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创造时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2:06:26

点击下载

作者:信自力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强者创造时机

强者创造时机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重耳流亡不失志

那是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在他夫人死了以后,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要阴谋杀害比奚齐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只得逃到国外去避难。

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于公元前650年回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重耳逃出晋国后,晋国有才能的人如狐毛、狐偃、赵衰、介子推等都跟随着他出逃。

有一天,他们走了几十里路不见人烟,太阳当头,饥饿难耐,后来遇到一个农夫,便想讨点吃的。农夫从田里捧起一块泥土给重耳说:“这个给你吧!”

重耳大怒,狐偃见状急忙上前劝阻说道:“老百姓送给我们泥土是好兆头啊!这是上天借他们的手给我们的恩赐,得土意味着得国啊!”

重耳只好忍气上车,又经过一年的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了齐国。在齐国,重耳受到齐桓公的厚待,并把本家的一个美女齐姜嫁给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就是七年,渐渐地迷恋起眼前的安逸生活。

后来,狐偃等人在齐姜的帮助下设计把重耳骗出齐国。重耳只好再一次地颠沛流浪。他相继投奔过曹国、宋国,最后到了楚国。

楚成王对重耳也极为热情。然而,重耳这次却与在齐国大不一样,他经常思考的是怎么回晋国。有一次,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想了想,说:“如果我能回国,一定与楚国和睦相处,将来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以报答您。”

楚成王只当重耳是说笑话,并没在意,对重耳依然很尊重。后来,重耳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62岁的重耳终于顺利回国,并夺取了王位,这就是晋文公。到这时,他在外流亡已整整19年。

韩信受胯下之辱

那是在秦朝末年,出身平民的韩信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长大后既无一技之长,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的施舍糊口度日,许多人都很讨厌他。

韩信的母亲死后,他穷得无钱办丧事,却硬要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他说,那坟地的四周要大到可以安顿得下一万家,才有资格安葬他母亲。

韩信曾在一个亭长朋友家吃闲饭,久而久之便引起亭长妻子的不满,时常指桑骂槐地数落他。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无奈之下,韩信只好在城下以钓鱼为生。河边有一老妇人经常在这里洗纱,见韩信饿得可怜,时常给他一些饭吃,一连数日都是这样。

韩信对这位老大娘十分感激,对她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的”。

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见韩信整日落魄无依,很看不起他,就想侮辱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别看你身材高大,整天带着长剑,其实你是胆小鬼。”

那个年轻人还当众嘲弄韩信说:“如果你真是大丈夫的话,就把我刺死。如果不敢杀我——”

年轻人高傲地仰头看了看天,接着说:“那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大怒,怒目而视,有心拔剑挺身而上,但转念一想,为此事杀人而废终生抱负,不值得。因而,他注视了对方许久,眼光渐渐由狂怒变成平和,最后显得不以为意。

他慢慢地退后几步,然后俯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在一片哄笑声中,韩信从地上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然后昂首挺胸而去。

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当众受到侮辱时,哪个不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更何况从胯下爬过?但韩信却从该无赖胯下爬过去,受尽市集上的人的嘲笑,这其实是“大忍”,是“能忍常人不能忍”的表现,它是韩信后来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的基本素质之一。

韩信背水一战

那是在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楚军稍占上风。为打开僵持局面,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对魏、赵、燕、齐等国进行征讨。

战争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很快便收降了魏国,进而进军至井陉口,准备进攻赵国。赵国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粮道。他认为,汉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必然溃败。但大将陈余不听,坚持要与汉军进行正面作战。

韩信命令部队在离井陉30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韩信派出2000轻骑兵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

接着,他又派10000人的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迷惑赵军。赵军将领望见汉军背水摆阵,不禁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要知道背水摆阵,是兵家大忌,等于断绝自己的退路,使自己陷于绝境,自取灭亡。

韩信见陈余中了圈套,心中不禁暗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率领一支精兵,向赵军进攻。不一会儿,韩信带领的部队假意退到河边,跟原来背水列阵的主力会合了。

赵军全部出营追赶。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全部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没有退路,唯有拼死作战。赵军渐渐不支,正要回营,发现营中已遍插汉军旗帜,顿时全军溃散。结果,陈余被斩杀,汉军大获全胜。

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身处绝境,往往能激发出人的不可思议的勇气。这种勇气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朱买臣负薪读书

那是要西汉年间,从小老实厚道的朱买臣喜爱诗书,刻苦攻读圣贤著作。但是,他在二十多年的苦苦努力中,屡次遭受挫折,家境也日渐没落,最后潦倒到无以为生的地步,只得砍柴度日。

这时,妻子崔氏不高兴了,时常与朱买臣吵吵闹闹,还常说些伤感情的话。朱买臣只得耐着性子忍受。一天,朱买臣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见他瘦瘦高高的个子,衣服破旧,五十岁不到的人,头发稀疏,早早地就花白了。

朱买臣也恨自己,除了读书什么也干不了:爬到烂柯山上砍好两担柴,再挑到集市上去卖,就疲惫得连叫卖都没劲儿喊了。前一天又偏遇着一个泼妇强赊走了两担柴,说好今天在集市上还钱,白白等了一上午也不见她送柴钱来。

朱买臣心想,崔氏又要跟他吵闹了。果然,朱买臣回家后刚一开口,崔氏就大骂起来:“看你那穷酸的样子!难道让我一辈子陪你受冻挨饿不成?你还是趁早休了我吧!”

朱买臣劝慰道:“娘子,我昨天从前街经过,遇到一位相士说我五十岁的时候会苦尽甘来。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既然你已经跟随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艰苦日子,就再坚持几年,等我飞黄腾达时,会加倍报答你的。”

妻子恼怒地回答:“陪着你这样吃苦,最终只会饿死在打柴路上,又怎么可能富贵!”

自从被崔氏逼写休书后,朱买臣一边砍柴谋生,一边更加发愤读书。他在乡绅王安道、杨小先的资助下,到了京城,终于凭着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后来,朝廷委任朱买臣担任了会稽太守的职务。

朱买臣出身贫寒,靠卖薪度日。妻子因忍不住贫困而离开了他。而朱买臣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信念和意志,相反更加发奋努力,学业不断进步,最终一举成名。

勤奋好学的儿宽

那是西汉时期,从小就勤奋好学,又很聪敏的儿宽,家庭非常贫寒,他虽有抱负,却缺少赖以生存和求学的钱财。儿宽只好自力更生,维持生计。他曾给人当厨工,还曾被人雇佣去种地。他常常随身带着经书,每当休息的时候,就坐在田边,认真地研读经书。

儿宽的经书愈读愈精,通过考试他做了掌管礼乐制度的官员,后来又当了刑狱部门的一个小官吏。儿宽当小官吏的时候,他的上司张汤身为廷尉,掌管刑狱。

一开始,儿宽不熟悉刑狱工作,张汤便派他到北方管理牛羊。儿宽一去数年,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后来,儿宽回到了廷尉府,写了自己如何管理牛羊的文章,报告给张汤。恰巧这时,张汤审理一个重要案件,但官吏们写给朝廷的奏章不合要求。

儿宽详细了解了这个案件后,向廷尉府起草文件的官吏讲了自己的看法,并为撰写这个奏章提出详细建议。官吏们一听,觉得儿宽讲得很有道理,就委托他来起草这个奏章。

儿宽经过实际的锻炼,增长了才干,很快便写好了这份奏章。官吏们读了,个个称赞不已,非常敬佩儿宽。张汤看了儿宽写的奏章,同样折服于他的才能,于是召见儿宽,询问他许多关于刑狱和写文章方面的问题。儿宽对答如流,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张汤很赏识儿宽的文采和能力,便让他留在廷尉府,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黄霸狱中苦学不歇

黄霸是西汉著名官员,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当时著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汉宣帝初年,诏书为汉武帝立庙乐,并让满朝文武大臣们讨论。讨论中,大臣们认为皇帝的这个主意很好,但一老臣夏侯胜却表示反对,他说:汉武帝虽然有开疆扩土的功劳,但他生活非常奢侈,乱杀无辜,强征于人民,使得“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既然“无德泽于民”,当然就不应该给他立庙乐。

黄霸当时正做着丞相长史的官,也参加了讨论。他对老臣夏侯胜的议论,很有几分赞许,所以既没有当场制止,事后也没有向皇帝劾奏。结果,夏侯胜被加上“非议诏书,诽谤先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抓入狱。黄霸也被加上附和、纵容“逆臣夏侯胜”的罪名,和夏侯胜关在一起,准备处以死刑。

夏侯胜是研究《尚书》的专家,在当时很有名气。黄霸虽然知道自己已被判处死刑,但觉得和这么一位专家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好机会,便主动请教夏侯胜,请他给讲解一下《尚书》。

夏侯胜觉得此时此地还研究《尚书》,已无什么实际意义,便婉言劝说:“你我都是犯罪坐牢的人,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推出去砍头,还讲《尚书》有什么用呢?”

黄霸求知心切,笑了笑说:“孔子不是说过吗?‘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多学一点东西,在被砍头的时候,也心情快慰呀!”

夏侯胜终于被黄霸的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那以后,黄霸和夏侯胜时而讲书,时而诵读,时而共同讨论。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一个教而不厌,一个学而不倦,都没有虚度光阴。后来被释放出狱的时候,两个人的学问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路温舒抄书勤学习

那是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路温舒的人,字长君,是巨鹿东里人,父亲在村子里做一个监门小吏,家里生活贫困。贫困的生活锻炼了他。路温舒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但那时候不用说像他这样的穷孩子,就是一个能口的家庭,出个读书人也很不容易。路温舒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书本呢?到学堂念书简直像做梦一样。

路温舒一心一意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上不起学,他就每天给别人家放羊回来后向读书人学识字。几年后,日积月累,也认识了不少字。

路温舒越学习,求知的欲望越强。他每天到田野里放羊,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进学堂读书很羡慕。常常想,我上不了学堂,如果能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也行啊,可是书也买不起呀!

那时的书,是把字刻在竹简或木片上,或者用墨写在上面,用绳子穿连起来,称作竹简书,非常笨重,一篇文章要刻写好几捆,没有三天五天工夫是办不到的。还有帛书,像路温舒这样连帛做的衣服都穿不上,哪有钱买帛抄书,他只能一边放羊,一边回忆背诵读过的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路温舒虽然买不起书,但他没有忘记读书,他连睡觉时也想着读书,他想,为什么不向人家借点书读呢?于是,他就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今天借,明天还,后天再借,如此频繁借还,一年过去了,他才读到了一些有益的书。

书读得多了,越感到读书的乐趣,好像沙漠中的一个跋涉者,遇到一眼清水井,不喝便罢,越喝越觉得井水甘甜。路温舒读了一年以后,眼界开阔多了,书中的知识像草尖上闪亮的露水那样新鲜,那么具有诱惑力,他简直爱书爱得形影不离了。

有一天,他有一个句子想不起来了。为了这句话,他不得不去求书登门。向人家去借书看,当他查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又厚着脸皮向主人索笔求墨,把这个遗忘的句子写在自己的袖襟上,主人看到路温舒那么酷爱读书很受感动,干脆把这本书赠送给他。他常常以袖襟自勉自励:温舒,你要每天读书不断啊!免得遗忘各句箴言,枉自惭愧。

后来,他发现蒲草叶又宽又长,有大人的巴掌宽,阳光照在上面浮着绿莹莹的光,真招人喜爱。他心头一亮,啊!用它写字不是和竹简、丝帛一样吗?用蒲草做成书本不用花钱又轻便,放羊时可以带着学习。

于是,他挽起裤脚到蒲草丛里弯着腰用劲地拔,拔下来的蒲草叶子在岸坡上晒蔫了,捆成一大捆。他背着蒲草回到家。到家后,立刻动手,用剪刀把蒲草裁成有棱有角一张一张的叶片,找一块光面石头把它们压平,压得整整齐齐,用绳子一片一片串起来,真像一本本厚厚的书。

他从邻居家借来书,把文章一段一段地抄写在蒲草叶上。就这样,他做成了不知多少本“蒲草书”,没有多久,他的屋里堆成了蒲草的书山,他在自己开拓的书屋里,如羊儿吃草,如鱼儿得水一样,畅快地读起“蒲草书”来了。

有了蒲草书,路温舒再也不愁没书读,没本写字了,他更加勤奋,刻苦自学,孜孜不倦。他每次放羊,都带着这种书本,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回家也是废寝忘食地读书。

靠这些蒲草书,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来,他当了狱吏,仍奋发图强,新盖的三间书屋,他背诵过的书,码起来顶着屋梁,仅用蒲草抄成的书籍,就满满当当地装了两屋子。由于路温舒不怕困难,刻苦自学,从一个放羊娃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赫赫有名的法律学家。

路温舒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监狱的黑暗现状。他引古证今,向汉宣帝呈上了尖锐的意见书。在意见书里,他抨击了狱吏的罪恶,希望汉宣帝推崇仁义,减少刑罚。

后来,路温舒被地方官推荐做了官,替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政绩斐然。

承宫牧猪苦学

那是在东汉时期,出生在一户穷苦家庭里的承宫很小就成了孤儿。8岁那年,他被卖到附近的一个地主家里做养猪的奴仆,不但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地主的殴打、谩骂。

那时候,村里有个名叫徐子盛的人,学识渊博,在方圆几百里名气很大。他带了几百名学生,每天讲解《春秋》。

有一天,承宫赶着一大群猪从学馆门前经过,听见里面正在讲课,便停住脚步,侧耳静听。徐子盛是研究《春秋》的专家。他讲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承宫越听越有味,以至于忘记了放猪。无人管的猪散开来,各自觅食去了。太阳已经落山了,承宫还听得津津有味。地主在家等了很久,不见承宫回来,便出门寻找。当他在学馆门前找到承宫,却看不见猪时,简直气疯了,二话不说,扑上去就打。“还不住手!为什么打小孩子呢?”徐子盛和他的学生听到打骂声,走了出来。在问明原因后,徐子盛严厉地训斥了地主,而且让他把承宫留下来。承宫跳出火坑,得到学习的机会,从心底里感激徐子盛和他的学生们。他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为学馆做事:出外打柴,回来就打水、做饭。一有空闲,就专心致志地学习。

几年以后,儒家的几部经典承宫全都学通了。他便告别老师,回家去自己开了个学馆,教出了许多学生。

王充书铺借读

王充是东汉初期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思想家。王充出生在浙江上虞一个贫困家庭里,少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没有钱读书。

他八九岁的时候,在洛阳的各书铺里,怀里揣着干粮,贪婪地埋头读书。每当读到兴浓的时候,总是目不斜视,细心领会。有时独自狂笑,有时愁眉不展,如入其境,连身边带的干粮也常常忘记吃。

因为他没有钱,从来只看书不买书,书铺的主人最初很讨厌他,有时甚至赶他走。他总是苦苦请求:“让我看完这一本吧!”后来,书铺的主人见他如此热心读书,年纪又小,也就原谅了他。时间长了,他的行为感动了书铺的主人,书铺主人对他很友好。他也深知在书铺里读书的珍贵,所以总认真理解,刻苦记忆。

在他20多岁的时候,就由乡里保送到当时的首都洛阳,进入全国最高的学校——“太学”去学习。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在“太学”里讲课。

班彪的学问很深,他讲课联系的问题很广。王充为了弄清老师所讲的内容,就把讲课时提到的书一一找来阅读。“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遍了,可是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要。去买书吧,买不起,王充便把书铺当图书馆,读了一册又一册,这家书铺读完,又跑到那家书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到了30多岁的时候,王充已成为知识渊博,又有独立见解的学者。他对于当时盛行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于是下决心给予批判。他谢绝一切应酬,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

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自己住宅的许多地方,如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砚纸张,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

到了晚年,他孤独一人,生活潦倒,甚至有时缸里没了水,锅里没有了米,饿得肚子直叫,头发昏,眼发花,生活贫困,但志气不减,仍坚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写作。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写作上,经过艰苦奋斗,终于用20多年的心血,写出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论著《论衡》。

喜爱读书的邓绥

东汉时有个叫邓绥的女孩子,从小聪明好学,6岁就会认字,并且能读古代的“大篆”。12岁时,她已学习了许多儒家的经典著作。哥哥、弟弟们读书的时候,邓绥就虚心地向他们请教。

那时候,女孩子很难得到读书受教育的机会。邓绥却特别喜欢读书,对女孩子们那些穿戴打扮和针线活,一概不感兴趣。她的母亲责备她说:“你不好好做些针线活,一心想读书,难道你还想去朝廷做官吗?”

为了不让母亲生气,白天,邓绥就做一些针线活。到了晚上,她就抓紧时间读书背书。家里的人见她读书读得入迷,就开玩笑地称她为“女学生”,只有她的父亲对她的学习十分支持。

有时候,家里有什么重要事情,父亲还专门把女儿叫来一起商议,让她出主意。邓绥15岁那年被选入宫廷,22岁时立为汉和帝的皇后。

入宫以后,邓绥有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她专门请当时的女学者给自己讲课,不但学习经书,还学习了不少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邓绥25岁时,汉和帝死了。她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女政治家。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是汉代著名学者,在汉献帝兴平年间,他家乡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为生活所迫,董遇和他的哥哥只好远离家乡,到处流浪。

为了口,他和哥哥成天上山砍柴,以柴换口饭吃,日子过得很艰难,吃上顿没下顿,更谈不上穿好衣服。

虽然日子过得苦,可董遇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每次上山,他都带着书和本,在砍柴休息的时候,就拿出书来读,有时还高声吟诵,他只要能读上书,比能吃上饭还高兴。

他哥哥不理解而埋怨地说:“咱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哇啦哇啦地读书有什么用?”董遇听了,不恼也不火,他知道哥哥的心意是好的。照样每天带书上山学习,哥哥拿他也没办法。

日积月累,董遇的学问越来越深,他先后为《老子》作了注释,并详尽地研究了《春秋左氏传》。经过刻苦钻研,写成了《朱墨别异》的专论。

附近的读书人听说他这么有学问,都纷纷请他讲书,他总是和人家讲:“先用心读吧!读上百把遍再说。”请教的人见他不肯讲解,很是失望。

他解释说:“不管什么书,只要认真读上百把遍,边读边琢磨,总会懂得它的意思的。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迟呀!”

请教的人说:“您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呢?”

董遇听到他们喊叫,没时间读书,就摇摇头反问道:“为什么不利用‘三余’来学习呢?”“何为‘三余’?”有的人向他请教。

董遇解释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冰天雪地,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黑咕隆咚,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遍地泥泞,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如果把这‘三余’都利用起来,不就可以读很多书吗!”

请教的人听了他的话,很受启发,一个个非常感激他的教诲,高兴地回去了。

吕蒙笃志就学

吕蒙是三国东吴一员英勇善战的著名将军,在他小的时候,因为北方战乱,跟着母亲避乱到江东。青年时代就从军打仗,没有机会上学读书。虽然很能干,英勇机智,又善于指挥,但是却没有文化。

吴王孙权很看重这位青年将军。有一天,他对吕蒙和另一将领蒋钦说:“你们现在都负有重任,应该多读点书,借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

吕蒙推托说:“军中事务太多,恐怕安排不出时间来读书了。”

孙权开导说:“我不是让你们专搞什么经学,只是希望你们多涉猎一些古书,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罢了。你强调忙,难道比我的事务还多吗?我年轻时就读完了《诗经》《书经》《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过《易经》。掌管军政要务以来,又读了三史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裨益。你们二位很聪明。只要肯学,就会学好。为什么借故推托,自甘暴弃呢?应该迎头赶上。”

吕蒙听了孙权的一番劝告,深受感动。从此以后,他便利用一切零星时间,发奋攻读史书、兵书,知识越来越多,在军务上经常提出非凡的见解。

当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镇守陆口,经过吕蒙兵营的时候,顺便去看望吕蒙。两人喝酒时,吕蒙问鲁肃:“你身受重任,又同关羽的军队近在咫尺,将以什么计谋来防患于未然呢?”

鲁肃贸然回答:“到时候再说好了。”

吕蒙说:“东吴和西蜀如今虽然联合起来共同抗魏,可是要知道,关羽对于我们来说,毕竟是熊虎之患,怎么可以不预先定下对付他的计策呢?”

当即,吕蒙为鲁肃策划了五条对策。鲁肃听了,不由得肃然起敬,马上离开席位,伸手拍了拍吕蒙的脊背,感叹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今天听了你的议论,学问竟然这样渊博,见解这样高明,真了不起!你已经完全不是当年在吴下的阿蒙了!”后来,鲁肃死了,吕蒙代其领军,袭破关羽,占领了荆州这个军事要地,为吴国建立了功勋。

孙权也曾这样赞扬吕蒙:“像吕蒙、蒋钦这样,年长以后,还能自强不息,力求上进,这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啊!尤其是富贵荣华之后,尚能放下架子,勤奋学习,这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陈寿勤奋攻读经史

陈寿,字承祚,三国时人。他刚出生时,骨瘦如柴。父母怕孩子难养,活不长久,就给他取了这个吉祥的名字。

小陈寿真的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愿,他竟然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五六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父亲在家中读书写字。他天资聪明,好奇心强,勤学好问,在19岁那年就把家中的全部藏书读完了。

他这时还在一所私塾里读书,私塾先生教的书本他很快就学会了。他的求知欲望已得不到满足,渴求学到新的知识,便恳求父亲,要到很远的地方向一位叫谯周的老师求学,父亲心里虽不放心,但经不过孩子的苦苦哀求,终于答应了。

小陈寿高兴极了,他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急匆匆地上路了。经过十多天的辛劳跋涉,他终于找到了思慕已久的老师。

陈寿的老师谯周,对孔夫子的学说很有研究,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古代史学家。他开办的私学在巴蜀一带也最出名,许多豪门贵族都把子弟送到这里来读书。

陈寿初到这里,谯周见他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想:到我这里来求学的人都二十多岁,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到我这里来求学,岂不有损于学堂的名声。于是,他连哄带推地对陈寿说:“你太小了,我这里不收小学生,快回家去,过几年再来吧。”

陈寿一听就急了,连忙上前哀求说:“先生,您收下我吧,别看我年岁小,我已经读完了《诗经》《书经》《礼经》《春秋》……难道还不够格当您的学生吗?”

谯周听说他读了这么多书,有点不信,就出了几个题目来考他,没想到陈寿竟对答如流,使谯周十分惊讶。

他见陈寿聪明伶俐,心中很喜欢他,但又考虑到他年龄太小,心中有些犹豫。小陈寿见谯周沉吟半晌,没有说话,急忙走到他跟前抬起脚对他说:“先生,我为了到您这里来,在路上走了十多天,把鞋底都磨穿了,您一定要收下我呀!”

谯周低头一看,只见陈寿脚下的鞋果然破了,底上穿了个洞,面上裂了口,脚丫子露在外面,有几个地方还结着污黑的血痂。他被这个少年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了,一把拉住陈寿的小手说:“好吧,先试试看吧。”

陈寿来到这里以后,给学堂增添了不少生气。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读过的竹简、帛书,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里无人过问,陈寿却把它搬了出来。

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读书;当夜阑人静的时候,同学们早已入睡了,只有陈寿仍然独坐在书院的灯光下刻苦攻读。

谯周的学堂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学生,他非常喜欢这个年龄最小、最用功的学生。高兴地说:“昔日仲尼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我几十个学生中出了一个陈寿,也算不枉终生为教啊!”

从此,谯周更加细心教导陈寿了。陈寿也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在谯周的指导下,陈寿进步很快。他精心研读了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钻研了六艺以及天文、历法、算术、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他最爱读的是那些古代的历史名著,如《尚书》《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史记》《汉书》等,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春秋战国的群雄争霸,秦汉王朝的兴亡更迭,都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

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为了得到这些书,陈寿一面读,一面抄,一面背,那些精彩的段落,差不多都能熟背下来。他不仅为历史上那些动人的故事所激动,而且对那些写史的人也非常敬仰。他立志长大以后,也能当上一名史官,给后人留下一部史书。

从此,读书时,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能记会背了,而且有目的地去研究、探索写史书的方法。

五年寒窗,陈寿孜孜不倦地苦读,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青年。他这时感到,要写史书,光靠读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和整理资料。于是,他告别了谯周老师,回到了故乡。

回到故乡之后,陈寿开始注意搜集地方史料,留心乡间的知名人物,用这些材料进行编写史书的训练。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著名的《三国志》,这部书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

在我国浩瀚的史书典籍中,《三国志》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以前,它就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书”,在“二十五史”中,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是我国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是在魏晋时期,年幼时父母双亡的皇甫谧,跟着叔婶长大成人。皇甫谧家原是富贵人家,只是到了他父亲一代,家境渐渐没落。他从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既不愿劳动,又不肯读书,整天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鬼混,对叔婶的话也听不进去。

尽管皇甫谧不争气,但他的婶母任氏待他仍然很好。他对婶母也很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要拿回家请婶母尝尝。婶母觉得他越长越大,再不改掉不良习气,很难成器,就决心狠狠刺激他一下。

一次,皇甫谧拿瓜果回家,任氏很不高兴地对他说:“你以为拿点瓜果回来就算是孝敬吗?《孝经》上说:‘三牲之养,尤为不孝。’每天早晚都能给长辈送上牛、羊、猪肉,也不算孝。你都十几岁了,还是不务正业,不认真学习,我怎么能感到安心呢?”

任氏的话让皇甫谧愧悔交加,痛下悔改的决心。第二天,他和那些游手好闲的子弟断绝了来往。他拜了附近的学者席坦做老师,经常向他请教做人的道理。在老师的教导下,皇甫谧日渐长进。每天早上起来,他扛着锄头,带着书本下地劳动。休息的时候,他就拿出书本来读。几年工夫,他便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影响中国针灸学发展的划时代著作。另外,他的《帝王世纪》《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我国历史学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左思苦撰《三都赋》

左思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能诗善赋,一生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当时文坛上享有盛名的领袖人物。

左思自幼贫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渐渐对都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得手,总要反复研读,立志在写作都赋上要做出一番成就。

汉朝的文学家班固写过《两都赋》,张衡写过《二京赋》。左思读后赞叹不已。但是,他觉得这两赋虽好,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有些景物的描写缺乏事实依据,不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他想,历史上的都城那么多,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写一篇都赋,以扬前人之长,避前人之短呢?于是,他决心为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和魏都邺城,现在的河北临漳写赋,合称《三都赋》。

左思要写《三都赋》的消息在洛阳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赞许的有,但更多的是怀疑:一个无名小卒能成吗?真不知天高地厚。写《两都赋》《二京赋》的班固和张衡,都是汉朝名家。他竟想超越前人,简直是太不自量力了!

在冷嘲热讽中,左思激愤了:难道就不能超越前人吗?能,一定能!因此,他更坚定了写好《三都赋》的决心。为了使《三都赋》言必有据,真实可信。他认真查阅、仔细研究了有关蜀都、吴都和魏都的大量史料,向了解情况的人调查三都的风土人情和山川草木,然后进行精心构思。

在写作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积累还满足不了写作《三都赋》的需要,便主动请求担任秘书一类的职务,以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他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地从事创作。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晚上在烛火下一直写到深夜。

他在室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外面,都摆上桌子,安放好纸墨笔砚,想到一个好句子,马上就提笔记下来。他走路、吃饭、连上厕所都在思考文章的写法,有时简直入了迷。常常忘记了吃饭,饭菜热了又凉了。有一次,由于太专心,他竟把两支毛笔当筷子送入了口中,弄得满嘴乌黑。

夜晚,他伴着孤灯,在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上竟找不出哪些是需要删节、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句子。室内庭院,满是他写的草稿纸,狂风一吹,到处飞舞。

随着时光的流逝,左思日夜凝思书写,累得消瘦了,憔悴了,两鬓也开始添上几丝白发。足足花了十年心血,他的《三都赋》终于完成了。可是,左思已经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了。

左思这部光辉赋作问世的时候,他决心找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做评定。他把《三都赋》送给了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皇甫谧。皇甫谧反复看了几遍,禁不住拍案叫绝,立即提笔写序,然后又请人作了注解。

几乎被打入冷宫的《三都赋》顿时身价百倍,成了洛阳的畅销书。人们视为珍宝,争相传抄。洛阳的纸张也紧张起来。纸价上涨了二、三倍,到后来,人们有钱也买不到纸,只好到外地去买,“洛阳纸贵”的成语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被人瞧不起的无名学子,能够敢于树立超越前人的志气,选准自己的创造目标,并按照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发奋努力,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寻常的事业,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皇甫谧自学撰医著

皇甫谧是魏晋时著名医学家,著有针灸名著《黄帝三部针灸甲正经》。这部书是中国第一部针灸专著。它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世界医疗事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皇甫谧祖上是东汉的名门望族,后来家道中落,到他这时已十分贫苦。皇甫谧从小父母双亡,过继叔父。虽寄人篱下,却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会下地劳动,更不爱读书,总是终日游荡,消磨时光,人们都笑话他是“傻子”。眼看皇甫谧年届20,还是整天东奔西跑,喧闹嬉戏,游荡无度,叔母心里非常忧虑。

一天皇甫谧兴冲冲地将玩耍时采摘来的野果献给叔母,不料叔母双眉紧锁,长叹一声道:“静儿,难道我长辈指望于你的,就是这些野果吗?你年纪不小了,为何这么不知长进,20岁的人了还这么整天玩耍无度!”

皇甫谧听了叔母这番话,深受触动,含着热泪向叔母发誓,一定要改弦易辙,发愤读书。

第二天,皇甫谧不再找那些浪子去游玩,而是扛了一把锄头去下地,晚上取出书来读。但是游荡惯了的他,开始很不习惯这种边耕边读的艰苦生活。拿起锄头,既不应手,又很劳累;灯下读书,思想不集中,读着、读着便睡了。

然而,20年来自暴自弃,使自己虚度宝贵青春年华的教训,又使他精神振作起来。他努力克服懒散习惯,拖着疲劳的身体,苦心研读经书。无钱买书便到处借书抄阅。越读,他的视野越开阔,兴趣也更加浓厚。

但是光靠自学想取得很大进步,毕竟是有限的。为此,他又向叔父的知交席坦讨教。席坦见他很有上进心,便悉心指点。几年下来,皇甫谧终于成为当地很有点名气的一位学者。

后来病魔缠住了皇甫谧,这场病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促使他悉心学医。

42岁的皇甫谧,忽然发现半边身子发生不停地酸痛,行动不能自由。家里人赶紧请医生给他诊治。诊断为风痹病,主要由风邪侵袭肌体形成,在当时属于难症。医生告诉他古人医治痹症,常用针灸,以通经脉,调血气,但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

患风痹症,对皇甫谧是一个沉重打击。半身不遂,不仅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而且给读书带来很大不便。但他是有毅力的人,一面坚持针灸治疗,一面开始学医。

他读过诸子百家的典籍,研读《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自然不成问题。为了证实医书上说的是否有道理,他多次在自己身上试针;有些穴位自己刺不到,就叫家里人帮助。坚持数年后,病情有所稳定,对研究医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但是,就在这时,他又遇到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因为服一种名叫寒不散的药,他得了一场大病。寒不散包括五种石性药物,又称“五石散”。当时大官僚和读书人普遍认为,服了这种药,人可以像金石那样坚实不朽,以致“心加开朗,体力转强”,甚至可以长寿成仙。

实际上,这是一种有毒的东西,服后有的舌缩入喉,有的痛疮陷背,长服会送掉性命。皇甫谧原来半身不遂,加上新的病魔折磨,一度意志消沉,准备自杀了事。最后,还是研读医学的责任心,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甫谧随着学识不断增长,声望也越来越大。极有权势的相国司马昭,亲自请他出来当官,他也没有接受。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后,又屡下诏请他当太子的老师,他还是不答应。他这样坚决拒绝为官,主要是受疾病的打击,一心要学医的缘故。

到了晚年,皇甫谧以全部精力从事医书著作。他长期患病,主要用针灸医治,从事这方面研究花费工夫最多,也最有体验,为了给后人留下诊治的针灸方法,以解除病痛,在病榻上撰写了留传古今中外的名著《甲正经》。《甲正经》的问世,第一次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针灸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对针灸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书中对人体所有穴位,总共确定了654个,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禁忌证,操作方法以及其他必备的知识,也作了详细介绍。

皇甫谧在书中,又根据病理说明哪种病应针灸,哪种病不宜针,哪种病不宜灸。他指出九种病不宜针刺,如误用针刺的话,就会导致死亡。又指出四时气候变化不同,针刺深浅应有区别。凡属过去对孔穴部位确定有错误的,他也一一予以纠正。《甲正经》这部著作,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代的针灸学著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后世一直把这部著作看做是针灸学之祖。至今,有的国际针灸组织,还把这本著作定为确定穴位的参考书,可见它影响之深远。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在晋代做过辅国将军、吏部尚书等官。他的曾祖父车按做过会稽太守,父亲车育曾任郡主簿。

他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与当时文坛的著名才子吴隐之齐名,是东晋著名的学者。他人长得漂亮,又有风度,而且驾驭语言的本领很强,说起话来诙谐有趣,因此在当时一些文人学士中很有威望,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一些盛大集会总缺不了他。

如果车胤不在场,大家就会说:“车公不在,没有意思。”

车胤三四岁的时候就很懂事,有礼貌,来车家的亲友常常夸奖他,都认为他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让他父亲好好培养他。

当车胤五六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车胤聪明而且知道用功学习,读起书来废寝忘食,没有一天放下过书本,每天读书都要过半夜。

夜间读书需要灯光,家里生活又贫穷,老是半宿半宿地学习,哪来的钱买灯油?他父亲虽然做过郡里的主簿,为官清廉,在任上也没攒下什么,辞职以后家庭生活就更清苦了。一天到黑,小车胤就愁无法读书,只好白天多学点,夜晚默记背诵,别看车胤人小,心眼儿可灵了。

一个盛夏的夜晚,他坐在院里正为没法学习感到可惜时,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发出点点亮光,愁眉不展的车胤心里刹那间亮堂了。

他想,要是把这些萤火虫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多好的不用钱买的灯啊!于是,他系好头巾,找了一块粗布做了一个丝网,再找来一根竹竿,把丝网安在上面,然后来到窗前用网网萤火虫。

可惜,院子里只有几只萤火虫,三下两下就网没。他把落在网里的萤火虫放到小瓶子里,擎着丝网杆子出了院门,在门口又网了几只,可是还不够。

这时天已经很黑了,夜深人静,他大着胆子来到村口。村口地头草丛里的萤火虫可真多,他一气网了好几十只。回到家里又做了个丝网,把捉来的萤火虫放进去,然后把网口扎上。透过丝网的空隙,萤火虫绿荧荧的光把屋子照亮了,这真比小油灯还强呢!车胤借着萤火虫的光,十分高兴地读起书来。

就这样,他每天晚上就着萤火虫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最后,成为东晋学者中的佼佼者,他的故事更为人们广为传颂,人们常用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来砥砺自己刻勤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