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记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0:13:46

点击下载

作者:赵勤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写景·记事

写景·记事试读:

作者简介

赵勤。女。汉族。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新疆奎屯的一个小镇,现居乌鲁木齐,自由写作。有作品发表在《文学界》、《红豆》、《绿洲》、《西部》、《南方文学》、《厦门文学》等杂志。

作品简介

听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声,见过和布克赛尔的云朵,抚摸天山神木园的植株,送走乌伦古湖的飞鸟。还有命名礼的盛大宴会、欢快奔走的毛驴车、每七日一集的巴扎。把在新疆的奇异风光尽皆写于笔下,满满的都是能看得见的情。

路遇五彩湾

之前是来来去去路过了几次五彩湾的,因为种种机缘都没有进去。我们的越野车颠簸着,跳跃着,一路杀进来的时候,太阳还没有睡醒,也就是凌晨7点左右,我们已经到了景区门口了。

同行的旅程带了我先是从正面上到一个制高点上,俯视下去,五彩湾尽收眼底。数十座五彩山丘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地绵延开去,粗略估计,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颜色一律是让人诧异的艳丽。

五彩湾又称五彩城,顾名思义是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颜色特征而得名。五彩湾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境内,它西邻沙漠,北靠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东去十几公里便是奇台恐龙沟,向东南30多公里就是奇台魔鬼城。

很多年前,当地人们把那块五彩湾这块地方称为死亡之地,传说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生还的,这便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80年代初,被石油勘探工作者发现,因为奇特的地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理想拍摄景观,很快就成为全国所熟知的旅游胜地。吉木萨尔县的古海温泉,也是石油勘探工作者发现的,那是另一处神奇的处所。

五彩城的地理结构说起来应该是在大约几十万前的某个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频繁,地表凸起,地下的煤层也随之露出地表,裸露的煤层在雷电和阳光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大面积自燃,燃烧后的煤和岩形成烧结岩堆积成了的大大小小的山丘,成为现在这种绚丽的自然景观。

可以想象的出,那些地下的火,积蓄了多少年的力量,历经了多少日月的精华,才有了燃烧的能量。站在高处,我仿佛看见那一片火海燃烧时的壮观和辉煌,那些还没能飞高的鸟,来不仅跑掉的动物,不知岁月的植物也都是在一霎那葬身火海的吧?美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些绚丽的岩石背后,有谁知道多少生命变成了灰烬?

顺着山势,漫步在一个一个山岗之间,仔细看去,它们颜色艳丽到了夸张的程度,饱和到了极致,超出了你所有的想象,即使是最好的画家也难调出这些美丽的颜色。你会突然发现语言的缺陷,因为你无法准确的说出那些颜色。走在其间,仿佛是在热闹的集市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岗都在和你讲话,密集而又跳跃,让你来不仅思索。

山石的线条却是柔和的弧形居多,山岗大多是半圆型倒扣在地上的形状。而一层一层不同的颜色就依着地面一直到顶部。又仿佛置身在一个一个彩色的蒙古包前,一个蒙古包就有一个故事,转来转去,很容易就找不到来路了。也有一些高大的山丘,孤傲地拔地而起,让人不可接近,颜色却是一样的艳丽到诡异。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我们不再讲话,就听见相机清脆的“咔嚓、咔嚓”声,都怕漏下了美丽的光影。此时再看那些艳丽的山丘,仿佛活转了过来,在金色的朝阳下,通体宛若透明,那些山体的暗部也是恰到好处的暗,更衬出了有光的岩石上的那些色彩。我和旅程顾不上交流心得,各顾各地拍着,也就是五六分钟的好光线吧,太阳就越升越高了。

不一会五彩城里炽热如火,仿佛整个世界的阳光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山岗的色彩在强光下变得淡化,就连空气也变得燥热炙人,仿佛那场熄灭了几万年的大火又要燃烧了。站在热流中间,不由的你会觉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起来。那些往日烦扰你的琐事,原来也没有什么,生活原来是这样美好,是这样充满趣味,人不由旷达和洒脱起来。

光太强,无法拍照了,我们就蹲在地上看石头。地上几乎没有植被,也很少看见昆虫,许是太热了,昆虫也受不了。倒是一些小石头,形状有趣,洗干净放在家里的浴缸里一定好看。我们捡了好些,也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回来的路上,原本热闹的一车人都不讲话了,许是感觉又到了现实生活中?又许是遗憾,不能在此停留一晚?据说,五彩湾一天之中,早、中、晚三个时段,呈现的姿态各不相同,但我们却要赶到下一个拍摄点去了。凡此种种猜测,可能都有,具体就不得而知了。

与鸟共舞——乌伦古湖观鸟的日子

在四月的乌伦古湖,数以万计的候鸟遵守着亘古不变的迁徙诺言,从遥远的南方飞越千山万水来到冰雪初化的乌伦古湖畔,他们给大地带来了春天的讯息,也给观鸟的我们带来了快乐。

特立独行的乌伦古河,自东向西与额尔齐斯河平行西流注入乌伦古湖(布伦托海)。乌伦古湖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由大小两湖组成。大湖在北,称布伦托海,又叫大海子,属咸水湖;小湖在南,称吉力湖,又叫小海子,是淡水湖。湖水平均深度八米,北岸断崖,与额尔齐斯河仅距2.1公里,湖盆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217国道贯穿大小湖之间峡地。

每年的三月至四月都有上万只鸟到此栖息,种类繁多,鸥、野鸭、鸬鹚、天鹅、鹤,包括稀有的黑鹳,还有鸢,棕尾狂等猛禽类。据了解,目前乌伦古湖区的野生鸟类已增加到了现在的173种,每年春、夏、秋三季,这里便成了鸟类的天堂,海鸥、野鸭、白鹭群起群飞,场面颇为壮观。看大天鹅最好是在四月初到十一月底,这段时间是观赏鸟类的最佳季节。

从乌鲁木齐坐车6个小时,到达福海县,已经是近黄昏了,乌伦古湖离县城20公里左右。

我们是第二天早晨去的吉力湖的西南岸,当地人叫“码头湾子”的一个地方。下车后进入视野的是一片还没有完全解冻的湖面,只有沿岸边上十几米的地方融化了,远处看去,那些鸟就是许多黑点,密密麻麻地在水面上。

同去的王勇让我们不要发出声音,猫着腰走,慢慢靠近水边,这样才可以看清楚。

王勇说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野鸭,他一一指给我们看:这个是赤麻鸭,那个是针尾鸭,再过去那个头上有漂亮的绿色羽毛的是绿头鸭,那个有着红色的嘴唇的自然是赤嘴潜鸭,飞行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的是鹊鸭……

我们诧异他怎么这么专业时,他笑说自己是中国科学院鸟类学家马鸣先生的嫡传弟子,马先生去年这个时候来乌伦古湖观鸟,他一直陪同,自然学了不少。

在王勇带来的那个高倍望眼镜里,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些野鸭们喧嚣着,忙碌着,不停迈动着不是很长的腿,一会儿集体往左边走,一会儿集体往右边走。

在乌伦古湖周边看到,也有色彩斑斓的鸟儿,叫得出名的和叫不出名的,或是三五成群在湖边湿地和树梢上觅食、嬉戏,或是在广阔的湖面上自由的飞旋翱翔。远处的断崖,近处的芦苇,波澜微起的湖面与众多的飞鸟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走近了发现大部分的水鸟身上的羽毛只有黄、灰、褐、黑四色,偶尔见到远处几只通体雪白的天鹅,足以让我们兴奋好一阵子。在我们的左前方,有三只天鹅在水里优雅的舞蹈,只可惜离得远,即使用望远镜也不能看的很真切。

我们走在湖边湿地上,恍若置身草原,视野豁然开朗。湖面上大部分冰还没有化开,在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的湖面上,上万只野鸭、大雁、白鹤、鹭鸟静静地浮游着、滑翔着、嬉戏着,不断发出天籁般高亢而嘹亮的鸣叫声,远处不时有一队一队的大雁从天空中飞过。

尽管老天爷没有让我们看见很多天鹅和其他珍贵的鸟类,可当我们终于安静地站在湖边,满怀深情和期待,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时,还是禁不住在感谢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同时,由衷地发出感叹:太美了!太壮观了!

就这样看着,感叹着,时间在流逝!

黄昏来了,那些鸟就在不远的水域里觅食,看他们飞起来了,在这里无需望远镜,水鸟就在你的眼前飞翔。在我们的头顶,飞过来、飞过去,有列队表演的阵容,又有顽皮地炫耀羽衣美丽的成分,而我们的距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近。在这个黄昏,在乌伦古湖的湖畔,夕阳无限柔情,鹤舞莺飞,近处的水域如千百双眼闪烁,让人恍惚在梦里。

它们一次次的起飞、降落,仿佛在我们面前进行着集体飞行演练。单反相机这时发挥了它的优势,快速的反应能力让王勇像举起机关枪一样对准起飞的鸟儿一通连发,有了好的武器,“打鸟”的感觉真爽,可以看出那是任谁都会有的满足,而我是一脸的沮丧又失落。

或者王勇看到了我的沮丧,他调教好了我那个“小傻瓜”,可以连拍五张。鸟儿们无视我们的存在,仍然是从左边飞到了右边,再从右边飞到左边,我屏住呼吸,拉到最大长焦,只等那鸟飞过的一刻按下快门,清脆的“咔嚓、咔嚓”声,把心都揪在了一起。那一刻,整个世界是静止的,只有咔嚓声和鸟划过天空的样子,除了在不停地按动快门外,我被强烈地震撼得呆住了,舍不得离开,挪不动脚步,激动的心儿却随鸟儿在天空中飞扬,一种美妙幸福的感觉瞬间流过我的全身,再多再美的语言都无法描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了。连续数次的连拍,再看相机里的屏幕,那些飞翔的鸟终于在我的富士7000里留下了影像。就是说我的“小傻瓜”终于拍到了鸟儿展翅、起飞、甚至在空中刹那的停留。那一刻我是快乐的,大傻瓜抱着自己的“小傻瓜”,激动地在湖边跳起来了——我终于拍到鸟了。

我和王勇沿着湖边从西走到东,又从东走到西,拍摄着鸟的每一次飞行过程,直到其他人都上车了,一起同来的王成把车开到我俩身边,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收起相机上车。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这个地方,期待可以遇见天鹅。

还是好多好多不知道名字的鸟在水边游弋,当我们靠近湖边,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我们知道那是它们要起飞了。这是我们这两天看鸟总结的经验,当水中的鸟儿们喧嚣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是它们要起飞的时候。

果然,众多的鸟起飞了!先是一只鸟儿加快脚步,煽动翅膀飞离水面,然后是第二只第三只飞了起来,紧接着鸟的队伍就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众多的鸟竞相在水中奔跑起来,踏着水花冲向空中,朝着同一个方向飞去。

它们飞得并不很高,特别是目标距离近的时候,它们几乎是贴着水面飞行,到达地点后停止煽动翅膀,双脚落水降落水中。

虽然也是美,虽然比昨天多了一些鸥类,还是没有如愿看见天鹅!

正当我们遗憾时,王勇的哥哥打来电话说,距离我们现在这个位置30公里的东南岸的一片水湾里有一大群天鹅,估计有三四十只。只是路况不好,可我们又没有越野车,可以“越野”的只有两辆摩托车,可我们有八九个人呢,商量后决定由王勇和他哥哥两个人骑两辆摩托车带上我们三个女士前往,其中有我,也许是因为兴奋和激动,我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没有拿上相机。我有点沮丧地坐在王勇的身后,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还没有下车,就听见天鹅的叫声,远远地就看见许多天鹅,在水里游弋,在湖面上起舞,天鹅的叫声和曼舞的翅膀几乎可以让人飞扬起来。那一刻人简直要呆掉了,纯净极了,内心是一种说不清的感动。

我们五个人分成三组,从三个角度,猫着腰,企图悄悄靠近湖边。只是湖边没有什么遮挡物,在距离天鹅还有二三百米的时候,警觉的他们就扑闪着翅膀,飞了起来,飞向了距离我们更远的水面。王勇提着他机子,猫着腰,追着去了,他对鸟的痴迷是令人折服的。我们看到的图片都是鸟儿最美丽的瞬间——可是要拍摄到这些瞬间,却需要无数的等待和跋涉!很佩服王勇的执着、专业和对大自然的爱。

几群天鹅升空后盘旋着会合成两大群,排成“人”字形朝着我们对面的方向飞行,湛蓝的天空下,洁白而高贵天鹅优雅地变换着队形,微白的湖面倒影着她们的身姿。她们在不远处的水域里停了下来。

我们继续猫腰前进,想要接近她们停留的水域,可是机警的天鹅,在我们还距离很远的时候,就又起飞了。

阳光强烈的刺眼,地上白色的碱滩反光耀眼,使人睁不开眼睛,我已经不想去追逐天鹅了,人的接近,只能令他们不安。

躺在地上,看天空上飞过的鸟,他们飞的很自由,心里傻傻地想,为什么他们就不掉下来呢?他们真的那么有力量吗?有人说观鸟的乐趣,在于寻找像鸟一样的快乐,或者我在那一刹那是真的找到了快乐,但却没有一点力量来面对、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拜城

车过拜城的赛里木镇时,烈日当空,酷热!

这辆桑塔纳已经很旧了,车里空调不够凉,并且坐了大半天车,我已经像霜打过的茄子,无精打采,我只想快点见到千泪泉。就是这个时候,翻译兼司机的亚森告诉我这里的酸奶可以拔丝,并且可以解暑。

车在镇上唯一的两条街道上缓慢的移动着,已经是下午六点左右了,太阳依然很灼热,街上很少的行人,树下卧着的狗,伸长了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我们是在街角一个转弯的地方,看见古丽坦木牙·库甫和她的酸奶摊子的。手推架子车改成的能“走动”的桌子上面摆着装酸奶的大桶,还有喝酸奶用的小碗、白糖罐、木质小勺。古丽坦木·牙库甫坐在摊后,逗弄着旁边摇床上的孩子。她不怎么招揽生意,我们已经坐在了摊前的长条凳上,她才转过脸来,娴熟地揭开桶盖,舀了两碗酸奶,我仔细看着,是不是真得可以拔丝,可还没有等我看清楚,古丽坦木已经把盛好酸奶的碗推到了我们面前。

我不甘心,用木勺搅动着面前碗里的酸奶,企图拿起来,研究一下究竟是如何拔丝的?古丽坦木看了看我,接过木勺,从碗里缓慢地提起木勺,就见一根酸奶丝从碗里连接着木勺,看得我目瞪口呆,古丽坦木却还在提高着木勺,酸奶丝在重力的作用下,有点偏向了一边,像个大括号的一边。我是在惊讶和好奇中喝完那一碗酸奶的,我还发现,在喝这些细腻浓稠酸酸甜甜的酸奶时,只要我的嘴唇轻轻离开碗边,就可以拉出那道神奇的酸奶丝,这个发现让我无比开心,我沉醉在这个“拔牛奶丝”的游戏里……

这里的牛奶为什么会拔丝呢?古丽坦木说赛里木镇的酸奶都会拔丝,说到制作,她说也是挤奶、煮奶、添加引子、发酵等,和其他地方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赛里木镇村民过去养牛的人家都有做酸奶、饮酸奶和卖酸奶的习俗,延续近百年,这里的酸奶一直就可以拔出丝来,当地的人认为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为什么这里的酸奶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她也不知道,可能是胡大的厚爱?最终也没有见过的千泪泉

车到克孜尔千佛洞前时,确切地讲是黄昏了。夕阳下,鸠摩罗什孤寂地静坐在砖石砌就的石垒上,沉思着他的故乡和他曾经呆过的渭干河、却勒塔格和克孜尔明屋。这里是我第一次来,但我很熟悉这里的山势走向和水流痕迹,有种故知、熟捻的感觉。

一年前,我采写过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年轻的教授王征,他在美术学院一毕业就申请到克孜尔千佛洞来工作,在这里,他十年如一日地临摹壁画、研究壁画,过了十年在外人看来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在他,却是丰富多彩的十年。他给我画过几张千佛洞前后的地形图,描述过他生活的环境,所以虽然是初次造访,却也亲切。

拜城很早以前一直属于龟兹国地,由印度等地传入中亚的佛窟艺术基本上围绕着却勒塔格山而建,如森木赛姆、库木吐拉、台台尔、温巴什、克孜尔尕哈、苏巴什等明屋以及近几年才发现的库车大峡谷中的阿艾明屋等。佛教艺术在这里被发扬广大,继而沿东北方向传播到焉耆、高昌(吐鲁番)等地,再传至敦煌、长安等地。

克孜尔明屋在却勒塔格山的半山腰处,南临渭干河,开凿于唐代。

克孜尔明屋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为统称龟兹石窟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石窟内的壁画遗存丰富,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和西域宗教特色。

古代西域民族将千佛洞称为“明屋”,与汉语的千佛洞意思一致。实际上,千佛洞中的佛像并非只有一千个,只不过是人们这样称呼罢了。

我知道洞窟里那些故事叫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有幅佛托腮而卧的壁画叫“涅磐图”,有老虎的那幅叫“舍身伺虎”;我知道克孜尔千佛洞与龙门、敦煌、云岗并列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我知道这是中国古代的“人体艺术”……

我清楚地知道我将要看见的洞窟里是这些内容,然而在导游打开洞窟时,在看到那些壁画时,我还是呆在了那里,那些线条流畅的壁画,那些身若出壁的菩萨、伎乐、比丘、供养人,仿佛有了灵性,活转了过来,他们有的头戴花冠,身披缨珞,脚踏莲花,有的半裸,有的全裸,有的形神不安,躁动剧烈,有的交脚而坐,不媚不妖……那些大象、老虎、神鹰、驯鹿、蟒蛇……,管萧、琵琶、箜篌、金铃、玉镯……在诉说生老病死、教义修行、在喜怒哀乐、在说拉弹唱舞之蹈之……

这些壁画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啊,然而现在却依然只逼我心,我终于真正明白了,当年王征为什么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这里十年如一日地研习壁画了!

小导游还在讲那些佛本生故事,我却出来了,我想看看洞窟后面的那一片杏树林,还有我念念不忘的千泪泉。凭着当年的对地图的印象,走过洞窟,沿曲折小路往前走,空气中逐渐有点苔藓和潮湿的味道,也是这时候亚森呼喊我的声音传了过来,焦急而急迫,我知道他等我上车,我们是要在天黑前赶到库车,那里有人等着,再说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可前面隐约可见峭壁,还有依稀的“滴答滴答”水声了,我仿佛看见峭壁上有许多石缝被青苔遮掩,从青苔中漾出不能成注的水,落入小潭,“滴滴答答”之声,回响于绝谷幽潭,有如音乐般悦耳……

在我犹疑之间,亚森已经跑到了我面前,我只能跟他离开了。回到车上,亚森开足了马力,在赶路的同时,他告诉我了那个传说。古龟兹王有独女,美丽善良,爱上一个英俊但贫穷的小伙子。龟兹王提出一个很刁钻的成亲条件,让小伙子在此山凿出一千个洞窟,方允他们成婚。小伙子从此凿山不止,王女则泪眼以待。小伙子凿山累得瘦成皮包骨,凿最后一洞时坠谷身亡,王女也跳崖跟他去了。有说小伙子凿了千个洞,王女流了千回泪,有说顽岩也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裂开千条缝隙落下千行眼泪,因此这里叫成了千泪泉……

这是一个很血腥的爱情故事,跟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有关爱情的神话、传说一样凄楚,仿佛当事人唯其要变成蝴蝶、山峰、泉水、鸟、兽等异类才可以在一起,故事也才可以流传下来,对此我一直是不喜欢的。我固执地认为,相爱的人应该在一起,总会在一起,我相信,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终于没有看见那些泉水,有点遗憾,可转念一想,有遗憾才有再来的向往。

梦寻尼雅

引言: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和田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直到十一世纪,于阗才成为大举进入的伊斯兰教的普及地。

尼雅古城是和田最有影响力的景点,自1901年英国科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废墟至今,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探险家、考古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和田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葡萄、石榴、苹果、无花果……每到夏秋时节,累累果实悬挂在枝头,让人垂诞。

当地特色:于阗乐舞于阗是西域各国中受佛教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佛教音乐的传入给本来就崇尚歌舞的于阗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高僧法显在于阗时,就见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的场景。

汉代,随着西域文化的东传,以龟兹乐、于阗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也西风东渐传入宫廷。当时汉宫就收入了《于阗乐》作为宫廷乐曲。据载,汉高祖常在未央宫“以管弦歌舞相欢娱”;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时,又带回了经于阗、龟兹乐改编而成的佛曲《摩诃兜勒》;唐代,更是西域音乐的鼎盛时期,宫廷音乐十之七八都是胡音。

玉石之都于阗美玉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相传早在殷商时期,商王的宫殿里就有用于阗美玉加工而成的各种用具;楚国时的王公贵胄更以玉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到了两汉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士钟情于于阗美玉,各路王侯均遣工匠前往昆仑山周围采玉。经过这些采玉人的辛勤劳作,昆仑山下的玉石大批运往中原,丝绸之路才得以渐渐繁盛起来。梦中尼雅

尼雅,尼雅,念着这个好听的名字满口都生香。想像着在一片绿草地上,美丽的女子和着音乐跳舞的样子,一旁的大胡子男人外表肃穆,内心温柔,这就更增加了心里的渴望和憧憬。

书上说,尼雅就是《汉书》精绝国的所在地,一个只有480户人家、3000多人口的小国。他们公元前就来到了塔克拉玛干的腹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几个世纪后,有军队入侵,城垣燃烧着火焰,活着的人们感受着生不如死的恐惧,于是离开。如同他们来时一样,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何时离开,去了哪里!

朋友告诉我,尼雅遗址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容许任何团体和个人擅自进入。进入尼雅需要得到当地文管部门的批准,还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文物养护费,并且手续很难办。

终于要上路了,心里倒有了一些不安,但又一想,和田总归是要去的,或许可以得缘一见呢!

到了和田才知道,和田是新疆城市中,汉语普及程度不高的一个市。这里许多人都听不太懂汉语。比如在大巴扎我们给一个卖首饰的美女照了张相,跟她要地址想寄给她。比画了半天她才明白我们要什么,然后,她拿着纸笔找了好多人,可都不知怎么写地址,有个年轻的男子给写出了维语地址,这也寄不到啊,最终帮了我们忙的还是从喀什来玩的人,终于翻译出了汉语地址。相比较而言,喀什地区的汉语程度要好很多。在和田,就连向警察、加油站工作人员问路都有语言问题。临上飞机前,朋友送的《维汉对照300句》解决了大问题,我们用越来越发达的肢体语言交流,要比画个羊啊、鸡啊的时候简直成了肌体舞蹈。

在和田市里待了三天,才找人办好去尼雅的相关手续。走进尼雅

出了和田市,车向东去,跑了二百多千米才到民丰县。向导说从民丰再向北走一百五十千米左右,就到了尼雅。尼雅位于尼雅河下游,在沙漠村庄卡巴阿斯卡的里面,进来要经过三道关卡,这个村里的人都不懂汉语,幸亏我们请了位懂维语的向导。

因为尼雅的缘故,这个村庄有一条柏油马路。村里人口很少,人们的居所在沙地上,有游人进入,也没什么人停留多看我们一眼。

带我们去尼雅的是一位当地的一位老人,走出村子没有多远,就到了尼雅遗址。

遗址被掩埋在尼雅河故道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据介绍,遗址南北延伸二十五千米,东西宽达五至七千米,发现于1901年。中外考古工作者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勘察、发掘和研究。据专家考证,尼雅是我国汉——晋时期,丝绸之路南道名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精绝国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居弱水一方,是个小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这里仅“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并在东汉年间“被鄯善并吞,国遂绝”,但是,丝路南道“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奔走穿梭于尼雅河桥头的丝路商人给小国寡民带来了西亚的玻璃器皿、希腊风格的艺术品、印度的棉织物、黄河流域的锦绢、漆器、铜镜和纸这些当世珍宝。汉晋夫妻合葬墓中出土的蓝底蜡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棉织物,尤其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堪称锦中绝品、丝路遗珍。至今仍残留在屋梁上、佛画中以及墓穴间的形态各异的飞龙,则是四大古国文明碰撞、融合与西域人民独创精神的最好见证。

佉卢文书是尼雅考古中最重要的发现。800件出土于尼雅遗址的佉卢文书木简,有文告,有信函,有指示,内容几乎涉及当时精绝王国生活的每一个侧面。解译文书,古国昨日仿佛再现眼前。

两汉时期,古国文明走向了辉煌。但是,水源短缺、风沙肆虐,始终是被沙海所围的尼雅人面临的威胁。从遗迹中枯死白杨的粗大树干可以知道,精绝人为了维系绿洲,曾经广植树木。法律甚至规定:严禁砍伐活树,违者罚马一匹;哪怕是砍了树杈,也要罚牛一头。这条规定被后人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森林法”。精绝国的水、种子都由国王亲自管理,用以维系生存。

尽管在严酷的环境之中,尼雅人如此的谨慎和努力,但在三国、两晋之后,还是消亡了。尼雅的废弃是个谜。古城遗址周围不见河流改道或战乱兵燹的迹象,房屋院落之中没有人迹;大量公文简牍刚刚整理好,还来不及运走;甚至连忠实的狗儿都忘了带走,还拴在家门口的柱子上。尼雅人就这样匆匆忙忙地消失了,只留下沙埋废墟,更留下瀚海荒漠中难解之谜。尼雅遗迹

在这片狭长的古城遗址中,残存的佛寺、房舍、墓地散落其间,当年的农田、林带、渠系和冶炼遗址依稀可见。可以看出,当年精绝国的居民们以穿城而过的尼雅河为界,分居南北两区,南为豪门,北住平民。但是,家家皆有果园、畜圈和池塘。遗址中心有一土筑佛塔,虽然破败,但古风犹存。可以使人想像,笃信佛教的精绝国臣民们,沿河而居,引水浇田,经营绿洲农业的景象;家有池塘,可看出由于尼雅河是季节河,夏洪冬缺,户户需备塘蓄水。

穿过城门,是几座比较完整的房屋和一小片断壁残垣。屋子里面的炉灶被熏得很黑,明知道年代久远,可还是觉得不久之前还有人用过的样子,只有一个很小的天窗能够透进一点阳光,我突然觉得有点诡异,突如其来的。

大概是2000年前的人和事了,物是人非,隔着这么久的岁月,居然还留有依稀的痕迹。

城门的对面有一个1000多年前的坟地,很多人葬在这里,几年前,还总有人在这里杀羊祭祀。

墓旁边是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很多已经只剩枯萎的枝干。这里的河水已经干涸。胡杨斑驳的纹理,有种坚韧的力量。它见证了尼雅两千年前的荣辱兴衰,看到了一个本来自享其乐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变为定居,并最后国破家亡。但胡杨不言,我们只能自己想像尼雅当年繁华的样子。

古城墙就那样站着,一切像没有发生过,却又用它的身体提醒着这个真实的存在。

正午的烈日下,站在胡杨树下,树影婆娑,树叶沙沙,像历史在时空里穿行。

情伤神木园

下午3点,我们一行3人从阿克苏市出发,前往神木园。车子快速的行驶在通往温宿的柏油路上,所到之处,两边掠过掉光了叶子的树木,已经是深冬了,可阿克苏没有雪,田野和土地一律裸露着,所以总是给我一种还是深秋的错觉。

车渐行渐远,过了温宿县,拐上了乡间的土路,视野里是一片一片收割过的无雪的农田。东道主易先生和其夫人热情的向我介绍着“天山神木园”(原名:库尔米什阿塔木麻扎)是全疆闻名遐尔的旅游胜地。该园位于温宿县西北60千米处,海拔1700米。这里充满神奇怪异的谜团。第一“奇”:是因为这样一片郁郁葱葱、充满生命力的古树园林竟位于广袤的戈壁滩中。

在戈壁滩上能有茂盛的树林已经是奇迹,而这里的树木都是将近千年的“老寿星”,且各个形态怪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里还有一处终年泉涌不息的“圣水泉”。

车子已经在戈壁滩里行驶了好一会了,看厌了枯燥乏味的戈壁滩上的黄色,我已经有些困了,不由闭上眼睛养神。

神木园却已经到了,一进园门,就看见园内神奇的古树千姿百态,只是我们来的不是季节,千姿百态的古树上一律是枯黄的树叶,或者是干瘦、遒劲的枝干伸向苍穹。园子里的地上是厚厚的积雪,可我还是听见了泉水淙淙流淌的声音。我一个人寻着声音,踏着枯草和厚厚的落叶,顺着一条小径,历经百斫,终于在一个土丘顶部找到了一眼泉水。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圣水泉”了吧!我想这大概是“神木园”之所以古树遮天的理由。

这时小导游和他们也走了过来,小导游说此泉水流遍全园,滋润绿洲。传说此泉水有祛病强身之神效。阿克苏、温宿、库车、拜城乃至喀什的群众不辞往返之艰,常来此饮泉水。人们来到这里,将彩色的布条挂在泉水旁的树上以乞求来年平安顺利、幸福安康。因为我们来的不是季节,叶子都掉光了,夏天这里满眼的绿色,满地的清凉。天山神木园堪称戈壁翡翠,浩瀚沙漠中的明珠。

导游是个小姑娘,口齿很伶俐,声音悦耳。她说神木园有三怪,此泉应该算一个。

导游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故事,公元11世纪,沙特阿拉伯有一名叫苏力塔库尔—米什赛依德的伊斯兰教阿訇,带领2000名教徒,从麦加出发,经印度来到中国西域(古称新疆为“西域”)传教,与当地笃信佛教的信徒们发生冲突,败退至此处时(此地称色日克维都,维吾尔语,意为黄色的土地,亦不毛之地),教徒们又累又渴,阿訇便用离开麦加时穆罕默德亲手赠送的手杖插在现在泉源的位置上,泉水就涌出来了。后来,他又把手杖分别插入其他各处,而手杖插过的地方,就有了淙淙的泉水,而且泉水流过的地方都变成了绿洲。

这一带多为荒凉的戈壁滩,惟独这里突兀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天然绿洲。无法想象,在戈壁中竟能找到这样一片神奇的绿洲,并且在这一方绿洲中长满了奇形怪状的古树,或俯或仰,或直或曲,虬枝盘屈,姿态万千。当人们无法用科学解释自然现象时,就用传奇故事来诠释自己也不明白的景象。

神木园的树千奇百怪,无根树,树干横亘于地,却找不到树根,树木生长全靠树皮吸收养分,尽管如此,上面的树干也依然枝繁叶茂,据导游说,曾有植物学专家来此考察,但也无结果。这里的旋风树,主干盘旋而生,纹理清晰,仿佛从地下升起的一团烟雾;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永绿树是千年老树却毫无颓态,夏季时绿意勃发、生气挺拔,只是现在是冬季,永绿树上没有一片绿叶;还有的树一树成林,只有一个树根,却有众多树干,导游说夏天它们枝叶繁密,形成一方小树林;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树木,而且导游给每棵树都赋予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在走过“鸳鸯树”时,小导游娓娓道来将军和少女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冬天树叶掉光了的古木林里听这样凄美的传说,让人不由黯然神伤。是啊!所有流传的爱情故事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凄婉的、有遗憾的,仿佛也委其如此才让人念念不忘,口口相传。这到应了一位哲人说过的那句话:缺憾是一种美。只是我们凡俗的人在听完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时,唏嘘感叹之际大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个圆满的大团圆的结局。

小导游是尽职的,她依次介绍了“马头树”、“鸳鸯树”、“通天门”、“九龙搅海”、“千年杨”、“鳄鱼出潭”等小景。

转完了景点,小导游走了,我又在神木园里逗留了一会,易先生和其夫人因为是本地人,已经来过许多次了,他们就在一旁等着我,而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神奇怪异的古林园,感慨自然就特别多,说不清为什么我不想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留恋,可是车和人都在等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