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就灵 经络通补养生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1:33:04

点击下载

作者:《书立方·养生馆》编委会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用就灵 经络通补养生法

一用就灵 经络通补养生法试读:

第一章 经络是人体的天然补药

什么是经络

“经”,即“径”,意思是“纵线”,有路径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四大类,其名称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经脉图示

其中六条阴经连接六脏,六条阳经连接六腑,并分别与各自相表里的脏或腑相互联系。阴经分布在身体内侧或腹面,阳经分布在身体外侧或背面。十二经脉将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周流全身,使人体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不断地得到营养供应,从而维持身体各种功能活动正常进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这8条经脉“别道奇行”,但不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相表里的经脉络属。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都有固定的穴位,与十二经脉一起合称为“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正经的络脉从本经发出,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的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阴经。脾之大络散布胸胁,任脉的络脉散布腹部,督脉的络脉联络足太阳经。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合、入、出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的分支。十二经别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经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经筋的作用是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而划分的,是居于人体最外层的卫外屏障。

经络能“决生死,处百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指出经络与健康的重要关系:“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经络不能畅通,则会使身体机能衰弱或亢奋、阴阳不调而形成亚健康;经络长期不畅,则会使人百病丛生;经络严重堵塞,则会使人死亡。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疼痛点时,则说明此处的经络存在不通畅的现象,而身体患有疾病的患者,其与患病部位相对应的经络上,也会有穴位产生强烈痛感,按摩这些有痛感的穴位,使经络恢复畅通,疾病也会得到缓解与治疗。

因此,经络畅通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养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维护经络的畅通。

什么原因导致经络不畅

造成经络气血不畅或不足的原因有多种,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所谓外因,是指寒冷、湿气、季节变换、天气变化等随时变化着的自然环境因素。所谓内因,是指人自身的感情、情绪变化,即所谓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这些外因或内因,使人体经络气血滞留,导致内脏或体内其他组织异常,从而出现各种症状。

打通经络最健康

保持和维护经络的健康有多种方法。中医养生中的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运动养生、房事养生等皆可以有效保持和维护经络的健康。

对于经络不畅的恢复,虽然中医养生法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中医对于病理性质的经络不畅,则主要使用针灸疗法与草药疗法。

此外,中医养生术中历史悠久的经络按摩法、经络拳养生法和健身操养生法,对保持、维护、恢复经络健康有着神奇的功效。

传统中医学特别强调经络穴位的重要性。经络是人体气血流行的通道,它内连于脏腑,外达于四肢,是内在脏腑与外在四肢穴位的联系通道。人体不适多由经络气血不畅或不足引起,可通过按摩的方法刺激外在的穴位,激发经络的经气,并通过经气运行将这种信息传达到内脏,从而对内脏产生调整作用。

按摩穴位时的酸、麻、胀、痛等感觉可沿着经络传导到病变的部位,传统称为“得气”,现在称为“循经感传”。按摩时若出现循经感传,气血通畅,则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当然,没有循经感传并不意味着没有效果,这要看各人的体质情况。身体敏感程度不同,其“得气”的感觉是不同的。但只要刺激经络穴位,都会产生一定的调整作用。因此,按摩时找准经络穴位,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弄懂穴位让经络养生事半功倍

当外邪侵袭人体或人体内部功能不协调时,人体体表就会出现疼痛、酸困的点或线,这些线就是所谓的“经络”,而这些疾病的反应点就是“穴位”。经络与天地相合,经穴的数量也与一年365天相配,因此,全身共有365个经穴。

穴位分类

中医中的穴位根据其位置和特点,分为以下几种:

经穴:指在经络上的穴位,有固定的标志性位置和公认的针对性功效。

经外奇穴:指那些没有列入经络的经验穴位,也有一些标志性的位置。

阿是穴:指那些没有名称和位置的压痛点,根据不同个体、不同身体情况而定,没有固定位置,是需要通过触压而产生酸困、胀痛反应的随机点。

怎样找准穴位

根据身体标志定位

身体标志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固定标志是指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乳头、肚脐等。如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三阴交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处。

活动标志是指各部的关节,肌肉,皮肤在人活动时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如微张口时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呈凹陷状处为听宫所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按凹陷处即颊车。“骨度”折量定位

以身体的某个部位及线条作为简单的度量参考。如两乳头之间的距离约为8寸,心窝到肚脐约为8寸,肚脐到耻骨约为5寸。

利用手指度量定位

中医学对穴位位置的表述,通常都是以身体标志为参照基准,提供穴位与此标志的关系。如: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处。按摩时可以用手指作为度量尺寸工具来寻找穴位,这被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二章 养好十四大经络,通补全身

养生必知的拳打经络法

拳打经络,主要是针对某条或数条经络或某个区域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拳打法、掌拍法、擦法、摩腹、捏脊等。这类手法不强调针对某一个点,而是针对一条线或者一个面进行操作,这类手法统称为拳打经络法。拳打法在民间应用广泛,每当人们感到疼痛时,大都会出于自然地用拳头捶几下疼痛部位,并且拳打的力度容易把握,是介于拍、擦、抹等轻手法与捏、拿等重手法之间的手法,又能基本代表此类手法的操作特点,故而选用该名来命名此类手法。

摩法

运用手指指腹或手掌等着力,轻按于身体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反复进行环形摩擦,使之产生轻松舒适之感。摩法主要有指摩法和掌摩法,其中常用掌摩法,又称“摩腹”。

拳打法

双手或者单手自然握拳,虚掌实握,用拳捶打被施术者的治疗部位。拳打时,虽拳头与身体的接触面在皮肤表面,但要使发出的力量透过皮肤作用于肌肉层。该法有舒经通络、宣通气血、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

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着于施术部位,掌指关节略屈曲,通过前臂的旋转带动腕关节的屈伸,使手背小指侧在施术部位连续不断地来回动。该法具有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

掌按法

掌按法是用手掌着力,垂直向下按于患者肢体或穴位之上,使其产生温润柔和、轻松舒适之感,是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痉挛、镇静止痛、消肿消炎作用的手法。

掌揉法

按摩者以手掌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之上,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反复交替,作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该法具有活血化瘀、放松肌肉、缓解痉挛的作用。

运法

按摩者以拇指或食、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行推动的手法,有调和营卫、散风祛寒的作用。

捣法

捣法是运用中指尖或指间关节突着力,反复快速而有节奏地叩击捣动的手法,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拿法

拿法是以拇指掌面与其余四指掌面对合呈钳形,以掌指关节的屈伸所产生的力将肌肉提起的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擦法

擦法是运用手掌掌面或手掌大、小鱼际着力,按于患者肢体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沿直线快速进行往返擦动皮肤的手法。

搓法

按摩者以两手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同时上下往返移动。本法有理肌筋、调和气血的作用。

捏法

捏法是运用双手或单手,以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或与食指中节桡侧相对着力,夹持于治疗部位的肌肉上,合力将其捏起,边捏边向前移动的手法。其包括三指捏法、二指捏法。

三指捏法:以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着力,食、中两指在前,以三指捏拿皮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二指捏法:以拇指指腹与食指中节桡侧相对着力,拇指在前,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推法

推法是运用手指、手掌按于患者肢体的治疗部位上,向前或向两侧用力推的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和血、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

掌拍法

掌拍法是指双手或单手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用虚掌着力,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者体表的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

抹法

抹法是运用手指或手掌着力,在治疗部位上,作上下或左右的单方向反复抹动的手法,具有调和营卫、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的作用。

手太阴肺经是肺脏健康的晴雨表

循行路线

手太阴肺经,从胃部(中焦)开始,向下与大肠联络,再从大肠回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膈肌,入肺脏。再从肺脏上行至喉咙部横出,走到腋窝下面,向下沿上臂的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向下到肘弯中,沿着前臂的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内侧边,从腕后(寸口处)到大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延伸至大拇指桡侧的末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从腕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分出,向手背面到食指桡侧的外端,经气在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

拳打经络

肺经的开穴时间是3:00~5:00,肺为阳中之阴,此时夜晚的阴气逐渐淡去,白天的阳气慢慢生长,当阳气完全战胜了阴气的时候,人就醒来了,天也亮了,肺就处在这个由阴转阳的转换之机,对于人一天的正常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时候我们的身体正处在熟睡状态,可以选择在刚刚醒来时,或者早晚各做一次拳打肺经,来保健我们的肺脏。肺经走行在臂部内侧的上缘,对其施以摩、擦、推、拍打等手法都可以,本节我们选择对肺经进行摩法操作为例来讲解操作手法:◆手太阴肺经

端坐位,一手臂自然地放于桌上,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微屈,另一手沿着肺经走行——手臂内侧上缘,作往返的摩法操作,左右交替,反复操作8~10分钟。

该经从心走向手迎着经络的方向施术是补,逆着经络的方向施术是泻,因此从手指向肩臂方向进行操作可以泻肺火,比如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肩臂向手指方向进行操作可以补肺气,如身体容易乏力、肺活量不足等可采用补法进行操作。

摩法操作简单,被操作部位感觉舒适,起热较快,以该经线微微发热或经线上皮肤颜色微微泛红为度,达到这个度说明已经调动了肺经的活力,起到了活跃肺经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得气”。在施用摩法操作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仔细体会身体的反应。

本手法不仅能够起到保健肺脏的作用,长期坚持,对于肺经线上的一些不适,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经线上不适的部位可以着重操作,或者适当地延长操作时间。

重点穴位介绍

鱼际穴:位于第1掌骨掌侧中点,赤白肉际肌肉隆起状若鱼形,所以称为鱼际,又称板门,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清肺热、利咽喉的效果很好;最奇特的是它能治小儿疳积,按揉、点刺放血均可。如果小儿不爱吃饭,身体消瘦,不妨一试。

太渊穴:太,大也;渊,深也。穴当寸口,脉气深入留注所会之处,博大而深,通于百脉,犹水流浚汇也,因此得名太渊。此穴为肺经原穴,调理肺气、止咳化痰、补气效果极佳。如果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就常点揉此穴吧。

中府穴:两手叉腰立正,在锁骨外侧下方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即云门穴。乳头在第4肋间隙,向上3肋即第1肋间隙。云门穴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中府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可调理肺气、治疗喘咳,可用来检测肺是否出现疾病。按摩此穴可治疗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肩背疼痛,也可治疗青春痘与脱发。

手阳明大肠经是肺和皮肤的守护神

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桡侧起始,沿着食指桡侧上缘,从合谷两骨之间,上入走向两筋之间,沿前臂的桡侧上缘,进入桡侧外面,再沿上臂的外侧前面,走向肩关节的前上方,在肩背部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秉风穴交汇后,向上出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督脉的大椎穴交会,再向锁骨上窝(缺盆)直入,向下和肺脏联络,又通过横膈,同属于大肠。该经的分支,从锁骨窝向上到颈部,通过面颊,入下牙床中,再回转来,环绕口唇,经过足阳明经在口角两旁的地仓穴,向上交叉相会于鼻唇沟中的人中穴。左边经脉走向右,右边经脉走向左,向上挟鼻孔旁,与足阳明胃经相续接。

拳打经络

大肠经的开穴时间是5:00~7:00,这就是人一到这个时间就会上厕所排大便的原因。此时大肠经气血最为充足,推动有力,身体排除了前一天积攒在体内的糟粕,便可轻松地开始新的一天。对大肠经进行诸如拳打、掌拍、推、拿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操作时,最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具体操作手法,可以根据操作部位以及个人喜好灵活选用,这里以掌拍法为例进行介绍:◆手阳明大肠经

手臂自然弯曲放于胸前,掌心向胸,另一手以手掌沿着阳明经走行线——臂部外侧面上缘到肩部,实施掌拍,往返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反复操作8~10分钟,每天5:00~7:00操作一次,或者早晚各一次。

该经从手走向头,按照从手指向肩臂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反之为泻法。在该经上的操作大多用泻法,因为阳明多气多血,气与血俱足,容易化火伤津而导致便秘,采用泻法操作可以去除该经之火气,达到润肠通便、排毒的功效。有时也可用补法操作,比如拉肚子,是由于大肠难以收摄所致,采用补法操作可以帮助大肠止泻。

使用掌拍法进行操作时,拍至经线上皮肤发热或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此便为大肠经“得气”的迹象。在颈、面部的经线上进行操作时手法宜轻。操作时,要排除杂念,用心体会大肠经线上的感觉。

在经线上不舒适的部位应进行着重操作,并适当延长在该部位的操作时间。每天早起拍一拍,不但保健大肠,还能有效缓解大肠经线上的一些尚未察觉的病灶。

重点穴位介绍

商阳穴:位于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一下就可以找到。它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经常按揉可以调节便秘。对晕倒的人掐按此穴则有复苏之效。

三间穴:承担大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作用,是大肠经的俞穴,位于食指近拇指侧根部,第2掌指关节后。此穴最大的特点就是位置好找,按摩方便,随时都可以操作。此穴有消炎、止痛、抗过敏的功效,可作为日常的保健穴,常揉多按,效果甚佳。

合谷穴:别名虎口,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为强壮穴、止痛穴、急救穴,有养阳、生津、通腑、退热、消炎、健脾胃等作用。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如治疗痔疮发作、缓解下齿痛、救治晕厥等。所以我们说它是大肠经送给人体最好的礼物。尽管按压合谷穴的好处很多,但是需要注意,孕妇不宜按摩合谷穴,更不要针灸,医药文献记载针刺合谷穴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阳溪穴:翘起拇指,拇指根与背腕之间有一凹陷,凹陷处即为此穴。此穴最善缓解头痛及眼痛酸胀,但若用按摩法,一定要闭目,掐按一分钟才能有效。此穴名为阳溪,意指阳气像溪水般周流不止,所以此穴最善通经活络。经常按摩,如配合金鸡独立,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和高烧不退等。

温溜穴: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常按摩可补阳气,使人感觉温暖。长痘痘的人可以揉此穴,效果很好。

曲池穴:此穴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是大肠经合穴,位于肘横纹端点处,有降血压、治疗皮肤病及通便的作用。大肠经和肺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若肺机能不好,皮肤就会苍白干燥、失去光泽。按揉此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排除毒素。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在唇沟中。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迎香穴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也可改善症状。此穴还有通鼻窍、治鼻炎、预防感冒的作用。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的仓廪之官

循行路线

足阳明胃经起于眶下缘(承泣穴),至嘴角,沿耳前上行至前额角(头维穴),延颊下行至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至腹正中线旁开3寸,再至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拳打经络

胃经的开穴时间是7:00~9:00,这就是人们吃早餐大都选在这个时间段的原因。此时胃中气血充盈,胃的有力蠕动会造成强烈的饥饿感。胃不好的人,应选择在这个时间段,用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对胃经进行保健操作。手法可根据操作部位和个人喜好可以灵活选用,我们以推法为例来介绍对胃经的保健:

坐位屈膝,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双手分别放于胃经的两条走行线上,做上下往返推法数遍,每次操作8~10分钟。

胃经的走行方向是从头走向足,顺着胃经的走向进行操作为补法,反之为泻法。补法适用于胃气虚的人,如饮食量少、食后胃中不适明显等;泻法适用于胃气实的人,如饭量较大,饭前胃中不舒服比较明显等。另外,腹胀时,着重对腹部胃经作向下的推法,有助于排出胃肠内的废气;腹泻时,在腹部胃经上作向上的推法以止泻。◆足阳明胃经

对胃经做推法操作时,以胃经经线上的皮肤微红或者胃经经线上有热感为度,即为胃经“得气”。

推时,注意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小,力量不能渗透入经络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力度过大,容易造成不适。操作时,可以着重在不舒服的部位或者疼痛部位进行操作,适当增加力度或者延长操作时间。

重点穴位介绍

四白穴:在眼眶下面的凹陷处,即当你向前平视的时候,沿着瞳孔所在直线向下找,在眼眶下缘稍下方能感觉到一个凹陷,这就是四白穴。小时候做眼保健操时,第三节就是按揉四白穴。所以这个穴位的第一个疗效就是治疗眼疾,对近视眼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眼袋、黑眼圈也有特效,有这些烦恼的人不妨按按这里。另外,我们也叫四白穴为“美白穴”或者“养颜穴”,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它可以消除眼部的皱纹,美白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天枢穴:在肚脐旁边2寸,两边各有一穴,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在内或外邪侵犯,在相应的募穴上都会有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可以根据这些反应来诊断和自我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从解剖学上来讲,天枢穴所在的位置对应的刚好是肠道,所以点揉天枢穴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

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郄穴就是治疗急症的穴位。突然胃疼、胃抽筋或痉挛,按摩此穴会非常有效。这个穴位在膝盖上2寸,两个大拇指合在一起在胃经处上下左右按按,最敏感的地方就是此穴。

足三里穴:在膝眼下3寸向外旁开1横指,为胃经气血在此形成的气血场,能燥湿运脾、生发胃气,是历代医家赞誉最多的人体大穴,被奉为长寿第一要穴。此穴功用很多,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首选。若能适时点揉,会有即时缓解胃病之效。足三里还是个“消气穴”,消的是胃肠的浊气。许多人肚子整天都胀胀的,那就常揉足三里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刺激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糖;对胃下垂的患者来说,按揉足三里也有升提之效。另外,肌肉萎缩、痛风、高血脂、醉酒等都是它的适应症,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疗效更佳。所以民间有谚:“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以说足三里是胃经最得力的干将。

丰隆穴:此穴疗效显著,我们常把它叫做“化痰穴”,凡嗓子有痰咳不出的人,点按此穴,立即就会喉咙清爽。只是此穴位置不太好找,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侧两横指。丰隆,就是丰满隆起的意思,所以此处的肌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就对了。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自己就会浮出水面,不用担心找不到。

承泣穴:瞳孔正下,眼球、眼眶下缘间凹陷处。能有效消除眼睛疲劳,改善视力,减轻头昏眼花症状;可治疗眼睛酸痛流泪、夜盲症、眼睛充血,也能消除眼袋、淡化黑眼圈,治疗口眼歪斜及面肌痉挛。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

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末端,沿其内侧足背侧和足掌侧的交界处走行,在第一跖趾关节突起的后面,向上到内踝前面,继续上行遇小腿后,沿着胫骨的后缘,胫骨上八寸,交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面,上行至膝关节的内侧至大腿前面,向上到腹部深入,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关元、下脘等穴,统属于脾脏,联络于胃,向上通过横膈,行于食管的两旁,经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连于舌根,散布于舌下。它的分支,从胃部分出,通过横膈,脉气注入心脏。

拳打经络

脾经的开穴时间是21:00~23:00,此时全身的气血津液开始灌注于脾经,脾经的功能达到了一天中最强的时候,此时沿着脾经走行线做一些拳打经络类的手法,不但能增强脾脏的功能,还能对脾经络线上的不适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根据操作部位和个人喜好选择方便的手法进行操作,我们以摩法为例给大家介绍:

坐位屈膝(可以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位,对脾经进行摩法操作时,胸腹部的脾经走行线,用同侧的手掌进行摩法操作,腿部的脾经走行线以对侧手掌进行操作,沿着经脉线,往返反复操作,一般每次8~10分钟。◆足太阴脾经

脾经从足走腹胸,故从足部向腹胸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适用于经常腹泻、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脏器下垂等脾虚证;从胸腹部向足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泻法,适用于便秘、腹痛、腹胀等脾实证。

在对脾经进行摩法操作时,以脾经经脉线上的皮肤微发红或微热,即以脾经“得气”为度。

在进行摩法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用身体发力,通过手掌作用于被操作部位,使力量渗透入肌肉层。对经线上不舒适的部位进行着重操作,并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

重点穴位介绍

隐白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为脾经的井穴,能健脾和胃、益气统血、安神定志。这是一个止血要穴,对鼻出血、妇女月经不调、月经崩漏很有疗效。一些人因为失血过多而出现的心烦多梦,甚至昏厥,可以点按此穴,进行医治。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在第1趾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和胃,理气化湿。因此,按摩太白穴对胃痛、食欲不佳、腹胀都颇具疗效。现代人工作繁忙,难免会患上胃病,经常按揉太白穴就可以防治。另外,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

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八脉交汇穴之一,与心相通。此穴功能非常强大,能通气、活血、化瘀,还可以加强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无论是妇科血病,还是消化不良,揉揉它,很快就会好。公孙穴可以有效防治胃酸过多,降低饥饿感,想减肥但难耐饥饿的人可以经常按摩此穴。

商丘穴:位于内踝下方凹陷处,能健脾化湿,理气活络。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每天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这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无论妇科问题是发生在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通过按摩三阴交穴来治疗。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有文献记载,三阴交与合谷穴合用会导致堕胎,因此怀孕的女性不宜按摩这些穴位。

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就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的消化,营养没被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这些肠胃消化问题。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也很有疗效。

血海穴:此穴专治皮肤瘙痒问题,调节血液循环。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所以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痒。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有出血、贫血、淤血者都可以按摩此穴。

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按揉地机穴来防治。

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很好。

大包穴:此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大包”可以理解成大包大揽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按摩大包穴都能治疗,此穴是治疗急性扭伤的要穴。

府舍穴:脐与耻骨之间是5寸,乳头距前正中线是4寸,此穴在乳头直下方,脐下4寸,耻骨上1寸。对便秘、腹胀、腹部有硬结、腹痛、疝气有效。

大横穴:仰卧,伸直膝盖,上身稍往前用力抬起,心窝至脐附近会出现左右2条纵行的肌肉。肌肉的外缘线相当于通过腹部的脾经经络,府舍、腹结、大横、腹哀就位于该肌肉外缘,大横平肚脐,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痛、急慢性腹泻,也可用于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病。

手少阴心经是百病祛根的主宰者

循行路线

手少阴心经的经脉,起始于心中,出于心脏周围血管等组织(心系),向下通过膈肌,与小肠相联络。它的分支,从心系分出,上行于食管旁边,联系与眼球的周围组织(中医称为“目系”)。另一条支脉,从心系直上肺脏,然后向下直出于腋窝下面,沿上臂内侧后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下行于肘的内后方,沿前臂内侧后边,到达腕关节尺侧豌豆骨突起处(锐骨骨端),入手掌靠近小指的一侧,沿小指的内侧到指甲末端。

拳打经络

心经的穴位在11:00~13:00开穴,此时是一天中阳光最为充足的时候,故而也是全身气血流通最为顺畅的时候,按照一日分为四时,此时是一日中的夏季,夏季属心。此时对心经施用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可以促进心经气血津液的运行,对于一些心脏疾病能收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心经的走行线是从腋窝顶点沿着臂部内侧的后缘走向小指内侧,在该经线上进行拍打、抹、擦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操作时,根据部位以及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手法,以感觉舒适为度。下面以拿法为例进行介绍:◆手少阴心经

端坐位,一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另一只手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对心经走行线——手臂内侧的后缘,作往返的拿法操作,左右交替,反复操作8~10分钟。

该经从胸走手,故而从腋窝向手指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主要适用于心气虚的患者,比如心悸、怔忡、动则气喘且喘息微弱,有时伴有胸痛隐隐等;从手指向腋窝的方向进行操作为泻法,主要适用于心气实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胸闷气喘且喘息气粗、胸痛较剧烈等。

拿法的力度要得当,以舒适或微有痛感而能忍受为度,拿至心经经线上的肌肉明显变软或微微发热为度,此为“得气”。在施用拿法时,要保持心无杂念,最好能够闭眼操作——闭目以养神,以达到心身通调的效果。

进行拿法操作时,若发现某些部位的酸麻胀痛感较其他部位明显,可以加重力度或者延长在该部位施用手法的时间。痛点多是病灶点,是疾病在经脉线的反应点,对痛点进行手法操作,不但能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还能使该经的虚实归于平衡,还你一个强壮有力的心脏!

重点穴位介绍

极泉穴:位于上臂外展,腋窝正中,脉搏跳动处。此穴能宽胸宁神,治疗心悸气短,还能为心经传输血液。如果一个人突然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可以按摩极泉穴,血液会迅速地供给心脏,症状会立刻好转。另外,此穴还是针刺麻醉要穴。

少海穴:屈肘,在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取穴,是心经的合穴,即少海穴。此穴能运化心血,宁心安神,治疗心神疾病,还与肾相通,是一个调节心肾的重要穴位。

灵道穴:腕横纹上1.5寸,能宽胸理气,降浊升清,宁心安神。按摩此穴有防心脏早搏,辅助治疗慢性心脏病的作用;还能平静心神,治疗心跳过速。

通里穴:腕横纹上1寸,心经络穴,能沟通心肾,开窍利咽。语言不利的人可尝试按摩此穴。

阴郄穴:腕横纹上0.5寸,心经郄穴,能生发心气,宁心潜阳,凉血安神,是治疗吐血的特效穴。心烦急躁的人常按此穴,可预防脑出血。

手太阳小肠经是泌别清浊的受盛之官

循行路线

手太阳小肠经脉,起于小指外侧末端,沿掌侧和背侧交接线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中间,向上沿尺骨边缘,到肘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向上沿上臂外侧,到肩关节后面,绕行于肩胛上、下窝,在肩上与足太阳经交会于附分穴、大杼穴,并与督脉的大椎穴相交会,再向前进入锁骨窝中,入胸腔与心脏联络,沿食管过横膈,到达胃部,和任脉交会于上脘、中脘,统属于小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经过颈部到达面颊,至外眼角,再向后进入耳中。它的另一条支脉,从面颊部分出,斜向眼眶下缘,到达鼻根部的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于睛明穴,同时横斜布于颧骨部。

拳打经络

小肠经的开穴时间是13:00~15:00,此时,小肠经内的气血津液最为充足,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处在一天中最强的时候。选择这个时间段对小肠经施以拳打、掌拍、推、擦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是保健小肠经和小肠的最佳时期。小肠经经络走行是:沿着手臂外侧面后缘走行,在肩后部曲折蜿蜒后上颈面部。对小肠经的操作手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灵活选用,主要目的是方便操作,且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以捏法为例来介绍对小肠经的手法操作:◆手太阳小肠经

端坐位,手臂弯曲放于胸前,掌心向胸,另一手用捏法沿着小肠经——手臂外侧后缘进行往返操作,双手交替进行,每次反复操作8~10分钟,13:00~15:00操作一次。

对小肠经进行操作时,从手向臂部的操作为补法,适用于小肠经气虚证,如耳鸣如蝉、牙齿隐隐作痛、眼睛干涩等,这些症状为小肠经气虚,小肠津液不能濡养头面部器官所致;反之,从臂部向手的操作方向为泻法,适用于小肠经气实证,如耳内暴鸣、咽喉疼痛难忍等,这些症状为小肠经气实,经火上炎所致。

对小肠经的捏法操作,要注意“得气”的感觉,捏时,要排除一切干扰,心无杂念,细心体会小肠经上的感觉。通常以小肠经上的肌肉变得松软,或者经线上有热感为度。

在操作过程中,对于疼痛不适的部位可加强操作力度,以稍感疼痛而能忍受为佳,并可以适当延长操作时间。在肩背部的经线不方便自己操作,可请他人代劳或用按摩锤进行锤打。由于其杠杆作用的原理,按摩锤是一种既省力又容易达到所需力度的有效方法,用按摩锤进行敲打时以微有疼痛感但容易忍受为佳。长期坚持对小肠经的保健操作,让你轻松拥有健康的消化吸收功能。

重点穴位介绍

少泽穴: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为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这个穴位能清心泻热,治疗咽喉疼、牙龈肿痛,只要放出一滴血,就会立刻见效。经常按摩还可以保健乳房。

后溪穴:在手掌小指侧,微握拳,在小指近手掌那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手的外侧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不仅是小肠经的腧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与督脉相通,能解表清热,通阳舒筋。此穴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肩膀痛,是颈肩痛的首选穴。落枕时揉按此穴止痛效果明显。此穴还是治疗急性腰扭伤和肘臂痉挛的特效穴。

养老穴:取穴时以掌心对着自己的胸部,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缘中,小臂内旋则找到这个穴位,为小肠经“郄穴”。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就是能让老年人强身保健的穴位。常按揉对老年人的眼花耳聋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还可蓄元气、调精神、梳理气机、止肩肘痛。

支正穴:掌心对胸,腕横纹上5寸。此穴为小肠经的络穴,能沟通心经与小肠经的气血,解表通经,舒肝宁神。此穴可治头项强痛,还可治疗瘊子、扁平疣类的赘生物。

小海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取穴时屈肘抬臂位,在尺骨鹰嘴与肱肌内上髁之间取穴,我们通常说的麻筋就在此处经过。按摩此处可以改善肢体麻木,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也可以应用此穴。

肩贞穴:位于肩关节的后面,自然下垂手臂时,手贴近身体,在腋后线头向上一寸(同身寸)处。操作时胳膊稍向上抬起,另一手从腋下穿过向上,用中指点揉;或者另一手从前面经过,手掌掌根放在肩关节的正上方,中指到达的地方。此穴是治疗肩周炎的要穴,按摩此处能起到舒筋活络、散结止痛的作用。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能活络宽胸,也是治疗肩周炎的要穴。按揉此穴可以放松整个肩部的肌肉,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是再适合不过的;另外还能治疗乳痈,与少泽穴同为保健乳房的要穴。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过额头至头顶。其支脉一,从头顶分出向下到耳上方。支脉二,从头顶走入脑内,返回至颈部,沿两肩胛骨内侧,夹持脊柱两侧,直下走腰部,从脊柱旁的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膀胱。支脉三,向下过臀部,进入腘窝中。支脉四,通过肩胛骨内缘向下,经过臀部,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然后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走外踝后面,沿第五跖骨,至小趾外侧端,与足少阴肾经相续接。

拳打经络

膀胱经的开穴时间是15:00~17:00,此时经过太阳一整天的照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非常充足,正是膀胱经的气血津液在一天中最为充盛的时候,如果不在此时对作为全身“贴身保镖”的膀胱经进行保健,真是太可惜了!由于人体五脏六腑在膀胱经都有反应点,对膀胱经进行保健操作,同时对全身的五脏六腑也能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所以膀胱经的保健尤为重要。膀胱经沿着背部脊柱两侧和腿部后侧正中走行,根据操作方便的需要和个人喜好,可以灵活选择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对膀胱经进行操作,这里我们以掌拍法为例进行介绍:◆足太阳膀胱经

被施术者俯卧位,操作者沿着膀胱经在背部和腿部的走行线做掌拍法,循环往复操作,一般每次操作8~10分钟。

对该经进行掌拍时,按照从头部向足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适用于膀胱经气虚证,如遗尿、尿失禁、小便频数等由于膀胱收摄功能减弱导致的小便失调的病症;按照从足部向头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泻法,主要适用于膀胱经气实证,诸如尿闭、小便黄赤或小便时疼痛等由于膀胱约束过度或者尿路炎症引起的病症。

在进行掌拍膀胱经时,要均匀有力,不可用力过猛,拍至膀胱经线上的肌肉变得松软或者经线上的皮肤微红或微发热为度,此即为膀胱经“得气”。

掌拍时,对于不舒服的部位或者酸痛感比较明显的部位,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背部的膀胱经还可以用捏脊的方法进行操作——即食、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提捏起脊柱两侧的肌肉,三捏一提,按照从腰骶部向颈项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一般操作3~5遍。头部的膀胱经线可采用循环往复的抹法进行操作。总而言之,由于膀胱经线很长,应当根据操作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便于操作的手法进行操作。

重点穴位介绍

睛明穴: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交于眼睛,能清热、祛风、明目。眼保健操第二节就是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眼疲劳,治疗近视,最神奇的是点按此穴可以治疗打嗝和心跳过速。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经常练习眼保健操。

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能清热明目,祛风镇痉,是治疗呃逆的要穴,对老年顽固性呃逆尤其适宜,此穴还有明目的作用。

天柱穴: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能止痛宁神。我们可以双手抱头,用大拇指揉按治疗头痛,对治疗颈椎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骨会,能宣肺止咳,舒筋活络,常揉按能治与骨有关的病症。此穴还是祛风要穴,可治伤风感冒,肺热咳嗽。

背俞穴:能治疗对应脏腑的疾患。常推拿背俞穴能调节五脏六腑,延年益寿。

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宣肺平喘,是治疗肺脏的要穴,可治哮喘、盗汗。

厥阴俞穴: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宽胸理气,是治疗心脏类疾病的要穴。如果有人觉得心慌,揉按此穴可立即缓解症状。

心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宁心通络,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效。

肾俞穴:第2腰椎下,旁开1.5寸,能补肾强腰,通阳利水,是补肾和治疗腰痛的要穴。这个穴位很好找,双手垂直,肘部对应的膀胱经的位置就是肾俞。该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代偿能力。

次髎穴:第2骶骨后孔中,能健脾调经,是治疗痛经的要穴,有此症状的女性不妨一试。

委中穴:腿后横纹中央,能舒筋脉,是治疗腰背痛的要穴,有口诀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将腿放在一钝性物上,靠大腿的自身重力点按就能奏效。

秩边穴:秩边位于白环俞的旁边,骶骨正中嵴旁开3寸。对于痔疮、便秘、小便不畅、阴部疼痛及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

足少阴肾经是决定生老病死的关键

循行路线

肾经起于足小趾外侧的下面,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足弓的足舟骨粗隆旁(然谷穴),沿内踝进入足跟,绕行一圈后,在下肢内侧后缘上行到小腹部。在小腹部分成两支,一支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另一支从下腹上行,通过肝、横膈、肺,再联络心脏,注于胸中与心包经相接续。

拳打经络

肾经的开穴时间是17:00~19:00,此时肾经的气血津液是一天中最为充足的时候。“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人体的精微物质都先由肾中的精气化生而来,人体五脏六腑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精气再进入肾中进行补充。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汽车不能开动,同样如果肾不好了,人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沿着肾经的走行线,经常做一些拳打经络类的手法,不但能够预防和治疗在肾的经络线上出现的一些病症,同时还能起到强健肾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我们以掌按法为例介绍对肾经的保健方法:◆足少阴肾经

坐位屈膝(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沿着肾经经络线进行掌按法操作,双手分别掌按对侧的肾经经络线,交替进行,往返操作,一般每次操作8~10分钟,尽量选择在17:00~19:00操作一次,或者早晚各一次。

顺着肾经的走行——从足走向腹胸部的方向操作为补法,适合于肾气虚证,如腰膝酸软日久、下肢怕冷、小便清长、女性宫寒不孕、男性不育症;反之,逆着肾经的走行进行操作为泻法。临床中对肾经进行补法操作的较多,采用泻法操作的较少。

进行掌按法操作时,以肾经经络线上皮肤微热或肌肉变得松软为度,即“得气”。

对于不舒服的部位或者操作时发现的痛点可着重进行掌按,还可以加大力度,以稍感疼痛但能够忍受为度,或者延长操作时间,以达到对局部的治疗作用。

重点穴位介绍

涌泉穴: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为肾经井穴。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要穴。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能散热生气。此穴和足三里穴并称两大养生穴位,最实用的功效在于此穴能引气血下行,可以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病症,还能急救中暑昏迷者。经常按摩涌泉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补肾健脑、增强智力。

然谷穴:足内踝前下方、舟状骨前下凹陷处,为肾经荥穴。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水气,能升清降浊。按摩此穴可以清肾经虚火,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咯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等症,效果显著。

水泉穴:太溪穴直下1寸,肾经郄穴,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能传递水液。按摩此穴可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子宫脱垂、小便不利等妇科疾病。

照海穴:内踝尖下方凹陷中,八脉交会穴之一,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能吸热生气,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摩此穴还能治疗失眠、癫狂。

复溜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肾经经穴,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按摩这个穴位能治疗水肿、无汗或多汗,对治疗腹胀腹泻效果最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