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位病性辨治心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8:51:34

点击下载

作者:刘宝厚 丁建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病位病性辨治心法

病位病性辨治心法试读:

前言

任何病、证都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症”。主症是患者就诊时所陈述的主诉,往往是其当前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医生只要抓准主诉,围绕主诉进一步问清发病的时间、发病的原因和诱因、起病的缓急、当前的主要症状,以及与主症相关的其他表现,观察面部气色、舌象,诊脉象,结合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便能清楚地认识疾病当前的病变部位(病位)和病变性质(病性),这便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患者自述“咳嗽、咳痰2天,伴有发热”,说明患者的咳嗽为新感外邪所致,与六淫外邪犯肺有关,故其病位在肺卫,病性属风寒或风热;又如患者自述“反复咳嗽10余年,气喘1年”,说明该患者系内伤咳嗽,与脏腑功能失调,外邪袭肺有关。病位多在肺、脾、肾三脏,病性属痰湿,或痰热,或脏腑虚损。有些主症还可明确提示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如:厌食油腻为主者,常提示湿热蕴脾,或肝胆湿热,说明其病位在脾或肝胆,病性属湿热;多食易饥者,多为胃热炽盛,病位在胃,病性属热;又如小便频数、涩痛、短赤,多为膀胱湿热,病位在膀胱,病性属湿热。所以,只要抓准主诉,围绕主诉进行望、闻、问、切,便可得出正确的辨证结论,为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精髓。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部分。辨证是中医诊断学,论治是中医治疗学。“证候”简称为证,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特有的概念。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的病理性概括。

中医有很多种辨证方法,如传统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八种辨证方法。这些辨证方法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由历代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及不同角度总结而成,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因此,其在内容上既有彼此交叉,又有相互重叠,既不能相互取代,又显得各不全面,从而使中医辨证方法显得非常庞杂,给学习中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也给临证时正确选择和运用辨证方法带来困扰,阻碍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一大瓶颈。为此,创立规范、统一的中医辨证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对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多年来的临床运用,笔者认为,这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不外是辨明和确定疾病当前的病变部位(病位)和病变性质(病性)两大要素。如六经辨证中的三阳病证、三阴病证,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表、里,气血津液辨证中的气、血、津液,三焦辨证中的上、中、下三焦,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气、营、血,脏腑辨证中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辨证中的十四经脉等,都是属于病位辨证的内容,即病位辨证;而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虚、实,六淫辨证中的风、寒、暑、热(火)、燥、湿(水、浊),以及病理产物辨证中的痰(饮)、滞、瘀、毒等,则是属于病性辨证的内容,即病性辨证。只有阴阳二纲,既属病位,又属病性,具有双重含义。它无所不指,也无所定指,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将病位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即“病位病性辨证”法。临证时先辨病位,后辨病性,病位病性相结合,就是疾病当前的证。“病位病性辨证”法,是对中医传统辨证方法的高度整合,起到了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统一性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其详细内容,笔者已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杏林耕耘拾珍——病位病性辨证精要》一书中做了详尽地阐述。这里主要是介绍笔者多年来运用“病位病性辨证”法,辨证论治内科常见病症的一些经验体会,其中包括35种常见病症,计155个证型,并附验案83例,以供中医临床医生、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使用。不妥之处,望多赐教。刘宝厚 于兰州翠英门2018年3月15日第一章 病位病性辨证法创立及临床意义第一节 病位病性辨证法的思路与方法一、传承与创新并举

病位病性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归纳、类比、演绎等方法对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别疾病当前的病变部位(病位)和病变性质(病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继承中医传统8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涵盖了传统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又达到了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效果,对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重大意义。如患者表现为黎明前腹痛、腹泻,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白,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根据中医学藏象学说,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肾具有温煦、固摄、推动与化生作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根据这一理论就可以确定本病:由于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导致脾不运化,故黎明前腹痛、腹泻,完谷不化;阳虚失于温煦,故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白,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脾肾阳虚之候。说明本证的病位在脾、肾二脏,病性属阳虚,辨证结论为脾肾阳虚证。这种分析、归纳的辨证方法,既建立在中医学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的基础之上,又显得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如患者由于长期思虑过度,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晕目眩,腹痛泄泻等症,日久之后,逐渐出现消瘦,倦怠,四肢无力,面黄肌瘦等症,这是由于“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所以其病位在脾气,病性属虚,辨证结论为脾气虚证。治疗就应益气健脾,脾运健旺,气血自生。这足见病位病性辨证法充分体现了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理念。二、辨证的思路与方法

病位病性辨证的思维过程,是对患者当前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归纳、类比、演绎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当前的病理反应状态——病位、病性做出客观的判断,提出完整的证名,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譬如患者主诉为腹泻、腹痛,按中医学理论讲,泄泻有虚实之分:外感、食滞泄泻多属实证;脾肾亏虚泄泻多属虚证;肝气乘脾导致的泄泻,属本虚标实证。这就要求医生围绕主诉进行全面、细致地了解和分析病情。如患者因感受风寒,突发腹痛、腹泻,泻下清稀,脘闷纳少,并伴有恶寒、发热、舌苔白厚,脉濡缓者,说明病位在表,在里(胃肠),病性属风、寒、湿,辨证则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治疗应采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因饮食不节,引起的腹痛、腹泻,伴有脘腹胀满、嗳腐酸臭,舌苔厚腻者,说明病位在胃肠,病性属食滞,辨证则为食滞胃肠证,治疗应采用保和丸加减;若泄泻日久,迁延不愈,伴有疲乏无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者,说明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辨证则应考虑为脾胃虚弱证,治疗应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若泄泻多发于黎明前,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说明病位在肾阳,病性属虚,辨证则为肾阳虚衰证,治疗则应采用四神丸加减。若腹痛、腹泻与精神情绪有关,伴有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者,说明肝强脾弱(按五行学说来讲,就是木克土),病位在肝、脾,病性属虚实夹杂,辨证则应为肝气乘脾证,治疗则需用痛泻要方加减。三、审证求因,司外揣内“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哲学、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是“审证求因”“司外揣内”,即以疾病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探求病因,明辨病位与病性,为确定相应的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譬如,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经络,导致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在疾病过程中,若风邪胜者称行痹,表现以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病位偏上;寒邪胜者称痛痹,表现为疼痛剧烈,部位固定不移;湿邪胜者称着痹,表现为骨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病位偏下;热邪胜者称为热痹,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足见痹证的病位虽均在关节之气、血,但因病性的风、寒、湿、热侧重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类型。所以说,病位与病性是组成证的两大要素,是辨证的核心和要点。四、对虚证的评估方法

为了减少辨证的复杂性,对性质相同、程度不等的证可以采取分度的方法进行表达。如虚证中的阳虚证、阴虚证、气虚证、血虚证,均可采取以下方法:

1.阳虚证可以用阳虚Ⅰ度来代表,亡阳证可以用阳虚Ⅱ度来代表。

2.阴虚证可以用阴虚Ⅰ度来代表,亡阴证可以用阴虚Ⅱ度来代表。

3.气虚证可以用气虚Ⅰ度来代表,气不固证可以用气虚Ⅱ度来代表,气陷证可以用气虚Ⅲ度来代表,气脱证可以用气虚Ⅳ度来代表。

4.血虚证可以用血虚Ⅰ度来代表,血脱证可以用血虚Ⅱ度来代表。

对于气机失调之气滞、气逆及气闭,笔者亦采取分度的方法进行表达。气滞证可以用气滞Ⅰ度来代表,气逆证可以用气滞Ⅱ度来代表,气闭证可以用气滞Ⅲ度来代表。第二节 病位病性辨证法的创立

笔者通过对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反复临床验证,提出的“病位病性辨证”法,既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又涵盖了中医传统八种辨证法的核心内容,达到了全面、准确、精炼、规范的目的和要求。

笔者认为,病位、病性的内容不宜过于繁杂,既要贯穿中医学理论体系,又能涵盖临床常见症。中医藏象学说中明确提出五脏与人体形、窍、志、液等有密切的联系,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所以,凡属肺系功能失常所表现的症(如咳嗽、气喘、咯痰、失音等),皮毛、口鼻病变(如出汗多、易感冒、皮毛枯槁、鼻塞流涕、喷嚏频频、嗅觉失灵等),以及情绪低落、悲伤忧愁等病理变化,都应归入于肺;又如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所以凡脾的功能失常所表现的症候(如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等),肌肉、四肢、口唇(如肌肉消瘦、四肢不举、口淡乏味、口唇淡白等),以及思虑过度、失眠健忘等病理变化,都应归入于脾。其他三脏也都如此,不再赘述。再如病性辨证中所列的暑,其性质与热相同,故应将暑与热相合并,因为暑邪为火热之气所化;再如痰和饮,水和湿,它们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关系是: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区别仅在于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所以,痰和饮,水和湿,都应合二为一,不宜单列,以免重复。至于临床上少见的一些证候,如气陷(指气虚升举无力的重证)、气脱(指元气亏虚至极的危重证),亡阳(指阳气极度衰微的危重证)、亡阴(指阴津严重耗损的危重证)等,虽都属气虚、阴虚、阳虚至极的重危证,但其性质相同,只是病情程度轻重不等。笔者认为,对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滞证可以采取分度的方法来表示,不宜再单列为病性辨证内容。总之,证的内容越少,医生越容易掌握,可操作性越强,证的组合越多,越能反映病情的多样性和辨证的灵活性。

证是疾病在特定阶段内,机体的病理反应状态。任何复杂的证,都离不开病位、病性两大要素。如表、里、气、血、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脑、女子胞,以及十四经脉等都是属于病位辨证的内容;寒、热(火、暑)、虚(不足、衰弱)、实(亢盛)、风、痰(饮)、湿(水)、燥、滞、瘀、毒等,都是属于病性辨证的范畴。所以,临证时只要抓准病位、病性两大要素,辨证就会迎刃而解。

病位病性辨证与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关系及其衍化,归纳如下图(图1)所示。图1 病位病性辨证法与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关系与衍化第三节 病位病性辨证法的临床意义

病位病性辨证法涵盖了中医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又有规律可循,临证时先辨病位,后辨病性,病位、病性相参,就可得出辨证的结论。其实用价值是:提纲挈领,标准规范;一种方法,临床通用;易于掌握,便于交流。一、提纲挈领,标准规范

医生临诊时,对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首先要找出疾病的病位在表,还是在里,在气分还是在血分,在哪一脏,或哪一腑,哪一条经络,以确定疾病当前的病变部位。然后再辨明病变的性质,是属寒,还是属热、属虚,还是属实,有无风邪、燥邪,有无痰饮、水湿、气滞、血瘀、湿毒等病理产物存在,以确定疾病当前的病变性质。病位与病性明确之后,位性相参,便是辨证的结论。譬如患者的主要症候是心悸,失眠,多梦,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根据脏腑、气血的功能,其病机是血液亏虚,心失濡养,神不守舍所致。于是就可以归纳为病位在心、在血,病性属虚,辨证为心血虚证。所以说,病位病性是辨证的纲领,只要抓准这一纲领,就会得出正确、规范的辨证结论。二、一种方法,临床通用

临床医学不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儿科、妇科,都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诊断方法来辨明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以制订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临床学科。所以,病位病性辨证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外感热病各科临床。不论哪一种证候,或多脏腑、多经络病证,均离不开病位与病性两大要素。三、易于掌握,便于交流

病位病性辨证法涵盖了中医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将复杂、多元的传统辨证方法进行了高度整合和优化,达到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效果,避免医生在诊疗疾病时,既要考虑脏腑辨证,又要结合八纲辨证,或六淫辨证,甚至还要考虑有无气滞、血瘀、痰湿、水饮、疫毒等,非常繁杂。而病位病性辨证法,只要辨清、找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辨证就会一目了然。同时,这一方法规律性强,通俗易懂,便于交流。所以,病位病性辨证法不仅适用于中医学的教学,而且也便于对外交流,让中医走向世界。第二章 病位病性辨证法内容、方法和步骤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包括辨证与论治两大部分。辨证的方法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包括舌和脉)等,进行分析、归纳,辨明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所做出的综合性判断。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论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指导下制订的,对治疗过程中的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其内容可概括为“平调阴阳,整体论治;权衡缓急,治病求本;动态观察,动中施治;医护结合,重视预防”。治疗方法一般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所以说,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举例来说,如患者于近期内暴怒之后,出现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食欲不振,嗳气,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等。根据中医脏腑理论,肝主疏泄,性喜舒展、条达。患者由于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而致胃脘胀满。肝经循行于胁肋,气病游走,故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因而胀满、食欲不振、嗳气、大便不畅。患者发病是由于情志不疏所致,故脾虚湿浊不甚,所以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通过上述分析来看,病变的病位在肝、胃,病性属气滞,故辨证为“肝气犯胃证”。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选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5g,白芍12g,陈皮10g,炒枳壳10g,香附子10g,川芎10g,木香10g,甘草6g。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亦即中医诊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理、法、方、药。

病位病性辨证的核心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确定疾病的病变部位(病位)和辨明疾病的病变性质(病性)的两大要素。如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气血津液辨证中的气、血、津液,脏腑辨证中的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奇恒之腑中的脑、女子胞,以及经络辨证中的十四经脉等,都是属于辨明病变部位的内容,即病位辨证。寒、热(火、暑)、虚(不足、衰弱)、实(亢盛)、风、痰(饮)、燥、湿(水)、滞、瘀、毒等,都是属于辨别病变性质的内容,即病性辨证。唯独阴、阳二纲,既属病位辨证,又属病性辨证,两者兼容。它无所不指,无所定指,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将病位辨证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实行“病位病性辨证”法,是对中医传统辨证方法的高度整合,起到了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第一节 病位辨证“表里”“气血”“津液”“脏腑”和“经络”都是属于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内容,简称病位辨证。它是根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病因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有关内容,结合临床实践,对疾病做出病位辨证,以确定疾病发生在哪一个脏、哪一个腑,哪一条经络,在表还是在里,在气分还是在血分,属阴证(以五脏及阴经病变为主)还是阳证(以五腑及阳经病变为主)。所以病位辨证是中医临床辨证的第一步。现将病位辨证的步骤和方法归纳如下。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病势深浅趋势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腠、浅表的经络等部位均属表,脏腑、骨髓、血脉等部位均属里。一般来说:凡病邪在皮毛、肌腠,病位浅在者,属表证,即病位在表;病邪深入脏腑、骨髓、血脉,病位深入者,属里证,即病位在里。在临床实践中,表、里的辨别主要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绝不能把表、里机械地理解为人体的解剖部位。

外邪侵犯人体,往往是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由轻而重的传变过程,故辨别表、里,是外感疾病辨证的重要环节。如太阳病属表,少阳病属半表半里,阳明病和三阴病证属里。内伤杂病,起病于里,一般不再辨别表里,而重在辨别病变在脏腑、气血、经络的具体部位。(一)表证

表证多见于六淫、疫疠等邪气,通过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是外感病初期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表证多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情轻、病程短的特点。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症候表现:

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气喘,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等。

病机分析:

外邪袭表,正邪相争,阻遏人体卫气的正常宣发和温煦肌肤的功能,故见恶寒、发热;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通则痛,故头痛、身痛;肺主皮毛,鼻为肺窍,皮毛受邪,内应于肺,鼻咽不利,引发肺气宣发不利,因而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肺气失宣,故咳嗽、气喘;病邪在表,尚未入里,故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辨证要点:

恶寒(或恶风)发热,喷嚏,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咽喉痒痛,脉浮等为主要表现。(二)里证

里证是病变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出现的症候。里证可由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产生,或病邪直接侵犯脏腑而发病,或由其他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一般来说,旧病,病程长者,常为里证。

症候表现:

里证包括的症候范围很广,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脏腑病变的部位。脏腑部位不同,其表现亦各不相同。如:病位在肺,则以咳嗽,咳痰,气喘,胸痛为主;病位在脾胃,则以乏力,纳差,腹痛,腹泻为主;病位在肝,则以胸胁疼痛,口苦咽干,眩晕耳鸣等为主;病位在肾,则见腰膝酸软,腰痛,耳鸣耳聋,须发早白、早脱,牙齿松动,阳痿,遗精,精少不育,月经量少,经闭不孕等;病位在膀胱,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遗尿及尿失禁等。

病机分析:

形成里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外邪袭表,邪气强盛或机体正气虚弱,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症候。一般地说,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最为多见。

里证的病位虽然同属于“里”,但仍有浅深之别。一般:病变在腑、在上、在气者较为轻浅;病变在脏、在下、在血者,较为深重。

辨证要点:

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三)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指病变既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邪正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经气不畅所表现的一系列症候。以六经辨证中的少阳病证为典型症候。

症候表现: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病机分析:

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少阳阳气较弱,邪正分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互有胜负,故见寒热往来;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泛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少阳风火上逆,上窜头目,故有目眩;少阳之脉布于胁肋,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故默默不欲饮食,甚或时时欲呕;胆热上逆,内扰心神,故心中烦扰;胆气被郁,脉气紧张,故见脉弦。

辨证要点: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主要表现。

临床辨证少阳病,其症候表现不可一一求全,临证只要见到能够反映少阳病机的症候,便可作出诊断,正是“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四)表里同病证

表里同病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症候。表里同病的形成可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发病时同时出现表证与里证的表现;二是表证未解,又出现里证;三是先有内伤里证,病尚未愈而又复感外邪。症候表现:

表里同病,可有以下六种表现。

1.表里俱寒证

如患者素体脾胃虚寒,复感风寒之邪,或外感寒邪之后,同时又伤及里,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脘腹冷痛,大便溏稀,脉迟或浮紧。

2.表里俱热证

素有内热之人,又感风热之邪,或外感风热未解,又传及入里,出现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疼痛,咳嗽气喘,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或浮数。

3.表寒里热证

表寒未解,又入里化热,或先有里热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渴喜饮,烦躁,尿黄便秘,舌红苔黄等。

4.表热里寒证

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复感风热之邪,出现发热恶寒,有汗,头痛咽痛,尿清便溏,腹部胀满等症候。

5.表里俱实证

如饮食停滞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脘腹胀满,厌食便秘,脉浮紧等。

6.表实里虚证

素体气血虚弱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五)表证和里证的相互转化

表证和里证相互转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正邪盛衰的状况。表证和里证的相互转化,常表现为“由表入里”或“由里出表”两种趋势。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因素,均能导致表证转化为里证。如外感表邪不解,病情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咳喘,痰黄黏稠或带血,口渴,脉洪大等症,说明表邪由表已入里化热,侵袭于肺,形成痰热壅肺的里实热证。若经及时治疗,患者热势减退,咳喘渐平,痰液清稀,脉象缓和,则表示邪气从内向外透达,由里出表,病情逐渐好转。说明:凡病邪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加重;病邪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减轻。二、气血辨证

气血辨证是根据气血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对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当前病变部位的一种辨证方法。

气血是人体内不断运行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生理功能。其生成与运行有赖于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而脏腑功能活动也依赖于气血的推动与濡养。因此,脏腑功能失调,就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生成、敷布与运行,从而产生气血的病变,如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或血虚证、血脱证、血瘀证、血热证等,其病位分别在气、在血;反之,气血的病变也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失常。如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所以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气血辨证与脏腑辨证必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一)气病辨证

气病的范围较为广泛,一是指人体的元气,二是指人体的气机。故气病以气的功能减退和气机的升降出入、调畅通达功能失常为基本病机。

1.气虚证(气虚Ⅰ度)

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重病、劳伤过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机体元气亏虚,脏腑功能减退所致。临床上以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最为多见。也可多脏气虚证相兼出现,如心肺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等。

症候表现:

疲乏无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平素易感冒,舌质淡嫩,脉虚弱。

病机分析:

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故疲乏无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推动无力,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则头晕目眩;气虚卫外不固,肌表不密,腠理疏松,故自汗;劳则耗气,故劳累或活动后诸症加重;气虚卫外不固,故易感冒;气虚无力推动血脉上荣于舌,故舌质淡嫩;气虚无力鼓动血脉,故脉虚弱。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虚。辨证:气虚证(气虚Ⅰ度)。

辨证要点:

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脉虚,动则诸症加重为主要表现。

2.气虚不固证(气虚Ⅱ度)

气虚不固证是指气虚失其固摄的功能,以自汗,或二便、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

症候表现:

气短,疲乏,舌质淡嫩,脉虚弱,或自汗不止;或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大便滑脱失禁;或各种出血,妇女崩漏;或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病机分析:

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则可表现为自汗、流涎;气虚不能固摄二便,可表现为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大便滑脱失禁;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则可导致各种慢性出血及妇女崩漏;气虚胎元不固,则可导致滑胎、流产;气虚不能摄精,则见遗精、滑精、早泄。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虚(气虚Ⅱ度),此证为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故将其称为“气虚Ⅱ度”。

辨证要点:

自汗,或慢性出血,或二便失禁,或遗精、滑精、早泄、滑胎、流产等与气虚症状共见。

3.气陷证(气虚Ⅲ度)

气陷是指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的一种病证,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发生在中焦,所以又称为“中气下陷”。

凡是能引起气虚证的原因,均可导致本证的发生。临床以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等为常见。

症候表现:

头晕眼花,神疲气短,腹部坠胀,或久泄久痢,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即子宫脱垂)等,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病机分析:

元气大伤,脏腑功能减退,故神疲气短;气虚推动无力,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则头晕眼花;中气亏虚,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则久泄久痢;气虚下陷,无力升举,或临产用力过度,损伤胞络所致,故见内脏下垂,或有脱肛、子宫脱垂。气虚无力推动营血上荣于舌,故舌质淡嫩;气虚无力鼓动血脉,故脉象虚弱。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虚(Ⅲ度)。此证为气虚证的更进一步发展,故将其称为“气虚Ⅲ度”。

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

4.气脱证(气虚Ⅳ度)

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而欲脱,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临床上气脱与亡阳常同时出现,症候亦基本相同,只是亡阳以四肢厥逆为特征,气脱以气息微弱为主症,故临床又常称为阳气虚脱证。

症候表现:

气息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神志淡漠或神志朦胧,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舌苔白润,脉微欲绝。

病机分析:

多由气虚、气不固发展而来,也可由于大汗、大吐、暴泻、大出血等因素,出现“气随津脱”(大汗亡阳,即严重脱水导致的休克)“气随血脱”(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即失血性休克),或在长期饥饿、极度疲劳、暴邪骤袭等状态下发生。元气欲脱,则肺、心、脾、肾等脏之气皆衰。肺气衰败,则气息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心气外脱,则神志淡漠或神志朦胧,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脾气衰败,则口开目合,手撒身软;肾气衰败,则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舌苔白润,脉微欲绝,皆为元气亏虚之候。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重度气虚,故将其称为(气虚Ⅳ度)。

辨证要点:

气息微弱,汗出不止,神志淡漠或神志朦胧,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

衷中参西:

气脱证与现代医学的休克极为相似,常发生于各种强烈致病因素(包括心泵衰竭、出血、脱水、过敏、严重感染和创伤等)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机体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为特征的循环衰竭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脉搏细弱、皮肤湿冷及苍白、发音含糊、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昏迷及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或无尿等。

5.气滞证(气滞Ⅰ度)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由于引起气滞的原因不同,气滞部位、病变脏腑各不相同,故其症候表现亦各有特点。临床常见的气滞证有肝郁气滞证、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证。

症候表现:

主要表现为胸闷不舒,胸胁或脘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嗳气,纳呆,症状时轻时重,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妇女可见乳房胀痛,舌红,脉弦。

病机分析: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忧郁悲伤,思虑过度而致气机郁滞;或痰饮、瘀血、食积、虫积、砂石等病邪阻塞,使气机闭阻;或阴寒凝滞、湿邪阻碍、外伤络阻等因素,导致气机不畅;或因阳气不足,脏气虚弱,运行无力,导致气机阻滞。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胀闷、疼痛;气滞聚散无常,故疼痛多见胀痛、窜痛、攻痛,按之无形,症状时轻时重;若气机舒畅,则症状减轻,故胀痛常在嗳气、肠鸣、矢气、太息后减轻,或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脉弦为气机不利,脉气不疏之象。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滞。辨证:气滞证(Ⅰ度)。

辨证要点:

胀闷、疼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

6.气逆证(气滞Ⅱ度)

气逆证是指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当降不降,反而上升,或升发太过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多为实证。临床辨证时,须结合病位、病性,以作出准确的辨证结论。

症候表现:

咳嗽,喘促;或呃逆,嗳气,恶心,呕吐;或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呕血等。

病机分析:

气逆一般是在气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常因外邪侵袭、饮食失节、痰饮瘀血内阻、强烈寒热刺激、情志过激等所致。由于气逆证有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横逆等不同,故临床表现亦各不相同。如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则表现为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气血上冲,阻闭清窍,轻则头痛、眩晕,重则昏厥;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受损,血溢脉外,则见呕血等。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滞(Ⅱ度)。辨证:气逆证(气滞Ⅱ度)。

辨证要点:

咳嗽喘促,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等为主要表现。

7.气闭证(气滞Ⅲ度)

气闭证邪气阻闭髓海或脏器、官窍,以致气机逆乱,闭塞不通,以突发神昏晕厥、绞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症候表现:

突发神昏,晕厥,或脏器绞痛,或二便不通,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实有力等症。

病机分析:

常因大怒、暴惊、忧思过度等强烈精神刺激,导致神机闭塞;或瘀血、砂石、蛔虫、痰浊等阻塞脉络、管腔,导致气机阻闭;或因溺水、电击等意外事故,致使心肺气闭。极度精神刺激,神机闭塞,神失所主,则见突发神昏,晕厥;有形实邪(痰浊、瘀血、砂石、蛔虫)闭塞气机,故脏器绞痛;气机闭阻不通,则二便闭塞;邪气阻闭,肺气不通,故呼吸气粗、声高;实邪内阻,故脉沉实有力。说明,病位在气,病性属闭。辨证:气闭证(气滞Ⅲ度)。

辨证要点:

突发神昏、晕厥,或脏器绞痛,或二便不通等为主要表现。(二)血病辨证

血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血量不足,或血行障碍。其常见证有血虚证、血脱证、血瘀证、血热证和血寒证。

1.血虚证

凡患者临床表现以血液或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而致病者,一般称为“血虚证”,属虚证。引起血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血液耗伤过多,主要见于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重病耗伤营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虫积肠道,耗吸营血等;二是血液生化乏源,可见于禀赋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足,或因其他脏腑功能减退,不能化生血液,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等。

症候表现: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眼睑、口唇、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手足麻木,妇女经血量少色淡、愆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

血液亏虚,不能濡养头目,上荣舌面,故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眼睑、口唇苍白,头晕眼花;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则失眠、多梦;血少不能濡养筋脉、肌肤,故手足麻木,爪甲苍白;血虚致血海空虚,冲任失充,故月经量少色淡、愆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血虚之象。说明,病位在血,病性属虚。辨证:血虚证。

辨证要点:

面、睑、唇、爪甲、舌色苍白、脉细弱为主要表现。

2.血脱证

血脱证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致使血液亡脱,以面色苍白、心悸、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脱血证。

症候表现:

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眼花、舌质淡白,脉微弱与血虚症状共见。

病机分析:

因外伤失血过多,或消化道大量呕血,或妇女突发阴道大量出血,或因长期慢性失血,如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失血等,或因血虚进一步发展,导致血液亡脱。血液亡脱,脉络空虚,不能荣润舌、面,故面色苍白,舌淡白;血液亡失,心脏、清窍失养,则见心悸、头晕,眼花,脉象微弱。若出血量过多,使气失依附,还可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气随血脱的症候。

辨证要点:

患者有大量失血病史,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眼花,脉象微弱。

衷中参西:

血脱证即现代医学中的失血性休克,诊断可根据病史(外伤史,内脏出血史,妇女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等)和休克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3.血瘀证

凡属离经之血液,未能及时消散而留滞于人体组织,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之内者,均为瘀血,由瘀血所引起的种种症候,称为“血瘀证”,属实证。

症候表现:

疼痛、肿块、出血、舌质紫暗,或见紫点、紫斑,脉涩或结。其疼痛的特点为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触之坚硬,推之不移。出血的特点是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有血块。脉络瘀阻则见唇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皮肤干燥无光泽(又称肌肤甲错),或有皮下紫斑(皮下出血)、丝状血缕(蜘蛛痣),以及腹部青筋暴露等。

病机分析:

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有刺痛、拒按的特点;血液瘀积不散,凝结成块,滞留于体表则色呈青紫;滞留腹内,则触之坚硬;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见肌肤甲错;血行障碍,故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脉络瘀阻,皮肤显现丝状血缕、皮下紫斑,以及腹部青筋暴露;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均为瘀血之候。说明,病位在血,病性属瘀。辨证:血瘀证。

根据瘀血阻滞的病位不同,临床常见的血瘀证有心脉痹阻证(心肌梗死)、脑络瘀阻证(脑梗死)、胃肠血瘀证、肝经血瘀证、胞宫血瘀证、胸膈瘀滞证(肝硬化)、下焦瘀滞证、肌肤瘀滞证、脉络瘀滞证、筋骨瘀滞证等。

辨证要点:

刺痛,拒按,肿块,皮下紫斑,唇舌青紫或有紫点、紫斑为主要表现。

4.血热证

多由外感热邪,或情志过极,或过食辛辣燥热之品等因素,化热生火,侵扰血分所致的症候,称为“血热证”。

症候表现:

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妇女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

病机分析:

热邪灼伤血络,血不循经,而致出血。由于火热所伤脏腑不同,其出血的部位各异,如:肺络灼伤则咳血、衄血;胃络灼伤则吐血;肾及膀胱络脉灼伤则尿血;肠络灼伤则便血;胞络受损,则见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邪热煎熬,血液浓缩,故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为血热炽盛,血流涌盛之象。说明,病位在血,病性属热。

辨证要点:

出血与实热症状共见。

衷中参西:

血热证常见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妇女崩漏等。

5.血寒证

多因寒邪客于血脉,或阴寒内盛,凝滞脉络,血行不畅而致本证。

症候表现:

手足或局部冷痛,肤色紫暗发凉,形寒肢冷,得温则减;或少腹拘急冷痛;或痛经,或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苔白润或滑,脉沉迟弦涩。

病机分析:

寒凝血脉,脉道收引,血行不畅,致手足络脉瘀阻,气血流通不畅,故手足或局部冷痛,肤色紫暗发凉;寒邪遏制阳气,阳气不达肌肤与四肢,失去温煦,故形寒肢冷,得温则减;寒滞肝脉,则少腹拘急冷痛;寒凝胞宫,经血受阻,故痛经,或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苔白润或滑,脉沉迟弦涩为阴寒内盛,血行不畅之象。说明,病位在血,病性属寒。

辨证要点:

病变部位拘急冷痛,形寒,肤色紫暗,妇女痛经,或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与实寒症状共见。三、津液辨证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腔液、涕、泪等,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濡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肺、脾、肾三脏。

病因分析:

多因高热、大汗、暴吐、暴泻、大面积烧伤,或高温作业等因素,导致津液亏虚证。

症候表现:

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干燥,或皮肤干瘪而缺乏弹性,眼球深陷,口渴欲饮,小便短少而黄,大便干结难解,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病机分析:

津液亏损,人体失于濡润,则见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干燥,或皮肤干瘪而缺乏弹性,眼球深陷,口渴欲饮等症;津液耗伤,尿液化生乏源,则小便短少而黄;肠道津液匮乏,失于濡润,以致便干难解;阴津亏少,阳气偏旺,则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说明,病位在津液,病性属虚(亏虚)。辨证:津液亏虚证。

辨证要点:

以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干燥为主要表现。四、脏腑、经络辨证

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以及经络循行部位为依据,根据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别疾病当前所在的脏腑部位和经络循行部位的一种辨证方法。(一)肝(胆)疾病的病位辨证

1.经络循行部位定位

根据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经络循行,人体头部的两颞侧及巅顶、耳周围、两胁肋部、少腹及腹股沟部位、外阴,以及两下肢是两经相应循行部位,络属于肝(胆)经。故凡患者症状表现在上述部位时,如头顶及两颞侧疼痛,耳部疾病,两胁肋部胀满疼痛,少腹痛,腹股沟疾患,外阴疾患,下肢相应部位疾患等,其病位均可定于肝(胆)经。

2.脏腑功能定位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主疏泄是指肝有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精神情志,有助于女子调经、男子泄精;肝又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胆能贮藏和排泄胆汁,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凡有上述功能方面的失调,其病位均可定位于肝(胆)。

3.肝的附属功能定位

肝位于右胁下,胆附于肝,互为表里。在功能联系上的特点是: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味为酸,在色为青,在脉为弦,通于春之气。因此,患者凡有上述功能异常的症候,如爪甲干瘪,眼球活动障碍,直视、斜视,精神反常表现以愤怒呼号为特点,肢体不能屈伸自如,反酸,肤色发青,脉弦等,均可定位于肝(胆)。

4.病因特点定位

肝与怒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凡患者于发病前有明显愤怒或抑郁病史者,其病位均可定位在肝。

5.常见证型

肝病常见证候有虚、实和虚实夹杂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实证多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经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虚实夹杂证多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胆病的常见证有胆郁痰扰证。现举例如下。(1)肝血虚证

病因分析:

多由脾胃虚弱,或肾精亏损,血源不足,或久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等而形成。

症候表现:

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或夜盲,爪甲干枯脆薄,肢体麻木,失眠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面、唇色淡,舌淡,脉细。

病机分析:

肝血不足,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或夜盲;爪甲失养则干枯脆薄;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肝血不足,神魂不安,故失眠多梦;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唇、舌,则见面、唇、爪甲苍白,舌淡红;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细。说明,病位在肝,在血,病性属虚。辨证:肝血虚证。

辨证要点:

眩晕,视力减退,肢体麻木,面、唇、爪甲苍白,舌淡红,脉细为主要表现。(2)肝阴虚证

病因分析: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而伤阴,或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或多服、久服辛燥药物,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所致。

症候表现:

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视物不清,胁肋隐隐灼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机分析:

肝阴不足,头目失养,故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阴虚内热,虚火内灼,故胁肋隐隐灼痛;阴津亏虚,口咽失润,故口干咽燥;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蒸,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故见盗汗;虚火上炎,故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生之候。说明,病位在肝,病性属阴虚。辨证:肝阴虚证。

辨证要点:

眩晕、目涩、胁肋隐痛与阴虚症状共见。(3)肝郁气滞证

病因分析:

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因病邪侵犯,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所致。

症候表现:

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情志抑郁,善太息,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舌红苔白,脉弦。

病机分析:

肝失疏泄,经气不利,故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肝气不疏,情志失调,则情志抑郁,善太息;肝失疏泄,气血失和,冲任失调,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肝气失疏,脉气紧张,故见弦脉。说明,病位在肝、气,病性属郁滞。辨证:肝郁气滞证。

辨证要点:

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痛,脉弦与气滞症状共见。(4)肝阳上亢证

病因分析:

多因肝肾阴亏,阴不潜阳,肝阳亢逆,或长期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阴液,导致阴不制阳,阳亢于上而成。

症候表现:

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病机分析:

肝肾阴亏,不能潜阳,使肝阳亢逆,气血上冲,故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肝失柔和,故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魄不安,故失眠多梦;肝肾阴亏,腰膝失养,则腰膝酸软;肝肾阴亏于下,肝阳亢逆于上,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为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之候。说明,病位在肝、肾,病性属虚(肾阴)、实(肝阳)夹杂。辨证:肝阳上亢证(阴亏阳亢证)。

辨证要点: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等上盛下虚症状为主要表现。(二)心(小肠)疾病的病位辨证

1.经络循行定位

根据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部位,人体两眼内外眦,面颧部,胸部正中、肩胛部,腋窝、手掌心、上肢内侧沿中指、小指线上相应部位,络属于心(小肠)经。另外,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中医学命名为“虚里”,认为是宗气所在部位。所以,凡是患者症状表现在上述部位时,如眼角糜烂,面颧部发红,肩胛痛,腋窝或肘窝病变,手心潮热、多汗,上肢尺侧麻木,心前区闷痛或心慌等,其病位均可定位在心(小肠)。

2.脏腑功能定位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心主血脉是指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主神明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因此,凡上述功能方面的失调,就会出现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健忘、神志错乱、神志昏迷,以及某些舌体病变等症候。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泌别清浊,若其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痛、肠鸣、腹泻或小便赤涩疼痛、小便浑浊等症。因此,凡具有上述表现者,其病位可分别定位在心或小肠。

3.心的附属功能定位

心与小肠相表里,在功能联系上的特点: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通于夏气等。因此,患者凡有上述功能异常的症候,如面色红赤或面色青紫,舌红生疮,口苦,出现精神反常表现,如喜笑不休或易悲伤,汗出过多,脉洪或脉率不齐等,其病位均可定位在心。

4.病因特点定位

根据藏象学说:“喜伤心”“大汗亡阳”“苦入心”,凡患者发病诱因明显由于喜乐兴奋过度,或汗出太多,或过食苦寒之物所致者,其病位均可以考虑定位在心。

5.常见证型

虚证多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实证多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及瘀阻脑络证。小肠实证有小肠实热证,虚证有小肠虚寒证。现举例如下。(1)心血虚证

病因分析:

多因劳神过度,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血之源不足而导致。

症候表现:

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病机分析:

心血虚,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见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说明,病位在心、在血,病性属虚。辨证:心血虚证。

辨证要点:

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2)心阴虚证

病因分析:

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肝肾阴亏,不能上济,累及心阴而成。

症候表现: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病机分析:

心阴虚,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虚热扰心,神不守舍,故见心烦,失眠,多梦;阴虚津少,失于滋养,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故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说明,病位在心阴,病性属虚。辨证:心阴虚证。

辨证要点:

心悸、心烦、失眠与虚热症状共见。(3)心气虚证

病因分析:

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倦过度,或先天不足,或年高气衰等原因而成。

症候表现:

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精神疲倦,或有自汗,动则诸症加剧,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脉象虚弱。

病机分析: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见心悸怔忡;宗气衰少,功能减退,故气短胸闷,精神疲倦;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动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足,血脉不荣,故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脉象虚弱。说明,病位在心,在气,病性属虚。辨证:心气虚证。

辨证要点:

心悸怔忡与气虚症状共见。(4)心阳虚证(心阳虚轻证)

病因分析:

多由心气虚弱进一步发展而来,或因其他脏腑病证损伤心阳而成。

症候表现: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畏寒肢冷,自汗,神疲乏力,面色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病机分析:

心阳虚衰,推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阳虚衰,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故见胸闷气短;心脉失其温通而痹阻不畅,故见心前区疼痛;阳虚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故见自汗;温运乏力,面部血脉失充,血行不畅,故见面色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弱或结、代;阳虚水湿不化,故见舌淡胖嫩,苔白滑。说明:部位在心阳,病性属虚。辨证:心阳虚证。

辨证要点:

心悸怔忡,或心前区疼痛与阳虚症状共见。(5)心阳衰竭证(心阳虚重证)

病因分析:

多为心阳虚证的进一步恶化,亦可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脉引起,还可因失血亡津,气无所依,心阳随之外脱而成。

症候表现:

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病机分析:

心阳衰竭,阳气欲脱,故冷汗淋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四肢,故见四肢厥冷;阳气衰微,宗气外泄,故见呼吸微弱;阳气外脱,脉道失充,故面色苍白无华;阳气衰微,血脉痹阻,则见心胸剧痛,唇舌青紫;心神涣散,故见神志模糊,甚则昏迷;心阳衰竭,故脉微欲绝。说明:部位在心阳,病性属衰竭(虚之极度)。辨证:心阳衰竭证(心阳虚重度)。

辨证要点:

神志模糊,甚则昏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衷中参西:

心阳衰竭证与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基本相同。急性左心衰竭多由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血压下降,脉细数。(6)心火亢盛证

病因分析:

多因情志不疏,抑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导致心火内炽,扰神迫血所致。

症候表现:

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神志不清,或舌上生疮,溃烂疼痛,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