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暖心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1:52:0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劲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话语暖心学

话语暖心学试读:

序PREFACE

现在很少有人不知道情商,大家都知道情商的重要性,认为高情商是生活幸福的利器、工作顺利的保障、人生成功的要素。

说起情商,每个人都头头是道,可情商到底是什么,人们却不太了解,只有一大堆的定义和概念,却没有切实的应用,许多人对情商都是糊里糊涂的。

其实,所谓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这个人会说话,让你觉得自在舒适,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情商高;那个人不会说话,让你觉得非常不自在,你就会觉得那个人情商低。

可以这么说,会说话是高情商的一大表现。很多人说,不喜欢情商高的人,因为他们虚伪。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情商高,不是虚伪,而是温暖。

提高自己的情商,不是让你去阿谀奉承,不是让你去投其所好,而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更多地去考虑他人的感受。

究其本质,是让我们尊重别人的看法,寻找别人的优点,体察别人的需要,把别人放在心上。

仔细想想你身边情商高的人吧,他们往往很宽厚、很真诚。他们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真心欣赏其他人,真心去发现万事万物的美好。他们懂得悲悯,懂得体谅,懂得换位思考。如果说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那么情商高的本质也是心中有他人。

有人说:“情商高的人有什么了不起?没实力,只会投机取巧。”我觉得不是的,情商也是硬实力的一部分。有句话说得好:“智商决定你的下限,情商决定你的上限。”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即使不是为了成功,但如果情商高能让你自己觉得快乐和幸福,让你身边的人也觉得快乐和幸福,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本书立足于暖心话语表达,从让人舒服的角度出发,讲述高情商人士温暖人心、让人舒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为你揭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秘密。

希望本书能够给你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希望它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让你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为你人生的美满幸福增砖添瓦。  第1章 温暖的交谈,从微笑开始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是什么?桃花、梨花、荷花、海棠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认为最美的花是微笑。微笑不仅是最美丽的花,还是不会凋谢的花,它不分春夏秋冬,不论东西南北,随时随处,皆得绽放。生活需要微笑,温暖始于微笑。微笑是永不凋谢的花

许多人问:“如何展开一次让人舒服的谈话?特别是在与人初次见面时,谈话该如何展开?”其实很简单,首先给对方一个温暖的微笑。请相信,这是一个最美好的开始。当微笑的花朵绽放时,轻松愉悦、温暖和谐的气氛便洋溢开来了。

微笑是人类基本的表情之一,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微妙表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是无声的感召。微笑的魅力和风采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拓展人脉、赢得友谊的力量,因为微笑可以带给人愉悦的心情。

有个富翁住在豪华的房子里,吃着美味佳肴,还有仆人服侍他,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很不快乐。虽然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总是心烦不已呢?

这一天,富翁出门散步,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看到富翁愁眉苦脸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小女孩天真的眼神和甜美的笑容,一下子就感染了富翁。在那一瞬间,他的心豁然开朗:为什么要不快乐呢,像这样笑一笑多好啊!

想到这里,富翁走到小女孩面前,弯下腰说:“亲爱的小姑娘,谢谢你。”小女孩很不解,有些惊奇地说:“爷爷,我什么也没有做啊,您为什么要谢谢我呢?”

看到小女孩充满疑惑的样子,富翁笑了起来,说:“哦,你不知道,你可帮了爷爷一个大忙呢。因为你的笑,让爷爷知道了快乐的秘密。”

得知小女孩因为家境贫困而辍学后,富翁突然灵机一动,决定成立一个微笑天使助学基金,小女孩成了第一个助学对象。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小女孩的微笑照亮了富翁灰蒙蒙的心灵,让他洞悉了快乐人生的奥秘。可以这么说,这个微笑对富翁而言是如钻石一般珍贵的宝物。

微笑可以开启尘封的心灵,可以给予别人希望,同时也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好方式,是和谐社会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我宁愿让傻子逗我开心,也不要让一个精明的人令我伤悲。”人生苦短,谁不希望自己在这世上活得开心,天天快乐呢?所以,你想快速打开与人交流的大门,首先要做的当然是让他开心,而不是让他伤心、愤怒。

美国著名保险营销专家富兰克林·贝特格说:“一个人如果面带微笑,其受欢迎的指数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在与陌生人见面之前,富兰克林·贝特格总是先在门外停留片刻,回想一下那些令他高兴的事情,让自己脸上绽放出开朗、热情、由衷的微笑,然后再敲门进入。这样一来,他常常会受到对方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微笑,是“接纳”“亲切”的标志,当我们向对方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你”“我对你没有敌意”“我对你有好感”“我想和你交朋友”等。反之,初次见面时如果没有笑容,就会给对方一种不友好、难以亲近的感觉,让对方感到紧张、恐惧等。总之,微笑的表情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它能有效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警戒心。

如果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眼,说话不冷不热,而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说话风趣幽默,他们同时向你请求帮助,你更喜欢帮助哪一个?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当然是后者”。这就是微笑的魅力。暖心智慧

微笑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温暖表达。微笑代表友善,微笑是人们内心里的一束阳光。如果你不太擅长语言表达,就要学会真诚地微笑。即使不喜欢,也不妨微笑以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微笑是最好的肢体语言,千万不要忽视。”以微笑的方式与人交谈,能让他人在心理上和我们产生共鸣,从而赢得他人的欢迎,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

微笑代表温暖,同时也是力量。高情商人士懂得运用微笑的力量,即使遇到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他们也能以微笑的态度面对。这不仅是一种有风度、有胸怀的表现,还是一种人生智慧。

1945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二十八名日本甲级战犯时,十个参与国的法官们曾因排定法庭座次,展开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中国法官理应被排在庭长左边的第二把交椅,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较弱,因此这个座位的排法被其他强国否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法官梅汝  出庭,为了维护本国的尊严,面对列强展开了辩论。他说:“排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这是唯一的正确原则。”

接着他微笑了一下说:“当然,如果各位不赞成这一方法,我们不妨找个体重器来,然后按照体重的大小来排座,体重重者居中,体重轻者居旁。”

各国的法官们听了这个建议后,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庭长笑着说:“你的建议很好,但是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回答说:“若不以受降国签字的次序来排座,那就依体重来排座吧,这样,纵使我被排在最后一位也心安理得,并且可以以此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坐在边上不合适,可以另派一个比我胖的人来换我呀,这样才公平嘛。”

这个回答再次引得法官们哈哈大笑起来,最后他们同意按签字顺序排座。

在举世瞩目的国际法庭上,法官的座次按体重来排定,这岂不是个天大的笑话!

很显然,梅法官所提出的主张,没有丝毫可笑之处,但他采用了一种让人发笑的方式提出来。难道梅法官不懂事吗?不,梅法官很明白事理,更了解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他知道列强是不愿尊重事理的。

因此,梅汝璈法官采用了一种讲笑话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主张,嘲讽那些强权的国家依恃强权,践踏国际公理的丑恶嘴脸。

如此微笑,是高情商的体现,是一种人生境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微笑来化解沟通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温暖对方的心灵,润滑彼此的关系。

第一,微笑可以很好地化解谈话氛围的不愉快。假如在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爱发脾气的人、刻薄挑剔的人或出言不逊的人,不必与之针锋相对,这时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可贵。我们不妨以微笑化解对方的攻势,从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进而摆脱窘境。

第二,遇到尴尬时可以微笑化解。进入陌生的场合,如果你感到紧张,或找不到话题时,你可以微笑,帮助自己松弛紧张的神经,同时也可以消除他人的戒备心理,让他人对你产生好感。

第三,拒绝他人时要学会微笑。冰冷的拒绝会让人有受伤害的感觉,让人下不来台,从而影响彼此的关系,甚至可能让人心生怨气。怎么办?——微笑。在拒绝的时候学会微笑,既能缓和紧张的情绪,免使对方难堪,又能免去言语不周而导致的麻烦。

第四,用微笑表达歉意,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原谅。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是一种和蔼友善的表示。致歉时微笑,可以帮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能展现你主动热情、坦率大方的个性,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友好,让你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暖心智慧

生活中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是常有的事情,但难道这些人和事就应该让我们失去微笑和温暖吗?若能够以微笑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和不喜欢之人,这不只是一个人有修养和风度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高明的人生智慧。学会将问题笑着说出来

微笑是友好交谈的润滑剂,带给他人的温暖是无价的。它可以展示出你的自信,也是有礼貌的象征。如果我们心中有难言的问题,也可以微笑着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避免矛盾的发生,同时又可以解决问题。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应邀参加一个晚宴。席间,他被宴会上轻佻的音乐弄得十分厌烦,但他身为贵宾,随意离席就会显得不太礼貌。苦恼之余,他干脆用手捂住耳朵。

宴会的主人见状,忙上前询问:“对不起,你不喜欢他们演奏的流行乐曲吗?”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都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甚感诧异:“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微笑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应归类为高尚吗?”主人哑然,也笑了起来,忙给赫尔岑道歉,表示自己考虑不周。赫尔岑借此机会,起身离开座位,躲到角落里去了。

虽然不喜欢轻佻的音乐,但赫尔岑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反感,而是微笑着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不仅表现出了自己的涵养,同时也让宴会的主人不至感觉过于尴尬。由此可见,微笑着表达是一种巧妙的说话方式,不失温暖。

平日里,有些人经常会吃人情亏,可为了保持面子和本着不伤和气的原则,不少人都会选择“哑巴吃黄连”。在这种时候,要是你能够巧妙地将自己的不快以微笑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帮自己解决烦恼。

王先生从朋友那里买了一个新电表,装好之后才知道电表有问题,转得太快,这让王先生不胜烦恼。等他去找朋友时,才发现朋友去四川出差了,要一周左右才能回来。王先生没有办法,只好等着。等朋友回来后,王先生马上把他带到了家里。“回来了,四川远不远?”“远啊,走好几天呢。”“怎么去的,花了多少路费?”“火车呗,花了500多元。”“嗨!早知道如此费工夫还花这么多钱,我这儿有个快的宝贝让你坐上多好呀!”“什么宝贝?是你的?”“是啊,你看你坐火车干吗呀?多受罪。好几天才能走500块钱的,我这个可快多了,一天就走了500块钱的。”

说完,王先生便把朋友带到电表前,笑着说道:“以后我去哪儿,绝对不用坐火车了。你送来的这个电表跑得快着哩!”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与王先生类似的烦恼,有的人选择直接控诉,与对方闹起来;有的人选择冷处理,疏远彼此的交往。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太好。而王先生将自己的不满微笑着说出来,不失为一种极佳的处理方式。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要急躁,也不要发脾气,不要让自己陷入不良的情绪中,完全可以冷静下来,微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是一个善用微笑说话的人。一天中午,他经过自己的钢铁厂时,无意中发现有几个工人正坐在地上吸烟,他们的正上方挂着的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四个大字。

史考伯没有发怒,而是面带微笑地走过去,友好地递给工人几根雪茄,然后认真地说:“伙计们,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

几个吸烟的工人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立即把手中的烟掐灭,并对史考伯产生了由衷的好感和敬意。

试想一下,如果你指着那块大牌子对吸烟的工人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结果会怎么样?即便工人不会拿你怎么样,但他们的内心肯定会有怨恨。史考伯没有直接批评和责骂工人,而是使用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微笑着让员工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批评。

这样的表达,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既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能让被批评者获得情感上的尊重,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堪称最高明的批评之道。

小李最近突然迷上了网络游戏,下班后还经常“加班”打游戏。有一天晚上,公司总经理下班发现小李还在办公室,以为他在加班,走近一看,发现他却在玩游戏,心中有些不满。

总经理本想上前批评小李一顿,但转念一想,公司规定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者要被罚款,而现在是下班时间,如果罚款,员工心里肯定不服,而且未必能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

于是,总经理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微笑着说:“小李啊,这么晚了,还在奋战,可要多注意身体呀!”

小李回头一看是总经理,顿时觉得羞愧万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在办公室里玩电脑游戏了,而且工作上更加兢兢业业。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能够微笑着将问题说出来,才算是张弛有度。当然,要掌握这样的说话技巧并不容易,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原则:

第一,语言要简洁易懂。如果使用一些生僻的字眼,往往曲高和寡,使人如坠云雾,影响说话的效果。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微笑在别人眼里就会成为清高傲慢的表现。

第二,忌讲脏话。粗俗的笑话、取笑别人的生理缺陷或许能引人发笑,但这种笑话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快和不满,使沟通产生障碍。

将他人的问题和自己的诉求微笑着说出来,这种充满善意和温暖的方式如同一股涓涓细流,不仅能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还能让人看到你的风度,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诉求。暖心智慧

将遇到的问题微笑着说出来,不仅可以化解紧张的气氛,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缓和,还可以很好地处理事情。你心若微笑,他心便有温暖

常听人这样问自己:“为什么他言语风趣,让人感到温暖,备受他人欢迎,而我就不行呢?”假如你也有这样的问题,那就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吧。

一个消极悲观的人,是很难笑起来的;一个满是狐疑的人,在言谈中也难以透出暖融融的春意。

心灵里有笑意,你的世界才会温暖,他人才愿意接近你。微笑,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豁达态度,还能展示出他对自身力量的绝对自信。

看一看那些积极乐观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保持微笑。他们为人宽容,不会斤斤计较,懂得与人为善,就算被别人伤害了,他们也不会针锋相对,反而能以微笑面对,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95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往苏联访问。在跟苏联领导人进行会晤后,尼克松又按原定计划访问苏联的其他城市,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到莫斯科机场为他送行。

不巧的是,总统专机在起飞前突然出现故障,机场地勤人员立刻进行紧急检修。勃列日涅夫站在远处看着,眉头越皱越紧。

为了化解当时的尴尬,勃列日涅夫故作轻松地说:“总统先生,真对不起,耽误了您的时间!”一面说着,一面指着飞机场上忙碌的人群问:“您看,我应该如何处分他们?”

尼克松笑呵呵地说:“他们应该得到提升!如果他们不是在起飞前发现了故障,而是等到飞机升空才知道,那该多么可怕啊!”

飞机在起飞前最后一刻出现故障,这确实会让人感到烦躁、不满。然而,尼克松总统却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运用轻松的言辞,以微笑的方式乐观对待,将一件坏事转变成了好事。

尼克松总统的乐观跟他的健康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个锱铢必较、悲观消极的人不可能从正面看问题,只有在积极乐观的情况下,一个人才会有从坏事情中发现积极的一面的能力。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巴尔扎克一生多有坎坷,年轻时就已经债台高筑,经常因一点儿面包、蜡烛和纸张而烦恼。他一生的创作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而且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但他有一颗微笑的心灵,他说:“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就算在这样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巴尔扎克仍然可以风趣地描述自己的窘迫。

一天夜里,有个小偷进入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并在他写字台的抽屉里翻找值钱的东西。这小偷不太专业,翻弄的声音太大,竟然把睡梦中的巴尔扎克吵醒了。“哈哈哈哈……”巴尔扎克躺在床上大笑起来。

小偷惊慌失措地问:“你笑什么?”

巴尔扎克又笑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我的好伙计,在我白天都找不出一枚硬币的抽屉里,你居然打算在黑夜从里面找出钱来!”

我们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虽然可以看到最辛辣的讽刺,但也能看到他的讽刺都包裹着一层快乐的外衣,使读者在欢笑之余领悟真谛。

微笑,是一个让我们摆脱外界烦恼,从内心里快乐起来的重要法宝。诚然,这种心态很难一直维持下去,但只要你愿意尝试,从点点滴滴做起,就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乐观。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转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笑意,让自己的世界温暖如春,过上美妙的人生。

在两个人的面前,各放着一片面包。第一个人看了以后,高兴地说:“我还有一片面包呢。”第二个人看了后,苦着脸说:“我只有一片面包了。”

对待同样的一片面包,两个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就是心态所起的作用。积极乐观的人,在那一片面包中得到的是满足,看到的是希望;而消极悲观的人,得到的是不满,看到的是绝望。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个人能否活得轻松、愉快、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他拥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有笑意。

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就意味着成为过去的损失已经不可挽回,又何苦再赔上自己的情绪呢?还不如让自己积极乐观些,使事情朝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懂得这样看待生活的人,不管一生的际遇如何,都必定会与微笑为伍。而且,一旦你拥有了这种生命观,温暖就会与你形影不离,伴随你一生,让你成为一个开朗的、受人欢迎的人。暖心智慧

心若温暖,无谓悲伤。温暖的微笑,积极的话语,可以带给人良好的情绪,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常以微笑待人,久而久之,改变的不只是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还有我们内心的状态。面对困境,勿忘保持微笑

有人问:“这世间最有感染力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是微笑。这世上恐怕没有比微笑更能感染人的东西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通常会逐渐心理失衡,或闷闷不乐,或郁郁寡欢,或牢骚满腹,或怒发冲冠。假如我们以这种焦躁的情绪待人处世,自然会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而微笑,是烦恼的最大克星,能改变我们灰暗、消沉的心境,帮助我们重获自信、激情和兴致,恢复最初的精神爽朗、心情舒畅。

美国有一位传奇式的教练叫佩迈尔,他带领的迪鲍尔大学篮球队在蝉联39次冠军后,遭到一次空前的惨败。记者们在比赛后蜂拥而至,问他有什么感想。

佩迈尔微笑着说:“好极了,我们现在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冠军,背上再也没有包袱了。”

比赛失利本是令人极其沮丧的事情,但在乐观积极的人看来,失败也是迈向成功的一级台阶。

佩迈尔教练微笑着说出的话语中蕴含着豁达的人生智慧。他的修养使他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他在冠军的称号中看到了包袱,而在失去冠军的刹那看到了某种从零开始的心理优势。

他的微笑不仅能够减轻队员的压力,还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微笑的力量在于调节,它能使人领悟到失意或烦恼的真谛,积极创造新的希望,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

挫折既然不可避免,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人生的不如意。就像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克雷所说的那样:“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因此,笑对生活,轻装上阵,是克服困难、挫折的最好方式。

爱迪生有一次坐火车,被人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是这一记罪恶的耳光,导致爱迪生后来耳聋。假如换一个人,面对影响自己一生的身体残疾,可能会受不了。但是,爱迪生对自己的缺陷不以为意,他以微笑面对厄运,幽默地说:“耳聋帮我杜绝了跟外界的无聊谈话,使我能更为专心地工作。”

在大多数人眼中,伤残疼痛是生命中苦不堪言、沉重不堪的羁绊。可对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来说,这是一种幸运。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微笑的方式应对挫折,不仅改变了生活,还开阔了自己的心胸,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古时候,有一位姓邢的进士,他生得身材矮小。一日,他在鄱阳湖遇到强盗。强盗抢了他的钱财,还准备杀害他。

就在强盗举起刀之时,邢进士以风趣的口吻对强盗说:“人们已经叫我邢矮子了,若是砍掉我的头,那不是更矮了吗?”

强盗被他的机智给逗笑了,放下了刀,饶了邢进士一命。

遇到凶恶的强盗,而且又是寡不敌众的形势,如果硬要与对方针锋相对地进行争辩,只会使形势恶化,加速自己的死亡;而邢进士微笑以对,一句幽默笑谈,令凶残的强盗放下了屠刀。可见,乐观之人,确实容易感染人。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对我们不利的场合,假如我们能借助幽默的语言予以化解,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握局势,化解危机。

总而言之,无论遇到何种凄风冷雨,都要保持微笑,因为微笑就是温暖。人生中总会出现困难和烦恼。有的人会在窘境中挣扎,会因失意而蹉跎,甚至会被突然而至的暴风雨击倒;有的人借助乐观的心态,以微笑的方式对待人生中的困难与烦恼,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轻装前行,最终通过了生活的种种考验。微笑,就像一种缓冲机制,可以使人远离对抗、失望和悲观的情绪,用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暖心智慧

我以微笑对待生活,生活必以微笑对待我,对人也如此。在艰难的境遇面前,若能保持微笑,这不仅对自己是一种良好的激励,对他人也是一种良好的安抚。尤其是在心灵的困境中,微笑具有不可思议的温暖力量,足以抚慰人心。  第2章 多用心,说话得体方暖心

著名企业家马云说:“傻瓜用嘴说话,聪明人用脑说话,智慧人用心说话。”人长了嘴巴就要说话,可若是不用心,随便乱说,则非但不能带来好的结果,还会伤害他人。用心说话,才能温暖人心。好感难得,话要暖心须三思

说话的时候,人们大都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把问题解决好,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因为没有想好应该如何说,结果话说得不得体,招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有位姑娘早晨上班时在电梯前遇见了同事阮姐,打过招呼之后,姑娘看了看阮姐的打扮,说道:“哎哟喂,阮姐,你今天的衣服搭配得很别扭啊!你这身衣服和发型不搭啊!”结果阮姐因为那姑娘说的话,生了一天的闷气。

有位老人家在路上遇到邻居,打了声招呼,邻居问他去干什么,他回答说去看音乐剧。那邻居听了之后,说道:“嗨,这就是小市民趣味啊!有什么可看的呢?”

分手后,老人家走在路上,心头总不是味儿,嘴里则不断地念叨着:“什么叫小市民趣味?什么叫小市民趣味!”到了剧院门口,他想了好一会

儿,最终没有买票,但心里始终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假如你是阮姐,听到那样的话,心里会高兴吗?假如你是那位老人家,听到别人说你小市民趣味,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嘴里说不出好话没关系,但千万别没事往别人身上扎刺,让人讨厌。

所以,在平日里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谨言慎言,不要出口太快。如果口不择言,那么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我们很可能被自己的不慎之言所伤,而自己还不知道呢!《论语》有云:“三思而后行。”意思是说,应该考虑清楚再行动。做事如此,说话也是如此,要三思而后言。说话之前要经过缜密的思考,这样才不至于说错话。

会说话的人,他们了解别人的心理和喜好,话说出口,能让人感觉很舒服。即便是原本不好的事,换一个角度去表达,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国画名家俞仲林先生画的牡丹闻名遐迩,有个人慕名买了他亲手绘的一幅牡丹图。谁知这个人的朋友来访看到后,竟大呼不吉利:“你看,这牡丹根本没有画完整,缺了一角。你不知道牡丹代表富贵吗?缺角岂不是富贵不全?”

这个人大吃一惊,连忙把画拿了回去,想请俞先生重画一幅。俞先生听他说完事情的经过,告诉这个人:“这幅画的寓意不是这样理解的。牡丹代表富贵,没有这么一边,就是富贵无边,怎么会富贵不全呢?”这个人一听,恍然大悟,十分高兴地把画带回了家里。

本来不太满意的事情,经过俞仲林先生换一个角度表达,就变成了满意。因为他知道,别人求画多数时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若没有准备好的说辞,对方恐怕是不会买账的。你看看,这么一个“富贵无边”,立刻就让人欢天喜地。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注意,就很可能伤人败兴,引发误解,招致怨尤。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言”。

那么,说话之前都需要思考哪些方面呢?很简单,思考一下对方的身份,思考一下所处的场合,思考一下话语的轻重,思考一下对方的接受能力……总之,我们要确保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恰当的、合理的、不伤人的。暖心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好感难得,恶感易成,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言,做到“三思而后言”。我们必须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一旦说错了话,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或导致了无法弥补的局面,那么想要收回就不可能了。到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

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一定要注意。交谈时必须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牧童、和尚、乞丐,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朱元璋富贵了之后,昔日的穷亲戚、穷朋友都来京城投靠他。这些人都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苦的情分上,给他们个一官半职。谁料到,朱元璋最怕的就是别人知道他的老底,翻他的旧账,因为这样会有损他的威信。因此,朱元璋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不过,有位儿时的好友能耐不小,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朱元璋不得不见上一面,谁知那儿时好友一见面,便非常不客气地说:“哎呀,朱重八,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我帮你顶着。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听着那位老兄喋喋不休越说越离谱,朱元璋脸色很难看,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大喝一声:“住口,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来人,给我拉出去斩了。”就这样,那人还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就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贫困潦倒的朱元璋和登基为帝的朱元璋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即便是同一个人,当他的身份和地位改变时,我们的说话方式也要跟着改变。这就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否则很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交谈双方的性别、年龄、阅历、职业等有所不同,我们在交谈中经常会发现彼此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关注话题等。如果选择双方都不感兴趣或仅有一方感兴趣的话题,交谈只能不欢而散。所以,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与谈话对象的不同之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水平的不同。当我们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说话时,应该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这样对方才能听明白、听清楚;而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谈话时,则需要注意语言的润色和修饰,适当使用较为正式的谈话方式,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谈话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水平。

第二,身份地位的差异。谈话对象往往有着身份、地位的差别,所以我们说话不能太过随便,而应该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比如,说话对象是个绅士,我们就要用绅士的说话方式来对待他。只有懂得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说话,才能更好地与其沟通。

第三,彼此关系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会有平等、上下、亲疏等不同关系,所以说话的多少、语气的轻重、话语的亲密程度等都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使谈话氛围和谐、融洽,使沟通卓有成效。一般来说,对于家人、朋友等关系比较亲密的人,说话不必太过讲究,表达符合一般规范即可,但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

第四,性格特点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对方的性格特征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比如,对傲慢无礼的人,我们应该尽量简洁地说,正所谓“多说无益”;对少言寡语的人,我们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对直爽的人,我们应该做到坦诚地说;对有礼貌的人,我们应该做到谦逊地说;对粗心大意的人,我们可以把话分成几部分来说;对行动迟缓的人,我们要有耐心地说;等等。

第五,年龄大小的区别。对小孩或同龄人,说话要坦诚、亲切;对老人或师长,说话时要充满尊重,让对方觉得你这个晚辈懂礼貌、有教养。

总之,说话之前要察言观色,了解清楚交流对象再开口,这样才能保证说话的有效性。暖心智慧

与不同的人交流,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中最容易掌握的就是话题交流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谈话内容,便可使双方在交谈过程中产生共鸣、彼此呼应。直言快语,冷脸更冷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提倡直言快语的。因为直言快语的人率真,是非分明,不会模棱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直言快语是弥足珍贵的品质。但是,直言快语也要注意分寸。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直言快语是一把“双刃剑”。

有人觉得直言快语是真性情,但真性情是让你说真话,不是让你说难听的话。你可以吐槽朋友胖,但你不能说她“肥得像头猪”。调侃和侮辱是两回事,直率和轻重不分也是两回事。

在很多时候,当你想一吐为快时,你锋利的“语言之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自己或他人。

有个人去喝别人家孩子的满月酒,宾客纷纷称赞白白胖胖的娃娃让人看着喜爱,而他偏偏直言快语地说:“这孩子以后会胖死。”结果被主人家狠揍了一顿。

这个人说的话不对吗?他说的是大实话,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一句话,让人觉得晦气,明显是找不自在。

因此,与人交谈时,最好不要说晦气的话,让人不自在还是小事,说不定还会讨来一顿打。多说好听的话,讨个好口彩,能让我们更受欢迎,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我们该怎样讨个好口彩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说话没什么水平,其实每个人的表达能力都很强,只要转变一下思路就可以了。任何话语都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听上去让人感觉美好的,一种是听上去让人觉得不爽的。说出的话最终效果如何,就看你怎么说。

孔子对说话之道有一句非常精辟的总结:“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大意就是,可以同他谈论的话却不和他谈,这就会失去朋友;不可以同他谈论的话却和他讲,这就是说错了话。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做到既不失去朋友,也不说错话。

小雨是一个很有礼貌的人,一次,一位朋友帮他做了点小事,他马上说了声“谢谢”。

朋友很奇怪地问:“大家都这么熟悉了,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你这样让我很不习惯呀!”

小雨说:“再熟悉,你也没义务对我好啊,你帮了我,让我很开心,这说明你仗义,说明你这人好,既然帮了我,我当然应该感激你,不能因为熟悉而不表示感谢,对吧?”

后来,朋友逢人就说小雨的好话。

哪怕是朋友之间,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少一点儿直言快语,因为朋友的心也是肉长的,也有情绪,也有好恶。虽然朋友之间因为了解会多担待一些,但有些东西也是冒犯不得的。记得,朋友的心也有伤不起的地方。因此,说话做事要注意别伤了对方的心。

即使是对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也要保持尊重和耐心。很多人对陌生人很有礼貌,对家人、伴侣或好友却极不耐烦,经常翻脸,因为觉得对方不会生气就认为无所谓。但是为什么不把你的温柔和体贴、你的快乐和美好留给最爱你的人呢?

如果你也是一个直言快语的人,请务必深刻地反思自己,并尽力在说话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对人方面,尽量少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处事的不当,尽量少指责他人性格上的缺陷或弱点。要知道,那样做并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和对方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快语也不会产生多少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坚固的堡垒,他的“自我”就藏在这座堡垒里面,你的直言快语恰好把对方内心的堡垒攻破了,让对方的“自我”无处藏身,对方当然会不高兴。因此,能不说就不要说,要说也不能直来直去,而要委婉曲折地说、点到为止地说,至于他听不听,那是他的事,和你无关。

第二,在对事方面,尽量少批评其中的不当。无论什么事,都是由人规划、由人做的,因此,批评事也就等于批评人。除非你力量超大、地位超高,否则直言快语只会给你带来麻烦。如果你的直言快语能够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或者改变事实,那么带来一些麻烦倒还值得;如果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么还是闭上嘴巴为好!暖心智慧

关系越亲密,人们往往讲话就越直,有的甚至很难听,因为他们觉得和关系亲密的人没必要说话委婉。然而,直言快语是人际关系的致命伤。因为关系亲密而说话太直,很容易导致朋友变成怨敌。话说得太满,事情不成人心冷

话说得恰到好处,人听了才会舒服。话说得太满,就难免出问题。古人云:“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赏到半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因为大醉不省人事,便不能体会饮酒的快乐;花朵完全绽放,则到了凋谢的时候。其实说话也是如此,需要留有余地,这样才会有回旋的空间。如果话说得太满,没有余地,则会带来很多麻烦。

有个人爱吹牛,一次聚会,他听一个朋友说要张罗一场盛大的婚礼,需要借用十几辆轿车,就主动表示:“你这事就交给我吧,我认识人,到时候给你弄几辆好车。”朋友听了很高兴,当即就把事情拜托给他了。他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你就放心吧,到时候你直接来开车就行了。”

婚礼前一天,张罗婚礼的朋友来了:“你看那轿车……”他恍然想起借车的事情,一拍脑袋惊叫:“哎呀,你看看……小事一桩,我马上打电话给你找车来。”说完,他开始打电话,然而找了好多人,都说车子自己要用不能出借。最后,他费尽了力气,也只借到了几辆而已,远远不够。没办法,他只好把实际情况告诉朋友,表示自己现在没办法弄到那么多车子。

朋友十分气恼:“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当初你拍着胸脯保证能弄到车,我还以为这事情真的没问题呢,现在事到临头了,你却跟我说弄不到车了。你这不是坑我吗?这事儿办不成,你倒是早点儿告诉我啊,也让我有个准备。现在弄得……”

他满脸羞愧地说:“你看这事弄的……都怪我,都怪我,真不好意思。”朋友懊丧地摇摇头:“你这人真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自此以后大家都不太愿意和他一起办事,担心他耽误事情。

说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听起来好像底气十足,也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很容易出意外。因此,我们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出承诺。

特别是对别人的托付,我们可以答应,但是不要轻易去“保证”说“肯定没有问题”,除非你真的非常有把握。我们可以说:“我尽量,我试试看,如果能够办成,我会给你回电话,你也找找其他的路子,免得万一耽误事情。”这样的话说出来,对方听着也舒服,同时也提醒了对方进行多手准备,以免事情办不成,落下埋怨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其实不仅在承诺的话里要注意留有空间,在其他一些场面上说话,也要注意有所保留,避免因话说得太满而对自己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人喜欢说狂言、狠话,结果闹出一些尴尬的局面,无法收拾。

有个人因在单位里与同事之间发生摩擦,弄得很不愉快。一怒之下,他对那位同事说:“从今以后,我们之间一刀两断,再无瓜葛!”说完这话三个月后,那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因自己讲了过重的话,再见面难免尴尬,

所以他只好离开,另谋他就。

可见,要少对人说狠话,多给人留余地。说话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一样,再也滴不进一滴,否则就会溢出来;又像把气球充满了气,再充就要爆炸了。

另外,在交谈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咄咄逼人。在进行商业谈判、辩论赛和法庭辩论时,采用咄咄逼人的姿态,可在气势上征服人心,但是在日常的交际场合中,若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关于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在必要的时候,还是留点儿余地比较好。

如果你是个够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很多公众人物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都偏爱用“可能”“大概”“或许”“尽量”“估计”等字眼,这些字眼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他们之所以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的发生;否则一旦把话说死了,结果却事与愿违,那就难以回旋了。

再比如,别人有求于我们,如果我们能帮上忙,当然要答应对方的请托,但千万不要向对方打保票,而应该代之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等字眼。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一来可以为自己留条后路,以防事情办不好而显得难堪;二来也无损于我们的诚意,而且更加显示出我们的谨慎,对方会因此更加信赖我们,即便事情最后没有做好,对方也不会责怪我们。

又比如,如果不慎与别人交恶,这时候千万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因一时冲动而说出“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绝情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闭口不言,以防将来需要携手合作时没有后路可退。

水杯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加入一些水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说话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出现意外而下不了台。人之一生说短很短,说长也很长,世间事恰如白云苍狗,变化很多,所以不要一下子把后路堵死了,这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话要留有余地,尽可能不要把话说死、说满、说透。暖心智慧

最好不要说“保证没问题”或“绝对没问题”,而应该代之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话。倘若我们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便没有什么问题;而倘若我们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对方也会因为对我们期望不高而用谅解代替不满。得体表达是让人舒服的前提

话说得好,说得恰当得体,让人听得舒服,自然皆大欢喜。而话说得不好听,就会没人买账,还可能让人不高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说什么“话糙理不糙”,与其埋怨对方不接受,不如多花点儿心思,修饰一下自己的表达。

比如,许多人排队等着使用打印机,这时候,一个人走到队伍的前面,对大家说:“很抱歉,各位能让我先打印吗?我赶时间。”这时候,大约有许多人都会很不满意。而如果这个人说:“很抱歉,能让我先来吗?因为我需要打印好几份文件,这些文件急着要用。”这个时候,同意让这个人先打印的人会立刻多很多。

可见,言辞得体、态度自然,表现出善意,才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受到他人的欢迎。相反,若话说得难听,必然不会有好结果。

比如,公交车上拥挤,售票员一般总会这样问:“还有哪位没买票?”如果换成这样说:“还有哪位没有买到票?”多了个“到”字,感觉就不一样。因为后一种表达中,售票员把乘客没买票的责任,归结为自己的服务没到位,这会使还没买到票的乘客感受到被理解;就是对企图逃票者,也是种善意的提醒。一句话,能使车厢充满温馨。

同样,菜场售货员看到顾客剥开大白菜的菜叶,就大声地叫喊:“不准剥菜叶!”顾客就会辩解:“谁剥了!谁剥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是我剥了?”因此,常常会引发争吵。如果售货员能够换一种说法:“您好,小心了,这菜嫩,别碰落了菜叶,否则就不保鲜了。”把“剥”换成“碰落”,这意思就不同了,变有意为无意,从而流露出售货员对顾客的宽容和理解。

有个人乘飞机出差,到就餐的时间,空姐推着可供两种选择的食品车,询问旅客:“要饭还是要面?”这个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心想怎么叫要饭?自己又不是乞丐。于是,就对空姐说:“小姐,如果你能够把‘要饭’改成‘吃饭’,这样说会更好一些。”

空姐听了乘客的话,愣了一下后恍然大悟,连忙点头说:“先生,您说得对,谢谢您的提醒。”自此,空姐的询问就变成了“吃饭还是吃面?”

有的酒店服务人员经常与顾客发生争吵,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谈吐不当。比如,有的服务人员在顾客结账的时候,会生硬地说:“您等一等,看看房间里有没有缺少东西。”顾客听了这话,心情肯定不会太好,“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没有了。

查房原本是正常的程序,其目的非常明确,但是这样对顾客说出来,好说不好听,等于把顾客当贼了。那么应该怎么说呢?“哎,先生,您请稍等,看一下有没有落下什么物品。”这样的表达,不但让人乐于接受,而且体现了酒店为旅客着想的服务态度。

语言表达总有提升的空间,不论你是多么不会说话的人,只要肯用心去思考,就能发现更好的表达方式。

比如,请人帮忙时,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如果加上“好吗”两个字,这样就变成了商量的语气了,对方会觉得更被尊重。

又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看上去是很正常的一句话,其实是不妥的,因为它会有一种暗示:“你听懂了吗?”如果换成“我说清楚了吗”,这样就不是指责对方,而是自责了。意思是“如果我没有讲清楚,我可以再重复一次”,这是不是显得礼貌多了?

总而言之,表达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很多时候,不看你说什么,就看你怎么说。把话说得客气点儿,别人听着也就舒服一点儿。相反,若你说话不客气,则很容易引发纷争,不仅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还会带来更多麻烦,影响你的办事效率。因此,在说话之前,最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动一番脑筋。暖心智慧

每一句表达,都有更好的选择,任何表达都有提升的空间。高情商人士绝不会停止语言表达能力的修炼,他们懂得精益求精,希望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得体,让人感到舒服和温暖。唯其如此,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支持,收获智慧人生。  第3章 会体谅,让人愿意接受你

有位哲学家说:“体谅好比是一种心理解脱,体谅别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得到解脱。”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并表示体谅与关心时,对方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立场与好意,因而会做出积极而友好的回应。将心比心,体谅他人的感受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如果你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就根本无法了解他人,更不必说帮助他、关怀他。

你若想关怀一个人,前提就是理解他的感受。否则,你的关怀未必有用。连对方的心情都无法理解,又怎么可能对他施以关怀呢?

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到餐厅吃饭,点了牛排。吃完之后,松下幸之助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见盘子里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助理心想:“莫不是牛排不合他的胃口?”

不一会儿,主厨来了,似乎有些紧张地问:“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幸之助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众人听了松下幸之助的话,面面相觑。

松下幸之助接着解释道:“我想当面和你谈,只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若你是那位主厨,听到这样的解释,心中会有什么感受?肯定会感到备受尊重,心中暖暖的。

时刻真诚地表达关心,体谅他人的感受,这是赢得人心的办法,也是展现魅力的行为。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送任何礼物都有效。

1980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某医院,一位身体硬朗、声若洪钟的老人与护士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原来这位老人想要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疗的女士,但是护士根据规章制度拒绝了老人的探望要求。

这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是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斯通先生。而斯通想探望的女士,并非他的家人,而是公司的销售员哈桑的妻子。

后来,哈桑听说了此事感到很惊讶。他没想到自己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竟然得到总裁的如此关怀。对此,哈桑心中充满了感激。为了报答斯通先生的关切与厚爱,哈桑更卖力地工作,销售业绩一度在全美各地区评比中名列前茅。

通用电气公司的事业能蒸蒸日上,斯通对员工的关怀可谓功不可没。

如果大家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现实中将会少许多纷争,多许多美好,而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美国杰出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善于体谅他人的人。有一天,富兰克林和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他们走到办公楼出口处,看见不远处有一位美丽女郎正朝着办公楼的方向走过来,突然,她脚下一滑,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富兰克林一看是熟人——办公室里一位平素很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职员。年轻助手看到那位女郎摔倒在地,刚要跑过去帮忙扶她,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

富兰克林带着助手迅速回到办公楼里,走到走廊的拐角处。面对助手满脸困惑的神情,富兰克林告诉他:“我们不可以帮忙,尤其是现在。”

过了一会儿,那位女职员站起来,环顾四周,很快恢复了常态,然后若无其事地走远了。看着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迷惑不解。

富兰克林淡淡一笑,说:“你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摔跤的倒霉样子吗?”

年轻助手听后,恍然大悟。

即便是帮助别人,也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将心比心,多体谅对方,让对方不尴尬才好。富兰克林可谓深谙其中的智慧,所以能照顾到下属的感受。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对方表示关怀时,对方一定能感受得到。关心不只是奖励,哪怕你说一句体贴的话,也是一种很好的关心,会让对方感受到心灵的温暖。暖心智慧

我们总是说要关心别人,但是关心必须体贴才行,若不体贴,关心无益。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实就是体贴。假如你懂得对方内心的情感需要,得体地表达关心,就能带来很好的效果。多关心朋友,可也别过度

如果你想建立稳固的友谊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要经常想到对方,对对方表示诚挚的关切。事实上,即使并非朋友,如果你对他表示关心,也能让他生出好感,并产生敬意。

有一天,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到白宫去拜访现任的总统和总统夫人,碰巧他们都不在。罗斯福向白宫所有的旧仆人打招呼,叫出他们的姓名,这种关切的问候,让大家备感舒心。

当他见到厨房的亚丽丝时,问她是否还烘制玉米面包,亚丽丝有些无奈地回答他:“有时会为仆人烘制一些,可是楼上的人都不吃。”“他们的口味太差了,”罗斯福有些不平地说,“等我见到总统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他。”他们二人就好像聊家常话一样。

当罗斯福要离开的时候,亚丽丝特地端出一块玉米面包给他,以便让他一边走一边吃。在经过园丁和工人的身旁时,罗斯福便跟他们打招呼……“他对待每一个人,就同他以前一样。”那些仆人彼此讨论着这件事,甚至有人含着眼泪说:“这是近两年来唯一有过的快乐日子,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愿意把这个日子跟一张百元大钞交换。”

罗斯福没有高傲的姿态,他对仆人表现出的关心,让他与那些仆人打成一片,使仆人们深受感动,从而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与好感,这是非常难得的。

关心的力量就是这样伟大,无论是卑微者,还是尊贵者,内心都对它充满了渴望。对于朋友,关心则必不可少。如果你能够时时关心朋友,把朋友放在心上,他就会更加看重你这个朋友,因为他知道你很重视他,重视彼此间的情意。

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可以温暖一颗荒凉冰冷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关心,可以让你获得深厚真挚的友情。关心是人心的渴求,是友情的催化剂。

有一个人生病了,卧病在床很久,都没有人来看望他。尽管平时他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此时不知怎么了,一个也没有来。正在他内心非常郁闷的时刻,有一个同事来了。那个同事平常与他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只是偶尔在一起聊聊天而已。

然而,当他看到同事时,非常高兴,一时间竟似乎忘记了病痛,精神也好了很多。他非常感激地对同事说:“这次我生病,只有你一个人来看我,别看我这个人平常朋友挺多,没事时好像关系都不错,可是当我有事时,却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来看我。我算是看透了,真正的朋友没几个。”

自那以后,他对那个同事非常热情,平时常给他打电话问候,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与人交往,要真正赢得他人的心,就要时常关心别人,处处为人着想,这样对方才会对你产生感激之情,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从人际关系的融洽上来讲,对朋友致以关心是必需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关心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过度关心也会产生副作用。因为友谊,我们会去关心朋友;因为友谊,我们愿意替朋友分担痛苦。但是关心朋友过了度,过分介入朋友的私生活,则会破坏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

无论彼此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都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分享。有些人与自己的挚友形影不离,让人羡慕,殊不知这样最容易破坏彼此的关系。人总是需要个人空间的,如果你过分介入朋友的生活,对方常常会产生反感,即便你们的关系非常好,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矛盾。

关系太好的朋友,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就必定是很严重的大问题,轻者让彼此意见产生分歧,重者导致朋友关系破裂。过分关心朋友,不仅对彼此间的关系有损害,还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刘女士是个热情的人,她与很多同事、朋友的关系都不错。然而,她却天天烦恼。原来,由于刘女士富有同情心,对朋友们总是关怀备至。她常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只要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就也会心情不好。朋友有困难,她会竭尽全力去帮忙,但是若帮不了,她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

事实上,刘女士的情况就是过度关心他人所致。由于过分关心,极易受他人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造成这种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主体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以至于对他人关心过度。

总而言之,我们要关心朋友,但不要过分。记住,关心并不是越俎代庖。其实,关心朋友,就要信任他,相信他能为自己的事负责,并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作为一个真正的朋友,你不要去承担自己不该负的责任,这才是对朋友最好的关心。暖心智慧

每个人都需要秘密,总有些事情不希望被人知道,即便那个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如果你总是不把自己当外人,那么必定会为人所不喜,由此造成对方的戒备心理,使得彼此之间产生隔阂。学会理解,友谊更温暖“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词语,是友情最为闪光的珍珠。中国古代有俞伯牙高山流水,断琴酬知音,而钟子期堪称知己的代名词,对朋友的情感与理解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交往中,人人都渴望找到能如此理解自己的朋友。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坎坷,连糊口的职业也找不到。一次,舒伯特带上自己的一册作品前去拜访当时已相当有名气的贝多芬。很不巧,贝多芬外出了。舒伯特只好留下自己的作品,怅然而回。

贝多芬回家后,不经意地翻阅到那些作品,惊呼:“这里有神手的闪光!”当他知道是舒伯特的作品时,立刻要求去见舒伯特。但是由于贝多芬当时已经患病,没有成行。舒伯特听说了贝多芬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后,再次赶去拜访贝多芬。

两位音乐家相见后,贝多芬深情地握着舒伯特的手喊道:“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然而不久,贝多芬逝世了。舒伯特听到消息之后,哀痛欲绝,亲自举着火炬为贝多芬送葬。

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临终时,他告诉自己的亲友:“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最终两位音乐家结伴长眠。

真正理解他人的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独到的眼光,他们能够识人、知人,结交不一般的朋友。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只有善于理解他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