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定法鉴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4:00:51

点击下载

作者:王能治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定法鉴识

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定法鉴识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围绕江西清代名医舒驰远所著的《伤寒集注》,阐述舒氏作为清末江西一温阳派大家,他所倡导的凡病皆以阴阳六经辨证为主体,以及在治疗上特别强调重视脾肾之阳和顾护人体元阳之气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多学科的临床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这一学术思想恰恰在当今对疾病的认识普遍存在着病多“火热”的学术倾向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学习、认识,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浅近的手法,条分缕析,以冀使这一学术思想得以彰明于世,并发扬光大之。

自序

我和我的父亲都没有进过中医的“大学堂”,可两代人硬守着这个行业不下百年。照理说两代人的百年耕耘,多少总有点收获,总得留下点什么。可事与愿违,在我父亲的那一代,是生不逢时,发芽的时候是干旱,该扬花的时候又遇上暴风雨。我呢,首先是困于家境,只读完中学,成年后,为了生计长年在田地里滚打,虽然在父亲的影响下想看点医书,也是忙里偷闲,只能从前人那里一路脔割和剽窃那只鳞片爪的思想,充为日后之用。后来尽管这只鳞片爪的思想改变了我的命运,但毕竟是桑少蚕瘦,到老又能吐出几许丝来?

我的从医之命,应该说完全是父亲给定的。如果说起我父亲的从医之路,则更有一段崎岖的历程。我父亲名叫王靖,1906年出生,先从教,后从政,及壮才步入医门。二战时,国难当头,携儿带女随难民逃到后方吉安。碰巧遇上了在吉安挂牌行医的同乡高静安先生,他乡遇故知,叙谈中得知高静安先生是当时吉安中医协会会长,高老年近八旬,人很厚道,他早就听说我父亲品学兼优,执意把我父亲留下,替他操办一所私塾,有空帮他抄抄医书,这正中我父亲的下怀。早年我父亲见世道凌夷,就有弃政从医的念头,只是苦于“夫子之墙数仞,不知其门而入”,今遇此良机,自是欣喜。

所抄之书,据高老说,多是孤本典籍,世间少有见售者。父亲感其如入五里云中一概茫然,不知所从。当他抄到舒驰远的《伤寒集注》时,据他说顿觉眼前一亮,理路顿清,霍然站起,拍案叫绝,似乎发现了步入中医之门的捷径。

是舒氏的这部书指点了父亲的迷津,从而激发和坚定了他从医的信心。

学医有了门径,日子也就易得过,在吉安一晃就是三个年头。日本投降,当父亲告别还乡时,高老送别,竟出乎意料地把舒氏《伤寒集注》的抄本相送,并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什么东西相赠,我知道你酷爱这部书,今送给你作个纪念,可能你已经知道,此书不容易得,我就是靠此书起家的,通常不会外传。回乡后你务必研读此书,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那就该我的家乡人有福了。”

回乡后,父亲居然弃政,在家里开了个诊所,边研读舒氏之书边临床。果然不出两年,在瑞昌即医名大噪,令群医刮目。“土改”时,父亲因在当时国民党政府任职,被戴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但政府见我父亲是开明人士,全无民怨,医名医德很高,即不孚民望,摘掉父亲的帽子,并聘任到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师职,享受较高待遇。后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是政府,二是舒氏之书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的从医之路虽没有我父亲那么坎坷,但也并非坦途。中学毕业后我当了几年小学教员,“文革”来了,受父亲历史的拖累,也只得在生产队里接受改造。在逆境中,父亲启发我接受他的教训——“只有从舒氏之书寻找出路”。

听信了父亲之言,十年磨一剑,好不辛苦。“文革”结束时,我行年已三十八。很幸运,七九年参加中医省试,被录取为中医师,获得中医大专学历,并任职于瑞昌中医院,从事中医临床。退休后在市内自办中医诊所至今,于2005年省卫生厅授予省基层优秀中医称号,2008年九江市卫生局授我诊所为“九江市中医示范诊所”。

如果把“文革”后期在农村合作医疗做了几年赤脚医生加在一起,历临床四十余年。在这四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只能边做边学,也读了些历代中医名著,但平时指导我临床的始终脱离不了舒氏思想的理路。尽管从情理上说,罢黜百家,独尊舒氏一家之言,有失偏颇;尽管我也认定过蒙田所说“从经验中得出的东西,则永远存在缺陷”。只是由于从我父亲到我这两代人,如果加上高老先生,也可以说是三代人,一个多世纪对舒氏思想的实践,虽医未鸣于世,但还能鸣于一隅。我认为舒氏之书所存在的缺陷则永远不能冲淡其价值所在,如果我有这个能力和智慧去继承她、发扬她,虽有失之东隅,但犹可收之桑榆。这不能说不是我的幸运。

今天我还只能说懂得一点点中医的基本教义,但对中医的真正精髓,尽管从来都像尼采所说的:永不停息悄悄地掘着自己的鼹鼠洞,直到今天人已垂老,但掘的依然是那样的肤浅,依然是那样的不能自信,所以一直不敢无端弄笔,写点什么。

我记不清是哪本书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古希腊的哲学和天文学奠基人泰勒斯有一次仰望天空时,不幸掉进了井里,一位美丽婢女看见笑道:“天上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鼻子底下的却看不见。”婢女的笑虽颇具调侃,但不无道理。我想我如果不揣冒昧,还硬是要挤出点什么东西来,这不仅仅只是婢女的笑了。但我想起柏拉图曾说过一句话:“凡哲学的,总会被这般取笑。”事实也是如此,就连以古老哲学为母壤的中医自身,已历经数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无比的贡献,至今居然还有人讥中医不科学,甚至还有人提出应该取缔。想到这一点,这倒淡定了我那浮躁而又胆怯的心绪。真的倒想写点什么。

尽管人已老迈,但视听未衰,意念未泯,至少中医临床这一块,依然是我无法规避,甚至愈来愈加繁重。但我还是试着写下了这本鉴识,哪怕浅得粗俗,浅得让人笑话,但我觉得可以召示一点,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还在悄悄地掘着一天的鼹鼠洞,希冀把舒氏的这一思想挖掘得更深一点;纵然不能如其所愿,但借此如能引起世人对这一思想的普遍关注和认知,也是我一生一大幸事。是为序。王能治2013年11月

编辑有感

我与王能治医生的相识经历虽然很平常,却也算偶然。两年前在我们出版社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年鉴》工作会议上,我与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孙晓明主任缘于老乡而相识,此后经常互致问候。去年,孙主任向我推荐九江瑞昌市有一位老中医写了一本书想出版,这位老中医临床疗效很好,许多省里的领导专程找他看病。

起初我以为书稿会是一位基层临床医生的经验总结,便答应看看稿子再定,毕竟,对于基层医生而言,写出高水平的书稿实属难得。几周后书稿发给了我,速速浏览后感到出乎意料,让我不由得眼前一亮。首先是发自肺腑、情真意切的作者自序,平实地展现了一位历经坎坷却始终热爱和坚持中医的基层医生的心声,让我感动;全稿内容层次清晰,文字流畅,说理透彻,观点鲜明,且处处紧扣临床,时时不忘用实践说明道理,字里行间透溢着作者的思索与心血。我猛然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竟遇到了来自基层医生的一部好稿子。

接下来要做的都无需任何犹豫,自然是立刻与王能治医生电话联系。几次通话中王医生的朴实诚恳让我颇为感动,去实地看看的想法油然而生,因为作者书稿中字里行间展现出难得的临床自信,这就让我有一件事情始终放不下,就是王能治医生的临床效果究竟如何?毕竟,如非亲眼所见,怎能放心地出版此书呢?

今年年初,我迫不及待地赶到江西省瑞昌市,跟随王能治医生出诊两天,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虽然时间有限,但亲眼所见让我打消了先前的担心。

瑞昌市是隶属于九江市的一个县级市,王医生的诊所位于城市中心区,每日来看病的多数为本地居民。王医生的诊所很简单,一边是一张办公桌,用于接诊看病开方,另一边是中药柜,病人拿着方子现场就可以抓药带走,且都是回家自行煎药;诊所没有任何西药,甚至中成药都没有,唯一的治疗方法是中药汤剂;诊所是挂牌的医保定点单位,王医生先前苦于医保病人太多而无法承受,自行改为所有病人自费。在我观察的两个半天的门诊中,每次都有20多位病人就诊,从王医生的门诊连续记录的登记本可以看到,这样的门诊量是很稳定的。可以看出,没有可靠的疗效作保证,在一个县城开一个这样纯中医的诊所是难以维持的。对于王医生的临床疗效,就我亲眼所见,还是可以信任的。

从稿件内容和与王医生的对话,我看出他对于扶阳是十分重视并推崇的。在实际临床中,我亲眼看见病人处方用药中的确很多使用100克以上甚至200克的附子(先煎3小时)。通过交流我得知,他的扶阳观点并非受某个医家或社会“扶阳”热的影响,而是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反复摸索的个人心得,对于很多传统中医所认为的热证,王医生在病机方面却认为其本质是阳虚,确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是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的见解。我相信,读者如果仔细阅读本书的所有内容,对于“扶阳派”的观点将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不禁要问,用这么大量的附子安全吗?王医生告诉我,他在临床这样用附子已经几十年了,从未发生过病人中毒的事件。这一点我推断是可信的,作为个人诊所,但凡一年发生一两起医疗纠纷,所带来的经济和信誉风险也是难以承受的。

王能治医生家境丰厚,子女及族人在当地经商颇为成功,虽已年近八十,仍每日应诊从不间断而无休息日,只为用中医药解除百姓之病痛,不为名利。除了为人看病,王医生其他时间均用于读书,尤其酷爱哲学类图书,因此虽未能接受高等教育,却能提笔成章,引经据典,逻辑缜密,对中医药之热爱和临床丰富之经验令其字里行间充满自信和感情。此次著书,只为将令其几代受益之清代江西名医舒驰远所著《伤寒集注》发扬光大,以启发同仁。

整个书稿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仔细的编辑加工,虽然内容的主体是王能治医生对于《伤寒集注》原文的鉴识,并不是典型的实用临床著作,但王医生给读者的是一种临床思维方法,表达了鲜明的学术观点。他的鉴识紧密结合临床,有许多话语十分肯定,看起来似乎有偏激之嫌,按往常的惯例我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修改,使之圆滑。但我亲身调研的所见所闻,忽然又觉得一位基层医生朴实无华的切身感受,与其“打折扣”后给读者,不如直面陈言来得更有“冲击力”,何况本书为王能治医生独著,完全是文责自负,每一位读者也是根据自己的临床心得来体会本书的内容,不至于造成误导。

作为国家级的中医药专业出版社,传播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医药起源于广大人民追求健康的实践,中医药的发展植根于基层。我相信,在我国广大的基层,还有很多中医药工作者像王能治医生一样,热爱中医,钻研中医,默默地为群众的健康服务。我想,这本书是他们临床体会的一个缩影,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声。

本书即将付梓,我将编辑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大胆地写出来,希望能与广大的读者分享。我已经与王能治医生约稿,希冀他将一些临床如何辨证、如何遣方用药的经验真实地记录成书,以飨读者。让我们共同期待!

舒驰远学术思想概述

王能治医生与本书编辑合影王能治医生临诊记录

晚清江西名医舒驰远,名诏,著有《伤寒集注》,受喻嘉言影响颇深,以温阳派著称,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

一、辨证治病皆以阴阳六经辨证为主体

舒氏学识渊博,是继喻嘉言之后又一温阳派大家,他倡导凡病辨证皆以阴阳六经辨证为主体思想,厘订六经定法。他认为六经辨证,仲景不仅仅为伤寒而设,而是用以治疗百病的辨证纲领,凡病离不开六经。如他在“凡例”中强调指出:“医书自《素问》而下不啻汗牛充栋,其间虽备医药之理,而无六经定法、定方,汉儒张仲景著《伤寒论》始创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大开六经法门。匪特专治伤寒,凡百杂病,要皆不出六经之外,治法即在其中。”他还认为医者如不明六经之理,则临证胸无定见,举手无措。他说:“三百九十七法,万法之祖也,学者若不从兹入门,则临床一无所据,即以病属何经,当用何法,宜主何方,乃茫然矣,虽穷年浩首,究何益哉。故必熟服仲景原方,揣摩六经证治,而后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否则不足以言医也。”舒氏主张以六经辨证为辨治百病之纲领,因此他别具匠心地把《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归纳分类为六经定法。并以辨阴证阳证各十六字诀为总纲,辨阴阳十六字诀形成了在辨治疾病时有章可循、井然有序的辨证论治体系。这里难免有人批评他是唱着以六经吟百病的曲调,但舒氏的这一学术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使初学医者对《伤寒论》的奥旨有“夫子之墙数仞,不知其门而入”之嫌者找到入门捷径,而且能使学有所成,临床医师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疑难病证时也会柳暗花明。

这里就以六经定法中的少阴病为例予以说明。舒氏说:“少阴真阳素旺者,外邪传入则必协火而动,心烦不眠,肌肤熯躁,神气衰减,小便短而咽中干,法主黄连阿胶汤,分解其热,润泽其枯;真阳素虚者,外邪则必协水而动,阳热变为阴寒,目瞑踡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四肢逆冷,腹痛作泄,法主温经散寒,回阳止泄。”像这样对《伤寒论》六经形证运用高度逻辑化手段,再结合阴阳辨证之十六字诀,确实为学习中医有望洋兴叹之感的人指点了迷津,可见舒氏用心良苦,这切非浅学者所能步武。

二、阴阳六经辨证在中医临床中的指导意义

舒氏总结的阴阳六经相结合的辨证思想,在指导实际临床中确实起到了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左右逢源的效应。

以辨舌为例,如舌苔干黑,芒刺满口,有因少阴中寒,真阳遭其埋没,不能熏腾津液者,法当驱阴救阳,阳回则津回,方如附子、干姜、黄芪、白术、半夏、砂仁、故纸等药,辨阴证十六字诀曰:“其证必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有阳明火旺,烁干津液而舌苔干黑起刺者,法当驱阳救阴,阴回则津回,用药宜斟酌于白虎、承气诸法,辨阳证十六字曰:“其证必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

所以对于出现这种舌苔,切不能一概认为是“阳热”证,医者务必脉证合参,因为临床上许多阴盛阳衰危重病人会出现这种舌苔,否则差之毫厘,谬失千里。我曾诊治一吐血病人,舌起芒刺,苔焦黑,脉浮数,不是见其有目眠倦卧、声低息短、恶寒身重、大便溏泻等阴寒见证,险些误以为阳旺火热之证,后投以桂附、理中加龙牡三剂而安。

又如在治疗头痛一证时,他批评世医六经不辨,妄投以川芎、藁本、白芷、细辛而胡乱瞎撞,主张分经辨证,先别阴阳。太阳头痛连后脑,其法分主麻桂,前额属阳明经,主用葛根,两侧痛属少阳,必用柴胡;太阴头痛他认为是痰湿壅塞胸膈,其见证多有脾虚症状,法宜理中;少阴头痛他认为属少阴经直中寒邪,阻截清阳不得上达,阴邪僭犯至高之处则头痛如劈,其必有少阴见证,治当从四逆辈;厥阴头痛在巅顶,他认为是阴邪上逆地气加天,其见证多有腹痛拘急、四肢厥冷,治用驱阴救阳法。厥阴头痛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血虚肝燥,风火相煽,上攻头顶而痛不可近手,见证必有口苦咽干、恶热喜冷,治当用养血滋阴、清火泻热之法。

我们在临床中常常碰到一些久治不愈的头痛,如能以六经辨证为主,再参以其他法,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舒氏治疗疑难病,每以阴阳六经辨证出奇制胜,屡起沉疴如治邓德宜令正,初起右耳根一条筋入耳中,走入舌根,舌即缩不能言语,良久方已,日数发,见胸膈不开,饮食无味,属太阴证;又见头眩身重,少气懒言,证属少阴;兼见四肢微厥,腹痛拘急,属厥阴见证;且耳中亦属少阴,舌缩亦属厥阴。前医用舒筋活血十余剂而加剧,舒氏认为是三阴里寒证。药用芪、术、砂半以理太阴,附子、干姜以温少阴,以川椒、吴萸以散厥阴寒邪只一剂而诸证见减,但又见后脑及前额右鬓之处各起一块,大如海壳,赤热而痛。舒氏意度其初必有三阳表证,陷入于里,今得温化而托出。于是于前方中加入三阳行经之柴、葛、桂枝,一剂知,数剂愈。

又如治一痢证:“陈春元一焯,其侄患红白相兼痢疾,身发热而食不下。”前医谓之伤暑,投以香薷、黄连等而病加剧。舒氏观其证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时有自汗,为太阳风伤卫证;前额、眼眶连两侧头痛,属阳明、少阳经证;胸痞不欲食,证属太阴;而又有少阴之目瞑身重、少气懒言,厥阴之腹痛拘急、逆气上冲。他认为属陷邪六经皆俱之证。投之柴、葛、桂枝以解三阳之表合理中,四逆加吴萸、川椒以理三阴,数剂而病霍然。

从上述验案我们可以看出,舒氏临床遇疑难杂证,每以六经辨证为准则,详审阴阳,法度森严,丝丝入扣。尽管症状错综复杂,用药每能切中病机。

三、重视脾肾之阳,善用温阳之法

舒氏治病以阴阳六经辨证为法,执简驭繁,每于病证疑似之处,都胸有定见,不乱阵脚,每起沉疴。

他通晓阴阳之理,重视人之真阳,崇尚喻氏之说。他强调:“肾中真阳禀于先天,乃奉化生身之主,内则赖以腐化水谷,鼓运神机,外则用之温肤壮表,流通荣卫,耳目得之而能视听,手足得之而能持行,所以为人身之至宝也。”他认为前人之所以重在养阴清热,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前人阳旺多寿,参芪附桂不宜用,后人多见阳虚之证,用药多以温阳为法,能服寒凉药者百中难见一二。

如他所论吐血一证,舒氏不苟同诸家所谓的“伤寒失表”、“肺金受伤”或“相火烁肺”之说,认为“人身后天水谷所生精血,全籍脾胃气健,若脾胃失其健运,血乃停蓄胸中,如因忧患忿激、劳心伤力则动其血。”反之,如脾胃健旺,敷布有权,血不停蓄,即使忧郁忿激、劳心伤力等大患卒临,也不会吐血。对于大便下血而不上逆,他也认为属脾胃气虚,与吐血同源而异派。治法总以理脾健胃为主。他进一步认为,即使其人委实阴亏火旺,或表邪盛实,也必须重在理脾健胃,或兼表法,或兼滋阴。

从他治疗姓魏的吐血一案可以看出:患者吐血冲激而出,见苔干、口臭、心烦、恶热、终夜不眠而且黑暗中目光如电等一派阳热症状,舒氏认为是真阴素亏,血复暴脱,阳无所附而发越于外,精华并见,故黑夜生明,是阳光飞坠,如星陨光,顷刻烟灭。投以养阴之剂,如生地、玄参、知母、贝母、阿胶、侧柏、童便,日服四剂,服二百剂而愈。可第二年九月旧病复发,吐血倾盆而死,由此他深有感触地说:“尔时识力尚欠,仅据火旺阴亏一端,殊不知吐血者皆由脾胃气虚不能敷布,药中恨不能重用参芪,以治病之源。”舒氏认为吐血而兼喘咳之病机为中气不足,肾气涣散,胸中之气不能下达于肾,上逆而为喘咳,主张用大剂芪术大补中气,故纸、益智收固肾气,以砂仁、半夏宣畅胸膈而醒脾胃,使脾土健旺、转运有权,肾脏恢复摄纳之权,气下行于肾而喘咳自止。

又如舒氏诊治一陈姓之子吐血案:患者吐血甚多,又兼咳唾脓血相兼,喘促不得卧,气息奄奄,投理脾健胃剂,其中芪术用至八钱,“世医见其方药缩腮吐舌,认为芪术提气吊血,是吐血之大忌,而患者服药数剂血止而愈。陈子告之:其家兄弟三人、下辈十人,皆为吐血死去其九,皆因过服寒凉清金所致”。

舒氏批评世医见血止血、滥用寒凉,他强调“吐血一证皆由脾胃气虚,不能传布,法主理脾健胃、宣畅胸膈,使传布如常,血不停蓄,其病自愈。医家不明此理,希图暂止,谬以为功,犹不思停蓄之血败浊之余,岂能复行经络,况败浊不去,终为后患……”舒氏的这种见解是值得重视的。

在舒氏治疗郁证的记载中,从他答门人问,可见其独具见解。患者因家难不决,数月郁闷,忿怒不已,抱病不堪,神识不清,不知昼夜,欲寐不寐。前医用安神解郁药而加剧,证见脉细如丝,不知人事,饮食不下,翕翕发热,濈濈汗出,昏眩少气,欲言不出,半夜时胸中扰攘,两气欲脱,五更时方安,日中时亦然。舒氏捉襟见肘,认为此人阳虚之极,肾阳复强,孤阳为阴所迫而下陷,为阳从下竭之证。心中烦忧者,因其人抱闷,终日默默不言,静而生阴,浊阴壅遏胸中,冒蔽清阳,所以神识不清,饮食不下;子午二时阴阳交替,因阴过胜不容阳进,故有此脱离之象;其所以不寐认为属孤阳不与强阴交也。其治法应以参、芪、术、鹿茸之类大补其阳,阳旺阴自消,阴消阳不陷。其结果一剂而效,十数剂而愈。可见舒氏胆识过人,不为世俗所惑。

以上阐述的仅仅是舒氏整个学术思想的只鳞片爪,未能窥其全豹。其实他的《伤寒集注》的思想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医学造诣很深,应该说他是一位卓有见树和胆识的医家。我读过他《伤寒集注》的木刻本,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本书的再版,也很少见到后世的医学著作引证过他的学术思想,大概当时他著作的版本流传得很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想当时如果他的《伤寒集注》能重新付梓而行于世,肯定会引起中医学界的一场争论和思考。

在他的著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使人无法接受的观点。例如他对心下痞的认识,他说:“心下痞之证,无论由该下或不由该下而来者,皆为阴气痞塞也,当用术附姜半砂蔻等药扶阳散逆、温中逐饮,三黄断不可用……”他着眼于“无阳则阴独”、“手足温者易愈”。真正属于阳虚阴盛,寒饮痞阻于心下者,用上述的温阳涤饮药肯定恰到好处;如果属于饮热互结之心下痞,则非用辛开苦降之三泻心汤而不除。

对于他厘订的六经定法,有人批评他过于刻板,唱着以六经吟百病的曲调。他对六经定法中太阳经证的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认识,被有人认为不符合现代辨证分型的观点。

如论述肺痈、肺痿病,他说:“咳唾痰血,腥臭稠黏,为肺痈肺痿也,肺痈之证面红鼻燥,咽中干涩,喘咳声哑,胸生甲错;肺痿之证口吐涎沫,饮一溲一,遗尿失声。二证治法以肺痈宜泻、肺痿宜补之外,均当滋阴清火、润肺豁痰,愚谓所说非理也。肺为娇脏,岂可生痈,溃出脓血,肺已坏矣,尚得生乎?……其证皆与肺经无相涉也,何得谬名肺痈肺痿哉。”在论心跳一证时,他说:“心跳一证医家谬谓心虚,主用枣仁、柏子仁、远志、当归以补心血,于理不合。心君藏肺脏之中,深居于内,安静则百体顺昌,否则百骸无主,颠沛立至,岂有君主跳而不安,百官泰然无事,治节肃然而不乱者乎?必无此理也……或曰,凡受惊而心跳,跑急而心跳者,非心跳乎?是则毋庸置喙。于曰,非也,盖惊则气散,跑则气伤,不过阳气受亏,阴气上干而为悸,尚在肺腑之外,安能摇动于内乎?”

诸如以上的几种观点,是他对病理大胆和抽象的主观认识,当然与客观实际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不能说不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所致。但他这种大胆的思维,却教人以规矩,示人以绳墨。我看医者只要能从临床实际出发,敢于想象,敢于探索,哪怕存在许多认识上的错误,瑕不掩瑜,也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医家。王能治中医诊所

《伤寒集注》文前部分

王能治所开方剂中用附子、半夏

原序

予素不知医,常过江西访故舒公,两水乃识其族子。驰远天姿高迈人也,其于轩岐家书独有心得之妙,所至无不桴鼓应者。一日过之,见所作《伤寒集注》,予叩其所以,曰:“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万法之祖也。叔和已下诸贤咸宗之,而鲜有发明。迨西昌喻嘉言出其卓识,阐发玄奥而尚论之,则仲景斯道炳如日星。奈复有后起诸书各逞所见,以自名家,没喻氏之功,叛仲景之旨。某实患之,乃集是书用以补偏救误,务欲学者不迷于所往也。”予聆其言而阅其书,集腋成裘,无美不备。凡所为补救诸家之不逮者,究不外乎古人,亦不泥于古人也。概准之以理,俾不一者,咸归于一矣。顾以予之不知者读之而竟无不知之也。嗟夫,仲景其无患乎,嘉言之后有人焉,亦斯道之不容泯也。爰许之序而未即序者,六七载。今乾隆己巳秋,乞假归里省母,道经江西,驰远来舟索序,因令付梓以公海内,固足以宣扬仲景,翊赞嘉言,而其补救造化、普惠斯民、功垂不朽者,范文正公之所以,拟良相也欤。闽汀雷鋐题

再重订伤寒集注自序

嗟夫,医难言矣,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然其书未易通也。自汉及今,疏释者数十家,大都得失相参,均之无当。唯西昌喻嘉言,奋起于数百年之后,条晰博辨,其旨趣,始明于世,而缀学浅识,犹往往背而议之。求能通喻氏之书者,盖亦寡也。予少好医方,每苦于难通,获交南昌罗先生子尚盖亲承嘉言口授曰:某得师传要妙,确守数十年,而未传于徒。年将八旬,时光短矣,惧其传之或失,急欲得其人而传之。今于颖敏而坚锐,可当吾意,乃举所得于嘉言者,以传于诏。诏盖耸然起惶然谢,敬受其书而读焉。旷若蒙之发底之脱也。于是所至,皆有验。然而仲景之书,虽由《尚论》而明,其间遗义尚多,故读者不得其口授,亦鲜能通也。诏不敢苟安于黯混,听之以贻其误,于是不揆薄劣,参考百家,征以证法,出其一知半解,补而详之。殚精瘁神十余年,始克集注成编,不可谓非难也。二三同志,怂恿刻之行世历有年,所竟鲜有寻瑕索瘢匡予之不逮者,予心殊未谦也。然予既深知其难,又安敢因人莫我訾遂忘其难而遽以是自画乎哉。常耿耿孜孜,行若忘坐,若遗于世者,十年如兹矣。自觉阅历多而见识广,学与年而俱进,乃取原刻删之补之,重镌以问世。今又十年矣,所历所验,愈多愈确,于是复加订定,或庶几稍通旨趣,可告无罪于同志君子乎。抑或等之诸家疏释均归无当乎,爰再重刻,以就正高明。冀有攻予之短者,予乐得闻而喜有益焉。不惮三订四订,累烦剞劂也。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岁春王正月元旦后五日慎斋学人舒诏谨识

凡例

医书自《素》《灵》而下,不啻汗牛充栋,其间虽备医药之理而无六经定法定方。汉儒张仲景注《伤寒论》,始创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大开六经法门,匪特专治伤寒,凡百杂病要皆不出六经之外,治法即在其中。故曰:三百九十七法,万法之祖也。学者若不从兹入门,则临证一无所据,叩以病属何经,当用何法,宜主何方,乃茫然矣。虽穷年皓首,何益哉?故必熟读仲景原文也,揣摩六经证治而后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否则不足以言医也。

仲景《伤寒论》洵医家要典也。自经兵燹,卷帙散轶,其所存者,仅得之当时读者之口授,故其篇目失次,缺而不完。王叔和于尚可搜求之际,乃不深加考订,而杂以伪撰成编,阴阳舛错,颠倒无伦。其后历代相延,未及精察。西昌喻嘉言始为削去伪撰,清出原文,止存三百六十条。爰著《尚论篇》条晰诸法,纲举目张,厘正六经井井不紊,义例之善,无出其右。故是书篇目,一一遵之而不敢易。

喻嘉言《尚论》三百九十七法,未及一百一十三方,后人惜其方论未备,稍有余憾。其徒徐忠可《原方发明》所由作也,然亦择焉而未精,语焉而未详,且《方论》另为一集,简阅终非至便。今是书即列原方于本条之下,扩充徐氏之意,博采诸家论著,以名其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并将药性逐一讲明:某药所以能治某病之故,而某药又有宜于此、不宜于彼者,俱有至理存焉。俾学者读仲景治病之法,即就便以考主治之方,而无翻阅之劳,是亦涓埃之助也。

是书原为初学而设,不尚辞藻。凡先贤论说闲文概置不录,或辞多于意者,纂其要而登之;或意隐于辞者,微加损益以显捷而出之;或先贤有不经意之字,及后世传讹倒乱之句,皆以理正之。极知僭越无似,然辅翊先贤之意引诱后来之心大不获已,救世之君子其必有以谅我也。

是书凡主脑及关键处,每字上加大圈;凡挈明脉证及比类处,旁加尖圈;凡精义处,旁加密点;凡紧要处,旁加连圈,以便省览。

方中分两,悉照仲景之旧。但汉时一两,止今之三钱,今之三钱三分,其所谓方寸匙者,即一寸大之方匙也;一钱匙者,即如钱大之圆匙也;一字者,以一钱有四字,一字二分半也;刀圭者,十分方寸匙之一也;又四刀圭为一撮也。附此以便查考。

是书稿成于己未,刻于庚午,重刻于庚辰,于今又十载矣。自觉阅历愈多,识见愈确,于是殚厥心力再加订正。凡有未详者,益之;冗者,删之;可废者,去之。回视前刻,焕然改观焉。今再重刻以问世,冀幸高明或有以教我也。

三百九十七法总目

卷之一 太阳上篇 计五十三法

卷之二 太阳中篇 计五十八法

卷之三 太阳下篇 计二十四法

卷之四 阳明上篇 计三十九法

卷之五 阳明中篇 计三十一法

卷之六 阳明下篇 计三法

卷之七 少阳全篇 计二十一法

    合  病 计九法

    并  病 计五法

    坏  病 计二法

    痰  病 计三法

卷之八 太阴全篇 计九法

卷之九 少阴前篇 计二十七法

    少阴后篇 计十七法

卷之十 厥阴全篇 计四十八法

过经不解 计四法

    差后劳、食复 计六法

    阴阳易病 计一法

外附

    六经定法 痢门挈纲

    女科要诀 痘疹真诠

    摘录瘟疫 真阳论

    杂病论  吐血论

一百十三方总目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泄、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于桂枝汤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黄连、黄芩、甘草

桂枝去芍药汤:于桂枝汤内去白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去芍药加附子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大黄、芒硝、甘遂、白蜜、葶苈子、杏仁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饴糖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味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味

桂枝甘草汤:二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味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五味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泄、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于桂枝汤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黄连、黄芩、甘草

桂枝去芍药汤:于桂枝汤内去白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去芍药加附子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大黄、芒硝、甘遂、白蜜、葶苈子、杏仁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饴糖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味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味

桂枝甘草汤:二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味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五味

生姜泻心汤:生姜、甘草、人参、黄连、黄芩、大枣

甘草泻心汤:甘草、黄连、干姜、大枣

大黄黄连泻心汤:二味

附子泻心汤:附子、大黄、黄连、黄芩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甘草、大枣

赤石脂禹余粮汤:二味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枳实、白芍

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人参、半夏、甘草、代赭石、生姜、大枣

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蒌实

柴胡桂枝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桂枝、白芍、甘草、大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半夏、人参、大黄、丹铅、桂枝、牡蛎、茯苓、生姜、大枣

炙甘草汤:甘草、阿胶、麻仁、桂枝、生姜、人参、生地、麦冬、大枣、清酒

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

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

栀子干姜汤:二味

栀子生姜豉汤:三味

栀子豉汤:二味

栀子甘草豉汤:三味

干姜附子汤:二味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四味

抵当丸: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共杵为丸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白术、桂枝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生姜、赤小豆、连轺、甘草、大枣

太阳下篇 计一十五方

大青龙汤:麻黄、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杏仁、石膏

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于桂枝汤内加麻黄、石膏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于桂枝汤内去桂加茯苓、白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甘草、蜀漆、生姜、大枣、牡蛎、龙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四味

芍药甘草汤:二味

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

黄连汤:黄连、人参、半夏、干姜、桂枝、甘草、大枣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半夏、五味子、桂枝、甘草、干姜、细辛

白虎加人参汤:于白虎汤内加人参

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阳明上篇  计四方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猪苓汤:茯苓、猪苓、泽泻、阿胶、滑石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

阳明中篇 计四方

蜜煎导方:一味

猪胆汁方:一味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脾约丸:麻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

少阳篇 计二方

小柴胡汤:柴胡、人参、半夏、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干姜、黄芩、桂枝、牡蛎、栝楼根

合病篇 计五方

桂枝加葛根汤:于桂枝汤内加葛根

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甘草、白芍、生姜、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于葛根汤内加半夏

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于黄芩汤内加半夏、生姜

痰病篇  计一方

瓜蒂散:甜瓜蒂、赤小豆

太阴篇  计二方

桂枝加芍药汤:于桂枝汤内倍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于桂枝汤内加大黄

少阴前篇 计七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味

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白芍

麻黄附子甘草汤:三味

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于白通汤内加人尿、猪胆汁

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葱白

少阴后篇 计八方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

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

猪肤汤:二味

甘草汤:二味

桔梗汤:桔梗、甘草

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

苦酒汤:半夏、鸡子

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白芍

厥阴篇 计六方

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蜀椒、人参、桂枝、附子、黄柏、当归

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甘草、通草、白芍、桂枝、大枣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于前汤方内加吴萸、生姜

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麦冬、石膏、白术、干姜、白芍、茯苓、甘草、桂枝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四味

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过经不解篇 计一方

柴胡加芒硝汤: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

差后劳复及阴阳易病篇 计五方

枳实栀子豉汤:三味

牡蛎泽泻散:牡蛎、栝楼根、葶苈、蜀漆、泽泻、商陆根、海藻

理中丸: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竹叶石膏汤:淡竹叶、石膏、甘草、人参、麦冬、半夏、粳米

烧裈散:男病用女裈,女病用男裈,取裆一尺许,剪烧灰,水和服

《伤寒集注》鉴识

王能治所用方剂中常用大剂量附子

伤寒集注之卷一

太阳经证治大意

喻嘉言曰:足太阳之经,病主表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立桂枝汤治风伤卫,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此天然不易之法也。今将太阳分为三篇,以风伤卫为上篇,寒伤营为中篇,风寒两伤营卫为下篇。俾读者了然而无疑,庶随所施而无不当也。

舒诏曰:风为阳邪,卫为阳道,气行之路;寒为阴邪,营为阴道,血行之路。风邪之所以但伤于卫而不伤于营者,阳与阳相亲也;寒邪之所以但伤于营而不伤于卫者,阴与阴相接也。故邪虽由太阳而传遍六经,其风邪终不犯于营,而寒邪仍不犯于卫。此阴阳各从其类而不相混也。

鉴识:太阳司人身之最表,为六经之蕃篱,主皮肤而统营卫。外邪初犯太阳之表所表现的风伤卫证、寒伤营证,实际上就是发生在不同禀赋、不同体质人的身上所表现的表寒虚证和表寒实证。风虽为阳邪,通于阳道,但未必不传营阴;寒虽为阴邪,通于阴道,也绝不会不伤及卫阳。不管是风邪还是寒邪,初犯人体,若其人素禀虚弱,所表现的症状为表寒虚证;如其人素禀壮实,所表现的症状为表寒实证。但必须明白一点,即太阳为寒水之经,外邪不管是风是寒,当初犯太阳,均为表寒证,但有虚实之分,故仲景分别立但攻无补的麻黄汤以治表寒实证,以开表发汗散邪,立攻中带补的桂枝汤以治表寒虚证,以扶正祛邪。

舒氏从喻嘉言之说,认为“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此以阴阳之道诠释,提纲挈领,各司其属,方药脉证对号入座,也可谓匠心独具,学者可从其解。

太阳上篇:凡风伤卫列于此篇,计五十三法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原文

喻嘉言曰:太阳为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也。原文

喻嘉言曰:风为阳,卫亦阳,故曰病发于阳;寒为阴,营亦阴,故曰病发于阴。无热恶寒者,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也。少顷郁于营间,则仍发热矣。太阳中篇第一条云“或发热,或未发热”正互明其义也。

诏按:诸家皆以此条挈六经之总,谓发热恶寒属三阳,无热恶寒属三阴,其说粗俗不合也。盖太阳发热恶寒,阳明发热不恶寒,少阴有里寒外热之证。发热恶寒,外邪协火而动者,全不恶寒。厥阴有纯阳无阴之证,不但不恶寒且反恶热。各经皆有定法,确有所据,此“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二语何以能括六经之总耶。喻氏以此二语,乃所挈明,风为阳、寒为阴之故,专指太阳而言,其理甚当。

鉴识:舒氏不同意诸家以此条为六经之总,对于“发热恶寒属三阳,无热恶寒属三阴”是颇有见地的。此条文中指的“发热恶寒发于阳”,应该指的是太阳经,因为三阴经也有发热恶寒,寒邪入里、虚阳外越及少阴表寒证均有发热恶寒;太阳的底面即是少阴,这里的“无热”应该指的是少阴里寒证。

太阳病初感时,当正气尚未奋起抗邪时也是无热恶寒的,但必具有头项强痛、肢体酸胀疼痛、脉浮等表寒证象。笔者每遇此证,只要是具有太阳表证,则按其表寒虚证或表寒实证,即所谓的风伤卫、寒伤营或风寒两伤营卫,分别选用桂枝汤、麻黄汤,并在方中加入黄芪、附子,似乎获效更捷。

舒氏所说“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二语,何以能括六经之总耶”,可谓精通经旨,不愧为名家之见。王能治接诊记录(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时,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原文(四)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原文

诏按:此亦指风寒而言,巳午未,太阳之王时也,凡病欲解之时,必从其经气之王。

鉴识:从巳至未上,是一昼夜阳气最旺时段。外寒束表,体内阳气必借阳旺之时,奋起驱在表之寒邪而外出。(五)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原文

喻嘉言曰: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气机之动也。气机一动,其脉必与其证相应,故脉浮而邪还于表才得有汗,而后邪尽从外解。设脉不以浮应,则不能作汗,其烦即为内入之候,又在言外矣。(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原文(七)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原文

诏按:关前为阳,阳以候卫,卫得邪助,阳脉故浮;关后为阴,阴以候营,营无邪助,阴脉故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言风伤卫证,时发热时有微汗也。啬啬恶寒,内气馁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翕翕发热者,乃形容热候之轻微也。“鼻鸣干呕”四字有误,太阳行身之背,阳明行身之前,鼻鸣证者,阳明证也,太阳何得有此。干呕者,气上逆也,不可发汗。兹二者,皆非桂枝汤的对之证也。总缘《伤寒论》轶于兵燹,后人传之不得其真也。若兼鼻鸣,是太阳证兼阳明,方中当加葛根;干呕者,宜加砂仁半夏。

鉴识:舒氏对阳浮而阴弱从寸浮尺弱而论,不无道理,如从轻取重取解释似更近理。条文中首言中风,中风为风伤卫的表寒虚证,风邪犯卫分,邪在卫表,故轻取脉必浮应。其人本气不足,拒邪无力,故重取其脉必弱。接下来文中所言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仲景十分形象地描绘出的一种虚人外感之貌。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素禀虚弱的人,就诊时述说时时作热作冷,汗乍出乍止,凛凛恶风,乍暖还寒,周身酸胀不适。笔者临床每遇此证,常在桂枝汤中加入黄芪、附子,无不应手取效。

至于鼻鸣干呕,舒氏认为有误,认为该证系属阳明,似觉近理。但鼻鸣是因其风寒犯表,肺失宣肃所致,因肺主皮毛,于桂枝汤中少加麻杏,以宣肺气,临床中确实优于加用葛根。至于干呕自是邪犯阳明胃腑无疑,加用砂仁半夏,以温胃降逆,自在情理之中。

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

诏按:桂枝走太阳之表,专驱卫分之风,芍药和阴护营,甘草调中解热,姜辛能散,枣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者也。

再按:诸家皆谓桂枝汤用芍药以敛汗,非也。仲景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汗,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是桂枝汤乃发汗之剂,岂敛汗耶。且后天水谷之精气生血,水谷之悍气生津,血行于营,津行于卫。汗者,津液之余也,出自卫分,芍药敛营,不能敛卫,以芍药为敛汗者,不通之至也。其所以用之者,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伤卫证,营分无邪,恐其邪被攻击,乱溃而扰害于营,故必用芍药以蔽护其营,斯无遗患矣。或又谓,风但伤卫而不伤营,寒但伤营而不伤卫,此殊途而不相紊也。既是风邪,使不用芍药,果不能寒于营乎?曰,风邪本不伤营,今恐桂枝攻击其邪,乱溃而失其常耳。

鉴识:舒氏批评诸家认为桂枝汤中之芍药是为敛汗而设,是颇有道理的。他引证仲景所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认为桂枝汤是发汗之剂,并非敛汗之剂,无疑是正确的。至于芍药敛营,不能敛卫,倒值得商榷,如果能把芍药理解为能护营气、养营阴,似更近理。营分得芍药之助,营分得以免于外邪深入,营分拒邪气于卫外,营气得充,卫气将成有粮之师,抗拒邪气于卫外。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浆浆,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使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昼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之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八)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当须识此,勿令误。原文

诏按: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寒伤营也。忌用桂枝汤者,非忌桂枝,乃忌芍药也。以邪在营分,误用芍药,敛闭其营,邪无从出,遗害无穷。“解肌”二字有误,解肌者,开解肌肉,法属阳明,以阳明主肌肉故也。桂枝乃太阳驱风之药,非阳明解肌之药,何得谓“本为解肌”?观此条于中少一“汤”字,误写解肌二字,当是:桂枝汤本为驱风,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如此则无疑议也。

鉴识:舒氏认为“解肌”二字有误,理由是:阳明主肌肉,桂枝汤只为太阳风伤卫设,并非解阳明之剂。其实,我认为这里的解肌是指肌表,并非指阳明的肌肉,此处用字应当活看。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为治疗太阳风伤卫的表寒虚证而设,如用于寒伤营的表寒实证,自嫌力薄,而麻黄汤乃为对证之方。(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原文

诏按:下条酒客病,不可与桂枝,得汤则呕者,其后果必吐脓血乎?盖积饮素盛之人误服表药,以耗其阳而动其饮,上逆而吐,亦常有之,若吐脓血者,从未之见也,定知叔和有错。

鉴识:桂枝汤是仲景作为调和营卫、治疗太阳中风表寒虚证的主方。如其人痰饮素盛,因桂枝汤中的芍药、甘草、大枣为酸甘之品,有耗其阳,可导致饮动上逆而吐。临床中我们不难遇到,痰饮素盛之人偶患太阳中风,如投以桂枝汤,不但病不能解,反见眩晕、胸闷、心悸、呕逆之证,这无疑是虚阳不伸、寒饮逆动之因。医者如能先洞悉是阳虚饮盛的中风者,在桂枝汤中去芍加入半夏、砂仁、附子,以温阳涤饮,其效必彰,切无寒饮僭越之虑。舒氏说“若吐脓血者,从未之见也”,可见舒氏临床阅历之深。(十)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甜故也。原文

喻嘉言曰:酒客平素湿热抟结胸中,才挟外邪必增满逆,所以辛甘之法,遇此辈即不可用,得汤则呕者,以甘能增满,甘能动涌故也。(十一)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原文

喻嘉言曰:水药不得入口,则中满已极,不可更发汗,以动其满。凡是表药皆可令吐下不止,不独是桂枝当禁。

诏按:此证胃阳素虚,夙有寒饮,误汗则阳气外越,内饮乃随阳药上升,结聚胸中,以致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则阳愈耗而阴愈动,斯水饮之逆者,必致上下奔迫无度也。假令始初即以制饮散逆之品加入发汗药内,必无此逆。

鉴识:如舒氏所言“此证胃阳素虚,夙有寒饮”,误汗伤阳,内饮僭逆,结聚胸中,所致水药不得入口,若更发汗,虚阳又劫,寒饮无制则奔迫上下而致吐下不止,此时大有虚阳欲脱之势,理应用理中四逆加砂仁、半夏,以扶阳救脱、温中涤饮。舒氏只言始初以制饮散逆之品加入发汗药内,未言加入扶阳药,尚嫌未尽善。(十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原文(十三)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原文(十四)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原文

诏按:营弱卫强之说究非确认。风伤卫之所以有汗,而寒伤营无汗者,以营气精专,精而闭锢;卫气骠悍,动而疏泄。且风主发扬,寒主收引,阳开阴闭,自然之道也,安得有营弱卫强者哉。

鉴识:舒氏这种认识较之有的注家随文衍义,谓太阳中风卫分为邪所侵,卫分邪实,故卫强而汗出,营分无邪而营弱无汗,更为近理,当从之。(十五)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原文

喻嘉言曰:脏无他病四字,隐括人身宿疾,即动气不可发汗亦在内。

诏按:风伤卫证,主桂枝汤一定之法也。然必察其脏无他病,方可用之而无虞,不然自当见证加减。若本气虚寒,宜加姜附温经御表;本气燥热,宜加归地滋阴助汗。如此之类,详其兼证,察其二便,问其平日体气饮食宜寒宜热,以尽临证之妙,则神乎其技也。

鉴识:舒氏辨证用药,从来严谨而又活变,每能丝丝入扣,以尽造化之妙,堪可为范。(十六)病尝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此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此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原文

喻嘉言曰:此明言中风病,营气未和,但卫强不与营和,复发其汗,俾邪从外解,斯卫不强而与营和矣。(十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原文

诏按:此证虽属风伤卫,势必略兼微寒,误在芍药蔽锢营邪,所以反烦不解,法当去芍药加麻黄服之,必得汗而解。

鉴识:太阳病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误在芍药酸寒,羁绊辛温药祛风散邪之力,致使寒邪与正气相搏而生“烦不解”的认识是对的,舒氏并认为应去除芍药加入麻黄是颇有见地的。临床中我们经常遇见虚人外感,服用解表药而反烦不解的案例,无不由元阳不足,正虚邪恋,因用药轻浅,不足以胜邪所致。舒氏认为应加入麻黄,不能说不是善举;但如再加入附子一味以壮元阳,其效更为可靠,验之于临床,屡试不爽。(十八)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而愈。原文

喻嘉言曰:风邪虽去,而阳气之扰挠,未得遽宁,不必治之,俟十二日经气复,理必自愈。见当静养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十九)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原文

诏按:此条非太阳腑证,不当用五苓散。所言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法当用桂枝以解其表,石膏以除其烦;若兼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更加砂仁、半夏散逆止呕,于五苓散何取乎?若太阳经邪传腑,则必口渴而小便不利,方可用五苓散,通调水道,清热回津,否则非法也。

鉴识:中风表虚证,正气欲攻邪外出而无力,致使邪恋日久,正邪相搏,故而生烦;渴欲饮水者,因膀胱气化不行,水气不升所致;水入则吐,因太阳为寒水之经,阳不化气,寒水内伏,必拒新水于外,故此。中风六七日,邪恋日久,正气必虚,纵有发热,热势必定不高。条文中所言有表里证,应指表有恋邪未解而内有阳虚饮伏,若如舒氏认为,里证为有热邪,加用石膏,曷为后文说多饮暖水,汗出愈。再说五苓散为通阳利水之剂,并非清热回津之剂。余遇此证,除嘱其多饮热水外,于五苓散中加入生姜、附子二味,以助通阳化气、表里双解之力,无不应手取效。(二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

喻嘉言曰: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程郊倩曰:热在上中二焦者,胃中干是也。其人小便必利,热在下焦者,热入膀胱是也,其人小便必不利。如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而小便自利,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润胃燥,使胃气和则愈;不可更用五苓散,重去其津液也。若热在下焦,自尔小便不利,顾其间又有辨也。热入而蓄邪水者,则水气必挟热上升而致格水,如前条水入则吐者是也,用五苓散以开结利水也;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其热蓄膀胱,不格水者,无邪水之蓄也,亦用五苓散者,取其化气回津也。

诏按:此因多汗而夺液成燥者,原无里燥,故不必白虎诸法,但饮水可润也。上条言中风属风伤卫也,风性上行,故为水逆;此条是寒伤营也,寒性下行,故为消渴。

鉴识: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而致津伤成燥,因未涉阳明,不得用白虎诸法,只须以水润之则可。在认定病邪轻浅、伤津不甚的情况下,这样处理应该是恰当的。至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舒氏说是寒伤营所致,寒性下行,故为消渴。喻嘉言曰:“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饮水多而小便又少,是寒邪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受阻,水气不得升腾于上,故口渴而小便不利,舒氏之解确切,可从。不过临床遇此证,单用五苓散每嫌见效不速,我常在本方中加入生姜、附子以助温阳化气之力,功效大增,效如桴鼓。

五苓散:

猪苓、茯苓、白术各十八铢,凡二十四铢为一两,泽泻二十六铢半,肉桂半两。

上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汪讱庵曰: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茯苓走气分,猪苓走血分。泽泻咸寒入肾而走膀胱为臣。益土所以治水,故以白术健脾去湿为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热为使,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邪皆由小便而出也。

诏按:太阳腑证,乃为气化不行,是病在气分,不当用血分之药,仲景必不用猪苓于五苓散之中,疑是叔和之错。余意当用桔梗开提肺气,乃可使膀胱转运而行其化,故曰桔梗能通天气于地道也。

再按:太阳腑证有蓄尿、蓄热二端,适值膀胱有尿,热邪入而抟之,则少腹满为蓄尿;若无尿,热邪入无所抟则少腹不满,为蓄热。蓄尿者用肉桂温以化之,蓄热者去肉桂加滑石以泻热利水也。

鉴识:笔者验之于临床,无论是膀胱蓄尿证还是蓄热证,用五苓散去猪苓,则利尿行水之力明显减弱,其效甚微;何况猪苓并非血分药,其性甘淡入肺而通膀胱,功用与茯苓相近,用之正可协同茯苓以助其利水通化之力。至于舒氏尝于五苓散之中加用桔梗,可谓熟谙气机升降出入之理。桔梗能开提肺气,肺气得宣,则膀胱转运而行其气化,即所谓提壶揭盖之理。在辨识膀胱蓄尿与蓄热,舒氏从少腹满与不满处消息之,两者均属太阳经证传腑,病机都是膀胱气化不行,均可用五苓散,只不过蓄尿者以肉桂易桂枝,温以化之,蓄热者去桂加滑石以泻热通利。多年来笔者在治疗五苓散证如近代所言的前列腺病变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小便涩痛和癃闭,每用真武汤,或阳和汤合用五苓散,加用桔梗,寒甚无热者桂枝、肉桂同用,挟有邪热者少佐滑石,无有不效者,可见舒氏之言不谬。(二十一)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原文

喻嘉言曰:阳虚之人,才发其汗,便出不止,用麻黄火劫等法多有此证,所以仲景于桂枝汤中垂诫——“不可令如水流漓”,益见用桂枝,且有逼汗亡阳之事矣。“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阳之状如绘。盖擗者,辟也,避也。汗出过多,卫气解散,其人似乎全无外廓,故振振然四顾,彷徨无可置身,思欲擗地以避处其内也。大热亡阴者,欲坐井中,避热就冷也;汗多亡阳者,欲坐地中,避虚就实也。(二十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原文

喻嘉言曰:大发其汗,致阳气不能卫外为固,而汗漏不止耳。恶风者,腠理大开,为风所袭也。小便难者,津液外泄而不下渗,兼以卫气外脱,而膀胱之气化不行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筋脉无津液以养,兼以风入而增其劲也,用桂枝加附子汤以固表驱风、复阳敛液也。

桂枝加附子汤:

即于桂枝汤内加大附子一枚,炮。

罗学尚曰:用附子有二义,一以壮表,一以御阴。

门人孙广从曰:此条于理不合,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当是汗出不止。何为漏?“漏”字不可解。其人恶风者,卫气不足也;小便难者,阳气外亡而气化不利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乃阳气暴虚,阴气四布,阻滞经脉关节也。喻氏谓经脉无津液以养,非也。如果经脉失养,法当滋津,附子不可用也。又曰:兼以风入而增其劲也,何以见得风邪复入,并无征验,岂可更用桂枝,以再伤其阳乎?且芍药酸寒生阴之物,回阳药中最不宜用,总当重用附子以回其阳,芪术建立中气,砂半以醒脾气,故纸收固肾气,虎骨通利关节,一定之理也。(二十三)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而喘,口干咽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