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仓天心茶之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9:27:06

点击下载

作者:(日)冈仓天心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冈仓天心茶之书

冈仓天心茶之书试读:

茶之书(一九〇六)

吕灵芝 译第一章人情之饮

茶,始于药,继为饮。在8世纪的中国,茶作为一种雅士之趣走进了诗歌世界。时至15世纪,茶在日本被奉为一种美学之道——茶道。茶道教人在污浊的日常中寻觅潜在的美。它崇尚纯净和谐,教人以互爱之精妙,秩序之情怀。它的本质是赞美残缺,试图以一种慈悲的心境,在无常的人生里成就细微的有常。

茶的哲学并不仅是单纯的唯美主义,它同时蕴含着伦理与信仰,表达了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全部见解。它是健康学,因其讲究洁净;它是经济学,因其重简而避繁;它是精神几何学,因其定义了我们对宇宙的分寸感。茶道使品茶人成为精神上的贵族,体现了东方民主政体的精髓。

长期与世相隔的岛屿生活,使日本人善于自省,造就了极为适宜茶道发展的环境。我们的起居饮食、服饰器具、文化艺术,甚至文明本身,无一不受茶道的深远影响。每一位日本文化的修习者都不可忽略茶道这一存在。它早已登上大雅之堂,也普遍存在于市井街巷。农夫能识花弄叶,鄙汉亦知向山水致意。若有人不能赏此庄谐相伴之趣,我们称其为“心中无茶”;若有人过分纵情不羁,毫不理睬世间悲苦,放意肆志,则我等称其为“茶气太重”。

不知茶者或许会质疑它小题大做。或许还会说,区区一杯茶竟有这许多文章!然而,当我们想到人类的杯盏之欢何其渺小,无常之世何其悲苦,对永恒之渴求何其渺茫时,我们就不该责怪自己沉湎其中。我们已有更坏的先例。对酒神巴克斯的信仰,让我们的牺牲过于狂热;对战神玛斯的崇拜,又让我们主动抹去了他淋漓的血污。何不将我们献祭给山茶花的女神,陶醉在她流淌着仁爱之暖的圣餐台上?啜一口象牙白瓷中的琥珀琼浆,或能品出孔子的温文内敛、老子的辛辣直率,乃至佛陀的缥缈芬芳。

若不能识得自身伟大中的渺小,便不可照见他人渺小中的伟大。一般傲然自得之西方人,会将茶视作一千零一种东方古怪把戏。当日本沉浸于温柔平和的艺术之境,他们习惯于称其为粗野蛮夷;当日本在满洲战场上大举杀戮,他们却转而称她为文明之邦。近来西方热衷于谈论武士道——令我们的战士乐于自我牺牲的死亡艺术,却鲜有人去关注茶道,这种日本人的“生之趣”。若文明只能来自战争之殇,则我等甘于抱守荒蛮。若我们的艺术及理想终将获得敬重,则我等甘愿等待。

西方何时才能、何时才愿理解东方?他们以事实与幻想为东方织就的猎奇之网,常使我等亚洲人瞠目结舌。我们或居于莲香仙境,或以老鼠蟑螂为食。若非无能狂热,便是卑劣荒淫。印度的灵性被嗤为无知,中国的理性被贬为愚昧,日本的爱国主义更被归结为宿命论。有人竟认为东方人对疼痛与伤口麻木无感,皆因我等神经系统粗鄙迟钝!

何不以我等来取乐呢?亚洲亦会回敬她所受到的赞美。若你等得知我们心中与笔下的西方,欢乐的食粮将会无穷无尽。所有那些充满魅力的视角,所有那些对奇迹下意识的敬重,所有那些对新生未定事物的沉默敌意。你们的美德光芒四射,教人无法嫉妒,犯下的罪行美丽如画,让人难以制裁。我们曾经的作家,那些博学的智者,告诉人们你等衣服下藏着满是绒毛的尾巴,并常把新生的婴儿煮而食之!不仅如此,我们还有更恶劣的指责:我们曾认为,你们是世上最言行不一之人。因为你们宣讲的教义,自己从未践行过。

这种错误观念正迅速从我们中间消亡。贸易往来迫使众多东方港口接纳了欧洲语言。亚洲青年成群涌入西方院校,以期获取现代化的器材与教育。我们尚未深入理解你们的文化,但至少我们有心学习。我的部分同胞被你们的风俗与礼仪过度同化,满以为有了硬领子和高帽子,便能收获西方文明。这些可悲可鄙的造作之人,体现了我等同胞向西方文明屈服献媚的态度。不幸的是,西方依旧不愿意理解东方。传教士们来到这里, 为的是宣教,而非接受。你们掌握的信息,来自对我等博大文明的一点粗陋翻译,甚至旅行者们虚无缥缈的旅途逸事。如拉夫卡迪奥•赫恩或《印度生活网》作者那般,以公正的笔触予以描绘,以我等自身情感照亮东方暗夜的作者,真是少之又少。

这样直言不讳或许体现了我对茶的无知,毕竟点到即止才是茶礼之精髓。然而,我并不甘于徒为知礼茶人,新旧两个世界对彼此的诸多误解已带来过多伤害, 我无须为意图促进双方真正的理解而道歉。若俄国愿意屈尊来了解日本,20世纪初叶或许不会被战火所荼毒。对东方问题的过度轻视,给人类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欧洲列强从不耻于将“黄祸”之名强加于我们身上,同时也并未企及亚洲也唤起了冷酷的“白灾”意识。你们会嘲笑我们“茶气过重”,莫非我们就不会质疑你等“心中无茶”?

何不停下大陆间的谩骂嘲讽,为谋求两个半球的共同利益,即便不能更为睿智,也对彼此多些宽容。我们固然循着不同道路发展至今,但那并不是拒绝相互支持的理由。你们舍弃了内心安宁,换来疆土扩张;我们虽无力抵御侵袭,却能营造一片祥和。你相信吗?在某些方面,东方确实要胜过西方!

奇妙的是,人性在小小茶碗中实现了东西相合。茶道成了唯一获得普遍尊重的亚洲仪式。白人藐视我们的信仰与道德观,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种琥珀色饮品。下午茶已然成为西方社会的重要部分。在盘盏碰撞的曼妙之音中,在女主人裙裾摩挲的得体款待里,在奶油与砂糖的寻常问答间,我们无疑看到了对茶的崇尚与憧憬。宾客面对不明甘苦的液体,将自身付诸命运的哲学式举动,就已经表明了在这一刻,东方精神至高无上。欧洲关于茶的最早记载,普遍认为来自一名阿拉伯旅行者的描述:公元879年以后,盐税与茶税已成为广东省的主要税收来源。马可•波罗也曾记录过1285年一名 中国市舶司因擅自增加茶税而遭罢免之事。进入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开始进一步了解他们口中的远东。16 世纪末期,荷兰人把这样的消息带回了欧洲大陆:东方人会用一种灌木的叶子调制可口饮品。乔凡尼•巴蒂斯塔•赖麦锡(1559)、阿尔梅达(1576)、马斐诺(1588)、塔雷拉(1610)等一众旅行家亦在游记中对茶有所提及。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第一船茶叶运到欧洲。1636年,茶普及到法国,1638年进入俄国。英国在1650年迎接了茶的到来,并将其描述为“美味绝伦并深受医师推崇的中国饮品,在中国被称为茶(Tcha), 在其他国家则被称为Tay,或Tea”。正如世间所有美好事物那般,茶的推广同样遭遇了抵制。茶文化反对者亨利•萨维尔于1678年将其斥为污秽的习俗。乔纳斯•汉   威在《茶论》(1756)中写道,喝茶会让男人失去挺拔的身高和强健气魄,让女人失去美丽容颜。初引进时, 茶价过于昂贵(每磅十五到十六先令),使其难以普及,成了“王公贵族的特殊待遇和消遣,馈赠大公权贵之臻品”。尽管受到不菲价格之限,茶还是以惊人的速度流行起来。18世纪前叶,伦敦的咖啡厅实际上已成为茶馆,如艾迪生和斯蒂尔这般风雅之士也都陶醉在茶香之中。不久之后,这种饮料就正式成为生活必需品—— 课税品。这让我们想到,茶在现代历史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在英国日渐加重的茶税重压之下,美国殖民地人民终于揭竿而起。倾入波士顿湾的一箱箱茶叶,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端。

茶的滋味有种独特魔力,让人难以抗拒,甚至将它作为理想的具象。西方的诙谐智者们毫不犹豫地将茶香融入了他们的睿智。茶没有酒的傲慢,没有咖啡的清高,亦不似可可那般卖弄纯真。早在1711年,《旁观者报》就这样描述:“我在此将我的观点特别推荐给众多体面家庭,供他们在每日清晨用以品茶及早餐的时间享用;同时我也极力建议每个这样的家庭特别要求自己的报纸准时送达,以便作为品茶之余的读物。”萨缪尔•约翰逊把自己描绘成“冥顽不灵而不知羞耻的茶客,二十年来耽茶忘食;以茶水消磨黄昏,闻茶香慰藉长夜,品茶味迎接清晨”。

查尔斯•兰姆,这个公开的爱茶之人以笔书写了茶道的真髓。他认为,世上最愉悦之事当属悄然行善,并在偶然之中教人察觉。在茶道中,那是藏美,是内敛。是平静彻底的自嘲中潜在的高贵气质,因而也是幽默本身,是哲学的会心一笑。在此意义上,所有真正的诙谐智者都可被称为茶哲。如萨克雷,当然也有莎士比亚。颓废时代(试问世界何时不颓废?)的诗篇在反对物欲的同时,亦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通往茶道的大门。现如今,我们面对“残缺”的谦虚审视依旧是东西方得以彼此慰藉的桥梁。

道家说,太初之始,心与物相争。太阳之神黄帝最终打败黑暗与大地之邪神祝融。巨神祝融濒死时以头撞向天盖,将碧玉的苍穹粉碎。群星流离失所,明月在暗夜的寂寥里徘徊。绝望之中,黄帝行遍四海寻找补天之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女神自东海而起,龙尾角冠, 身披焰甲,名唤女娲。女娲投五彩霓虹于神炉之中,修补了中华天穹。但传说她在苍穹之上遗漏了两道缝隙, 因此生出爱的阴阳相合。两道精魂为寻觅彼此而永不停歇地游走于天地之间,直至相合,补完整个宇宙。每个人都需重新构筑自己希望与和平的天空。

现代人性的天穹已被财富与权力的激烈争斗所粉碎。世间早已陷入利己与庸俗的暗影中。知识以良心为交换,仁慈因功利而施与。东西方如同两条落入狂涛之海的巨龙,妄图重获生命的珍宝。如今我们再一次需要女娲来修复这茫漠破败的人间;我们都在等待神人的降临。与此同时,让我们点上一盏茶吧。午后的日光照亮了竹林,泉水涌动着欢愉,茶炉里传来阵阵松涛。且让我们梦想转瞬即逝的美好,徜徉于世间悦心的愚行。第二章茶道诸流

茶是艺术品,需有一双妙手点出最高贵的气质。茶分优劣,正如画有高下——通常以劣者居众。点一壶好茶,从没有不变的配方,就像提香与雪村的妙手无法可依。每一碗茶都各具特性,对水与温度有着特别的亲和力,以独特的方式述说着世世相传的追忆。真正的美始终蕴藏在其中。这本是艺术与人生最纯粹而基本的法则,只因得不到大众认同,使我们付出了莫大的代价。宋代诗人李竹懒曾哀叹,世上最令人悲痛之事有三:贤徒入庸师之门,雅画为俗尘所染,佳茗遭拙手以奉。与艺术相同,茶也有时代和流派之分。其发展可粗略划分为三个时期:煎茶、点茶与淹茶。现代人皆属于最后一个流派。这些品茶方式代表着各自所属的时代之精神。因为生活本身是一种内心的外化,不经意的举动时刻都会暴露心中所想。子曰:“人焉廋哉。”或许我们需要深藏的“伟大”过于稀少,才会在细枝末节中表露甚巨。日常琐碎与崇高的哲学和诗歌一样,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对葡萄美酒的喜好之差,体现了欧洲各个时代各国民众的特性,茶的理想也同样体现了东方不同文化的情调。煎煮饮用的茶饼、点拂饮用的茶粉、沏泡饮用的茶叶,几种流派鲜明刻画了唐、宋、明三朝独特的感性悸动。若要借用早已泛滥的艺术分类名称,或可将其归类为古典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主义流派。

中国南方的茶树自古便在植物学及药学界闻名。在各类文献中,它被称为“荼”“荈”“槚”“茗”,以其安神解乏,明目强志之功效备受重视。茶不仅可作为内服药,更可外敷缓和风湿疼痛。道家认为,茶是不老仙丹的重要成分之一。佛教僧众也以茶水作为漫长打坐时驱赶睡魔的良药。

到公元四、五世纪,茶已成为长江流域居民最喜爱的饮品。自那时起,文献中才开始出现今日人们使用的“茶”这一文字。但这很明显是“荼”字的讹用。南朝诗人曾留下“流玉扬沫”之残句,帝王亦会以上等茶叶赏赐功臣。然而,这一时期的品茶方法却极为原始。人们将茶叶蒸青后以石臼捣烂制成茶饼,佐以米饭、生姜、食盐、橙皮、香料、牛乳甚至葱一同烹煮。这一习惯在西藏及蒙古一带留存至今,那里的人们会用各种配料炮制出极具特色的浓郁茶汁。从中国商队那里学会品茶的俄国人在喝茶时会佐以柠檬片,那也是这种古老品茶法的一种残留。

把茶从那种粗野状态上升到理想境界,不可或缺的便是唐朝的时代精神。8世纪中叶,一个名叫陆羽的人出现了。这个被誉为茶道鼻祖的人,出生在佛、道、儒三种思想交相辉映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泛神论象征主义促使人们在三千世界中追求共通的神性。诗人陆羽便在茶汤中寻觅到了万物归一的和谐与秩序。他在代表作《茶经》(茶之圣典)中阐述了茶道规范。迩来,他便被尊崇为中国茶商的守护神。《茶经》有三卷十章。陆羽在第一章讲茶树之特性,第二章讲采茶器具,第三章讲制茶之法。根据他的描述,最好的茶叶须“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淡然……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

第四章列举了二十四种茶器进行论述,从“风炉” 起,至收纳这些茶器的“都篮”而止。在这一章里,陆羽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道教符号的偏好。另外,借此观察茶对中国陶瓷技术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趣味。众所周知,中国瓷器追根溯源,是为了再现玉石的温润光泽。到了唐代,已经出现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之流派。陆羽认为青色是茶器最理想的色泽,因为青色能衬托茶汤碧绿,而白色却会使茶水呈现淡红,令人感觉味道欠佳。这种论调全因他当时使用的是茶饼。其后的宋代茶人开始使用茶粉,因此他们更偏爱蓝黑及黑褐色的厚重茶碗。明代茶人泡饮淹茶,故喜用白瓷。

陆羽在第五章论述了煮茶方法。他彻底摒弃了盐以外的混合材料,同时又对向来富有争议的选水和烹煮温度问题进行了详述。按照他的说法,“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水则有三个层次:“其沸如鱼目, 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茶饼要“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并将其揉碎成粉。初沸加入盐,二沸加入茶,三沸略施冷水,以“止之,而育其华也”。然后才把茶汤沏入茶碗中品鉴。其甘美如仙露琼浆!“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难怪唐代诗人卢仝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茶经》余下的章节,论述了一般吃茶之法的俗陋,收录一些史上著名茶人记述,还介绍了中国知名茶园,种类繁多的制茶工序以及各类茶器的插图。不幸的是,这部著作的最后一章已失落于历史长河中。《茶经》问世以后,想必受到了极大好评。陆羽成了代宗皇帝(762—779在位)座上贵宾,其名声让许多人慕名而来,投入他的师门。据说,还有高人能分辨出陆羽及其弟子所煮之茶的微妙差别。甚至有位官员因不懂欣赏这位茶圣亲手烹煮的茶而“遗臭万年”。

时至宋朝,点茶开始流行,就此生出了茶道的第二个流派。人们将茶叶以小臼研成细粉,并将备好的茶粉加入热水中,用细竹丝精制而成的茶筅击拂。由于这种点茶法的兴起,陆羽提出的茶叶挑选之法及制茶之法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盐被彻底摒弃了。宋人对茶的狂热永无止境。茶客们竞相寻觅崭新茶法,并时常举行斗茶以切磋茶艺。由于艺术造诣过巨而难以成为明君的宋徽宗(1101—1125在位)曾为了得到珍贵茶种而不惜一掷千金。这位皇帝甚至亲自撰写了论述二十余种茶的著作,并以“白茶”为至上珍品。

宋人对茶的理想与唐人不同,正如两朝人生活观念之差异。他们努力将其先人予以抽象化的茶之精神转化为写实的表述。在新儒教观点中,宇宙法则并非体现在表象世界中,表象世界即是宇宙法则本身。所谓永劫不过是刹那——涅槃始终触手可及。不朽存在于永恒的变化中,这种道教思维融入了他们思考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趣味存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动作性的“完成”,而非结论性的“完成”。人由此而瞬间直面自然。生活的艺术中开始融入新的内涵。茶已不再是风流的消遣,而成了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王元之这样称颂茶:“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苏东坡将茶的清净无垢之力比作能够抵挡腐朽的正人君子。在佛教中,吸收了许多道家教义的南方禅宗创立了一套精致讲究的茶礼。僧众们聚集在菩提达摩像前,如同领圣餐一般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分享同一碗茶。这种禅宗仪式不断发展,最后演化成了15世纪的日本茶道。

不幸的是,13世纪的蒙古铁骑迅速壮大,中原落入元朝统治,宋代文化成果被破坏殆尽。15世纪中叶,试图重振中原的明朝深受内战困扰,到了17世纪,中原再次落入满族人的统治之中。因此,中华大地的风俗习惯也早已失却了旧日色彩。茶粉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宋代典籍中提起的“茶筅”,明代训诂学者竟不知其为何物。茶法已经演变为将茶叶置入茶碗中,以热水沏泡饮用。西方各国之所以不通晓古老茶法,也可由欧洲人直至明朝末期才接触茶道这一事实来予以说明。

对于后世中国人来说,茶虽是一种美味饮品,却已非理想境界。彼国经历的长年灾祸,已令其国人失去了探寻人生意义的强烈意愿。他们已成为现代人,换句话说,便是苍老而现实。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崇高信念,而正是那种信念,构成了诗人与古人幻想中永恒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成了折中主义者,平静地接受宇宙的传统。他们把玩自然,却不屈尊征服,抑或顶礼膜拜。他们的茶汤里常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却少了唐宋两朝的浪漫情怀。

日本向来紧随中华文明发展的脚步,因此也经历了茶道发展的三个时期。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729年, 圣武天皇便在奈良御殿上向百僧赐茶。当时的茶叶应该是随遣唐使进入日本,使用的也是那时流行的煮茶法。公元801年,最澄和尚携茶种归国,植于比睿山。无须多言,茶后来成了日本贵族僧侣嗜好的饮品,国内各处也建起了众多茶园。公元1191年,为研究南方禅宗而远渡中国的荣西禅师归国后,也带来了宋朝的茶道。他所带回的新茶种分别在三个地方成功种植,其中一处离京都最近的宇治,如今依旧是世界知名的茶产地。南宋禅宗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宋代茶礼和茶道理想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公元15世纪,茶道得到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推崇,使其得以完全定型,并发展成一种独立于宗教的世俗行为。迩来,茶道便成为根植于日本的一种文化。后世淹茶直至17世纪中期才传到日本,属于较新茶法。虽然日常生活中淹茶已经渐渐取代茶粉,后者至今仍旧占据着茶中之茶的地位,尚无任何人可撼动。

在日本的茶汤中,我看见了茶道理想的顶点。公元1281年蒙古来袭,而我国成功将其大军击退,因此,在中国本土因蛮夷入侵而不幸断绝的宋代瑰丽文明,得以在我国延续下去。茶对我们而言,已然超越了理想饮品的形式,成为一种关乎生活方式的信仰。茶已成为我们追求纯粹与优雅的途径,主客协力在这浮世之中创造无上幸福的神圣仪式。茶室乃人世这片寂寥荒野上的沃土,疲于风尘的旅人聚集在此,从艺术鉴赏之泉中攫取生命之水。茶道是一出即兴的表演,佳茗、花卉、书画编织出它的经纬。不会有一丝杂色打乱茶室的典雅,也不会有半分杂音扰动事物的节奏;不曾有一指的纷乱打破和谐,也不曾有一言的偏颇动摇周遭的统一。一切行动都单纯自然——这便是茶道之目标。更让人倍感奇妙的是,这个目标常常能够被实现。茶道实为道家的化身,在那一切背后都潜藏着微妙的哲理。第三章 道禅相嬗

茶与禅的关系举世皆知。上文已经讲述,茶道源自禅宗仪式的发展演化,然而道教始祖老子之名亦与茶道沿革息息相关。记载风俗起源的中国启蒙书籍中,讲到给客人奉茶的礼仪由老子高足关尹创始,书中记述,他在函谷关为“老君”奉上了一碗金色仙药。这些故事的真伪固然可以慢慢探究,但这至少提示了道家早在很久以前便有了饮茶的传统,因而极具价值。不过,我们对于道与禅的关注,主要在于两者对人生与艺术的思考, 而这些思考又在茶道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有外文著作能对道教与禅宗的教义进行透彻解析,尽管已经有过许多尝试。

翻译注定是一种背叛,正如一位明朝作家所言,翻译充其量只是窥见锦绣背面,尽管针脚皆在,却无从探看其色彩与花纹之精妙。然而,轻言之下何存大道?古之圣贤从不将教诲总结为系统。他们的言语常自相矛盾,只恐过于明确的论断会掩盖真实。他们始于愚言, 却让听者获得智慧。老子曾以他独特的幽默讲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如其文,意为“路径”。道的译法多种多样,有人将其译为“ the Way”(道路), 有人将其译为“the Absolute”(绝对),抑或“the Law”(法则)、“Nature”(自然)、“Supreme Reason”(至理)、“the Mode”(方式)等。这些译法都不算错,因为道家在使用这个字眼时,根据主题不同,其意义也会随之变化。对此,老子是这样描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与其说“道”是路径,倒不如将其理解为“通路”。它是宇宙变迁之精神,即永恒的新生,永恒的成长。道如道家钟爱之龙图腾般蜷身盘首,又如云卷云舒般自在。道,或许可称之为“大易”。从主观来说,道乃宇宙之气,相对便是其绝对。

首先我们应该记住,道与其正统继承者禅宗同样, 展示了中国南方的个人主义思潮。它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北方集体主义思想形成了某种对峙。中国疆域广阔,可与欧洲比肩,穿行其中的两大水系孕育了各自独有的气质。长江与黄河就如同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即使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统一,中国南方的思想与信仰依旧与他们的北方同胞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如同拉丁族裔与日耳曼族裔间的差异。在往来交通较今日更为困难的古代,尤其是封建时代,这一思想上的差异尤为显著。其中一方对艺术与诗歌的诠释与另一方截然不同。在老子及其弟子以及长江畔自然诗人先驱屈原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理想主义,而这种理想主义与同时代北方文人所追寻的无趣道德思想完全无法相容。老子,乃是生活在基督纪元前五百年的人物。

道家思想早在老聃(意为长耳)出现前便已萌芽。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易经》成了老子思想的先驱。但在公元前12世纪,伴随着周朝建立,古代中国文化到达顶点,对律法与风俗的尊崇为前人所未有,因此个人思想的发展也受到了很长时间的抑制。一直到周朝分崩离析,中国进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自由思想才开始结出瑰丽的果实。老子、庄子同为主张新派的南方人,而孔子则率领门下弟子力保古老传统。若要理解道家,须掌握一定的儒家知识,反之亦然。

道家所谓“绝对”之“相对”,已在上文有过阐述。而在伦理方面,道家极为排斥社会律法道德。因为在他们眼里,正邪善恶皆为相对之词。定义便是限制——“一定”与“不变”仅仅是表达停止成长罢了。屈原有云:“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的道德规范诞生于已然成为过去的社会必要性,难道社会应该始终保持旧态吗?为遵守社会风俗,难免使得个人不断为国家做出牺牲!而教育则为了维持那种强大而虚幻的道德体系,纵容了某种程度上的无知。人们受到的并非增长德行,而是规范行为的教育。我们正因为自我意识的膨胀而丧失了道德。正因为深知自身之恶,才绝不会原谅他人。我们害怕对他人道出真相,才会以良心作为伪装;我们害怕对自己道出真相,才会以虚名作为掩饰。世间如此荒唐,谁又能恪守严肃!以物易物的精神随处可见。忠义!贞洁!瞧那些四处兜售善良真诚,更以此扬扬自得的贩子。就连所谓的信仰也能以金钱交换。那不过是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