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丛林法则:跑赢大多数的逆向投资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0:26:15

点击下载

作者:(美)肯·费雪(Ken Fisher),(美)伊丽莎白·德林杰(Elisabeth Dellinger)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投资丛林法则:跑赢大多数的逆向投资法

投资丛林法则:跑赢大多数的逆向投资法试读:

前言

说实话,我不曾想会为本书写这篇前言。本书已经很厚了,而且我也不想再让你费时翻一页。但是,唉,我这也是奉命而作,谁知道呢!

也许真的需要一篇前言,因为写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出自我的本意。我已经写了10本书。10是个偶数,已经很多了。我想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本肯·费雪的书了,但是我突然有了想法!在和出版社的编辑劳拉与合著者伊丽莎白聊天时,这个点子跳了出来。然后一个又一个点子接踵而至,我知道,这次又要写一本书了。好在11也是个不错的数字。

对于逆向投资,我在1984年出版的《超级强势股》(Super Stocks)中已经进行了讨论,但从未强调过这个概念。对我而言,逆向投资总是和独立思考联系在一起,而且我在书中一直都这样讲(至少我喜欢这样思考)。但是,在2013年那个决定命运的日子里,我似乎从没有提出过,也没有解释过逆向投资到底是什么,以及逆向投资该如何操作。我意识到那个时机正合适,既然很多人误解和误用了逆向投资,还有一些人不知不觉地在使用,那么这些人应该想要了解逆向投资。

大部分人以为逆向投资就是和其他人的操作正好相反:如果大家在大多数时间是错的,那么在相反方向下注,就会成功!有时候这能管用,但是也经常不管用。故意反着做的人也有一种从众的想法,而市场喜欢愚弄他们,就像愚弄想投机的那些人一样。真实情况不是“随大流者和逆向投资者之间进行对决”。市场上有随大流的人,有故意反着做的人,也有独立思考的、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后者能够看穿前面两类从众者的想法,然后对现有因素加以斟酌,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书为那些厌倦了经验法则、媒体鼓噪、行业神话以及想独立思考的读者提供了操作指南。这是一本头脑训练手册,不是一本傻瓜式的书!傻瓜一看就懂的书是不存在的。本书只传授一直对我有帮助的思考过程,我用这些方法,在40多年的基金管理生涯中胜多负少。你也可以做到对多错少!

本书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前面提到,劳拉帮忙想出了这个点子,而且承担了初期的编辑工作,之后交给了Tula Batanchiev和Judy Howarth,由他们和威利出版社的其他同事承担了大量的工作。Vincent Nordhaus负责本书的印制。威利出版团队一如既往地敬业、具有耐心,我要感谢我出色的经纪人Jeff Herman让我认识了他们。Jarred Kriz、Michael Olsen、Lauren Schekman、Eric Harger以及Nathaniel Beeman与我合作多年,为本书提出了很多建议。Thomas Perez设计了一个很酷的封面,很好地体现了本书的主旨。Jessica Wolfe、Chanddeep Madaan、Sam Olson、Michael Leong、Tim Schluter、Brad Pyles以及Talia Hosenpud帮忙做了一些研究,Jarred、Todd Bliman、Jill Hitchcock、Justin Arbuckle以及Molly Lienesch审阅了初稿。Todd承担了三校的相关工作,编辑了全书的内容,而且承担了伊丽莎白的工作(为她提供了巨大的道义支持,让她能够把白天时间用于这个项目的写作)。Christopher Wong和Emily Dunbar帮我做了校对。最后我要感谢Fab Ornani、David Eckerly、Christopher Boaz以及Theodore Gilliland领导我们的公关和网络推广团队。感谢他们和我在这里没有提到的所有人,以及我的妻子Sherrilyn和其他家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

感谢你阅读本书!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享受,得到像我们在写作本书时一样多的乐趣。肯·费雪华盛顿州卡默斯  第1章 你的大脑——训练指引

很少有真理是自明的,但是有一条真理比较接近这种状态:在投资中,群体做错的时候,要远比做对的时候更多。

大多数人都接受这个观点。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了惨痛的教训。此外,他们还记得那些在市场中流血的朋友、亲戚、邻居和同事。他们见过人们朝那些著名的市场天才脸上扔鸡蛋。学术研究表明,那些大众投资智慧都是错的。

但是大众愿意跟从那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这样做几乎不可能!在财经博客、网站和有线电视里夸夸其谈的家伙,7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你灌输市场群体思维,不让你有机会抵御。人们太容易把不断重复的错误当成事实,太容易淹没在众人里随大流——高买低卖。

还有一条出路!对你的大脑进行训练,对抗媒体、大众、你的朋友、邻居和那些穿梭在鸡尾酒会上的银行家,用和他们不同的方式思考。这不需要有大量的市场知识、金融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或者持续不断的艰苦学习。只要了解一些基本原理,经常警醒自己,以及具有独立思考的本能,你就可以成为打败乌合之众的逆向投资者。

约吉·贝拉(Yogi Berra)曾经说过:“垒球取胜90%靠头脑,剩下的才靠体力。”这也适用于投资!思考是成功的关键。你可以把本书当作你的大脑训练指南。你将学习如何保护你的大脑免受媒体夸张鼓噪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市场上打败芸芸众生。

成为逆向投资者意味着什么?胜多负少的秘诀是什么?准备好,去找出答案。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从基本知识入手:

·为什么华尔街对逆向投资者的定义是错的?

·大众智慧错在哪里?

·真正的逆向投资者是怎样的?华尔街所谓的逆向投资者

传统上,我们将投资者分为两大类:看多派和看空派。看多派认为股市要上涨,而看空派认为会下跌。

如果投资大众看多,华尔街就把那些看空的人称作逆向投资者。如果大众看空,那么看多的人就是逆向投资者。

但这是错的。这意味着“很多人”(一大群人)认为股票会这样,而其他人(另一群人)则认为股票会正好相反。后一群人经常以为自己是逆向投资者。他们认为前一帮人是跟风从众的人,他们总是做错。他们看到很多学术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投资者都在做糟糕的投资决定:低卖高买。他们认为和大众反着操作就可以做到低买高卖。

问题是这两群人其实没有区别,他们都在从众。他们的意见通常不是独特的,他们的分析也比别人高明不到哪里去。他们看到的是同样的事情,脸上却带着傲慢的、不同意的表情。自认为是逆向投资者的那些人并不比你、我和其他人更聪明。他们的做法很少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这是个坏消息。但我还有一个好消息:你可以成为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一旦你知道引导大众那样做或反着做的原因,就不难想出更好的点子,做出更好的应对。要做到完美无瑕是不可能的,但是做到比大多数人好,其实并不难。故意唱反调的人

两群反向投资的人把这个世界看作一只钟。他们把赌注押在与另一群人相反的方向上。如果每个人都说这只钟的时针指向1,另一群人就会赌时针指向7,即正好相反的方向。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这是相反的方向,是为了相反而故意这样做。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只是一个故意唱反调的人的本能反应。“每个人都在庆祝,那我就偏不这样。”唱反调的人不会考虑其他选项,比如“每个人都在庆祝,也许他们本应该更开心才是!”这不是物理学,即每个行为都有一个相等而反向的行为。如果你不把结果看成非黑即白的,那么基于一个错误而对市场和事件的评估,可能会导致重大的错误。

现在把钟的比喻转换成股票,如果一个群体认为股票一年将上涨10%,唱反调的人就会打赌下跌,也许不是赌下跌正好10%,但他们将在相反的方向上下注,而不一定去猜测下跌的幅度。他们只是脾气差,倒不一定追求精准。只要下注于相反的方向,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近期发生的例子做比较,比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大众认为量化宽松很好,可以推涨股市。“逆向投资者”认为不好,有通货膨胀风险。这样的话,你就错了!在我看来,量化宽松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会导致通货紧缩,大众和所谓的逆向投资者都没考虑到这个结果。百年来的经济理论和研究都支持这种说法,但是大众接受的是常见说法,而唱反调的人会立刻拒绝,进而错失了群体思维的一个大问题。他们只是故意站在对立一方,而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后面还会继续谈QE)。

问题出在哪里呢?钟的表盘上并不是只有两个数字,而是有12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如果大众猜错了,唱反调的人也有10/11的机会猜错。猜对的机会只有1/11。市场也是如此。如果每个人都猜测一年涨10%,要证明他们猜错了,不需要股票下跌,只要不涨就可以了。对于猜上涨20%、30%或更多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那些预期上涨10%的人会在股票涨到15%时就卖掉。那些在反方向上下注的唱反调的人更容易出错,而且也确实经常出错。如果你猜上涨10%而实际上涨了30%,同时你的头寸也不错,而且没有过早卖出的话,这种错误并不会让你吃亏。我们将在第2章中再讨论这个话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市场是个蛊惑鬼(great humiliator),其目标就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让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多次被愚弄。把大众当成面包和黄油这件事让一众投资者马上感觉受到了羞辱。大众是最容易捕获的、典型的猎物,但是蛊惑鬼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人,即便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也难免受到打击。

世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包括我们假定大众是错的,但有时候他们是正确的!市场通常不会满足个人的预期,总是会有意外出现。如果市场不让大众偶尔碰巧对一次,它就不会存在了!那些依靠“趋势是朋友”的波段投资者,可能在他们投资时就被证明是错的。市场总是在人们买入或卖出时让他们出丑,而人们会从他们的错误中学到经验教训。股票不会被人愚弄,愚弄大众是市场最大的乐趣。

人们应该有时正确,有时感觉良好,否则他们就会放弃,我们也就不会有一大帮追随者了。偶然正确会放大人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对大众智慧的认同,这是市场的欺骗性所在。市场就是这样不断愚弄大众,引导他们忽略负面情况,然后让他们遭受最大的损失和痛苦的(市场会像卡通里的邪恶家伙那样开怀大笑)。这就是为何那些有关季节性现象的说法,比如“5月卖股”和“9月市况最差”听上去像真的。尽管它们错的时候更多,但总会有对的时候。在那些收益差的5月、夏季和9月,低于历史水平的回报率会让这些说法一直流传。偶尔出现的、令人惊讶的准确,给这些传说赋予了力量。

市场经常让大众偶尔正确一次,然后击败他们。认为欧元危机将结束2011年牛市的人,在那年10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当时全球股市都因为大幅调整而跌入了谷底。但是从2012年起,股票开始反弹,牛市重新起步,把希腊发生的史上最大的主权债务违约抛诸脑后,最终证明看空欧元的人都是错的(非常不合时宜地彻底错了)。

有时候,市场波动让大家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就像头条新闻警告某个不利事件将冲击股市时,市场之后确实会发生调整。市场调整可以在任何时间让价格在几周内大幅下跌10%~20%。对于这种波动,我们有时能找到原因,有时又找不到任何原因。但是心里害怕的人经常习惯性地假定市场调整就源于之前的警告,而且调整的情况和当初说得完全一样。这不仅仅是确认性偏误(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东西),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但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区分正确和偶然碰巧正确之间的差别(更多讨论见第9章)。

正如大众偶尔会做对,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偶尔也会出错。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只是让做对的时候要比做错的时候多,而不是起初看上去是正确的,但是最终错的要比对的多。为何大多数投资者在多数时间是错的

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也不是因为缺少智慧。要知道,密切关注市场的聪明人也经常做出相当糟糕的投资决定!之所以会这样,通常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他们无意中上了一致观点的当。

不管你多么留意和研究你的方法,群体性思维(groupthink)都会发生。许多人把投资当作一个行业、一门艺术或科学,这听上去很好,但他们的方法建立在常规智慧之上,这在投资中是很危险的:所有人都以同样的好坏标准和交易方法操作股票买卖,或者他们遵循的规则也是一样的。

许多医生、律师和工程师倾向于这样做。我们不是要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之处。这不是他们的错误,是他们的职业训练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在职业生涯中,他们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方法论,这样做是有用的,但是在市场上,这样做不行。医生如果推荐一种治疗方法,他们需要通过多轮受控试验,才能得出科学的证据。他们把同样的方法用于投资,寻找经过回测“证明”是可用的“规则”。大部分律师在交易和本性上属于逻辑学家,他们期待市场遵循规则、程序和简单逻辑。大部分工程师也是如此,他们期待市场就像自己每天制造和使用的系统,是线性和理性的。

遵照规则行事的投资者通常采用相似的逻辑,得出的结论也相似。他们使用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假设条件和逻辑关系(if-then),期待相似的结果,因此会形成一致的看法。这些看上去总是很有逻辑,但是我们将会看到,市场总是忽略逻辑。

其他人遵从学术理论和教科书给出的规则与观点。理论和教科书不是天生有害的。如果你坚持独立思考,原理和理论也是有用的。但是很多人把理论变成了教条,把教科书变成了规则手册,不管上面说的是对是错,总认为这些有关股票的说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上面说高市盈率(P/E)和高利率是不好的,那么这种股票就是不好的!对于基本面投资者来说,这些教条总是被当成真理,被广泛解读成更加一致的看法!市场会很快把一致的看法体现在价格上,并且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些“其他的事情”就是真正的逆向投资者想要找到的目标。

一些投资者用老旧的工具和经验作为投资指南。这些做法可能看上去还不错,其中充满了经受时间检验的智慧!如果它们没有用,就不会被接纳!但是你的决策越是建立在这些格言、准则和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上,你就越不太可能独立思考,也就越不太可能形成真正的逆向投资观点。

这些方法也无法通过一个基本逻辑进行检验,我们将在第4章中看到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喜欢的一个工具。它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股市格言,比如在股票被抛售时“抄底”就能大赚一把,也建议你在狗股跌到一文不值之前“及时卖出止损”,以及在股票上涨时及时买入。其中一页上写着你要在股票上涨时持仓待涨,“让盈利再多跑一会儿”,它会继续上涨,而下一页则告诉你“及时兑现一些收益”。你该选择怎么做?两个建议听上去都符合直觉!如果股票在上涨,你会想要它继续上涨。但是你知道它可能很容易就跌下去了,就像歪心狼(Wile E.Coyote)一样,从山顶一头扎下山谷。所以,先将部分收益落袋为安是明智的!然而,那些规则没有告诉你该怎么做。

并不是所有经验法则都是基于价格波动的。一种古老的方法和公司公告的收益有关。你听说过:“谣言起时买进,消息出时卖出。”例如,如果有谣传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颖的手机,那就抓紧时间买进。不要等到消息被证实的时候!尽早买入,别太迟!然后在公司公布消息时就卖出,毕竟其他跟随者都已经进来了。这样做就像这只股票不可能再上涨了,公司已经没有提升潜力了,再也不会做出更新潮、更酷的产品了,你甚至可以在听到另一个小道消息时再做点事情。你怎样才能知道呢?

所有这些方法都基于广为人知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相同解读。不管这样是如何符合直觉和逻辑,这就是每个人在做的事情。真正的逆向投资者的做法,超越了共识性看法和常规智慧。真正的生活更令人兴奋。

媒体的作用

公众媒体反映了情绪,也影响了情绪,其中很多都是群体性思维,在我看来,最近20多年的情况都是如此。今天媒体所做的事体现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古老格言:“世俗智慧教导我们,与其出乎意料地成功,还不如在意料中失败。”

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记者经常报告不同的观点。而在你有了三大全国性新闻网和一大堆主流的全国性财经出版物之后,专家比的是看谁的观点更敏锐。他们得想方设法一鸣惊人。现在我们有很多全天不停歇播出的有线新闻台、大量的财经网站以及不可计数的博客,每篇文章和博文都有评论反馈,任何人都可以公开和匿名地拷问作者。和主流观点不同的文章会受到更多考验,把人群中的疯子逼入网络恐怖中,那些胆小和中庸的作者不得不顺从世俗观点。在某些领域中,竞争的加剧并不总是好事。

但是其中还是有好东西的!现代媒体使得发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和群体情绪,变得相当容易。媒体很少引用与大众不同的观点。

我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是在记者问我对量化宽松的意见的时候(你可能听说过)。这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时做的一个项目,目的是增加流动性,降低长期利率,以便让机构和个人愿意借贷。多年来,美联储从银行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债券,用新创造的电子“联储信贷”支付,新发行货币超过20000亿美元!这样做可以降低长期利率,银行可以用新储备作为抵押物,大幅增加货币供应。

当时记者问我的看法,我说了他们不喜欢听的意见,认为这是另一种从众的做法。长期利率下降而短期利率接近零时,收益率曲线变平,短期和长期利差缩小。我们有超过100年的证据,证明较宽的利差是真正的魔力所在。为什么?想想银行贷款吧。短期利率是银行的资金成本。长期利率是它们的贷款所得。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差,近似等于银行的总运营利润。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它们也需要利润。贷款利润越多,他们就越愿意多放贷。利润越少,银行家的动力越小,宁愿什么也不做,这就是他们在量化宽松时的做法。多年来,大众认为美联储是推动经济的唯一力量,而现实情况是,美联储扼杀了信贷。几十年来,贷款增长速度最低,货币(称为M4)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对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人留意,GDP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增速最低的。

我把这些解释给记者听,并且引用了详细的数据。他们说这很有道理,但是他们不能写。如果大家都说量化宽松是一项宽松货币政策,他们怎能刊登一种古怪的说法,反对这种观点呢?他们不能那样做,不能违背民意。

大多数媒体不能刊登对量化宽松的这种观点,声誉卓著的资深专家,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都说量化宽松是经济生命线,终结量化宽松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最大的风险,媒体记者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财经评论人士和博客作者对这些看法嗤之以鼻,但如果记者这样做,可能会丢掉饭碗。

这使得真正的逆向投资者更容易过滤媒体——总会有意外事件,但是从总体上讲,媒体鼓吹的一般都不是逆向投资者的观点,这样说大部分时候是安全的。这不是说你可以据此采取行动,而是说你应该独立思考。逆向投资者第一准则

真正的逆向投资者有一个基本特征。如果你记不住后面九章的内容,一定要记住这一条:如果大部分人相信一些事情会在市场上发生,则逆向投资者不会这么认为。

这就是故意唱反调的人搞不明白之处。注意,我没有说相反的事情会发生,这里存在不同之处。市场会把大众公认的想法反映在价格上。如果每个人都因为看到了负面因素而认为市场走熊,他们对市场的观察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市场不好并不一定会走熊!由于每个人都抱有负面看法,而且他们在电视和互联网上大肆宣扬,所以可能就会反映在价格中。那些坏事可能不再起作用,或者存在某些更糟糕的事情大家没有看到,事情的结局可能比预料得更差!

这就是2008年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是所有人都说住房、次贷和“有毒”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个麻烦,会导致衰退和股市下跌。那么多人这么说!那么多人看到了!

没有一个人,包括我,看出一个更大的、潜藏的问题:2007年11月实施的盯市会计准则(账务会计准则[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将会从全球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抹掉几万亿美元。没有人领会到这一点,因为每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以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记录流动性很差的资产价值。只要有人以低价抛售抵押资产支持证券,其他人都会遭受冲击。美国每家银行不得不为每一笔低流动性资产承担账面上的亏损。

没有人意识到这个规定可能导致次贷问题,最终会在几个月后,从美国银行系统抹掉大约2万亿美元。没有人预料到对这种模糊不清的低流动性市场的恐惧,会导致市场回避向贝尔斯登提供资金,在6个月之后,又拒绝向雷曼兄弟贷款,从而导致这两家名列“五大投行”的银行倒闭。没有人会想到为何美联储在借钱给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之后,却拒绝提供资金,帮助巴克莱收购雷曼,造成投资银行巨头不得不关门结业;也没有人想明白这是怎样引发市场严重恐慌,使市场每日下跌8%变成常态的;同时也没有人会想到美联储会忘记如何对危机做出反应,忘记央行一般在危机中采取的行动(尽管那些可能都不管用),忘记全力提供流动性和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如果2008年只是次贷和住房问题,我们可能只是经历一次调整。直到年中,抛售和撇账达到了高潮,噩梦才真正开始。

这引出了逆向投资的第二大原则:人总会在某个时候出错。逆向投资者知道这个原则,也接受这个原则。但是你没必要总是要求自己做得好——60%~70%的成功率,就可以让你领先于大多数人了。正如我之前在别的书里写的,如果你在70%的时间做对了,就会成为一个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尽管残暴的吸血者不一定会让新的传奇人物出现或存活下去,当然,逆向投资者不会顾及个人形象。你可能读过我的很多评论,我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你也没必要在意)。全知全能的市场

逆向投资者知道何时不采取行动以及哪里不能去。他们是如何做的呢?他们知道市场是最有效的,并不是说在任何时刻都是完全有效的,否则市场上就不存在机会了!逆向投资者意识到市场在短期内可能非常不理性,但是从一段时间和平均的角度看,价格通常能够反映所有大家知道的信息。如果信息已经公开,投资者应该已经考虑到这一点,而且已经采取行动。

规则、世俗智慧和一致预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们也很熟悉意识形态的信念、认知偏好以及每个“专家”的观点。每个教科书理论、规则手册和策略手册都在鼓吹市场知道一切。市场知道规则,知道因果关系,知道大多数人如何对每个消息做出反馈。市场会先于人们知道大众会如何行动。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季度性波动和技术指标。道氏理论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19世纪晚期开始,这个指标就宣称当道琼斯交通和工业指标创下新高时,将会出现长期牛市行情。如果出现新低,行情将进入熊市。中间还有其他情形,但我要告诉你:极端情况更重要。如果道氏理论是正确的,牛市就不会终结,因为信号一直显示的是牛市,股价将永远上涨!熊市情况也与此类似。但是周期总是存在的!市场价格已经体现了,道氏理论预期最终都会转向。差别而非对立

无论规则是怎样被制定的,人们如何预期,市场都不会听从指挥,但这也不意味着会发生相反的情况!

回想一下我们举的钟表的例子。如果每个人都预期指针指向1,那些故意反着来的人就打赌指针指向7。真正的逆向投资者记得市场是有效的,所以他们明白指针有可能不会落在11和3之间,这和大多数人的预期太接近了。逆向投资者可以有效剔除4种可能性,但是还剩下8种可能的结果。

例如,如果大多数人预期股票一年上涨10%,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可能打赌这个比例不会落在5%~15%区间内,但仍有可能是一个大幅上涨年,也可能是收益平平或下跌的年份。

理解市场如何对已知信息打折扣,可以帮助你缩小机会区间。它不会告诉你将会发生什么,这正是故意反向投资的人的误区所在。市场只是告诉你什么可能不会发生,并让你自己去思考什么事情可能发生,增加你获胜的机会。

为了缩小范围,逆向投资者寻找随大流的人和故意反向操作的人所忽略的方面,或者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件事情。这两种做法都可以找出被其他人忽略的风险和机会。正确的思维框架

逆向投资者有耐心,他们想得比较长远。短线思维会令你坐立不安,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大众追逐热点、火上浇油的情形。在价格上涨时,人们可能会对多样化投资感到厌倦,而尝试把重点放在热点上,从长线思维转变成短线思维。回想1999~2000年,互联网股票一飞冲天,光纤也乘势飞涨,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每个人都想投资新经济股。网络股似乎成了点石成金的魔器。

这是一个极短线思维,颇具传染性。很少有人考虑到10年或20年以后的事情(当然,我们能活那么久才行)。很少有人往前多看一年,想想那些大量烧钱而没有收入的公司到时候是否还能存活。他们考虑的只是谁最热门,想尽可能多赚钱。2000年3月开始的熊市把人们惊醒了。

陷入恐慌的人也在持有短线思维。回想一下2009年3月金融市场恐慌严重,正经历最剧烈的镇痛期,人们真的认为股价会跌到零。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可以用谷歌检索一下“Can the stock market go to zero?”(股市会归零吗),这就是当时人们提出的最多的疑问。当时市场在下跌,人们担心这种情况会成真。

你可能认为“那是不理性的”,但是恐慌从来不是理性的!大众会拿着遭受的巨大损失说事,推断损失会扩大。他们忘记了历史,也被现实蒙蔽了眼睛,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真理:周期总是会掉转。市场上涨的时间总是占多数。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着,商业总是会有盈利和成长。新技术会带来新的增长和利润来源。这就是2009年3月时,那些意志坚定的逆向投资者的想法。

坚定的逆向投资者也会回顾过往短期市场波动。他们了解每天的下跌情况,知道牛市里的快速回撤和反弹是常见的,不必过度反应。那样做通常意味着在股价已经下跌后卖出股票,而此时人们应该耐心等待才对。根据股价波动而买卖股票会导致高买低卖。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看似波动剧烈的短期事件上,比如地缘政治冲突。小规模战斗、局部战争、革命和武力威胁一直困扰着我们,威胁着火线附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通常对于股票的影响没有那么恐怖(只能算是普通的坏消息)。从荷兰第一个郁金香球茎易手开始,市场一直在处理冲突,只有大型的全球性激烈冲突,比如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才会终结牛市。生活总会延续,重要的是生存下来。审视自我

正如我早先说过的,逆向投资者知道自己不可能在任何时间都是正确的,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训练有素的逆向投资者也有30%~40%的时间会犯错误。你做对的时间不需要超出总时间的2/3。只要正确的时间多过犯错的时间就很了不起了。正如人们所说,一个专业人士如果能长期保持在70%的时间内做对,就一定会成为业内传奇人物。你应该习惯于在30%的时间内出现错误。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做对的时间多于做错的时间呢?我已经告诉过你:记住,市场的走势总是出乎大众的预期!运用这个简单原理的方法有很多,我会细细道来。继续往下读吧!  第2章 钟形曲线的妙用

从惯例和传统角度讲,和新年匹配的东西不是很多。如果你曾经经历过家族纷争,则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的机会就来了,值得开香槟庆祝一下!“友谊地久天长!”一切迎刃而解。决议!瑞安·西克莱斯特(灰胡子超人)倒计时前,一个闪闪发光的大球落在国家电视台上!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职业投资者所做的年度预测。那些预测会在游戏表演中公布吗?不可能。但是明白和理解这些预测,可以帮你赚更多的钱。

剖析专业预测也可以帮你熟悉一个最基本的逆向投资原则:思考要另辟蹊径,而不是故意反其道而行。华尔街策略分析师比普通投资者更喜欢玩花样。我和长期研究搭档迈尔·斯塔特曼(Meir Statman)在《金融分析师》杂志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从长期看职业预测师,要比普通大众错得还离谱。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没那么僵化,会顺时而变,在翻盘之前不会一错再错下去。如果他们对市场抱有疑虑,4个月的强劲回报就可以让他们相信牛市来临。如果他们对市场很乐观,只需要一次大跌就可以改变他们的看法。老手往往对自己的看法缺乏信心。正如迈尔和我发现的情况:当媒体动摇时,人们也会随之摇摆不定。

专业人士会更为僵化。我们当时写道:

个人投资者和荐股作者在预期短期回报持续的情况下,会形成自己的情绪。连续一个月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高回报会让他们看多市场。华尔街策略师的情绪较少受到股票回报的影响。我们发现,在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和华尔街策略师未来的情绪变化之间,不存在统计上1的显著性。

专业人士不会像个人投资者那样变来变去。他们的地位使其养成了自信,确信自己知道市场会怎样变化并愿意耐心等待。他们不会放弃,而是相信均值回归。如果他们的全年预测在年中已经明显落后,就会做出或多或少的修改——如果最终市场强劲上涨,这样不会显得太过荒谬。2014年有很多人这样做,在年中上调全年预测,因为上半年已经超出他们全年预测的中等单位数的上涨幅度。有趣的是,之后市场却掉头了——在第三季度回调。这就是真实的市场。

既然我们知道了华尔街专业人士错得离谱,而且比我们犯下的错误更多,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博弈了。正如第1章中说过的,故意反着做的人以为逆向投资者就是在所有专业人士看多时看空,而在他们看空时看多,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这也太绝对化了!专业的市场大师级人物也经常出错,但不是说市场总和他们的说法相反。了解他们为何出错以及错到什么地步,以及市场为何要那样发展,这是减少出错的第一步。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

·为何大部分专业人士在大部分时间是错的。

·他们的错误告诉你市场将会如何发展。

·为何坚信某个预测并不重要。华尔街对日历效应的崇奉

华尔街对日历年投资收益的迷信是非常愚昧的,其实这种日历效应并不重要。事实的确如此!市场周期才是关键,而市场周期和日历没有多大关联。牛市和熊市都很少跟随日历翻页而改变。从1926年开始,没有一次标准普尔500指数牛市是从1月起步的;1957~1961年,只有一次牛市是在12月结束的。也许下一个周期会按照罗马历法进行,也可能遵从中国农历历法。一切皆有可能!时间在流逝,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华尔街迷信日历年效应,而那些鼓吹者喜欢做出年度预测,他们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博得了很多眼球(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用掷硬币的方式吸引读者,这倒是又容易又惹眼:为某个指数选择一个数字,这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他们很容易跟踪和打分,所以这些人得到了可信的好名声。很少有人会把他们的预测记录下来,事后再核对他们的预测成绩。

每个人都忙于做事。大经纪商配备了全套人马,包括分析师和权威炒股专家。许多基金经理也是这样做的,后面跟着像邪教似的媒体。名气小一些的专业人士每季度发布报告。博客作者和专栏作家一般会把他们认为的股票会涨跌的价位告诉你。

这些预测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没有太大用处。数字预测对经纪商的客户也没有太大用处,都是些边角废料!专业预测报告不能决定他们的客户能够获得多少回报。业绩来自定位的好坏。如果能够预测出牛市,只要让客户赚到钱,就比他们在一个收益率18%的年份预测了7%还是20%的上涨,要有用得多。

我们对待专业预测的态度应该是既用又不用。是的,我没有打错字!如果你收集了整年的预测报告,就会很准确地掌握华尔街期待的市场方向和变化幅度。这让你可以充分了解市场和预测的差距有多大,以及为什么市场与预测不一致。

华尔街专业人士并非唯一对日历效应着迷的人。我父亲菲利普·费雪也常常为此抱怨。他把自己看作商业分析师,而不是股票市场分析师。他说上市公司过分关注当年和来年的每股收益,总是以一年时间为限考虑问题!他说,如果是私营企业,则考虑得就会更长远一些。如果他们(商业分析师)有机会保持超高的回报率在20年以上,就没有必要过多担心前端收费、商业周期以及短期遭受损失的现实。他们会更在意20年结束时的总体回报率,而不介意那些偶然发生的大亏损。

当企业开设工厂时,需要做现金计划,因为基建是需要资金的。如果企业把重点放在当年收益上,可能无法下定决心,哪怕这个项目日后能带来增长和更大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这件事上如此沉迷呢?有个问题由来已久,已经在人类身上存在了几个世纪。这要归结到我们祖上种地的世代,当时日历对于他们而言着实是非常重要的。气候因时而变,每年有固定的农耕时节。在19世纪,一年的收成十分重要。不管我们说的是种地、放牧还是伐木和磨面,收获时节最重要,每年只有一次。

说回市场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都要务农。制造业并不普遍,服务业也不发达。当时也有商人和银行,但是服务业远不像今天这么庞大。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也决定了人们的想法,所以我们处处都以日历为准。人类生存要依赖它,日历成了我们生活的中心,成了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突破华尔街对日历的迷恋情结,可以帮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年收益不是那么重要,而牛市是持续了2年还是10年,这才是重要的!其中一年的收益并不是那么重要。除去调整和回撤之后的整体回报才是你努力的目标所在。如果你用连续14个月,而不是12个月测量市场回报的话,同样是有效的。专业人士的群体思维

专业预测家会陷入群体思维巢穴之中,但他们从不肯承认这一点!他们都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的观点是独一无二的,是更明智的、更出色的。当然,有人确实如此。然而,专业预测有明显的趋同趋势。

例外情况总是存在的。总会有一些专业人士当年的预测是准确的,不管他们的确是他们的想法正确,还是只是撞上了好运气。大多数预测都没有落在市场到达的狭窄的目标区间,让一众专家大感面上无光。

这些专业人士并不是有意给出类似的预测的,但是他们使用的是同样的信息,而且倾向于用类似的方式解读信息。他们认同的就是大众对市场走势的一致观点,不管你将他们这些人叫作羊群还是别的什么,这种方式是逆向投资者必须避免的。研究基本面的人都关注美联储的政策、经济波动、利率、估值和政治,而且他们对于股票的好坏做出的是同样的假定,其中大多数为很好、好、一般。他们都对回归均值的趋势抱有同样的看法:从长期来看,市场的大年和小年是交替出现的。技术分析人士都使用同样的图表、模式和判断规则,这些都是投资大众日常使用的耳熟能详的知识。道氏理论家遵循的是道氏理论,而那些信任罗伯特·希勒教授的人,采用的是他提出的平滑处理过的10年期市盈率(也称作CAPE,即周期调整市盈率)的笼统解释。

结果就是这些专业人士同意的所有情况都已经体现在价格中了。他们对事件和发展对股票的影响的预期怎样了呢?这些都已经表现在价格上了!在报告和文章中讨论的那些风险因素呢?这些也体现在价格上了!市场的真实情况与他们的预期完全不同。即便某些事件与他们的预言吻合,市场的反应也不是那样的。

逆向投资者要高明得多。他们知道大多数投资者会赞同专家的预测。媒体到处宣传专家预测会对大多数人产生影响。把投资当成科学的人总是赞同那些使用相似方法、逻辑和理论的“炒股高手”。技术分析派人士通常支持那些和他们一样使用相同图表模式和规则的专家。逆向投资者也知道那些故意反向操作的人预测的是相反的方向。逆向投资者如何利用专家预测

逆向投资者知道专家的预测已经体现在价格中了,将来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到底是什么体现在价格中了呢?实际数字是多少呢?如果共识是6%,市场会达到8%吗?

有可能,但也可能不是这样!是不是很有趣啊?

其中的秘密就是:实际数字并没那么重要。市场区间很宽,6%只是中低个位数的回报率预测值。预测值6%和8%之间的差异是没什么意义的。如果大多数专业预测落在这个区间,这就在提示你,市场可能不会落在这个区间里。这是有可能的!市场这次可能决定攻击那些故意反着干的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攻击那些随大流的人(我们后面还会再谈到这一点)。但是市场总是出人意料,呈现出和大部分专家所预测的不同的行情。

跟踪了解专业人士的预测要比你想象中的容易得多,只需要在网上检索一下,用基本的Excel功能就能解决。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Excel,你也可以用谷歌查一下(互联网的一个妙处就是上面有海量的技术教程)!

你只要花最少的时间和有一点点耐心,就可以做和我在公司里做的一样的工作。但是我要提醒你,很少有读者会这样做,因为这有点反直觉。每年,我们公司的研究人员都会收集有关主要国家的基准指数的专业预测值,比如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德国DAX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等。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对于每个国家,我们都做一张简单的汇总表。如果我们想做分析,就要画一张直方图。

在水平轴上,我们把收益按照每5%划分一个小区间:0%~5%、5%~10%、10%~15%,依此类推。然后在每一个小区间上,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个预测。做法就像是在上面堆砖头,通常最后得到的是一个钟形曲线,其中最肥大的部分表示预测值最集中的区间。如果预测值集中在0%~5%以及5%~10%区间上,那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市场将有个位数的上涨幅度,差别不是很明显。如果预测值都是在较低的负数或较低的正数区间上,说明大部分预期市场将会很平淡。如果是在10%~20%区间,说明人们预期这一年将出现大牛市行情。如果是在-20%~-10%区间,说明大部分人预测会出现熊市。

只要你确认了群体的预期方向和幅度,你就会知道什么事情将不会发生了。这件事甚至比你想的还容易!一般来说,市场其实只有四种情况:小幅上涨、大幅上涨、小幅下跌、大幅下跌。就只有这四种结果!也许还有第五种,你可以叫作“无波动”。但是这种情况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那是1947年。正如凯西·施滕格尔(Casey Stengel)所说,这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看看这个直方图,就可以从中划掉一种可能性。大部分预测是哪种,就将这种情况直接排除即可。

现在你只有三种选择了。如果大家预期股票小幅上涨,市场可能会以小幅下跌吓一吓他们,但也可能出乎他们预料大幅上涨,或者用大幅下跌愚弄众人。当然,故意反着干的那些人不这样认为。如果专家说小幅上涨,他们就认为会下跌。如果专家预测大幅上涨,他们就做好大跌的准备。有时候他们还真能蒙对,但是他们蒙对的时候也不多。市场也一样会耍弄他们。

为了指出哪种结果最有可能,你必须知道是否专家夸大了机会或风险,我们在后面几章中还会谈到这个话题。那些头面人物都在聊些什么?他们认为风险在哪里?他们喜欢什么?这会让你知道哪些因素已经体现在价格中了。他们没有关注什么?他们解读错误的是什么?你从中会发现真正的风险和机会,然后再看看哪些是大众可能遗漏的。要眼界开阔些!是不是有很多人忽视了几个重点国家的糟糕的货币政策?当然光是糟糕的货币政策还不要紧,只要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就可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上了。你要留意的正是别人很少讨论的方面。是否有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影响贸易的新关税规定或限制出台?是否有关于计算利润的不利规定出台,而大多数人还没理解(比如2008年出台的盯市会计核算规定,就是在2007年市场到达顶峰的几周内实施的)?

当然,这些看不见的风险未必足以导致股票大幅下跌。市场的波动符合概率规律,而不是可能性规律。你需要斟酌考量这些看不到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市场的影响。踏空是长线成长型投资者可能承担的最大风险。如果做错了,他们将错失牛市盈利,那样的话,损失就太大了。

1月的预测游戏

我也参与1月的预测游戏。这是《福布斯》杂志每年的常规要求,而且我的客户也有这个要求。他们知道我们对未来12~18个月的预测决定了我们的立场,而且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我们那样做。当然,我们也应该参与!

但是我尝试不要玩数字游戏。数字没有任何价值!牛市就是牛市。如果我预测上涨15%,而股票实际上涨了30%,我有错吗?如果牛市继续,而我本应保持同样仓位的话,我做对了吗?

所以,我只是给出区间的预测。在我1月写给《福布斯》杂志的专栏稿和我们公司发送给客户的季度报告里,我的预测是大幅上涨、小幅上涨、大幅下跌或者小幅下跌。如果不得不写上数字的话,我可以考虑写上最大涨幅20%或更高,上涨0%~20%,下跌0%~-20%,以及大幅下跌-20%或更多。但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说的是大幅上涨,而股票实际上涨了16%,我就觉得相当不错了。我们应该把握住大方向,而且16%是一个很不错的牛市收益率。

熊市会增加波动。许多熊市不是全年收益率大幅下跌。你可以经历一个持续今年后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熊市,但仍然可以获得正回报!大部分预测只是判断周期是否可能改变。如果你是在牛市时入市,在某个时间熊市启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在熊市时入市,当年牛市启动的机会有多大?

想想1987年那样的年份吧,一年内,牛市和熊市轮流出现,都是在8~12月,全年的回报率如何呢?收益细如毛发。如果你预测的结果也是这样,而又错过了那个熊市,业绩还会是这样吗?

没有多少人能在1987年做出准确预测。那一年的年初,专家一致看涨。当时牛市已经持续了4年,股市上涨了大约150%,很多预测者将这个收益率继续向上推高!那年1月,我在《福布斯》的专栏文章中提及,市场情绪如此之高,以至于我的木匠约翰也预测股市会是个好年景。为什么呢?他看电视上是这么说的!他不是唯一这样说的!我在当年6月的专栏文章里详细介绍过,许多投资者从害怕转变为贪2婪,因为“超级牛市已经扭转了很多人对投资的期望”。我们已经达到了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所说的那个阶段,“连乞丐、擦鞋童、理发师和美容师都可以告诉你怎样致富”。真是疯狂!

大多数股市牛人对于市场继续上涨给出的理由都既荒谬又缺乏依据,那些理由会让你完全丧失警惕,但是像我这样的逆向投资者不会买账。“如果真像那些鼓吹超级牛市的人所说,市场上有如此充裕的流动性来推高股价,那为何利率却在上升?充裕的流动性应该压低利3率或持平才对啊,所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最后一根稻草——促使我将投资组合调整为防御性持仓的事件,是有人从“麦克尼尔·莱雷尔新闻时间”(MacNeil-Lehrer NewsHour)节目组打电话问我是否看跌。当时我写过一些文章,公开说过看跌市场。我告诉他们:是的,我看空市场。他们说计划做一期与著名持牛市观点的丹·多尔夫曼(Dan Dorfman)对话的节目,想找一个持相反立场的人和他辩论。当然,这个主意听上去很有趣啊!只是我想问问:为什么选我呢?我当时并不出名,只是西海岸的一个普通人,为《福布斯》杂志写过3年专栏稿,出过一本书而已。为什么他们不去邀请名人呢?

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们找不到其他人做这件事了!他们发现有人看跌市场,却不愿意在电视节目上这样说。没有人愿意公开站在坚持牛市的多尔夫曼的对立面,指出他的观点为什么是错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令人恐惧的信号:市场情绪已经过度疯狂了。

非常肯定的是,截至那年10月,大部分专家没有意识到利率在上升和流动性收缩的信号。显然,一个小的回撤也会使市场恶化。事实的确如此!然后很快又恢复上涨了。

1987年,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判断在一年中如何正确调整方向。在年前做出预测?简直是瞎扯。例外时有发生……

每个预测的技巧中都包含一个“例外”。如果情况进展良好,最终人们都相信了,预测者就会说“但是”,而由于已经反映在价格上了,所以也就不再有效了——至少暂时会是这样,直到人们忘记此事。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发生过。事情进展太顺利了,所以就失效了。然后相反因素反映在价格上,所以之前的预测就又起作用了。某一天人们又会相信,而在知道这个钟形情绪曲线还没有反映在价格中时,将再次对价格产生影响。

这并不是多么少见的情况。我在第5章中还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大多数投资者都不长记性。我在2011年写过一本书——《暴利不会忘记,你却忘记了》,在其中详细说过这个问题。那时候的确如此,现在仍没有什么改变。当某些东西一段时间不管用了,人们就会忘记,之后又会重新想起来。我将这种现象称作“房间里的大象”,那个东西一直在那里,并没有消失,但是人们对其视而不见。如果一头“大象”出现在你的卧室里,那可不得了!当你第一眼看见它,可能被吓得跌倒在地上!哇,一头“大象”!但是过一阵子,如果它还待在那里,你可能就会习惯这种情况。“大象”是灰色的,所以它可能融入环境里了,你走来走去,可能没注意到。如果“大象”开始移动,又会吓你一跳。市场也是如此,如果投资者已经对某件事过于熟悉,那么不管是不是风险,人们都会失去警惕性。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变,只是长期下跌的一部分,一旦人们忘记了,它又会让人们大吃一惊。

有很多年,与专业预测博弈是我的独门秘籍,而且非常得心应手。我们过去很容易看到专业预测者调查结果。《商业周刊》每年12月发布这个调查结果。那一页纸的内容就是你所需要的评估华尔街情绪的全部资料。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样本。用这一页纸,你就能够战胜大众!如今这家杂志不再出版这个预测者调查结果了,而且它已经被卖给了彭博。从彭博、《巴伦周刊》等各处搜集专业预测结果要花费不少精力。虽然可以做,但是与过去那种容易的做法相比,还是困难一些。

下面我们将看到1996年之后的专业预测和实际回报。如图2-1所示,1996~2003年的数据不是新增的,而是直接摘自我2006年出版的《只有三个问题最重要》(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一书。我在书中提到,这些数据都被用到了《商业周刊》的调查结果中。从2004年开始,数据都是新的,来自我们公司自己的研究报告,但是采用的方法没有改变,只是在《商业周刊》被彭博收购之后,预测收集范围更宽了。

正如你所看到的,1996~2002年,实际回报率远远落在大多数人的预测区间以外。1996~1999年,专家每年的预测都是小幅上涨,而股市却大涨。2000年,专家对牛市的信心更大,但是股市下跌了。他们甚至更看多2001年和2002年牛市,但是股市又下跌了。这7年的市场实际回报率几乎完全落在了预测曲线之外,有3次完全落在了区间外!

专家在2003年预测大幅上涨,这次预测与市场表现相符。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实际回报率是28.7%,正好落在曲线中间段。此时应该冷静对待,这是偶然蒙对了!但这是夸夸其谈,在投资中是不足为训的。当那个小声音在你的头脑里开始尝试为错误找理由时,要赶紧跑开,打消这个念头。停止找理由,开始理性思考。你(我,还有所有人)都会经常出错。做得最好的人也有大概1/3的时间是错的!这个次数不算少!如果你为自己找理由,就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错误中学习,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逆向投资者。图2-1 1996~2003年图2-1 (续)图2-1 (续)资料来源:BusinessWeek,FactSet,Fisher Investments Research.

我在2003年就是这样做的。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专家预测正确一定是有什么基本面原因的。我没有花太多时间考虑这个问题。立场是最重要的,我们对牛市充满了信心。另外,由于专业预测者都是一流的均值回归信徒,他们肯定会在2002年大跌之后,预测2003年将会大涨。

但是直到2004年年底,这个钟形曲线把戏已经明显玩不下去了(见图2-2)。那年大部分预测值集中在高个位数和低两位数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实际回报率10.9%正好落在中间位置。这一次又被华尔街蒙对了!一些专家开始公开承认他们在使用类似方法与大众博弈,等其他人都做出预测,他们就可以在主流意见之外挑选一个更好的阻击点位。他们都错得离谱,想建立自己的辉煌业绩。和所有资本市场新技术一样,这种方法被到处扩散,越来越受欢迎,因而反映在股价上了。每个人都在看那头“大象”,是时候把目光挪到别的地方了。图2-2 2004年资料来源:BusinessWeek,FactSet,Fisher Investments Research.

从图2-3中你可以看到,市场行情在这几年里都不好。2005年的大部分预测值都是个位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4.9%。2006年,预测值集中在中低两位数上。实际值是多少呢?15.8%。2007年,预测值集中在个位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5.5%,很给大家面子。图2-3 2005~2007年图2-3 (续)资料来源:BusinessWeek,FactSet,Fisher Investments Research.

2008年,专家预测错了(见图2-4)。大多数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介于10%~20%。又错了,我们又上了市场的当了。2008年之后,市场似乎又要让我们以为那种方法再次有效了!其实,这又是一次没有原因的市场纠错!本来应该有个解释的。图2-4 2008年资料来源:BusinessWeek,FactSet,Fisher Investments Research.

专业预测者2008年预测错误的原因很简单,即不知道这个钟形曲线把戏是否又有效了。我们都没有尽早留意到盯市会计准则的影响(见第1章的讨论)。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银行一直在撇除坏账。没有多少人知道美联储和财政部在更多银行倒闭之后,为什么立场如此不一致。这就是股市和经济不好的原因,大量坏消息还没有反映在价格上。

我知道这种情况会延续到2009年,前一年专家出错其实并不意外。我也知道,我们应该更靠近熊市尾声阶段,而不是熊市开始,所以以更加看空的思维配置客户投资组合是愚蠢的,不要等股市已经弹升太高的时候才动手!当一众专业预测者声称回报率要高于20%时,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是的,在一年大跌之后,他们都成了均值回归派——情况就像2003年一样,即使是均值回归派也有正确的时候。这一年下跌的机会几乎为零,应该是大涨的一年,尽管很多投资者的想法正相反,但事实确实如此。

但是2009年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尽管不少专家预测的是正确的,但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实际回报率落在了钟形曲线最高峰的外边。

2010年,这种情况又发生了(见图2-5)。起初预测值集中在个位数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们就从看空转为看多,只有5位炒股专家认为股市会下跌,只有2位认为市场会很糟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