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3:08:4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作者:王峰排版:青杨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ISBN:9787802222458本书由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前 言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都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企业所用时间的长短又大不相同。

有的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了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让人“望洋兴叹”。不知情者会认为,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的企业必定有一个实力雄厚的领导班子,其中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专业水平无人能比。这种说法虽然与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非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成功企业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成套、实用的经营策略。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自身的发展策略,这要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遵循创业、发展、辉煌这一途径。“万事开头难”,创办一个企业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在于创办者的胆量,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充分诠释了胆量对一个人创业的重要意义。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又何谈创业?哪里还会有发展与壮大呢?

企业要发展就要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快的成长起来。许多成功企业把竞争对手称做“竞争队友”,它认为竞争对手可以促使自己更强大。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惟一不同的是,战场上耍的是刀枪,而商场上靠的是整体决策。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所以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团队建设,他们会从能力、学识、修养、精神面貌等各方面培养自己的团队成员,让自己的团队是一支高素质,有朝气的队伍。

另外,以人为本、用质量说话、打造人格品牌等,都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书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用微妙的语言、意味深长的哲理、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向广大读者详细地阐述一个企业创业、发展、辉煌的过程。

成功之路千万条,读透此书,您会在创业之旅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第一章初生牛犊不怕虎,绝不小看自己

牛根生说:“不要小看我们小地方,小地方的人不想则已,一想便是着眼全国的大事!上海有一千多万人,上海的企业只要占领上海,就能做中国的老大老二;北京也有一千多万人,北京的企业只要占领北京,也能做到中国的前几名;而我们呼和才一百多万人,只有像鄂尔多斯广告语说的那样——‘温暖全世界’,才能在全国排上名次。”做企业就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这股虎劲,有了这股虎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1、动力源于目标,认准了就全力去做

每个人都有目标,可能实现目标的人却不是很多,究其原因是缺少恒心。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往往是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为目标的实现而行动起来以后,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此时,需要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方法继续干下去,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由成功走向卓越的基石。

大凡取得显著成绩的人,都具备睿智的眼光、极强的行动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睿智的眼光帮助他们确定奋斗目标,行动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既然认准了就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立即付出行动、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找准了目标不付出行动,或没有目标盲目的奋斗,或有了目标毅力不够坚决,都无法抵达成功的彼岸。

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使你无法越过,如果你被障碍束缚了手脚,原地踏步或向后退缩,纵使理想再崇高、目标再明确,一切也将成为泡影,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困难重重。纵然如此,为什么世界上存在着那么多成功人士呢?因为他们在折磨和苦难中没有驻足,依然全力挺进,失败没有动摇他们实现理想的信心,他们有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与意志,正是这一点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案例一:

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公司

从1978年起,牛根生就在伊利工作,他从一名洗瓶工一直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可以说为伊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伊利也为他记下了辉煌的一页。

然而,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却认为牛根生不再适合担任副总裁的职务,并予以罢免,原因是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牛根生已不再适合担任此职。牛根生在伊利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呼和浩特科技兴市贡献一等奖,呼和浩特市特级劳动模范称号”等等,但面对被免职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他带着自己的荣誉,带着心中的梦想离开了伊利,当时他四十三岁。牛根生深知人才市场上已经不再考虑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因此,决定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公司,心动不如行动,目标确定以后,牛根生就为此付出了行动并坚持不懈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当时,和他一起被伊利免职的还有几名中层干部,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共同策划大展拳脚的方案,再加上牛根生具有多年乳制品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乳业怪才”的称号,更坚定了他们获胜的信心。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牛根生首先就克服了这一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创业之初,被免职的几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伊利的股份,为了筹集资金他们卖掉了股份,凑了100多万元。要想成立公司,区区100万根本不够,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只能一切从俭,以200元租了一间办公室,牛根生兼任董事长和总裁。

牛根生以前的老下属得知此事后,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融资,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很快筹借了700万元。然而困难与挫折不会因偏袒某人而不将磨难降临到他头上。他们筹集资金的消息被人向有关部门告发了。经过调查发现,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竟有700多万元人民币,有关部门准备以非法集资的罪名处理他们。然而,困难并没有让他们放弃目标,心中依然坚守着“认准了就做,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到底”的信念,牛根生和同伴为了澄清事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可结果在很长时间内还是受到了监控。

磨难如雪球,越滚越大,这只是刚刚开始。

蒙牛公司诞生后,兴建厂房是当务之急,他们在呼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找到了一片空闲的土地。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有几棵老头树,虽然这些老头树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是一旦砍掉就会被戴上毁林的帽子,要知道这顶帽子可是不轻啊!但为了兴建厂房,这片老头树不得不砍掉,结果有人把这件事告到了国家林业局,事情顿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在和林格尔县县长的帮助下,他们才在困难中解脱。据牛根生回忆说:“企业新生时,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如今回忆蒙牛初创的过程,用“艰难奋进,顽强拼搏”八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牛根生人如其名,的确具有一股倔强的钻劲,既然有了目标就不畏困难、艰险,为之付出努力,而正是这股劲才使蒙牛集团成为今日乳业中的佼佼者之一。

案例二: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20世纪50年代前后,地产业在香港开始初露端倪。1947年,中国银行曾以每平方英尺251.44元的价钱,投得中环一块官地,创下了当时地价的最高纪录。同时内地资金大量涌进香港,香港的各行各业一度蓬勃,这个时候“联邦特惠税”优惠政策在香港实施,中外商人纷纷涌到香港,社会对土地和楼宇的需要自然日益增加。

香港人口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也激增了好几倍。抗战结束时,香港人口仅有50多万,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口已经超过150万。

资金的涌入,人口的激增,这些都促使香港地产行业逐渐繁荣起来。刚刚从海上转到陆上的霍英东审时度势,看到了机遇,决定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押在地产上。

当时香港的地产市场一向由英资财团垄断,华人很难与他们共享。尽管有人反对霍英东投资地产,但他敢想敢干,而且坚信自己能在英资独霸香港地产市场的情势下,另辟蹊径,闯出一条新路子。1953年6月,霍英东创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册资金是465万元,霍英东准备以霍兴业堂为旗舰,纵横香港的地产市场。尽管霍英东当时对地产业知之甚少,但是他想在地产行业大展身手。

自从成立霍兴业堂之后,霍英东不再满足于把钱换成黄金储存保值,他想拥有一幢属于自己的大厦。霍英东认为,拥有一幢大厦不但能把现钱和黄金转移到物业上来,安全保险,而且还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身价,也便于在地产界的发展。所以那时,他全部心思放在了大厦上。

后来霍英东了解到香港的世家——利氏家族有意出售位于铜锣湾的使馆大厦。大厦是公寓式结构,建筑面积大、建筑材料好、装修材料高档,是香港当时最大、最高级的大厦之一。

霍英东立即到使馆大厦察看,感觉不错。随即,他亲自去拜见利家当时的掌门人——利铭泽。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利铭泽对霍英东还算尊重,对价钱并没有斤斤计较,双方答应以280万港元成交。随后,霍英东和律师审看了使馆大厦的屋契等资料文件。经过几天的准备,霍英东和利铭泽相邀见面办理买卖手续。见面时,霍英东拎着一个大袋。两人寒暄几句坐下,霍英东连忙把大袋递上去,对利铭泽说:“哦,给你!”霍英东说他既没有支票也没有在银行开户。听霍英东这样一说,利铭泽哭笑不得。但利铭泽心地很好,他对霍英东说:“霍先生,其实买楼也好,做其他生意亦好,不一定全用现金、全部用自己的钱,可以在银行开户口,亦可以向银行借钱……”

当时,要在银行开户、存款,一般要经一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介绍。后来在利铭泽的介绍下,汇丰银行才接纳霍英东的开户、存款要求。霍英东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银行打交道。

经利铭泽两兄弟的指点,霍英东又向汇丰提出贷款的请求。霍英东说,自从与汇丰银行的职员相识后才发觉,原来认识银行里的人是那么重要,因为汇丰借钱给他,只要6厘利息,相当于市面上的1/3。所以,从那时起,霍英东开始千方百计地去结识那些银行的经理们。

霍英东成功地买下使馆大厦后,他开始对外招租。由于使馆大厦属当时的高级楼宇,向来都是住一些外交官,所以新的租客也是以洋人居多。几年之后,霍英东的公司不断扩大,他又成立了一间立信置业公司,专门建造和买卖楼宇。同时,他还成立了一间有荣工程有限公司,利用他原先拥有的各种船只,经营淘海沙和运输海沙业务,后来又从事填海开港等工程业务。

进入地产行业后,霍英东于1953年底购下九龙油麻地榕树头公众四方街至东莞街的一块地盘。这块地皮有10万余英尺,属香港的犹太籍商人嘉道理所有。嘉道理家族财力雄厚,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富豪家族,也是香港的犹太人“第一家族”。

因为霍英东在地产界刚展露头角,与一些大商家并不相识。他说:“那时我并不认识嘉道理,亦无缘与他接触,两家公司之间只是通过书信往来,并各派一名律师办理买卖手续。我还记得,当时的地价很便宜,只是20多元一英尺,花了几十万就买下一块很大的地盘。那是我花钱买下的第一块地,但当时的情况很复杂,我已经付款给嘉道理,办好买卖手续了,但地盘上仍堆满烂铁、烂物,搬迁赔偿问题没有办妥。那时还没有租户法庭,对这类事情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所以搞得自己很头疼……”

霍英东在出租使馆大厦时,他算过一笔账,扣除利息及各项开销,至少七八年之后才能翻本,并不划算。所以他买下四方街地皮,想在那里建楼,建成后,他不想再用来收租,而是想向市民出售。当时楼宇出租,是香港地产行业最盛行的方法。霍英东说:“因为楼房的产权和责任问题解决不了,那时港府不限制楼房的高度,即建一二层,或四五层,政府都不理,政府把地卖给你后,只承认你一个业主,只向你一个业主收地价和地税。若把楼宇分层出售,当时法律上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一些地产商开始觉察到这种经营方式的局限性,于是想改变策略,探求新的售楼方式。他们想出了新方法把楼宇契约切开,即“分契”,然后把楼宇分层出售。那时“分契”在香港并无先例。地产商将楼宇分层出售之后,光顾楼宇的市民确实多了起来,但买主还是局限于一些富人。因此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香港地产市场,仍然不是很活跃。

霍英东筹建油麻地四方街楼宇时,就决定采用分层出售的方式,出售所有楼房。几次的从商经历,使他有了超前于当时地产商的商品意识,一踏入地产行业,就决定把楼宇当成商品,并想办法使楼宇加速进入市场,以此来加快资金周转,缩短投资回收期。霍英东在筹建四方街楼宇之初,为了迅速推销出去,他想到了一种促销的方法:编印楼盘说明书,印上详尽的楼盘情况、价格、交楼日期等等,向买家广泛分发。印发售楼说明书,在当时也是个创举。

至今霍氏集团仍然保存着霍英东发明的第一份售楼说明书,据霍氏集团的一位职员介绍:“霍先生有了编印卖楼说明书的想法后,就交待我们去做这样一本书,还告诉我们到什么地方拿有关的资料。我们就按他的想法编出来。我记得,把编好的资料送到印刷厂的那天晚上,霍先生就坐在印刷机旁,亲力亲为,一边修改资料,一边看工人印刷,因为时间很急,第二天就要派发给市民。结果,说明书大受市民欢迎,这对促销楼宇有明显效果,地产商纷纷效尤,并逐渐成为地产商推销楼宇的必用手法。但其实他那时可能想不到效果会这样好。”霍英东在兴建四方街楼宇时,除了提出印发售楼说明书的新招外,他还发明了促销楼宇和加速资金周转的另一种新方法:“卖楼花。”1953年年底,霍英东找来高露云律师楼的律师和一些职员,一起商量怎样推销四方街新楼。在会议上,霍英东确立了采用卖楼花的方法来销售四方街新楼。在四方街还没动土的时候,霍英东就在售楼说明书上向市民推荐了优越的分期付款出售楼房的新方法。

效果如预期一样,很快地显现出来,楼宇开售的第一天,市民就蜂拥而来。在立信置业有限公司的卖楼接洽处和高露云律师楼,前来交订金买楼的市民排成长龙。第一次分期付款方式成功推出后,霍英东在出售四方街其他楼宇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售楼方法,他把第一期的订金降低到总楼价的10%-30%,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买楼。现在“卖楼花”已成为全球地产行业都使用的经营手法,非常普遍。但是霍英东却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和第一个推行的人。事实证明,“卖楼花”是香港地产行业经营手法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这种方法减轻了买家一次支付所有楼款的压力,使得许多普通市民也能介入房地产买卖市场。“卖楼花”方法一经公布,整个香港一改往日都是富人购房的景象,普通大众也卷进了购房热潮中。政府的小职员,月收入两三百元的教师和打工仔,还有普通的家庭妇女……有些人排队预购到“楼花”后,随即把“楼花”转售给别人,一天之间就已经赚一笔,不少人都乐此不疲。

这一销售旺势对霍英东而言,加速了其楼宇的销售,加快资金回收,而且收足买楼者预付的订金后动工兴建楼宇,也使霍英东避免了更大的投资风险。仅在一年多时间里,霍英东就在四方街建起了100多栋、共600多层、约50多万平方英尺的楼宇,甚为壮观。霍英东因此大赚了一笔,转瞬便成为地产界的新秀。而他的投资很少,基本上是靠买家的订金把楼宇建好的。

今天看“卖楼花”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但在40多年前,当霍英东第一次提出这个新方法时,在地产界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从涉足地产行业起,霍英东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建楼、售楼。他的目标在不断地前进。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50年代这段时期内,霍英东从做买办起家,后投资股市,频频获利,并用赚得的大部分钱购买土地,成为20世纪初期香港最大的地主,也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大商家之一。

当年霍英东看中九龙尖沙咀的一块地盘,有意购买此地来建大厦。霍英东说,在购买香槟大厦地盘时,他碰到一些有关搬迁、补偿的麻烦事。在出售香槟大厦时,又碰到有关分层出售的新问题。虽然建大厦涉及的问题很多,但霍英东认为建大厦比建那些矮小的旧式唐楼利润高,因为建大厦,向空中发展,建筑面积就比旧式唐楼多几倍。霍英东说,从只能整幢楼宇出售到分层出售,再发展到分单元、分层出售,其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初期,港府行政局议员关祖耀律师总是极力反对分层出售,认为将来业主之间肯定有纠纷。霍英东讲了他刚刚出售香槟大厦时,一个外籍律师说分层分单元出售大厦,将来在买电梯、改屋契、维修电梯等纠纷一定会祸及子孙后代。

后来,霍英东与一个英国律师商量,提出了“公共契约”的形式,每个人都负担若干管理费,等到这间楼倒塌时,每一个单元折回若干地皮,折成多份,可以按买楼时的价钱多少来分摊。买家在买楼时,就得签署这个公共契约,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费用。

公共契约形式的推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更重要的是它将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后带来的问题给与了妥善的解决。公共契约的成功实施,使得分层、分单元出售大厦楼盘成为可能,也使得地产商转而愿意兴建大厦,从那以后香港的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并迅速出现高楼大厦林立的新景象。霍英东建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正适应当时市场的要求。那时候,市民纷纷前去认购,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需要,选购其中的某一层楼或某一个单元。

霍英东的成功说明,想好做某件事就要审时度势,把握当前形势,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用目标激发斗志,在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干下去。尽管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只要有目标,就不怕成功路上的艰难险阻,这就是霍英东取得成功后的经验总结。2、创业纲领——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创业纲领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纲领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败。

一个有潜力的企业要具备两个特点:首先,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寿基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理念,也就是说,在创办企业之初,要为企业设立一个正确的创业纲领,并坚定不移的以该纲领为圆心,以企业家的理想为半径,把企业办强、办大。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挑战困难的精神、审时度势的技能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品德。

企业的兴起包含两个方面,创业纲领与机遇的把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说把握住机遇是每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可是,在企业纲领确定之前,每个领域的机遇都可能是企业家把握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针对性。由此看来,确定企业纲领又成了把握机遇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机遇逐渐增多,而企业纲领却只能有一个,倘若一个企业设立了多个创业理念,那么,该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可能很难实现,因为,它的目标不够明确。

机遇容易把握,而企业纲领难以形成,它需要经过多项调查研究,多方奔走查访,多做市场调研才能生成。对于一个刚刚形成的小企业来说,这些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一:

做,就要做到最好

企业纲领对企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是每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每个企业领导者在经营企业过程中,都会将制定企业纲领放在首要位置。当然,博士德公司也不例外。

博士德公司的企业纲领就是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和宣言,是为消费者负责的表现,是勉励竞争对手奋发向上,是为自己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

在这一企业纲领的领导下,博士德公司的员工把博士德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把博士德公司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人人愿意为博士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博士德公司的企业纲领领导下,员工们将齐心协力、相识、相知、交流思想,当作工作准则,希望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用智慧完善博士德的事业。在博士德公司内部,人们经常能听到员工们说:“我们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彼此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博士德想做到最好根本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为了完善博士德的企业纲领,他们还把树立“精心做好一点点,百年品牌我亲造”的质量和服务理念摆在了心中首要位置。在产品研发上,他们的理念是“销售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而在服务上,他们的理念则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制造出优质产品”。

为了将这两个理念做得更充实,博士德公司不断研制新产品,更新产品,使产品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他们的志向高远,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公司。

人人都知道,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争取顾客是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博士德将顾客至上的商业道德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在取得合理利润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他们把客户当作上帝,把顾客中的问题,当作企业中的大问题。当顾客在使用博士德产品出现问题时,博士德人会立即替顾客排忧解难。

满足客户需求是博士德人的工作要求是他们工作的目的。这一目的更有利于贴近用户,更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维持市场竞争秩序,博士德为许多商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把公平竞争当作原则,把促进经济发展当作目的,从容的在商业竞争中游走。他们从不贬损任何竞争对手,当然也不会使用任何卑劣手段去陷害竞争对手,他们希望能与竞争对手一起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己,使企业纲领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促使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

一个百年企业的形成,企业纲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纲领可以使企业走向正轨,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可以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不良的企业纲领,则很可能成为破坏企业长期发展的罪魁祸首,它会限制企业发展,为企业进步制造阻力。

所以说,企业纲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案例二:

要做最大比例的客户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纲领,超太现代农业集团也不例外。企业创建之初,其领航人郭浩为自己的企业设立了一个企业纲领,他认为:民以食为天,要生存就必须有粮食。在此纲领的指引下,郭浩的企业逐渐的走向了辉煌,并于2001年以19.3亿的资产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富豪。

郭浩出生于福建,是靠电子行业起家的。因经营有方,曾多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等授予“劳动模范”、“营销大王”、“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可是,在郭浩眼里,电子行业并不是自身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而农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在他看来农业并不像人们所说的投资多、见效慢、利润薄,而是所有传统行业中一个值得挖掘的行当。他认为民以食为天,生存就离不开粮食,所以农业就是个永恒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如:优良品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都可作为其开发的项目。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郭浩开始召集与种苗、肥料、农药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开始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大举进军。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短短的数年内,超太现代农业公司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大型集团企业。

在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超太成功研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在果蔬良种筛选、繁育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要做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

勿因小事而不为。眼前的小事或许正是将来做成大事业的幼苗或基石。通常大的成功都是由做好每件小事积累而来的。眼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也将成为日后成大事的储备力量。

虽然,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古代圣人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长远的目标,对当前的你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梦想,但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有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很多时候,成功在常人眼中是力不能及的事情。其实,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先把身边的那些“琐碎小事”做好,许多具有“成功信息”的东西,就隐藏在随处可见的小事中。帮助人们成功的路就摆在面前,而你却一次次地漠视它,昂首阔步地从它面前走过。总以为自己重任在身,总是习惯抬头远望,做一些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反过来说,“成功信息”也会装扮成圣诞老人,来考验那些不做小事的人,看着你捡了芝麻,然后捧出西瓜。你可以仰仗一些准则,比如勤勉、谦虚、刻苦、诚实、认真等,来帮助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从而使小事由量变转换成质变,从而实现大的成功。“因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人,故能成其大。”要想渡过人生危难,战胜种种挫折,就要在年轻的时候着手去干;要想成就宏大的事业,实现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

案例一:

小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台北,提起蔡万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位“狼性十足”的商业界巨子。1957年,刚刚荣升台北市第十信用社董事会主席的蔡万春,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欣喜,而且表情十分严肃。他心里明白,在台北的金融同行中,“十信”太渺小了,小到根本无人去理睬它。台北信用良好、资金雄厚的大银行非常多,稍微有点名声的商家企业都把钱存放到他们那里去了。

蔡万春深知自己的实力不可与资金雄厚的大银行较量。但他又坚信,大银行虽然财大气粗,但它不可能没有薄弱环节或疏漏之处,而那些薄弱环节或疏漏之处,就是“十信”的好机会,自己则应该积极抢占这块生存之地。

蔡万春在街头巷尾调查研究,与市民交谈,跟友人商榷。工夫没有白费,他终于发现那些大银行忽略了一个潜在大市场——向小型零散客户发展业务。对于这些小业务,那些大银行根本不屑去做,蔡万春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小做起,那些大银行不愿做的这些小事,他愿意做。这就给蔡万春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发现这一商机后,蔡万春大张旗鼓地推出1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一连数日,街头、车站、酒楼前、商厦门口,到处都是手拿喇叭满腔热忱向人们宣传“1元钱开户”种种好处的“十信”职员,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品更是满天飞。“十信”的这种宣传活动令金融同行们大笑不止,人人都在嘲讽蔡万春瞎胡闹,“1元钱开户”根本行不通,连手续费都不够,更不必说赢利了。

但是,就在一片喧闹和嘲讽过后,奇迹出现了:家庭主妇、小商小贩、学生争先恐后到“十信”来办理“幸福存款”,“十信”的门口竟然排起了存款的长队,而且势头越来越旺。没过多久,“十信”即名扬台北市,存款额与日俱增。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蔡万春信心倍增。“不瞧不起小事,小事也能成就大事!”蔡万春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又发现随着市场的繁荣,灯火辉煌的夜市不比“白市”逊色多少,按照不成文的惯例,银行是不在夜晚营业的。蔡万春大胆推出夜间营业,台北市的各个阶层一致叫好,许多商家专门为夜市在“十信”开户,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十信”誉满台北。

如此一来,“十信”汇涓涓细流成汪洋大海,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7家分社、10万社员、存款额达170亿新台币的大社,名列台湾信用合作社之首。

资金雄厚了,蔡万春又有了新的打算。1962年,蔡万春访问日本。日本闹市区金融业的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些雄伟壮观的大厦不仅令人难忘,更给人一种踏实感、信任感。回到台北,蔡万春不惜重金在繁华地段建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蔡万春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金融界的轰动,大家对此褒贬不一,然而无人敢于效仿。不久后,蔡万春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这一举动并不盲目:“十信”的营业额呈直线上升,那些属于金融大家的客户,也有许多人跑到“十信”来了。

小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商机无处不在,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促成巨大成就,蔡万春就是一个敢于做小事的商人,也正是这一小事成就了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当然,这里所说的做小事并不是要求人们整天沉浸在繁杂的琐事当中,而是在把握商机的情况下,从小做起。无论任何人都要谨记一句话“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一味地贪大,看不起零星小事,是不可能把事办好,把事业做大的。

案例二:

天才也要一步步走

服装大师皮尔·卡丹用50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享誉全球的服装品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他甘愿从小事做起有直接的关系。

皮尔·卡丹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家庭,从一个不起眼的穷小子到世界服装业的霸主,可想而知他经历的人生路有多么崎岖艰难!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经历的各种磨练,也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储备了实力。

1922年,一个普通的小生命在意大利威尼斯近郊出生了,他就是后来服装霸主皮尔·卡丹。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服装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服装设计,似乎天生就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因此,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就成了他的梦想,他也同样向着理想而努力。

1934年,刚刚小学毕业的卡丹就放弃了学业,到一家小裁缝店做起了学徒,从此迈出了进军服装行业的第一步。

每逢观看各种演出时,演员表演的如何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吸引他的只是演员们绚丽的衣着,他经常跑到后台去观察演员们的服装造型,以此提升自己的鉴赏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穷乡僻壤毕竟会限制人的眼界,卡丹认为在家乡继续生活下去,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于是,他决定去巴黎开拓视野,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天早晨,他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父母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还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次日,卡丹便带着简单的行李,骑了一辆旧自行车上路了。

当时正是二战爆发时期,一片火海的巴黎让卡丹无比失望,可他却不愿意回家,因为他一颗心都放在了服装上,他暗下决心不管多么艰苦、多么困难都要把梦想实现。于是,他来到法国的维希,依然从学徒开始做起,仅用了3年的时间他就成了当地最有名气的裁缝,但是卡丹仍然“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在维希已小有名气可他依然向往巴黎。他认为,只有像巴黎那样的大都市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可是,想法虽然很好,可目标与现实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实现梦想还需要一步一步走,做好目前的工作,以此来积累实现理想的能力。

1945年,皮尔·卡丹在“帕坎”时装店担任服装设计师。当时,有很多著名演员都在这家时装店订做服装,皮尔·卡丹没有放弃这次机会,设计每套服装时都尽心尽力,力求达到完美。他在技术水平上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众所周知,服装设计也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皮尔·卡丹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创造力而努力。其中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深刻的启迪。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上,因此订单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就这样皮尔·卡丹在服装行业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1946年,他辞掉了“帕坎”时装店设计师的工作,又来到法国著名服装大师迪奥的时装店工作。在那里,他体会到了服装世界的绚丽多彩,他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学会了制作各种时尚、高雅的时装。

1947年,迪奥服装店以新颖的造型轰动巴黎服装市场,卡丹为能亲自参与“新造型”的设计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高兴。同年,在迪奥公司他又成了大衣和西服部的负责人。

在迪奥服装店工作这两年之间,虽然迪奥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也十分敬重迪奥,可是在“野心”的驱动下,他毫无眷恋的离开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办自己的王国。

1950年,他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钱,在里什庞斯街买下了“帕斯科”缝纫工厂,开始独立创业。

如果说卡丹的服装生涯以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话,那么在自己的公司里就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服装设计巨匠。

同一年里,他首次推出的戏剧服装和面具,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那些别具一格的造型,独具特色的戏装,出神入化的面具无不叫人拍手叫绝。

1953年,在“帕斯科”,皮尔·卡丹举办了首次个人时装展。展出的是他精心设计的成套时装,在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法国巴黎,再加上别出心裁的音乐伴奏和模特们精彩的表演,使此次服装展获得了极大轰动,千姿百态、色彩鲜明的服装样式无一不吸引着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

皮尔·卡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巴黎的大报小报上。一些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都纷沓而至,要求为他们量身订做。1954年,在圣君子旧郊大街上,他开起了第一家时装店。以新款型、新样式创造出了更多令人震惊的新闻。

在法国,高级时装众多繁杂,而顾客数量却有限,当时在巴黎已经有23家“高级时装公司”为这些贵妇名流服务,更夸张的是有些衣服只生产一套。在这种局势下卡丹认为,高级时装所占领的消费者群大为有限,只有占领大部分消费者才能占领法国服装市场,才可能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二战后法国经济直线复苏,妇女都走出家门,为重整家园而融于社会,社会消费量自然大幅度增加。因此,他捕捉住这一天赐良机,将设计重点放在大部分消费者身上,还提出“成衣大众化”的口号,让更多的妇女和男士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这是服装界一个历史性的改革。

毋庸置疑“成衣大众化”在商战中当然是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它是一个创造性的变革。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改变消费结构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情发展总具有两面性,他提出的“成衣大众化”口号,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消费结构,却激怒了保守、嫉妒心极强的同行,他们联合起来打击皮尔·卡丹,咒骂他离经叛道、伤风败俗。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竟合起伙来把卡丹从巴黎女服装业逐了出去。

面对同行的迫害,面对世俗的偏见,皮尔·卡丹并没有被这些吓倒,依然我行我素在逆境中抗争,运用自己新奇的构思、大胆的设想占领了时装市场一个又一个领域。正如他所说的:“我已被人骂惯了。每有一次创新,都会被抨击得一无是处。但是,他们抨击完,紧接着就生产我设计的服装。”现如今“成衣大众化”并没有因卡丹被逐出巴黎女服装业而就此结束。相反,法国时装成衣早已风靡世界,成了法兰西文明的一个象征。

值得称赞的是,卡丹并没有因为各种阻力而停止改革创新的步伐。在此之前,法国时装界可以说是女人的世界,男性服装根本没有一席之地,皮尔·卡丹打破了这种格局,“成衣大众化”风靡之后,一股男性时装的旋风又在法国服装市场刮起了。原来那些被女性时装全部垄断的橱窗里,充满阳刚之美的男性高级时装出现了。

1960年前后,卡丹成立了两家时装店:“亚当、夏娃”专卖店。前者专营男士高档时装、领带及一些专用品;后者专营一些高级女装。他的顾客包括前伊朗皇后、法国总统夫人及英国的温莎夫人等。

男士时装问世后,童装系列的推出,又迅速占领了整个欧洲服装市场。怪诞离奇充满幻想的童装系列,栩栩如生的童装图案,不仅打破了以往童装样式的单调、陈旧,而且还与法国文化一起走向世界。

在报纸上头版用《卡丹时代已经到来》为题,对卡丹的成功大加赞美。

1962年,法国服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奈之下派代表把卡丹请回来,让他出任主席。

皮尔·卡丹,由一个穷小子到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这期间他做过学徒、设计师,无论职位、地位有多低,只要能学到有关服装方面的东西,卡丹都一律用心去学,花心思去研究,他知道成功需要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正是因为这一理念,才使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跃坐上了世界级服装大师的宝座。4、企业竞争非进则退

众所周知,宇宙飞船一旦发射出去,等待它的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摆脱不了地心引力,半途掉下来;另一种是挣脱地心引力,飞出去。究竟是掉下来,还是飞出去,这要由它的“环绕速度”决定。“环绕速度”高自然能摆脱地心引力,正常前进;“环绕速度”不够快,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宇宙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如果不能高速成长,就只能高速灭亡,不会存在“第三种”状态——静止在半空。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必须将必胜的信念摆在心中首要位置,因为,竞争无情,尤其是商场竞争更是如此,它不会同情弱小者,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成功与失败,不可能存在第三种选择,这已成为一条规律。所以,欲成大事必须有足够的原动力,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心,时刻做好向前冲刺的准备。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速度,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大做强,很快会被竞争淘汰出局,更不用说占领市场最高点了。

商场竞争只有成功和失败,做不了佼佼者就只能沦为平庸之辈。对于一个新生企业而言,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是必须要做的,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在该行业中脱颖而出,如果长时间周旋在竞争中,很可能被淘汰出去,这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

案例一: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默多克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好争斗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企业家,他虽然与权力机构抗争时处于劣势,但他知道普通人想要什么,他长于经营、善于理财、深谙速度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因而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手缔造了他的传媒帝国。

1973年,要开发另一个新的天地——美国。但是,当默多克来到美国的时候,才发现与他想象的相距甚远,经济一片萧条,工人罢工不断,生产成本暴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报纸不得不关闭。在默多克准备大显身手时,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报纸可以赢利了。

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默多克却有自己的见解:虽然目前的形式,对办报不是很有利,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快速占领这一空当儿,肯定能收到一定的利益。但关键是如何去运做,既然办报不太实际,那么买现成的报纸,利用这家报纸的知名度,对现成的报纸进行购买——整顿——扩大,却是一条快捷而有效的路子。说做就做,他为此事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经过多次的收集信息,默多克得知一家报纸陷入了财政危机,为此兴奋不已的他,迅速筹集了2000万美元将其买下,但事与愿违,报纸虽然卖出了很多,却没有赚到多少钱,这是出乎默多克预料的。因为在他看来,他的澳洲和英国报纸都是从发行量上取得利润的,美国自然也不例外。他没有意识到美国报纸的收入主要靠广告。

虽然这次投资没有为他赢得利润,但默多克的行动力还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他那果断出手,快速运做的经营方式,同样为人们做了一个榜样。

看到自己的行动没有获得预期效果,默多克并没有放弃美国市场,不甘心就这样退出美国报业的历史舞台,于是他花费了1200万美元自己创办了一份报纸——《国民之星》。但是一年之后,《国民之星》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且前景黯淡,并没有吸引多少美国读者。

这个时候,默多克的财政顾问建议他快速脱手。但默多克依然坚持,他认为还会有希望。快速出手不是他应该选择的道路,在前景暗淡的情况下,其他办报人都与他一样处于困境当中,而此时最关键的是要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想出令报业起死回生的办法。这次,默多克同样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他开始了改革,把“国民”二字从报头取下,只剩下一个“星”字,同时增加一个“占星术与咨询”专栏,尽管如此仍未能吸引美国读者的注意。不甘失败的默多克把他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让他把《星》从黑白报纸变成彩色杂志。工夫不负有心人,伊恩来美国两年后,《星》的发行量稳步上升,广告收益源源流入默多克的手中。更重要的是,默多克通过《星》杂志,认识了尼克松总统班子里的许多有权势人物,还认识了许多银行家、律师、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家、报人等社会各界要人,这为他以后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4年,默多克认识了经营《纽约邮报》几十年的多莉·施奇夫人。当时,默多克希望购买该报,但是,多莉·施奇夫人无意出卖该报。 1976年,《纽约邮报》销量近50万份,但一年亏损5000万美元。这时多莉·施奇夫人决定将报纸卖给默多克。1976年底,买卖终于成交。拥有悠久历史又颇负影响力的《纽约邮报》,是默多克打入美国关键的一步。同年底,他又买下《纽约杂志》和另一家地区报《乡村之声》,美国舆论立刻大哗。在声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默多克就此时机,快速对《纽约杂志》进行改革,大加改组,削减开支,聘用新人,使《纽约杂志》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渐好了起来,逐渐走上盈利之路。他把《纽约邮报》当作他在美国的旗舰,想以最快的速度在美国占领市场,因此他全力以赴,事必躬亲。在写作上,他让编辑用尖锐醒目的标题来吸引读者。1978年,纽约报业大罢工。他为了让《纽约邮报》早日恢复经营,竟单独做决定,将《纽约时报》、《纽约新闻》的老板甩在一边,与工会达成复工协议。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两家报纸嫉恨。《纽约新闻》广告部组织了一个“埋葬默多克”战役,从各方面抵制《纽约邮报》。

从20世纪80年代,默多克开始意识到,他的发展前途在美国澳洲市场相对较小,虽然他的悉尼《镜报》、安适航空公司盈利不菲,但他想进入电视台却多方受阻。英国《太阳报》盈利颇丰,他认为英国市场潜力不够大。正因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所以又先后在美国买下《波士顿先驱报》和《芝加哥太阳报》。

1982年11月,默多克又买进了《先驱美国人报》,美国的报纸都有个习惯,那就是记者和编辑都喜欢高人一等,用充满优越感的语气来教训读者,报道、评论事物,但是默多克买下后,他实行了大换血,从此改变了美国报纸以往的惯例。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默多克已经成为了美国报纸的风云人物。

当默多克在报纸业的事业已经达到顶峰的时候,他的思想又再一次转轨,眼光盯上了电影、电视、广播。可是美国法律规定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座城市既拥有电视台又拥有报纸,为了消除障隘,顺利进军美国电视市场,组建第四大电视网,默多克又以最快的速度放弃了一部分报业资产,卖掉了《乡村之声报》、芝加哥的《太阳时报》,甚至也放弃了他一度很痴迷的旗舰《纽约邮报》。默多克不仅在资产上“大动干戈”,而且为了便于在美国收购电视台,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加入了美国国籍。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默多克大步快速向前跨越。1985年,他以2.5亿美元巨资购进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50%的股权,这次大手笔收购,虽然让原持股者戴维斯从交易中获得了极高的利益,但默多克认为这十分值得,他认为收购福克斯公司是一次收购大型影片公司资料馆的难得良机。一旦有了福克斯公司,就有了足够的片源为他在海外的电视公司供应节目。对于默多克而言,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如果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将其收购,一定能赢得丰盈的利润。

事实的发展证明,默多克的选择是正确的,1988年,好莱坞发生电视编剧罢工事件,其他电视台都受到了巨大影响,而福克斯电视台由于拥有自己的资料馆和编剧,成功地摆脱了困境。默多克再一次打赢了这场硬仗,他很好的利用了这一难得的机遇,顺势推出了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滑稽喜剧,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与其他电视网拥有上千名员工相比,福克斯仅有员工200多名。在经营上,默多克是一个天才,他能对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并顺势选了一批优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仅仅用3年的时间,福克斯电视台就开始赢利。

现在已经70多岁的默多克依然没有停下他扩张的步伐,仍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调查、谈判,寻找商机。当别人以为他完成电影事业后应该会停下来的时候,他却又涉足了卫星电视领域、图书出版领域。目前,默多克在世界各地已拥有100多家日报、双周刊和十几家周报,这些报纸和周刊遍及全球每一个时区,每周总计约有6000万份的发行量。在英国,有《太阳报》、《泰晤士报》等40%的报纸由默多克控股,在澳大利亚,有2/3的报纸都由默多克控制。不仅如此,默多克还拥有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香港的亚洲卫视,他还计划建立一个全天候的新闻电视网。他的卫星电视市场覆盖了美国、英国、南美、中亚、印度、中国和东南亚。

面对默多克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多人对他投以高度质疑的眼光,有些人对他感到畏惧和厌恶,他被冠上“传媒魔王”的封号。英国一家《密眼》杂志称他为“卑劣的澳洲佬”。而另外一位传媒巨子泰德·特纳曾称默多克为“卑鄙的人”及“危险人物”。但也有些人对他的商业洞察力、获奖能力、快速出击的能力以及创造全球事业王国的能力赞誉有加。虽然人们对默多克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是全世界名气最大的传媒商人。

其实,任何一个商人都明白,机遇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能快速地把握住机遇的人,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则白白辜负了上天的厚爱。人们虽然对默多克的评价不同,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他行之有效的行动力和善抓机遇的能力。这是促使他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案例二:

速度决定成败

真正有魄力的人要有一定的胆识,这种胆识是放手搏击的前提,能抓住机遇果断出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荣智健善于抓住擦肩而过的机会,更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最高点,因为他懂得:市场竞争只有前进与被淘汰,不能前进就只能等着淘汰命运的降临。

香港实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活动相对自由,成了一些企业家、资本家投资冒险的理想场所,也是他们的乐园。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吸引了一大批商业才子,荣智健决定借助香港的自由贸易、经营方式和经济政策,实现他的从商抱负。

荣智健刚到香港不久,堂弟荣智谦便建议:“健兄,你在内地耽误了那么多时间,是不是考虑先到国外去深造一下,学成之后再来香港创业。”

荣智健毫不犹豫的答道:“谦弟,你看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原先学的东西多已荒废,英文又蹩脚,还去读什么书。兴许还能做点生意什么的。”

荣智谦的建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有很多人希望进大学镀金,拿张文凭以提高身价。而荣智健认为,文凭与学问高低不能混为一谈。有的人念了很多年的书,挣得一张文凭,却高分低能,虽满腹经纶,却做不出什么事情。相反,有些人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他们却无师自通,勤学苦读,自学成材。在美国和加拿大,八九成的创业人士没有受过大学教育,而那些拥有大学以上学位的人,顶多只是打工罢了。

他的另一个堂弟荣智鑫很赞同荣智健的观点,他说:“既然健兄有意从商,那咱兄弟几个一起干好了。依我看,健兄和四叔一样,有经商的天赋。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何况咱们是雄心勃勃的青年,只要我们兄弟几个联手来干,肯定会成就一番事业。”就这样,荣智健加入了兄弟们的创业行列。

说做就做,为了筹足办厂的资本,三兄弟商议,大家入股合伙。荣智健起用父亲1949年前在香港留下的九龙纱厂、南洋纱厂等三十多年没有动用过的股息和分红。

当时的情况非常好,香港在1973年至1978年间,电子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年递增率为23%,而整个香港制造业总值的递增率为16%,根据香港政府1978年对香港工业生产的调查,电子行业占整个工业部门增值的12%,应该说,电子工业在香港是一个颇具发展势头的新兴行业。而荣智健和荣智鑫二人都是学电子专业的,荣智鑫还在美国电子厂任过工程师的职位,懂技术,了解市场。在这些条件下,荣智健等人认为,机遇已经来临,一定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而且要加快速度,因为在商业活动中,速度决定胜败,速度就是金钱,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好机会很可能被人抢走,到时只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同时,荣智健还认为,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会与全速发展同等重要,企业发展只存在两种可能,要么全力拼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要么被竞争所淘汰,这一点完全取决于毅力,既然机遇已经来临,就要把握住,还要树立坚定的信心,绝对不能被竞争挤出局,所以,兄弟三人立刻行动了起来,于1978年正式在新界大埔合伙开了一间电子厂——爱卡(ELCAP)电子厂。

最初产品包括电容器、电子手表和玩具等,后来转向以生产集成电路和电脑随机存取存储器。当时购买原料的成本很高,为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在荣智健的提议下,厂里又投资兴建了一条生产集成电路的生产线,以减少对外国电子元件的依赖性。

香港的电子产品主要是出口,根据统计1980年香港电子产品的出口总额为89亿港元,占香港出口总额的13%。1980年出口美国的电子产品占出口总额的42%,达3.7亿港元;其次是西德11%和英国8%。1980年,荣智健兄弟开办的爱卡厂的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产品大量远销美国,由于信誉高,产品质量好,在美国拿回的订单比1979年翻了一番,经营前景十分广阔。

荣智健独具慧眼,他把自己所得的利润再次投入生产,追加资本达爱卡总资本的三分之一。他个人的资本投入占整个爱卡资本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爱卡电子厂的主要股权集中在荣智健手里。这样,荣智健自然升为爱卡的总经理,真正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荣智健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认为,美国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然是香港所需的计算机元件和数据处理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其他电子元件和最终产品则主要从日本进口。而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也会逐渐成为美国电子产品的供应者。随着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依赖出口的外向经济体制。如果香港制造商继续依靠从这些国家进口电子元件,那么香港电子产品的出口在80年代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荣智健预见了这一潜在竞争的威胁,为了克服这一系列的挑战,荣智健认为,必须抓紧时间研发新技术,全力向前冲。

鉴于将来的挑战,荣智健首先对爱卡的产品种类做了重大的结构调整,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缩减了一些无线电收音机和其他一些不具竞争实力的旧产品。80年代以后,香港电脑的普及率逐步上升,尤其是微型电脑。荣智健看到了电脑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当机立断,对爱卡厂生产的各类电子元器件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制定出了以生产电脑配件为主的生产方向,集成电路和电脑随机存取存储器被列为厂里的主要生产品种。当时爱卡生产的电脑配件主要还是依赖与美国、日本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从生产集成电路板,拓展到电脑记忆系统,包括磁芯等配件,以供各种大型、小型、微型电脑的生产使用。

就市场而言,香港电脑用户每年平均约增长25%,银行、行政各部门的电脑使用更为普及,纺织业、农业等行业所需电脑也大量增加。与此同时,中国随着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对电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脑运用日益广泛,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这些因素都有力地推动了爱卡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利润的迅速增长。荣智健经营的爱卡厂生意蒸蒸日上,其本人也进入了经营电子生产的黄金季节,他为自己能够选择电子行业而自豪。

20世纪80年代后,香港电子工业发展更加迅速,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设立了经济特区。荣智健敏锐地意识到,与内地合作是促进爱卡发展的新思路。

由于荣智健对大陆的市场非常了解,他开始把视线转向了那里。他首先向大陆出口一些电子器件和元件,特别是一些电子日用品,如电子钟、电子表、收音机等产品。在内地,这些电子产品已成为畅销产品,广大的消费者从未见过该类价廉物美的电子日用品。因此,销售十分旺盛。另一方面,我国把电子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一个领域,大陆电子厂商积极寻求与香港电子厂商的业务合作。国家也积极倡导两地电子业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希望利用香港电子业与国际上广泛的技术和贸易联系,引进外贸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加速我国电子生产技术的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正是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荣智健加强了与内地电子厂家的业务合作。

荣智健认为,内地在向香港电子工业提供元件、零件和原料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当时,国内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电子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荣智健在投资上、技术上与上海等地的电子厂家建立了业务合作,由单纯的出口销售电子产品而发展成长期投资、共同开发的道路。这种合作方式,减少了产品成本,同时减轻了对外国零件、原料的依赖。

荣智健经营爱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懂得商场竞争的大道理,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一旦把握住机会,就要毫不犹豫地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成功从而取得。5、跟别人较劲不如跟自己较劲

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与别人较劲”后,回头再审视自己时会发现,自己变得强大了许多,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了。“与自己较劲”与“与别人较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前者的着眼点是提升自己,后者的着眼点是遏制对手;一个好的品牌是在相互竞争下诞生的,一个强大企业的形成是“与自己较劲”和“与别人较劲”的结果。

与自己较劲的目的在于不断地提升自己。生活中,许多人都不能正确认识失败,失败了就偃旗息鼓、吓破了胆子,这是懦弱的表现;可是有些人却恪守“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至理名言,坚决地与自己较劲,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摘到了成功的果实。

与别人较劲的目的在于遏制对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几个对手,在强大势力的压迫下落荒而逃,还何谈成功,如果敢于与竞争对手一拼高下,通过某些战略战术胜过对方,就会发现自己也强大了许多。当然,在强大势力面前,一味的硬拼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