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4:09:0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华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研究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研究作者:李华排版:青杨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ISBN:9787519410759本书由北京人文在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一)选题背景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任何国家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该国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为例,支撑中国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区域呈多样化,既有无明确空间边界的大经济区域,如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也有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等规划经济区域,还有依托于被赋予明确行政区划的行政经济单元,如省域、市域、县域等区域。这些区域无论空间范围大小、层级高低,都是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只有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好了、快了,区域之间的发展步伐协调了,区域与国家的发展才能联体而进、相向而行,区域性和国家全局性的宏观目标才能共同实现。可以说,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而论,区域快则国家动力足、发展速度快,区域强则国家经济基础牢、发展实力强。对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来说,与此同理,只有世界各国各区域的经济都能保持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则世界经济才能整体向前推进。因此,区域经济如何实现科学快速发展,既是区域自身关注的重大课题,更是一个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课题。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可以有多个层面的不同诠释。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如各大洲间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即使在同一洲内部,如亚洲也存在着东亚、西亚和中亚等区域间的非平衡发展事实。可见,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这已经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践所证明。探究那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既不是毫无差异的平衡增长过程,也不是一边倒的绝对非平衡增长的过程,一般来讲,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由“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过程。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区域经济实现平衡发展需要普遍经历的重要阶段,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尤其是二战以后至今的这些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先后进入起飞和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更是成为常态现象。对此,以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为主流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力求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规律做出科学的理论解释与总结,为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引导。概括起来,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经济非平衡增长的理论成因,以及政府和经济组织者应该可以怎样推行非平衡发展。相对平衡发展理论而言,这些非平衡发展理论一时响应者广、采纳者多、实践者众,逐渐成为不少国家发展经济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同样广为存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先后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先是平衡发展之路,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和绝对的平均主义。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成效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后是非平衡发展之路,即20世纪70年代后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实施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国家先后出台了建设沿海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国家又出台了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战略等一系列促进地区有效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发展战略和理论思想的目的都是要通过发挥地区资源比较优势,促进这些地区先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其它地区的共同发展,体现出典型的非平衡发展思想。溯及我国非平衡战略思想的根源,最早系统提出经济非平衡发展思想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整个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中,非平衡协调发展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邓小平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建设途径的系统探索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的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践基础而提出的一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断,主要有“经济发展台阶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论”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样式论”等,其基本思想是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区域有快慢和先后之分,在一定时期有重点、有差距地发展经济,待重点地区经济发达了以后再去支援非重点地区,最终促使整个区域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在邓小平非平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功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中国特色非平衡快速发展之路,许多地区也创造性发展探索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非平衡快速发展模式,诸如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等等。可以认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非平衡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也就没有我国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上可知,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背景下,选择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这一论题展开研究具有显而易见的重大意义。然而,理论界和学界对非平衡发展虽然关注较多、研究较多,但见诸文报者往往一般或专注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结果差别的分析,或侧重于某一方面如要素或产业对一个区域(省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少见对非平衡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方式是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系统探讨,更少见针对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的系统专论。当前,增强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是我国跨跃“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法宝。为此,为更深入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历程,本书从非平衡发展的视角,系统阐述经济发展要素、经济发展产业以及城市化等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如何具体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历程的,试图探索构建出一个以要素、产业和城市化为核心的,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价值的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综合分析框架,为更科学地利用好我国在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行非平衡发展模式所取得的经济发展经验,为未来中国经济逐步实现从非平衡发展向平衡发展地转变,形成有助于中国各区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全局的的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提供理论借鉴。二、选题意义(一)理论意义

1.延伸了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空间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理论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亦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既往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所针对的区域或对区域的划分大多是停留在按同质性标准或功能性标准,以有共同经济联系或有共同经济特征且有相近地缘关系而构成的经济区域这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如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对泛珠三角、长江三角洲、沿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圈等的研究。较少有从给定的行政区域内的区域经济活动层面对其经济发展特征与模式做系统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经济这一级。事实上,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各级政府仍是推动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主导力量与主体,因此,在这样特定的国情背景下,无论是整个国民经济还是泛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把它落地做实首先还得靠各行政经济地理单元与空间的强力支撑。没有各行政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科学发展,任何其它形态的区域经济发展都没有坚实基础。区域经济要求经济运行市场化、发展空间一体化,与我们强调的区域经济首先要靠行政区域经济做实并不相悖,一个是主体、基础问题,一个是方式、途径问题。从这一点说,本书选择以省级行政区这个特定经济地理单元作为区域空间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应该说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既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对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空间研究领域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2.丰富了非平衡发展理论实践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呈现出非平衡发展的格局和态势,实质上是各经济发展要素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能动反映,也是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与集聚经济的现实反映,是经济发展过程初始循环与累积循环螺旋上升的结果,那么这种效应与结果是怎么形成的呢?最初的动因是什么呢?是某个单方面因素的作用结果还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其演化过程是始终保持在一个层面上,还是从微观发端到中观拓展到宏观推进,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不断发展上升的多层面反映呢?现实情况是,在一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城市化三个典型特征所表现出的促动经济发展的能量强弱是存在差异的,但又是互相交织在一起而非各自单独释放能量的过程。本研究跳将出单一因素的考察思路,将在区域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呈现出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城市化集合在一起,采用递进分析思路,构建出一个系统的综合分析框架,理出了其互动因果关系,对帮助我们认识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规律,把握非平衡发展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深化和拓展了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理论。在现有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区域经济学以及其它学科的有关理论,对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差距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提升途径及某一方面因素(如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做了不少研究,还未见学者专门针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本书专注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这个研究主题,重点探索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制,以试图揭示出这种发展模式的普遍规律,虽然结果与愿望可能尚有距离,但应当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并相信由此会引来更多的良师指教和对该领域的探讨。(二)实践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关乎强国,关乎富省,关乎惠民。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国家、区域、各级行政地理单元(省、市、县、乡镇)内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居民、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科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战略、模式予以引领和支撑。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非平衡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也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那么,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是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双重力量的推动,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机制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区别呢?带着这一连串的诘问,本书展开了系统研究。本书以为,尽管国家宏观层面所追求的目标是减少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各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但区域发展也并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实现全国经济发展一盘棋的状态,唯有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和特征,寻找到能有效发挥各地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方能成功。可以认为,对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于指导各区域经济行为主体科学分析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性特征,并立足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较强的区域综合竞争力,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一.国外代表性非平衡发展理论及述评

20世纪上半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现象日益凸显,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产生了一系列解释这种非平衡发展现象的理论。其中代表性的有: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等。这里,将各理论的核心思想综述如下:

1.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这一理论,他强调,在经济发展中,不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战略是最佳的战略选择。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平衡的,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必然产生增长极或增长点,而这些增长极或增长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核心”区内出现的聚集经济利益。可以看出,不平衡增长理论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区域发展要选择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生产潜力的产业中去,以及最有增长潜力的地区中去,以此带动其它产业和地区的发展。因此,赫希曼进一步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平衡链的运动过程(Chain of Disequilibria),这一过程不是消除不平衡,而是维持不平衡。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发展政策的任务就是维持这些冲突、不协调和非均衡,从而导致一种不平衡状态到新的不平衡状态的运[1]动,一直不断的继续下去。

2.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弗农(Vernon)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区域经济学家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跟工业部门和产品一样,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会在各阶段的变化更替中实现经济的增长,这个变化更替会随发展程度不同呈梯度格局。该理论指出,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其主导产业所处的工业生命周期阶段。若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创新能力强,专业性强,则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必定大,这种地区可以被视为高梯度地区。在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过程中,处于夕阳状态的产业会选择向相对落后的次发达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也充分结合于多层次的城市系统而展开。发展空间地扩大、市场范围地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费用节约等,从而使处于下一级梯度的具有某些比较优势的城市或地区成为该产品的最大生产地,而取代原来最高梯度的创新发源地,进而实现了技术及产品生产的梯度转移。

可以看出,这一理论主张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当先选择那些主导产业竞争力强,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先行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在先集聚发展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其扩散效应将要素、产业向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转移,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该理论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对于梯度的划分、高梯度和低梯度区域的确定与选择难以科学量化,势必会将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次固化,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结果。

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增长极是他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经济发展实践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是在非均衡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在这种非均衡条件下,会有一部分经济主体处于核心地位,而另一些则处于非核心地位。在佩鲁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深化拓展,创立了系统的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J.R.Boudeville)和拉塞(J.R.Lausuen)认为经济空间既包括相应地理范围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还包括相应的区位关系,所以他们强调增长极应当与区位论紧密结合。因此,他们从集聚经济与外部经济分析出发,将增长极从抽象的空间转换为具体的地理空间,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2]理含义。总之,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首先在一个极核地区优先增长,然后围绕着极核而展开,以不同的强度在不同的地区展开后想周边地区扩散,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该理论尤其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认为区域发展中,政府的规划、集中投资尤为重要。政府在空间布局规划中,那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和产业是区域发展必须得到优先关注,应当将它们培育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增长极形成后,初中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而到后期发展阶段后,扩散效应不断加强,占据主导地位。

4.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adal)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著作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一旦超过社会平均发展速度,与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相比,可能获得累积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条件好、发展快的区域会在不断发展中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进一步遏制落后区域的经济权,使落后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因此,缪尔达尔等认为,“市场力作用的固有趋势是产生区域之间的不平等,而且国家越贫穷则这种趋势越明[3]显。这是自由放任条件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亦即市场力量的存在,可能会强化区域间的非平衡发展格局,假如一个地区初始发展条件优越和后续发展加速度会更大,则其发展速度也会相对更快。

该理论同时认为,累积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两种相反的效应。回流效应会导致移动性要素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欠发达地区因要素短缺而发展较慢。扩散效应会导致移动性要素大量流向欠发达地区,以此带动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而趋于经济发展差距能否逐渐缩小,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因此缪尔达尔等还强调,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政府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干预,利用政策制度控制好要素流动的方向与规模。

5.核心—外围理论

这一理论最初由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起初主要是阐述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表现出的“中心-外围”的不平等格局等。后在20世纪60年代经弗里德曼将这一理论用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他指出,几乎所有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都表现为中心和外围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在这两类区域间,要素、市场以及环境等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中心地区之所以会形成,源于空间集聚发展在该区域所形成的持续累积发展力量,进而获得相对外围地区强大得[4]多的经济竞争优势。而相对中心地区来说,外围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核心区与外围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表现为空间二元结构的空间系统,占支配地位的核心区通过维持对其外围区的权威依附关系而使空间系统一体化,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

弗里德曼的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初将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纳入到区域理论的研究范畴的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理论思想逐步被广泛运用于区域政策、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地理等学科的研究与实践。

6.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二战以后,伴随众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圈域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选择。这一理论十分强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主导,尤其是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城市。在形成了一定发展实力的城市以后,然后以城市为圆心,将周边城市辐射力能达到的半径范围内的地理区域划为经济腹地,使区域经济呈现出圈域状的分布格局,逐步向外发展。此理论将城市圈域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辐射力强、辐射半径大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辐射半径范围内的若干中小城市,三是连接这些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城市经济网络。从其内容主张来看,这一理论强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不是单独发展某一个地区或者城市,而是强调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这一理论无疑对解决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现状有较大的适用性。

系统回顾区域经济学中关于非平衡发展的相关理论,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借鉴和参考。这些理论学说地提出,都是基于学说提出者所在国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成功实践而演绎出来的,都认为不平衡增长在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都是普遍、绝对存在的。综观其内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一是表现为某一时点各地区静态发展水平的差异,相应的定量评估指标可用各地区某经济变量的绝对量占全国的比率或相对量(如人均量)来度量;二是体现为某一时期内各地区动态经济发展速度上的不相同及其变化状况,相应的可用地区间某综合经济变量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来测度;三是体现为某一时期内地区产业结构动态变动的差异,相应的可用地区间各产业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动的差异来衡量。从其本质特征来看,这些理论产生的共同点都是基于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平衡性特征,讨论如何以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科学配置、产业选择以及区域规划。所以,指出不同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一刀切的采用均衡发展并非科学之举,而强调应当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这样才能实现要素资源效用最大化,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同时,这些理论之间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之处,即由于对政府和市场作用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在实现非均衡增长的方式和手段、政策主张上存在较大差异。

[1]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2]Francqis Perroux,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s,Vol.64,1950

[3]Myrdal,J.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 ,1957

[4]John Friedma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The MIT Press,1966.二.国内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及非平衡发展的主要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研究主要专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视角。综合国内学者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非平衡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非平衡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大多为以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等比较分析,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先行发展区域,或者我国县域经济这个微观的行政地理单元等。研究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测度。这一方面主要采用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锡尔系数(Theil)、广义熵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行了测算和实证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二是针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原因地解析。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间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因为经济集聚及集聚产生的相关效应所导致。陆大道(1995)、郝寿义和安虎森(1999)、顾朝林(2000)都阐述了经济集聚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化的作用机理,他们认为,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极化和扩散效应表现出的作用强度会有差别。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要素通常向经济集聚区域与大城市流动,使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逐渐形成“中心—外围”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集聚不经济问题会逐渐产生于中心城市,此时的极化效应将不断减弱而扩[1]散效应则相应增强,使得经济活动呈现出较强的扩散趋势。肖金成(2004)研究得出,省域中心城市与边缘地区的发展差距远远大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但省域内部的发展差距却未能[2]引起足够的重视。陈林生(2004)通过对省级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分析,认为省市之间由于吸引投资尤其是外商投资能力与条件的差别,对经济聚集效应的发挥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区际差距拉大、[3]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范剑勇(2004)研究指出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聚集,成为中西部劳动力等要素持续大量流入的重要引力,而要素集聚所对这些地区集聚优势的加强直接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循环累积的效率和规模,因此认为这种集聚而产生的循环累积是地区差距扩[4]大的重要原因。学者们关于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论述,对于各区域认识区域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缩小区际差距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针对区域经济差异化(非平衡)发展形成机制的研究。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要有效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和谐平衡发展,不能仅仅单方面探讨其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必须对非平衡发展产生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逄杰武和孙凤芝(2005)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省域经济实现有限非均衡发展[5]的相应对策。程启智等(2009)从要素流动与经济集聚的视角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与根源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经[6]济非平衡发展的分析框架。这些文献作者结合我国区域或省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对非平衡发展的机制做了一定探索,但还尚欠缺系统与全面。

四是针对我国非均衡发展思想体系发展的研究。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是邓小平提出的,在邓小平所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赵明[7][8](2002)、刘欣(2005)等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提出的基本依据、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阶段,以及思想体系的内容和深刻内涵等作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非平衡发展思想体系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未能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有机结合,所以在理论深度和普适性方面还略显不足。(二)关于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

1.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研究

区域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省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一直以来,学者们根据区域内城市经济规模以及分布特征,对我国区域经济展开了广泛研究。

谢勇、尹继东(1996)曾提出了“中国浅内陆省”的概念,并以江西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为例,提出了赣中、赣北、赣东北、赣西、赣中西、赣南六个一级经济区(内含8个二级区)空间布局划

[9]分。罗辉、贾文毓(2007)根据我国省域内城市经济规模和分布特征,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划分为半单核型、准单核型、单核型、半双核型、双核型和多核型等六种。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在城市经济的等级分布、极化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有明显差异。[10]陆玉麒(2007)从对我国的合肥—芜湖、南昌—九江两个区域开发极核地带的分析中,提炼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空间结构——“双核”空间结构,同时对这种组合的固定性及其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机制等从理论上进行科学解释,构建较为完善的双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

除了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进行总结与划分之外,学者们还对省域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何江和张馨之(2006)利用中国地级市人均GDP(1990—2004)增长速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近邻效应,区位和距离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产生明显影响,而且低增长地区[11]在空间上以集聚形式出现。陈晓玲和李国平(2006)利用中国1978—2004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数据,研究得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联性在逐渐增强,尤其表现为[12]地区经济的空间聚集性。吴玉鸣(2006)采用空间自相关误差趋同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后的省域经济在地理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空间联系也持续加强,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13]了重要影响。

2.关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问题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大小是省域内部的产业或行业、省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的关键。鉴于省域经济单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予以高度重视。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最为权威和系统的是由李建平领衔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自2007[14]年,该中心每年出版我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该蓝皮书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08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该成果既明确了评价期内我国各省市的优劣势和相对地位,又深入分析了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及发展启示,还提出了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学者如王秉安(2005)、黄茂兴(2008)、李军军等(2008)、张永利(2012)等,他们或以全国省份、或以不同区域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先后撰文构建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理模型,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提供了重要指导,相比而言,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关的研究在国内已较为成熟。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省域经济长期的发展实践,尤其是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些颇具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学者们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学理上的研究。如程启智等(2009)根据经济活动中的要素作用、组织方式、市场依赖等关键性节点,从资本所有权的角度、从聚集经济角度、从地缘经济角度、以及对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依赖程度的角度对我国省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15]分类,深化了对省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汪剑平(2010)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我国的“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等典型[16]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了深入系统地概括和总结。这些研究,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与路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与总结,为其它省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综合以上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方面的研究,表现出更多地关注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表现、竞争力评价以及发展模式等特征,显得还较为零散,尤其是非平衡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应用方面的研究明显缺乏。本书认为,应当深刻理解非平衡发展理论的精髓,以及发达国家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特色,在努力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非平衡发展理论和实现路径与机制方面加大深度与力度。

[1]Li Xiumin,Liu Bing,Zhang Xiuying.O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in China.Work paper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6,(3):45—57.

[2]肖金成:《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陈林生:《聚集效应、中心地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4]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逄杰武,孙凤芝:《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8期。

[6]程启智、汪剑平:《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7]赵明:《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

[8]刘欣:《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的提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9]谢勇、尹继东:《论中国前内陆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罗辉,贾文毓:《中国省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2期。

[11]何江、张馨之:《中国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第11期。

[12]陈晓玲、李国平:《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经济科学》2006年第5期。

[13]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14]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5]程启智、汪剑平、李华:《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概念与类型》,《当代经济》2009年第12期。

[16]汪剑平:《省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战略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一.研究思路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外以及中国国内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现象的理论分析、实证验证,以探索揭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此研究在对非平衡发展理论进行述评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经济集聚机制为主线,采用“微观—中观—宏观”的递进分析思路,分别从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化三个层次,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如何从微观集结到中观再推进到宏观发展的演进过程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全书共分六章,各章节内容依次为:

第一章导论,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非平衡发展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全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特色和重点难点等。第二章构建了综合分析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从世界经济非平衡发展现象的分析以及中国广东省内各区域间经济非平衡发展实践案例的剖析着手,重点从要素、产业和城市化三个视角对这些区域间经济发展历程的共性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抽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微观(要素集聚)、中观(产业集群)和宏观(城市集群)机制的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阐述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根源——要素集聚。从对生产要素与要素流动的定义解析入题,阐述了移动性要素和非移动性要素集聚形成的客观条件及其形成机理,并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三种主要移动性要素的集聚对广东省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关系。第四章阐述了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中观机制——产业集群。全书首先阐述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优势以及常见模式,并就产业集群如何导致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释,最后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关联性做了实证验证。第五章论述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宏观机制——城市化。此部分首先对城市、城市经济以及城市化基本问题做介绍,然后详细论述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机制——城市化及城市群,最后对城市化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是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高度概括了全书各章节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实状况,提出了区域经济如何科学利用非平衡发展,发展加速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建议。图1-1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图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一)研究重点

本书的目的和研究重点是探讨描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客观现象,从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以及城市化三个不同层面解析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反映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的综合框架模型,并提出相应科学利用非平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二)研究难点

本书研究的难点主要是在广泛搜集广东省近30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实证检验广东省各地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城市化三个机制与其非平衡发展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三.研究方法(一)主要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书就要素集聚对区域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产业集群、城市化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影响过程等,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进行考察,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比较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是横向静态比较法。一个区域内部,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以及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研究采用各种统计指标对以及经济发展数据对广东省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横向比较法予以论证。二是纵向阶段比较法。即在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应当是从弱到强,呈正向递进阶梯向上的。因此,本书是运用我国及广东省典型的时间节点,将其发展分为几个发展阶段,用一个省不同时期经济集聚程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数据关系做比较。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书在研究要素流动集聚、产业集群以及城市化的内在特征、形成条件、动力机制,以及它们与省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相互关系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上面的描述进行检验。(二)关于实证案例选取的说明

实证研究法是本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为保证全书研究系统性,本书选取了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广东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广东省域经济成功实现率先快速发展过程中,非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推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因此,为更好地研究和借鉴广东省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全书每章节的实证分析都以广东经济发展指标为依据,以此验证非平衡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第四节 主要创新及不足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对于非平衡发展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形成机制,国内鲜有学者进行系统地研究。程启智、汪剑平(2009)曾构建了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一般理论框架,该框架第一次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做了解析,但该框架主要是从要素流动和经济集聚两个大的视角对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成因进行了深刻阐述。而本书的研究主要以经济集聚发展机制为主线,将区域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集聚机制进一步细化,即利用该机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分别表现出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集聚三个不同的范畴,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既分别展开又充分融合的系统研究,构建并详细论证了反映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比程启智、汪剑平(2009)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且构建的理论框架的也实现了新的发展。同时,这一分析框架也对影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进一步深入地解析论证。

2.理论观点的创新。本书在研究中,依据对区域经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以往研究成果中的有关观点予以拓展和升华。代表性观点有:(1)提出了城市功能二重性特征。在研究中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除了具有高效的经济聚散功能外,还具有先进的体制制度保障功能。两种功能融为一体,促进了以城市化为动力的区域经济的发展。(2)提出区域经济意志、效率必须与国家空间经济意志、效率有效统一,以增强各种形态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协调性。(3)提出城市是社会经济轴心说。以往研究中大都定格在城市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中心说”,但这都只是一种对城市地位、作用的静态形象描述。而本书对其是社会经济“轴心”的解读,则揭示了城市与周边经济腹地之间的动态能量传递运动关系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等全方位的领袖地位与主导作用。(4)将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极格局”与“域格局”概念引入到区域经济城市化经济发展空间形态的研究,丰富了对城市化运动状态的认知。

3.对策建议构想的创新。对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科学非平衡发展,本书提出了建立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协作机制对区域间的规划、产业分工布局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宏观协调统筹,以尽可能克服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市场分割的区域高效率而国家低效率问题;同时还建议创建要素集聚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强要素市场的可识读性,以帮助市场主体正确研判要素流动方向,提高抉择科学性。二.研究不足

由于资料和研究能力所限,研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完善。

1.对要素流动研究的局限。要素流动是产生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基础,对其含义的理解应当是既包括在地区间的流动,又包括同一种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但本书在研究中,考虑到实证数据获取的便利,仅仅就劳动力、技术以及资本等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做了阐释。事实上,在产业之间的流动应当也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一方面有待以后进一步深化研究。

2.对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中的不足。书中对省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只是选择了大中型企业个数、工业增加值等基本指标,没有将不同地区所积聚的不同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因此该实证研究略显笼统。

3.实证中对省域经济区域划分的科学性有待研究。本书在实证中,按照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对该省大区块的划分,对这些区块之间的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些区块之间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仅仅以广东省的这些区域之间的差异的研究来验证省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整个研究除了选择发达地区作为样本外,还可以选择发展中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进行综合研究的话,得出的结论将更加科学。▶▶第二章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第一节 一个案例的启示:广东省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一大重要特征。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受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各区域间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差异,不仅表现为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国家经济层次性,还表现出同一层次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更表现为各国经济在增长速度上的差异性。尽管世界经济发展正值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但这得益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才能逐步实现平衡发展的过程。可以认为,非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在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实现全面平衡发展目标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违背的普遍规律。

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充分展示了该省科学运用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集聚要素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优化城市化发展空间,实现比较优势向经济竞争优势的转化,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总量最大的省份,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全省的总体状态位居全国前列,那么其区域状态如何呢?是否实现了齐步走与同步前进呢?按传统统计习惯,广东将其辖区分为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含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惠州、肇庆9市)、粤东翼(含潮州、汕头、揭阳、汕尾4市)、粤西翼(含湛江、茂名、阳江3市),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工作指导、政策指向、经济统计、绩效评价也大都以此划分为依据。本书运用广东省1981年—2011年各区域地级市各年统计年鉴中的面板数据,对上述四大区域的发展绩效及相互间的状态进了测度评析。评析结果显示,广东四大区域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初期,其经济基本处于平衝增长的齐步走状态,而此后则犹如马拉松竞赛一样,相互距离逐步拉开,并越拉越大,以致现在走在最前面的珠三角地区与落在后面的其它地区形成了巨大反差,省域经济呈现出典型的非平衡快速发展特征。广东省的经济在全国最富、发展最快,域内区域间差距也最显著,为我们探讨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机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样本。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描述

为进一步量化广东省各区域经济的经济发展差异,本书选择统计年鉴中常用的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并利用相应的数理公示进行测算比较。(一)GDP总量、人均GDP及GDP增速差异

1.GDP总量差异

这部分主要旨在对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翼、粤西翼和粤山区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所以这里在处理这些地区历年的GDP总值时剔除价格变动影响因素,采用了广东省四大区域[1]GDP的绝对值数据直接用来比较,对比四大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在全省总量中的变化情况。图2-1和表2-1、表2-2反映了四个地区GDP及其占广东全省比重的绝对数差异、比例差异以及分期差异。(1)绝对数差异图2-1 广东省各区域历年GDP变化趋势(1981—2011)

图2-1很直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内四大区域GDP总量的变化趋势和绝对差异。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广东省四大区域间的GDP总量差异并不明显,到了90年代之后,珠三角地区与其它地区间的差异逐年扩大,而此期间,粤东翼、粤西翼和粤山区三个区域间的GDP总值差异并不大。(2)各区域占全省经济总量比例差异

根据广东省各区域所辖地级市1981—2011年GDP总值,以及广东省历年GDP总值的数据,整理得出表2-1和表2-2,表中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对广东省的GDP贡献值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比重占到广东省总量的70%以上,且所占比重持续并显著上升,其它地区则不断下降。根据表2-2对广东省各区域GDP占全省比例进行阶段性对比,1981—1985年代,珠三角地区所占比重分别是粤东翼、粤西翼和粤山区的4.46倍、3.61倍和3.10倍,而到了2006—2010年代,珠三角地区分别是其它三个地区的11.8倍、10.42倍和12.18倍。可以明显看出,珠三角与其它三个地区的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86—2012),广东省各地级市《统计年鉴》(1986—2012),《数说广东六十年1949—2009》。数据来源:根据表2-1数据资料整理得出。

2.各区域间人均GDP差异

根据广东省各区域所辖地级市1981—2011年GDP总值,以及广东省历年GDP总值的数据,整理得出表2-3和表2-4可以看出,1981—2011年间,从各地区自身来看,珠三角、粤东翼、粤西翼和粤山区四个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均GDP都取得了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4%、15.03%、15.04%和14.61%,从增长率数值来看,珠三角地区增长最快,粤东翼和粤西翼两个地区的差异不大,而粤山区比其它地区增长相对较慢。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86—2012),广东省各地级市《统计年鉴》(1986—2012),《数说广东六十年1949—2009》。数据来源:根据表2-3数据资料整理得出。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各地区间人均GDP占全省比例的差异,现将1981年、1995年、2010年三个年份的GDP比重和人均GDP比例整理得出表2-5。数据来源:根据表2-2、表2-4数据资料整理得出。

从表2-5可以看出,广东省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珠三角地区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明显上升,其它三个地区则连续下降。到2010年,珠三角地区的GDP已占广东全省的79%,而粤山区已降至6.8%。对比各地区人均GDP占全省比重,各地区的人均GDP差距也明显扩大。以粤山区为基准,珠三角地区与粤山区的差距逐年加大,1981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是粤山区的2.31倍,到1995年扩大到3.41倍,到2010年更扩大到3.62倍。粤东翼与粤山区的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1981年粤东翼是粤山区的0.92倍,1995年扩大到1.22倍,而到2010年又缩小到1.02倍。粤西翼与粤山区的的人均GDP的差距也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3.各区域间GDP增长速度差异

从表2-6和表2-7可以看出,各地区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震荡调整以后,从90年代开始步入稳步增长期,特别是1991-1995年各地进入了加速增长期,之后各年份的增长呈现趋缓状态。从表2-7分阶段的数据表中可以明显看出,1996年代以后,珠三角地区的GDP增长速度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粤西翼和粤山区的增长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唯有粤东翼地区的增长在2001-2005年这个阶段出现一个很低的增长速度。从这30年间的总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尽管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存在差异,珠三角地区始终是增长最快的地区。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86—2012),广东省各地级市《统计年鉴》(1986—2012),《数说广东六十年1949—2009》。图2-2 广东省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差异

从总体产业布局来看,1981-2010年间广东省各地区间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趋势存在的共同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除珠三角地区以外,其它地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直明显高于该地区的第一、第三产业。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86—2012),广东省各地级市《统计年鉴》(1986—2012),《数说广东六十年1949—2009》。

从广东省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看,产业布局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1981年到2010年,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5.77%下降至2.15%,下降了23.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1981-2010年间相对稳定,第三产业规模呈持续扩大,增加了将近一倍。其它三个地区也有类似特征,只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要大于第三产业提高幅度。表2-8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的地区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相反,第三产业比重高的珠三角地区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正好与本书认为的微观(农业化主导)、中观(工业化主导)和宏观(城市经济主导)三个阶段经济发展能力逐级递增,经济发展水平亦逐级递增是高度吻合的。(三)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水平测度

前面利用GDP总值、人均GDP、产业结构比重等指标对广东省各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行了客观描述。这里将采用加权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数指标对区域间增长差距大小进行测度。

1、加权变异系数

y全省人均GDP,n区域数,y表示i地区人均GDP,p表示i地区人ii口,p全省总人口。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依据广东省各地区人均GDP及全省人均GDP数据,计算得出广东省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大小的加权变异系数,见表2-9和表2-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