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说话.3,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7:52:06

点击下载

作者:朱煜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课堂说话.3,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

让课堂说话.3,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让课堂说话.3,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朱煜著.—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ISBN 978-7-5675-8800-4

Ⅰ.①让... Ⅱ.①朱... Ⅲ.①古典诗歌-中国-教学研究-小学 ②文言文-教学研究-小学 Ⅳ.①G623.2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23621号

大夏书系·语文之道

让课堂说话3

——朱煜古诗文教学策略与实践

著  者 朱煜

策划编辑 朱永通

审读编辑 万丽丽

封面设计 奇文云海·设计顾问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 200062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  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  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 刷 者 北京密兴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00×1000 16开

插  页 1

印  张 13.5

字  数 188千字

版  次 2019年3月第一版

印  次 2019年3月第一次

印  数 6100

书  号 ISBN 978-7-5675-8800-4/G·11831

定  价 45.00元

出 版 人 王焰(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市场部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代序:与同行书徐老师:

您好!

谢谢您的信任,素昧平生,只是听了我一次讲座,就发来信息与我交流工作中的困惑。您带领班级里的孩子练字、背古诗,都是对孩子一生有益的事情。从您发来的家长留言以及孩子们的作业卷面看,您的辛勤付出已经有了收获,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困难也切莫轻言放弃。

对待困难最好的策略是“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从您的来信看,部分家长反对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其实几乎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可能遇到这个问题,新式教法与旧式评价不匹配,产生矛盾是正常的。如何破解,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我不赞同在小学里使用“国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在专业领域中还没有被真正厘清。我们带着小学生读一些古诗文就是读古诗文,不必去套一个大而无当的题目。那么读哪些古诗文呢?诗歌当然首选唐诗,如果不会选,直接用《唐诗三百首》(金性尧注)。另外您还可以从金性尧先生选注的《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中选一些合适的篇目给学生读。古文部分,建议您选择先秦寓言和明清小品给学生读。您还可以从钟叔河先生编的《念楼学短》中选一些篇目。前人留下的好的古诗文读本不少,您拿来用就行。一些蒙学读物,我不建议您去多花时间。至于经书,更不要去碰。原因我在《读经与读经典》一文中写了,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

怎样带着学生读古诗文呢?很简单——与学生一起读读背背。背之前要有适当的讲解,通过您的讲解,学生对古诗文有了兴趣,这就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让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诗法文法,以达到教学一篇自读一类的目的。您得妥善处理好时间分配问题,哪些时间用来教教材,哪些时间用来教课外的古诗文,如何循序渐进地教,要有一个通盘的计划。

带着学生读古诗文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积累古代优秀语言,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现代观念。读古人而不泥古。还记得讲座中我反复强调的“要把学生教聪明”吗?如果教师不钻研教法,一味死教,只能把孩子教笨。您得经常钻研教材教法,提升教学效率,那样您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指导。有些语文老师弃教材不顾,认为只要做好课外阅读就行,这是错误的。课文都不会教,恐怕也教不好课外资料,这是我听了很多课后得到的体会。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内容,您都应该关注基础知识能力的夯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多元思维方式的培养。另外,您最好再定期研究一下现行考试的评价方式,掌握命题者的大致思路,以便让学生较顺利地通过测试。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旧的评价方式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干扰。您的困扰也就得以解决了。

教育教学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一个职业化的教师一定会将家长视为教育教学的资源和重要的辅助力量。所以,一项教学改革开始之初,最好与家长说明白,让家长都清楚您的改革实践为的是孩子的成长,这样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改革过程中,会有一些学生不适应,出各种状况,那就更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现在的家长可以从很多途径获得信息,当见到自己的孩子跟不上班级的节奏,或者学业退步,内心便会涌动起复杂的情绪。情绪总要有纾解的通道,善意的沟通就是最好的通道,不及时沟通就有可能将这些家长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学生各不相同,家长更是不同,见识有高低,能力有强弱,所以“因材施教”至关重要。即使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也不要把家长当作“敌人”或者变成“敌人”。

徐老师,您想为学生的未来做点事情,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是一份大功德。一件好事得想办法做好。您需要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因为表面上它们好像是不同的,但如果反映到能力上,它们是一致的。我还是那句话,一旦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变聪明了,即便应试,效果也会更好。好的教学改革不会不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的。您需要将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整合起来,一方面争取学校的支持,另一方面争取家长的理解,一旦形成合力,即便有个别家长还不满意,也没有关系。我坚信,只要每个孩子的综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家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我相信,当下有见识的家长是越来越多了。总之,进行一项改革时,遇到各种困难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把各种因素对立起来,千万不要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方式看问题。

徐老师,写下这些话,很容易。真的做起来,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我以为只要内心坚定点,想得周到点,做得细致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为您在做一件大好事。

如果有机会,很愿意到您的教室里看看孩子们的进步。如果您愿意,我可以为贵班孩子上古诗文课,并邀请家长一起来听。

期待您的好消息。

专颂教安朱煜2016年7月11日上编 如是我思小学生要学习一点古诗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低年级学生需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级学生需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而高年级学生需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这些要求对小学中的古诗文教学目标界定得很清晰了。教师带着孩子们读点古诗文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随性而为的,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内容,有教学步骤,有教学评价等。不论是教学课本内的古诗文,还是课外的古诗文,都应该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才好。让学生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说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不过这只是中国人的外貌特征。我觉得区别一个人是此国人而非彼国人,更重要的标准是看他(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是否与某国文化相符。出生、成长于西方国家的华裔,虽然外貌上与中国人无异,但是从文化角度看,绝对是外国人。所以当年不少人惊讶于新上任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不坐飞机头等舱,自己买星巴克咖啡时,大概都疏忽了一点——骆大使是真真切切的美国人,用美国的价值观思考、行事。其实,就算是外貌,仔细体味的话,也会发觉成长于西方的华裔与中国人有着很细微的不同。因为外貌背后有气质,决定气质的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学说构成,三家各有观点、学问,也有交叉,互相渗透影响。儒、释、道三家中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讲究提升自己的道德,讲求人格修养,最终实现“内圣”。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寻师访友,勤奋学习。这方面的论述古人写得极多,也很适合传授给小学生。比如“万事皆易满足,唯读书终身无尽”,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人的读书观。曾国藩的教子书中关于学习的重要以及学习方法的论述极为精彩。他说——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读书做人,自古以来,两者就不可分。曾国藩接着说——

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尔心境明白,于恕字或易著功,敬字则宜勉强行之。此立德之基,不可不谨。

我们自然不必让小学生照着曾国藩的书单去读书,但经常诵读这样的文字,好处自不待言。

生活中当然不能只有苦读,古人还创造出各种闲适文化,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明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写道:“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从这些句子中能感受到古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寒雨淅淅沥沥,空山破寺之中听着噼噼啪啪燃烧败叶的声响,闻着鲜笋的香气,何等惬意!这不是诗,但有诗的意境,有画面感。读这样的句子,能获得多元的体悟。

如果说“空山听雨”是柔性的,那么在古诗文中也有刚性的句子。比如《呻吟语》中写道:“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相夺焉,而理则常伸于天下万世。”在封建时代,皇权森严,文章不能乱写,话不可以乱说。即便如此,总还是有一些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能大胆说话。古人说得多好:“即相夺焉,而理则常伸于天下万世。”这是读书人的胸襟、读书人的豪迈。这不正是当下所需要的吗?每天清晨,带着学生高声诵读这样的句子,必定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今天积累一句,明天积累一句,聚沙成塔,孩子的思维、观念就会受到影响。幼时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长大成人后就能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以上述说只是文化这个大题目下极小的三个点,择要述之,为读者提供几个思考的路径而已。如果教师有了较多的古诗文教学实践,对此自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心得。

教师推荐一些古诗文作品给学生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同时也要警惕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何谓糟粕?与现代文明、普世价值相背离者,即是。让学生习得优美的汉语

有一次读报时偶然看到一个标题,写的是“金融风暴来 贸易保护起”。读了两遍,总觉得别扭。仔细一看,找到了原因——平仄不谐。“来”是平声字,“起”是仄声字。如果将两个字调换一下,写成“金融风暴起 贸易保护来”,读起来就顺口多了。如果编辑学过一点平仄知识,就能把题目起得更妥帖一些。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一点古诗文,借此了解一些汉语的特点,感受汉语的优美,至关重要。我很喜欢明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别致的数量词,也是值得反复玩味的。长堤为什么是“一痕”?因为堤上有积雪,有的地方被盖住,有的地方没有被盖住,露出一点堤岸的痕迹。湖心亭的“一点”,小舟的“一芥”,舟中人的“两三粒”一下子将天地白茫茫一片的悠远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文字美丽极了!

鲁迅先生从小受旧式教育,他的文学语言是深受传统优秀汉语的影响的。在他的小说《在酒楼上》有这样一个句子:“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老梅”居然还可以“斗雪”,“几株”却让人看到了“繁花”。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读起来却有大开大合的气象。“不以深冬为意”一句,也是简洁隽永,充满语言的张力,启人遐思。如果用白话文的方式改写,质量上绝无可能胜出。

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已不需要写文言文,可是,要写出好的白话文,一定得从文言文中汲取营养。这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除了能提升语言修养,还能从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获得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滋养,更了解自己的祖先,更清晰地看待未来。

今人也有喜欢写文言的,也有写得好的。2008年有人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的演讲翻译成浅近的文言,在网上传播。与白话文对照起来读,别有一番气韵在焉。选摘如下:

芝城父老,别来无恙。

余尝闻世人有疑,不知当今美利坚凡事皆可成就耶?开国先贤之志方岿然于世耶?民主之伟力不减于昔年耶?凡存诸疑者,今夕当可释然。

今夕之释然,皆蒙美利坚民众之协力——学塾祠庙之外,市井乡野之间,万千父老心焦似焚,苦待竟日,愿献一票之力。其中,平生未尝涉国事者,数亦不少,而今有此义举,皆因一念不衰——今夫天下,非同既往,愿发吁天之声,必成动地之势。

今夕之释然,皆仰吾国同胞之齐心——何谈贫富老幼之差、党社宗族之异,惶论发肤肌体之别、志趣爱恶之分。吾国既以“合众”为名,吾辈则更无疏离之意,红蓝二党并肩而立,数十邦州挽手相合,无分你我,共称一家,昂然于世,齐声一呼,天下乃有此释然。

今夕之释然,皆因愤懑者之镇静,忧惧者之勇气,犹疑者之笃定——平素世间种种,消磨其志向,溃灭其梦想,而值此风云之际,除旧更新,当仁不让,倾力而动乾坤者,更何人哉!

俟之诚久,其志弥坚。幸天地明察,乃有今日,乃有此刻,乃有此一选举,乃有我亿万美利坚大好国民——吾邦之大变革,方得自兹而始也!

……

白话文终究还年轻,在音韵、修辞、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等诸多方面需要向文言文学习。当语言抛开粗鄙,走向文雅时,国民才能真正文明起来。让学生感悟情感,提升想象力

任何一种文艺作品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小说、散文、戏剧的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在人物的刻画和生活事件的描绘中。诗歌也描摹生活情景,但更多的是塑造形象,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人物、事件进行褒贬,表达自己的爱憎,这是与其他文艺作品不一样的地方。

先说说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文。作者写文章时没有到过洞庭湖,凭着想象,以及对人生的体验,对友人的情感,尽情抒写。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两个小节,一明一暗,一悲一喜,写景与抒情交融一体,道出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体察作者的情感,一定能让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加丰富充实。而且节奏鲜明的句式,一唱三叹,抑扬顿挫,诵读起来会有一种特殊的韵律美,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极有好处。

再说说诗。好的诗歌往往具有极高的诗品,极美的诗境,极浓的诗情。诗人见识不凡,胸中有丘壑,世间万物都能化出格调品性。诗人技艺娴熟,善用词句,将情感融于景物人物形象之中,达到物我相融、物我两忘之境。如果没有诗情,诗品诗境皆无从谈起。诗歌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就离不开想象。借助丰富的想象,情感才能长上翅膀,自由翱翔,才能充分地形象地抒发出来。如果作者对客观事物缺乏想象,就写不出好诗。所以在诗歌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诗人会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描绘的事物寻找贴切的比喻,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那段: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琵琶乐曲的声音无形无色,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其与人们熟悉的事物连接起来,唤起读者的听觉经验和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乐曲的无穷魅力。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冰下泉水声、银瓶崩裂声、铁骑突奔声等等,这些声响时而雄壮,时而婉转,时而急促,时而幽缓,乐曲进入高潮部分,突然戛然而止,如同裂帛。这些比喻生动地刻画出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演奏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诗歌,因为孩子善于想象,乐于想象,所以稍加点拨,他们就能读进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乐趣。

学前和小学阶段是读背古诗文最好的时期。老师、家长千万不要错过这段光阴,挑选合适的材料,每天花几分钟与孩子共读,只需数年,便可为孩子精神家园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在小学生与古诗间搭一座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诗大序》中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是从用诗歌管理国家,教化社会的角度来说的。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对诗教的重视。古人认为诗可以观,即通过诗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诗可以怨,即通过诗歌让百姓发泄不满、平复心情;诗可以兴,即通过诗歌移情兴发,涵养性情;诗可以群,即通过诗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使人温柔敦厚。可见,古人认为的诗教不是简单地把诗歌作为教学对象,更多的是将诗教目标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所以我们在体会“不学诗无以言”时,就不能简单地从掌握表达能力的角度去理解。由此,我们也就明了了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

有了目标,具体如何教呢?古人也有很好的经验。比如《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写道:“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在“脍炙人口之作”中选择更重要的,这就保证了入选作品的普世性。“每体得数十首”则保证了初学者对诗歌的形式有全面的了解。“为家塾课本”指明了此书的适用范围。用现在的话说,这几乎就是在交代教材的编写原则。

再看鲁迅的祖父在教孙辈读诗时所讲的话:“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隽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诗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词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鲁迅的祖父完全站在儿童的角度谈论诗歌学习。先读一眼就能看懂的,而隽永的意味又可在看懂之后慢慢回味。再读陆游的诗作,因为诗中“多越事”,可以让鲁迅弟兄们了解绍兴乡土知识,同时“志高诗壮”也是符合少年的精神状态的。有了这些基础,再去感受苏轼的雄健,李白的清逸,就方便了。最有意思的是,老先生特别指示哪些诗不必读。到底可读还是不可读暂且不论,只说这番思考,就是很难得了。过去一直说古代儿童教育如何违背儿童的天性,现在看来,也不尽然。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新与旧,好与坏。

了解了一些古人的做法,当下应该如何教学古诗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关联生活,激发兴趣。

小学生学任何东西,激发其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激发其学习古诗的兴趣呢?我想,当学生发现古诗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相关联,在生活中用得上,当自己的某种感受可以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此时兴趣自然会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执教者最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古诗的内容,合理地使用视频、图片等,运用读写结合、口语交际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古诗描述自己的生活场景或者情绪。

宋人程颢的《春日偶成》通俗易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一位教师这样教:

师:热情的春姑娘向大家发出了这么多邀请,连严谨的学者程颢都觉得盛情难却了,你知道他在春天干什么了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说说看。(生各自读,然后汇报,引出郊游。)

师:再请大家仔细读读,联系上下文或查查工具书,你们能把意思读懂吗?(生边读边查边思考)

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1)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生:(联系诗句)中午出门,天气晴朗。

师:(2)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

师:这些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

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生纷纷描绘)

师: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生:春光明媚、姹紫嫣红。

生: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师:真美,把诗句再读一读,读出自己对春天美景的感受。(生各自练读后当众朗读)

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

师: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会做些什么?

生: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师: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生:说我返老还童了。

生: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

……

执教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设计了巧妙的提问和导语,让学生通过交流自然而然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古诗与孩子的关联度就更高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自然,学生完全沉浸其中。整个教学过程很开放,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不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课堂充满张力和活力。

第二,诵读吟唱,略授诗法。

朱自清先生说:“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不像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能了。”可惜即便是在朱先生生活的年代,吟诵也已经被视为落伍的事物。朱先生说“青年国文教师都不敢在教室里吟诵古文,怕人笑话”。其实,吟诵本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诵读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古人写诗,大都因为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情动于中,兴致勃发,然后浅吟低唱,吟到满意了,再写下来。所以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是符合古诗特点的。一地有一地的民间小调,于是便生发出不一样的吟诵调。同一种调门不同的人来吟,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吟,都会产生细微的不同。由此可给人带来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过去,吟诵的传授基本上靠师生间、家族长辈小辈间口耳相传,所以当取代私塾的新式学堂中取消了吟诵,吟诵在短短几十年间便迅速濒临失传。不过近些年,在北京徐健顺先生等一批热爱吟诵的有识之士的发掘、整理、宣传、培训下,用吟诵体会诗情诗意,感受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大量关于吟诵的文献、书籍、视频、音频资料纷纷面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很方便地得到相关信息,此处对吟诵的意义、作用、方法等不再赘述。唯一想说的是,在普通话吟诵和方言吟诵之间,我更喜欢方言吟诵。因为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中保留了普通话里已经消失的入声字,所以方言吟诵能在比较自然的状况下将古诗文的音律美充分彰显出来。吟诵本不是表演,它是很私人化的,应该充满了民间的乡野气息,不必字正腔圆,不必套用西皮二黄这样的戏曲曲调中规中矩地演唱,更不能弄成小组唱,甚至大合唱,那样,吟诵就失去了其本质特点。因此,如果教学古诗文时要使用吟诵,最好用方言吟诵。让学生了解,吟诵有助于理解诗意,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学生重在多多倾听教师的吟诵,并努力体悟音律与诗意间的关联。如果有学生愿意学,也宜在课后个别传授。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孩子大声共吟一首诗,无异于合唱,个性化的诗歌理解便无从谈起。如果教师不会吟诵,也无大碍,只要指导学生依照格律,两字一停顿,平长仄短(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平声字读长,仄声字读短)地读,也可以的。读,在古诗教学中极为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时,指导一定要有层次。每一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而不是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创设情境,让读的环节变得有趣味,不单调。

小学生接触的古诗以浅显的写景状物诗居多。有的是情景交融,比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作者将春天的美景描绘得细腻柔和,同时又通过“香”字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动静交错,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夜深人静,桂花飘落,是静中见动。惊鸟鸣叫,显出山谷之静,是动中见静。有的是色彩绚丽,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话中有四种颜色,由点到线,向无限的空间伸展开去,写出了诗人开阔的心境。有的是构成一幅别致的画面,画面或是由远到近,或是由高到低,或是形成透视关系,或是暗含不同视角。诸如此类的诗歌(包括其他类别的诗歌)作法,不胜枚举。教师在备课时先读懂这些古诗作法,确定好教学点,然后设计相应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用意,从而学会一些简单的读诗之法。如此,让教法变成学法,学生在课堂里学会一首诗,以后在课外就能读懂相似的一类诗。

一位老师教陆游的《游山西村》,我将其教学案例摘录如下:

师: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

生:村民给客人准备了丰盛的饭食。

师:这首诗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村民的热情和朴实。

师:客人是谁?

生:是诗人。

师:还可能有谁?

生: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师:这首诗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要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上句是抑,说酒不太好喝;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说这两句的内容。

生:是写行路人的感觉,在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师:这“又一村”指什么?

生: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师: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这个村子美不美?

生:很美。

师: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实际上是为下文“古风”一语作铺垫,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第五、六句写村中的习俗。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学生交流)

师:第七、八句是抒情,请说说大意。(学生交流)

师:这首诗的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学生讨论)

师: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太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上面的案例虽然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执教者在关注古诗作法上已经有了意识,并作出有益的尝试。教小学生了解诗歌作法,一定要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千万不能用灌输概念的方式。当一种作法在某首古诗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时,才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诗法的材料。不合要求的,只要诵读背诵,了解大意即可。

此外,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也可以随机教给学生。比如:“松”代表坚贞不屈,“柳”代表惜别送别,“梧桐”代表凄凉悲伤,“霜”代表人生坎坷等等。这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效率。

第三,善用资源,情感想象。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古人离得太远,要想理解古诗体会诗意,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们感觉到古诗、古人离自己并不远。此话怎讲?所谓不远,首先是诗中描写的景物现在也能见到。比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床前明月光”,这样的景致在孩子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一边做手势一边串讲:女词人与朋友聚会,玩得尽兴,喝醉了。不过她还记得夜里下了雨、刮了风。第二天早上,家里的仆人卷起窗帘。阳光射进屋内,女词人醒了,就问,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谁知仆人想都不想,回答道,海棠花还是老样子,很好。女词人不禁笑道:你真没常识,昨天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海棠花那鲜红的花瓣一定被打掉不少。虽然用了串讲的方式,但是学生都被吸引住了:一来觉得好像在听故事;二来,风雨之后花瓣零落的情景,卷起窗帘阳光射入房间的情景都是学生常能见到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有亲切感。其实,古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与我们不同,但他们的喜怒哀乐等诸多情绪却与今人一样。教学中,提供必要的资源,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重点字词,通过讲述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避免将古诗课上成字词翻译课),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就可以为学生理解诗人的情绪提供便利,以此在学生与古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其走近古人。

一位老师在教《示儿》时,在资源利用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师: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讨论)

师: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学生交流)(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师: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课件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学生交流)

师: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

师: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满腔的爱国之心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师: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让我们再次诵读《示儿》吧。(学生配乐朗读)

师: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学生自由读)

师:今天老师再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分享!(课件提示网站)

执教者用“愿望是否实现—朝廷为什么灭亡—国家如何强盛”为线索串联教学过程,可谓匠心独具。执教者在使用拓展资源时有三个优点:第一,所引材料与《示儿》的主题相关联,使整堂课完整统一;第二,所引材料浅显易懂,不需要教师作过多解释,使学生能在教学线索的指引下,顺畅地达到教学目标;第三,教学线索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对严密的逻辑性有了初步感知。

阅读诗歌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感受诗情,感受诗境的美好。比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让学生用拟人的方式将春天中的景物编成童话故事。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就会在故事里流露自己的情感。现在的孩子聪明,思路开阔,一旦为其提供宽松的平台,他们将古诗改成故事时,常常会突发奇想。有一次,我教完《寻隐者不遇》,请学生将古诗编成有完整对话的小故事,一个孩子这样写——

我坐在松树下等我师父采药回来。

我师父是个有名的道士。他总是在这深山老林里炼丹、熬药。说实话,我真不想在这里待。我出生在一户穷苦人家,四岁不到,父母就把我送给道士,长大后给他当道童。住在山里很危险。有一天晚上,一种不知名的野兽闯进家门,还叫了两声。我师父挥剑大喊:“妖孽,吃我一剑。”说完,他就逃走了。那野兽被吓到了,一下子逃走了。反正生活在这里是一种煎熬。

我师父现在老糊涂了,常会忘记回家的路。可他偏偏还喜欢去大山深处、悬崖边采什么灵芝啊何首乌啊。

说到采药,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天,师父又去采药。一个陌生人跑来对我说:“小孩,道士在不在?”“不在。”我头也没抬。“你真没礼貌。”那人有点不高兴。“就在这座山里面,你自己去找吧。”我没好气地说。

那人竟真的上山去找了,不知道最后找到了还是从山上掉下去了,反正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只能对孩子奇妙的想象力表示由衷赞叹。看似游戏文字,仔细琢磨一下,可以看到小作者在叙述角度、情节设计上的匠心。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小作者完全将古诗内容内化于心间,他享受着创作的乐趣,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对古诗的另类解读。对此,教师应该尽力保护,即便有些出格,也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善加引导,而不能一味批评抹杀。多元的解读、体验、分享会让古诗学习充满情趣,有了情趣才能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迁移。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通过诵读吟唱对诗意获得整体感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完成个性化的解读、体验;需要通过多媒体、拓展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习得简单的古诗作法,并学会基本的读诗方法。这样,就能在小学生与古诗间搭起一座桥,让学生走近古诗,走向优秀传统文化的彼岸。了解这些之后,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从语言学习、情感体验、想象力培养三个角度思考古诗教学目标。以下是我梳理的三个年段的教学目标,不揣浅陋,供同行们批评。表1 小学古诗教学目标让小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路径

小学教材中的古文不多,但教师仍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文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从小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很多学校都编制了古诗文校本教材,那么教师更应该储备一些古文教学方法才好。

我以为,小学阶段教学古文的一般流程是:教师导读,学生诵读,释析要点,拓展关联,自我建构。

第一,教师导读。有的教师常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始,先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作一番导引。有的教师则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前,作总体的引导。小学生学习古文也需要这样的导读。小学生拿到一篇古文,眼前会出现诸多难题,有字词释义方面的,有时代背景方面的,有作者思想情感方面的。如果教师事先作些准备,用学生熟悉的方式,作点铺垫,激发兴趣,为学生解决困难提供坡度,那么后面的学习就会顺利很多。

第二,学生诵读。小学生学习古文,诵读极其重要。读到通畅自如时,学生对部分词义也就明了了。

第三,释析要点。一篇古文中有时会出现常用的语词和句式,这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述提醒的。如果遇到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也是需要教师细加讲解的。因为这样的内容学生无法自读自悟。将要点说清楚后,还要用诵读的方法巩固,以加深学生印象。

第四,拓展关联。小学生学习的古文都是浅显短小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后,可以再找一些相关的文言文给学生阅读。所谓“相关”,是指可以是同主题的,可以是同文体的,可以是同作者的,可以是同时代的等等。不管哪种“同”,阅读难度最好是相当的。除了“同”,当然也可以找一些“异”。在拓展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积累词句,活化思维。要说明的是,找“同”稍微容易些,找“异”却难,需要教师有较大的阅读量才行。

第五,自我建构。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建构出自己的观点、感悟。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古人,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阅读古文提升自己的现代意识。如果只从增加阅读量的角度来认识拓展阅读,就有些“物”不尽其用了。有一次,我教学生读蒲松龄的《牧竖》。文章讲的是,两个牧童到狼窝里勒死母狼抓获小狼的故事。课上,我引导学生从母狼的视角讨论这个故事。通常,在读者的意识中,牧童总是弱小的,狼总是凶残的,但在这个故事里,牧童却是主动出击的一方。课后,一个学生站在母狼的角度改写了这则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狼的同情。这样的自我建构训练,能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度调整上述流程。

由上述教学流程可提炼出三种常用的古文教学策略。

第一,范读诵读,猜测大意。

教小学生读文言文,首先就是大声诵读以获得语感。而且刚开始时,教师一定要范读,然后学生再模仿着读。这样做好处很多,比如,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冷僻字的字音,有效地学会句子间的停顿和古文特有的语调等。古人对诵读极为重视,历代读书人留下不少经验。清人李扶九把读古文的方法分为上下二等。这里摘引一段:

……然后逐字逐句而细读之,看其措语遣词,如何锤炼?又逐节逐段而细思之;看其承接起落,如何转变?又将通篇抑扬唱叹,缓缓读之,审其节奏;又将通篇一气紧读,审其脉络局势,再看其通篇结构照应章法,一一完密与否?则于此首古文,自有心得矣。能读古文,异日自能作古文者此也。

李扶九将诵读分成缓读和快读,各有各的用处。他认为,通过诵读可以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可以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最后实现以读促写。可见,不能为读而读。当然,现在的小学生读文言文不必达到那么高的要求,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懂大意即可。李扶九还说——

初学最要,若古人字句险僻不亮,用意深晦不明者,可解则解,否则不求甚解,盖读书贵得大意,此古人所谓善读书也。

这个经验很重要。初学文言时,跳过一些难字,在教师的引导下猜出文章大意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对于初学者而言,能在短时间内看懂一篇古文大致的意思,便能获得成功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再去深入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提供资料,注重讨论。

小学生学习文言,古今异义的词汇、文化常识、典故等是最常见的难点。可如果在这些地方花太多的时间,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单调,索然无趣。所以我经常将上述信息印成讲义,发给学生,或是让其提前阅读,或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另外,选择合适的材料,择其紧要之处,引导学生或从内容或从表达形式上开展学习讨论,也很重要。它能使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方法是相似的,从而减少陌生感。

有一次,我教学生读刘基的《道士救虎》: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寺)于其上,以事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眂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熟读此文后,我让学生讨论了几个问题:道士救人,救了多长时间?道士救虎前有人劝过他吗?他为什么不听劝?道士受伤之后会怎么说?这个道士与东郭先生有什么异同?

这些问题有的让学生想象文中省略的内容,有的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思辨,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之后,效果很好。

补充一句,我一直不大赞成给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读过于简单的文言文。一来学生会觉得学习没有挑战性,影响其学习兴趣;二来过于简单的文章无从咀嚼。学生自学即可,不必在学校里教。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60%以上最好是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词句朗朗上口,冷僻字词不多的。

第三,改写表演,分享愉悦。

要学好文言,关键不在于了解字义词义,而在于掌握常用的句式,获得文言的语感。如果将一些文言词汇句式用于白话文的写作,那么文言文也就学好了。另外,将文言文改写成小故事,排演课本剧也是很好的学习形式,当学生在白话与文言之间自由出入时,文言就从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语言。

有一次我教学生读《艾子杂说》中的一篇: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学完之后,请学生将文言改写成白话故事。一个孩子这样写——

以前有个人想去打猎。出发前,他到集市上买鹘。可他不认识鹘。在一个小摊前他对小贩说:“我要去打猎,帮我挑一只好一点的鹘。”“好咧,亲!”小贩一边答应,一边心想,给他一只凫。他这么二,肯定不会发觉的。

那人兴高采烈地带着“鹘”去了郊外。突然一只兔子跳出草丛。“走你!”他扔出了“鹘”。可是可怜的小鸭怎么会飞呢?它“叭叽”一声掉落在地上。那人赶紧再扔,一次,两次,三次……小鸭实在hold不住了,叫道:“我的天啊!我只是只小鸭,被人吃进肚子才是我该做的事。你扔什么扔啊?人家很痛的!”“什么?”那人叫起来,“鸭子?可小贩说你是鹘啊,可以抓兔子啊,怎么会是鸭子呢?”“啊?嘎嘎、嘎嘎……”小鸭举起了小脚,说:“你看看我的脚脚,明显是游泳的料,怎么可能抓兔兔嘛!亲……”“太过分了,回去我要给他一个差评!”那人愤愤地说。

曾国藩教儿子读书时说——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大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我想,小作者在用“淘宝体”改写这篇古文时,不就是将自己浸在原文之中了吗?小作者仿佛就是一条小鱼,视文如水,活泼泼地自由自在地游着。当在教室里交流这篇习作时,引来掌声一片,而此时小作者内心的愉悦是无以言表的。有了这样的经历,这个孩子不仅喜欢上了文言文,还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带动其他孩子学习。

经常性地多式样地改写练习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放到古文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孩子们的笔尖慢慢流出文言句式。(孩子们对文言句式的吸纳、运用常常优于白话文学习。)

教学策略只是为备课上课提供一些思路,教师只有读懂古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教学目标才能定得贴切,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新颖灵活,吸引学生,使教法亦为学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古文的方法路径,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读经与读经典

近些年,读经与经典阅读的声音在教育界此起彼伏。对于读经的争论更是不断,华东师范大学的胡晓明先生还将各种意见汇编成书。也常有一些朋友问起我的态度。我说,我反对在学校里读经,不反对读经典。读经与读经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少教师却将其混为一谈。

是否要在学校里读经,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相关讨论。相关言论可以从龚鹏程先生编的《读经有什么用》一书中看到。1935年,傅斯年先生写过一篇《论学校读经》,其中说道:“当年的经学,大部分是用作门面装点的,词章家猎其典故,策论家壮其排场,作举业的人用作进身的敲门砖。念经念到迂腐不堪的极多,真正用经文以‘正心诚意’的,可就少了。这本也难怪,经文难懂,又不切后代生活……若明白这件事实,便当了然读经的效用,从来没有独自完成过。“我不知今之主张读经者,为的是充实国文或是充实道德力量?如欲以读经充实国文,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如欲以之充实道德力量,还要先有个时代哲学在。不过据六经造这时代哲学,在现在又是办不到的事了。“今日学校读经,无异拿些教师自己半懂不懂的东西给学生。若是教师自己说实话,‘不懂’,或说‘尚无人真正懂得’,诚不足以服受教者之心;若自欺欺人,强作解事,无论根据汉儒、宋儒或杜撰,岂不是以学校为行诈之练习所,以读经为售欺之妙法门?”

读经的“经”,说小一点,是指“四书五经”,说大一点,是指“十三经”。那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封建帝王名义上是以儒治天下,那时的读书人自然是要读“经”的。现在很多小学让学生读的“三、百、千”之类根本不是“经”,只是古代的蒙学读物而已。傅斯年先生那一代学人大都学贯中西,扎扎实实读过“经”的。他们知道经文的奥妙,因此其反对读经的意见我是全盘接受的。

我在学生时代也翻过“四书五经”,不是老师要求的,而是自己想读。结合上述引文和自己的体会,说说我反对读经的理由。

读经与现代教育目标相悖。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观念的公民。现代公民必须具备自由、民主、科学、法制等普世价值观。这些普世价值观在经文中是没有的。“四书五经”教人做臣民而不是做公民。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中,儒家经典被皇帝当作统治臣民的工具,那里没有民主思想存在的条件。中国古代文本里有好东西,但大都不在经文中。

读经让学生从小学会“迷信”。提倡读经的人总说,趁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强,多读多背一点经文对他们将来有好处。可是真正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的绝不是那些经文,而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提倡读经的人会乐意看到孩子们一边读经一边对经文提出疑义吗?我看不会。有了疑义,孩子还会去读吗?孩子对经文的质疑会不会多到让他们放弃读经呢?我看会的。因为产生经文的那个农耕时代已经远去,与现在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同。提倡读经的人只希望孩子接受灌输,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有些人认为读经可以使孩子变得文明,可以在若干年后改善社会环境。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从古代的经书中怎么可能提炼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准则?

读经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孩子。读经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与背。背诵是一种必需的技能,但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理解的背诵而不是机械的背诵。胡适先生回忆童年读书的经历时很感激母亲,因为母亲出高额讲课费,请老师为胡适讲解,而不是一味地机械背诵。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心理学教育学常识的教师都懂。那么我们现在的教师能不能在学生读经时提供有益的讲解?肯定不能。理由也是不言而明的。读经会导致用枯燥的背诵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至于说读经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更是不值一驳。现代文坛上,周氏兄弟的文章是高峰,他们都读过经,但都认为自己的国文能力主要得益于看闲书。在《知堂回想录》中,周作人先生写道:“本来看小说或者也不能算多,不过与经书比较起来,便显得要多出几倍,而且我的国文读通差不多全靠了看小说,经书实在并没有给了多少帮助,所以我对于耽读小说的事正是非感谢不可的。”

说到这里,我要重申,我反对的是在学校里搞读经运动。有些孩子如果对经文真有兴趣,愿意在家里读,那是他的自由,别人自然不能干涉。关于读经我想再引一段20世纪30年代陈高傭先生说的话:“把握现实问题,自己能用思想解决问题的人可以读经;不认识现实环境,盲目崇拜古人的人不可以读经;大学生可以自由读经,中学生、小学生绝不应勉强读经。了解现代思想,懂得科学方法的学者可以指导人读经,权力熏心、头脑腐旧的官僚武人以及文化骗子无资格提倡读经。”老先生说得实在通透。

接下来再说说读经典。

我赞成读经典,而且读经典应该慎重。必须解决好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经典不是先验的。陈来先生在《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中说:“一个经典之成为经典,在且仅在于群体之人皆视其为神圣的、有权威的、有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的性质并非取决于文本的本身,而取决于它在一共同体中实际被使用、被对待的角色和作用。”我把这段话理解为,经典的价值在于被后人使用。“经”之不必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不能再用。因此,哪些东西对孩子有用,哪些东西可以称为经典,选择什么提供给孩子们读,教师要花力气钻研、学习。这是一个大课题。

关于经典的定义可谓夥矣。我以为,提供给孩子的经典读物至少应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应该富有童真童趣。其次,应该蕴含着普世价值观,对自然、对人类抱着敬畏、悲悯之心。再次,表达形式要活泼灵动,易于孩子接受。这样的读物必定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堪称经典之谓。我看到过很多提供给小学生的书单,符合上述标准的,不多。

教师在让孩子读经典时,自己应该先读。教师走进校园,所有行为都应该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点。放手让学生随便读,是不妥当的,是一种职业不作为。教师先于学生将文本读通,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为一种教学行为需要周密设计。哪些可以集体读,哪些可以单独读,哪些读后要讨论,哪些读后要积累,哪些可以借助媒体读,哪些可以配上综合语言学习活动,哪些适合固定的时间读,如此种种,这些思考既是操作技术层面上的,同时也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背景有密切关系。经典对于孩子精神成长的好处不用赘述,好的阅读指导设计可以使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我深爱中华传统文化,也算是下过点功夫,所以我坚决反对在学校里读“经”,赞同读经典,并对读经典保持谨慎的态度。两千余年的专制体制是压在中国身上的沉重包袱。因此,我总提醒自己目光要落在现代,脚站在东方,眼睛要看着西方。小学教员是为着未来工作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还要走多久,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我们每天与孩子们的交往质量。随记四则一、何以有诗

诗歌的产生与生产劳动是有密切关系的。鲁迅先生对此的有关论述,摘抄在下面: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读了这段话,我就想起一件事——有一年因为要换办公室,单位请来很多农民工帮着搬书。办公室里的书橱大都很重,从一幢楼的四楼搬到另一幢楼的二楼、三楼,真不是一般的体力活。因此,在他们搬运时,楼道里就回响着有力的劳动号子。一个人在前面领唱,一些人随后应和。劳动号子的调子应该是这些农民工家乡的民间小调,时而短促有力,时而激越,时而悠扬,甚至有滑音有变奏。领唱的人有时唱三个字,有时唱两个字,用方言。应和者能依据搬运的实际情况应对,或是一两字,或是三四字。声调旋律和谐默契到叫人惊叹的地步。劳动号子里渗透出一股深沉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从中你不仅听不到不堪重负,相反还能品味出幽默、快乐。就如鲁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