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有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1:12:29

点击下载

作者:陆生作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蔬菜有故事

蔬菜有故事试读:

内容提要

一日三餐,四季鲜蔬,蔬菜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蔬菜背后,有哪些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花朵里面,隐藏着多少无法述说的情感与源流?人类,到底该如何与蔬菜相处?本书以节气划分,讲述了二十四种蔬菜精彩而丰富的来历和故事、趣闻与诗意,让读者重新检视日常餐桌上的蔬菜,感受万物的生机与美好。版权页书名:蔬菜有故事作者:陆生作著CIP号:第032249号ISBN:978-7-122-33949-2责任编辑:张 曼 龚风光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序我坐在春风里沐浴陆春祥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

陆生作发来《蔬菜有故事》《虫子有故事》两部书稿,嘱我在前面写点什么。我边读边想,脑子里长久浮现的一个词是:如坐春风。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如此顽固地占据着我的头脑,读完书稿,想明白了,他这两部书稿,有知识,有故事,有传说,有童话,更有作者的亲历和体验,而所有这些元素,大多都能调动起我的情绪,我的思绪一直跟着他的文字在游走。

仿佛,此刻,晴朗的夜空,我们就坐在家门口,沐着三月的春风,面对宽阔的田野,听他娓娓讲述季节里的蔬菜,从马兰头、竹笋、蕨菜、香椿、南瓜、黄瓜、丝瓜,讲到茄子、番薯、冬瓜、大蒜、萝卜,这些蔬菜,都带着魂灵。刚刚耙过的稻田里,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陆生作又从眼前的蛙,讲到蜻蜓、蝉、蜈蚣,讲到蜜蜂、蚯蚓、蚕,这些虫子,都伴着我们成长。从立春讲到立冬,陆生作把我们日常的蔬菜、身边的虫子,细腻而生动地讲了一遍,我有些着迷。

无论蔬菜,无论虫子,它们都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是至亲,任何时候,我们都离不开它们——我们永远的朋友。

陆生作蔬菜和虫子的故事,也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少年记忆。

拣竹笋说一下。

我们白水村的山后面,以及后面的后面,山连着山,岭接着岭,到处都有竹林,大竹林,小竹林,一望无际。春天伴着第一响的雷声后,那些竹林就渐渐热闹起来。生产队里那些毛竹林,就会有黑黑的毛绒绒的笋尖钻出,只消几天时间,就出落得有模有样了。那些粗壮的“笋小伙”,绝对不能挖,生产队会派林管员,严加看守,因为要将它们培养成毛竹林。生产队里每年都要用大量的毛竹,农活中需要许多的竹篾制品,甚至还要拿毛竹卖钱,这也算是一宗比较大的收入了吧。但管理即便如此严格,也仍然会有人偷偷地挖几根,春毛笋炖咸肉的味道实在太诱人了。

拔野笋,是农村小孩的必修课。野笋长的地方太多了,田间地头,只要有几棵小竹子,就一定有笋可拔,随便几个地方转下来,就有一小袋了。但要想拔到更多的笋,就一定要去较远的深山,那些野笋和那些野茶一样,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辛和努力才会拔到。现在,我的左手掌心里,还有一道隐约的小疤痕,那是放学后拔笋,不小心被竹尖深深刺中留下的。

野笋拔回,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连夜剥开,否则容易老掉。剥笋这个活,其实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我们的方法是,用手抓住笋壳的苗尖,来回搓软,将笋壳左右两边分开,再将披开的笋壳用手指绕几圈,用力一扯,半边笋肉就完全露出,用同样的方法,左右两下,一支鲜笋就剥好。然而,剥笋会造成手指的损伤,时间一长,手指就痛得受不了,但笋必须剥完。剥完一部分后,马上就要煮,加上适量的盐,一锅锅煮,然后再一根根摊到竹篾上或团箕里,晒干就可收藏了。

味道鲜美的野笋干,几乎成了农村家家户户的必备。

野青笋干、油焖春笋之类,只是大自然春天的代表作品,其实,说竹笋,还必须言及冬笋。冬笋具有一种别样的美味,杜甫就有诗:“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他以通感的方法写出了冬笋的别致,同时也表明,咱们的前辈吃冬笋的历史很有些年头了。

冬笋藏在竹林里地底下,不像春笋,冒出头,直接挖下就是了。冬笋往往藏得很隐秘,寻找它不仅要靠力气,更要靠眼力。依据老爸的掘笋经验,挖冬笋,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看毛竹长什么样,长冬笋的竹一定粗壮健康,勃勃生机;二是竹林里的泥土,一定要肥而厚,贫瘠之地,长毛竹都困难,别说冬笋了。

中国人向来讲食药同源,所以,笋也是一种良药。《名医别录》云笋: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又云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难怪,中国人说起笋,总是没完没了的。

再说虫子。

虫子就是动物,只不过是小型的。关于动物,我写过一本《笔记中的动物》,谈得比较多,我仍然持“我们和动物在同一现场”的观点,意思就是我们和动物,谁也离不开谁。

研究者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动物植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老鼠和人类有99%相同的骨骼结构,人类跟黑猩猩有98.5%的基因是一样的,人类和西红柿也有60%的基因相同。而且,很多动物都有感情和情绪,它们也有严密的社会组织,如狼,如狗,如蚁,如猴。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大约只有文化和历史,会思考,会质疑,会直立行走,有不断进化的大脑。

只是,人类掌握着对动物们的生杀大权,人类会将各种动物弄死,并用它们的尸骨当药,来替自己疗伤。人类还在无休止地消费动物,一条蚕一辈子只活短暂的28天,一生吐的丝却有千米长。

明朝作家谢肇淛的《五杂俎》卷之十一,对动物的灵性如此总结:

虾蟆于端午日知人取之,必四远逃遁。麝知人欲得香,辄自抉其脐。蛤蚧为人所捕,辄自断其尾。蚺蛇胆曾经割取者,见人则坦腹呈创。

麝知道人要取麝香,在被追得走投无路时,会自己将麝香挖出丢给追赶者;那蚺蛇也一样,人类要割的是它的胆,被追得穷途末路时,会将肚子上的伤口露给人看,别害我了,我的胆已经被你们割走了。这样才会逃过一劫。

几百年前,尼采在大街上曾经抱着一匹马的头失声痛哭:“我苦难的兄弟啊!”虽然被人送进疯人院,但尼采并没有疯,在他心里,也许,他认为“人类是我唯一非常恐惧的动物”(萧伯纳语),恐惧人,是因为人类的快乐常常是以牺牲另一个动物的生命为前提的。

蜜蜂有多重要?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人类也将仅仅剩下四年的光阴!是的,在人类利用的一千三百多种作物中,有一千余种需要蜜蜂授粉。

忽然想到了美国作家菲利普·斯蒂德的一个小童话《阿莫的生病日》:

有一天,动物管理员阿莫生病了,他平日里温柔照顾过的动物们,纷纷坐着公交车去看望他,这些动物有大象、犀牛、乌龟、企鹅、猫头鹰等。

情节简单,场面却万分温馨。我想,人和虫子蔬菜之间的关系,他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我坐在春风里沐浴,春风不仅是我的,也是蔬菜和虫子们的。

是为序。丁酉初夏杭州壹庐1 立春 山药

山药则孤行并用,

无所不宜,

并油盐酱醋不设,

亦能自呈其美,

乃蔬食中之通材也。

云南有座哀牢山。旧辰光里,哀牢山里有个小国家,这里的国王、大臣、百姓可能都是龙子九隆的后代。

这个小国家常常被周围的一些大国家欺负。

某年深秋,又有大国派出军队来欺负它了。虽然国家小,士兵也不多,但国王还是勇敢地率领将士们拼死抵抗。他们先把老人、孩子、妇女安全地转移到深山里,后来,他们战败了,也躲了进来,凭借天险,保存最后的力量。大国的军队追到山下,气势汹汹,但山势陡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们几次进攻都没有取胜,不少士兵被小国人用石头砸得头破血流。大国的将领想,小国人逃进深山里,满山石头、树木、枯草,人没有足够的粮食,马没有足够的粮草,撑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出来投降的。大国的军队封锁了所有出山的道路,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就等着小国人出来投降呢。

深秋过去,大雪飘下来了。大国的将领走出帐外,仰天大笑:“真是天助我也!”他高高兴兴地在帐外堆了一个高大的雪人。

一个月过去了,山里毫无动静。大国的将领估计,小国人的粮草快耗尽了吧。

三个月过去了,山里仍然毫无动静。大国的将领推算,小国人的粮草肯定耗尽了,他们怎么填饱肚子呢?一定是把战马杀了充饥。

五个月过去了,山里还是毫无动静。大国的将领判断,小国人已经把战马吃光了,他们再不投降,就得活活饿死在深山里了。大国的将领派一名士兵朝山上喊话:“下山投降,可免一死。”作为回应,山上射下几支冷箭,直中那名士兵的胸口。

近六个月过去了,山里依然毫无动静。大国的将领断定,小国人已经死亡过半,活着的也只剩下一口气,估计连走路都没什么力气了。大国的将领开始放松警惕,整天饮酒作乐,士兵们也卸甲歇息,他们打算冲上山去了。

可大国的将士们还没行动呢,情况就起了变化。一天半夜,他们正在酣睡。山上冲下一支强大的军队,犹如天降神兵,杀将过来。大国的将领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顿时慌了神,一看情形不对,他骑上一匹马,左冲右突,跑得无影无踪。军队的将领都跑了,群龙无首,自然乱成了一锅粥。小国人转败为胜。因此,一个传言长了翅膀,散播开来:小国人被困深山中长达半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怎么就打败了强大的大国军队呢?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山神的帮助……

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小国人不仅没有被饿死,经过半年的休养反而变得兵强马壮,主动出击,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有营养的食物。在深山中,到处生长着一种藤,浑身长有不软不硬的刺,椭圆形的叶子墨绿而厚实。夏天,它开出白色或淡绿色的花,冬天干枯。

小国的军队撤退进深山之后,确实遇上了粮食问题;加上天降大雪,大家的心情是绝望的。饿急了的战马,没有草料就啃食枯藤。这一啃,啃出了希望。一个士兵看到战马啃食枯藤,就用长矛挖出枯藤的根茎,用来充饥。没想到,根茎的味道还很好,甜甜的、脆脆的。其他人看见这根茎能吃,立刻跟着去挖。人是铁,饭是钢,吃了根茎的小国人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才有了半夜里的奇袭,大获全胜。

小国人为了纪念这种救命的食物,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山遇”,意思是在绝望的深山里遇到的好东西。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食用“山遇”,发现“山遇”不仅能像粮食一样滋养人,而且还有健脾胃、补肺肾的功效,能够治疗脾虚、泄泻等病症,于是人们就将“山遇”改名为“山药”。

山药,如今在菜市场很常见。

我小时候,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山药这种东西,更不要说吃过山药了。那时候,我吃的仅限于家乡土地出产的本地货。我在故事里看到过“山药蛋”和“山药”,它们一字之差,只要把这个“蛋”滚走,就是山药了。于是,我从山药蛋推测出山药是什么。山药蛋是马铃薯,也叫土豆。土豆有点儿圆,所以叫蛋,那么,山药是什么形状的呢?

我第一次吃到的山药,叫铁棍山药,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形状正如铁棍。那是多年后了。我上大学,进了城。切成一截一截蒸熟的山药,剥皮吃,粉粉糯糯的,有点儿像番薯、芋艿、土豆之类,但又不大一样;若蘸点儿白糖,就更好吃了;蘸点儿酱油呢,也好吃。真是稀奇。

现在吃山药就方便多了,菜市场里天天有卖。交通方便了嘛,网购也很方便,比杨贵妃吃荔枝还要方便。有时候,开来一辆大货车停在小区门口,满满一车山药,一只小喇叭高声叫卖:“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正宗的铁棍山药……”而且,山药的烧法也挺多:山药炖鸡汤、山药排骨汤、清炒山药片、南瓜山药粥,等等,都挺好吃,真应了李渔的记载。abc

山药则孤行并用,无所不宜,并油盐酱醋不设,亦能自呈其d美,乃蔬食中之通材也。(摘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 解a 孤行:本义是独自行事。这里与“并用”相对,指山药单炒。b 并: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c 呈:显出。d 乃:是。

译 文山药则既可单炒,也可和其他食材相拌杂烹煮,即使不放油盐酱醋,也能显出它那独特风味,它是蔬食中的通材。

如果让我挑选,我选蒸熟的、一截一截的山药,剥去皮,先尝尝它的原味,再蘸点儿白糖,入味。只是,这么吃,不是当菜吃,而是当饭吃了。

相传,三国时期,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经过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叫勐旺的地方。当时,恰逢梅雨天,天阴阴的,雨绵绵的,人软软的。一路上,军队走过危险的沼泽地、水流奔腾的大江小溪、高低起伏的原始森林……行军几个月,目的地还没到,却又陷在另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带来的粮草快要耗尽了,整支军队饥寒交迫,人疲马乏。诸葛亮心疼将士们,便下令安营扎寨,休息几天。

士兵们被迫到森林里寻找食物充饥。森林是个大宝库,在森林里寻找食物,对一个或几个人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但对一支军队来说,那就太难了!不过也有好处,人多力量大,可以猎一头野猪烤着吃——可野猪长着四条强壮的腿,又有锋利的獠牙,不容易逮啊!即使逮到了,大家也不够分啊。所以说,古代打仗,粮草先行,是很有道理的。没有粮草,这仗是打不下去的。

惊喜的是,将士们在森林里发现一种藤,藤上长着刺,地下结着像刺猬的块茎。他们把块茎挖出来,埋在火堆里煨熟,香香的,糯糯的,肚子填得饱饱的。

将士们非常喜欢吃这东西,给它起个名号——刺山药。

一餐吃完了,将士们摸摸饱饱的肚子,又到山上去挖。经过几天的休整,他们就靠这刺山药恢复体力,士气大振。最终,军队安全地走出了神秘的原始森林。从此,勐旺百姓也认识了这种生长在深山野林里的“山珍”,也叫它刺山药。

将士们在山野间安营扎寨,肚子饿了,埋锅造饭。我猜,顿顿吃煨熟的刺山药也不行吧?虽然食材单一,但吃法可以创新呀,很可能有的士兵把刺山药煮成粥来吃。陆游在《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中说:“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意思是,秋夜漫漫,饥肠辘辘,没法集中注意力,读书读不下去了,这时喝杯山药熬成的粥,舒服,满足,完全胜过那些佳肴美味。

据史书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人种植山药了。在古代,山药叫薯蓣。唐朝时,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而改为“薯药”;宋朝时,为了避宋英宗赵曙的讳,而改为“山药”,一直沿用至今。

山药,山药,它还真是一味药。之前,哀牢山里的小国人已经把这个答案告诉我们了。有时候,我们对“药”的理解,要分开来看,药可医身,也能医心。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昧良心的夫妇。这个媳妇总盼着婆婆早死,每天说些难听的话,气婆婆;吃饭呢,只给婆婆喝一碗能照出来人影的稀粥。时间长了,婆婆浑身无力,卧床不起。老话说养儿防老,儿子养大了,不懂孝敬,偏又娶了这么一门媳妇,婆婆哭在心里,泪往肚里流。

村里有位老郎中,心地善良,他知道了这件事,想帮老婆婆一把。他将计就计,假装在路上巧遇那媳妇,假装不经意地说起她婆婆年轻时就很让人讨厌。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那媳妇也来劲了,张口就开始数落婆婆的不是。老郎中心里直叹气,但他悄悄地说:“我这里有一包药粉,拌在粥里给你婆婆吃下去,保管她活不过一百天。但这粥要稍微稠一点儿,不然能吃出味儿来。”

那媳妇想了想,恶向胆边生,问道:“这药贵不贵?”“如果你要,我便宜点儿卖给你。”

那媳妇觉得花小钱解决大累赘,划得来,就向老郎中买了一包药粉,回去拌在粥里给婆婆吃。十天之后,老婆婆能起床活动。三个月后,老婆婆不但没死,反而养得白白胖胖,逢人就夸媳妇好。怎么回事呀?前边说了,老郎中是“将计就计”,他卖的药粉,其实是一包山药磨成的粉。

后来,这对夫妇知道老郎中的良苦用心后,羞愧难当,痛改前非,老婆婆可以安享晚年了。你看,这山药,救的可不止老婆婆一个,他们一家都被救了,特别是那对夫妇的良心得到了医治。

山药有不同品种,据说古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所产的山药特名贵,有“怀参”之称,而刺山药成名最晚,但品级也很高。

对啦!山药削皮之后,摸起来黏糊糊、滑溜溜的,如果你对它过敏,请小心远离,不然痒起来可不好受。我上次削了一次皮,现在想来还有点儿痒呢。02 雨水 青菜

青菜择嫩者,

笋炒之。

夏日芥末拌,

加微醋,

可以醒胃。

加火腿片,

可以作汤。

亦须现拔者才软。

如果这辈子只能吃一样蔬菜,我选大白菜,好吃,吃不厌,据说它还是蔬菜之王呢。如果能选两样蔬菜,我选大白菜和青菜(又称油菜)。如果能选三样呢,我就再加一盘茄子。

为何选这三样?没道理好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吃罢了。

隆冬时节,霜打了青菜,有点儿蔫,有点儿甜,菜油爆炒,起锅时再放一小勺白糖,吃起来更甜滋滋了,真是冬日美味。

青菜,实在普通,在乡村家家户户都有,多到给猪吃或烂在地里。想起高中时去县里参加辩论赛,中午在大饭店吃饭,老师叫我点菜,我第一个就点了“香菇青菜”。老师说,难得出来吃饭,点点荤菜,青菜平时都能吃到。可我就喜欢吃青菜,他们就笑我“没出息”。偶尔想起这件事,时光就会倒流,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吃鱼吃肉是富贵的,所以总期待过节过年。一过节过年,家里就有好吃的,不像现在,平时的饭菜跟过年的饭菜也没啥区别了,甚至“追求”艰苦岁月,上大饭店吃饭,偏爱农家菜,非要来一份五谷杂粮。恍惚间,才发觉当年的美好,而当时不知也不觉。其实幸福很简单,一盘青菜足矣,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心满意足。

小学时,老师讲过一个民间故事,至今还有记忆,但时间久了,只能说个大概了。

年三十,灶爷来人间吃饭,谁家的菜吃得最舒服,来年就让他家发大财。所以家家户户届时都杀鸡宰猪,客客气气地招待灶爷。灶爷挨家挨户吃,不是鸡鸭,就是鱼肉,吃得满嘴油腻。来到村尾,是户贫苦人家,只有一盘腌菜、一杯清水。腻坏了的灶爷,一吃腌菜,哇,好清口啊。真好,真好,这是今年最好吃的菜,来年让他家发大财。果然,第二年,这户人家发了财。其他村民来问:你是用什么招待灶爷的啊?他一五一十回答,只用了一盘腌菜、一杯清水。大家都记在心里,有样学样。又到了年三十,灶爷又来人间吃饭。哪晓得家家户户都是一盘腌菜、一杯清水,吃得灶爷好没胃口。又来到村尾,这家去年贫苦,今年已经发了财了,为了感谢灶爷赐福,他家诚心准备了鸡鸭鱼肉。结果,灶爷又在他家吃得最舒服,来年继续赐福给他。

这腌菜,在乡村,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在我小的时候,奶奶做腌菜,要做一大水缸。我虽然年纪小,但能派上大用场——把脚洗干净,站在水缸里,奶奶把青菜一层一层、整整齐齐铺在水缸里,每一层青菜都撒上几把盐,我的任务就是把青菜一层一层踩严实。最后,满满一缸青菜,上头压几块大大的鹅卵石,过些日子,就是一缸腌菜了,能吃好长时间,而且只吃它的菜梗,菜叶是切掉扔掉的。在杭州,有一盘名菜叫“炒二冬”,就是冬腌菜炒冬笋片。我对腌菜没多大兴趣,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小时候吃饭,有时夹了菜,端到门口边玩边吃,那炒熟的腌菜,被太阳一晒,吃到嘴里是苦的。

青菜有很多种做法,最简单的是清炒或水汆。饭店菜单上,最常见的是腐皮青菜、香菇青菜、肉片青菜。某日看到清代袁枚写青菜,真是开了眼界,大有讲究啊。

青菜择嫩者,笋炒之。夏日芥末拌,加微醋,可以醒胃。加火腿片,可以作汤。亦须现拔者才软。(摘自袁枚《随园食单》)

在读《随园食单》之前,还真没吃过新鲜青菜炒笋,试了一回,味道还不错。现在民宿遍地开花,去农家吃饭,端上一盘青菜来,总说它还带着灵气。新鲜的青菜,味道就是好,难怪袁枚说青菜“须现拔者”。他是个食客,听他的没错。

袁枚,杭州人,33岁辞官后住在南京,买下了随园,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在南京,流传着一个与青菜有关的民间故事,不知袁枚是否听过?

南京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这个“青”,指嫩嫩的青菜秧苗,做成菜秧汤,好喝,美味。

说起这菜秧汤,得回到明朝去。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就想着法子谋害文武大臣,军师刘伯温因此跟他闹翻了。一个说,我不要你,我也能坐江山;另一个说,我不保你,我回家也能吃饭。两人较起劲来了,结果刘伯温辞官走了。

刘伯温走的时候,大将军徐达送他。刘伯温和徐达,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都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刘伯温要回家种田去了,徐达舍不得,但又没办法,送了一程又一程。到了渡口,刘伯温对徐达说:“徐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送到这儿吧。你以后要在庆功院遇灾,我给你个锦囊,危难之际,你要打开锦囊看一看。”徐达接过锦囊,装在身上,也没在意。什么庆功院,他听都没听过。

话说回来。朱元璋为什么要害文武大臣呢?这是马娘娘的主意。在没有坐天下的时候,马娘娘和朱元璋有个内情——他们没成亲就好上了,好得乱七八糟。这些事,那些老臣们知道得清清楚楚。现在,她是娘娘了,要母仪天下,如果把当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丑事挖出来,传开去,不仅做不了天下人的榜样,还会被天下人笑话呢。慢慢地,马娘娘有了心病,生怕老臣们出他们的丑,就像安了一批炸弹在身边,不知什么时候爆,这感觉太难受了。于是,她想了个办法——盖一间庆功院,把老臣们请进庆功院住下,在里面吃好的喝好的。这样,相当于把老臣们囚禁起来了,就不怕他们走漏风声了。

后来,庆功院盖好了,一帮文臣武将被请进了庆功院。他们一个个都认为自己有汗马功劳,国家太平了,确实也该享受享受了。徐达也住了进来,可他把刘伯温说过的话忘了。

事到如今,马娘娘该放心了吧?不,她还是有些担心。她是个心狠的人,觉得不会开口说话的人才是最安全的。怎么办呢?总不能让皇帝直接下一道诏,将这些老臣全杀了吧?这会惹出大麻烦的!马娘娘想起了自己的绝活,她会演周文王的后天八卦,相当灵,她挑了个时辰,算了一卦,乐了!这些老臣不出一百天,就要死。为什么要死呢?你想啊,一百天,光吃鱼肉荤腥,天上飞的,地上走的,随便吃,就是见不到青,这要起火啊!可这些文官武将还被蒙在鼓里呢。

就这样吃到七十天,有人熬不住,就讲了:“这喉咙怎么糟歪歪的呀?”

又有人讲:“我也是。”

徐达一听,自己喉咙也发糟呢。他终于想起刘伯温临走时曾讲过:庆功院要遇灾……他赶忙把锦囊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黄袋子,打开一看:咦?没有别的,全是菜籽,里面塞着一张纸条,写着“见潮而撒”。徐达心里有数,就把菜籽撒在墙根潮湿的泥土上。这些老臣每天吃饱喝足了,夜里常来这墙根撒尿,所以,这片土特别潮,也很肥壮。当时,天又热,没几天,这菜籽出得快,长得快。大家一看,好家伙,一片绿莹莹的青菜秧苗。可是,这点儿菜秧,大家怎么够吃呢?是到你嘴里,还是到我肚里呀?为难。

徐达想了想,说:“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啊,要死都一起死,把这点儿菜秧拨拨弄弄,烧一锅汤,大家都喝点儿,不就都有份了吗?”

老臣们就把这些菜秧用大锅烧成汤,一人打一碗,一碗下肚,真灵,精神好多了。而且,这青菜秧还特别肯长,你这里拔,它那里还长着呢。大家就天天喝碗菜秧汤。

到了一百天,马娘娘又算了一卦,坏了,老臣们不但没死,而且一个个都吃胖了。这是怎么搞的呢?再算一卦,啊!原来是刘伯温破了她的法。

这青菜秧苗救了老臣们的命,青菜也就成了保命菜,谁不爱它呢?

这样的传说故事,跟历史没多大关系,但为菜秧汤做了极好的广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菜的国家,与其说青菜种在地里,还不如说青菜种在我们的胃里。因为我们爱吃青菜,所以它才变得普普通通——从来物以稀为贵嘛!青菜多多,其实也显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刘玺的人,他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过着穷日子,百姓爱戴他,叫他“青菜刘”。当然,也有叫他“刘穷”的。虽然人们叫他“青菜刘”是因为他穷,与“面有菜色”这个词语一样,突出的是穷,但是,转念想一想,“青菜”与“清官”连在一起,是不是也有别样味道呢?

有人说:“握一棵青菜在手,莹白浅碧的菜梗,一片片抱得紧实,颜色一点点往上递升,直至叶瓣墨绿。摸一摸,润泽有脂感,如玉,汁水饱满——当是有生命的玉。”这写的真是太好了!

对啦!等青菜抽了节,发了花苞,吃它的菜心,也是极美味的。此刻,回想起小时候的菜心肉片炒年糕,唇齿之间,竟有了味道,真馋人。可现在吃不到那个味道了,回忆也真残忍!若是哪天也有一块房舍边的私家园地,留得青菜看菜花,菜花黄,蝴蝶忙,咿呀咿呀哟!03 惊蛰 马兰头

马兰头菜,

摘取嫩者,

醋合笋拌食。

油腻后食之,

可以醒脾。

马兰头,我小时候吃过的,记得是在水里汆熟,切碎,与切得小小的正方体的豆腐干凉拌。现在,很久没吃了,倒是荠菜吃得多。每次进馄饨店,点一份荠菜肉馅的,就想起马兰头来。

在家乡,田野之间,多有马兰头,没人管,有人采,就在春月里,妇女和女孩拎着菜篮子,一把小剪刀,蹲在一片翠绿之中,剪断一个又一个马兰头,如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所说,这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如果采多了,新鲜的吃不完,还能晒成干,可以做包子馅。

马兰头,有几个有意思的别名,分别是紫菊、螃蜞头、鸡儿肠、田边菊。

带上个“菊”字,好理解,它是菊科马兰属的。紫菊,是因为它开紫色的、像菊花的小花。我小时候一定见过它的花,但如今闭上眼睛细细想来,竟然没一点儿印象。可能是童年的我奔跑得太快了,耳边只有富春江边的风声,眼里映着知了翅膀上的纹理,马兰开花,那是女孩的事。现在想来,竟有一丝可惜。从网上能找到马兰头的花,像一张灿烂的笑脸,但没法跟记忆匹配起来。记忆中实在是没有它的样子,忽觉得错过了也就回不去了。

为什么叫螃蜞头?我不知道。螃蜞,富春江边多的是,夏日傍晚,在江边走动,螃蜞窸窸窣窣忙着躲避。与餐桌上常见的螃蟹相比,螃蜞个头小;背偏方形,而螃蟹偏圆形;八条腿,长满黑黑的腿毛,有男子气概;但两只大脚上光溜溜的,跟螃蟹很不一样。若伸进洞去捉螃蜞,被它的大脚钳住,那就等着流血吧,它轻易不会松开的。我这么熟悉螃蜞,也算得上认识马兰头,但为什么叫它“螃蜞头”,却实在摸不着头脑。

还有,叫“鸡儿肠”,我也是不懂的。难道是小肚鸡肠的意思?还是说,马兰头的茎很细,用鸡肠子来形容?

马兰头为什么叫马兰头?据说,它以前叫马拦头。能够拦住马头,应该是马儿喜欢吃的野草吧。一匹马驮着主人走来,见路边有马兰头,实在受不住诱惑,停下来吃几口,惹得主人发起火来。或者,马兰头长得很好,遮住了小路,挡住马儿的去路。问题是,马兰头能长这么高吗?《中国蔬菜品种志》载:“多年生草本。株高40~70厘米。叶互生,叶形多变异,有椭圆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叶长4~6厘米,宽1.4~2厘米。绿色,叶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叶面平滑或有毛。”唉!这与我记忆中的马兰头又出现了偏差。我只记得它们在春天的样子,矮矮的,嫩嫩的,恣意长在大地上,或是青色的茎,或是红色的茎。它怎么会长这么高呢?如此看来,它确实能拦马了。我也被拦住了,与家乡隔得越来越远了。

马兰头,如荠菜一般,肯定有人工栽培的。

但是,人总爱尝尝野味,就像一头放养的猪与养殖场里的猪,其肉质的味道是不一样的。长在田野间的马兰头是顽强的,是野性的,风是它的朋友,青蛙是它的朋友,甚至蛇都在它的遮蔽下安安稳稳地睡了一个午觉。自从人们发现马兰头可以拿来吃之后,它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是尝鲜;其二是救难,在饥荒的时候,马兰头填饱过不少人的肚子;其三是药用,药食同源,袁枚有如下记载。a

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摘自袁枚《随园食单》)

注 解a 醒脾:治疗脾受寒湿所困而运化无力的方法。

译 文马兰头菜,摘取它嫩的部分,加上醋,与笋块拌起来吃。特别是吃油腻之后,吃几口马兰头拌笋块,清爽可口,还能用它来治疗食欲不振,令胃口大开。

据说,宋代名医钱乙用马兰头替人治过病。他写有《小儿药证直诀》,被誉为儿科鼻祖。

有一回,他白天看了一天病人,实在累;晚上总算得了闲,于是和好朋友聊天喝酒,爽快!有什么下酒菜呢?时鲜货,是他妻子从河边挑来的野菜——马兰头。

忽然,门外传来了小孩的号哭声,由远渐近,不一会儿,一位妇人领着一个号啕大哭的小孩来到了门前。妇人一见到钱乙,连忙跪下磕头,哭着说:“我儿子在山上玩耍,腿被蛇咬了,疼得要命,请神医救救孩子。”

钱乙立马站起身来,紧皱着眉头,仔细瞧了瞧小孩的伤口,说道:“还好,不打紧。”可他心里犯了愁:这个时候街市上药铺早已关门了,药到什么地方去取呢?

他灵机一动,桌上吃的马兰头也能治蛇咬伤啊。他转身从家里抓了好几把马兰头,交给那妇人,并告诉她:“回去将这些马兰头洗净,其中一把捣烂挤汁敷在小孩伤口上;剩下的水里焯一下,挤干切末,用麻油、酱油、糖拌和,一日三餐做菜肴给小孩吃。”

妇人感恩不尽,回家后遵照钱乙的吩咐,一一照办。第二天,那小孩果然疼痛减轻了,不久,被蛇咬伤的地方也好了。

我猜测,这故事只是为了突出钱乙是个“神医”罢了。被蛇咬,哪能如此简单处理?除非那本就是一条毒不厉害的蛇。不过,马兰头确有药效,有朋友亲身体验过:“小时候在家,手脚碰破了,奶奶总会抓一把马兰头,放嘴里嚼碎,敷在我的伤口上,立马感觉伤口凉凉的,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刚好是春天,请找个机会,去做一份“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剪一点儿野味。如果是其他季节,去看看马兰头是否真长到了那么高,如果它正开着花,那多美好!如果你只能去菜场买一把马兰头,那也是好的,我告诉你两段卖马兰头的吆喝声,让你找一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马兰’”的感觉。

对啦!在《西游记》中,有一回,唐僧师徒曾在一个樵夫家里吃了多种野菜,其中有“烂煮马蓝头,白熝狗脚迹”。马蓝头,就是马兰头。狗脚迹呢?它好像跟马兰头好配啊!也请你去找找它是什么吧!它的叶子很像狗脚印呢。04 春分 竹笋

笋十斤,

蒸一日一夜,

穿通其节,

铺板上,

如作豆腐法,

上加一板压而榨之,

使汁水流出,

加炒盐一两,

便是笋油。

其笋晒干,

仍可作脯。

竹笋是从竹子的根部长出来的。

春天有春笋,春笋能长成竹子。冬天有冬笋,通常不会长出地面。因此,如果冬笋没有被挖出来,就都烂在地里。

竹笋算得上是美味,可偏偏有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都说“人不可貌相”,竹笋就可以“貌相”了?当然不行!往小了说,竹笋是道菜,多少人喜爱它呀;往大了说,竹笋还能帮人发家致富。不信?来瞧瞧这一位。金山玉笋

明朝年间,光泽司前的山旮旯里有一个村庄叫郑家坑。村头上住着一个叫郑谋利的人,光听“谋利”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个生意行家。没错,他家开了家造纸坊,制作连史纸卖。这连史纸又称连四纸,是出了名的东西,历来为书法家、画家钟爱。做出一张连史纸,要仔细地经过整整七十二道工序,哪一道都不能马虎。一旦做成了连史纸,便给了它千年的寿命,纸白如玉,永不变色。

有一年,郑谋利把连史纸运到城里墟场上卖,卖的可都是上等货,但因卖连史纸的人实在多,就卖不出好价钱了,自然也赚不了几个钱。有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亲戚跟他讲,从水路把连史纸运到老远的汉口去卖,准能卖上好价钱。

郑谋利来到汉口,住在一家姓周的老板开的客栈里。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心里想着要节俭些,鸡鸭鱼肉就不吃了,平时在家里配饭的菜多半是笋干和粗菜,于是他每日叫伙计煮笋干配饭。

周老板见姓郑的客商每日只吃笋干配饭,鸡鸭鱼肉和其他蔬菜都不沾,心想这位客商一定是个大财东,对他十分敬重,每日小心侍候,不敢有半点儿怠慢。

个把月过去了,郑谋利运来的一船连史纸卖了个好价钱。他想早些回家,就找到周老板结算住店钱。哪晓得周老板算盘珠子一打,差点儿把郑谋利打晕过去——光他每日吃笋干的菜钱,就把卖连史纸得来的钱花去了大半。他万万没想到,山里人根本不稀罕的笋干在这里竟值那么多钱,比鸡鸭鱼肉还贵得多,而且这里的笋干还远没有家里的笋干好吃。不过,这时明白已经太迟了,他赔了这次买卖,连归厝(回家)的盘缠还是央求周老板借的。

郑谋利回到家里,把这次做生意亏本的事讲给村里人听,大家听了都觉得这是个奇事。郑谋利脑子活,回来之前就想好了,这次买卖是赔了,但换来一门好生意,他跟村里人商议,到厝背(屋后)的大山里去做笋干,然后运到汉口去卖。

来年开春,郑谋利和村里一伙人来到金山脚下,搭篷住下,整日挖笋,做笋干。这年正值春笋大年,两个大仓库都积满了笋干。郑谋利看得两眼放神采,信心满满。秋凉时分,郑谋利把笋干运到汉口。这一回,他还是住在周老板的客栈里,送了周老板几斤笋干,把去年借的盘缠也还上了。

第二天,郑谋利在十字路口的大墟场摆了摊,他有意当着众人把笋蔸切去长长的一截丢在街道上。过路的人见了这一片片澄黄晶亮的笋干,都围上来问价,还有些贪小便宜的人趁没人注意,赶紧捡起丢在地上的笋蔸藏进衣兜里。郑谋利向围上来的人说:“在我家乡,笋多得不得了,这笋蔸丢得满地都是。”说完,他还打开一捆笋干,你一片、他一片地分给左右街坊,众人乐得眉开眼笑。就这样,郑谋利的笋干生意在汉口打开了销路,做得顺顺利利。

后来,周老板与郑谋利结拜成兄弟,他们一起在汉口开了一家笋干店,为笋干取了个好名字——金山玉笋,意思是,那笋是从金子一样的黄泥山上生出来的,又白又脆,胜过白玉。

打那以后,出自郑家坑金山上的笋干便出了名,越销越远。

这郑谋利是福建人,从方言“厝”“墟场”就可以看出来。

我国南方多竹笋,对郑谋利来说,竹笋再普通不过,但换一个角度去看,这土货就是土特产啊,把它贩卖到北方,不就值大价钱了?古往今来,多少生意人做的都是东西贸易、南北买卖啊。所以说,东西都能值大价钱,关键看它卖在什么地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新鲜竹笋做成笋干,方便保存,可以多吃一段时间。这与把肉做成腊肉、把菜做成腌菜是一样的道理。把食物的保存期变长,是充满智慧的一件事。

那么,谁是第一个把竹笋做成笋干的人呢?天目笋干的传说

临安天目山早就出名了,它由东西两座山峰组成,东边的叫东天目山,西边的称西天目山。目,是眼睛的意思,一座山为什么叫天目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比喻:苏东坡上奏疏《乞开杭州西湖状》,“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王观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黄幸玲写诗《湖》,“湖是大地的眼睛,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亮的眼睛里”;王蒙作文章《湖》,“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你看,它们都跟水有关。在天目山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清水,便有了“天目”美名。

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个叫萧统的人来到山清水秀的天目山。他走啊走,走进一片葱翠的竹林,捏捏这支小竹,摸摸那支毛笋,十分喜爱。不知不觉,他在竹林深处迷了路,但他并不着急,仍慢悠悠地走着。

这萧统是什么人?论起来大有来头。他是梁武帝的长子,南朝梁国的太子。那年,他母妃去世,伤心难过;商议家事时,又与父皇发生了争执;加上太监鲍邈之从中挑拨,使他受到父皇的指责。他是个性刚强的人,决心离开是非之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不,他来到了天目山。走在竹林里,满眼翠竹,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走啊走,他看到远处有一间茅屋,便放开脚步,朝它走去。一进茅屋,见有一个老和尚,盘着莲花座,捧着经书在默念。萧统不便打扰,就在一旁等待。闲着无事,他走过来,踱过去,步子很轻;看看窗外天色,他摸了摸肚皮,转个身,见屋里有笋,煮一锅吧。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老和尚收好经书,打了个哈欠,慢慢站起来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摇头,一边自言自语:“唉!太深奥了!”老和尚所说的深奥,一点儿也不假。当时由梵语翻译过来的经书用词深奥,而且,那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读到哪个字该停顿,凭的是个人的水平。老和尚一走,萧统就摊开经书,一句话一个圈,认认真真地圈点起来。他从小聪明,五岁时就遍读了四书五经,这圈点的活儿对他来讲,难度不大。他是太子,更是读书人,这圈点的活儿一上手,就把锅里正在煮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当他想起了笋,揭开锅盖一看,笋已煮得干干的了。“呀!笋干了。”“笋干”就这样被叫出名来了。他皱起了眉头,一边想,一边撕着笋干。撕啊撕啊,石桌上撕满了一大堆。他想:笋这么干,怎么办呢?转念一想,回锅再煮一煮吧!

过了一会儿,老和尚回来了。萧统这才放下手上的经书,连忙揭开锅盖,一看,愣住了,眼前是满满一锅汤啊。原来,刚才笋干放少了,水加多了。也难怪,他是太子嘛。老和尚一看,先是愣了一愣,然后尝了一口,啧啧嘴,高兴地说:“汤真鲜!比吃笋还好呢。”萧统也尝了尝,果然清香可口,味道蛮鲜。笋干泡汤,就一传十,十传百,被传开了。直到现在,用笋干泡汤,人们还是喜欢把它撕成条,吃起来方便,笋味也浓。

所以说,这笋干是太子萧统发明的呢。

接下来的几年里,萧统就在天目山修禅、编书,把《金刚经》分了章节。因为用眼过度,眼睛看不见了,幸亏老和尚取来泉水,洗一洗,才复明。至今,天目山上还有“洗眼池”呢。

竹笋不仅能做笋干,还能榨取笋油。笋油?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它是怎么榨取的呢?

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作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

a作脯。(摘自袁枚《随园食单》)

注 解a 脯:本义肉干,本文中指笋干。

译 文取十斤新鲜竹笋,蒸上一日一夜,把竹笋的关节处都打通,铺在板上,像做豆腐一样,在上面再加一块板,板上再压一些重物,让竹笋的汁水流出来。把这汁水收集起来,倒入锅中,加一两食盐,炒一炒,笋油就做好了。被压榨过的竹笋,晒干,仍可以做成笋干。

全世界竹子有500多种,所以,竹笋的种类也很多。有一种笋挺特别,叫不孝笋。不孝笋的传说

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位儿媳,总嫌婆婆吃得多做得少,经常对她发脾气,一不顺心,骂是轻的,还要动手打婆婆呢。照理说,儿媳这么不孝,儿子应该站出来啊。谁知,儿媳吹吹枕头风,儿子慢慢变得跟儿媳一个心眼。

他们实在不该这么做啊!这位老婆婆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靠上山找野菜、挖竹笋才把这个独生子拉扯大,还给他娶了媳妇。原本以为能享几年福,却不料媳妇一进门,老婆婆竟堕进深渊去了。儿子和媳妇吃好的、穿好的,老婆婆吃剩饭剩菜、穿破衣烂裤,她心里苦啊!

有一回,儿子挖回来一担竹笋,儿媳故意将竹笋切成头尾两截,煮熟以后,将那又粗又老的笋菩头给老婆婆吃,那又脆又嫩的笋尖留给自己吃。老婆婆没牙齿,哪咬得动笋菩头,只好暗暗流泪。

灶神看不下去了,将这事告诉了山神。山神很恼火,在周围的竹山上施了法术。从此,山上的竹笋变了样,笋菩头变得又白又脆,笋尖却又老又粗。

过了些日子,儿子又挖来竹笋。媳妇照样那么做。她怎么也想不通,往日脆嫩的笋尖,如今却怎么也咬不动了。这天晚上,他们夫妻做了同样的梦,梦里,山神对他们说:“你们不孝顺老人,连笋也不服气呢!今后,你们就吃硬笋尖吧!”

从此以后,这种笋,被人们叫作“不孝笋”。“不孝笋”与“不孝顺”读音相近,所以人们才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既然有“不孝笋”,那就有“孝笋”——比如,“孟春哭竹,快快出笋”“孔立哭竹,雨后春笋”。竹笋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吧。05 清明 蕨菜

蕨,

状如大雀拳足,

又如人足之蹶也。

故谓之蕨。

我们这里,每到正月间,蕨菜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听到山上有一种比牛虻大一点儿的小蝉,在“呃——呃——”地叫唤,一直叫到蕨菜长成草为止。因为它叫得有气无力,声音懒洋洋的,所以有人把它叫作“懒虫”。为什么这种虫子要这样叫呢?

古时候,有个山村侗寨里有一对夫妇,他们结婚三年,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闺女,两口子爱她如珍宝。不幸的是,第二年,当爹的得了暴病死去,丢下母女两个。当娘的哭得死去活来,太悲痛了,没有心思给闺女取名字,只叫她“婢”。按照侗家的习惯,“婢”的娘就叫“奶婢”了。

这奶婢也蛮能干,家里家外样样都在行。她决心不再嫁人,拼死拼活地把婢养大,希望将来老了有个依靠。她十分疼爱婢,捉条泥鳅,捡个螺蛳,摘个野果,都留给婢吃;宁愿自己穿得破破烂烂,也要省出一匹布来给婢穿新衣。婢渐渐长大了,奶婢暗暗高兴。

侗家有句老话:“女大七八会捞虾,长到九十会纺纱,十八十九会当家。”可是奶婢的这个女儿却反常,越疼越懒,越大越傻。不但什么事也不帮奶婢做,还动不动就哭鼻子,成天向奶婢讨好吃的。都十一二岁了,她还常常要奶婢背,晚上要抱她上床睡觉,有时还会尿床。

一天清早,奶婢要去外婆家拿麻,用来纺线。婢哭起来,赖在地上,要奶婢背她一起去。外婆家也不远,上个坡、下个坡就到,但要背个十一二岁的胖娃娃来回走二十多里路,实在是够累人的。奶婢七诓八哄,蒸好糯米饭,煮好咸鸭蛋,说快去快回,外婆家有什么好吃的一定给她带来。这样,婢才笑了,从地上站起来。

奶婢到了外婆家。外婆把昨天上山采来的蕨菜蒸得软软的。奶婢吃了蕨菜,取了麻,就匆匆地往家赶。

远远地,奶婢就看到,她那宝贝似的婢早在门口等候,伸开两手要好东西吃。

到了家门口,奶婢说外婆家没有什么好吃的。婢不相信,摸摸奶婢的肚皮,硬说她在外婆家吃了鸡,又吃了鸭,肚皮都吃得这么鼓鼓的。奶婢说中午吃的是蕨菜,婢偏不信,抱着她的大腿号啕大哭,非要她打开肚皮看个清楚。奶婢突然来了气,拿把破鱼刀把肚皮划开,倒地死去。婢翻开肚子一看,全是蕨菜。见奶婢死了,这时她才放声“奶也——奶也——”地哭了。年长月久,她哭叫得喉咙干了,声音哑了,连“奶也奶也”都叫不清了,变成“呃——呃——”的了。

这是个侗族故事,里边出现了蕨菜,但跟蕨菜也没有太大关系,可我就是想把它放在开头,我想说,做人还是要勤快一点儿的。

我挺勤快的。每年清明上山扫墓,下山途中,沿窄窄山路左右三五米范围内,和家人一起,折一把“蓝鸡头”回家烧来吃,时鲜货。家乡话中,“蓝鸡头”就是蕨菜。我不知道这三个字该怎么写,照发音标上汉字,跟中学时学英语一样,“古德毛宁”,有明星范。但我敢保证,“头”字肯定是对的,折来吃的,就是它的嫩头,而“蓝”字大概也不会错,折来的蕨菜,茎上有绒绒短白毛,色青也有蓝,若水里一煮,倒都是紫色的了。唯独这“鸡”字,真说不准,难道蕨菜头上卷曲像鸡冠?可能吧。

在蕨菜的别名中,“拳头菜”这三个字真是形象。《本草纲目》载:“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如小儿拳,长则尾开如凤尾,高三四尺。”这条记载,可为“拳头菜”作注解,但还不够形象,忽略了它的茎。《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就绝了:“初生如蒜苗,无叶……亦似小儿拳,故曰拳菜。”把蕨菜与蒜苗联系起来,妙极!古人对一样事物的描述真是到位,短短几个字,形象却精致、丰满。大概他们时间慢,没手机、没电视、没网络,所以能静心琢磨,我们则比较难做到。

蕨菜还有一个别名,我对它很有好感,叫“龙爪菜”。龙的传人对“龙”总有特别的情感,在字里行间遇着它,便会多看它一眼。

相传,很久以前,布依族有个心地善良的漂亮姑娘,她是村子里做蜡染的高手。有一次,她病了,躺在床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气息奄奄。家里人着急,请郎中配药,没用;请鬼师来家里驱鬼,也不灵验。真是急得人心头痒痒,又使不上劲。

一天,她说,想吃龙爪菜。母亲就上山去采,洗净,烧给她吃。想不到啊,她吃了以后就觉得舒服多了,还能坐起来了。母亲见龙爪菜对女儿的病有用,连着上山去采。靠这龙爪菜,姑娘的病竟然好了。

一家人都很高兴,这姑娘更高兴,把这救命的龙爪菜画在蜡染布上。别人一看,布上染了龙爪菜,好看,充满了生命力,便纷纷模仿起来。慢慢地,龙爪菜便成了布依族蜡染的常见图案。

农谚说,蕨菜摘来是宝,不摘便是草。这是因为蕨菜长得快,刚刚破土而出,逢清明时节雨,一夜间便长两三寸。蕨头呈拳头状是最佳采集时间,三四天后,拳头一伸开,茎就老了,不能吃了。《埤雅·释草》载:“蕨,状如大雀拳足,又如人足之蹶也。故谓之蕨。”鸟雀之足握起来像蕨菜拳头,再次佩服古人的比喻功夫。古人对蕨菜的了解,超乎我的想象,从第一个吃蕨菜的人到用蕨菜、蕨根做成各种美味,其间有多少人如神农尝百草一般。仍是《本草纲目》载:“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内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粔妆,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这“涎滑”感受,我有体会,即使水里煮过再烧菜吃,嚼在口中,仍是滑滑的,而“粔(油炸食品,类似麻花)”“线”我都没尝过,好奇它们是什么味。如番薯粉做起来一样吗?

蕨菜被记载在药书中,自然是一味药。前面,它救了一位姑娘;这回,它救了一位土郎中。

我们知道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八仙之中,有一个铁拐李。相传,他姓李名玄,拜太上老君而得道成仙。他本来长得帅帅的,也不用拐杖,不幸的是,他神游时,肉身误被徒弟火化了,所以他的魂魄没了居住的地方。让魂魄无所依靠飘来荡去吗?不行啊,还是要给它找个房子。凑巧,路边有一具饿死的尸身,他就附上去了。从此,他的形象变了,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手拄铁拐,还有了“铁拐李”的称号。

有一天,铁拐李漫无目的地闲逛到了深山老林里,经过一个破旧的茅草屋,听到里面有人在不停地痛苦呻吟。他摇摇头,叹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茅屋里,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躺在床上。几句交谈之后,铁拐李明白了:这是一位土郎中,得怪病好多年了,每年春天都会复发,疼痛难忍。为了医好自己,他也曾多方求药,但没有任何疗效。每到春天来临,他就住进深山里,采药止痛。可这一回,药还没采呢,病却先发了,所以,他只能躺在床上呻吟。

铁拐李不忍他再痛苦下去,出门去给他采药,土郎中千恩万谢。可在铁拐李把药采回来之后,土郎中怀疑起来:这不是蕨菜的嫩芽吗?怎么可能治好我的怪病呢?我也真是,怎么会相信一个瘸了腿的潦倒的乞丐呢?唉。

铁拐李早晓得土郎中是怎么想的,说:“这确实是蕨菜,只要你按时服用,药到病除。”说完,他当着土郎中的面,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土郎中惊得一下子坐起来,难道是神仙下凡?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吃下了蕨菜,没想到果然灵验。后来,他才知道,那潦倒的乞丐竟然是八仙之一铁拐李。

好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铁拐李啊。接下来,我要说一个“狠”的!传说中,蛇都是由蕨菜变来的。不但蕨菜能变蛇,而且这蛇还能变回蕨菜去。a

太尉郗鉴,字道徽,镇丹徒。曾出猎,时二月中,蕨始生。有b一甲士,折食一茎,即觉心中淡淡,欲吐。因归,乃成心腹疼痛。经半年许,忽大吐,吐出一赤蛇,长尺余,尚活动摇。乃挂著屋檐前,cd汁稍稍出,蛇渐焦小。经一宿视之,乃是一茎蕨。犹昔之所食,病

e遂除。(摘自陶渊明《搜神后记》)

注 解a 镇:镇守。b 乃:就。c 焦:干燥。d 一宿:一夜。e 除:去掉。

译 文太尉郗鉴,字号道徽,在丹徒县镇守。他有一次曾率士兵去打猎,当时正值二月中旬,蕨菜刚刚长出来。有一个兵士,摘了一根蕨菜的茎来吃了,顿时觉得腹中翻肠倒肚想呕吐。因此回来以后,就患上了心腹疼痛的疾病。大约经过了半年时间,有一天他突然剧烈呕吐,吐出来一条红色的蛇,约有一尺长,还是活着的,能动弹。兵士就把这条蛇挂在屋檐的前面,稍稍滴出些汁液,蛇就逐渐干燥而变小了。过了一夜之后再看这条蛇,它已经变成了一根蕨菜的茎,就像上次他吃下去的蕨茎一样。他的病也就好了。

蕨茎化蛇,是不是惊讶得目瞪口呆?其实,这只是古人对大自然了解不深,如“腐草化萤火虫”“蛇化鸡”“竹紫变鸡”一般,太不科学,但山间蕨菜之旁,真的很可能有蛇游过,我就见过。如果你去山间折蕨菜,可要注意安全啊。06 谷雨 香椿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

香椿树,家乡话叫“黄椿树”或“王椿树”,方言发音“黄”“王”不分,我实在辨不清。如果让人挑选,估计有人会挑“黄”,有人会挑“王”,而且各自都能讲出一番道理来。若问我,我挑“王”,理由是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而这棵椿树,人间八千年才抵得上它的一个季节,人间三万两千年才是它的一年,那它多长寿呀!绝对是长寿之王啊,所以叫“王椿树”合适。另外,有两个民间传说也支持“王椿树”。

西汉末年,皇太后的侄子王莽夺了汉家天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一个叫刘秀的人,站出来跟王莽对着干。有一年春天,王莽派兵追杀刘秀,追了几天几夜,也没能抓住刘秀。刘秀去哪儿了?他躲在一间旧屋子的房顶上,旁边有棵香椿树,他靠吃香椿叶子过了三天三夜。如果没有这棵香椿树,刘秀即使没被追杀,也饿死了。

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建立了东汉。有一年春天,他回想过去,对太监说:“那年朕被王莽追杀,是一棵树救了朕的命。它的叶子尖尖的,叶筋密密的,吃起来香香甜甜。今日想起来,不能忘了它的恩德啊,朕要报答它,封它为王。”

几天之后,太监陪刘秀去郊外踏青。刘秀看见了一棵椿树,叶子尖尖,叶筋密密,他突然下马跪拜,像当年秦始皇拜荆条一般,然后道:“朕念你恩德如天,封你为百树之王!”

皇帝金口一开,就传开去了。可是,刘秀封错了!当年救他的是香椿树,受封的却是臭椿树。这也难为刘秀了,香椿树和臭椿树长得太像了,但是,一个香,一个臭,怎么能一样呢?所以,每到春夏清晨,香椿树总爱滴露珠,这是香椿树对刘秀的误封表示伤心呢。

另一个传说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相传,唐太宗从洛阳出发,前往辽东督战。路途遥远,连日颠簸,他非常疲倦。贴身女官高惠通担心他的身体,便找了一户农家,说明来意,请农人给唐太宗做点儿好吃的。农人很高兴,但又很为难,按当地风俗,招待贵客至少要有四道菜,可家里只有一只母鸡两个蛋,怎么办呢?院子里有一棵老树,枝上长满了嫩芽,他灵机一动,四道菜有了——清炖母鸡、嫩芽炒蛋、蒸鸡蛋、嫩芽裹面糊油炸。

饭菜做好了,农人高高兴兴端上桌,高惠通一看,却生气了:“你竟敢给当今皇上吃树叶?”农人吓得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说了家里的情况。高惠通向唐太宗作了禀报。唐太宗笑着走进了院子,饱饱地吃了一顿。“真好吃!肥嫩清脆,满口清香。”他问农人,“这是什么菜?”

农人指了指院子里的老树:“就是那树上的嫩芽。”

唐太宗又问:“这是什么树?”

农人为难了:“我也不知道,好像没有名字。”“我给它取个名字吧。”唐太宗想了想说,“现在正是开春,用树芽做出的菜又很香,就叫它‘香春’吧。”

唐太宗东征回朝后,第二年春天,他想起了“香春”,便吩咐人去采摘、烹饪,与大臣们一同分享。大臣们品尝后,个个赞不绝口:肥嫩、叶紫红、油汁厚、香味浓、无木质、清脆可口!唐太宗龙颜大悦,将它封为“百树之王”。因为它是树,唐太宗给“春”字加了个“木”字旁,便叫它“香椿”。

俗话说,房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我老家房子四周有十几棵香椿树,小如碗口粗,大如水桶粗、三四层楼房高。采摘香椿头,是个技术活。爬梯子当然可以,就是不够灵活,所以一般都找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头绑一把柴刀或镰刀,双手举起竹竿,刀锋勾住枝条,用力一拉,树枝跌落在地,捡起来,嫩芽一掰,一碗菜就有了。这绑好的竹竿与刀,平躺在房子墙根,用时俯身一提,直到芽头老去、枝繁叶茂了,才会把它们解开。在春天,竹竿与刀有一场约会,挺好。

我喜欢吃香椿,每到春天,母亲总会早早烧一碗,通常是香椿炒蛋,偶尔也有香椿炒鲜竹笋或者香椿拌豆腐。香椿那股异香,不仅留在唇齿之间,更在记忆之中。现在,城里的菜场到了春季就有卖香椿的,但味道比不上家乡地道。母亲总说,喜欢吃的,说它香;不喜欢吃的,便说它臭。这么说是对的,各有所爱嘛!但是,椿树真是分香椿和臭椿的,乍一看,容易把它们搞混认错,前面刘秀误封就是这个原因。在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以前并不知道。徐文兵在《春季话养生》一文中如是说:香椿树高大、挺直,质地坚实、细腻。古代多用香椿木来制作车辕、乐器和家具什么的,堪称上等木料。而臭椿可就不行了,它生来矮小不说,还七扭八歪,质地疏松粗糙不成材。香椿叶根部是浅绿色,叶梢部是黄褐色;而臭椿叶根部是深绿色,叶梢部是灰绿色。另外,香椿叶的边缘有稀疏锯齿,而臭椿叶则没有。此外,更大的一个特点是香椿每一枝叶片数目总是双数;而臭椿每一枝叶片数目则是单数,它总是在几对之外,上端再多长出一片来。当然,区别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一片叶子用手一搓,用鼻子闻闻是什么味儿:香味儿,就是香椿;如果浊臭刺鼻,就像药肥皂味儿,那可就是臭椿了,绝对不能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