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经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5:15:0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志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方经纬

医方经纬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中医处方要领,从理论上探究制方立法的思维模式及配伍权变的法度轨迹,揭示中医处方的结构框架。下篇为方剂例释,精选历代经方、验方之精粹,从方义、功效、临床应用、配伍及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

本书以纵横分析的方法,深入浅出加以论述,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供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及从事中药与方剂研究者阅读参考。

齐序

中医典籍浩如瀚海,其中方剂更是无穷尽数,历代医家,其盛誉医坛而垂范于后世者,无不精究方术,集心血结晶于方剂,故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一生研制318方,成为一代制方之医圣。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序》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道出了医家疗病之根本。 因此,方剂之学问,实中医之学问矣。

是书在千变万化方剂的“中国套箱”(Chinese Box)迷宫中,以纵横分析的方法,切入其千丝万缕之交结中,剖析界定其经纬纲纪,将中医处方的结构框架,化裁权变的规律揭示出来,如离照当空,阴霾散尽,为后习此术者,构建了攀登辉煌殿堂的阶梯。是书集方精良,论述精辟,既曲尽原方之精髓,又旁参现代之研究,示人以圭臬,教人以权变,实为中西医临床医家及教学、科研之所必备之书。

余谓是书之问世,是继承、发展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苦耕硕果。必将促进方剂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故付梓之时,乐为之序。齐连仲于沈阳中医专家临床研究会1993年2月25日

编者的话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方剂组成原则、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武器,因此是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方剂学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原方280余首。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亦载方13首,并从理论上确立了“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以及“大小缓急奇偶复”等组方原则。从汉末至晚清的一千七百余年间,中医著述近万种,然无一著作不涉及方剂,其方剂数量与内容之大观,如繁星璀璨,实乃济世活人之瑰宝。故从理论上探究前贤制方立法的思维模式,配伍权变的法度轨迹,从而提纲挈领,把握其规律,曲应其权变,进而灵活制方、巧妙遣药,随心所欲驰骋在方剂学的自由领地中。

是书精选历代经方、验方之精粹,在前人大量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汇其广,撷其菁,又进行了系统严谨的提炼,使其方义、功效、临床应用、配伍、药量、化裁权变、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等,皆昭昭可鉴,深入而浅出,广博而简约,可供临床医家案头参考、临证指迷。总之,笔者之苦心躬耕,愿为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者辟一条登峰之路,塑一只渡海方舟,若能如是,编者将不胜欣欣然也。

本书在编写上,承蒙沈阳中医专家临床研究会会长齐连仲鼎力帮助,亲自为本书制定编写大纲,提供大量资料,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付梓在即,深表由衷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同仁不吝赐教。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日上篇中医处方要领一、治疗原则

治则是中医学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精神,对临床治疗疾病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是贯彻于治疗疾病自始至终的总的策略原则。而治法则是隶属于这一总的治疗原则之下,所采取的具有阶段性的具体用药方式与方法。例如对于温热病的治疗,叶天士所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入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这里所谈的内容,就是治疗温热病总的策略原则。而贯彻这一治疗法则的精神,首先要对疾病分阶段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热在气分证,就依照“入气才可清气”的原则精神,以清泄气热为主。然而要落实到用药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则须根据具体的证,如热壅于肺证,据此证立法清热宣肺,遂制方配伍组药,方如麻杏甘石汤。

再比如:《内经》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所谓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以及“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反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这里所论述的内容,都是在谈治疗上的策略原则。而《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其内容则是对诸气在泉六淫之邪施以具体的用药方法。

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且病情又有轻重缓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与个体发病,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只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治病求本,采取相应的措施,诸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并针对病变的轻重缓急以及病变的个体、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治有先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治疗疾病的必须要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本”是对“标”而言的。标本是一个相对立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如从正邪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变的部位来说,内脏是本,体表是标,从疾病的先后来说,旧病是本,新病是标,原发病是本,继发病是标等等。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还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在充分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并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头痛可由外感、血虚、痰湿、瘀血、肝阳上亢等多种原因所引起,治疗时就必须通过诸多以四诊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表现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对于疾病的诊断,找出致病的根本原因,来对证治疗。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意义所在。

在临床运用“治病必求其本”的治疗原则时,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是很重要的。1.正治与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治法,就其原则来说,都属于“治病求本”。

辨明病变本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方法。因其属于逆症候的一种正常治疗方法,所以叫做逆者正治。

反治适用于病证出现的症象与病证的本质不符的假象,在治法上根据与其病变本质相反的假象进行治疗,故称为从治,例如外感热病,在里热极盛之时,由于阳盛格阴,可见四肢厥冷的寒象,此寒象是假,而热盛才是它的本质,故仍须用寒凉的药物去治疗,这就叫做“寒因寒用”。类此的治法还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此外有人将反佐用药的方法也称为反治,实则是制方配伍的一种用药的形式,故这里从略不复赘述。2.论标本之治

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治疗上常有标本主次不同的形式,这就是“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例如对于大出血的病人治疗,不论属于何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均应采取急救的措施,先去止住出血而治标,待血止后,病情缓解了再去治本。再如对某些慢性病的患者,当然要缓者治其本,即治疗他所患的慢性病,但是当他的慢性病未愈而又患新感外邪,致恶寒,身热,喘促头痛,而新病较急的情况下,当先治其外感,旧病为本,新病为标,今治新病故为治标,这种治标的方法,是应急的一种权宜之计,因而说治本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

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素问·标本病传论》载有:“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有:“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反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以上的记述都是有关标本之治的论证。最后这里我们指出,标本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意转化的规律,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对标本的正确治疗。(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互间搏结抗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力于疾病向着痊愈方面的转化,所以说扶正祛邪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条重要法则。所谓正胜则邪自退,扶正即所以祛邪也。“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补虚泻实实际上就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扶正即是补法,用于虚证;祛邪即是泻法,用于实证。用做扶正的补法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用于祛邪的泻法有发表、泻下、渗湿、利水、消导、破血等。祛邪与扶正,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它们也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抗御和驱逐病邪;而祛邪排除了病邪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的伤损,有利于保存正气的恢复。所谓祛邪即所以扶正也。

在临床运用扶正、祛邪的法则时,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正邪双方消长盛衰的情况,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所占的地位,即谁是起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决定扶正或祛邪的主次先后。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或是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之,或是先祛邪后扶正,或是先扶正后祛邪。在通常情况下,扶正适合于正虚邪不盛,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祛邪适用于邪盛正气尚不甚虚的以邪气实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但在具体的应用时,也要分清正虚邪实。那一方面为主,以正虚较急且重者,当以扶正为主,反之则以祛邪为主。若正虚邪实,其正气过于虚弱不耐攻伐,倘若兼以祛邪反而更伤正气的病证,应先扶正后祛邪;若邪实而正不甚虚,或虽邪实正虚,倘若兼以扶正反会更加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后扶正。总之在扶正与祛邪同时并用时,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相对平衡遭到破坏,以致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阴阳正常的消长。所以调整阴阳是临床治疗的手段之一。

阴阳偏盛,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热盛易损阴液,阴寒盛易损阳气,故调整阴阳,应注意阴阳是否已偏衰的情况。若其没有明显出现相对一方的虚损,则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清泄阳热或温散阴寒。如果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虚不能制阳,则阳亢而虚热;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盛而虚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因阴虚而阳亢虚热者,应滋阴以制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因阳虚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属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相依存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时,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就是在补阴时,适当用些补阳之品;补阳时,适当配伍些补阴药,从而达到“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阳乃辨证之总纲,各种疾病概括说都是阴阳之失调,升降出入,寒热转化,邪正进退,营卫不和,血气不调等无不属于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从广泛的意义而讲,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以及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治法,也即是调理阴阳之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正指出了调整阴阳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人体之生理、病理变化,常随气候之变迁而有差异。如夏季外感,人之腠理易疏,所以汗之要慎行不可过。若在冬季,人之腠理致密,表实难开,故为汗则应较强些才能达到汗解的目的。此等之考虑即是因时制宜体现。

因各地气候及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人之病,其治疗当结合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诸多因素而用药。例如北方患感冒,治疗多宜辛温,南方人则以辛凉治之为宜。

人有男女老幼强弱之分,所以在治疗上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的特点。如病人年龄幼小,脏腑娇弱,气血未充,病情变化快,治疗须及时,一般忌投峻猛药,治疗中还应注意顾护胃气,以防胃弱不胜药力。再如老年人,气血衰损,生机减退,所以在治疗上,无论补虚,攻邪都不可过急,过峻。且应时时注意到正气的亏损情况。吴又可说:“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营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渤然,但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耶。万有年高禀厚,年少赋薄。又当从权,勿以常论。”上述所论即因人制宜的治疗思想。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归根结蒂,还是要对病人的气质,对病人的疾病作统一的分析,而带到辨证中去,最后论证治疗。二、中医处方用药的剂型选择

药物在服用前,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一定的制剂形式,就是剂型。例如:丸、散、膏、丹、汤等。中药的制剂一方面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使其中药更好地发挥药效,另一方面好也是为了便于保管和携带。中药的剂型除用鲜药捣汁内服或外敷及煎汤剂外,还有种类齐全的制备剂型,包括外用的、内服的中成药。使用极为方便,特别随其中药学,中药制剂学的不断发展,由古代传统的中药剂型,一跃发展到以现代科学手段精制而成的很多新的剂型,如针剂、片剂、糖浆剂、浸膏等等。由此可见中药剂型是祖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临床防治疾病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结晶。早在《内经》十三方中就有汤、丸、散、膏、酒这些剂型。后经历代不断进步,又有了诸如锭、条、线、坐药。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制剂方法,在现在看来也很符合现代科学的理论要求,例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由于方中的杏仁是直接加入沸汤之中,杏仁酸即被破坏,而苦杏仁甙就大大地减少了被酶水解成氢氰酸的可能。又如糊丸,崩解缓慢,内服后在体内徐徐吸收,既可延长药效,又可减少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对于胃肠道的刺激,因而对于中药的剂型,既应“古为今用”,又要“推陈出新”使之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现将常用中药之剂型简介如下,以备处方用药选择之参考。(一)汤剂

将切细或打碎药物混合加水煎煮滤取药液,再加水煎煮1~2次,然后将各次所滤取之药液混合,使其浓度均匀,2~3次分服者,称之为汤剂。凡方书称之为汤者,饮者等等都宜此剂型用药,如麻黄汤,大承气等。这是中医古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汤剂发源于古代的汤液醪醴。《素问·汤液醪醴论》:“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古代用五谷熬煮以作汤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汤液再经发酵熬煮,便成醪醴,作为五脏的治疗剂。古人制造汤液醪醴,是用稻米作原料,稻草作燃料,说是这样造出来的汤酒最好。《灵枢·邪客篇》“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制半夏五合,徐饮,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为较早制汤剂的记载。自其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成现在的汤剂。汤剂所用的药物,古代多注明“咀”即使药物切碎。宋、金、元时代,多锉为粗末。近代用之饮片,从应用看,则有“卒病赋邪,须汤以荡涤”(《备急千金方》)“汤液主治,本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为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圣济经》)“汤者荡也,去其病用之。”(《用药法象》)。

常见的普通疾病都适用于汤剂的治疗,对于急性病,尤可首选,因其较丸、散、片剂吸收快,而起效速,易于发挥作用,且是结合辨证施治随证组方最为灵活,能适应于疾病千变万化和其特殊性的治疗需要,故是其它中成药各种剂型所无法比拟的,汤剂即可内服,又可煎汤熏洗外用。(二)散剂

散剂有两种,一种是汤剂的变种,即将药物制成粗未,或煎煮,或以沸水渍之冲泡滤汁服用。若:香苏散、银翘散。另一种是将药物碾研为干燥混合均匀的粉未极细者,有内服者、外敷者。(三)丸剂

丸药是一种常用的剂型,具有药力持久,服药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贮存等优点,丸剂不能随病情变化灵活加减。丸剂适用于慢性虚弱之证,宜长期缓治者,取其服用方便,可用丸剂,如肾气丸等,另外贵重药品,易于挥发的药品,或不宜煎煮的药品都可以制成丸剂,所以象牛黄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苏合香丸虽皆为丸剂,但其药力较强,其药物的有效成分吸收亦快,故亦是急性病。常用的,多为芳香开窍剂。有些峻猛的药物,为缓缓发挥药效,若抵当丸以此剂型最为理想。临床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蜜丸作用缓和、矫味和补益作用好,急慢性病都可使用,水丸、酒丸、醋丸,可各据病情而择取,其较蜜丸、糊丸易于崩解有吸收快的优点。糊丸常为毒性药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方剂所采取,故以此粘性大崩解时间较长的剂型。所以本剂型之药效发挥徐缓延长药效,并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同时适用治疗下焦的疾患,例如治疗结肠炎一类的疾病。浓缩丸,具有含有效成份高,体积小,剂量小,易于服用的优点,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四)膏剂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剂或称膏药;外用膏剂即所称的膏药。膏药又有软膏和硬膏药两种。浸膏是含有药物中可溶性有效成份的半固体或固体浸出剂型,其药物的有效成分高,体积小,剂量小,亦可制成片剂,丸粒来使用,煎膏剂是药物的水浸出液经浓缩加糖的半固体半流体的剂型,若滋补品多以蜂蜜或冰糖等制剂,多为病体虚弱者所设,如益母草膏,枇杷膏等。软膏又称药膏,是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容易涂布于皮肤、粘膜上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基质在常温下是半固体,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但涂于皮肤或粘膜上,能渐软化或溶化,有效成分被缓慢吸收,呈现缓和的疗效。硬膏药又称膏药,是以铅肥皂为基质,混有或熔有药料,呈暗黑色的膏药肉,涂布于布或纸等被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上的外用剂型,即黑膏药,古代称为“薄贴”,常温时呈固体状态,36°~37℃时则软化而释放药力起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同时亦起机械性的保护作用。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疡等疾病,例如狗皮膏,风湿跌打止痛膏。(五)丹剂

是指诸如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物加热升华精炼而成的外用制剂,如红升丹,白降丹等。还有一些丸药以朱砂为衣者亦称丹者,如天王补心丹等。还有些药丸,药散,药锭为了表示其精炼高贵亦称为丹,例:小儿回春丹,至宝丹,大活络丹等。散剂如紫雪丹,锭剂如玉枢丹等。(六)酒剂

酒剂即以酒浸取药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液,亦谓之药酒,适用于风湿痛痹,跌打损伤,以及补养体虚。外用药酒亦即今之酊剂。多用于皮肤病等。(七)茶剂

即药物制成粗末以药代茶,服用简便,可适用于多种疾病。(八)药露

药露是采用新鲜含有挥发油及其具有挥发性质成份的药物,通过蒸馏而得,其味清淡,其气芳香,质地纯洁,便于口服,如金银花露等一类饮料的剂型。(九)锭剂、饼剂

锭剂或饼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未,或纯药或加赋型剂混合制成不同形状的干燥固体,有外用,有内服两种,研末调服,或以水研成汁服之或外用,如紫金锭,蟾酥锭等。(十)条剂、线剂

条剂乃外科用于引流的一种剂型,是桑皮纸粘药粉后捻成之细纸线,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再粘着药物而成,用时插入疮口,化脓拔管,如化管药条等。以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与药液同煮干燥后备用,用于结扎瘘管或赘肉,使其萎缩脱落的剂型称之为线剂。(十一)灸 剂

以艾叶碾成绒状,制成艾条,或艾绒小粒,用于灸熏穴位的制剂剂型。(十二)糖浆剂

不含药物的叫作单糖浆,是一种赋型或调味剂,中药的糖浆剂,是中药液加适量比例的蔗糖煎熬而成,多为儿童服药而设的剂型。(十三)片 剂

片剂即将散剂打片成型的剂型,主要之优点是便于保存与携带,服用方便。(十四)冲服剂

冲服剂即浓缩浸膏加适量的辅料制成小颗粒状的剂型,以沸水冲之即可服用,吸收快,服用方便。(十五)针剂

针剂,是以中药通过加工制成的注射剂,有皮下、肌肉、静脉三种,具药量准确、作用迅速、给药方便,不受消化液及食物的影响,能极迅速的进入人体组织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急性病的治疗。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除上所介绍的剂型外,还有海绵剂、油剂、气雾剂、栓剂、霜剂、胶囊剂,以及各专科的制剂等,这里不一一详加介绍。

综上所述,可知中药各种剂型,在临床治疗上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以中医处方用药的剂型选择,如上所言,当按病证的治疗需要,择优处制,必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附录:名家论述

李时珍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陶弘景曰:“又按病有宜丸、服散、服汤、服酒、服膏煎者,亦兼参用,查病之源,以为其制。

华佗曰:“病者宜汤者,宜丸者,宜散者,宜下者,宜吐者,宜汗者。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和阴阳。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积,进饮食。散可以去风寒暑湿之邪,散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可下而不下,使人心腹胀满等烦乱。可汗而不汗,使人毛孔闭塞,闷绝而终。可吐而不吐,使人结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

李景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又曰:“稠面糊丸,取其迟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取其收散之意也。半夏、南星,欲去湿者,凡以姜汁稀糊,取其易化也,水浸宿饮饼,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炼蜜丸者,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也。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也。”三、中医处方用药的形式

中医临床治疗,首先要对病人的疾病,采用中医传统的“四诊”进行检查,并且以此为根据,来再行“辨病”、“辨证”。尔后拟定治法,遂处方用药。

中医处方的用药形式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延用成方;第二种类型是加减化裁延用成方;第三种类型是自拟组方用药。这三种类型的中医处方用药形式,都是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自拟处方的用药形式在临床治疗上为医者多所采用,而卓有成效。这无疑是因为自拟方赋有用药随心所欲的灵活之特点,而能随其疾病的变化需要,在治疗用药制方上,达到药证相应,使针对性高度准确。所以说自拟处方的用药形式,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娴熟地掌握延用成方和加减化裁延用成方的要领,才能在头脑中渐至形成组方用药的形式逻辑,及其完整的思维模式,而庶几融会贯通中医制方的系统理论,进而用来指导自拟制方。本节简要介绍延用成方和加减化裁延用成方的要领。(一)延用成方的要领

延用成方是指处方的用药,无论用的剂型是汤剂、是丸剂、或是散剂等等的不同,究其方剂的来源,乃是方书固有的成方,而照搬用于临床的治疗上,方药无增无损者。这种用药处方的根据,第一是以临床疾病的表现,与方书固有的成方的主治证相互对照复核,其完全符合标准,二者吻合即可对号抄袭而延用之。第二是依据病变的病理机制以及所需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准则,其病变若与成方的治法立义相一致,就不必拘泥成方所表述治疗疾病称谓之苟同,而可延用之做为治疗的方剂。这就是中医理论所谓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其具体的体现。例如普济消毒饮,原方治疗温毒发颐,俗云大头天行病,今人不仅延用其治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颌下炎等。而且还应用治疗日光性皮炎,且有实效奇验。其选用本方的根据是:普济消毒饮制方立义即清热解毒,以轻清扬散之法,行疏风散邪之用,而以上诸病之证皆宜此方之法,故用之病解症除。

临床治疗延用成方,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准则外,尚须注意,要按原成方所要求的药物材质来选药。其中包括所明确的地道用药,比如说:药用贝母,就得辨明所用应是川贝,还是浙贝;药物所使用的部位,比如药用紫苏,就必需查明所用紫苏是叶,还是其梗,或是紫苏之子;药物的鲜干生熟,比如药用为姜,则需审清是用生姜,还是干姜。比如药用地黄,则应分辨应用生地黄还是熟地黄;药物的炮制,假若药用黄柏,就应搞清原方是用盐水炒,还是用酒炒,或是不制等等。同时更需要注意一定要依照原成方的配伍用量的比例来掌握处方的药物用量。以上各项问题都有可能改变方剂的配伍结构,而导致方剂立义发生改变。特别是配伍用量问题,它不仅能决定单味药物所发挥的功用强弱,更重要的是因为配伍用量乃制方决定于用药主次的功能作用,即决定君、臣、佐、使的位置导向。从而若打乱了原方剂的配伍用量的比例,则必然会改变方剂的配伍结构形式,致使方剂的立义发生变革。所以对此应引以高度的重视。

最后还要注意延用原方所明确的煎药法、服药法,以及服药期间患者应注意的生活起居问题、服药的禁忌事项等等。因为这些问题也是实施于治疗中不得忽视的内容,而且能影响服药的药效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治疗所要达到的用药预期的目的。(二)成方加减化裁的形式与意义

加减变通成方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是中医处方用药最普遍,行之很是有效的遣药治疗形式。成方加减化裁的处方用药是将成方按临床治疗的具体需要,在方剂的用药上,有增味化裁,包括两个成方或多个成方的合并使用,有减味变通,有同时加减增损化裁这三种处方形式。

处方延用成方化裁的意义,并不在于药物使用上的加减变换形式,而是取决于变通化裁后方剂所要达到的治疗上的要求与原成方在制方立义上究竟有什么性质的差异。所谓方义就是指组方用药技法和所要达到的实施于治疗方法的内涵。从这一意义上看,延用成方化裁变通的目的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化裁成方所以或加或减,或者既加味又减味,其只是使方剂的功用在效力上发生强弱的变化,或因疾病兼症有增有减的变化,而相适应地照顾兼症。因而在原方剂用药的基础上,使实际的用药有增有损。例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治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已汤主之(六十八条)。方剂冠以加减二字,既已说明了治疗方法的主体指导思想不变。文中言:“此治痹之主方也,风胜则引,引者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加滑石、萆薢、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已、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出者加黄芪、炙甘草;兼痰者加半夏、厚朴、广皮。”再譬如,吴鞠通用银翘散方,加减法运用自如,证兼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护膻中。渴甚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咳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之苦寒与生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从以上两例加减化裁应用成方的目的看,都不是要改变原方的治疗大法,仅是根据临床上患者的实际病情兼症变化的不同,所采取的相应治疗的用药手段。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如果对疾病的治法与所采用的成方其功用相符合,但又由于病情或轻或重,或兼症的变化,就可按其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加减化裁之。但是要注意不要因为处方用药的加减而影响方剂主体的配伍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故一般加味的药物在方剂中是作为辅助君药、臣药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强化方剂的治疗功用;或在方剂之中起着佐药、使药的作用,以治疗疾病所出现的兼症,或为反佐而用,或为引经而加,但是绝对不可改变君药与臣药在方剂中所充当的主体治疗功用。减味化裁应用成方也是如此。所以其所减去药物往往也是在方剂中起其辅助、佐使作用的药物。

第二类,是通过对成方的加减化裁改变原成方的部分的功用,有其方剂的立义上发生一定的变化,用来适应临床新的治疗需要。化裁后组成的新方,它一方面仍然保留着原成方的部分功用,另一方面其在治疗方法上又赋予新义,前贤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这一处方用药的形式所取得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下面举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庶几从中可体会出其化裁的方法及其要领。

钱乙《小儿药证直决》将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温补肾气之剂,减味化裁去桂枝、附子,其在方中虽不为一方之君,但为方中温肾助阳之主药,是原方剂制方配伍所用药物的脊梁,损此原方余剩之药则仅存滋阴之体,因之无火生化肾气,以至改变了肾气丸制方的立义,一转遂成补肾滋阴之剂。其主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是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若薜立斋,张景岳,吴谦诸君,遂围绕治疗肾虚有关的疾病,而派生出诸如《症因脉治》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的麦味地黄丸、加味六味地黄丸、《审视瑶函》的明目地黄丸、《医方集解》的都气丸、《重订广温热论》的耳聋左慈丸、《景岳全书》的左归饮,当归地黄饮、《医级》的杞菊地黄丸等很有实效的名方。

张仲景《伤寒论》小建中汤,乃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一升之增味化裁者,方名称之小建中、而勿谓桂枝加芍药饴糖汤者,可知先师制方之立义,不为伤寒表设,而意在中虚建中。里建则阴阳之气行,而营卫调和,其或表既有微邪,亦必正胜而邪退,仲景但于方首以“小”之一字微示其意。仲景于本方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外台》名黄芪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至《金匮》始尽建中之义,后人引伸触类,《千金翼万》以小建中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治产后体虚,腹痛不止者。其后遂有制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曲畅建中之旨。如上所述,此增味化裁延用成方也是以所加之药味,在方剂中其配伍起着重要的导向功用,而改变了原方的立义。

上面我们再举一些例证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方,实为理中汤去干姜加茯芩所组成,前为《伤寒论》“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芩散主之。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差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可见其药功善温中祛寒,补益脾胃。后者四君子汤,乃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其功效作用在于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观此理中丸这一增一损,而改变了原方制方之义。《薛氏医案》八珍汤,乃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所组成,由原四君子汤之补气,四物汤之补血,相须相济遂成大补气血之剂。《伤寒论》之五苓散,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圣药,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神方,朱氏丹溪加姜枣煎服《丹溪心法》谓之胃苓汤,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而成温化寒湿,健脾利水之剂。

以上所述成方加减化裁诸例,或损或增,或加减,或两方合并使用,虽然含其母方之质,但与原方在功用立义上大有径庭。这和前面所谈的第一种类型的延用成方加减化裁仅仅是出于照顾兼症的变化,或只在使方剂效力强弱来适应于病情轻重的需要所采取的用药增损,是有着很大的区分,从制方机理的意义上说,加减化裁成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正是制方组药的契机所在。(李志超)四、自拟方的制方要领(一)制方正确拟定治法的要领

掌握制方正确拟定治法的要领,是指导中医处方延用成方,和化裁延用成方以及自拟方用药三种形式的理论基础。

治法是根据辨病、辨证对疾病的认识而相应绎出的治疗对策,其二者对应地融合便是拟定治法的契机。

通过辨病,是要对于患者所患之疾,与于正名,即诊断病之称谓。而辨证的诊断,则是对于疾病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

辨证诊断的内涵:(1)明确病变的发病病因;(2)判断病变的部位。(3)查明病变寒热的性质;(4)澄清病变邪正虚实的变化;(5)辨别病变阴阳消长的演变;(6)掌握病变病机的表现特点。

对于不同属性的疾病,只要它在病变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可运用同一治疗法则进行处理。与此相反,虽同一疾病,但在病变过程中,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不同,其治疗的方法就不同。

所以中医的治疗,是以证做为根据。而证总不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字而已。故八纲辨证,是辨证之总纲,是论证述证最简明、最准确、最有高度概括性的概念。

中医辨证的方法还有病因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是以发病的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病变机理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求因和进行审因论治。脏腑经络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是以人体生理和病理为根据的辨证方法,所以是各种辨证论证的基础。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以外感病的转变规律和特点为根据的辨证方法。而八纲辨证正是从以上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所以八纲辨证是辨证概念的基础。

制方正确拟定治法的要领,就是要掌握诊断,证与治法相对应所融合的契机,正如王冰所言:“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现从辨证的规律,以证而论治法,试谨陈文于下。1.八纲辨证与治法(1)表证,里证与治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变趋向的辩证方法。凡病在皮毛肌腠等表浅部位者属表证,病在脏腑、血脉、骨髓部位者属里证。

表证,主要由六淫之邪自皮毛口鼻外袭侵入人体所引起。张景岳说:“表证者,邪气自外而入者也(《景岳全书·传忠录》)。足太阳经,为人体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营卫,主表者也。手太阴经开窍于口鼻,外主皮毛,司呼吸,故而亦主表所以外感表证初起病发二经。

表证为邪气在表,其治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辛散解表,属八法中汗法。但是表证所致,有六淫邪气的不同,所以在治疗上又应根据偏于阴邪和偏于阳邪的不同,而有辛温发汗,和辛凉解表之异。例如为风寒所袭的,当治以辛温发汗,轻剂如《肘后方》之葱豉汤,重剂如《伤寒论》麻黄汤。若为风寒挟湿所伤者,治之固当以辛温解表,但应兼之以燥湿之法,其治成方有神术散。夏日感受风寒而挟湿邪为病者,治之亦在辛温发散之属,但因邪气挟湿,所以制方当掌握湿性粘滞最宜阻遏气机的这一特点,相应地在用药上解表宜性温,取芳香辛窜而有化浊之力者,则更为妥当,同时佐以化湿理气之品,这就是证与治法上的统一,亦即拟定治法上的要领,方如《和剂局方》所载之香薷饮。其偏于阳邪外感者,治之以辛凉解表,例如,温病初起,治法当用辛凉解表,其前人鞠通制有银翘散方、桑菊饮方。若为温燥所伤,则应在辛凉疏通风热法中佐以甘寒生津养阴之法同为。表证又有兼见气虚、血亏、阴伤、阳损者,因而汗之又行之以益气,施之以补血,用之以养阴,汗之当助阳。阅前贤之方书,载有钱乙人参败毒散,乃方出益气解表法。《和剂局方》之参苏饮亦属同类。仲景制有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其治即为助阳解表者。《伤寒六书》之再造散,乃属助阳益气解表法。《通俗伤寒论》制滋阴解表剂,加减葳蕤汤。其养血解表代表方《外台秘要》有七味葱白饮。更有启发意义的《医宗金鉴》治疗毒痈疔疮用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而汗之。

里证,表邪入里,外邪直中脏腑,或情志内伤,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脏腑功能失调者,或气血津液失其生理平衡,或运行失常皆为里证。其治法必当“和里”。如上所述,里证的形成,有因外感的邪气入里或直中而来,有内因所伤而致者,所以里证的范围甚广,故在下面诸如,脏腑辨证,气血津液等辨证中的有关章节叙述之。(2)寒证、热证与治法

寒热,是辨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张景岳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这一语道明了《内经·素问》所言:“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的意义。

寒证是外感阴寒之邪或内伤久病,阳气耗伤,阴邪内盛所致。治法:温以祛寒。

热证,多由外感火热之邪,或七情郁结化热,或食积生热,或房室劳倦,劫夺阴精,阴虚内热。治法:实热者治之以清热泻火;虚热则治以养阴清热法。寒热乃疾病性质的表现,故知任何疾病,不偏于热象,便偏于寒象,所以治疗须具体随其所患之疾分别而论,因此这里不复赘言。(3)虚证,实证与治法

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指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实证指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正如《素向·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房室过损,耗散肾气真元,或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虚证。

阳气虚则以温运固摄机能衰退为主;阴血虚则阴不内阳,失其濡养滋润的作用:凡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皆属于虚证,其治疗的原则为补虚扶正。

实证属邪气过盛所致的证候表现,由于实邪的性质及病变的部位不同,故实证之表现繁多,如痰凝、气结、血瘀等,故治疗当随疾而论,总以泻实祛邪为主。(4)阴证、阳证与治法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其本则一。”指出了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属,故八纲辨证,阴阳乃总纲也。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因为阴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而具相对性质的概念,所以又把气与血,脏与腑等相对而言的事物亦用阴阳分辨之,故气病属阳,血病属阴,腑病属阳,脏病属阴……。

人之正常生理由阴阳对立统一的平衡所维持,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导致了阴病或阳病,实质阳病阴必病,阴病阳亦必病,这是因为,阴阳是互相资生的,又是互为消长的,一般地说,物质的为阴,机能的为阳,其表现为机能亢进,津液消耗的热性病,则属阳盛;而机能不全或减退,浊阴积储的寒象病,则属阴盛。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其治疗,如证为阳热太过,阴液耗损,则以寒治热。若证为阴寒太盛,而阳气不足者,则以温热治其阴寒。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果因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阴盛者,则须益阳以消阴;因阴盛不能潜阳,而形成阳盛者,则须补阴以潜阳。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总之当以补虚泻实。

综上所述,按八纲辨证拟定治法,其要领是以病变的发病部位为根据,而拟定药物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向。以病变性质的寒热,而拟定药物选用四气功用的温清。以病变邪正的虚实,而拟定药物五味功用的补泻。以病变阴阳的消长变化而拟定药物的阴阳之偏,以调病之阴阳所偏。即所谓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以上所述是用药治疗的总则。2.病因辨证与治法

病因辨证也就是审证求因,是针对病因施治的一种辨证方法。病邪的性质不同,其病变的证候表现就各异,例六淫之风邪,为百病之长,即如《素问·风论》所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这是因为六气未有不依附于风者。如邪之伤人者,寒、热、湿、燥皆兼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风之为病上受之而多汗,病变多游走不定,风主动,故风病多抽搐,眩晕,震颤等。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而主收引。所以为寒所伤者,人体的阳气受损而失其温煦气化的作用,或闭阻气血周流,经络不通,肢体屈伸不利等证候。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暑多挟湿等特点,其发病,多高热,烦渴,汗多,气虚,或胸闷,呕恶等。湿为阴邪,宜伤阳气而阻遏气机,湿性粘滞,其病稽留缠绵难愈。湿性重浊,病多困重,面垢关节肿痛等。燥者干燥,最伤津液,燥气入肺最伤肺阴,燥病特点,是使人津亏血燥,口鼻干燥,毛发不荣等。火为阳邪,其性炎上,耗伤阴津,热极生风动血。热病外感者,初起必发热恶微寒,头痛,咽喉肿痛,继之则口干大渴,但热不寒,心烦不寐等;内伤者,口舌糜烂,目赤口苦,心烦,躁扰不安,咳嗽黄痰,便脓血,齿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黄赤等等。再例如,痰饮,瘀血,皆各个有其发病的特点。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病变,便产生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化痰,逐饮,活血破瘀,化食消痞,开郁顺气等等。3.气血津液辨证与治法

气血津液辨证,是分析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去认识病证的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也依赖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依其各自的升降出入形式而周流运行于全身,以营养机体的各个组织及脏器,若气血津液不足,或运行失常即产生病变,并影响脏腑功能的活动。

针对气血津液的病变特点及病理变化,其相应的治疗对策是:气血不足者,气虚则补气,血亏则补血。气血循环异常的,又当调理气血,使之恢复正常,如气机阻滞,则疏利气机;气陷者,治之以益气升提;气滞者,治之以行气法;气逆者,降气镇逆。血瘀证,当活血破瘀,寒客血脉营气凝滞者,治当温经活血。津液不足者,治当滋养津液。水液停滞水肿者,其治宜用祛湿利水,若病为湿浊内停,湿聚成痰者,治宜除湿化痰等法。4.脏腑辨证与治法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演变的一种辨证方法。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所以脏腑辨证,不仅要从每一脏,每一腑去研讨它的发病的病变特点,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联的脏与脏,腑与腑,脏腑之间的病变性质与规律。(1)心与小肠辩证与治法

心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凡表现血脉与神志异常者,多属于心病。心病有虚实之分,气血阴阳不足者属虚;火热上攻,痰蒙心脉瘀阻,邪气犯扰心君者属实。

心气虚,心阳虚证与治法:心气虚与心阳虚,病因多由久病体虚,暴病伤阳耗气,年高脏气衰弱,禀赋不足等原因所致。心气虚其证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并见有面色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苔白等证。治法:宜补益心气,方如养心汤。心阳虚其证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并见有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疼痛,舌淡,紫暗胖嫩等。治法:温补心阳,方如保元汤。若证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多是心阳虚脱的危候。治法:回阳救逆,方如参附汤。

心血虚,心阴虚证与治法:心血虚,心阴虚病因有血之化源不足,或继发于失血之后,或因热病伤阴,或因七情内伤,阴血暗耗所致,其临床表现二者均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兼见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为心血虚证,治法:养心安神,证兼五心烦热,盗汗,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心阴虚证,治法:滋养心阴安神。

心火亢盛证与治法:病因,多为七情郁火内发,或阳气郁而化火,或过食辛热温补之品所致。证见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或狂躁谵语,或兼见小便赤涩刺痛,甚则尿血,则为心热移于小肠。治法:清心泻火;心移热于小肠,宜清心导赤。

痰迷心窍证,痰火攻心证与治法:痰迷心窍证多因七情所伤,抑郁暴怒,或感受湿浊邪气,阻碍气机,痰浊属阴,阴主静,心窍为痰浊蔽阻,故神志为之昏蒙而举止失常,喃喃自语等。治法:涤痰开窍。若气郁化火,煎熬津液成痰,痰火上扰心神,或外感热病,挟痰内陷心包,则神识闷乱,心烦口渴,不寐,面赤,气粗,便秘尿赤,狂越妄动,舌红苔黄燥,脉弦滑而实。治法:宜清心豁痰。

心血瘀证与治法:病因,多继发于心气虚心阳不足之证,因阳气虚则温运血脉无力,而致心脉瘀滞,或因痰浊之邪凝滞内阻心脉,而致血脉流行瘀阻发为本病,其证,心悸怔仲,心胸憋闷,时时刺痛,痛引肩背内臂,舌紫暗或瘀点斑斑,脉涩或结代。若证兼见时时呃恶喜呕欲吐者,则为痰浊内阻心脉。治法:温经涤痰通脉。由心气阳虚继发而致之心血瘀阻者,治法:宜通阳化瘀。

小肠辩证与治法,前已提及心热移于小肠证,其它从略不述。(2)肺与大肠辨证及治法

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宣发气机,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呼吸不利,喘息少气,咳嗽痰血等多属肺之病变。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与治法:肺气虚证,多因外邪伤肺发为咳喘,久不愈而耗伤肺气,或因气之化生不足,以致肺的主气功能减弱。其证见呼吸气短,喘咳无力,语言气力不支,自汗,畏寒,面色白。治法:补益肺气。

肺阴虚证,多劳损所伤,或久咳耗伤肺阴,证多表现干咳短气,咳痰带血,咽干口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润肺。

邪气犯肺证与治法:寒邪犯肺,治宜宣肺散寒。热邪壅肺,治宜清宣肺热。肺热成痈,治法:清肺排脓。燥邪犯肺,治法:温燥、清燥润肺;凉燥,轻宣散寒润肺。

大肠辨证与洽法:大肠湿热,多见于夏秋之季节,伤于暑温邪气,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湿热蕴结大肠,治法:当清利湿热。

大肠液亏,或因燥伤津液,或胃阴不足,其证以便秘干燥为主,可兼见舌红苔黄,头晕口臭诸证。治法:润肠通便。(3)脾病、胃病辩证与治法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升,胃主降,脾恶湿,胃恶燥,二者为气血化生之源,称为后天之本。脾胃病有虚有实。虚者为脾胃气虚证,治宜益气健脾。脾阳虚证,治宜温运中阳。脾气下陷,其治益气升提。脾不统血证,治宜益气摄血。胃阴不足证,治宜滋养胃阴。虚实错杂证,寒湿困脾证,治宜温中化湿。胃寒证,治宜温中散寒。实证,有脾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胃热证,治宜清胃泻火。食滞胃脘证,治宜消食导滞。(4)肝胆辨证与治法

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喜条达恶抑郁,与胆为表里,故风气内动,头晕目眩,筋脉拘急,疏泄失职,气滞血瘀,胁胀疼痛,抑郁不舒,烦躁易怒,及目疾等多与肝病有关。其证表现有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肝火上炎证治宜清泻肝火。肝血不足证,补血养肝。肝阳上亢证,治宜滋阴平肝潜阳。肝风内动证,治宜育阴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化风者。若卒中闭证则宜开窍;脱证则宜救脱。证属热极生风者,其治宜清热凉肝熄风。证属血虚生风者,治法宜养肝滋阴补血。寒滞肝脉证,治宜暖肝散寒法。肝胆湿热证,治宜清泄湿热,疏肝利胆法。胆郁痰扰证,治宜清胆化痰和胃降逆。(5)肾与膀胱病辩证及治法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为水脏,主水液,主纳气,为封藏之本,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与膀胱相表里,故凡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水液代谢的异常,脑髓、骨,以及呼吸,听觉,大小便病变,均应考虑肾之功能的盛衰。

肾“为水之宅”,内藏元阴元阳,故古人曰:“肾者在卦为坎”,为人身生殖发育的根本。元阴属水,元阳属火,无论元阴与元阳,均宜固秘,不宜耗泄,固秘能维持生理的正常机能,一有耗伤,则诸多病变由之而生,钱乙说:“肾无实证。”即对此而言。肾的病变虽多,主要的不外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亏损证,肾气虚证等。

肾阳虚有肾阳虚弱证,治宜温补肾阳法。肾虚水泛证,治宜温阳行水法。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肾阴,若证兼虚火内扰者,尤应滋阴降火法。肾气不固证,治宜补肾固摄。肾精不足证,治宜补益肾精法。膀胱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法。(6)脏腑兼病辩证与治法

人体各脏器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发生病变时,亦常互相影响,脏病及脏,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腑病及腑,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的,即为脏腑兼病。现将临床较常见的脏腑兼病介绍如下:

心肾不交证即为水火不相既济,其病机是肾水不升,心火无制,其证的治疗,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引火归源。

心肾阳虚证,其证病机的关健是心阳虚则血脉瘀阻,肾阳虚则化气行水无力,故其治法当以双补心肾之阳,兼行瘀化水。

肺肾气虚证,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故肺肾气虚,证必见呼多吸少,喘促短气,动则尤甚等证。治法:补肺益肾纳气。

肺肾阴虚的病机为肺燥阴虚,则竭肾水之源,肾阴虚则虚火内生,故治法宜补肺肾之阴兼泻相火。

肝肾阴虚证,肝肾同源,肝肾之阴互为资生,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肾阴不足必致肝阴虚损,进而造成肝阳上亢,而称之为水不涵木。肝阴内竭,亦必影响肾水的虚衰,而成肾阳偏亢。治法:宜滋水涵木,养肝泻火。

脾肾阳虚证,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如釜而化谷,肾为釜下薪,肾阳上承温脾,则谷熟而精生,若肾无后天之精填充,则肾火无以资生,故脾肾之阳多同时虚损,治法温补脾肾之阳。

心肺气虚证,肺主气,心主血,气以帅血,血以载气。肺朝百脉,心肺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心肺气虚可以互相影响,肺气虚弱则宗气生成不足,则运行血脉无力,心气不足,则血运不畅,是以影响肺气的输布与宣降,故心肺气虚证,常表现为呼吸气息的异常,及血运的障碍。治法:宜补益心肺之气。

脾肺气虚证,脾为生气之源,肺为呼吸之枢,《灵枢·五味篇》说:“谷始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博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故知脾气一虚,则肺气必不足,故肺脾气虚之证,多气乏无力。治法:宜大补元气,补肺益脾。

肝脾不调证,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相互协调,则气机通畅,运化自如,若肝气郁滞,影响于脾,则脾失健运,或脾虚湿气蕴结,影响于肝,致肝失疏泄,均可形成肝脾不调。肝脾不调是临床常见之疾,古代医家对此的治疗,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针对木乘土的病机特点,所以对于肝脾不调的疾病,其治法:宜疏肝健脾,健脾亦即实脾之意。

肝胃不和证,因肝主疏泄,胃主受纳与和降,若肝气郁滞,疏泄失职,则可病及于胃,使胃失和降,而形成肝胃不和的病变。故曰此又称肝气犯胃,治法宜疏肝和胃。

心脾两虚证,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脾气虚则气血不足,并且统血提摄无力,可致心血亏耗,思虚过度,耗伤心血,且伤脾气,也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和统血功能,从而形成心脾两虚证。治法:宜补益心脾化生血气。

肝火犯肺证,肝主升发,肺主肃降,升降相因,则气机条畅。若肝气上逆,则致肺失肃降,而燥咳不宁,胸胁灼痛,头晕目赤烦热口苦之证丛生,治法当以清肝泻肺为宜。5.卫气营血辨证与治法

卫气营血辨证,是根据热性病发展的阶段性,将热病划分为浅深不同的四个阶段进行辨证的。温病初起,邪气在表,病势轻浅属卫分;在卫之邪不解除,即可内传气分,此温热之邪入里而呈里热炽盛之证:若病邪深入营分,血分,不仅耗伤营阴,并可引起全身出血的征象;肝肾阴液之损,则心神亦随之受到影响所以是病变更加危重的表现。正因为温热病在其传变的过程中,有这一规律性,故根据温病病变的传变规律,以及四个阶段中,其病变的不同性质的表现特点,总结出一整套的温病治法。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入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为温病的治疗,邪在卫分宜辛凉解表,气分宜辛寒清热,营分宜清营泄热,血分宜凉血救阴的治疗法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六经辨证与治法,因所涉范围太广且杂,欲阐明其意,则非详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