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岁时节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6:54:35

点击下载

作者:江玉祥,牛会娟,张茜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试读:

导言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中国传统岁时节俗,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岁时节令又是中国人在漫长的农、牧、渔、猎文明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生产经验的结晶。中国旧历是一个阴阳并用历,不是纯粹的阴历,而[1][2]是以阴历为主,又以阳历为辅的阴阳合历。因为旧历以阴历为主,所以从战国时代以来,我国的农历便有二十四个节气的设置,农民才能把握农时,才知道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等许多农事活动的安排,也才有广大人民群众从幼儿时代朝夕所企望的,如春节、端午、中秋等那么多富有诗意的节日。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已经证明,二十四节气不是故弄玄虚的迷信,而是千真万确的科学。它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坐标和文化符号。以中国传统春节为例,其形成便同农业生产紧密相连。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年,谷孰也。”《榖梁传》桓公三年称:“五谷皆熟为有年。”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春节,《后汉书·杨震传》记杨震上疏:“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此处的“春节”,意为春季。古时以立春为春节。据传,中国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只要中国的农历不消逝——而中国的农历绝对不会消逝,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民俗就不会消逝。春节民俗不会消逝,但春节若干民俗事象会发生变异,甚至消逝。春节民俗事象大概包括三部分:信仰、饮食、娱乐。春节民俗信仰,如祭灶、祭祖、过年的禁忌等俗信,在城市里,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农村里,特别在青年人群中,可能算消逝了!像走喜神方之类,从信仰变成了商业炒作;像正月初一朝庙上香,从传统的虔诚信仰变成了部分人群的盲目狂热!年节饮食文化传统的东西保留较多,但像亲自动手做年糕、打米酥之类变异了,吃的人少,更不必自家做,想吃,到商场去买!东西可能更高级了,但缺乏参与性,年的气氛自然淡化!娱乐部分最尴尬,传统的狮子、龙灯虽还有人耍,但规模远不如前;灯会虽然还年年办,但传统的手制彩灯、烟火架,已被以赚钱为目的之现代声、光、电摆设所代替,闪烁的霓虹灯影下,矫揉造作的流行音乐声浪中,似乎少了许多“民”的成分和“俗”的味道!再加之禁放烟花爆竹多年,除夕夜,如不想看春节联欢晚会,乐趣便所剩无几!春节若干民俗事象变异或消逝的原因,现在一般归之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然而这只是加速春节民俗急剧变异或消逝的外部原因。从内因来看,1949年以来我们一直把传统文化当成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堕力来扫荡,反复强调“移风易俗”;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等极左口号和行动,对传统春节民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在政治经济领域拨乱反正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特别对民俗文化是否也需要来个“拨乱反正”则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快,改革开放使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涌入神州大地。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多数人,他们从小就没有很好地接受过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不少人难免对五光十色的洋俗洋节趋之若鹜。对很多青年来说,不知道过传统年节,不懂得怎样过传统年节,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传统春节民俗的淡化,很多在春节期间展示的民间艺术也失掉了市场,一些身怀绝技的艺人,例如制作和耍弄狮子、龙灯的艺人,扎制彩灯的艺人,均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商家又不失时机地推出现代科技包装的娱乐方式和产品,加上现代媒体起劲地鼓吹,循环往复,一浪高过一浪。这样一来,春节若干民俗事象变异或消逝便更加不可避免啰!面对岁时节俗这种变化的形势,我们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岁时节俗呢?我国文化部已经将我国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打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12月16日,中国国务院对外公布了经过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很多人以为万事大吉,保护在望,殊不知这主要还是一种防止外人抢夺的“注册”行为!距离保护和传承传统岁时节俗的目标尚远,千里之行,跬步方始,还有许多措施有待认真落实。我们认为:第一,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特别要提高各级官员对包括春节民俗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要使大家明白,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人的生身文化,任何中国人都有她的亲子标记,都受过她的哺育和抚养,这种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钟敬文语)。中国人如不保护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就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性,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第二,从舆论导向上划清封建迷信和民间信仰的界限,划清祭祖敬宗和鬼神崇拜的界限,划清良俗和陋俗的界限。这样,传统岁时节俗的信仰部分才会有合理存在的空间。第三,对传统岁时节俗中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爱耍爱玩的娱乐方式,比如燃放烟花爆竹、社火活动等,要开放,不能因噎废食,一味禁绝。当然,对待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一事,我们既要认识到它的历史民俗功能,又要清楚今天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其宗教意义淡化,甚至丧失了,而代之以新的娱乐功能。既然是娱乐,就应有节制,不能肆意浪费,甚至引起火灾而给社会造成伤害。正如明代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所说:“除夕,爆竹通宵达旦,所以震发春阳,阳消邪厉。今人遂以为戏(娱乐),而倾费争雄,殊失本意。”第四,文化部门,特别是基层文化馆,要大力创编体现传统文化风格的群众文娱节目,上山下乡,走上街头,深入学校表演。第五,新闻媒体一定要走出商业的怪圈,宣传民族民间文化,鼓吹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在全社会造成气氛,上行下效,包括春节民俗在内的年节民俗一定会得到保护和传承。为了增加广大群众对中国传统岁时节俗的了解,提高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我们选择了春节(包括除夕、元旦、元宵)、立春和迎春、清明(包括上巳、寒食)、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十月朝和下元、冬至、腊日和腊八、祀灶等十多个传统节日,比较详细地介绍其历史源流,民俗事象及其对于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关系和意义,也许对保护传统岁时节俗有所裨益!【注释】[1] 阴历:以月亮的盈亏周期计算日子。[2] 阳历:以地球绕日的周期来校正置闰。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元旦、元宵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唐·张说《钦州守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灯遇元宵尽力张,暗尘滚滚逐人忙。——清·李调元《元宵》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名为交年)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叫除月,十二月最后一晚叫除夕。除夕,也泛指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无论士农工商,大家都忙忙碌碌庆岁除,迎新年。这一天民俗事象围绕驱邪迎祥的主题,人们要做这样几件事。

换春联、贴门神

春联,即过年时家家户户张贴楹联、对子。它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之一,既发挥了中国文字的特色,也表达了中国人讨口彩、祈求吉祥如意的心态。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由于鬼怕桃木,所以古人以桃木制成两块木板,左边一块绘门神神荼(读如伸舒,shén shū)的像,右边一块绘门神郁垒(读如欎律,yù lǜ)的像,两位大神是管理天下众鬼的“鬼王”。过新年时,把桃符板放在大门两边辟邪。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始于五代十国时的后蜀主孟昶。《宋史·五行志》说孟昶“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而《宋史·五行志》《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和北宋人张唐英的《蜀梼杌》也都记载了孟昶在降宋前一年的除日,即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自题桃符板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事。又北宋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亦记后蜀除日悬挂桃符之风俗,“先是,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勋府桃符,亲自题曰‘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桃符的功能是辟邪,而桃符向春联演变,表现出人们为了喜庆,祈求新岁平安的更多企盼。北宋晁补之《失调名》词:“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这种演进的桃符形式,在宋代也有记载。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吕原明《岁时杂记》,“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2][1]、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王安石那首几乎家喻户晓的《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描述的正是这种风俗。而写桃符也成为当时文人的一种乐趣。陆游《辛酉除夕》中亦有“松煤染兔颖,秉烛题桃符”的诗句。南宋末人吴自牧著《梦粱录》卷六《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当然题桃符也不尽是歌颂吉祥,宋末元初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就记载了一个县学教谕因题桃符获罪的案例:“盐官县学教谕黄谦之,永嘉人,甲午岁题桃符云:‘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为人告之官,遂罢去。”黄谦之利用题桃符,发牢骚,犯了忌讳,因而被罢教谕之职,说明当时桃符逐渐演变成春联,书写内容也突破了“余庆”“长春”这些吉祥美丽的辞藻,开始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个人的心情境遇。|春联门神 [日]青木正儿、内田道夫编《北京风俗图》据清姚之骃《元明事类钞》三“春联”条、翟灏《通俗编》卷三《时序·春联》之说,春联之名,起于明朝。清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四《新年十事·春联》言桃符与春联之区别,称:“桃符以画,春联以书。书较画为省便,复有斗方、横披、小单条之类。”又说:“乡人不识字,有以‘人口平安’与‘肥猪满圈’互易者。车门多用四大字,惟王楷堂比部自撰一联云:|吴中年景 晚清《点石斋画报》‘吃草吃麸还吃料,拉人拉水不拉钱。’”此处所举两副春联,生动反映了清朝北方农民的意识和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在清代贴春联已经成为民间非常普遍的一种风俗。当时的京城另有一番讲究。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硃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春联”条记苏州过年风俗,说:“居人更换春帖,曰春联。先除夕一二十日,塾师与学书儿书写以卖,榜于门曰春联处。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及家声世泽等语为门联,或集‘葩经’(指《诗经》)吉语、唐宋人诗句为楹帖。”古有“五祀”之说,门为其一。门为人出入之处,故为神而祭。门神,即护门之神。最早的门神,传为神荼、郁垒之遗像。查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他书“卫”作“御”)凶也。”可知,最初门上所画者非人,乃是食鬼之虎。《汉书·景十三王传》称广川王去“其殿门有成庆(古之勇士)画,短衣大绔长剑”,此即后世门神之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云:“除夕图画二神形,傅于左右扉,名曰门神户尉。”南宋赵与时《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门神,亦曰门丞。今道家谓左曰门丞,右曰户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载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同卷“除夕”条还有“禁中呈大傩仪……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之记载。明刻《绘图三[3]教源流搜神大全》则称:“门神乃是唐朝秦叔保(宝)、胡敬德(尉迟敬德)二将军也”,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门神一年一换。清顾禄《清嘉录》记苏州风俗,除夕“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又引《吴县志》谓:“门神,彩画五色,多写温、岳二神[4]之像,远方客多贩去,今其市在北寺、桃花坞一带。”|绵竹年画:《门神》 高文、侯世武、宁志奇编《绵竹年画》除贴门神外,还贴花花绿绿的年画。浙江绍兴一带,人们常称年画为花纸。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旧时北京每年腊月初十以后街市“则卖卫画、门神、挂钱”。“卫画”即是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云北京“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清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四《新年十事·年画》:“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亦即是说,北方农村把贴年画当作教育儿童、修养正道的一种方式。近代成都民俗,除夕除了换桃符(春联)、贴门神之外,尚流行门额贴门前纸(又叫“贴喜门钱”“门签”)。清周询《芙蓉话旧录》卷四《度岁》曰:“洎除夕前二三日,公馆、铺户大都更换桃符。公馆大门皆悬桶灯一对,幂以红油纱。除夕之夜,以至初五,灯内一律炳烛,与新换桃符红辉掩映,亦表升平繁华之况。铺家悉悬簷灯,门上换贴五彩小门神,门额贴门前纸。门前纸者,以长七八寸,宽五六寸之红纸,凿成花纹,下作燕尾形,每贴必五张。”门前纸的功用,在于辟邪和装饰门框。

合年饭

除夕日间聚酺(pú,聚会饮酒),曰合年饭,或曰食年饭。吃团年饭是中国过年很重要的习俗。天涯的游子,在外地工作、求学、经商的人,至迟大年三十,都要赶回家,全家团团圆圆、高高兴兴吃一顿团年饭。吃年饭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荆楚年俗:“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年饭”条记北京吃年饭风俗:“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年饭要有余有剩,按传统习惯,正月初一至初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第二年吃头年的饭,以取连年有余的吉兆。南方也有此俗。《清嘉录》“年饭”条记苏州吃年饭风俗:“煮饭盛新竹箩中,置红橘、乌菱、荸荠(bí qi)诸果及糕元宝,并插松柏枝于上,陈列中堂,至新年蒸食之,取有余粮之意,名曰‘年饭’。又预淘数日之米,于新年可支许时,亦供案头,名曰‘万年粮米’。”成都年俗,从腊月十六之后,均有吃年饭者,多数人家是在除夕合年饭。年饭桌上菜肴:腊肉香肠、鸡鸭鱼肉,不可或缺;红白萝卜、韭黄、芹菜、莴笋,冬令菜蔬,样样俱全。一年辛苦,大吃一顿,务必丰盛,方能讨得有余有剩的吉兆!清朝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只鸡尊酒算奇珍,祭罢财神又土神。只恐旁人忘忌讳,不祥语至最堪嗔。”刘沅自注:“除夕日祀神毕,一家聚食,谓之‘年饭’,特忌妄言。”

欢乐的初夕之夜

除夕之夜,要祭神接灶,吃年夜饭,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燃爆竹,玩耍达旦,谓之“守岁”。祭先接神。祭先,即祭祀祖先;接神,即接灶神。旧俗,腊月二十四夜送灶神上天,谓之祀灶。除夕之夜,设馔燃炉,迎神而祭,谓之接灶。《清嘉录》记苏州习俗:“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祭以酒果糕饵,谓之接灶。谓自念四(二十四日)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迟至上元夜接者。”吃年夜饭。祭祀毕,则长幼聚饮,谓之吃年夜饭。《清嘉录》卷十二“年夜饭”条:“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苏州风俗,亦称年夜饭为分岁筵。分岁筵中,有一道安乐菜,以风干茄蒂杂果蔬为之,下箸必先尝此品。因为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茄,一名落苏。”而吴语落、乐同音,落苏即乐苏,边吃边叫,以讨苏人快乐的口彩。北方民俗,盛行除夕包水饺。清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四《新年十事·水饺》:“除夕包水饺,谓之煮饽饽,亦犹上元元宵、端阳角黍、中秋月饼之类也。乡谣云: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接神爆竹 [日]青木正儿、内田道夫编《北京风俗图》发压岁钱。吃过年夜饭,卑幼拜叩尊长,曰“辞岁”;长辈给儿女钱物,叫“压岁钱”。《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京俗:“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此风非京城独有,全国皆然。《清嘉录》称吴中“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5]相赉献,谓之压岁盘。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6]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7]征。”成都风俗,除夕之夜卑幼拜于尊长,曰“辞年”,尊长以钱赐于卑幼,曰“压岁钱”。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辞岁》咏压岁钱曰:“儿童行礼说辞年,长辈分他压岁钱。一见簇新原辫子,磕头领去喜连天。”守岁。“守岁”风俗,源于西蜀,历史久远。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载:“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苏轼《记岁[8]莫乡俗三首》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南宋袁文《瓮牖闲评》谓:“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圞(luán),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且古人无不守岁者,如少陵《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苏东坡诗:‘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皆是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条记当时东京开封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条记南宋临安(今杭州)除夕,“至夜蕡(fén)烛籸[9](shēn)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除夜”条亦说,这天夜里临安城爆竹声震如雷,如同白日,士庶“围炉团坐,酌酒唱歌,鼓□□□□□□,谓之‘守岁’。”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痴儿女,多达旦不寐。俗语云:‘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守岁》一首:“新岁将临旧岁回,家家守岁意低徊。儿童相伴天明坐,笑问年从何处来。”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卷十七《上字·民风一·土[10]俗》中“守岁”注:“宛俗除夕,聚坐达旦,有古惜阴之意。”古代燃爆竹,传说为惊山臊鬼。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神异经》云:“西方中山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11]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pòbì)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十“燎爆竹”条引李畋《该闻集》云:“爆竹辟妖。邻人有仲叟,家为山魈所祟,掷瓦石,开户牖,不自安。叟求祷之,以佛经报谢,而妖祟弥盛。畋谓叟曰:‘公且夜于庭落中若除夕爆竹数十竿。’叟然其言,爆竹至晓,寂然安帖,遂止。”明代冯应京著《月令广义》说:“除夕,爆竹通宵达旦,所以震发春阳,阳消邪厉。”古人除夜燃爆竹,亦有祈愿人寿年丰之意。宋人庄绰撰《鸡肋编》卷上:[12]“澧州除夜,家家爆竹。每发声,[13]即市人群儿环呼曰:‘大熟’,如是达旦。其送节物,必以大竹两竿随[14][15]之。广南则呼‘万岁’,尤可骇者。”送节物中有大竹两竿,相当于今人送鞭炮两串(或两饼)。|大放爆竹 晚清《点石斋画报》另外,除夕之夜,全家老小都要沐浴,洗掉旧岁的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到来。如果说扫舍、打扬尘是打扫环境卫生,除夕沐浴则是搞好个人卫生。这个习俗,最迟明代就有了,一直传承至今。明冯应京《月令广义》说:“除夜宜沐浴,或得枸杞汤尤吉。”

二·元旦

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叫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元旦,是谓正日。”春节,在汉代本指立春节,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南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一“正月”条:“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正月初一是岁之朝,时之朝,月之朝,三朝合一,万象更新!在中国人的眼中,春节是一年四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礼仪与禁忌

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月起始的一天。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将正月叫作端月。这一天,当雄鸡高唱的时候,人们便开时了迎接新年的礼仪活动,先在堂阶前燃放爆竹,用来辟除山臊恶鬼。全家老小穿戴整齐,依次祭祀祖先,祝贺新春。敬奉椒柏酒,喝桃汤水。饮屠苏酒,吃胶[16]牙糖。吃五辛菜,服“敷于散”[18][17]和“却鬼丸”。每人吃一个鸡蛋。做两块桃木板,悬挂在门上,这桃木板叫作仙木。喝酒的次序是从年纪最小的开始,因为年轻人过年意味着长大了一岁,先喝酒有祝贺他的意思;老年人过年意味着又失去一岁,所以在后给他斟酒。这一切仪式,其目的都是驱鬼辟邪、炼形养生、祈福纳祥。|辛盘荐瑞 晚清《点石斋画报》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北京元旦风俗:“除夕之次,夜子初[19]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肩[20]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更间有下庙之博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士民之家,新衣冠,肃珮[21]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饫蒸糕,[22]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清顾禄《清嘉录·岁朝》记苏州元旦风俗:“元旦为岁朝,比户悬神轴于堂中,陈设几案,具香蜡,以祈一岁之安。”旧时,成都初一那天,天色黎明时候,全家衣冠整齐,燃香明烛,敬祀神祇和五方之神,叫“出天方”。当家人把诸事整理好了,就要向“喜神方”出行。喜神,即吉神,俗谓喜神所值方位为“喜神方”。关于喜神方的位置,皇历上早就注明了。如果皇历上说今年的喜神方在东,那么就朝东走;如果皇历上说今年的喜神方在西,那么就朝西走。每年的皇历不一样,喜神方的位置也不固定。走“喜神方”,有的只走几步就转身,有的走好远。很多成都市民,走向喜神方向的各庙上香。初一这天,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戴新帽、登新鞋,光鲜簇新,喜气洋洋。说起春节的忌讳可多啦!其一,[23]清代,北京风俗,初一至破五,妇女不得出门;成都人,初一多不出门,因为初一是单日,根据“单进双出”的谚语,很多人都在家里耍。其二,《帝京岁时纪胜·禁忌》:“元旦不食米饭,惟用蒸食米糕汤点,谓一年平顺,[24]无口角之扰。”其三,讳啜粥及汤茶淘饭。其四,禁止说鬼,禁止打小孩。其五,《帝京岁时纪胜·禁忌》:元旦“不洒扫庭除,不撮弃渣土,名曰聚财。”成都风俗,初一这天禁止扫地,怕把财运扫走了。腊月三十下午就要把里里外外扫干净,过了初一才扫地,谓之“扫隔年地”。其六,[25]又禁倾秽、瀽粪、倒渣滓,过年这几天产生的垃圾,初五才倾倒,谓之“送穷”。其七,禁动刀剪针线之类。这些禁忌的实质,不外乎全家团聚,让一年累到头的家庭妇女,好好休息一下。

各式拜年

元旦拜年之风。《清嘉录·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26]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27]外,谓之拜灯节。”“琳宫梵宇,亦交相贺岁。或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至于是亲自登堂拜年,还是派人持帖拜年,则视关系亲疏而定。正如《燕京岁时记》所言:“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清阙名《燕京杂记》记清代北京“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悤悤驰去,多不面晤主人。|拜年 晚清《点石斋画报》[28]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册,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投刺又叫飞帖。《清嘉录·飞帖》曰:“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飞帖拜年,类似近代派人持名片拜年。这种有帖到而人不到的贺节方式,宋代已经风行,其时称投刺,或曰投门状,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和周煇《清波杂志》二书均有记载。《癸辛杂识》前集《送刺》曰:“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通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昔日投门状,有大状、小状,大状则全纸,小状则半纸。今时之刺,大不盈掌,足见礼之薄矣。”大不盈掌之刺,与后来的名片相似。清人褚人穫《坚瓠集》云:“拜年帖,国初(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清末民初成都春节也兴名片拜年,谓之曰“飞名片”。清周询《芙蓉话旧录》卷四《度岁》云:“元旦彼此贺年,除至亲密友须亲到外,余多遣人投名片。当时名片以红纸印刷,长四寸许,宽约三寸,名字如胡桃大。铺户无司阍人,投片者皆随带表糊少许,将片粘悬其门外,以示曾到。”

食俗与娱乐

元旦的饮食,素来有讲究。先说清代的北京,据《燕京岁时记》说:“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煮饽饽,即包水饺,北方人的风俗,并非“全[29]国皆然”。苏吴地区,元旦食粉丸、[30]糍糕和春饼。成都初一这天也不吃米饭,因为“饭”字和“犯”字同音,所以初一早、午都是吃汤圆或挂面。汤圆取其团圆,挂面取其长远的意思。以上是就元旦民众食俗而言,至于达官贵人有钱人家,元旦招待拜节客人的肴馔则甚为丰盛。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描述其场面,说:“至于酧酢之具,则镂花绘果为茶,十锦火锅供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饦;酒肴则醃鸡腊肉,糟鹜风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婆果,狮柑凤橘,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肴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元旦日街市停贸易,关门闭户。清宣统元年刊傅崇矩编《成都通览》说:“(元旦日)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女之钱,如甘蔗、橘子、面食、凉粉、花炮、响簧、小灯、大头和尚、戏脸壳、灯影、糖饼、花生、升官图、纸牌、骰子之类。”

初一至十五

元旦是春节,但春节活动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我们以成都为例,把这段时间的民俗也交代一下。到初二这天,街上卖“拨浪鼓”的,卖风车儿的,卖糖的,卖各种玩意儿的,非常拥挤。人们开始出门,成群结队,走亲串戚,四处拜年。人们涌向热闹的地方,诸如武侯祠、青羊宫、草堂寺、望江楼等一些名胜古迹去游览。初二拜年不周、游览不完的地方,初三、初四继续进行。初五,俗谓“破五”,拜年到今天结束。自初一起,人家禁洒扫,至这天,各家扫渣滓、爆竹灰倾于途,[31]谓之“送五穷”。同时,正月初五,[32]俗传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各商铺开始营业。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礼毕陈,以迎接财神。《成都通览》说:“初一日,商铺即有开张者,谓之提门,随即掩闭,不过用红绫纸锞挂上招牌耳。初二日后,提门者甚多。其大开张之日,均另择吉期。”初六至十五,是闹新年的时间。正月初七俗称“人日”。“人日”是个古老的节日,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汉东方朔《占书》称:“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亦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缕[镂]金以相遗,改旧从新之意也。”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两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在“人日”这天的习俗是:把七种菜(如芹菜、荠菜、菠菜、青葱、大蒜、厚合、芥蓝等)合煮成羹,在人日这天吃,可祛病辟邪、人口平安;并用五彩绢绸剪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插戴在发间,一方面作装饰,另一方面也祈福辟邪。“人日”如天晴,则表示人丁兴旺。成都还有人日游草堂寺的习俗,市民览胜,文人题诗。唐代诗人高适有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正月初九又叫“上九”,这天传说是玉皇上帝的诞辰。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初九日为天诞,禁屠宰。大高玄殿建皇坛,各道观设醮,拜朝天忏,赐福解厄。”闽南一带有上九“供天公”的习俗,亦有已嫁妇女生男孩者,母家送各式灯[33]以贺“添丁”。或已婚未育妇人在灯棚下钻来钻去,以求生育添丁。老成都风俗,街坊用木搭成很高的架,上面交叉挂起许多纸糊的白果灯,据说点白果灯可以避免一切瘟疫。这天尤其热闹,男女赴玉皇观、武侯祠,烧香者络绎不绝。于是日起,沿街挂灯,各庙宇、各人户,均点灯笼,谓[34]之“上灯”,直点至十六日为止。城乡装扮龙灯、狮子灯。龙灯分三类:有摆龙、双龙、火龙的区别。灯彩有狮龙、竹马、走马、鳌山、采莲船等诸种名称。这天,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举行“送灯”,由娘家买一盏漂亮的台灯,和面粉制成的小老鼠,送到婆家,据说如此才可以多生小孩。新妇[35]于数日内归宁,曰“躲灯”。

三·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过“大年”。道家以孟春、孟秋、孟[36]冬之望为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上元之夜为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元宵的中心活动是燃灯,故元宵节又叫灯节。

元宵燃灯源与流

过去有一种说法,以为上元燃灯[37]沿袭汉朝祀太一自昏至昼的故事,清末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一《上元张灯缘起》已辨此说之不可靠。迄今能查到的上元张灯最早记载是南朝梁简文帝的《列灯赋》,其中两句:“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盛开。”“解冻之嘉月”,即孟春之月,出自《礼记·月令》所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蓂荚,古代传说中的瑞草。南朝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上》:“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故,“值蓂荚之盛开”,指十五日。|元宵灯市 [日]青木正儿、内田道夫编《北京风俗图》可知,南朝梁时(公元502—557年)已有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而在北朝周、隋以来民间流行正月十[38]五“作角抵之戏”的娱乐活动,开始统治阶级认为这种民间文艺活动是“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以此为由,加以禁止。《隋书》卷六十二《柳彧传》载:“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粧,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又《隋书》卷四十六《长孙平传》:“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39]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但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浸以成俗”最终便成了统治者不得不承认的节日。《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载大业六年正月[40]“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隋炀帝微服往观的角抵大戏,已不仅仅是北朝民间流行的“闹社火”活动,而是吸纳了南朝上元张灯的习俗,元宵节逐渐成型。这一点,在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隋纪五》有明确记载:炀帝大业六年正月“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故元朝胡三省注曰:“丁丑,正月十五日。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到了唐代,中国固有的上元张灯和元宵行乐的风俗又融合了胡僧正月望日燃灯敬佛的宗教习俗,于是张灯行乐遂成元宵节的定式。《旧唐书》卷九十九《严挺之传》:“睿宗好乐,听之忘倦,玄宗又善音律。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又追作先天元年大酺,睿宗御安福门楼观百司酺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北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四十九《燃灯》:“天宝三载十一月勅: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唐朝的灯节,以睿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两朝最为盛况空前。唐张鷟撰《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宋李昉编《太平广记》卷七十七《方士二·叶法善》引《广德神异录》:“唐玄宗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门望殿门,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室,荧煌如昼。时尚方都匠毛顺,心多巧思,结构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宋朝元宵张灯时间,从唐朝的三夜增加到四夜,甚至五夜。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张乖崖帅蜀,增十三日一夜灯,谓之挂搭,不敢明言四夜灯。三数年来,杭、益先为五更观灯。尔后诸郡,但公帑民力可办者,多至五夜。”另据南宋王栐撰《燕翼诒谋录》卷三载:“国朝故事,三元张灯。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曰:‘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可见开封府早自太祖赵匡胤起,便是元宵放灯五夜,即正月十四日张灯,至十八日夜收灯。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灯市》:“太祖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41]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灯市者,朝逮夕,市;而夕逮朝,灯也。市在东华门东,亘二里,市之日,省直之商旅,夷蛮闽貊(mò)之珍异,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皆集。衢三行,市四列,所称‘九市开场,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也。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42]栋,素壁绿绮疏,其设氍毹帘幙[43]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向夕而张灯(灯则烧珠,料丝则夹画、堆墨等,纱则五色,明角及纸及麦秸,通草则百花、鸟兽、虫鱼[44]及走马等),乐(乐则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律阳》《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舞、细舞、筒子、ã斗、蹬罈、蹬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其器[45]则胡拨四、土儿密失、叉儿机等)作,烟火(烟火则以架以盒,架高且丈,盒层至五。其所藏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施放。于斯时也,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46]五色,照人无妍媸,烟罥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赐百官假十日。今市十日,赐百官假五日。”明朝永乐年间规定上元节为三天,一般是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残灯。乡村过灯节的情况,贫富悬殊,各家不同。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北方农村灯节,说:“(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琖(zhǎn)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灯。”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卷十七《上字·民风一·土俗》记明代北京元宵节,其“元宵游灯市”注:“每年正月初十日起至十六日止,结灯者,各持所有,货于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名曰灯市。灯之名不一,价有至千金者,是时四方商贾辐辏,技艺毕陈,珠石奇巧,罗绮毕具,一切夷夏古今异物毕至。观者冠盖相属,男妇交错。近市楼屋赁价一时腾踊,非有力者率不可得。十四日曰试灯,十五日曰正灯,十六曰罢灯。”又“放烟火”注:“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砲’,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砲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地上者,曰‘地老鼠’。筑打有虚实,分两有多寡,因而有花草人物等形者,曰‘花儿’。名几百种,其别以泥函者,曰‘砂锅儿’。以纸函者,曰‘花筒’。以筐函者,曰‘花盆’。总之曰‘烟火’云。勋戚家有集百巧为一架,分四门次第传爇,通宵不尽,一赏而数百金者。”清代,《燕京岁时记·灯节》载:“自(正月)十三以至十七日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清光绪元年刊《定远县志》载定远县(今四川武胜县):“元宵节前后,乡间扎龙与狮子,鸣锣击鼓,幼童执花灯十余盏,榜曰‘庆贺太平’,周游人家,其首事者执牌灯,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皇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私处处春’字样。主人着衣冠出迎龙狮,至家舞跃,多放爆竹,扫除瘟疫,主宾拜揖,共祝升平,齐呼万岁,喧哗狂喜。主人陈设酒馔布席,男子着彩衣,演唱时曲杂戏文,名曰‘风搅云’,又曰‘包袱班’。缙绅家亦喜为之。其亦‘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之遗意欤。”

火树银花不夜天

十五日过“大年”,晚上闹“元宵”,家家都要做汤圆在屋里敬神,亲戚邻里互相馈送汤圆。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引让廉《京都风俗志》描述清代北京元宵节的景象:“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神,以元宵为献,俗谓之‘灯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顔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而豪家富室,演放花盒。先是市中搭芦棚于道侧,卖各色花盒爆竹,堆挂如山,形式名目,指不胜屈,其盒于晚间月下,火燃机发,则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移时始没,谓之一层,大盒有至数层者。其花则万朵零落,千灯四散,新奇妙制,殊难会意。近日亦有洋式制造者,尤变幻百出,穷极精巧,不可名状。又有好事者,于灯月之下,为藏头诗句,任人猜揣,谓之‘灯谜’,俗曰:‘灯虎’。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喧阗彻旦,人家铺肆,筵乐歌吹。市食则蜜食糖果,花生瓜子,诸品果蓏[47]。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茶楼则低唱高歌,酒市则飞觞醉月,笙簧鼓乐,喝采狂呼,斯时,声音鼎沸,月色灯光,而人不觉为夜也。”|京师放灯 晚清《点石斋画报》清代苏州闹元宵,又是另一番景象。清顾禄《清嘉录》云:“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好事者,巧作隐语,粘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麟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48][49][50]者,以隃麋、陟釐、不律、[51]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是夜,俗又呼为‘灯节’,比户燃双巨蜡于中堂,或安排筵席,互相宴赏。神祠会馆,鼓乐以酬,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逐队往来,或杂遝于茶炉酒肆之间,达旦不绝。桥梁植木桅,置竹架如塔形,逐层张灯其上。沿河神庙,亦植竿引索悬灯,云‘造桥[52]灯’,皆以禳祓。”元宵节放烟火架 《金瓶梅》四十二回绣像清乾嘉时候,罗江才子李调元曾写下三首成都观灯诗。其一,《正月十四日至成都是夜观灯》:“试灯节届渐闻声,次第鳌山压锦城。十字楼头星共灿,万家门口月初明。管弦奏处莺吭滑,簾箔钩时翠黛横。老病连年游兴浅,衔杯谁与话衷情。”其二,《元宵》:“灯遇元宵尽力张,暗尘滚滚逐人忙。烛天火树三千界,照地银花十二行。宝马长嘶成队醉,油车细碾遍街香。谁知月到团圆夜,早已微销一线光。”其三,《十六日夜再观灯》:“明日留君君漫猜,残灯尚可酌金罍。龙经烧尾犹蟠舞,马为抽心却倒回。玉漏频催门渐掩,金吾收禁户长开。倚栏听得游人说,明岁还邀旧伴来。”十五夜烧龙灯,闹年达到高潮。那天晚上,城门不关锁,任随龙灯自由出入,市民和各政府机关预备大批爆竹火花烧龙,龙灯一烧,新年本该过完了!像李调元十六日夜所见“龙经烧尾犹蟠舞”,民间谓之“过涎皮(脸)年”!也就是说,大家太喜欢中国人民的传统春节了,节兴未尽,留恋不舍,还想耍,还要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相约“明年还邀旧伴来”!古代的灯多为油灯,因此元宵灯节的辉煌热闹程度,常以耗费的灯油多少来计算。北宋人庄绰撰《鸡肋编》卷上云:“成都元夕,每夜用油五千斤,他可知其费矣。”亦有以薪火为灯者。《鸡肋编》卷上又云:“宁[53]州城依北山,遇上元节,于南山巅维一绳,下达其麓,以瓦缶盛薪火,贯以环索,自上坠下,遥望如大奔星,土人呼为‘慧星灯’。”

小女行卜迎紫姑

元宵之夜尚有一传统信仰习俗,即妇女迎接紫姑神,以之占卜蚕事的好坏,并占卜诸事的吉凶,名曰“赛[54]紫姑神”。紫姑神的来历见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投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怎么作紫姑神之形?又怎么迎神?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说:“(正月)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三祝,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倒不起,乃咎也。”迎紫姑神纯为妇女之事,男子不得至,“男子冲而仆”。也有用扫帚,甚至烂扫帚穿衣扮紫姑者。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徴·岁时》引《燕都杂詠》曰:“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注云:“正月闺中用帚插花穿裙,迎紫姑神于厕,以占休咎。”清顾禄《清嘉录》称:“敝帚系裙以卜,名‘扫帚姑’。”南宋范成大说:“多婢子辈为之。”|喜迎紫姑 晚清《点石斋画报》唐代流行赛紫姑神习俗反映在诗歌中,便有李商隐的三首诗。例如《圣女祠》诗中的“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句,《昨日》诗中的“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句,以及《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全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一作向)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羞逐乡人赛紫姑”句,可见赛紫姑神的风俗盛行于乡村。宋代迎紫姑神的习俗演变为神灵附体、画灰盘作字的扶乩迷信。北宋沈括撰《梦溪笔谈》卷二十一《异事》,说:“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予少时见小儿辈等闲则召之,以为嬉笑。亲戚间曾有召之而不肯去者,两见有此,自后遂不敢召。景祐中,太常博士王纶家,因迎紫姑,有神降其闺女,自称上帝后宫诸女,能文章,颇清丽,今谓之《女仙集》,行于世。其书有数体,甚有笔力,然皆非世间篆隶。其名有‘藻笺篆’‘茁金篆’十余名。纶与先君有旧,余与其子弟游,亲见其笔迹。其家亦时见其形,但自腰以上见之,乃好女子,其下常为云气所拥,善鼓筝,音调凄婉,听者忘倦……后女子嫁,其神乃不至,其家了无祸福。为之记传者甚详。此余目见者,粗志于此。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余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然其灵异显著,无如王纶家者。”北宋朱彧撰《萍洲可谈》卷三《紫姑神》,记赛紫姑下神扶乩情景:“古传紫姑神,近世尤甚。宣和初禁之,乃绝。尝观其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加笔于箸上,则能写字,与人应答,自称‘蓬莱大仙’,多女子也。”另一方面,妇女束草为人和以敝帚穿裙的赛紫姑神卜休咎的习俗,明清乃至近代,尚有赛紫姑神之遗意曰“请七姑娘”留存于民间。民国二十四年刊四川《云阳县志》载元宵之夜,“妇女相约请七姑[55]娘,古紫姑卜也。有倦而假寐者,向之诵咒,须臾径起,观者唱俚歌小曲,即前却应节,蹁跹而舞,歌声一和,舞乃尽态,而目故未开也。歌止即顿仆,连呼令醒,问顷何作,都不知也。”

元宵节的食俗

元宵节吃什么?自宋朝开始,便有特定的食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一引《岁时杂记》曰:“京师上元节食焦(duī),最盛且久。又大者名栢头焦。凡卖必鸣鼓,谓之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缕金小灯毬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玉篇》:“蜀呼蒸饼曰。”也叫子。焦,可能是烧饼一类的食品。《岁时广记》卷十一又引《岁时杂记》曰:“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56]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茧,皆上元节食也。”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这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当时的圆子是没有馅的,而是蘸糖臛吃。清代,元宵节吃汤圆,南北风俗皆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清徐珂编《清稗类钞·饮食类二》:“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粉入水,沉淀之使滑而制成者,为挂粉汤圆,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清顾禄《清嘉录》记苏州元宵节吃圆子油,“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顾禄说,这种节俗“盖始于永乐十年,元夕以糖圆、油饼为节食,岁以为常,见《皇明通纪》”。民国二十五年刊《浙江新志》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筛粉作圆,名‘灯圆’,或设宴飨客,谓‘元宵酒’”。民国十一年刊浙江《杭州府志》载:正月,“俗于十五日夜,各以米团供神并祖先讫,大小分食之,谓之‘灯圆’,取团圆之意。亦有于十三夜作米圆,谓之‘上灯圆’;十七夜作米圆,谓之‘落灯圆’。”据说明朝万历年间就盛行这种节俗。成都过元宵节必吃汤圆。清嘉庆二十一年刊《华阳县志》载:正月“十五日,俗谓之‘元宵’。人家碎米为丸,曰‘糖圆’,以相馈遗。”吃汤圆,寓意团圆。乾隆时双流人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咏元宵词曰:“月团圞处贺元宵,花满灯棚酒满瓢。不费千金闲觅得,夜深还上‘七星[57]桥’。”“底事家家饷粉丸,春宵月色助盘餐。缺时不比圆时好,珍重[58]郎君仔细看。”清人吴德纯《锦城新年竹枝词》指出食品元宵又名汤圆取意团圆:“食品元宵巧制难,浮圆甘美簇春盘。佳名爱取团圞意,笑指郎君仔细看。”【注释】[1] a 狻猊:音suān ní,形如狮。[2] 白泽:传说中的神兽名。传说黄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后因以为章服图案。[3] 叶德辉序中又称其为元版《画像搜神广记》之异名。[4] 此“温”神或谓晋代之温峤,或谓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岳”神即指岳飞。[5] 朱提:音铢时,即银的代称。[6] 睡觉:指睡觉醒了之时。[7] 休征:指好兆头。[8] 莫:通“暮”。[9] 籸盆:旧俗于除夕夜燃麻秆焚松柴以祭祀祖先及神灵,谓之籸盆,又称烧火盆。[10] 宛:即宛平。[11] 山臊:又作山、山魈、山鬼、独足鬼。[12] 澧州:今湖南省澧县。[13] 大熟:指大丰收。[14] 广南:今指两广地区。[15] 万岁:指长寿。[16] 五辛菜:又叫五薰或五荤,即韭、薤、蒜、芸薹、胡荽等五种有辛味的蔬菜。[17] 敷于散: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为散,井华水服之。[18] 却鬼丸:用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成弹丸状。[19] 玉珂:指马勒,以贝饰之,色白似玉,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