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0:11:26

点击下载

作者:张金秋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作者:张金秋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516631263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演进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务需处理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总体而言,大学生是求知欲强、情感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但同时逆反心理、情绪化倾向又非常明显的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取决于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背景。历史的血脉不能割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建立在对以往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模式的总结与分析、提炼和借鉴的基础之上。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还不是执政党。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先后在延安举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几所大学,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了具体的实践。此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立足于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虽然是初始的,但却是坚实的和有益的,奠定了党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此时期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行总结,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一、从北伐战争到遵义会议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由北伐战争至遵义会议,是党独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阶段。此时期,党虽然无独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却伴随着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发展,并在党、军队和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奠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基础

北伐战争时期,党效仿苏联红军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中建立政治部,设置党代表,教育部队官兵及学员努力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为此制度的一脉相承,并在深度及广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运动、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及积累了有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宝贵而丰富的经验。1927年的“三湾改编”奠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模式形成的实践基础,不仅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实行军内民主制度的组织形式,而且创立了我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建立的夯实基础。(二)形成了党在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首个纲领性文献

1929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又被称为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决议》对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予以了系统地总结,着重批判了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绝对平均主义、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军阀主义、单纯军事观点等错误倾向,阐明了政治工作的原则、作用及地位,论述了对红军进行马列主义及党的正确路线教育的方法与原则。1934年,党在瑞金召开了红军首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时期,红军的政治工作也受到了王明“左”倾错误的干扰破坏,加上军事指挥失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二、从长征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从长征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时期之一。此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主要以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为代表。延安时期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抗日军政大学教育方针开宗明义地规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入侵。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战火中很多大学遭到破坏。抗日救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延安成为革命的圣地。此时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需要,紧扣抗日主题,为党和军队干部的培养,为边区政府需要的各类人才的输送,为团结群众、凝聚力量和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二)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保证

延安时期,中央设立专门的干部教育部,吸收有丰富经验且德才兼备的人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负责在全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先后在延安举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几所大学,为未来的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治军、治国人才。经由学校的系统教育和在职学习开展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特别抽调那些在党内久经考验的干部来担任学校的领导,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张闻天和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亲自授课,调动了广大学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延安时期,党运用民主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即使在改造日本战俘的日本工农学校,为了改变学员的世界观,开展了识字运动、冬学运动,建立夜校、半日学校等各种形式的学校,调动了教育对象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实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前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一、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时期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务院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即规定《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是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以利于高校进行思想改造,肃清帝国主义和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1950年,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主要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此时期,高校对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作了初步探索,产生了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雏形。(二)初步建立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制度

为了使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1952年,教育部专门做出《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决定,提议在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推广普及。从此高校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初步形成了适合高校实际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政治辅导处与辅导员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制度的初步建立,同时确立了高校大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作用。(三)建立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武汉大学要求撤销政治辅导处的问题发出通知:“已有条件直接从健全行政和党的工作机构着手强化全校的思想政治领导,在此情况下,能够考虑撤销政治辅导处。政治辅导员是深入学生群众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力量,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酌量保留全部或一部分,在教务处或系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虽然撤销了政治辅导处,但是,大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各级党团组织、人事、保卫等部门和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相互配合,共同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为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

1957—1966年是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也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发展的时期,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此时期,强调政治挂帅,又红又专,提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开展思想斗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被视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领。但是,由于当时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偏差,出现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继而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开展了所谓的“反右倾”活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左”的影响。此阶段,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失误,但所取得的成绩仍是主要的。(一)进一步调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1957年,全国高校各年级普遍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是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辅助阅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献和其他文件。原有的政治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律停开一年或两年。196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今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设置《中共党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二)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此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体现了党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达到了战略高度。但是,它脱离了当时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表现在:一是对“又红又专”的内涵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厘清,导致在行动上出现偏差,培养的目标没有层次性,缺少现实基础。二是在实践中急于求成,没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急于求成却目标难成,培养的学生通常缺乏科学的头脑、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当时极“左”指导思想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映。(三)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了政治运动的方式

此时期的“大跃进”“反右倾”等政治运动,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而且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偏离了正确轨道。实践证明,经由政治运动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解决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是有效办法和长久之计,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期工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教训非常深刻。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文化教育领域开始的,之后漫延到社会各个层面,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破坏。1968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大批知识青年失去了在学校接受系统正规教育的大好机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1970年,党中央决定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恢复高校招生考试,长达四年的“停课闹革命”的闹剧终于停止。(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左”倾问题被推向了极端

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政治运动,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高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把阶级斗争作为大学生的一门主干课,培养有高度阶级斗争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的“反修防修战士”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由于把高校视为阶级斗争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了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口号下,“假、大、空”和形式主义成为一种政治风气,“斗、批、改”运动取代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了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挫伤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二)社会教育取代学校教育,政治运动代替思想政治教育

此时期,由于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然破坏殆尽,正常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文化大革命”后期,高校恢复招生不久,由于“白卷英雄”的典型为江青集团树立起来,高校招生考试被迫取消,高等教育走到了以“红”代“专”,只“红”不“专”的极“左”道路上。同时,高校开展与社会完全相同的政治学习,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常被组织参加各种“学工”“学农”和“学军”等活动,社会教育取代了学校教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教学秩序被完全打乱,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由于受到校内派别斗争的冲击而全面瘫痪。1972年高校重新恢复招生以后,由于极“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各种形式主义的政治学习、批判会和讲演会所取代,大学生被要求“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频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在此情况下,高校几乎没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社会政治教育内容就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政治教育形式就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中教训深刻,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四、徘徊时期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

1977年秋天,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即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得以恢复并逐步走向正轨。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是思想战线徘徊不前的两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师生员工心情舒畅,特别是经由揭批“四人帮”,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人民重新焕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的转机。但是,由于“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未摆脱“左”的阴影。在“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影响下,这两年一直进行错与对的讨论,没有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需求,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进步性的发展。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才在拨乱反正中健康发展。第三节改革开放之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一、恢复与重建阶段

1978年到1982年是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恢复与初步重建。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之后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清除“四人帮”的影响,重塑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高校彻底消除“四人帮”给大学生思想造成的混乱状态,冲破“两个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特别是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不断改进和强化。

1979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亘古常新的科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针。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新时期不同层次学校思想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具体说明。经过系列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地位得以重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得以恢复和重建,并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为核心,以塑造理想精神为重点,培养又红又专人才

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四项基本原则。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强化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在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中,要着重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三)恢复与重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了扭转教育战线的残破局面,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始得到理顺。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首次明确规定,高校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此体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克服当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混乱局面,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强化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也规定了“搞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教学的关键是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和健全领导体制”,明确规定了高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应直属校党委领导,学校党委应有一位副书记或常委分管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强化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也设立了适当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地方政府、学校党政、共青团、教师等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四)拨乱反正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完成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中共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引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此时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揭批“四人帮”,批判“两个凡是”,推翻“两个估计”,纠正思想政治工作“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凌驾于业务工作之上的片面认识其目的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克服“两张皮”现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肯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央的重要指示和决议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曲折中发展阶段

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到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平息,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曲折发展的时期。受国际环境影响,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矛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了人们心理的恐慌。1986年底到1987年初,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发生学潮,由于党中央部分领导处理不当,最终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一场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政治风波,这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场风波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直接后果,是一场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尖锐对立和斗争。(一)突出进行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

此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已经不同程度地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认识模糊,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不够坚定。如何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何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指出,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教育大学生的基本原则,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求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当前这场斗争正确地结合起来。广大教师对在大学生中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个性”“绝对解放”及全盘否定中国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实质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揭露其对大学生的危害,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认同。(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此时期,在强调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同时,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论断,“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要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此方针成为当时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这是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党关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通知》,首次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1987年,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积极倡导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迅速在全国推广。社会实践的形式由社会调查逐步发展成社会调查、咨询服务、义务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逐步完善

198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在高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体现出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知》把“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传统教育,强调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要求,在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思想教育必修课程。改革开放时期,围绕这门学科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三、全面强化与迅速发展阶段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育形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规范化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保证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国家教委发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实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德育大纲》的颁布和实施,使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道路。(一)“两课”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改革,使高校“两课”教学更好地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1998年,教育部对“两课”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进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头脑的要求,在“两课”的课程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科学规范

中共中央政治局具体确定了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首次统一了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同时确定相关教材由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编写,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规范。专业队伍的组建也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建设好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在《意见》的指导下,各地整合多方力量,加大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校团委、学生会的组织领导下,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成为大学生了解、服务社会,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有效形式。(三)社团活动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经过此时期的建设,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实现了从单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向开设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同时课外开展社团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利用校外教育基地等多途径、多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转变。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又红又专,专字为先”,调整为“又红又专,红专并重”。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四、蓬勃发展阶段

中共“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充分发挥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充分体现法制健全性、教育发展衔接性和学生成才适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研究掌握人的思想认识特点和行为活动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积极推进科学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强化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分析了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述了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

200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随后,一系列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套文件相继下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和高等学校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措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明显强化。

2013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教学建议。进入2l世纪以来,高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强化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全会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度不断加大,学生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也被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从2006年秋季开学开始,全国高校在新生中普遍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统一运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高校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在2006级专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统一运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至此,形成了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互补、更加系统稳定的“05方案”课程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时代同步,与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同步。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渠道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

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明,我国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明确的、一致的。尽管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曾经被扭曲,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努力方向,贯穿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应该根据国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努力构建知、情、意、性、行相统一的教育模式,开创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五、附录——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辨与社会和谐

本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同质论”、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流行音乐文化“市场支配论”问题从理性思辨的角度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最后阐述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旨在丰富和完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推进社会和谐。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十二五”期间支撑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也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当今世界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发展形势格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多变性的文化思想内涵。在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进程中,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也带来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例如,弱势文化心理和文化闭塞心理。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分析世界文化潮流,并积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建设的进程当中,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共同推进社会和谐。

在这样的文化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现代传统音乐文化的迅速崛起和音乐文化商品化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结构认同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消解,这就需要运用一种新的眼光,从理性思辨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理清新形势下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博弈关系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辨1.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同质论的反思

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世界大众文化消费品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西方“娱乐化”思潮的音乐文化思潮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继而产生一种对西方音乐文化“同质化”的依附倾向。

流行音乐 (pop music)诞生于西方,西方摇滚乐、说唱乐、爵士乐等已经走进中国乐坛,悄然形成了一种交融共生的形态,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东西方截然不同的音乐文化差异,就会造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异化”或人的“异化”。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样式,需要在内容和题材上表现本土文化的特殊品格,充分挖掘本土语言艺术,形成具有中国现代气息的音乐艺术,才能呈现一种新的视听效果。例如,20世纪 80 年代,崔健唱响的 《一无所有》 在国内的广泛影响,使得我们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批判转变为中国社会现实的强烈观照。中国的这种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变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和绝对模仿的过程,而是通过打破不同国界音乐文化的隔离,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符合国内人们心理需求的音乐艺术产品,而不能因为世界音乐文化全球化的冲击而分崩离析。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的复杂面向和多种可能,而不能仅仅依托本土经验领域的考察。这种理性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批判是把中国这一晚进的流行音乐元素,经过中国传统音乐“同质化”,以此所呈现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实现对“东乐西进”的反向流动,进而有效规避西方音乐文化的“单向垄断”。这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不能拘囿于单向、抽象的理想批判,而是要从抽象的层面产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关怀与反思。2.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的反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观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泛娱乐化”倾向的论证也引起了国内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但鲜有学者运用“世俗化”和“娱乐化”的文化思潮来发起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反思与超越,借用一种高雅健康的文化概念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加以表达。如果我们仅用“肤浅”与“古典”、“庸俗”与“高雅”的二分说法来界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而没有经过充分的质疑与讨论,这只能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批判领域内的没有实质性的批判话语。因此,我们需要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加以反思,才能在美学价值与审美价值方面形成一种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历史判断,才能在不同“血统出生”和“风格谱系”产生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普遍认同。我们不能仅仅用一种风俗的品格产生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否定,否则,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只能故步自封,难以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借用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遵循事物二元性的角度来加以理性思辨,而不能单纯地拘囿于经验的层面而武断地否定。

尽管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不乏庸俗之作,在此,我们只是要质疑其文化庸俗化的普遍趋势,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现代元素,体现具有中国精神和美学追求的艺术产品,创作真实且充满灵性、表现丰富的生命体语。3.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市场支配论的反思

前文所提到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同质论和庸俗论,都是和中国的社会体制结构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差异性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商品化趋势渐渐显现出来,人们就会用价格来衡量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产品的价值,从而忽略了其自身的艺术生命和批判功能,一味听从市场的摆布,瓦解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艺术的自主性价值,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商品化逻辑与艺术价值的冲突和对立。

我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整体驯化局面,走向一种复杂的多元面向,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也经历着“跨空间 (跨文化)”“跨时间 (跨历史)”的语境变迁,而体现人们的个体诉求。在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市场中,市场支配的力量越强大,则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也越来越与西方音乐学派描述的相类同,这种发展本身也是平庸和雷同的。所以,对于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来说,需要把市场原则与艺术原则置于一种相对兼容的关系之中,表达其可能多样和变化的主体性选择,理清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抗衡的博弈关系,提升大众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这样才能发起向西方音乐文化话语霸权的挑战。(二)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与社会和谐1.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且存在着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教育差异乃至认识差异,这需要一种新型的文化意识作支撑,运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思潮来消解各种矛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追求,以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能够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构筑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因为音乐文化本事身没有国界、没有民族阻隔的一种价值取向,所以,通过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就能提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时空、跨地域的人类共同语言,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方式,为世界人民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互借鉴的可能。因此,通过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情操,提供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平和、豁达、宽容的品格,形成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际关系,用一种和谐的态度来处理当前的矛盾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不仅能塑造人格,还能起到安邦治世的作用,推进政治和谐。如果把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其渗透力和凝聚力无疑都是非常强大的。例如,刘嘉亮为汶川地震所献的歌曲 《让我们坚强》,“让我们坚强永不放弃,让我们勇敢面对困境,让我们的爱和希望燃烧在你心里,让我们微笑生活继续,让我们努力创造奇迹,让我们期待这场属于我们的胜利”,表达了一种对同胞的不放弃不抛弃,一种人心的凝聚力。这种具有时代主题意识的音乐表达方式一旦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之中,就会产业一种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情感,形成一种团结的强大力量,继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批判,并不是试图从经验的层面来否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积极意义,而是在对西方音乐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肯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实际价值,从而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和艺术形式来适应世界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潮流。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之下,充分发挥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独特功能,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的音乐环境,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第二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理论第一节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诚信教育“诚”是向内、向善的内心追求,是个人品格和境界的内在价值评价,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人生态度和道德境界,它体现的是我与自我的关系。“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一种行为规约,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是向外、向真的外在追求,是个人诚实的品格接受考验的外在价值,表现在守信义、讲信用,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信誉、信赖、信心和信任等,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实践。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因而,要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诚信教育。首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要经由多种途径积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诚信道德教育。让大学生首先达到对诚信的理性认知和认同,才能在实践中忠实地履行。其次,诚信的社会氛围需要营造。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利用媒介的宣传功能积极地进行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的宣传,使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后,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对大学生的诚实守信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诚信道德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必须非常重视强化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大学生的诚信。只有大学上拥有诚信道德观念,科学、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大学生的事业能否成功也和诚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诚信是大学生为人处世之本。在社会交往中,若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不讲信誉,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民族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建设美好家园、抵御外来侵略和克服艰难险阻的奋斗中,中华民族不断培育和发展着自己的民族精神。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还要教育他们以创新、开放的态度看待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华,对传统民族精神加以创新,实现民族精神的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珍视、继承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时代精神。(一)团结统一

一直以来,团结统一都是爱国主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统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形成一种对整个民族有益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保证各个阶级亲密无间,实现整个民族的精诚团结,使团结统一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精神支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团结统一一直是我们所坚守的民族精神。(二)爱好和平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处的一种态度,在彼此的交往中保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爱好和平已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坚持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常见“和衷共济”“和睦相亲”等文化信息,日常生活中同样是“政通人和”,国与国之间交往中主张“和平共处”,反对强权、暴力及战争等不合理的现象。(三)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自我修养并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此精神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为满足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一种勤勤恳恳、战天斗地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磨炼而日益形成一种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勤劳勇敢不仅贯穿于中华民族一切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华民族依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勤劳勇敢的精神,不管多大的困难都不能退缩,勇往直前。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寻求新的进步和发展。“弘扬”主要指成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精神。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的基础上,吸收时代性创新精神,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它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已经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心理过渡和转变的时期,大学阶段是人迅速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出现,并携带着独有的阶段特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和学习,还会影响社会素质,影响社会发展和未来。因而,大学上心理健康必然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高校需要采取积极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人际关系和谐教育

人际关系和谐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的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保证大家和睦相处。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动机、情绪及兴趣等心理因素。这样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脑筋,锻炼品德和意志。3.智力发展的教育

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等能力,提高学习效率。4.环境适应教育

环境适应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现实情况,经由利用社会实践和模拟训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做好准备。5.人格健康教育

人格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从而进行更好的人生定位。(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职业,主要是利用心理学知识,采取交谈或者游戏的方式进行帮助求询者,或者对其进行心理问题的指导和解答。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开导,主要是选择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自己,利用新的方式去感受求询者的内心,并会因而产生新的思想观念。2.课堂资源

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相关课程,或者定期举办讲座,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能够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选择适当时机举办。这类讲座对象明确,针对性强,一般较受大学生的欢迎。3.师资力量

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很重要。实际上,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面会更广,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出现工作和生活的不良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最容易接触学生,和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最多,更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若教师人格不够健全,必然会影响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学校应多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交给教师一些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与方法,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4.校园媒介

经由学校内进行心理知识普及教育,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的知识。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教育

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发展非常迅速,不管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各国经济联系程度,都在逐渐加快强化,然而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创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因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想领先于世界的脚步,必须不断强化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注重知识创新。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在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以来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强化科技创新的精准定位,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突显了强化大学生这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就业和创业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的开始就是创造价值和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开始。大学生就业既是学生自己的事,也是学校的事,更是政府的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就业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业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择业观教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强化职业素质训练,做好就业准备。教育部在出台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七项举措中强调,高校应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强化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基层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提升素质,磨炼意志,建功立业。以下简要介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实施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各学科相互渗透,有效互补。一方面,除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外,更多的是结合现有的教学,在现有的课程中挖掘、开发、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从而强化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专业教育要与专业、学科优势相结合。能够以“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契机,把创业活动和专业、学科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二)建立创业教育实训环境

创业教育实训环境是围绕创业教育而建立起来的不仅关注对大学生创业理念的培养和教导,更多的是指导他们如何创业、提高其创业技能的硬件环境或载体。1.成立创业社团,开展各种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

创业社团能够经由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活动,成立“创业者俱乐部”,开展学术报告、创业交流、创业教育课程讲座等活动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搭建活动平台。2.建立学校创业园

创业园指的是为大学生提供的、帮助其自主创业的专门活动场所。创业园具有现代性、高新技术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经由提供基本的商务服务、中介增值服务和资本运作服务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来吸引高校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师生来开拓创业。高校可经由举办各种创业计划大赛选取优秀的获奖作品进入学校创业园。创业园是学生创业者将其创业计划变为现实的业务平台。3.把企业引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场所

大学生创业,不单单是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行为,还应将企业请到校园中来,创新校企联盟的机制和形式,利用校企各自的资源和优势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实训的平台。高校能够把企业家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