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体经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2:05: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广宇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实体经济作者:王广宇排版:暮蝉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08-01ISBN:9787508689609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新实体经济:重启中国增长寻找增长动能,破解“实虚之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减弱,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迫在眉睫。毫无疑问,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实体经济的优劣、轻重如何选择?金融等虚拟经济有何不好?各种争论此起彼伏,值得深入研究。

实虚经济之所以引发众多争论,一方面是因为对金融等部门过度膨胀的担忧,金融空转、高杠杆、盈利增长过高,导致其他经济部门“虚火旺盛”、社会资产泡沫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制造业、重工业等传统基础产业部门能否继续担任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担忧。不少传统的实体经济部门表现平平,部分工业经济大省的工业增加值、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增速不断放缓,这表明传统制造业正处在向新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犹豫期”。事实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实体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增速与全要素生产率都出现了整体下降趋势,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在1999—2007年平均为37.55%,而2008年至今则回落至12.7%,其中2015年至今更是下降至3.1%。

原有实体经济部门的问题还不仅是增长下滑,其结构性、机制性问题更为突出。第一,相当数量的实体经济质量较差。其实,不少行业现在已经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但产品的质量仍然摆脱不了“低、次、劣”。第二,大量实体经济企业技术落后。尽管企业在自主投资和长期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但科技成果迟迟不能落地。第三,传统工业和实体企业的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第四,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管理服务能力还不够。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还不到位,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信号失真,导致产业分化严重,增长缓慢。

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直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中央在2017年经济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任务,即“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如何实现实体经济的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应该对实体经济重新进行认识和定位。同时,基于时代特征,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实体经济。新实体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什么是新实体经济?简而言之,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分类,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型和发展,两者并不对立,而是递进关系。

新实体经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第一,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存在对立关系,相反,我们之所以要支持“互联网+”,就是因为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发展新经济需要研究新的经济规律。当前,打算继续沿用传统经济理念来管理新经济的想法是行不通的。互联网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提供平台和支撑,并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

第二,新实体是经济主体之本原意义的回归。这意味着若要推进企业部门的“三去一降一补”,须加速全面推动“创新大平台”建设,吸引人才,以及打造“创新生态链”。例如,浙江省结合产业和行业优势,建设“生态小镇”,通过挖掘小镇自身特质,用“特色”聚集产业,用配套服务涵养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如嘉善县的“归谷智造小镇”,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集聚了世界各地7000多名科技人才。

第三,新实体经济是面向未来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业态。科技创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发展。以科技部开展的“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为例,贯标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研发创新、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运营成本平均下降了8.8%,经营利润平均增加了6.9%,综合效益显著增长。

谈到新实体经济,必须改变互联网是虚拟经济的观念。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改变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新零售、新技术、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正在变为现实。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的同时,也提出“Made in Internet”(互联网制造)的新概念: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游,这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经济、共享经济,为弥补数字鸿沟、实现经济普惠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为的任正非先生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工具,不可以因为工具能直接带来许多真金白银,就直接去追逐真金白银了,也不该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发展新实体经济的四个要点(一)突破“新技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催生新实体经济,一定要在新技术、新产品的领域得到发展。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企业品牌竞争力不强,软肋表现在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缺失。例如,装备制造业一般配套件的供应非常充足,但传动部件、控制元件、发动机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这严重制约了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

新实体经济的发展,要靠新科技去推动,才能面向未来。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制药、5G通信等”。必须重视新的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下一轮新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如今,人工智能不断介入消费、游戏、医疗、制造等各个领域,各种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如智能冰箱、智能自行车、智能手表、智能机器人等。同时人工智能也已经呈现出改变工业领域的趋势,如跟工业4.0的结合具体表现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上。制造业能否结合人工智能升级为智能化、现代化产业,并充分提高效率,是催生新实体经济的关键力量。(二)建立“新商业模式”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逻辑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即企业在其选择的业务活动环节与互补协同性资源提供者之间的交易结构。对新实体经济而言,必须要有新商业模式,从而进行转型升级创新。

对新实体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界定?第一,必须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一个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客户愿不愿意买单?从用户价值来定义,就可以分析出业态横向扩展性、纵向延伸性、平台衍生性、关联协同性。第二,必须思考关键的资源能力,如品牌、技术、渠道等,不同的商业阶段需要不同的关键资源能力。第三,必须搭建企业业务系统,构建一个围绕定位来建立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分配各方在各个环节中的角色和组织方式,在这个系统上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第四,必须思考企业的收益及分配方式。由于最终分配的来源是整个商业模式价值,要考虑以何种方式来获取收益,即如何定价、向谁收钱等。同时企业必须思考纳税、社会责任、员工福利、股东回报等方面的收益安排和结果。

新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是传统产业被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过的新模式,包括融合互联网的零售、批发、生产、制造、物流、金融等服务环节,最终形成以新零售、新制造为代表的全新业态。(三)走“天生全球化”新道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

全球化的进程、全球产业的分工和结构调整,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都为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样在全球化条件下,人才跟随材料、信息、市场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为新实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当下新实体企业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使年轻人的互动越来越便利和直接,很多项目可以快速学习国际同行的不同方式,打开国门,在全球背景下转型升级,无论低、中、高端都能找到相关的资源市场。这对传统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以往的企业都是先在本国站稳脚跟后,才开始向海外拓展,并且进军海外的初期都不敢太过冒进。如强生公司于1886年在美国创立,直到1919年才在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日本的索尼成立于1946年,11年后才向美国出口了首个产品——TR-63半导体收音机。而如今,许多企业在创立之初就放眼全球——它们不像以前的企业那样从周边供应商处购买原料,也不一定把工厂设在总部附近,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制造地点。创业伊始,它们就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人才和投资者,并学习如何远距离管理企业,即“天生全球化”。

新实体经济发展走“天生全球化”道路的必要性有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当今的主体是全球化的主体,从资源依附视角可以解释为什么创业初始就要国际化,因为市场国际化需要克服拒绝变化的固有惯性,可以规避既往的路径依赖,从而在全球范围协调资源;二是微观层面,对企业个体来说,它们对外界信息高度警觉,具备国际化经验。“天生全球化”下的商业活动、所采用的形式、可能的掌控范围、企业家的思考,都已经不是传统思维的投资,而是依靠多元结构控制资产。(四)培养“新一代”企业领袖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企业家是稀缺的社会资源。新一代企业领袖,是指那些能够促进他们所在业务单元成长并能够服务于集团公司需求的人。对新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说,一大批能够代表整个组织而非仅在其所属领域的领袖级企业家,对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极其重要。现代社会的客户或消费者需要的是解决方案而非产品,所以只有不同业务单元一致合作才能满足市场需求。集团公司需要在不同功能、地区和业务单元之间分享资源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领袖级的管理者需要掌握集团全局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环境。

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是,一些新型企业想通过全球资源实现自身的升级,企业家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新一代的“天生全球化”企业领袖必须具备前瞻眼光、领导力和激情,同时还得磨炼以下四项能力。第一,阐明目标,提出非常清晰的全球化依据和方向。第二,建立联盟,如果与总部设在其他国家的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则有助于迅速进入全球市场。在与全球合作伙伴沟通时,必须跨越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三,优化供应链,管理复杂的供应网络是一大挑战,全球供应链正是商机所在。第四,管理跨国组织,只有具备必要的协调、控制和沟通能力,才能管理好全球化机构,并更好地应对管理复杂组织的挑战。应重视新实体的投资回报率(一)重视投资回报率,促进民营部门在实体和科技领域的投资

新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投资密切挂钩。近期国内投资形势比较严峻:一是当前社会投资中间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社会投资方向和意愿比较模糊,特别是民营部门的投资不积极;二是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逐渐失去动力,固定资本产出效率和企业回报率都在下滑,实体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是导致“金融空转”、资金“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而这背后则是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下降;三是投资效率非常低,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企业项目投资,还是资本回报,回报率下降得都非常厉害。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都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按照经济学规律,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劳动力、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开发利用的效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下降。2007—2012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仅为1.3%,同期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高达7.7%,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中的最低值和最高值。这意味着近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全要素增长率下滑则是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既然投资是发展的直接动力,那么与新实体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两个投资问题:一是如何调动更多社会投资特别是民营部门投资,尤其是在实体与科技领域坚持不懈地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二是如何激励这些科技型的创新企业,给予创业者高度激励。如何才能引导资金不再空转而流向实体经济呢?资本流向归根结底取决于投资回报,而投资回报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进步。如果没有在科技和新实体领域持续投资,则未来经济增长是不可预期的。(二)加强产权保护,为新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产权保护、完善法制,是促进新实体经济投资的另一个关键。实体经济的物质产权,是指产权主体充分独立(排他)地对选择物质资产的使用所强制实施的权利。新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好的产权环境。今天令人深思的问题是:民营部门不在实体领域投资,除了没有好的方向、回报率低,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怎么样解决投资者的保护和退出问题?怎么样鼓励创新者和创业者,让更多人投身于创新事业?

当下建立有效的新产权环境迫在眉睫。当今时代,信息传播成本几乎为零,创新技术极易被他人“复制”,创新产品也极易被他人“山寨”。如果缺乏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那么创新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只有对侵犯产权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提高惩罚标准,才能激发创新热情、保护创新成果与增强创新动力。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善整体投资环境。2016年11月中央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反映了政府对建立新产权环境的重视,也为新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优化质量水平,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挖掘社会领域投资潜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金融改革,保障新实体经济长期稳健发展

金融和资本是新实体经济的伙伴,而非对手,更非敌人。发展新实体经济,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支持,这已被全球大量经济实践证明。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伴随着资本总量的迅速膨胀,使内生性问题日益突出,两难命题凸显: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多层级资本市场仍是配角,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现实难以改变;银行信贷海量投放,进一步创造货币供给,埋下长期恶性通胀隐患,积累金融危机风险。在中央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政策指引下,金融市场“去杠杆”开始加速,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不同金融部门的市场风险有交叉放大的可能、市场各种波动率明显加大,短期风险反而上升,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实际的影响;金融机构去杠杆虽然作用于重建秩序、减少套利,但最终会传导至风险缓释较弱的中小企业,使实体经济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重现。

服务实体经济原本是金融的天职,但是当下“金融空转”与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较为严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有三个。

一是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复杂。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长12.8%;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较显著,比2016年同期增长1.15万亿元,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日益稳固。

二是更多资金并未流向实体经济。研究显示,2016年全部社会信用总量中,政府部门占比约为20%,较2009年上升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占比从2009年的15%上升到2016年的19%,非金融企业占比则从2009年的71%下降到2016年的61%。此分布变化清晰地表明,虽然企业仍然是“钱”流向的大头,但危机后“钱”更多地流到了政府和居民部门。

三是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存在。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包括城乡中小银行为小微和涉农企业服务,推出“三个不低于”和整治银行收费等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需要资金时只好通过民间借贷。统计显示,2016年中小微企业在民间借贷融资的平均年化利率高达18%。

只有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控制金融风险,才能保障新实体经济长期稳健发展。为此,建议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力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开放竞争。推动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动摇,积极推动国企改革,允许民企等不同形式的主体进入金融市场,在更多领域施展才能,通过市场竞争出现强者,是所有措施中最应优先考虑的步骤。

第二,改善金融市场的生态,强化风险管理。这意味着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必须逐步建立,相关的债权人法律保护有必要逐步完善,权益发行人层面的资本结构必须得到清晰的界定,另外应允许各类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的创立和使用。

第三,促进直接融资,支持上市公司和优秀企业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载体,参与者多,影响面广。要让资本市场更好、更稳定地服务实体经济,首要任务就是夯实基础,支持和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让市场成为决定力量,促进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要重视科技创新,但不要迷失于技术概念炒作。

第四,促进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向责任投资方向发展。从传统的金融财务投资,进化到包括非财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社会责任投资,有利于实现长期投资价值。资产管理行业应积极主动践行责任投资原则,引导、倡导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责任投资,有助于促进创新型公司成长,各类投资机构才会关注科技项目,也有助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第五,持续优化我国的创新、创造、创业、创投环境。众所周知,没有创业投资就没有高新产业,没有VC(风险投资)就没有硅谷。给予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的出资人更好的环境,包括放松创业投资的限制,放宽门槛,让更多的投资人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尽量减少政府和公共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这个领域看起来收益最高,但其实风险也最大,应该让买者自负,投资者风险自担。创新和创造要依靠创业者,创投是创业者最好的伙伴。

新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未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仅要改造提升传统部门,更要打造新的引擎,促进新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指引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借助政府对创新产业提供的支持,重视科技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焕发生机的新实体经济值得期待!王广宇(原文发表于2017年8月14日《经济观察报》)第一章深究经济虚与实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工具,不可以因为工具能直接带来许多真金白银,就直接去追逐真金白银了,也不该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任正非(华为公司创始人)一、虚实之辩本质为动能之争

近年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领域热度不减,在实体经济趋向低迷的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进入不了实体企业,在金融领域里空转,在2016年中国的新增贷款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高达45%。不少产业部门也越来越被金融部门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导致大量产业资金转做金融投资,不再投入实体。

实虚经济之所以引发众多争论,一方面是因为对金融等部门过度膨胀的担忧,金融空转、高杠杆、盈利过高,导致其他经济部门“虚火旺盛”、社会资产泡沫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制造业、重工业等传统基础产业部门能否继续担任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担忧。事实上,近年来传统的实体经济部门表现差强人意,部分工业经济大省的工业增加值、就业情况都不乐观。增速不断放缓的走势表明,传统制造业正处在向新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犹豫期”。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实体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增速与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整体性的下降趋势,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在1999—2007年平均达到37.55%,2008年至今则回落至12.7%,而2015年至今更是下降至3.1%。“脱实向虚”不仅严重拖累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易引发金融风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地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会议指出,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与此同时,传统实体经济发展越发艰难。近年来,围绕虚拟经济之盛和实体经济之衰,业界掀起了相当大的争论。面对“烧钱买流量”影响实体经济这一争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于2016年公开发言,他表示“虚拟经济不能搞过头,否则会损害实体经济”。2017年“两会”期间他又提出“因为虚拟经济,老百姓不干活了”。另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代表、格力电器CEO(首席执行官)董明珠说:“谁破坏实体经济,谁就是罪人。”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则批评得更为直接,称类似淘宝这样的虚拟经济已给马可波罗这样的实体品牌企业造成釜底抽薪式的破坏。“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做实体经济了?因为前途不明,因为创新和做品牌到最后没有效益。”另一些实体经济的代表还旗帜鲜明地批评现在的不少创业者不踏踏实实做产品、做生意,而是指望融资炒作发轻松财——“一谈到创新,大家都想去搞互联网和金融。‘老公办一个企业,不如老婆去上海炒两套房’”。面对指责,淘宝发布公开声明,称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搞得好有“我们的功劳”,马云则很委屈地指出“虚拟经济主体是银行金融界,但没人敢骂,所以就骂互联网……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才有未来”。

社会对实虚经济的热议,一方面反映了对虚拟经济范围认识的不一致,另一方面反映了对不同产业增长动力变化的看法不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表面上看是波谲云诡的经济形势所迫,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企业和产业的机遇,以及企业家如何选择、以何种方式看待现在、拥抱未来。虚实之间,“功劳”和“麻烦”背后,是一连串亟待厘清的经济学命题:是不是只有制造业才代表实体经济,商业流通和生产制造是怎样的关系,实体经济将以何种方式走向未来?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新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二、实体经济是基石(一)实体经济的定义

什么是实体经济?“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等词的综合与简化。“实体”则是哲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实实在在、物质性的、具体的、直接的存在。于光远在《经济大辞典》中对“实体”的解释如下:实体是指存在于系统中的确定物体,是系统的研究对象。作为经济系统研究对象的实体,一般包括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等相关组织,更多的则专指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组织。

现实中,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实体经济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交出了良好的成绩单,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实体经济。这块“基石”不仅支撑着百姓的衣食住行,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毫无疑问,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主要构成部门。人们对实体经济的理解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加深。传统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部门,最典型的如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当前理论界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把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实体经济,把非物质生产活动都看作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

二是用实体经济泛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为之提供相应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和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文化、艺术以及体育等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

三是广义的实体经济,完全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直接服务与工业化服务业。这不仅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包括第三产业中除金融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由此可见,尽管概念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实体经济的定义仍不统一,在对实体经济的范围界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目前国内学术界理论,本书认同第三种观点,即实体经济是现代科技主导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直接服务业与工业化服务业。与虚拟经济相对而言,实体经济暂不考虑纳入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不具有自我扩张和衍生膨胀的特点,而与自然资源、劳动力、科技等要素的投入更为密切相关。现实中观察,实体经济正逐步从传统的工业、农业,变迁到与三个产业均相关的新形态,也就是本书讨论的“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从狭义到广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见图1.1)。首先,工业是新实体经济之核,是指生产物质产品的现代工业经济,主要包括制造、采掘、能源、建筑、装备和商品生产供应等工业,具有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济等特点。其次,根据经济活动是否从事物质生产,或者是否为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服务,新实体经济的范畴可扩大到现代农业(农、林、牧、渔、食品)、交通运输业(铁路、航运、长途)和工业辅助部门。最后,广义的新实体经济是涵盖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不包括金融和地产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图1.1 新实体经济的范畴(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实业有形、主体支柱、动态均衡这三个方面。1.实业有形

坚实、客观、有形是实体经济作为物质生产的直观特点。实体经济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是客观有形、被人切实感知的,其经济行为的作用对象也是可感知的,其目的和结果是生产出能满足人们真正需要和切实感受到的物质、精神产品或者是为生产这些产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往往具有明确的技术和质量标准。2.主体支柱

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支柱性地位。当前社会经济中消费者所需要的全部工业品和农业品,绝大多数是由各类现代制造工业、现代农场提供的。实体经济系统提供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是解决社会需求的主要经济产出部门,也是主要的经济成果和财富生产部门。因此,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一国(特别是大国)的实体经济不占主体地位,就难以有效抵御各类内外部产生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3.动态均衡

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性效用,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的主导需求,也是基本需求。实体经济领域的农业、工业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服务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的绝大部分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实体经济也在不断演变。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等具有虚拟特征的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提升,但金融、地产等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势必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经济种类和部门的不断进化,尽管实体经济在所有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会趋于下降,但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动态均衡,否则将导致经济的剧烈动荡。从世界范围看,个别国家出现了“倒金字塔”形的经济发展状况,即较少的实体经济支撑着较大的虚拟经济,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现实警示着世人,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国家必须着手提高实体经济的比例,谨防出现因虚拟经济陷入困境而严重波及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情形,必须确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实现必要的均衡。(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1.实体经济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财富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来源于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流通规模的扩大和积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古典经济学认为物质产品是社会的真正财富,生产物质产品的实体经济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决定了财富的数量和质量。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古往今来,人们都需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和休闲,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那么商品生产可能停滞不前,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等消费需求也就失去了可靠的保障。因此一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商品和服务,其价格主要由成本和平均利润等因素共同决定,商品交易遵循市场供求规律,并通过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往复实现财富的积累和增值。虚拟经济也具有“财富效应”,但往往只是“以钱生钱”,多是社会财富的转移和重新分配,未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健康发展的实体经济,可以带来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也可以为虚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

实体经济的发达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健康的体现,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中坚作用。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仍是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主要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人口红利)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如今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等要素日趋紧缺,成本也快速上升,因此必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政策。同时,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相对明显,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注重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力图以科技、资本优势抢占未来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更好位置。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中国如何继续保持制造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摩擦乃至贸易战在所难免的情况下如何胜出,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冲击等,都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3.实体经济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稳定的实体经济是社会长治久安、和谐上进的可靠保证。首先,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对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挥着中坚作用。国际上在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和地区中,那些工业、制造业所占比重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就业比较充分,社会稳定性比较好;而那些缺乏坚实的制造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一旦发生经济萧条或危机,失业率往往居高不下,容易陷入经济社会动荡不安的境地。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体经济正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最重要途径。在中国,实体经济涵盖绝大多数企业,创业和就业门槛不高,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同时实体经济还能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缩小收入差距、保障民生和提高居民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稳健的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城乡13亿多人口对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住房的消费需求规模庞大。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产品,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只有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才能不断扩大税基,拓宽税源,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最后,稳健的实体经济有利于引导公众特别是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是社会和谐稳定、勤奋上进的思想保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城乡人口就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们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不断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部分国人从投机炒作的氛围中解救出来,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投身创新和创造事业,从而持续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三、虚拟经济并非实体之高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流动,以股票、债券、股权投资等为基础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等“虚拟资产”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金融资本成为人类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不少发达国家急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美国将金融、房地产和服务业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大经济支柱。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导致虚拟经济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膨胀。当前,虚拟经济已渗透到经济各个领域,并且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基本生活几乎都与虚拟经济高度相关。例如麦当劳(McDonald's)在推出鸡腿汉堡之前,先要与期货市场结合研究定价。随着经济虚拟化和信息水平的提升,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规避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成为建设一国经济系统的重中之重。

当前虚拟经济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金融视角的虚拟经济;二是基于信息和网络视角的虚拟经济。“脱实向虚、资产泡沫”指的是金融领域的虚拟经济,而实业界有针对性地指责的互联网和虚拟经济,主要是指信息和网络视角的虚拟经济,通常被称为“新经济”或“数字经济”。(一)基于金融视角的虚拟经济

不少从事虚拟经济研究的学者,多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概念出发,结合金融创新实践,对虚拟经济进行阐述论证。基于金融视角成为研究虚拟经济的主流观点。成思危先生(2002)是国内最早研究虚拟经济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突出了虚拟经济的营利性特点,给出了虚拟经济的定义。他认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是经济社会中两种基本的经济运行模式。其中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软件。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与以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产品是各种基础性金融工具和衍生性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生产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及金融中介机构,虚拟经济的产品交易场所是各种金融市场。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证券业,还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涵盖整个金融业。股票、债券、外汇、期货、期权等都是虚拟经济的产物。

刘骏民(1998、2005)则认为虚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它具有区别于实体经济的特殊定价体系和运行方式,“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具有内在波动性”。他指出,虚拟经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虚拟经济是指除物质生产活动和与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不包括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狭义的虚拟经济仅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业。他认为,可以将整个经济系统看作一个价值体系,这是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这个价值体系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价格系统,是成本支撑的系统,即实体经济;二是资产价格系统,是观念支撑系统,即虚拟经济。他认为虚拟经济并不永远是一些确定的行业,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他认为,虚拟经济一般包括金融、无形资产、地产以及其他表现出资本化定价方式的各种资产的经济活动。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也将虚拟经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的虚拟经济是从虚拟资本概念中推导出来的,包括一切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发行、流通及转让有关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虚拟经济是指除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以外的所有金融或类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地产、大宗商品、教育、旅游、收藏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金融部门都被认定为虚拟经济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各类研究也都从不同程度确认,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国家只有强壮的实业而没有金融体系。(二)基于网络视角的虚拟经济

另外一类研究者从信息和网络视角谈经济的虚拟性,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与信息和网络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是由信息革命引发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在以网络为载体的经济活动中,依靠商标、品牌、信誉、网络和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模式。其独立于实体经济,但又离不开实体经济,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立,是依靠现代通信和电子网络技术在全球金融与证券资本市场中实现虚拟资本交易、结算、流动的经济形态,甚至提出将虚拟经济划分为传统虚拟经济和新虚拟经济。其中,传统虚拟经济是指证券、期货等金融资本的交易活动;新虚拟经济是指在信息网络下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经营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虚拟经济,它与网外的现实经济并存且相互促进(姜奇平,2000)。

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经济并非完全的虚拟经济,网络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从网络、信息和数字资产的客观存在来看,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以网络为条件形成的电子商务,或网络化企业,以及通过网络产生的交易活动都是真实可衡量的。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极其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对各类经济部门的影响也极其巨大。在个别领域,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线下传统的商场、百货店和不少供应商的业务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容易受到传统业界的指责。事实上,指责网购等模式,是由于消费者青睐网上购物、物流配送的销售方式,从而挤压了大型实体店商家和部分工厂的市场份额,给传统工商业带来了生存危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仍值得商榷。四、“抑虚入实”是供给侧改革要义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下降、金融资产泡沫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下行压力加大,出现了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首先,实体经济增速下降明显。从多项指标看,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9%,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2016年以来,中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虽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但绝大部分是非主营业务的增长,能否持续有待观察。其次,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随着运营成本的快速上涨,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亏损面不断扩大。最后,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供需结构不匹配,特别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短缺并存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新兴产业也有产能过剩的苗头,产业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016年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国庆节之后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抑虚”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并强调当年重点工作之一是“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这表明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标本兼治,实现从“脱实向虚”到“抑虚入实”的转变。

第一,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中的“有效供给创新”。解决“脱实向虚”,根本上应从供给端入手,从供求的结合上去思考。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大生产端、供给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吸引资金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实体经济创新体系,加强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建设。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抑制融资平台的投资冲动,尽可能地减少资金“脱实向虚”。要深化体制改革,一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及利益关系,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与投资风险,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二是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抑制“影子银行”的过度发展,加快银行资金结构调整,减少虚拟理财产品对资金的占用。

第三,加快金融体系创新,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要深化金融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金融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能力更强、适用对象更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特别要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和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应突出主业,回归本源,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尤其要帮助实体经济降成本、减负担,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和投资回报率,这是扭转金融“脱实向虚”的关键。

第四,切实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提升作用。振兴实体经济并不意味着排斥虚拟经济,而是要以“虚”促“实”、“虚”“实”互动,以及“虚”“实”协调。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新阶段,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助于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但要切实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要在坚持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视同仁、均衡发展的原则下,统筹规划,促进其协调发展。要坚持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完善虚拟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总之,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长期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中央明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应该对实体经济有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基于时代特征,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实体经济。

按照经济学规律,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劳动力、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开发利用的效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下降。2007—2012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仅为1.3%,同期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高达7.7%,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中的最低值和最高值。这意味着近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驱动,而全要素增长率下滑则是经济潜在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调动更多社会投资特别是民营部门投资,尤其是在实体和科技领域坚持不懈地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如何激励这些科技型的创新企业,给予创业者高度激励,引导资金不再空转而流向新实体经济。如果不在现代科技和新实体领域进行持之以恒的投资,那么未来经济增长是不可预期的。第二章迎接新实体时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进行改变是无法阻挡的趋势,新零售、新技术、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正在变为现实。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才是经济的未来。——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一、新实体经济:穿越周期(一)新实体经济的内涵

什么是新实体经济?简而言之,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且在较长周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在结构层面的分类,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型和发展,两者并不对立,而是一种递进关系。

新实体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存在对立关系,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发展新经济需要适应新的经济规律。当前,打算继续沿用传统经济理念来管理新经济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并基于信息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

第二,新实体是经济主体之本原意义的回归。这意味着若要推进企业部门的转型升级,须加速全面推动“创新大平台”建设,吸引人才,以及打造“创新生态链”。例如,浙江省积极推进传统行业转型,结合产业和行业优势,建设“生态小镇”,通过挖掘小镇自身特质,用“特色”聚集产业,用配套服务涵养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与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

第三,新实体经济是面向未来并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业态。科技创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发展。以科技部开展的“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为例,贯标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研发创新、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运营成本平均下降8.8%,经营利润平均增加6.9%,综合效益显著增长。

第四,新实体经济是网络化的,是基于数据、信息和知识开展的新业态。互联网、物联网对各行各业进行改变是无法阻挡的趋势,新零售、新技术、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正在变为现实。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提出“Made in Internet”的新概念: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游,这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互联网是工具,带来的信息经济、共享经济,为弥补数字鸿沟、实现经济普惠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科技助力新实体经济穿越周期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它直接关联着企业的生产、市场、生存与发展,甚至间接关联着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平衡。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技术手段,并不断地对自己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稳步发展。企业还须学会先用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再用科技成果反哺经济,使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及相互支持,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快速进步。因此,企业必须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如此才能立足行业,走向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

科技创新是真正可以跨越经济周期的持久的增长动能,具有深刻的供给侧含义。一方面,科技创新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并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具有企业家精神,内心渴望追求革新。这些企业往往形成一种对创新不懈追求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也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因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会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变化,所以消费者会不断追求新产品和服务。此外,自然资源的加速匮乏、原材料运输成本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都对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发展生产力,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创新同时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已成为新常态下传统经济部门的当务之急,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针对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国家产业结构,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首先,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科技创新的影响下,农业和初级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在能满足本国对食品及农业原料需求的同时还可出口;其内部结构也较合理,种植业和畜牧业同等发达,农业的先导和后续部门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其次,第二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获得新生。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改造为主,加速设备更新,赋予工业新的生命力。科技创新使工业有进有退,这是合乎规律的新陈代谢。再次,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加大,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使物质财富空前增长,也使生产部门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各类科技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更趋紧密,使第三产业的急速发展成为可能。科学技术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新兴产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不仅创造了许多新的产业部门,如航天航空、核能、计算机设备等,它们既是科技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新技术革命成果的集中表现,还进一步引起了传统部门的变化,如原料和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了以初级产品为基础的传统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近年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及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通过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推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提高技术集成并打造创新商业模式,改造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多年来我国通过科学规划,以高新区为龙头,引导科技产业园区布局和建设,力争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通过支持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企业组建核心技术联盟并共同开发,形成技术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创新环境显著提升。一方面,深化各大科研院所改革,发挥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并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构建鼓励创新的科技政策体系,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科技创新对我国企业和重点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产业创新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距离“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仍有一段距离。在当今社会面临实体经济振兴的重大难题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目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开展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就是面向未来与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的新业态,就是现代工业,就是先进制造业,就是科技服务业,就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发展,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面对日益高涨的新技术浪潮,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一次全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过去200多年来的世界工业化历史中,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多次错失工业革命的契机。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我们提供弯道超车的绝佳历史机遇。

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将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人类生活进行多方面深度融合并影响深远的一次历史性科技革命。对我国来说,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为新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要抓住这个机遇,借机拓展产业优化与升级路径;要推动智能机器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要充分利用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要调动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突破和科技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面向未来的独特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力争尽快实现中国智能制造跃居世界前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