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6:28:21

点击下载

作者:谢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大夏书系)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 (大夏书系)作者:谢云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9-01ISBN:9787567508125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不乖”让他们如此美丽(四川)谢云

近年来,在关注和思考教师发展的时候,我越来越明晰地感觉到,教师的成长,首先应是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强健一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心灵和精神则是教育的核心。没有心灵滋润的教育是无根的,没有精神支撑的教育是无魂的)因此,作为教师,关注心灵和精神成长,使之始终保持丰富和强大,独立和坚韧,就是为教育坚守着根,传承着魂。

基于这样的理解,2012年7月5日,在“厦台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成长研讨会”上交流时,我从“心灵”入手,言说“成长”,在肯定专业成长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生命成长”(包括心灵和精神),以表达我的主张:让教师在精神(心灵)共同体中成长。

这一话题,后来在年轻的陈香吟女士那里,得到了美妙的回应。陈香吟当时是台湾课程与教学咨询辅导团队的执行秘书。她的分享,以“课程美学”为切入点,关注教师的心灵成长,关注“感性的教与学”。她从自己的经历中梳理和凸现出的关键词“不乖”,莫名其妙地唤醒了我和朱永通兄的感觉,并因为这个词语,生发了美妙的碰撞,击溅出创意的火花一那个时刻,我们便拟定做这样一本集合两岸“不乖”教师、不羁灵魂的书。后来,与香吟谈及此想法,她几乎毫不犹豫地应承下在台湾组稿的工作。

现在,按《圣经》里的说法,“事就这样成了”。

似乎可以说,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地域,“乖”都是永恒而统一的主题。从小,我们就被要求听话、顺从,做一个乖孩子,因为乖孩子更招人喜欢。上学后,我们被要求听话,顺从,做一个乖学生,因为乖学生更逗人喜爱。到我们登上讲台,做了教师,无论在哪里教学,无论执教哪门学科,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努力争取做一个乖老师,因为没有哪个校长会真正喜欢“刺儿头”教师。甚至,我们还会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的孩子,以“乖”的标准,有意无意地要求我们的学生,以“乖”的条件一习惯于“乖”的我们,在要求和约束乖孩子方面,我们自会有种种办法和策略。

事实上,当“乖”意味着温顺和讨巧的时候,当“乖”意味着被喜欢和得利益的时候,没有谁不愿意当乖孩子、成乖学生、做乖老师——“乖孩子有糖吃”,为了“糖”字所暗示和意味的东西,我们总是喜欢猜测别人的用意,违逆自己的心思;我们总是愿意压抑内心的想法,克制灵魂的冲动;我们总是习惯装出平和与中庸,让自己见风使舵,八面玲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看似简单的“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事业来说,却是艰深难解的揪心命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肯定很多,但是,我们“太乖”、我们的孩子“太乖”,应该是题中之义:“乖”总是伴随着被束缚和限制,被捆绑和桎梏。就像跟永通兄商议此书时,我随手写下的两句话——

太乖只知道顺从,不乖意味着创造!

因此,我更愿意认为,“不乖”这一看似不恭敬之词、不和谐之音,其实质,指向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指向不断的挑战、持续的反叛,指向勇敢的创造、不息的创新一所谓的“不乖”,并非真的不乖,也不是想要撒娇,而只是为了有所创造。

而当这一“集结”完成后,我们也终于发现一就教育来说,“不乖”的老师,往往是能够坚守常识的人(杨林柯《栅栏后的突围》),往往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王木春《第九条跑道》),往往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廖学军《只是因为真爱》),往往是更能尽职尽责的人(纪现梅《其实,我只想尽一个老师的本分》),往往是更愿意不断开拓创新的人(夏昆《上课了,请关灯》)……

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比起那些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的“乖老师”,他们更有识见、更有个性、更有胸怀,也更有激情和担当。他们对教育,看得更重,爱得更深,做得更实,想得更远一他们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教会他们发现和创生;他们不只是给予学生结论,而且让他们形成识见和智慧;他们鼓励学生怀疑和超越,而不是培养听话、顺从的“愚民”和“奴才”……

这是非常可贵的清醒,也是非常勇敢的坚持。

当陈香吟说出“为什么你不问我为什么”的时候,当邱磊说出“不妨做个‘少数派’”的时候,当李明萱说出“有些人宁愿凝视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当严中慧说出“让睁眼看着玫瑰花的人也看看它的刺”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他们的碰壁和受伤,感受到了他们的疼痛和伤楚,触抚到了他们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思考。当然,也还有矢志不渝的探索和追寻一这一切,用许丽芬的话说就是“既艰难,又美好,’。

许老师所道出的,其实正是教育的意味——教育从来就是艰难而复杂的。尤其是在今天,在功利主义盛行、物质主义至上的今天,能够始终关注内心需要、始终注重精神提升的人,既需要更多的艰辛付出,也需要更多的痛苦修炼。但是,教育的美好也在这里:当他们以其“野火”的心灵、不乖的“人味”,向学生们传递着美好的发现和“正能量”引领时,他们其实已经把“人”字的大旗、“人性”的大旗,树立在他们的教室里,飘扬在他们的课堂上了!

很多时候我都不免感叹,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乖”,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教育才没有完全失去指望,才没有让人彻底绝望一虽然某些时候,他们行走得很艰难,坚持得很孤寂,但正是这艰难让他们成长得更加美好,正是这孤寂让他们出落得更加美丽。

或许,这便是我们吹响“集结号”的意义之所在一既分享他们的美好,也分担他们的艰难。而在与他们的分享和分担中,呼应着他们的心跳,沾染着他们的激情,我们,或许也可以让自己变得稍微勇敢一些、坚定一些、“个性”一些、“不乖”一些——不再一味地小心翼翼,一味地中规中矩,一味地按部就班,一味地因循守旧)

这样的变化,或许简单、细小,但我们应当相信,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些微改变,都可能造成教育面目的大为改观)就像只有教师的不断成长,才能有教育的不断发展)

教育,只有在越来越多教师“得寸进寸、得尺进尺”的不懈努力下,才能缓慢向前。2012年12月7日于温江第一章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

一个好老师应该始终处在挣扎逃离的境地——刘良华1.第九条跑道(福建)王木春

小宋,谢谢你的信任。你问我教书20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很惭愧,作为教师,我并不成功——尤其是众人标准下的成功。这并非谦虚。我是获过几张体制内的荣誉证书,可你相信一个人的成就可以用那些纸和印章来证明吗?不过,我还是愿意把走过的路、遇到的坎,与你分享。希望对初为人师的你,有所启发。

你一定知道,田径场上的标准跑道只有八条。而这几年锻炼身体时,我一直在“第九条跑道”上慢跑。自然,这是八条跑道之外的“跑道”,是我一个人的跑道。十年前,我率先在学校操场绕圈跑步,被大家视为怪物。两三年后,跑步队伍逐渐壮大。可惜,早期随我跑步的绝大多数“跑友”总是有始无终。有十几个人好不容易坚持了四五年,又有一半“不得不”退了出去。原来,他们往往把跑步视为竞赛,见别人超过自己,不甘落后,紧跟上去,结果,没多久,关节承受不住,无法继续运动。有一阵子我也“跟风”,仗着年轻,跟随一帮“跑友”奋力往前冲,不久我就有所觉察,急流勇退。从此,我脱离群体,独自沿着跑道外的空地跑,或快或慢,量力而行,随心所欲,且能悠闲自在地欣赏操场上的各色风光。有时,我干脆以快走代替慢跑。所以,学校的第一个跑步人——我,十多年了,依然每日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跑道上。

这完全得益于“第九条跑道”——属于我一个人的跑道。

跑步也罢,教书也罢,人生也罢,何妨皆作如是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评说。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大概在事业上很难折腾出什么名堂,自己也会活得不自在。前几天,有一位教师(网友)问我:“我的同事对我每天看书、写东西很不以为意,我好像成了他们眼里的另类,我该怎么办?”我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无关紧要的别人,这是人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如此轻描淡写,指手画脚,似乎“坐着说话不腰疼”。而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过得昏昏然,找不到北。刚入行那几年,我对教育和教学,其实非常盲目,连教学生涯的第一节课的开场白,都模仿了高中时代语文老师的话语和口气。第一篇课文《荷塘月色》,也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白说起,告诉学生这句话开门见山,是“文眼”,至于为什么是“文眼”,我就不知所以然了,或者根本不去深究,反正以前的老师这么说,教参也这般写。

这样四平八稳、没心没肺地教了两三届,高考成绩竟然也不差。可渐渐地,我有了怀疑:教书就如此简单吗?如果我抛弃原有的方式,还能怎么上课?我迷茫继而惶然。我开始害怕走上讲台,虽然学生照旧会安静听课(至少表面如此)。可是地处偏僻小海岛,信息极度封闭,加之身边的老师都这般上课,我没有其他参照系,别无选择。

幸好,大学时我多啃了几本书,家里有几大箱大学时购买的书籍。上课时,我开始顺着自己的喜好,少讲课文,多介绍作者身世、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我发现学生很感兴趣。随后,我放开来,挤出时间,讲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学生更是竖着耳朵听。这样做当然要冒一定的风险。好在之前我已站稳脚跟,没人会“关注”我如何教,领导也比较宽容——只要你能把学生教出好成绩就行。那一届,虽然练习少做了,课文少讲了,但高考成绩依然没落下。于是我进一步放开来。我的同事,偶尔听了我的课,只笑着说我是“异类”,谦虚地表示“学不来”。

沿着正常的跑道跑,与大家步调一致,总是轻松的、安全的,甚至闭着眼睛,也能抵达终点。而独自在“第九条跑道”上跑,就得比众人付出更多——物质,时间,精力。为了上好课,为了选理想的课外文本,我必须买更多书籍,阅读更多文字,不断充实精神库存。那些年,没有网购,小县城的书店纷纷关闭,我每年挤出可观的资金订阅报刊,每一两个月乘坐两个多小时大巴到漳州的书店翻书、购书。为了省住宿的钱,一般当天赶回,抱着书回家,已是暮色深浓了。那些年,我成了漳州晓峰书店最受欢迎的顾客之一。

一个人一旦有特立独行的行为,迟早会遇上麻烦。由于我在课堂上经常“不务正业”,少讲课文,不做练习,有些学生刚上高中,或者刚到我班级,“水土不服”,甚至表现出疑惑:这是语文课吗?这样能考好吗?我理解这些学生。他们总以为语文课就是要讲课文,学生做习题,老师讲练习,像数理化一样。他们不习惯捧起课外书,全身心投入进去;他们不习惯写心里想说的话(我常常只让他们写随笔,不布置命题作文);他们不习惯读完一篇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更不习惯一道题目有多种答案……尽管我一再向他们解释我的语文观,有时还邀请我以前的学生“现身说法”,告诉他们什么才是语文,语文不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用这样的方式学语文同样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等等。但是,非常遗憾,仍有个别学生不配合。他们在语文课上埋头做各种习题,高考场上却失利,事与愿违。看着他们,我无言以对。我只能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教育并非万能的,就像诗人阿多尼斯说的“即便是太阳自己,也只能照亮接受光明的事物”,我没能力教育好所有的学生。

最麻烦的还不止这些。上课过程中,我常借题发挥,或者利用课前两三分钟和学生聊聊,说双休日的见闻,说时事,说读过的书、文章。有时,一些观点未必和他们在其他教科书上看到的“保持一致”。我虽然有我的禁忌和恐惧,但我也有个人必须坚守的底线——尽量不说谎,尽量提供多项材料和观点供学生独立判断、选择——毕竟他们是高中生。然而,陶醉中的我,不知道麻烦正悄悄降临。

有一年,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堂课,我问高三学生国庆期间主要做了什么事。先后有七八个学生都赞叹不已:“看阅兵式啊,太壮观了,太激动了,太伟大了!”我也向他们汇报了我的假期行程。然后我说:“阅兵式我没看,不过,我女儿和你们一个样,也爱看阅兵式。她见我一上午睡大觉,很怪异地说:‘全世界的人都在看阅兵式,整个小区四处充满呼喊声呢。’女儿仿佛把我当成异类。我对她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我也得喜欢?我睡觉难道不行吗?犯法了?’这位初三的女生批评我不爱国。我反问:‘看阅兵式就爱国吗?’”

我讲完,许多学生大笑。

几天后,轮到我晚自习守班级,女生M走过来,心事重重地说要和我谈点事。她说:“王老师,你知道,我们都尊敬你,一直很相信你的话。不过,现在高三了,大家学习非常紧张,我希望老师——还有几个同学也这样认为——上课不要讲与考试无关的事,尤其不要说些消极的东西,就讲练习好了,否则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她说得非常诚恳,我答应她的要求后,问她“消极的东西”是指什么。她说:“就是一些比较消极的事情啊,太多了。比如,你前几天说,国庆节那天上午你一直在睡觉,没看阅兵式……”

我被震慑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她坦率地对我说:“王老师,告诉你,咱们班上有些同学的父母会浏览你的博客。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们语文老师太有个性了,他的话,你们不可全听,要辨别……’”

快速地调整好情绪,我告诉M,谢谢家长光临我的博客,他们说的话没错,人本来就该如此——要有辨别力,不能盲听盲从,不论对谁的话。最后我表示:“以后上课我尽量不说别的,更不说‘消极的话’。”说这话时,我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可是,我又觉得自己很无辜。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即将走向大学、走向社会的他们:这个世界的色彩是多元的;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拥有自己的喜恶,并且必须被他人尊重。估计有的学生甚至家长,把我的话当成对“伟大的阅兵式”的揶揄了。然而,我无法申辩。

当时我的心情悲哀、沮丧到极点,伴着深深的自责,我独自站在教学楼走廊边,眺望黑沉沉的夜,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无力、失败。曾几何时,我得意于自己所谓“聊天式”的教学风格,原来我是在自娱自乐。学生并非我理想中的样子,他们首先要面对升学的现实问题。学生的背后还有更强大的力量。家长,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担心孩子的高考,操心孩子将来的就业,说不定还指望孩子将来升官发财。而倘若孩子受我“毒害”,变得“太有个性”,以致“堕落”成异类,岂不四处碰壁、头破血流?可是,一个人来学校受教育,就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分数背后的大学,大学背后的职业,职业背后的金钱和地位吗?我陷入了迷茫。

第二天,我对全班同学说:“以后上课,我就不再讲课外的东西了。”说完,从头至尾讲解着一道又一道习题。

一个周末的深夜,我信手点开邮箱,有两个学生的邮件。学生阿亮写道:

真正的语文不是学习那些既定的课本,也不是学习那些换取分数的语法和写作技巧,而是学习能够安抚心灵和净化灵魂的文字。通过文章引发深思更是一个人建立正确价值观和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而将上述两者传授给学生才是一个语文教师该做的。你,作为一个有教育良知、有学识的教师,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应该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作为你的学生,我是从你推荐、朗读的作品中以及对各种事物的见解中真正获得知识的。

或许,你不适合做教师,你理想中的教育制度,你梦想中的课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永远都不可能出现。但是,如果连你这样的教师都不发出一点所谓“反动”的声音,那才是真正的过错!

未读完信,我就失声哭了。我第一次发觉:教育对我,原来如此重要。

新的一周开始了,我昂然迈上讲台,什么话也不说,就给学生朗读诗歌《热爱生命》:

……

你的年龄有多大,我不关心;

我想知道,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机勃勃的奇遇,

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

……

我并不关心你在哪里生活或者你拥有多少金钱,

我想知道,在一个悲伤、绝望、厌烦、受到严重伤害的夜晚之后,

你能否重新站起,为孩子们做一些需要的事情。

……

如今,三年过去了,重新思考这件事,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我何其幸运,虽然有些学生和家长不理解我的教学理念,但是,毕竟不曾给我造成什么麻烦和妨碍。也许因为此时的我不仅在教学方面完全站稳了脚跟,而且背后有一些荣誉(虽然从某个角度看,未必名副其实,甚至可笑)在起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我对那些像M一样“单纯”的学生,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

现在,我依然在课堂上跟学生聊天,和他们一起读文章,只是比起几年前,我成熟了许多,方法温和了许多。如果我认为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就会一直走下去,不管用什么方式,付出何种代价。有人以为我想把自己扮演成与众不同的老师,这是误解。我不是明星,不是服装设计师,表面的“与众不同”,对我、对学生有何益处?我的所作所为,仅仅源自我心灵深处的某种觉醒。这觉醒,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教育孜孜探索而形成的普遍认同: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教育,就是教人做真人。

小宋,听完我的长篇讲述,不知你有何感触,但愿你所要的答案,就在这些琐碎的故事中间,也在你的感触之中。2.我的不乖是一种找寻(台湾)叶士升

我的不乖不是反叛,而是一种找寻——找寻着更多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也找寻着更多面向的思考。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田野调查后的失落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对公民教育那么执著?我想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想通过公民教育弥补我以往的遗憾,帮弱势的民众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还记得在大学就读社会科教育学系时,我最喜欢同时也最失落的是田野调查课程。喜欢,是因为可以实地访查,解答书中的疑惑;失落,则是因为我发现一些地区非常需要帮助,但个人力量单薄,我只能选择默默走开。美其名曰不干扰“研究场域”,事实上是为自己的无力找寻借口。这也是我一直觉得遗憾的。

虽然有时候我会用投稿的方式诉诸媒体,但通常只能引起短暂的注意,对问题的改善几乎没有帮助,这样的情况怎能不让人失落呢?

失落归失落,我还是一直蛰伏着,我想,或许有一天,我能有机会打破这种现状。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教师网络社群的崛起

大学毕业后,我等待的契机终于来了。当时教改风潮方兴未艾,改革方向一变再变,让许多置身教育现场的教师无所适从。所以,就有一些教师建设网站,让大家借助网络平台讨论教学事务,互相帮助,甚至一起开发教材。

我去的那个网站叫“小班教学网”,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网络社群。不过当时加入并非我个人的意愿,所以当死机的情况一再出现时,我就写了一封抱怨信给经营团队。没想到主持网站的林教授不以为忤,除再三表示抱歉外,还希望我们继续使用,他还承诺会继续改善硬件效能。后来我才知道,建设这个网站其实是林教授与一些老师的自发行为,他们这样做只是希望老师通过网络科技找到有效支持,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甚至通过网络协同工作,完成以往因为地理及时间因素无法完成的跨校甚至跨县、跨市的合作。

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网络社群的力量,我为之深深着迷。所以,后来林教授成立“思摩特网”,我就继续在那个平台上担任“坊主”(即版主,编者注)及经营团队的工作。

那些年里,我们做了很多网络交流,也针对很多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在我心里深藏的那些问题还是没有找到答案。这些社群虽然很棒,但只针对教师团体和教育现况来讨论,对于范围更大的社区或社会,仍然没有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改善做法。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数字文化志”的思考

由于对网络社群的着迷,我陆续加入了几个网络社群。除了教育社群外,我也加入了台湾最大的在线3C讨论论坛——Mobile01,并担任平板计算机版的版主。在3C论坛的体验和在教育社群的体验截然不同。在那里,你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且因为互动活跃,加上参与者众多,瞬间就有数量惊人的点击率,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因为对论坛的深入参与和了解,我利用暑假写了许多探讨信息科技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文章,陆续投稿到《联合报》“数字文化志”专栏。大概因为投稿数量颇多,后来便被邀请担任专栏作家。

虽然“数字文化志”的专栏范围很广,但我将焦点聚集在数字学习上。一方面,刚好可以跟我研究所的课业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教育及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数字学习的发展,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传递的渠道变短,速度加快。但即使网络发展如此快速,如果没有办法有效掌握数字工具,网络科技的发达也有可能拉大城乡间的差距。

同样一项科技的发展,因为选择不同、信息接收程度的差异,竟然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如果因此而悲观地认为,弱势的民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似乎太消极了。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推广与训练的方式,让民众有机会接受这些数字工具,进而改变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想法出现时,我慢慢感觉到,或许借助一些适当的措施,我有机会弥补心中沉积已久的遗憾。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自由软件推动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要如何推动这种活动呢?

在学校的时候,我会在教小朋友信息课时,开放课堂,让家长一起来听课。不过这种做法的推广效果有限,而且课程也较零碎。机缘巧合,我得到教育局信息教育中心的支持,获得了承办自由软件计划的机会。跟几位同伴讨论后,我们决定在参与自由软件推动的学校开设小区家长班,直接与家长接触,向他们提供另外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计划是成功的,社群民众积极接触以往未见的虚拟世界,虽然我无法预期接下来会如何发展,但至少他们见过、使用过,就有机会改变。这项计划的成功,给我带来了信心,我相信,数字工具带来的改变将是可期待的,而且确实有推动的必要性。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阿甘姨教我的一堂课

虽然感觉计划是成功的,也顺利推动到小区去了,但我仍要面对计划如何持续的问题。因为这是一种项目性质的计划,一旦经费用完,计划就必须结束。虽然浪花已经击起,但要掀起更大的浪潮,就必须多花时间思考了。

计划结束后,我又回去尽老师的职责,顺便做一些简单的研究。我一直认为,网络社群与网络营销渠道是我必须深入研究的。

后来,Facebook在台湾的使用人数逐渐增加,也有一些团体试着使用Facebook来做营销,特别是农民,因为成本问题,这些免费的社群软件成为他们重要的营销渠道。

某一天,我读到了阿甘姨的故事。我几乎是流着眼泪把影片看完的——一个单独生活的老人,虽然老天一直在考验着她,她还是噙着泪水勇敢地活着。这位老人,虽然有着几分薄地,养着水鹿采鹿茸,还得打零工,生活过得很清苦。所以,她就和一些农民,还有当地小区的一些同伴,思考如何增加收入来维持生活。老人慢慢地用手削着芒果,再用烘茶的机器做出芒果干。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包芒果干,对她来说,每包芒果干都是希望。

看完后,我觉得自己该做点事情,所以主动跟她的同伴王先生联络,看看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协助他们,因为他们的营销真的太保守了,而且没办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我请王先生迅速送来我订购的芒果干,确认它真的是天然加工品后,便试着找寻一些目标论坛来帮阿甘姨做营销。我首先找的是mobile01,因为玩3C的人在金钱运用的自由度上可能比较大,我写了一篇农产品推销文章,而且拜托站方先不要删掉这篇情有可原的“广告”,就当作是帮帮农民。此外,我觉得该用“病毒式营销”:一方面,Facebook上向好友推销;另一方面,将我购买的芒果干带到我们网络社群的线下聚会上,让大家试吃后再订。

那天晚上,我上阿甘姨的拍卖网站去看,竟然卖了七十多包。当时我真的很感动,虽金额不多,但是有机会帮到一个我不曾见过面的人,而且我们一群人借助虚拟的网络交流,既品尝了天然的美食,又温暖了彼此的心,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来“淘课”吧!孩子们

这件事情之后,我深思了许久。我想,阿甘姨虽然很好学,但是像她这样年龄的人学起来很吃力,学习的东西受限制,应该让当地的年轻学子(甚至从小学开始)学习相关知识。除了既有的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思考信息工具对学习、生活可能带来的改变。

之后,我开始调整教学内容。

正好Khan Academy(可汗学院)、TED(美国一家以演讲为载体、传播文化创新的非营利机构,编者注)以及各国的开放课程,陆续通过网络提供给全球学生。当我看到民工将自己微薄的工资用来支付网络费用,自学世界各国的开放课程时,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勉强要形容的话,一点点喜悦加一点点抱怨——喜悦的是,通过网络,他们有了继续学习的渠道,能共享世界的优质师资;抱怨的是,如果能够来得更早一些,那不是更好吗?

看到这些令人振奋的新事物,我感觉以往的遗憾有机会弥补,我必须尽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资源。所以我花时间与网络社群的好友一起搜集教学与自学资源,并且将网页书签分享出去。后来发现书签分享后,有些使用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网站,或要花费相当多时间才能导入,所以我又花时间将网站的使用方法录制下来,放在YouTube(全球著名视频网站,编者注)上,希望更多的人知道通过网络自学是可能的,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素材。

一旦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利用网络与世界同步的趋势,就能善用网络科技与世界交流沟通。我想,即使位处偏乡,只要善用网络工具,就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甚至解决生活上遇到的某些难题。

目前我做的东西我都会继续推广下去。下一步,我考虑与我服务的教育局信息教育中心的同伴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会尽量提供数字版本让学生阅读,先满足学生基本的阅读需求,再来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也是身为教育人员的我对自己的一点点期许。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结语

最后,我想回答我持续推动公民教育的动力源自何处。我只是个凡人,也有怠惰和松懈的时候,但每当看到自己努力后产生的改变,我就会充满动力。有时候我想,我真的很幸运,有一群同伴跟我一起努力。不管是同事还是网友,当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时,语气是激昂的,热血也随之沸腾。虽然我不晓得这种热情可以燃烧多久,但是我相信,在一群同伴的支持下,我会像少年时那样勇敢追逐自己的未来。3.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山东)侯登强

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合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感到快乐。——周国平

那天在林荫道上骑车穿行,一片片秋叶摇曳着从树上精灵般飘落。过多久,我也会有如此近乎悲壮的谢幕?不禁心中一动:生命只卖单程票,在旅行的路途上,多看看风景吧,多听听歌吧,也多用心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那突然的自我。

做老师,我一直都在“不安分”的心境里,不想让自己在体制内被埋没窒息,甚至死去。呼喊、反抗、逃离、独处、面对——这些带有叛逆气质的词语,成了我一度奔波的主题词。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奉行不悖。像堂吉诃德,我在梦想面前挥舞长矛,虽不能至,但心无怨亦无悔。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青涩而执拗的坚守

师范毕业的第二年,我侥幸被委任为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业务还不精到,一头扎进繁杂的事务中,我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路有些偏。果实吃得太早是要酸牙的,我的教学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领导听课后,“华而不实,流于表面”,说的尽是些刺耳的话语。那段日子,我痛定思痛,决心要走出一条新路来。研究教学的热情被点燃了,录像课、现场课、评优课等都成了我学习的内容。好多次,在听课席上,我就已经按捺不住,有了登台展示的冲动。

2001年,区里开展创新教育十佳课堂评选,我第一次出去上课,经过连续两轮选拔,我进入了决赛。当时前十名中只有我一个人来自偏远山区。我是带着自制教具走上讲台的,在别的选手已经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台能用的电脑。我用铁条做了一个简易的“弓”,在《惊弓之鸟》一课里,和孩子们一起演绎了带着“土地味道”的课本剧。当时听课老师和评委都诧异于我的特别,也正是这份特别,让他们记住了这个愣头愣脑的青年教师。成绩出来后,大家对我刮目相看,展示课、观摩课上了又上,教学荣誉也接踵而至。

可是,一节课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吗?

一颗种子在心里发芽,谁也阻挡不了它的成长——我的价值在学生那里。当时学校有中午就餐的孩子,都住在八九里路之外。我会陪他们一起吃饭,到教室里,给他们依次倒开水,大家围坐在一起讲故事。看着孩子们羞涩的脸庞,我把小时候的糗事一件件讲出来,他们都笑得非常灿烂。那个时候,教室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家,一个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遮风避雨、相互取暖的家。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对这个家的守护,与每个孩子真情的互动。我也会和孩子们到学校中央的芙蓉树下做游戏——他们没有玩过的,都是我小时候的保留项目,“长白街铡白菜,摸摸哪里再回来”、“黄豆黑豆啪”、“地雷炸”……我俨然一个孩子王,整个校园沸腾起来了,我坐在树下乐呵呵的。

当时我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奔跑的乐园。有老师开玩笑:侯老师,要不你教体育得了。我还真当真了,立马向校长“请命”,获得几节体育课的授课权。当我醉心于乡村的早晨,醉心于早晨校门口那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和那一声声“老师好”的时候,我心里有一份宁静的甜蜜。我在这里,和孩子们在一起,足矣。

没想到,两年之后一纸任命,我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那年我刚刚23岁。我的天空变了颜色,真的,不再湛蓝,不再明媚。那些烦琐的事务,让我这样一个青涩的教育人变得压抑和局促。那段日子,我曾在雪夜到村领导家“化缘”,敲门,挨家挨户,说难处,诉苦衷,表决心……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开设微机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该低头就低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忍受着种种白眼,我依然坚持走一步是一步。这个过程是艰涩的,却让我与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为孩子们吃点苦,并不委屈,那是一份责任。

再后来,难过与失望交织在一起。难过的是,乡村教育渐渐陷入困境,我感到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小。教育局领导一拍脑袋就“跨越式发展”:“把后几年的钱提到今天来花!”逼着基层学校贷款发展,盖楼、达标,结果债台高筑。拔苗助长式的发展为领导争得了政绩,却将学校推入了深渊。诸多校长成了社交高手,混迹于江湖,俨然商人一个。教育在当时退化成“形象工程”,退化成大楼和设备,而“人”却被忽略。都忙着建设,忙着躲债,忙着集资,哪来精力去思考学校中最核心的“人”?

我不想成为“包工头校长”——从心底里,我开始逃离自己的那些所谓职责。我的办公室里,学生是常客,孩子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我乐意面对的。全校216个孩子,我能叫出名字的占一半多。哪个班里有哪个特别的同学我都了如指掌。在学校里,我这个校长有多重身份:上课的时候,我是孩子们的老师;下课了,我是孩子们的玩伴;有纠纷了,我是调解员;有“案件”了,我又成了警察……我对这些事情乐此不疲。有人劝我说:你的事务太杂了,以后学生有事情还得班主任处理。我微微一笑,他不知道我的职业理想就在这份忙乱中。我该感谢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感谢那些可敬的同事们,是他们的陪伴与信任,让我这个校长一直还像个校长,从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中体会到教育的清新,并开始看见自己所要坚持的方向。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把心安放在哪里

2006年,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深深刺激了我,“一个好教师应该始终处在挣扎逃离的境地”。那是对生命的感召。不能决定自己的选择是痛苦的,在沼泽地里,我们不能坐等泥浆把身体全部淹没。逃离与挣扎与其说是一种勇气,不如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我选择了离开,面对新的挑战,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更多可能。

易校之后,恍然感觉自己身上有了新的能量。

异地漂泊感让我的教育生活生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决定把自己置身新环境的人,内心深处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把精力和热情投向孩子,过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生活。我开始阅读,一本本教育专著、一个个教育学者走进我的教育生活,浇灌着我几近干涸的教育心灵。一本书就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多彩的教育世界,呼吸到书中飘来的信念与梦想。会有痴狂的状态,在小区的凉亭下,每天早上和傍晚,那石凳是我的专属。有时像有许多朋友陪伴,那些树啊花啊草啊,静静地看着我,我不寂寞;有时又像一场孤独的旅行,怀揣着梦想,咀嚼着酸涩,丝毫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学校领导最初看我读书,有几分不快,常常用这工作那工作把我支开。因为我的坚持,最终领导网开一面。记得有一篇文章说:一个在学校里热爱读书的人会成为另类。并不是所有的校长都鼓励老师读书的。老师读书有时候也需要不断争取和抗争。这些观点,道出了现在教师读书的现状,我深有体会。

读书的同时,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孩子。给孩子们写信,我想与孩子拥有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在信中,他们开始认识我,我也开始认识自己。我把这些信贴在了我的博客上,很多博友认同这种方式。我知道,每个老师都有与孩子沟通的欲望,关键是能不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途径。在写信的过程中,走进儿童内心世界的想法渐渐明晰起来,我只有更多地了解他们,才可以写出温暖孩子心灵的文字,才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门。我相信,以真诚之心,必能打动对方的心灵。于是,我试着去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认识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信写得多了,孩子们对我更加信任了,他们有了问题,总喜欢到我这个“非班主任”跟前理论一番,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于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走进了我的生活。故事中的孩子个性鲜明,质朴真诚,我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故事,他们用故事润泽我的心灵。

后来我在朋友的博客里读到了这样的句子,甚为心仪——

他(美国年度教师托尼·马伦)从奥巴马手中接过奖杯后,说出的最感人的话是: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他们有能力让孩子快乐,也有能力让孩子悲伤,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信,也有能力让孩子无所适从,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也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抛弃。当我们施与我们的关爱,足够关爱到读懂他们的故事,学生们就会感受到。

我做的正是这些成人眼里细微的事,孩子们眼里的大事。托尼·马伦的话,为我的教育行为注入了更多动力,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不仅仅是记录,还要努力帮助他们续写故事,让孩子的生命因我而精彩。教育者对待儿童的问题,往往停留在解决的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太多的教育故事只重视记录,而忽略了教师“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不要轻易把故事打住,帮助他们续写下去,人性的美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教育即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读懂儿童,我调整了阅读方向。一改原来对教育信念的追寻,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儿童心理上。《接受我的爱》、《心理育儿》等书籍走上我的案台。“教师的最大乐趣在孩子身上。”这是我的切身感受。丰富了自己的儿童心理知识后,再去面对孩子,我更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分析,更愿意用文字写出我的思考与感受。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我的责任是在校园里续写他们的故事,读懂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发生积极的改变——我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我将写作定位于教育叙事。我想通过我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向更多同行传达一些质朴的教育价值观。我写下了十多万字的教育故事,其中浸润着我对班上51个孩子的期待与感念,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天真朴实,都历历在目。与这些孩子的相遇相知,是我生命里最美好的经历。他们离开了学校,仿佛我的生命也到了一个驿站。我在《中国教师报》年度优秀作者获奖感言中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对生命的馈赠。与孩子们一起编织故事,不需要预设,把心放在那里,自然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学生是教育故事的主角,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诠释着成长的艰涩与无畏,常常我会被孩子们身上蕴涵的神奇力量感动。那种力量来自他们的心灵深处,那种力量是向善向上的渴望。故事里的我置身童心的世界,一次次被孩子们的笑靥与话语唤回到自己的童年。要想读懂儿童,先要读懂自己,眼前的孩子,往往就是我或者儿时某个小伙伴的翻版。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告诉了我许多已经忘却的真实,他们擦亮了我曾经蒙尘的教育良知,他们提醒了我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感谢《中国教师报》为我提供了“教育的温度”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全国的老师们分享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愿更多的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叙事中,获得心灵的舒展和职业的归属感。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我是海天一浮萍

故事总要不断延展,现在我又重新做回了校长。我告诉自己,这一次,我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校长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来对待。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从改变一个老师开始,从帮助一个孩子开始。我的使命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发光体,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正向影响。

有朋友说,你年纪轻轻已经有了这么多经历,都成年轻的老领导了。似乎,我一路顺利,可以安心于此了。抱歉,其实至今我还没有找到自己最适宜的位置。我像沧海一浮萍,依然在追寻与漂泊之中。

我是海天一浮萍,

做着去远方的梦。

很远很远,不怕,

走到哪,

都可以看到风景。

不在别处,

在自我生命的律动中。

我是海天一浮萍,

唱着久违了的歌。

总有音乐通达灵魂,

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用歌声串起来,

串起来,

一个有立体感的过往。

我是海天一浮萍,

在阳光与空气中穿行,

凝神瞬间,

心生灵动,

淡然散去,

皆成虚空。

要抓住的哪里是生命的长短,

静默与思想,

更分明。

我是海天一浮萍,

……4.现实与理想的界“限”(台湾)张崴耑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评语自动产生系统

与其说不乖,不如说我超乖。

从九年一贯正式纲要公布以来,我的所有教学活动甚至每张试卷的每道试题,都100%依据社会学习领域的能力指标设定。最初几年几乎“走火入魔”——看地图时会想到1-3-4,逛3C卖场时脑中会自动浮现出8-2-1跟8-2-2,连去庙里烧香时,眼前都会浮现出2-2-2与4-2-2。朋友说我有病,我也觉得自己怪怪的。事实上,这是担任教职以来,我最自豪的一件事。

这一切源于十多年前那一闪而过的念头:“可以写一种公式,让计算机自己跳出评语来吗?”当时九年一贯还在试办,没人明白那是什么,还在当导师的我拿到一张新版本的学籍卡,上头的成绩与优甲乙丙丁的格子不见了,所有科目都要改填文字评语。

对一般导师而言,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正逢期末,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还要替近四十个孩子在每个科目上分别写出文字评语,那可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当时学年老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刻“表现优异”、“表现尚可”、“请再加油”之类的印章,按照成绩盖上去就行了。

听起来省事,但我跟隔壁班的老师还是不太认同,毕竟这只是把“优甲乙丙丁”换成比较长的文字而已。于是隔壁班的老师决定继续土法炼钢,开始埋头苦写;我则打开Excel文档,开始设计适合的公式,打算让计算机自己跳出评语来,再印出来贴在学籍簿上。不过,这公式该怎么写呢?当时我的想法是:让计算机从这些成绩中,找到最需要改进的项目,然后跳出“××项目需要加强”的评语,倘若所有项目的成绩都高于90分,那么就跳出“本阶段各项学习表现优异”的评语。

想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原本就不是那么熟悉Excel的我,接连两天完全深陷在公式地狱中。对于数学,做起来比较简单,因为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面积就是面积,乘法就是乘法,没太多模糊空间。但语文和社会就不是这样的,不同课文的学习目标可能重叠交错,实在难以拆开来写成公式,最后我不得不把它做成选单,但因为学生的个别差异很大,所以选单内容很长,一点也没节省到时间。当我终于把评语都印出来,上胶贴好,非常开心地跑去跟隔壁班的老师炫耀时,却发现她早就把所有评语都写完了。

这件事说来好笑,但“社会领域能不能设计出评语自动产生公式”的疑问,却一直在我的心里挂着。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辅导员的实验

2003年那个学期,我阴差阳错接了“社会学习领域深耕种子教师”与“社会领域专任辅导员”的职务,减了很多课,也开始跑县内各校,搜集基层老师的意见。

虽然如此,当时我对九年一贯还是有很深的疑虑。“如果自己不确定这个东西可不可行,怎能去倡导呢?”因为课时量的问题,学校给我安排了艺术与人文的美劳课,但既然是社会领域辅导员,怎能不上社会课?于是我便用两节美劳课换三节社会课的方式,硬是当了社会科任教师。

老实说,一开始我实在不知道辅导员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专任辅导员与“深耕教师”自己会当多久。既然如此,就设定几件离开前一定要完成的事。这么想以后,便给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一是建立一个开放版权的教学图库网站;二是编好一套乡土教材,来解决中年级的课程问题;三是检验九年一贯可不可行。

前两个目标是大工程,跌跌撞撞的,还真建立了一个“搜秀资源网”,算是勉强达成了目标。但第三个目标该怎么实现,当时我一片茫然,“教学依据能力指标”这种话谁都会说,但重点是要有个明确、可以看到的“结果”出来。当时我设定的小目标是:

1.成绩单上要能显示出每个能力指标的达成情况。

2.两个学年后每个学生可以得到一张“能力检核表”。

3.完成之前没做出来的“社会领域评语自动产生系统”。

要让评语自动产生,那就需要每个(能力指标)项目的成绩都很明确,甚至试卷的每一题都要依照能力指标来设计,并拆开计分。这些能力指标还有很多根本不能只靠笔试来评量,一定要靠多元评量。

于是我花了些时间把“能力指标”跟教科书内容做比对,然后看同一条指标在哪些单元拆开来完成,或者同一个单元里塞了哪些指标,而这些指标又可以细分成哪些步骤或学习目标,接着开始规划各种可以“记录”的多元评量方式。

这代表我的班级会跟其他班不同,试卷不同,学习单不同,甚至教学顺序不同。其实技术问题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推行时与人的沟通、协调。还好,学校的行政老师及学年老师都很开放,大家很快同意了。我写了很长的说明,还在亲师座谈会上跟家长们解释会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做起来会是怎样的,家长中也没有什么人反对。唯一一位有意见的家长问我“可不可以按照课本上”,但在“一家一菜”的活动中,她被我拉到一旁,听我讲了二十分钟的“九年一贯精神”与“课程设计理念”后,就再也没任何意见了。

最初一两年的尝试出奇地顺利。我不但如期做出了依照能力指标分项的成绩单(见附录一)与“评语自动产生系统”,在2004年期末还做出了学生的“能力检核表”(见附录二)。我自己也从中收获很多,虽然累,但觉得理想能跟现实结合,实在是很棒的事,跟其他学校的老师交谈时,心里也感到很踏实,因为自己手上有许多可以分享的教学资源,以及配合能力指标设计的简报和学习单。

唯一的问题,是笔试试卷上的计分方式。按照能力指标来出题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计分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不可能把试卷的每道题目分开计分,但在出第一份试卷时,我很快就想到了解决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按照能力指标把一张试卷拆成不同部分,每个部分只评量某条能力指标(当然也可以是两条指标)。这样,计分时就可以登记每条能力指标的成绩,后续计算也很容易了。如下表所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社会学习领域评量试卷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推广计划的实施

既然确定它可行,一切顺利,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学生的成长,下一步就是把这个模式推广出去——抱着这种单纯想法的我,这时才真的遇到了问题。

首先,要解释清楚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极困难的事。有时候我说了半天,大家也只听到“按照能力指标出试题”这个部分,多元评量的那一大部分却完全被忽略掉了。因此我刻意把它取名为“依能力指标设计的社会领域多元评量”,希望以此强调“多元评量”,但这个举动徒增阅读上的困扰,完全没有任何效用。

我也试着找机会向熟悉课纲转化或多元评量的教授请教,得到“可以用等次或评语呈现,而不要用分数”的建议,例如某项能力指标的某个学习目标可拆成“达成”、“尚可”、“未达成”之类。不过细想,虽然这在技术上容易达成,但与当初从“优甲乙丙丁”改为盖“表现优异”、“表现尚可”、“请再加油”的印章一样,只是用“文字”取代“分数”而已,实际意义不大。再者,我希望这能在现实中推行,它一定要配合教学现场的方法,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照着自己的模式做。

既然如此,那我就从自己的学校、学年开始推广。当时我认为,如果能让其他老师觉得“做起来很简单”、“学生学习效果不错”,那么,即使不明白为什么,后续要推动也会很顺利。这就得先简化,让人觉得容易施行,还要循序渐进,从大家熟悉的事情切入。

最容易让大家接受的就是笔试试卷。当时学年内都用抽签或认领的方式来决定谁出试卷。我本来就会出自己班的试题,所以就邀请同学年老师一起使用我的试卷,进一步去影响大家的教学。

这事想来容易,从2003年开始询问,直到2007年,学年老师才同意试试看。为此,我还制作了许多乡土教材简报,替不擅长计算机的老师画地图海报,还在亲师座谈会上挨班向家长解释,希望大家使用这些教材跟试卷。

第一次评量成绩出来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因为大家习惯了社会学科考90分以上,这次评量显然不是如此。接下来,学年老师也因此分成两边:有四个班的老师不使用我的试卷,另外五个班的老师继续使用我的试卷。

我很沮丧,因为决定不使用的这些老师本身都很认真,所以我猜想问题在于观念的不同。而决定继续“跟”的班,则仍然使用我设计的教学简报、学习单,以及问答题比重愈来愈大的试卷。2008年,为了做“全球观”的教学试验,我跟着学生“升”了五年级,没想到五年级的老师们竟然很干脆地答应使用我的笔试试卷。

当时,在亲师座谈会上,我跑了九个班向家长说明,用我试卷的那五个班的学生家长都很支持我,但其他家长则很焦虑,甚至还有一位家长气冲冲地提出质疑:“如果真有那么好,那为什么我孩子的老师之前不用?”

当然,2008年的笔试问答题与图表题还是很多,我连出了两次开卷试题,希望学生感受到“对这个单元死背知识没有用,重点在活用”,学年老师也因为笔试而在教学上有所调整。

2009年,因为要进行乡土教材的试教,我回到三年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向学年老师们提议:“不要只做笔试,来做整套的课纲多元评量吧!”没想到大家都同意尝试。

为了让大家觉得使用方便、不复杂,我努力简化设计,将整个教学材料“包装”好,并简化成绩录入方式,应各班需求设计出“客制化”的成绩单。遗憾的是,这个改变模式太大,而我的设计不够清楚简便(甚至常写错Excel公式),很多老师都挑着做。到2010年,九个班只剩下两个班还在使用我的成绩单,其中一个班的成绩还是我帮忙录入的。

2011年,由于县市合并,专任辅导员职务有调整,我的课时忽然增加到12堂,便同时在两个学年做这件事。很遗憾,在这18个班里,只有一位老师“跟”到底,使用完整的多元评量系统与成绩单。

当时我很失望,专任辅导员的工作量剧增,更有数不清的杂务,还要完成两个学年的教材与试卷设计(学校一直保持每学期三次评量),而每次熬夜将成绩系统档案做好时,心里知道只有一位老师会用,但还是要继续做,甚至还得写一份不会有人看的“成绩输入方式说明”。尽管如此,各班老师还是会使用平时的教学设计与学习单,在“教学”上,大家都愿意投入,也非常认真,一到输入成绩,又回到旧模式,这是我始终想不透的事。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后续与思考

2012年,我辞去专任辅导员与辅导团工作,回学校专心教书。虽然一周要上24节课,但几乎整个学年的社会学科都是我上的,完全可以放手做,也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设计,并时常和同事沟通交流。

我渐渐明白,真正的重点不在于“让这件事变简单”,而在于“理解并有相同理念”。过去,我始终抱着“不理解也没关系,只要跟着做”的想法,拼命简化设计,事实上,只要老师认同、理解,或是在学生身上能看到成效,即使过程很麻烦,大家也很愿意去执行。

那些教学设计与学习单是看得到效果的,但成绩单不是,因此同学年的老师们会完成那些“比较麻烦却容易理解”的教学设计,却不在意“比较简单却不易理解”的最后步骤——录入成绩,套印出成绩单。

当然我也明白,成绩单或能力检核表还不是终点,后续需要针对学生欠缺的项目,设计更简便省时的补救教学,这样才会完整。就像医生诊断出病人生了什么病,还要给对方开药方。

回顾这十多年的跌跌撞撞,受益最大的其实还是我自己。因为困顿,才有思考;因为失望难过,才有挑战的快乐。

不能不说的是,写这篇文章时,我脑中一直浮现着社会学习领域能力指标4-3-4。附录一学生个别成绩单四年级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社会学习领域多元评量成绩单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四年级○班 座号:○ 姓名:○○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本次评量的主要指标包括: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第二学习阶段能力检核表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说明:本成绩单为社会学习领域第二学习阶段(中年级)的能力检核表,用以检验两年来社会课的学习成效,也可作为日后学习之参考。(85分以上为甲,75分以上为乙,65分以上为丙)社会科任教师张崴耑memes3x2@gmail.com5.我当“侧芽”这些年(江苏)朱建

观察一株水杉,你会发现它的顶芽总是生长在最高处,以保证在生长过程中获得最多的阳光和雨露。这在生物学中叫作“顶端优势”,也就是顶芽优先生长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的“顶端优势”同样存在。那个“先来的人”或“已经处于高处的人”,总是占据着“顶端”并抑制着侧芽的繁茂。植物没有思维,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也受具体的机制决定,无法改变,且植物体的“顶端优势”可以使自己比周围相邻个体长得更高一点,以保证自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生长资源。人类的群体却未必如此,因为占据“顶端”的那个人,着眼的未必是群体的未来,更多的是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顶端”位置。更多的时候,人们就处在“顶端为维护优势,侧芽为打破抑制”而不断斗争的格局中。而我,身处这种格局,已是第十三个年头了。为什么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打折”的班主任工作

我一直是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比如对于职称的评定。2000年到二甲中学参加工作之初,我就发现像我这样的生物老师,要想按时评职称,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评职称有很多标准,而有些标准,我可能很难具备,比如班主任工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