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7:28:50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松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试读:

绪论 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

举世瞩目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无疑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温家宝总理以《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题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实施,特别是职业教育“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的实施,给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领导的重视,舆论的引导,财政的倾斜及纷至沓来的评优奖励和工程项目,使我们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如何落实温总理的讲话?怎样发展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以此回报政府的重视、社会的期待、家长和考生的期望。笔者认为,重质量提高,抓内涵建设,应该是高职教育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一、高职教育必须也应该进入内涵建设阶段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处于小国或弱国阶段,穷国办大教育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期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圆大学梦,这是一代人的理想。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其中普通高校扩招、举办独立学院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四条重要途径,使我国的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年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以5%甚至更大的比例增加。以浙江省为例,1998年各类在校生为10万人,到2006年,在校生已达76万人,仅下沙高教园区就达到15万人,规模扩张之快,发展速度之猛,事业进展之大,令人振奋、给人鼓舞、催人奋进。尽管对此仍有不同的议论和评价,但充分肯定成绩,认可质量,承认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必需的和必然的。当然,经过连续十个年头的大发展,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问题也应该摆上新的日程,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阶段势在必行,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教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等许多矛盾和问题”①,具体地说:

(一)高等教育总体面临发展矛盾

矛盾之一:规模扩大与教师资源不足的矛盾。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师生比例平均达1∶16,如果将高校从事行政、科研及其他人员扣除,比例将达到1∶30,师生比奇高,如此,出现了大量大班上课,学生听不到名师上课,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更引出了教书育人如何开展,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专业上由谁来关心、引导和帮助。更为突出的是在远离城区的高教园区内还是维持既有的师生比,教师事实上存在“走教”情况下,学生实际上可以享受的教师资源更为稀少。

矛盾之二:规模扩大与高校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的矛盾,生均藏书量由1998年的115册下降到2004年的60册左右,仪器设备不够,教室、实验室总数不够多,成为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部分高校办学条件正在逐年下降。

矛盾之三:规模扩大与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2004年,教育部所属高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9%,其他中央部委属高校为79%,地方高校为69%,全国平均为70%。2005年毕业生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其压力将会更大。尽管其中更多的是人们的观念和结构性问题,但相对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而言,是投入结构问题,既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投入效应比较问题,也是投入到职业教育现实意义的问题。一旦投入到职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于更好地实现就业。

矛盾之四:规模扩大与相关的高教性水平不达标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这就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并以此来支持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但毋庸置疑的是,除了我国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外,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甚至稀有,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即使一些办学水平总体上已经比较好的院校,这一问题也未必过关。因此,构筑学科专业平台、精品课程平台和科研服务社会平台更加迫切。

①四川新联网——招生考试报讯,2006-05-08:《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

(二)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同步推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积极发展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为主的。虽然从历史渊源看,以短期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为标志的高职教育已经有30馀年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三教统筹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从1998年开始的,而且发展一开始即从三改一补调整到大力发展,现在高职教育从规模上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然而,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暴露出来许多问题,除了一些共性问题以外,主要还有:

问题之一:社会认同度不高。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中职升格而来,也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即使是中职升格而来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升格基础是很一般的、不起眼的中职,几乎是原班人马、原办学场地、原教学思想和观念。社会对这样一些高职院校的认同感较差,而民办的高职院校一般是办学场所不固定,办学场地不达标,教学管理不到位。在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情况。高职低人一等的看法不仅在学生中,而且在家长和教师中亦十分普遍。

问题之二:高水平院校较少。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追求高学历及其对本科教育的热衷,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高职办学时间较短,尚处在规模扩张阶段,虽说大规模(如2万学生)的学校已有不少,但真正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尚屈指可数。虽然部分学校已进入到示范阶段,但相当一部分学校还处于抓规范和创特色阶段。高水平学院的缺少,既不利于树立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传帮带作用的发挥。

问题之三:与职业性相关的条件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是其重要特徵,如果说中职是职业教育的主体,那么高职则是职业教育的龙头。正因为这样,高职教育对于双师型教师,业务生产和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兼职教师,校内外实验、实训和实践基地的依赖性特别强,对产学合作的机制依赖性特别强。而现阶段的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与传统大专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不如中职学校,往往使高职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中职的发面馒头,影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和方向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宏微视角和对策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影响质量与声誉度等诸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这是外延扩张、规模发展阶段以後留下的必然结果。在高职教育经过外延扩张阶段以後,如果内涵建设不提上议事日程,必将会延误时机,影响发展。对此,从宏观和微观作一些分析。

(一)宏观对策

宏观对策是指从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角度看,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地说:

1.解决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即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再扩张、大扩张的迫切性已不复存在。因此,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将进入盘整稳定阶段。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温家宝总理所讲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解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以走新型工业化为主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二是要办出特色,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做到“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为此,我们必须在思想认识上达到统一,即稳定发展已经成为高职发展的主旋律。

2.健全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五年一轮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并设立了司局级建制的高等教学评估中心,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如果说教育部评估中心主要负责本科院校评估工作。那么,省一级也应该建立评估机构,对地方政府、对学校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重视学生工作,强化就业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具体的指标和方法则可以研究和完善。

3.改革经费拨款和财政支持的办法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强调双师型教学、实践实习和实训。因此拨款标准不能过低,更不能简单地抄袭本科院校经费拨款方法。其次,虽然基数加增长的方法和生均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体现出对优秀、有特色和先进高职院校的鼓励。再次,分属于不同财政支出口子,不利于统一进行绩效考核和对比评价。对此,我们的建议:国家应鼓励和支持高职教育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避免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建议按“基数+项目制”的方法来改革财政支持的办法,从而鼓励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4.构建一个支持树特创优的平台和机制

为了支持、鼓励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水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撬动点,地方财政支持为支持点,对学校创新树优给予财政倾斜。这样,既有利于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支持学校在专业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拓工作、打造特色、营造优势、创造经验、铸造品牌。可喜的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工程即将在全国启动,我们深信,“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定会有效发挥。

(二)中观对策

中观对策,主要是指从学校运行层面,如何通过在发展道路、方针确定、体系构建等方面提供指导和保证。主要有:

1.确立科学的发展途径和方略

一个学校的发展方针和策略,既取决于学校领导人的思想和智慧,也取决于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当然,与学校的定位也是十分相关的,这实际上是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涵问题,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根据其由浙江银行学校升格而成的实际情况,较早确立“依托金融行业,积极开拓市场,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构建“校友、行业、集团共生态”的高职办学模式,牢固确立“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发展方针,形成了正确的内涵型发展道路,实践已证明了其成功之处,尤其是他们在就业能力建设、服务功能建设、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的。

2.构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和职业教育的高级形态,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作指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作先导。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的观念和思路对一个学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发展以教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确立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逻辑和教学创新行动方案,对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成,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这几年探索形成了“专业特色化、课程精品化和实训仿真化”的教改思路,推动了学校的整体专业、课程和实训设施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提升质量的效果。

3.建立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这是一个学校规范化运行和内涵建设的重点,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既包括规范化教学工作运行体系,也包括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它既要对课堂教学、教材、教学效果、教风、学风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评价,也要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不仅包括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即教评生)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即生评教)。因此,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应成为内涵建设之重点内容,必须切实加以重视,努力加以构建。

4.构建广泛有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学校的人力资源,整合学校的社会资源,构建一个高效益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通过专业、培训、科研等服务企业、行业和政府及社会的能力,应该是内涵建设中必须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必须真正从机制和体制上着手。

5.重视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

教风、学风、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基本建设,当然应该纳入到学校内涵建设的范畴之中。不仅教风、学风、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而且校风和校园文化是学校极为重要的宝贵的财富,如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等。这几年许多高职院校也在实践中培育提炼和发扬光大,但应该说这才刚刚破题,来日方长,任重道远。

(三)微观对策

高职教育的办学微观主体是学校,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和水平,教职员工的素质和状态,学校的运行机制建设等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意义重大。学院必须重视内涵建设,并把它作为发展的基本方针和道路,具体来说,必须确立如下观点:

1.教育质量是根本的观点

我们认为,确立质量为本的观念,贯彻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念,应该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前提。我们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而要使高职教育使人民满意,必须使我们的教育有质量、有一定特色。当然,我们所说的质量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风,教学管理是否规范化,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训条件是否到位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必须在高职院校内确立质量至上、质量第一的观念,坚定不移地做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2.特色培育是前提的观点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四大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领导锁定的,它是由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外显和内在等条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有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特色,科研发展的特色,也包括校园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的特色和校园建筑的特色。特色培育就是要使一所学校要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客观条件,经过主观培育,具有与发展条件、环境趋势相一致的个性化特徵。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尤其重要,从某种角度看,它必须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特色,贪大求全,难以办出真正的水平。

3.队伍建设是关键的观点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必须系统设计、重点突破,重点应该是:第一,重视高水平学术和专业带头人建设,确保每一个专业有1~2名优秀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第二,专业骨干教师建设,确保每一个专业都能有5~6名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的骨干教师,作为教学和管理的骨干;第三,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既有足够数量的教学理论和实务能力双馨的双师教师,又要有一定比例具有丰富生产管理和业务经验的兼职教师。

4.专业建设是核心的观点

作为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一所高职院校必须形成一批招生进口顺、就业出口畅的骨干专业,从中发展形成若干个招生广受青睐,就业颇受欢迎的重点与特色专业,并围绕其构建相对完整的专业建设和运行体系,形成学校内部运行和管理框架,找寻外部发展和运行平台,推动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第一,每一个专业应该建立由业务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二,每一个专业应该有足够数量和水准的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第三,每一个专业都应该有一定水准的专业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第四,每一个专业都应该形成若干较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其中有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第五,每一个专业都应该形成就业帮助、实习实训、兼职授课、产学合作、专业指导五位一体的兼职教师队伍。

5.课程建设是基础的观点

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与之相适应,还有教材及其课堂教学质量。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按照综合化、信息化、网络化要求加以推进和整合,以真正防止把高等职业教育变成本科压缩饼干和中专发面馒头。当前教育部和各省教育部门已经建立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评比机制,这是必要的。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在学校,功夫在教师,因此,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各个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声势,采取切实措施,用大投入,花大力气,把课程建设抓好,并努力实现网络信息化。

6.基地建设是保证的观点

产学合作基地建设尤其是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建设,应该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保证条件之一。从高职院校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已经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还没有在深层次上解决有用的问题。从无到有是一大进展,那么,从有到优、从初始到稳定、从稳定到规范、从单一功能到功能完整则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每一个专业必须有一批供教师实践调研和从事科研开发,供学生认知学习、综合和顶岗实习的产学合作基地,并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和工作系统,这是下一步的着力点。

7.就业状况是生存之道的观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大众进程中的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教育从本质上说,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和目标的教育。因此,其内涵建设必须也必然把学生能否顺利上岗就业作为重要目标要求,学生就业能力强弱,发展潜力如何,在岗位上的适应状况、稳定率、薪酬水平和稳定程度,应该是我们抓内涵建设重要的生存之道。

8.办学条件是支撑力的观点

我们提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内涵建设,并且贯穿始终,但应该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後才必须而且应该摆上议事日程。应该说,内涵建设必须也应该以一定的办学条件和一定的财务投入作为支持条件。也就是说,当高职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形成一定规模之後,就必须以重点提高和重点支持为支持因素,建立适时的、科学的、正确的内涵观,道理就在于此。

总之,内涵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尽早破题,其核心在于重视建设,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

第一章 正确办学定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之前提

把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或者说高职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命题。而正确定位,避免盲目攀升,防止过于低层次化是问题的关键。办学定位、办学模式、育人模式、培养方式等,不仅是理论层次的问题,更是实践中必须澄清和很好解决的问题,本章选取五个视角进行分析。

第一节 高职教育定位与内涵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和数量上已达半壁江山,它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需求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如何提高质量真正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和政府满意,仍然任重道远,必须从正确定位开始,推动内涵建设。

一、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个系统,至少包括办学的层次定位、目标定位、学校的类型定位等。就当前高职教育的情况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高职中的高与职的关系以及培养什么类型的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笼统地说,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称高等科学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主要特徵是高教性与职教性的统一。从前阶段而言,由于考虑到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中专升格而来,因此,比较强调了升格院校的高教性,要求各高职院校消除中专痕迹,走上高等教育的轨道。而在这个过程中,既可能是因为指导评估专家一般均为高校专家,也可能为了给社会一个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形象,要求提升层次,纳入高教管理情况比较突出。由于其生源基础所致,再加上民办本科大发展对生源的“掠夺”,高职的高教性难以体现,职教性少有人感兴趣,专升本愿望更为强烈,立交桥广受欢迎。高职相当于大专,几乎成为本科的压缩型。于是乎,中专才升为高职,就把近期目标定位在办成本科的有之,不切实际的学科门类设置和规模发展也有之。笔者认为,从我国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问题上必须解决好如下问题:

(一)高职之高不宜越位

应该说,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特性是高层次的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是,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现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正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才需求层次会呈现一个宝塔型结构。我们所说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不能简化为高层次人才,而是掌握较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更何况,高等教育本身也有一个科学结构,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因此,不可能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定位于高层次的专才与通才的统一。

(二)高职之职不可缺位

高职之职,就是指职业技术学校,它与普通学校的最大区别是职业性,即为特定的职业群培养人才。按这个职业群对从业者的要求是应用型人才,相应地,它的专业设置应该是职业型,因此,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必须突出。从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商贸管理难度加大等要求看,职业性应该向高层次发展,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大部分实现由中等向高等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不能错位

高职之高不宜越位,高职之职不可缺位。无论从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分析,还是从人才需求的横向分析,高职人才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这一类人,一方面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如文学、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同时,又有明显的从事职业技术岗位的心理素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可以说,未来社会职业岗位大多为这一类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且有一定的转岗能力和发展潜力。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样做既满足了人民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又培养了一大批面向基层一线,安心基础岗位,能够自觉奉献,可以服务社会的大量人才。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才是合理有效的。

当前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抛弃高职升本风,务必要求高职安于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必须放弃高职是一个办学类型还是一个办学层次的争论。从现阶段看,还是一心一意办成专科层次,这有利于高职安于其位,办出特色。三是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相对独立的师资队伍结构体系和评价标准。同时,建议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处室,真正把这件事抓到实处。

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根据我们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分析,我们认为,在高等职业教学的模式上,主要应呈现以下特徵:

(一)就业导向

学校专业建设和整体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就业为导向,贯彻就业乃民生之本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发展变化为信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人才市场(消费)的需求变化。因此,学校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变化趋势和高科技产业升级换代的情况,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建立专业设置调研和论证开放体系,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和方向调整。对专业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的组合也应该由社会专家介入,对教材建设和校内实训体系的建设也应聘请社会专家合作,真正按就业市场决定专业设置和方向调整。对连续多年就业不景气、对口率和基本对口率低的专业,要坚决予以调整和停招;对市场就业热门专业,要打破数量限制鼓励多招。

(二)产学合作

如果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更应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依靠产学合作。因为要实现就业为导向,必须使每一个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位置,而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位置後,为了更好地培养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必须坚持学校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协调,课本与市场相统一的育人机制。产学合作是培养好高职人才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这种结合主要应表现为以下方面:学校必须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方向,根据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和确定培养需求,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见习、实习和顶岗工作;与此同时,必须把校内仿真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好,这毕竟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比较现实的实践育人之路。如果能够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开发组织和企业实体,则效果会更好。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行业办学或行业协会办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职业本位

职业本位是指对学生的要求而言,也对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职业本位是高职教育区别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本位的重要特徵,也是实现高职安于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必然要求。职业本位要求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职业道德的培育和职业习惯的养成,实现从中学生—大学生—职业人的转换。学校应设置一些职业环境,明确职业要求,按职业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其贯穿于专业课和公共课之中,即课程的职业化。而在日常学生管理中,也应体现出职业人特色,如会计——严谨,金融——诚信,商务——礼仪,营销——活跃。从这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规模不宜太大,专业门类不宜太多,职业岗位不宜太宽。

(四)双师教员

高职院校办学在师资队伍方面的要求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所谓双师资格的教师,即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技能证书,如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理想的状态是,教员既是学校的教师,又是相关行业的专家,培养双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渠道有:一是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进修等途径取得第二职称;二是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选调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三是鼓励形成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兼课教师队伍,而巧用和用好这一部分,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五)双证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灰领或者说是银领人士。这类人才既不同于白领,也不同于蓝领,其基本特徵是双证制,这是对高职毕业生成为职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双证学生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大专文化层次的毕业证,体现其作为高等教育是高中後起点培养的特徵,表明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成为较为复杂的劳动者,具有现代必备的社会和科研知识。其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同时要取得至少一张,乃至多张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岗适应能力,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因此,学校必须十分重视多证制的工作,要有足够的精力用来引进和规范技能考点工作,组织学生参加考证,鼓励学生多考证,并使一定的证书能够代替学分课程的学分,而高职学生真正合格的标准就是多证。

(六)实践主导

从理论上说,高等职业教育也属于普通教育,这主要是区别于成人教育而言。作为全日制普通教育,它必须重视课堂,重视系统理论训练,注意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性,即学科主导。然而我们认为,高职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放弃学科型教学体系,按照逆向思维,即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分析出发,设计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然後设定相应职业技术和业务课程,再按照学习这些职业技术和业务课程的要求,设计基础课程。职业技术和业务课程要尽量体现实践这个主体,按照业务一线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组织教学和教材建设等。

三、关于高职发展与高教大众化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现在第一步已经实现,第二步正在实现之中,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毫无疑义的。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是重要助推器。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还要有大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分析

大众化是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而言的,其中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在内。大众化作为全球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事实,作为发展中的我国,积极稳步推进具有必然性。大众化与传统精英教育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育对象广泛化,即面向广泛的大众,适应大众的广泛教育需求;二是培养目标多元化,可高可低,可专可博,适应不同职业岗位,不同人才的需求;三是办学层次多样化,即多层次培养人才,多类型发展高校,多区域设立高校,多形式开展教育,既培养硕士、博士,也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四是学习形式灵活化,宽进严出,弹性学制,电大自考、函授夜大等机会多多,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之梦;五是办学主体多元化,既有国家、部门或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又有民营经济作为主体投资,呈多元化趋势;六是专业设置灵活化,既可以有按照学科相对严密的专业,也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选择也比较自由和宽松;七是教育经费多渠道,既由政府拨款办学,也有学生缴费上学,或者两者相结合。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上述特徵,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应性和可衔接性,如学制、专业、层次、经费、办学主体等,这说明了高职发展的前景。

(二)高职事实上成为高教大众化的有力推动器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实现,高等教育瓶颈的消除,也主要有赖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浙江省为例,在72所高校中,高职院校超过了一半;高校学生中,除了高职院校均为高职学生外,一些专科学校、电视大学和本科院校也招收了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事实上高职学生已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之一,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数字加以说明。

事实上,由于人才结构之需,也由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阶段之因,高职人才需求相对旺盛,真正合格有用的高职人才十分热销。因此,发展高职非常具有潜力,推动大众化十分有力,而一些企业主体办高职,既符合高职运行规律,亦有利于培养高职特色人才,既非常有意义,又非常现实可行。

(三)推动高教大众化必须把高职办出特色

前面分析说明,高教大众化,高职大有可为;而高职要大有作为,必须放松管制,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首先,进一步明确定位。防止高职院校急于升格风,防止把过多精力放在升本或所谓立交桥的培养人才上。

第二,扩大高职招生自主权。建议实施“统考+自主面试”相结合的招生考核方式,让学校有更多的挑选权力,以更好地培养职业人。

第三,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模式。可考虑把初中後五年一贯制作为高职主体模式,进一步增强高职发展潜力,明确培养目标。

第四,明确企业和行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接受实践、实习的义务,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经费。

第五,打破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体制障碍。在实行统一考证的同时,应允许学校与行业共同设立职业资格,推出有特色证书。

第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各专业自定收费标准,允许学校自行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设立专业,专业设置和收费均实行报备报批即可,以便学校更好地开拓市场,育好人才。

总之,高职只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规模大发展,质量大提高,市场大开拓,才能为高教大众化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高职办学模式与内涵建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高、特色培育型转轨,高等职业院校的服务面向、专业结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我们暂且把它归结为办学模式)被提上了评判的议事日程。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对于一个学校特色的形成、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行业深度参与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业企业不断深度介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使之成为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行业企业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企业在法律框架下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最好证明。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有三个,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

又如,在现代美国教育体制中,“企业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企业教育的崛起,既弥补了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又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所谓“企业教育”,就是通过援助、参与和兴办教育,向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与学校共同合作或相互竞争,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参与学校教育,一种是企业自已举办培训和教育。我国的行业企业还远没有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最为严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我国企业(行业)办教育(包括大学和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扩大,企业的职业教育更得到了发展。以金融行业为例,70年代中期後,全国范围内纷纷设立了银行学校和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金融职工大学甚至财经大学,截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省一校的体制基本建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为适应本系统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80年代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纷纷举办了全日制大中专学校和成人高校,并通过与有关综合性院校合作等方式,培养企业(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总体而言,由于其贯彻了学用一体、供需对接的原则,招生就业工作十分顺利,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後,由于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一大批国有大型企业遇到经营困难,一些企业、行业办的职业教育实体——职工大学,高、中等专科学校、技工学校纷纷被剥离、解体或下放,我国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严重萎缩。就金融行业而言,由于受环境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再加上行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波动性矛盾,兼有办学成本的核算原因,人民银行、国有银行(保险公司)对办学认识开始调整,到了2000年,国务院作出院校体制大调整决定後,行属院校纷纷被下放、关停或转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国内外实践证明,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对于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大面积行业院校体制下放,已经让职业教育工作蒙受了重大损失,造成目前的生产安全事故多、产品质量差、服务意识低等後果。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从更宏观层面、更深层次认识和推动我国企业(行业)办学,采取一定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行业)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是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

与行业办学相对应,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大批直接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据笔者观察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提出了享受选择教育的更高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高等教育要进入大众化。因此,以地(市)为单元,投资举办高等教育成为一些城市的重要政绩和工作目标,其要求就是围绕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设置专业,主要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二是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比较发达。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师范院校的非师范情形的出现和加深,再加上师范院校本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师范专科学校纷纷升格办综合性院校,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形式,而其方向就是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国家把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一地(市)一所高职院校成为基本目标,这些学校就成为主要围绕地区产业和产品结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服务地方,依靠地方,支持地方就成为必然之举。

四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县为单位建设职业教育中心成为基本目标和要求,于是集中力量建设职教中心就成为这些县(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甚至仅限于本地生产经营单位。

据此,我们找到了办学模式的另一种基本形式——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而且随着高职院校以地方统筹为主、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办学体制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市)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也将成为必然,其服务宗旨和面向则毫无意义。

当然,举办高职教育同时也具有繁荣当地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功效。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有进行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的功能,因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凡。一般地,当地人把它称作人民自已的大学。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立足地方,围绕地区产业经济结构设置专业,按本地人才需求培养应用技术(能力)型人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它更直接、更具体、更立竿见影。

三、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办学是成功学校的惯例

世界各国成功办学的一条共同经验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特别是校友力量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世界上一些名校如此,国内的一些高校也有成功案例,如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

重视校友工作,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院事业发展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汇聚力量,就是通过学校和校友会组织的活动,可以汇聚各届别、各专业、各领域、各方面校友的力量,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二是凝聚人心,通过学校各级组织或校友联络组织的活动,把不同届别、不同爱好、不同职业、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志向的人组织联络起来,凝聚到母校发展的兴奋点上来。大家以“母校兴则我荣,母校衰则我耻”作为共同准则,从而努力围绕母校轴心运转,传播母校文化,强调母校精神,关心爱护学弟学妹,推动校友共同发展。三是积聚资源,这主要是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他可以回馈学校,回馈教师,回馈师弟师妹,通过设立奖学金、奖教金,通过直接捐资,通过直接资助学院硬件、软件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另外一方面,校友们的联络,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本身也是一种资源。

在高等职业教育,校友资源的作用更可以通过担任兼职教师授课、通过专业教学指导、通过建立产学合作基地、通过提供实习实践、通过就业指导帮助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因为校友与学校具有一致的文化和专业背景,具有特定的人缘和亲情,梳理起来更加方便。

四、寻求科学、合理的办学是内涵建设的关键点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从高等职业教育具体要求和运行情况出发,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各有特点的办学模式。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基地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产学研市一体化模式等,我们认为其都有合理的、积极的作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在办学实践过程形成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高职办学和发展的模式,应该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价值。其主要思路是:依托行业紧密支持办学,依靠校友整合开发资源,依赖集团广泛进行合作。尤其是充分利用大多数校友都分布在金融系统,且不少校友事业有成,多数校友成为骨干,在金融系统具有品牌效应的特点,把行业资源和校友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是:

1.确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重要的是要把自已的事情办好的信念不动摇

面对矛盾和困惑,我们别无选择,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全体教职工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克服和战胜困难,也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攀登新的高峰。我们积极开展了“适应体制调整,更新观念”的大讨论,提出了“办学升格,管理升级”的新要求,形成了“边筹建建设,边推进规范,边打造特色”的新思路,确定了“三年实现规范,五年形成特色,八年争创一流”的推进策略,开始了二次创业,迈开了新的徵程。而基本思路是:确立“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之校和育时代有用之才”的价值观念和“就业立校、合作兴校、服务强校”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2.确立“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的办学思路和“依托金融行业,积极开拓市场,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

面对新的管理体制和办学层次,我们分析了我们的优势和条件,在此基础上重新寻找定位。大讨论和精分析形成的结果是:“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进行办学,而且要为金融行业培养大批量人才。与此同时,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必须咬定基层一线和基础岗位这一直接培养目标定位,致力于培养适应金融行业第一线,“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我们也要适应办学规模扩大和事业发展的要求,拓展办学服务领域,尤其是与金融相近和相关的现代服务领域,如中小企业经营、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社区管理、农村合作金融等,构建以金融行业为主、以金融行业为主要特色,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线人才的新格局。

3.组建以金融行业领导和专家为主体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

体制上离开行业後,怎样继续发挥行业的优势,巩固服务阵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集中领导和专家的智慧,继续为人才培养工作献计献策。为此,我们组建了由人民银行主要领导为主任委员,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领导为副主任委员,各地市人民银行行长和银监局领导为委员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从机制、体制和人缘等诸方面进行联络和协调。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就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和发表咨询意见。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既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发展,又从机制上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产学合作的推进。

4.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和产学合作委员会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建院之初就确立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协调,经省教育厅批准,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龙头,由浙江省金融界经营性机构、企业和中职学校及部分学术性研究团体共同组成的浙江金融职业教育集团正式运行。与集团运行相一致,学院组建了产学合作委员会,定期开展互动论坛,经常讨论研究产学合作的思路和框架。学院召开的有关会议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教学质量建设大会和学风建设会议等,都邀请产学合作单位成员参加,徵询他们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成员单位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寻求更加紧密的合作。

5.组建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兼职教师队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每一个专业,都根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建立了由行业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一般地,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同时都是学院的兼职教授(教师),既参与专业建设,又亲自授课,加强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很好地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6.实施两个1/4制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1/4制度,即:1/4的专业课程及专业课程的1/4的教学内容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讲授。这种制度的实施,虽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教学运行和调度也有不少矛盾,学校也要投入大量财力,但行业(企业)专家讲授实践性最强的课程和内容,学生喜欢听,教学效果好,也带出了队伍,推动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双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的形成,收效非常明显。

7.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校友是学院最为宝贵的办学资源,古今中外,大凡明智的校长都会认识到这一点。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我校的校友大都在金融系统工作,而且形成了团队效应。校友资源不仅可以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更可为学校教书育人活动的开展服务;校友既能担任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也可担任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更可担任实践环节课程的指导。我校这几年经常进行新老校友之间互动论坛,充分发挥校友总会和各地市校友会的积极作用,经常邀请校友讲学或报告,以“凝聚校友力量,铸就金院辉煌”为总方针,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友资源的作用,收到了极好效果。

8.确立与行业(企业)互动的“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我校在升格之初,就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创新思路、创新理念,积极构建与行业(企业)互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人才培养模式。并明确提出以“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教学与实践零距离”为两大抓手,以产学合作为支撑,订单培养为载体,以行业(企业)互动育人机制为保证进行积极推进。为此,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尤其是在迁址下沙新校区以後,我们更是克服困难,保证财力、人力、交通、设备,推进“三个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实践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9.构建以诚信和金融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以诚信和金融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既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立足于为金融行业和金融领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是彰显学院办学特色的必然举措。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多方条件精心设计,创设了纵金融、横诚信的纵横交叉有机统一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内有诚信道、明理亭、笃行桥,有诚信讲学堂、明理报告厅、笃行创业园,有尚德池、精业馆、爱生林等,更有恒升路、泰康路、汇丰路,也有竞越路、日新路。而每一个地市校友会,也投入资金,在校园内建起了体现诚信和金融的硬文化环境,对校园软文化的建立和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0.明确学院办学功能定位,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我们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院以金融行业服务作为主体的办学功能,即:创建有特色、第一流、示范性高职院校(一个主功能);及时充分发挥企业资信评估和科研开发两大服务窗口的作用,建设成为现代银行柜员的高地、农村金融人才的重地、一线商务人才的要地;争取建设成为浙江省金融图书信息交流中心,浙江省金融职业培训中心,浙江省金融高技能人才集训中心,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中心;深化为金融系统服务的认识,提升为金融系统服务的水平,拓展为金融系统服务的功能。

五、基本收获:事业发展、进出两旺、学校升级

经过在管理体制上脱离行业办学的六年实践,我们认为,只要认识到位,行动落实,机制保证,思路创新,我们仍然可以办人民满足的高职教育,为行业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构建与行业互动的学院发展新机制。五年的收获,可概括为:

1.事业发展

学院已经由只有不到60亩的办学场地,建成了500亩办学场所的现代化新校区。在校生已经从6年前近1000人,发展到6000人,且形成了以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设施不断增加和升级换代,现代化教学条件基本形成。

2.进出两旺

连续几年招生均为100%第一志愿,且大大高于同批次录取分数线,形成极好的招生受欢迎的场面。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3.8%、96.11%和96.5%、97.42%,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3.学校升级

学校不仅完成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实现了办学机制的转接,而且于2002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全国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03年被评定为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等级,连续数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集体,被推荐为全国金融职业教育主任委员单位,同时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单位等。

第三节 高职育人模式与内涵建设

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是一个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不同认识和理解的问题。对此,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但从总体上看,它是从属于教育这个范畴,是与办学层次类型和目标定位十分相关的。内容有广狭之分,涉及价值取向、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目标趋向等。这里,笔者从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作为一个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当做内涵建设之要素。

一、前提和认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根据这些精神,我们认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本质在于“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对于工科高职院校而言,实践、实训工作的外部条件相对容易解决,而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相对困难。

第一,从师资看,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所需要的双师型师资其一般都有相对优势的工作环境和工薪报酬,调做教师的愿望一般较少,这就限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

第二,工科院校可以办工厂,引进技术设备;卫生类院校可以办教学医院;而经济类院校不可能办投资理财公司,更不可能自已办银行、办保险公司、办证券公司,这样,学院要真正拥有自已的实践基地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像商业银行的一些岗位,不是其正式员工,也难以允许你动手操作,商业银行有业务形象和工作责任问题,因此实习非常难。

第三,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培养的一部分人才其对应岗位大多是要通过多年实践才能形成,并非直接通过课程教学就能解决,客户经理、信贷员等若没有社会亲身实践,则难以真正形成胜任相应岗位的能力。这样,尽管高职院校明确了培养目标,但在实践工作中,刚毕业的学生仍难以立即胜任,极易被改作他用,或做一些中职乃至以下的事,高职的水平就难以发挥。

第四,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充分利用业已建立和形成的人缘、亲情和校友资源,立足大金融,依托金融行业,谋求与行业发展互动,在互动中谋求人才培养工作的更好开展。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谋求与行业发展互动,优化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努力做到“教师与学生零间隙”,大力谋求“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

二、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目标: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要把“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目标,这是根本性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毕业生要熟悉岗位、理解岗位,具有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与之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要有求索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学生一毕业即可上岗顶用。

对一所学校而言,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及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社会以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作为衡量高职毕业生质量优劣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标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大力谋求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把优质的“产品”提供给社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3万馀名校友就是以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实践水平高等著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1.修订教学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改变原有的学科型教学计划设置,建立以知识、素质和能力为内容的模块化教学计划。学院还着力于构建一专多能的能力培养结构,并按此推进课程模块化改革,主要设置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深化能力模块、专业拓宽能力模块和跨专业能力模块,为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强调应用性,案例教学、实验、实训课时占60%以上。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在目前高职三年学制情况下,用2个学年或1.5个学年完成所有的专业教学任务,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用1个或1.5个学年进行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师生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已经与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鄞州银行、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进行订单式培养,开设了建行订单班、工行订单班、浙商行订单班、人保订单班和泰隆特色班。同时,与杭州市商业银行、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单位签订了订单培养意向书;为各家保险公司开设“寿险、产险营销特色班”。订单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前两年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第三年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订教学计划,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提供师资,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上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3.推行“准专业”证书制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为了使学生毕业後能尽快按照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找到工作岗位,同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及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根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本着校内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个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毕业後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鼓励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发展自已特长并得到全面锻炼。学校从2003年起,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准专业”证书制。学生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可以选择学院其他专业的“5+1”(5门核心课程加1门技能)课程学习,学制二年,经考试合格後,学院颁发该专业的“准专业”证书。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修学第二专业後,能够拓宽自已的知识面,增加拥有技能的项目,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学生毕业後多一个就业机会、多一重上岗的保证。

4.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学院按照社会需求办学,着力培养持有“双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并创造条件,申请建立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开展“双证制”教育工作。“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大大拓宽了高职生的就业途径。为使学生毕业後能顺利就业,学院特别开辟了多种渠道的修学计划。学生除了完成高职专业学习外,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高级营销员、信用管理员、保险代理人、通用管理能力、IBM电子商务师、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等专业证书的考试。那些拥有“双证”的学生,在毕业之时都成了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另外,近年来学院申请建立的9个职业培训站和鉴定机构,也为顺利推行“双证制”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学院多次组织了计算机类、文经管类等职业技能的培训及鉴定工作。许多学生参加了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多种职业的技能培训及职业鉴定,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此,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既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之间“零过渡”的需要。

5.技能教学与行业部门标准对接,直面行业需要

为使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动手操作能力,为相关行业输送直接能够上岗的毕业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院将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在技能教学上,推陈出新,打破技能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和标准的老框框,把行业标准引入技能教学中,结合行业对各种技能的要求,设定学生的各项技能标准,使学生通过三年技能练习,达到行业标准,为进入用人单位後能直接上岗打好基础,即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对接。学院技能教研室教师对各种传统技能在各大商业银行的标准作了周密的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推陈出新,确立技能教学的新思路,使教学更符合实践要求。

三、明确实现总目标两大抓手: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

高职院校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两大抓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教学与实践零距离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更应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之所以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以外,关键还在于要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克服高等教育过于理论化、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克服高等专科教育变成本科压缩型的情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行业与学界精英共组智囊团,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学院创建伊始便成立了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为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供咨询。各专业成立了以行业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为成员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成员大多来自实践部门的管理层,是专业的学术权威,这些专家既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又熟知各业务岗位的要求,是本行业或本工作领域的精英。他们从学院与各专业成立之时起,就提出了金融教育改革的框架意见,对学院管理与发展的重大决策进行指导,并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更符合行业标准,为各专业的建设架起了从教学通向实践的桥梁。

2.实施“两个1/4”制度,把实践部门的专家“请进来”

近年来,学院为实现高职教学实践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目标,探索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使产学研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大力面向社会,引进人才,把实践部门的专家“请进来”,以弥补实践教学不足的缺陷。“两个1/4”是弥补这一缺陷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具体内容是:各专业1/4的专业课程聘请实践部门的专家讲授,每一门专业课程的1/4课时由实践部门的专家讲授。各系、各专业纷纷制订计划,实施该项制度。通过贯彻“两个1/4”制度,使专家们在向学生传授当前最新业务的同时,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3.推行挂职锻炼制度,让专职教师“走出去”

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往往是从普通院校引进或由中专升格上来,缺乏专业活动的经验和技能,缺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技能。为此,我们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到行业一线的具体岗位上,针对专业发展方向与所教课程进行挂职锻炼,并将这一做法制度化。实践证明,通过挂职锻炼,以往一直待在学校的教师了解了市场,掌握了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理论热点,使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带有理论性,更带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挂职锻炼之後,其教学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更受学生欢迎。

通过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水平得到新的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院办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使教师把产业界的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从而使教学与实践进一步有机融合,形成“零距离”的态势。

4.建设模拟实践教学基地,体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

建立模拟银行、保险、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投资、语音、模拟证券实验室、UNIX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所,进行仿真化教学。完成了浙江省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金融综合实践基地”以及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下沙园区高职实训基地(经贸类)”的建设;组建金苑华尔街——一个集展览、金融信息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营销、衍生金融产品交易、金融论坛的现代化场所,发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育、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成立“808”投资工作室,用“第二课堂”形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将市场发展的最新情况融入教学之中,减少专业知识从市场到课堂的“时滞”,使专业知识传授在网上与网下两个空间展开,增强了教学双方的互动。这样既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5.构建系统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产学研合作时空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每个专业设有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需要,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遍布全省的校外实训网络的建成,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仿真练习,在假期回到家乡,又能利用学院遍布全省的校外实训网络,进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以及毕业实习,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时容易出现的“真空”状态,使他们多时空地接触社会。同样,遍布全省的校外实训网络,也成为教师进一步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参与实训基地有关课题研究,帮助实训基地业馀培训员工的重要窗口。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中、在学与研中、在产与学中,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二)教师与学生零间隙

学院的发展,还得益于教学相长。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零间隙”。教师与学生“零间隙”,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及情感、经验的沟通过程中没有缝隙和裂痕,即所谓的“无缝对接”。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更是教与学之间的伙伴关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吸收新成果,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力争把最科学、实用的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努力锻炼自已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创新。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吸引,使教师成为学生欢迎之师,学生成为教师欣赏之生,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师与生“零间隙”,教师在教中完善自已,学生在学中健康成长。

1.以“三个一切”为指导思想,构建“三关”服务体系

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领导关爱教师,领导联系教师,教师关爱学生,探索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指导思想。同时,在四年的办学实践中,不仅用三个“一切”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把“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三关”服务体系作为落实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行动,深植于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2.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推行“导师”制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院借鉴了本科院校的做法,在高职院校率先推出了“导师”制,并在各系选取一个班级进行试点。试行导师制,其主旨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具体做法是:各系挑选若干名教学工作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试点班学生的选课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学习能力,构建个人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学院对导师的任职条件及工作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导师制的突出特点是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践进行指导。一个导师负责3~5个学生,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实现全面发展。导师制的试点推行,明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制运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导师日常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思想交流、答疑解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创造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了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养成了对专业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才。试行“导师”制以後,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老师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学生也更愿意接近老师,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零间隙”。

3.以情感为纽带,构筑师生之间的“心桥”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专业教学是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途径之一。学校结合专业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往往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教学相长的桥梁,实现师生之间“零间隙”,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心桥”计划就是这样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让知识与能力留驻学生心间的育人计划。在“心桥”计划中,师生结对,开展教师“进教室”、“进寝室”、“进家庭”的“三进”工作。针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开设“爱心课堂”,帮助他们进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以“诚信”为基点,共建“诚信”校园

学院将“诚信”确立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要求全体教师在“诚信”上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师生共同践行“诚信”原则,打破师生关系中的许多壁垒,如不互信、不坦诚等。让师生在“诚信”原则的共同实践中,互相尊重,坦诚以待,从而在积淀有金融行业特色的“诚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零间隙”。

5.因材施教,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为达到这个目的,学院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上,大胆尝试突破现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差异,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分层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的推出,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摆正目标导向,又能引导他们充分参与,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由此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坚持产学合作:实现“三个零”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保证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内在需要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机制,是实现经济管理类院校“三个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按照《关于依托金融行业,面向市场办学的若干指导意见》,积极寻求自身办学特色,坚持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切入点,构建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用人单位提前介入,举办订单班,实现更加紧密的产学合作

学院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提前与用人单位联系,共商在校生的培养方案。从现在订单班运行的情况来看,效果也非常好,现在已有5个用人单位和学院签订了订单式培养方案。其他还没有签订单式培养方案的金融单位,也都表现出强烈的合作办学意愿,要求尽快和学院签订订单式培养方案。订单式培养,对于学校来说,提前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既招聘到了自已满意的学生,也可以把员工入行以後的培训工作放到学校,使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更强,学生毕业即可顶岗。

2.组建职教集团,搭建产学合作平台

成立以学院为龙头,联合金融机构、企业、金融研究机构、其他高校、3+2合作学校等单位,组成职教集团,从制度上保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及实习、实训工作的有效落实。集团各成员单位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根据“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开展广泛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开发、人才培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职教综合实力,推动成员单位共同发展。

3.创办实体性公司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机构

充分发挥已建立的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杭州资信评估公司、浙江金融杂志社,积极组建金苑大区银行研究中心,金苑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研究所等,为教学科研提供实习实训场所。

4.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与管理咨询工作

利用浙江金融人才培训中心对浙江省金融系统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拓展训练;制定农村信用联社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开展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工作。

5.拓展学院办学功能,推进更深层次产学合作

学院不仅要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还要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开展好岗位培训,更要发挥好学校资信评估和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作用,采用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建立互动型培训和研发机构。与此同时,我们要努力建设浙江省金融图书信息交流中心、浙江省金融职业人才培训中心,浙江省金融高技能人才集训中心和浙江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中心,寻求更好的合作办学。

五、与行业发展互动:实现三个零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途径

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和运行的必由之路,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但对于如何推进产学合作则各有思路。根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条件和状况,我们抓住与金融行业发展互动这一切入点开展产学合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也推动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实现。

1.明确“立足大金融”,依托金融行业面向市场办学的思路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纠正体制上离开行业不能很好办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用主动和真诚积极谋求金融机构领导和部门同仁的关心支持,经常邀请行业领导和专家为师生作形势报告和讲学,从更为健全的机制构建中推动和改进了我们的教学工作,推动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思路的实施。

2.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友资源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

校友是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一般都活跃在行业,且多数是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占全省金融从业人员的1/4或1/3强,还有部分优秀和杰出校友走向全国,成为全国大系统的领导,在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按照“凝聚校友力量,铸就金院辉煌”的总要求,努力做到用校友、靠校友、为校友,努力实现校友与学院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坚定面向金融服务办学总格局,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

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工科为主体的教育,主要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必然性地提出了更多更快更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大量人才,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社会的中心、民众的信心,属于21世纪朝阳产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更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学校为之专门培养。根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名称、历史和资源,依托金融行业有优势,而转入工科办成综合性院校没有可能和必要。以金融及相关领域服务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学校做精做强,应该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正确的选择;专业不宜过多,范围不宜过宽,才有利于办出特色和水平。

4.充分利用行业力量为学院改革发展服务

学校办学是一个带有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充分利用行业业务骨干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行业场地和条件为学生实习实训服务,动员行业的力量设立奖教金和奖学金,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勤奋工作,学生认真学习,苦练技能,发挥行业精英的榜样力量,更有利于提高教育培养的效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5.提高学院和教师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互动发展是相互的,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才有可能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满足行业发展对院校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尤其要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和培训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创设研发机构,提高教师研发水平和能力,立足于为行业、为地方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在为他服务中实现他我互动,推进事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订单培养模式与内涵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办学时间还比较短,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借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为近期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高职学生在人们的心目中,无论从学历层次,还是从社会认可度上,都远不如普通高等院校,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二是高职教育定位不清。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也存在着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样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按照现实情况来说,我国正在日益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目前正处于对技能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高需求的时期,掌握应用技术的大学生应该比掌握纯学术理论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大量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就业岗位,出现供需矛盾,原因还不在于数量过剩,关键还是高职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生产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问题,高职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因此,传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教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也不断丰富并日益成熟。“订单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以来,世界各国不但将其运用到实践,而且对其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条件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

从美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是:“讲究实效,面向市场办学”。职教培训普遍都有工商界参与,其形式主要是担任学校咨询委员会成员,雇主参加了职教培训,确定了合作项目,把职教学生安排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半日生产实践;另一种形式是直接购买培训,即给予经费补偿或特定培训项目,公司与学校根据合同确定提供培训,并按协议收付费用。

德国是职业教育开展非常好的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非常强调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双元制”教学是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职业学院借鉴这一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种“双元制”培训模式里,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培训工作;学生以双重身份,即高专学生和企业学徒在学校与企业现场轮流接受职业教育。通常的做法是:学生每学期一半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一半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训;学校教学由学校主管,企业培训由企业全面负责。“双元制”的企业培训和一般意义上的实习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它主要体现在前者的责任人和组织者是企业,受训者的身份是学徒,企业和学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劳资协定上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为了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顾客导向”(Customized Education)的定制培养计划。CE教育就是学院将企业作为顾客,与企业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合作,改造教育环境,按企业需求人力的数量、规格和具体专业特长培养人才。CE教育包括受企业委托培养技术员和为企业职工更新技能。专科大学于1996年开始与企业采取合作协议方式,共同开发适应产业界需求的多种职业教育课程,现已在75%的专科、大学中实施。韩国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资助CE教育,2001年有98所初级学院实施CE教育,其中60所得到教育部门财政支持。

在本质意义上类似于“订单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在大部分欧洲国家、拉美国家及一些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非常流行。目前,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培训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学徒制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一般需用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後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现代学徒制培训有着广泛的优势,首先是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大部分学徒工毕业後能被原企业录用;其次是实训内容由社会合伙人共同制定,适应企业的需要,突出对学徒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期间不但不缴纳学费,而且还享受学徒工资,一般为技术工人工资的50%,以後按比例逐年增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经济独立性,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培训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现阶段,许多学者和高职院校也都纷纷对“订单教育”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03年12月10日,在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要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熊惠平(2005),刘复国(2004),陈志刚、马广(2005)通过对订单培养模式的考察,认识到我国高职教育转轨中的困难与问题,认为必须正视现实,研究对策,确保转变,扎实有效地推进。

任君庆(2004)、刘小芹(2004)考察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认为需要有企业需求与支撑、学校的专业优势、产学结合教育信息网络及咨询机构、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主要环节包括:企业调研、确立订单、签订协议、组织学生、培养方式。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教育部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教育最理想的方式是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後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使学生毕业以後就有工作,能够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是高职院校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订单教育”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类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一种职业特徵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新修订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及培养层次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新版本对初版中的三级教育分类系统作了较大的调整,新版ISCED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7个层次。ISCED5为“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但“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它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以及“博士学位以外的所有研究课程,如各种硕士学位”在内。ISCED6为“第三级教育第二阶段”,且“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在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次划分为A、B两类。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B类为“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体现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体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二是加强实践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是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美国大学工程技术专业都开设大量的、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始终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济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高职专业采取的“3+1”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有一年时间接受实践训练并取得国家与权威IT能力考核认证;在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中心安排有大量的实验与实习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而“订单培养”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更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的特徵。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後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目前,在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初期发育,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国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和下岗职工1400万人,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2003、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别为212万和280万人。另外,农村富馀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进城务工经商者已达8200多万人,农村富馀劳动力逾亿人。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在目前我国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转换时期,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对一所学校而言,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及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社会以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作为衡量高职毕业生质量优劣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标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大力谋求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把优质的“产品”提供给社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徵在于“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要把“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毕业生要熟悉岗位、理解岗位,具有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与之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要有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学生一旦毕业即可上岗顶用。订单式人才培养,使用人单位有了更多、更直接的发言权,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完成了就业工作,实现了“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使实践环节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效果突出

对于工科高职院校而言,实践、实训工作的外部条件相对容易解决,而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相对困难。

第一,从师资看,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所需要的双师型师资其一般都有相对优势的工作环境和工薪报酬,当一名教师的愿望一般较小,这就限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

第二,工科院校可以办工厂,引进技术设备;卫生类院校可以办教学医院;而经济类院校不可能办投资理财公司,更不可能自已办银行,办保险公司,办证券公司。这样,学院要真正拥有自已的实践基地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像商业银行的一些岗位,不是其正式员工,也难以允许你动手操作,商业银行有业务形象和工作责任问题,因此,实习非常难。

第三,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培养的一部分人才其对应岗位大多是要通过多年实践才能形成,并非直接通过课程教学就能解决,客户经理、信贷员等若没有社会亲身实践,则难以真正形成胜任相应岗位的能力。这样,尽管高职院校明确了培养目标,但在实践工作中,刚毕业的学生仍难以立即胜任,极易被改作他用,或做一些其他事情。

因此,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实践环节所存在的现实困难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准员工’)使得其进入用人单位进行实践和实习,在身份上合情合理,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上所存在的难题。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三赢”

1.从学校角度而言:

(1)落实了学生的就业。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徵决定了就业工作在整个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就业为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提出了“就业立校、合作兴校、服务强校”非常富有时代特点、符合现代高职教育需求的办学理念。

(2)提高教学效率,使学校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往的教学,教学部门更多的是针对用人单位对知识的共性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2.从用人单位来看

(1)可以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过渡到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上拥有着较多的选择机会。然而仔细观察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矛盾非常突出,在许多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也存在着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现实窘境。通过订单式培养,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向学校就自身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定身打造,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

(2)省却了岗前培训所花费的时间及经济方面的投入。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上招聘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学校基于知识共性角度培养的结果,很难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到大学生以後,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岗前培训是员工上岗的必备程序。不同单位岗前培训时间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时间、人员与投入上的浪费。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将岗前培训工作放在学校进行,从而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3)“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协议的形式进行,使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员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在现在的大学生招聘现场,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手中拿着厚厚的求职简历,每一位大学生都在不同的用人单位面前寻求着自已的就业机会。对于学生而言,出于竞争和就业的考虑无可厚非。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人才寻找成本。如果一个单位需要三名大学生,刚好在签订合同的三名毕业生中,有两个学生有两家以上的单位可以选择,这就涉及到有大学生毁约的单位还要花费一定的成本,重新进入到人才市场进行搜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就可以放弃在多家用人单位重复投放简历、往返于多个用人单位之间增加自已就业概率这样的行为,通过与学校、用人单位、第三方签订的四方合同,锁定了自已未来就业风险,也使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得到根本上的保证。

3.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使学生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免去了寻找工作的艰辛,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自高校学生实行学校推荐、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工作以来,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後一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方面,忽视了学业。这种情况在我国高校非常的普遍,使学校面临着“在就业压力下不能反对、在强调良好教学秩序下也不好提倡”的两难境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解决了工作上的後顾之忧以後,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避免和减少了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教学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大规模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始于2004年。2004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先後与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等六个单位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当年,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就占全部毕业生的36.3%。2005年,各家用人单位在分享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好处之後,又纷纷地和学院签订了下一批的订单式培养协议。2005年,先後有七家用人单位与学院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参加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数比2004年增长了47.2%。目前,在学生人数既定的情况下,还出现了竞相提前入校签订协议,争抢毕业生的局面。在三年制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提下,前两年完成学院的教学计划,第四学期开始签订订单,第五学期和用人单位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上由双方选派优秀的师资进行联合培养。

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来看,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用人单位的宣传工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不是学校的一项形象工程,必须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的现实需求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浙江省惟一一家面向金融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学院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一毕业就可以上岗,使得学院的毕业生深受金融单位的欢迎。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上,各家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非常好。

2.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要对原有系部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做到大班、小班各种形式灵活多样。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运行上看,在订单班组建上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在订单班课程设置上,不同专业和班级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矛盾和冲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对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部调整,全院划分为金融专业、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四个专业大类,第一学年以专业大类为基础进行教学,第二学年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教学,教学计划的科学设置,辅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使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效果更加突出。

3.用人单位要有诚意,学生守信、学校配合

用人单位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要有诚意,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只要符合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必须全部接收。同时在班级活动、教学计划的制订、实习实践环节的安排、就业协议的签订等方面给予全程的支持。用人单位真心诚意地开展工作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学生守信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正常进行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来看,只要进入到订单班的同学,必须要诚信履约。订单班人才培养工作一开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就组织用人单位、中介公司签订四方协议,用以约束学生和用人单位诚信履约。学校的组织和配合工作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包括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下订单、教学、签约、就业等方面的弹性化管理。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及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要把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与用人单位需求结合起来,学校既要防止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一味迎合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其不仅强调基础理论教学,还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的强化和训练。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既不同于普通高校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和设计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高中、中专培养的中级实用型人才。它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①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多的现代科技知识。①较强的基础技能和岗位职业技能。③较好的智力素质。④较好的社会素质(戴士弘,1996)。因此,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中,既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但也不能一味地迎合用人单位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忽略了高职教育本身的规律性。

2.用人单位委派行业专家授课,学校抽调最强的师资力量加以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实践、实训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自身必须会做,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好地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由于金融部门和金融类高职院校之间在工资和福利待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从金融部门分流一部分高素质的员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用人单位和学校基于共同培养人才的需要,选派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学校进行授课,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

3.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稳定关系,建立对优秀学生的奖励、考核与淘汰机制

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学校与用人单位必须结成长期、稳定的关系,这样双方不但可以达到双赢,还可以对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炼,使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完善。同时,对加入到订单班的同学也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励、考核与淘汰机制,把进入到订单班以後,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淘汰出去,奖优罚劣,建立起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五节 以生为本理念与内涵建设

历史上曾存在两种教育观: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现代教育观则强调两者统一,强调个体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其立足基点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教育观。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如教育个性化、终身化、大众化,无一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价值追求。顺应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指导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价值原则,营造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环境;把“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教育工作的活动面,坚信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没有教育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生源构成复杂、兴趣与知识基础各异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把“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落脚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思想进步、人格完善、基础扎实、技能过硬、身体强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关爱学生进步:人格培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全面性和自由性,强调人格培育和人的潜能开发的价值。学校作为塑造学生人格力量的场所,面对社会物质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人格发展困境,从学生是一个“人”的角度出发,在教育过程中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优化教育软环境,塑造人格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影响密不可分,环境就是文化生态,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教育环境是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学校的人文环境,或称校园环境的软件,应有它过硬的一面。学校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人格”所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优化教育环境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前提。为此,学院积极营造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软环境。把是否尊重一切学生,关心一切学生作为衡量老师人文精神的深度的标志。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将“知我学生、爱我学生、助我学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求对学生的爱要做到:

第一,对学生的爱应该发自肺腑,无私无利,不图回报,对学生的思想要循循善诱,对学生的学习要真心重视,对学生的困难要时刻关注,对学生的表现要时事留意,对学生的生活要问寒问暖。

第二,对学生的爱应该讲求奉献,教师不仅要在经济上,更主要的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做更多的付出和奉献、牺牲。

第三,对学生的爱应该心到情到行动到,要求捧出10颗心,坚持“十要”:即对学生教学要尽心;对学生态度要真心;对学生活动要热心;对学生困难要关心;对学生帮助要诚心;对学生观察要用心;对学生管理要专心;对学生教育要耐心;对学生服务要全心。

第四,对学生的爱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切记“十不要”:即不要应付学生;不要厌烦学生;不要讽刺学生;不要贬低学生;不要丑化学生;不要向学生和家长索取;不要要求学生回报;不要溺爱和偏爱学生;不要与学生讨价还价;不要对学生有为难情绪。

多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一直自觉坚守自已的精神家园,积极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二)强化党建和思政工作,影响人格

正确的政治导向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内涵。学院党委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在院内提出“一年级有学生党员、二年级班班有学生党员、三年级每系有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建指导原则,积极发挥现有思政网络和阵地,诸如党建研究所、业馀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诚信教育与校园文化研究所、党课教育研究室、邓小平理论读书会等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人格发展的正确方向。近两年来,学院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达到全院学生的60%以上,有400多名同学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100多名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理念,把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深化共识共管为基础,携手勤勉为保证,多方面、多载体开展思政工作。院党委坚持党委委员联系处室、支部制度,逐级谈话谈心制度,院长接待日制度、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通过制度和活动了解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想些什么、关心什么、需求什么,从而把人格培育工程落到实处。如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通过公寓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同吃、同住、同生活,建立辅导员谈心室,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疏通工作;学院积极探索政治思想工作进网络,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学生专栏反应学生的心声,宣传主流文化;学院努力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兴趣和自由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已的特长与爱好参加各类社团,发挥个人的特长,培养综合素质,以利于自立、自觉与自强。

(三)改革课堂教学,培育人格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情谊交流的载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阵地。为此,学院首先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是其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其次,学院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的隐性价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交往意识与能力等,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以培育人格为躯干,以训练能力为四肢,以追求活力为灵魂,以启迪悟性为脉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丰富校园文化,健全人格

性格品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学院严格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围绕校训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努力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适应能力和文明习惯,养成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集体风气的健康集体和健全个体。

一是学院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特别是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对参加省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给予支持奖励,还和金融证券等行业、金融教育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浦发奖”、“国开奖”、“金通证券奖”、“天一证券奖”、“银星奖”、“路城信”等多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奖学金,奖励各显风采的不同学生,强化学生的进取心。二是学院加大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的课内外教育及培养。如组织“军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和纪律意识,发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通过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等有效途径,开展多种多样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开学伊始组织“新老生联谊会”,帮助新生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新校区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会文体部举办的“篮球联赛”、“协力杯”拔河赛等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强健了同学们的体魄;组织的“新纪元之光文艺汇演”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美化寝室大赛”既帮助学生改善生活空间,也有助于其热爱生活观念的形成。全体青年志愿者同学积极为校外社区开展服务工作,有利于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观念的形成。四是学院定期举办一些常规性的文艺活动,如逢节庆或纪念日组织的综合文艺晚会、校园卡拉OK比赛等,使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2002年4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学生文化节”的基础上,举办了学院“首届科学文化艺术节”,内容涉及科普教育、素质砺练、文化艺术三大类22项,共有159人次在竞技类比赛中获奖;艺术节的“点燃智慧、激发才艺”的主题深深打动了全校学生,为引导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关注学生困难:人文关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塑造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而高尚精神世界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让校园处处洋溢着人文精神关怀,让人文精神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

(一)身心脱贫:关注学生的生活困难

以人为本,不可忽视学生的经济困难,通过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支持帮助来颂扬人本精神,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爱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具有关怀意识的学生。为解决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学院提出并积极实践“决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原因而辍学”的承诺,深入持久地实施业已制定的一系列帮困济学政策和措施。在奖、贷、助、补、减等五个方面深化帮困力度,扩大济学广度,并通过人文关怀致力于贫困生的“双解困”问题,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并透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

在奖学金方面,学院除设立颁奖面达30%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外,积极发挥好“国开”、“浦发”、“天一”、“金通”等金融、证券机构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设立校外奖学金的作用,在新生中继续实施新生入学“状元”奖学金。在进一步扩展获奖面的同时,积极推行政策贴息的助学贷款,主动与银行联系,落实助学贷款金额,为一部分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学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在帮困济学方面,继续做好争取校外资助和发动校内帮助相结合的帮困机制,仅校内师生爱心捐款就达近10万元左右,还设立学生爱心基金,使受助学生的面更广,度更大。如通过为陈思思、陈君同学开展爱心捐款的活动,不仅滋润着受助同学的心灵,也孕育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尊重他人的人文环境,润物细无声地升华着他们的人格。在帮困助学的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建立好特困生档案,通过多个岗位的设置,不仅减轻了贫困生的思想压力,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而且培育了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性格,使他们学会用双手去创造,用努力去争取,用意志去克服,锻炼其综合能力。

为防止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学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学院对贫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使他们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已。不少部门、支部和教工个人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不仅在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学生,而且鼓励学生培养坚韧的品质,立志成才。

(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

大学生是一个个性鲜明,共性突出的群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承认人的差异性、独特性,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在教育方式、教育评价中搞“一刀切”,要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目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育生源来自两个方面.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对口升入高职的中职生,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与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于普通高考生源来说,他们文化基础、知识水平较好,但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而中职生源普遍接受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文化基础教育,特别是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的教育相对薄弱。面对中职生、普高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学院积极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技能合格标准,探索提高这两类生源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并获得最好效果。针对学生成绩上的差异,学院也积极探索分层次教育的方式,在保证让学有馀力的学生能“吃饱”的同时,积极采用辅导、补课、强化等方式,让困难的学生能正常吸收营养,如外语教学中的快慢班等。

面对学院是第五批招生、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全院教师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没有教育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观念,在教育中实现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转变,探索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转变。学院按照“合格+特长”的要求,不求全责备,不过高要求,注意从现实出发,量才培养。既弥补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的缺陷,又使高职教育符合社会发展之需。

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学院根据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实施了准专业证书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增强全面素质的养成,同时发现和寻找到激发自已个性发展的兴奋点。真正从以人为本的根子上扩大学生选择和适应的机会,为他们的自由选择创造基本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和提高。

在教育实践中,学院还聘请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导师,专门负责辅导学生的学习,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导师制的实行,使得不同类型背景的学生可以和教师密切交流与沟通,拓宽视野,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心理困难

高职生面对高考失落、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的磨合与冲突,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人为本”,即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完整全面地关怀人的发展和生命。为此,学院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成立了学生心扉心理协会,经常性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充分发挥好对学生整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员谈心室,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上门会诊,通过咨询、谈心等方式积极关注需个别帮助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使他们提高沟通的能力,增强交际的水平,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从而走出困境。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已负责。

三、关心学生就业:人生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教育只有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履行育人职责,就要积极创造学生人生发展的环境和渠道,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个体从学习生涯走向职业生涯的桥梁。为此,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做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

(一)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发展

大众化的教育面对的是大众化的群体,老百姓的愿望是实实在在的,辛辛苦苦供养子女读书十几年,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毕业能找到一份工作,能够就业,有工作才谈得上生存,才谈得上发展,这就是民生。教育要有民本思想,教育对社会的关怀,最根本的是对民生的关怀。为此,学院针对学生对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感到迷茫,没有社会经验、缺乏人生指导的现状,积极挖掘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以传授知识、人格影响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协调能力、管理知识,特别是职业规划、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品质意志等进行全方位、阶梯式的塑造、培养和熏陶,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设计,实现人生导航。近年来,学院邀请全国劳模张岚等一大批在各自工作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回校,为同学们进行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务实意识、创业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增大,特别是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使得大学期间制定职业规划、经营大学时光、拓展综合素质、管理人生发展有了依据和准则,为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这种导航行动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推动大学生实现尽快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载体。学院招生就业办还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开展职业设计指导,要求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客观进行自我评估,确定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制定具可操作性的执行方案,持之以恒实施拟订方案,促进人生顺利发展。团委还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以素质拓展训练为目标,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定位发展

学院是育人的主阵地,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就要找准自已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明确金融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自觉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毕业生开拓广阔的求职之路。为做好学院就业工作,学院在专业布局上提出“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的专业布局思路和专业设置,调整、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目前,确立了金融、国际贸易、会计、投资理财、证券与期货、保险营销与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文秘、实用英语等11个专业,其中保险营销与管理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立专业口径的宽窄和专业方向的设置,强调根据岗位(群)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适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来进行微调,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在教学计划设计上,强调行业参与,引进以能力分解为脉络的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思路,针对岗位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出发,分解为知识点、能力点与基本素质要素,再与课程目标相对应,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以理念构建为核心的观念改革,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管理模式改革,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质量标准与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将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三)产学研结合深化:保障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毕业後上岗就业是其基本定位,找到一个适合自已的工作岗位是其重要目标。为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教育目标,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工作:①成立了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及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汇集金融界精英,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市场变化趋势,提出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需求特徵,并对学院发展方略提出意见和建议。②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本专业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审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取舍和教学环节安排等,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③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紧密依托行业,进一步拓宽渠道,积极构建一批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课程训练、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实习,提高师生实践动手能力。④成立企业冠名的二级学院,加强与行业联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企业冠名的二级学院——金融投资学院,积极开展产学合作教育。⑤实施两个1/4制度,开展合作育人。即.教学计划的1/4专业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1/4课时由兼职教师来授课,由兼职教师把实务部门最新技术、最新理念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⑥开设特色班,进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尝试与行业、企业合作,与温州泰隆城市信用社合作办学,开设泰隆特色班。按照用人单位要求,通过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进行订单式培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⑦办好成人培训和校办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浙江金融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及成教分院“一个基地双重职能”的作用,扩大成人教育的规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努力办好校产性质的实践基地——杭州资信评估公司,满足教师和学生校外实训的要求,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增强学院市场办学能力。⑧积极探索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抓好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鉴定站、培训点的申报工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接轨考试、考证,努力取得“双证”、“多证”,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⑨建立和完善相应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到行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实践意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⑩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大力倡导“诚信、明理、笃行”的学风,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求索精神,培养人际沟通、岗位适应与业务操作能力,以适应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

(四)就业市场拓展:实现发展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拓展市场,扩大面向,为学生顺利上岗就业创造条件。院党委向全院提出了2003届学生毕业实习、就业的100%和“621”目标:即通过学生和学院的共同努力,要使2003届学生的毕业实习定位率达到100%;要使60%的毕业生有专业对口的工作,20%的毕业生有基本对口的工作,10%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含高职专升本)。学院要求每一位副科以上干部能深入一家金融机构,力争帮助推荐1位以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实习和就业工作。学院拿出生均400元的经费用于学生实习安排和就业工作,并建立切实有效的奖惩机制,对毕业就业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和重奖。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率队,走遍了全省11个地市,和当地中央银行一并召开当地金融员工队伍建设研讨会,既徵求了行业对业务教学的需求,又发布了当地毕业生的生源情况,为营销毕业生打下了良好的行业基础。学院前瞻、到位的工作,使得200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8%以上,获得初战告捷。

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注重以人本为基点,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了人格培育、人文关怀、人生发展的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成长环境,为学生能力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宽厚而坚实的基础。“三关”服务体系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其思路和提法已纳入全省教育工作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式文件,学院也因此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称号。

四、展望

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形势、不同学生状况,与时俱进地赋予“三关”工作新的认识和新的内涵,满足学生、社会、家长提出的新的要求,切实做好关爱学生政治成熟、学习进步、品德修炼、人格完善等工作,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永恒课题。我们的初步实践是.

1.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学习服务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合格+特长”培养原则,通过分层次教学、小班教学、推行学分制、灵活选择考核方式、特别成绩承认学分等途径,真正为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条件,真正为学生学习服务。

2.营造人性化育人氛围,为学生成长服务

根据学院特点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确立健全校园理念,构筑诚信文化、金融文化,美化校园环境,塑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构筑教师与学生零间隙的机制,建立学生成长道路上必需的服务机构,引导学生更健康成长。

3.创设良性化发展环境,为学生成才服务

我们要确立全新的培养人才理念和机制,跟踪学生毕业後状况,加强学院的品牌建设,加强校友会工作,通过职教集团、产学合作等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起薪率、稳定率、用人单位欢迎率等指标,使学院形成良好社会声誉和广泛社会影响,为学生良好成才做有益服务工作。

只有以提高认识为先导,狠抓落实为保证,不懈探索为机制,始终不渝地强化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给予帮助,为学生就业指明方向、铺展道路,我们才能真正在认识上求得统一,在步调上达成一致,不断将“三关”工作的精神落到实处。

第二章 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之关键

第一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基本建设,无论是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还是高职院校,概不例外。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且大多以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奇校长的“大楼与大师”的理论来进行论证和说明,这无疑是十分准确的。高职教育作为大众化过程中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一般都具有教学设施薄弱,教学设备不足,师资数量不足和高质量教师不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怎样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原则需要的教师队伍,更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更应有科学的方法和更加周密的方略。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

研究师资队伍的规律和方法,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其教育教学的特徵和要求,对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就业导向与教师本身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是其共同特徵。按此出发,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上岗就业而展开。正因为这样,教师本身对岗位、对岗位群和对职业能力需求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也是十分自然和正确的。如果教师本身是“三门”教师,缺乏实际工作感受,谈不上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相应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或者对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知之甚少;那么,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适应岗位和职业的、具有较强的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在客观上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把教师的业务和能力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必须把教师与实践的放到重要位置来研究。

(二)升格高校与教师队伍提升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三改一补”是最初起步措施,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多又由“中专升格”而成。无论是“三改一补”还是中专升格而成,我们都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结论.①进入高职序列後,这些学校的场地要拓展,规模要扩大,师资要增加,任务多且繁重,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②都有一个按高职运行和发展要求规范化的过程;③教师都有提升层次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过程。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且没有负担的起点上谈师资队伍建设,而是在以中专升格为主要特徵的基础上研究师资队伍。

(三)双重归属与师资队伍的选择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理论界迄今有不少争论。多数同志认为:高职姓高名职,现应纳入高等院校管理序列。在国务院重视职业教育、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也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享受到其中的好处,做职业教育的“领头羊”。笔者曾经提出过“高职之高不宜越位,高职之职不可缺位,高职教育不能错位”的思考分析,并发表过高职复姓的奇论。因为高职的复姓,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知识和学历层次,重视其科研能力建设,也要注重教师的能力和职业水平,重视其动手能力培养。当然具体的科研活动特徵可能会与研究型大学有不同要求,但这种双重属性,对我们建设一支适应高职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确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从大众化推进到现在,我国大规模的高职发展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许多学校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科学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其做法大致可归纳为:

(一)确立“提高、充实、引进”三结合原则

既要按照“引进、充实、提高”三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又要适应现行法制,保护现有教职工的基本利益,致力于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要通过资助、奖励、脱产进修等形式推动其学历层次的提高和大学化认识的提高,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获得并学会从事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资格和条件。与此同时,要适应办学规模扩大、专业门类增加的需要充实教师队伍,主要从应届硕士毕业生和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业务骨干中进行。为了推动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我们要花大力气、用大投入、筑大系统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如博士教授,产生“鲶鱼效应”,为学院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这种三结合的形式达到了既提高师资队伍,又平衡多方关系的目的,既引进了“女婿”,又保护提高了“儿子”。

(二)以“职业化、硕士化、双师化”为目标

职业化、硕士化、双师化是升格建院初期根据学校教师大多为行员、本科毕业生等特点提出的,其目的是增强教师的敬业爱岗意识,提高中青年教师适应高等教育的基本办学需要。同时,又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能够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素质。为此,学校采取集中办班、全额报销学费、奖励成绩优异者等途径,采用限时、错时机制,推动了目标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以“三大工程”为抓手

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有抓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原则後,适时实施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①青蓝工程。旨在通过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的青蓝结对,通过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才成长;②中青年学科(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即通过资助考核办法,以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育人成果为结合考核评价,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主体、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为综合要求,致力于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中青年学术团队;③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培养懂专业、会管理、懂市场、会教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专业建设领导人物。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涌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专业带头人,他们既懂外部市场,又会内部管理,既能教学,又搞科研;同时又一批优秀专业带头人正在形成之中,适应了学校教学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或实训能力)为目标

学院明确提出,每一个教师必须通过3~5年的努力,提高自已的学历层次,适应高等教育要求,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满足自已求职和生存的要求,提高自已的以专业和学科为基础的科研能力和实训能力,适应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对高职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五)建立健全评优机制、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这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根据阶段性特徵主要采用以正面教育和鼓励为主的方法。不仅在学校内实行教学、科研、教改、育人等项目制进行评优和奖励,而且用教师节结合评价奖励的方法,鼓励教师上进争优,弘扬正气。不仅在校内设立若干奖项,而且通过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并会同金融机构设立奖教金的办法,进一步鼓励和奖励教师爱岗敬业、尚德敬业,不断提高就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建立和谐育人团队。

正因为这样,这几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事业发展很快,学院荣誉众多,这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三、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重心的转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五六年的快速发展,规范运行已总体达到,创特、创新、创优成为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看,由于前阶段的引导和激励,大凡上进和努力的青年教师硕士化目标已经实现,上进和努力的中老年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和副教授职称也已经获得。从师资队伍建设的供给看,应该说已是相当充分,优秀的硕士加盟高职已成为其首选目标,博士生已经开始问津高职院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谋求更佳的效果。

(一)以强双师、增博士替代硕士化、双师化和职业化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用政策和鼓励措施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硕士化目标已经完成,形式上的双师化奖励措施也应该结束,这些应该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起码条件。达不到这些要求和条件者,事实上应该认定为不尽合格或不合格。进入发展新阶段,实现学院办学水平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先行一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双师、增博士应该成为新阶段的目标。所谓强双师,就是要使专业课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在重视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的同时,增强其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具体业务工作的能力,增强其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能力;所谓增博士,就是要适当引进主要学科和专业的高学历层次的教师,使博士生教师在师资队伍中达到一定比例,力争用5年的时间达到3%~5%比例,凸现师资队伍新景象。

(二)优专职、活兼职,构建师资队伍新机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现,高职院校在总体上已实现了办学升格、管理升级,保持了稳定和平衡,但事业发展需要一个新人辈出的机制,过度保护老人弄不好反而会保护落後,优化专职就成为题中之义。所谓优专职,就必须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通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