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多种蔬菜高效种植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3:31:51

点击下载

作者:姚明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地多种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一地多种蔬菜高效种植模式试读:

前言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人增地减趋势仍在继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因此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一地多种、一地多收,发展间作、套作、连作、混作等多熟制是必行之路。多熟高效模式不仅挖掘了光、热、水、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还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

2000多年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了农作物复种技术。其后逐步发展,涉及的作物与种植方式越来越广,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高效种植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从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而且不断发展、完善、提高。本书收集编写的模式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供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示范和应用,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在本书编写中,参考了有关著作、文献、资料,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谢意。

在编写本书时,尽量做到简明易懂,图文清楚,便于操作。本书是面向广大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管理人员阅读的科普读物,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科研人员及有关部门的参考书。

书中用符号表达的各种耕作模式含义是:“—”连作、“//”间作、“/”套作、“→”跨年连作、“×”混作。书中面积单位,1亩≈667平方米。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不足与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1年4月20日

一、概述

(一)高效种植模式发展概况

我国是创建农作物生产模式的最早国家,早在2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已经有了复种技术,以后逐步发展成我国北方以小麦为主的两年三熟制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一年两熟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调整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发展复种种植,加快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专业生产、综合经营、讲求效益,从不同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生产要素、不同的层次上重新调整生产结构和组合方式,高效益地组织生产。同时,在由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过程中,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知识化的观念武装了广大农民,因而,创建高效种植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长江流域处于南北过渡地带,适宜发展多种生态型作物搭配的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发展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力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近年来,全国人均耕地仅1.4亩左右,湖北省人均仅0.8亩左右,这样发展下去,问题十分严重,要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多生产农副产品,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解决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矛盾,唯一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把一亩田当几亩田使用,对单一土地资源进行多种用途开发,即进行立体种植,多层次生产,多层次加工,全方位开发;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缓解粮食与经济、饲料作物争地争时矛盾,实现全面增产。2.立体间套,时空用满,较好地发挥了光、热、水、土

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实行立体种植,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据研究,作物对照射到地面上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的理论值可达5%,而当前一般只有1%~2%。采用立体间套,时间上的重叠,增大了绿色植被的周年覆盖度,从时间、空间上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农作物光合作用能高效而持续的进行。引进新的作物群体,所配置的合理生态位,充分利用了生物相生边际效应,使高、矮作物,喜阳、耐阴作物,喜湿、耐旱作物,不同营养需求作物各得其所。同时,在复合群体中,上层叶片较多截留雨水,不同作物需水特性和根层不同,可以利用不同深度水分,优势互补。实现作物季季增产,全年丰收。3.有利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小麦/棉花、小麦-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制度的几种作物,都是耗地作物,长期连作势必造成养分的偏耗,使土壤养分的比例失调,连作病害严重。实行多元间套,用养结合,水旱轮作,配方施肥,有机质还田,就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减少养分亏损和偏耗,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利用率,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增强农业生产抗御风险能力

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不论出现哪种风险都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影响。实行多元立体间套,各种作物之间的趋利避灾,优势互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避灾,将自然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不失时机地抓好短平快“现金作物”的收入,即使某种农产品市场滞销,也能让间套作其他农产品正常销售,保证农户的现金收入,从而保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5.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发展本高效模式,通过多层次利用资源,复合式进行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广辟了就业门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高效种植模式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农业生产本身就讲究时间性、区域性和科学性,而实行立体种植,由于涉及多种作物、多种因素、多门学科,所以有更强烈的时间性、区域性以及综合的科学性。各种立体种植模式的形成和推广应用,都与当地土壤、气候、水肥条件、技术水平、物质条件和劳动力素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立体种植,确定推广什么模式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种植模式,合理搭配作物和品种,使之有效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所谓讲求实效,就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即总体效益一定要好。也就是说,经济效益要比单一的或低一层次模式的净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要做到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必须在试验、示范、推广中,对参与立体种植模式的各种作物进行科学分析,根据其产量、质量和价值,计算出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及总体经济效益。只有参与间套复种的各种作物都相适应,各种农产品都有发展前途,总体经济效益又能有较大的提高,才是该地区较好的立体种植模式。另外,一种模式确定下来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宜变化太大、太快,以利于使用机械,实现一机多用、一型多用,使农艺技术与机械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发展立体种植与发展机械化的矛盾,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2.技术组装,综合配套

在多熟种植情况下,前后茬的衔接,实现全年多熟高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选用适用的优质高产品种。第一,无论什么作物,都必须选用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市场需要、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第二,作物在间、套、复种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生育期的要求也不同。第三,株型好。(2)上下茬作物,合理搭配。实行立体种植,是在有限耕地上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参与多种作物,采用多种配置方法和组合方式,以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群体结构。正是由于多种作物、多层次的种植,在其复合群体结构中,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种间关系,既有互惠互利的一面,又有相抑相克的一面,由此带来了栽培技术上的综合性,影响因素上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确定推广某种立体种植模式时,必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社会因素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选择互利因素较多、相克因素较少的作物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加以精细管理,使每一种立体种植模式,都能在自然环境的利用上是适宜的,在技术措施上是可行的,在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上是合理的。

为使不同生态型作物在间套复种中能更好地共生互利,扬长避短,在研究确定立体种植模式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注意不同作物的生育特点,发挥其共生互利的优势,取各种作物之长,补其之短,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安排作物组合时,要特别注重高秆与矮秆作物、喜凉与喜温作物、喜光与耐阴作物、深根系与浅根系作物、保护地栽培与露地栽培作物等不同类型的搭配,并采用不同播种期(或套种移栽期)和不同密度来协调各种作物的相互关系。只有在各种作物共生期相对缩短,互利的作用较大的情况下,才能同时提高各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总体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另外不同作物的病虫害不一样,同一种类的作物,常有与其共同的病虫害,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则不宜将同科或同类作物组合在一个种植模式内。不同作物生育期长短不一样,如能将生育期长的作物和生长期短的作物进行交错种植,也可提高时间和光能利用率。在喜光性上,如果能将某些耐阴的蔬菜、瓜类等作物与其他的喜光强的小蔬菜作物相互搭配间套复种,就可以充分利用上、中、下部的光能,满足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增加农作物产量。为上、下茬作物更好地共生互利,保证田间作物布局更加合理,在种植规格上应力求规范化、模式化。实现宽窄行、大小畦和条带状种植,以发挥“密度效应”的增产作用,也即适当加宽行距,相对缩小株距。做到高秆作物行距要宽些,矮秆作物的行距要窄些,即行距大,株距小,稀中有密、密中有稀,既能相应的解决作物之间争夺肥、水、光的矛盾,又便于进行田间管理。在播种时间上,要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长短和特性,尽力缩短两种作物的共生期,以减轻或避免以强压弱,以大压小,争夺空间、光能和地力的矛盾,尽力做到种上季、看下季,种一季、顾全年;并要求春季赶、秋季延、周期长、种植满,赶前错后巧安排,以充分利用有效的生长季节,保证季季增产,全年增产,周期高产。(3)技术综合配套,不断创新。确定了适宜的立体种植模式以后,只是为增产丰收提供了一种可能,还必须根据参与立体种植的作物生育特点和要求,采取相应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才能达到多种多收的目的。因此,在实行立体种植时,除了要安排严格的种植规格、接茬时间和合理的田间作物布置以外,还必须选用和搭配适宜的优良作物品种,特别是对选育品种生育期长短、植物形态、整齐度等,应有较高的要求。如果选用的品种不对路,生育期太长,不能及时收获倒茬,影响下茬作物的适时播种,就会打乱合理的轮作换茬制度,很难达到复种多收的目的。

要抓好从种到收的每个环节,如播种、移栽、中耕、锄草、施肥、整枝、防病虫等,既要考虑上季丰产丰收,又要考虑下季丰产丰收,因此要把各种作物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综合配套,同时对前后茬组装的创新技术进行总结提高。3.增加物质投入,保证年年丰收

实行立体种植后,在单位面积上种植的作物茬口多,要求产量高,从土壤中吸收的肥水多,这就产生创高产与肥水不足的矛盾。因此,在发展立体种植时,除了要根据作物特点,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外,还要针对产出的要求,相应的增加农业的物质投入,使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相适应。如果投入满足不了产出的要求,就必须调整种植模式的配套,否则就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因此,在实行立体种植中,要通过耕作管理来增加肥水,通过不同作物和品种的交错种植,合理组合,来调节光能利用,并且当肥水充足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光能,而光能资源丰富了,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肥、水的增产作用。肥料充足了,可以以肥济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水浇条件好了,又能以水促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为了不断改变肥、水、土等生产条件,适应立体高效种植的需要,必须继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坚持用地与养地结合,轮作换茬,以保证农田多耕不衰,多栽不倦,长用不断,使地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4.提高综合效益,增产增收

高效种植模式具有商品性生产的特点。一个地方究竟选用哪几种种植模式,如粮食型、粮饲型、粮经型、经经型、用养结合型的多熟种植模式,如何配置,主体模式与搭配模式的比例,这些都要根据资源优化利用,用养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市场需求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高效种植模式是优选品种,连片生产、集约栽培、规模经营、市场销售等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变注重产前、产中服务为突出产后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为依托,实行农户+基地+公司“一条龙”,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产、高价值的农作物产品,使产销有机衔接,服务与利益挂钩,互惠互利,共同发展。5.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

立体种植不仅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有利于保持生态持久的良性循环。但是,从各地实践情况看,发展立体种植业的近期经济效益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多被人们所忽视,很易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例如,有的只管用地,忽视养地,有的只顾当年、当季增产,忽视合理轮作换茬,防治病虫害,增施肥料,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病虫害蔓延,严重影响了后茬作物增产。有的盲目生产,只求数量,不顾质量,忽视市场需要,造成产品滞销积压,增产不增收等等。因此,在发展立体种植时,必须十分重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注意维护生态动态平衡。搞好种植模式的组装、配套,保持复合群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要本着以近为主,近远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依、相补、相促、相克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直接与间接各种效益的关系。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力求相对平衡;在不断更新平衡上,力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切实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

二、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辣椒/苋菜/丝瓜—香菜—西芹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春辣椒2500千克,苋菜500千克,丝瓜1000千克,香菜500千克,西芹5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五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苋菜于2月上旬在辣椒定植前撒播后盖好地膜。丝瓜于3月下旬定植于大棚架边内侧,按50厘米株距定植,每棚栽2行,每亩栽480株。7月下旬播种香菜,苗距3~4厘米。西芹11月初定植,株距20厘米,每畦栽西芹6行,亩栽13000株。(3)栽培技术。

1)辣椒。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丰产品种,如佳美,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次年2月中下旬大棚定植。定植时用清粪水定根,缓苗成活后亩施腐熟的人粪尿500千克作提苗肥,每隔10天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共3次;每采收2~3次,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兑水追施。开花结果期,每亩用6~8克辣椒灵,兑水36~64千克喷雾,第1次分枝以下萌发的侧枝要摘除。7月上旬采收完毕。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炭疽病、虫害有小地老虎和烟青虫、蚜虫。

2)苋菜。选择早熟、耐寒、抗病品种,于2月上旬在定植辣椒前撒播,播种后密闭高温闷棚,保持10℃以上的温度,一般15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应及时揭去地膜,如遇寒流应在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当幼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10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粪肥,也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3月下旬当春苋菜长到10厘米、具5~6片叶时即可间拔采收。

3)丝瓜。选用早熟、丰产品种,丝瓜幼苗3~6片叶期,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采收期每15~20天追施一次复合肥,每次追施5~10千克,生长期遇干旱及时浇水。上棚后前期注意整枝、理蔓,8月上旬采收完毕。

4)香菜。选用耐热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泰国香菜品种,于7月下旬撒播,播种前须将果实搓开,以利出苗均匀。当有80%香菜出苗时,应揭去稻草。利用瓜蔓荫棚下栽培,以利保湿降温,早追速效性氮肥。在采收前半个月,宜喷洒25毫克/千克的九二○溶液,以促使叶柄伸长,叶数增多,产量提高,10月下旬采收完毕。

5)西芹。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于9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初定植。定植后7~10天,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促使幼苗形成良好的根系,恢复生长。以后每亩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冲施1~2次,促进心叶生长。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叶斑病、黑腐病、软腐病等;生理性障碍病有烧心、空心、茎裂等;主要病虫是蚜虫为害。(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秋黄瓜—小白菜—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秋黄瓜2500千克,小白菜1500千克,莴苣2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3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秋黄瓜于7月中旬大田直播,双行种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小白菜11月上旬大田撒播,12月中旬采收完毕。莴苣每厢定植3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亩定植7500株。(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秋黄瓜。选用耐热品种,于7月中旬播种采用直播法,当幼苗在第一、二、三片真叶展开时,分别喷一次浓度为200毫克/升的乙烯利药液,以促进雌花形成。当子叶展平后进行第1次间苗,到2~3片真叶时控苗。第2次间苗后应结合浇水追第1次肥,以后凡遇大雨或连阴雨后,都应追肥,每次追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当幼苗长到30厘米高时,每苗一杆,扎成人字形字架,架高200厘米左右,整枝是保主蔓上升,到架顶去尖打顶,及时绑蔓。注意防治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细菌性角班斑病和瓜蚜、红蜘蛛、茶黄螨。

3)小白菜。栽培技术要点同前述。

4)莴苣。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于11月上旬,小拱棚育苗,12月中旬定植,在肉质茎膨大初期用100~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或500~10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进行叶面喷施,以控制肉质茎膨大,抑制抽薹。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当莴苣的茎顶端与最高外叶的顶端齐平时,为采收适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收完毕。(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苦瓜—热水萝卜—秋延辣椒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苦瓜1600千克,热水萝卜1500千克,秋延辣椒1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苦瓜3月中旬选晴天定植于大棚两边的棚架瓜畦上,株距50厘米,每亩定植480株。热水萝卜按150厘米开厢,600厘米宽大棚开厢4畦,每畦播种3行,行距40厘米,株距18厘米。秋辣椒采用大棚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苦瓜。选择丰产抗病白皮或青皮苦瓜,于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定植。定植成活后随辣椒的管理追肥灌水,在盛瓜期每亩施磷酸二铵0.1千克,穴施于根系周围,后期随热水萝卜施肥水,注意及时搭架引蔓、调整植株。病害主要有幼瓜灰霉病,虫害有黄守瓜、瓜野螟、蚜虫。

3)热水萝卜。选择早熟耐热抗病萝卜,于6月下旬直播,以灌水为最重要,注意“少吃多餐”。不能施未腐熟的农家肥,化肥颗粒不能接触萝卜根系。夏萝卜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蚜虫和斜纹夜蛾等,8月中旬采收完毕。

4)秋辣椒。选择耐热、抗病毒病、丰产品种,于7月中旬营养钵播种育苗,8月下旬定植。10中旬盖边膜,秋延辣椒的根椒和门椒及根下侧枝要早摘,促进第3薹、第4薹花坐果,力争每株挂果20~25个果。一般于11月底果实都坐好了,可不采摘随植株在棚内,采取多层覆盖,挂株贮藏越冬,延长至元月上市。(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西瓜/豇豆—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西瓜2500千克,豇豆1500千克,莴苣2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西瓜厢面宽130厘米,厢高30厘米,沟宽50厘米,整成3块,覆地膜定植。每块栽2行,行距90厘米,株距60厘米,亩栽1200株左右。豆角在前茬西瓜株间穴播,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定苗5000株以上。莴苣棚内分3块作厢,厢面宽130厘米,沟宽50厘米,厢高30厘米;定植时每厢栽5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7500株。(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小西瓜越夏。选小型、耐热、抗病品种,于6月中旬营养钵育苗,6月下旬定植,定植一周后、坐瓜一周后分别追肥1次,每亩每次10千克复合肥。采取一主一侧双蔓整枝,搭简易“人”架,及时引蔓绑蔓;留第2~3雌花坐瓜,每株定瓜1个;坐瓜前剪去其他侧孙蔓,坐瓜后任其自然生长。遇连续雨天棚上扣膜,特别在花期遇雨辅以人工授粉。要重点注意病毒病、瓜绢螟、斜纹夜蛾等病虫的防治,8月中旬采收。

3)豇豆。选适合秋延栽培品种,于7月下旬于西瓜株间直播定植,西瓜采后迅速拉秧,并松土除草,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抽蔓后利用西瓜原架引蔓,并开沟埋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钾肥8千克;开花结荚期加强肥水供应,保持地面湿润,每采收一次每亩追施复合肥5千克,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收。重点注意豇豆螟、潜蝇、锈病、叶斑病的防治。

4)莴苣。选早熟、耐寒、抗病品种,于9月下旬至10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定植成活后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1次,茎膨大期追施复合肥1次,每亩50千克,松土除草3次,活棵后、莲座期、茎膨大期各1次,并注意霜霉病、菌核病的防治,大棚在11月下旬扣膜保温。1月至2月中旬,一般以心叶平口、嫩茎肥大为采收适期。(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生菜—秋莴苣—油白菜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生菜1500千克,莴苣2000千克,油白菜1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生菜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秋莴苣株行距30厘米×25厘米,亩栽7500株;油白菜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生菜。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于6月下旬播种育苗,7月下旬4~6片真叶定植。种子必须进行低温催芽,生菜需肥量大,追肥应勤。注意菌核病、软腐病、蚜虫的防治。

3)秋莴苣。选用耐热、抗病品种,7月中下旬遮阴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播种前进行低温催芽,分别于幼苗期亩施尿素10千克,幼茎膨大期、膨大盛期各亩施尿素15千克,并加施适量速效钾肥。在莴苣生长后期喷洒800毫克/千克莴苣膨大素,促进肉质茎膨大。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虫害主要有蚜虫。

4)油白菜。选用丰产优质品种,10月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缓苗后,及时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1次,连追3次,浓度由淡到浓。冬季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土壤过于干旱易发生冻害,因此,仍应保持土壤一定湿润。注意蚜虫、菜青虫的防治。(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早大白菜—秋黄瓜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早大白菜1500千克,黄瓜2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早大白菜,每畦定植2行,株距为30厘米,亩植3700株;黄瓜每畦定植2行,株距为30厘米,亩植3700株。(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早大白菜。选用耐热、抗病、早熟品种,于7月上旬直播,进入莲座期后,集中重施1次发棵肥,莲座后期封行前,亩施磷酸二铵30千克,施肥结合灌水,包心期再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以利叶球充实。施肥多采用浅沟埋施,不能离棵太近,遇高温干旱要及时灌水,一定要在傍晚沟灌。大白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3)秋黄瓜。选用抗病、耐热、丰产品种,于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施肥掌握轻施、勤施、分次施及果肥重施的原则,苗龄一叶一心时和二叶一心时各喷一次浓度为200~3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40%水剂稀释2000~4000倍),促进雌花早出现。插架前,亩施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追肥;开花结果后,每采收2次即肥追1次,亩施磷酸二铵25千克,兑水2000千克;采收中期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10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在15℃时)盖棚,温度控制白天25~30℃。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瓜野螟、蚜虫。(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小白菜—延秋番茄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小白菜1500千克,延秋番茄4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早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小白菜7月上旬直播,8月上旬采收完毕;延秋番茄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植3700株。(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小白菜。栽培技术同前述。

3)延秋番茄。选用抗病、丰产、优质品种,于7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定植大棚内。整个生长期根据植株长势,追施4~5次,早期注意控制氮肥。一般采用单杆或一杆半整枝方式。开花期间,上午用15毫克/升番茄灵或坐果灵喷花,浓度前期略低,后期略高,注意不要喷到叶上。果实发白时用40%乙烯利2000毫克/千克涂果催熟,11月中下旬霜前将青果一次摘回室内催熟。若暂不采摘,在棚内做好防冻,可延迟到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采摘上市。秋延番茄整个生长期易发生病毒病、早疫病、灰霉病、炭疽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螨虫、烟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小白菜—延秋红辣椒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小白菜1500千克,延秋辣椒1500千克。(2)周年茬口安排。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早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小白菜7月上旬直播,8月上旬上市完毕;延秋辣椒7月上旬播种,定植时间为8月中,品种用大果红辣椒鄂红椒108,11月中下旬至元月上旬上市红辣椒完毕。(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小白菜。栽培技术同前述。

3)秋延红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油麦菜—秋延辣椒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油麦菜1000千克,秋延辣椒1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早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油麦菜7月上旬直播,8月中旬采收完毕;秋延辣椒7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12月采收完毕。(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油麦菜。选择丰产、抗病品种,于7月上旬直播。油麦菜种子发芽必须进行低温处理,夏季利用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浇水宜轻浇,每晚浇1次,保持土壤湿润。在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4~5片真叶时,再追肥1次,以后每隔7~10天再追肥1次,封行后应控制浇水和施肥。夏油麦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

3)秋延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丝瓜—芹菜—花椰菜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丝瓜1000千克,芹菜1000千克,花椰菜2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丝瓜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定植,按株距45厘米定植480株丝瓜,8月下旬采收完毕;芹菜6月下旬撒播,8月下旬采收完毕;花椰菜7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定植2500株左右,12月上旬上市完毕。(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丝瓜。栽培技术同前述。

3)芹菜。选择丰产、抗病品种,于6月下旬撒播,将种子进行低温催芽,播种后用稻草覆盖,旺盛生长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当有5~8片心叶时,日生长量达到2~3厘米,每隔5~7天灌水1次。当植株长到15~20厘米,即收获前20~30天,用赤霉素(九二〇)叶面喷雾1次,一般浓度为20毫克/千克,收获前15天,连喷2次,可促进生长,提早上市,提高产量。

4)花椰菜。栽培技术同前述。(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夏黄瓜—藜蒿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早辣椒2500千克,黄瓜4000千克,藜蒿1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早辣椒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保护地育苗与栽培,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亩3700株左右;黄瓜双行定植,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4000株左右;藜蒿大叶白藜蒿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每亩插92000根,大叶青藜蒿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每亩插41000根。(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夏黄瓜。选择耐热、抗病品种,于5月下旬播种育苗,6月中旬定植。施肥掌握轻施、勤施、分次施和果肥重施的原则,插架前,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50倍进行灌根提苗1~2次,促进根系生长;开花结果后,每采收2次追肥1次,8月中旬采收完毕。

3)藜蒿。选择大叶青藜蒿或大叶白藜蒿作栽培种,于8月下旬扦插,苗长3~5厘米,每亩施尿素50千克,10月上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11月下旬盖棚时每亩施复合肥70千克,采收期每采收1~2次追施1次肥,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12月上旬盖棚膜,10月打头摘心,防止抽薹开花,12月中旬开始采收,3月上旬采收完毕。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刺蛾、蚜虫、虫瘿。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春辣椒—夏西瓜—秋豌豆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夏西瓜3000千克,秋豌豆15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按大棚套小棚双层覆盖模式栽培,2月上旬定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每亩栽3700株。夏西瓜7月中旬移栽,株距50厘米~60厘米,靠畦沟20~25厘米处各种1行,每亩定植500株。秋豌豆9月中旬直播,以窄行密植为宜,每亩播种量12.5千克,一般行距33厘米,株距10~13厘米,开沟穴播,每穴播2~3粒。(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夏西瓜。选用耐热、中小型、皮薄、结瓜较集中的品种,6月下旬采用营养钵育苗,当幼苗有3~4片真叶展开时即可定植大田。加强肥水管理,基肥每亩用充分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于定植前5~7天穴施。追肥共施5次,总用肥量尿素30~40千克、复合肥40千克、硫酸钾30千克。第1次以氮肥为主,在定植后3天薄肥追施;第2次在主蔓5~6片时追施;第3次在蔓长50厘米时施后培土;第4次在幼果拇指大小时追施(也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叶面喷施,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第5次在第1批果实即将采收时追施约15千克复合肥,以保证植株长势旺盛。整蔓一般采用双蔓或3蔓整枝,防止因瓜蔓重叠生长而引起病害、徒长、落花、坐果难。人工辅助授粉,选择第2、3雌花,在上午7—9点雌花开放时,用当天开放雄花,摘去花瓣,露出雄蕊,把露出的雄蕊对准雌蕊柱头轻轻涂抹,使花粉均匀地散落在柱头上,提高坐果率。夏西瓜常发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黄守瓜、蚜虫、瓜绢螟、斜纹夜蛾等。

3)秋豌豆。选用早熟、矮生、直立型的品种,于9月中旬初播种,开沟穴播,每穴播2~3粒。由于前茬施肥量较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除施种肥外,开花前一般不施肥,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以增花、增荚、增粒重。结荚期如遇严重秋旱,要求夜间灌6~7厘米薄水层抗旱,提高豆荚饱满程度。秋播豌豆时气温高,生育进度快,出苗后约10天应中耕、松土、除草。生长后期茎叶茂盛,中耕易伤植株,杂草多时应人工拔除。豌豆荚饱满后,可用剪刀剪荚分期采收(切忌用手采摘)。一般秋播可收4次,每天采收1次。秋播豌豆苗期虫害较多,常有蚜虫、菜青虫、潜叶蝇、豆秆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粉病、根腐病和花叶病等。(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西瓜—豆角—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西瓜2400千克,豆角1200千克,莴苣24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辣椒按棚宽5米、厢宽90厘米、厢高30厘米、沟宽30厘米整地4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每厢栽2行,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栽3700株左右。西瓜按厢宽130厘米、厢高30厘米、沟宽50厘米整成3块,每块栽2行,行距90厘米,株距60厘米定植,亩栽1200株左右。豆角在前茬西瓜株间穴播,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定苗5000株以上。莴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每厢栽3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7500株。(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西瓜。栽培技术同前述。

3)豆角。选用优良品种。直播定植,在前茬西瓜株间穴播,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西瓜采后迅速拉秧,并松土除草,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抽蔓后利用西瓜原架引蔓,并开沟埋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钾肥8千克;开花结荚期加强肥水供应,保持地面湿润,每采收一次追施复合肥5千克/亩。一般播后50天,以结荚饱满、脆嫩、籽粒不显露为采收标准,分批及时采收。重点注意豇豆螟、潜蝇、锈病、叶斑病的防治。

4)莴苣。栽培技术同前述。(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甜瓜—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甜瓜2000千克、莴苣3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大中棚套小棚在2月下旬定植,小棚覆盖在3月上中旬定植,地膜覆盖在3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每亩3700株左右,定植于畦两侧。甜瓜间栽于辣椒行中央,株距为80厘米,每亩栽600株左右,大中棚套小棚在3月上旬定植,小棚在3月中下旬定植。秋莴苣可在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行株距30厘米×25厘米,每亩7500株左右。(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甜瓜。主要以黄金瓜为主。根据不同的栽培设施条件,播种期可选择在1~3月。三叶一心时带土定植,定植成活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1~2次。摘心后和坐果后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50倍灌根2~3次,以促连续结瓜。甜瓜以孙蔓结瓜为主,宜采用多蔓整枝的方式。主蔓摘心一般在4~6片真叶时进行,当子蔓具有5~8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摘心,孙蔓在不超出畦面时任其适度生长。采用人工授粉或者虫媒授粉,成熟瓜及时采收。虫害为蚜虫、黄守瓜成虫。病害为炭疽病、枯萎病、疫病。

3)莴苣。选用耐高温、不易抽薹的品种,8月中下旬播种。种子必须进行低温催芽,一般苗龄20~25天定植,定植成活后,立即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植株封行前施完,施肥过迟易引起抽薹。另外,生长前期需结合追肥适当浇水,在采收前10天应停止水肥供应。防止茎部裂口。病害主要防治霜霉病、菌核病。(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春红辣椒—秋苦瓜—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红辣椒2500千克,秋苦瓜3500千克,莴苣2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采用大棚套小棚双层覆盖栽培,2月上中旬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每亩栽植3700株左右。苦瓜7月上旬移栽,每畦2行,株距60厘米,每亩种苗700~800株。莴苣棚内分三块作厢,厢面宽130厘米、沟宽50厘米、厢高30厘米;定植时每厢栽5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7500株。(3)栽培技术。

1)辣椒。选用中早熟、表皮光滑、成熟果鲜红、辣味中等、抗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如鄂红椒108。定植后的缓苗水多采用小水点的方法。结果盛期需水量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天左右浇一次透水。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加强通风、排湿。植株结果后,除门椒(植株最下节位的果实)早采外,其余果实全部用于留红辣椒。为促进辣椒早红,要适度整枝,尽早剪除垂直生长的营养枝,适当剪去植株内膛过密的细弱枝,后期对植株逐渐摘顶,整至果实前留一片叶。5月初,待青椒呈深褐色时,将0.28%催红素用毛笔涂抹果实;5月下旬,再用0.32%催红素对准果实进行喷施(尽量不要喷到辣椒苗上),使大批青椒集中转红,成熟上市。病害主要是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

2)秋苦瓜。选用高产、耐热、抗逆、抗病品种。于6月中旬露地育苗,早辣椒罢园后定植。当幼苗抽出主蔓时,要及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棚架。幼苗长至4~5叶时,对主蔓打顶摘心,选留2条健壮子蔓爬架,基部的其他子蔓剪除。当子蔓爬满“人”字架时,大棚上面覆盖遮阳网,注意棚两边留出1米高左右,以利通风。及时摘除基部的第1雌花,因为此时植株弱小,供给果实的养分不足,要从第2雌花或第3雌花开始留果。弱枝、老叶、病叶及时剪除,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防止徒长,提高坐果率;畸形瓜在整枝时要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浪费,确保果形正常的瓜快速发育,提高苦瓜的商品性和产量。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促进根系发展。坐果期每10天左右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第1批苦瓜上市前追重肥1次,以后每采摘一批瓜追肥1次。大田保持见干见湿的湿润状态,开花至采收前高温干旱时,每隔2~3天浇水1次;阴雨天,及时排水,防积水沤根,达到水过沟干。皮色发亮,瘤状突起饱满,瘤沟变浅,瓜顶颜色变浅,尖端较为平滑时采收。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

3)莴苣。选早熟、耐寒、抗病品种,于10下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定植成活后浇施稀粪水1次,茎膨大期追施复合肥1次,每亩50千克,松土除草3次,活棵后、莲座期、茎膨大期各1次,并注意霜霉病、菌核病的防治,大棚在11月下旬扣膜保温。2月至3月中旬一般以心叶平口、嫩茎肥大为采收适期。(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西芹×菠菜—生菜—西兰花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西芹3500千克,菠菜800千克,生菜1800千克,西兰花65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五收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冷床土育苗,干籽撒播,畦面宽70厘米,每畦栽2行,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西芹与菠菜混作,菠菜撒播播种,每亩用种量2千克,撒播完后定植西芹,西芹每亩用种量30克,定植株距28厘米,行距45厘米,每亩移栽4500株。西兰花株距40~50厘米,每亩定植2200~2400株。(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西芹与菠菜间作。选用优良品种。先撒播菠菜种子,后定植西芹。西芹育苗于4月中旬育苗,小苗有1~2片叶时间苗,结合间苗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2~3次。苗长至5~6片叶时移栽,定植后要连续浇3天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西芹成活及菠菜发芽,以后视情况每周浇1次。当菠菜出苗整齐后及时间苗,把西芹根部附近和过密的苗间除,留8~10厘米的距离。间苗后可每亩追施尿素30千克,促进植株生长。菠菜从播种后40~50天应及时采收上市。当菠菜采收后,为西芹追施第2次肥,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50~60千克,为旺盛生长打基础。当西芹株高40厘米左右,要注意加强病虫防治及肥水管理,此期追肥以氮、钾肥为主,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50~60千克,结合防病虫,进行叶面追肥。水分管理干湿交替进行,大棚要注意通风降温。西芹病害有斑枯病、干烧心、病毒病、软腐病;菠菜主要是霜霉病。

3)生菜。选用优良品种。冷床土育苗,干籽撒播,破膜移栽,浇定根水并用土盖在根部。生菜怕旱也怕涝,生长前期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中期水分供应要充足,后期要注意控水。追肥应注意“前促、中攻、后补”的原则。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定植成活后,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1~2次;第2次在莲座期,视苗情亩施尿素30~40千克,同时可喷施叶面肥。生菜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

4)西兰花。选用适宜冬春季种植品种。冷床土育苗,干籽撒播。定植前每亩施用普钙40~5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硼砂2~3千克。在植株封行前,要中耕除草1~2次。水分管理一般成活后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西兰花需肥量较大,除施足基肥外,一般应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移栽成活后追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1~2次,每隔15天左右追1次,花球形成初期,重施1次攻球肥,亩用尿素或者碳酸氢铵40千克、硼砂1千克兑水浇施。在主花球生长期,宜选晴天中午摘除侧花。西兰花病害有根肿病、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荠菜/丝瓜—黄瓜/苋菜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荠菜400千克,丝瓜1000千克,黄瓜2000千克,苋菜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五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2月中下旬定植,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亩定植3700穴。荠菜2月上中旬整地时就地撒播,与辣椒套种。丝瓜于2月上中旬定植温室内四周,与辣椒套种,株距35厘米,5月开始收获。黄瓜8月中旬育苗,亩用种量300克,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每亩定苗3700株。苋菜8月上中旬直播,和黄瓜套种,10月即可收获。(3)栽培技术。

1)辣椒。选择抗病,耐低温,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由于越冬辣椒生育期长,必须施足底肥。2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浇透水以利缓苗,坐果后,结合膜下暗灌,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结果中后期,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叶面喷施,气温低时,应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如植株生长过旺,要注意控制浇水与追肥,增强光照和通风。及时摘除门椒,以免影响上层椒生长,先抓早期产量,当收获两台果以后,再抓单株产量,每穴只留1株,采用双干整枝,主枝的侧枝上挂果后即除去顶芽。常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疫病。虫害有蚜虫、烟青虫、红蜘蛛、茶黄螨等。

2)荠菜。荠菜选用大叶荠或当地品种,于2月上中旬整地时就地撒播,播种前先浸种催芽,约1个月后就可采收菜秧。

3)丝瓜。丝瓜选用早熟、优质抗病品种,于2月上中旬育苗,3月上中旬四叶一心时定植室内四周,株距35厘米,定植后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2~3次,采收期隔7~8天追肥1次,以人粪尿为主。滕蔓伸长时及时吊蔓引蔓,使瓜蔓随棚架伸长。6月开始收获,至8月收获完毕。

4)黄瓜。选耐热、抗病、节位密、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8月上中旬直播,出苗前注意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以利出苗,出苗后结合浇水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提苗1~2次,插架前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50倍进行灌根1~2次,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每采收2~3批果,随浇水追施尿素5~10千克/亩,或复合肥10~15千克/亩,每6~7天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喷施1次,共3~4次。若遇干旱要结合追肥及时浇灌跑马水,防止土壤龟裂,影响根系发育。常见病害为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枯萎病、疫病。虫害有蚜虫、黄守瓜等。

5)苋菜。苋菜选用青叶或红叶苋,8月上中旬直播,和黄瓜套种,10月即可收获。(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荆芥—苦瓜—黄瓜—莴苣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荆芥200千克,苦瓜1000千克,黄瓜2500千克,莴苣3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荆芥。主要选用当地农家品种,于2月上中旬就地撒播,套种于辣椒苗下,播种前先浸种催芽,45天左右就可采收,由于荆芥属野生菜类,病害较少,以主茬辣椒田间管理为主,加强农业防治。

3)苦瓜。选用早熟、抗病、丰产的苦瓜品种。元月至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套栽于棚内四周。及时引蔓上棚、整枝,除去主蔓80厘米下的所有小蔓。此后留2~3个健壮的侧蔓,再生出的侧蔓坐瓜后留2~4片真叶摘心,每采收一批苦瓜,适量追施复合肥1次。及时摘除下部黄叶和病叶,以利通风透光。

4)延秋黄瓜。选择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瓜品种。7月下旬采用直播方式,5~6片真叶时定苗。根瓜采收前适当蹲苗,促进根系生长,结合中耕,培土护根,并及时进行绑蔓。根瓜采收前,控水蹲苗15天左右,根瓜期一般每周一次肥水;秋分后10天浇水1次,两水一肥,也可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9月上旬前昼夜通风,降温排湿,10月以后,要减少通风,以中午通风,夜间保温为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虫害主要有黄守瓜、蚜虫等。

5)越冬莴苣。栽培技术同前述。(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辣椒—樱桃萝卜—架豆—萝卜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樱桃萝卜500千克,架豆1000千克,萝卜20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四熟露地周年生产。厢宽包沟120厘米,畦面宽90厘米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辣椒营养钵育苗,3月上旬小拱棚定植,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樱桃萝卜于3月上旬定植辣椒时撒播套种于畦间,间苗留间距9厘米,田间管理以辣椒为主。架豆7月下旬直播,株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穴点3粒。萝卜作畦点播,穴距20厘米×30厘米,穴播3粒,定苗1株。(3)栽培技术。

1)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樱桃萝卜。于3月上旬定植辣椒时撒播套种于畦间,出苗后适时间苗,留间距9厘米。40天后分批采收上市,田间管理以辣椒为主。

3)架豆。选用优良品种。7月下旬直播,前茬收后,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复合肥80千克,翻炕5天后作畦点播。及时插架引蔓,加强中耕,2次中耕后在畦面上铺草降温保墒。无需特别肥水管理,可结合防病虫害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病害主要为锈病、炭疽病、疫病,虫害自上架后用0.3%印楝素乳油喷防,可无虫害发生。此时市场豆类品种较少,要及时采收,提高经济效益。

4)萝卜。选用优良品种。定苗后加强中耕,保持土层疏松,破肚时追肥1次,亩用尿素20千克或腐熟人粪尿2500千克,根膨大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30天喷施2次多效唑,促根膨大。及时采收,补淡上市,加强效益。(4)适宜区域。长江流域大中棚蔬菜周年生产。

早辣椒—早大白菜—甘蓝

(1)应用效果。一般亩产辣椒2500千克,早大白菜2000千克,甘蓝1500千克。(2)种植方式。本模式适合于一年三熟周年生产。辣椒采用大中棚+小棚+地膜+草帘栽培模式,2月中下旬定植,密度为3700穴左右,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双株丛植。早大白菜采用直播,亩用种量0.2千克,密度株行距30厘米×60厘米,出苗后注意间苗、中耕、定苗,每亩3000株。甘蓝9月中旬定植,按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定植。(3)栽培技术。

1)早辣椒。栽培技术同前述。

2)早大白菜。选耐热、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采用直播亩用种量0.2千克,一般苗期看苗追肥,用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300倍进行根外追肥;进入莲座期后,集中重施1次发棵肥,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