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0:36:52

点击下载

作者:约瑟夫·查思特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约瑟夫·查思特罗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9-01ISBN:9787212056001本书由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当当数媒(武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心态改变人生奥里森•马登

格登•史密斯说过,他曾经见过的最幸福的人就是在德兰德斯的防御工事上劳动的一个奴隶——他仅有一条腿,相貌极其丑陋,身上还戴着沉重的锁链。他被判处终生为奴,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做繁重的劳动,然而他每天都非常快乐地面对生活。他一边笑一边唱歌,成为那个边塞里面最快乐的人。

一位钦佩者说:“看看那些乐观和热情的家伙,你会经常从他们那里感觉到,上帝是如此垂青于他们,以至于他们深信国家风景秀丽、食品丰盛、山川高大、女孩美丽。即使在从事极其艰苦的劳动之后,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最廉价的处所,最善良的房东,最好的风景和最甜美的食物。他们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和感激之情。但是,从有些悲观者的眼中看到的,通常总是好像有人在掠夺他们一样,看不到美好的将来。他们的房东好像都是非常苛刻的,卧室也很不舒适,羊肉是如此的坚硬以至于他们几乎难以下咽。”

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一位绅士由于遭受火灾而欠了一大笔债务。这场意想不到的灾祸使他变得非常忧郁,最终一病不起。他的朋友想尽办法劝说他坚强起来,但都徒劳无功,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他再度高兴起来。他几乎到了想要自杀的地步。自从不幸的事情发生以来,他就一直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他七岁大的小女儿的信,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信中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知道你的商店被大火烧光了,它完全被毁坏的样子看起来也挺漂亮的。爱你、吻你的利莲。”

这位父亲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愣住了一会儿,突然大笑起来。孩子的一番话驱走了不幸事情给他带来的阴影,就像沐浴阳光一般,让他感受了生活的可贵之处。

乐观的人总是能够成为有用的人。他从不会充满烦恼和闷闷不乐,也从不狭隘和固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他能够意识到在生活中虽然会遇到很多困苦,但是困苦却不是生活的全部。他深深懂得人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微笑。羊儿在奔跑,鸟儿在欢快地歌唱、幸福地飞翔,孩子们在快乐地嬉戏,猫儿在快活地玩耍,所有昆虫都在自由地生活。他能够看到到处都洋溢着幸福而不是悲哀,善良而不是罪恶。

曾经有人问一位老人:“你是不是年至古稀就会变得抑郁呢?”老人回答道:“不会的。因为我的内心始终都像阳光一样温暖,而且我总是热爱生活和为自己感到自豪。”

长年累月生活在寒冷和荒芜之地的冰岛人告诫旅行的人们:“冰岛是太阳底下最好的陆地。”

当充满神奇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的时候,海斯尔德说上帝让所有人类感受到了痛苦,各种不幸遍布整个地球,但是终归还是存有希望的。事实上,希望能够成为任何困难和险阻的解毒剂。

马歇尔•海尔博士总是告诫他的病人们要“高兴一些”,他说健康和快乐的心态胜过任何治疗药剂。健康的身体是获得智慧的前提,而健康的标志就是快乐。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总是喜欢抱怨,这种心态最终将他们置于死地,他们无非就处于慢性死亡的过程当中。更糟糕的是,当其他人愿意开导他们,并且和他们分担痛苦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感到相当焦虑,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

一定要时刻保持快乐的心情,否则你就什么都发现不了,甚至到天堂中也一样。总是抑郁和闷闷不乐的人可能会说:“我永远都不会将我的心事告诉任何人,也不会与任何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是如此愚蠢、孤单地活在地球上。”

爱默生说过:“由于缺乏阳光而发育不良的桃子,无论什么都不能弥补它们身上的缺陷。这种情况和人类类似。如果人们想使知识变得更有价值,最好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第 一 篇如何培植儿童的心理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让•雅克•卢梭儿童的心理

儿童的心理和成人的心理的分界是人类行为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人的一生从小到老,自身幼稚的行为到成熟的行为要经历一种彻底的变迁。

儿童和成人的心理,比他们外表的身体,更是显得不同。我们总是盼望一个人的行动是与年龄相称的。在一个普通常态的人,心灵的发育是和身体的发育同进的。人类进化的七个时期,便显出行为的进步或是兴趣和事业的变迁。假如不是儿童的性格能改变为成人的性格,世界上是绝对没有文化的。因为儿童的心智不能担任世界的工作。人类的长成是比其他动物都较迟的。这个长而依赖的时期,便是在你行为未固定之前,一个培养学习的时期。一只小鸡自己啄开蛋壳出来便知道如何走路,而一个小孩却要用几年工夫去学习行走;一个刚生的昆虫比一个小鸡的身体组织更为完备。由天生的本能少,则后来能学的多。人类心灵的发育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自己当然不记得是如何困难的,但是为父母的在当时便能晓得。

儿童的心理便是成年心理的一种原料。一个人长成的意思不专是说智识的增长。最大的变化便是你的感觉,你如何去对付事情,什么使你发生兴趣、感觉满足,什么使你悲伤或快乐,你是为什么目标而工作,你的希望是怎样。从这些方面便可以决定你是如何的幼稚,或是如何的成熟。

人类也像其他动物一样,生出来便有许多天性倾向于某类的行为。这些本能是根于所刺激的情绪而发泄出来。假如一个成人不过是一大堆习惯所造成,则一个小孩便是一堆本能由情绪的绳子缚起来的。许多儿童的情绪——如发怒——以成人应用起来,实在是太强,这种情感是应当压制或小心引导的。

儿童的长进也就是要摆脱幼时性格,所以幼年的情感训练比学识训练尤为重要。为儿童将来的处世为人着想,则家庭教育和学校训育去训练他们的情感自制,要比他们在学校课本上所学的重要得多。我们人人都是由两次制造而成的:第一次是先天遗传的天性,第二次是后天所得的训练。你幼年的生活训练,你以后渐渐心理的育成,长大成人,虽则我们认为是一种平常的事,但实在是费了一番工夫。幼年的生活是最难的,也就是我们生长学习最快的时期。假如人类长进的速度。总是像婴孩时一样。那么,到七岁我们便可以大学毕业了。

现在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我们尚没有准备一个完全的地方为儿童式的生活的。如果我们认清了儿童实在是人类之祖,或许我们对于儿童训练会更加努力。成年的生活能够快乐成功,完全有赖于幼年得到快乐良好训练的结果。一个小孩任凭先天如何好,仍旧必须后天的良好训练。儿童心理健康便是训练儿童的目标。我们要心理健康必须要身体健康,而儿童尤其如此。麻疹和百日咳是儿童身体常有的疾病。发脾气、恐怖、自私、顽强、依赖,都是儿童心理方面的毛病。成年人的问题和儿童的问题都是一样,是要依照自己的缺憾而加以改正的。儿童的欲望虽则简单些,但要强烈些,而他的自制力也要懦弱些。小孩子是有双层的困难的,所以必须要特别专门的人才去训练儿童。保育心理学是很重要的。为父母者应当为他们儿女的缘故而研究心理卫生。不懂儿童天性的人也不会懂人类的天性。心理学家对于儿童的天性,都是有精深的研究的。遗传与环境

你的遗传(从母胎内带出来的天性),你的环境(从经验和训练所得的),哪方面对于你将来的造大些呢?

这两方面的关系太接近。恐怕你要在这两方面都尝试过,然后才敢回答这个问题。即便如此,甚至你仍旧不能确信那就是同一个你自己,并且我们不能依据我们现在的造就,认为遗传与环境的总和,以为不属于这方面的必属于那方面。你必须考察你的遗传是怎样的帮助了你的环境去努力——去努力什么呢?这所努力的方向便是最重要的。这样才把问题看清楚了。

譬如你想用环境使你成为一个音乐家。有许多人天生是好音乐的,他们有音乐的天才,因此,他们在音乐界上必能成功。也有许多人是天生不宜于音乐,无论受多少训练,也不能成为音乐家。还有大多数的人是居中的,有些如果加以训练,则或许成为颇好或颇坏的音乐家,其余的不过大概对于音乐颇有兴趣而已。至于那些赴音乐会去欣赏的,是天性略有好音乐之倾向,而同时略有训练。毫无音乐兴趣的,则音乐会也不会去参加。如果从音乐方面推到做诗方面,也是如此。我们说诗人是天生的,非养成的。同样,虽则不是十分准确,我们对于工程师或其他有专长的,也可以以此推论。他是由他所喜爱的事训练起而成为一个专家,他是最合宜于做这类的事。我们对于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当然不能以很少的例子而一概论之。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得到答案的一些线索。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关于一种儿童的性癖,发现于幼年时代的。这种性癖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是属于情感方面的——譬如胆小或发怒。

我所举的这个例子,父母两人都是有训练的心理学家。他们的头生小孩吉尔是一个十分精神衰弱的小孩,她三岁的时候便不爱吃食物,常常坐在地板上休息,玩耍不到十五分钟便疲倦了;容易无故地发怒而且矛盾,不断地总是折磨别人,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她的父母有时气极了,便说假如他们再有一个小孩,开始便要禁止这一切的坏脾气:给她什么便吃什么,叫她去睡,便需去睡,不让她成一个普通懒惰讨厌的孩子。当吉尔四岁时,便生了贾克,于是父母两人便很留心地察看他是否有这些坏毛病,决定不让自己再受像吉尔一样的折磨。

可是他们的察看完全没有用处,他们的担心也是无需的,因为贾克不像他姐姐。他无论什么东西都吃,你把他放在床上他便睡觉,你摇他他就醒来。当贾克四岁时,他常常可以看到他姐姐的坏模样:只吃一点点,然后休息,这对于他一点没有影响,他完全不学坏模样,他尽管一人照他自己的性情行事。他的父亲说,他不能在贾克身上寻出一点神经衰弱的象征,他好像牡蛎一样沉静;除非受了伤,从来不会哭,也从不会对于玩耍表示疲倦。贾克六岁,吉尔十岁时,他们两人的性情仍旧如此的不同。

从他们的父母方面看,贾克和吉尔所受的遗传是同样的,他们的训练也是相同的。因此看上去似乎他们的不同是天生如此。当然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吉尔的神经衰弱。虽有良好的处治,还是不能减少;或是说贾克虽是极坏的看管,也还不会学到一点坏脾气。不过天性赋予这两姊弟的,便是前者神经系统的根基不优良而后者优良。音乐天才的生性也是同一道理,不过我们不能将分量限定就是了。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上,仍旧是一个闷葫芦。什么叫做IQ

缩写的IQ二字便是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这是代表人类智力等级的名词,尤其代表年幼时的智力,是用实际的年龄和智力的年龄相比较。如果一个八岁儿童的智力能够赶上其他普通八岁儿童的智力,他的智商便为百分之百,因为他智力的年龄和实际的年龄相等,并不比实际年龄较高或较低。但是假使他智力年龄只能当一个普通七岁的儿童,他便落后一年,他的智商只能算八分之七或百分之八十七;因此,他的智力也较低或者落后。假如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的智力已如同一个普通九岁的小孩,他的智商便是八分之九或百分之一百十二,所以他的智力是较高一年。第一个小孩比普通儿童愚蠢些,第二个却比较聪明,但是两人都还算是在平常智力等级之内。

但是假如一个八岁小孩的智力非常低下,只能知道或是做一个五岁小孩的事,他的智商便是八分之五或百分之六十二,他的智力商的等级便很低,通常谓之低能儿,虽则还不算是最低的。假使他是非常聪明,八岁时便能试验普通十一岁儿童的智力测验,他的智力商便为八分之十二或百分之一百三十七;这种儿童在二百儿童中只能有一个是如此天资的。

如果拿这些试验说给一个法官听,如果他是一个好运动的人必定会说:“你是说那个孩子智力上打棒球所得的平均分数吗?”我们也可以让他这样解说。

但是我们怎么能知道一个八岁小孩的智力只能当得一个七岁儿童或是高到一个九岁儿童呢?当然这是需要许多工夫去决定的。第一心理学家必须先筹划出许多试验方法来,内容须包含各种重要的知识能够测验儿童的智力的,还要划定一种标准去定分数,他们计划出各种心理测验要合乎每一年龄的,然后去试验无数儿童,直到这些儿童能够回答像如此难的问题:“苍蝇和蝴蝶,石头和蛋,木头和玻璃:各有什么分别?”这类的问题大多数是七岁的小孩便能回答出来的。但是一个六岁聪明的小孩也能回答,而一个八岁愚蠢的儿童或许还答不出。

问题是一年比一年难,必须年长些的儿童才能回答。这些确实都是测验智力发达的试验。内容包括要做的事情,要遵守的规程和要回答的问题,虽然一个八岁的小孩不能完全回答出为八岁而设的问题,但是他的智力年龄仍就可算八岁;或许他连一个七岁儿童应当回答的问题都答不出,可是他却能回答一个九岁或甚至十岁儿童应当回答的问题。这种试验,如同试衣服一样,最初是去试穿一套较小的智力衣服,然后穿一套较大一点的,最后再试一套更大的,但不过是太大了,由此便可得到儿童智力的容量,而能决定他的智力年龄较实际年龄是否过高或不及了。

这种智力测验,如果是小心去试验,是很有用的。它不但专计算每年应增长的智识,并且也注意到儿童自然演进的变迁,好像一个小孩有高大的身材却配上一条短小的脚一样。这种测验需要一个专家去执行,如同要一个眼科专家去配你的眼镜一样。并且这种测验很难应用于成人,因为他们的智力年龄早已长成了。有一次他们去测验了陆军中五百万人,结果这些人的智力年龄,有的只当十三岁或十四岁的儿童,恐怕许多人听见一定会要惊异,其实这也并不足奇怪,因为智商仅是测验人类智力发达的速度的。一个二十一岁的少年从体格上看似乎比一个十四岁的儿童要大得多;因此我们也感觉以为他们的智力也是不同的。如果在一方面看,或许他们是应当不同。不过智力限制到十四岁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学习的能力只能到十四岁为止,十四岁以后我们仍能发达我们的智识以及学习许多事情的,限到十四岁的意思,是说我们天生的才能去解答这些测验中的简单问题,普通一般成年人是不会比十三四岁的少年人答得更好的。所以成年人只有十三四岁人的智力,这并不是稀奇的事。IQ的价值

智力测验不是一种游戏,像“再问我一个问题”一样。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去测验人类先天的才能,好像用一种适当的尺码去量心理的高度,其最大的价值是能测验儿童智力的发育。智力测验重要的工作便是:从一个儿童学习的快慢和他学习能力的限度去决定他的智力的高低,大家都知道愚蠢的人世上很多,在许多事上他们都显得慢,在智力的道上,他们走得很慢,智力测验可以表示出一个七岁愚蠢的儿童只能做一个普通六岁的儿童的事,或许一个极蠢的七岁儿童只能做一个普通五岁小孩的事。这意思便是说:一个愚蠢的儿童在智力上要经过七年的努力才能当得一个普通六岁的儿童或是一个极聪慧的五岁儿童。

智力测验之另一部分工作更为重要。愚蠢的小孩不仅在智识或技能的道上爬得很慢,而且他学习的能力容易有限。他总是停止在那里而永远成为一个很低智识的人,每一个小孩,如果他的智慧和学习能力能增进到十四岁,他便是有普通智力的人。

世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依照一般普通智力的人来做的。一个人如果已达到普通智力的程度,他便能继续学习普通一般实用生活所需要的。

IQ或是智力商的第一个功用,便是选出那些智力低的人。天资较低的谓之低能儿,在他们之下还有极愚蠢的人和痴子,这两种人都很容易认识而且需要特别小心看护。但是低能儿的智力可以增进到一个像八岁到十岁的普通儿童一样,普通的学校和普通的职业都包含有这类人,他们是有成人的年龄而只有小孩的心思。至于达到十一岁或十二岁而止的智力的人更多,他们都被称为騃人。贺林华思教授(Prof. Hollingworth)称这个时期为“騃人的栅栏”。比騃人的智力稍高的人便叫做蠢人。以上这数种人物在学校和社会中都可以找到。智力测验的功效,不但可以分别愚笨的人,并能试验出天资极高的儿童,这些儿童学习很敏捷,智识进步得很快。学校因为这种缘故,而为他们预备特别的班次。他们并非一种天才或奇异的人物,不过有时是稍微和常人不同,并且智力较高的人在体格上也是超群的。世上各种领导工作也都在他们手里。普通智力是一件事,而特别才能是另一件事。在选择一种职业时,两者都需要考虑到。

智力测验从发明以来最得力的一次,是在欧战时美国陆军测验谁是最好的军官,或掘战壕者,谁是最好的书记,或司机人或洗盘盏的人,而后照试验的结果去分派工作。IQ对于过失或犯罪学上也极有贡献。在少年法庭许多案件中,有很多犯人由智力测验证明是有心智上缺欠的。公立学校一百名儿童之中大概有三个是低能儿,而罪人中却有百分之五的比例。

但是一切的分别都应小心应用。IQ并不能测量各类的智慧,或是就算智力被测量了,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便是一个工人或知识阶级,因为人的性格既难测度而社会所需要的又时有变迁。如果智力测验用得适当,它在教育和工业的职业上,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工具。怪杰的剖解

世界最著名的棋手卡帕布兰卡先生(Senor Capablanca),享受过很长久的威名之后,便将这个荣位让给一位年少的对手了。他们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的心理又是如何呢?

卡帕布兰卡真是天才,儿童时棋便下得非常之好。九岁的时候便是一位专家,十六岁时便是世界选手中之一。音乐中特出的人尤其多:莫扎特(Mozart)小时便爱弹钢琴,后来成为著名的作曲家;霍夫曼(Joseph Hoffman)小时是一位极会听音乐者,在现代是最好的钢琴家。

会计算的人表现他们的天才也早,虽然在许多会计算的天才中,只有一个成了著名的数学家。不过数学比计算要深奥得多,正如作曲家比奏乐家要难得多。

这些年少聪敏的人,大家有一点是相同的:便是他们天才的成熟比普通人早。一切的儿童都富于知觉的天资;一个有天才的儿童是耳聪目锐的。在儿童时代我们的想象也极丰富鲜活,好像一种心理的照片,代替了实际的景致,掩映在面前一般。

最会下棋的能手,可以将眼睛遮闭了下棋,甚至还可以不看棋盘同时下几盘棋。假如两个像这样的专家相遇,他们便可以在散步的时候下棋。每人轮流说出他棋子的行动,虽然有三十二颗子,又常常变动位置,然而他们能很清楚地记得全盘的形势。他们不需要棋盘,也不需要棋子,完全依靠他们心智的想象力。

会计算的天才,可以由想象的黑板答出数目的结果。有些玩四人纸牌的,可以由记忆的想象力,记出每个人的牌。

与这些灵敏的想象力有密切关系的,便是记忆力。儿童学语言比年长的人要容易得多,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学到一种外国语言,不露土音,而这是成年人所不能做到的。

然而同是儿童,学习语言能力的高低也大有分别,有些三四岁的儿童所晓得的字要比别的玩友多十倍。在男孩子中各种各类的天才比女孩多些,同样低能儿也是男孩多。由此可见,男性比女性变态走极端的要多些。

这些特别的才能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当然不清楚;不过他们总不是神秘的就是了。这种才能是我们普通人都有,都在年少的时期发达了的,不过这些天才发达的程度,远超于普通记录之上。这些天才也要看他们的用处。下棋似乎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与普通生活无关的。这当然包括一种极高的智力,不过是特别的一种。我们当然不能以我们下棋的能力去断定我们的智力,然而下棋是一种专门才干,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别的专门才干一样。

在年长以后发达的才能,不是知觉和记忆,而是判断力和各种事物的组合。摩根(Pierpont Morgan)是一位特殊的数学家,不过他对于自己的前途,却是踌躇不决:去学数学,还是学商业?他将他这种才能应用在财政上,这也是一种特别种类的专才。

普通才能和特别才能的关系如何,是现代许多心理学家想要解决的问题,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知道多一点。任何人做一件事,如能比别人做得好些,便可以成名,下棋我们能够预先打赌,便可知谁是赢家,但是在许多别的事上,我们只能赞赏而已。虽然这种技能与人生各种职业没有关系,我们还是一样的赞赏,特殊之才都是很有趣的,各种专门伎俩也是一样,各种事业中的英雄总是先受人注意的。我们平日的生活,一部分依靠远超常人的特殊才能。儿童的知识

去考察一个已经入学的普通儿童所得的知识,是很有趣的。这种考察为五十年以前堪萨斯城(KansasCity)和波士顿的各学校所发明。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在那时儿童的无知,现在是不会有了,并且我们可以切实证明。在今日的活泼城市儿童——当然不是说贫苦的儿童——所得的知识是很多的。

但是在一八八○年波士顿城的儿童,有一半是从未看见过蜜蜂,或是羊、麻雀、鸲鸟、蜗牛、松鼠、蚂蚁、青鸟或是老鸦的;这意思便是说:他们或许看见过这些东西,但是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一半以上的儿童是不认识成熟的葡萄、玫瑰、毛茛、山芋、五谷、桑果、覆盆子、苔、枫树、松树、橡树、杨柳、白杨或榆树的。一半以上的儿童认不清腰部、脚踝、手腕、心肺、肋骨的位置;也从未见过日出、日落、虹、雹、露,或是明白现在是哪一季;不晓得什么叫做树林、海和岛屿的;不懂何谓锄头、铲子、犁或是锉刀的;不知牛油是如何做的;不知木头是从树林里来的;从未洗过澡的;不知纺织物是从何来的;不知地球是圆的;砖是什么做的;不知棉花是什么,或是不知皮革是从动物身上来的。如果你再继续数下去,更是感觉得他们的无知,差不多每一百个儿童之中有八十或九十是如此的。

恐怕像这一类的问题对于城市儿童不很公平。堪萨斯城因为与乡村接壤,那里的儿童比较普通儿童所得的知识多些。虽说是男童受教育的机会多些,然而男女儿童所得的知识无大差异。女童关于家庭常识晓得较多,而男童了解外界的常识多些。在波士顿,爱尔兰的儿童所得知识比美国儿童的多,而在堪萨斯,白种儿童较有色儿童聪明。

现在波士顿、堪萨斯和其他各处儿童的知识已较以前进步多了。我们已经认清楚儿童需要与自然界认识和与人生实际的生活接触,是一样的重要。现在儿童兴趣的培养极为充分,或许过于充分了。现在的影片有许多滑稽副片,本来是为娱乐年长者,却都被小孩占有了。这或许是这些副片太幼稚的缘故。从影片上可以使儿童得到许多实际知识,不过有时里面掺杂着许多不适当的惊奇材料。

为儿童制作有益的电影本应当多,但现在却还很少;不过因儿童读物的改革,现在儿童知识的增进已经比从前进步多了。城市儿童可以得到郊游的机会,幼稚园已经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国立学校之一部分;这两种都能使儿童得到良好教育。然而儿童应当与自然界接触,学习自然知识,这仍旧是一种最实际最重要的教育。

儿童的天性总是没有变改的,他由他天生的意志和兴趣去行事。譬如男孩子你可以不必告诉他汽车是如何造的,因为他自己天生的观察力已经看出车辆上每一点微细的地方了。从一个玩具店可以看出儿童的嗜好和趋向。但是户外和野营生活比玩具更好,因为这是实际与自然接触。

我们很容易误认心理学为现代大学所读的课程,或专讲理论,而与日常实际生活无关。其实心理学在我们如何生活和我们如何去得到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是互相密切联系的。对于儿童由他们在活动中领导他们的心智,没有比这再好的办法了。指导儿童心智的规律

以下七条规律,是由一个著名研究儿童心理学家所举出的。这些规律可以作为儿童训练的指导,是应当每日都实行的。

第一条:每个小孩应当能尽情自由,发展他的愿望,在玩耍和工作上应当活泼,能表现自己的情感,能卫护自己,能冒险,能处理事情,能寻求,能满足自己所需要的欲望等。这一切只要有充分的休息,十足的睡眠,便可以得到。

第二条:每个小孩也应当训练如何约束自己的冲动,与别人合作,能服侍人像自己被人服侍一样。训练儿童约束自身应当用开导的方法,不可无理地压制,不要阻塞他们的精力,而是要使他们的精力有组织有系统地用于正途上。

第三条:每个小孩应当对于他应做的事情专心去做。要能在短时间内用心学习,不可耗费时光。时时应当警醒活泼,不应心怀怨恨。每日都是心思纯洁。不可为过去或未来的事情忧虑。

第四条:每个小孩应当有一种固定简单的工作;决断应当清楚敏捷,以全副心力去对付,不可自相矛盾或烦恼。要使工作成为有秩序的日常程序。

第五条:每个小孩应当训练如何应付小的困难问题,意外的不幸、困难、失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免不了的。我们的天性已有许多方法去应付这些困难,问题也是由这些天性的帮助去应付它们。当一个人需要朋友的时候以及想由烦恼中拔出时,他便会要感受到痛苦、惧怕、忧愁、愤怒,种种情感。由训练去应付困难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条:每个小孩应当和别的小孩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如工作、玩耍、吃食,甚至争斗,以及成群结队、交朋友、打假仗等,都是与小孩有益处的,因为这些都是社会的背景。小孩由家庭、学校和玩耍中,而得到吸收和发展的社会训练的机会。

第七条:每个小孩应当知道他是依靠别人的;应当有人去爱他并被他所爱,有人去看管他,保护他,使他对宗教有信仰,能敬畏天地的主宰,这些不专是在礼拜日便教训他,而是整个星期中时常引导的。

以上便是伯哈姆教授(Prof. Burnham)所举的儿童心理健康的规律,他也说去计划这些规律是比实行容易些。使一个小孩的生活去实行这些规律,便是使他走上一条健康、快乐、正当的途径。这些规律还可以提倡一种办事的精神,能有正当的心理和态度去对付工作,以及能得到一种由引导小孩到人生正道而享受的快乐。

这些规律不仅提醒我们一种好的目标,而且要有好的方法。第一用榜样去训练。一个小孩是爱模仿别人所做的事的,如果别人都安静,他也安静,别人满意,他也满意,别人吵闹,他也吵闹。第二用同情的训练法,不用申斥法;用开导的方法,不用责备的方法。在适当时间内去尽量鼓励赞扬。最后,用动作作为训练,不用空话。教授由动作,学习由动作,因为动作便是儿童的世界。

至于说到儿童时代的思想方面,他们所想象的世界和所认为的公理,比他们外部的动作和行为更是难于了解。这两方面是一齐发展生长的。如果你要了解他们内心的思想,必须回忆或回复到你的儿童时代,这便是许多人与儿童共同生活感觉兴趣的缘故。以上所说便是每个父母都应当知道的,每个儿童都应当实行的。学识和常识是互通的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学校里能够学习的人,对于普通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也有好的判断能力吗?书本知识和普通常识互通吗?普通有一种观念以为实际知识和书本知识是两不相关的,不过这很难如此断定。大概学识和常识或许是互相独立的,书本知识既不增长判断的能力,也不摧残判断的能力。

然而一切都要据你所知道的而定。一个会做生意的人在他的商业情形上,是极熟悉而有正确判断力的。但是在他商业范围之外,他或许有些观念从学者看来是完全不通的。一句西班牙的俗语说:一个最聪明的人在一幢新房子里,是施展不出他的才能的。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个小小的试验。一百个高等小学的男孩和女孩,大约都是十七岁,提出四十句断语,叫他们用自己的意见去判断对或不对。这些断语如:小孩刚生便有善恶的辨别力;掌纹能断定人一生的幸福;女人的智力是不及男人的;用功过度会成为低能儿;礼拜五是一个非幸运之日;有些动物是和普通人一样聪明的。问他们这些断语都是对的吗?还是有些是错的呢?或许别人换一些另外不同的问题,而试验你的判断力——不是肚里装的事实。

这些题目中有些是极可笑的;有些是不甚对的,有些是说对也可以,说不对也可以的。假如你相信第一类的观念,你的常识分数便很吃亏,相信第二类的观念,便要扣相当的分数,相信第三类的问题,或许扣一点分数,也或许完全不扣。但是在平均结果上看,除了三个儿童得到较完全的分数外,其余都是很不完全的,男孩和女孩对于这些断语的意见没有大的分别。

如果拿这种同样的题目,去试验成人的男女,结果似乎十七岁的少年比年纪大些的要错得多些。出校的经验有不少补助。女性错的似乎比男性少些。大概的总结是如此:假如你照这些男女儿童智力测验的结果去定他们的分数,你便可以看出他们的常识和学识的程度是相差不多,没有很显著的分别。这种结果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不过是一种大略的预测,以为一个聪明的人两方面必定都好的。

所谓对于某件事一种正确的判断力,是要看你整个的人和你的环境,这是由经验得来的,而非书本上可以学到的。好像你对于政治的观念一样,有些是采取别人的意见。即算对于别人的意见,你还是有选择,在这里你就要辨别力了。我们所要考察的,便是在你尚未判断错误之先,你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聪明的人是利用别人的错处而长进。

最后的结论,我们对于教育可以说比较悲观。在教育方面,我们应当使日常的知识和课本的知识同时并进。充实学识,对于心智的训练还只是做了一步工作。第 二 篇如何保持快乐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快乐的艺术

恐怕你要问:有所谓快乐的艺术吗?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种具体确实的艺术,如画两张画或制造一辆汽车,甚或一种最普通的技术,像写字或制作广告一样,那么,便没有。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种很普通的艺术,如赚钱的技术,或组织的技术,教训人的技能,那么,答案就比较近乎正面了。再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如与人接交的技巧或思考正确的技术,或高尚生活的技能,那么,答案则完全是肯定的了。

我们平常之所谓艺术家,乃是他能够借着一种艺术而生活;其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要能够以他的生活为艺术生活的良好典范,这种艺术是任何人都可实行的。而保持快乐的艺术,便是此种艺术的中心。

将来人类的先师,便是要以最有价值的方针,引导一般人达到快乐美满的途径。现在这还是一个很大而未曾完善的问题。

当你的心智或情感作用与你全身各部得到调和时,或你心中感觉到十分自由而无牵挂时,你便觉得快乐。平常每每有些事是与全身进行冲突的,那么,便会扰乱日常的快乐。就像疲倦能使你好像失了油的机器,慢而颠簸地走到第二个加油站。譬如发生阻碍,也是能妨碍你的快乐的。此外还有烦闷,更是种种不快之中的一种。

小的烦恼,便是大的烦恼的导火线。当大家疲倦的时候,小约翰和大贞安便无谓地喧闹暴躁,母亲也变得苛酷,专门寻人的错处,父亲口出怨言,叽里咕噜……全家好像经过一种暴风雨的时期。晚餐之后,大家的身心都恢复清爽,小约翰便紧伏在母亲膝上,听他最喜欢的故事,母子两人都感觉快乐。贞安看见父亲现在口里正含着一支烟管,便同他谈论关于夏季出外游玩的事情。

如果快乐的艺术,仅限于短促时期的,便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艺术。小约翰正在很快乐地玩耍,替他的一队小兵筑俱乐部,突然一个大孩子走来戏弄他,拿去他的钉子,便使他不快乐了;贞安正在很快乐地预备她的功课,刚刚觉得勉强可以对付考试,忽然一个大学的知己好友跑来闲谈了半天,便使她不快乐了;父亲也很快乐地在他办公室里,但因为等一个未到的电报,悬着不安,再加上打鱼的时期尚未过之,先不能定夺往北方去,于是他不快乐了;母亲在街上买东西的时候,本来很快乐,但是在铺店里耽搁太久了,过路时走不通了,而且她遇着安太太开车路过,不叫她坐汽车回家,于是她便不快乐了。

我们如能在小事上懂得快乐的艺术,便可以作为许多大事的指导。我们精神上的烦恼,以及心理上的耗费,并非因为所遇困难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把情绪消耗于错处。工作时过于急躁是一种习惯;以镇静的态度而工作,又另是一种习惯。你不能用一种拳打脚踢的方法,把烦恼赶走,你必须习于镇静,从容工作,而后烦恼就会不攻而自退了。快乐没有一种标准的指南,除非你自己为你自己生活的前途创造一个。此种指南不是指路牌,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以规范前程。这是一种很不易捉摸的艺术,当你每次觉得要捉住时,却每次都让它逃跑了。成功也不能衡量你的快乐,有许多伟大的成功,却在快乐的艺术上完全失败。杂志上面所炫耀的大照片,以及所载的成功故事,很少能代表真实的情形。如果你知道实情,恐怕你也不想和他们调换地位了。

快乐是一种副产品,你的目的是为别种事,而同时你得到了快乐。如果你唯恐你不快乐,那么你便一定得不到快乐。快是你对于各种工作做得恰当的报酬,如你赚钱的工作、家庭里的工作、交友的工作,以及公民服务的工作等。先天可以使你对于快乐的艺术进行得很容易,或是很难。这是你个人的问题,你要使普通快乐的艺术去适合你特别的情形。何谓精神健康

一个人强壮,是因为他有强大有力的肌肉,或是他知道如何去锻炼肌肉上的气力;普通而论,大概是两者都齐备。强大的肌肉是先天的赋予,会运用肌肉是训练的结果,两者便造成强壮的躯干。

一个人可以有聪敏的心智,而很少去运用它,或者有较差的脑力,而能多运用之。他所得到的究竟有多少,便是由他天生的脑力及训练的程度两者的结果。肌肉远不如耳心智的复杂,但许多奇异的事情,肌肉也能做到,这样,肌肉的工作也变为很复杂了。

关于肌肉的工作,有气力、坚忍、精确、技艺,以及各种混合的能力。珠宝商、铁匠、外科医生,以及屠夫等,都是用肌肉工作的。不过他们因为是由不同的神经系所管束,所以做出不同的工作。一个木匠与一个细木工人,同是用差不多的工具做木工,前者却善做粗重有力的工作,后者却善做细而精确接木制形一类的器皿。一个漆匠与一个画油画的在心理运用上,双方相距不过若干里。

肌肉实远不如心智之复杂。体格训练可以帮助你发达肌肉的技能。心智训练可以指导你发达心灵的技巧工作效力便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心智的训练为心理的健康的一部分,便是现在所谓精神卫生。其实际目的即是使你得到精神的安适。

精神健康是由应用人类心灵去得到一种正当生活的结果。你的心灵之关系重大实远胜于智力,比聪敏或愚笨更重要,你的心灵较比运用脑力、对付情形、解决问题、拟订计划、决定办法按步实行等,都要重要。精神健康包括对于做的兴趣、上进、热忱、爱好,以及工作结果的质量。此外并包括平时工作时的心理态度、脾气、喜爱或厌恶,以及使你自己和他人快乐或忧愁的那种原动力。精神健康告诉你如何利用你的气力,如何防止缺欠,如何保持心理感情的调和,如何去防止疲劳,如何去发展你的特长,以及如何去待人接物。

精神健康是要懂得人类的天性。我们每个人共有的天性,以及你的特别性格,都与你的精神健康有关。大概而论,我们的消化作用是一样,然而同样的食物,对于某人是合宜的食物,但在另一人却是一种毒物。精神健康必须注意到人类特性的不同,男性和女性不同,小孩与成人不同,也有种族的不同,同种族内又有派别的不同。训练有时发扬这些不同之处,有时或加以遏制,有时使其自由发展,有时却阻塞其能为。不过我们在应用之前,须能充分了解。精神健康先给予了你一种使命。要知道如何创造及改良你的心理,便必须先明了你自己的心灵。

我们既然必须工作,而且要有工作,然后我们在生活上才有一种严肃的目标,和固定的职业,那么,我们在心理适应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要能适应工作。当工作合宜时,我们便可以做得很好,而能安然前进。能上进即是成功。但是你存往银行的进款,不能单独算为成功的表现。你在快乐上的收获,以及你所服务于别人的,也应当计算在内。你对于别人,对于你的家庭,以及对于社会,有何贡献呢?成功的人心灵上是安适的。常态

哈定(Harding)总统曾经写过一个字在地图上,或者也从口里说过,在先前是字典上少见的,而现在却不如此了。这便是“Normalcy”一字,已经代替“Nonnality”了。如果你失了健康,你便失了常态;如果你恢复了健康,你便恢复了常态。不过你生来的身体,必须本身是常态的。

但是关于心理的常态,是很难断定的,因为有些事情对于我为常态,却未必于你是常态。因为我们差不多在每件事上,都有小的差异,在许多事上有大的差异,所以常态是依差别之比较而定的,你我的呼吸和脉搏,依着你我的行动和感觉而彼此不同。然而在大多数的事上,大家都与普通的常态相差不远。

我们必须假定彼此是有差异的。不过我们对于各种差异,必须用一种常态来衡量之。你、我、汤姆、杰克和哈利,以及其他的人,在高度、力气、智力、交际才能、脾气、娱乐、兴趣、忍耐、野心、眼光,以及其他事物算在内,总免不了各有不同。在法庭上(假使我们中间有一个犯法的话),由专家的检验,声明我们都并未失常态。假使我们中间有一个做出一种不法的行为,而是我们其余的人所不会做或不懂的,那么,那人的常态便成为问题了,一个人在他的一生,总应当不失常态或健全——不一定是完美不缺,而是要有平衡。如果一百之中有九十九人都是完全相同,则可以说大家都是普通不失常态的人,仅带有少许差别。

常态应当顾到两方面,一为先天的体格,一为后天的情形。最好的方法能够不失常态是要生而为常态。天生而成之常态,在行为上亦必常态。

总而言之,假使你能在大体上及群众生活中,可以和其余的人一样,而且假定在先天及后天的情形上,没有多少大的差别,那么,你便是一个常态的人。

心理常态即是心理健全、心灵健康的人。但后天的情形则更进一层。不失常态的行为,必须依据年龄、种族、教育、社会情形、当代风俗等而断定。一个人在儿童时代有一种信仰和兴趣,两世纪前的人认为这是常态的,而在现代却认为变态。中国所认为常态的,在美国未必认为是常态。

常态是你心理的一切混合的表示。这便是你研究心理不能像看一张地图一样。没有一个人是一生完全常态的,即使有,像这样的人也就无价值无兴趣了。然而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必须由常态的人,在常态情形之下,用常态的方法,去应付人生常态的情形而完成之。什么是惧怕

惧怕在人类的行为上占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很值得详细研究一下。惧怕是许多复杂心理状态的一个混合名词。第一,惧怕是一种不安的感觉,含着恐吓的成分,例如失掉了别人扶助的感觉。你对于一个婴孩松了手,或使他跌倒时引起的一种所谓原始的惧怕。当你做噩梦时,梦见从高处跌下,惊醒后还觉得心跳,也是同类的情形。我们暂且可以把这种状态,叫做失惊的感觉。你每次由一个安静的状况变为一个惊扰的状况时,便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一种突然巨大的声音,一种未料到的接触或碰撞,由梦中突然惊醒,都能引起这种状态。

我们以为最普通所表示的惧怕行为是躲避、藏匿、逃跑等等。但是上述那些原始的惧怕,并没有什么这种行为的表现。凡是危害你的安全的事情,便会扰乱你的平静,使你发生惊恐的感觉,因而惧怕。在悬崖的边上行走,或从很高的地方往下望,或在薄冰上溜冰,时时刻刻都会使你存着惧怕之心,你恐怕跌下去,你看到屋顶上或旗杆上的工人时,也会同样的心悸,你不愿意想到这些事情。这种惧怕已离开婴孩的原始惧怕很远,然而仍旧是从这条渊源来的。

从心理的本质上而言,惧怕便进一层了。怕黑暗或怕孤独,是一种使人不安的情形。一个小孩在晚上要有灯和他的母亲陪伴着,才可使惧怕消灭。我们害病时或神经衰弱时,我们便更加胆小。有许多人对于这种怕危险的惧怕,尤其易于觉得。他必须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克服此种惧怕。另有些人走过下面有水或有路的铁桥,也必须鼓着很大的勇气。

再有一种惧怕便是回避不快的感觉。有许多人假如敢让一个毛虫在他们手腕上走,便可以算为英雄了。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惧怕这种无害的动物。有些人看见虱子或油虫爬,便会难过。这种惧怕的来源,一部分是由于嫌恶而来。你不会惧怕一个已经腐坏的苹果,但是你会回避苹果,正如你回避毛虫或油虫的心理一样——只不过,加上一点怕动的东西的心理。你也同样不愿意亲近冰冷的东西,去抚摸一条蛇也常常使你要突然的退缩。憎嫌的退避和抚摸的退避,便是惧怕的导线之一。怕老鼠恐怕更夹杂着一种怕害人的心理。

真正的惧怕含有恐怖的成分。此种惧怕是由于实际的情形。一个小孩怕关在动物园铁栅内大而野蛮的狮子,尤其是当狮子发吼的时候,此种恐怖是怕受伤害而痛苦。怕去见牙医却是一种真的恐怖,每每你想象着痛苦时,较比实际受痛苦时更惧怕些。只要想象着惧怕的时候,惧怕便永远无止境了。你怕强盗,你怕传染病,你怕鬼,你怕投资失败,无论什么事你都怕,甚至于坏的天气也怕(虽然没有危险),因为恐怕它有时妨碍你的舒服或计划,所以你不愿意它发生。你的整个的人生,是在惧怕与希望中生活着。

不过你最大的惧怕,尤其应当注意。你为你的名誉而恐惧,为你的考试而恐惧,为你已成功的爱情或战争而恐惧,为交朋友或赚钱而恐惧。从小至老整个的人生,便是冒险。惧怕穿过人的一生,造成我们复杂的心理。情绪之约束与放纵有一本心理学书上说,除非我们能抑制自己的冲动,否则我们便不能得到一种美满的生活。另一本心理学书却说,假使我们抑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神经系统便会发生毛病。究竟是哪一本书的话对呢?两本书的话我都不相信。气愤的读者

这位气愤的读者最后的断语,的确表示他的心境是适乎其中的。合乎道理的办法,是要不走极端,无论哪方,都要在理智范围之内。

放纵和抑制的冲突,在婴儿时期便开始了。自然的安排是以冲动为先。而冲动的后面安排着一种过于强大的推动力量,以致结果每每是破坏而无益。整个婴儿的组成,可以说是一大堆冲动,而成人便是一大堆习惯。

对于儿童特别的需要,便是天性过强的冲动,应当使之压下去。这种抑制开始应早,并且要常常实行。儿童的天性大都是容易惧怕,喜欢发怒,喜欢任性玩耍,爱击破物件,吵闹惹弄较小的儿童,别人说话时好反驳等等。这一切都是必须抑制的。

至于抑制的程序必须合乎理智。一个过于被抑制的小孩,总是惧怕刑罚。天真的乐趣都被剥夺,必致毫无生气,变为一个可怜的小动物。对于儿童这些动的精神,我们应当为他们准备着充分适当的出路。希望他们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外实行抑制,不是一种良好的方法,譬如叫他们呆坐得太久,都是不应当的。我们还应当给他们相当的时候,让他们去喊叫,去玩粗野的游戏,去做自己爱做的事,只要是在理智范围之内同时最要紧的。便是对于他们的弱点如惧怕、发怒、自私等,应当加以指导和批评,减少其试探。

抑制感情对于成人的规律,也与小孩无大差别。不过他们所要抑制的比较复杂些,而他们自制的能力也比较强些。假如你是一个性急的人,容易兴奋,容易发怒,你便应当设法抑制之,养成一种平和稳重的习惯。假如你每每对人粗暴、自傲、爱鄙视人,只为自己方便而不顾别人,或是当一件事感到棘手时,便爱含怒或抱怨或沉闷,或逃避,你便应当自己划出一种抑制的程度而实行之。

许多人心里都想问的问题,便是强烈的性欲冲动,是否应当抑制。关于这一点,以上所说的,也可应用于此。儿童有享受快乐自由玩耍生活的权利,青年人也有享受爱情生活的权利,不过两者都要在正当规律之内。从儿童时代到老年,一般普通人无不需要情感,需要为人所爱,也要爱别人——例如儿童的爱,父母的爱,友谊的爱,情人的爱等。缺乏情感的生活是不好的;很少人能够这样做到,并且也不应当这样。因为这种生活可以使人精神痛苦不舒服,神经错乱,与人的关系不相合,甚至造成一种变态的心境。过于抑制也是不好的,不论这种抑制是因社会习俗所强制的(这常常是有的);或是因为你自己的规律定得太严厉,不肯苟且;或是因为环境的阻碍剥夺了你情感的出路。

喂养猫犬的习惯,不但是为消遣,而且有时也是发泄感情的工具。“抚爱”是人类一种很大的需要。猫犬以及金丝雀、金鱼等,都是解除人类寂寞的工具。或许我们可以说,一个十分快乐的人,在人群中已经充分找到发泄情感的对象,因此不再需要什么小动物,不过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需要各种的出路,以发泄其各种的情感。儿童便是喜爱小动物的。

青年时期的情感最强烈,所以每每容易有放纵和过度的危险。冲动越强,抑制也越难。尽情地放纵或尽力地抑制,都有危险。快乐的途径便是在人生各时期中,自然的情感应当有适乎其中的出路。不然的话,各种渐集的闭塞情感,因抑制过甚,一旦崩溃,便如沸泉一般,造成不幸的结局。

我们的情感是需要出路的,至于出路的选择适当与否,便要看我们的智慧如何。各种情感的发泄,不能详细确定,有些是应当减少,而有些是应当扩充的。最大的问题,是对于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情绪,以及人生基础的情绪,应当如何节制。节制便是抑制和松弛,收束和放松;至于何时应当收束,何时应当放松,却在乎你自己决定了。情绪中的力量

你有储存什么吗?恐怕你的汽车是有储存的汽油的,但是关于你其他生活进行上必需的东西呢?比如你的精力有储存吗?

储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单是要为平常的需要,如营养良好,睡眠充足,工作优良等,并且还要储存格外的精力,以备不时之需。

自然的组织对于动物来说,已经预备了这种储存的气力,这便是常人所谓的“重振”。当你做事已经感到筋疲力尽时,但是你咬紧你的牙根,继续干下去,不久你便又觉得似乎得到一种新的力气了,这便是你已经动用了你储存的精力。你可以在实验室的测量疲倦器上证明出来这种“重振”。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自然的安排,预备了一种储存力量。

储存是预备对付偶然发生事件的策略,情绪便是如此的,情绪可以激发储存的力量。一个小心的人,总是谨慎敏捷,注意着自己所走的路;然而我们在升降机和地道里的时候还是需要“当心”的牌子。假如发生了真的危险,你的惧怕心便使你警惕,惧怕可以激发你的储存力。房子失火时,人可以从里面逃出来,荷着重负,还要爬墙,这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却不是他们能力所能做到的。快乐狂欢也是能激动人类储存力的。看打球的观众和助威队便是鼓动这些选手去激动他们的储存气力,尤其是当胜负不分的时候,更为兴奋。一个赛跑家,如果他平日能很好地管束自己的储存力气,常常最后一刹那间的胜利是归他的。

在平日我们不大用储存力不过任其存留而已。一个丝袜织造厂的广告上说:“小姐们,多备几双吧!免得破了着慌!”自然的奥妙,为我们准备了一种安妥的余力;这种安妥,正如我们的房屋所需要的一样,我们不会使桥梁所负的重量,刚刚是桥梁所能承受的。聪明的人在气力尚未崩溃之前便会停止,他不会用他最后储存的一点力气。在崩溃未来到之前,你对于你的工作能力应当有一种储存。放假便是一种方法,使你的精力可以多加一分积蓄。此外如骑马、玩耍、整理忘掉的工作等,也有同样的功效。

从大体上说来,我们必须应用得当,保持在相当的速度限制之内,留心我们精力的容量。但是遇着意外之事发生时,我们便可破除平日的习惯,而任情绪奔驰。假如我们平日能养成一种储存精力的习惯,我们便能应付意外的事情。在某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能推动我们的精力到极端。譬如对于某事特别的努力,要想出一种新思想,或是要加入某种竞争,交涉某事等。有些时候,你简直不能停止,或考虑,或放松一下,在这种时候,一切都有赖于你已经预备好的储存力气;因为当一件意外之事发生时,你头脑所计划的行动,便是由你储存的力量得来的。假如世上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进步便不会快了。

我们的情绪也是如此。有些重要的关头,如战争的时候,我们必须激励人民的情感。我们平日所隐藏的发怒精力,这个时候便是最得用的时候;这种危机激动了人民正当的愤怒,使一群有用的人民起来,为他们的国家发泄平日所储藏的精力。大地震或失火时,由惧怕和抵抗危险的动机,也足以唤起人类储存的精力来斗争。一个人或国家能够知道储存精力,并能应用得当,是受别人或别国敬仰的。如何制止你的怒气

斯达登教授(Prof. Stratton),把怒气当成一种人类天性的表现,专门加以研究,正如其他心理学家研究天才学或犯罪学一样。他对于发怒的劝诫,我们可以挑选以下几条以为规律:

第一,节省你的怒气。因为怒气是你内部的一种储存力,为意外发生之事而用的。你去求助于怒气,便是因为所发生的事情太大了,你平日的能力不够对付。所以将怒气用在琐碎事上,便是浪费了。

第二,当你疲倦、饥饿、遇了不如意、年龄将老的时候,要提防准备去抵抗那种一触即发的怒气,要想到别人也有这种同样的弱点,尤其儿童是如此。这便是家庭不睦的起因。我们应当对此特别留意。我们要防止发怒如同防止触电一样。常保持温和的态度和平静的空气,是有益处的。对于自己或别人发怒的信号,要有保持镇静的习惯。制止这种怒气,最好是在未发怒之前。先默念十下。粗野的言语,如果不假思索一下,随意冲口而出,便每易养成发怒的习惯。不过诅咒有时可用为一种安全塞。狗吠比狗咬还要厉害。

第三,对于某件事发怒到一种适当的程度时,便应当停止。如果你叫别人走开,你便应当自己先让位。如果事情已经了结,便应当迅速恢复原状。不可让自己不断地回想或刺激,事情过去了,便应当赶快忘记。

第四,最适当的愤怒,是一种完全客观的愤怒,是你因为觉得对不起别人,于是感觉愤怒。但是所谓别人也可包括你自己,你也是和其余的人一起计算在内的。不过这不是普通易受试探的愤怒,这种愤怒是应当保留为有价值的事而发的,它可为公或为私而用,可以使生命增加热忱,奋勉增加热力,因其以理智的动机,为一种有价值的目的,个人的目的也可包括在内。但是你的愤怒必须公平正直并且是好意的。

第五,切记你的发怒是可以引起别人的发怒的,发怒是一件冒险的事,发怒可以离间关系。它的悲惨的结果,便是破坏友谊和同情,而友谊和同情可以防止愤怒。发怒与成见是同类的东西,便是不公平的判断公正和同情的习惯,可以增加平和与理智的态度,是一种控制怒气的力量。

这几条谨诫发怒的规律都是关于个人发怒的,因为这对于大多数的人是一个很重大很实际的问题。重大的冲突和有组织的冲突也是同一心理的。你对于公众或商业关系的态度与感觉如何,可以从你应付私人事件的态度与感觉上看出来。发怒是个人的害物,是公众的危险。在相当的范围之内,发怒也还是有它的好处。要保持这种范围,是要我们态度和善,合乎理智,随时警醒,这才可有平静无事的代价。斯达登教授建议,假如我们能用一个簿子,记载发怒的日记,把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事实都写下来,后来看了一定会觉得自惭或是好笑,因为都是为些小事;这样以后你发怒的次数一定要少些,而且有价值些。不过这一种克制怒气的规律,总是有很大的用处的。

发怒是一种耗费精力的情绪,与畏惧恰恰相反,因为畏惧来得很慢,在未发泄之前潜伏得很久,而愤怒来得突然,如迅雷闪电,而平静得也很快。不过暂时的情绪,因为反复思维,又可变为情操(Sentiments),又存于心中,由此而发生怨恨。怀恨便是发怒冲突后所留的余痕。怨恨可由传统而继承下去,好像封建思想一样。成见是一种变形的愤怒。如果这种感觉一旦爆发,可以引起群众的暴动。人类应当习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去唤起愤怒的危机。各人如能在私事上有克制怒气的能力,则不会一时神经发作,去参加群众的暴动。暴动的行为,是由于一般人平时不约束自己。“盛在瓶里的光辉”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可算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了。用时髦的话来说:“他把美国的心理学放到地图上了。”二十五年前,他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记得我读过一本小说,当作者将女主角人格的美好和兴趣描写完后,然后总括起来说,她的可爱的地方,便是在无论何人看见她之后,总会感觉得她好像是‘盛在瓶里的光辉’。盛在瓶里的光辉,实际上也是我们美国人的一种理想,甚至一个年少女郎的性格也是如此!”

他又引证了一个苏格兰的著名精神病专家的一段评论:“你们美国人太喜欢把意思表现在脸上了。你们好像一大队军队,一切后备军也都同时行动。英国人的面貌比较迟钝,但是他们似乎有一种较好的生活计划。他们似乎储存了许多精力,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淡然的态度,这种能力积蓄未用的表现,我以为是我们英国人民最稳妥的屏障。另外,我对于你们美国人的感想,觉得你们给予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你们应当设法将你们的色彩调得清淡一点。你们实在是表现得太露骨了,你们对于日常中普通的小事,耗费得太过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