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2:27:08

点击下载

作者:陈贺、刘子方、吕军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

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试读:

《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面向水生态研究领域历史生态信息缺乏的需求,建立了淡水沉积物硅藻提取和识别的基本方法,并对常见淡水沉积物硅藻进行了分类,配合著者通过显微镜的实拍图片来分析其特点和分布规律。本书适合水生态研究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书名: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作者:陈贺等编著CIP号:第082342号ISBN:978-7-122-26854-9责任编辑:宋湘玲 王淑燕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编写人员

陈 贺 刘子方 郭 通 

吕 军 杜 超前言

硅藻是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壁具有保护功能,是形成水下生物性沉积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硅藻来研究湖泊生态系统已应用于各种时间尺度。由于其他浮游藻类无法在沉积物中保存,硅藻可能是第一古生态工具,用于判断历史时期水生态系统变化的原因。

硅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大量研究表明,硅藻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的限制。由于硅藻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尤其是表层沉积物硅藻生活在水土的交界面,对大量环境因子(如温度、有机碳、有机氮、无机硅、pH、盐度、氧浓度)十分敏感。硅藻作为浮游植物可以反映江、河、湖泊的营养物浓度。由于不同地区主导因子的差异,会形成地区特有的硅藻物种组合。淡水和海水,弱酸湖和偏碱湖中都有硅藻物种的存在。水体的波动、降雨、沉积物结构也是影响硅藻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因素间接地影响了区域环境状况,并协同作用于硅藻物种,使硅藻组合呈现不同的形态。《淡水沉积物硅藻图谱》中沉积物硅藻采集自淡水沉积物,通过样品前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辨识和拍照。该图谱将为环境和生态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硅藻辨识的基础工具,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生的教学教材。编著者1 中心纲(Centricae)

1.1 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1.1.1 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小环藻属(图1.1-1)图1.1-1

Cyclotella Kütz. (Alverson, Beszteri, Julius, Theriot, 2011; Beszteri, John, Medlin, 2007; Håkansson, 2002; Kiss, Klee, Ector, Acs, 2012; Nakov, Guillory, Julius, Theriot, Alverson, 2015; Tanaka, 2007; Wolfe, Siver, 2009; 胡鸿钧, 1980; 胡胜华等, 2011; 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5)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借助于胶质、小棘连接成疏松的链状群体。细胞较短,呈鼓状,极少呈链状。壳面呈切向波曲或同心波曲,绝少平直;从纹饰结构上可清晰区分中心区和边缘区,中心区域平滑,无标记或点状的线纹或斑纹,边缘区有辐射状、肋状线纹。壳缘无明显刺环,但在炫光处理后可见。少数种类带面具间生带;色素体小盘状,多数。

繁殖为细胞分裂;无性生殖:每个细胞产生1个复大孢子。

本属生长在池塘、浅水湖泊、沟渠、沼泽等水流缓慢的河流和溪流中,大多数为浮游种类。广泛分布于淡水水体中,个别种类是喜盐性,仅少数种类海生。早春时大量出现。其是硅藻土矿中的主要壳体之一,有些种类是地层划分和对比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依据。

梅尼小环藻(图1.1-2)图1.1-2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Gasse, 1980; 胡鸿钧, 1980; 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5)

细胞单生,鼓状。壳面环状,中央区具切向波曲,边缘区易区分。边缘区的楔形肋纹呈辐射状,粗而平滑,在10μm内有6~10条,形成向内的窝孔。边缘区具一唇形突。中央区平滑或具细小的辐射状点线纹,一到几个支持突在壳面观上可见。细胞直径7~30μm。边缘区宽度约为半径的二分之一。

分布:常见于浅水湖泊、河流、水库等,沿岸带周丛生、附生,也存在浮生种。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咸水中。嗜盐,最适盐度范围1.16~9.86g/L,喜碱,pH=7~9。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区均有发现。

菱形小环藻(图1.1-3)图1.1-3

Cyclotella rhomboideo-elliptica Skuja, Char. emend.(Q. Wang, Yang, Anderson, Zhang, & Li, 2014; 陈嘉佑&朱蕙忠, 1985; 齐雨藻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5; 石英, 童国榜, 王苏民和羊向东, 1998)

细胞单生,壳体长盘形,壳体长10~54μm,宽8~44μm。线纹在壳缘部分明显地由两列点纹组成,并向中央区逐渐成为单列,10μm内有(8~)10~12 (~14)条,在壳面边缘的内侧具成对的长圆形阴线,10μm内有(4~)5~6条,中央区透明并高于线纹区,顶部近于平直或呈拱形,具散生或略呈放射状排列的点纹,在上、下壳面中央区边缘内侧的相对位置上,各具一个管状凸起。

分布:细胞单生浮游,常见于高原湖泊、河流中,多浮游,适应低营养水平。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西龙坝、宜良市阳宗海、澄江抚仙湖和江川的星云湖均有发现。直链藻属(图1.1-4)图1.1-4

Melosira Agar.(Crawford, 1971; Hustedt, (1930—1966); K Krammer Lange-Bertalot, 1991; 胡鸿钧,1980;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1995)

藻体由胶质使壳面相互连成链状群体。壳体圆柱形,近球形。在细胞壳面常有棘或刺。壳面圆形,平或凸起,有或无花纹。壳面由圆形的壳盘和壳套两部分组成。有的带面常有一条线形的环状缢缩,称为“环沟”。在有两条环沟时,两沟中间的部分称为“颈部”,同一壳体的上下两壳以壳套边缘直接互相连接,大多数的种类只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环带。有的种类形成领状的间生带,这种间生带沿壳套的边缘处发育成环状体。根据Krammer和 Lange-Bertalot的新分类方法,部分原直链藻属Melosira归入浮生直链藻属Aulacoseira中。

二者的差别在于:垂直观察管状细胞内部,Aulacoseira属中的种类在细胞连接处有一个明显的硅质圆环,Melosira属则没有。而使用电子显微镜区分Melosira属中种类细胞之间的连接物一般为黏液状物质,而Aulacoseira属中的种类细胞之间一般都有齿状交合连接。

本属为淡水中广泛分布的一个属,变种极多,主要为浮游生活,多数种类是普生种,对环境有较强适应性,在富养和贫养的水体中均可生长。但也有少数种分布范围狭小而不易见。常出现在内陆水体、河口等环境以及陆相沉积物中。

杨氏直链藻原变种(图1.1-5)图1.1-5

Melosira youngi Skvortzow var. youngi 1937(Skvortzov, 1937; 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1995)

壳体圆柱形;直径6~7.6μm,高10~17μm。壳套壁厚,假环沟和颈部不明显,环沟宽而明显;具纵向平行排列的粗点纹,在10μm内具6~9条,每条具7~9个点纹。壳盘面平,壳盘缘具细齿。

分布:湖泊,在我国山东有发现。

1.1.2 角盘藻科(Eupodiscaeae)

辐环藻属(图1.1-6)图1.1-6

Actinocyclus Ehr.(J Piatt Bradbury, 1984; J Platt Bradbury Krebs, 1995; Hasle, 1977; 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1995)

细胞单生,壳面在壳面观可见。壳体圆盘形;壳面圆形,极少为椭圆形或近似菱形椭圆形。壳面平坦或隆起,具同心波曲,边缘区与中心区有相同线纹。壳套色浅,具条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边缘区的假节,无小棘和中心突。壳面窝孔较大,呈等边六边形状,辐射状不均匀排列。此外,有的种类在中央两侧具透明区。壳缘结构细致,具交叉状的细点纹列,并具小突起。色素体小片状或粒状,周生。

本属在内陆水域分布较少,多数为海洋种类,在美国,淡水种已灭绝,只在沉积物中有发现,在中国天津、内蒙古等地发现过几个种及其变种。高盐度水以及受人为影响的富营养化的内陆咸水域中发现了诺尔曼辐环藻,且被认为是入侵种,多浮生。

1.2 盒形藻目(Bidduphiales)

盒形藻科(Biddulphicaeae)盒形藻属

Biddukphia Gray(陈兴群,G.迪克曼,1989;郭玉洁,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2003;王波等,2004;郑洪萍,1994)

在显微镜下,细胞常呈扁柱形(宽环面观)出现,单个生活也常联成直的或折线形的群体。壳面椭圆形或几乎近圆形,中部凸、凹或平。在壳面长轴的两端各生1呈丘状的隆起或突出呈长角状。在壳面中央生两支短刺或靠近长角各生1长刺。自壳面中央有向外辐射排列的点纹(筛室或孔),环面的点纹与贯壳轴平行,呈直线排列。细胞壁的硅质化程度很弱,壁很薄(多为浮游性种)或很强,壁很厚(主要为附生性种)。前者壁上花纹纤细,后者壁上花纹粗大。壳套与壳环间无明显界限,壳环的边缘有明显缢痕(凹沟),还有从壳面顺切顶轴生出的肋(凹沟)直通到环面。色素体小颗粒状,靠近细胞壁分布,数目多。细胞核大而圆,常位于细胞中央。

本属主要为海产附生种,少数浮游生活。在南极和我国湄洲湾均有发现。

长耳盒形藻(图1.2-1)图1.2-1

Biddukphiaaurita Kütz,(郭玉洁,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2003;杨世蓉,陈肖柏,1994)

壳体环带面观近长方形,壳面观卵形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贯壳轴通常比极轴长。壳面长轴(顶轴)为10~95μm,其两端各有1个基部粗、尖端圆而凸起的角,相邻细胞以此角相联成直线形或折线形的群体。壳面中央凸起,顶部平坦,生出较长的刺状的细突起,一般为2根,也有3根或无此细状突起者。此外在壳面外部筛室间生许多细刺(实际上为唇形突的外管)。细胞环面呈椭圆筒形,壳面的筛室呈放射状排列,10μm内有8~10个。壳环面的点纹顺贯壳轴呈直线形排列,横列有点纹10μm内有7~10个,纵列中10μm内有8~14个。

分布:本种为北方沿岸和潮间带种,中国黄海和东海都有记录。三角藻属 Triceratium Ehrenberg

缢缩三角藻(图1.2-2)图1.2-2

Triceratiumconstrictum Schm.(Goh, Hyde, 1999)

细胞直,呈棍棒状或链状。壳面平滑,末端呈球状,隔膜收缩强烈,具芽孔。细胞长25~43μm,宽8~20μm。分生孢子具3~5个细胞,在硅藻中很少发生。

2 羽纹纲(Pennatae)

2.1 单壳缝目(Monoraphidinales)

曲壳藻科(Achnanthaceae)曲壳藻属(图2.1-1)图2.1-1

Achnanthes Bory(Cox, 2006; Hamilton, Poulin, Kingston, 1993; Kingston, 2003; Patrick Charles, 1966; Wustman, Gretz, Hoagland, 1997; 郑洪萍等,2012;胡鸿钧等,1980)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互相连接成带状,以胶质柄附着在基质上;细胞壳于是否具壳面,在上下壳面明显分异。上壳面凸出或略凸出,具假壳缝,下壳面凹入或略凹入,具典型的壳缝,中央节明显,极节不明显,壳缝和假壳缝两侧的横线纹或点纹相似,或一壳面横线纹平行,另一壳面呈放射状;带面纵长弯曲,呈膝曲状或弧形;色素体片状,1~2个,或小盘状。

比索曲壳藻(图2.1-2)图2.1-2

Achnanthes biasolettianaKütz.(胡鸿钧等,1980;王翠红,张金屯,2004;朱蕙忠,陈嘉佑,2000)

壳面宽呈椭圆形,末端宽圆形,长8~19μm,宽3~6.6μm。具假壳缝的壳面,壳面有丝状壳线,中轴区狭窄,无中心区,壳面中部点条纹稀少平行排列,在10μm内20~30条;壳端处较密,略呈放射状,10μm内约35条。

分布:为淡水和半咸水种。生长于水坑、池塘、湖泊、水库、河流、溪流、沼泽中,多着生于水生植物、丝状藻类及其他基质上,分布广泛。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为指示生物,具有较强攻击性。

披针形曲壳藻椭圆变种(图2.1-3)图2.1-3

Achnanthes lanceolata var. elliptica Cl.(胡鸿钧等,1980;杨世蓉,陈肖柏, 1994;朱蕙忠,陈嘉佑,2000)

壳面观椭圆形,中部宽,至极端变窄,极端突出,略呈头状。壳体长12~30μm,宽5~8μm。具壳缝壳,中轴区窄,线形,壳缝纤细,在极端向同一方向偏转,中央区横长,不达壳缘。在电镜下,壳面横条纹由多列细孔纹组成,在壳内则为细长沟,在中部缩短。横条纹呈放射状排列。无壳缝壳面的中轴区披针形,中央区不明显。在中央区一侧无纹区,壳内具一凹马鞍形腔状构造,壳面为平坦无纹区。横线纹构造与具壳缝壳相同,较细,横线纹10μm内有8~13条。

分布:非普生种,常出现于高山泉水中,适合贫养环境。

2.2 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

菱形藻科 (Nitzschiaceae)

菱形藻属(图2.2-1、图2.2-2)图2.2-1图2.2-2

Nitzschia Hass.((日)小久保清治著,华汝成译,1960;Hohn, Hellerman, 1963; Trobajo et al., 2009)

植物体多为单细胞,或极少数形成星形或链状群体,或生活在胶质管中。浮生或附着;细胞纵长,直或“S”形,壳面线形、披针形、罕为椭圆形,两侧边缘溢缩或不溢缩,此交叉相对,两端渐尖或钝,末端楔形、喙状、头状、尖圆形;在壳面的一侧,具龙骨,在龙骨中有脊。在脊部有小形的中央节和极节;沿着它的裂沟,有一列的小圆孔列,这小圆孔称为龙骨点,这是本属的显著特征。龙骨点明显,上下两个壳的龙骨突起比较小的中央节和极节,壳面具横线纹,细胞壳面和带面不成直角,因此横断面呈菱形;色素体侧生、带状,2个,少数4~6个。

2个母细胞原生质体裂分分别形成2个配子,成对配子结合形成2个复大孢子。

淡水、咸水和海水均有该属存在,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部分种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大量存在。

线性菱形藻(图2.2-3)图2.2-3

Nitzschia linearisW. Smith (Kociolek, Stoermer, 1988; Smith, West, 1856)

细胞单生,壳面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侧对称。环面观,细胞呈线形,中心轻微缢缩,具龙骨凸起,龙骨点在10μm内8~14个,横线纹在10μm内28~32条。两端逐渐狭窄,在壳面观,末端凸出呈头状或喙状,但在环面观呈楔形或圆形。细胞长60~150μm,宽4~6μm。

分布:喜碱性,耐高浓度有机污染,常出现于β-中污带。生长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等淡水和半咸水中,分布广泛。

谷皮菱形藻(图2.2-4)图2.2-4

Nitzschiapalea(Kütz) W. Smith (J Platt Bradbury, Krebs, 1995; Smith, West, 1856; 陈书秀等,2012;刘梅,张宪孔,1992; 宁修仁,阮积惠,史君贤,王一军,布莱S A,1998;王爱爱,冯佳,谢树莲, 2014;张清慧,董旭辉,陈诗越,羊向东,2013)

壳面线状披针形,两侧边缘近平行,两端逐渐狭窄,末端楔形;龙骨明显,有特殊的小节,龙骨点在10μm内11~13个。横纹线细,在10μm内30~40条。细胞长20~65μm,宽2.5~5.5μm。

分布:适于中性条件,耐高浓度有机污染,常出现于多污带。生长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等淡水或半咸水中,分布广泛。

2.3 拟壳缝目(Raphidionales)

短缝藻科 (Eunotiaceae)

短缝藻属(图2.3-1)图2.3-1

Eunotia Ehr.(Beals, Potapova, 2013; Vinebrooke, D.Graham, Findlay, A.Turner, 于鑫, 2003)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细胞互相连成带状群体;壳面有明显背腹性,延切顶轴线对称。背缘凸起或光滑或呈波浪状,腹侧壳缘平直或凹陷,两端形态、大小相同,每一端具一个明显的极节,上下壳面两端均具短壳缝,短壳缝从极节斜向腹侧边缘,无中央节,具横线纹,有点纹紧密排列而成;带面长方形或线形,常具间生带,无隔膜。色素体通常片状、大形,2个,无蛋白核。

该属的诸多种广泛分布于偏酸、贫养环境中。

月形短缝藻(图2.3-2)图2.3-2

Eunotia lunarois(Ehr.) Grun.(邓春匡, 1983;况琪军,马沛明,胡征宇,周广杰,2005;项斯端,吴文卫,黄三红,陈丽娟,姚敏,2000)

壳面弯线形,背缘略呈弧形,腹缘略凹入,背缘的中间部分平行,近末端略变狭,末端钝圆。短壳缝位于近末端的腹缘,横纹线平行排列,在10μm内14~17条,近末端略呈放射排列。细胞长50~100μm,宽4~5.7μm。

分布:该种适于酸性,附生,寡营养型,常出现在微污带,可作为微污带的指示生物。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等淡水中分布广泛。

弧形短缝藻(图2.3-3a、b)图2.3-3

Eunotia arcus Ehr.(齐雨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5)

壳面弓形,背缘外凸,中部平直,腹侧边缘稍凹。较大个体背缘平行,小个体凸出。末端呈头状截断。极节大,近顶端。远端显著溢缩并向背缘反曲。细隙在电镜下不可视。细胞长30~65μm,宽4.5~11μm,横纹线在10μm内11~16条。

分布: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河流、泉水、沼泽中分布广泛。

篦形短缝藻(图2.3-4)图2.3-4

Eunotia pectinalis Rabh.(Camburn, Charles, 2000; Fallu, Allaire, Pienitz, 2000; Q. Wang et al., 2014; 齐雨藻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5; 朱蕙忠,陈嘉佑编著, 2000)

细胞单生或由壳面相连呈链状,壳面狭长线形,壳面有明显背腹性,延切顶轴线对称。背缘凸起,有时略呈波浪形,腹缘平直或略凹,背缘和腹缘的大部分近平行。背缘近末端略呈斜向延伸,末端钝圆,极节明显,位于近末端的腹缘。横线纹平行排列,在10μm内7~10/15条,近末端略呈放射排列;带面长方形。细胞长10~140μm,宽(3~)5~10μm。

分布:该种适于酸性贫营养型、低盐度环境,生长在池塘、湖泊、水库、溪流、泉水、河流等淡水中,浮游或附着在基质上,分布广泛。出现在β-中污带,易受污染影响,可作为指示生物。

平行短缝藻(图2.3-5)图2.3-5

Eunotia parallelaEhr.(Le Cohu, 1993; Racca, Wild, Birks, Prairie, 2003; 邓春匡, 1983)

壳面线形,背缘略凸出,腹缘为凹入。壳面的背缘和腹缘相互平行或略呈弧形,末端圆形。极节明显的位于近末端的腹缘。壳面上的线纹平行排列,在10μm内有12~16条。壳面长40~60μm,宽6~8μm。

分布:喜生于较冷的生境,如山溪、潮湿岩壁、泉水坑及水沟中。在山东崂山,湖南慈利,西藏吉隆、错那、察隅均有发现。

矮小短缝藻(图2.3-6)图2.3-6

Eunotia praenanaA. Breg.(朱蕙忠,陈嘉佑, 2000)

壳体很小,壳面略弯曲或呈半椭圆形,背缘凸出,腹缘略凹入,末端钝圆,短壳缝明显从极节弯向腹缘,壳面长12μm,宽4μm,横线纹在10μm内有18条。

分布:在沼泽中附着于水生植物表面,在西藏墨脱有发现。

双头短缝藻(图2.3-7)图2.3-7

Eunotia didyma Hustedt ex Zimmerman (Cardoso, Motta Marques, 2004; 张子安, 齐雨藻, 1992)

壳面呈对称的双性三角形,中部微凸。背缘和腹各具平缓的两个波峰。末端楔形。端节明显,位于近末端的腹缘上。壳面的线纹呈平行排列,在10μm内有8条线纹;近末端部分则在10μm内有10条。壳面长65μm,宽17μm,中部凹陷处宽13μm。

分布:在水库、湖泊及池塘边的水生植物上附生。在我国海南定南有发现。

北方短缝藻(图2.3-8)图2.3-8

Eunotia septentrionalis Ostr.(DeNicola, 2000)

壳面弓形,背缘外凸成平凸状,腹缘凹入,因此壳面中段部分的背腹缘几乎平行。近末端的背缘略收缩,末端呈头状。壳面线纹呈平行排列,在10μm内有15~16条,近末端的线纹略呈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有17~18条。壳面长18.5~32μm,壳面宽5~9μm。

分布:喜生于山溪及潮湿的岩壁上。在山东崂山、藏聂拉木、望日,湖南慈利均有发现。

2.4 双壳缝目(Briaphidinales)

2.4.1 桥弯藻科(Cymbellaceae)

桥弯藻属

Cymbella Agar.(Kermarrec, Ector, Bouchez, Rimet, Hoffmann, 2011; H Lange-Bertalot, Krammer, 2002; 胡鸿钧等, 1980; 刘妍, 范亚文, 王全喜, 2012; 施之新, 2013; 朱蕙忠,陈嘉佑, 2000)

壳面沿纵轴或轻或严重的不对称,多数明显有具背腹之分。壳面沿顶切轴对称。端壳缝向背侧弯曲(是该属的主要判据)。两端均各具一个顶孔区,具单列线纹、气孔,顶孔区分泌胶质使藻体营附着生活。在中段的侧腹部有一个或多个气孔,部分种有更多的气孔,分布于线纹上。近端的壳缝连续地穿过中心区。近端中缝线稍稍向前侧弯曲或向前侧位移;两端呈圆形,喙状或头状。壳缝位于壳面中部,大多数在侧缝中间部分是分支,在末端附近有横纹。叶绿体在侧背部。

该属往往是深水或底栖的优势物种。大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微咸水中,在海洋中未发现。以往,桥弯藻属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属,后经诸多科学家将该属缩减,现在普遍接受Krammer(1982,1997,2002,2003)的分类方法。

近缘桥弯藻(图2.4-1、图2.4-2)图2.4-1图2.4-2

Cymbella affinis Kütz.(Patrick, Reimer, 1975; Tuji, 2007)

壳面有明显地腹背之分,背缘呈明显拱状,腹面中部边缘微凸或近直,末端呈喙状或近头状凸出,壳面长20~50(约70)μm,宽7~12(约16)μm;两端略延长呈喙状或近头状凸出。中轴区狭窄,中央区极小或不存在,近圆形,腹侧具3个弧点,壳缝偏于侧腹部,横线纹放射状斜向中央区,在10μm中有8~12条(中部)和12~15条(端)。在中间横线纹的末端存在眼点。近端中缝两端中心孔,曲线腹侧。

分布:浮游或由胶质物结缔,淡水或半咸水性,喜碱性,适合高导电水体。常出现在β-中污带,对污染较为敏感,可作为指示生物。普生种,在我国多省均有发现。

箱型桥弯藻(图2.4-3)图2.4-3

Cymbella cistula(Hempr.)Grun.(范亚文, 王全喜, 包文美, 1993; 胡鸿钧等编著, 1980)

壳面呈新月形,有明显的腹背之分,壳面两侧明显不对称,背缘明显弓形,腹缘浅凹,中部略凸出;中轴区窄弓形;中央区略扩大,呈圆形;壳缝偏生,弓形,近末端线形,远末端背向弯曲;处中央区具3~6个单独的点纹,点线纹在边缘区呈辐射排列,在中部近平行,10μm内14~16点,线纹10μm内8~10条,腹侧中部有2~4个点纹,壳体长31~180 μm,宽10~36μm。

分布:浮生或由胶质物结缔呈树枝状,富养型,可耐轻微的有机污染,喜碱性,常出现在β-中污带。生长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河流、溪流、泉水、沼泽等淡水或半咸水中,潮湿岩壁上。内丝藻属(图2.4-4)图2.4-4

Encyonema Kutz.(Kociolek, Stoermer, 1988; Patrick, Charles, 1966; Marina Potapova, 2014; Silva, Jahn, Veiga Ludwig, Menezes, 2013; Vouilloud, Sala, Avellaneda, Duque, 2009)

壳面呈明显拱状,明显(甚至非常强烈)的具腹背之分,常呈半椭圆形或半披针形。腹侧平直或略凹入,末端钝圆或延长呈头状,壳缝直或略弯向腹侧,轴区偏于腹侧或在壳面中部,横线纹明显或不明显由点纹组成,呈放射状排列,带面呈椭圆形,两侧弧形外凸,末端截形,从带面可见由点联成的长线状的间生带,不具隔膜。壳缝为“内丝藻属壳缝”(Encyonema-raphe)类型:近缝端折向背侧,远缝端折向腹侧,中段的外壳缝或多或少地弯向腹侧。线纹单列,由点纹组成;孤点多数缺少数有,如有孤点必位于中央区的背侧。顶孔区缺乏。它们常以胶质黏附在水生植物或岩石等基质上,也有些种类的不少个体群居在一胶质管内,然后胶质管营附着生活。

西里西亚内丝藻(图2.4-5)图2.4-5

Encyonema Silesiacum(Bleisch in Rabh.) D. G. Mann.(Falasco et al., 2009; Kim et al., 2008; Tapia, 2008)

壳面明显地具背腹之分,半披针形或半椭圆形(罕为半菱形),背缘呈明显或强烈地弓形弯曲,腹缘几乎平直但中部略拱形凸起(有时呈菱形状凸起);两端渐狭,端部狭圆形或圆形。壳缝明显地偏于腹侧,线形,中段分叉不明显,几乎直向与腹缘近于平行;近缝端端部略膨大且略弯向背缘,远缝端端缝多数靠近壳缘且弯向腹侧。轴区也偏于腹侧,窄,线形,也几乎与腹缘平行。中央区不明显;常有一明显的孤点,位于背侧中央线纹的端部。横线纹放射状排列,但在端部呈会聚状,在10μm中有11~14条和14~18条,组成线纹的点纹在10μm中有30~35个。壳面长15~43μm,宽7~10μm,长与宽之比为2.1~4.3。

分布:淡水性,对污染极其敏感,在溪流、沼泽或岩石上附生。在我国北京、山西、吉林等17个省市均有发现。双眉藻属(图2.4-6、图2.4-7)图2.4-6图2.4-7

Amphora Ehr.(Levkov, 2009; Stepanek, Kociolek, 2013; Stepanek, Mayama, Kociolek, 2015)

壳体强烈的具背腹之分,在壳面观上其纵轴(即长轴或顶轴)呈弯曲形,致使壳面两侧(即背与腹)呈不对称,但横轴(即短轴或切顶轴)呈直线,使壳面上下呈对称;从壳面的横切面(即切顶面)观察,其贯壳轴也呈弯曲形,而使背腹也明显地不对称:背侧宽,腹侧窄,但上下是对称的。在背缘处,壳套低于腹缘。因此,细胞膜是楔形的,类似于橙子的截面。

从壳体的背侧至腹侧依次为:带面背侧、背壳套及其剩余面、壳缝面和带面腹侧。剩余面和壳缝面之间常有一条纵向狭长的线形透明区(空白带)把它们分开;剩余面具横纹线;壳面包括背侧线纹区、轴区、壳缝和腹侧线纹区。带面的背侧和腹侧或物件插带,见插带具纵向排列的短纹或细点。壳缝略凸出于壳平面,线形,直向、弯曲形或“S”形;远缝端常超过背线纹而弯向背侧,少数呈直向或弯向腹侧,由于远缝端紧靠壳端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较难观察。极节区通常也不明显。线纹常由单列的点纹组成,点纹或粗或细,有时呈短线状;背侧线纹较长而明显,腹侧线纹较短,有时不明显。无孤点,无顶孔区。

常营自由漂浮生活或附着生活,但不产生胶质柄。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仅40多种生活在内陆水体中(包括淡水、半咸水和咸水),纯淡水种较少。

2.4.2 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

异极藻属 Gomphonema Ehrenberg

空旷异极藻(图2.4-8)图2.4-8

Gomphonema vastum Hust.v. elongata Skv. (Karthick, Kociolek, Mahesh, & Ramachandra, 2011; Ramanibai & Ravichandran, 2013)

壳面呈棒状,向上端略狭,端部溢缩,并具一明显的隔膜;向下端渐狭且明显地比上端窄,呈尖圆形。中轴区宽,约为壳面宽度的40%~65%,并与中央区相连共同形成一披针形的空白区。中央区一侧近中央节处具一弧点。线纹短,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具12~16条。壳面长27~37μm,宽5~7μm。

分布:淡水性,长于林中小水坑,泉水中。在我国西藏有发现。

尖细异极藻(图2.4-9)图2.4-9

Gomphonema acuminatum Ehr.(Patrick, Reimer, 1975; 郭蔚华, 王柱, 贺栋才, 王敏, 徐灵华, 2011; 张丽娜, 于洪贤, 2010; 周振明等, 2014)

壳面呈棒形,上下明显不对称,中部膨大,边缘缢缩,上收缢部明显深凹,下收缢部一般较浅;壳面由一端孔至另一端孔逐渐由宽大变尖细,底端孔钝圆。轴区狭直,形成不规则的宽大中央区。上端部为最宽处且向两侧膨大呈头状,端顶穹弧形但中间明显地凸出呈楔刺状(或喙状);下端部狭长但两侧略膨大,末端尖圆形。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有单眼点,壳缝呈横向波曲状,外部短缝尾部宽大,两侧各具一至多条长度不等及排列不规则的短线纹,一侧具一弧点,线纹在中部和两端明显地呈放射状排列,其他部位有时几乎呈平行排列,在10μm内具8~14条和18~24条。壳面长31~52μm,宽9~14μm。

分布:浮游或通过胶质物连接成树枝状,富养型,常出现在β-中污带,可耐轻度有机污染,分布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水体中。在我国山西、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均有发现。

尖顶异极藻(图2.4-10)图2.4-10

Gomphonema augur Ehr.(郭蔚华等, 2011; 姚维志等, 2011)

壳面棒状,沿横轴线明显不对称(具有异极性),沿纵轴对称。顶孔较尾孔宽。在壳面观上,细胞呈楔形有假隔片。壳面最宽处位于上端近顶端处,前端平圆形,顶端中间凸出呈尖楔形或喙状,向下逐渐狭窄,下部末端尖圆;中轴区狭窄、线形,中央区一侧具1个单独的点纹,壳缝两侧中部横线纹近平行,两端逐渐呈放射状排列,在中间部分10μm9~18条,细胞长17.5~54μm,宽5.5~15μm。

分布:单生,广食性,喜碱性,耐适度有机污染,常出现于β-中污带。生长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河流、溪流、沼泽等淡水和半咸水中,分布广泛。

纤细异极藻(图2.4-11)图2.4-11

Gomphonema gracile Ehr.(郭蔚华等, 2011; 张丽娜, 于洪贤, 2010; 周振明等, 2014)

壳面披针形,沿横轴线明显不对称(具有异极性),沿纵轴对称。在壳面观上,细胞呈楔形有假隔片,壳缝略弯曲。壳面前端尖圆形,从中部向两端逐渐狭窄;中轴区狭窄、线形,中央区小、圆形并略横向放宽,在其一侧具1个单独的点纹,壳缝两侧的横线纹呈放射形状排列,在中间部分10μm内9~17条。细胞长25~70μm,宽4~11μm。

分布:单生,或由胶质分泌物连成链状,喜中性,但对pH及电导率有较强适应性,贫养型,常出现在寡污带。有生长在稻田、水坑、池塘、湖泊、水库、河流、溪流、沼泽等淡水或半咸水中,附着在潮湿的岩壁上,分布广泛。

具球异极藻(图2.4-12)图2.4-12

Gomphonema sphaerophorum Ehr.(施之新, 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 2004; 朱蕙忠,陈嘉佑, 2000)

壳面较狭,梭状棒形或披针状棒形,沿横轴线明显不对称(具有异极性),沿纵轴对称。两侧呈弧形,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狭;上端急剧收缢成头状;下端狭圆形或明显地(或略)收缢成头状。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横矩形,有时略呈圆形,两侧各具一缩短的中央线纹,一侧具一孤点。线纹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具10~14条和14~20条。壳面长20~43μm,宽5~8μm。

分布:主要生长在各种淡水水体中,偶在海水中,中至较高硬度,中至富营养。在我国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均有发现。

缢缩异极藻(图2.4-13)图2.4-13

Gomphonema constrictum Ehr.(Kilroy, Unwin, 2011; 张旭芳, 冯佳, 谢树莲, 2013)

壳面楔状棒形或棒形,沿横轴线明显不对称(具有异极性),沿纵轴对称。中部最宽呈圆弧形膨大;在上部和中部之间有一明显缢部,上端较宽但窄于中部,端顶广圆形或平弧形或头状;中部向下端逐渐变狭,端基狭圆形。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不规则形,两侧各具数条长短不等的线纹,一侧具一弧点。线纹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具4.5~14条和约20条。壳面长25~65μm,宽10~13μm。

分布:广泛生长于淡水性的各种水体中,广温性,适中等硬水和贫至中营养环境。在我国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湖北、海南等地均有发现。

小型异极藻(图2.4-14)图2.4-14

Gomphonema parvulum Kütz.(赵瑾, 程金凤, 慕小倩, 邱洪臣, 崔宏安, 2013)

壳面多棒状披针形,沿横轴线明显不对称(具有异极性),沿纵轴对称。向上端略变狭,端部具呈喙状或头状的短凸起,向下端逐渐狭窄,基端狭圆形或尖圆形。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小,横矩形,一侧具一明显变短的中央线纹,另一侧具一略短的中央线纹且线端具一孤点。线纹在中部呈现平行排列,几乎与壳缝垂直,在顶端和基部略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具9~12条。壳面长14~26μm,宽4.5~8μm。

分布:浮生或附着,喜富营养化环境,耐高浓度有机污染,常出现在α-中污带或多污带。生长于溪水、稻田、水塘、湖泊、沼泽、水库及泉水中,几乎在各种淡水水体中都可生长。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发现。

山地异极藻(图2.4-15)图2.4-15

Gomphonema montanum Schum.(Martinez- Macchiavello, Tatur, Servant-Vildary, Del Valle, 1996; Tiwari, Chauhan, 2006)

壳面线形或线状棒形,上下略不对称,中间最宽且呈弧形膨大;上部具一明显但轻度凹入的波状收缢,上端略膨大但比中部窄,向端顶急剧变尖呈宽楔形,顶部尖圆或钝圆形;下部一般窄于上部,具一略凹入的波状收缢,有时间基端呈渐狭形,端末狭圆形。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多为横矩形,有时略呈圆形,一侧具一短线纹和一孤点,另一侧多只具1条短线纹。线纹常放射状排列,在10μm中具8~12条和12~18条。壳面长31~58μm,宽5~9.5μm。

分布:多长于淡水的各种小水体中,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带亦有生长。在我国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西藏均有发现。

塔形异极藻(图2.4-16)图2.4-16

Gomphonema turris Ehr.(Li, Gong, Shen, 2007; L.-C. Wang, Lee, Chen, Wu, 2010)

壳面梭状棒形、菱形状棒形或披针状棒形,中部最宽,有时略膨大;从中部向上端逐渐变狭,两侧直线形或略弧形,在靠近端部处或较急剧地折向端顶(呈楔形)或缓缓地弯向端顶,端顶中央明显地凸出呈喙状或乳头状,有时凸出不明显;从中部向下端更明显地逐渐变狭,基端狭圆形或尖圆形。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横矩形,两侧各具一短的中央线纹,一侧具一孤点。线纹放射状排列,有时中部的线纹几乎呈平行排列,在10μm内具8~12条和16~18条。壳面长28.5~79μm,宽6~15μm。

分布:常生长于池塘、水坑、山溪、瀑布、河流、湖泊等淡水水体中。在我国黑龙江、安徽、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均有发现。

近棒形异极藻(图2.4-17)图2.4-17

Gomphonema subclavatum Grun.(Collier, Winterbourn, 1990; 赵瑾等, 2013)

壳面棒状线形或披针状棒形,中部最宽,向顶端逐渐变狭,向基部也逐渐变狭或变细,下部的两侧或多或少地呈弧形凹入;顶端部圆形或宽圆形,基部狭圆形或尖圆形或宽圆形。中轴区明显,线形。中央区多数向一侧扩大呈横矩形,两侧各具1条短线纹,一侧有一孤点。线纹放射状排列,在10μm内具7~12条和12~20条。壳面长20~65μm,宽45~10μm。

分布:喜弱酸性,常长于沼泽、溪流、河流、池塘、湖泊、泉水等淡水水体中。在我国吉林、安徽、福建、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均有发现。

2.4.3 舟形藻科(Naviculaceae)

胸膈藻属(图2.4-18)图2.4-18

Mastogloia W, Smith(Gaiser, Hée, Tobias, Wachnicka, 2010; Paddock, Kemp, 1990; Patrick, Charles, 1966; Stoermer E F, Pankratz, Drum, 1964; 胡鸿钧等, 1980; 李家英,齐雨藻, 2010)

细胞单个浮生或成胶质的或泡沫状群体,附着于他物上。壳体通常呈舟形,壳环面呈长方形。壳面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菱形、线形或棍形,末端钝圆形、楔形、尖或延长的头状或喙状。壳缝直,中轴区狭窄,具小的中央区和极节,中央区扩大呈半月形或形成“H”形的侧区(无纹或异纹)。壳缝直或明显的波浪状。壳面两侧的横纹线由点纹组成,点纹有粗或细,点线纹呈轻微的辐射或平行排列,点纹间有时横肋纹或空隙。每个壳体的上、下壳面两侧各有一片与壳面平行的间生带(间插带),每片中间带的中部有一个大的卵形穿孔。边缘由隔室(小室)组成的环片(隔片),隔室一至多个,大小相等或大小不等,由隔室组成的环片在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的新壳是不完整的,仅在顶端出现端刺。两侧隔室是在细胞成熟并繁殖之前才出现,这一特征与斑条藻属Grammatophora和窗纹藻Epithemia非常相似。胸膈藻属如果隔室不明显或未见隔室时,常与卵形藻属Cocconeis和舟形藻属Navicula相混淆。

由2个母细胞原生质体结合形成2个复大孢子。主要是海产种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半咸水和淡水中亦有。

椭圆胸膈藻(图2.4-19)图2.4-19

Mastogloia elliptica C. Agar.(Patrick, Charles, 1966; Schmidt, 1874)

壳面椭圆至椭圆披针形,末端几乎没有延长的宽圆形。轴区很狭窄,中心区相当大,圆形。壳缝波浪形。壳面横线纹由明显的点纹组成,辐射状排列,在中部的线纹长短相间,在10μm内有16~19条。隔室大小相等,隔室末端距离壳端有较明显距离,在10μm内有7~9个。隔室内缘略凸出。壳面长30~61μm,壳面宽10~18μm。

分布:单生浮游或由无定形质相互连接,喜碱性,对污染极其敏感。可生存于淡水、半咸水或咸水,常生活在湖泊、湖泊边的积水坑、泉边沼泽、流水沟、干涸盐碱湖边的小泉环境中。在我国北京、青海、西藏均有发现。布纹藻属(图2.4-20)图2.4-20

Gyrosigma Hass.(Sterrenburg,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Sterrenburg, Tiffany, Lange, 2000)

细胞壳面观呈“S”形,环面观呈细长矩形,无间生带和隔片。壳面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变细,末端渐尖或钝(圆形),壳面具细微的点纹,由点纹组成纵、横线纹并在壳面呈十字交叉构成布纹。轴区狭窄,“S”形,壳面轴和横轴平坦的直形。壳缝“S”形弯曲,具小中央节和极节。带面宽披针形。活体在环面两侧个存在一个盘状叶绿体,常具几个蛋白核。

该属的特征是生活在底质中。广泛地分布于淡水和半咸水中。辐节藻属(图2.4-21)图2.4-21

Stauroneis Ehr.(Houk, Klee, 2004; Mann, Stickle, 1995; Stodder, 1861; Vijver, Beyens, Lange-Bertalot, 2004; Zidarova, Kopalova, Van de Vijver, 2014)

壳面沿横向和纵向均对称,壳面长椭圆形或狭披针形,末端头状、钝圆形或喙状;壳缝直,线纹精致可见,有小点组成间生带存在;没有真隔膜(片),假隔膜仅出现在某些种的壳面两端。轴区窄线形,中央(心)区增厚,并扩展至壳面边缘形成一个明显发育的横带。似舟形的壳缝由显明发育的节组成,中央节横向扩展通常达到壳缘并与中央区的横带组成辐节。有些种的中节裂开成两个分枝并扩展至壳缘。壳面横线纹(肋)与或多或少微微波状的纵线纹相交,横线纹平行或辐射状排列。色素体2块,片状,每块色素体具2~4个蛋白核。由2个母细胞原生质结合形成2个复大孢子。

分布:产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

尖辐节藻(图2.4-22、图2.4-23)图2.4-22图2.4-23

Stauroneis acuta W. Smith(Bahls, 2010; Patrick, Charles, 1966; Vijver et al., 2004)

细胞在生活状态下,由细胞的壳缝(边)连接成或多或少的长带(链)状。在环带面观,或多或少数量的间生带是清楚的,间生带的边缘有细密的线点纹。壳面菱形披针形,在壳面中部明显凸出,末端宽圆形。壳套极端具有厚壁的假隔膜并或多或少深入到细胞内部。轴区宽,线形,近末端处轴区略变窄,中央区有一个宽辐节直到壳缘,向着壳缘变宽。壳缝直,两端壳缝的中部最宽,其宽度为1~6μm,近端缝和远端缝呈细线,远端缝向相反方向弯斜。壳面横线纹由细点组成,点线纹非常强烈地辐射状排列,在10μm内有11~16条。壳面长70~170μm,壳面宽11~40μm(李家英,齐雨藻,2010;杨积高,1999)。

分布:淡水至微咸水,常生活在江河、溪流、湖泊、缓流石表、河边沼泽、湖边流水沟、草滩积水坑、湖边积水坑、沼泽化草滩、静水池、稻田等流水和静水环境中。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西藏、贵州、河南、湖南均有发现。

细长辐节藻(图2.4-24)图2.4-24

Stauroneis gracilis Ehr.(Ehrenberg, 1843; Reichardt, Lange-Bertalot, Jahn, 1995; Vijver et al., 2004)

壳面细长椭圆披针形,两端明显变窄,末端喙头状。轴区宽,线形,比壳缝宽2~3倍,中央辐节带形直达壳缘,辐节外缘略为宽。壳缝直,细线形,壳缝远端缝弯向同一方向,末端呈问号形。壳面横线纹由细密点组成,点线纹整体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央区无短条纹,在10μm内有15~25条。壳面长42~127μm,壳面宽8.5~22μm。

分布:淡水,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塘、流水的石表,湖边沼泽化草滩、小积水、小浅水池、稻田等流水和静水环境中。在我国黑龙江、西藏、贵州、山东、湖南均有发现。

窄缝辐节藻(图2.4-25)图2.4-25

Stauroneis smithii Grun.(Bahls, 2010; Krammer K, Lange-Bertalot, 1986; Patrick, Charles, 1966; 杨积高, 1999)

壳面椭圆披针形至线形,两侧边缘呈三波曲,中部波凸最宽,末端短,延长呈窄喙状。假隔膜明显,通常达到延长末端的基部。轴区窄,线形,中央辐节窄线形,横向直达壳缝。壳缝直,细丝状。壳面构造细致,横线纹由明显的点纹组成,点线纹在中部与中线垂直,逐渐两端微微辐射状排列,点线纹在10μm内25~30条。壳面长14~36μm,壳面宽4~9μm。

分布:广食性,对污染敏感,耐轻度的有机污染,喜碱性,常出现在β-中污带。淡水或半咸水,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塘、水池、山溪、潮湿岩壁,山泉、湖边草滩、稻田、水井等流水和静水、半气生环境中。在我国黑龙江、宁夏、陕西、西藏、四川、贵州、山西、湖南均有发现。肋缝藻属(图2.4-26)图2.4-26

Frustulia Rabh.(Cox, 1999; Edlund, Brant, 1997; Hustedt, (1930-1966); Katoh, 1991; Horst Lange-Bertalot & Sterrenburg, 2004; Morgan, 1987; Patrick, 1959; P. A. Siver, Baskette, 2004)

细胞单独生活或在胶质管、胶质块内。细胞舟形。壳面披针形、菱形舟形或长菱形,末端钝圆。沿壳缝两侧各有一个隆起的平行肋条,壳缝位于两肋之间,中轴区中部具一短的中央节,中央节和端节延长,延长的中央节正好是壳缝两侧的硅质条直至顶端与极节联合。壳面具由细点纹组成的横线纹,线纹平行或近辐射状排列,横线纹被纵条纹交叉似网状。带面呈长方形,没有间生带。活体具“工”字形的色素粒。

肋缝藻属生活在水底,在南美洲分布广泛,在弱酸性,溶解性,有机碳高,电导率底的渗透性湖泊中占绝对优势。美壁藻属(图2.4-27a、b)图2.4-27

Caloneis Cl.(Patrick, Charles, 1966; 葛蕾, 刘妍, ociolek J K, 范亚文, 2014)

壳环面长方形,常以壳面出现。壳面线形,长舟形,窄披针形,椭圆形,提琴形或宽棍形,中部两侧常膨大,末端尖或钝圆形。轴区和中心区在形状上是易变的。壳缝直线形。壳面点条纹由密集相挨的点组成,点线纹在壳面中部略呈辐射状排列,向末端呈平行排列或辐射状排列,抑或聚集排列。壳面两侧或中轴区两侧有一条或多条纵线,呈直线状或波浪状,位于壳缘或远离壳缝。内壳面末端具有螺旋舌,具有2个板状的色素体或1个“H”形的色素体。

美壁藻属的几个种在北美洲很常见,喜碱性,在咸水或海洋中生存。

蛇形美壁藻(图2.4-28)图2.4-28

Caloneis amphisbaena Bory(Cleve, 1894; Mann, 1989b; Patrick, Charles, 1966)

壳面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末端多少呈强烈的头状至喙状,顶端截圆形。轴区和中心区并合成大而宽的菱形披针形或菱形舟形,中心区稍不对称。壳缝直,有宽而强的略微偏向一侧的中心孔。横点线纹辐射状排列,近末端聚集状排列,在10μm内有14~17条。两条宽并不规则的纵条纹在壳缝的两侧与横线纹交叉。壳面长50~90μm,壳面宽19~31μm。

分布:细胞单生或群生,富养型,耐高浓度有机污染,常出现于α-中污带。淡水,常生活在湖泊、湖沼边或湖泊的浅水滩、小水坑,有时附生在水草根上,水清或水浑都能生长,在水浑环境水体常具咸味。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陕西、西藏、山西、福建均有发现。

舒曼美壁藻(图2.4-29)图2.4-29

Caloneis schumanniana Grun.(李祥林, 1987)

壳面线状椭圆形,在中部多少有点凸起(膨大),末端宽圆形。轴区窄披针形,围绕中央节扩大成一个大的椭圆形的中心区或延伸直达壳缘。在中央节的两侧各有1条半月状的硅质增厚的宽条纹,其间有横条纹。壳缝直,中央孔常常偏向一侧。横线纹微微辐射状,在10μm内有16~26条。1条纵纹靠近边缘与横线纹交叉。壳面长30~101μm,壳面宽5.6~16μm。

分布:淡水、微咸水,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流、泉水、沼泽、稻田、盐池等流水和静水环境中。在我国黑龙江新疆、西藏、贵州、云南、山西、湖南均有发现。

短角美壁藻(图2.4-30)图2.4-30

Caloneis silicula Ehr.(Hustedt, (1930-1966); Krammer K, Lange-Bertalot, 1986)

壳面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在中部和靠近末端多少有些扩大(或凸出),边缘多少呈明显的三波状的两溢缩,末端宽圆形。轴区很宽,但靠近两端突然变窄,轴区多少呈披针形,中心区略为扩大呈近圆形。壳缝直,有规则的侧斜中央孔。横线纹在中部平行排列,向两端辐射状排列,在10μm内有14~27条。靠近边缘有1条纵线纹。壳面长27~89μm,宽5~16μm。

分布:细胞单生或浮生,喜碱性,对污染敏感,常出现在寡污带。淡水,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池、山溪溪水、稻田等流水和静水环境中。在我国辽宁、天津、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贵州、山西、湖南、福建均有发现。双壁藻属(图2.4-31、图2.4-32)图2.4-31图2.4-32

Diploneis Greville(Cleve, 1894; S. I. Droop, 1996; S. J. Droop, Mann, Lokhorst, 2000; Lange, Tiffany, 2002)

细胞单个,舟形状,无间生带和隔膜。壳环面长方形。细胞常见壳面。壳面椭圆形至长椭圆或近菱形椭圆形,有的种中部溢缩,壳面分成两个均等的部分,末端圆形或钝圆形。壳缝直线形,壳缝两侧具有中央节延长,由强的硅质增厚形成的角形凸起并紧紧包围着壳缝。角状凸起的外侧是凹陷的或稍有一定宽度(像线形或披针形)的纵沟,纵沟内有成列的点或短肋纹,纵沟的外侧具有横列肋纹,横肋纹呈平行或辐射状排列,横肋纹平滑,或有纵肋纹交叉,或两条肋纹间有单列或双列的蜂孔纹。有些种类在纵沟的外缘还有无纹结构的月形纹区。色素体2个,缺刻状,分别靠近环带。

双壁藻属种类繁多,主要为泥生或海洋种,也有几个淡水种。

芬尼双壁藻(图2.4-33)图2.4-33

Diploneis finnica Ehr.(Cleve, 1891; Ehrenberg et al., 1838; Patrick, Charles, 1966)

壳面椭圆形,包围壳缝的硅质肋纹非常发育且宽,末端宽圆形。中央节椭圆形,并清楚地延长,但较窄。壳缝近端缝距离较远。角粗壮,彼此平行。纵沟宽,形成一个披针形构造,约占壳面宽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纵沟外侧肋纹间有单列或双列的蜂孔纹,肋纹在10μm内有7~9条,孔纹在10μm内有7~15个。纵沟内有连续的横肋纹,外壁有较强的拟孔,拟孔单列或常常是双列,内壁没有明显的孔纹。壳面长41~107μm,壳面宽24~53μm。

分布:淡水,常生活在湖泊、水塘、山区小溪、小泉等环境中。

间断双壁藻(图2.4-34)图2.4-34

Diploneis interrupta(Kütz.)Cl.(S. Dawson, Smith, 2000; 金德祥, 林均民, 1979)

壳面线状椭圆形,中部深度溢缩,壳面两部分呈宽椭圆形,末端钝圆形。中央节较大,有些延长,方形至矩形。壳缝沟宽。角粗壮,平行。纵沟狭窄,几乎等宽。横肋纹粗壮,从壳面两部分的中部向中节明显(强烈)辐射状排列,在10μm内有8~12条,在壳面中部通常无横肋纹。纵沟有1列拟孔,内壁没有孔。壳面35~65μm,宽13~24μm,溢缩处的宽度为7~15μm。

分布:半咸水或淡水,常生活在硫酸钠亚型湖泊,碳酸盐型湖泊、湖泊附近积水坑、山泉积水坑,海岸潮间带、海藻上,牡蛎的消化道中。在我国西藏和福建均有发现。长蓖藻属(图2.4-35、图2.4-36)图2.4-35图2.4-36

Neidium Pfitzer(Hamilton, McNeely, Poulin, 1996; Hamilton, Poulin, Taylor, 1990; Hamilton, Poulin, Walker, 1995; Kavulic, Kociolek, 2014; Lefebvre, Hamilton, 2015; Patrick, Charles, 1966; Reimer, 1961)

细胞单生,舟形,呈现壳面或环壳面。壳面平坦,线形、披针形至椭圆形,壳面两侧边缘多种种类凸出,仅少数呈平行或凹入,末端通常变窄,根据不同的种,末端形状有头形、圆柱形、喙形和延长形,中央区外形变化大,呈椭圆形、卵形、长方形、带形,常常以横轴为对角线。壳缝直,或有时呈斜的对角线。壳缝近中央节的一端常弯向相反方向,或直的、或突然中断,壳缝远端双分叉,壳缝的近端或远端常常窄,端节存在,有时相当明显。壳面横线纹由点纹组成,点线纹的排列方向变化较大,常常为斜列或对角线列,也有线纹列的方向为从辐射列到平行列、斜列和聚会列的变化。靠近壳缘有一条或多条纵列纹或透明带(区),近壳缝的纵列纹称为原始纵列纹。纵列纹一般是连续的,仅个别种的纵列纹不连续或仅限于壳面末端。次生纵列纹有一条到几条。活体具有四个叶绿体,绕着环面分布,每个角象限各一个,周围具大量蛋白核。

长蓖藻属喜弱酸性,不常为优势种,但是该属的各种分布广泛。

二哇长篦藻(图2.4-37)图2.4-37

Neidiumsp bisulcatum(Langerst.) Cl. (Thomas, Kociolek, 2008; 李家英, 2010)

壳面线形,具有平行或轻微凸出的边缘,末端宽圆形,不延伸的末端。轴区直,细弱,在壳面末端和中部加宽,中央区横向椭圆形。壳缝直,在近端缝和远端缝轻微变窄,近端缝弯向相对方向,远端缝二分叉。壳面横线纹细密,由清楚的点组成,横线肋纹在中部平行排列,近末端辐射状排列至极端会合,横线纹在10μm内有16~30条。本种原始纵肋纹(带)在边缘。壳面长26~66μm,壳面宽7~14μm。

生境:淡水,常生活在河流、湖泊、溪流、水库、泉水、水塘、滴水岩壁、潮湿土表、水坑等流水、静水环境中。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西藏、四川西南地区、云南西北地区、贵州、山西、湖南均有分布。舟形藻属(图2.4-38)图2.4-38

Navicula Bory(Bahls, 2011, 2012; Cox, 1978, 1979, 1995; Horst Lange-Bertalot, 2001)

植物体为单细胞,浮游;壳面线形、披针形、菱形、椭圆形,两侧对称,末端钝圆、近头状或喙状;中轴区狭窄、线形或披针形,壳缝线形,具中央节和极节,中央节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壳面中间部分的线纹数比两端的线纹数略为稀疏,在种类的描述中,在10μm内的线纹数指壳面中间部分的线纹数;带面长方形,平滑,无间生带,无真的隔片;

活体有很强运动性,在环带两侧各有各一个盘状叶绿体,伴随一个棒状的蛋白核(环面观)。

头端舟形藻(图2.4-39)图2.4-39

Navicula capitataEhr.(胡春香, 张斌才, 马红樱, 刘永定, 张德禄, 2003; 张华等, 2013; 张丽娜, 于洪贤, 2010)

壳面椭圆披针形,末端喙状到头状,壳面顶部的厚度与壳面其他部分的厚度不同;中轴区狭窄,中央区小、圆形,壳缝直,其两侧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