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8:59:40

点击下载

作者:陈梧桐,陈名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

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试读:

总序

韩建民 任文京《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是一套以中外著名江河为“传主”,以跨学科视野系统呈现中外著名江河历史发展的传记体丛书。这些“传主”有些是天然河流,有些是人工河流,但它们都在历史进程中与人类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深刻的联系,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们也即重新认识和理解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

江河孕育了人类文明。许多江河被人们称作“母亲河”,如黄河之于华夏文明,尼罗河之于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于古巴比伦文明,恒河之于古印度文明等。江河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要早,河流和民族的发展与兴盛息息相关。江河支撑着有机生命体,也支撑着人类社会,承载和积累了很多智慧和文化。许多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背后河流的支撑与催化,例如德国的莱茵河、英国的泰晤士河、法国的塞纳河,等等。这些河流的历史往往也是其所在国家历史的缩影。

江河是流动的,所以它本身就承载了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更带来了许多统一和融合的东西。直到今天,水运依然是重要的货运方式,我们的经济带依然是按照江河来命名的。中国的南北运河不仅曾是南北物资的集散通道,还对中华文明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运河的兴盛与繁荣也积累了大量的风俗雅趣、历史故事和深层文化。运河的历史也正是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史。

江河都是连心的,江河都是连亲的。江河有源头,有入海口。从源头到入海口的路途中,江河往往跨越许多国家和地区,因而常常被人为切分,不同的河段拥有不同的名字。然而,当我们给江河著史立传时,它被纳入整体的视野中,得以被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到了越南成了湄公河——这条河在不同国家至少有三个以上的称呼。类似地,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有1000多公里,流经多个国家。当我们为这些跨越多个国家的河流做整体研究时,全景的视角会让我们对它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有助于唤起不同国家人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对于国际上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促进意义的。

回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世界,可以发现那些自然存在的江河、湖泊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存在,也是人类生活的榜样。人们相信“上善若水”,相信水“润物细无声”。古人相信江河是有生命的,大概未曾想到今日世界上会有很多江河断流抑或消失。此套为江河立传的丛书还将引领人们反思科学技术与江河的关系,思考经济发展与江河保护的矛盾。那些被认为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物质文明积累的行为,在长时间无节制的实施之后,对江河意味着什么?进而对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这些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尽管前些年也有过江河传记的图书,但时代不同,内容也被赋予了新的角度。本丛书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以丰沛的史料为基础,复活江河的生命史。本次所选江河既有国内,也有国外,研究相得益彰,很有比较意义。系统地出版中外著名江河史传,在改革开放发展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生态保护制度,但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有赖公众的理解和参与。此套丛书即是将江河作为生命来对待,探讨人和江河的生态关系,思考人与江河之间历史性依存这一时代的新课题的产物。丛书的出版不仅有历史意义,还有现实意义。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在转变。今天,我们要保持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要更讲究生活和生存的质量,就要正视江河这一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元素。我们要追求江河在更高层次的地位和作用。江河不仅给了我们躯体和物质,还给了我们灵魂和精神,更给了我们修养和品位。现在,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保护失当,许多与江河相关的美好人文图景逐渐成了想象。江河不只是一个物理存在,还代表一种境界。今天,我们出版这套丛书,就是在呼吁历史的江河重现。

华夏五千载,江河万古流。《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的出版将是一个新的标志。江河是人类的母体,而图书恰恰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为江河立史立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让我们换个新的角度思考,更能让我们换个新的角度生活。历史在江河中跳舞,让我们期待《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的精彩!

自序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得益于水的滋润。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孕育于江河之畔。缺少了水,任何生命都将枯萎。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悠久辉煌的文明历史。

自西向东流淌奔腾在祖国北方大地上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摇篮。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就以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先民西侯度人,后来的蓝田人、北京人、陈家窝人、大荔人、丁村人、许昌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等,无一不是在她温暖的怀抱里繁衍生息。被后人尊奉为华夏始祖的炎帝、黄帝也在黄河流域留下了他们活动的印记。在中原黄土地上建立的夏王朝则开始主宰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此后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之一:夏、商、周、秦、汉、唐和北宋都在这里立朝建都;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这里形成;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资治通鉴》,许多不朽的辞章典籍在这里诞生;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大量重要科技成果的涌现也与黄河的哺育分不开。一代伟人毛泽东说得好:“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因此,黄河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具有极其崇高而神圣的地位,被尊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

黄河不仅是我们的母亲河,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正是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以她那劈山斩石、百折不回、汹涌磅礴、一往无前的雄伟气魄和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的恢宏气度,熏陶、濡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铸就了他们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性格。基于这种民族性格,数千年来,中华儿女不仅以勤劳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昌盛发达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以其血肉之躯,对黑暗与邪恶的腐朽势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一曲激昂雄壮的《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民族不能忍受压迫和侵略,勇于为争取自由、维护民族尊严而搏斗的英雄气概。正如毛泽东所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又是一条强悍暴躁、桀骜不驯的河流,她不仅带给中华民族欢乐和骄傲,同时也带给我们灾难和痛苦。多少年来,由于自然原因,更主要是人为的破坏,她频繁地发生溃决泛滥。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3000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决徙1593次,大的改道26次。每当决口泛滥,她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将两岸的一切无情地淹没在滔天的浊浪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黄河的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60多年来,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但洪水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20世纪70—90年代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黄河的洪水威胁仍然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一个心腹之患。

可以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黄河就与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渗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河不仅是一条流淌在中国北方黄土地上的自然河流,更是一个跳动着脉搏的伟大生命,一位哺育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塑造我们民族灵魂的伟大母亲。一部黄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一首悲壮激昂的歌。为母亲河树碑立传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从小生长在闽南晋江支流西溪的一段——蓝溪岸边安溪县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小学里就听到过《黄河大合唱》的颂歌:“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里发源……”从此在幼小的心灵里涌起了一股对这条母亲河的无限崇敬和景仰之情。1958年夏,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乘火车路过济南,从车窗外看到一条浑黄的大河,自西往东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流,第一次目睹了她雄浑壮阔的形象。当年秋冬之际,我被下放到革命圣地延安劳动锻炼,又得以在延水河畔聆听老乡诉说当年抗日、反蒋的斗争故事,并有机会参观枣园的领袖旧居和中央大礼堂旧址,感悟到黄河母亲在中国历史转折关头的伟大贡献。后来,我奉命到宁夏银川参加“四清”运动,暇时观览玉皇阁、西夏王陵等名胜古迹和仍在发挥灌溉效益的汉唐古渠,特别是漫步在黄河岸边,面对那汹涌澎湃的滚滚波涛,又进一步领略到母亲河那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再往后,几次开会或出差到过太原、西安、咸阳、兰州、济南、泰安、西宁、新乡、郑州等地,相继徜徉在黄河和汾河、渭河、大夏河、大汶河、湟水、伊洛河等众多支流的岸边,谛听那轻轻拍岸的涛声,更深刻地感受到母亲河里涌动的历史和文化、欢乐和忧伤。所有这些感性的印象,再加上在阅读史籍、研究史学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理性认识,最终促使我接受出版社的约稿,为母亲河黄河撰写这部传记。

为河流作传,对我来说是初次尝试,临开笔时感到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着手。几经斟酌之后,决定既把黄河作为一条自然河流,更当做一个历史巨人、一位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来抒写她那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一方面力求写出黄河形成、发育、演变的自然史,包括有人类活动以来河道的迁徙以及流域山川形胜的变化等;另一方面是更主要的,则力图展现黄河母亲哺养的中华儿女出世后在黄土地上创造的文明史,包括他们的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军事斗争、文化建设以及他们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表现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崇高荣誉、所蒙受的种种屈辱和深切痛苦,还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治理,等等。全书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描绘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连缀成一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以展示黄河形成演变的历史,表现我们中华民族从童年到青年到壮年的成长、壮大、成熟的风貌。希望广大读者借此走进黄河的深处,不仅观赏到她两岸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且能从那滚滚向前的波涛中领略她久远深刻的历史变迁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而激发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为黄河的进一步治理开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众所周知,现在的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的泥沙堆积起来的,这个冲积平原如今还在继续向海域延伸。黄河在历史上又多次发生过摆动改道,下游河道的摆动范围北抵河北、天津,南达江苏、安徽,除曾通过大清河、淮河入海,还一度由里下河区(江苏省淮河故道以南、里运河以东、范公堤以西、通扬运河以北地区)汇入长江,通过长江入海,整个冲积平原都受到过黄河摆动改道的影响。同时,就黄河对中华文明的缔造及其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而言,无论是水资源的泽惠还是自然灾害的贻患,都远远超出现今黄河流域的范围。为了反映黄河发展变化的真实历史和她的完整形象,本书所写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现今黄河流域的范围。这就是说,书中表现的黄河是一个历史的、地域的概念,而非严格科学定义上的“流域”概念。这一点是需要特别加以说明以提醒读者注意的。陈梧桐2018年8月5日改定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西路寓所

第一章 一个伟大生命的诞生

远古的地质运动与黄河的形成

中国有句成语,叫“沧海桑田”。这种沧海桑田的现象是地质运动的产物。地球上原先并没有黄河,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地质运动促成了黄河的诞生。

我们居住的地球同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一样,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一方面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主要是放射性物质蜕变产生的热能引发地球岩石圈的运动,使地层受到挤压、扭转、拉曳,产生歪曲乃至断裂,造成地面的隆起或沉降,或者出现水平方向的移位;另一方面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主要是太阳的辐射能和重力能,又促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破坏着地面的隆起部分,并将破坏后的产物搬运到低洼之处,把低处填平,或者堆起新的岩石。

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幔软流层以上和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这个岩石圈的运动对地球表面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岩石圈是怎样运动的?目前,学者大都采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经典的地质理论认为,大陆是固定不动的。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以“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为题的讲演,正式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1915年,他出版《海陆的起源》一书,对这种假说作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他认为,在距今3亿年的古生代,地球上只存在一块大陆,名叫冈瓦纳,位于南极的附近。后来在某个时期,这块泛大陆开始分崩离析,并且分散漂移开来。但是,老一代的地质学家认为他无法说明大陆漂移的动力,坚决不予承认。在一片反对声中,决心为科学献身的魏格纳踏上了艰苦的求证之道。在北极风雪茫茫的格陵兰冰盖之上,他怆然倒下,壮烈地以身殉职。

但是,科学并未因此而止步。1961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归纳海底运动的现象,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球内部的热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灼热的熔岩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就会在大洋中脊地壳薄弱的部位喷发出来,在两侧凝固为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的洋壳推动着先前形成的旧洋壳,缓慢地插入大洋两侧的大陆地壳,这样,大陆和海底便一起随着地幔之上的软流层漂移。不久,人们想起魏格纳的假说,承认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并用海底扩张说来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由于海底的扩张,推动了大陆的漂移。

1965年,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提出“板块”一词,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板块说。后人加以修正补充,形成现在的八大板块说,认为地球岩石圈主要存在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努比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这八大板块之间还镶嵌着阿拉伯板块、婆罗洲板块、可可斯板块、印度支那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华北板块、纳兹卡板块、鄂霍茨克板块、菲律宾板块、斯科合板块、索马里板块等14个小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地幔的软流层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而运动,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在不断的撞挤和张裂过程中,有些古老的岩层消失了,有些新的岩层诞生了,造成地面的升降起伏,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象。

就是在地球岩石圈的不停的运动之中,华北地台大约在17亿年以前隆起了。随后,它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早而且面积最大的一块古陆。此后,华北地台两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到二叠纪(距今28500万年至23000万年)再次抬升,重新露出水面。

接着,在侏罗纪(距今19500万年至13700万年)与白垩纪(距今13700万年至6700万年)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与现今山西高原原本连为一体的今华北平原地区转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片大平原。山西高原陆续抬升,形成了东低西高的局面。进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700万年)时期,又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促使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受到这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山西高原产生了两条近乎平行的大断裂带,从北向南穿过高原的中部。断裂带的断块程度不一地向下陷落,形成狭长的槽谷。槽谷的南端与关中所处的沉降带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后来,一些抬升的山脉受到风化剥蚀,逐渐夷平,成为高原;下沉的盆地则贮积起水,成为湖泊。此后,这个地区先后经历两次规模较大的冰川活动,气候变得寒冷干旱,那些大湖逐渐萎缩,或被分割成许多小的湖泊,形成若干个大型湖盆和许许多多小的湖泊及湿地。地面上的流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逐渐汇聚到古湖盆当中,并发育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内陆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一条流水从这里向东南流淌,由于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与巴颜喀拉山南北夹峙,它便流向当时正在下沉的今若尔盖草原地区,形成古若尔盖湖。源出于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另一条流水,则在两山的峡谷中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流淌,汇集到今青海共和县的古盆地。古共和盆地的东面,当时另有一条流水,沿着拉脊山南麓的峡谷向东流进今甘肃,经过今日的兰州后,北折流向今宁夏地区,至贺兰山旁汇集到因断层陷落而产生的银川盆地,形成古银川湖。东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缘又有一条河流经由一连串的小湖泊,注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东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中条山。山脉东侧的流水由于受到山东丘陵的阻挡,则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东流注入大海。这样,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部的山东丘陵,便逐渐形成了四段各有源头、互不连接的河流。古黄河就是在这些独立的水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

在地质年代第四纪(始于距今250万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万年前后,这个地区冰川融化,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涨,流水的冲刷下切作用不断加剧,使下游日益向下延伸。此时,中国中西部的高原继续处于上升的阶段,益发加强这种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终于将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打通,使各个封闭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独立的河段连接起来,古黄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过,此时的古黄河还是一条内陆河,其东端止于浩瀚的三门古湖,因为东面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黄河继续以顽强的毅力,发挥其溯源下切的侵蚀作用。当上游的来水大量进入三门古湖,水位升高,超过三门地垒的高度,湖水就向东漫流,并不断下切。经过漫长的岁月,她终于切穿三门峡,流入华北平原,而与中条山东侧的流水连接起来,浩浩荡荡地向东奔流,投入大海的怀抱。一个伟大的生命从此诞生了!三门峡(彭山 摄)

黄河最后冲过三门峡、全线连接贯通的具体年代,学者的意见不一。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即当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这条大河已经连接起来。不过,此时她的下游是从河北东部穿流而过,东入渤海。以后下游的河道曾发生过几次变动迁徙,变为绕山东丘陵之南入海,但上游的河道则已基本定型。而且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延伸的属性,她的上源和下游仍在继续延长,最终形成今天的面貌。

今日的黄河,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是长度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她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流域面积达75.3万平方千米。如果加上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千米,则为79.5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国土面积的8.3%。黄河流域现有耕地1627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0.23公顷,是全国农村人均耕地的1.4倍,流域内现有林地3020万公顷、牧草地2793万公顷。林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牧草地主要分布在上中游。黄河流域至2012年总人口为113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据1956—2000年系列统计,流域内人均水量473.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2%;耕地亩均水量230立方米,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5%。考虑到还要远距离地向流域外的地区供水,实际上人均、亩均占有的水资源数量就更少了。此外,黄河流域还有可开采的地下水112.21亿立方米(含内流区的8.74亿立方米)。

河源高悬云天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进酒》中这一传诵千古的诗句写出了黄河源出西部高原,一泻千里,东流入海的雄伟气势。由于西部高原海拔很高,上接云天,黄河从这里发源东流,就仿佛是天上的银河倾泻下来似的,所以有人说她是“高源云外悬”。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人们对她的源头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是,由于那里距离中原地区较远,而且海拔很高,人迹罕至,古代的人们只能根据传闻作出种种猜测。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古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昆仑描绘成一座非常高大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山、仙山,上面住着一个戴着首饰、长着虎齿、拖着一条豹尾的半人半兽的西王母,掌管瘟疫刑罚。战国时成书的《穆天子传》则将西王母说成气象雍穆的天帝之女。传说,周穆王西游时还见到过这位西王母。到了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西王母又成了掌管不死药的吉神,传说射日除害的英雄人物羿曾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药,还未来得及服用,他的妻子嫦娥就偷偷服下,变成神仙,飞奔入月,化成了月精。道教兴起后,西王母又被奉为女仙之宗,居昆仑之丘,掌管着不死药和“三千年一着子”的仙桃。昆仑成了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个中心。“河出昆仑”的说法产生之后,许多人深信不疑。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审慎态度,如与《山海经》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另一部地理著作《禹贡》,写大禹治水时就只写他“导河积石”,即从积石山开始治理水患,而未写黄河究竟源出何处。这里所说的积石山,指的并不是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阿尼玛卿山,而是指今甘肃临夏西北、青海循化东南的积石山,一般称“小积石山”,那里距离黄河的源头尚有很远的距离。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穷河源,回长安后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河源出于阗”的报告,说:“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今黑海或里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今罗布泊)。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原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汉武帝便按照古人的“河出昆仑”之说,“命河所出山曰昆仑”,意为“河源之山”。东汉时,中西交通更加频繁,有关西域的见闻日益增多。班固根据这些见闻,特别是其弟班超出使西域的见闻,在《汉书·西域传》里又将“潜流复出”说进一步发展为“伏流重源”说,认为“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山(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昆仑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其水亭居(静止),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积石山(彭山 摄)

魏晋时期,中原人民与崛起于青海和新疆南部的吐谷浑有着密切的交往,从吐谷浑那里逐渐了解到黄河的源头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晋代张华的《博物志》首次提出了“源出星宿”的说法。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观王杨雄和宇文述等统帅大军平定吐谷浑后,在吐谷浑故地设置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东南)等四郡,用“河源”作为郡名,显然是对黄河源出青海南部的一种确认。不过,当时还没有弄清河源的确切地点,故《隋书·地理志》在河源郡下注曰:“有曼头城、积石山,河所出。”这里的积石山指的是阿尼玛卿山,黄河实际上只是从这座山下绕过而已,其源头应在河源郡西边的另一座山脉。

隋朝末年,吐谷浑乘中原大乱重新崛起,不时骚扰内地。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兵出击。侯君集、李道宗所率的一路大军曾“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这里的柏海是指今扎陵湖,星宿川指此湖西面的星宿海。不久,吐谷浑为雄踞于西藏的吐蕃所灭。吐蕃王松赞干布(藏名弃宗弄赞)几次向唐朝求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命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入藏与之成亲。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这是中原地区的人到达星宿海及扎棱湖、鄂陵湖最早的几次记录,史书虽说他们“观河源之所出焉”,其实还是没有到达真正的河源地。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派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刘元鼎等与吐蕃会盟。“是时元鼎往来,渡黄河上流,在洪济桥西南二千里,其水极为浅狭,春可揭涉,秋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鏊,河源在其间。”洪济桥在今青海共和县南边的黄河岸边,三座山中间的那座山,据《新唐书·吐蕃传》的记载,名“曰紫山”,就是今日的巴颜喀拉山。这说明唐代的人已经知道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但他们还是将此山指认为“古所谓昆仑者也”,而且也未能弄清河源究竟出自巴颜喀拉山区的什么地方。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首次将西藏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招讨使都实奉元世祖之命,三入吐蕃探寻河源。都实的弟弟跟随他一起探察河源,曾向翰林学士潘昂霄透露考察的过程,潘昂霄据此撰写《河源志》一书。书中说,根据都实一行的探察,“河源在土蕃朵甘思(今西藏昌都地区东部与四川甘孜自治州西北部)西鄙,有泉百余泓,或泉成潦,水沮洳(低湿)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弱不胜人,逼视勿克,旁履高山下瞰,粲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群流奔辏,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刺脑儿”。“火敦脑儿”与“阿刺脑儿”都是蒙古语,“火敦脑儿”意为星宿海,“阿刺脑儿”意为花海,所指的二巨泽即扎陵、鄂陵两个姊妹湖。书中接着指出,河水从二巨泽继续向东奔流,又汇合了来自西南、南方、东南方向来的三条水流,水量逐渐增大,始称黄河。与此同时,地理学家朱思本得到元朝帝师所藏的藏文图书,从中找到有关河源的资料,译成《河源志》一书。书中指出:“河源在中州西南”,“水从地下涌出如井。其井百余,东北流百余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这两本《河源志》内容互有详略,但都认为河源是在星宿海西南七八十里或百余里的地方,星宿海并不是黄河的源头,而只是一个“加油站”,这种说法更加接近事实。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南京大天界寺高僧宗泐出使吐蕃,招谕阿里地区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和巴者万户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冬,宗泐衔命西行,途中曾路过河源,饮过河源水,并在那里的山中过夜。完成使命返回京师后,宗泐撰写了一部《西游集》,记述沿途的所见所闻。此书在清代已失,但他途经河源地区所作的《过河源》诗至今犹存。在诗序中,宗泐对河源地区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并首次阐明黄河与长江源头的关系,指出:“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藏)人呼黄河为抹处,牦牛河为必力处,赤巴者,分界处。其山西南出之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这里所说的抹必力赤巴山是指巴颜喀拉山,牦牛河指今长江上游通天河,说明巴颜喀拉山既是黄河与长江上游通天河的共同发源地,也是黄河与通天河的分水岭。诗序还批驳了“河出昆仑”的错误说法,指出:“中国相传以为(黄河)源之昆仑,非也。昆仑名麻剌……番书载其境内祭祀之山有九,此其一也。”遗憾的是,宗泐的正确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人仍然继续弹着“河出昆仑”的老调。

清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治理黄河,决心“探河源以穷水患”。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清圣祖玄烨命侍卫拉锡及内阁侍读舒兰等人往探河源。但是,他们只走到星宿海未再前进,并没有寻到河源。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黄河在河南青龙冈决口泛滥,清高宗弘历命侍卫阿弥达赴西宁祭告河神,探寻黄河真源。阿弥达这次走到星宿海,见到三道溪流,“自北面及中间流出者,水系绿色;从西南流出者,水系黄色……西面一山,山间有泉流出,其色黄。询之蒙、蕃等,其水名阿勒坦郭勒,此即河源也”。他又循阿勒坦河上溯,在星宿海以西三百里处找到噶达素齐老山,认为那就是阿勒坦河的源头。阿弥达的考察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将河源推移到星宿海以西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的某座山峰。不过,他所说的噶达素齐老乃是一块孤立挺拔的岩石,并不是一座重要的山峰。而且,他所撰的《河源纪略》一书也还沿袭“河出昆仑”的传统观点,说黄河源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流经罗布泊后潜入地下,至青海再冒出地面。黄河的正源问题仍有待后人的探索。

对黄河源头展开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并真正穷尽河源,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

1952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了一支黄河河源查勘队,对河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并访问了世世代代在当地游牧的藏族牧民。藏民习惯上将流入星宿海的三条河流自北向南分别称为“扎曲”“约古宗列渠”“卡日曲”,而把夹在中间的那条约100多千米长的约古宗列渠称为“马曲”,把其上游部分叫做“马曲曲果”。“马曲曲果”是藏语黄河源头的意思。黄河河源查勘队根椐藏民的传说,沿着约古宗列渠西行,寻找黄河的源头。这次考察历时4个月,行程约万里,查明约古宗列渠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中部雅拉达泽山东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西南缘。在那里,从地下涌出的许多泉水汇成细流,串连盆地中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成一条宽2~3米的小河,缓缓地流淌在约古宗列大草滩上,向东流经马涌滩,注入星宿海,在巴颜与欠山的北侧同卡日曲汇合,再向东注入扎陵、鄂陵两个姊妹湖。黄河水利委员会认为,历史上所指的约古宗列渠即马曲,是黄河正源。

不过,有人对此持有疑议。注入星宿海的三条河流,除北边的扎曲长70千米左右,流长远不及其他两条河流,水流量也不大,经常处于干涸状态,从未有人把它当做黄河的正源外,也还有人将最靠南边的卡日曲视为黄河的正源。据考证,明代宗泐出使吐蕃,过河源区,夜宿的山中就在卡日曲河边。清代阿弥达确认的黄河正源阿勒坦河也是卡日曲。时至今日,当地藏民中还有人把卡日曲当做河源看待的。于是,1978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查勘队、南京地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湖泊查勘队再次前往河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与此同时,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也邀请有关单位组成一个考察组,深入河源地区进行考察。他们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后,认为黄河的正源应是卡日曲。因为从长度看,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渠长25千米;从三条河流汇合处看,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渠大一倍多;从源头的出水量看,卡日曲的泉水比约古宗列渠旺盛,旱季仍不干涸,约古宗列渠在旱季河床多干涸;从流域面积看,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渠大700多平方千米;从历史文献看,古人把卡日曲作为入藏孔道的记载较多,却不把约古宗列渠作为入藏的孔道。对于这种不同的看法,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研究,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于1985年作出答复,仍确认约古宗列渠即马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马曲曲果,即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当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黄河河源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不过,经过多次实地查勘,人们对源头地区的面貌毕竟有了真实的了解。据考察,在黄河的上源,不论是被确认为正源的约古宗列渠还是卡日曲和扎曲,三条河流都是源出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因此当地的蒙古牧民就总称这三条河为“古尔坂索尔马”。约古宗列盆地是一个多水的草地,面积约150平方千米,海拔4500米。盆地周边多为山岭丘陵,各地涌出的地下泉水都向那里汇聚,贮积在一些低洼的地方,形成众多的湖沼和一条条宽狭不等的细流。这些细小的水流就是卡日曲、约古宗列渠和扎曲的源头。所以,这个约古宗列盆地就成为大家公认的黄河发源地。

那么,作为黄河之宗的那些细小的泉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来自约古宗列盆地南边的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是昆仑山脉向东延伸的部分。山上终年积满皑皑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消融之后,慢慢渗入地下,再逐渐涌出地面,成为黄河和长江常流不断的泉源。其中,在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涌出的泉水汇聚到约古宗列盆地,成为黄河的源头,在南麓涌出的泉水则成为长江上游通天河的源头。两大水系只有一岭之隔,可谓是近在咫尺。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可以说是巴颜喀拉山哺育出来的一对孪生姊妹。马曲(彭山 摄)鄂陵湖(费金成 摄)

约古宗列盆地的细小水流最后逐渐汇合到一起,顺着一条宽约千余米、深不足1米的明显河道,缓慢地流入星宿海。这个“海”实际上也是一个盆地。它比约古宗列盆地低200米左右,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几千米至十几千米不等。盆地中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在天高云淡、月色清朗之时,从高处往下望去,恰似繁星闪烁。黄河就从这些湖泊中穿流而过,看不出哪里是主河道。蒙古语把这个盆地称为“火敦脑儿”,即星宿海,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不过,当地的藏民却把星宿海比作孔雀展开的尾屏,而把穿过星宿海的黄河叫做“马曲”,意思是孔雀河。

黄河流经星宿海这个中转站,再往东流淌时已经变成一条清澈的小河,水大时河面宽至约50米,深达一二米,再往东流20多千米,便注入扎陵湖与鄂陵湖。这两个湖泊的海拔在4260米以上,皆呈宝葫芦形状,中间隔着巴颜朗马山,由黄河的20千米水道连接在一起,像一对孪生的姊妹。扎陵湖平均水深9米,最大水深13.1米,蓄水量47亿立方米。黄河从西南方向流来,将泥沙带入湖中,遇到风起浪涌,泥沙从湖底泛起,湖水呈灰白色。鄂陵湖比扎陵湖要深,平均水深约17.6米,最大水深可达30.7米,蓄水量108亿立方米,进湖泥沙较少,湖水呈现青蓝色。两湖的水面面积虽然不算太大,扎陵湖526平方千米,鄂陵湖610平方千米,但两湖的水面海拔高度却达到4200米左右,比《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被认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南美洲的的的喀喀湖还要高出300多米。每当春季来临,岸边草泛青绿,花洒荒滩,藏民驱赶着牛羊来此放牧,大雁、棕颈鸥、鱼鸥、赤麻鸭等南来的候鸟在湖中的小岛上互相追逐,在湖面上上下翻飞,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黄河源头纪念碑(费金成 摄)

黄河通过两湖,由鄂陵湖的东北流出后,折向东南,流至玛多。有人把从黄河源头直到玛多的这段黄河总称为河源段。事实上,从黄河源头直到玛多,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盆地。其间地势虽有起伏,但东西的高度相差不大,因而水流滞缓,河宽而浅,在一些地段水流分散,河汊很多,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明显的干流,而一些低洼的地方则积满各处的来水,不断为黄河提供水源的补充。因此,我们在广义上也可以把巴颜喀拉山北麓这个低洼的盆地看作黄河源头。1986年9月,青海省玛多县人民政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南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的措哇尕泽山顶竖起一座“黄河源头纪念碑”。碑身由青铜铸就,3米高的两只牦牛角直抵蓝天白云,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

横跨三大阶梯

黄河流域位于东经95°53′~119°05′、北纬32°10′~41°50′,其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因此,黄河自河源地区流出后,尽管因一波三折、几多弯曲而有“九曲黄河”之称,但她总是朝着东方流去,最后奔向大海的。

中国的大陆自西向东倾斜,沿着两条边界陡然跌落,形成三级阶梯。第一条边界自祁连山迤逦转折向南,至滇西的横断山脉一线,即青藏高原的前缘。这条边界以西的地区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分布在上面的山脉峰峦的海拔高度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边界以东地区大部分为高原和盆地,地势骤降,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第二条边界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至滇东高原的东侧,边界以东多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区。黄河流布在中国大陆的三大阶梯上,整个黄河流域的地势自然也就形成青海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下游冲积平原三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

最高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这里有三座自西北走向东南的山脉:北面的祁连山将青海高原与内蒙古高原隔开,南面的巴颜喀拉山则成为黄河上源与长江上游通天河的分水岭,而阿尼玛卿山横亘在两山之间,它那海拔6282米的主峰玛卿岗日便成为黄河流域的最高点。黄河流经玛多后,绕阿尼玛卿山南麓,向东南方向流去。穿过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500千米的高寒山区之后,因受岷山阻挡又折向西北,流过诺尔盖草原北部,与白河、黑河汇合,到达甘肃玛曲。然后沿阿尼玛卿山北麓,向西北再流入青海省,形成第一个巨大的河曲。在青海湖南面,黄河又折向东北,穿过青藏高原的边缘而进入黄土高原,形成第二个巨大的河曲。黄河在这段流程中拐了两个大弯,呈现出一个巨大的S形。“S”形的黄河(彭山 摄)

第二级阶梯以太行山、崤山与熊耳山为界,海拔1000~2000米。黄河在青海湖南面折向东北,穿过青藏高原的边缘后便进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西起青海的日月山,东抵太行山,北至长城,南界秦岭,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的大部或一部分,面积41万平方千米。其东缘太行山,最高岭脊海拔2000~4500米,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与海河流域的分水岭。南缘的秦岭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向东延伸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则是黄河与长江、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黄土高原并不是一块平整的高原,而是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岭与陷落盆地组合而成的高地,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高原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土沉积层,其厚度一般在50~100米,有的地带,如六盘山以东至吕梁山西侧,厚度达到100~200米,而兰州竟达到300米以上。无论就黄土覆盖的面积还是厚度而言,都堪称是世界之冠。这块浩瀚的黄土高原是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逐渐形成的。原来,黄土高原西北面的亚洲内陆存在着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流沙滚滚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这片不毛之地,温差变化很大,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导致崩解。经过长年累月的崩解,这里遍地散布着粗细不均的岩石碎屑。自250万年前第四纪初以来,由于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迅速抬升,挡住了印度洋温暖季风的北上,而蒙古高压气团又在不断增强,形成了干燥寒冷的西北气流,由西北向东南运动。随着西北气流的运动,亚洲干旱内陆的岩屑便被挟带着向东南飘洒。其中,粗粒的岩屑较重,飘洒的距离较近,纷纷掉落在戈壁东南的外围地区,成为沙漠、沙地;细粒的岩屑较轻,飘洒的距离较远,便降落在沙地的东南地区,逐渐堆积成现在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刘刚 摄)

黄土高原的黄土呈灰黄、红黄色,颗粒比较均匀,既不呈沙性,也不黏重,且多孔隙,渗透性强,便于植物的根系向下生长。在古代,这里的草本植物长得比较茂盛,土壤中的腐殖质较多,腐殖层较厚,加上黄土结构比较疏松,对使用石器等较原始的生产工具的古人类来说也比较容易耕作。所以,黄土高原便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并在很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正由于黄土疏松、渗透性强,它的抗风蚀、水蚀的能力也就弱。经过流水和风力的长期侵蚀,整个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地面支离破碎,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黄土高原正值黄河的中上游干流河道河段,这段干流河道长达3472千米,约占黄河全长5464千米的63.54%。黄河水系是黄土高原形成的动力,而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又把它染成了黄色。

黄河进入黄土高原后,在甘肃刘家峡汇纳了大夏河和洮河。洮河每年向黄河输入2900万吨泥沙,黄河开始挟裹着泥沙向东流动。到兰州以下,黄河沿着黄土高原的西北缘向东北流去,沿途接纳祖厉河、清水河,出黑山峡后进入宁夏平原,沿贺兰山北上。宁夏平原又叫银川平原,它是由黄河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也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大冲积平原。这里气候虽然比较干旱,但得益于黄河之水的灌溉,又有贺兰山以其高大魁梧的身躯为之阻挡腾格里沙漠以及高天寒流的入侵,自秦汉起就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区,早在明代便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黄河穿过银川平原,到石嘴山继续向北,进入内蒙古,在鄂尔多斯高原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游动,西侧是沙漠,东侧为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为库布齐沙漠,东南为毛乌素沙地,东部多草原,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一派与宁夏平原河渠纵横、稻花飘香迥异的景色。黄河出黑山峡(彭山 摄)贺兰山下的黄河(彭山 摄)

在内蒙古的磴口,黄河向北进入河套平原,至临河市受到阴山的阻挡折而东行,到托克托的河口镇,结束了其上游的流程。在河口镇,黄河受到大山的阻挡,遂掉头南下,沿晋陕峡谷南流,进入黄土高原的东部。这样,黄河自宁夏沿贺兰山北上,至托克托的河口镇掉头南下,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弯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河套”,河套平原因此而得名。河套平原也是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它以包头市西面的乌拉山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面称后套,东面称前套。由于有黄河的灌溉之利,河套平原也成为盛产粮食的富饶之地,人们称赞说“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沿吕梁山西侧南下,进入中游的多沙粗沙区。这个区域的面积达7.86万平方千米,包括陕北、晋西、内蒙古南部和甘肃东部的44个县,其中55%的多沙区集中在陕西省。大量泥沙,特别是粗泥沙,通过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泾河、渭河、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汾河、涑水河竞相泻入黄河,使河水的含沙量剧增,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其中,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占到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淤积泥沙的将近一半。大量泥沙,特别是粗泥沙泻入黄河,使河水如牛负重,行进艰难。然而,无坚不摧的黄河仍以顽强的毅力,将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至潼关遇到秦岭的阻挡,又折而向东,走出第二阶梯,进入第三阶梯。

第三阶梯为太行山、崤山、熊耳山以东直至海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黄河在潼关绕了一个大弯,向东穿过中条山与崤山之间的晋豫峡谷,出峡谷后经小浪底至郑州桃花峪,流过一段低山黄土丘陵区,结束了中游的流程,然后便进入下游冲积平原。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豫东、豫北、鲁西、鲁北、冀南、冀北、皖北、苏北等地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这是黄河由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的,也是黄河最大的一块冲积平原。冲积扇的顶部沁河口海拔100米左右。整个平原地势平缓,略微向海洋方向倾斜。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冲积平原周边的山麓已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之后,这块坦荡的大平原更进一步得到开发,成为中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到达海口之前,黄河便迸发出所有的力量,气势磅礴地直奔大海。如在洪水季节,滔滔浊浪劈开万顷碧波,直冲入几十千米远的海洋深处,形成一股壮观的“出河溜”,发出雷鸣般的巨响。黄河的万里征程至此终告结束。

黄河自西向东,穿越中国的三大阶梯。三个阶梯复杂多变的地形固然制约着黄河的流向与流速,影响着黄河的活动;同时,黄河的活动本身也反过来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地貌的形态。

众所周知,河水对地面具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这种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使黄河流经的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在黄河流过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由于海拔很高,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峡谷。特别是当黄河穿过青藏高原的边缘进入黄土高原时,由于两个地形单元的高度非常悬殊,落差大,水流急,经过河水数十万年的冲刷侵蚀,再加上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便形成了一系列的峡谷和瀑布,著名的有野狐峡、龙羊峡、李家峡、松巴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等20多个峡谷。龙羊峡是其中最为壮观的峡谷,它在青海共和县境内,海拔2600米,两侧的高原面更在海拔4000米以上。两岸峭壁陡立,站在岸边向下俯视,黄河就像是刻刀在谷底划出的一道细线,蒙蒙的水汽升腾而上,哗哗的水声隐约可闻,令人感到心惊肉跳、头晕目眩。这些峡谷由于落差巨大、水流湍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壶口瀑布(张飞天 摄)

晋陕峡谷与晋豫峡谷也是如此。晋陕峡谷从河口镇一直延伸到禹门口,全长725千米,落差300多米。常在这段峡谷河段航行的黄河艄公有句口头语:“上有天桥子,下有碛流子。”“天桥子”指的是位于陕北府谷与晋西北保德两县之间的天桥峡,长达20千米,河道狭窄,水流激荡,枯水期河面宽仅30余米,冬季积冰成桥,河水在冰桥下滚滚而过,发出雷鸣般的涛声,故有“天桥”之称。“碛流子”指的是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交界处的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最险峻的瀑布。黄河从岩石的河床上侵蚀出一道仅有30~50米宽的深槽,自上而下倾泻而出,犹如一个巨大的壶口向外倾倒着奔腾的河水,形成一道数十米高的飞瀑。浪花四溅,响声震天,冲击着人们的心怀。晋陕峡谷最南端的龙门距壶口约65千米。龙门山与梁山在这里互相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黄河通过峡谷时宣泄不畅,在洪水季节,峡口中的水位迅速壅高,而出了口门,河谷突然变宽,水流通畅,水位骤然下降,形成明显的水位差,呈现一幅“龙门三跌水”的奇妙景观。古代人们对龙门的这种自然景观感到不可思议,把它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道峡口,所以龙门又被称为“禹门”。

晋豫峡谷是黄河的最后一段峡谷,西起三门峡,东至河南孟津,全长约150千米,谷底宽200~800米,其中以三门峡最为著名。这里两岸的岩石突向河中,使河谷变得十分狭窄,在狭窄的河谷上方又巍然屹立着两个岩石小岛,把湍急的河水分成三股,人称“鬼门”“神门”“人门”,“三门峡”之名即由此而得。峡口的下方还有一座高出水面20多米的高大柱石矗立河口,人称“中流砥柱”。黄河湍急的流水分成三股,在峡口汇合成一股滚滚激流,咆哮着冲向中流砥柱,发出震天撼地的巨响,激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急速向前奔流。然而,无论狂涛恶浪如何冲击咆哮,中流砥柱始终岿然不动,不被淹没。这种坚强刚正、不屈不挠的性格正是黄河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的象征。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歌颂说:“黄河中流——树万古不朽民族脊梁。”古人传说,三门峡也是大禹劈石开凿而成的,故也称之为“禹门口”,和龙门的禹门口遥相对应。黄河中游的这些峡谷也同上游的峡谷一样,由于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

当黄河通过晋豫峡谷,到达河南孟津,出宁嘴峡,进入中国最低一级阶梯的平原地区后,由于地势比较平坦,再也不受峡谷的约束,河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从宽300米剧增至宽3000米,最宽处的河南长垣大车集河道,两岸相距达20千米。流速因此大大减缓,泥沙一路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这个河段,滩面一般高出堤外地面3~5米,部分河床甚至高出堤外地面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因此,黄河下游常常出现决口泛滥的现象,造成河道游荡摆动,迁徙不定。正因如此,黄河下游支流极少,较大的支流仅有三条而已。到了河口地段,黄河将沿途淤积所剩的泥沙大量输入大海,淤积在口门附近和三角洲海域,形成陆地,使河口不断向海中推进,河道不断向前延伸。据统计,黄河每年平均输入河口的泥沙约达16亿吨,最高时为33.6亿吨,从1855年大改道直到1984年的130年间共填海造陆2530.4平方千米,形成一片平坦开阔的新陆地。中流砥柱(岳青云 摄)

黄河流经的三大阶梯,地形多种多样,既有山地、高原,也有盆地、平原和丘陵,而几种地形又往往互相交错。因此,三大阶梯的高度并不是呈均匀递降的状态,黄河也不可能笔直奔流,而是经过许多的曲折,并以一个大“几”字形呈现在中国的大地之上。据测算,从黄河发源处到大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2160千米,而黄河的实际长度却是5464千米,是直线距离的2.5倍以上。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黄河总是以她顽强的毅力,劈开重重山岭,冲破种种障碍,以摧枯拉朽之势向东涌流,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从古代起,黄河的这种坚忍不拔、奋勇拼搏的精神就极其有力地鼓舞和激励着她所哺育的中华儿女,并融入到他们的血脉之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汇聚百川,东流入海

黄河的干流从河源区流出后直到入海的河口,依据区域地质环境、河谷地貌特征、水资源条件、流域社会状况、治理开发要求等各种因素,分为上、中、下游三大段。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源头开始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是黄河的上游,干流河道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的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干流河道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桃花峪以下是黄河的下游,干流河道长786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黄河还拥有众多的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一级支流有76条,43条汇入上游干流,30条汇入中游干流,只有3条汇入下游干流。

黄河上游是全河最长的河段,也是汇注支流最多的河段,成为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区。黄河的水量有61%来自兰州以上地区,这一河段的支流以湟水最为著名。湟水(费金成 摄)

湟水发源于青海湖东北海晏县大坂山南坡,向东南流经西宁市,沿途汇合大通河等支流,在甘肃永靖县上车村注入黄河,全长374千米,流域面积32863平方千米。湟水的河谷地带覆盖着一层深厚而肥沃的黄土,又因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降水量较多,加上有河水可供灌溉,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成为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民族活动的最西部地区。日月山(彭山 摄)

湟水源头的大坂山附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是个宜农宜牧的地方,有金滩、银滩之称。青海湖东南的日月山古称赤岭,它把外流区的湟水流域与内流区分开,山以西是一片开阔坦荡的草原,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山以东适于农业生产,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农耕民族的定居地。今天的日月山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线。在古代,日月山是羌中道、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内地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受阻之后,绕道青海的又一条丝绸之路也经过这里。唐代,这里成为唐与吐蕃的分界,双方常在此地开展茶马互市。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就是通过这里西行的。据说,她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离开长安时,唐太宗叫工匠用黄金铸造了两面能照见中原河山的日月宝镜送给她。文成公主来到此地,在山上往西一望,见到一片莽莽苍苍的雪山草原、帐篷牛羊,勾起思乡之念,拿出日月宝镜一照,现出长安城里的繁华街景、八百里秦川的烂漫春光,不觉恋恋不合,潸然泪下。她马上想起自己肩负着促进汉藏和好的重任,便将日月宝镜扔到地上,毅然踏上吐蕃的地界。只听“咣当”一声,两面宝镜落地之时,那里竟隆起两座高高的山岭。后人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就称之为日月山。又传说,当文成公主跨入吐蕃地界时,不觉失声痛哭,点点泪滴霎时化成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淌,引领她向西行进,于是便有了这条倒淌河。还有人说,这条河原本就有,只是不向西淌,而是往东流的。文成公主当年走到这里,仰天长叹:“天下河水尽向东,唯我一人却向西。”话音刚落,河水突然转而向西流淌。公主大为惊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便义无反顾地向西行进。从此,人们就称这条河为倒淌河了。

湟水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众多民族交会融合的地区。历史上,羌、月氏、吐蕃、吐谷浑、蒙古等族都曾向这里迁移。现今,这里的居民除汉族外,还有藏、回、土、东乡、撒拉、蒙古等诸多民族。各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这里交叉并存、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是一座负有盛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因该地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原先建有纪念宗喀巴的宝塔,故而得名。整个寺院的主体建筑是大经堂和大金瓦寺。大经堂呈藏式双层平顶式,屋顶装饰着金轮、金幢。殿内深13间、广13间,可供3000名僧人打坐诵经。大经堂后边是金碧辉煌的大金瓦寺。寺高19米,是藏汉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底层墙面用碧绿的琉璃砖砌成,近似藏民的碉堡墙,上面两层为藏式或汉式的建筑,屋顶皆覆以金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四射、灿烂夺目。殿中耸立着一座2丈多高的宝塔,供奉着宗喀巴像。西宁东关的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地处西宁东关大街的中心而得名。整个大寺采用汉式四合院布局,院落循序渐进,建筑物重重叠落而又井然有序,突出主要建筑的高大雄伟的气势。主体大殿外形为汉式的殿宇结构,大殿四壁青砖到顶,殿顶呈凤凰单展翅式,脊顶中央竖立三个金碧辉煌的镀金鼎。大殿内部雕梁画栋,熔阿拉伯、波斯和中国古典图案纹饰于一炉,可容3000余人在此进行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圣龛”(即米哈拉布)朝向圣地麦加。这种建筑风格成了全世界伊斯兰建筑的独有特色,而与其他地区的礼拜寺建筑区别开来。西宁东关塔尔寺(孙旭东 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