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浙江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1:33:2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浙江导游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浙江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

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

1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

2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

3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

1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

2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

3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

1熟悉浙江历史沿革;

2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要点详解】

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熟悉)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2区域范围(熟悉)

浙江省介于北纬27°02′~31°31′和东经118°01′~123°10′之间。浙江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1%,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3地貌、水文、气候特征(掌握)(1)地形地貌

①浙江省的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原和盆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②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浙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七个地形区。

③浙江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

④浙江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2)水文

①河流与湖泊

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②水资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如舟山等海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600立方米。(3)气候特征

①概述

浙江省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特征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②气温

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

③降雨量与日照时数

浙江省年平均降雨量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④气象灾害

浙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浙江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阴雨、倒春寒等;夏秋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旱涝等;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和大雾等。

4生物资源情况(了解)(1)浙江省植被资源在3000种以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种。浙江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2)浙江林地面积667.97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8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5%。森林面积中,乔木林面积420.18万公顷,竹林面积78.29万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85.95万公顷。(3)浙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野生动物有兽类80多种,鸟类300~40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103种,省级保护动物44种。(4)浙江海域辽阔,气候温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栖息生长与繁殖。浙江生物种类繁多,素有“中国鱼仓”美誉。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民族、宗教概况(了解)(1)人口

2018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39万人,女性人口279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2%和48.8%。全年出生人口62.8万人,出生率为11.02‰;死亡人口31.8万人,死亡率为5.58‰;自然增长率为5.44‰。城镇化率为68.9%。(2)民族

①浙江省属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不多,但民族成分较多。

②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全省总人口54426891人,在浙江省内居住的人口中已包含全部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14683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与2000年相比,浙江省少数民族个数增加2个(德昂族、保安族),人数增加了81.9万人,增幅为207.2%。

③在全省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在10000人以上的有苗族、土家族、畲族、布依族、侗族、壮族、彝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白族、满族、瑶族等13个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8%;人口在1000至10000人之间的有黎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土族、哈尼族、塔吉克族、佤族、藏族、仫佬族、拉祜族、傈僳族、羌族、毛南族等15个民族;其他27个民族的人口数均在1000人以下,其中阿昌族、高山族等16个民族的人口数不到100人。

④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回族和满族,主要分布在30多个县(市、区)。(3)宗教

①浙江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佛教、道教传入浙江有1800余年历史,伊斯兰教传入浙江有近1400余年历史,天主教传入浙江有近400余年历史,基督教传入浙江有150余年历史。

②浙江有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3座,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天台山国清寺被日本、韩国佛教奉为天台宗祖庭;宁波天童寺被日本佛教尊为曹洞宗祖庭。在道教“十大洞天福地”中,浙江占了三个,它们分别是台州黄岩区的委羽山洞、台州天台县的赤城山洞和台州临海市的括苍山洞。杭州凤凰寺是我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2行政区划与交通情况(熟悉)(1)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9月15日,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下分8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7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2)交通情况

①浙江省水路有京杭大运河的杭州-苏州、杭州-无锡区段。

②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

③浙江的主要沿海港口有:宁波港、舟山港、台州港、乍浦港、温州港;主要内河港口有:杭州港、嘉兴港、湖州港、绍兴港。港口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有北仑港、乍浦港、舟山港、海门港和温州港,其中以北仑港最大。

④浙江省2009年开通了杭州-上海、杭州-温州的动车组,有104国道和320国道经过浙江全境,省内有329国道(杭州-舟山沈家门)和330国道(寿昌-温州)。

⑤航空方面,全省有7个民用机场,其中杭州萧山机场和宁波栎社机场为国际机场。

3畲族概况(掌握)(1)人口及分布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为708651人,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2)语言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3)族源

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与瑶族同源,持此说者比较普遍。此外,畲族族源还有“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多种说法。(4)文化艺术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文学艺术十分丰富。

①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

②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的十分有趣、别具有一格的体育活动。

③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种重大祭典礼仪活动中流传下来。

④畲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刺绣和斗笠的编制等方面。畲族妇女擅长在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上面刺绣各种花鸟和几何纹样;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编织花带。

⑤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着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5)宗教习俗

①婚俗

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通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

②丧俗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到新中国成立前,畲族普遍用土棺葬,丧葬仪式大致和汉族相同。

③节日

畲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相同,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④宗教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图就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6)浙江省的畲族

畲族是浙江省的主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南、浙西南的山区,其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9个县(市、区)。全省设有景宁畲族自治县,于1984年设立,这是全国畲族唯一的自治地方,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地方。三、浙江历史概述

1浙江历史沿革(熟悉)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原始社会时期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2)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期在浙江设会稽郡;三国时浙江归富阳人孙权建立的吴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隶属于会稽国和东扬州。(3)唐宋时期

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两宋时,先后分属于两浙路和两浙东路、两浙西路。(4)元明清时期

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1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2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掌握)(1)原始社会

①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5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②浙江境内又陆续发现了余姚河姆渡、嘉兴马家浜、余杭良渚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③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件,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稻米。

④良渚文化属于父系氏族时期的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黑陶和玉琮、玉璧等大量玉器。

⑤湖州市区南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一批珍贵的丝麻织物,证明了四五千年以前,浙江先民已开始养蚕缫丝。

⑥传说舜的母亲握登氏,生舜于上虞的姚墟,故舜姓虞,是上虞人。禹曾两次来会稽,现存的禹穴、禹庙、禹陵等遗迹即是证明。(2)奴隶社会

①3000多年前,浙江地区已开始炼铜和铸造青铜器。

②印纹陶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成为浙江地区盛行的一种生活用具。

③长兴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钟和铜簋;绍兴出土了一座方形铜质的房屋模型,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

④浙江古代的主要民族为越族,起源于楚民族,因使用一种名为“钺”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得名。越国是春秋时越族在浙江建立的国家。

⑤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称霸中原;公元前306年,越国为楚国所灭。(3)封建社会

①秦汉时期

a.历史概况

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2年,设置了会稽郡。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秦始皇曾到会稽山,祭祀大禹,留有《会稽刻石》。

第二,东汉顺帝时,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这是以浙江为界划分行政区的最早记录。西汉时,浙江的经济比北方落后。

b.重要科技文化成果

汉代的手工业以铜镜制造业最为发达,会稽郡是当时著名的铜镜制造区。东汉时,上虞小仙坛已烧制出青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瓷产地。

c.杰出人物

东汉时期的王充著《论衡》,成为中国最早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史学家兼文学家赵晔著有《吴越春秋》,袁康著有《越绝书》,都记载了地方历史与典故。《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历史概况

第一,孙权于222年称帝,建立吴国,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东吴”。此时期海上贸易更是发达,与高句丽、海南诸国往来频繁,远至大秦(今欧洲部分地区)。

第二,东吴以武力征服“山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浙江的开发。

第三,东吴时佛教由中原传入,而后兴建了灵隐寺、阿育王寺、天童寺等,至今仍香火极盛。

b.重要科技文化成果

东晋南朝时浙江的丝织业已相当发达,成为民间普遍的家庭副业。剡县(今嵊州)、余杭盛产的藤纸也非常有名。

c.杰出人物

第一,谢灵运,著名山水诗人,以永嘉游记为最多,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第二,吴均,梁朝文史学家,其诗文称为“吴均体”,名作有《与宋元思书》《齐春秋》。

第三,沈约,史学家,吴兴武康(今德清)人,撰《晋书》《宋书》,著《四声谱》,创立了“四声八病”之说。

第四,曹不兴,吴国画家,精于佛画,成为中国佛画之祖。

③隋唐时期

a.隋朝概况

隋朝设置了杭州,“杭州”之名即从此开始。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其中嘉兴-杭州一段,叫“浙西运河”。天台宗是隋朝智顗所创,他著有《法华玄义》,并于598年建国清寺。

b.唐朝概况

第一,唐朝越窑青瓷十分著名,越窑窑址主要集中于今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绍兴等地。

第二,唐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六井,从钱塘门到涌金门一带,解决了杭州饮水问题。

第三,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筑了从钱塘门外石函桥至余杭门之间的湖堤,灌溉了杭州以北的大片土地。这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他又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写的是西湖白沙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把白沙堤改称为“白堤”。

第四,唐代诗人钱起,吴兴人(今湖州市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④吴越国时期

a.历史概况

吴越国(907~978年)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吴越统治者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为平水患,吴越国修筑了“钱氏捍海塘”。

b.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越州、杭州、湖州是南方丝织业的中心。吴越的瓷器以越州(今绍兴)窑烧制的越器最著名,产“秘色”越器。

第二,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仅杭州西湖四周就兴建了昭庆寺、六通寺、灵峰寺、云栖寺等300多个寺院及保俶塔、六和塔、白塔、雷峰塔等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c.杰出人物

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有文学家罗隐,名僧贯休(善画罗汉),建筑师喻皓(著有《木经》)等。

⑤宋朝时期

a.北宋时期

第一,历史概况

北宋建立后,吴越国纳土归宋,浙江成为北宋的辖地,属于两浙路。杭州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被誉为“东南第一州”。两浙路成为全国主要的产粮区之一。造船业以杭州、明州、秀州、温州为中心。当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国家是日本和高丽。

第二,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文化方面,诗人林逋、钱塘(今杭州)词人周邦彦是北宋末年词坛泰斗;沈括是钱塘著名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留世;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先后任职于杭州,功绩卓著;王安石修治了东钱湖;苏轼疏浚西湖,建长堤,筑六桥,被后人称为“苏堤”。

b.南宋时期

第一,历史概况

1127年,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称“行在所”。南宋时期,浙江分属浙东、浙西两路,杭州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在这一时期,西湖十景已经形成。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

南宋时期,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杭嘉湖地区是浙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方;南宋瓷器生产以杭州凤凰山下修内司官窑最为著名,民窑则以龙泉窑最负盛名;南宋时,两浙的对外贸易港口以杭州、明州、温州最发达。

第三,杰出人物

南宋理学有“四明学派”“永嘉学派”“金华学派”“永康学派”;词学中的浙江名家有吴文英、张炎、王沂孙、朱淑真;画家有马和之、刘松年、李嵩、夏圭、陈清波、马远。马远作山水画,常画“一角”之景,因此人称“马一角”。

⑥元朝时期

a.历史概况

第一,元灭南宋,设江浙省,辖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福建。

第二,元代的杭州城,和杭州附近的澉浦都是重要的港口。元朝还在杭州、澉浦设置市舶司。马可•波罗在这一时期来到中国,盛赞杭州是世界上最华贵、最美丽的“天城”。

b.杰出人物

第一,浙江的进步思想家邓牧反对君主专制,指出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

第二,史学家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详尽注解;

第三,诗人杨维桢,是《西湖竹枝词》的首创者;

第四,戏曲作家高则诚,其作品《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被后人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第五,书画家赵孟頫,为元初画家的宗主;

第六,黄公望有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第七,医学家朱震亨,人称丹溪先生,其学说传入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的“丹溪学派”。

⑦明朝时期

a.历史概况

第一,明朝建立后,于1376年废行省,将江浙省改为江浙承宣布政使司。

第二,1526年,葡萄牙商人初次到浙江宁波双屿港进行贸易活动,之后这里便成为葡萄牙殖民者在浙江最早的居留地。明朝政府派朱纨为浙江巡抚,将葡萄牙人赶出了双屿港。

第三,1508年,杨孟瑛主持了西湖疏浚工程,并在今西湖西山修筑一长堤,后人称为“杨公堤”。

第四,明朝浙江手工业以丝织业为盛,杭嘉湖是全国丝织业的重心。

b.杰出人物

第一,明中期,产生了王守仁的“心学”。余姚人王守仁,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第二,明初有散文家宋濂,被誉为明初文坛泰斗,著有《宋学士集》。另有刘基,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著有《诚意伯文集》。

第三,剧作家有徐渭,著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渭的书画现存作品有《芭蕉雪梅图》《榴实图》等。

第四,史学家谈迁所著的《国榷》是一部有价值的编年体明史。

第五,诸暨人陈洪绶,其版画驰名中外。

第六,藏书家有鄞县人范钦,他在宁波建有“天一阁”,原藏书籍达7万多卷,其中一些是国内孤本,极为珍贵。

⑧清朝时期

a.历史概况

1645年,置福建总督,兼辖浙江,于1738年称闽浙总督,直至清末。同年设浙江巡抚,驻杭州,直至清末。

b.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康熙中叶以后,清政府采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手工业有了新进展,最突出的是丝织业,杭州、湖州是浙江丝织业的中心。

第二,浙江对外贸易的港口有宁波、定海、乍浦、温州等。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魔爪也伸进了浙江。1755年后,宁波成为英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重要港口。

c.杰出人物

第一,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龚自珍。杭州人龚自珍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也是一位著名诗人。“浙东史学”在清代史学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黄宗羲是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第二,文学家有朱彝尊、厉鹗、袁枚等。

第三,戏曲家有李渔、洪升等。

第四,李渔也是戏剧理论家,著《比目鱼》《闲情偶寄》等。

第五,画家有戴熙、金农、董邦达等。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

第六,火器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珠炮”和“子母炮”。(4)近现代社会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定海、镇海、宁波相继沦陷。《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

b.19世纪70年代,浙江出现资产阶级维新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汤寿潜、汪康年、章太炎、陈虬、宋恕等人。维新派在杭州、温州等城市设立学会、举办报刊、创办学堂(如求是书院)。

c.1895年《马关条约》订立,增开杭州等为商埠,日本在杭州设立租界和领事馆。1896年,杭州海关在拱宸桥设立,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主权。

d.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骨干。“鉴湖女侠”秋瑾组织光复军,并与徐锡麟共同组织浙皖起义。

e.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不久杭州光复,成立浙江军政府。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和尊孔复古的逆流,浙江人民也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1920年1月,杭州第一师范教员、义乌人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b.1921年7月23~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移至嘉兴南湖。

c.1921年9月27日,萧山衙前农民协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协会。

d.192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召开特别会议,即“西湖会议”,讨论国共合作问题。

e.1955年2月26日,南麂列岛解放,浙江全境解放。

第二章 浙江文学艺术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考试内容】

一、浙江文学

1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

2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

3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

1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

2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要点详解】一、浙江文学

1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

六朝以后,浙江文学逐步兴起。晋室东渡,王谢贵族迁居浙东,中原文化随之深入浸染,浙江文学蔚然勃兴。(1)封建时期文学概况

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了中国古代山水诗派。

②南渡的李清照和世居钱塘的朱淑真乃宋代女作家的双子星座。

③杭州是后期的元杂剧中心。

④刘基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元末明初浙东四大名士。

⑤晚明张岱的小品,徐渭、袁枚的诗文和以朱彝尊、厉鹗为代表的浙西词派,影响很大。

⑥清初洪昇的《长生殿》是戏剧瑰宝,晚清龚自珍、王国维等皆是浙江文学的代表人物。(2)近代文学概况

①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他的《呐喊》《彷徨》是非常重要的白话小说集。鲁迅还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②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短篇小说集。

③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他的《蚀》三部曲、《子夜》《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都是现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④1922年在杭州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⑤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2浙江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熟悉)(1)两汉时期

①两汉时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传世,为浙江民间文学和小说的发端。

②东汉上虞的王充是浙江第一位文论家,其哲学著作《论衡》批判天人感应等谶纬迷信思想,提倡无神论。(2)魏晋南北朝

①诗歌

南朝刘宋时的谢灵运有《谢康乐集》。

②小说

东晋初年定居嘉兴的干宝著有《搜神记》。该时期有影响的小说作品还有《齐谐记》《续齐谐记》《妒记》和《俗说》等。

③散文

东晋时的王羲之代表作有《兰亭集序》。(3)唐代

①诗歌

a.婺州(今金华)义乌的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品有《帝京篇》《在狱咏蝉》《早秋出塞》《边城落日》。

b.盛唐时期越州永兴(今萧山)的贺知章,代表作品为《回乡偶书》。

c.中唐吴兴的诗人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代表作有《钱考功集》。

d.武康的苦吟诗人孟郊,代表作为《游子吟》。

e.晚唐新城(今富阳)的罗隐著有《甲乙集》,其一部分小诗关心民疾、讽刺时世,揭露有力,如《蜂》《柳》《金钱花》等。

f.婺州张志和所作的《渔父》五首开了浙江词创作的先声。

②小说

a.德清人沈既济著有传奇《枕中记》和《任氏传》。

b.吴兴(今湖州)沈亚之是位多产传奇作家,著有《秦梦记》《异梦录》《冯燕传》和《湘中怨解》等。

c.缙云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艺术技巧娴熟,人物描写十分精彩。

d.越州朱庆余有志怪小说《冥音录》,以心理描写细腻见长。

e.客居越中的范摅著有记录中晚唐文人轶事的轶事小说《云溪友议》。

f.皇甫松有写唐人饮酒生活的《醉乡日月》,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③散文

a.嘉兴的陆贽著有《翰苑集》,开创了骈文向古文转化的风气。

b.中唐时,睦州新安(今淳安)的皇甫松和吴兴的沈亚之是韩愈的学生,分别著有《皇甫持正集》和《沈下贤集》。

c.晚唐罗隐著有《谗书》。(4)宋代

①诗歌

a.临安钱惟演为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人物,是《西昆酬唱集》的主要作者之一。

b.钱塘(今杭州)林逋是隐逸派诗人的代表,著有《林和靖诗集》,其《山园小梅》被后人公认为咏梅绝唱。

c.钱塘女诗人朱淑真著有《断肠诗集》。

d.南宋越州山阴(今绍兴)陆游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剑南诗稿》,其名作有《夜读兵书》《金错刀行》《书愤》《关山月》《十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等,内容情豪志壮,且都脍炙人口;《农家叹》《邻曲有未饭被追入郭者悯然有作》等关心民疾,笔锋犀利;《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等篇则表现隐居故乡后对自然风景和农村生活的热爱,风格清俊秀逸,富于审美情趣;倾诉其爱情悲剧的《沈园》等篇则缠绵悱恻,哀怨动人。

e.乌程(今湖州)张先创制慢词,开词体变革之先河,著有《张子野词》(亦题《安陆词》)。

f.江山毛滂著有《东堂词》,其中《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等情韵俱佳,为人传诵。

g.北宋晚期,钱塘周邦彦著有《片玉词》,其《西河·金陵怀古》《瑞龙吟·章台路》等令人击节叹赏。

h.宋后期的李清照,其名作有《武陵春·风住尘花香已尽》等,收在《漱玉词》中。

i.会稽王沂孙著有《花外集》(又称《碧山乐府》《玉笥山人词集》),张炎著有《山中白云词》,周密著有《草窗词》(又称《苹洲渔笛谱》)。

②小说

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及其作品有:钱塘钱易的《越娘记》《乌衣传》等笔记小说;钱塘沈括的《清夜录》;婺州方勺的《洎宅编》;吴兴周密的《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笔记小说集。

③散文

a.北宋钱塘的沈括著有《长兴集》,其《梦溪笔谈》多记当时科技资料,是一部有特色的笔记文。

b.陆游自编有《渭南文集》,共41卷,包括《天彭牡丹谱致语》一卷、《入蜀记》6卷等。

c.乐清王十朋著有《梅溪集》。

d.义乌宗泽著有《宗忠简集》。

e.金华吕祖谦著有《东莱集》。

f.永康陈亮著有《龙川文集》。(5)元代

①散曲

元代浙江文学以曲为主。庆元(今宁波)张可久是散曲“清丽派”的代表,著有《小山乐府》。嘉兴徐再思作曲亦以清丽工巧见长,他和贯云石合著有《酸甜乐府》。

②杂剧

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元代晚期,杂剧创作中心南移杭州,北杂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先后来杭宦游或活动,亦有在杭州定居或者终老的。浙江本籍也有一批杂剧作家,如范康,著有《陈季康悟道竹叶舟》;金仁杰,著有《萧何月下追韩信》。

③小说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逐渐从讲史话本发展成文人加工整理的长篇小说。(6)明清时期

①小说

a.长篇小说有《西游补》《后西游记》《说岳全传》等,其主旨皆归依于现实。

b.传奇小说集以明代钱塘瞿佑的《剪灯新话》为代表。

c.笔记小说的创作颇盛,如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富于文学趣味;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也颇有价值,二位作者均籍隶钱塘。

d.清中叶钱塘袁枚的《子不语》则是志怪小说的翘楚。

e.荻岸散人的《玉娇梨》和《平山冷燕》等是著名的才子佳人小说,影响颇大。

②戏剧

a.著名戏剧家有鄞县的周朝俊和屠隆、杭州的高濂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红梅记》《彩毫记》和《玉簪记》。

b.入清以后,浙江产生了两位传奇大家,即钱塘的洪昇和兰溪的李渔。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笠翁十种曲》。

③散文

a.明初宋濂、刘基为一代文宗,其中青田刘基的寓言集《郁离子》影响深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流传极广。

b.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

c.清代袁枚为文强调“性灵”,著有《小仓山房文集》。

3浙江近现代作家及作品(掌握)(1)近代

①诗歌

a.余杭张炳麟的早期诗作如《狱中赠邹容》,流传颇广。

b.秋瑾著有诗歌《警告我同胞》《敬告姐妹们》。

c.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重要的词论著作。

d.杭州女作家陈翠娜兼擅词曲,著有《翠楼文草》《翠楼吟草》《翠吟楼词曲稿》以及剧本、小说多种,在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小说

a.山阴(今绍兴)俞万春著有《荡寇志》。

b.寓居上海的杭州人陈诩(亦号蝶仙、天虚我生)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作品《泪珠缘》较有影响。

c.这一时期的文学家还创作了少量文言笔记小说,如德清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文笔流畅,具有学人小说的特点。(2)现代

①诗歌

a.沈尹默的《三弦》被胡适视作“新诗中一首最完全的诗”。

b.刘大白的《卖布谣》和《田主来》关注现实民生。沈玄庐发表于1920年的《十五娘》是新文学的第一首叙事诗。

c.俞平伯的《冬夜》和汪静之的《蕙的风》是新文学史上比较早的个人诗集。

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个诗集,作品大都是爱情诗和抒情诗,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e.陈梦家也是新月诗人,著有《梦家诗存》,并编有集新月派大成的《新月诗选》。

f.戴望舒1928年发表了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雨巷》,其后期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其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等。

g.殷夫是左翼诗人的代表,其《血字》《别了,哥哥》等政治鼓动诗影响颇大。

h.艾青的代表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另外艾青的抒情长诗《向太阳》等也有较大影响,其诗集有《北方》等。

②散文

a.散文诗方面浙江诗人也功勋卓越。

b.沈尹默的《月夜》被认为是中国散文诗的最早尝试。

c.周作人的《小河》也是早期的散文诗。

d.沈尹默的《三弦》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正式诞生。

e.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难得的精品。

f.茅盾的《雷雨前》、陆蠡的《海星》、莫洛的《生命树》等也是散文诗的佳作。

③小说

a.鲁迅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被公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第一块奠基石。随后鲁迅在近20年时间里先后创作了《孔乙己》《药》《祝福》等33篇小说,结集为《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中,《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篇小说。

b.郁达夫

1921年,郁达夫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短篇小说集《沉沦》,树起了浪漫抒情小说的旗帜。这以后,他相继发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和《迟桂花》等50多篇小说。

c.沈雁冰《小说月报》

桐乡沈雁冰在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刊发了多位浙江籍作家的作品,如王任叔的《疲惫者》、许杰的《惨雾》、王以仁的《孤雁》等,均有较大影响。

d.茅盾

茅盾先后创作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著名的《子夜》。茅盾的现实主义手法也体现在《春蚕》《林家铺子》等描写江南农村和小市镇风俗人物的短篇小说里。其作品中呼喊民族解放的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e.柔石

宁海的柔石是左翼文学的青年作家代表,其代表作《二月》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而《为奴隶的母亲》则更体现了他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成熟。二、浙江艺术

1浙江戏曲(1)戏曲的历史发展(了解)

浙江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样式——南戏,诞生于浙江。(2)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熟悉)

①代表人物

高则诚、徐渭、王骥德、李渔、王国维等都是浙江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②代表作品《琵琶记》《长生殿》和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都为传世之作。(3)四大声腔

浙江声腔剧种资源丰富。在明传奇“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中,浙江即占其二。

2浙江曲艺(1)曲艺的历史发展(了解)

浙江曲艺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主要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大曲。小唱者多为城市歌伎,而大曲原是一种大型歌舞。(2)代表形式(熟悉)

①余姚腔

余姚腔,因形成于余姚而得名,其特点是无伴奏,靠人声帮唱,并附加一种介乎唱与白之间的朗诵性唱词,叫滚调。余姚腔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有关“余姚腔”剧本已知的仅有:《十义记》《刘汉卿白蛇记》《古城记》《白袍记》《珍珠记》,为数不是很多。

②说唱艺术

南宋时,杭州等地说唱艺术趋于繁荣,当时杭州流行的说唱艺术有说话、唱赚、涯词等数十种。(3)代表性事件——曲艺创作会(熟悉)

自1977年起,浙江省每年都举办曲艺创作会、作品加工会。

3浙江电影(1)电影发明的先导

盛行于宋、元时期浙江的灯影戏(皮影戏),被世界电影历史学家认定为电影发明的先导。(2)浙江电影史(了解)

真正意义上的浙江电影史,是从外国人来浙江放映电影开始的。(3)代表人物(熟悉)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知名的电影人士中,浙江籍的占了1/3,如电影实业家张石川、张元济、邵醉翁和电影艺术家夏衍等。(4)代表事件及代表电影(熟悉)

①1913年,宁波人张石川与广东人郑正秋导演拍摄了《难夫难妻》,这是中国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开端。

②1922年,张石川等在上海创办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正剧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③1931年,他们拍摄制作了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

4浙江美术(1)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了解)

①工艺美术的源头与遗存

彩陶和苇编是迄今为止浙江所发现的工艺美术最早的源头。浙江先秦时期的美术遗存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印纹陶、原始瓷等工艺领域。

②浙江近代美术的发展

绍兴人蔡元培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并发表了《美术的起源》《美术的进化》《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等理论文章。1928年,蔡元培亲自主持建立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从此,杭州再次成为中国美术重镇。(2)新浙派人物画

20世纪50年代在浙江出现了以方增先、李震坚、周昌谷为代表的“新浙派人物画”。(3)代表人物(熟悉)

浙江现代雕塑开始于20世纪初,1928年留学归来的李金发受聘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雕塑系主任,浙江著名雕塑家有周轻鼎、程曼叔、刘开渠、卢鸿基、萧传玖。

5浙江音乐(1)历史起源(了解)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的160件骨哨及陶埙,足以反映早在六七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音乐的种子。(2)门类

历史上产生了“浙江古琴”“浙江锣鼓”“江南丝竹”等一批丰富多彩的音乐门类。(3)代表人物(熟悉)

①徐孟东,作曲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曾任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②宋家明,1957年出生于中国文化之都——杭州,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指挥、杭州艺术学校校长。(4)代表作品(熟悉)

浙江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孟姜女》《舟山渔民号子》《海盐海塘号子》《采茶灯》《腊梅花开》《马灯调》。

6浙江舞蹈(1)历史起源(了解)

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遗存之多孔骨哨与吹孔陶埙应是古越这块文化沃土上乐舞文化的最早实证。迄今为止,关于古越舞蹈较为形象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祭防风氏舞”。(2)巫舞

春秋战国时期,浙江巫舞风行,主要以乐舞娱神。(3)南宋时期的舞蹈

南宋时期,浙江舞蹈以“瓦子”(又称瓦舍、勾栏)间的群众性的舞队活动为主体。这一时期,浙江的佛教舞蹈或带有佛教意识的舞蹈相当流行。南宋之际,畲族人民祭祀祖先仪式中的畲族舞蹈也在浙江逐渐增多。(4)代表人物(熟悉)

黄豆豆,男,1977年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第三章 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考试内容】

一、浙江民俗

1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

2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

3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

1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

2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3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

1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

2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要点详解】一、浙江民俗

1生产民俗(1)渔民开洋节、谢洋节

①概述(熟悉)

a.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是渔民在长期耕海牧鱼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形式,主要流传在象山县沿海各乡镇。

b.象山县把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活动与象山渔文化活动、海洋旅游业结合起来,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开渔节,使之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特点与内涵(掌握)

中国开渔节是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以渔文化为主线的海洋民俗文化类节庆,它以浓厚的渔文化为底蕴,在承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节庆活动推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感恩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其主要特点包括:

a.主题鲜明

中国开渔节的主题就是“保护海洋,感恩海洋”,一直秉承的口号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b.形式多样

中国开渔节内容主要包括仪式、论坛、文体、经贸和旅游五大板块,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生动的演绎和展示。

③中国开渔节标志地(掌握)

中国开渔节每年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举行,象山是一个中国著名的滨海城市。(2)含山轧蚕花

①概述(熟悉)

a.含山轧蚕花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湖州是“丝绸之府”,地处湖州市南浔区的含山是中国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来被视为蚕花圣地,从唐代开始,含山民间就有清明节“轧蚕花”的习俗。

b.1993年,含山轧蚕花被正式定为“含山蚕花节”。1998年,含山蚕花节被国家旅游局定为98华夏城乡游重点节庆活动之一,纳入了全国民间风情旅游项目,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特点(掌握)

a.含山向来被称为蚕花圣地,相传蚕花娘娘清明节期间化作村姑走遍含山,留下蚕花喜气,这时谁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方圆百里的蚕农们每年清明时节纷纷前来踏含山,希望把蚕花喜气带回去。

b.含山蚕花节主要活动有:祭蚕神、踏青、轧蚕花、摇快船、吃蚕花饭、评蚕花姑娘等活动。

③“含山蚕花节”标志地(掌握)

含山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含山镇,是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每年的“含山蚕花节”都在这里举办。(3)德清扫蚕花地

①概述(熟悉)“扫蚕花地”是一种带有仪式性质的模仿养蚕生产过程的歌舞表演形式,起源于水乡腹地德清县,清末至民国时期广泛流传于杭嘉湖一带。这种民俗活动与古代蚕神信仰及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特点(掌握)

a.“扫蚕花地”表演形式多样,以单人小歌舞为主,由女性表演,另有一个敲小锣小鼓伴奏;以后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

b.它的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劳动的情景。

c.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高兴地铺着红绸的蚕匾登场亮相,象征着蚕花娘娘给人们送来了吉祥的蚕花。

d.表演者载歌载舞,做着“糊窗”“采叶”“喂蚕”“做缫”等各种动作,模拟养蚕劳动,语言充满了浓郁的吴方言特色。

③节庆标志地(掌握)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是“扫蚕花地”习俗的起源地,它素有“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誉。(4)乌镇香市“香市”是乌镇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因蚕桑生产而形成的民俗活动,历史悠久。“香市”已成为乌镇民俗旅游的一个品牌。

2节日民俗(1)春节

①概述

绍兴祝福是绍兴城乡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活动。

②特点

a.节日里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夜到三十日夜是广义上的“祝福期”;

b.节日最隆重的活动是“拜菩萨”(拜神仪式)和“请羹饭”(祭祖仪式);

c.“祝福”的内涵是纪念民族英雄。

③节庆标志地

目前绍兴市内展示“祝福”仪式的旅游景区(点)有安昌古镇、鲁镇和鲁迅故里。(2)元宵节

①海宁市硖石灯会

a.概述

海宁市硖石灯会是元宵节规模盛大、品种众多的灯彩展示。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海宁民间有“迎灯寄希望,张灯报平安”的习俗,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2006年,硖石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月,海宁市被正式认定为浙江省元宵节标志地之一。

b.特点

硖石灯彩以独特的针刺工艺见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内。

c.节庆标志地

海宁市硖石灯会,标志地为浙江省海宁市。

②泰顺百家宴

a.概述

泰顺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泰顺百家宴一般在元宵节中午开餐,之后开展药发木偶等一系列极富地方文化色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

b.特点

泰顺百家宴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c.节庆标志地

2008年1月,泰顺被正式认定为浙江省元宵节标志地之一。(3)清明节

①概述

缙云是我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和祭祀中心,自西汉初年形成清明节祭祀黄帝的传统以来,一直流传至今。

②特点

缙云祭祀黄帝活动采用“褅”礼(古代最高的礼祭)规格,并在礼成后,举行大型民间文艺表演活动。

③节庆标志地

缙云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在清明节祭祀黄帝的习俗历史悠久。(4)端午节

①概述

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龙舟盛会是江南水乡独具风采的端午节习俗。“龙舟盛会”的名称由乾隆皇帝口头御封。

②特点

五常龙舟胜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与其他龙舟赛的最大区别在于竞技巧、闹龙舟。

③节庆标志地

2008年,五常和蒋村被定为浙江省端午节保护示范基地,2009年浙江省举办了首届中国杭州五常龙舟胜会。(5)七夕节

①萧山祭星乞巧

a.概述

萧山祭星乞巧是七夕节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以坎山镇为代表性中心地。

b.内容及特点

该节日的核心内容是七月初六夜的地藏寺鹊桥会与七月初七夜的祭星、乞巧和赛巧。

c.节庆标志地

2008年萧山被确定为浙江省七夕节保护基地。

②武义接仙女

a.概述

武义接仙女是七夕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早在南宋以前就已十分盛行,至今还保留传承着一整套的仪式程序。

b.节庆标志地

2008年武义被确定为浙江省七夕节保护基地。(6)中秋节

①西湖赏月中秋节

西湖赏月的风俗历史悠远,内容丰富,地方特色鲜明,保存着较为完好的传统文化因素。

②苏庄舞草龙“舞草龙”是开化县农民中秋时节庆丰收、兆吉祥,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此活动流传广泛,尤以苏庄舞草龙最为讲究,观赏性最强。(7)重阳节

①永康方岩庙会

a.概述

永康方岩庙会起源于宋代祭祀胡公的活动,庙会活动均以祭祀胡公为中心展开,一般由胡公神座、罗汉班、歌舞队三部分组成。

b.节庆标志地

永康方岩庙会举办地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08年永康被定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保护基地。

②平湖市迎大蜡烛

a.概述

平湖市迎大蜡烛活动发端于当地百姓对南宋抗金名将刘镝的尊崇,其中的“大将军”“大蜡烛”“大戏台”“大锣鼓”并称“四大”。

b.节庆标志地

平湖市迎大蜡烛活动的举办地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08年平湖市被定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保护基地。

3游艺民俗(1)海宁观潮“海宁潮”被苏东坡誉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观潮之风始于汉而盛于宋。自南宋起把农历八月十八定为观潮节。海宁观潮习俗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潮三看四景”的追潮旅游,即在大缺口观看“双龙相扑碰头潮”,在盐官看“江横自练一线潮”,在老盐仓观看“惊涛裂岸回头潮”,在夜闯观看“月中齐鸡半夜潮”。(2)金华斗牛

①概述“金华斗牛”相传为孙权所创,是东晋时为庆贺丰收、祈求平安的传统斗牛节。婺城区雅畈镇铜山寺是金华斗牛的创始地。金华斗牛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

②节庆标志地

金华斗牛是浙江省金华市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自1992年以来,“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3)磐安赶茶场

磐安茶场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茶叶交易场所,位于玉山镇马塘村,是当地茶农为感激东晋道士许逊助其种茶销茶而兴建的。茶农尊许逊为茶神,四季朝拜,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赶茶场”活动。(4)浦江迎会“浦江迎会”俗称“抬阁”,是一种以桌子为舞台,以传统戏剧人物造型为主体,根据会桌上不同的故事情节取会名的民间表演形式。近年发展的大型会桌《蟠桃盛会》有“中国第一会桌”之称。浦江迎会拥有“华夏一绝”之美誉。(5)水乡社戏“社戏”源于绍兴农村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神)习俗,社戏一般在庙台、草台或水台演出。剧目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彩头戏、突头戏和大戏,其中以传统越剧为主。

4婚嫁民俗(1)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十里红妆”是指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嫁习俗,主要包括婚嫁仪式中的迎嫁妆习俗和红妆器物的制作工艺传承两部分。现在,宁海建立了十里红妆博物馆。(2)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水上婚礼”是久居新安江上的“九姓渔民”特有的风俗。所谓“九姓”是指: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其中该婚俗以“抛新娘”的水上婚俗最为奇特。

5民间信俗(1)大禹祭典

①概述

位于绍兴的大禹陵和禹庙祭典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农历三月初五是民间传说的大禹诞日,每年人们都会来到绍兴东南的会稽山上祭祀大禹。公祭每五年一次,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2006年,民间社会的大禹信仰与祭祀升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禹祭典。

②节庆标志地

大禹祭典活动的举办地是在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上。(2)温州汤和信俗

①概述“汤和信俗”即“七月十五汤和节”,是温州地区为纪念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汤和而设的,是当地最具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文化节日。其基本内容是巡游与祭鬼,活动的举办时间是七月十三日至十七日。

②节庆标志地“汤和信俗”是浙江省温州市宁村特有的以祭祀汤和为主题的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已经传承了400多年。2008年6月,“汤和信俗”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浙江民间文艺

1民间传说(1)梁祝传说

①概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传说形成于东晋,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巅峰,足以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梁祝传说就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汉族民间传说。

②主要内容

梁祝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遇到了同窗梁山伯,两人结下深厚情义。后来梁山伯知道了祝英台女扮男装的真相,欲娶其为妻,却不料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文才。梁山伯终因相思成疾,郁郁而终。而祝英台在出嫁途中,路经梁墓,不禁悲从中来,纵身跃入梁墓中。两人同穴而死,其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2)白蛇传传说

①概述《白蛇传》的故事基本成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白蛇传》与断桥、雷峰塔、西湖等自然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宝库。

②主要内容《白蛇传》的故事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3)西施传说

①概述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发端地在诸暨,起源于民间口头传说,后又记载于历代经典。西施已经成为诸暨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②主要内容

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物产传说(如“香榧眼”)、风俗传说(如“三江口水灯”)等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甘献身”的奉献精神。(4)济公传说

①概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