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0:29:58

点击下载

作者:宿文渊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试读:

前言

心理学是一门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类自身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及适用范围涉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军事、司法、管理等,对人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个体而言,企业管理、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婚姻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都离不开心理学。可以说,心理学与我们的生存乃至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心理学已经在许多领域形成了分支学科,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心理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掌握并能够应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编撰了这本《每天读点心理学》,旨在为读者提供轻松、高效地掌握心理学的方法,拥有幸福与成功。

每天读点心理学,可以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人具有多面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面对不同的人、事、物,会有不同的表现;人性也并不可以一概而论,有美与丑之分。这就为我们的沟通与交往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事方法都是有章可循、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这也正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依据既定的心理活动规律,透过具有迷惑性的语言、行为等外在表象,洞悉人性,了解他人。洞悉人性,才能掌握人性的弱点与优点,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

每天读点心理学,可以圆通处世,知晓方圆。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原因就在于其不明白怎样做人做事。会做人、会做事才能圆通处世,圆润为人。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同他人的合作与竞争几乎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全部。了解并掌握心理学知识,能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地同上司、下属、客户、家人及朋友进行良好沟通。先知后行,才能把握先机。

每天读点心理学,可以识破诡计,掌控他人。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斗勇是低等的争斗,斗智是高端的竞争,若想在竞争激烈复杂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并利用人的心理达到目的,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一眼认清事实的真相;可以先一步知晓他人的内心,从而掌控对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技巧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教你识破并学会应对各种心理学诡计,洞悉人性,趋利避险,精明生存;掌握快速透视对方内心、迅速赢得他人喜欢、获取对方信任和赞同、让他人心甘情愿帮忙的心理策略。同时,书中介绍了最有用的经典心理学定律,让你打破思维定式,走出竞争困境,学会利用心理力量赢得幸福与成功;色彩心理学将带你走进色彩的世界,认识色彩与心理学的神秘联系,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看透背后的真实。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背后都包含着心理学规律,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阅读本书,你将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技巧,看清看透他人,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轻松驾驭生活,从而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谐的家庭、满意的工作、圆满的人际关系、完美的心态和幸福的生活,让你具有超强的心理掌控能力,能够掌控工作、掌控生活、掌控人生,最终成就梦想,拥有幸福。

第一篇 迎头撞上心理学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障眼法总是能瞒天过海?虚虚实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我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刚刚记住的东西,怎么转身就能忘记?为什么“冲动是魔鬼”?为什么大家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你好奇,如果你有疑问,那么,你已经撞上神奇的心理学了。

第一章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感觉

寒冬,“冻死了”为何会脱口而出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时间过长,常常会慨叹:“冻死了!”由此可见,大家对“感觉”这一现象并不陌生。

事实上,人体上分布着很多神经,这些神经支配着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于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把外界的声、光、味、冷、热等传到大脑,即所谓的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只对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作出反应,因而,也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

感觉的形成要依赖于感觉系统。感觉系统由感受器、感觉通络及大脑感觉皮层组成;各部分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感觉过程。感觉系统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将外界各种能量形成的刺激(如:光、声波)转变成能量在神经系统中传导的生物电信号,完成这种转变的装置就是感觉系统的感受器。

感受器对神经形成的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该刺激就是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人眼的适宜刺激是400~700纳米的光波。不同的适宜刺激引起感受器的反应,感受器把刺激转化成能量,引起神经冲动,从而形成感觉。感觉形成后,感觉的作用也就开始发挥了。

感觉是由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但并非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感觉。例如,人们无法看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也无法感觉到它的重量。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可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起感觉。感觉器官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从前,有个国王,国王有个小公主,她最受国王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去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年。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大殿里,一个长得高挑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国王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还赏给他很多奇珍异宝。

故事中的那位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女儿在一起,因此对小公主的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国王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12年后进行对比,虽是同一个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但国王的差别感受性却提高了。

科学地讲,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分。感受性的强度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所谓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即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即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概括来讲,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对冷、热等各种感受的不经意慨叹,不过都是人体感觉的反应而已。将世界尽收眼底

关注旅游资讯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这样一句宣传语:“将××美景尽收眼底!”事实上,因为拥有视觉,不只是美景,我们可以将能够看到的整个世界尽收眼底。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要想看见东西,就需要光。我们能看到的是可见光,而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我们的双眼能接受的电磁光波仅仅是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不到1/70,波长范围大约为380~760纳米。用380~760纳米的光依次照射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双眼将依次产生紫、蓝、绿、黄、橙、红等各色的感觉;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照射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双眼就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感觉;而将所有可见光的波长混合起来,则会产生白色。

我们之所以能够产生清晰的视觉主要是由眼睛各部分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眼睛是由许多细小部分组成的复杂器官,而每部分对于正常的视觉都是至关重要的。人能看到一个具体的物体,如树木是通过光把树木反射到人的眼睛,从角膜进入眼,再通过虹膜(眼前部含色素的薄膜),虹膜通过收缩瞳孔控制光的进入量。例如,光强的时候,瞳孔就收缩到大头针头大小,以控制过多的光进入。光弱的时候,瞳孔就放大以便进入更多的光。然后,光到达晶状体,晶状体把光投射到视网膜上。

健康的眼睛能根据物体的远近自动调节。看近物时,眼睛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加。看远物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凸度减小。

晶状体后面和视网膜前面是玻璃体,它含有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叫玻璃状液。光通过玻璃体进入视网膜。视网膜覆盖眼睛的2/3,控制视觉宽度。视觉清晰时,光能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如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或后,视觉就会模糊不清。

视网膜是由几百万个专门从事接受光的细胞组成的,叫视网膜杆锥体,它把光变成电流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脑部。视网膜杆锥体有在黑暗中观察和识别各种颜色的功能。位于视网膜中部的黄斑是锥体最多的部分。黄斑中部的小凹状体是锥体最集中的地方。黄斑负责中心视觉,能识别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视网膜周围主要是杆体,能在黑暗中观看,能识别运动和两侧的物体。视神经位于视网膜后面,负责将接受光细胞的信号传送到脑部。每只眼睛传送的形象信号略有差别,图像是倒置的。到达脑部,图像就矫正过来,形成一个图像。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对那些颜色鲜艳的物体产生深刻的印象,如红色的旗帜、碧绿的草原等。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物体,主要是由于这些物体反射到感觉接受器上的光线不同。不同波长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如蓝光处于短波末端,橙红色处于长波的末端。

我们对不同颜色的体验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饱和度、亮度。

1. 色调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例如,如果700nm(纳米)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红的,如果510nm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绿的。对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优势,物体呈红色或橘黄色;如果短波占优势,物体呈蓝色或绿色。

2. 饱和度

指色彩的纯洁性。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色彩,物体的色饱和度与物体表面反射光谱的选择性程度有关,越窄波段的光反射率越高,也就越饱和。对于人的视觉,每种色彩的饱和度可分为20个可分辨等级。

3. 亮度

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我们就越感到明亮;吸收光越多,则越暗。我们的视觉大约可以分辨500个不同等级的亮度。

200个色彩×20个饱和度×500个亮度=200万个颜色视觉。

仅靠我们的眼睛,就可用两百万种的形式来感受外部世界,那真是叫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了。水墨画中为何出现“皎洁”的月亮

当在晚间看书时,你不妨做一个实验,即用你的双眼注视远处的灯光,同时用书作为你眼前的屏幕,上下迅速移动你的双眼,这时你会发现,所见的远处的灯光并不因为眼前书本的隔离而有间断的感觉。你也可以在夜晚熄灯前做这样的实验,将房间的灯快速开关一次,在熄灯的短暂时间里,你的视觉仍然留存着灯亮时的形象。这种视觉刺激虽然消失了,但感觉仍然暂时留存的现象,就称为视觉后像。

当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明度的物体并列或相继出现时,我们的视觉感觉会与物体以单一颜色或单一亮度独立出现时不同,即无色彩时的视觉对比会引起明度感觉的变化;有彩色的视觉对比则会引起颜色感觉上的变化,使颜色感觉向背景颜色的互补色变化,这就是视觉对比。比如,在绿色背景上放一灰色方块,双眼注视这一方块时会觉得方块带上了红色调。请你注视上图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你会明显地感觉到,图中两个圆中间的灰度区域看上去彼此有很大的不同,左边的更黑一些,右边的更淡一些。可是,它们的灰度实际上是一样的。你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请把一张纸卷成一个细长筒,把长筒先对着左边的图中央,确保你的眼睛只能看到中间的灰色区域,然后再对着右边的图中央,一样要确保你的眼睛只能看到中间的灰色区域,你就可以发现两幅图中央的灰度是一样的。

右图是一幅中国水墨画。画上那幅皎洁的明月是多么逼真啊!实际上,画上只是用淡墨在月亮的周围绘出了夜空的阴影,良好的艺术效果是由于利用了我们眼睛的侧抑制作用的结果。画上的月亮的亮度与稍远一些地方的夜空是一样的,但在我们的眼睛看去却感到它十分明亮,而夜空又很黑暗。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马赫带现象,即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则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水墨画引起的马赫带现象(引自汪云九资料来源:王谷岩等《视觉与仿生学》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经常可以观察到马赫带现象:比如,当我们凝视窗棂的时候,会觉得在木条两侧各镶上了一条明亮和浓黑的线,即在窗户纸这边出现一条更明亮的线条,在木条那边出现一条更暗的线条。在观察影子的时候,在轮廓线的两侧也会看到马赫带现象。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更亮。

请你闭上左眼,将书竖于正前方约20厘米处,用右眼注视图中的×记号,然后前后移动书页,突然之间你会发现右边的那只小老鼠消失了(记住你的右眼一定要始终盯住那个×记号)。

奥秘在于小老鼠掉进了“盲点”中。

盲点,指的是在视网膜上无法产生任何视觉的地方。视网膜上有一处最不敏感的区域,叫作视盘。视盘上没有任何感光细胞,光线投射在上面,不能产生视觉冲动,当然也就没有视觉经验,故生理学上称之为盲点。

盲点虽被称作“点”,实际是一个区域,每个眼睛都有这样一个没有感光细胞的小区。我们的眼睛既然有这一缺陷,那么我们看东西时岂不是会出现一个个空白?其实并不是会这样,因为我们的身体会对它作出补偿。补偿之一是我们通常用双眼视物,双眼视野部分重叠,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另一个眼睛却看得见。

盲点虽然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眼中,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带来什么不便。音乐为何成为人类通用的语言

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没错,即使不用睁大眼睛去看,只要我们用心聆听,就可以理解乐声传达给我们的讯息。而实现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我们的听觉。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第二个最主要通道。人类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外界声音刺激。听觉使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小鸟的歌唱,它使我们能与家人和朋友们交谈。电话铃声、敲门声和汽车的喇叭声能对我们进行提醒告诫,火车轮子的吱吱声和心脏的杂音能使我们作出质量的评价和临床诊断。所以,通过听觉人们可获得声音所传递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得以沟通往来、欣赏音乐、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听觉影响到人们实际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认识外界的重要信息源。

和视觉一样,听觉也需要听觉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婉转的鸟鸣是由鸟儿声带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使空气分子做疏密相间的运动,就形成了声波。声波再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使在耳中产生了听觉。

如同眼睛那样,耳的结构也十分精妙。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内耳具有能够将外部环境的声音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听觉感受器(声波刺激的换能器),听觉信息由听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复杂的听觉传导通路,最终到达大脑皮质的听觉区,该区域位于大脑颞叶的颞上回。

一个声音传来,我们一般能听出声音来自哪里,这种现象就是听觉的空间定位,听觉对我们进行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盲人判断事物,主要靠听觉,但就听觉而言,单靠一只耳朵进行空间定位时,不能十分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但却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

我们要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必须用两只耳朵协同作用。由于我们的双耳位于头部左右不同的位置上,因而当声音从左右不同的方向传过来,到达我们双耳时就会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这一短暂的时间差就成为我们对声源左或右定位的重要线索;而当声波同时到达我们双耳时,我们就会对声源进行定位。

另外,声音到达我们双耳时不仅有先后的时间差,而且还会有强弱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对声源进行空间定位的重要线索。比如,当声音来自左方时,由于头部的阻挡,左耳接受到的声波要比右耳接受到的声波强一些,由此对声源进行有效的定位。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呢?其实,这是由音调决定的。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的频率不同,人耳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音乐的音调一般在50Hz~5000Hz之间,言语的音调一般在300Hz~5000Hz之间,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Hz~20000Hz。其中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轰隆的飞机、呼啸而过的火车、刺耳的电锯声,人耳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会感觉非常难受,这其实和声音的音响有关。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就高,反之则响度低。测量音响的单位为贝尔或分贝尔。

在一间安静的房间内,我们可以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暖气管中的水流声、窗外的流水声,但是如果室内人声嘈杂,上面的那些声音马上就会听不到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声音的掩蔽。下面这则故事中的小孩就充分利用了声音掩蔽的现象。一位富有的农夫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在偌大的谷仓内遍寻不到,便定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到谷仓帮忙,谁能找到手表,便给他50美元。小孩们在重赏之下,马上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只有一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忙着寻找手表的时候,坐在那里不为所动。谷仓内尽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批稻草,要在这当中找寻小小的一只手表,实在是大海捞针。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一个接着一个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一起回家吃饭去了。那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离开之后,才开始努力寻找那只手表,原来他早就有了主意,手表在谷粒中肯定会发出声音,那么多人一起寻找,吵吵嚷嚷,手表发出的声音肯定听不到,若天色晚了,没人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听到手表的“滴答”声,这样就能找到手表了。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但他仍然凝声屏气,默默寻找。突然他发现在人声静下来之后,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十分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

故事中的小孩子非常聪明,他巧妙地利用听觉帮自己找到了手表。事实上,萧瑟的风声、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琴声、啾啾的鸟鸣、优美的歌声……如此一个优美动听、充满生机的世界,都是听觉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冷热、香臭及疼痛之感何来

除了视觉和听觉,我们还有其他的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痛觉、嗅觉、运动觉和平衡觉等。

1. 触觉

触觉是皮肤感觉中的一种,是轻微的机械刺激使皮肤浅层感受器兴奋而引起的感觉。触觉感受器在头、面、嘴唇、舌和手指等部位的分布都极为丰富,尤其是手指尖。

人们自身的触觉对机体是有益的,如经常伸一伸懒腰、半躺在摇椅上前后摇摆,可以松弛神经系统;经常进行桑拿浴、淋浴、擦身和按摩,可以使痉挛的肌肉放松下来。

2. 温度觉

温度觉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对热刺激敏感的叫热感受器,对冷刺激敏感的叫冷感受器。两种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叫作热点和冷点。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分布比较密集。冷点多于热点,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热点的数目比冷点少4~10个。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钟,但热觉的适应则需几分钟以上,可见人对热的适应并非完全决定于热感受器,而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功能参与。在热天澡盆内水温为28℃时,刚进入时觉得冷,过一段时间后,也会适应,这种现象决定于人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所以,对于冷、热的感觉是相对的。

3. 痛觉

你或许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正在吃菜,突然不小心咬到了一只红辣椒。此时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辣,急忙喝水,试图用水来消解辣给你带来的痛苦。可是你知道吗,此时你感到的“辣”的感觉其实是一种痛觉。

痛觉是人类的感觉之一。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体验,痛觉常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反应总是单向的,即总是伴有不愉快感,具体表现为忧虑、恐惧、害怕,表情多有痛苦状。任何刺激过度都会引起痛觉。

痛觉体验虽然不为人们所喜欢,但它却是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告诉我们身体某部位受到了伤害,这样我们就会及时对受伤处进行处理和诊治。

痛觉的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中的自由神经末梢。如果在引起痛觉的刺激发生时,例如刀割、针扎等,一般会使机体组织细胞破裂,组织系统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接着便会刺激神经末梢,从而痛觉就产生了。

4. 嗅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种种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细胞,产生神经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海马回、沟内,产生嗅觉。

人类的嗅觉末梢神经细胞,虽分布在鼻内的嗅觉上皮,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像耳朵或眼睛的神经细胞。耳朵的听觉神经细胞,有淋巴液、卵圆窗及耳膜,与外界分开。眼睛的视神经细胞,有玻璃状液、水晶体及角膜,隔离外界。而且嗅觉神经细胞能持续替换它们自己,称为“复制现象”。但是视网膜或内耳神经细胞,几乎无法修补它们的损伤。这是嗅觉神经与其他两者最大的差别。

5. 运动觉和平衡觉

在看NBA球赛时,我们看到一个球员打出好球时,会感觉赏心悦目。其实,运动员打出一个好球,和其自身内部的运动觉和平衡觉有极大的关系。

运动觉是关于肌肉以及关节运动状况和动态位置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身体骨骼肌及其与关节相连接的肌腱之中。平衡觉是关于身体平衡状况的感觉,在正常情况下,平衡觉与运动觉协同工作,为我们提供关于身体运动(加速、减速或旋转等)以及身体位置(与重力作用的关系)的信息。重力作用引起头上脚下的身体位置感觉,但是在失重状况下,如果给你的脚部施加压力,就会使你产生站立的感觉,而如果给头顶一个压力,则会使你产生倒立的感觉。

产生平衡觉的感受器是位于前庭器官中的毛细胞。前庭器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耳蜗相邻的三个半规管。如果身体运动对平衡觉感受器的刺激过强,就会引起眩晕的感觉。此外,视觉对于平衡感觉也会产生作用。当感觉被剥夺时,人类会怎样

感觉对人类非常重要,人类一旦失去感觉,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也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生活。

感觉是我们关于客观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全部感觉能力,那他就不可能产生认识,更不可能产生情感和意志。感觉的发展在人的智力培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感觉器官的充分训练和经常运用,就不会有学习和教育,不会有认识能力的发展。

许多心理学家以“感觉剥夺”实验论证了感觉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身心机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和贝克斯顿在1954年进行的。他们征募了一些大学生为被试,这些大学生每忍受一天的感觉剥夺,就可以获得20美元的报酬。当时大学生打工的收入一般是每小时50美分,因此一天可以得到20美元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可以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且在实验中,大学生的工作好像是一次愉快的享受,因为实验者要他们做的只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房间里的一张极其舒服的床上,只要被试愿意,尽可以躺在那儿白拿钱。

在实验的过程中,给大学生被试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但除此之外,严格地控制被试的任何感觉输入,为此,实验者给每一位被试戴上了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图形视觉被阻止了;被试的手和胳膊被套上了用纸板做的袖套和手套,以限制他们的触觉;同时,小房间中一直充斥着单调的空调的嗡嗡声,以此来限制被试的听觉。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本以为实验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安安心心睡上一大觉的机会,他们正可利用感觉被剥夺后的清静安宁,思考学业或整理毕业论文的思路。但学生们不久就发现,他们的思维变得混乱无章,他们忍受不了几天就不得不要求立刻离开,放弃20美元的报酬。

实验后,学生们报告说,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进行清晰的思索,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感觉自己的思维活动好像是“跳来跳去”的,进行连贯性的集中注意和思维十分困难,甚至在感觉剥夺实验过后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状况仍持续存在,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还有部分被试报告说,在感觉剥夺中,体验到了幻觉,而且他们的幻觉大多都是很简单的,比如有闪烁的光,有忽隐忽现的光,有昏暗但灼热的光。只有少数被试报告说是体验到较为复杂的幻觉,比如曾有一个被试报告说他“看到”电视屏幕出现在眼前,他努力尝试着去阅读上面放映出的不清楚的信息,但却怎么也“看”不清。

自此之后,许多学者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感觉剥夺实验研究方法,所有的实验都显示了在感觉剥夺情况下,人会出现情绪紧张、忧郁、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各种幻觉、妄想,最后难以忍受,不得不要求立即停止实验,把自己恢复到有丰富感觉刺激的生活中去。可见,丰富的感觉刺激对维持我们的生理、心理功能的正常状态是必需的,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相应的感觉。

第二章 障眼法总能瞒天过海——知觉

拇指竟能遮住帝国大厦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光波和声波,但是那并不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墙上的海报;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广播中的音乐。感觉只是“演出”的开始,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使刺激变得有意义和有趣,而最重要的是你能作出有效的反应。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你在环境中导航。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思考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下图,把一只手放到面前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把手移近面孔。当手向面孔靠近时,它在你的视野中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这时你可能无法看到被手遮住的大楼。手是如何遮住大楼的?手变大了吗?大楼变小了吗?你的回答肯定是“当然不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些感觉和知觉的差别。你的手能够遮住大楼是因为当手离面孔越来越近时,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越来越大。是你的知觉加工使你懂得,尽管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在变化,但你的手和大楼的实际大小是不变的。一个人的拇指怎么能遮住帝国大厦?

可以说,知觉的作用是使得感觉有意义。知觉加工从连续变化,并且经常是没有秩序的感觉输入中,提取信息并把它们组织成稳定且有序的知觉。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三角形,它的成分是三条直线。但是,把对三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三角形。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在校园内的马路上散步,忽然发现路旁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物体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例如,当我们走近路旁那个闪闪发亮的东西,经过仔细观看和摆弄之后,看清它的形状是圆的,它的光亮的表面能够反映出自己面部的形象……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觉察一个物体是否存在,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更长。

知觉和感觉一样,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直接反映,仍属于感性的认识形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的形成有独特的作用。实践是知觉的基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由此才能获得反映事物整体形象的知觉。一般来说,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和零碎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总是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对某事物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那就不可能对该事物立即产生整体的感性形象的反应。

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为思维准备必要的条件。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狐狸的知觉,在只看到葡萄的情况下,两次对葡萄的味道作出判断。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流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魔术为什么能“欺骗”观众的眼睛

自魔术师刘谦在春晚上大显身手之后,无数观众对其魔术如痴如醉,而且都希望能够掀开其魔术的神秘面纱。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不禁让我们自问,魔术表演为什么能使人们如此好奇呢?

事实上,所谓“魔术”,不过是魔术师利用高明的手法及障眼法,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办不到,或实现不了的事物进行神速变化,从而实现视觉真实感应,让人们对“魔术”产生无比震惊的感观,和对生活无限美好的幻想与向往。

你是否还记得,刘谦与董卿合作表演的“心灵魔术”。在表演前,刘谦问董卿:“你是不是托儿?”董卿很严肃地说:“保证不是。”之后,刘谦表演了通过“脑电波”让纸牌现形的魔术。在他表演过程中,有的观众发现了小破绽:刘谦右手的指头在动,好像是在隔着玻璃画圈;也有观众指出刘谦自己切牌,早知道董卿拿的是圆圈牌,他所谓点上墨水的牌其实是隐形的圆圈牌,最后纸上的试剂起的化学反应显现出来。看到大家都爱揭秘他的魔术,刘谦干脆在现场自我揭底“障眼法”,他在一个纸袋中变出一杯啤酒时,故意露出了纸袋背后事先就开好的大口子。他说,第一次表演这个魔术时不小心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口子,之后经过无数次练习,才练成了现在这双魔手。

还有超级魔术师大卫的“锯人”表演,也是大同小异。大卫在表演时,让他的助手们把一个长方形木箱抬到一张桌子上。箱子的上面和四周均可打开,向观众交代以后,一位女助手躺进箱子,将头和脚露在箱子两端的小孔外面。于是,他拿起锯子,把箱子连同女助手一锯为二,在锯缝中再插入两块板。现在可使箱子的两部分互相脱离了,观众们看到女助手的脚在动、脸在笑。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参与表演的有两名女助手,第二名助手事先早就躺在桌子里面了。这位人们看不见的女助手可通过箱子底部的翻板把腿伸进箱子,使脚露在箱外,而当着观众的面进入箱子的女助手却把腿曲了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在1999年曾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魔术大有帮助。

研究人员找了许多被测试者,让他们为某三人篮球队队员间的传球计数。计数开始后,研究者又让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从那些被试眼前走过。

谁料,当那些被试专心数数的时候,半数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只“大猩猩”走过球场,甚至还在场中央停留一会儿拍它的胸脯。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作“无意目盲”。心理学家发现,人类会本能地注意到新异刺激,但注意的能力或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一资源耗尽时,新的刺激就不能被注意了。上述实验中,由于参与者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运动员,竟然忽视了如此怪异的大猩猩演员。

显然,魔术师非常懂得利用观众的“无意目盲”,也可以看作扰乱观众观察的障眼法。在魔术表演中,观众被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不断变化着自己的注视点,再通过动作和现场声光配合,将需要遮盖的戏法放在观众知觉能力降低的时段来进行,完全是利用了观众的知觉弱点。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魔术能“欺骗”我们的眼睛了吧?同一幅画,是人头还是花瓶

请看右面的这张图,你看到了什么?也许你看到的是两个侧面的人头像,但你也有可能看到的是一个花瓶。前者是因为你关注的是四周的阴影部分,后者因为你看的是中间白的部分。

看的是同一幅画,却既可以看成两个相对而视的人头,又可以看成一个花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心理学中的知觉选择性问题。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信息,我们总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作为背景。比如当看到右边的图形时,我们更容易注意有条纹图案的波形带(即选择条纹图案波形带为知觉对象),而非白色的波形带。知觉的选择性使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少数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上,排除次要刺激和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识别事物、适应环境。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部分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与背景相比较,知觉对象形象清楚,好像突出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则好像退到它的后面,变得模糊不清。例如,当我们注视教师板书时,黑板上的文字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而黑板附近的墙壁、挂图等好像退到它的后面成为模糊的背景。

从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依存于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二是注意的选择作用。当注意指向某个事物时,该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化为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知觉对象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转换在双歧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前面的图,由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引起我们知觉的事物很多,但面对同样的景物,每个人选择知觉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什么事物会引起我们的知觉选择呢?

一般来说,人的知觉选择与个体的需要、任务、愿望、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相关。另外,事物本身的特点也决定着是否引起我们的知觉,信息的强度大、对比明显,就容易先知觉。如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我们总是先看到飞机,然后才注意到周围的白云和天空;又如在城市有些马路旁的灯塔、栏杆、路标等处漆上黑白相间的条纹,这样便可突出事物的对比度而引人注目。外界事物色彩鲜艳、图像醒目也容易先被注意到,在市政建设工地上通过用红灯的闪灭来向路人或过往车辆发出警告信号,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道路施工人员或清洁人员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以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等,都是这个道理。在游行、集会的队伍里,引导其他人高呼口号的组织者以及队伍中的大幅醒目标语总是先被人知觉到。

知觉选择性在实际中的运用很广泛。在表演舞台上将光柱照射到主要演员身上,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在学校里,教师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黑白两色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但与此相反的,在军事上为了避免引起注意就必须进行伪装,即设法将目标隐蔽于背景当中。如士兵所穿的迷彩服用黄、绿、褐三色组成,图案混杂着斑点和条纹,因为这与自然环境的颜色极其相似,而不规则的图案则打乱了士兵本身的轮廓。另外,在迷彩服色彩的颜料里还掺入了某些化学物质,使其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与周围自然景物的反射能力大体相似,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隐蔽目的。B或13,答案因你的理解而不同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向小朋友呈现如下图的卡片。如果遮挡住字母A和C,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数字13;如果遮挡住数字12和14,则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字母B。

你可能要问,同样的字怎么既是13又是B呢?这就要从我们知觉的理解性中找答案了。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确定意义。怎样理解面临的信息和事物,要根据个体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同经验的人,不同兴趣的人,理解的结果都不一样。如一个专业建筑设计师和一个缺乏建筑知识的人对同一张图纸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差别。在上例中,如果遮挡住A和C,在见到12和14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13,同样如果遮住12和14,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B。

对事物的知觉需要已有经验的作用。例如,日本著名写生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了后,便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吧?”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怎么会是瞎马呢?那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眼吃草,准是匹瞎马。”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仔细观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所以,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理解的速度也就越快。脑海为何先聚焦事物“整体”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触:在认识或感知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先聚焦事物的概况或整体,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其细节。不必好奇,这是因为人类的知觉具有整体性。

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完备刺激整合成完备而统一的整体。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我们从点子图上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点子没有用线段连结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在这里,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但是,点子的数量不同,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我们知觉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可见,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点子图

有人曾用对图片的感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使人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被试呈现第二张画片,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有一位惊慌奔逃的姑娘。这时被试断定他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两个奔跑的行人后面,是一头刚从动物园里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被试才明白了画面的真正意思:运动员和年轻的姑娘为躲避狮子而拼命地奔跑。可见,离开了整体情境,离开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我们对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然后才是它的各个细节。又如,我们走进一间房屋,首先是对室内的陈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个别地审视它的一些细节。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一个不熟悉外文单词的人,他对单词的知觉只能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进行。相反,一个熟悉外文单词的人,他把每个单词都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如果用速示器快速呈现一个熟悉的汉字或组成这个汉字的个别笔画,那么辨认整个字的时间几乎和辨认个别笔画的时间相同。另一方面,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写的字词,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知觉的整体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知觉的整体性有以下几个组织原则:图1图2

接近性指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的物体知觉成一个整体。比如图1,我们会把它知觉成由三个距离很近的黑点构成的一些线条,在竖直方向稍为向右倾斜。我们一般不会以另一种结构来知觉它,或者就算以别的结构去知觉它,也是很费力的一件事。

相似性指人们往往会把在形状、颜色、大小、亮度等物理特性上相似的物体,知觉成一个整体。比如图2,我们会把形状相同的圆圈和黑点分别两两知觉为一组,而不太会把一个圆圈和一个黑点知觉成一个整体。

连续性指人们往往会把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知觉。比如图3,我们倾向于把它知觉成更为自然和连续的两条相交的曲线AC和BD。可见,连续作用对我们的整体知觉有着惊人的力量。

求简性指我们在知觉过程中会倾向于知觉最简单的形状。我们的知觉也倾向于在复杂的模式中让我们知觉到最简单的组合。比如图4,我们可以把它解释成三个不规则图形相接触。可事实上,这不是我们知觉到的东西,我们知觉到的东西要比这简单得多,即一整个椭圆和一整个长方形互相重叠而已。

封闭性指我们在知觉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其中某个部分没有了,我们的知觉会自动把它补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形式知觉它。比如图5,我们倾向于把它看作一颗五角星,而不是五个V形的组合。图3图4图5“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一样

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着,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地改变。我们看到的物体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有时在我们正前方,有时在我们的两侧;有时处在阳光下,有时又处在阴影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人如何保持对物体的正确知觉呢?幸运的是,自然选择给予了人的知觉系统一种重要的特性,即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

1. 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却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知觉的形状恒常性。比如,一扇门,在我们面前打开,落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会随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我们始终把这扇门知觉成长方形的。

使我们的知觉保持形状恒常的重要线索是有关深度知觉的信息,比如倾斜、结构等,如果这些深度知觉的线索消失了,我们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也就不能保持恒定不变了。

2. 大小恒常性

同一个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大小,会随着物体距离我们的远近而发生改变,近大远小这是以视觉感受器为基础的视觉现象。但是,我们在判断该物体的大小时,却不纯粹以视网膜上的影像大小为依据,而是把它知觉成大小恒定不变的,这就是知觉的大小恒常性。比如,我们看着面前的小孩子,同时看着远处的一个大人,大人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要比小孩的小得多,但是在知觉中,我们仍然判断大人高,小孩矮。

3. 亮度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是指照射物体的光线强度发生了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亮度知觉仍保持不变的知觉现象。决定亮度恒常性的重要因素是从物体反射出的光的强度和从背景反射出的光的强度的比例,只要这个比例保持不变,就可保证对物体的亮度知觉保持恒定不变。比如,两张白纸,不管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中,它们都互为背景和对象,对光的反射比例始终保持不变,因而我们对亮度的知觉也就保持了恒常性。

4. 颜色恒常性

一只红苹果,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所反射出的光的光谱组成也一定是不同的,因而它的颜色必定是变化的,然而,我们仍然把它知觉成红的。这种不因物体环境改变,而仍然保持对物体颜色知觉恒定的心理倾向,就是知觉的颜色恒常性。

恒常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们的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研究恒常性不仅有助于建筑、艺术等实践部门的工作,而且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有“视觉”可以看,有“听觉”可以听,但它却没有知觉的恒常性。因此,当观察条件明显变化时,机器人就难以执行自己原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把人和动物具有的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那么计算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章 “虚”与“实”究竟有多远——意识和注意

心理学的鸡尾酒会现象

假如你去参加一场热闹的鸡尾酒会(或其他大型Party),你所接触或者注意到的人通常只有一小部分,对于这部分人你也许有清晰的意识,对于其他更多的来宾,可能不会留下清楚的意识。这就是心理学的鸡尾酒会现象。

意识是一个包含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普通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人类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身的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综合察觉。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力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例如,早晨起床后,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穿衣的动作通常是自动化的,不受意识的控制。

人的意识存在各种意识状态,有自然发生的,比如,睡眠和梦;也有人为的,比如,静坐和催眠状态下的意识,醉酒后飘飘然的感觉,或服用迷幻药物产生的幻觉意识等。意识至今仍是人类的一大谜团,我们期待心理学家有更大的发现。

意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我们不可能意识到所有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和刺激。例如,我们看不见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也听不见频率低于特定范围的声音。意识的局限性通常是由我们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在同一时间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容纳过多的东西。

除了局限性,意识还有以下几个特性。

1. 丰富性和深刻性

丰富性指意识的广度,即它能超越时间、打破空间的限制,与广阔无垠、丰富多彩的信息相联系。深刻性指意识的深度,即它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能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两个特征是与人掌握语言密切联系的。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霍金,手脚俱不能动,也不能言,但霍金的思想却是极其丰富的、深刻的。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也即所谓“活动水平线”的物质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丢失而消失。2004年7月,霍金向学术界宣布了他对黑洞研究的成果。他认为,黑洞不会将进入其边界的物体的信息淹没,反而会将这些“信息”撕碎后释放出去。

我们见不到宇宙,更见不到黑洞,但霍金的意识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并揭示了宇宙的规律,这就是意识的深刻性和丰富性。

2. 能动性和创造性

意识能动性指人们能把自己的目的和意志强加于客体,从而去利用它、支配它、控制它。创造性指人们能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与自己的目的意图,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新奇事物。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这两种特征。有一次,富兰克林发现了“莱顿瓶”的放电现象。莱顿瓶所释放的电量让他感到惊讶,于是他决定在风雨雷电夜做个实验。尽管此时的富兰克林,不是不明白这样做的巨大危险,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远大目的,使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劝告,坚定不移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终于有一天,富兰克林带着风筝和一只储电瓶来到野外将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的末端。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富兰克林感到手中有麻木的感觉,这无疑是带电的现象。为了能进一步确认,他把手靠近了那一把铜钥匙,顷刻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火花。富兰克林惊喜地大叫起来:“我受电击了!闪电就是电!”就这样,他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证实了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火花或摩擦产生的电的统一性,而不是上帝发怒。这一著名的“风筝实验”震动了全世界。

人的意识行动是和人的目的性相联系的。人根据一定的目的性,积极地改变着客观世界,使自己的活动结果印上意识的烙印,富有一定的创造性。富兰克林坚持在危险情况下做“风筝实验”就是意识的能动性的体现,并根据“风筝实验”发现了“电”,体现了意识的创造性。为什么不少女性都爱“灰太狼”

在不少女性眼里,“灰太狼”是当今难得的新好男人。

这只狼,爱老婆胜过爱自己,每次抓到羊总是送到老婆红太狼面前,自己绝对不吃独食,永远把老婆放在第一位。灰太狼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红太狼想用十只羊换件虎皮大衣,这对灰太狼来说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但他眼睛都不眨就答应了。十只羊是笔不小的财富,灰太狼全拿来换大衣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灰太狼从不花心,对老婆从一而终;也从不藏私房钱,从不和老婆讨论对错,即使老婆错了也是对的……“嫁人就嫁灰太狼!”——这是当下在女性圈子里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但是,在这个追求“男性美”的时代,这个极其难看的“刀疤脸”、“大反派”、“妻管炎”,怎么就没有影响他在女性眼中的地位呢?

灰太狼型的男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妻管炎”,从女性的角度来说,也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公唯唯诺诺,没有男子汉气概,俯首帖耳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女性钟情于灰太狼式的男人,从女性角度来看,无疑是获益的。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在婚姻生活中,他都能非常主动地把控男女关系,这种关系能给她带来足够的确定感和稳定感,这也正是现实中很多女性在乎和追求的东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