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一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7:57:3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清锐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一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一辑试读:

前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早是由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在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三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还有更多的寓言从反面辛辣讽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些死死抱住形而上学不放的各种丑态。《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作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要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不出差错;至于《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典型。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何待来年》、《猩猩嗜酒》劝人有错就改,不要借故推托,明知故犯;《蜈蚣自大》、《恃胜失备》教育人们不要骄傲自满,盲目轻敌。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强取人衣》、《高昕嗜杀》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更渡一遭》、《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风气;《黠揉媚虎》、《山魅漆镜》指明了喜欢逢承、厌恶批评都会自食恶果;《迂儒救火》、《傅显》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本套图书包括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寓言故事,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水火不相容

——《墨子》

巫马子一直不同意墨子的“兼爱”、“非攻”观点,两人为此常常争吵。有一天,巫马子又对墨子发火:“您主张‘兼爱’,至今为止谁也没有受益;我反对‘兼爱’,同样,至今为止也没有人为此而遭受不幸。既然两种作法都没有产生什么后果,您为什么只认为自己正确,却总是反对我呢?”

墨子说:“如果现在有人在这里纵火焚物,一个人提着水,将去扑灭它;另一个人拿着火,将去助长火势。虽然都没有实现,但您认为孰对孰错呢?”

巫马子说:“我肯定支持那提水灭火的人,反对那引火助燃的人。”

墨子说:“这不就对了嘛,我当然会继续肯定我的观点,而继续否定你的观点了。喂,怎么睡了,醒醒,想通了吗?老巫。”

话要投机

——《墨子》

子禽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虾蟆、青蛙、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它们的。现在看看雄鸡在黎明时啼叫,天下惊醒。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变色的染丝

——《墨子》

墨子看到染匠在染房里染丝,便走上前去细看。过了一会儿,便发起感叹来:“丝本来是白色的,把它放进青色的染缸里去染,就成了青丝;把它放进黄色的染缸里去染,就成了黄丝。”用来染丝的颜料变了,丝的颜色也随着发生变化。染完五次,丝的颜色也就跟着改变五次,所以,做类似染丝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教训儿子

——《墨子》

随便举个例子,村子里有一个老人,他儿子的品性很差,所以父亲便打他。假如邻居的老头子也跑来举起木棍痛打,并且说:“我打你是为你好,跟你父亲打你没什么两样。”这是不是没有道理呢?

拔苗助长

——《孟子》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没有种田的经验。有一天,他到田里走了一圈,觉得自己播种的稻苗长得不快,心里很不高兴。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稻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一些。他认为这个法子很妙,这样稻苗就可以长得快一些了。

他拔完以后疲倦极了,回到家里,对家人说:“真累死我了!”

家人问他:“为什么累成这样?”

他说:“我看稻苗长得不快,把它们一棵棵地拔高了一些,这样一定可以使稻苗长得快些。”

家人大吃一惊,拔腿就跑到田里去察看,发现稻苗全枯萎了,一棵也不剩!

楚人学齐语

——《孟子》

孟子试着问宋国的大夫戴不胜:“有一个楚人想学齐国话,应该让齐国人教他,还是让楚国人教他?”

戴不胜说:“当然是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打他,威逼利诱他,最终也达不到目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天天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他也说不了了。”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这一场战争打得真残酷。

一方打败了,兵士纷纷丢盔弃甲,一路溃败。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了。

一个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的兵士嘲笑那个跑了一百步的兵士说:“哈,哈,你这么怕死,逃得比我还快!”

无耻之徒

——《孟子》

齐国有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他不惜花费大批钱财娶了一个妻子又买了一个小妾。这个人经常外出喝酒,每次都喝得烂醉才回来。妻子问他跟谁在一起喝酒,他说全都是达官贵人。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小老婆说:“我们的丈夫每次出去,就一定要吃饱酒肉才回来,问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全是些达官贵人。但是从来没有显贵的人到我们家里来。我想悄悄地看看他究竟到了哪些地方。”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了床,悄悄地跟在丈夫后面,到他平日常去的地方去,走遍了大街小巷,都没有看见一个站着和他说话的人。最后只见他来到东门外的一个坟山坪里,走到上坟的人那里讨吃残羹剩饭;没有吃饱,又东张西望,再到别处去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他的小老婆,说:“丈夫是我们依仗着生活一辈子的人,现在他竟是这个样子。”于是就同小老婆一道咒骂她们的丈夫,骂着骂着就哭了起来。而做丈夫的还不知道这回事,洋洋自得地从外面走进来,在他的妻妾面前颐指气使起来。

看到他这样,他的妻子和小妾哭得更加伤心了。

偷鸡的理由

——《孟子》

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经常去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诫他说:“你这样做会害了你自己的。”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抬出这么多理由,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

逢蒙杀羿

——《孟子》

逢蒙向后羿学习射箭,没过多久,他便学到了后羿的全部本领。

他想:世上只有后羿的本领胜过自己,于是便谋杀了后羿。

孟子说,这件事后羿也有过错啊。

二子学棋

——《孟子》

有个棋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天下无人能比。

秋有两个学生跟他一起学棋。其中的一个学生一直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跟他学。另外那个呢,虽然也同样坐在那里听讲,眼睛也看着棋子,可是他对天上的飞鸟更有兴趣,所以老是记挂着在天空飞翔着的鸿雁,有时还甚至隐隐约约地听到鸿雁的叫声。因此他常想拿了弓箭去射鸿雁。

专心听讲的那个学生终成大器,很受别人推崇。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结果什么也没有学会。

子产和小吏

——《孟子》

郑国的子产很喜欢养鱼。有一个人买了一条活鱼送给了子产。子产叫管池沼的小吏把它养在池子里。那小吏把鱼煮熟吃了,然后匆匆忙忙地告诉子产说:“我刚把它放到池子里,它拘束不动,过了一会儿,便活泼舒展了,忽然一摆尾便游得不见了。”子产听了高兴地说:“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小吏心想:“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鱼煮熟吃了,他还说: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

小吏扶住子产,捶一捶子产的后背和肩膀,说:“大人,大人,你别激动呀!”子产说:“我是表面的激动,而你是内在的激动,懂吗?”

晏子使楚(一)

——《晏子春秋》

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便想戏弄晏子,特命人在都城墙角开了个门。晏子到了,楚人请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矮小的狗洞中爬进去。今天,我是出使堂堂的楚国,不应当从这扇狗门进去。”招待他的人只得换一条路,让晏子从大门进去了。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难道齐国就没有像样的人才吗?怎么派遣你作使者?”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横街竖巷,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张开袖子,可以遮住半边天;大家甩一把汗,整个天空就会像下雨一样;喧腾的人流中,人们肩并着肩,脚挨着脚,怎么会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要派遣你这样的人?”

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一个规矩:哪个国家的君主贤明,就派有远见卓识的使者到那里去;哪个国家的君主昏庸,就派不学无术的使者到那里去。我晏婴最没有出息,所以被派遣出使楚国。”

晏子使楚(二)

——《晏子春秋》

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到议事殿里。楚王说:“晏子恃才傲物,我要教训教训他。你们给我出个主意对付他。”

一个大臣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于是楚王就满心期待地等着晏子的到来。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大摆晏席招待他。酒兴正浓的时候,两个差役捆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道:“你们捆绑的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差役回答说:“是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宴子说道:“齐国人是不是都爱做贼?”

晏子站立起来,离开席位,一脸正色地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桔树和枳树只是叶子相似,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水土不同啊。现在,老百姓在齐国不做贼,一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惯于做贼?”

楚王自讨没趣,不敢再戏弄晏子,把晏子待为上宾。

治国如治鼠

——《晏子春秋》

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

晏子回答说:“最怕老鼠。”紧接着他为景公讲了一个故事:“有座土地庙,墙壁是用木板做成的,老鼠就穿洞住在墙壁里面。

老鼠经常跑出来偷东西吃,还咬坏器具,作恶多端。人们想消灭老鼠,老鼠就跑回墙壁里躲起来,人们对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为用烟火去熏老鼠,恐怕会烧坏墙壁的木板;用水去灌老鼠洞,又害怕把庙墙浸塌了。

因为土地庙的缘故,所以老鼠一直无法无天。”

挂牛头卖马肉

——《晏子春秋》

灵公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喜欢宫女们女扮男装。由于灵公的大力提倡,齐国上下都效仿起来。很快,整个齐国蔚为风气,所有的妇女,不论老少,都穿上了男装。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影响很不好。灵公便派官吏禁止,说:“如果再有女扮男装的,给我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不久,到处都可以看到:女人的衣服被撕破了,衣带被扯断了,可是女扮男装的风气仍然屡禁不止。

有一天,晏子拜见,灵公问他:“我派官吏禁止女扮男装。违者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撕衣断带的到处都有,可是女扮男装的风气还是制止不了,这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你没有发现宫内的人受鼓励,在宫外却严加禁止,正像店外挂着牛头,店内卖的却是马肉一样啊!君王要禁止女扮男装,只要在宫内禁绝,那宫外的妇女谁还敢再扮男装呢!”灵公说:“有道理。”于是禁止宫内女扮男装。没过多久,齐国上下再也没有妇女女扮男装了。

晏子的罪状

——《晏子春秋》

齐景公爱养各种有趣的鸟,烛邹每天为他养鸟。

一天,烛邹养鸟却让鸟跑掉了,齐景公大怒,要杀烛邹。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让我当面告诉他,然后再杀他,好吗?”

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派人把死囚烛邹带到宫殿里来,让晏子当面数落他的罪状。

晏子说:“烛邹,你知罪吗?你替我们国君养鸟而让鸟跑掉,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国君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使天下的人听到这事,都知道我们国君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

晏子数落完烛邹的罪状,请齐景公下令杀掉他。

齐景公说:“你这么说他,这不是明摆着的大道理吗,道理我已经明白了,还杀什么呀!”

叶公好龙

——《申不害》

叶公好龙是远近出了名的。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杯上刻着龙,在房屋卧室、门窗、梁柱上,全部都雕绘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了这件事,很激动,便下凡来看望叶公。真龙把龙头往窗前一放,叫着叶公的名字,叶公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东郭敞买官

——《商君书》

齐国有一个名叫东郭敞的人,有点学识。有不少人前来求学于他。东郭敞很想占有一大笔钱财。

就这笔钱财的用法,东郭敞和他的学生发生了争吵。学生们主张把钱财发放给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饥寒交迫。但东郭敞却要拿钱去买官。学生们都认为东郭敞是个伪君子、小人,都离开了他。

商君评论说:这个人吝惜还没有到手的金钱和官爵,超过了他现在已经拥有的那些门徒。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宰牛是远近闻名的,他杀牛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连牛也称赞庖丁把自己杀得很舒服。梁惠王连声称赞他。庖丁答道:“我之所以能干得如此熟练,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现在用起来还是很顺手。不过,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总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动作很慢,下刀很轻,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的。”

梁惠王说:“啊,庖丁,我现在明白了,原来杀牛也是一门手艺啊!”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但是她患有心痛病,经常双手摁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过,大家觉得她的样子好看极了。

村里有一个丑女名叫东施,她想:假如我学西施的样子,大家一定也会说我好看的。她也双手摁住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她哪里知道,村里的人看见她就像看到怪物一样,惟恐避之不及。

鲁王养鸟

——《庄子》

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的都城。鲁王从来没见过这种鸟,以为是神仙的化身,就派人把它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

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的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它。但是海鸟体会不到鲁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什么也不敢吃,没过两天就忧郁而死。

养斗鸡献国王

——《庄子》

纪渻子给国王驯养打架的公鸡。十天过去了,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没有。它们虚骄之气正盛,常常挑衅生事。”又过了十天,国王又去问纪渻子斗鸡训练好了没有,他说:“没有。它们听到一点声响,看到一点形影,就显得不冷静。”

又过了十天,国王又问,他说:“还没有。它们还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又过了十天,当国王再问时,纪渻子便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有的还间或啼叫一两声,但再也不变化无常了。看上去,呆笨得像木雕的一样,其实,它们沉着应战的精神已经全部具备了。”国王大喜,立刻拿着纪渻子训练的鸡去和其他王公大臣斗鸡较量,竟从未败过,果然厉害。

安分守己的残疾人

——《庄子》

支离疏是一个身体有着严重缺陷的人,他的背驼得太厉害了,一不留神还以为他背着一座小山呢。他虽然驼得非常厉害,但生活还是过得去的。他靠着缝洗衣裳,还足够养活自己;他每天去打扫粮食市场,用箕簸米扬土,得来的粮食还足够供给十个人吃。

每当国家征兵打仗,别人逃避兵役,惶惶不可终日时,他却可以捋袖伸臂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每当国家大兴劳役,他却可以因为驼背而不去服役;而每当国家给病残的人发救济粮时,他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分得为数可观的粮食。

像这样形体残废的人,都能安份守己,实实在在地过日子,那四肢健康的人就更应该严于律己了。

涸辙之鱼

——《庄子》

庄周整天一门心思地研究四书五经,把生活所需的油米盐醋都忘了添置,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庄周不添置,而是他没钱。于是他去找监河侯借钱。监河侯说:“好的,等我收到老百姓的租税,就借给你三百两银子,行吗?”

庄周听了很气愤,大声斥责道:“我昨天到这儿来,在路上听到叫喊的声音,四处张望,发现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我就问它:‘鲫鱼,你为什么到这儿来的?’鲫鱼答道:‘我从东海来,快渴死了,请你给我一升水救救命吧!’我说:‘好的,我就去游说吴、越两国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解救你,行吗?’鲫鱼气愤地说:‘如果我现在呆在东海,我也不会找你要水喝。你是站着说话腰当然不疼了。如果你非要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们派人引西江的水救我的话,那么我们只好在卖干鱼的案板上相见了。’”

臧和谷丢羊

——《庄子》

臧与谷两个人赶着羊到山坡上放羊,但最后把羊都弄丢了。别人问臧干什么去了,原来是挟着书籍读书去了;问谷干什么去了,原来却是赌钱去了。

这两个人做的事情不同,但是结果完全相同,都把羊弄丢了。

大树与鹅

——《庄子》

庄子带着他的学生到山间散步。他们远远地看见有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立着一个樵夫。那个樵夫看了一下大树,然后扔掉斧头坐在地上休息。庄子问那樵夫为什么不砍那棵大树。那人回答说:“这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听了,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因为没有用处,这棵树才能长得这么大,才能够继续活下去。”

庄子他们从山里走出来,住在老朋友家里。老朋友很高兴,要家僮杀鹅烹煮。家僮对主人说:“咱们那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吧!”

第二天,学生困惑地问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能尽享天年;后来,主人家的那只不会叫的鹅,却因为没有用处,而被处死。老师您说,要处在什么情况下才安全呢?”庄子笑着说:“做人和处事就应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斟酌。不过,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还是一种人为的选择,不能顺乎自然。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对了,实际上还是不对,还是不能从忧患中摆脱出来,难免受到连累。如果心中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观念,随波逐流,就不会这样了。那就可以做到:既没有人称赞,也没有人毁谤;有时是龙,飞腾在天;有时是蛇,深藏于地,随着时日一道变化,无所追求;有时向上,有时向下,与万物协调相处,同周围浑然一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就成了一个彻底自由的人,天地间任我逍遥,乾坤中随我驰骋。外界事物对我而言可有可无,而我是存在的。”

驼背老人捉知了

——《庄子》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树林里,看见一位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一粘便是一只,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孔子说:“老人家,你的手真巧啊,大概有什么好法子吧?”

驼背老人回答说:“是的。首先要练手腕,苦练五六个月后,当你举起竹竿,能在竹竿顶上放两颗弹丸不掉下来,那么捉起知了来,便很少有失误了;如果能够练到在竹竿顶上放三颗弹丸也不掉下来,那么失误的机会顶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能够练到在竹竿顶上堆放五颗弹丸也不掉下来,就十拿九稳了。除了练手腕,还要练站功,练臂力。我捉知了,身体站着像树桩竖立在那儿一样纹丝不动。拿着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树干一样不晃不颤。除了练好基本功外,在捉知了时,还要全神贯注,不管外界怎样嘈杂纷纭,我都不会分心,只有做到这些,捉知了才会成功,才能得心应手。”

孔子听了,回头对他的学生们说:“学习也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是驼背老人给我们的教训哪!”

美与丑的比较

——《庄子》

庄子往宋国去,夜晚在一间客店住了下来。店主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相貌漂亮,一个相貌丑陋。那丑陋的反而受宠爱,那美丽的反而受轻贱。

庄子问其中的原因,客店的年轻主人回答说:“那个生得美的自认为美丽而骄傲,我便不觉得她美了;那个长得丑的自己承认丑而谦卑,我便不嫌她丑了。”

庄子后来告诉他的学生:“不骄不躁,品端德高没有人会轻视你。”

东野稷翻马车

——《庄子》

东野稷驾着车子去见鲁庄公。只见那马车,一会儿进,一会儿退,车轮的痕迹,直得像木匠画的墨线;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旋转打圈,车轮的痕迹,很圆很圆。庄公认为谁也没有东野稷的驾车本领高,他命令东野稷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小圈子,再返回原地。

颜阖看到了这一情形,便进宫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车一定会翻。”庄公听了不高兴,默不作声。

不一会儿,东野稷果然翻了车,扫兴地回来了。鲁庄公便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会翻车呢?”颜阖说:“东野稷的马早就成强弩之末,而东野稷仍然扬鞭催马,这样下去,非翻车不可。”

史官作画

——《庄子》

宋元君命令手下史官详细画出他所管辖的山川河流图样。史官们不敢怠慢,急急赶来,一个个拱手拜揖,站在那里,他们装模做样,有的舐着笔尖,有的和着墨,却有半数人是外行。

有一个史官来得最晚,他从从容容,不卑不亢,拱了拱手,就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宋元君派人去观察这个史官。只见那个史官走进门去,解开衣服,盘腿而坐,袒胸挽袖,挥笔蘸墨,勾勒起来。宋元君赞叹说:“这个史官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才懂画图!”

畏影恶迹

——《庄子》

有一个年轻人,竟然莫名其妙地畏惧他自己的影子和厌恶自己的脚印。他飞快地跑着,想离开它们。他脚提得越快,脚印也就越多。他跑得越快,影子也似乎跟得越紧。他认为自己跑得太慢了,就跑得更加卖力,不肯休息片刻,终于耗尽力气死掉了。

这个人想甩掉影子,却不知道站在阴处;想消灭脚印,又不知道静止不动,真是笨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曹商使秦

——《庄子》

曹商是宋国人,宋王派他出使秦国。宋王给曹商配置了两辆豪华的马车。曹商深谙吹捧奉承之术,深得秦王喜爱,秦王便赏了他一百辆非常奢华的马车。曹商洋洋得意地回到了宋国。

曹商去见庄子,向庄子夸耀说:“像您这样住在贫穷的村子里、狭窄的小巷中,靠编麻鞋过生活,饿得脖子枯瘦、脸孔蜡黄,这是我赶不上您的地方。但是,一旦说服大国的君主,就有上百辆的车子做我的侍从,在这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认我比你强。”庄子回答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那报酬是:能够动手术割疮的,赏一辆车子;能够给他舔舐痔疮的,赏五辆车子。治的病越下作,得的车子越多。您大概舔舐了他的痔疮吧?不然,为什么得到的车辆这么多呢?老兄,你不感到惭愧吗?”

鹤腿和鸭腿

——《庄子》

农夫养了一只鹤和一只鸭。他看到鹤的腿很长,而鸭的腿却很短,感到很别扭。

他便拿来刀锯,把鹤的腿锯下一截,去接在鸭的腿上。这样一来,鹤和鸭的腿便一样长了。

农夫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没过多久,他养的鹤和鸭都死了。

望洋兴叹

——《庄子》

河伯是黄河之神。他看到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大浪滔天,气势雄壮,无数支流齐汇一起,河面非常宽阔,隔岸望去,分不清牛马与人。于是,河伯骄傲地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

有一次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走去,来到北海。面对辽阔无际的大海,他才意识到自己太渺小了。他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无限感慨地叹道:“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就目空一切,认为自己了不起。我就是这种可笑的人。今天,我见到了海洋,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要是我不到这里来,那么我还会认为自己怎么的了不起,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利斧削灰

——《庄子》

郢地有一个人在干活的时候,一不留神鼻子上沾了一点白石灰,不是很多,只有苍蝇大小。他便请朋友石匠用斧子砍去白石灰。

石匠挥起斧头,“飕”地一下子,正好把郢人鼻子上的白石灰完全砍去,一点也没有伤着鼻子。郢人站立在那儿从容自若,浑然无事。

周围的人看了,感到不可思议。

后来,宋国国王听到了这件事,特地召石匠进宫,命令石匠表演用斧子砍石灰。

石匠说:“国王啊,不瞒你说,我的朋友死后,我就再也没有用斧子砍过石灰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山和王屋山是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山高峰险,横亘七百余里。

山北有个老翁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的家正面对着这两座大山,道路被大山阻隔,走路要兜很大圈子,令愚公家人很烦恼。

愚公召集全家大小,说:“这两座大山堵住我们的去路,出入不便,我们大家一起出力搬掉这两座大山,好吗?”

大家都举手同意。只有愚公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凭你们这点力气,连个小山丘也铲不平,怎么能搬掉这两座大山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泥土和石块往哪儿倒呢?”

大家都说:“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就往渤海滩上倒吧!”

第二天,愚公便带着子孙们动手挖起山来。邻居寡妇的一个孩子,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来帮忙。大家挖土的挖土,凿石的凿石,挖出来的土块和石头用畚箕运到渤海滩去。来来往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黄河边上有个聪明的老头儿,名叫智叟。他看了这情景,劝告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连山上的草木都很难除掉,怎么能搬掉这两座大山呢?”

愚公叹了口气,回答说:“你怎么还是那样不肯动一下脑筋呢,我看你还不如那寡妇的小孩!只要我们有决心,怎么搬不掉这两座大山呢?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添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代传一代;而这两座大山,只会一天一天地少下去,再不会增高了。区区两座大山有何值得畏惧的呢?”

智叟被说得哑口无言。

山神听了愚公的这番话,怕他挖山不止,就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了,命令天将帮愚公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走了。

纪昌学射

——《列子》

飞卫是远近闻名的神箭手。纪昌拜飞卫为师,跟他学射箭。

飞卫说:“你先要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边,两眼直盯着来去不停的梭子。这样坚持学了两年,即使锥子直刺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眨。纪昌告诉飞卫,他的眼睛已经达到了要求。

飞卫说:“功夫还没有学到家呢。还要把眼力锻炼好才行。要做到把微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东西看得清晰。练好了眼力,我可以考虑教你学射箭。”

纪昌便用一根牛毛,系上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十天之后,那虱子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大得好像车轮。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都像巨大的山丘了,他抓起良弓利箭朝那只虱子射去。不偏不倚,正好穿过虱子的中心,而悬挂的牛毛却没有射断。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向纪昌庆贺道:“你的射箭水平已经超过我了。”

疑邻偷斧

——《列子》

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他的邻居偷去了。他仔细地观察起那个邻居,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情以及关门的动作,像极了一个偷斧头的,并且越看越像。丢失斧头的那个人恨得咬牙切齿。

没过多久,那个丢失斧头的人在自己的家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人,正派得很,丝毫不像一个偷斧头的人了。

长生不老

——《列子》

燕王得知有人懂长生不老的绝妙方法,很高兴,立刻派出手下去跟他学习,还没等学会,那个懂得长生不老方法的人便死了。

燕王怨恨起那个被派去学习的人,怪他没有抓紧学习,错过了把长生不老的方法学到手的机会。燕王想杀掉这个人。

身边的大臣得知这个情况急忙面见燕王说:“连懂得长生不老的人都死了,你又何必惩罚不明就理的人呢?”

燕王觉得大臣说得有理,便放过了那个无辜的人。

齐人抢金

——《列子》

齐国有一个人,他处心积虑地想得到金子,不仅白天想着金子,连晚上做梦也梦见金子。

一天早晨,他走过金铺子门口,冲进去抓起金子就走。

人们当场就把他捉住,扭送到官府。

官吏问他:“你胆子倒不小,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抢别人店铺的金子!”

那人回答:“官老爷,冤枉啊,在抢金子的时候,我眼里只有金子而目中无人啊!”

燕人返国

——《列子》

有个燕国人,出生在燕国,长在楚国,到了老年才回到燕国。

路过晋国时,一起赶路的同伴欺骗他。同伴指着晋国的城市说:“这就是燕国的城镇。”那人听了,放声大哭。同伴又指着土神祠说:“这便是你家乡的土神祠。”那人便唉声叹息起来。同伴指着一栋房屋说:“这便是你先辈的房子。”那人痛哭起来。同伴指着一处土堆说:“这便是你祖先的坟墓。”那人已泣不成声了。同伴哈哈大笑起来,对他说:“我先前是哄你的,这里才是晋国呢。”那人为自己的轻信而羞愧起来。

回到了燕国,真正看到了燕国的城市与祠庙,真正看到了祖先的房屋与坟墓,他反而不那么悲痛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