈拉沙漠边沿,强大的沙暴一起,很快就将湖泊填塞了。

澳大利亚的乔治湖也有这种现象。当它有水时,湖里成群的野鸭、天鹅、塘鹅嬉戏;当它消失时,这里又成了长满青草的牧场。从1820年至今,它已经消失和出现过5次了。究其原因,尚无定论。

色彩迷人的湖

在美丽的九寨沟,有许多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湖泊。这些湖泊被人们称为海子。它们有的湖水清澈,碧澄如镜,有的看上去五彩缤纷,绚丽迷人。人们还给这些海子起了十分悦耳的名字:五彩湖、五花湖等。其实,这些湖泊的颜色并不是水本身的颜色。而是因为在这些湖底生长着各种颜色的沉积物和水藻。因为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色彩清晰的折射了出来,所以看上去湖水就呈现出黄、橙、蓝、绿、灰等颜色,看上去十分美丽。

此外,这些五彩湖的湖面上也是异彩纷呈。湖中漂浮着小花青草组成的绿色“小岛”,显示着与众不同的颜色。小岛是过去倒在湖中的一些粗大的树干形成的。由于天长日久,枯木上落下了层层树叶、灰尘,上面又长出了青草、幼树,这些枯树变成了湖中美丽的一景。

被魔窟吞没的湖

佩尼亚湖位于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面积仅为13平方千米。这个湖曾经水虽然不深,但是湖中的鱼虾却很多,在湖面上还有钻探石油的井架,船只往来穿梭,钻机轰鸣作响。

直到1980年厄运却降临了。这一年初冬的一天,佩尼亚湖东南部的湖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漩涡。漩涡越来越大,中心出现了一个魔窟般的深洞。湖水从四面八方向深洞灌去。湖面上的船只被裹了进去;漩涡附近的石油井架也被吸进了深洞;就连岸上的房屋、菜园,也被水冲进了无底洞。1个小时后,佩尼亚湖就不见了,只留下一片淤泥裸露的洼地和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洞。

原来,佩尼亚湖湖底下方400米深处,有很多废弃的开采岩盐矿的坑道。这地下深处的坑道和地面上的湖泊本来互不相干,不幸的是,钻探石油的钻机却把坑道顶给打穿了,酿成了悲剧。

“双胞胎”湖

“双胞胎”湖又称双子湖。大多数双子湖的水都来源于同一条河流。双子湖是在干旱地区才能看到的一种特殊湖泊。我国的柴达木盆地就有许多双子湖。两个湖相距比较近,湖的名字也基本相同,只是在湖名的前面加上表示大小、方位的字以示区别。例如,西台吉乃尔湖和东台吉乃尔湖,它们是由台吉乃尔河生出的一对双胞胎。柴达木盆地里的另一条河塔塔棱河,它的河水向西注入大柴达木湖,向东流入小柴达木湖,这大、小柴达木湖就是塔塔棱河的双子湖。

也有的双子湖是由一个湖分生出来的。如柴达木盆地中的苏干湖和布伦银湖,南霍鲁逊湖和北霍鲁逊湖,就是这类双子湖。这种双子湖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气候变干,有些湖泊变得干涸缩小,在水深的地方留有部分水面,其他地方的湖底则变成了陆地。如果剩下两处有水的小湖,那么就形成了双子湖。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如南霍鲁逊湖和北霍鲁逊湖,它们由霍鲁逊河连通着;而苏干湖和布伦银湖,每当在洪水期到来,水量变大时,就成了一个大湖。

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境内的牡丹江上游,风景秀丽。湖面随山势穿行于山陵之间。湖中有众多花草繁茂的小岛,湖波山色交相辉映,景色十分迷人。镜泊湖的北端,有一道高20米、长约40米的石坝,湖水从坝顶飞流而下,注入下方深数十米的水潭中,浪花飞溅,水声轰鸣,这就是吊水楼瀑布。

镜泊湖与人工建造的湖泊不同。人们可以在江河的适当地段筑坝拦水,蓄积成湖。我国这样的人造湖有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密云水库、刘家峡水库等。虽然镜泊湖也是由石坝拦蓄江水形成的,但它并不是人造湖。因为那道石坝是由火山堆砌的,而不是人工建造的。

原来这一带火山运动比较活跃。大约在1万年前,这里曾火山爆发,熔岩沿着山谷流进牡丹江。熔岩越积越多,冷却后形成了一道石头大坝,江水被它截断。石坝上游的江水被挡在峡谷里,形成了湖泊。当湖里的水高出坝顶时,就漫顶而出,形成了吊水楼瀑布。像这样因河道被火山熔岩堵塞形成的湖泊,叫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

生产沥青的湖

沥青是石油的副产品,它是由石油提炼出汽油、柴油等产品后留下来的残渣,又黑又黏,俗称柏油,可用于铺就公路。它又怎么会在大自然中存在呢?

加勒比海中的特立尼达岛,有一个生产沥青的湖泊,而且含量很大。人们称它为黑湖。黑湖满湖都是黏糊糊的黑泥似的东西,气味难闻。有人拿着黑泥去化验,才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沥青。于是,人们就开始采挖了。受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开采量并不大,平均每天采掘出40吨左右。所以,虽然已经开采了100多年,湖面才降低了几米。按目前的采掘速度计算,湖里的沥青至少还可以供人类开采500年。

这些沥青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黑湖里这么多的沥青是从湖底钻出来的!湖下的地层中埋藏着石油,由于油层比较浅,再加上油层上方的岩层裂隙正通湖底,石油就沿着岩石裂隙涌入了湖盆,积存在湖里。随着石油中的挥发性物质逐渐散逸,就留下了这沥青残渣。

奇特的阴阳湖

在我国新疆南部有一个奇特的阴阳湖,面积约260平方千米,南北宽8千米左右,东西长约37千米,湖水深2~10米。

阴阳湖有什么奇特之处呢?湖的外形就是一奇。阴阳湖中有一条天然形成的沙石堤坝,它将湖面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水面占了全湖的4/5还多,东部占不到1/5。沙石堤中部有一段20米左右的缺口,使东西两面的湖水连为一体。湖的外形看起来就像一头巨大的鲸,堤东部如鲸头,西部为鲸的身躯和尾部,人们又叫它鲸鱼湖。

阴阳湖的另一奇就是生死分明。沙石堤两侧水体相连,但景象却大不相同。堤东的湖水里生活着大量浮游生物以及钓虾、摇蚊幼虫等,湖滨和湖面上栖息与飞翔着棕头鸥、赤麻鸭等禽鸟,生机勃勃。而沙石堤西部的湖水中却没有任何生物,湖面上也没有飞翔的禽鸟,宛若是死神所居住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种生死分明的景象呢?原来,湖里的水源是东部的玉浪河。湖的东部有淡水补给,适于生物生存,所以会生机盎然。而湖的西部,仅靠沙石堤中部那20米宽的缺口与东部相通。由于缺口处水很浅,水体交换十分的困难,使得西部的湖水几乎变成了一潭死水。再加上常年的蒸发,湖水含盐量很高,生物无法生存,就成了没有生命的死湖。

湖面当路面的湖

在我国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有一个奇异的湖,叫察尔汗盐湖。在湖面上你可以看到有飞驰而过的车影,既有汽车,也有火车。

青藏公路有31千米的路段是修在察尔汗盐湖上的,而青藏铁路的32千米钢轨也架设在察尔汗盐湖上。原来湖面并没有水,是一层厚厚的盐盖。路就修在这层盐盖上。

这厚厚的盐盖是怎么形成的呢?察尔汗盐湖曾经是一个大湖,因为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湖面逐渐缩小,湖水含盐量增高,成了盐湖。原来的湖区大部分成了干盐滩;残留的一些小湖,湖面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盐盖,和冬天湖面结的冰一样,只是这层盐盖是不会融化的。

当把湖面的十几厘米厚的冰盖砸开时,就可以看到湖里面的水,湖水又咸又苦。如果将一根棍子在水中搅动几下再拿出来,你就会看到木棍上出现一层盐。

有人会问,湖面上行驶汽车和拖挂几十节车厢的火车,盐盖会不会破裂?不会,这层厚度在30~50厘米的盐盖,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以承受16千克的重压,汽车和火车可以在盐盖上安全地行驶。如果盐盖上的公路路面损坏了,修补起来也简便,在路边的盐盖上打个洞,取出湖水浇在破损的地方就可以了,水干后凝结出来的盐会把坑洼处补平整。

三色湖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赤道上的一串翡翠”,三色湖就位于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群岛的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山巅,距英德市60千米。按水面颜色,三色湖分左湖、右湖、后湖3个部分:左湖湖水艳红,右湖湖水碧绿,后湖湖水淡青。三色湖是由3个火山湖组成的,它们彼此相邻,湖水艳红的左湖是最大的一个,直径约400米,水深达60米。其他两湖的宽度也都在200米左右。据1982年出版的《印尼大百科全书》记载,三色湖是由于很久以前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这3个火山湖里的湖水,是因为含有不同的矿物质而颜色各异。呈艳红色的湖水中含有大量的铁矿物质,呈碧绿和淡青色的湖水中含有丰富的硫磺。到了中午的时候,三色湖湖面上常常笼罩着白茫茫的云雾,非常的美丽。可是到了下午,湖面就经常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劲风把湖里的硫磺气味吹起,令人不寒而栗。

三色湖群山环抱,重峦叠置。站在山巅远眺,小河、密林、湖水尽收眼底。三色湖中水生植物繁茂。在三色湖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克利穆图火山脚下,有一对青年恋人发誓要结成夫妻,但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他们来到充满神秘色彩的三色湖畔,投入到呈艳红色的湖水中,双双身亡。因此,现在当地居民每逢佳节都将丰盛的祭品投到湖里,祈求天神保佑那对青年恋人。

东咸西淡的湖

巴尔喀什湖地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部。它因湖水一半为咸一半是淡而成为闻名于世的湖泊。巴尔喀什湖是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湖泊。湖泊中部有一半岛,半岛以北的湖峡(宽约3.5千米),把湖面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广而浅,宽27~74千米,水深不超过11米,有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阿亚克兹河等河注入,湖水淡而清。东半部窄且深,宽10~20千米,水深25米,盐度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

为什么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呢?巴尔喀什湖地处中亚腹地,气候极度干燥,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该湖东咸西淡的特色。其一,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提供了该湖75%~80%的入水量,加之其他较大河流的注入,使得西半部湖水,平均含盐量仅为1.48‰。而湖泊的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仅有数条小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高达10.4‰。这就是造成了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根本原因。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千米。这就影响了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进行较通畅的流动。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