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3:00:16

点击下载

作者:周治主编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国故事

爱国故事试读:

前 言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典故在今天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家族不断壮大,是因为它语言凝炼、涵义丰富,每个典故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个或扣人心弦、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或耐人寻味、或沁人心脾的故事。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依据《词海》解释:一是典制和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因此,它偏重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典故运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约定俗成了下来。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人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二是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三是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浩如烟瀚的典故大家庭中,很多典故虽然大家用惯熟习了,但往往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平时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典故的典源和释义。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丰富的中华典故吧!

本套书全部精选中华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亲情故事》、《感恩故事》、《美德故事》、《爱心故事》、《心灵故事》、《修养故事》、《勤俭故事》、《习惯故事》、《处世故事》、《交际故事》、《读书故事》、《学习故事》、《成长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爱国故事》、《军事故事》、《英雄故事》、《智慧故事》、《谋略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本书编委会2009年1月

鸡犬不宁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非常厉害。

此典出自唐代柳宗元《河东先生集·捕蛇者说》:“虽鸡狗不得宁焉。”

永州乡下有一种很特殊的蛇。这种蛇毒很厉害,沾到草木上,草木就会全部死掉;人若被蛇咬,无药可治。但这种毒蛇捉来风干之后,可以做药。捕到这种毒蛇,可以拿去抵纳租税。

有一个姓蒋的人,祖孙三代都靠捕这种毒蛇抵租税。他祖父死在捕蛇上,他父亲也死在捕蛇上,他自己也几次差点死在捕蛇上。有人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呢?我准备告诉那些当事者们,免去你捕蛇抵纳租税的苦差事。”那个姓蒋的人听后悲痛地说:“唉!租税重得压死人啊!……每年那些征收赋税的残暴凶横的官吏一到乡下,就到处乱喊乱叫,横冲直撞,到处骚扰。不仅人们被吓得提心吊胆,‘虽鸡狗不得宁焉’(意思是:就是鸡狗也得不到安宁)。老百姓一年劳动所得的全部东西还不够交租税。人们生活不下去了,被迫流落他乡,饥冻而死的人不计其数。而我呢,虽然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抵税,但比起我的父老乡亲们还是好一点儿啊!所以,我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也不愿意免去我捕蛇纳税的苦差事。”

景公求雨

“景公求雨”这个故事说明:处在高位的人,只有走到民间,了解民情,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才能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旱灾,错过了播种季节。国王景公召集群臣,问道:“天很久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很快就要挨饿了。我叫人占卜,说这是山神河伯在作怪,我想稍微征收一点钱来祭祀山神,可以吗?”臣子们都默然不语。

相国晏子走上前去对国王说:“不行,祭祀山神没有用处。山神本来就是用石头作躯体,用草木作毛发。这么长时间没下雨,山神的毛发将会晒得枯焦,躯体将要晒得滚烫。它难道不要雨吗?你去祭祀它,有什么用呢!”

景公说:“如果不祭祀山神,我打算去祭祀河伯,可以吗?”

晏子说:“不行,水是河伯国土,鱼鳖是河伯的臣民。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要枯竭,地要干裂。它的国土将要沦丧;它的臣民也将干死。它难道不要雨吗?你去祭祀它,又有什么用呢!”

景公说:“那么,现在怎么办呢?”

晏子说:“国君如果能够离开宫室,到外面经受日晒夜露,同山神、河伯一样,为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担忧,天也许会要下一场雨呢。”

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就走出深宫,来到荒野,日晒夜露,察看民情。三天以后,天果然下了倾盆大雨,全国的老百姓都能栽种了。

君王末路

“君王末路”这个故事讲述了楚灵王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失去了民心,引起了国内外的反抗,终于使自己走上了末路。

此典出自《史记·管蔡世家》:“楚灭蔡三岁,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是年,楚亦复立陈。”

楚灵王正在饮酒作乐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名叫郑丹的人慌慌张张地跑到他跟前,说:“公子干做了国王,这里的人也散了一大半!”楚灵王听了,心急如焚,一时没了主意。没过多久,又有人来报告:“新王派遣蔡公带领大队人马朝乾奚杀过来了。”楚灵王只好勉强统领着剩下的兵马,往郢都的方向迎上去。本来将士们都不乐意跟着楚灵王去侵犯别的国家,现在又要他们去攻打本国人,不满的情绪当然更高涨。楚灵王拔出宝剑,当场砍了几名想要逃跑的士兵。没想到这么一来,逃跑的人更多了。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个士兵。楚灵王看大势已去,长叹一口气,摘下帽子,把外衣也脱下来,挂在河边的一株柳树上,也打算独自逃跑。郑丹说:“咱们还不如混进郢都去,打探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楚王沮丧地叹口气,说:“唉!全国的人都变了,还去探听什么?”郑丹说:“那么,暂时先躲到别国去,慢慢再想办法吧!”楚灵王说:“哪个诸侯不恨我?何必自讨没趣呢?”郑丹知道跟着他也不会有好下场了,就找机会溜走了。

楚灵王发现郑丹了逃跑了,更加觉得孤苦伶仃的。最后,他身边一个亲信都没有了。腿酸脚麻,饥肠饣鹿饣鹿,他想到村子里去找点儿食物,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老百姓当中虽也有人知道他是楚灵王,可是他们听逃出来的士兵说,新王的命令非常严厉,因此没有一个人敢冒险帮助楚灵王。楚灵王一连三天没吃一口东西,饿得眼冒金星,有气无力地倒在路旁,急切地渴望着能有个认识的人来救他一下。忽然楚灵王眼睛一亮,他看见一个以前给他看门的人从远处走过来。楚灵王就央求他说:“你救救我吧!”那个人只好靠近去向他磕头。楚灵王说:“我已经饿了三天,求你替我找点吃的来,我绝不会忘记你的。”那个人说:“老百姓都怕新王的命令,我到哪儿去找食物呢?”楚灵王叹口气,就叫那个人坐在他有身边。楚灵王实在支持不住了,就把头枕在那个人的大腿上歇着。过一会儿,那个人见楚灵王睡着了,就轻轻抽出自己的大腿,从旁边拿了块石头搁在他头底下,偷偷地走了。楚灵王醒来,不见那个人,摸摸颈脖下面,原来枕着的竟然是块石头。他不禁心酸得落下泪来,心想:“我真到了穷途末路了。”他愈想愈觉得伤心。

过了一阵子,有个以前做过官的人乘着一辆小车过来,听见哭泣声,仔细一瞧原来是楚灵王,就行了礼,扶着楚灵王上了车,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去。

楚灵王平常住的是细腰宫、三休台乾奚的行宫。现在到了乡村里,只得低着头进入小屋子,想想从前看看现在,越想越伤心,越想越觉得悲凉,禁不住又泪流满面。当天晚上,楚灵王一夜没睡,只是一味伤心叹气。到了黎明将至的时候,终于上吊自杀了。

同一时候,蔡公、朝吴、夏齧这些将士,找不到楚灵王,只好将他挂在柳树上的帽子和衣裳拿回去。蔡公眼珠一转,又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嘱咐观从带着几百个士兵,假装成被楚灵王打败的样子,惊慌失措地跑到城里,散布谣言,说:“蔡公已经被楚王杀了。楚王的大军随后就到城里来了!”有的说:“大王已经进了东门。”有的说:“大军已经把王宫包围了。”子干和子皙听见这些传闻,都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瞧见一个将军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大王恼怒地杀进宫里来了!”说完,他就像火烧眉毛似的跑出去了。子干、子皙心急如焚,抱头大哭,说:“咱们上了朝吴的当了。”他们知道无路可走,只得自杀了。公子弃疾也就是后来的楚平王,就是这样灭了楚灵王、子干、子暂三个兄长,自己踏踏实实地登上王位的。

楚平王埋葬了子干、子皙,大封功臣。大臣们竞相向楚平王谢恩,只有朝吴、蔡洧、夏齧不但不来谢恩,反而要辞职。楚平王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做官。他们说:“我们出生入死地帮助大王,为的是想恢复自己的国家。如今大王已经得了王位,可是陈国和蔡国并没有恢复,我们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我们若继续待在这儿享受荣华富贵,而忘了父母之邦,简直是禽兽不如啊!从前楚王因为并吞陈国和蔡国,失了民心,才弄得一败涂地。大王怎么还要学他的样子呢?”楚平王说:“你们别急,我答应你们的请求。”于是他打发人去找陈侯和蔡侯的继承人。他们找着了偃师的儿子公孙吴和公子有的儿子公子庐。楚平王叫他们分别回到本国去当国君,就是陈惠公和蔡平公。朝吴、蔡洧、观从跟着蔡平公回到蔡国;夏齧跟着陈惠公回到陈国。楚平王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便有意收买民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叫当初被楚灵王强送到荆山去的六个小国的老百姓也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于是六国的老百姓兴高采烈地重返了自己的家园。

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比喻政治的残酷。

此典出自《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泰山旁边走过,听到一位妇人在坟边哭得非常伤心。那悲惨沉痛的哭声引起了孔子的注意。于是他叫子路过去问明白。

子路走到妇人身边,询问她痛哭的原因。那妇人摇头。子路又问:“我们听你哭得很凄惨,想必有些使你特别伤心的事情吧?”那妇人才勉强点点头,刚要开口说话,泪水又滚出来了:“就是呀!这一带老虎很多,时常吃人。起初,我的公公在这儿被老虎吃掉,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掉了。唉,前几天,我的孩子又被老虎咬死啦。”

孔子听了,带着点责备的口气问她:“哎呀!那你们这家人为什么不趁早搬走呢?”听了孔子的话,那妇人哭得更伤心了,边哭边说:“先生,你讲得好容易。到别的地方呀!可是,我们办不到。你要知道这儿老虎会伤人,但是这儿却没有苛刻的政治呀!”

妇人的这番话给了孔子很大的启发,他像觉悟到什么深奥的道理似的,对子路说:“子路,你该记住这句话:苛刻的政治,真比老虎咬人不知厉害多少倍呢!”

老不中书

“老不中书”揭露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需要时则加官进爵,不需要时则一脚踢开。

此典出自《韩昌黎文集·毛颖传》:“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篡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唯上所使。自秦始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唯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至,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嬉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这段话意思是说:毛笔先生博闻强记,机敏灵活。从结绳记事的上古时代到秦氏王朝的历代史事,他没有一件不予记载。诸如阴阳、卜筮、相术、医药、姓族、山河地理、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道人事,以及佛教道家、国外传闻,他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除此之外,他还精通当今的事务,凡官府文书、店栈账簿,都听凭人们使用。上自秦始皇帝、太子扶苏、世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看重他。毛笔先生还善于随附人的意愿,不管正直、奸邪、圆滑、笨拙的人,全都听凭使唤。有时虽被废弃,也默不作声。但他唯独不喜欢舞枪弄棒的武士,如果邀请,也愿意前往。

毛笔先生后来升官做了中书令,与皇上更加亲近,皇上曾亲昵地称他为中书君。皇上每天都要亲自处理许多奏章,即使宫人都不准站立左右,而唯有毛笔先生和蜡台先生经常在旁边侍候,直到皇上休息为止。

毛笔先生和绛州墨、弘农砚、会稽纸关系非常好,彼此推心置腹,形影不离。毛笔先生和他的三位好友,有时不等皇帝诏令,就直接入宫,皇上也从不怪罪他们。

后来有一次皇上召见毛笔先生,准备任用他,轻轻一拂,毛笔先生脱帽谢恩。皇上见他发疏头秃,所书写的字画也不称心如意,便取笑说:“中书君,您年老头秃,已经不胜任了!从前我曾称您中书,而您现在却不中书了!”毛笔先生回答说:“我算得上是尽心竭力的臣子啊!”但从此以后皇上便不再召用他了。

毛笔先生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老死在笔管里了。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用来比喻居有定所、乐于工作的社会安乐蓝图。

此典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又见《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老子生活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人民不满意自己的“食”、“服”、“居”、“俗”,不“重死”,敢于犯上作乱,暴动起义,因而就产生了频繁的战争。

针对这种状况,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建立一个国小人少的社会。这个社会不要提高物质生活,不要发展文化生活,人民无欲无知,满足于朴素、简单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让人民感觉到他们的饮食香甜,衣服美好,住宅安适,生活满足。

老子的这种理想是复古倒退的,但他的意图是反对奴隶制,反对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

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用以比喻治平乱世,回复正常,将国家政事导入正轨。

此典出自《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了一些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称作礼或礼教。统治阶级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分守己,遵守礼制,不得僭越,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论语·宪问》中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同时也要求对人民“齐之以礼”,《荀子·修身》中有“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之说。

秦末汉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有些礼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汉朝建立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就派人重修礼仪,以正君臣之位,《汉书》将其作为拨乱反正的措施之一。

澶渊之盟

澶渊,又名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在澶渊签订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后以“澶渊之盟”比喻签订和约。

北宋大臣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仲平,在宋太宗时期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也非常信任他。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宋朝疆域,直逼京都。参知政事钦若主张迁都南逃,蜀人陈尧叟建议真宗逃往成都。真宗征求寇准的意见,寇准说:“谁为陛下出这等主意,罪不容诛。如今陛下正当英勇之年,将相团结,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一定闻风而逃。”于是,真宗亲临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真宗把军事委托给寇准处理,寇准指挥果断,号令严明,士卒喜悦。辽国在战事上没有占到便宜,就派遣使者前来,要求订立盟约,寇准不答应。有人造谣说,寇准不想讲和,是为了拥兵自重,谋取政治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寇准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

由于宋真宗对战争早已厌倦了,急于讲和。他派大臣曹利用到辽军谈讲和条件,答应每年朝贡给辽国银两,宋真宗向曹利用交底儿说:“每年朝贡给辽国的银两只要在百万以下,都可以答应。”寇准把曹利用召到军帐里向他交代说:“虽然皇帝作了交代,但是你谈判时,答应每年输送的银两不许超过三十万。如果超过三十万,我就杀了你。”曹利用来到辽国军营,按寇准的条件和辽国谈判,最终果然以三十万银两的条件签订了盟约。

朝令暮改

“朝令暮改”的意思是说,早上发布的政令,晚上又改变了。人们用它比喻政令多变,反复无常。

此典出自《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尝责者矣。”

西汉时期,有个人叫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人。他聪明好学,学识渊博,被称为“智囊”。文帝非常信任他,任他为太子家令。

文帝后期,官僚、地主、商人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广大农民被迫逃亡,生活非常困苦。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晁错上书汉文帝,主张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提出注重粮食、发展农业生产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论贵粟疏》。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农夫一家平均五口人,其中应服徭役的壮男至少有两人,一年里有几个月不能在自己的田地上劳动。一家人齐心协力种田也超不过一百亩,收获也超不过一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采伐薪柴、给官府服徭役等等,一年到头忙个不停。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炎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严寒,一年四季,哪有喘息的机会呢?另外,还有其他的耗费,如送往迎来、吊死丧、问疾病、养育孤儿幼童也包括在内。他们不但勤苦至极,而且还要承受水灾和急征赋税的剥削。如此沉重的赋税,不分时间地征收,而且变化无常,早上的规定,到了晚上又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有粮食的只好半价出卖,没有粮食的只好借那种取一还二的高利贷。到头来他们无可奈何,不得不卖掉田宅、子孙来还债。”

楚王好细腰

“楚王好细腰”这个故事劝诫人们,只依靠个人的好恶去提倡、宣扬某种事物,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从下面的人来说,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是逢迎上面的好恶,一味盲从,也不会有好结果。

此典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这段话意思是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纤细的腰身。因此,朝中大臣,都害怕腰肥体胖,失去宠信,所以就不敢多吃饭,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穿衣服的时候,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就这样时间长了,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扶住墙壁才能站立起来。

一年之后,满朝文武都成了面黄肌瘦的废物了。

定于一尊

“定于一尊”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有最高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称为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又设了县。他还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驰道,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这些举措,对巩固秦王朝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也遭到了一些守旧的读书人的反对。

公元前213年,秦王朝又增加了四个郡。为了祝贺,在咸阳宫里开了个庆祝会。大臣们都争相向秦始皇敬酒,表示祝贺。大臣称赞秦统一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自古以来所有君王都没干过的伟大事业。这时,有位叫淳于越的儒生对秦始皇说:周王实行分封制,周朝享受了八百多年的天下。如今皇帝统一天下,但是自己的子弟和功臣连一块土地都没有,这是不行的。不论干什么,不把古人当老师最终都会失败的。秦始皇见发生了争吵,就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丞相李斯说:五帝的事业各不相同,三代的制度也不一样,不能照搬照抄。以前列国散乱,诸侯混战,一些读书人假造圣贤,托古说教,以古否今。如今天下统一,制度统一,举国上下定于一尊,只要注意法令,劝导农民只要专心干活就行了。如果拿古书来对照新法,造谣生事,毁谤朝廷,国家还成何体统。为此,李斯建议,除了秦国的历史和那些有用的书如医药、占卜、种树、法令等外,其余的诗、书、百家言论,都要全部烧毁。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因此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指国家历经困难,反可促使上下团结奋斗,使国势兴盛起来。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开)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春秋时,晋、楚两国曾相互朝见。公元前538年,楚灵王派大臣椒举到晋国去,希望借晋国的势力让其他诸侯拥护楚国。晋平公想自己称霸,害怕其他国家强大,所以他不想答应楚国的请求。晋国大臣司马侯对晋平公说:晋、楚两国的霸业只有靠上天的帮助,而不是可以彼此争夺就能得到的,君王还是答应楚国的请求才好。晋平公说:晋国有三条可以免于危险,还有谁能和我们匹敌呢?我们国家地势险阻又多产马匹,齐国、楚国又多祸难,有这三条,我们怎么会不成功呢?

司马侯回答说:依仗着地势险要和马匹多而对邻国幸灾乐祸,这是三条危险。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都是九州中的险要地带,它们并不属于一姓所有。冀州的北部,是出产马的地方,并没有新兴的国家。凭借着地势险要和马匹多,是不能巩固自己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而往往是多有祸难而巩固了国家,开辟了疆土;因为没有祸难而丧失了国家,丢掉了疆土。

晋平公认为司马侯的分析十分有道理,便答应了楚国的请求。

飞龙失乘

这则典故表明:慎到的政治思想是反对贤治,提倡法治,而主张势治。

此典出自《慎子·内篇》:“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氾、伕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飞龙驾云,腾蛇穿雾。等到云气没有了,雾也消失了,那些龙和蛇就和蚯蚓、蚂蚁一样不足道了——这是因为它们失掉了所赖以生存的条件。

分崩离析

“分崩离析”用来形容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此典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冉求、季路在鲁国大夫季孙氏手下任家臣。季孙氏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准备去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于是冉求、季路为此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冉求,你知道颛臾是我们鲁国生死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求辩论道:“颛臾城池牢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地非常近,如果现在不把它攻打下来,将来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祸害。”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最讨厌的是不说自己贪得无厌的人,却一定要找借口去侵犯别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孔子又告诫冉求道:“像你们这样做,其结果必然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冉求、季路听了孔子的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

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用来表示各人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顾全大局,也不与别人配合协作。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公元前607年,郑国侵犯宋国,宋文公任命大夫华元为主帅率领宋军进行应战。开战前,华元为了鼓励将士,杀羊进行慰劳,并亲自分赏。没想到却忘记了赏给为他驾车的车夫羊斟。为此,羊斟怀恨在心。

等到战斗开始,羊斟对华元说:“前日赏羊的时候是由你做主,想分给谁就分给谁;今天驾车就由我做主,想把车驾往何处就去何处。”说完,羊斟驾着马车长驱直入郑军的阵地。于是郑军就把他们团团围住,华元寡不敌众,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宋文公得知华元被俘,非常惋惜,就用100百辆兵车、400匹马作为礼物,向郑军赎回华元。可是礼物送去一半,华元已经逃回了宋国。结果送去的礼物白白地浪费了。

华元回到宋国后,见到了羊斟。华元问道:“是不是那匹驾车的马使我当了俘虏?”羊斟回答说:“不是马,是赶马的人。”由于华元在宋国深受宋文公的宠爱,羊斟怕遭到陷害,就逃亡到鲁国去了。

更令明号

“更令明号”用来说明贤明君主应重新申明号令,以取信于民。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更令明号而信之。”

楚厉王为了在有紧急事情时以便动员百姓行动,便设警鼓。只要国家有了紧急情况需要百姓行动时,便以击鼓为号。一次,楚厉王喝醉了酒便击起鼓来,顿时全城百姓大惊。左右的人急忙告诉楚王说:“千万不能乱击警鼓,否则就会造成混乱,失信于民。”可是楚王毫不在乎地说:“我喝醉了酒,击击鼓,不过是和大家开个玩笑罢了,这有何妨呢?”百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就各自回家去了。

几个月后,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大击其鼓,可是百姓楚厉王在开玩笑,一个也没有来。楚厉王所设的警鼓已失信于民,不能号令百姓行动,因此只得“更令明号而信之”。

广开言路

“广开言路”这句成语常用来指尽量创造使人们发表意见的机会。

此典出自《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东汉安帝时,内侍江京和中堂侍樊丰等人诬告太子刘保谋反。安帝信以为真,打算废掉太子刘保,为此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大将军耿宝等人主张废掉太子,大臣来历则认为太子年幼无知,其主要责任不在他,不应废掉。汉安帝不采纳来历的意见,还是坚持把刘保废为济阴王。

来历见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便约祋讽等十多个大臣一起到安帝那里去为太子说情。安帝见此情形,便派人拿着诏书去威胁这些大臣说:来历、祋讽等人不识大体,居然敢和一些小人在一起吵吵嚷嚷,这哪里是对待君主的态度呢!朝廷广开言路的本意是让大家尽量发表意见,他们却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如果谁再坚持己见,就处死谁。来历由于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罢了官。

国人皆曰可杀

“国人皆曰可杀”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战国时期,一次孟子和齐国国君齐宣王讨论关于考察和选拔使用人才的问题。孟子说:选拔人才,应当抛弃地位观念和亲疏观念。有时,地位低下的人可能会比地位高的人更有才能,关系疏远的人可能比关系密切的人更有才能。因此,地位高、同国君关系亲近的,并不一定都是贤能的人才。然而,地位低下、同国君关系不密切的人,往往不容易了解和被认识。所以,在考察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时候,需要特别慎重,而不能偏听极少数人的意见。就拿君王周围的情况来说吧,如果您的左右都说某人贤能,这个人未必就可以用;如果诸大夫也说这个人贤能,也未必可以用;但如果举国人民都说这个人贤能,君王再经过考察证实这个人确实贤能,然后才可以委以重任。如果您的左右都说某人不行,您先不要轻信;如果诸大夫也说其人不行,您也先别轻信;如果举国人民都说这个人不行,大王再经过考察证实这个人确实不行,然后再罢免。如果您左右的人都说某人可杀,您先不要轻信;如果诸大夫也说此人可杀,您也不要轻信;如果举国人民都说此人可杀,大王经过考察,证明这个人的确该杀,然后再杀他。这样,杀他的不是大王你个人,而是全国人民了。

黄池大会

这个故事是讲越王勾践养精蓄锐了很多年,终于借黄池大会的机会打败了吴王夫差。

此典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勾践伐吴。……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兇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公元前486年,夫差为攻打齐国,动用大量的人工挖掘运河,直通淮河,贯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如此来就可以利用运河率领水军从水路攻打齐国了。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在山东省泰安县)打败齐军,抓获齐国的大将国书。齐国的副将高无丕几乎送命。夫差获胜,更让他相信水上进兵的方便。于是他就征集了比上次更多的民工继续挖掘运河,北通沂水,西通济水。这样一来,吴兵从吴都坐船,一路可以从运河直上北方,从长江到淮河,再从淮河到泗水、沂水、济水。巨大的挖掘运河工程完成后,南北水上交通方便了,夫差要做霸主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但是吴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出现其他情况,就很难支持了。

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十四年、晋定公三十年、齐简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卫出公十一年(公元前482年),夫差与鲁哀公、卫出公一起到了黄池(卫国的地方,在河南省封丘县西南),派人去请晋定公开会。晋定公不想去。赵鞅劝他说:“夫差这回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到中原来,气势非常强大。他诚心跟咱们挑衅。他派使者来请咱们去开会,这是‘先礼后兵’的意思。如果不去,反而中了他的诡计。我想不如领着大队人马上黄池去,无论会发生什么事,到时候随机应变。”晋定公就带着赵鞅去会见吴王。

到订盟约时,他们为争次序,争执了很多天。次序先后关系重大,谁也不肯让步,会议陷入了僵局。

正在僵着时候,吴国派人来见夫差,偷偷报告:“越王勾践派范蠡为大将,亲自率兵攻打吴国。太子友、王孙弥庸已经阵亡;大将王子地抵挡不住,退到城里去了。情况非常紧急。请大王赶紧回去。”夫差听了,心里虽然焦急万分,却不露声色。他说:“咱们不能再跟晋国耗费时间了,你立刻。你把三万六千士兵准备好,明早就向晋君进攻,逼他订立盟约。”王孙雄说:“还是回去要紧。”夫差说:“不这么办,怎么能回去啊?晋国不敢跟咱们对抗。不把会盟办完撤兵,赵鞅会来为难咱们。”王孙雄和伯氾很佩服吴王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二天,天刚亮,夫差击鼓,三万六千兵打起鼓。赵鞅急忙派人打听。夫差说:“天子令我主持会盟。晋候不服,非要耽误时间,你就去对他说,无论答不答应都必须在今天给个答复。”那人回去,告诉晋定公。鲁哀公和卫出公都在场,赵鞅劝晋定公让步,但夫差也得让步,中原诸侯才有面子。晋定公派人对夫差说:“天子既然有令,我们哪敢不听呢?贵国既然尊重天子,同样是天子的臣下。这吴王的称呼就不妥当。请把王号去了,改称‘吴公’,我们听从吴公。”夫差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用“吴公”的名义先“歃血”,晋侯第二个“歃血”,接着鲁侯、卫侯跟着“歃血”。黄池大会就“圆满而散”。夫差带军从江淮水路回去。

夫差害怕齐国宋国不服,派使者上成周朝见周敬王说:“楚国不尊重天子,阖闾征伐楚国,把他打败。如今齐国也不尊重天子,只好出兵征伐。托天子洪福,打了胜仗,特向天子奉告。”天子连忙慰劳吴国的使者,捎话给夫差:“伯父辅助王室,我就放心了。”周敬王还赐给夫差一张大弓和一块祭肉,以表明承认他为霸主。

吴王在半路上听到一个坏消息。士兵知道国内打了败仗,加上远途劳累,都无心打仗。越国的兵马经过几年训练,强大起来,两军交手,吴国的兵马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夫差问伯氾:“你不说越国绝不会背叛吗?现在这是怎么回事了?还不赶紧去跟越王讲和求饶!”

于是伯氾就带着贵重的礼物来到越国兵营,跪在勾践面前,央求双方讲和。范蠡对越王说:“吴国不是很快就会灭掉的,不如答应伯氾,也算报答他从前待咱们的好处。”勾践答应跟吴国讲和,退兵回去了。

这回黄池大会不只给越国一个进攻的机会,还引起了卫国和楚国的内乱。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比喻愈是在困难的情况下,愈要用人得当。

此典出自《史记·魏世家》:“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一天魏文侯对他的谋士李克说:“谚云:‘家贫则思贤妻,国乱则思良相。’我想: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都很好,因而不知道到底让谁做相国好,你觉得两人谁强些呢?”李克说:“你拿不定主意,是由于平时考察不够。考察一个人的标准是:平时要看他亲近些什么人;富裕了要看他和什么人做朋友;当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不做官了,要看他哪些事不屑于干;贫穷了要看他哪些钱不屑于拿。通过考察这五个方面,就可以决定这两个人谁强些。”魏文侯说:“行了,你休息吧,我知道该封谁做相国了。”

李克出来,遇见了翟璜,翟璜说:“听说文侯找你商量谁能够做相国,决定了没有?”李克说:“魏成子为相国。”翟璜不服气地说:“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子?国王缺西河太守,我荐举西门豹;国王要攻打中山,我推荐乐羊;国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屈侯鲋。结果是:西河大治,中山攻克,王世子品德日益增长。我为什么不可以做相国?”李克说:“你怎么比得上魏成子呢?魏成子的千钟俸禄,百分之九十用来招揽人才,所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个人都从别的国家应募而来。这三个人,魏文侯都以师礼相等。而你所推荐的人,不过是魏文侯的臣仆,你怎么比得上魏成子呢?”翟璜思忖了一会,惨然失色说:“你说得没错,我是比不上魏成子。”果然,魏文侯让魏成子当了相国。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意思是高举义旗,起来反抗。现在多用它指人民起义。

此典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过秦论》是贾谊早期论述秦帝国灭亡的重要著作。

这段话意思是说:陈胜一个用破瓮口做窗、用绳子闩门轴的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没有土地的雇农,被流放的罪犯,论德才既没有孔子、墨子的贤德,也没有陶朱公(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弃官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在猗氏经营盐业成为巨富)那样富有;迫于生计他来到军队,不久,便率领士卒以木棒为刀枪高举义旗,天下穷人纷纷响应,山东等地的豪杰纷纷起义,于是秦王朝很快就被推翻。

近悦远来

人们用“近悦远来”形容附近的人得到恩泽而感到高兴,远方的人也闻风前来归附。

此典出自《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诸国,宣扬其政治主张,希望各诸侯国的君主能够采纳和运用他的主张。一次,孔子来到楚国,叶公向他请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回答说:“要使那些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感到高兴,使那些不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前来投靠你。”

晋国苦奢

这则典故说明一个道理:“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对群众产生影响,关系到世运人心,必须谨言慎行。

此典出自《尹文子·卷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

无几时,人绵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这段话意思是说:从前,晋国流行讲排场、摆阔气的风气,晋文公便决定以身作则,用俭朴节约的作风去纠正它,他不穿华丽高贵的丝织品,不吃美味佳肴。

果然没过多久,人们都穿起了粗布衣服,吃起糙米饭来。

宽猛相济

“宽猛相济”指施政时宽大与严厉要相辅而行。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执政后,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并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因而不久就使国力增强,威信提高。

公元前522年,子产病危。临死前,他对大臣子太叔说:“我死以后,由您执政。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是严厉了。火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就很多。因而宽大不容易做到啊!”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而实行宽大,结果郑国出现了很多盗贼,并且聚集起来侍机闹事。子太叔后悔地说:“我早听子产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了。”于是发兵攻打盗贼并全部杀掉。这一来,其他盗贼也就收敛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赞赏子太叔的做法。他说:“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了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了百姓就伤残,伤残了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这样政事就调和了。”

离朱之明

“离朱之明”形容目光敏锐,能洞察秋毫。

此典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同“圆”)。’”

汉代赵岐解释说:“‘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这段话意思是说:黄帝时,有一个人叫离娄,也叫离朱。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在百步以外看清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一次黄帝丢失了玄珠,就派离娄去寻找。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眼力、公输般(春秋末期鲁国人,亦称鲁班)那样高超的技巧,如果没有圆规和直角曲尺,仍然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路轼怒蛙

这个典故说明“上之所以率下,乃治乱之所由也”。越王路轼怒蛙,便能鼓舞民气,英勇赴敌。

此典出自《尹文子·卷上》:“越王勾践谋报吴,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轼之。

比及数年,民无长幼,临敌,虽汤火不避。”

越王勾践处心积虑想报吴仇,想让人民都英勇坚强起来,走路碰到一只发怒的蛤蟆都要凭轼伏身以表敬意。

过了几年,人民无论老少和敌人打起仗来,就是赴汤蹈火都不退缩。

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是立国的根本,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人民,而不能违背民众的意愿。

此典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夏朝的国君太康,本来是大禹的孙子,他在继任国君后荒淫无度,不问国事,一天到晚只知打猎寻乐。所以,老百姓都非常怨恨他。有一次,太康到洛水的南面去打猎,连续一百天不回京城。有穷国的君主羿趁机起兵反叛,并鼓动夏国的老百姓,把太康阻止在黄河南岸。于是,羿篡夺取了夏国的政权。

太康有五个弟弟,当羿起兵反叛时,他们用车载着母亲从京城逃了出来。虽然他们都非常怨恨太康,但心想:“我们是夏国的子孙,怎么因羿叛乱就躲得远远的呢?我们一定要恢复夏国。”因此,他们就和母亲一起在洛水之滨住了下来。

后来,太康的五个弟弟一起作了一首歌,赞扬大禹的功劳,谴责太康的荒淫,其中一段歌词是:“英明的祖先告诫我们:人民不可鄙视而只能亲近。国家有了人民,好比大树扎下了稳固的根。一个人统领着万民,就好比用腐朽的绳索驾驶着快马在奔驰,随时要战战兢兢(“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太康死后,弟弟中康做了国君。后来,羿也荒淫无道,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中康和他的弟弟们趁机起兵,恢复了夏国。

牛头马肉

“牛头马肉”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允许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佔月而国莫之服’”

这段话意思是说: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女扮男装,结果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全国妇女都穿起了男装。

于是灵公就派官吏禁止这种现象,下令说:“凡是女扮男装的,一律撕毁所穿衣服,扯断所系带子。”

然而,尽管人们亲眼看到有人遭到惩罚,但是女扮男装的风气依然禁止不了。

灵公为了这件事伤透了脑筋。有一天,晏子进见,灵公问道:“我让官吏严禁国中女扮男装,还下令毁掉她们的衣带,这一切人们都亲眼看到了,为什么还禁止不了呢?”

晏子回答说:“您允许宫廷嫔妃女扮男装,却禁止宫外的妇女女扮男装,这好比肉店门口高悬牛头的招牌,而里面卖的却是马肉。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会遵守规定了。”

灵公听了说:“好。”于是,下令禁止宫中女扮男装,不到一个月,果然全国便没有人再敢女扮男装了。

平定鲁国

“平定鲁国”这个典故反映了国家政治的变迁。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春秋时候,齐桓公到山戎和孤竹国去,回来后把带回的东西分了一部分给鲁国,其中有许多东西是从来没见过、没听过的,鲁庄公谢了齐桓公,像燕庄公一样,舍不得离开他。鲁庄公因为自己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鲁国以后的处境,忧心忡忡,想向齐桓倾诉自己的苦恼,又不知该从哪儿说起。他左思右想,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跟齐桓公道别,懊丧地回去了。

原来鲁庄公有个哥哥,叫庆父;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叔牙,一个叫季友。庆父和叔牙是同母所生,他们俩是一派;鲁庄公和他的同母兄弟季友又是一派。

鲁庄公还没娶正夫人以前,就有了两个妾,一个叫党孟任,一个叫风氏。党孟任不仅容貌美丽,而且颇有心机,她怕国君不是真心爱她,就在鲁庄公想私下亲近她的时候,她偏偏躲开他,就是不答应。可是她愈不答应,鲁庄公愈想得到她,就低声下气地对她说:“你要是跟随我,我将来一定立你为夫人。”他还对天发了誓。党氏担心他不把誓言当真,就咬破自己的手指,叫鲁庄公用她的鲜血抹在嘴上,算是对老天爷“歃血为盟”。他们就卿卿我我地同住同宿了。一年后,党孟任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叫公子般。鲁庄公打算按照盟约立党孟任为夫人,公子般为太子;可是他的母亲文姜反对,一定要他与齐襄公的女儿订婚,并且说:“齐是大国,两国要是能亲上加亲,往后鲁国就有个靠山了。”鲁庄公只好听从他母亲的话。他跟党孟任订的盟约就作废了。不过,他那个未婚妻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还得等上一、二十年才可能娶进门,因此党孟任名义上虽不是夫人,事实上却大权在握,形同夫人。

鲁庄公的另一个妾风氏,也替他生了个儿子,叫公子申。

鲁庄公有了党孟任和风氏,并且生下公子般和公子申之后,才顺从了母亲文姜临终遗嘱,正式娶齐襄公的女儿为夫人,就是一般人所称的哀姜。就在那时,党孟任病了,没过多久她就死了。鲁庄公看着党孟任的尸体,惦记着当初跟她订的盟约,可是他从前是不敢违抗她母亲,如今是不敢得罪夫人哀姜,纵使他心里始终视党孟任为夫人,此刻,也只好以安葬妾妃的仪式埋葬党氏,党孟任手指上的血算是白流了。

鲁庄公表面上对哀姜相敬如宾,骨子里却不喜欢她。哀姜并没有生下儿子,倒是随着她陪嫁过来的妹妹叔姜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启。因此,总计起来,鲁庄公有四个妻妾、三个儿子。

鲁庄公三十二年、齐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鲁庄公在济水挥别齐桓公回来之后,明显地感到庆父谋篡的野心。当年秋天,鲁庄公得了重病,他把季友召到床前,悄悄问他:“叔牙对我说,庆父非常有才华,就劝我立他为国君,你认为怎么样?”季友摇摇头说:“您跟党孟任立过盟约,要立她为夫人,您背弃盟约,让她含恨而终,已经对不起她了,怎么还能再亏待她的儿子呢?更何况庆父残忍贪婪、自私自利,没有人君的气度;叔牙目光短浅,不顾大局。我愿一心一意地辅助公子般。至于这些事,您别着急,好好养病要紧!”鲁庄公点点头,竟说不上话来了。季友看到鲁庄公活不了多久了,生怕叔牙惹出事端,赶紧出来口传国君的命令,派人把叔牙抓起来,又送药酒给他说:“你喝下它,还能给子孙留下生路;否则,满门抄斩!”叔牙为了要立庆父,就这样被季友毒死了。当天晚上,鲁庄公气绝身亡。季友就立公子般为国君。

同年冬天,公子般的外祖父党氏死了,公子般去吊丧,就住在党氏家里。庆父就怂恿马夫荦趁着夜深人静去刺杀公子般。天明时分,马夫荦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闯进公子般的寝室,公子般惊出一身冷汗,问他:“你来干什么?”马夫荦说:“上次你抽了我三百鞭,我来跟你算账!”一边说着,一边就用刀刺向公子般。公子般情急中拿起床头的宝剑,不顾一切劈了过去,瞬间把马夫荦的脑袋劈下了一块,可是马夫荦的那把刀也已经刺中了他的心窝。两人当场同归于尽,吓得公子般手下的人慌慌张张地赶去找季友。

季友一听说公子般被谋害了,就知道是庆父的阴谋。他自忖力量薄弱,只好出奔到陈国避难。庆父把一切归罪到马夫荦身上,假装要替公子般报仇,就杀掉了马夫荦的一家人。哀姜打算按计划立大伯庆父为国君,庆父却说:“慢慢来,公子申和公子启还在呢!要先让他人上了台,才不至于露出破绽。可是公子申岁数不小了,可能不太好控制他,干脆立公子启吧!”于是才八岁大的小孩子公子启做了国君,就是鲁闵公。

鲁闵公年纪虽小,却非常伶俐聪明。他知道哀姜跟庆父心怀不轨,要严加防范;季友却是正人君子,可以依赖。他央请他舅舅,也就是诸侯的领袖齐桓公帮忙,终于使季友回到鲁国去做相国。公子申也很识大体,没有什么逾矩的念头,跟鲁闵公、季友相处得非常融洽。庆父和哀姜眼看局面发展到这一地步,不敢轻率地起事。到了鲁闵公第二年,庆父已经沉不住气,他暗中派人趁鲁闵公夜里出游时刺死了他。季友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叫醒公子申,一起出奔到别国避难。鲁国人向来信服季友,听说鲁闵公遇刺,季友带着鲁庄公唯一活着的儿子公子申逃到其他国家去了,举国哗然,群情激愤,都责怪庆父的不仁不义,当天全国罢市。庆父见已引起了公愤,唯恐大祸临头,就扮成商人模样,逃亡到莒国去。夫人哀姜坐立难安,也逃到邾国去了。他俩一走,季友就带着公子申返国,还请齐桓公来确定君位。齐桓公就派人到鲁国,和季友共同拥立公子申为国君,就是鲁僖公。

鲁僖公接受季友的建议,即刻派人到莒国去,请莒君代他严惩庆父,庆父逃到汶水,正好遇到公子奚斯,就拜托他去向季友求情,请季友饶了他一命,让他当个老百姓,他就心满意足了。奚斯走后,庆父焦急地等待回音。过了几天,他听见门外有异常的声响,竖耳倾听,原来是奚斯的痛哭声。他长叹一口气说:“他不进来,却在屋外哭得如此伤心,我还有什么指望呢?”说完他就解下腰带自缢而死。

季友逼死庆父后,就仗着齐桓公的势力把鲁国的内乱平定了;只剩下唯一一件棘手的事:怎么处置逃到邾国的夫人哀姜呢?他派人去请教齐桓公。齐桓公就派使臣竖貂到株国去,说是特地送哀姜回鲁国去。走到半路,竖貂对哀姜说:“鲁国两位国君被害,都跟夫人有关。鲁国人和齐国人都知道这事,夫人即使回去,又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哀姜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就是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中会遭人唾骂。她关起门哭了很长时间,就在释馆自缢了。

秦庭之哭

“秦庭之哭”指到别国哀求援兵。

此典出自《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

春秋时,楚平王无道,父纳子媳,宠信奸臣费无忌,毁法乱纪,并杀太师伍奢及其大儿子伍尚。次子伍员,出奔吴国。伍员,字子胥,偷渡昭关,来至吴市,无以为生,吹箫乞食。

在伍员逃亡吴国的途中,曾遇到楚故人申包胥。申包胥问其何往?伍员将平王杀害父兄之事,如实告之。包胥说;“平王虽无道,君也。足下世受国恩,君臣之分已定,奈何以臣而仇君?”伍员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桀纣诛大臣,唯无道也。楚王纳子媳,弃嫡嗣,信谗妄,戮忠良,我必须到吴请兵,扫荡楚国污秽,以报亲仇。”

包胥说:“我要教你借兵报楚,则为不忠,若教你不报,又陷你于不孝。你好自为之吧。你对我说的话,我绝不告诉别人。不过,我应该告诉你的,只有两句话,那就是——你能覆楚我必能存楚,你能危楚我必能安楚。”

伍员到了吴国,见知于公子姬光(后来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姬光继位,也就是吴王阖闾)。姬光推荐于吴王僚,拜为大夫。

吴国因楚太子建之母,遭受攻击,求救吴国,吴王僚遣姬光迎建母于陨城。楚平王大怒,出师伐吴,吴亦兴师拒抗。适楚军统帅阳暴敝,诸侯从属军,各自慌张,吴军在姬光的策划下,大破楚军。吴军乃取建母楚夫人而归。楚平王见吴军势大,忧虑成疾,久治不愈而死。太子珍即位,为楚昭王。

伍员在吴,听说平王已死,痛哭流涕,姬光怪而问之。伍员说:“我非哭楚王,恨我不能在其生前,枭其首,以雪我恨,故痛哭也。”

姬光继位吴王后,楚侵蔡,蔡侯求救于吴。伍员说吴王兴兵,拜孙武为大将,伍员、伯氾副之。出兵六万,援蔡伐楚。

孙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用兵如神。伍员又报仇心急,再加上楚师统帅囊瓦,是个贫贱之辈,故不旋踵楚军即败,楚昭王逃出郢都。伍员未能活捉昭王,而平王又死去多年,恨无可雪,遂掘平王墓,鞭尸三百,稍解其恨。

申包胥逃避夷陵,闻伍员掘墓鞭尸,认为做得太过。他致书伍员,必践复楚之约。他想到楚昭王之母,是秦哀公的女儿,秦楚有舅甥之谊。包胥乃求救于秦,星夜西驰,足踵俱裂,到雍州,见秦哀公说:“寡君失社稷,逃草莽,乞念甥舅之情,兴兵解围。”哀公说:“我自保不暇,安能济人?”包胥说:“秦楚边界,楚灭将及于秦,存楚即固秦,楚亡,秦亦不保也。”

秦哀公意未决。包胥不居驿馆,不解衣冠,立于秦庭之中,昼夜号哭,不绝其声,是七日,哀公惊讶曰:“楚有此贤臣,尚至于此。寡人无此贤臣,吴更不能容我矣。”遂起兵救楚。

青蝇报赦

“青蝇报赦”形容赦免等事;也可用来形容消息流传很快,不胫而走。

此典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公元4世纪中叶,氐族人侵占了关中,建立了前秦。公元355年,前秦君主符健去也,他的儿子苻生即位。公元357年,苻坚(公元338~385年)杀掉符生,自立为秦帝。他重用王猛,打击豪强,休养生息,国势日益强大。

苻坚篡夺君位五年时,有凤凰飞集在都城长安的东门,苻坚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因此在国内实行大赦,百官的官爵都晋升一级。当初,苻坚将要实行大赦时,与王猛、符融在甘露堂秘密商议,不让其他大臣参加。苻坚亲自撰写赦文,王猛和符融在一旁准备纸张笔墨。有一只大苍蝇从窗户飞进屋里,嗡嗡飞得很响,落在毛笔尖上,赶走它,它又飞回来。不一会儿,长安城的街道、里巷、集市上人们奔走相告说:“官府要大赦了。”有关部门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苻坚,苻坚大吃一惊,对符融、王猛说:“宫禁之中没有隔墙之耳,大赦的事情怎么会泄露出去呢?”因此传令宫外,要彻底追查这件事。人们都说,有一个穿黑衣服的小人,在市场上大声呼喊说:“官场就要大赦了。”喊完,转眼就不见了。苻坚叹息说:“这个穿黑衣服的小人,可能就是那只大苍蝇吧?难怪它的叫声和形状都非同寻常,我当时很厌恶它。谚语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声音再小也会被人听到,事情还没有做就会显露出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掣肘难书

“掣肘难书”说明充分信任,放手使用部下,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是关乎事情成败的重要环节。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听谗言,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将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单父。”

这段话意思是说:宓子贱受命治理单父,却又怕鲁君听信谗言,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治理。所以在即将辞行、走马上任的时候,请求鲁君派两名近侍随他同往单父。

到达单父,当地官吏都来参见,宓子贱让这两名近侍书写记录。近侍刚要书写,宓子贱就从旁边摇晃他的胳膊,以致写得非常难看。宓子贱借机大发雷霆。两名近侍非常犯愁,要辞别回都。宓子贱说:“你们书法很差,回去努力自勉吧。”

两名近侍回去报告鲁君说:“宓子贱这个人,很难和他一起做事,无法为他书记。”鲁君问:“为什么呢?”近侍回答道:“他让我们书写,却又不时摇晃我们的胳膊;字写不好,又大发脾气,单父的官吏们都笑他,因此我们就告辞回来了。”鲁君听了,叹息说:“这是宓子贱在劝谏我改正不贤德的地方啊!过去我一定对宓子贱干扰过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没有你们二人,我差点做错事。”

于是,鲁君又立刻派遣一名宠信官吏前往单父,转告宓子贱说:“从今往后,我不再过多地干涉单父了,主权属于您了。只要有利于治理单父,您就自己作决定吧,五年之后再回报您的政绩。”

宓子贱恭敬地答应了,顺利地在单父推行了他的政治主张。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告诫后人:一个国家只有自强才能免遭瓜分之灾。

此典出自《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赵敬侯灭晋後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家灭了智伯,三家的领地大了,因为这三家对待老百姓要比晋国的国君好,所以老百姓都愿意归附。三家都想趁机瓜分晋国,各立各的宗庙。如果再推迟下去,等到晋国出了个英明的国君,重新把国家整顿一下。到那时候,韩、赵、魏三家想要安安稳稳地做大夫也许都不行了。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说做就做,总得找个恰当的时机才好。周考王三年(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了,儿子即位,即晋幽公。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他们一见新君刚即位,而且新君又软弱无能,大伙儿商定了平分晋国的办法。他们把绛州和曲沃两座城留给晋幽公,其他的地区就由三家平分了。如此一来,韩、赵、魏三家就称为“三晋”,各自独立。晋幽公一点力量也没有,只好在“三晋”的势力之下忍气吞声地活着。他不但不能把三晋当做晋国的臣下看待,而且害怕“三晋”,反倒一家一家地去晋见他们。君臣的名分地位就这么颠倒过来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田盘(田恒的儿子)也如法炮制了一番。他把齐国的大城都封给田家的人。这是并吞齐国的第一步。同时,他跟“三晋”搞好关系,有事相互帮助。从此以后,齐国和晋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