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游龙 蜥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3:01:47

点击下载

作者:齐硕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足游龙 蜥蜴

四足游龙 蜥蜴试读:

前言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着各种奇特和多样的动植物,无论是鸟兽还是游鱼,昆虫还是两栖爬行类动物,或大或小都在这个地球上扮演着看似微不足道但又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它们有着鲜为人知的自然史和独特的魅力。

蜥蜴,现存爬行纲中最兴旺的一支。目前已发现的种类约有6000种,约占爬行纲总量的三分之二。在近年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得许多隐存种逐渐大白于天下。它们还是分布最广泛的爬行动物,从炎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到北欧寒冷的冻土地带,再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潮湿的热带海岛,这些地方都留下了蜥蜴爬过的痕迹。事实上,只有极寒能阻挡它们征服世界的步伐。中国国土广袤,地理跨度巨大,地形多样,丰富的自然地貌孕育出了异常繁多的物种。据统计,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之和约1000种,是世界两栖爬行动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在中国的蜥蜴种类有近200种,虽然所占总物种量的比例不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国的特有物种,这也是吸引着诸多自然爱好者及科研学者去寻找它们、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研究它们的动力。

我身边有很多动物迷,他们其中不少有过农村和山区的生活经历,童年时光常与动物相伴。而我从小就被禁锢在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灰色森林”中,别说蛇和蜥蜴,就连刺猬、黄鼠狼都难得一见。我与爬行动物结缘,这恐怕是源自童年的一个“恐龙梦”。

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我第一次看电影《侏罗纪公园》时就被彻底震撼了,怎么也想象不到地球上竟存在如此庞大、如此奇特的动物。从那时起,我的心底就埋下了一颗与爬行动物结缘的种子。趁着《侏罗纪公园》掀起的恐龙热,父母给我添置了不少恐龙书籍和模型。在了解了有关它们的基本知识后,我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原来那些大家伙早就灭绝了啊!我不可能像电影里那样见到活着的恐龙了!现实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来说是很残酷的,我也因此郁闷了很久,但对恐龙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直到后来去动物园见到了一条巨大的水巨蜥,它起身挠玻璃的样子对我震撼最大,当时的感觉和见到活着的恐龙没有什么两样,那眼神,那鳞甲,无不令我为之着迷,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我心底的那颗种子,也悄悄地发了芽。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中国本土爬行动物在野生生境中的身姿,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更坚定了这一信念。本书中不仅有对它们的文字描述,更有许多珍贵的照片。由于以往的拍摄条件限制,而且蜥蜴生性最机敏,行动最迅速,栖息环境也最为多样化,许多种类至今缺乏清晰的影像资料和证据,就连一些常见种类的特殊习性或完整生活史都鲜有资料,这也是本书在写作过程当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幸得全国各地诸多爱好者、研究者的无私帮助,为此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及影像资料。他们当中有自然摄影师,有野生动物爱好者、自然插画师,还有科研学者。甚至有的照片是拍摄者深入大漠和热带丛林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帮助,本书是难以完成的,同时在与诸多的拍摄者、学者和爱好者的交流过程中,本人对于蜥蜴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在此,特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鉴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望各位读者能够指正,同时也希望借此继续和广大的读者、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发现和了解中国的蜥蜴类动物。第1章 认识蜥蜴

蜥蜴,一类让人们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动物,虽不像它的近亲——蛇,那样令人生畏,但天性机敏的它们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捉摸不透。作为爬行家族现存最兴旺的一支,蜥蜴在整个自然生态网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时候来认识一下这些游弋在我们身边的神奇精灵了。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探访蜥蜴的世界,领略它们的传奇故事。

目前相当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现存的科莫多巨蜥就是由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古巨蜥迁移到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后裔。 张巍巍/摄

注:书中未署名的图片均为齐硕拍摄。蜥蜴的身体结构

与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相同,蜥蜴的身体可以简单地分为头、颈、躯干、四肢(部分种类退化)和尾5部分。但因种类不同,形态差异会很大。不过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身体结构以外,蜥蜴还有着一些与它们强大的适应性相关的特殊构造。

颅顶眼

蜥蜴有几只眼?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两只!但在蜥蜴中真的有一部分类群长有“第三只眼”。这“第三只眼”长在蜥蜴的头顶,所以被成为“颅顶眼”(Parietal Eye)。这只眼虽然不像真正的眼睛一样具有复杂的构造和成像的能力,但确确实实可以用来感受光线的强弱。从外表上看,颅顶眼就是蜥蜴头顶上一个半透明的小圆点,但在其内部具有与真正的眼睛类似的结构。颅顶眼的内部具有滤泡结构,滤泡结构的前壁起到与晶状体类似的功能,后壁具有感知外界刺激的光受体细胞及传递其兴奋的神经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角质皮肤充当了角膜的角色。颅顶眼还与松果体囊相连,松果体囊可以分泌褪黑素,这与蜥蜴的昼夜节律以及感知季节变化等生理现象息息相关。还有些科学家认为颅顶眼与动物感知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神奇的“第三只眼”的更多秘密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揭开。

艺术家画笔下千姿百态的蜥蜴。

图片选自《自然界的艺术形态》Ernst Haeckel/绘

绿鬣蜥头顶的颅顶眼。

颅骨顶端的“小圆点”即为颅顶眼所在的位置。

犁鼻器

人们一定对蛇和蜥蜴“吐信子”的行为印象深刻,这似乎成为了蛇和蜥蜴的招牌动作。但读者知道这种怪异行为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答案就在它们的上颌腔内,那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味觉器官——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

犁鼻器对于蜥蜴就像是鼻子对于人一样,具有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犁鼻器的内壁覆有感觉上皮和嗅黏膜,并通过位于感觉上皮深层的犁鼻神经(嗅神经的分支)与脑相连,具有传递嗅觉信号的功能。但由于犁鼻器位于上颌腔内部,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需要舌头作为一个联通外界的媒介。蜥蜴的舌尖经常从上唇正中的缝隙内频繁地伸出口外活动,意在探知和搜集空气中的各种化学信息。当舌尖缩回口腔时,即进入犁鼻器,将化学分子溶解于嗅黏膜上,产生嗅觉。

犁鼻器在两栖动物中首次出现,并在爬行动物中得以完善,其中蛇和蜥蜴将其作用发挥到一个巅峰。很多哺乳动物也存在犁鼻器,包括人类的胚胎时期也存在这种结构,但已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退化。

鳞片

包括蜥蜴在内的所有爬行动物被认为是第一种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完成了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一次重大的飞跃。因为它们克服了两栖动物没能攻克的最大难题——脱水。只有生活与生殖都不以水环境作为依靠的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陆栖动物。完成这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一步在于鳞片。蜥蜴与蛇周身都被密不透水的鳞片所覆盖,这保障了其身体内的水分不会被蒸发殆尽。为了防止水分散失,爬行类的皮肤腺都高度退化,仅某些种类的蜥蜴保留有与生殖有关的股腺(Femoral gland)和臀腺(Preanal gland),所以蜥蜴摸起来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种又湿又凉的感觉,相反是异常干燥的。

鳞被的差异也是分类检索中重要的依据,不同科属之间鳞片的类型差异巨大。常见的鳞片类型有以下几种。

方鳞:身体腹面近似方形的大鳞。

圆鳞:通身近似圆形的大鳞,石龙子科体表覆盖的多是这类鳞片。

粒鳞:小而略圆,平铺排列,摸起来像布的感觉,多见于壁虎科。

新疆沙虎体背覆盖着圆鳞,而头部则是小而致密的粒鳞。邢睿/摄

红斑大壁虎身上布满“疙疙瘩瘩”的疣鳞。 李成/摄

鬣蜥的脊背长有发达的鬣刺,也就是棱鳞。 孙戈/摄

疣鳞:疣状突起,多分布于粒鳞间,也就是壁虎身上的“疙瘩”。

棱鳞:鳞片上起棱,摸起来十分粗糙,如草蜥属的背鳞。

而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主要是通过比对蜥蜴头部鳞片的排列顺序以及大小的区别予以鉴别。蜥蜴与蛇

爬行类中与蜥蜴亲缘关系最近的当属蛇类了。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蛇类生活在1.67亿年前的中侏罗世,目前关于蛇类起源的主流观点是:蛇起源于穴居蜥蜴。因为气候变化,地面上环境恶劣,一些蜥蜴不得已隐居到地下,在地上便于活动的四肢变成了累赘,眼睛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也逐渐退化,颅骨和牙齿的形状也逐渐变化以适应掘穴生活,经过亿万年沧海桑田的进化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的蛇类。

今天,我们仍可以找到蛇与蜥蜴相似的地方。例如覆满鳞片的身体,用于感受化学刺激的犁鼻器,周期性蜕皮等。但两者的不同点却远远多于相同点。

与通常意义上的蜥蜴不同,细脆蛇蜥没有四肢,常被人误以为是蛇类,但其具有可闭合的眼睑和可见的外耳孔,是不折不扣的蜥蜴。王剀/摄

1.除蛇蜥等种类外,绝大多数蜥蜴具有四肢;蛇类则没有,但可以在一些雄性蟒蛇的泄殖腔附近看到退化的后肢残迹。

2.蜥蜴具有可闭合的眼睑(绝大部分壁虎科除外);而蛇类没有。

3.蜥蜴一般都具有裸露的外耳孔和鼓膜,即使没有外耳孔,也会有鼓膜。蛇类则完全没有耳结构,所以蛇是彻彻底底的“聋子”。

4.蜥蜴的舌头通常较肥厚,不仅可以收集气味分子,还可以辅助吞咽食物;蛇类的舌较细长,前端分叉较深,有利于感受更多的化学刺激。

5.蜥蜴的尾巴通常与躯干等长,或大于躯干长,蛇类的躯干部分远大于尾长。

蛇类没有可闭合的眼睑,眼睛被一层透明的角质层所覆盖。图中黄脊游蛇的眼睛占其头部的面积较其他蛇类大很多,这使其有更好的视力追踪蜥蜴等猎物。

蜥蜴与壁虎

夏日夜晚的屋檐下,经常会有灰色的身影从你眼前一闪而过。它们潜伏在墙角等待下一只来到嘴边的飞虫,身手敏捷,能够飞檐走壁,甚至光滑的玻璃也不能阻挡它们的脚步。没错,我说的就是壁虎。

壁虎可是人们房前屋后的常客,图为截趾虎。 李成/摄

它与我们见到的蜥蜴一样,不都是四条小腿、身披鳞片、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吗?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壁虎和蜥蜴区别开来,但在分类学上,“蜥蜴”是一个统称,壁虎是蜥蜴家族中的一个类群,属于蜥蜴亚目中的壁虎科。我们常见的壁虎也只是壁虎科的少部分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种壁虎,它们分布广泛,适应的环境多样,从而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和习性。而对于蜥蜴亚科的其他成员,人们就将它们笼统地称作“蜥蜴”。

与其他壁虎不同的是,睑虎类具有可闭合的眼睑。谢伟亮/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蜥蜴和壁虎呢?

从体形上看,多数蜥蜴身躯呈圆筒状,适合在地面和林间穿梭。而壁虎则多扁平,适合栖息于缝隙之中。

此外,多数蜥蜴的脚掌被鳞片覆盖,而壁虎的脚掌上生有细小的刚毛,形成一种多褶的脚垫。这脚垫对于壁虎可有着大用处,壁虎之所以能“飞檐走壁”,就是要靠它呢。

更容易观察到的是眼睑的区别。绝大部分蜥蜴具有上下眼睑,瞳孔呈椭圆或圆形。而壁虎科的大部分种类,眼睑愈合成一层罩于眼外的透明膜,只能像猫一样依靠放大或缩小瞳孔来适应环境光线。当然也有特例,壁虎科中的拟蜥亚科和猫眼虎亚科就具有未退化的上下眼睑,可以在需要时将眼睛闭上。更有趣的是澳大利亚的珠尾虎属,它们只有少部分上眼睑,在休息的时候可以稍稍往下盖住部分眼睛,那似睡非睡的样子简直萌翻了。

可不要以为所有壁虎都是灰头土脸的,马达加斯加的残趾虎可是有名的萌物,与其他壁虎“夜猫子”的习性不同,它们通常都在白天活动,捕食昆虫或舔食花蜜。 王聿凡/摄

流言终结

壁虎的尿有毒吗?

民间自古以来便流传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到人身上会引起溃烂,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更有甚者称其喜水,每遇水则交。其精剧毒,人食之化为脓水。因此人们将壁虎与蝎、蛇、蜈蚣、蟾蜍一并列为“五毒”。

今天该为这千古冤案平反了,壁虎排出的白色液体其实是尿酸。尿酸是鸟类和爬行类的主要代谢产物,微溶于水,易形成结晶。壁虎尿的成分与鸡粪中的白色部分是一样的,对人无任何毒害。壁虎在遭到捕捉时会释放一些尿酸,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听过我为壁虎做的申辩后,以后如果在房前屋后再次与这些小家伙邂逅的话,还请少一分偏见,多一分爱惜。

壁虎谐音“避祸”,还是一种吉祥意义的化身,仔细看看这灰不溜秋的小家伙,还是蛮可爱的。李成/摄这些不是蜥蜴

蚓蜥

分类学上,蜥蜴与蛇同属于有鳞目。其实有鳞目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成员,那就是蚓蜥亚目。

蚓蜥亚目约有18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少部分分布在西亚、北美洲和中美洲。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相比于蜥蜴和蛇,蚓蜥更像是一条大蚯蚓,甚至在你看到它第一眼的时候会怀疑这究竟是不是一种蠕虫。不过,体表的鳞片还是暴露了它的身份——它是一种生活在地下世界的爬行动物。长期的穴居生活使它们的视觉功能退化,眼睛被皮肤和鳞片所覆盖,外耳和鼓膜也已退化,捕捉猎物完全依靠敏锐的嗅觉。

蚓蜥不仅长得像蚯蚓,生活习性也像极了蚯蚓,通常在森林地表或沙地下潜行,只有夜晚或下雨的时候才到陆地上活动。蚓蜥的身体可以像蚯蚓一样伸缩,皱皱巴巴的皮肤好似身体外套了一层皮腔,爬行的时候就好像是皮拽着后边的身体移动。

蚓蜥的外貌大多朴实无华,色彩远不及生活在地表之上那些亲戚那样鲜艳。陈恺颖/绘

楔齿蜥

在新西兰与世隔绝的岛屿上,生存着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楔齿蜥。楔齿蜥体长可达80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虽然外表与蜥蜴大同小异,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动物,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其怪异的牙齿结构以及雄性没有交接器官。

新西兰于1991年发行的斑点楔齿蜥极限片

楔齿蜥在爬行纲中属于原蜥亚纲、喙头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叠纪初期,虽经上亿年的沧海桑田,它却依然保存着本来的面貌,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虽然其外貌基本没有变化,但有研究表明,楔齿蜥是目前已研究的动物样本中DNA分子进化最快的一种,也许正是如此,它们才能历经沧桑存活到现在。

楔齿蜥如今在喙头目中仅存斑点楔齿蜥一种,由于生长缓慢,需15~20年才能性成熟,每年8月到翌年2月产卵10枚左右,随后进入长达近15个月的孵化期。虽性成熟较晚,且孵化期漫长,但它们的寿命可长达百年以上,它们就是以这种慢节拍的生活节奏在与世隔绝的新西兰岛屿上无忧无虑地生活了亿万年。但就在近几百年间,人类的干扰和啮齿动物在岛上的泛滥,却把这一古老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新西兰政府很早以前便已立法保护楔齿蜥,并采取人工孵化的方式进行保育,经过人工繁育的楔齿蜥被放归到没有人类和啮齿动物干扰的岛屿上。目前其种群数量正在缓慢回升中,但由于其繁殖能力低下,对于这一物种的保育工作还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足迹遍及全球

爬行类曾经统治这个星球长达1.6亿年,时至今天,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还能看到它们的踪影。长期的进化孕育出了多样的种类,现存的爬行类总数约为10000种,其中蜥蜴约6000种,接近总数的60%,当之无愧是爬行家族中最兴旺的一支。

强大的适应能力使它们遍布除南极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尤其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最为繁多,东南亚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则是蜥蜴等爬行类的天堂。

除了大陆,海岛也是蜥蜴的天堂。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岛国马达加斯加,不仅是狐猴的故乡,更是各种避役的大本营,岛上已知避役种类超过80种,占蜥蜴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与大陆隔离的时间较早,岛上资源丰富且鲜有大型掠食动物,这给了避役极大的进化空间,不仅其外貌千差万别,体型也相差悬殊,从全长仅3cm的迷你枯叶避役(Brookesia micra)到全长可达 70 厘米的帕氏避役(Calumma parsonii),丰富的群落组成合理地占据各种生态位,没有丝毫的浪费。不仅是避役,马岛的壁虎种类也是相当丰富,单一个残趾虎属(Phelsuma)就有50余种,除极少数外都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及周边岛屿。

有些岛屿距离大陆较远,除了鸟类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动物能够漂洋过海迁徙到这里,但这小小的困难根本阻挡不了蜥蜴征服世界的脚步。有些种类的巨蜥会游泳几十公里寻找新的栖息地,或是因为台风等原因被吹到海上,趴浮在树枝上数周不吃不喝,仅靠海风的力量登陆到新的岛屿,并在此生长繁衍。经过数万年的地理隔离,有些进化成了全新的物种和亚种,这也成就了岛屿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身为变温动物的蜥蜴对温度要求很高,如果气温过低的话可能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身体僵硬,极寒的极地地区似乎是蜥蜴的生命禁区,但是有些蜥蜴却能冲破这道魔咒,如欧洲的捷蜥蜴,它们的分布北限可以达到北极圈的外缘。

蜥蜴界的耐寒能手——捷蜥蜴。 王瑞/摄第2章 行者档案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从而造就了不同形态、不同习性的蜥蜴。我国目前发现蜥蜴总数在190种左右,听起来数目不少,但实际上仅约占世界总数的3%,由于大部分种类身处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或蛮荒的戈壁沙漠,人们对其知之甚少。近年来通过加大对两栖爬行动物的野外调查力度,新种和新记录种等令人欣喜的发现不断传出。接下来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我国的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它们中很多都是在野外经常能观察到的。

处于求偶期的奇台沙蜥变得兴奋好斗。 邢睿/摄

蓝尾石龙子“蓝尾石龙子”似乎已经成为所有具有蓝色尾巴的石龙子的统称。真正的蓝尾石龙子(Plestiodon elegans)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惹眼的蓝色尾巴只有在幼年时期才见得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尾巴的蓝色会渐渐变得黯淡,褪色,最后成为与体色一致的黄褐色。与蓝色尾巴一起消失的还有身上黄色的条纹。

最易与蓝尾石龙子混淆的是分布偏北的黄纹石龙子(Plestiodon capito),它们单从外貌来看几乎一模一样,仅能通过鳞被的细微差异进行辨别。黄纹石龙子野外数量可观,在北方山区经常可以看到它们趴在温暖的水泥路上晒太阳,周围一有风吹草动便会钻到路边的草丛中。

唯有一种四线石龙子(Plestiodon quadrilineatus)会终生保留一条漂亮的蓝尾巴,即使断尾后重新长出的尾巴依然是蓝色的,身上的黄色条纹也终生不会褪去。此等漂亮的尤物总是比较罕见,仅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深山密林中,想遇到它确实需要一些运气。

除了以上介绍的3种以外,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亲缘关系很远的蜥蜴,也会生长一条蓝色的尾巴。这种趋同进化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有其特殊功能,还需人类进一步去探究。

黄纹石龙子幼体艳丽的蓝色尾巴。不过这也只能成为它对幼年的回忆。 史静耸/摄

黄纹石龙子在北方分布相当广泛,即使是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周边山区,也可见到它们的魅影。 张瑜/摄

四线石龙子的蓝色尾巴可以保留终生。景文涛/摄

脆蛇蜥

当听到书名定为《四足游龙——蜥蜴》后,蛇蜥君表示很伤心,因为它们是蜥蜴中少数没有四肢的种类。蛇蜥的分布横跨欧亚大陆、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的部分地区,在我国分布至少两种,分别是脆蛇蜥(Dopasia harti)和细脆蛇蜥(Dopasia gracilis),另外有海南脆蛇蜥(Dopasia hainanensis)和台湾脆蛇蜥(Dopasia formosensis)的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目前学术界广泛认为这是脆蛇蜥的同物异名。

蛇蜥多于夜间隐伏于腐殖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觅食,蜗牛、蚯蚓、昆虫等无脊椎动物是它们的最爱。图为细脆蛇蜥,其身体前段的蓝色条纹表明这是一条雄性蛇蜥。 王剀/摄

为什么蛇蜥没有四肢呢?其实,在很久以前蛇蜥和其他蜥蜴一样是具有四肢的,但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也许是气候的剧变,或是为了躲避掠食者的猎杀,它们的祖先开始转向地下生存,在地面活动自如的四肢到了地下反而成为增加阻力的累赘。既然已成鸡肋,干脆慢慢退化四肢的功能,走向了与蛇类相同的进化方向。脱去四肢的它们在地下行动自如,尽情捕捉藏身于深厚腐殖质下的蠕虫。

脆蛇蜥的尾巴占其身体的比例极大,通常是躯干长度的1.5~2倍。似蛇的外形让人们常常产生误会,其在外观上与蛇类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有可活动的眼睑和裸露的外耳孔。

脆蛇蜥的名字里之所以带着一个“脆”字,是因为当它遭到敌害威胁时,尾巴会像玻璃一样自行断成几节,脱落的残尾会在地上不停地摆动,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身体的其他部分则趁机逃之夭夭。这种方式虽一时躲过了惨遭捕食的厄运,但也对日后的生活十分不利。尾巴是蜥蜴重要的储能器官,在断尾后营养会优先供给尾部以再生新尾。即便如此,通常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长出一条完整的新尾,而且新尾要比原来的尾巴短很多。

在人工饲养观察下,脆蛇蜥性成熟需五年以上,故繁育能力不强。再加上中医认为其断尾再生的能力有利于断骨的愈合,所以被错误地认为是一味治疗骨折的良药,这对其野外资源造成了过度开发,现今在野外已难得见其芳容了。

麻蜥

麻蜥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约有30多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我国产其中的9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麻蜥在我国以丽斑麻蜥的分布最为广泛,是长江以北最常见的蜥蜴,国外见于俄罗斯、蒙古国、朝鲜等国。

麻蜥个头虽小,但是胆子可不小,即使遇见体型很大的猎物它也显得毫无惧色,它会先与之周旋,趁其不备扑上去咬一口,退回来,再咬一口,再退回来;反复数次后,猎物已无反抗能力,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另外,麻蜥是有名的短跑健将,有时候在向阳的山坡走个几米就能看到脚边蹿出好几条小家伙,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钻进路旁的草丛中了。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远处欣赏它们矫健的身姿了。

相比其他麻蜥,敏麻蜥的身形更显紧凑有力,但小短腿不利于快速奔跑,它的策略是快速移动一段距离后一扭身钻进沙土中,规避敌害。 邢睿/摄

麻蜥的干制品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所以经常遭到人类的捕杀。好在它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广,目前数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蜥蜴种类之一。

如果你想在野外与它邂逅的话,可以找一个晴朗的上午,在山的向阳坡等待与它们不期而遇。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农村盖房后弃置的沙石堆也是它们理想的住所,朋友们不妨到那里试试运气。

山地麻蜥广布于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栖息于多砾石多杂草的向阳山坡。张瑜/摄

刚孵化出的小山地麻蜥尾端呈蓝绿色,颜色会随着时间慢慢消褪,转为与身体统一的褐色。张瑜/摄

草蜥

黑龙江草蜥是草蜥中分布最北的种类。史静耸/摄

草蜥(Takydromus)是我国南北方都习见的一类小型蜥蜴,在我国大陆约有8种,从分布最北的黑龙江草蜥到南北方广布的北草蜥和白条草蜥,再到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的南草蜥,还有宝岛台湾特有的6种草蜥:台湾草蜥、雪山草蜥、翠斑草蜥、恒春草蜥、鹿野草蜥和蓬莱草蜥。另外,原来隶属于地蜥属(Platyplacopus)的台湾地蜥(现称古氏草蜥)、崇安地蜥和峨眉地蜥已全部划归到草蜥属名下。草蜥分布范围之广,适应能力之强,实在称得上是蜥蜴中的佼佼者。

草蜥具有所有蜥蜴中比例最长的尾巴,有些种类的尾长可接近躯干长度的4倍。这么长的尾巴非但没有给它们的行动带来不便,反而在错综复杂的林地穿梭时能给予它们最大的平衡性。在受到敌人攻击时,草蜥还会像壁虎一样“舍卒保车”,且断尾再生速度很快,通常第2天伤口的创面就会愈合,10天左右创面会长出黑色的芽基,此后便以平均每天0.5毫米的速度修复残尾。

草蜥是典型的地栖性蜥蜴,很少见到它们到树上活动,多见于平原草地、荒山灌丛。有些种类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像个孩子抱着娃娃一样抱在芒草叶上进入梦乡。

变色树蜥

变色树蜥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蜥蜴种类之一,多见于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国外见于南亚、东南亚诸国,多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暖湿润的林地。它的全长可达40厘米以上,但尾巴约占2/3。细长的尾巴可以让它在复杂多变的树冠环境中随时保持身体平衡。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背颈具有发达的鬣刺,犹如雄鸡头顶的鸡冠一样,故人称其为“鸡冠蛇”或“马鬃蛇”。

非繁殖期的变色树蜥体色呈现暗淡的褐色。 李成/摄

发情期的雄性变色树蜥体色变为艳丽的红色,面颊下方的深色斑块被映衬得格外显眼。 谢伟亮/摄

它还有一样非凡的本领,就是如名字一样,具有变色的能力。平时的变色树蜥外表很是朴素,背面是朴实无华的浅棕色,并杂有深棕色斑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但在繁殖期,雄性的样貌会大放异彩,体色会变为艳丽的鲜红色,喉囊两侧的鳞片呈黑色,以夺目的颜色吸引异性的目光。不仅特殊生理时期会使变色树蜥改变颜色,温度变化以及环境变化也会左右树蜴的体色。

在野外见到变色树蜥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只要在合适的季节到华南地区的山野走走,就很有可能与它们相遇,包括在一些高校或城市公园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踪影。除了变色树蜥,在我国分布的还有棕背树蜥、绿背树蜥、白唇树蜥等多个种类,它们也都具有变色的能力。

攀蜥

棕背树蜥(Calotes emma)是另一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树蜥,见于我国云南等地区,与变色树蜥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眼眶后鳞片的差异。 孙戈/摄

传说中的“鸡冠蛇”真的存在吗?

在我国大江南北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怪蛇”的传说,相传这种蛇长一米多,颜色各异,可像眼镜蛇一样将身体的前半段竖起,还会喷射毒液;更奇怪的是它的头顶长有像公鸡一样肉质的头冠,所以人们称其为鸡冠蛇。

唐末五代时期的道士杜光庭在其编写的《录异记》中就有对鸡冠蛇的描述:“鸡冠蛇,头如雄鸡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中人必死,会稽山下有之。”释文:蛇头像雄鸡一样长着一个肉冠,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人被咬中一定死。会稽山下有这种蛇。

事实上,我国现在发现的250余种蛇中并没有任何一种蛇叫做“鸡冠蛇”,其不过是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杜撰物种。对其原型的分析,认为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

虎斑颈槽蛇在发怒时,会将身体前半部像眼镜蛇一样抬起,颈部的颈腺膨大并分泌出红色的液体,鸡冠蛇的传说便源于此。 王瑞/摄

1.古时候,有多种蜥蜴也被人称为“蛇”,如“四脚蛇”、“金蛇”、“蛇舅母”等。其中变色树蜥的俗名就为“鸡冠蛇”,这源于其颈背部发达的鬣刺容易使人联想到雄鸡的头冠。

2.鸡冠蛇最可能的原型莫过于我国所产的几种颈槽蛇,以分别分布于我国南北方的红脖颈槽蛇和虎斑颈槽蛇的可能性最大。它们可像眼镜蛇一样鼓起颈部,昂起前端的身体,最主要的是它们的颈部有一种特殊的腺体——颈腺,在其受到威胁的时候颈腺会膨大鼓起,分泌出红色的毒液。也许当时的古人正是看到一条受惊的颈槽蛇正鼓起颈腺分泌毒液,并将其虚构扩大化,才诞生了传说中的“鸡冠蛇”。

变色树蜥由颈部延伸到背部的鬣刺,犹如雄鸡头顶的鸡冠,“鸡冠蛇”的俗称由此而来。谢伟亮/摄

攀蜥(Japalura)是一类与树蜥外表相似的小型树栖蜥蜴,旧称龙蜥,全球共有约28种,中国西南部和台湾地区以及南亚是攀蜥分布的中心区域,这里丰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样的物种分化。我国是盛产攀蜥的大国,种类有20种以上,其中不乏很多我国特有种,如神秘的宜宾攀蜥,自1924年被学者描述发表后,至今未发现第二个标本。近年来关于新种及地区新纪录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如玉龙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