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5:29:53

点击下载

作者:宋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试读:

前言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手中的这本书终于脱稿了,当在电脑前敲完最后一章的最后一个字时,积压在心中长期存在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及紧张感完全得到了释放。与此同时,不由得想起林语堂先生在《人生的盛宴》中谈及写作时的精辟妙语“文人作文,如妇人育子,必先受精,怀胎十月,至肚中剧痛,忍无可忍,然后出之。多读有骨气文章有独见议论,是受精也。时机未熟,擅自写作,是泻痢腹痛误为分娩,投药打胎,则胎死。出卖良心,写违心话,是为人工打胎,胎亦死。及时动奇思妙想,胎活矣大矣,腹内物动矣,心窃喜。至有许多话,必欲进发而后快,是创造之时期到矣”。这种心绪之所以常常萦绕于胸,一方面在于自己在过去的几年中的精力太过集中于繁忙的研究、教学和其他工作,使得我很难能用完整的时间,一鼓作气地全力完成这部书稿,因此,每次提笔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愧疚感和时间上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自2012年我的著作《服务供应链》出版以来,感觉到服务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金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时在写完最后一章后总感觉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展开和深入,特别是伴随着这一课题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关注后,该领域的探索成为了全社会探讨的热点话题。然而以往的研究和探索过多地立足于商业银行的视角,而忽略了供应链金融深刻的产业基础,即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各产业寻求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变革的研究对象,因此,这一话题不仅仅是银行的专利,也是所有产业领域共同探索的课题。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些年调研的深入,常常感到这一趋势的背后有很多值得警惕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一些“伪供应链金融”现象,或者说打着“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旗号,在做套利套汇的事情,完全脱离了产业与金融的互动关系,甚至有些地方或人士将这些从事“伪供应链金融”的企业看作发展服务经济以及拥抱新经济和互联网方面的先进代表。记得2012年在上海参加一次供应链金融研讨会,席间一位发言人大谈套利套汇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内容,声称“供应链金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和收益”,闻悉这些言语,真有切齿拊心之感。因为金融活动如果不能真正服务于产业,促进产业和金融的协同发展,这样的金融哪怕冠以再绚丽的辞藻,也是昙花一现的泡沫,终究会危害企业、危害产业,也危害社会。与此同时也切实感到需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规律,哪怕仅仅是粗浅的研究探索。正是这样一种感觉,促使我抓紧时间希冀尽快完成书稿,并且尽我所能,高质量地将本书呈现给读者,这种紧迫感和压力常常使我彻夜难眠。今天,在本书完成之际,但愿这份努力和成果能聊以自慰。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作用不仅仅在于金融手段创新,更在于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解决产业运行中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成为了目前与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金融形态。本书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业供应链服务化条件下的服务外包决策与风险管理”(71272155)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业机会与资源开发行为研究”(71232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中国企业生产性服务战略结构与模式研究”(11XNI002)的最终研究成果,对供应链金融的探索是基于如下视角展开的:

第一,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问题是一个挑战。中小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以来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几年有日益突出的趋势,根据2012年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赊账销售已经成为企业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12年的89.5%,2013年更是达到90%。2013年,使用赊销的企业中有82%遭受货款拖欠的影响,比2012年高出5%,处于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在被拖欠付款的企业中,45%的企业称逾期款项金额大于2012年。33%的企业称它们的长期逾期账款大于年销售额的2%,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有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动问题。此外,企业经历的逾期天数比往年更长,18%的企业平均逾期期限大于90天,比2012年增加了5%。而内源性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起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外源性融资方面,由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很多中小企业受注册资本和公司股本总额的限制,根本无法进入主板市场。迄今为止,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也很难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由于中小(或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商业银行为了尽量地减少呆账、坏账,基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身上。从银企关系的角度讲,中小企业客观上需要信贷的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又苦于中小企业条件不足而惜贷、惧贷,这就造成了银企间关系上的信用隔阂。要突破这种隔阂,就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正是因为如此,如何依托商务交易数据或者协同商务信息和数据,创新供应链金融方式,成为了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第二,如何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成为目前发展互联网金融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通过互联网金融促进产业有序地、高效率地发展。一旦脱离了信息化的协同商务或电子商务,金融性活动就有可能演化成虚拟、纯粹的金融游戏。随着互联网以及供应链金融这两年的兴起,目前国内出现了“泛互联网金融”、“泛供应链金融”现象,亦即以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名义进行资金套利套汇以获得收益。这不仅没有对产业实体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反而极大危害了经济的有序运行,也造成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混乱。近一年出现的钢贸案件以及前期调研发现的,由于套利套汇金融产生的虚假交易数据和进出口行为就体现了这一问题。因此,如何认识这些系统性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别是产生这些投机性金融行为的制度、产业和环境因素,包括虚假的金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保障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加强宏观管理的核心。

第三,如何建立有利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的焦点。供应链金融发展有赖于生态系统的建立,这个生态系统既包括制度层面,也包括了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在制度层面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物流政策,甚至法律方面的配套措施,供应链金融尽管是基于电子商务和交易数据产生的金融行为,但是其交易的对象仍然是具体的产品和业务,涉及动产质押及应收账款担保等活动。在法律法规方面则涉及:《物权法》、《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合同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特别是2007年《物权法》对动产担保做出诸多制度安排,如明确动产抵押效力、明确动产抵押登记原则、引入动产浮动抵押以及丰富权利质押内容等,这些都对推动供应链金融具有重大意义。在产业层面,需要看到的是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行为,也是各产业创新的共同方向,亦即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再造产业交易过程,并且推动金融活动的开展。因此,如何认识不同领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及其相互关系,是另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微观层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涉及产业参与者、信息化平台、综合风险管理者以及资金流动性提供者,这四者之间如何协调、整合,将成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关键问题。

第四,互联网与大数据如何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技术保障和风险管控。以互联网为基础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立足供应链生态对需要融资的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整体评估是指供应链服务平台分别从行业、供应链和企业以及服务要素三个角度对客户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判,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其是否符合服务的条件。行业分析主要是考虑客户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和监管环境、行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供应链分析则主要评判客户所在供应链的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地位,企业在供应链内部的地位以及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情况等信息;企业基本信息的评价主要是了解其运营情况和生产实力是否具备履行供应链合作义务的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与营运效率,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握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流动性信息,并针对流动性弱的资产进行融通可行性分析。显然,上述所有信息都有赖于企业之间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大数据的建立。事实上,供应链运行中每一笔交易、每一项物流活动,甚至每一次信息沟通都是数据,通过筛选、整理、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不仅仅只是简单、客观的结论,更能用于帮助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搜集起来的数据还可以被规划,引导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产生。因此互联网与大数据为目前供应链金融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如何使其发挥作用,特别是如何将其运用于风险管控之中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度的创新与需求的驱动,通过促进经济的集约化发展,能够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动力。对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发现其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对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产生的提升作用,从而为维持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强大的动力。

对于本书的完成,在此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冯芷艳处长,以及香港冯氏集团(原利丰集团)的张家敏先生、林至颖先生和卢慧玲女士,他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卓有成效的支持。每一次与他们的沟通和畅谈,都使我汲取了大量管理理论和企业实践的智慧,激起我思维的火花,也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再思考,同时也直接促成了本书的撰写与付梓。特别是在审阅阶段,卢慧玲女士逐字逐句的校对和核定,对于本书高质量地呈现做出了大量辛勤的工作。此外我的恩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彭星闾教授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另外,我的学生博士生喻开也为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大量帮助,并直接参与了其中两个章节的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曹沁颖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方兴未艾又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和领域,受作者能力的局限,特别是由于该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 新经济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及其特征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不同公司、国家甚至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之间比较优势被不断地挖掘和强化。往往对于经济和金融欠发达地区或资金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而言,一些“成本洼地”,成为了制约供应链发展的瓶颈,影响到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财务成本,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研究和探索的重心逐渐转向了提升资金流效率的供应链金融层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充足的流动资金对企业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发展机遇很好却受到现金流制约的中小企业。它们往往没有大型企业的金融资源,却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们虽然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却常常因为上下游优势企业的付款政策而出现现金短缺问题。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意义,体现了解决其融资问题的必要性,由此带来的挑战是对供应链的参与者及其关系的新的理解,以及对金融和供应链物流交叉领域中的组织间交互模式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不断深入,物流、信息流和商流问题已逐渐得到解决,资金流问题渐渐成为制约供应链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资金问题仅仅是供应链中财务问题的一个部分,同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还有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资金流转周期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影响供应链绩效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中出现的金融财务问题,需要在供应链中利用金融和财务方法进行理解和解决。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供应链金融运行中的微观基础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按照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包括规划和管理供应采购、转换(即加工生产)和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渠道成员的协调和合作,这些成员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提供商、客户。从本质上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其内容包括所有物流活动、生产运营,以及营销、销售、产品设计、金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香港利丰研究中心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要求上述工作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和信息流程均有效率地运行”。换言之,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以正确的价格来提供正确的商品,而且还要在正确的操作成本前提下,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数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即“7R”原则,并使整个产业系统的所有权成本最小化。从总体上看,现代供应链管理呈现出的如下特征:(1)追求卓越服务。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此为标准。客户服务重点的转移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重视与供应链所有相关企业的关系,并把上下游看成是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合作者。(2)追求时间与速度。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3)注重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要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数据共享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4)组织精简,凸显优势。供应链成员类型及数量众多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

从以上供应链管理呈现出的特点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经营和管理过程,其中涉及许多企业间的协调和交互活动,这些协调交互活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和成效。在一般的供应链运营中,加工企业需要从原料企业购买原材料,将其加工成零件,然后出售给部件供应商,部件供应商生产部件后,销售给产成品企业,产成品企业再将其生产的产成品出售给分销商和零售商,后者最终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资金流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因为资金流动能满足企业任何时刻的支付需求。企业支出和收入的资金发生在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资金缺口。如图1—1所示,在企业下达订单与接收货物之间存在着资金缺口,一旦下游企业产生资金困难就很难采购所需要的原料或产品;在接受存货和形成产品销售之间也存在着资金上的压力,因为库存管理活动需要资金支持,并产生库存持有成本;而在销售产品和下游客户支付现金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缺口,形成所谓的应收账款;在支付现金和实际接受现金之间产生了现金转换周期,从而对上游企业产生资金上压力,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资金,就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困难。诸如根据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企业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其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12年的89.5%,2013年更是达到90%。2013年,使用赊销的企业中有82%遭受货款拖欠的影响,比2012年高出5%,处于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在被拖欠付款的企业中,45%的企业称逾期款项金额大于2012年。33%的企业称它们的长期逾期账款大于年销售额的2%,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有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动问题。此外,企业经历的逾期天数比往年更长,18%的企业平均逾期期限大于90天,比2012年增加了5%。图1—1 企业资金运营状况

从销售和贸易的视角看,为了缓解上述经营各阶段出现的资金缺口问题,供应链渠道中的参与企业往往会采用良好的支付条件或者各类物流管理手段。但是这些手段的有效运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并且其成效往往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规模和力量的均衡。比如,当大型企业将自己的原材料或产品销售给小型企业时,往往会因为弹性支付产生信用、账单、收集和坏账等相应的代价。特别是在全球跨境贸易中,还会涉及报关、风险管理和其他各类复杂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同样当中小型企业将货物或产品销售给大型客户时,虽然运作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客户会拖延现金支付,使得中小企业产生较为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具体讲,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为了缓解自身的资金缺口问题,往往会运用三种不同运作方式:一是单方面延长支付,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强势下游客户对弱势供应商的交易状况中,比如在贸易过程中要求延长账款支付周期至30天乃至60天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下游客户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效率,但是却为上游供应商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加大了供应商的融资成本,最终使得供应商不是在生产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另一种在贸易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是早期支付折扣计划,亦即如果下游客户能够提前支付货款便能获得较好的交易价格。这种交易方式尽管也能解决上游的资金问题,但是存在着将折扣算入价格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提高下游客户供货价格的可能。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会涉及复杂的手续,因为报关的价格需要与实际的交易价格相一致。在实际供应链运行中,还有一种物流管理手段被常常使用,这一手段既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又有效地解决资金占压的问题,即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具体讲,买卖双方在一个共同确定的框架下,由供应商承担在下游企业仓库中的库存管理和代价,直到所供应的产品被下游客户使用时才进行所有权转移。虽然这种合作性物流管理能为交易双方带来收益,即一方面减少了下游客户的资金占压,保障了及时供货;另一方面对供应商而言,有利于其合理规划生产,避免呆库、死库,还能及时了解客户信息。然而对上游供应商而言,不仅库存占压了资金,而且凭此获得融资较为困难,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难以对无法监控的库存进行贷款融资。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状况,使得在传统的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资金问题。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流与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供应链就会难以为继,这是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微观基础。供应链金融运行中的宏观基础

除了微观层面的因素外,产业方面的背景对供应链中金融问题的产生也是一种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金融是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背景下的产物,是在新的国际贸易背景下对新型组织间关系的有益探索。(1)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催生新的贸易融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分工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装配、销售越来越突破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现了全球化大生产。产品的价值链可能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企业分工完成,每家企业都成了全球化生产链条上的一环。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必然导致贸易领域的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流通领域中跨国交易的广度、深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加强。贸易领域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开始从地区性的互惠互利向多边贸易体制转变,统一的全球化大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在客观上带来了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使资本流向效益更高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通过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体系、金融政策与法律等金融要素的进一步同质化,全球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生产链和供应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联系日趋紧密,生产链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供应链的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此为基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必然要求金融市场以供应链为中心提供更为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急待供应链金融的支撑。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进入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之中。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很多中小企业在成长道路上举步维艰,不堪重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实力的机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个急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从融资渠道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内源性融资模式。然而,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水平不高,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不足,内源性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起到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从外源性融资方式来看,由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准入门槛很高,很多中小企业受注册资本和公司股本总额的限制,根本无法进入主板市场。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无法进入公开的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迄今为止,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也很难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商业银行为了尽量地减少呆账、坏账,基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身上。从银企关系的角度讲,中小企业客观上需要信贷的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又苦于中小企业条件不足而惜贷、惧贷,这就造成了银企间关系上的信用隔阂。要突破这种隔阂,就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目前来看,供应链融资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可尝试的方式之一。(3)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业态的多样化需要新的业务生长点和利润来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今也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从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利差。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09年公布的《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显示,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存贷差收入占银行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平均在8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半以上的利润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所谓中间业务,就是银行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代理业务。银行作为信用关系的中间人,既不是债务人,也不是债权人,它只提供金融服务,受托处理各类业务并从中抽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和佣金。从中不难发现,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十分单一,利润生长点十分僵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存贷利差的规模正在不断缩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正在进一步缩水。与此同时,由于国内银行在业务模式、经营思路、服务项目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在不断恶化。

从宏观金融环境来看,随着国内投融资体制的深入改革和金融深化,越来越多的非银行融资形式应运而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客户能够自行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通常所说的“金融脱媒”现象,也就是金融活动越来越不依赖于银行,银行在融资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小。

所以,如果商业银行还仅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作为单一的收入来源,只把目光聚集在大公司和大客户身上,那么在未来金融体制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就很难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不仅盈利水平会持续下滑,而且传统盈利模式造成的路径依赖会进一步限制经营模式的结构性转变。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上述企业微观和产业宏观层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应链金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新经济环境下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而这种创新模式的核心就是结合产业运行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融资难问题,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形势下,将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高度结合,实现产业效益与金融效益的乘数效应。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其特点

供应链金融含义

随着供应链思想逐渐被接受以及供应链研究的日趋完善,供应链的工具和实践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原本被认为是辅助流程的资金流动问题,逐渐出现在资金相对短缺的中小企业身上,成为制约整个供应链发展的瓶颈。当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和信息流在实践中被应用和检验时,资金流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ofmann,2005)。

宝洁公司在2002年的报告中指出,在供应链的流程中,材料和产品物理流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信息化的金融活动(如图1—2所示)。图1—2 宝洁公司中物流与资金流关系

基布勒(Keebler)和卡特(Carter)认为,供应链管理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风险等级、成本结构、盈利能力和最终市场价值,作为影响股东价值的重要因素,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运用金融的视角分析财务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无论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还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供应链中的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已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脱离了单个的概念,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特别是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上贯穿了供应链中所有的行为。研究供应链中的资金流问题和财务问题,不仅对为供应链正常运转提供资金支持的融资行为的理解意义重大,而且对理解供应链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还对于理解企业和供应链内的行为逻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SCF(供应链金融)研究的深入,其主要的研究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和转移。从最初的只关注基本的融资功能,到后来的逐渐拓展到资金的使用和资金的流转周期上。鲍尔索克斯(Bowersox)于1999年指出,对资产(如供应链不动产、机械设备和动产)融资的优化,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领域。(1)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纵观目前国际上有关供应链金融的定义,首次提出该概念的是蒂默(Timme)等学者,他们认为供应链上的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处于供应链外部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可以建立协作,而这种协作关系旨在实现供应链的目标,同时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及进程、全部资产和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的经营,这一过程就称作为供应链金融。从这个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非常强调金融主体与供应链参与企业之间协作关系的建立,并且通过这种紧密的关系,可以促进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

除此之外,普法夫(Pfaff,2004)认为订单周期管理,包括涉及订单、记账、支付过程和IT系统的任何活动,也是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霍夫曼(Hofmann,2003)则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运营资产管理旨在降低固定资产,以及库存和在途物资,同样试图通过改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环节,如订单处理、债务和负债管理(如现金流转周期),来改善在途时间、预付款和付款期限,是供应链管理与财务工具相结合的一个方式。同样,威廉·阿特金森(William Atkinson,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可以定义为一个服务与技术方案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体将需求方、供应方和金融服务提供者联系在一起,当供应链建成后,能够优化其透明度、金融成本、可用性和现金交付。阿伯丁(Aberdeen,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就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优化供应链成本流程的方案。 以上这些界定的特点在于指出了供应链金融通过供应链企业与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优化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财务成本。

另一类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比较强调生态圈建立对财务和资金的优化,具代表性的有迈克尔·拉莫洛克斯(Michael Lamoureux,2008),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这种优化主要是通过对供应链内的信息流进行归集、整合、打包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嵌入成本分析、成本管理和各类融资手段而实现的。

在供应链金融研究中,霍夫曼在2005年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供应链金融定义,他认为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供应链中包括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内的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金融资源在组织间的流动,以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途径(见图1—3)。图1—3 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框架资料来源:Hofmann E.,Supply Chain Finance:some conceptual insights,Logistics Management,2005,pp.203-214.(2)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近些年来,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管理也日益受到国内各行各业的关注。很多学者探讨了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商业模式(杨绍辉,2005;郑鑫、蔡晓云,2006;闫俊宏、许祥秦,2007),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石代伦等人于2005年、2006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于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融通仓进行了介绍,包括融通仓的概念特征、结构、运作模式及其应用等等。在供应链金融内涵与特征界定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

杨绍辉(2005)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

闫俊宏、许祥秦(2006)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上的优势。闫俊宏(2007)提出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并对各模式的特点、流程进行了介绍。

蒋婧梅、战明华(2012)认为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缺乏抵押物、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长期以来遭受融资难的发展瓶颈。随着科技水平、物流业、供应产业链的发展,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领域。

国内关于供应链金融定义的普遍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独特的商业融资模式,依托于产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降低整个供应链运作成本,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供应链的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这种定义和观点被深圳发展银行概括为“M+1+N”,即依托核心企业“1”,为其众多的供应商“M”和众多的分销商或客户“N”,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理解的供应链金融大多是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特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3)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理解的异同。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界定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无论是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将供应链与金融相结合的方式都是首先从供应链融资开始的。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最基础的功能,是最容易将供应链带来的整合优势转化为资源的方式。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是将其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模型进行研究。

第二,虽然国外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已经开始从供应链融资领域扩展到动产融资、订单周期管理和运营资本管理中,而国内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供应链融资之中,但是对于基础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来说,其运行的机理逻辑和模式还是基本一致的。根据其质押物的性质及交易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融资和已付账款融资。

在看到相同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内外对供应链金融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和国内外学者和实业界对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历史不同有关,也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有关,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供应链融资实践与供应链融资研究相互促进有关。

国内外对供应链金融理解不同。国内学者大都仅仅看到供应链金融的一个侧面,将供应链的融资功能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全部。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要更为广泛,其视角不仅仅局限在融资这一功能之上,加入了对资本结构、成本结构和资金流周期等问题的研究,以更加整体的视角看待供应链金融问题。正如霍夫曼在2005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框架(见图1—3)所示,国外研究者从供应链金融的多个层面考虑供应链问题。不仅在融资渠道上将视角拓展到对所有者和政府融资以及企业内部融资,而且将金融资源的使用问题也加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同时从资产结构的视角、供应链功能和任务的视角,多方面地考察供应链金融问题。而国内的研究仍局限在对供应链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显然在研究领域上要窄于国外。其次,国内外在对供应链金融理解的广度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纵观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大多数的定义和理解都是站在金融机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来介绍供应链融资的模式、概念和特征。而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则要相对广泛,它不仅包括了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了供应链产业企业的金融性行为。

基于上述理解,有一点需要阐明,如今很多国内学者提出的用基于核心企业的M+1+N这种综合性金融模式来概括供应链金融的方法,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够准确的。这是因为:第一,这种模式只是众多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一种,而且它比较符合金融机构或者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因为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并不直接从事供应链产业运行和管理。某种意义上它们是依托产业的供应链运行来进行融资、风险管理和收益管理的,因为作为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必须依托一个核心企业通过整个贸易和经营过程来掌控信息流、商流和物流,或者说这个核心企业“1”的作用足以使金融机构获取相应的资讯,并且控制产业链风险。然而不是所有的供应链金融都是由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主导的,其中的参与者或推动者也包括生产企业、贸易企业、互联网公司以及物流公司等,它们本身就是产业链中的企业,为其上下游进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产业要素的高度结合,在这种状况下很难说这是一种“M+1+N”模式,或者说很难界定谁是其中的“1”。第二,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运行而产生的综合金融业务,它一定依托于整个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如果缺乏合作的基础,或者说合作的平等性和交互性一旦丧失,供应链金融则名存实亡。所以,不能说谁是供应链的唯一核心或主导,而其他企业或组织是依附在“1”的基础上出现的“M”或“N”。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对供应链金融理解的异同,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贸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如何更有效地嵌入供应链网络,与供应链经营企业相结合,实现有效的供应链资金运行,同时又能合理地控制风险,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关键问题。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从产业供应链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通过对供应链参与企业的整体评价(行业、供应链和基本信息),针对供应链各渠道运作过程中企业拥有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以资产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运用丰富的金融产品,采用闭合性资金运作的模式,并借助中介企业的渠道优势,来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渠道以及供应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性,降低其运作成本。具体看,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有:(1)现代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本理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适应新的生产组织体系的全方位金融性服务,特别是融资模式,它不是单纯依赖客户企业的基本面资信状况来判断是否提供服务,而是依据供应链整体运作情况,以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背景入手,来判断流动性较差资产未来的变现能力和收益性。通过融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可以更加客观地判断客户企业的抗风险和运营能力。可以说没有实际的供应链做支撑,就不可能产生供应链金融,而且供应链运行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和风险。(2)大数据对客户企业的整体评价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前提。整体评价是指供应链服务平台分别从行业、供应链和企业自身三个角度对客户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判,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其是否符合服务的条件。行业分析主要是考虑客户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和监管环境、行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供应链分析则主要评判客户所在供应链的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地位,企业在供应链内部的地位,以及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情况等信息;企业基本信息的评价主要是了解其运营情况和生产实力是否具备履行供应链合作义务的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与营运效率,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握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流动性信息,并针对流动性弱的资产进行融通可行性分析。显然,上述所有信息都有赖于大数据的建立,大数据指的是某事物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以至于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的数据。事实上,供应链运行中每一笔交易、每一项物流活动,甚至每一个信息沟通都是数据,通过筛选、整理、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不仅仅只是简单、客观的结论,更能用于帮助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搜集起来的数据还可以被规划,引导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产生。(3)闭合式资金运作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刚性要求。供应链金融是对资金流、贸易流和物流的有效控制,使注入企业内的融通资金的运用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按照具体业务逐笔审核放款,并通过对融通资产形成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及时回收与监管,达到过程风险控制的目标。即供应链金融服务运作过程中,供应链的资金流、物流运作需要按照合同预定的确定模式流动。(4)构建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是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手段。供应链金融要得以有效运行,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商业生态网的建立。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所谓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世界中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市场中介、投资商、政府、消费者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它们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但又形成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一商业生态系统中,个体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但身在其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利共存,资源共享,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在供应链金融运作中,也存在着商业生态的建立,包括管理部门、供应链参与者、金融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以及各类相关的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和企业共同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圈,如果不能有效地建构这一商业生态系统,或者说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互动,供应链金融就很难得以开展。(5)企业、渠道和供应链、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与传统信贷服务不同,供应链金融服务运作过程中涉及渠道或供应链内的多个交易主体,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可以获得渠道或供应链内的大量客户群和客户信息,为此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渠道或供应链的具体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往往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体,从而使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得到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传统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都能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得到解决(见表1—1)。具体讲,在传统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营风险大,甚至财务信息不健全等原因,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信用风险高的状况。而且一般观点常常认为由于中小企业道德风险大、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最终使得成本收益不经济。而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上述问题都不存在,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嵌入在特定的供应链网络中,供应链网络的交易信息以及供应链竞争力,特别是供应链的成员筛选机制使得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信用风险高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此外,因为供应链成员都会对其上下游进行严格、动态的监督,而且供应链信息的及时沟通与交换,以及灵活多样的外包合作不仅控制了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而且也降低了运行的成本,大大增强了供应链金融的收益。表1—1 传统金融和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对中小企业认知的差异(6)流动性较差资产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针对目标。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企业会因为生产和贸易的原因,形成存货、预付款项或应收款项等众多资金沉淀环节,并由此产生了对供应链金融的迫切需求,因此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就为服务提供商或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提供了理想的业务资源。但是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要具备一个关键属性,那就是良好的自偿性。这类资产会产生确定的未来现金流,如同企业经过“输血”后,成功实现“造血”功能。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或金融机构针对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企业形成的应收、预付、存货等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方案设计和融资安排,将多项金融创新产品有效地在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灵活组合,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供应链中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在提供融资的同时帮助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性,降低其运作成本。

供应链金融的功能与管理要点

在金融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交叉领域所发生的职能是投资、融资、会计(财务方面)以及运营方面的采购、生产和销售。在一个协作的供应链环境里,一方的采购通常涉及另一方的销售。因而,连续的检验采购、生产和销售容易发生混淆。基于此,需要指出的是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我们所关注的金融功能具体是指协作供应链职能而非单个组织的职能。这之间一个有趣的区别是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公司内外部发生了转变,以前从组织之外获取的资源被认为是外部融资,现在却不一样了,原因在于我们把协作成员当成一个大实体。只有这个实体外的组织所提供的资源才被认为是外部融资。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与传统的观念相悖,但事实上,机构和融资手段都没有发生改变。仅仅是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内部融资的可选择性被扩展了。追踪供应链资金流

竞争性战略到协作性战略的转变需要重新审视企业的会计制度体系,原来的体系建立在基于一臂长(arm's length)交易关系的假设之上,规制相关的买卖决策(Gietzman,1996)。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会计处理所有相关流程的识别、测量以及交流工作,并且负责向协作方阐明运作状况。传统上,效率(产出投入之比)是测量绩效的中心指标。在协作背景下,一些其他物流绩效指标,如交付时间、缺货比率、交付的柔性等占了重要的位置。在金融领域,收益率和流动性可以说是两个最常用的财务指标,此处也需要加以考虑。除了广泛采用的基础指标外,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追踪财务信息是更为复杂的工作。

不同供应链成员间金融资源的流动可以说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对于财务流的精确测量或者是基于现金的会计核算是识别内部金融资源的基础。使资源重新分配在更有效率的地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可以追踪资金的流动情况。想要识别、测量、交流组织真实的现金流数字需要追溯支付的发生点。而基于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表的方法不能综合地反映既定期间的现金流动情况。这是因为这种方法既不能反映资金的来源、使用及发生的时间,它也不能揭示交易发生的原因,而这正是协作改进资金流管理所必需的(Hofmann,Elbert,2004)。

另一个方面是企业间金融协作以及信息随时可得对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静止的会计方法总以周期为单位,一季度、半年或者是一年。而基于支付数字的现金流的计算则是持续的。尤其是为了在两个网络实体间创造价值而寻找加速现金流的方法时,及时的信息则是相当必要的(Cooper,Lambert,Pagh,1997)。如今,许多企业仍然使用静态的绩效测量工具,这些工具不需要真正地追踪现金流数字。从以绩效为驱动的会计核算体系到以现金流为驱动的体系,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转换成本是巨大的,因为不仅IT系统需要改变,额外的信息也需要记录。现存的计算现金流数字的方法都是基于常用的体系,通过侧面计算出来的。

建立正确的会计核算体系——权责发生制与以现金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混合,用以追踪协作成员间金融资源的流动,这应该说是使供应链金融成功实施的一个基本的驱动因素。这意味着链上成员需要追踪发生在价值创造活动过程中的支付交易。协作成员需要共同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用以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如果合适的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建立,就有可能引起信息的偏误,这会引致分歧及不信任,以及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巨大风险。金融资金的灵活、有效运用

协作投资可能发生在所有的物流职能上,遍及整个物流子系统,像订单处理、持有库存、包装及运输过程。当对不同的投资选择进行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投资的花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费用相对来说较易测量,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有两个维度:货币的和非货币的(Brealey,Myers,2000)。像投资在信息及通讯设备上的数额则很难计算,当然了,这种投资所创造的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每个企业都会面临投资在物流职能和流程上的任务。那么在供应链协作环境下的投资有何独特性呢?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协作投资意味着参与者联合投资于某一对象,这当然不是一家企业可以考虑的事,投资备选方案的数量也因而增加了。考虑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了加强采购流程,这个公司从其自身角度来说可以投资新建仓库或者引入货物处理流程。与这家企业有着金融协作的最重要的供应商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供应商分销仓库的联合投资可能更有益于加强企业的采购流程。

其次,现在最好的投资选择是能向所有的协作伙伴提供最高价值的那个方案。这就需要在权衡不同的方案时考虑不同成员的现金流情况。例如,一个供应商面临A和B两种订单跟踪体系的选择,A在财务上更具吸引力。但从协作的角度考虑,它的顾客和合作伙伴所使用的体系更接近于B,B系统使得其与伙伴发生联系且从顾客的角度来说节省了相当的行政费用。那么协作的结果是B将是更好的选择。为了安排个体和协作体之间的最好选择,一个激励的现金转移体系需要在协作伙伴间建立(Carr,Tomkins,1996)。

因此,协作投资活动的机会的识别(例如,增加的资产消耗)、协作负债管理、协作影响资本成本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也是未来可深入研究的子课题。扩大了金融资源的源泉

供应链成员及服务提供商之间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需要进行支付,因而产生了融资的需求。一般来说,债权融资和内部融资是两种常用的方式。债权融资有三种形式:长期借贷、短期借贷和信贷替代品(credit substitutes)。企业债权融资主要受公司的信用等级、证券价格以及债权人的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由于知识及资本的集中,供应链金融提高了链上成员获得资本及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了债权融资的可选择性,改善了链上企业融资的境况。对于商业信贷来说,传统上它是指短期借贷。商业信贷政策会直接影响链上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例如,提前10天付款可享有2%的现金折扣。信贷替代品作为债权融资的第三个支柱为链上成员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想象当金融服务提供商或者物流服务提供商创新地采用一些金融工具,链上企业的财务绩效将会得到改善。

供应链金融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于流动。传统上企业内部融资的分类是静态的,其来源于以年为单位的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在资产负债表上,内部的融资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未分配利润、折旧以及资产置换。当我们以流动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时,这种分类便不存在了,因为没有发生资金的支付。资金的来源仅代表了一种直接的现金流入,或者说,会计利润不是现金,因为它们不能用于花费。不过,可以通过节税变现产生现金。

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参与者

供应链金融关注的是供应链的不同参与方,这就使得供应链金融不仅包括协作各方,还包括组织部门及事业单位。在供应链协作中,不再有同质性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对风险和回报有着不同的偏好。换句话说,需要考虑不同实体间的利益均衡。不同的协作伙伴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实体,因而它们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正因为如此,需要证明供应链金融对于每一个特定成员或事业单位都是有益的。具体讲,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4),这三个层面的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图1—4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宏观层面的环境影响者

宏观层面的环境影响者不是具体指向某个特定的活动主体,而是建构环境或推动环境发展的个体或组织。宏观层面的环境包括了两类。一是制度环境。诺斯(North,1973)根据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提出制度是由人类设计出来的、社会性建构的、用以规定限制社会行动者互相交往的规则系统,对社会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技术进步本身就是经济增长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斯科特(Scott)等为代表的组织理论学者开始研究制度环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压力。斯科特提出制度包括三个维度:管制、规范和认知。管制维度和社会中的法律、政策、规定等由法律权威,或者和法律权威相类似的组织所颁布的细则有关,它会通过奖励或惩罚来约束行为。这个维度属于工具性质的制度系统。规范维度和社会责任有关,它偏重群体共享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方面的内容。这种规范性压力会通过证书、认证等机制进行扩散。认知维度和社会构建事实有关,它属于群体对外部真实世界的理解,表现形式为比喻、象征或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主要依靠学习模仿,表现为对流行价值观、说教、神话、比喻、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也存在上述斯科特提出的三种制度的影响,即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这种管制性的制度,形成社会性约束的第三方体系,以及组织或企业普遍采用的一些惯例等。具体讲,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而法律环境(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如何提供对信贷人权利的良好保护。从法律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涉及动产质押及应收账款担保等活动,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物权法》、《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合同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特别是2007年《物权法》对动产担保做出了诸多制度安排,如明确动产抵押效力、明确动产抵押登记原则、引入动产浮动抵押以及丰富权利质押内容等,对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金融生态环境还涉及诚信体系、银行监管和金融电子系统等多方面的建设,这些规范性的制度同样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程度。再如,供应链金融业务链往往会涉及出质人(资金需求方)、质权人(金融服务提供商)和监管人(第三方物流等)的三角关系。质权人以质物的质量为关注点,有责任对质量做出明确的确认和约定。实际应用中,质权人常常把质物质量的检验交给其所指定的监管人,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质权人把对质物的保管义务委托给监管人执行,形成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一些商业领域,一般质权人应向监管人支付相应的业务费用,但实际应用中该费用多由融资需求人(出质人)承担。由此可能出现监管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出质人的行为监管,由此而引发质物损没的潜在风险。所有这些制度性因素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中的组织与个体都在塑造供应链金融的环境,并且通过环境对其运行产生影响。

宏观层面的另外一个环境就是技术环境,这种技术环境既包括供应链金融技术,即各种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运作技术,更包括了电子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依托完善、发达的电子化的信息技术。一方面这种信息技术帮助供应链金融的各方参与者及时掌握供应链运行的状态、资金运行的效率以及不同阶段存在的风险及其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手段本身就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内容,诸如电子化的票据等。因此,这些环境的创造者或服务提供者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产业(中观)层面的机构参与者

供应链中的产业层面机构参与者被定义为法律及经济上互相独立的组织,这些组织协同参与了供应链金融运行的整个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传统的参与者与新的机构参与方的异同。

供应链的活动通常发生在实业或商业企业之间,以及承运商及其供应商和顾客之间。供应商的物料、物品及服务需要承运商的流通加工。同时,生产企业生产原材料、物品,商业公司负责收购及分销这些产品至最终顾客。它们的顾客可以是其他的商业或实业公司,也可以是最终消费者(Gibbs,1998)。物流服务提供商(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LSP)是供应链中涉及的另一类机构。只有当它们为一家或者多家供应链成员提供服务时,才被看作真正的链上成员。过去,LSP为顾客及供应商提供运输及仓储服务,而今物流服务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服务的范围也拓展了许多。由于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的核心能力,物流服务提供的价值增加或者行政服务活动,如支付、售后服务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Maloni,Benton,1997)。

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供应链的参与者除了包括上述单纯供应链的参与主体之外,还扩展到了金融机构,即特定的金融服务商、商业银行及投资者。狭义来看,金融服务提供商是所有致力于为其他机构的投资及财务需求提供金融支持的机构。广义看来,金融服务商包括所有有结算合同的机构,而非必须是链上的契约方。这就囊括了金融服务商、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资本投资、证券投资或者风险管理。代理商或者M&A咨询企业(提供的信息及咨询服务)也属于广义上的金融服务提供商(Hines,Hurtt,Langsam,2000)。在供应链金融的范畴中,最起码包括了狭义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在全球商业研究中心(Global Business Intelligence Corp.)2007年的研究报告中,供应链金融中的参与者被分成了四大类,亦即除了供应链的买卖方外,还包括平台提供商(供应链金融支持服务提供者)、交易风险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或流动性提供者。(1)平台提供商(供应链金融支持服务提供者)。在供应链金融中,所谓平台提供商是为风险承担者或者流动性提供者提供必要应用(诸如电子账单呈现与传递,即票据、应收应付账款等)或基础的主体,它促进了采购订单、票据、应付等文件在供应链买卖双方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换与信息整合,它能使相应的参与方自动及时了解供应链交易的过程和信用(见图1—5)。图1—5 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方

确切地说,平台提供商实施了两类职能:一是呈现(presentment),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需要在解决方案中有互动的途径,特别是为供应链交易方提供电子票据呈现和传递的平台,以及纠纷解决的方法等,总体上讲,呈现的职能包括票据(EIPP)、信用证数据、采购订单以及应付状况等信息的汇集和反映;二是操作(processing),包括开票、匹配、整合、支付处理、融资、信用证处理、文件管理等操作过程。这里的核心在于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以及将呈现和操作结合,设计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同时又能使多方从中获益的方案。(2)交易风险管理者。交易风险管理者拥有交易、物流数据、聚合数据,并将整合的数据传递给投资者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它将各类不同的经济主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事供应链金融活动,包括供应链买卖双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所有相关机构。其功能在于证实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呈现数据,促进供应链中金融活动的顺利开展(见图1—6)。图1—6 交易风险管理者的服务要素与功能

具体讲,交易风险管理者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如下活动:第一,物流数据的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物流数据与金融活动相结合是交易风险管理者最主要的职责。在供应链金融运作过程中,追踪物流活动和管理产品物流是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物流服务提供商将相应的物流信息传递给交易风险管理者(当然这个管理者也可能就是第三方),它需要证实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整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即交易信息和其他信息),将这些加工后的信息传递给风险承担者进行决策。从这个角度看,交易风险管理者需要具备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知识与经验,能够正确合理地把握物流运行的状态,也要了解关键控制点,否则供应链金融所需要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二,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大数据的运用。在供应链金融的运作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是关键,二者是保障物流信息与金融活动完美结合的基础。一方面所有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或交易伙伴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交易风险管理者,另一方面它们还需要将整理整合后的数据通过信息技术传递给风险承担者。而且风险管理者之所以能全面了解供应链的运行状况,控制金融活动中的风险,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且能够借助于大数据把握供应链交易的特征、各参与方的行为状态,从而合理地设计出相应的产品。第三,交易和信用保险的支撑平台。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开展,需要运用交易和信用保险转移可能存在的风险,推动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有效运行。这要求根据交易的特点、产品的性质状况等选择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同时不断监控交易的过程和产品的状况,使得保险既能有效转移风险,同时也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这就需要交易风险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支撑服务。第四,促进融资行为。通过风险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整体设计安排,最终能推动供应链中的企业展开融资活动,切实地解决供应链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

上述所有活动都是交易风险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交易风险管理者与平台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后者提供了信息传递和金融操作的基础或载体,是一种客体的反映,即行为发生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而前者是关于5W1H(what:搜集、整合和管理什么信息和活动?why:为什么要获取和管理某些信息或活动?who:收集谁的信息、向谁传递?where:收集管理哪个环节的信息和活动? when:什么时候搜集信息或介入管理?how:如何获取信息或施加管理?)的决策,是一种主体的反映,即一种行为过程本身。事实上,平台提供商可以成为交易风险管理者,同样交易风险管理者也可以成为平台服务提供商,两者往往在实际运行中互为结合,有时是完全融为一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台提供商和交易风险管理者共同提供了供应链金融的设计与解决方案,为服务的对象(即供应链中的融资或金融服务需求方)提供供应链参与方、金融机构的组织和法律安排,以及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服务。(3)风险承担者/流动性提供者。风险承担者或流动性提供者是供应链金融中直接提供金融资源的主体,也是最终承担风险的组织。一般而言,这类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担保/保理机构以及对冲基金等。这类参与者一般发挥着三种职能:第一,直接促使资金放贷和信用增强。要实现这一点有两个要素很重要。一是确立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否则这些机构将面对较大风险,因为它们并不直接介入供应链的实际运行,所以,只有确立标准,才能使它们及时监控交易的细节与过程,把握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管理贸易融资与以资产为基础融资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即将以往借贷业务中很难开展的资产和业务转化成一种可融资对象的综合解决方案。第二,后台与风险管理。虽然在供应链金融中有交易风险管理者管理风险,但是由于金融机构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所以,它也需要有风险管理体系和手段,这包括交易文件的管理,以及将信用与其他风险管理者结合起来的运作框架等。第三,融资产品条款的具体安排,包括供应链金融产品定价或收益设计等,特别是如何通过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建立,使供应链参与各方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回报。值得提出的是,目前有的金融机构正在打造的运营资金整合管理平台(见图1—7),将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发展成为平台服务提供商和交易风险管理者。图1—7 整合运营资金管理微观机构参与者

如前所述,供应链上的宏观机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组织及流程。因而,供应链上运营及财务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微观机构将会出现在不同组织中。不仅是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交接处也因此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通常来说,微观机构参与者包括运营活动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例如,采购、生产、分销及物流单位)。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所有处理资金和财务活动的部门也都囊括了进来(Pfohl,Hofmann,Elbert,2003)。当做出有关投资、会计、财务的决策时,会计部门、控制部门及财务部门也需要被考虑进来。

微观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处理接口事宜。问题在于哪一级的哪一个部门该负责供应链金融的相应决策及相关任务。供应链管理旨在通过整合创造价值的流程来优化资金、物料及信息的流动。因此,供应链金融关注于管理物流过程中引发的金融职能。供应链金融试图通过协调参与者之间的联合活动来将此想法付诸实践。供应链金融运作事例——Big Lots和PrimeRevenue的应收账款融资计划

下面引用一个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案例来看看各参与方在其中发挥的作用。Big Lots公司(http://www.biglots.com)是美国一家折扣零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的Big Lots在美国47个州和加拿大拥有近1 500家门店。Big Lots出售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食品、饮料、玩具、家具、服装、家居用品、小电子产品,其中大部分是清仓或积压商品。长期以来该公司为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自豪,但是近年来它却遇到了供应链资金和财务流的压力和挑战。这种挑战和压力不是来自于Big Lots的资金问题,而是其供应商的资金流问题。Big Lots的供应商有很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都面临着现金流的挑战,即如何及时获得资金运用于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有时为了及时获取资金,不得不以较大的折扣获得贴现,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供应商承受了代价,而且也对Big Lots的供应链产生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两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供应商,如果其中一家能及时获得资金,就有可能将其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并且通过提高后续的供货价格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此外,供应商高达18%的借贷成本一般也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中,最终的影响是增加了Big Lots的采购成本。正是在这种状况下,Big Lots与第三方服务商PrimeRevenue以及美国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纽约证券交易所:NCC)一起推动了应收账款融资计划(见图1—8)。图1—8 Big Lots供应链金融计划

PrimeRevenue是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一家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目前该服务商基于其平台OpenSCi为全球13000名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优化服务,该平台基于“云端系统”为其客户管理资产和现金流,包括供应商的支付管理和客户应收账款的管理。美国国民城市银行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于1845年成立,是美国第十大银行,也是俄亥俄州第一大商业银行。

具体讲,该计划的业务模式是一旦Big Lots采购了供应商的产品,这时供应商对Big Lots形成了应收账款,Big Lots接受货物并认可了某供应商开出的发票后,该交易和发票的信息就输入了PrimeRevenue运营的云端系统OpenSCi中。对于可以在网上看到自己所有被认可的票据的供应商来说,可以选择等待Big Lots全额支付货款(当然要承担一定的账期),或者将应收账款转让给参与PrimeRevenue网络服务的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比如美国国民城市银行。供货商只需登录到加密网站(http://www.primerevenue.com/scf/biglots/),就可以浏览到Big Lots已批复正在处理的应收账款。然后,就可以选择在第二天收到任一或者所有已批复的发票账款,但需减去根据Big Lots自身信用级别所计算出的贴现利息。此平台操作类似于网络银行,每周七天全天候24小时为供应商服务。由于发票已被认可,所以金融机构认为风险应由买方承担,然后PrimeRevenue会指示Big Lots将款项再付给美国国民城市银行,而它自己则会从供应商收取的融资费用中赚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除了提供更经济的融资渠道之外,PrimeRevenue系统还为供应商消除了不确定因素。通常供应商要等到到期的支票没有兑付时,才意识到买方要延迟付款,于是只能焦头烂额地到处筹集现金。如果一家供应商,尤其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到货款,这会影响它采购原材料和对它的供货商付款的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相反,如果供应商可以看到自己的发票何时输入系统、何时被买方认可,就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现金需求,这对买方也是有利的,因为供应商更具灵活度意味着它更愿意延展付款期限。

在这个供应链金融模式中,Big Lots和其供应商,乃至二级和三级供应商是供应链运行的直接参与者,相互之间形成了供应链上下游,它们需要协调交换各自的采购、物流和分销数据以及票据,形成稳定、持续的交易关系。特别是对于Big Lots来讲,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供应商认证和管理体系,因为没有这套体系的建立,很难判断哪个供应商是其战略合作伙伴,是应该扶持的对象。此外,PrimeRevenue以及与其配合的Big Lots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平台服务提供商,特别是PrimeRevenue开发的云平台OpenSCi是平台的直接标志。借助于这种开放式的云平台,供应链金融的交易各方能及时登录平台,了解掌握交易的信息(包括交易的历史记录、采购信息、销售信息、物流信息等)和财务金融状态(应收票据、资金状况、还款信息等),并且通过Big Lots提供的交易数据和认证信用评级,使得融资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可以说OpenSCi是一个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库,而且也是促进金融交易的技术平台,所有Big Lots批复的付款信息将可一览无遗。另外,账款是以全自动方式支付的,隔日即可收到汇款通知。PrimeRevenue同时发挥了交易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因为它不仅提供云平台,而且在整合管理各方的信息和数据,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并与商业银行合作,为Big Lots的战略供应商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该模式中供货商除将有机会提前兑现已确认的发票账款,甚至还可以选择要提早在哪一天收到哪一张票的账款,所有这些融资安排和风险管理都是由PrimeRevenue实施的。在这个融资模式中,美国国民城市银行是风险承担者或者说流动性提供者,通过采用PrimeRevenue平台反映的交易信息和信用数据,银行基于发票转让的基础上为Big Lots的战略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资金,帮助解决这些供应商的现金流问题,有效地帮助它们开展生产经营。此融资方式并非借款,也没有贷款需偿付。加入此融资计划亦无申请费用、委托费用、担保品要求或其他限制条件。而作为银行不仅扩大了自身的经营范围,而且也获得了相应的贴现收益。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本书立足于上述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将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探索不同参与者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管理规律和特点。不同于以往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献,本书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将突出如下的特点:第一,以供应链管理和运营作为切入点探索其中的金融运行。我们始终坚持的观点是供应链金融如果脱离了供应链运行和管理,就不能称之为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一定依托于产业供应链而运行,其宗旨在于通过金融活动强化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活动再推进金融活动。第二,供应链金融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可以是供应链上的任何组织和企业,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如今已有的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著作大多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探索,忽略了其他产业企业或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事实上供应链金融的推动主体除了商业银行外,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的建构者和管理者,就如同经常谈到的“未来的时代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拥有供应链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上的优势”。因此,探索不同供应链主体在推进和管理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方法与规律是本书试图研究的焦点。第三,深刻反映新经济,特别是互联网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并成为了一个颇受瞩目的现象和话题,尽管本书不专门研究探索互联网金融,但是我们将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紧密结合,探索其中的现象和规律。事实上我们认为如今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活动或融资业务其本身就是供应链金融的一种表现,其实质仍然依托于电子商务所产生的交易和大数据,没有这种供应链实际运作,其金融业务就会丧失生存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只是一种媒介和手段。第四,将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视角分析探索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控。供应链金融在为供应链参与各方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同于以往的金融风险,而是一定与供应链风险密切相关。因此,本书试图从供应链风险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金融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本书后续的部分将分为九章(见图1—9)。第2章和第3章中我们将重新审视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活动,解析供应链管理与金融活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效应,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与如今出现的套利套汇金融之间的本质差异。第4章将介绍供应链金融的基本交易单元和形态,这包括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行为、基于库存的融资行为,以及基于预付款的融资行为。此外,我们还将探索一种独特的交易单元和形态,即基于供应链关系的融资行为。第5章到第9章将分别从供应链的不同参与者的角度探索供应链金融活动和管理,试图解析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从事供应链金融的目的、运行规律和方法。第5章主要站在生产企业的视角分析其供应链金融活动;第6章从贸易企业的视角分析其运行规律;第7章从物流服务企业的角度探索第三方的供应链金融运作;第8章从商业银行视角分析供应链金融活动;第9章将专门探索互联网企业如何推进供应链金融。最后第10章将重点介绍和分析供应链风险,以及从该视角出发探索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图1—9 本书内容结构

第2章 供应链管理再解读——基于商业模式的视角

引言

近些年来,作为企业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贸易金融(transaction finance)这类与组织间资金流往来相关的概念得到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现代经济逐渐向全球化竞争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良好的交易和供应链环境,并且取得特定的绩效,管理的重心逐渐从以往强调优化企业自身的金融资源以及现金流转向强调系统资金流的有效运转和高效率上,最终形成柔性化的组织网络形态,使得资金流能够促进网络供应链的发展,同时又能增进供应链中企业的经济绩效。正因为如此,构筑从供应商开始的所有相关企业有效连接的金融体系成为企业供应链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维系关键客户或者战略供应商,并实现共同发展,需要用金融活动构筑主要供应商、生产商、流通业者、金融机构和顾客等经济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然而,随着这一概念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针对实践的广泛呼吁和发展,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出现了泛供应链金融的状态,亦即把所有与商业活动相关联的金融类业务都称为供应链金融,诸如将套利套汇活动,甚至违法的低报逃税等行为也称为供应链金融。显然,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因此,为了深入理解供应链金融,本章将首先剖析供应链金融的前提和基础——供应链管理,尽管此前的研究和文献中已经大量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但是本章将运用战略管理中商业模式的视角对供应链管理予以再解读。

现代供应链管理基本含义

作为产业链中各种组织协调活动的基础,以将产品或服务用最优的性价比、有效率和高效益地向顾客传递为特征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中心概念。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和机能很广,它包括产品开发、采购、物流、信息系统、销售等等各种活动和机能。由于从供应商处取得的原材料或服务对本企业满足顾客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采购战略在供应链管理中十分重要。此外,企业要在供需对应性营销体制下,既有效地满足顾客随时变化的需求,又能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不能将企业管理的视野仅仅停留在生产卓越的产品上,同时还需要拥有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恰当的质量和恰当的数量提供给恰当顾客的能力,亦即7R原则。要实现这种能力,仅仅关注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是不够的,它需要从整体流程的高度(即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向消费者配送或担当售后服务的企业为止)来进行管理,这种观念就是供应链或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这正如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所谈到的“在时基竞争日益加速的今天,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层次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一词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些物流文献中开始使用的。当时,它着眼的是在库产品削减,以及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供需调整,特别是对于如零售业、食品行业等库存较多的产业,通过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整合,集中管理整个流通渠道的物质流,这样可以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此后,供应链管理的观念逐渐向IT、汽车、机械、航空等各种产业延伸。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理论界和实践界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内涵是相同的,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延伸,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事业的综合等等。事实上,供应链管理概念上的歧义是与物流管理概念上的多义密切相关的。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解上,也有广义(即跨越组织间的界限,寻求综合的物流控制和管理)以及狭义(即企业内部的库存、运输管理)的区分。显然,广义的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目前通行的看法是供应链管理并不仅仅是物流管理,它较后者所包含的机能更多,例如库珀、兰伯特、派格(Cooper,Lambert,Pagh,1997)认为供应链是物流管理范畴的扩展,它除了包含与商品运动相关的各种活动外,还包括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和业务流程的调整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称之为供应链管理。比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营销、研发、生产、物流以及财务等等各不同的供应流程都需要统一起来。此外,为了提供市场的对应能力,还需要与外部的企业寻求合作。亦即将由供应链构成的多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整合被看作供应链管理。与他们的观点相类似,汉德菲尔德(Handfield)和尼克尔斯(Nichols)将供应链定义为从确保原材料到最终服务消费者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物质和信息流相关的所有活动,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关系(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基础上,各种活动的整合。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异同还可以从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的定义中看出,该协会指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它是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在发生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效益的正向和逆向移动,以及与存储有关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具体视其管理内容而定,包括“内部与外部运输、运载工具管理、仓储、物质处理、订单处理、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供应需求规划以及对第三方物流的管理。也包括采购、生产规划、包装和装配以及客户服务”。与之相对应,供应链管理“包括规划和管理供应采购、生产和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渠道成员的协调和合作,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提供商、客户。从本质上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其管理内容包括“将各种商业职能和流程整合成为协同、高绩效的商业模式。它包括所有物流活动、生产运营,以及营销、销售、产品设计、金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从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对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要大大超过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中不涉及与生产经营和营销相关的管理活动,以及与资金流相关的金融活动,但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这却是重要的管理内容。由上述这些定义可以得出,现代供应链的构成是为高效实现客户的价值诉求,由位于上游的供给阶段和下游流通渠道中所有企业,以及所有与之发生关联的其他机构和组织所组成的网络体系,它们相互之间基于信息系统沟通、协调与合作,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降低供应链系统总成本,创造出多赢的综合效益。供应链的活动,包括信息系统管理、采购供应、生产管理、订货管理、在库管理、顾客服务,资金配置与管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等。

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它的范围可以分为组织内部、供应阶段和面向顾客的流通阶段三个方面。组织内部的管理是指对从供应商购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等各种各样机能的组织与控制;供应管理则关注如何能使供应商将恰当的商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传递给恰当的用户,并且能够建立起稳定持续的供应关系。这其中采购管理所应承担的管理职责是:(1)选择恰当的供应商;(2)供应商能力的鉴定或培育;(3)设计恰当的契约机制;(4)构筑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包括良好的资金往来关系。此外,面向顾客的流通阶段的管理,则主要是以配送分销管理为中心,一方面有效地管理商品的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与流通企业或下游客户良好关系的建立,能动地推动经营活动做到充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显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是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此前,企业关心的是自己的直接顾客或内部事务,而对构成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则不十分注意。但是,以三大发展为契机,迫使企业不得不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这三个发展契机是:第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成为及时、准确经营管理的坚实基础;第二,由于全球竞争的激化,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质量、配送、技术,以及周转时间等要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大量顾客定制化经营和时基能力等;第三,新型组织间关系形态的出现,即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三点在供应链管理中分别对应着三种功能要素,即信息系统、在库管理和供应链关系结构。如图2—1所示,这三者是供应链管理的有机整体,它们构成了整合型供应链。图2—1 整合供应链模型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管理

商业模式的探索

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那时互联网也刚刚起步,最早是企业管理者被要求对企业的运作加以模型化,从而便于企业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理解。就像最初的很多互联网的流行语一样,商业模式的概念也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商业模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2010年,Long Range Planning杂志有一期特刊专门讨论商业模式)。研究者们从定义、分类、模型的评价等各方面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Timmers,1998;Amit,Zott,2001,2010;Osterwalder,Pigneur,2002;Osterwalder,2004)。

商业模式是一系列交易或者活动的系统,系统是由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联构成的,系统是动态变化的(Afuah,Tucci,2002)。约翰逊(Johnson,2008)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下列关键活动,如培训、发展、生产、预算、计划、销售和服务。米切尔和科尔(Mitchell,Coles,2003)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强调怎样为客户及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艾森曼(Eisenmann,2002)认为商业模式涉及企业为顾客提供的服务的本质,以及为交付这些服务而进行的活动。切斯伯勒和曼森布鲁姆(Chesborough,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结构,在技术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起调节作用。由此,商业模式定义了价值链(以活动为基础的)的结构并创造了价值,正如切斯伯勒所言“商业模式是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所需活动的集合,而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中价值逐渐得到增加”,可见商业模式在于探寻企业如何以适当的成本向其消费者传递价值这一潜在的逻辑。

在商业模式的要素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的海基莱等(Heikkilä,2005)的CSOFT理论,即要素包括消费者(customers)、服务(service)、组织(organization)、财务情况(finance)以及技术(technology)。消费者指的是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企业需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并确定与客户建立怎样的关系;服务描述的是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传递的价值是如何被创造及提供的;组织讲的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及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等;财务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情况;技术指的是企业的信息和沟通平台,即服务运营的支持系统。

克里斯托弗·佐特和拉斐尔·阿密特(Christoph Zott、Raphael Amit,2010)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其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即设计要素和设计主题。设计要素讲的是活动集合的体系结构,包含内容、结构和治理三个要素。活动系统的内容是指企业对于活动的选择及企业实施的活动。活动系统的结构是指企业所实施活动间的关联状态。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IBM公司把它的核心和外围的活动转移,把重心从成为一个硬件供应商转变为成为一个服务提供商,因此IBM在咨询、IT维护和其他服务领域启动了一系列的新的支持性活动。到2006年,IBM超过90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一半来自于这些活动。活动系统的治理是指实施活动的主体(Zott,Amit,2010)。

商业模式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设计主题(design themes),设计主题指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它是设计要素的形态化体现。概念和实证研究建立了一般性的设计主题,包括新颖性、互补性及有效性(Zott,Amit,2010)。新颖性指的是企业采用新的内容(活动)、新的结构或者新的治理方式。互补性是指活动作为一个系统运作所产生的价值要高于分别进行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价值。有效性是指企业对于活动体系的运作,如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除上述对于商业模式要素的探索之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关注于如何把商业模式进行具体化(普遍化),更细地说是流程化(Gordijn's seminal work,2000;IBM's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2005)。一般认为商业模式和商业流程模式代表着商业活动的不同水平(Gordijn et al.,2003;Schuster,Motal,2009;Bask,2010)。蒂斯(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其将商业模式看作为企业客户传递价值,“诱使”客户为价值买单并将收入转化为利润的方式,其实质是挖掘真实的客户及其需求,企业需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及怎样通过一定的技术、组织等来满足这些需要。企业战略是企业保持优势并进行战略竞争分析的一个要素(Chesbrough,2002),其描述的是企业活动的本质,而商业模式的重点是具体的活动。就像企业战略一样,商业模式并不能涵盖整个企业,企业可能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的开发和创新。商业模式的概念不仅包含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企业如何组织以从价值传递中获益,即商业模式把创造和向客户传递价值与组织的能力相联系以具体化战略实施。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概括,商业模式涵盖了两个最为关键的方面:一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设计,亦即商业模式的价值体现(包括通过客户网络建立、流程体系建立以及客户与体系维系来洞悉、挖掘,客户真实、深层次的价值诉求,确立企业的价值主张);二是价值实现和创造的要素,即商业模式实施的基础和代价(包括资源能力的应用、资源能力的转换与新资源能力的开拓),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模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

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是两个既高度关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和范畴。商业模式是从企业战略的视角看待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框架,或者说是从一个更为广义的角度探索企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很好地分析企业如何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工具,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早在1939年就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企业对其可利用资源的规划,其目的是寻求这些资源的最优组合,以最大化企业获利的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提高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其途径是对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的组合方式的优化,这种优化表现为企业为改善其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能力而进行的价值链的优化和重组。企业是一个由各种价值活动所组成的系统,各种价值链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价值网络是企业结构的外在表现,而各种价值活动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所形成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则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产生联系的功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和企业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以达到对环境的进一步适应,从而提高企业与外界环境有效交换价值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供应链管理所要实现的目的和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商业模式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规划和判断的框架,或者说商业模式是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指南,指引了特定企业在从事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要素和步骤。换言之,供应链管理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但是,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也有所差异,或者说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也有拓展和补充。供应链管理高度强调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组织和企业之间如何打破业务壁垒和信息壁垒,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沟通与互动,协调各参与方的经营行为以实现多赢的状态,或者说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拓展了商业模式的分析范畴。原来在谈论商业模式的概念时,更多地是站在单一企业的视角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即便是为了实现整体价值,也是将外部的组织和机构看作是一种环境性的战略资源来看待。而供应链管理则是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具体讲,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的补充和拓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从职能部门间协调更多地转向了企业间互动和关系的调整,亦即更加强调主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虽然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接触更先进的基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交错整合的商业模式,但是对于单一公司来说,仍然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供应链管理模式具有差异性并实现预期的竞争力。一方面,合作的加强能够降低供应链相关的费用,改善整个链上各个公司的响应;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结构通常情况下是基于网络结构而并非链状结构的,所以创新的优势很可能被外溢到竞争对手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那里。因此,如何有效地安排供应链参与者或者更为广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均衡竞合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客户的综合价值变得尤为重要。

二是从强调物流效率更多转向了强调市场系统的效率,亦即更强调客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供应链管理方面出类拔萃的公司往往需要实现两个方面的有效管理体系。第一类是职能流程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分销、物流、营销以及财务等流程的建立和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第二类是产业链流程体系,包括上下游的界面流程设计、管理以及跨组织的业务协调等。由于在一个需求繁多的环境里,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职能流程管理和产业链流程管理所消耗的成本都在上升。在需求不可预测的以及对于需求必须迅速反应的新兴产业中,产业链流程体系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其一,上下游企业分属不同的组织,如何将不同组织的系统整合在一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其二,对于产业链的目标和衡量尺度难以确定;其三,在高度变化的新兴行业中更加关注于协同创新而不仅仅是配合供应与需求。正是因为如此,如何有效地建构企业内外两个大系统是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拓展的第二个方面。

三是从以供应为核心转变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亦即更为强调主客体网络的动态发展。以往企业经营关注在给定需求模式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而如今更加关注客户价值的挖掘和实现,亦即不是简单地满足客户既定的需求,而是通过管理需求,帮助客户成功。在供应链管理中,在供需环境下降低牛鞭效应,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以及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是三个飞跃性的突破。降低牛鞭效应:牛鞭效应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现象,需求的变动会在供应链中得到成倍的放大。例如宝洁公司曾经在它的婴儿尿布的供应当中受到了牛鞭效应的巨大冲击。尽管只有婴儿构成了对于尿布的需求,但是需求在例如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那里就产生了一个变动的因素,而要有效地解决牛鞭效应,就需要增加信息的共享程度,特别是供应链参与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信息链接和共享,并且加强整个供应链上的综合管理。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对于任何一条供应链来说,抓住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运用这些信息推动供应链的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需求的投资信息却易被忽略,这些信息必须作用在一条相互影响的供应链上,这样就能对公司的投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日本最大的零售商7—11抓住了销售点的数据,一天结算3次库存,使得它能够配合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供应策略。基于需求的管理:市场拓展以及需求管理策略(例如价格策略)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要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还要让销售额和利润增加,这就需要切实把握客户的潜在需求,设计流程、管理品质(尤其是流程品质),在帮助客户实现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

四是从强调物质资源的运用转向了综合资源能力的运用管理,亦即更加强调资源的广度效益。以往在企业经营中非常强调资源和能力的重要性,根据巴尼(Barney)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可模仿、难以替代、有价值和稀缺的资源最为关键。然而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尽管也高度强调资源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其对资源的理解或者说资源能力的范畴有了极大拓展。供应链管理中强调的资源效率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可以获取的重要资源,也包括横向的外部资源效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源能力运用),同时还包括纵向外部资源的运用效率(如政策资源和环境等要素),诸如战略外包就是灵活柔性运用外部横向资源的例证。

五是从强调降低成本到协同创新和服务供应链模式的转变,亦即更加强调资源能力的深度效益。现代供应链管理还非常强调凭借广度的资源能力实现协同创新和供应链模式的转变。以往企业更多地追求降低成本,而在供应链环境下,其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所有权成本的下降,更在于通过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同,达到开放式协同创新的结果,并且从根本上实现定制个性化的集成服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与客户交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便利。并非所有的客户都有相同的获利机会,不同顾客对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偏好,并且这些偏好是可以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的。因此,企业不仅仅要寻求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还应该寻求为客户提供他们所应该得到的服务。不断改善的信息技术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公司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式。第一,关于商品的数字化信息使单个商品派送到客户手中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客户单独订制其所需的商品成为可能。第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电子产品能依据它们所处的环境和它们被使用的方式自动调节它们的运作,自动升级,自动报告维修方式等。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它们能够在整个产品周期内明显地提高客户体验。个性化服务同时也包括了订货、取货时间的选择,允许顾客参与到商品特性和可靠性的选择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同时具有盈利性服务的基础在于合理运用市场营销和供应链信息来发现忠实的客户的新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服务效率。

六是从强调既定的资源能力到不断柔性化地根据环境来拓展资源和能力,亦即更加强调资源的动态性。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资源和行为的过程,其宗旨一方面是稳定既定的供需关系、结构与关系治理,保持供应链运行的可靠有效;另一方面是不断活化供应链组织方式与治理结构,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能不断进入到供应链运行中,从而提升网络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动态有效地拓展资源和能力也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需要探索的问题。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成效。应该说前三个方面是通过主、客体网络的构建和动态管理来寻求价值定位和价值创造,它们决定了供应链运行所带来的效益,而后三个方面关系到资源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其作用的程度决定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而效益和效率的均衡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模式(见图2—2)。因此,要重新解读供应链管理,可以从商业模式的视角来解析供应链运行的特点。图2—2 基于供应链的商业模式

供应链定位分析:把握客户的价值诉求而非仅仅需求

在供应链商业模式中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全面地把握客户的价值诉求。“价值”与“需求”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较大区别的概念。“需求”在心理学中是指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对维持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在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企业营销学中,需求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欲望是人类某种需要的具体体现,如饥饿产生的需要就是吃饭,购买欲望就是食品,而购买力是承担支付购买的能力。一般而言,决定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客户的收入水平、客户的偏好、客户的预期(对未来商品的价格以及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客户的规模等。而客户价值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概念,早在1954 年,德鲁克(Drucker)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绝不是产品,而是价值。尽管学者们都使用了顾客价值这一概念,却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解释。塞莫尔(Zeithaml)在1988 年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她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此后,不同的学者也给予了客户价值不同的定义,在众多的顾客价值定义中,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伍德拉夫(Woodruff)对顾客价值的定义,并在其定义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伍德拉夫通过对顾客如何看待价值的实证研究,提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使用情境下有助于(有碍于)实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产品属性、这些属性的实效以及使用的结果所感知的偏好与评价。该定义强调顾客价值来源于顾客通过学习得到的感知、偏好和评价,并将产品、使用情境和目标导向的顾客所经历的相关结果相联系。同时,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顾客价值进行了分类。谢思(Sheth)等人(1991)把客户价值分为五类: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价值(epistemic)和条件价值。弗林特和伍德拉夫(Flint,Woodruff,1997)则将其分为实受价值和期望价值。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虽然学者们对顾客价值的理解有很多,但都是从交换的角度来看待价值,并认同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客户价值”与“客户需求”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讲,在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与以实现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有着如下的差异(见表2—1):表2—1 客户需求与客户价值供应链运行的差异

第一,从交易的关注点看,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经营强调产品的属性符合客户购买的欲望和承受的能力。而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供应链运行不仅关注产品的属性,更强调属性效用和期望结果的实现。换言之,客户所呈现出来的欲望是有层次性的,对产品属性的要求只是客户欲望最基础、最直接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还有更高的属性效用追求以及潜在期望的实现。这之间的差别,正如一个故事所讲:一个电钻公司的领导在向所有管理者和员工发言时指出,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客户在购买本公司的电钻。这句话使得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感到错愕,因为市场的变化不可能如此快,而且一周前同样是这位领导在做市场财务报告时兴奋地谈到,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60%。正当所有人疑惑之际,这位领导继续道:“的确目前没有一位客户在购买本公司的电钻,因为在该市场中,有60%的客户在购买用本公司电钻钻出来的洞。”显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电钻的供应对于客户而言是一种表现出来的需求,即对电钻的需要。而实质上之所以该客户产生需求,是因为其内心渴望能很好地在墙上钻出他所期望的洞,后者是一种属性效用和期望表现。

第二,正是因为客户价值为基础的供应链强调客户内心真实的属性效用和期望,所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经营的交易形态表现为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此不同的是供应链管理是在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集成服务。这种集成服务不仅包括高质量的产品,而且也包括高质量的服务性、管理性活动,诸如设计(流程方案设计)、整个生产运营管理和综合性服务(物流和金融服务),亦即D(design)M(manufacture managing)S(services)一体化服务。

第三,在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模式中,客户是被动的服务对象,供应方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满足客户的购买欲望。而客户价值经营模式不同,最终的价值实现是由供应方和客户共同决定的。就如同范·德·哈尔(van der Haar)、隆(Ron)和翁诺(Onno)提出的模型中指出的那样,客户得到的价值是由供给方设计的价值和客户期望价值的差异决定的(见图2—3)。所以,客户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是简单的服务对象,而是供应链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与供应链经营企业一同构建了供应链运行的模式和方法,并且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产生价值。图2—3 范·德·哈尔、隆和翁诺提出的客户价值模型

第四,从服务的宗旨看,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供应链运行宗旨不再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是“帮助客户成功”,这两者的差异表现在,当企业提出“满足客户需求”时,其假定是客户存在即定的需求期望,企业采用各种经营管理行为使这种期望得以实现,甚至有所超越。而客户成功则有所不同,经营活动的起点不是客户既定的期望,而是致力于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的技能、知识和智慧支持客户的长远发展,从而推动、深化了客户的事业。或者说供应商在实现自我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客户建立了新的运营模式,拓展了客户发展的空间(宋华,2012)。

第五,从组织方式上看,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供应链不仅是序贯式的链状组织结构,更是以辐射式和星座式为特点的组织网络。一方面,整个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目标系统(过程),不仅要考虑其静态结构和联系,还要考虑其动态的因素,以及它和外部的交流。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跨越技术和市场来寻找和发掘机遇,不仅是“本地的”而且是“远距离的”( March J.G.,Simon H.A.,1958;Nelson R.R.,1982)。企业必须同时寻找它们所在商业生态环境中从核心到外围的关键资源、能力和知识,必须包含潜在的合作方,即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的客户、供应商、互补者等等。这种以企业主体为中心,联合外围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价值网络创造相关者的模式是一种辐射式组织方式。另一方面,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供应链作为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应从系统观角度来全面考虑创新中的各要素。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Hamel)在《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1990)也指出,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必须从产业层次上来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使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创新系统根植于一系列紧密相连的主要创新源,这些创新源通过动态的技术、服务转移和反馈机制,带动其他相关的创新,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概念表明一系列的产业被联结成一个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是以动态的、强大的技术经济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足为基础的。蒂斯认为这种互补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创新以积聚为特征或者存在“平台”的产业中(David J.Teece.,2007)。而这种互补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和范围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各产业板块间的协同专业化,我们认为这种以产业为基础细分层次并协同各业务创新的价值网络,是一种星座式供应链组织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