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3:20: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笑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

中医历代肿瘤术语集试读:

前言

中医学理论体系枝繁叶茂,肿瘤一词在古代虽未出现,但相关疾病在中医学古籍中有着众多的线索和依据。因历史条件所限,古人对肿瘤的认识不像现代肿瘤学那样分类清楚,表述确切;对肿瘤的论述,常和感染性疾病、炎性肿痛混杂在一起,而且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往往不加区分。因此,要从古籍中抽提出与现代肿瘤疾病相对应的内容十分困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求研究者既具备现代中医肿瘤病学的专业知识,又有较为深厚的中医古籍文献学基础。然而,随着学科专业的细化,同时具有这两种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文献研究者虽有较好的校勘、考证、训诂等文献学基础,但缺乏现代肿瘤病学相关知识,难以准确把握古代文献描述的专科疾病,尤其是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问题。鉴于此,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文献所合作,采取中医肿瘤临床医生、中医古籍文献学者与信息研究者三方合作的方式开展中医肿瘤名词术语整理工作,将所得成果集结成书。肿瘤专业人员是研究工作的主导者,负责把握研究工作的总体方向,审核文献采集质量及术语的整理研究;文献研究人员负责文献调研、文献采集、标引加工;信息研究者负责数据维护。

首先,进行调研,挖掘古今文献中存在的与肿瘤疾病相关的文献词条。调研范围包括各类中医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古代文献,各级医药院校自编和统编教材,古代医家著述,当代中医学术著作等。凡属传统中医外科和癥瘕积聚、各类肿痛、胁痛及黄疸、鼓胀等疾病均是调研的目标文献。涉及各类中医药词典近10种;专著有郁仁存主编《中医肿瘤学》、周宜强主编《实用中医肿瘤学》、何裕民主编《现代中医肿瘤学》、周岱翰主编《中医肿瘤学》、余桂清主编《历代中医肿瘤案论选萃》等;论文方面,则利用“大成老旧期刊网”“全国报刊索引”等期刊数据库,调研了民国时期与肿瘤相关论文,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调研了1950年至今的肿瘤专题文献上百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列出与肿瘤相关的词汇150余条,并对这些词条进行了学科分类,以肿瘤发生部位和人体生命功能系统相结合进行分类,与临床直接对应,方便查阅。

之后,按照词表进行文献样本采集,文献涉及的时间从秦汉到民国,文献类型包括医经、方书、医案及各科专著,病种包括检索词表所列的各科疾病。

然后,对采集到的样本文献进行分析,抽提相关要素,如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等。有些词汇的含义虽与现代肿瘤学相近,但并非肿瘤,既使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著作中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确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我们的纳入标准遵循就宽不就严的原则,只要与现代肿瘤学描述有关联的内容均可纳入,如果有关疾病描述中存在红、肿、热、痛等感染性表现者,或有明显的结核症状者均予以排除。

课题组文献检索尽量利用已有的电子资源,如《四库全书》《国家基本古籍数据库》《中华医典》等,可资查阅古籍总计达700余种。对于重点著作如《诸病源候论》《刘涓子鬼遗方》《备急千金要方》,特别是宋、元、明、清的外科学专著的相关章节,如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等进行全文阅读,以便做到根据症状描述等综合信息进行收集,避免遗漏。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校勘,疑问之处均核对版本可靠的纸质文献。共采集有效文献近3000条,在此基础上,进行甄别归类,以形成本书。

本书系统整理了中医古籍中与现代肿瘤疾病相关术语2000余条,将所收集的词条根据症状表述,并结合肿瘤发生部位和人体生命功能系统,按全身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肿瘤分章;各词条下先对本词条进行古今释义,然后按照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药物等摘录古籍原文,方便读者查找。所涉及的古籍,在首次出现处注明作者及朝代,再次出现处仅写书名。全书资料来源可靠,内容充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规范意义,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可以说本书为肿瘤术语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基础。同时通过对古今文献中有关肿瘤疾病内容的整理、分析,为全面了解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历史、进展及存在问题提供借鉴。

谨借此机会,向参与本课题的各位老师及本书的编写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各位的辛苦劳动。编 者2018年10月第一章 全身性肿瘤第一节 瘤【古今释义】

“瘤”出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又名“瘤赘”,是指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发生于体表或某组织中的一类肿块状病变,软硬不一,痛或不痛。南北朝萧统《文选笺证》中按其形态特征描述为:“肉凸曰瘤,凸即肿也,肉凸谓之瘤。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不治乃至塸大则不复消,不能杀人亦慎,不可辄破。”

根据形状和病因的不同,以及所在组织(皮、脉、肉、筋、骨)配合五脏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石瘤”和“脂瘤”等。【病因病机】

瘤可由气血凝滞结成,如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载:“瘤,流也,血流聚所生瘤肿也,赘属也,横生一肉属着体也。”如果发展缓慢,没有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大都属于良性肿瘤。多因七情劳欲,复感外邪,脏腑失调,生痰聚瘀,气血凝结而成。

唐代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瘤的病因做了系统概括,并给予了分类命名:“夫病生之类其有四焉,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夫因气动而内成者谓积、聚、癥、瘕、瘤、气、瘿、起、结核、癫痫之类也;外成者谓痈、肿、疮、疡、痂、疥、疽、痔、掉眩、浮肿、目赤、瘭胗、胕肿痛痒之类也;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澼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思忧结之类也;生于外者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棰朴之类也。”

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瘤之成主要是因腑脏受邪所致,因而曰:“夫血气凝滞,结瘿瘤者,虽与痈疽不同,所因一也。瘿瘤受症,阳在六腑,流在经络,风寒湿热伤于心肝脾肾之经,血聚不散,日渐增长。”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提出情志失调在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并对瘿和瘤做了区分和命名:“瘿者多结于颈项之间,瘤者随气凝结于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李子,久则滋长,气血凝滞结为瘿瘤。瘿则忧恚所生,多着于肩项,皮宽不急,槌槌而垂是也。瘤则随气留住,初作梅李之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是也。其肉色不变者谓之肉瘿,其筋脉呈露者谓之筋瘿,其赤脉交络者谓之血瘿,随忧愁而消长者,谓之气瘿,坚硬而不可移者,谓之石瘿。瘿之名有五者此也。一曰骨瘤,二曰脂瘤,三曰肉瘤,四曰脓瘤,五曰血瘤,六曰石瘤,瘤之种有六者此也。”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将瘿瘤分阴阳:“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瘿者阳也,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者阴也,色白而漫肿,亦无痒痛,人所不觉。”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将瘤的病因分为内外两端:“外因六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风水气而成,皆不痛痒。”【分 类】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瘤分为“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瘤者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惟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济生方》亦载:“瘿有五种,瘤有六证,五瘿者,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是也;六瘤者,骨瘤、脂瘤、脓瘤、血瘤、石瘤、肉瘤是也。”《医宗金鉴》中描述瘤有六种:“坚硬紫色,累累青筋,盘曲若蚯蚓状者,又筋瘤,又名石瘤;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中隐隐若红丝纠缠,时时牵痛,误有触破,而血流不止者,名血瘤;或软如绵,或硬如馒,皮色如常,不紧不宽,始终只似覆肝,名肉瘤;软而不坚,皮色如常,随喜怒消长,无寒无热者,名气瘤,久日化脓流出,又名脓瘤也;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软而不破,皮色淡红者,名脂瘤,即粉瘤也,六瘤之形色如此。”【治则治法】

治瘤当从实际出发,审病因情状,辨内外深浅,把握恰当时机。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论述治瘤当审坚软虚实为要:“按之四边坚中软,此为有脓沈也。一边软,亦有脓。都坚者,此为菹核,或但有气也。都软者,此为有血,血瘤也。当审坚软虚实为要。若坚菹积久后,若更变熟,偏有软处,当软之,不可破者,菹当温暖裹置耳。若灸刺破疗,必暴剧不可救,及结筋、腄驰伪切肉、鼠乳,皆不当疗也。”另外,还应辨病之深浅:“痈发肿高者病源浅,肿下者病源深;大热者易疗,小热者难疗;初便大痛伤肌,晚乃大痛伤骨。”并与其他痈脓疾病相鉴别,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都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有脓。发肿都软血瘤也,非痈。发肿以渐知,长引日月,亦不大热,时时牵痛,瘤也,非痈。……诸气结亦有肿,久久不消成痈,疗之宜散气。气已散,若初肿处有浮气,年衰皆发痈。疗之宜及年盛,并折散热,可无此忧。”治忌灸疗:“无虚劳腹中疾,或发血瘤疮,疮状坟起,头黑正尔置,不当灸疗。疗之火熨便焦烂,剥刮去焦痂,则血泄不可禁,必死。痈起于节解,遇顽医不能即消,令至大脓者,岂膏药可得复生乎。”

另外,治疗还要重视固护中焦,慎用发表攻逐治法,如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曰:“瘿瘤二者虽无痛痒,最不可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渗漏无已,必至杀人,其间肉瘤攻疗尤所不许,若夫脂瘤、气瘿随顺用药,尚庶几焉。”《外科正宗》曰:“瘰疬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此是三因理之尽矣。”《外科正宗》认为治痈疽发背、脑疽对口、丹瘤、瘰疬、恶毒疔疮、湿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疮症当分新病和久病、未溃和已溃:“未溃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宜宣热散风,行瘀活血,解毒消肿,疏通脏腑且药性平和,功效甚速。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散坚。形如茄蒂,瘤大下垂者,用药点其蒂茄落,生肌收敛已破,流脓不止,瘤仍不消,宜健脾胃为主,佐以化坚;已溃出血不常,瘤口开泛者,宜养血凉血,佐以清肝;溃后瘤肿渐消,脾弱不能收敛者,补肾气兼助脾胃。”1.方药《外台秘要》收纳了生石灰煎治疗瘤赘、瘢痕、疵痣及痈疽恶肉等方:石灰一斗五升,湿桑灰四斗,柞栎灰四斗。上三味合九斗五升,以沸汤令浥浥调湿,纳甑中蒸之,从平旦至日中,还取釜中沸汤七斗,合甑三淋之,澄清纳铜器中,煎令至夜,斟量余五斗汁,微火徐徐煎,取一斗洗乱发干之,如鸡子大,内药中即消尽。又取五色彩,剪如韭叶大,量五寸,着药中,亦消尽。又令不强,药成以白罂子中贮之。作药时不得令妇人小儿鸡犬临见之。灰煎亦疗瘤,验。其肉瘤、石瘤,药敷之皆愈;其血瘤,瘤附左右胡脉,及上下悬痈、舌本诸险处,皆不可令消,消即血出不止,杀人,不可不详之。《千金翼方》之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升斗,十年不差,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寤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疗之方。”

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治瘤:“土黄三钱,硇砂、雄黄各二钱另研,粉霜、轻粉各一钱,乳香、没药各半钱。上为末,假令瘤如胡桃大,用药末少许(半钱),用唾调如稀面糊,得所摊于瘤顶上如小钱大,唾湿纸花两重盖之,后用黄龙膏盖之,间日一度上药,次添药,彻的周回,大如韭叶,如此上之无度,复渐渐拆之,后根摇自然有裂衅,随后自然下来,大有神效。”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二将治疗瘤病的常用草药归纳为“小麦(微寒)、海藻(寒)、昆布(寒)、文蛤(平)、半夏(平生微寒熟温)、贝母(平微寒)、通草(平)、松萝(平)、连翘(平)、白头翁(温)、海蛤(平)、生姜(微温)”。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以“大戟、芫花、甘遂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中惟脂瘤决去其脂粉则愈”。《外科正宗》“大田螺(五枚,去壳,日中线穿晒干),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冰片(一分),硇砂(二分)。用晒干螺肉切片同煨,白砒碾为细末,加硇片再碾,小礶密收,凡用时先用艾炷灸瘰疬核上七壮,次后灸疮起泡,以小针挑破,将前药一二厘津唾调成饼,贴灸顶上,用绵纸以厚糊封贴核上,勿动泄气,七日后四边裂缝,再七日其核自落,换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兼助完口。此药又治瘿瘤,患大蒂小,及诸般高突异形难状者并效。”2.药线系瘤法

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芫花根洗净,带湿不犯铁器,捣碎取汁,用生丝线浸汁一宿,以线系瘤上,一夜即落,不过二次,将龙骨、细茶、诃子末三味,敷疮口。如无根,以芫花煎浓汁浸之亦妙。下部痔亦可用。”

宋代苏轼《苏沈良方》:“取稻上花蜘蛛十余个,置桃李枝上,候垂丝下,取东边者捻为线子,系定瘤子,七日候换,瘤子自落。花蜘蛛丝最毒,能系瘤断牛尾,人有小遗不幸而着阴,缠而后已切,宜慎之,曾有断其阴者。”《外科正宗》:“气瘿肿而绵软不痛者,血瘿肿而内垒成块者,顽毒结之日久,皮腐肉紫根硬,四边红丝缠绕者,以及结核之症渐大、渐痛、渐腐者,以上四症俱不可轻用针刀掘破,若妄用之,定然出血,不止者立危。但用针之法,妙在脓随针出而寂然无所知觉也。至于瘿、瘤、瘰疬诸痔诸漏,疔毒坚硬顽疮此等症者,若非线药之功亦不能刻期取效。夫线药乃有五六种难以概说,与其各病相应者,亦随症附例于各门以便选用。”3.针灸《备急千金要方》:“余三针者,正中破痈、坚、瘤结、息肉也。”

又:“天府、臑会、气舍,主瘿瘤气咽肿(《针灸甲乙经》天府作天窗)。脑户、通天、消泺、天突,主颈有大气。通天主瘿,灸五十壮,堂羊屎灸一百壮。”4.外治

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统治各瘤神效,但不可治日久之瘤也。小瘤根细最效。水银一钱,儿茶二钱,共研至无星为度,加入冰片二分,再加入麝香五厘,再研,又入硼砂五厘,再研,不见水银始可用。此药敷于瘤处,肉瘤、血瘤、粉瘤、气瘤俱化为水,约三日必消尽。然后服消瘤丹,每用一两,滚水吞服,不拘时。如筋骨之瘤,内外二法俱不必用,盖二瘤无害于人,不必治亦不须治也。”第二节 癌【古今释义】

癌也写作“岩”,最早见于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曰:“有五发痈疽之患也……五发各有五色起因,瘭、癌、疽、痼之四发各有颜色,惟小者为痈,所治颇为易耳。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子多发于腹,女子多发于乳……”描述其形态曰“肿物凸凹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并曰:“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

不同时代的医家对癌的特征有如下陈述。

明代朱橚等《普济方》言:“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说明了其致病特征。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外集言:“阔一寸至二寸为疖,一寸至五寸为痈,五寸至一尺为癌,一尺至二尺为蜂窝发。未溃色紫黑坚硬,已溃深陷如岩为癌;四畔生如牛唇黑硬,为瘭;无头,面色淡红为痼;四轮肿起为痈;沉溃为疽;发出于外者,为外疽;隐伏肠胃者,为内疽。”不但对癌的形态进行了形象描述,还与其他外科疾病做了鉴别。《卫济宝书》曰:“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

明代赵宜真《外科集验方》说:“俗以癌痼瘭附于痈疽之列,以是为五发,岂知瘭与痼癌,不过痈疽之一物,古书仅有所谓瘭疽,则瘭亦同出而异名也,若癌与痼前所未闻,合是为五发其可乎。”

清代姚俊《经验良方全集》曰:“癌音品,癌疮,上高下深,累垂如瞽眼,其中带青,头上各露一舌,毒孔透里,用生井蛙皮煅存性,蜜水调服良。”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指人体的上皮细胞失去控制,异常增生而导致的病症。其形态特点为细胞密集,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巢或细胞索,周围包绕着纤维组织,细胞巢之间有血管结缔组织的间质。癌常易发生淋巴管转移,形成区域淋巴结转移或扩散至远处的淋巴结,也可发生血行转移。常见的癌有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和基底细胞癌等。常以发生脏腑命名,如由乳腺导管上皮或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叫乳腺癌,由食管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称食管癌。

日本昭和时期大冢敬节《中国内科医鉴》对食道狭窄疾病做了陈述,曰有良性、恶性两种。“良性者,由于食道之慢性溃疡,药品之腐蚀,异物之误咽,及从食道外之压迫而起,起于甲状腺肿,或动脉瘤等是也。恶性见于食道癌之际,本病状态,则咽下困难,吐逆,或食道之一定部感食品之介在等,狭窄甚时,仅得通流动食物,癌肿时,往往患部诉疼痛,或压迫回归神经而起麻痹,致声音之障碍,此外陷于恶液质者,衰弱日加者以及他部之癌肿者同此。”【病因病机】

肿瘤多因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首先,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有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云:“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据之。”清代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中更明确地指出:“正气虚则成岩。”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中云:“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之病。”

肿瘤的形成有内、外两类致病因素:如《灵枢·九针》云:“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者也。”认为外邪侵袭,可致肿瘤发生。《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美其食……其病皆痈疡。”指出饮食不节能致肿瘤。《灵枢·百病始生》云:“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指情志不畅,则易患肿瘤疾患。《世医得效方》总结曰:“人之一身,血气周流则平,若冷热不调,喜怒不常,饮食不节,稍有壅聚,则随所发现。”道出了内在致病因素。《普济方》论不同年龄阶段癌发病因有所不同:“此病初发,不寒不热,肿处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坏烂,二十以前者积热所生,四十以后者,血气两衰,须早为治,十可全一二也。”在此基础上,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进一步阐释:“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兼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

不同脏腑癌,其病因有自身的独特性。

如明代丁凤在《医方集宜》论乳癌曰:“妇人素有积忧,结成隐核,如鳖棋子大,不痒不疼,或三五年始发为疮,破陷空洞,名曰乳癌,此难治之疾也。”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亦曰:“若有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者,忧怒郁闷,朝夕积累,遂成隐核如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为陷空,名曰乳癌,其疮形凹嵌如岩穴,难治。”

民国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陈噎膈之证曰:“方书有谓贲门枯干者,有谓冲气上冲者,有谓痰瘀者,有谓血瘀者。愚向谓此证系中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以致贲门缩如藕孔(贲门与大小肠一气贯通,视其大便若羊矢,其贲门大小肠皆缩小可知),痰涎遂易于壅滞,因痰涎壅滞,冲气更易于上冲,所以不能受食。”

日本昭和时期大冢敬节《中国内科医鉴》论胃癌:“胃癌之原因,今尚不明,而胃黏膜之刺激,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滥用酒精等实为本病之诱因。本病在癌肿之中,约占半数,尤在四十岁至七十岁间,最易犯本病。”【治则治法】

总结历代文献,提炼出癌症治疗的三大原则:①调补脾胃是前提:调理脾胃,以理气为先、为基础;补益脾胃,以补气为先、为基础。②扶助正气是根本:养正积自除,治癌必先扶正,益气、养血、滋阴、温阳。③软坚散结是关键:最常用的有扶正软坚、解毒软坚、攻毒软坚、调气软坚、化痰软坚、化瘀软坚等。这些治法在临床上的灵活运用,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虚则补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软坚散结和扶助正气一样应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景岳全书》进一步说明攻补之宜,并注意培补脾胃:“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则不死于积而死于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当察也。故凡治虚邪者,当从缓治,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或膏,以疏其经,但使主气日强,经气日通,则积痞自消。斯缓急之机,即万全之策也,不独治积,诸病亦然。”《医宗必读·积聚》明确了治癌分期攻补的时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医学入门》曰:“疖比痈、疽更轻,癌、瘭、痼多难治。癌多生乳、胁、臀、胯,全宜大补气血脾胃,及蜡矾丸护膜生肌,冀其万一。”

民国时期的《伤寒解毒疗法》最早阐释了中西医结合认识,并对当时治癌疗法进行了概说:“最近世界防癌协会主席宣布,现已证明荷尔蒙确能制止毒癌细胞之发展。中医书早有脐带治癌方,言早期用之确效,与最新科学之发明一致,又有两方用鹿角胶及鹿角屑(鹿角荷尔蒙)治癌,与有强力之解毒剂木莲(即又名木馒头,薜荔藤之果,能解鸦片、砒霜等毒)同用,亦均言其确效。夫癌细胞亦系剧烈之毒素关系,古人则早知以荷尔蒙剂及其他解毒剂治之,大抵今日多数之神奇发明,皆为我国先民所实验。然则科学家欲求医学进步,当细玩日本渡边氏之言:今日西医为学问立场,尤当确认中医学之价值。要在屏除成见,勿视中国医药为不科学,盖科学者,实验与证实之谓也。有实验而又证实,尚视为非科学乎?更从何处以求科学乎?若徒从生理、解剖、细菌、化学以责难中医,而忽视其实验特长之点,尚未合于讲科学之方法也。”【方 药】《仁斋直指方》云:“有人患癌疮……急宜用地胆为君,佐以白牵牛、滑石、木通利小便,以宣其毒,更服童便灌涤余邪,乃可得安也。”

又治疗痈疽、癌、瘭、恶疮妙方:“生发(烧,留性,三分)、皂荚刺(烧,带生,二分)、白及(一分)。上细末,干掺或井水调敷,皂荚刺能行诸药。”《卫济宝书》治癌疾初发曰:“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普济方》以外治法治疗癌病,并将其纳入痈疽范畴,重视心火从小便引出:“癌者……治法急用蓖麻子等药外敷,多出其毒水,如痈疽方中,乳香膏、神功妙贴散是也。内则于小便利之,盖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所当宣毒于小便,但诸发蕴毒,又非麦门冬、灯心草之所能宣。必如是斋方中立应散以地胆为主,以白牵牛、滑石、木通佐之,而后可以宣其毒矣,自此又于心肾同工。人之一身,水不能济火,则渴而后发疮,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于人何病之有?心主血也,清心行血,固所当然,亦使肾得其养,则水有所司,贞元凝合,彼疮自平,更服童尿,又可以灌涤余毒。切戒忌风邪入之。将理一节,米餔猪蹄可以益肾,可以养中,当加之意。”

又桃红散治疗癌疮口未敛,瘀血多,用此敛之:“黄丹(隔纸炒一两)、明硫黄(三分)、茱萸(炒三分)、腻粉(四钱)。上为末,麻油调敷,湿则干粉。”《普济方》治疗痈疽、癌、瘭、恶疮妙方:“砒霜(半钱)、白矾(一钱)、黄丹(一字)。上为末,面糊为丸,捻作锭子,每用贴疮头欲出处,以膏药贴之自溃。”

另有治癌方:“用生井蛙取皮,晒干,烧带生,为细末掺,或蜜水调敷。”

另有内补散治疗癌已破,脓多疮烂,肉未生者:“附子(炮,一两),白姜(一两),人参、甘草(各三钱),陈皮、麻黄、官桂(半两)。上为末,一钱葱煎服,食前,去脓血寒热生肌。”

另有内消散治疗癌已破,去脓止痛,退寒热,进食,去瘀血:“红内消(即何首乌红者一两),玄参、苦参、蔓荆子、威灵仙(半两),甘草节、赤小豆(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酒任下,日五服。”

另有黄芩散治疗癌疮烂肿化恶脓,止痛活血,以洗之:“黄芩(五钱),羌活(各五钱),细辛、白芷、秦皮、川芎、黄连(各三两)。上为散,每一两半,雄猪蹄水二升,煎半,去油滓,煎药滤清,冷洗,春冬日一洗,夏日再麝香膏贴之。麝香膏:附子(生)、陈皮、黄连、白芷、当归(各五钱),白豆蔻(五个),槟榔(四个),羌活、白姜、大黄、缩砂(各一钱),皂角(三条),上为散,麻油十两,煎八两,药焦色为度,绵滤,再煎沸,入黄丹五两,熬至七两,水滴成膏,收瓷器中,仍出火毒,用时绢片火上开药,随大小贴。”

明代薛己《本草约言》载鼠矢治乳癌有效:“猳鼠矢咸能软坚,苦寒泄结,得白芷、山慈菇、山豆根、连翘、银花、蒲公英、夏枯草、贝母、橘络、天花粉、紫花地丁、牛子,治乳痈乳癌有效。”《本草纲目》治疗乳癌:“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不可治也。用青皮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外科集验方》中百齿霜丸治吹乳结核不散,肿痛者神效,亦治乳癌:“百齿霜(即梳齿上头垢)为丸,如鸡头子大,以黄丹为衣。每服一丸或二丸,好酒送下,如不饮酒白汤送下。不可化开,亦不可令病人知,极有效验。”《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述了胃病噎膈(即胃癌)及反胃的治法:“向曾拟参赭培气汤一方,仿仲景旋覆代赭石汤之义,重用赭石至八钱,以开胃镇冲,即以下通大便(此证大便多艰),而即用人参以驾驭之,俾气化旺而流通,自能撑悬贲门使之宽展,又佐以半夏、知母、当归、天冬诸药,以降胃、利痰、润燥、生津,用之屡见效验。迨用其方既久,效者与不效者参半,又有初用其方治愈,及病又反复再服其方不效者。再三踌躇,不得其解,亦以为千古难治之证,原不能必其全愈也。后治一叟,年近七旬,住院月余,已能饮食,而终觉不脱然。迨其回家年余,仍以旧证病故,濒危时吐出脓血若干,乃恍悟从前之不能脱然者,系贲门有瘀血肿胀也,当时若方中加破血之药,或能全愈。盖愚于瘀血致噎之证,素日未有经验,遂至忽不留心。后读吴鞠通、杨素园论噎膈,亦皆注重瘀血之说,似可为从前所治之叟亦有瘀血之确征。而愚于此案,或从前原有瘀血,或以后变为瘀血,心中仍有游移。何者?以其隔年余而后反复也。迨辛酉孟夏阅天津《卢氏医学报》百零六期,谓胃癌由于胃瘀血,治此证者兼用古下瘀血之剂,屡屡治愈,又无再发之阨,觉胸中疑团顿解。盖此证无论何因,其贲门积有瘀血者十之七八。其瘀之重者,非当时兼用治瘀血之药不能愈。其瘀之轻者,但用开胃降逆之药,瘀血亦可些些消散,故病亦可愈,而究之瘀血之根蒂未净,是以有再发之阨也。”《医学衷中参西录》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古下瘀血之方,若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大黄虫丸诸方,可谓能胜病矣。而愚意以为欲治此证,必中、西之药并用,始觉有把握。盖以上诸方治瘀血虽有效,以消瘤赘恐难见效,西医名此证为胃癌,所谓癌者因其处起凸若山之有岩也。其中果函有瘀血,原可用消瘀血之药消之。若非函有瘀血,但用消瘀血之药,即不能消除。夫人之肠中可生肠蕈,肠蕈即瘤赘也,肠中可生瘤赘,即胃中亦可生瘤赘。而消瘤赘之药,惟西药沃剥即沃度加谟(碘化钾)最效,此其在变质药中独占优胜之品也。今愚合中、西药品,拟得一方于下,以备试用。变质化瘀丸:旱三七(一两,细末)、桃仁(一两,炒熟细末)、硼砂(六钱,细末)、粉甘草(四钱,细末)、西药沃剥(十瓦)、百布圣(二十瓦)。上药六味调和,炼蜜为丸,二钱重,服时含化,细细咽津。”《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食管癌:“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西人名胃癌,谓其处凸起如山石之有岩也),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为其事甚奇,故附记于此。”

另“以新生小鼠新瓦上焙干,研末,温酒冲服,治噎膈极有效。盖鼠之性能消癥瘕,善通经络,故以治血瘀贲门成噎膈者极效也。”

另论“破瘀血之药,当以水蛭为最。然此物忌炙,必须生用之方有效。乃医者畏其猛烈,炙者犹不敢用,则生者无论矣。不知水蛭性原和平,而具有善化瘀血之良能。若服以上诸药而病不愈者,想系瘀血凝结甚固,当于服汤药、丸药之外,每用生水蛭细末五分,水送服,日两次。若不能服药末者,可将汤药中虫减去,加生水蛭二钱”。

又拟定治噎膈(食管癌)之法云:“无论其病因何如,先服参赭培气汤两三剂,必然能进饮食。若以后愈服愈见效,七八剂后,可于原方中加桃仁、红花各数钱,以服至全愈为度。若初服见效,继服则不能递次见效者,可于原方中加三棱二钱,虫钱半;再于汤药之外,每日口含化服变质化瘀丸三丸或四丸,久久当有效验。若其瘀血已成溃疡,而脓未尽出者,又宜投以山甲、皂刺、乳香、没药、花粉、连翘诸药,以消散之。此证之脉若见滑象者,但服参赭培气汤必愈。而服过五六剂后,可用药汤送服三七细末一钱,煎渣服时亦如此。迨愈后自无再发之阨矣。”日本江户时期名古屋玄医的《名古屋玄医经验方》以利膈汤治疗食道癌之症:“半夏、附子、山栀子、甘草、生姜,短时日中,完全治愈。亦有《家藏方》中有二气散,即《伤寒论》之栀子干姜汤也。此方之主治云二气散者,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状如梅核,妨碍饮食,久久不愈而翻胃者。其病证实相当于今日之食道癌也。”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末期富士川游《中国医药论文集》亦重视外治:“中国之外科手术极少,日本则用麻醉药,或行足之切断术,或摘出癌肿。”

民国吴瑞甫《中西温热串解》论阿斯必林治疗癌痛时说:“无论各种神经痛、偏头痛、正头痛、子宫癌、乳癌、脊髓痨之疼痛,服此药后皆有大效。”

日本宽政时期的片仓元周在《产科发蒙》附录中载乳癌神方:“守宫(烧存性),为末,醋和敷患处。”

另有,化癌煎(大西洋方)治一切癌疮:“奇良(上)、鹿角(生屑上)、桂枝(中)、甘草(下)。每服三钱,水二盏,煎一盏,日服三贴。”

又有十六味流气饮治乳癌:“当归、川芎、白芍、黄芪、人参、官桂、厚朴、桔梗、枳壳、乌药、木香、槟榔、白芷、防风、紫苏、甘草(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又有神效栝蒌散治乳癌:“大栝蒌(一个,去皮,焙为末)、甘草(生)、当归(酒浸,焙,各半两)、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二钱半),上为末,每用五钱,醇酒三钟,慢火熬,至一钟,去渣,食后服。如有奶癌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如毒气已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利。”

明代孙志宏在《简明医彀》治妇人乳中结核,恐成乳癌:“人参、桔梗、当归、官桂、甘草(炙)、黄芪(炙)、厚朴、防风、紫苏、芍药、乌药、枳壳、槟榔、木香、川芎、白芷(各五分)水煎,食远服。”

另有,蜡矾丸治疗一切痈疽肿毒,阴阳虚实,肺痈、肠痈、乳痈、乳癌等证:“未溃,消肿解散;已破,护心托里,溃后收敛生肌,多服有效。粉瘤、痰核、恶疮,三五年者可消。白矾(三两,生,研)、黄蜡(二两)溶化,和矾末为丸,但易冷难丸,一新瓦焙热,上铺湿布数层,放布上蒸软,众手丸;一以蜡煮汤中,乘软热捞起,和矾,丸;一再入银花末(一两),蜜(一两)捣匀,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米汤任下。”《医方集宜》内托消毒散治乳癌初起内有结核不甚痛:“人参、黄芩、当归、川芎、芍药、白术、茯苓、白芷、甘草、金银花。”

另有,加味八珍汤治乳癌日久不愈:“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白术、茯苓、人参、甘草、贝母、青皮、桔梗、柴胡,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清代何英在《文堂集验方》中治疗乳癌:“忧郁积成乳中隐核,如棋子大,其硬如石,不痛不痒,或一二年五七年始发为疮,破陷空洞,是为难治之症。若能清心寡欲,薄滋味,戒恼怒,仍服内托活血顺气之药,庶有可生之理,初起用生蟹壳(砂锅内焙焦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一次不间断效,或用巴豆肉、麻黄(焙燥,俱研极细,等分)作香袋入鼻中,数次渐消,外用圆蛤壳研极细末,皂荚末少许,米醋煎滚调敷即消。”

对于乳癌已破:“甘草汤洗净,用白蜡三钱,好酒化服五七次,可愈;贝母(去心)、核桃槅、金银花、连翘(各三钱),水、酒各半煎服;荷叶蒂(七个,烧灰存性,研末),酒调久服见效;白糖(一两)、活鲫鱼一尾,连鳞同捣烂敷之,即烂见骨者,数次可效。”

清代王旭高《医方歌括》定癌散治疗乳癌:“用两头尖、土楝(子)、蜂房各煅研,疡毒根深在脏腑,乳癌非此不能痊。”【医 案】

有妇人积忧,结成隐核,有如鳖棋子大,不痛不痒,或一年二年,三五年者,为疮破陷,名曰奶癌,以其凹似癌穴也,不可治矣。若初起之时,便须消释病根,更宜清心远虑,薄滋味,全要息怒调理,自有可安之理。若妇人经行得此轻,若六十岁左右,味厚郁结而形实,七情所干,性急不调,结核前证,自觉神思不佳,不知食味,便可用人参汤调青皮、甘草末等分,少入生姜汁,细细呷之,一日夜五七次,其核自消。若不早治,隐至经年以后,如发不痛不痒,必于乳下溃一穴出脓,或经三五年,虽饮食如旧,洞见五内乃死。惟无夫妇人生者多。若有夫妇人生者,盖积气之所流滞也,故妇人夫乃妇之天,得夫则阴阳和。此证虽有而治自愈,无夫妇人得其癌者,以其穴之嵌深,其可畏哉!患此者必须早治,必经岁月,九死一生。有一初嫁之妇患此,只以青皮甘草煎汤常服,立安。又一妇人十八岁得此证者,性急脉实,所难者姑且与青皮一味煎汤与之,间以加减四物汤服之,不月而安。学者前人用青皮乃厥阴之药,四物汤行血分之功,信有理哉!又有五发及诸疮,十三疔痔漏阴疮时毒等证,《精义》备载其详。今略痈疽治疗之法,条列于后。(明·董宿《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

丹溪云:乳房所属,阳明胃经;乳头所属,厥阴肝经。乳子之母,或忿怒伤肝,或厚味积热,以致气不流行,窍不得通,汁不得出,则结为肿、为痛。阳明之经,血热则化为脓,又有儿口之气,吹而焮热,次结成核。初起时,须便忍痛揉散气软,血脉通和,自然消散。失此不治,则成痈疽(红肿发热疼痛者是乳痈,坚硬腐烂者名乳疽)。初起,当用发散流气之药。若已成脓,又当内托排脓,养血顺气,慎勿妄用刀针取咎。有妇人积忧,结成隐核,如圆棋子大,其硬如石,不痛不痒,或一年二年,或三五年,始发为疮,破陷空洞,名曰乳癌,以其深凹,有似岩穴也,多难为治。得此症者,虽曰天命,若能清心寡虑,薄滋味,戒暴怒,仍服内托活血顺气之药,庶有可生之理。乳痈初起,芙蓉根切片,以无灰酒煎服,尽量饮,即内消。五味子二钱(陈壁泥炒)、真广胶二钱(干面炒),各研末,以陈好酒调,乘热服,盖被汗出即愈。蒲公英七钱、金银花一两、穿山甲三片(灰炒黄色,槌碎)、橘叶七片。生白酒一碗,水一碗,煎八分,半饱服。外用橘叶煎汤洗净,以药渣敷患处,少睡,得微汗即散。大瓜蒌一个(现取出子连壳,瓦上焙燥,研细),好酒冲,食后服,即愈。鹿角尖三寸,煅红存性,碾末三钱,热酒调服,重则二服必消。蒲公英一两、胡芦巴八钱(以四钱,炒),酒煎服,即愈。京墨、猪胆、玄参,三样和匀,搽上立效。蟹爪尖、鹿角尖,炒黄为末,酒下二三钱,仍以牙梳梳乳四旁,亦消。白芷研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服数次自散。萱草根(俗名鹅脚花),捣汁,热酒和,敷患处。结核作痛未成脓,酒化白醋一钱,服。乳痈乳肿,用芭蕉叶捣汁,生白酒下,渣敷患处。乳癌方:先以甘草水洗净,用白蜡三钱,好酒化服,五七次亦愈。圆蛤壳,研极细末,加皂荚末少许,米醋煎滚,调敷即愈。穿烂者,用贝母、知母各一钱半,麝香三分,鸡子白调敷。(清·王梦兰《秘方集验》卷之下《妇女诸症》)

天津盛××,年五旬,得噎膈证。病因处境恒多不顺,且又秉性褊急,易动肝火,遂得斯证。证候得病之初期,觉饮食有不顺时,后则常常如此,始延医为调治,服药半年,更医十余人皆无效验。转觉病势增剧,自以为病在不治,已停药不服矣。适其友人何××劝其求愚为之诊治,其六脉细微无力,强食饼干少许,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时偶觉龃龉即作呕吐,带出痰涎若干。惟饮粳米所煮稠汤尚无阻碍,其大便燥结如羊矢,不易下行。(《秘方集验》卷之下《妇女诸症》)

杨素园谓:“此病与失血异证同源,血之来也暴,将胃壁之膜冲开则为吐血;其来也缓,不能冲开胃膜,遂瘀于上脘之处,致食管窄隘即成噎膈。”至西人则名为胃癌,所谓癌者,如山石之有岩,其形凸出也。此与杨氏之说正相符合,其为瘀血致病无疑也。其脉象甚弱者,为其进食甚少气血两亏也。至其便结如羊矢,亦因其饮食甚少,兼胃气虚弱不输送下行之故也。此宜化其瘀血兼引其血下行,而更辅以培养气血之品。”

处方:生赭石(一两,轧细)、野台参(五钱)、生怀山药(六钱)、天花粉(六钱)、天冬(四钱)、桃仁(三钱,去皮捣)、红花(二钱)、土鳖虫(五枚,捣碎)、广三七(二钱,捣细)。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方中之义,桃仁、红花、土鳖虫、三七诸药,所以消其瘀血也。重用生赭石至一两,所以引其血下行也。用台参、山药者,所以培养胃中之气化,不使因服开破之药而有伤损也。用天冬、天花粉者,恐其胃液枯槁,所瘀之血将益干结,故借其凉润之力以滋胃液,且即以防台参之因补生热也。

效果:将药服至两剂后,即可进食,服至五剂,大便如常。因将赭石改用八钱,又服数剂,饮食加多,仍觉胃口似有阻碍不能脱然。俾将三七加倍为四钱,仍分两次服下,连进四剂,自大便泻下脓血若干,病遂全愈。

说明:按噎膈之证,有因痰饮而成者,其胃口之间生有痰囊(即喻氏《寓意草》中所谓窠囊),本方去土鳖虫、三七,加清半夏四钱,数剂可愈。有因胃上脘枯槁痿缩致成噎膈者,本方去土鳖虫、三七,将赭石改为八钱,再加当归、龙眼肉、枸杞子各五钱,多服可愈。有因胃上脘生瘤赘以致成噎膈者(“论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中曾详论),然此证甚少,较他种噎膈亦甚难治,盖瘤赘之生,恒有在胃之下脘成反胃者,至生于胃之上脘成噎膈者,则百中无一二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五)肠胃疬门)

在食道癌之患者与以旋覆花代赭石汤,可得非常良效之成绩。余曾诊一五十八岁之男子,往诊时,已呈衰弱,渐渐不能起床之状态。主证为剑状突起之下端感疼痛且觉咽下困难,可成噫气之状,便血已不止半年,贫血甚,有心悸亢进与息切,时时吐出黏稠之黏液,吐时食物,往往随之而出,自投旋覆花代赭石汤之后,翌日而疼痛去,三日而血便止,一月之后,得在庭中散步矣,目下仅有时感咽下困难,别无他苦,但后果已全治与否,则将俟诸异日而知矣。(《中国内科医鉴》后篇《病证各论》)第三节 岩【古今释义】

岩出自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曰:“此谓之岩者,以其如穴之嵌岈空洞,而外无所见,故名曰岩。”指凡结块坚硬如石,表面高低凹凸不平,像山岩一样,溃后状如岩洞之体表。恶性肿瘤者曰岩,义同癌,可参照癌病。《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所谓癌者因其处起凸若山之有岩也。”【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分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为六淫之邪,内因为正气不足和七情刺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而导致瘤、岩的发生。

清代汪宏在《望诊遵经》中称:“五脏有所阻,则为岩也。”清代萧埙在《女科经纶》中曰:“大抵痈属外感之风热,内伤之厚味,儿吮俱多;岩本于七情郁怒;脏气不平;肝脾亏损。”【治则治法】

针对本病的治疗,力求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证时应首先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统一的辨证关系,把握扶正与祛邪、标本缓急等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虚则补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扶正固本和攻毒祛邪应贯穿于岩症整个治疗的始终。《景岳全书》进一步道出了攻补之宜,并注意培补脾胃,曰:“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辩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则不死于积而死于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当察也。故凡治虚邪者,当从缓治,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或膏,以疏其经,但使主气日强,经气日通,则积痞自消。斯缓急之机,即万全之策也,不独治积,诸病亦然。”《医宗必读·积聚》明确了治岩分期攻补时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

明代薛立斋《女科撮要》曰:“岩色赤,出水腐溃深洞,用前归脾汤等药,可延岁月,若误用攻伐,危殆迫矣。”《女科经纶》云:“痈轻而岩重,痈之来也骤,而岩之成也渐,故治痈易而治岩难。治岩之法与治痈微有不同,一宜补少而泻多,一宜泻少而补多也。”【方 药】《本草纲目》以“地胆敷恶疮,岩疮如舌,令人昏迷,速用此,同桑白皮、滑石、木通诸药服,以宣其毒。或米汤服二钱,外同白芨、皂荚刺灰敷”。

清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定岩散:“豭鼠粪三钱(两头尖)、土楝实三钱(经霜有核者佳,不用川楝)、露蜂房三钱,上煅存性,各取净末三钱,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定,止也,溃岩服之,痛定而烂止也。豭鼠粪性主走阴,专入厥阴血分,通经下乳;楝实用土者,取其微苦力薄,走中焦乳间泄热,不似川楝力厚,直行下焦;露蜂房入阳明经,驱肝经风毒犯胃,有收敛之性,凡外疡之毒根在脏腑者,非此不愈,故乳岩溃烂经年,仅存内膜者,服之痛止脓干,收敛合口。此方传自江西,允称神异。”

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云:“夫乳痈成岩,肉向外生,而筋束乳头,则伤乳即伤筋也。此症必须急救,否则有筋弛难长之虞矣。夫筋弛而又泄精,泄精则损伤元气,安得不变出非常乎?当失精后,即大用补精填髓之药,尚不至如此之横,今既阴虚而成岩,又因岩而败毒,不亦益虚其虚乎?治法必大补气血,以生其精,不必泄毒,以其无毒可泄耳。用化岩汤:人参、黄芪、忍冬藤、当归各一两,白术二两,茜草、白芥子各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剂生肉,又二剂脓尽疼止,又二剂漏管重长,又二剂全愈,再二剂不再发也。此方全补气血,不去败毒,虽忍冬乃消毒之味,其性亦补,况入于补药亦纯于补矣。惟是失精以变岩,似宜补精,今止补气血何也?盖精不可速生,而功又缓,不若大补气血,反易生精,且乳房属阳明,既生乳岩而阳明必无多气多血矣。今补气血则阳明经旺,自生精液以灌乳房,又何必生精以牵制参芪之功乎?所以不用填精之味也。”第四节 癥 瘕【古今释义】

癥瘕出自《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此为瘕聚最早的记载。宋代陈彭年撰《广韵》曰:“癥,腹病也。”东汉许慎《说文》中载:“瘕,女病也。”癥瘕一证,泛指一切腹内结块,临床上以妇女为多见。正如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妇科论》中所指出的:“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期胎产之病不同,并多癥瘕之疾,其所以多癥瘕之故,亦以经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

癥与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女科》中说:“癥积在腹内或肠胃之间,与脏气搏结坚牢,虽推之,不移,名曰癥。瘕者,假也,其结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动也。”

在分类方面,古人论述颇详,有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说。最早见于战国时秦越人撰《难经》,所谓五积者,即“心之积曰伏梁,肺之积曰息贲,肝之积曰肥气,脾之积曰痞气,肾之积曰奔豚”,六聚者,概指“六腑之气聚也”,但无详论。《证治准绳·女科》积聚癥瘕篇中概括:“古方有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名,五藏之气积名曰积,故积有五;六府之气聚名曰聚,故聚有六。……若夫七癥八瘕则妇女居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解释曰:“六腑失常,则壅聚不通,故实而不转。虚而输,随气往来,痛无定处。”“久气积聚,状如癥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胀,大小便不利,或腹泄泻,淋沥无度,遗精、白浊,状若虚劳。”《诸病源候论》中首载七癥八瘕,但有八瘕名证,而无七癥病形,仅在“癥病候”下列有暴、鳖、食、米、虱,发、蛟龙七证,后世又见血癥、痃癥、痞癥、肉癥之论,说法不一,难以统名。八瘕者,是指黄、青、燥、血、脂、狐、蛇、鳖瘕。该书还列有疝瘕候,是以突出其浮假而痛之特点也。

以上分类既有琐碎之弊,又令人迷惑难解,对临床缺乏指导意义。另外,尚有肠覃、痃、癖、疝、痞等名。肠覃者是指肠外之包块,乃寒浊凝结,腹生瘟肉,始如鸡卵,大如怀胎,按之坚,推之移,月经以时下。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癖者,僻在两胁之间,有时而痛。疝者,痛也,少腹痛引腰胁。痞者,胸脘痞满,腹胀如臌。痃、癖、疝、痞与癥瘕相近,但不属癥瘕范围。根据癥瘕症状的描述,除恶性肿瘤病外,似还应包括西医妇产科学中的肿瘤及炎性包块等一类疾病,亦可能将陈旧性宫外孕列在其中,目前大多倾向以子宫肌瘤、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陈旧性宫外孕,作为本病证内容较为合适。【病因病机】

汉代华元化在《中藏经·积聚癥瘕杂病第十八》指出:“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说明癥瘕的形成,不仅是局部气血阻滞壅塞的结果,而且与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密切有关。临床上以气滞、血瘀、痰湿致癥瘕者为多。一、气滞《女科经纶·癥瘕痃癖证》认为“此证多兼七情亏损,五脏气血乖违而成”,气滞是癥瘕的起始因素,是病理演变的中心环节,气滞的形成多为七情内伤,主要指恚怒伤肝、忧思伤脾。另外由于妇女经带胎产屡耗阴血,肝木失养,稍有七情引动,则易失却条达之性,疏泄失常,气血郁滞,多成瘕疾;气滞日久生瘀、凝痰,可转化为癥积。二、血瘀

血瘀的形成,除气滞所致外,还有妇女的生理特点,如经期产后,正气虚弱,血室正开,若感受风寒,则与血相搏;或房事不节,余血败精内留等,均可致瘀。瘀血结于胞宫,多为有形可征,推之不移之癥积,正如明代薛己在《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腹中瘀血方论第十》中云:“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郁滞,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癥瘕矣。”瘀结成癥后可有两种发展,一损伤阳气,整体功能衰退,出现虚寒状态,导致水湿不运,泛滥而见浮肿、腹水;二是耗损阴血,肌肉经脉失养,虚热内生,热灼血络,可见反复性不规则出血。三、痰湿

痰湿的形成,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为枢纽,运化水湿;肾乃水脏,司开阖,气化膀胱。然痰湿致癥,每多与气血相并,因为津液亦随气血而运行,小腹经脉丛集,气血易于瘀滞,津液随之蕴蓄而成。亦可因痰湿内蕴日久化热,致湿热与瘀血相并为症者。正如《女科经纶·痃癖证》引武淑卿所说:“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食癥之内,未尝无痰,则痰、食、血未有不因气病而后形成。”

另外,对癥瘕之因,尚有食积成癥之说,《校注妇人良方·食症方论》指出:“妇人食癥,由脏腑虚弱,经行不忌生冷饮食,或劳伤元气所致。”由于脾胃运化失常,致饮食停滞不消,与气血相结。”亦如明代张景岳在《妇人规·癥瘕类》所云:“凡饮食留聚而成癥痞,或以生冷,风寒、愤怒,气逆、劳倦、饥馁,饮食不节,皆能致之。然胃气强者,必不致留聚饮食,而饮食之不能化者必为脾胃气弱而然,结聚成块,日渐生成。坚牢不移,故谓之食癥。”

本病病因虽有多端,但其病理演变主要是气滞血瘀,至于痰湿、湿热,食积等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病理因素;病变部位在于胞宫、胞脉、冲任;病理性质,初病多实,久则每多虚实夹杂。【治则治法】

对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论述繁多,但总的治则不外攻邪、扶正两端。体质强者攻积为主。若肿块有形可征属血瘀者,治宜活血破瘀消癥;肿块无形可征,聚散无常,属气滞者,当以理气行滞散瘕为主。然攻伐之剂当遵“衰其大半而止”之旨,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正如《女科经纶·癥瘕痃癖证》引李东垣之言:“人以胃气为本,治法当主固元气,佐以攻伐之剂,必需待岁月,若期速效,投以峻剂,反致有误也。”清代黄蕴兮在《脉确》曰:“妇人瘕聚,脉虚弱者死。对于体质虚弱者,当扶正以祛邪,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方 药】《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以大延胡索散,行气和血,治妇人经病,并产后腹痛,或腹满喘闷,或癥瘕癖块,及一切心腹暴痛。大延胡索散:“延胡索一钱五分、肉桂一钱、木香八分、红花八分、青皮八分、枳壳八分、香附(醋炒)一钱五分、艾叶(搓熟)一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赤芍一钱、生地一钱五分、吴茱萸八分(川连二分,汁拌炒)”。《金匮要略》用桂枝茯苓丸或大黄虫丸治疗血瘀癥瘕较重者,兼血虚者增味四物散,逐瘀破癥。《济生方》用香棱丸,行气导滞,破瘀消癥。治疗经行腹痛剧烈者,带下过多。组方: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第五节 积 聚【古今释义】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黄帝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难经》对积与聚做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做了具体描述:“经云: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夫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故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然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之为病,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终始,左右有所穷尽;聚之为病,其始发无根本,其痛亦无常处,上下无留止,此积聚之分别也。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西医学的腹部肿瘤、肝脾大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郁结,饮食所伤,寒邪外袭以及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久不愈,以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成积聚。

积聚的病因虽有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至于湿热、风寒、痰浊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间接因素,《景岳全书·积聚》篇说:“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同时本病的形成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本病的病机演变亦与正气有关,一般初病多实,久则多虚实夹杂,后期则正虚邪实。《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但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故积聚在病机上有区别,亦有一定联系。积聚日久,均可导致正虚,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脏腑虚损,受邪相互传变而成积聚做了详细描述。

五积:“五积者,五脏之所积。皆脏气不平,遇时相逆而成其病。如忧伤肺,肺以所胜传肝,遇长夏脾旺,传克不行,故成肝积,名曰肥气,肥气者,以其积气藏于肝木之下,犹肥遁于山林也。失志伤肾,肾以所胜传心,遇秋肺旺,传克不行,故成心积,名曰伏梁,伏梁者,以其积气横架于肓原也。怒则伤肝,肝以所胜传脾,遇冬肾旺,传克不行,故成脾积,名曰痞气者,以积气痞塞中脘也。喜则伤心,心所以胜肺,遇春肝旺,传克不行,故成肺积,名曰息贲,息贲者,以积气喘息贲溢也。思则伤脾,脾以所胜传胃,遇夏心王,传克不行,故成肾积,名曰奔豚。奔豚者,犹水畜奔行于心火也。《难经》以肥气成于戊己,伏梁成于庚辛,以至奔豚成于丙丁者,正合阴阳施化,休王乘克之大义也。又论曰:病有积,有聚,有气。积者,脏病也,始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无定处,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即宿食也,由谷饪之邪于口入。更有息积病,乃气息癖滞于肋下,非道引不行。”

六聚:“六腑者,大小肠、胃、胆、膀胱、三焦者也,属于三阳。太阳利清气,阳明泄浊气,少阳化精气,如都会之府主,转输以为常也。六腑失常,则壅聚不通,故实而不转,虚而转,随气往来,痛无定处,在上则格,在下则胀,傍攻两胁,如有痞块,易于转变,非五脏比。”《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曰:“传其所胜者,死,传不胜者,可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