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7:47:03

点击下载

作者:徐耀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试读:

“精彩江苏”丛书总序

江苏省省长 吴政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诸多自然景观还是各类古迹遗存,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纵观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以及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无一不因精彩而得以世代传承,无一不是我们讲好江苏故事的生动素材。

江苏多出文化精品。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惠山泥人、江南丝竹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和精湛技艺。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剧种——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集诗、乐、歌、舞、戏之美于一身,被誉为“百戏之祖”。目前,我省共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江苏多产文化名家。

历史上名人辈出、名篇纷呈,孙武的《孙子兵法》、枚乘的《七发》、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众多鸿篇巨著均在中华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辉,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画派各呈风神,顾恺之、张旭、沈周、龚贤、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林散之等现当代书画家均享誉世界。江苏多有文化遗存。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各级各类博物馆292家,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近百万件(套)。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文化遗产最密集、类型最丰富的河段。江苏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等具有江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省文化厅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希望“精彩江苏”丛书高水平讲好江苏故事,让小小“口袋书”发挥大作用,让一代一代江苏人更好地品味缕缕书香、延续文化记忆,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精彩,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留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序

徐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作为华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孕育并保存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它们的历史和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数量领先。江苏现有5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2016年,高邮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第13个、全国第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3个、名村8个。

文化多元。从地域上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使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是上善若水、柔中蓄劲、人巧天工,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楚汉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则迥异于苏州,表现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

风貌各异。江苏境内山水平原交错,河流湖泊纵横,临水建城,倚山建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线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苏州的古典园林、镇江的宋元古街、扬州的明清老巷、泰州的明清民居等令人驻足,留连忘返。

类型多样。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古都型(南京)、传统风貌型(苏州)、风景名胜型(无锡、扬州、镇江、常熟)、一般史迹型(徐州、常州)、近代史迹型(南通)、特殊职能型(淮安、泰州、宜兴、高邮);名镇名村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乡土民俗型(周庄、淳溪等)、传统文化型(溱潼、凤凰等)、革命历史型(黄桥、沙家浜等)、商贸交通型(孟河、礼社等)、名人故里型(陆巷等)。

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延续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重要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杜绝盲目破坏性开发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尊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掘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彰显城乡传统建筑、城镇历史街区和乡村农耕水利、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期待通过丛书的传播与利用,进一步宣传好、保护好、开发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激发江苏人民群众爱国爱乡情怀,让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焕发新春!2017年秋于南京(本序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

引言

邵伯镇,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溧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接壤。属江淮冲积平原,是淮河入江尾闾,又是南水北调渠首,水资源极为丰富。“东西南北四湖通”促进了邵伯的繁华,老街“四方商贾集如云,直到三更户不闭。岸上杂遝人语喧,灯光灿烂如星悬。”建镇1600年来,积淀下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运河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邵伯湖是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邵伯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重点镇”。第一章 太傅埭开流福泽 舟车孔道清明图邵伯镇位于大运河(图1)中段,附居扬州,南北水陆孔道。东晋谢安于此筑埭,得水运之利,开文明之风,始有镇名。明清以前,归江十坝未完善,北泽从邵伯境内渌洋湖、艾菱湖等转入长江;完善后,又是南来北往重要港埠。邵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第一节 埭起肇兴

从龙虬遗址出土的大量碳化稻粒来看,早在7000年前,此域即有人居住生息;从高蓬、张桥、孙桥等地出土的汉墓考查,早在2000年前,境内已有人群聚居,散落在滩渚之间。至晋代,人口渐趋稠密。

邵伯,东晋始兴,原是“步邱”。《晋书》记载:“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谢安知广陵,于城东北二十里筑垒名曰‘新城’。城北二十里筑堰,名‘邵伯堰’。”由于自然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古农业发达,南北朝时期曾有“禾生双穂”的记载。“居运河要冲,扼江淮咽喉”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优势,同时也频繁遭遇洪涝灾害。因其地形险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六年(610)、十二年(616)三下扬州,均经邵伯埭,促进商业经济繁荣;后周世宗柴荣驻跸邵伯,于邵伯湖荡操练军马,题额法华寺,集镇繁盛一时;北宋时疏浚运河,邵伯埭旁置闸,随时启闭;南宋绍熙五年(1194),淮东提举陈损之筑江都至淮阴运河堤堰360里,穿越镇境;南宋景定五年(1264),邵伯置驿站。元末明初的战乱,迫使大批南方百姓北迁,许多苏州百姓移居邵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吸引人口聚集和贸易往来,促使邵伯埭的建成和发展,进而商业往来应运而生。(图2)图2 邵伯老街第二节 建镇历史

随着水利建设的需要,历史上镇区几次迁移。最早部落聚集之地“步邱”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以渔户为多。埭成之后,集中在河西,现邵伯船闸处,为集镇中心区,有农户安居乐业,渔农并举。因为农田集中在东侧,唐宋时期渐渐往河东发展,为现老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运河扩建,河西住户才全部撤离。清焦循《六湖记》云:“邵伯镇,晋之新城,古之步邱也。因为筑堰,东侧农田不涝,西侧湖荡可渔,从此渔农聚居者日多,久之形成集市。民众感思其德,比作周召伯,植甘棠树记之,建甘棠庙祀之。”

唐宋时,邵伯已成集镇。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漕运从扬州到长安,经过邵伯。邵伯镇逐渐成为南北舟车的孔道,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军事要地,区域政治中心。元末明初,江南战乱,人口北迁,苏州移居邵伯者众多。期间,大运河沟通了北京和杭州,是南北货来往的集散地,邵伯成了水上中枢。明永乐十四年(1416),修邵伯上、下二闸。成化二十年(1484),镇民蒋信等于镇北建“真武楼”,俗称“北圈门”。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开金湾河,引淮入江,建金湾减水闸三座,北闸建于镇南,俗称“六闸”。万历二十七年(1599),开挖邵伯越河,北起露筋,南迄三沟闸(今昭关坝附近)。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大水,镇南更楼官堤决口,冲决成南塘,后建宝公堤,重建宝公桥于堤上,康熙四十年(1701)改建“昭关坝”。乾隆八年(1743)江西官商于八佛柱南建公所(江西会馆)“万寿宫”。道光二十年(1840)濒南塘公建“青云楼”,亦名“文昌楼”,俗称“南圈门”。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也从邵伯过境,乾隆六次驻足邵伯,给邵伯的发展带来很大推动,因而邵伯的客栈、旅社、饭店、酒楼、浴室、书场、烟馆、赌场、妓院,遍布全镇,并先后建起了中州、彭城、江西、浙绍、安徽、河南等会馆。咸丰年间,太平军横扫江南,三克扬州,邵伯“流寓者众,镇人益繁”。

清咸丰年间著《甘棠小志》载,旧有里巷57条,现存34条。由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几乎每条巷子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蔡家巷

圈门上端立石书“古蔡家巷”四字,巷内铺十块青石的石磨,又名“十磨巷”。清道光年间,甘泉江汛把总驻此巷。潘家巷

又名“义井巷”,粮库对面。旧有惠民井,晋谢安筑邵伯埭时所凿。大马头

旧有潘家古渡,通河西大街,东对前东街,南北接河东老大街路,形成十字路口,为邵伯商业繁华地区。蟾宫巷

俗称“柴火巷”。巷口旧有圈门,上端立石,书“蟾宫巷”三字。巷内有博爱堂,兼设义学,刘家巷和蟾宫巷之间,有三衙署。长生巷

巷口有圈门,上端立石书“长生巷”三字,西对馆驿前巷,东抵跃进路。(图3)图3 长生巷张家巷

又名“天升馆巷”,位于原中心医院北壁。相传清帝乾隆巡游江南,路过邵伯曾登岸在此巷店内小吃,故名。邱家巷

旧有森泰钱铺。清康熙年间,巷西里人仇之苞武科连捷任守备,门立双旗杆,故又名“双旗杆巷”。“大马头”三字是为邱家后人邱正襄所书。赵家巷

巷口街西旧有永乐茶社,一名“永乐巷”。巷道极弯曲,东抵跃进路,南达后东街。南刘家巷

又名“张藏巷”,今名“长春巷”,清户部尚书董恂曾居此巷。庙巷

与街西庙巷正对。旧时,自上河历大街,经后街又东抵玉带河三截。同名庙巷,今尚存。冠巷

又名“蒋家巷”,巷内有清真寺,折西北行有弯曲三四折,入烟袋巷北尾。清真寺东南旧有扬粮厅署。通轩巷

本名“蒋家巷”,位于电声厂东北侧,巷西为清初太史蒋继轼故宅。竹巷

西抵运堤,东对后东街,南北接河东老大街。第三节 建制沿革

宋时建镇,明建巡检司,清沿明制,民国设区。历史上归属多有变更:春秋后期,邵伯地属吴国;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又属越国;秦汉时期,隶属广陵。

唐武德三年(620),隶属江都。北宋熙宁五年(1072),广陵县并入江都县,镇属江都县。据《元丰九域志》记载,江都县有七镇,即扬子、板桥、大仪、湾头、邵伯、宜陵、瓜州,此为邵伯置镇记载之始。明清时期设邵伯巡检司,辖24坊8辅;民国元年(1912)至23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至次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邵伯建立政权,初置区政府,后建市政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邵伯再次解放,初设邵伯市政府,后设镇政府;1952年9月邵伯镇政府升格为邵伯区政府;1954年6月改称为邵伯镇人民委员会;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昭关、邵伯镇合并新建邵伯镇。第二章 我有扬州鹤 谁存邵伯棠无论是藏在梵行寺里的古井,还是伫立数百年的甘棠树,古运河上数十个码头,以及隋堤边绿荫下的邵伯湖,处处都诉说着邵伯镇的历史,无不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而守望在运河边上的邵伯镇,因文化底蕴深厚而为人熟知。第一节 风景名胜

邵伯既有“平湖春色”“南浦渔歌”宏大景色吸引明清李东阳、王世祯等众多名士,来这波光潋滟、水产丰盛的古运河上游览一番,留下名诗佳句;也有“群峰叠翠”“小山丛桂”“花榭香风”等精致儒雅的别院佳处;以及“棠树三异”“甘棠义井”“铁犀拜月”等寄藏着典故传说之处。一、湖光山色古运河风光

邵伯因古运河之利,地理关节,南来北往者熙熙攘攘,漕运、煤炭、油麻、布匹等均从此过境;又为扬州后花园,繁盛至极,名胜古迹众多,后因兵燹之劫,大多不复存在。邵伯湖承高邮、宝应之泽,与镇内河泊相通,交错纵横,水网密布,岸上人家,鸡犬相闻。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誉。图4 明清运河故道明清运河故道

节制闸南侧,就是运河古邗沟段。乍一看,这条河并不起眼,显得古老沧桑,然而,这视力所及全长约一公里的运河就是原汁原味的明清运河故道(图4)。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下令北上伐齐,与晋争霸,便利用江淮之间湖泊众多的自然条件,开凿沟通江淮的水道,史称“邗沟”。

邗沟系京杭运河最早的一段人工运河。郦道元《水经·淮水注》中说,邗沟起始于长江边的江都县,江水从这里贯入,是利用当时存在的自然湖泊连缀而成一条运道。在东汉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首次对邗沟运渠进行改建。经过这次大规模的开凿,形成了一条比较端直的新运道,史称“邗沟西道”。

大业元年(605)炀帝在开通济渠的同时,又疏浚古邗沟。运河复经邵伯,而后邵伯一直为运河重镇。古运河堤图5 古河堤《甘棠小志》载:“运堤形成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淮东提举陈损之新筑江都县至淮阴运河3 6 0公里。康熙五十三年,修建邵伯运堤东岸石工,自大马头至庙巷口,长396丈。”乾隆五年(1840)、宣统二年(1910)先后重修,有“甘棠保障”石刻一方长60厘米,宽30厘米,上下刻有“宣统二年四月,堤工总局修”字样。当年通堤有为水运服务的油麻、锚链、打铁、柳器、车匠、旅馆、饭馆达百家的半边街区角肆闹区,至今遗址尚存。古运堤现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图5)古码头

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武德二年(616),漕运从扬州至长安,经过邵伯。元朝,大运河沟通了北京和杭州,邵伯成了水上中枢。明清水运,邵伯又是南北货来往的集散地,北方的大豆、淮盐,南方的百货、茶叶、桐油、丝绸均到邵伯中转过境,特别是庙巷口、朱家巷、大马头、竹巷口一线,半里多长的沿岸,码头相连,帆樯林立。年过境瓷器40万件,淮南盐过境400万大引(一大引为400斤)。此外,国外的使者、上京赶考的书生、派往南方的京官也要在这里的驿站停歇。沿岸20多座码头,停靠船只200多条。只见官船进了镇,从远而近吹起了长号,有的两只,有的四只,“呜呜”声响彻古运河上下,很是威武。南米市尽头水坝牵引船只的号子声,与码头上船工装卸货物的号子声遥相呼应,此起彼伏,甚为壮观。码头边有帮船定期开航高邮、天长、镇江、仙女庙等,扬州帮船每天三班。上河边的客货运通过大街小巷到下河边帮船,下行乔墅、丁伙、杨庄、真武、邱墅、八桥、兴化、三垛,最远达盐城。沿线码头中,以“大马头”(图6)最大也最负盛名,民间有“镇江小码头,邵伯大马头”之称,大小官员均由此上岸。清道光三年(1823)十二月初五,林则徐由京返江苏乘官船夜泊邵伯,扬州署守黄在厚、甘泉县令朱勃、邵伯司巡检都到大马头迎接。图6 大马头京杭大运河——邵伯段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在扬州西北的蜀岗(“蜀”古义“独”,由于其突兀于平原,应是“独岗”)上建筑了一座邗城作为据点。同时从城下向北开凿了一条人工河——邗沟,把长江和淮河沟通起来,以供应运兵运粮。这条长达185公里的邗沟,便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

邵伯镇西临大运河和邵伯湖,东通里下河,周围港汊纵横,自隋唐至清末,邵伯为漕运必经之地。历史上运河几经拓宽,特别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疏浚邵伯越河后,航行更为畅通,从瓜洲北上的船只当晚可达邵伯,从北方南下的船只害怕江上风浪,到了邵伯就停泊过载。图7 淮扬主线邵伯段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干旱时抽江水北调,水大时把里下河的水抽入长江。从邵伯到高邮之间,运用石块和水泥浇筑成西堤石堰,并营造了50米宽的防洪林带。古运河焕发了青春,古镇邵伯呈现出一派生机。(图7)邵伯湖

邵伯湖(图8)又名“棠湖”,古属三十六陂。唐宋以后,扬州至淮安一线,有36座大小湖泊连绵不断。清代邵伯湖西大堤外有楼阁名“三十六湖楼”,登楼远眺,湖上风光尽收眼底。清人何俊《登三十六湖楼》诗:“望中惟一别,风露浣清秋。三十六湖水,苍茫吞一楼。波平鸥鸟适,滩远荻花稠。此境红尘隔,萧间称雅游。”其旷远萧散最能道尽湖西景状与登临胸臆。

邵伯湖风光绝佳,临河大堤绿树成荫,柳枝摇曳、水杉高立。临湖远眺,帆影点点,鸥鹭翻飞,亦能勾起游人的思古情怀。明代赵鹤《过邵伯湖》诗云:“湖口人家住处幽,桃花溪下晚驱牛。水耕谁信为农苦,春望何妨作客游。落日波声浸短竹,平沙风色带眠鸥。送行最爱长堤柳,直到官河绿未休。”清代学者钱大昕过邵伯也曾有诗云:“泽国微茫长绿芜,薄游踪迹感羁孤。疏钟夜火盂城驿,官柳长堤邵伯湖。往日漂流悲雁户,只今村落足鱼租。波光面面清于镜,得似沙鸥稳宿无?”图8 邵伯湖邵伯船闸

景区位于淮河、运河入江要冲,这里历代曾建有各种不同的过船设施:东晋谢安建筑的邵伯埭、唐代的斗闸、宋代的“西河船闸”、明代的“邵伯六闸”及民国二十三年所建由蒋介石题名的老船闸。现在的邵伯复线船闸主体建于1959年和1982年,是京杭运河上重要的水运工程,年通载量已逾8000多万吨、45万艘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政府决定用“庚子赔款”的减免款在邵伯、淮阴、刘老涧三地建新式船闸,二月,邵伯新式船闸破土动工。闸址选在邵伯镇古运河西岸。闸室宽10米,长100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7.7米。闸门钢制,附设开关井,以四人之力手摇启闭,即可开关自如。

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邵伯新式船闸建成通航,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实用国币87.8万余元。建闸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立法院长孙科、党政要员陈果夫亲临视察。通航之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亲率各部委和省府要员到场剪彩。蒋介石亲笔书写“邵伯船闸”四个大字,高嵌于朝北的船闸正面。

1958年,邵伯在原老船闸之西建造了一座新型船闸。闸室宽20米,长230米,年通行量为200万吨,闸门启闭,全由电脑自动控制,既安全迅速,又省时省力。

1984年,作为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邵伯复线船闸,在邵伯大船闸之西又一次破土动工,1987年12月15日建成通航。该闸室长度仍为230米,宽度却扩展为23米,可容纳千吨级船只自由驰骋。

邵伯船闸方圆辽阔,闸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树形奇特,千姿百态。广玉兰、白玉兰、樱花、桂花、牡丹、芍药,奇花异卉,迎风怒放,蜂飞蝶舞,异彩纷呈。假山水池,点缀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不是公园胜似公园。漫步其间,恍如置身于江南园林。(图9)图9 船闸河东湖泊

运河之东,有荇丝、艾菱、星荡等湖泊,但均已围垦。

艾菱湖,位于邵伯镇东3.5公里处,呈菱形,盛产鱼虾、菱(当地称“大甲马”)。 南朝齐建武五年(498)即有“遏艾菱湖水,立裘塘屯”之记载。原来湖泊南北最长处5公里,东西最宽处2.3公里,面积6.97平方公里,属里下河洼地河道型湖泊。“湖水阔无际,苍茫兼落晖。客帆东北下,水鸟来去飞。”这是清代江都诗人程湄行经艾菱湖所留下的诗句。1955年筑圩垦殖,成为邵伯镇的一个村。

荇丝湖又名“恒子湖”“封塞湖”,湖中生有“荇菜”,嫩时可食用,群众俗称“荇丝草”,湖因而得名。

1955年9月筑圩垦殖,围垦辟为农场,现已成为研究繁育水稻良种的基地。江都诗人郭元针曾作过一首《封塞湖牛鸣双村》诗,其中前四句是:“石架瓜篱白竹门,桔槔声歇打场喧。老农八十今闲得,捕虱残阳倚废垣。”反映了当时湖边农村的悠闲情景。(图10)二、邵伯古八景

古镇历史悠久,风光绮丽,古人曾总结八景。运河春晓

运河两侧树木连堤,春风发芽,嫩绿可人;运河上船只繁忙,南来北往,生机盎然。1990年,台湾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剧组曾来邵伯运河边拍摄外景。棠湖夕照

唐宋以前,邵伯大小湖泊相连36个湖泊,湖水连天,晚霞灿烂。夕阳下帆影隐隐,沙鸥点点,渔网闪耀金色的光芒。梵行茶花

梵行寺的山茶花一片绚丽,烂红如火,和僧人的梵音相映,花开见佛。名士游人争相观赏。斗野唱晚

夕照斗野,如剪影入画,阳光穿过树梢投在河水中,染红了河面。河面上鸬鹚立舷,渔人喂食。(图11)图11 邵伯湖唱晚甘棠义井

清顺治三年(1646)四月,颁剃发令。六月,此风传至邵伯,里人张尔中为明诸生,深以剃发为耻,投井而死,此井即称“义井”。后人凭吊不息,遂成一景。铁犀拜月

秋月高悬,野旷树低,铁牛卧月,仰首似拜。拜月是人们美好愿望,其铭曰“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当中秋夜游之盛景。棠树三异

相传,植于巡检司署的甘棠树是纪念谢安之树,如此推算约700余年的树龄。该树有三异:“华而不实、无风自动、先开后合。”“三异”具体的解释已无从考证。至今,这棵树还是充满着生机活力,已经被列为“市级古树名木”。来鹤昏鸦

来鹤寺古木葱茏,黄昏时分,乌鸦还巢,十分热闹,和古寺里暮鼓晨钟交织一起,成了独特的风景线。明嘉靖癸巳年(1588)夏,曾发生鹳鸟代哺之事。据《嘉靖维扬志》载:“邵伯来鹤寺与佑圣观相邻,寺观皆有鹳巢,二巢有二雏,佑圣之鹳伤于弹,二雏待哺于来鹤,来鹤之鹳哺犹己子,诱之飞鸣,全其羽毛,人咸异焉。”三、云川阁十六景

清代邵伯建有“云川阁”,为邵伯徐氏子弟读书之地。云川阁位于镇东的徐氏庄宅,与邵伯湖西的“阮公楼”分属邵伯镇东西两处“招隐圣地”。云川阁园内环境幽静清雅,风景绝胜,园外湖光粼粼,秀丽景色别具一格。丹徒画家顾鹤庆曾客居此地,绘《云川阁十六景》。远岫胜岚

于湖边高阁中凭栏眺望远山风光,柳树刚抽新芽,春光明媚。平湖春色

湖岸春柳冒芽,于高阁中观望湖中帆船。阁下树丛中有屋数间。东皋麦浪

东园外河滩上麦浪翻滚,风旋成涡。水牛挣脱缰绳在麦田中,一农夫急急追赶,乡村气息浓郁。南浦渔歌

湖中一埂、一闸,将湖面分为两块,埂上渔人捕鱼,有撒网的、有板罾的。湖边两渔船上,老渔人举杯畅饮,一渔人横笛,渔家欢乐景象。烟柳横塘

清晨雾气如烟,远处湖中隐见帆影,近处清晰可见。围塘里荷花盛开,埂上柳树成荫,边上草蓬中水车旋转。一农夫肩扛锄头,穿过小桥,向田间走去。溪桥残雪

大雪过后,湖面上尚有余冰未化。地面上、屋顶上、田埂边残雪皑皑,柳树全部落叶,一片冬季银白世界。夕阳帆影

火红的太阳将要落山,映红了湖中的帆影。湖边渔人站在水中用鱼篓捕鱼,欲在太阳下山前满载而归。(图12)图12野寺钟声

田野阡陌,一河横流,有人泛舟垂钓。树木几丛,远处烟霭朦胧,寺院雕甍隐约可见。冬季早晨,人们走出户外,饱吸新鲜空气,耳聆远处寺院钟声。高阁留云

秋高气爽,高阁上天空白云朵朵,四只仙鹤从空中俯冲而下,一群仙鹤在湖边悠闲欲迎。湖边柳树枯黄,有秋风落叶之势。群峰叠翠

阁中亭园山石叠翠,松树挺立,风景这边独好。小山丛桂

园中房宇参差,长廊通幽,主人沿着曲径,往园后小山赏桂。山上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幽径疏篁

曲径两侧竹翠欲滴,葱茏掩径。主人携书童往竹林内读书,环境十分静雅。花榭香风

园中梅花盛开,主人端坐案前,挥毫似写咏梅之诗。仆童送来香茗,丹顶鹤侧栖于石桌,一派诗情画意。桐阶新月

梧桐树下,廊亭曲折,主人席地而坐,仰望天空,晚霞仍在,余晖尚存,新月已上升树梢,节气的真实写照。蕉窗夜雨

天空昏暗,芭蕉掩映屋宇,院墙内树木凋敝。主人在屋内聆听雨打芭蕉,品茗弈棋,悠然自得。石室书灯

主人在石室内点烛夜读。园中腊梅盛开,灌木屏障与土墙相连,环境如世外桃源。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一些自然风景不复存在,但古大运河、邵伯湖、渌洋湖生态自然保护区仍然散发着诱人魅力。第二节 历史遗存图13 老街区俯瞰

邵伯缘水而兴。镇上的“铁牛”、古街、名亭、古树、牌楼等都能叙述出“水”的故事来。条石街南北向和运河平行,条条小巷如鱼骨状延伸至运河边,运河如同一根奇妙的丝带,串起了邵伯历史的一个个古老传说,见证了邵伯和运河成长的足迹。

历朝文物知多少,阅尽沧桑几变迁。目前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12处,其他古迹和优秀传统风貌建筑若干。(图13)一、古街古井

古条石街沿街住宅门前,都铺设有蝙蝠、如意、元宝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走入老街,仿佛被拉进了历史的深处。邵伯人对井情有独钟,流传着很多与井有关的传说趣闻。古条石街

条石街是靠着运河堤坝南北延伸的长街。旧称南大街为“青云”、中大街为“甘棠”、北大街为“蟾宫”,以中大街最为繁华。据载,老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泥泞,行走不便。清康熙年间镇民集资,乡绅解囊,当铺和纸号赞助,备石料、忙运输,邀集工匠,铺设路面,砖砌路下排水,沟渠连接河道。每到雨天,雨水由条石缝中流进地沟,路面从不积水。经过数百年洗礼,青条石已经磨出了油亮的痕迹。走在沧桑的石板路上,鞋底与石板的摩擦声,仿佛是聆听亘古与现代之间的歌唱。

邵伯老街南北约1500米,宽2米余,有“弯弯曲曲一条街,从南到北三里长”之称。由于古运河历史上曾经是黄金水道,因而条石街上也曾热闹非凡,北起馆驿前、南迄庙巷口,店铺鳞次栉比,诸如春生恒纸号、仁广源布庄、恒春隆香粉店、马大顺酱园,生意红火。商贩的叫卖、僧道的吟唱、学子的诵读,构成了一道迷人的市井风景“清明上河图”。南大街尽头,有一座“南圈门”,门上阁楼为“青云楼”。南圈门外为风景如画的南塘,中埂柴坝为“宝公堤”,是南郊进出邵伯镇的通道所在;北街尽头有“北圈门”“真武楼”,为北乡进出镇的必经之地。夜晚南北圈门紧闭,行人禁止出入镇区,小镇固若城堡。街坊旧居比邻相依,条石街两侧,大多是两层木结构楼房,楼下店面营业,楼上店家居住。有的看起来虽是普通的店面房,而里面为宽敞的厅房,如今门楣的朱漆早已剥落,但仍保持着明清建筑格局。“大马头”十字路口,沿街四角楼顶角,成为邵伯古街的一个景观。条石街道弯弯,两旁有与主街道垂直的东西向小巷数十条,油店巷、长生巷、染坊巷与它勾连,形成“梳篦”,十分严整,也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道路框架。(图14)图14 大马头古井

梵行寺的井,特别神奇,据说它直通杭州的灵隐寺,与西湖水一脉相连。

南宋年间,邵伯梵行寺大兴土木,木料奇缺,老方丈一筹莫展。云游至此的济公安慰他,今夜三更,木料必到。子夜时分,济公来到梵行寺古井旁,他手持破芭蕉扇,轻轻一扇。忽然,平静的古井,翻江倒海,一片轰鸣,只见一根根巨木源源不断地跃出井面。

不过,邵伯人凿井,十分讲究倒是事实。石头的井栏,青砖的井壁,严丝合缝,光滑溜圆。上大底小,俯身井栏,水面好似一面光可鉴人的玻璃镜,眼睛、眉毛都看得一清二楚。井水如此清澈,原来奥妙全在井底。图15 古井

譬如,蒋翰林家花园里有三口古井。井底放了一块厚厚的青铜板,井壁砌于铜板之上,泥沙杂质渗不进来,井水终年不浑不齆,自然清冽甘甜。井水冬暖夏凉,滴水成冰的三九寒冬,手泡在热气升腾的井水里洗涤,连身上都是暖洋洋的。每逢进了腊月,“有钱没钱,洗洗过年”,井台四周,到处洋溢着大姑娘、小媳妇的欢声笑语。(图15)

据说,明朝天启年间(1601)二月,来鹤寺的小和尚到井上打水,突然,井里跳出一条大鲤鱼,足有尺把长。方丈见了,惊呼“鳌鱼翻身,地动山摇”。报至官府,官府不信。岂料,第二天,邵伯街上真的地动山摇。顷刻间,闹市一片废墟。从镇南到殷家庄还裂开一条无大不大的深沟。这就是四百年前确确实实发生在邵伯的一次七级大地震。

甘棠义井,原名“惠民井”,在今粮管所西侧。相传此井是谢安凿建的。张尔中以剃发为耻,投惠民井而死后,井改名为“甘棠义井”,为徐积山书,今已废。而张尔中与史照(终其一生,居于楼上,不换衣、不下地)、仲属(终其一生,危坐缸中,不发一言),分别以“一井、一楼、一缸”的方式,以死明志,被后人称为甘棠“三义”。(图16)图16 古井二、民居建筑

唐宋以后,日渐繁荣。明至清代,有灯火万家、行旅如织、百货囤聚、廛市鳞次之说。鼎盛时期,客籍人士于邵伯经商者颇多,外地商人在邵伯建彭城、中州、西河、江西、浙绍、句容等会馆。历史上虽遭兵火和水灾、火灾的洗礼,但尚存古店面房、古民居40多处。四角楼

位于“大马头”十字路口,楼房四角具有檐牙高喙的古典建筑特色,楼上木质栏杆。楼区布局26间,占地1800平方米。群楼形成于清乾隆年间。附近店铺主要有陆记香肠、阚姓作坊、李大顺香店、润昌铜锡店、王姓钱庄、火油店、赵家烧饼店、天生祥杂货店、许家茶炉、鲍家大楼工商联等。(图17)朱家巷口建筑群

巷口有范、王姓古楼群,曾作麻绳店。前后进楼群,中有小天井。有原金芝堂老中药店,前店后作,再后进住家,共五进,直到运河堤。临街店铺,后面作坊。图17 飞檐翘角老邮局

古宅前临大街三间,小天井,厢房两间,正厅三间,直到上河边。方公馆

原清朝进士第,坐东朝西,大门沿街。前后两进平房,最后一进为楼房。竹巷口古楼房

中大街19号,原褚在芝棉花店三间门面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公管房。隔肩、栏杆俱全,坐西朝东,店后三间二厢楼上下。朝北古式大门,南北山墙顶上有女儿墙,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老柳梳工场,直到运河堤,现保存中大楼前后两幢,为晚清建筑。邵伯巡检司《甘棠小志》载:“邵伯巡检司明洪武元年(1368)设,民国元年(1912)废巡检司建邵伯市公所,历544年。”

司署设在邵伯镇前东街西段北侧,俗称“司门口”。司署原为治安机构,后改负责杂务,官职九品。据老人回忆,司署门口有石狮一对,头道门为东西角门;进二门(仪门),数十步远为大堂,有暖阁;后为二堂,东西两侧为三班六房办公用地。额兵员60名,老爷办公在左角花厅。民国时期改为邵伯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为职工学校、文化站,2015年复建。

从邵伯巡检司辖地看,占到全县半壁江山。第一任邵伯司巡检为范天成,顺天宛平(北京市)人,清雍正十年(1732)。第二任为陈绍兴,顺天三河人。乾隆二年(1737)至光绪年间,邵伯巡检司先后更迭三十余任,都是外籍人。(图18)图18 古巡检司三、故居名亭

邵伯仅清代为诸生、登乡、会榜者不下百人,中进士者达十数人。至今留有进士第遗居三四处,张氏、范氏、汪氏、济氏、方氏等处公馆近20处。其中南大街133号、143号的明式建筑鸳鸯厅尤为珍贵。许多高官名士都曾登斗野亭,俯览邵伯景,一畅胸怀,留下优美的古诗名句。董恂读书处

明代统治者对居住建筑作了许多严格的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从厅堂三间七架规格看无疑是官宦人家了,整个建筑占地面积近三亩,由门厅、轿厅、大厅、卧室、两幢楼房、花厅、书楼组成,房屋40余间。因历史沧桑,有的房屋虽已改造,但原状面貌清晰,特别是大厅(鸳鸯厅)及古色古香的三间两厢卧室保存完好。走进143号大门,原有面东倚壁砖雕福祠已损,南首朝北有磨砖2.5米×1.1米大门,门头有象征祥瑞的麒麟砖雕,门旁侧立厚实的白矾石雕石鼓一对。入内有天井,坐西朝东有壮观华丽的大厅三楹、窗扇、屏门,板壁高近四米,此即“鸳鸯厅男厅”,是当时主人接待男宾的处所。由于正厅高大,阳光充足,也称“阳厅”。这是典型的明代晚期建筑,江都境内鲜见。从建筑风格上看,柱础园墩饱满呈型,用材硕大,团梁直径40厘米,格扇镂空部分比例约占三分之二,屋面起架平缓,梁柱红松木,质地坚硬耐腐蚀。基石采用青石阶台,灰砖地坪,对排水,防潮都有周密考虑,故能百年不坏。紧邻133号厅房,原和“阳厅”有通道相连,可明显看出是个连接结构。这个厅房小、阴暗,是当时接待女客的地方,叫“鸳鸯厅女厅”,也叫“阴厅”。虽然显得破旧,但厅房对称的瓜柱梁垫荷叶云纹墩和龙凤浮雕很有特色,这里是一组难得一见的“鸳鸯厅”组合。阴厅西院落,有古井,井栏为火山岩,井口砌石为明代风格,沿用至今。

鸳鸯厅古为齐氏故居。清同治八年(1882)任户部尚书,后兼工部、吏部、兵部尚书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董恂是齐氏晓楼的女婿,董齐联姻,董恂每离京返乡,就在这里起居,俨然成了尚书府邸。齐氏迎街照厅开了“立秦油号”(作坊设邵伯南乡),范姓开了“范大兴茶食号”分店。齐晓楼传到其子齐礁石后,家业衰败,民国初年遂租给钱、范两家,到民国十二年(1933)断买。钱姓继续挂上“立泰油号”金字招牌,两家生意都很红火,直至1949年后公私合营。(图19)图19 董恂读书处斗野亭

斗野亭(图20)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江淮天设险,星斗地分维。”因扬州分野属斗,故得名。北宋斗野亭倚河临湖,与古刹梵行寺犄角而立。登亭远眺,水天一色,湖光帆影尽收眼底。图20 斗野亭

宋代文人刘焘曾写过一首《过邵伯登斗野亭》:“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盆。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晚色芙蓉静,秋香桂子寒。更无山碍眼,剩觉水云宽。”

这首诗把斗野亭的地形、地貌、景色都写进去了。北宋御史中丞,高邮人孙觉(孙莘老),任职于苏州,曾路过邵伯。他最先到邵伯斗野亭一游。孙觉登上斗野亭,面对湖光美景,感慨万千,写下《邵伯斗野亭》五言古诗一首。此诗为“七贤”之首唱。这一名诗,先后引来当时知名文人苏东坡、苏辙、秦少游、黄庭坚、张舜民、张耒等至邵伯,流连盘桓,探古寻幽,登亭和诗,为邵伯留下了宋代不朽诗篇《七贤诗》。

南宋绍兴元年(1131),扬州郡守郑兴裔将亭迁至扬州漕河上的迎恩桥南,亭之地遂改。嘉定时,崔清献抚淮,又改题亭名曰“江淮要津”。清嘉庆十四年(1809),邵伯望族,“一门四进士”的徐元惠及其族弟徐元桐出资重建斗野亭于古刹来鹤寺东侧。登斗野亭,吟宋贤诗,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四、祠堂寺庙

祠堂不仅承载了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与之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力。佛教在邵伯始于东晋,兴于明清。听老辈人讲,邵伯过去有99座寺院,这座运河古镇的每一条街,每一道巷,都能听到晨钟暮鼓,都能看到香烟缭绕。20世纪80年代编的《邵伯镇志》载明有名录可查的寺庙67座。寺庙中规模较大的有古法华寺、宝公寺和梵行寺等。

邵伯也是红色胜地,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第六战“邵伯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粟裕亲赴前线指挥。遗址上建起了纪念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题写烈士纪念碑。谢公祠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会稽王司马道子的排挤下,被迫出镇广陵(今扬州),他考察城西北二十里步邱(邵伯一带)筑垒,名曰“新城”。

宋《元丰九域志》称“甘棠庙其来久矣”。清《甘棠小志》记载:“谢公祠,莫详所始,然有此埭,即有此祠。”可见,此祠由来已久。后岁久庙坏,于是置谢公肖像于五圣祠前殿。明嘉靖六年(1527),给谏彭汝寔改题额为“东山书院”,后改为“谢公祠”。明隆庆元年(1567),再迁谢安像于后殿,前殿祀三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谢公祠尚有迹可寻。祠堂在镇之东街,前进祀文昌,中进祀三官,后祀公。祠堂院墙基石上有告示牌,意为保护生祠。进入祠堂,一排四间正房,两侧各一间厢房,中间两间为客厅,摆有长条香几,木椅数张,椅背上皆有“晋太傅”字样,正中供奉木刻谢公像。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石碑,上有国子监监丞沈珠为迁谢安像撰写的碑文。图21 谢公祠

明施钧曾游邵伯谢公祠,读古碑怀念谢公留诗一首,诗曰:“晋室将倾不易支,先生出处系安危。山间红袖从游日,天下苍生望起时。风暖松亭春载酒,月明花墅庭围棋。转头乐事无寻处,空拂青苔读古碑。”(图21)罗令祠

罗君公祠遗址,即原邵伯小学。

罗君名适(di),字正元,台州宁海人,宋元丰年间做过江都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