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4:10:01

点击下载

作者:俞莹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玩石指南

玩石指南试读:

出版前言

本书主要介绍以天然岩石类为主的观赏石的收藏与鉴赏,是观赏石爱好者、收藏者和鉴赏者不可不读的一本入门读物。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是天然形成的可供收藏欣赏的石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15日发布的《观赏石鉴评》定义:观赏石是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此外,还可涵盖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石及工艺石等。

赏石是一项古已有之的文化艺术活动,曾经流行于文人士大夫圈,至少在宋代开始,已经发展成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时至今日,赏石对象从过去以天然岩石为主向矿物晶体、化石等其他类别扩展,赏石活动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成为了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赏石艺术并且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所谓赏石艺术,便是以观赏石为审美对象,通过对其自然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所构成呈象的发现和构思,赋予其审美意韵和人文内涵,从公共空间、园林庭院到厅堂案几乃至掌上把玩,营造合适的置放和藏玩形式以及创作表现方式,以命题作为点睛概括,辅以诗文书画阐释其审美意境和体验感悟,使之从自在之物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

本书作者浸淫石界二十余年,收藏有品,著述甚丰,既有详赡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首批)、高级观赏石价格评估师。书中,作者理论结合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典型实物和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观赏石收藏和鉴赏的有关实用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从中发掘观赏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本书的出版对于普及与提高赏石艺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书局编辑所2016年6月

石之体

● 一般来说,收藏赏玩的观赏石,其摩氏硬度起码在4度以上方能入选。观赏石强调质地要有硬度,但并非硅(玉)化程度越高越好。

观赏石与宝石、玉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观赏石质地的佳良,有时候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与宝玉石有相似的地方。

观赏石(特别是造型石)讲究皮壳包浆。山石的风化度,水石的水洗度,风成石的风砺度,是判别造型石质地之优劣乃至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虽然观赏石以大为贵--特别是一些以质色取胜的主打石种,但不同石种之间没有可比性。尺寸只是观赏石鉴评之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观赏石有原石和加工石之别。造型石一般是不允许加工的,但切底石是一个例外。

观赏石有正反面阴阳之分,很少有正反面都能观赏的石头。观赏面再多,也会有一个主视面。

●造型石类的色彩以单色为佳,突出观赏石稳定、庄重的特性。黑色是造型石中的首选之色。

色彩还是赏石观念的风向标。如古代赏石大多色彩单调沉敛,而当代赏石提倡色彩亮丽光鲜。

●观赏石的纹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隐于石表的平面纹理,以图纹石最为多见;一类为凸于石表的皱褶,多见于造型石。

各地有一些以观赏石的纹理特征来命名的石种,有的是造型石,更多的是图纹石。

在岩石类观赏石之中,化石因其围岩的特殊性和数量的稀缺性而更添意韵。

一、质地

(一)硬度有讲究

一般来说,收藏赏玩的观赏石,其摩氏硬度(又称刻划硬度)起码在4度以上方能入选。摩氏硬度从软至硬共分10度,观赏石的硬度一般在4至7度之间,通俗一点说,刀刻不动的石头都可以列入观赏石之选(一般钢刀能够刻划5.5度的石头),其中也包括一些以自然造型或纹色作观赏的玉石,俗称观赏玉,尤其以和田玉为代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印章石(摩氏硬度2-2.5度)和砚石(摩氏硬度3-3.5度)一般都不列入观赏石范畴,通常把它单列为文房石。当然,也有个别特殊情况要予以区别对待。比如在文房石中,便存在着观赏石的形式,如青田石、寿山石过去常被模仿加工成奇石山子或砚山形状,有的印石(如昌化鸡血石)、砚石(如端砚石眼)因为有美丽图纹而作清赏之物,更有的印石(如寿山石中的田坑石)、砚石(如端石中的子砚)因为天生璞岩,可以不事雕琢,被视作天然奇石来供奉。

观赏石之所以强调高硬度,主要是因为不易人为雕琢加工,取其天然之姿,即使加工过的也能够从其断口处分辨出来。高硬度的观赏石还有许多优点,如不易风化变形,不易受损,便于永久保存;不易吸收水分,即使空气湿度再高,或久经风吹雨淋,也不会像软石类那样容易生长苔藓之类,影响观瞻。另外,高硬度的观赏石容易清洗干净,石表和内部无法侵入或容纳邪气污垢,从视觉上往往给人以坚贞、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但硬度、致密度太高如同宝石一般也不合适,只有硬度、致密度适中才会有“养石”的效果,即抚玩时间越久,石头表面会越来越光亮可鉴,古意盎然。日本水石界还有“保水”之说,即一方好的观赏石,洒水后应能长时间保持湿润的色彩与趣味,石质过硬无以生此妙趣。1.和田观赏玉“静思”,为禅僧状人物形象(高30cm,马吉青藏)2.印石中的田坑石以寿山田黄石最为典型,近年来新发掘的浙江昌化田黄为后起之秀(高8cm,孙为藏)清代灵璧石“状元石”,包浆滋润,黝而有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高35cm,胡可敏藏)清代灵璧石,稍作雕刻成龙形,叩之有金玉之声,可作清赏(架高50cm,佳德藏)

高硬度的观赏石,又以质地纯净致密者为佳,疏松多杂质者为劣。好的质地一般具有硬、实、密、重、滑、润等特征,相对来说,那些软、虚、疏、轻、糙、干等状质地属于不上品。质地纯净致密的观赏石,掂之手感沉重,有的石表夹杂有白色石英条纹(石英摩氏硬度为7度),很容易判别。另外,有的石体单薄的地方用手指叩击会发出很清脆的声音,以灵璧磬石最具代表性。在叩石辨声时,需注意让石头处于一种自然的出露状态,否则石头或是半埋于土中,或是深嵌于底座里,或是紧握于手上,往往会声音失真。从石头撞击所发出的声音中,也能分辨出其质地的优劣。一般声音越是清亮,说明质地越致密纯净,硬度相对来说也越高;声音越是沉闷,质地大都疏松芜杂,硬度则越低。有的奇石有破损者,叩之音声会差一些。

观赏石由于品种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往往同一种类存在不同质地的(亚)石种。比如灵璧石之中,就有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其中磬石质地最佳,属于隐晶质岩石灰岩,叩之有金玉之声,灵璧磬石之所以能发出悦耳的声响,是因其质地纯净,矿物成分较为单一(其中方解石占95%以上、白云石大于3%、黄铁矿和铁的氧化物小于2%,以及微量泥质),且具有等粒或近似等粒的细晶粒,岩石本身结构较致密。有的在同一块石上不同部位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稍有差异,发音就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八音”。一般来说,其声音越清脆悦耳,余音越宛转悠长者越佳。古代曾被用来制作编磬。现在,则用来制作石琴,音声锵然悦耳。磬石用于制作钟磬,其实更多的并非是天然造型的奇石,而是灵璧县磬云山所产的层叠状岩矿。可见,灵璧磬石不但可赏,而且可用,它在灵璧石乃至整个石灰岩类的观赏石(包括太湖石、英石等)中的质地也是佼佼者,这也是为何古代一直将灵璧石视为赏石首选的根本原因。安徽灵璧磬云山的层叠状岩矿,为历代石磬的取材之处(二)玉石皆有别

观赏石与宝石、玉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这三者虽然都属于石头的概念,但后两者强调工艺性,而前者注重天然性。宝石从广义概念来说,是指所有工艺美术的矿物原料,如欧美国家通常把中国的玉石、珍珠、珊瑚等都统称为宝石。狭义概念是指符合工艺要求的天然矿物单晶体。有人曾将硬度大于8的称为宝石,小于8的称为半宝石,要求不带杂色,具透明度。玉石则是指达到或具备工艺要求的所有矿物集合体(岩石),要求色调纯正,呈半透明状,硬度在4以上。所以观赏石与广义的宝石特别是玉石有交叉重复之处。如玉石中的玛瑙,在观赏石中也是比比皆是,如雨花石(蛋白石及玛瑙石),在单独清供赏玩时是观赏石,而加工成器玩时又变成了玉石。这种角色转换的现象,也反映出观赏石概念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至少在硬度上,观赏石已与玉石接轨了。目前,不少新命名的玉石(大多为硅质玉),多为赏石界所开发,如桂林鸡血玉、云南黄龙玉、新疆金丝玉、广东台山玉、内蒙古阿拉善玉、广西来宾水玉(大湾玉)等。五彩缤纷的雨花蛋白石,质地温润,色泽纯净,既可清赏,又可作雕件(柏贵宝藏)

关于玉与石的区别,即玉石之辨,简单地说,只有质地温、润、坚、密、透五美皆具者方可称为玉。具体地说,温是指玉色悦目,有美感。润是指玉体液足有油性,无干燥感。坚是指不受刀,唯上好瓷片方可划痕。(宋代苏东坡则称:“必磁硭不入者乃真玉也。”)密是指质地细致紧密,有沉重感。玉的比重要高于石的比重(唐代贾公彦有“玉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六两”之说)。温润而欠坚密者谓之“次玉”,如寿山石。坚密而欠温润者谓之“似玉”,如京白玉。京白玉,俗称晶白玉,因产于北京燕山一带,历史上称之为燕石,又称婴石。它的主要产地在北京西山大石窝狼儿涧一带的水溪里,色白似玉。清代陈性在《玉纪》中称:“非真巨眼,鲜不以燕石为玉。”清代晚期,因为和田白玉越来越少,曾经有一段时间用京白玉加工成器充作宫廷的玩用,时人樊彬在《燕都杂咏》中有诗言道:“自古夸燕石,光华白玉如。至今狼涧底,采取供丹除。”便是指这种情形。“次玉”因为质地欠坚密,容易受刀而易鉴别;“似玉”则因质硬似玉、坚不受刀,较难甄别。历来以石充(白)玉者以后者最为多见。据统计,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列举“石之美”(即玉)者有3种,“石之次玉”者有6种,“石之似玉”者有24种。透是指玉体局部打光,可见微透明或是半透明效果,有的不用打光也能显见透光效果。

关于玉的分类,西方学者有硬玉、软玉之说。硬玉就是指翡翠。所谓软玉,就是指和田玉,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其实,在观赏石之中,也有一些玉化程度颇高的石头也含有透闪石成分。如广西大化石,有的含有透闪石,又称彩玉石。产自广西大化县岩滩附近红水河河床中,生成于2.6亿年前的古生界二叠系,属海相沉积硅质岩,原岩为火成岩与沉积岩之蚀变带硅质岩石,摩氏硬度约6度,有些硬度甚至在7-8度之间,质胜于玉,“宝气”十足,水洗度极佳,石肤光润细腻,有的具有瓷釉韵致,色彩艳丽古朴,层理变化有序,纹理清晰,有的呈半透明状,以质、色取胜,堪称观赏石中玉化程度最高的品种。此外,如龙滩彩玉石、百色硅石、来宾水玉、唐河彩玉、罗甸彩石之中,甚至一小部分长江石中,也有透闪石成分。更多的所谓玉化观赏石,其实其成分都是二氧化硅(石英),俗称硅质玉。硅质玉中比较知名的玉石有玉髓、玛瑙、欧泊、木变石等。这里,硅化和玉化成了同名词。透闪玉的结构呈纤维状,而且温润度高,相对来说,硅质玉结构要粗脆一些,温润度欠佳,而且数量远远超过透闪玉。当然,虽然硅质玉整体来说密度、韧度、温润度稍逊,但比起透闪玉来说往往硬度更高,色彩更丰富鲜丽,视觉效果更佳。广西大化石“玉兰”,大化石以质色取胜,有的质地玉化程度颇高,局部可以透光,有的也被作为雕刻材料(高40cm,施刘章藏)四川绿泥石之王“聚”,宽330cm,重达14吨,质地玉化,景观山形,极富张力,气势不凡(张炜藏)

判别玉与石之区别,一是辨光泽,玉质光泽是一种带有暖色调的从内中焕发出的柔和光,石头抛光以后大都是浮于表面的刺眼光(又称贼光)。二是辨温润,玉抛光后一般都有油脂感,或者把玩越久越有油脂感,石头则只有光滑感。三是辨声音,玉与玉叩击之声往往多清越悠扬,而石与石叩击之声大都为浑脆。四是辨重量,玉的比重比石要高,掂之有沉重感。五是辨断口,玉有韧性,不易断裂,断面多呈参差状,石为脆性,断口多为齐平状。六是辨透度,凡是玉材,全部或是局部会有透明度,手电筒照明后能显出一定的透明度,石头则基本不透光。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玛瑙、玉髓、欧泊等质地之外,许多石种之中都有玉化程度颇高的石头,其价值往往要高于普通材质的,主要集中于水冲石、风砺石类,除了其本身先天所具备的硅质岩特质之外,外界后天如水流、风沙等的淘汰激荡、去粗存精,居功至伟,所谓狂沙吹尽始到金。

观赏石质地的佳良,有时候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与宝玉石有相似的地方。宝玉石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一般是颜色的纯正度与质地的纯净度。作为宝玉石利用的矿物、岩石必须具备美观性、耐磨性、稀有性和时髦性。目前世界各国已利用200多种天然矿物和岩石来琢磨加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我国有很多硅质岩类观赏石,其中一部分因为玉化微透明的质地和鲜丽的色彩被人们所激赏,被冠之以各种玉的名称,如云南黄蜡石、广西大湾石、大化石、三江红彩卵、内蒙古戈壁玛瑙等,分别被冠名为黄龙玉、来宾水玉、大化彩玉石、阿拉善玉、鸡血玉等,用于把玩特别是加工成雕件,价值不菲,有的甚至已经以重量计价。相对来说,玉石类质地(硅质玉)的观赏石更接近于宝玉石类,经济价值要高过一般质地的。

如福建九龙璧,学名“条带状钙硅质角岩”,因主产于华安县,当地称之为“华安玉”。作为一种观赏性天然岩石,被直呼成玉(璧)者,在观赏石大家庭中也是极为少见,可见其具有独特的质地。其质地细腻,色彩鲜艳,纹理清晰,抛光后亮度可达100度,是独特的高级石(玉)材。摩氏硬度达6-7.5度,硅(玉)化程度非常之高,具有很高的二氧化硅、氧化铁、铝和透辉石等含量,堪比硬玉,在玉石分类中属彩玉石。2000年,中国宝玉石协会将其与岫岩玉、和田玉、独山玉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玉”。也就是说,九龙璧其质地一身而兼两任,这在观赏(水冲)石也是不多见的。而且从加工开发价值来看,九龙璧具有质地细腻、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等优点,有其产业化优势,目前已开发出雕刻工艺品、高档仿古家具、高级装饰板材、卫浴洁具、保健实用品等系列产品200多种。如果说,观赏石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话,那么九龙璧的实用(工艺)价值也是其他石种所不具备的。福建九龙璧“金字塔”,质地硅化程度极高,形成难度很大(高35cm,何岗藏)

观赏石强调质地要有硬度,但并非硅(玉)化程度越高越好。一则是,观赏石毕竟有别于玉石,主要是以欣赏天然造型、画面为主,并不十分强调质地,质地玉化程度越好,往往意味着其造型方面会有一些欠缺。所谓鱼与熊掌,两者不能得兼。比如,以瘦、皱、透、漏为特征的古典赏石,其质地多为碳酸岩类山石,因为容易受到土壤和水流的酸蚀和激荡而出形,但玉化程度高的水冲石却无法形成瘦、皱、透、漏造型结构。和田玉为什么籽料质地最好,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和田观赏玉也以赏玩造型和纹理图案为主,但其质地的纯净度(透闪石含量)和白度都会有所欠缺。二则是,无论是造型石、图纹石还是色质石,不同的观赏特点决定了其不同的定位,质地都是为形状和画面服务的,质地再好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同样可作比较的是,作为造型石和图纹石相对应的艺术品形式--雕塑和绘画,也不强调以质地(材质)为先,材质的优劣对于其本身价值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和田玉(青花)籽料,有的具有山水画意,可以作观赏玉(宽16cm,枕石斋藏)(三)皮壳很重要

以天然岩石为审美对象的观赏石,如果从地质学的角度讲,大致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从产出地方来分,可以分为山产石、水产石、风成石三大类。不同品类的观赏石,包括同一品类的不同石种,以及同一石种的不同石头,其石表皮壳都有细微差别。其中,山产石(如灵璧石)称之为风化度,水产石(如大化石)称之为水洗度,风成石(如内蒙古戈壁石))称之为风砺度。其实,所谓风化度、水洗度、风砺度是一个意思,就是所谓的包浆。这也是判别观赏石(尤其是造型石)质地之优劣乃至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灵璧石“卧牛”,灵璧头皮石一般皮壳完好,质地油润,纹理清晰(宽38cm,恒大奇石馆藏)

一般来说,山产石以表层或是接近地表的石头风化度要好一些,如灵璧石有头皮石之说,就是指这层石头,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埋在浅土层,因长时间受雨水滋润,皮壳完好,质地油润,纹理清晰,没有明显石根(即红黄色的砂浆附着上面,非常硬结,很难清除。通常埋藏越深,石根越明显),容易盘出包浆。而越是深土层,皮壳越是干涩,越难养出包浆。

水产石的皮壳好坏则与水冲的程度有关,并不一定与河水的深浅有关。如广西大化石,产于大化县岩滩红水河中,红水河滩多水急漩涡多,河床坡度变化大,尤其是深水河床水流湍急(水深从三四十米到七八十米不等),其中所产的大化石水冲度最佳,不少石表甚至形成一层釉面,佳者称之为玻璃包浆,带有金属光泽,滑不留手,以至于人为包浆根本无法上去。这种水洗度好的水石,既与其自然水流长时间的激荡程度(包括水流中的漩涡)有关,也和石头本身的质地佳良有关,这往往是通过去粗取精后含杂质少的硅质岩。而有的水冲石如广西摩尔石、贵州盘江石等,外界条件再好也难起包浆乃至釉面,这多是因为其非硅质岩(如砂岩),或者是含杂质较多的硅质岩。内蒙古沙漠漆“喜从天降”,沙漠漆以金黄色为正色,极具富贵气(高30cm,陈时洪藏)

风成石也是以戈壁大漠的表层石或是接近表层的石头为佳,至于戈壁土层深处的石头,表面僵结粗砾无光泽,很难再盘养出包浆。如内蒙古戈壁石和新疆风砺石,表层石的石表经过了自然风沙上千万年的吹刮,已有很好的自然包浆,根本用不着人为再养包浆,这些石头往往是碧玉质、玛瑙质等硅质岩,典型如沙漠漆。由于戈壁大漠地区常年高温干旱,早晚温差极大,含矿物质的地下水蒸发后,常在石体表面残留一层红棕色氧化铁或黑色氧化锰薄膜,由于含盐量高,在砾石表面形成许多露珠状的水点,这些矿物质并渐渐进入石内一定深度,形成各种画面图案,像涂抹了一层油漆,故名沙漠漆,以金黄色为贵。砾石又经风沙研磨,使石表更加细腻滋润。

上述的风化度、水洗度、风砺度,其实是石头的自然包浆。包浆的本义与古老和旧气有关,原来是古玩行业的术语,意指古玩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也就是所谓的“光泽”,这既与空气有关,更与人的抚玩接触有关。

喜欢古典赏石的人,往往比较欣赏石头表面那种古朴深沉的色调,即所谓包浆,日本玩石界称之为“锈意”,这似乎更能体现出“石令人古”的意韵。事实上凡是经过前人长期抚玩的旧石,人气和汗液会慢慢地积淀于石表,形成一层黝然有光的皮层,这种包浆可以说是一种古雅之征,不可轻易涤除。但按照包浆的成色来判别年代,很难有一个量化的尺度,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包浆与抚玩时间的长短有关,即使年代再久,如果缺乏长时间的抚玩(如园林置石),其包浆也是无法深厚的,更何况有的包浆可以人为“速成”。一般来说,做旧的包浆感觉会有点“脏”,表面缺乏光泽度,而且石表包浆均匀一致,包括那些人手很难触摸到的地方,不同于老包浆。其实,真正的古石,包浆往往并不一致,经常抚玩的地方包浆会浓郁一点,光泽度较强,有的沟壑深处包浆也无法覆盖。

虽然在竹木牙角等传统文玩之中,很多能够起包浆的并不亚于石头,但观赏石的包浆有其特殊的地方,一是容易人为快速起包浆,特别是一些如灵璧石之质地较为坚密的山石类。二是有的石头有自然包浆,不同于人为包浆。自然包浆与人为包浆貌合而神离。一般而言,人为包浆即使时间再悠久,也可以清洗干净,而自然包浆即使年代再短暂,也往往数以万年计,而且永远无法去除。自然包浆虽然往往没有那种古旧之气息,但如果不加明辨,也容易“走眼”。

观赏石的养护,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盘包浆。自然包浆的有无和好坏,是判断山产石、水产石、风成石质地优劣和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以至于有的石商用喷砂、抛光等手段将自然包浆欠佳甚至没有的石头做包浆,这种通过技术手段“速成”的包浆,往往贼光铮亮,表皮没有毛孔,缺乏自然气息。

石皮好比是人的肌肤,一般都有肉眼可以察觉或是难以察觉的毛孔。当石皮过于紧致细密光滑几乎没有毛孔的时候,如内蒙古戈壁沙漠漆和广西红水河优质水冲石等,都是经过了上亿万年的风砺水洗,就像是经过了人为抛光一样,即使人为再怎么抚摸把玩,也难以再上包浆;当石皮十分粗松乃至肌理颗粒几乎肉眼可辨的时候,如四川长江石、南京雨花石等,也难以上包浆;只有当过犹不及的程度的石皮,才会玩出包浆的最佳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矿物晶体还是化石,都不把包浆作为玩赏之要务。有的石头,还不宜直接上手养包浆,如许多图纹石(如长江石、雨花石、大理石、草花石等)都不玩包浆,因为包浆玩的是旧气,加速氧化以后石皮往往会变深变黑,而图纹石大多玩的是画面清晰明丽,反差强烈,更强调原生态,两者之间有冲突。

至于新采集到的石头(特别是山石),火燥气较大,如果要在短时期内达到旧石的观赏效果,可以适当上一些油蜡(油蜡以无色无味的为好,包括凡士林、婴儿润肤油、按摩油等),用棉布或是兽皮之类软质材料反复擦摩。有的表皮较粗的图纹石(如长江图纹石),宜用蛋清来养石,蛋清可以在石表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近似于石头沾染湿水(如同雨花石水养)的效果,使得石头的色彩和对比度进一步加深。此外,经常用浓茶水浇洗观赏石,也可以增加养石效果。一般来说,奇石质地越是坚致细腻,养石效果也越佳。四川绿泥石之王石皮完好,硅化程度颇高

二、色彩

(一)黑色为上选

观赏石各色皆备,其中如内蒙古戈壁石、江苏南京雨花石、广西大湾石等可谓异彩纷呈,七色皆备。但观赏石各个品种更多是间色或杂色,色调大多较为深沉,明度高的并不多见,纯粹的单色(七色)也比较少见,其中蓝、紫色尤为少见(矿物晶体则均有)。如果各种色彩要列举一个代表性石种的话,那么,红色有贵州马场红,橙色有广西大化石,黄色有云南黄蜡石,绿色有广西彩陶石,青色有贵州青,蓝色有湖北绿松石,紫色有广西三江石(紫彩卵),黑色有安徽灵璧石,白色有江苏昆石,等等。

观赏石中,也有以色彩来命名的石种。如黄蜡石、贵州青、马场红、古铜石,等等。如古铜石,又称夜郎铜石,主要产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三叉河流域马场一带,该石以其色酷似古铜而得名,质地坚硬,摩氏硬度为6度以上,呈古铜色,又被戏称为“铁疙瘩”、“铁丸石”。石上肌理凸凹纵横,包块、沟槽、圈点自然天成,容易出图案,古朴典雅。

造型石类的色彩以单色为佳,突出观赏石稳定、庄重的特性。一般来说,色彩单一无杂色的观赏石,比色彩斑驳多杂色的质地要纯净,硬度也高。而且造型石类是以造型作为主要观赏特点的,色彩繁多容易使观赏者分散注意力,除非是一些状形像物的俏色,才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最为稳定的一种,其他色彩(特别是比较鲜艳夺目的)在长期的曝晒之下往往会氧化变色,或是容易沾染杂色,影响观瞻。即使从保洁的角度来说,黑色的奇石也要方便有利得多。另外,从视觉效果来看,黑色给人以一种神秘高古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思古之幽情,最能体现出“石令人古”(明文震亨《长物志》)的旨趣,容易使人进入一种玄想之境,所以黑色是造型石中的首选之色。包括日本的水石、韩国的寿石等,也是以黑为贵,色调注重深沉稳重。日本水石特别强调洒水后饱含湿润之姿的“真黑”尤佳,苍黑、灰黑次之。 黑色的奇石以灵璧石、英石、广西来宾石(黑珍珠)、墨石等为代表。1.由各色戈壁玛瑙等组合而成的水果篮,色彩十分悦目(王太林藏)2.贵州马场红“红岩金龙”,红色的亮度、明度都很高(宽40cm,黄果树奇石馆藏)3.七彩纷呈的雨花玛瑙,十分养眼(征争藏)1.贵州古铜石色如古铜,肌理更有特色(宽16cm,枕石斋藏)2.广西来宾石“象鼻山”,来宾石以富于雕塑感著称,以黑色为佳,往往黝而有光,佳者称黑珍珠,是水冲石中的典型(高35cm,刘及响藏)3.日本水石名品“残雪”,黑白分明,很具视觉冲击力(宽30cm,徐文强藏)金沙彩玉石“石魂”,色彩极其丰富,具有浓彩油画的意味(宽152cm,肖传星藏)

黑的反面是白,白色的奇石以昆石为主要代表。相比之下,这类石头很容易蒙尘纳污,保洁就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考究一点的话要把它们置放在玻璃罩柜中才不致于影响观赏效果。

虽然,色彩过多会对观赏石审美主题有所干扰,但当一方观赏石色彩超过四五种以上,甚至是七色皆备的时候,便又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其本身就有稀缺性。如四川金沙彩玉石,产于金沙江中,地质年代为距今8-10亿年的晚元古代早期。属于绢云母石英片岩,含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大部分呈黄、白、红、绿、赭色,五色交织,浓淡过渡,少部分甚至于七色相叠,石上层层的沉积岩片剥蚀镌刻出重峦叠嶂、高山流水的奇景,有的还含有金矿成分,带有金色光斑,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据当地传说: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女娲炼石以补天,而女娲是蜀地人,补天所用的就是金沙彩玉石。根据《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女娲当初是炼出五色石以补天的,现实世界中确实是很少见到像金沙彩玉石这样的五色石的,或许就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灵物。(二)古今有分别

色彩还是赏石观念的风向标。如古代赏石大多色彩单调沉敛,这也符合传统文人内省型的性格特征,而当代赏石提倡色彩亮丽光鲜,这与当代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以及高调张扬的个性相仿佛。当代赏石注重色彩的光鲜亮丽,其实从晚清已经初见端倪了,如当时流行收藏的孔雀石、黄蜡石,以色见长,昭示了赏石风向标的一种变化和变迁。晚清岭南文人收藏家梁九图(1816-1880)性喜黄蜡石,他在《谈石》中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首次提出以色为贵,与传统注重的形为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了。

如果要举个例子说明当代赏石对于明丽色彩的注重偏好,莫过于广西彩陶石了。彩陶石主要产于广西红水河流域合山市境内的马安村河段,发现于1990年代初期,它的鉴赏不但突出了以艺术特征命名,而且更注重色彩,尤其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要基本色,也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象征的色彩,所以绿色有无公害、健康的意味。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天的象征。绿色代表着和平、宁静、自然、环保、生命、成长、生机、希望、青春……但在观赏石中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却很少见,它与石头的永恒、古老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绿彩陶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石头的固有观念,绿彩陶注重色彩纯净,了无杂色,不重纹理,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当代赏石来说都是全新的,也引领了以后水冲石收藏欣赏重色、重质(玉化和水洗度)的新潮流。云南黄蜡石(黄龙玉)“罗汉”,色彩富贵喜气,造型形象生动(宽58cm,招雪芬藏)1.彩陶石常见黑、黄、绿色,以绿色为佳(宽48cm,兰毅忠藏)2.贵州马场石以红色最为多见,绿色颇为少见,象形人物更不多见(高40cm,孙瀑恩藏)贵州盘江石常见瀑布状纹理,黑白分明,颇具特色(盆宽80cm,得云轩藏)

图纹石中的纹理图案是由于杂质的掺入而形成的,故其色彩大多有别于石体而显得格外醒目。这些纹理有的深入肌里,有的浮现于表层,一般强调“纹要成物,色要相合”。比如纹理是一朵绽放的玉兰花图案,颜色而且正好是白色的,那么纹与色可称得上是最佳结合了。纹理色彩与石头本色(底色)的色差对比越强烈越醒目,观赏效果也就越佳。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瀑布石。瀑布石在一些山石、水石之中时或能见,一般是黑质白章,十分醒目。最典型的莫过于贵州盘江石,产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与安顺市相接一带的南北盘江及其支流河床中,石质以青黑色的石灰沉积岩为主,石质硬度约4度,软硬适中极易出形,以山形景观最具特色、最为典型,其中嵌入方解石或石英石等物质,构成像瀑布样的白色筋纹,呈现出单瀑、双瀑、多瀑、瀑源、瀑口、瀑帘等多种形态,或飞流直下,或涓涓细流,蜿蜒于石壁,秀丽无比,与山形景观形状配合十分自然和谐。值得一提的是,盘江石所出产的南北盘江大峡谷,各种类型的瀑布群颇为壮观,包括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群,所以,安顺又有“中国瀑乡”之美誉。瀑布石产于此,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石头。

有的奇石,色彩有截然不同的差异,并且缺乏过渡(色),这往往是由于不同的质地所致,既能出彩,也是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巧石。如有的内蒙古戈壁石,碧玉质与玛瑙质共生,质色之间对比分明强烈。又如青海结核石,是一种砂积石,产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穆盖滩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康巴村一带,又称贵南石、康巴石。一般石头都由数个大小不一的球状结核结合在一起,构成类似卡通玩偶、动漫中的变体形象,所以也称之为卡通石。球状结核是沉积岩中某种成分的物质聚集而成的团块,由细粒砂和黏土组成,胶结物为石灰质碳酸钙。其结核多为土黄色、黄褐色。有的则凸起呈黑色结核,这是地下水溶解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与砂质胶结在一起,形成的铁/锰矿物沉积,十分醒目奇特。青海结核石“米奇”,黑色球状结核在棕黄色石体上格外诡异,十分卡通(高50cm,徐伟崇藏)

色彩的形成,往往是与致色的矿物成分有关,这也是发现有关矿藏的一个直接途径。如山东泰山石的致色成分中,白色是由方解石、白云石、斜长石、石英、高岭石等构成,红色是赤铁矿、正长石,暗红色是赤铁矿,褐色是氧化锰,绿色是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黄色是褐铁矿,黑色是碳质、角闪石、辉石,等等。(三)色彩讲寓意

相对于矿物晶体、宝玉石的色彩,岩石类观赏石无论是色相、明度还是纯度--即色彩三要素都要逊色不少。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有深浅、明暗的变化。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即使是同样的色彩,因质地的差异也有所区别,如马场红与三江红,前者产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一带数公里的三岔河河段内,二氧化硅含量可达75%以上,系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浆与硅质岩浆通过高温高压交织变质而成,一般摩氏硬度在7度以上,有的可达7.5度,硅化程度高,玉质感极强;后者产于广西柳州地区三江县境内融江河段及上游龙胜县境内三门镇一带,矿物成分以红碧玉石英为主,并含部分高价铁和低价铁,是富含硅铁质的变质火山岩--碧玉岩(又称桂林鸡血玉),摩氏硬度为6.5-7度,硅化程度和玉质感均比马场红略为逊色。所以前者的色相、明度和纯度比起后者来都要高一点,又有“国红石”之美誉。由各色矿物晶体组合而成的花篮,配置于油画框中,成为立体的画(高40cm,赵德奇藏)

色彩既与原石的矿物成分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有原生色和次生风化色之别。原生色是岩石、矿物形成时的固有色,色质、色度较稳定而均匀;次生风化色是岩石接近地表或处于地表风化条件下的次生染色,色质、色度、色调多变而不均匀,常沿裂隙(节理)、层理或不同孔隙密度而呈不均匀扩散状。比如矿物晶体多处于封闭的岩洞,相对于裸露于大自然的岩石来说,不容易风化变色。所以,即使从色彩的鲜艳度和稳定度来说,水冲石要比山石更好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深水或是深土之中的水石和山石,其色彩随着被开发和裸露把玩以后,往往会起一些变化,特别是一些色彩鲜艳的容易氧化暗淡,在保养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最好涂以水蜡以隔绝空气,并避免阳光照射,如大化石。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各种色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味,如红色代表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橙色代表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贵、希望,绿色代表新鲜、平静、和平、柔和、安逸、青春,蓝色代表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紫色代表优雅、高贵、魅力、自傲,黑色代表崇高、坚实、严肃、刚健、粗莽,白色代表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灰色代表忧郁、消极、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等等。当然,一些色彩还有双重含义。传统赏石多以暗冷色调的单一颜色为主,比如所谓的“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这与传统封建文人内省幽寂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当代赏石则以丰富明亮的暖色调最受青睐,突出了个性自由身心解放的时代感,以广西红水河流域的优质水冲石(如彩陶石、大化石等)和内蒙古戈壁石为代表。广西三江石中的红彩卵,往往与黑色底色相映成辉(高48cm,高津龙藏)

色彩的文化涵义,还与古代的五行之说相关。五行之说将天地空间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各方又分属木、金、火、水、土五行,对应为青、白、赤、黑、黄五色。比如和田玉,产自西方的昆仑山,西方属金,主白色。这也是和田玉以白为贵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观赏石之中,如果说有一个通贯古今的代表石种的话,莫过于灵璧石。灵璧石产自安徽宿州灵璧县,地域上属于淮河以北,北方属水,主黑色。这也可以解释灵璧石以黑为贵的一个深层原因。黑色象征神秘肃穆、崇高刚健,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赏石的取向颇为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白色是玉的正色一样,黑色就是奇石的正色,白玉对应黑石。如近代流传有这么一副对联:“梵夹何妨搜黑石;瓣香聊尔诵黄庭。”(吴湖帆、吴待秋等书画家曾经书写过此联,流传于艺术品拍卖市场。)梵夹是指古代线装书的一种装订样式,借指读书之意。意思便是:读书之余可以玩玩石头,焚香之时可以念念经书(《黄庭经》)。这里,黑石成为了玩石的流行色和代名词。

关于色彩的象征以及特殊含义,可以举藏瓷为例。藏瓷产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色彩绚烂斑斓,色调稳重和谐,玫瑰紫、海棠红、柠檬黄、鸡油黄、米琪黄、紫黑等色彩纷呈,更为难得的是,有如郎窑红似初凝牛血一般的猩红,有如泛黑红的祭红,似艺术瓷器金红釉的秀丽妩媚,一石集数种色釉瓷器之特色。而以金黄色、藏红色为主体的色调,极富西藏地域文化色彩。北京画院美术馆供置的一方旧太湖石,洁白无瑕,极有古意(高70cm)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