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5:13:28

点击下载

作者:江英飒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试读: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共计二十四个字,总体概括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化、具体化和精准化,又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更标志着对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如何进一步准确践行并分别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高校历来是国家、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守护中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高校义不容辞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当前,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高校更应成为首善之区和辐射之源。具体说来,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对于高校领导管理层面尤其是高校党委而言,理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传播和践行这一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师生民生,促进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大力构建和谐校园。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共同价值追求。高校是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的积聚地,拥有为数众多的学术型、专业性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同时,现代高校又是实施教授治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在办学治校中,结合高校内部与外部的社会化生存空间,有力地推动高校学术的自由平等和高校运行的公正、法治,更是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最后,从个人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主张。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该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高校师生群体具有知识素养良好、专业性强且业务素质高等特点,因此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群体,高校师生从个人角度出发,有义务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率先做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基于对上述意义的深刻领会,四川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院校,一直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进展,并积极参与研究、探索和实践。2011年,学校成功组织申报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研究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书作者中的江英飒、潘坤、尹君三位同志均为该课题的主研人员。他们在该课题的后续研究中会同张俊贤、王世友两位同志,立足课题前期研究已然形成的部分理论观点,成功地申报立项了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3年课题“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与践行途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内生转化关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人生信念,以及社会主义荣辱道德风尚四个方面出发,有机结合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层面,对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规范论证和实证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结合近年来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的经验和省内外其他兄弟高校的宝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我相信,本书的付梓出版,将是四川农业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标志性理论成果,但与此同时,又必将成为未来我们继续与时俱进地深入探索的一块重要基石。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导论

第一节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

价值观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评价,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价值的准则与尺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先生认为,价值的客观形态与主观追求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价值是指主客体之间的客观关系状态,价值观念才是对这一客观状态的主观认识或表达。”

对于价值观的特点,可以大致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价值观具有多元性。价值观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由于环境、教育背景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存在,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价值观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制度环境下,人们可以持有不同的价值观,正如当前我国,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和极端拜金主义都有各自的市场;二是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的差异和多元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小到个人,大到社会群体,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并非与生俱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延伸,人也是教育的产物。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动机,除了受到人的自然属性的影响以外,更多的要受到家庭环境、社会教育、道德规范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人的价值观,就是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第三,价值观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三纲五常、伦理秩序曾是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世界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视野得到极大扩展,传统思维的禁锢逐渐被打破,时至今日,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又逐渐成为我国民众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

第四,价值观也具有主观性。价值观念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和标准来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与衡量的,是一个主观能动的活动过程。俗语有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在这里既可以解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可以很好地诠释价值观的相对主观性。

第五,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观念是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会对实践活动产生影响。价值观念既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客观对象的评价标准,那么它也必然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能动的导向作用。不可否认,人们行为的动机背后一定是其价值观念在起作用,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往往是相互映衬的。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核心价值观的界定“核心价值观是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表达,是一个社会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依托。”如前所述,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影响所作出的评价与界定。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不同的人往往会持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是纷繁多元的,但也不难观察出,在一定范围内,有些价值观念会因为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而在种种价值观念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这样就逐渐形成所谓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不仅存在于社会成员之中,而且也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与各种社会组织之中,而这些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往往都是与该行业或该组织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在当代,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其他社会组织,都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念。全球闻名遐迩的迪斯尼,就将“健康而富有创造力”作为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路透社则将“准确、独立、可靠和开放、及时、创新和以客户为本”视作其核心价值观。与此大同小异的则是高校,一般而言,每所大学的校训往往是这所大学核心价值观念的有力表达。

从纵向的角度而言,价值观念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群体的人们所坚持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却是有所变化的。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大致经历了从封建专制时代的“三纲五常”、“修齐治平”到现代的自由、民主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在横向层面,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放眼国际,西方国家虽然在不同时期会盛行某种不同的社会思潮,但居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自由主义及其变种,而自由主义的核心则是个人主义。将个人主义作为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几乎是一个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虽然在历史的某些特殊时期,西方国家也强调国家对个人的优先性,但这些思想既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传统。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倡导和推崇集体主义,可以说这种思想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个侧面。(二)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如果说社会成员各自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是一股股涓涓细流,彼此分散独立、力量微弱,那么核心价值观则是一条大河,它在包容汇聚各股细流的同时,又利用河床对这些细流进行约束,而不使其放任自流。

1.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多元价值观念能够被包容与共存

不论是社会还是其他组织,由于其成员自身的多样性,不可能要求所有对象都在价值取向问题上完全趋同,在更多的时候,各种价值观念是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局面存在着的。所谓的“和”,即各种价值观念能够在某些基本或核心的价值判断上面保持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也逐渐有了个人主义的因素,但归根结底,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代表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体主义理念。正是在这种和而不同、有主有次的前提下,社会或组织的价值观念才能呈现出健康的多元共存局面。

2.核心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念起着规范与约束作用

核心价值观不是各项价值观念的简单加总,而是一种寻求最大共识的过程。一旦这种共识形成,核心价值观就将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存在其下的各种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将按照自己的原则与标准对它们进行规范与指导,正如细流在汇入大河以后不再是放任自流,而必须受到河床的约束一样。如果核心价值观不能发挥对其他价值观念的规范与指导作用,那它将成为一项口头口号而不具有任何实际效力,这显然不是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存在的初衷。一项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存在,不仅因为它在形式上是社会或组织成员达成共识的结果,而且在于核心价值观相对于其他价值观而言,是最高一级的存在,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中居于绝对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其他价值观若与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必须自觉服从前者并接受前者的规范与指导,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正是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得以体现出来的。

3.对社会或组织而言,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凝聚力量的作用

如前所述,核心价值观与其他次级价值观类似大河与细流,一股细流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旦无数细流汇入大河,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与磅礴的气势。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如果任由其成员在各自价值观的指导下自行其是,终将只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气候。但如果国家、社会或组织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在其指导之下,各种价值观在保证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会往共同的目标努力,如此一来,整个国家、社会或组织彼此的活动就将形成一股合力,而不再是之前的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第二节高校师生是示范与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先进群体

毛主席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气质。在这里,这种“精神”也可理解为一种价值追求。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进而言之,人也必须是要有信仰,要有价值追求的。

由于社会成员彼此分工不同,不仅不同的人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不同的行业领域也奉行不同的价值理念,但作为公民,抛开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所属行业的特定价值观念不论,社会价值观念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话题,这既是公民的社会责任,也是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价值理念塑造的前提条件。

作为社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在社会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又与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特征以及国家、社会对高校师生的期望是密不可分的。一、高校师生的群体特征(一)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立国教授从五个方面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做了详细探析,这五个方面分别是:大学教师具有“双重忠于”的特性,与忠诚于学校相比,更忠诚于专业;大学教师在工作方式和自我管理等方面体现出一种职业自主性;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下的事实终身制与等级制;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是同行评价而非顾客评价;大学教师的人力资本投入与薪酬形成鲜明对比。

学者彭帅、聂娟认为,高校教师是这样一个群体,首先他们是普通生存人,其次具有较高需求层次,最后高校教师还具有较大创造潜力。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笔者将当今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归纳为如下几点:

1.高校教师是一个具有较高自主性的专业群体

当今高校,对于教学、行政与学生管理工作,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作为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只需要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而无需事必躬亲。“由于教师劳动的脑力性质、个体性质、自主性质,管理部门很难从外部来调整、控制、管理他们的劳动过程。”再者,由于大学课程的设置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除了同一专业领域的专家之外,其他人都难以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水平作出客观判断,这也是大学教师职业自主性的另一方面的体现。

2.高校教师是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

大学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顶端,这一方面是从知识结构角度而言的,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发展阶段而言的。大学教育不再是“灌输”式的教育,而是一种启发式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积累,而且要具有开阔的思维和宽广的视野。从人文社科角度而言,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第一站就是广大高校,之所以将高校作为思想传播的第一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里具有一批专业素养高、观念开放、思维活跃的学者,他们的存在对于西方思潮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高校学生的群体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人数也呈现出高增长趋势,近两年,这一增长逐渐达到高峰。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进行这些工作之前,有必要从宏观上对这一群体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归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1.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开始呈现出成人化趋向

进入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已步入成年,不再是在家长和学校的庇护下成长,他们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他们要完成大学各阶段不同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开始学着以成人的方式与社会、与他人接触和交往,而且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无论是从心理认知还是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开始逐渐同成年人趋同,他们开始学会以审慎、独立的眼光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开始学会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实践自己的人生。

2.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开始形成

如果说中小学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的话,大学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在很多时候,大学生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不再是一味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开始学着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最终知识的形成,其实已经是一个教师传授与学生独立反思、判断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经过初期的迷茫与懵懂之后,他们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心理认知为指导,独立解决生活和人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3.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是大学生的特性之一

与大学教育相比,中小学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固定的教学套路,固定的学习科目、固定的教材与按部就班的考试内容。大学强调专业教育,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学习专业。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他们开始主动探求新知,不断满足自己的学习愿望,而对那些陈旧的、充满说教色彩的教学内容则意兴阑珊。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存在的是大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欠缺和心智发展不成熟,他们的认识和见解虽然不乏新颖之处,但在多数时候,这些认识与见解往往又是不彻底的,甚至是有失偏颇的,亟须有人对此予以引导和规范。(三)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

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准确认知,从横向来看,要结合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各自的群体特征;从纵向而言,研究高校的师生关系,需同中小学时期师生关系的状况对比作出判断。在上述框架下,笔者将当今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当今高校师生的关系有平等化趋向

在中小学时期,师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家长与子女,是一种教师单方面的“管教”。形成上述师生关系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小学时期,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其心智与行为尚未成熟,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与约束。而当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成人间的关系,双方更多的时候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度的管教,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对教师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有权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是大学师生关系与中小学师生关系一个重要的区分。

2.当今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淡薄化的倾向

大学教育强调专业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朝夕相处。在当今高校,由于学科专业化,师生之间的接触变得相对有限,一个普遍的情形是,对绝大多数师生而言,除了熟悉本专业或本学院的人员以外,他们对其他院系完全处于未知状态;更有甚者,许多教师与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对本专业和本学院的人了解得极为有限。如果上述情形持续存在的话,高校师生关系逐渐走向淡薄将会演变成一个不争的事实。

3.教师的个人言行对学生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认为教师不应当将自己的个人好恶和价值判断灌输给学生,而只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今,一方面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中小学时期那样紧密;但在另一方面,教师的个人言行又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由于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言行的对与错、是与非,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部分高校教师由于言行不一、举止不当,给学生留下了难以消除的不良印象;而那些学识渊博、言行雅正的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二、高校师生是示范与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先进群体

在前文笔者曾指出,由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局面,可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出封闭状态,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拓展,以及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中国,中国人的视野与思维更为开阔,国际化视野与思维开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逐渐形成、兴起。上述变化对人们的行为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中,需厘清这样一种关系:即价值观念多元存在的事实与价值观念本身是否合理之间的矛盾。如果认为“存在即是合理”,那么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可取的,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将上述问题进一步细化,以当今高校师生为研究重点,将更具有现实指向性。笔者将从当今高校师生在社会价值构建与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所具备的条件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高校师生在社会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知识日益成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一艰巨历史任务的重担,最终将由高校及其他专业科研机构来承担。作为专门的教育和科研机构,高校在实现知识转换和传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受教育的阶段而言,初等教育重在知识的启蒙,而高等教育则专注于知识的运用、创新和传承,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除了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普适”目标之外,还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将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个层面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将这一重大作用细化到高校师生社会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并结合高校师生的群体特征以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利于开阔高校师生视野,使之具有世界眼光,进而从一定程度上逐渐提升社会整体的认知能力。

通过表1-1不难看出,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一般”这一中间层次,即虽然这些思潮没有对高校教师构成大的影响,但我们高校教师中大多数人起码对它们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教师所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普遍的。表1-1 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的影响(人数/百分比)

社会思潮对人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改变等方面,而推动和促使这一改变发生的,正是高校师生。由于各种社会思潮往往都是经过高校学者的翻译、整理以后,才被社会其他成员所了解,因此高校学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领与传播。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由于其知识专业化程度较高、有着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所以他们将在国家和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数的攀升和高校办学规模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正不断提升;随着大学生逐渐融入社会并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也逐渐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价值理念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根据“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及其他事物,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进而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与进步。如果大学生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取得成功,那么他们的价值理念也将很有可能引领社会价值观念。(二)高校师生在示范与引领社会价值观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

广大高校师生在社会价值观的示范与引领过程中,自身作为新知的代表群体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以及国家的关照,都是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首先,广大高校师生作为新知的代表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在我国,高校师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很容易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社会人员结构中大学生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全社会范围内所获得的认同也逐渐加深。在这种前提下,高校师生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构建所起的作用也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师生能够顺利地承担起示范与引领社会价值观这一历史重任,因为这是由高校师生的群体特征与社会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

其次,高校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始终受到国家与政府的特殊关照。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不同场合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师生有关工作进行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会议的召开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上述事例很好地展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特殊关照,这也是高校师生在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优势所在。正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关照下,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常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如图1-1所示):图1-1 重庆某地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统计

图1-1中各项数据,马克思主义:37.80%;宗教:8.20%;看相、算命:2.90%;无信仰:26.60%;没想过:24.50%。

通过图1-1不难看出,虽然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其中马克思主义在各项信仰中居于第一位,这也正是我国德育工作成绩的一个侧面写照。

总之,结合高校师生在社会价值观念塑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师生是一个完全能够胜任示范与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先进群体。第三节构建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现实意义

自从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他进一步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体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由此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体现在各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核心价值观研究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此时,高校作为一特殊社会组织,对构建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探讨与研究也极具现实意义。一、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高校师生价值观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展开的有机的结构系统。从字面理解,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是指在高校师生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价值观念都置于其统摄之下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一旦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和确立,广大师生将拥有共同的使命和统一的奋斗目标。另外,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念一旦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以后,将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指导全体成员发展,进而体现大学教育求真务实信念的核心原则。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念,反映的是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存在的意义以及自身的价值追求的理解和把握,进而言之,高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该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构建当代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既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又要承担其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的职能使命;既要汲取古今中外关于核心价值理念的合理内容,更要体现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即既要保留和传承高校师生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当前的时代精神。

高校历来是人类知识、文明和价值的创造者、坚守者和传承者,也是时代与社会创新和变革的有力推动者。在科学把握高校的使命与特点的基础之上,可以将高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观综合概括为:习得、求实、传承、创新。这也应当是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高校文化作为国家与社会的“软实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广大高校师生的价值目标能否有力地凝聚和统一起来,关键就在于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念能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与统摄作用。

习得——其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与保持、应用一起是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之一。习得可以理解为人类文化被主体消化、吸收以后,在知识的运用乃至创造性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心理特性和心理构造得以发生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古人云,“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意指对先进文化价值的掌握、传承和运用。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习得”是指专业文化知识的丰富与应用,广义的理解则可以指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在高校文化价值的熏染下的提升和发展。习得所践行与落实的是高校最基础的文化价值传播与人才培养的使命,是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内容。

求实——求实是高校师生在日常的教学或学习生活中,所必须恪守的基本态度。高校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是一个追求真理与实践真理的场所,因此,高校师生对待学术问题必须持有求真务实的踏实态度。反言之,如果高校师生一味追求浮夸、哗众取宠,不仅是对知识与真理的亵渎,也将对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传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及高校师生的发展应始终保存自身最重要的传统价值和特征,坚守自身的目标、使命。因此,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应与本质需要相一致。高校文化建设和传承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在学术自由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高校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传承既是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更是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价值的发展。

创新——创新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高校师生在文化追求中,更重要的是不断涵育创新的品格。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引领价值更新的活力有赖于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为师生提供创造性空间,使他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和研究,是个体通往精神上、智力上的成熟之路,也是人类发现真理之路。“习得、求实、传承、创新”是高校师生在发展中动态和谐的价值目标诉求,最终是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理想追求,求真就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求善就是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追求与塑造良善的人格品质和仁爱的人文精神;求美就是美善结合,追求远大而又富有诗意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真、善、美既是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价值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至高追求。二、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当下,世界形势变幻莫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拓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复杂局面。毫无疑问,目前我国高校也处在价值观的转变和游移之中,如果不能清晰地构建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极有可能在价值观念的选择与实践中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产生隔阂与矛盾。

在2011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会议审核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分别从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与战略部署。《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核心价值观是在高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诸多价值观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居于前沿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高校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则是重中之重。文化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有效提升高校竞争力的“软实力”。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有学者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作了初步界定,二是提出了高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三是初步提出了高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设计原则、形成方式和实现途径。”但在看到研究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还没有完全概括提炼出来,其表达方式也有待进一步科学化。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而,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就“高校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正认为:“高校核心价值观应围绕办什么样的高校、怎样办好高校、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三个问题来确立。”

陈耀玲就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指出:“学校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使全校成员都必须信奉的信条,也是指导学校及其成员所有行为的根深蒂固的原则,包含着真、善、美融合而成的群体价值观,同时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抽象概括为主导性、依从性、认同性、稳定性、抽象性和理想性。”“核心价值观是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表达,是一个社会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依托。”根据这一定义,高校核心价值观就可以理解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凝聚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构建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高校作为构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至今尚未就高校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系作出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科学性的认知定位。如果长期缺乏明确的标准、内涵和要求,不对高校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提炼、科学表达,不仅会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效果,也会影响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核心价值观孕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可以拓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理想,孕育真、善、美的精神文化。与此同时,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为凝聚高校思想精神提供信念和内涵上的不竭源泉,为促进高校创新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具体的价值尺度”。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应当自觉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列。高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对校园文化核心与精粹的提炼和凝聚,同时也是高校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这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更是高校文化价值属性的必然要求与归宿。总之,以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先进文化建设的理性诉求,也是从微观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三、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途径

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是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也是复杂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外在的硬件建设和内在的价值认同两个层面,但在实际的建设中,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并不是截然两分的,而是一个高校师生在课堂教学、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个生活环节中自主选择的复杂的立体式交互过程。

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本质在于价值认同问题,价值认同必须源于高校现实生活的整合,校园生活是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价值观需要经过生活整合、提炼才能逐步形成。如前所述,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以高校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因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巧妙设计暗示,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这里所说非反思性选择是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对事实不作分析与思索而直接作出选择判断的行为。自主选择则是意志的自由决断。这样就会使核心价值观持久地、潜移默化地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将高校核心价值观要求具体化,使之与高校师生的内在道德环境相衔接、吻合,有利于高校师生形成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

教学塑造——坚持“习得、求实、传承、创新”的核心理念,让师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文化的滋养,同时逐步对高校核心价值观作出自主选择。要使高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教学塑造是主渠道,美、日两国在高校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坚持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再利用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来渗透主流价值观教育、注重各学科教学的‘载道作用’”。“美国高校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并不局限于某一专门的课程群中,而是通过课程设计将主流价值观整合、充实到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其核心课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实验课程等均能体现和贯穿价值观教育,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色侧重点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这一优势,在教育资源和课程整合方面整体渗透,强化高校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群体中的认同基础。

教学塑造的过程是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凝聚与积淀的过程。具体而言,在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往往表现为带有时代性和个人倾向性的直观色彩,因此是各具特色、多彩纷呈的。但在多样化的日常表现背后,也蕴藏着稳定的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念,比如师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表现或严谨求实、或活跃激进、或宽厚仁慈、或洒脱不羁等,师生们在共同创造“高校现实风格”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凝练成高校核心价值观,即对“习得、求实、传承、创新”不变的塑造。

在发挥教学塑造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必须建立体现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内在精髓的规章制度保障。总的来说,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塑造,一靠人文环境的熏陶,二靠广大高校师生的自觉选择,三靠有效的制度保障。

价值认同是高校师生对已形成的群体价值观念及体系的认可,并以此为价值准则来导向、调适、规范、控制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表现为师生对高校核心价值观及体现其目标、意识、规范等的认可、内化过程,对校风、校训、优良传统、当代精神的认可和内化轨迹。“价值认同机制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支配高校师生的态度、理解、信念、行为的内心关键尺度,能不能被高校师生自觉选择并认同通常需要经过知、信、行三个关键环节的统一。因此必须把高校师生知、信、行的规律与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结合起来,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氛围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引领和整合作用,不断促进师生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知、信、行三者的协调、统一和强化。”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通俗性和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具有生活气息的流行话语、鲜活典型的事例、通俗易明的道理,把高校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容易引起师生的共鸣。如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和经验,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高校核心价值观内容,相信高校师生会在感染和熏陶中自觉认同,并不断把这种认同的力量进一步渗透到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和行动实践中去,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构建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从理论上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深入思考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尤其是国家意识形态层面,提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此次报告的第六部分,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

戴木才先生指出:“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到价值层面,已经从真理性认识深化到真理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相统一的高度。”由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科学揭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而在正面阐释两者关系之前,首先有必要就两者的概念、内涵等内容有准确的认知与把握,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根据价值观的定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念也不难界定,它主要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取向与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演进,而且在现实中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飞跃。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及制度安排、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独特的价值魅力正不断吸引、感召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仅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还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以及人类社会的普适价值等元素。其中,核心价值居于主导和统摄地位,它以基本价值、具体价值和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为基础,是对上述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作为主导力量对这些价值理念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反过来核心价值又通过具体价值等表现出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具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还具有广大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概言之,在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如果失去其现实性,价值观念系统便无法在现实中生存;失去其理想性,而代以日常生活纷繁琐碎的具体价值、否定最高价值,人类将永远不能获得最终解放。

在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无产阶级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空发议论。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初期,由于受时代条件的历史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只是进行了大致描绘和粗线条的勾勒,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未作出详尽的阐述。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毕竟涉及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最高价值及其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最高理想、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就内在地蕴涵着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它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核心价值和具体价值表现出来”。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是彼此联系、辩证统一而又相互贯通的关系。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决定了它应当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规定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旗帜和主心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并正确把握和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始终正确,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特征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和奉行的观点、态度和立场的总和,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科学揭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一个意义十分重大、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世纪性和世界性价值难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批判,但对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设想,始终慎之又慎。他们一再宣称,决不提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他们虽然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作了辩证分析和深入批判,但却没有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过具体论述;在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论争中,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对未来社会基本图景的大致预见,虽然也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问题,但始终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明确的结论,只是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和科学分析的理论框架。”

与其他基本价值、具体价值相比,戴木才先生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一文中,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作了经典概括:

1.主导性

核心价值观处于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围“保护带”。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并集中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前进方向,指明社会发展趋势,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引导力、凝聚力,对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起着协调、整合和引领作用。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保护着核心价值观免受冲击和影响,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支配和主导地位。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方向盘。

2.共识性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反映,并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是遵循着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导引,人们才能沿着同一价值导向、朝着同一价值目标团结奋斗。否则,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发挥不了应有的主导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主心骨。

3.理想性

核心价值观把人类的远大理想同人们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任务结合起来,既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成为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理想性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孔子、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等伟大思想家创立的理论,都以理想性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正是由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人们才能在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纠正与价值理想、价值信仰不相符合的价值偏差和价值失误;正是有了理想性的精神支柱,人们才能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迈进,不断获得前进的精神动力。

4.稳定性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根本、比较恒定的价值观。当一个社会最根本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它将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根本价值准则,深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一个社会的次级价值观、具体价值观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观,都会有所发展和变化,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但核心价值观大体恒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稳定器。

5.建设性

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正确认识、科学揭示其内在发展的规律,有赖于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代表的积极性建设。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深处时,才能稳定地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逐步形成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并最终形成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制度设计、规则制定和社会交往,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此次报告的第六部分,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胡锦涛同志以“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了凝练概括、科学揭示。

1.从国家层面而言“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主权、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