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兰谈婴幼儿养育误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4:18:58

点击下载

作者:鲍秀兰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鲍秀兰谈婴幼儿养育误区

鲍秀兰谈婴幼儿养育误区试读:

前言

每位父母首先关心的是宝宝的养育问题,希望宝宝能成长为健康、聪明、可爱的孩子。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和众多家庭最关注的问题。多年来我通过与家长们的直接交流和接触,发现他们在面临很多问题时,仍然用陈旧的经验和育儿知识去处理,缺乏科学和具体的指导。

几十年来,我一直忙碌于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新的知识和经验。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最佳的人生开端应该是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活在一个有丰富的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爱心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之中,使孩子体格、情感、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这些都需要家长具备科学的养育和早期教育知识。为此,我在医疗工作之余,先后出版了《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婴幼儿养育和早期干预实用手册(高危儿卷)》系列图书,受到了广大家长、医护人员和研究工作者的欢迎。

如今,很多80后甚至90后已成为父母,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在改变。为了方便年轻的父母学习养育知识,我将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出了最主要的几部分内容,如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以及婴幼儿正确哺喂母乳和辅食添加,将这些内容做成专题图书,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帮助理解和记忆;同时,我发现很多父母对于养育宝宝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缺钙、黄疸、抗生素问题等,因此还编写了婴幼儿养育误区的专题。

这四本专题图书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最重要、最关键的养育知识传授给家长,希望能给您的育儿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

因为是初版,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鲍秀兰2016年2月 PART  1走出婴幼儿喂养误区误区1 宝宝吃奶,喂得越多越好

走出误区:宝宝吃奶不是越多越好,过度喂养容易造成肥胖、体重增长超标。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奶量能自动调节,宝宝体重不会增长过快。人工喂养的宝宝,经常容易过度喂养,体重增长过快。爸爸妈妈会担心宝宝吃不够奶,其实只要宝宝每个月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就说明吃饱了。宝宝喂得太多容易肥胖,对健康不利,将来成人后也会肥胖

母乳喂养儿一般是按需喂养,白天2~3小时喂奶一次,夜间如果睡眠好,可以4~5小时一次。人工喂养的宝宝,一般1~2个月时每天吃奶量为500毫升~750毫升,分8次,每次为60毫升~90毫升;3~4个月时每天吃奶量为700毫升~800毫升;5~6个月时每天吃奶量800毫升~1000毫升,为了预防肥胖发生,不主张超过1000毫升;7~8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800毫升,同时添加1~2餐碎末状食物,宝宝在吃奶以前可以加1~2次强化铁的米粉;9~10个月时每天吃奶的次数可以减少1~2次,但奶量每天最好保证700毫升~800毫升;11~12个月每天喝奶量600毫升~800毫升。

提倡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1岁后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应该保证喝500毫升配方奶。食欲不佳且体格生长不良的宝宝,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2~3岁的宝宝每天也应摄入乳类350毫升~500毫升。

请记住,每个宝宝吃奶量不尽相同,应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总之,宝宝婴儿期过胖,成年后易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疾病。所以,不是宝宝越胖越好,体重增长适当才是最好的喂养效果。鲍奶奶提醒

家长不要认为宝宝晚上不吃奶会饿。据研究,健康足月儿(没有进食反流)4个月时能不吃奶连续睡6个小时,5个月能不吃奶连续睡9个小时,6个月时能不吃奶连续睡12个小时。宝宝晚上不吃奶,白天便会多吃奶,家长不用担心营养不足。晚上睡长觉的宝宝生长发育好,有利于智能发育,妈妈养育起宝宝来也更轻松愉快。误区2 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必须停母乳

走出误区:只要宝宝生长正常,进食正常,喂奶期间黄疸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无须停止母乳。

母乳是宝宝天然的营养食物,但有些宝宝母乳喂养时会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宝宝生后7天左右出现,持续时间有的3周,有的三四个月,可以自然消退。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黄疸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血清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母乳性黄疸只要症状不严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只要不严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只要宝宝生长正常,进食正常,喂奶期间黄疸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无须停止母乳。什么情况下需停母乳

当血清胆红素>14mg/dl(240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下降≥50%时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加重,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可以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储存起来,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黄疸减轻后继续母乳喂养。

一般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当血清胆红素>17mg/dl(291μmol/L)才考虑光疗。在家中如何护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

母乳性黄疸宝宝的家庭护理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 早期(7天)出现黄疸的婴儿,排除溶血等病理因素后,可以加强喂养,让宝宝多吃多拉,促进胆红素经肠道排出。

B 注意保暖,做好日常护理,增加营养,预防感染。

C 适当给宝宝多晒太阳,让阳光照在宝宝皮肤上,可隔着玻璃晒,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鲍奶奶提醒

葡萄糖没有消退黄疸的作用,不要给宝宝随意添加。误区3 宝宝不肯吃奶时,为了长身体要强迫他吃

走出误区:宝宝暂时吃奶少,有可能是厌奶了,只要喝水充足,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妈妈不需要特别担心,更不要强迫宝宝吃。

3个月左右的宝宝突然不爱吃奶了,但能喝些水,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应排除发热、腹泻、呕吐或精神不好等问题。如果宝宝不存在这些问题,可能原因是奶吃多了。不满3个月的宝宝不能完全吸收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即使奶吃多时,也不会引起蛋白质吸收过多,不会加重肝肾的负担。但是3个月以后的宝宝,从奶中吸收蛋白质能力增强,从而会增加肝肾的工作量,时间长了会造成“疲劳”,表现为食欲下降、不爱吃奶。宝宝厌奶时表现为食欲下降、不爱吃奶,此时家长不应强迫怎样帮宝宝度过厌奶期

●宝宝不肯吃奶时不要强迫:让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奶、吃多长时间,宝宝会根据自己的消化能力调节进食奶量。

●给宝宝喂奶时注意技巧: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宝宝分心,也可以适当将奶稀释或在宝宝似睡非睡时喂奶。

●让宝宝多运动:比如多给宝宝做婴儿操、做抚触,带宝宝出去玩儿,让宝宝有个好心情,也消耗了体能,使宝宝容易产生饥饿感。哪些情况的厌奶需要特别注意

●由各种急性、慢性疾病引起,如急性咽喉炎、鹅口疮,造成口腔疼痛,会使宝宝食量突然变少,不肯吃奶。

●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鼻塞,宝宝吸奶时无法换气,也会有厌奶情况。

●急性肠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发热等,宝宝会哭闹不安、不思饮食。当有以上这些情况时,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鲍奶奶提醒

厌奶期一般会持续十天半个月,宝宝的肝脏、肾脏得到充分休息后可恢复功能,宝宝又会喜欢吃奶了。误区4 宝宝吐奶是生病了

走出误区:吐奶是小婴儿常见现象,与小婴儿的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未必是生病了。

小婴儿溢奶是指喂奶后从口边溢出奶液,量不多,少数婴儿在喂奶后片刻因更换尿布等改变体位引起溢奶。如果婴儿一般情况好,不影响生长发育,随月龄增长溢奶现象减少,至生后6个月自然消失,属正常现象。妈妈竖抱宝宝拍嗝可预防吐奶

呕吐和溢奶不同,吐奶是奶水多急速从嘴里涌出,也是小婴儿常见现象,与小婴儿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小婴儿的胃容量小,位置比较横,上口即贲门括约肌发育比较差,下口即幽门通向肠道,其括约肌发育较好。因此,新生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奶液容易反流引起呕吐。随着宝宝生长发育,6个月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正常宝宝如果喂养或护理不当均可引起呕吐。常见的原因有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或奶嘴的孔径过大、出奶过快;喂奶时奶瓶中奶没有完全充满奶嘴,吃奶同时吃进空气;喂奶后过多变动体位等。通过改进喂养和护理方法,再加上吃完奶后竖抱起来拍拍背部,让宝宝打嗝,并让他采取右侧卧位等方法,均可有效预防呕吐。鲍奶奶提醒

如果宝宝呕吐严重应去医院检查并及时治疗。误区5 宝宝每次吃奶后就排便是肠道有问题

走出误区: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进食后不久就会排便,这是胃结肠反射造成的,以后随着消化系统功能成熟会好转。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多为淡黄色黏稠状,中间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颗粒,有时稀如米糊状,有奶瓣,每日数次。喝配方奶宝宝的大便通常呈褐色或黄色,质地比母乳喂养的大便黏稠。不同的宝宝排便规律差异较大。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进食后不久就会排便,这是胃结肠反射造成的,每当胃部有食物进入时就会刺激消化系统活动,就会引起排便,以后随着消化系统功能成熟会好转。宝宝真正的腹泻是什么表现

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一般较多,母乳喂养的健康宝宝每日排便次数可频繁至10~12次。只要宝宝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便属于正常现象。腹泻是指排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加,一般每天增加3次或以上,同时大便性状明显变稀至水样。

引起宝宝大便次数多的原因有: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内容物通过速度太快,肛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等。感染性腹泻的大便有脓血便或水样泻,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伴有发热。如果宝宝腹泻伴有体重增长缓慢、严重呕吐、大便隐血,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宝宝腹泻如何处理

提倡纯母乳喂养,哺乳时适当缩短一侧乳房喂养时间,减少脂肪摄入。母乳有前乳和后乳之分,后乳中富含脂肪,宝宝吃了容易大便次数多。宝宝不能纯母乳喂养时,建议服用乳糖酶、添加益生元,喝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腹泻的宝宝要注意小屁屁的清洗

宝宝患急性感染性腹泻应继续喂养,补充水分。如果急性腹泻持续时间超过5天,建议短时间应用无乳糖配方奶。高度怀疑宝宝患感染性腹泻或牛奶蛋白过敏腹泻,应找儿科或专科医生诊治。

护理宝宝要特别关注体重变化,若体重降低,可能是因腹泻引起脱水。要细心护理宝宝的臀部,便后用清水清洗,用湿纸巾擦拭后,仍需要用清水冲洗,用柔软毛巾吸干后,抹上润肤露或护臀膏。鲍奶奶提醒

治疗腹泻的重点是解决原因而非单纯止泻,应找儿科医生诊治。误区6 如果母乳不足就放弃母乳喂养

走出误区:妈妈不要因母乳不足从而放弃母乳喂养,母乳是越吸越多,至少坚持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后再完全使用代乳品。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母乳喂养协会要求纯母乳喂养至少坚持6个月,但如果妈妈奶量不足,宝宝生病,或其他原因实在无法哺乳、必须以代乳品(如配方奶)来补充婴儿营养时,需要混合喂养。混合喂养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每天都一定要让婴儿定时吸吮母乳,补授或代授的奶量及食物量要充足,并且要注意卫生。混合喂养的方法

混合喂养的方法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

A 补授法

先喂母乳,接着补喂一定量的配方奶,适用于6个月以前的婴儿。其特点是,婴儿先吸吮母乳,使母亲乳房按时受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

B 代授法

一次喂母乳,一次喂配方奶,轮换间隔喂食,但喂牛乳或代乳品的总次数不超过每天哺乳次数的一半。代授法适合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渐地用牛乳、代乳品、稀饭、烂面条代授,可培养孩子的咀嚼习惯,为以后断奶作好准备。混合喂养时如何保持母乳分泌

首先推荐尽量采用“补授法”,先喂母乳然后再补充其他乳品,特别是夜里更要坚持先喂母乳;保证让宝宝每天吸吮乳房8次以上,每次尽量吸空乳房。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

此外,妈妈要尽可能多地与宝宝在一起,经常搂抱宝宝。当母亲乳汁分泌增加时,要及时减少配方奶的喂养量和次数。上班的母亲可以采用“代授法”,但是在上班期间,最好坚持定时吸奶。混合喂养鲍奶奶提醒

产妇分娩后48~72小时才能下奶,很多新生儿家长担心宝宝饿着,用奶瓶给宝宝喂奶粉,这样会造成宝宝乳头错觉。新生儿如果需要混合喂养,应注意不要使用橡皮奶头、奶瓶喂婴儿,应使用小匙、小杯或滴管喂,以免造成乳头错觉。误区7 妈妈生病了就不要喂奶了

走出误区:很多情况下,妈妈生病了也是可以喂奶的。

母乳是宝宝最珍贵的食物,妈妈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儿不适就给宝宝停母乳。这样得不偿失。妈妈在喂母乳的阶段生病了,要看病情程度,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喂奶的。做好护理工作,预防乳房疾病

哺乳妈妈最易发生乳头皲裂和破损,要保护和护理好自己的乳房,避免影响到哺乳。哺乳前,用柔软毛巾和温热清水擦洗乳头,不要用肥皂、酒精、消毒纸巾擦洗或搓洗。哺乳后,用电动吸奶器把乳房内剩余的乳汁吸空,防止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每次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在乳头上。乳汁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可以很好地保护乳头。哺乳妈妈要学会护理乳房这些常见不适影响喂奶吗

A 妈妈感冒或发热可以喂奶吗?

如果妈妈的发热是由轻度乳腺炎、呼吸道感引起的,只要不是急性传染病,可继续母乳喂养。感冒的妈妈喂奶时要戴口罩,别对着宝宝打喷嚏,平时让未生病家人看护宝宝。

B 妈妈吃了药可以喂奶吗?

妈妈发热时,吃了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这个药物对于哺乳期安全性比较高。其他的药物,需要听医生的建议。只要服用的药物安全性高,是可以继续哺乳的。

C 妈妈得了乳腺炎可以喂奶吗?

妈妈得了轻、中度的乳腺炎可以继续喂奶,如果喂奶时感觉疼痛难忍,可以用吸奶器挤奶后用奶瓶喂养。

D 乳头内陷或破损可以喂奶吗?

乳头内陷的妈妈喂奶的时候要让宝宝含住乳晕,而不是叼住乳头,大部分婴儿可以从扁平或内陷乳头中吸吮出乳汁。妈妈如果乳头破损较轻,可以继续哺乳,让宝宝含住乳晕而不是乳头吸吮;乳头破损严重,因为疼痛无法哺乳,可以把乳汁挤出来喂宝宝;还可以使用乳头罩(网上购买)吸吮母乳。鲍奶奶提醒

哺乳妈妈生病需要服药时,不能善自做主乱吃药,一定要咨询医生,因为很多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误区8 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辅食添加越早越好

走出误区:6个月内的宝宝,乳类喂养可以满足婴儿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可以不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宝宝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6个月的宝宝已具备消化吸收辅食的能力,消化系统基本成熟,乳牙开始萌出,嘴能咬切、咀嚼食物,能吞咽非液体食物,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不断增强,对不同颜色、形状、滋味的食物产生欣赏能力。肾脏的排泄能力也提高了。宝宝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的坏处

宝宝辅食添加,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否则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引起呕吐和腹泻,是因为宝宝还没有能力消化添加的辅食。

●可能会发生辅食取代母乳、导致宝宝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后果。

●也可能发生过度喂养,宝宝出现体重超重的情况。

宝宝满6个月了仍不添加辅食,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会影响宝宝所需营养的摄取,阻碍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不利于促进生长发育潜能的发挥。

●影响宝宝口腔肌肉和舌的锻炼,不利于今后语言发育和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

●宝宝可能出现偏食、挑食、拒食等饮食行为问题,长大后的学习成绩、人际交流、社会行为等也可能受到影响。4~5个月的宝宝什么情况下可以添加泥糊状辅食

4~5个月的宝宝有下列3种情况说明发育良好,已经具备添加泥糊状食物的条件。

●进食时间规律,夜间不再喂奶。

●体重超过7.0千克。

●宝宝看到碗里的食物时,头向前靠,流口水,甚至张开嘴巴;能很好地控制头转动的方向,如想吃时头转向食物、吃饱后把头转开。宝宝可以吃辅食啦鲍奶奶提醒

吸吮、吞咽是婴儿先天就会的生理功能,而咀嚼功能发育需要适时生理刺激,换奶期时添加泥状食物能促进咀嚼功能发育。误区9 可以给宝宝先添加鸡蛋黄辅食

走出误区:许多家长认为,应先给宝宝添加鸡蛋黄。殊不知,蛋黄属于异性蛋白质,容易导致湿疹、过敏性腹泻的发生,所以现在建议7个月后开始添加,且从每天1/4个逐渐增加到1个。

爸爸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地添加,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了,辅食可以先从吃米粉开始,一般吃含铁米粉。在宝宝吃奶前喂,米粉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先喂一小勺,压住下嘴唇送到舌面上,让宝宝慢慢体会全新的进食方式。妈妈边喂边给宝宝做出咀嚼的示范动作,进行学吃的教育。如果宝宝消化好、大便正常,间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逐渐增多。如果宝宝出现了腹泻,大便食物残渣较多,可以维持原量,酌情减量甚至暂停辅食。

米粉添加7~10天,就可以添加菜泥了。开始可以选用根茎类蔬菜,比如胡萝卜泥、南瓜泥都可以。方法同上,每加一种要观察3~5天,观察是否有过敏表现。

然后添加果泥。苹果用小勺刮成泥,可以在两次吃奶之间喂一次。有的宝宝对苹果过敏,那就吃蒸或煮过的苹果,还可以少吃一点儿香蕉泥,具体情况还要看宝宝的消化能力。最好先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因为水果较甜,宝宝会较喜欢,宝宝一旦养成对水果的偏爱,就很难再对蔬菜感兴趣了。妈妈给宝宝喂辅食鲍奶奶提醒

给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的同时,喂奶量不能减少(每天为800毫升~1000毫升),否则,体重增加将减慢。误区10 宝宝不爱喝白开水,那就多喝点儿果汁、菜汁

走出误区: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多喝水,就用果汁、菜汁等有味道的水诱导宝宝多喝水。长时间如此,不但会造成宝宝对白开水的排斥,还能引发口腔问题。

很多妈妈会因为宝宝不爱喝水而烦恼。其实,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不喝水,因为母乳中85%以上都是水分,足够的奶量可以满足宝宝对水分的需求。6个月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原则上也不需要喂水。如果需要喂水可以在两次奶中间喝,水量由宝宝自己掌握,不喝也不必勉强。白开水是宝宝最好的饮料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补水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是否给宝宝喝水都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与宝宝的进食情况、运动量、出汗情况、天气、温度、疾病等有关。可以通过宝宝的尿量和颜色判断是否需要补水,每天排尿次数6~8次,颜色呈无色或微黄色,这就意味着宝宝体内水分充足,可以不用额外补充水分。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补水了

A 气候干燥、气温高、宝宝出汗多的情况下宝宝尿液颜色偏黄,应该及时补充水分。

B 宝宝发热时,身体会流失水分,需要给宝宝适当补充水分。

C 宝宝腹泻,特别是稀水便时,需要多饮含少量盐和糖的水,以避免出现脱水情况。

D 宝宝处于厌奶期,摄奶量骤减,可以适当补充水分。

E 添加辅食后,应该增加水的摄入量,根据宝宝排尿的颜色,适当补充水分。给宝宝喝什么水好

白开水是宝宝最好的饮料,还具有清洁口腔的作用。

有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宝宝多喝些水,就用果汁、钙水、菜水等有味道的水诱导宝宝多喝水,宝宝喝惯了有味道的水,势必造成对白开水的排斥。此外,果汁之类的甜味水,会增加口腔问题的隐患,长期喝果汁水容易导致蛀牙形成。鲍奶奶提醒

对于长期喝果汁、菜汁已经不接受白开水的宝宝,家长可以逐渐减少果汁、菜汁的浓度,循序渐进,把果汁、菜汁变淡,最后逐渐接近白水,让宝宝重新接受白开水,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误区11 维生素D并不是非补不可

走出误区:宝宝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是必要的,正常出生的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天,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3岁。早产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国际单位/天~1000国际单位/天,纠正月龄满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天,直至2~3岁。

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骨骼的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钙沉着在骨质内。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自小肠吸收,使钙从血中沉着到生长快速的骨骼内,使骨质变硬。所以,婴幼儿缺钙多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缺钙是“果”,而维生素D不足才是缺钙的“因”。要给宝宝及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从哪里来

●适当晒太阳:这是最有效、方便和经济的方法。家长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春秋季,可以直接让宝宝在太阳下,夏季则要在树荫下活动。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太阳光照射可使皮肤储存维生素D3备用,不会使维生素D过量。

●口服维生素D:食物中除海鱼的肝脏含一定量维生素D外,乳类(包括人乳和牛乳)、蛋黄和肉类中含量均很少,谷物、蔬菜和水果几乎没有。婴幼儿每天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他们发育的需要,需要口服维生素D予以补充。服用维生素D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维生素D制剂,配方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根据配方奶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对不足部分加以补充。

●母乳喂养的妈妈补充维生素D并不可取,即使妈妈每天补充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能够通过母乳给宝宝的维生素D也很少,如果补充量过多,达到4000国际单位,则会引起妈妈中毒。鲍奶奶提醒

宝宝服用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是每天的预防剂量,不是治疗剂量。如果宝宝有佝偻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剂量,给予相应的治疗。

有的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停用维生素D,这是不对的。维生素D除预防佝偻病外,还能提高抵抗力,有利于疾病恢复,所以生病时应继续服用。误区12 宝宝缺钙仅需要补钙就可以了

走出误区:实际上单纯补充钙不能解决缺钙的问题,必须首先要补充维生素D。

上一节已经讲到维生素D不足才是缺钙的主要原因。钙的来源主要是奶制品,奶是天然的补钙剂。无论是配方奶还是母乳,如果宝宝一天能吃600毫升奶,补充的钙量就够了。但是,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吃进去的奶中的钙不易被吸收和利用。如果奶量足够,首先应该补充维生素D,只有当奶量不足或婴儿生长过速时,才应同时补充钙剂。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缺钙有哪些表现

维生素D摄入不足导致婴幼儿的身体缺钙时,首先表现在颅骨软、囟门大,压头颅骨有乒乓球感。随后,胸部骨骼出现外形异常,如胸骨突起像鸡胸,两肋下缘外翻。如果下肢骨软,站立负重会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变化外,早期表现还有夜间出汗多、枕部秃发形成枕秃、睡眠不安稳和容易发惊等。

以上均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查血清中钙元素含量没有意义

人体血液中钙水平是稳定的,因为有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进行调节。如果体内的血钙低于正常会引起抽搐。不同微量元素体内分布不同,代谢、调节途径也不同,检测方法复杂,因此简单检测血清水平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的状况。医生不能仅仅根据血清检测结果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治疗。补钙应先补维生素D鲍奶奶提醒

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服用维生素AD制剂时,怕维生素A中毒,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目前应用的维生素AD制剂,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比例为3∶1,一个AD丸含维生素A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只有长期服用维生素A50000国际单位(约相当预防量的40倍),才有不良反应。误区13 宝宝爱出汗一定是缺钙了

走出误区:出汗多的宝宝不一定就是缺钙,绝大多数宝宝多汗为生理性的。

人体通过出汗散发热量,以维持体温正常。宝宝出汗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何区分宝宝是正常出汗还是异常出汗

●正常出汗:因为小宝宝的汗腺和交感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且皮肤血管分布多,体内水分含量大,加上活泼多动,出汗比成人多,所以容易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此外,穿衣过多、盖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宝宝多汗,给宝宝吃过热的奶或其他饮食也可引起出汗。宝宝刚入睡时出汗可能是积蓄体内多余能量需要释放。为了减少宝宝睡觉时出汗,应避免让宝宝睡前进行激烈的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新,衣被厚度应适宜。

●异常出汗:病理性多汗在小儿常见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有关。如果婴儿一直服用维生素D预防量(每天400国际单位)或经常户外活动、运动发育正常、骨骼未见异常,则不必担心此病。其他疾病除导致出汗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必要时找医生诊治。误区13捂热不仅多汗更易导致热疹

宝宝捂得过多、盖得过厚容易多汗,更会引起热疹。宝宝头上出现小红疹,有些还有小白泡,是典型的热疹——汗疱疹,由捂热所致,可能与室内温度高或局部不透气有关。宝宝出汗不要捂着

宝宝皮肤发育尚不成熟,很多部位汗毛孔还未开放,所以遇热后汗液堆积于表皮下出现很多小包,长时间会并发感染。所以,千万别捂着孩子,特别是在冬季,不要总怕冻着,否则出现热疹的机会更多。鲍奶奶提醒

如果宝宝的脖子摸上去温暖,手脚偏凉,就说明宝宝穿盖比较合适。误区14 宝宝出牙晚一定是缺钙了

走出误区:有的宝宝1岁时才长出第1颗牙,家长不用担心,也不用和别的孩子比较。但是如果超过1岁半,孩子还没有长第1颗牙,建议到牙科检查。

乳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6~8个月,也有早到4个月或晚到12个月出牙的宝宝,均属于正常现象。出牙早晚有个体差异,开始出牙的年龄与家族遗传有关。患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牙也会晚。如果宝宝从出生2周开始每天服用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出牙晚不能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引起的。如果宝宝没有服维生素D,应当尽快按每天400国际单位的剂量服用。宝宝长牙的顺序是怎样的

乳牙长出的顺序,一般是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但宝宝乳牙萌出的顺序并不一定是成对的,很多都是一个一个萌出,也有跳着萌出的。每个孩子因为遗传的原因,出牙的顺序、时间和数量各不相同。也有的宝宝可能先长出侧切牙,家长不用担心不正常。误区14宝宝长牙时会爱咬东西和流口水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牙龈不舒服,会用小手抠牙,还可能咬手、咬小拳头、咬玩具,此时可以给宝宝磨牙棒。家长也可以洗干净双手,用手指裹住蘸了温开水的纱布给孩子轻轻按摩牙龈,缓解疼痛。宝宝的玩具要经常清洗干净,玩偶戴的眼镜、纽扣要常检查是否牢固。

另外,宝宝因为长牙也爱流口水。口水刺激口腔周围和下巴的皮肤,容易起皮或者长湿疹,甚至破溃。家长可在宝宝睡觉时,用温毛巾轻擦局部后涂些润肤露。宝宝1岁后,流口水的情况会好转。乳牙的一般萌出顺序鲍奶奶提醒

宝宝1岁半以后,可以用小牙刷刷牙了,先用牙刷蘸清水刷,当刷牙姿势比较正确时,再开始用牙刷蘸着可吞式牙膏刷牙。误区15 宝宝枕秃、头发少一定是缺钙了

走出误区:有很多宝宝会有枕秃现象,或者头发比较少,其实是正常的,而不是缺钙。

有枕秃的宝宝大多不是因为缺钙。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有枕秃表现,维生素D缺乏和钙、磷代谢有关,所以家长误认为枕秃是因为缺钙引起的。误区15宝宝枕秃、头发少,多半是正常现象

其实,很多正常的宝宝也会发生枕秃。有的神经易兴奋的宝宝,仰卧时动得比较多;较胖的宝宝出汗多,仰卧时枕部不舒服,喜欢来回蹭枕部的头发,头发会变得发黄、细软,有时甚至会脱发,这就是所谓的枕秃。所以,绝大多数宝宝枕秃和缺钙无关。如果你的宝宝每天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就可排除缺钙的原因了。这些正常的宝宝随着头发的生长,枕秃现象会消失的。

头发的多少、颜色和软硬度与遗传有关系,小婴儿和大孩子的头发很不一样。有少数宝宝生下来就是满头黑发,大多数宝宝刚生下来头发都比较少。有的宝宝头发发黄、很软,有的稀疏不一,还有的头发很难梳理;有少数宝宝头发是立着的,像怒发冲冠一样;有的宝宝头发剃掉后,有的部位长,有的暂时不长,看起来像马赛克一样。如果你的宝宝营养充足,每天服用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宝宝的生长发育良好,那么上述的头发现象就属于正常,随着宝宝长大,他们的头发都会长好,家长不用担心。鲍奶奶提醒

宝宝从出生后2周开始,应每天服用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