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 好人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23:42:40

点击下载

作者:河北省文明办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善行河北 好人故事

善行河北 好人故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善行河北 好人故事作者:河北省文明办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ISBN:9787537572521本书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辑助人为乐林秀贞大爱无疆 农村党员的一面旗帜

林秀贞,女,1946年生,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她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并把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创办企业以来,她家大到摩托、汽车,小到农机具、切割机、电焊机,都是老百姓免费使用的工具和机具。她家的电话成了本村和附近村老百姓免费的“公用电话”。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多年来,为十几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婚姻、治病等许多生活困难;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20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

三十多年来,林秀贞用无私博大的爱赡养孤寡老人,抚育残疾人和贫困儿童,造福乡里,演绎了一位女性崇高而瑰丽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心之歌。正如她用最质朴的语言所说:“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

她的事迹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省各市及北京、天津等地的机关、学校作多场先进事迹报告,中央各大媒体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CCTV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被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林秀贞被媒体报道后,更加积极投入公益事业。2008年5月,林秀贞作为全国道德楷模巡讲团成员做巡回演讲的过程中,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她当场向灾区捐款600元,回家后本不富裕的她又先后7次为灾区捐款12000元。为响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向灾区捐献特殊党费这一号召,她又捐出1500元特殊党费。在她的带领下,全村仅用一下午就为灾区捐款16000元,成为枣强县第一个为灾区捐款的村。2009年,乡里要修路了,林秀贞又出资52000元。2010年1月,在参加“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时,林秀贞当场捐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差旅费10000元。2010年8月,村里修自来水管道,林秀贞又出资50000元……“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林秀贞的带动下,村里基本没有不孝敬父母和老人的,周围村民的家庭更加和睦,乡风更加和谐。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为更好地宣传林秀贞的事迹,枣强县建设了“林秀贞事迹展室”。目前,展室被多个部门、学校确定为党员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赵渭忠“希望将军” 善行大爱“四十载军旅生涯铁骨铮铮,二十年希望工程硕果累累。”八十多岁的希望将军赵渭忠从事慈善工作二十年了,个人陆续资助了850余名孩子,有的已考上硕士博士。他总是说自己还年轻,还要再做慈善二十年。包括赵老两个外孙女在内,全家都是志愿者,陆续捐款100余万元。

赵渭忠,男,汉族,1932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军衔。1951年3月,赵渭忠光荣参军,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赵渭忠退休前到革命老区慰问群众时,亲眼目睹很多孩子因生活所迫进不了校门,不得不拿起鞭子到山上放牧牛羊。每想起这一切,他都心酸不已。回去后,他从自家拿出了1万元钱,又多方筹措资金2万元,为涞源县赵家井村建起了9间新教室。

1992年刚退休时,他就怀揣3000元钱骑车到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请求做一名希望工程志愿者,他风趣地说:“这3000元钱就算我的报名费吧!我一不占你们的位子,二不坐你们的车子,三不住你们的房子,四不领你们的票子,我只为能帮一下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从那天开始,他就和无数贫困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之前,赵渭忠家就开过一个家庭会,“会议”决定从他今后的退休金中每年拿出5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他后半生完全致力于“希望工程”事业。

赵渭忠的希望朋友队伍从最初的9人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上万人,并跨出国门,远到菲律宾、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希望大军。

赵老的家,是那座住了很久的老房子,客厅里摆的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旧家具,沙发扶手都裂了;墙壁上没有任何豪华装饰,地面仍是水磨石。屋内的陈设,最鲜艳的就是那些荣誉证书、聘书、奖杯,堆了满满一窗台。茶几上,一尊赵渭忠的半身铜像,戴着“希望工程志愿者”的小红帽,露出慈祥的笑容。“这是启智学校的孩子们送来的,听说我80岁的生日要到了,专门请艺术家给塑的!”

据赵家统计,二十年来,赵老个人陆续资助了850余名孩子,全家三代人捐款100余万元。然而,熟悉赵老的人说,这些数字统计太保守了!河北省少工委资料显示:赵渭忠从1992年退休之后,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希望工程。他不仅自己投身于希望工程,还带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加入到这一有意义的事业中来。二十年来,他从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拉来的赞助突破1000万元,建了340余所希望小学,捐助的学生超过5000人。

爱的回声演绎人间佳话。赵渭忠在为贫困孩子奉献的同时,他也和普通人一样遭遇着生活的磨难。他的大女儿赵步云患尿毒症多年,2004年底,赵步云的病情开始恶化,突发“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视力下降。从此,赵步云陷入了疼痛的折磨中,鲜活的生命也时时面临危险。为给女儿治病,老两口省吃俭用,自己动手腌制咸菜。赵渭忠每年拿出5万元左右的退休金捐给希望工程,又要给女儿治病,家庭面临着贫困的困扰。但他仍隐瞒着这一困难继续为希望工程捐款。赵渭忠将军的“秘密”被媒体报道后,一时间,所有知道赵渭忠的人都震惊了,大家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几年来,各地为赵渭忠送捐款已达40余万元,但这些钱将军和他的女儿一分没动,他们将这40多万的救命钱再次回馈给社会。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生命因为“希望”而留存,我感到非常的有意义。

2005年他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河北日报等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08年获得国家民政部和全国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2009年被评为“石家庄市道德模范”,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常玉珍功臣的好女儿 孤儿的好妈妈

常玉珍,1947年11月生,唐山市路南常记商场总经理,出生于革命家庭,自幼生活艰难。1979年她乘党的改革开放春风,依靠家中仅存的5公斤黄豆、两缸麦子,靠卖油饼、豆浆起家。

她致富不忘报国,爱心奉献社会,1995年投资460万元建立起常记功臣幸福院和老区孤儿村。幸福院坐落在唐山市路南区胜利路,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共有住房48间。楼内设有医务室、老年活动室、棋牌室、党员活动室等相关设施,三层设有爱国教育展馆。功臣们每人住一个房间,室内有价值近两万元的红木家具、彩电、冰箱、空调等大小98件生活用品,功臣们吃、穿、住费用全免,每人每月还发600元零花钱,负责养老送终。建院十几年来先后共赡养了116名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立过功而又无儿无女的老功臣。这些功臣大都没有结过婚,为了不让老功臣带着人生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为了老功臣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幸福院用最优惠的条件为老功臣征婚,只要和老功臣结婚的老妈妈吃、穿、住全部免费并养老送终。从2001年为老功臣举办集体婚礼至今,已为56位老功臣找到了伴侣。同时,常记孤儿村已先后收养孤儿36名,并为长大的孤儿安置了工作和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常玉珍每逢“八一”都会去部队慰问。当得知解放军255医院老干部病房资金紧张时,常玉珍送去价值5万多元的相关设备。

1996年,常玉珍又投资300万元在迁西大黑汀水库旁建立了1900平方米的常记功臣疗养院军人度假村,无偿接待老红军、伤残军人和现役军人度假、疗养。

1997年,常玉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帮助下,投资40多万元开办了96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展馆。

2006年12月常玉珍组织160多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复转老军人去北京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2007年4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常玉珍又组织100多位复转老军人去北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城楼。

2007年7月22日常记爱国主义教育展丰润展馆隆重开展,展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有2600张图片及660件实物展品。

2009年3月5日在唐山市高新区开工建设常记共产主义大院养老院,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养老院内设功臣养老院、残疾人养老院、孤寡养老院等,可同时容纳300人居住养老。

2009年4月,历时8年在唐山市丰润区建起了常记助残养老公益村,公益村以收养孤残儿童和无偿赡养孤老为主,现已收养残疾孤儿13名,安排残疾人就业3名。

2009年4月建立了战友纪念堂,用于纪念2万余名唐山籍的烈士。2009年11月战友纪念堂和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合并为常记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展馆,此展馆同时被命名为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11月胡锦涛接见常玉珍时称赞道:“你是功臣的好女儿,孤儿的好妈妈。”

1998年3月5日江泽民同志委托中央办公厅致信慰问了常记功臣幸福院的功臣和孤儿。

199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授予常玉珍“拥军优属模范个人”称号,1998年2月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常玉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0年11月获全国第三届“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03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人事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2004年12月被授予“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之一,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2007年8月被评为“全国十大爱国拥军人物”,2007年9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还获得了“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河北省十大女杰”“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河北省十大道德模范”“河北省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等省、市、区级100多种荣誉称号。2003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宋志永农民义士 抗震救灾

宋志永,男,41岁,唐山市玉田县八里铺村农民。在2008年抗击冰雪、抗震救灾斗争中,他自费组织12名乡亲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奔赴灾区参加抗灾,为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奉献出唐山人民的真诚爱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展现了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当了解到湖南大多数电力设施都在山上,抢修施工难度很大,又缺少人手时,宋志永立刻决定去支援救灾。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里人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12名老乡主动要求和他一起奔赴灾区。他们提前准备好了锹、镐、扫帚等工具,大年三十下午,就开始往湖南赶。一路上,宋志永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飞到灾区去。他一路开车,连开了25个小时,只是在半路加油的时候,才休息了一小会儿,三顿饭都是在车内就着矿泉水吃了点面包。大年初一下午五点多,到达长沙,又连夜赶路,初二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市。为了找到最需要人手的地方,宋志永跑到郴州电力局,电力局正在召开紧急协调会,得知有一个抢修项目正急需一千多名工人。一散会,宋志永就直接走到公司总经理面前说:“我们是河北唐山玉田的农民,想义务干点活。我们虽然不会啥技术,但有的是力气,给我们点活儿干吧!”总经理激动地说:“好,感谢你们!”很快,宋志永等13个人就被编入一个由40多人组成的抗灾先锋队,转战在多处抢修现场,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一天平均工作10~12个小时,最长达到16个小时。由于水土不服,刚来时好几个人生了病,拉肚子、感冒发烧,都用药顶着,咬牙坚持了下来。由于饮食不习惯,他们吃不饱饭,只能自己买点方便面和火腿肠充饥,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他们把电力材料、金属塔材扛上山,每人每次重达40公斤,踩着泥水往山上爬,一步一滑,稍不留神就会摔个大跟头。往山上运电缆,近100公斤两个人抬,一个来回5公里,一天五六个来回。最难的要数往山上运电线杆,每根近500公斤,至少得20多人才能抬起来,压得他们两腿直哆嗦,肩膀也压肿了,有时一个钟头只能前进200米。救灾过程中,宋志永还主动担当服务员,为部队战士和工人送菜送饭。抗灾过程中,前后花费4万多元,全部由宋志永自掏腰包,他还把社会送给他们的3万多元钱捐给了当地的福利院,并把自己剩下的1000元钱也送给了困难群众,他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体现了新时期青年农民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2008年5月12日,听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宋志永当晚迅速起程,他坐火车来到郑州,怕等车耽误时间,又从郑州租车赶到西安,再从西安打车赶到绵阳。在绵阳听说北川灾情最严重,他便租了一辆摩托车赶往那里。起初车主怕危险不愿送,当知道宋志永是特地从唐山赶来救灾的,他二话没说,拉上他直奔北川。一路险象环生,他们躲避着飞滚的石头艰难前行,几次险些丧命。到距离北川县城还有6公里时,道路被山体滑坡堵塞,连摩托车都过不去了,宋志永就步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已是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来不及擦干泪水,顾不上长途奔波的劳累,他立即加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在一所倒塌的居民楼前,听说废墟里有声音,可能还有人活着!他赶紧爬到倒塌的楼顶上,俯下身子,耳朵贴着乱石堆细心扫听,果然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他冒着余震危险,用肩膀扛着塌下来的水泥板,拼命刨废墟乱石。双手指甲盖掀开了,鲜血直流,但他没有停下。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在废墟上挖了一个近两米深的洞,终于把3个孩子一个个救了出来。这时,他才感觉到十指钻心地疼,可看到埋了三天两夜还活着的孩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5月15日,宋志永爱心小分队其他12名队员赶来了。他们在北川中学救援,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挖掘,被埋120多个小时的孩子得救了,宋志永激动地跳起来。每天天刚擦亮,他们就进入救援现场,忙到天黑看不见了才能休息,吃的是饼干、方便面,连口水也喝不上,住在路边,天当被,地当床。在北川灾后最关键的几天里,宋志永带领爱心小分队从废墟中共救出25名幸存者,从崇山峻岭中救出300名被困村民。此后,他们转战绵阳市安县的晓坝镇和茶坪乡,帮助转移受灾群众、装卸物资、搭建帐篷、消杀防疫、送水送饭。安县晓坝镇小学被震得残缺不全,摇摇欲坠的教学楼里还有几百套学生桌椅。为了让孩子们尽早复课,学校领导向他们求援。有求必应!学生的课程耽误不得,再难也要先把孩子们安置好。于是,他们冒着教学楼随时可能被余震震倒的危险,硬是从危楼里把桌椅全部搬了出来。在地震灾区,“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穿着的红马甲,已成为醒目的“爱心名片”。在宋志永等人的带动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来到地震灾区参加救灾重建,形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宋志永现象”。

随着灾区抢险救援转入恢复重建,孩子们上学读书成为当务之急。听说有200多名孩子要去云南读书,宋志永花10000多元钱买来文具送给他们。有孩子问他:“宋叔叔,我们可不可以到唐山读书?”孩子们求学的愿望让他感动,一双双求助的眼神又令他心酸。把他们接到到唐山去!他把这个念头汇报给唐山市和玉田县的领导,得到了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6月16日,宋志永专程带着6辆大巴车和1辆小车,亲自到四川把246个孩子接到了唐山玉田银河中学。接孩子前,他以个人的名义和每个孩子的家长都签订了协议。他承诺,这些孩子在玉田学习的两年内,文具费用及其他花销等都由他承担。

为继续给灾区提供援助支持,宋志永首倡并组织成立了全国首家爱心志愿服务基金,开设了爱心网站,专门鼓励和支持各类爱心志愿服务,并用于志愿者本身的各类保障。他还在县特殊教育中心设立了爱心扶助基金,与19名残疾儿童签订了爱心扶助协议,承担了他们全部的生活费用,并出资5000元为学校购置了15台缝纫机,用于残疾儿童进行缝纫学习,提高生活技能。

由于宋志永事迹突出,他先后获得全国“五四标兵”、“全国先进临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集体”负责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负责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红十字会杰出志愿者、河北省十大热心肠人物、河北省爱心使者、唐山十大杰出青年、唐山抗震救灾特殊功勋奖、唐山市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推选为唐山市人大代表、唐山市纪委特邀监督员、唐山市青联常委、唐山慈善协会常务理事。谢清洁“雷锋姐姐” 让夕阳在奉献中增辉

谢清洁,74岁,河北沧州供电公司一名普通退休的老党员。她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在平凡中奉献爱心,在奉献中彰显党员本色,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夕阳之歌!

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的谢清洁随丈夫转业到沧州。她来到当地的福利院,为那里的残疾智障及孤寡老人理发。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每月第四周星期六的上午,谢清洁准会带着三套理发工具、买上孩子老人爱吃的糖果等食品如期而至。

谢清洁到福利院理发已经坚持了三十个年头,义务理发两万多人次。她还坚持为街道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患病卧床的离退休老同志上门理发,单临终净面送走的就有十几位。她的事迹感动了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爱心群体。2013年开始,沧州博爱人生QQ志愿者、沧供青年爱心志愿者每月都组织十来人陪同她去福利院义务理发,看望慰藉这些老人和残疾智障孩子,这对谢清洁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1990年1月,没歇过一个节假日,没因私事耽误一天工作的谢清洁光荣退休,只歇了一天的她毛遂自荐来到北环桥街道居委会当义工,不久担任了党支部书记。

她从来没有退休和节假日的概念,工作就是她的生命。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清晨不到6点,特别是冬季,她就独自摸黑穿墙过院走到400米外的居委会,转转辖区,检查清理卫生、处理日常事务……街道上的事,社会上的事,她都热心去管,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谢清洁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将无私的爱洒向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谁家有困难,不帮心里就不踏实。她特别同情残疾人、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了帮助他们,她不顾体弱有病,找政府,找领导,托熟人,寻门路,先后帮助不少残疾、无业人员找到了事做。

从到居委会开始,每年春节前,谢清洁都自己掏钱买来米、面、油,并带着钱看望辖区内的特困户,还给贫困独生子女留下压岁钱,单这一项每年就一千几百元;每年“七一”、重阳节还上门看望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社区孤寡老人。这些事,她已坚持做了二十多年。

逢难必捐,有困必帮,这成了谢清洁奉献爱心、扶危济困的习惯。无论是国家和个人谁有困难,只要她知道了,都会尽自己一份心意。1964年邢台地震后,每月只有25元工资的她,毫不犹豫地把两个月的工资和积攒很长时间的50斤全国粮票寄往灾区;1976年唐山大地震,她寄去了100元钱和100斤粮票;1985年辽宁水灾、大兴安岭火灾,捐款400元、100斤粮票;1998年张北、新疆地震,南方北方水灾,她先后寄去4100元,捐献10床新棉被和46件衣服;2008年南方冻灾,她捐款2000元,汶川地震,她交纳“特殊党费”和捐款5000余元;台湾同胞受灾,捐款1000元;玉树震灾,捐款3200元……

谢清洁工资少的时候每月只有25元,现在月养老金也不过2200元,她并不富裕。但凡有助学、扶贫的活动,她一次都没落下。五十多年来,谢清洁在老伴儿的支持下,把省吃俭用攒下的40多万元钱,无偿地捐献给了灾区和困难群众。近五年谢清洁年均捐款达37687元。

谢清洁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老有所为标兵”;河北省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200多项荣誉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国家电网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她的事迹。由于长期超负荷劳累,如今的谢清洁老人步履有些蹒跚,帕金森病、滑膜炎、失眠等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仍然坚持做好事,用生命诠释着大爱,在奉献中收获着幸福快乐!鲍守坤雷锋精神志愿者

鲍守坤,男,44岁,中共党员。1993年2月,由部队复原到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工作,现为铁路列检工。多年来,在承钢这个大熔炉里,在列检工这个艰苦的岗位上,他热心帮助他人,真情奉献社会,诚信对待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钢铁工人感人肺腑的爱心奉献之歌。

2002年12月的一天,鲍守坤晨练回来,看见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男孩蜷缩在楼道的一角。原来这是个从黑龙江离家出走的男孩,半月前扒上一列货车流浪到此,因为身无分文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鲍守坤立刻把这个男孩领回家,先给他洗个热水澡,换上新衣服,又让他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在请派出所帮忙找到孩子的家人后,鲍守坤又亲自把他送上回家的列车。之后又几次打电话给其家人,直到确认男孩平安到家,他这才放下心来。

2007年的一天,鲍守坤在报纸上看到平泉县黄土梁子中学的一些学生非常贫困,面临辍学。他多次捐钱捐物,帮助这些学生渡过了难关。有两名学生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其中一名叫于子武的男生,由于家庭原因,出现了轻微的自闭倾向。虽然考上了大学,竟然说什么都不敢去。鲍守坤自掏路费亲自把于子武送到武汉,并帮他办理了入学手续,安排好一切。于子武读大学期间,鲍守坤经常和他书信往来,在他的帮助和启发下,于子武成了学生会的一名干部,并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自立,依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并在大学期间入了党,毕业后顺利找到了工作。

认识鲍守坤的人都知道,他的收入并不高,妻子又下岗待业,仅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境并不宽裕。身为工人的鲍守坤不抽烟、不喝酒,从不乱花一分钱——一双皮鞋穿了六年都舍不得扔掉。就是这样“会过日子”的鲍守坤,一旦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慷慨解囊相助。2003年非典,承德市疾控中心收到的首笔个人“防非”捐款写着鲍守坤的名字;同年,他还为一个叫李雨的3岁女孩捐款,为一名叫李硕的患白血病男孩捐款,并奔走呼吁社会为他捐款。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不仅去红十字会设立的募捐现场捐款,还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捐款,并交纳了特殊党费;2010年玉树地震,也是如此。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即使每次只捐一二百元,他都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一次,鲍守坤为帮贫济困捐出500元,结果那个月还完800多元的房贷后,夫妻俩吃了半个月的白开水泡馒头。

二十多年来,鲍守坤坚持无偿献血164700毫升,相当于40个成年人的血液量总和。以200毫升为一个治疗单位,可以救助800多个危重病人。曾先后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和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他的故事被写进河北省实验小学的课本里。

鲍守坤第一次献血是1990年在部队服役时为车祸群众献血,就是这第一次献血的经历让他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不是医生,不能救死扶伤,可我的300毫升血液却能够救人。”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承钢在1999年3月组织职工无偿献血时,鲍守坤第一个报名参加。当他得知医院患者最需要的就是自己这种“O”型血时,毫不犹豫地在一份“应急献血申请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作出承诺——“只要血站急需用血,我保证随叫随到。”

从此,鲍守坤和义务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承德市中心血站首次开展了机采血小板时,鲍守坤又成了全市捐献血小板的第一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机采一次血小板单份相当于献全血800毫升、双份相当于1600毫升。因此截至2011年2月份,年仅40岁的鲍守坤,十余年时间里已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148人份,位列河北省和全国第一名,个人献血总量位居河北省第一名,全国第五名。在鲍守坤的影响和带动下,妻子李雪松多少次与他同时走上采血车,一同走进血站——李雪松捐献的全血量和血小板在承德市女性献血排行榜上也是独占鳌头。

鲍守坤在积极投身献血事业的同时,一方面发动家人积极参与,一方面主动参加承德市中心血站开展的义务献血大型宣传活动。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宣传时,遇到了不少冷嘲热讽:“你是他们请来的托儿吧,给你多少钱啊?”“一个大小伙子,干点啥不好呀?”对于这些不理解,鲍守坤坚持着耐心解释。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打动了群众,人们陆续走上了献血车……从此,鲍守坤对这项公益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只要不上班,他就随着承德市中心血站的人一起出去宣传。渐渐地,鲍守坤的义务宣传被社会各界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在2003年3月5日,纪念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鲍守坤在承德团市委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从此,在鲍守坤身上多了一份荣耀,一种责任,一个使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发动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项事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鲍守坤跑遍承德八县三区寻觅知音,遍访当地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发动他们组建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分队”,并申请成立了“承德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如今协会已经发展了三千多名会员,成立了“献血应急分队”,并利用互联网建起了“承德无偿献血志愿者群”。在数千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努力下,承德无偿献血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河北省第一个实现了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

鲍守坤除了在承德无偿献血,他的无偿献血足迹还相继留在了上海、广西、江西等地。他说“我一直都有个心愿,就是在全国的每一个省份和主要城市都献一次血,把这份志愿传遍全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务献血的行列中来。让仁爱‘健康’的血液循环起来。”

2001年承钢运输部实施机构改革,鲍守坤所在的行政科被取消,有两个人需要转到工人岗,在行政科干了七年多的鲍守坤,第一个向领导提出要到最艰苦的一线去,主动为企业分担压力。

走上新岗位后,他一门心思地钻研技术,虚心向师傅学习求教。在这里仅干了半年,他就因责任心强、技术精湛被抽调到列检岗位工作,负责机车车辆行走前的安全检验工作。

列检是个苦差事。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全是室外露天作业。蹲趴在轨道上细心检测车厢,不能有丝毫马虎。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鲍守坤苦练高超的检车技术,练就一身好本领,在公司组织的“万千百十”职工技术比武中曾荣获第一名。一本厚厚的《岗位操作标准》,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并能很好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鲍守坤多年来的感人事迹,在承钢、在承德引起很大反响,他的突出表现赢得社会赞誉,多次受到表彰:2005年被全国红十字总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007年被授予国家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2006年被承德市文明办评选为“感动承德十大人物”、“承德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被河北省文明委评选为“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2009年入选全国好人榜,2010年荣获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河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称号。王文忠大爱村官 时代标杆

他出身贫寒,却懂得无私奉献;他艰苦创业,更知道富而思源;他扶弱助残,把爱心洒向人间。他不畏艰险,五次抗震救灾,他就是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忠。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发生了里氏6.6级地震,王文忠在第一时间带领13名农民党员兄弟,不顾路途疲劳,连夜赶往重灾区岷县岷川镇永光村,参与被埋人员的生命大营救。一直到23日11点左右,最后一名被埋人员终于被找到,他和队员们才稍稍喘了一口气,又投入到救灾的行动中去。工作到第三天,他的脸上和头被晒得脱了皮,他没有把自己当回事,而是惦记着灾区群众的冷暖和安危,这一干又是八天。这支远方来的农民党员抗震救灾突击队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等栏目重点报道,被誉为“抗震救灾专业户”。

其实,提到王文忠抗震救灾,大家并不陌生,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彝良和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他都是在第一时间,带领农民党员抗震救灾突击队紧急赶往重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在四川汶川,白天他带领队员们帮助受灾群众搜寻搬运埋在废墟中的财产,晚上就和当地志愿者到安置点做心理辅导;在青海玉树,面对高原反应,随身带着氧气瓶,吃着救心丸坚持战斗了八天八夜,好几次晕倒在救灾现场,感动了藏族同胞,被誉为“氧气瓶队长”;在云南彝良,他们冒险打通生命救援通道,冒雨登山为苗族灾民搭帐篷,谱写了苗汉民族一家情;在四川芦山,他们冒着余震,一日辗转两乡四村,一路走一路问寒问暖,发放救灾物资,安抚灾区群众,“芍药”精神闪耀在芦山地震灾区。

五次抗震救灾,对专业的队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农村支部书记来说,有灾必上、有难必出的壮举,实在是难能可贵,让人可歌可赞。他在国家有难、人民受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更将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2012年9月13日,正在云南彝良毛坪镇抗震救灾的王文忠,得知有一位流浪儿童白天流浪街头、靠捡破烂为生,晚上就住在震后的废墟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王文忠心急如焚,他和两名队员们连续寻找了两天两夜,全力搜寻那个苦命的孩子,15日中午,当他在一处垃圾堆旁找到了那个穿着破烂不堪、名叫吴友全的孩子时,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他将这个苦命的孩子收养,带回了芍药村,让他上学、照顾他的生活,并给他起名叫“小幸福”。从此,“小幸福”在芍药村开始了他的幸福生活,一个流浪儿童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这些年,得到王文忠资助的人有很多,他长期资助6名面临辍学的孩子;他还领养了2名孤儿。2011年11月,在他做完手术出院后的第二天,就急匆匆地赶到贵州毕节对坡镇和青场镇,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过冬的棉衣。  

只要是遇到有困难的人,他都会伸手相帮,这些善行义举都源于王文忠苦难的身世。他是甘肃人,自幼家境贫寒,3岁时被送到芍药村跟着养父养母生活,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所以当他闯荡北京,事业有成的时候,他富而思源,忘不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也把爱心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7年9月21日,对芍药村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王文忠回来当村支书了,六百多口人的生活和命运得到了改变。七年时间里,过去的一个上访村、贫困村、落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年来,他长期带病(从2000年起就需每天服用两次中药、三次西药)与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捐资700万修路打井,建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中心和互助幸福院,解决了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问题;他独创“8+2”合作社模式,致富路上一个不掉队,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500元,增长了数倍;他多次跑办,引进大公司搞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农民摇身变股东,环境好了、产业有了、腰包鼓了,村民们又住上了二层小洋楼。王文忠作为一名创业有成的共产党员,回村带领群众致富发展,树立了新时期党员村官的标杆,他的善行义举必将影响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建设家乡、奉献社会的热潮中!高淑珍残疾孩子的“妈妈”

高淑珍,女,1957年7月出生,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村民,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1999年4月开始,在自己家中免费收教残疾孩子,十五载默默坚守,用她的善行义举和无私大爱,汇聚成爱的洪流,影响、温暖着整个社会。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辗转全国各地数家大医院,孩子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病痛让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为了让儿子有个伴儿,让儿子不再自卑、孤寂,高淑珍把附近村里患侏儒症的赵洪刚、脑瘫的张杰等4个残疾孩子领回了家,并说服了刚初中毕业的女儿教这几个孩子读书识字。

那是1999年的4月,4张小课桌,1块小黑板,5个残疾孩子,课本是借来的旧书,“老师”就是她的闺女——王国光。“炕头小课堂”终于开课了!看着笑容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冒出来,高淑珍别提有多高兴了。随着媒体的报道,送高淑珍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多了接送起来不方便,高淑珍索性就让孩子们住到家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炕头小课堂最多时达到39个孩子,都管高淑珍叫“妈”。这些曾经因为残疾而受过别人歧视和嘲笑的孩子,把高淑珍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高淑珍也把这帮残疾孩子当亲生的,愿意为他们做一切事。

高淑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这些孩子,她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脱过衣服。睡觉前,要给孩子们一个一个接尿,再搂着最小的孩子,哄着睡觉。大约每两小时就要起来一次,叫醒爱尿炕的孩子起来解手……刘双和她的儿子一样得的类风湿,刘双刚到她家的时候,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十分可怜。高淑珍就每天给她擦洗,接屎接尿。刘双疼起来的时候,高淑珍就整晚整晚地抱着她。

高淑珍的家里有十几亩稻田,孩子们的粮食问题可以解决,但孩子们生活中的开销不少,为了这帮孩子,她就做起了小买卖。她每天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好饭,然后就带着两个馒头去赶集卖货;没有集的时候就走街串巷卖,有时被人从家里轰出来,心里难受就蹲到柴火垛那儿哭一会儿,哭完擦擦泪接着卖。赶集回来,要是车子坏了,她就只能推着走,又饿又渴又累,整个身子就像散架一样。就这样,她坚持了整整十五年。

在高淑珍的感召下,她女儿的同学戚建英、乐亭县的严文杰、后来成为他女婿的邯郸青年王利忠、滦县的吴立军、衡水的魏小尧、秦皇岛的任丽华等志愿者先后走进高淑珍的家中,当起了爱心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演绎了一曲志愿接力、奉献爱心的动人篇章。周汝珍孤寡老人的贴心人

1944年9月出生的周汝珍,现任沧州市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自1958年参加工作后,她担任过妇女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计生专干、敬老院院长等职务。多年来,周汝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报酬,不失共产党员的本色。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

周汝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身上。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她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为更好地为老人服务,把老人照顾好、伺候好、服务好,她认真学习医药治疗、卫生保健、饮食娱乐、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自费购买了大量的图书和光盘。院里的老人生病的多,不能自理的多。为了让这些老人身体健康,尽早恢复,她又抽出时间自费学习按摩理疗、按摩加上照顾老人们,一天下来,周汝珍累得手脚麻木、腰间酸痛。76岁的刘汉祥老人得了脑栓塞,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又能下地活动了。老人逢人便说:“是汝珍给了我这条命啊!”

周汝珍照顾的一百多位老人中,80%以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残疾、疾病。周汝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抓屎擦尿是常有的事。起初,她的五脏六腑在肚子里翻个,严重时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一开始,她也退缩过,但她一想到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就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一干就是二十四年。

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每当有老人过生日,她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76岁的老人张连起患前列腺炎多年,严重时小便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面买一些治疗的药物,同时打消一切顾虑,亲自为老人下尿管,直到排出尿为止。有的老人临终之际,她总是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给老人擦洗打扮干净,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出殡的时候又是她给老人烧纸、扔“纸钱”。作为共产党员她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

在敬老院工作二十多年来,周汝珍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敬老事业上,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二十多年来,她胜似亲人般地先后精心照料、赡养了124位老荣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为93位老人养老送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关心弱势群体、敬老爱老化作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为全县的敬老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色。

周汝珍的事迹在人民网、中国文明网、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沧州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她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荣登中国文明网主办的“中国好人榜”,荣获“沧州好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2014年,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联合组织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周汝珍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小芬爱心妈妈

王小芬,女,1950年9月出生,衡水市安平县城关镇兴贤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近三十年来,她先后收容抚养了30名弃婴。现在,最大的一个孩子已经出嫁,除了患先天性疾病医治无效而夭折的,家里还有13名残疾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几个月。王小芬用伟大的母爱,呵护着一个个残缺的生命。

王小芬收养第一个残疾弃婴是1984年冬天。那是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丈夫崔俊起发现路边有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赶忙将这个婴儿抱回家,小芬给这个孩子取名叫“金凤”。金凤浑身冻得发紫,右手向里勾着,拇指紧紧地贴在手腕内侧,看上去像个畸形儿。王小芬给孩子盖好被子,又急忙敲开村里小卖部的门,买来奶粉、奶瓶,一口一口地喂她。

如今的金凤与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当了妈妈。金凤一直没出去打工,天天往娘家跑,帮忙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现在已经很习惯了。金凤经常说:“我妈都这样过了二十多年了,我肯定做不到我妈那样。但是,她要真干不动了,我就得接着。因为我也是和他们一样,都是被我妈一手养大的弃婴。”

1994年,王小芬在街上捡回一个脊椎裂弃婴——石头。石头聪明懂事,走不了路,没上过学,但自己看着电视就认了字。王小芬便给他买了台电脑,让他从电脑上多看看外边的世界。十八年后石头“走了”,照片一直放在炕上。晚上想石头了,她就会拿起来看看。“石头能活到18岁,医生说都是个奇迹,那是我妈一点一点伺候大的呀,她能不想?”金凤说。

三十年来,王小芬抚养过的30多个弃婴中,有的因先天性疾病夭折,其他的也都是病魔缠身:唇裂、脑瘫、软骨病或其他肢体残疾。尽管这样,王小芬仍为每个孩子起了好听的名字,并且都姓崔。“之所以让他们都姓崔,并不是要让他们长大了报答我们,而是要让这个家更像一个家,让他们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幸福地活着。”

多年来,王小芬几乎没怎么走出过家门。不管春夏秋冬,她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擦屎端尿;晚上就和衣与孩子们睡在一起,以方便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王小芬总说:“虽然苦点累点,但看着他们能快乐地活着,我这心里就舒坦。”

2007年,王小芬被全国妇联授予“爱心妈妈”称号,当选为“卓达杯2006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并荣膺衡水市“十大道德楷模”荣誉称号;2008年,她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农户”称号;2012年,被评为“善行河北道德模范”。张珊珊90后 两次捐髓救人

张珊珊是河北移动石家庄分公司的一名90后员工,她平凡质朴,但或许正是这份质朴,让她成为了公司所有员工心目中的精神榜样。她在用自己的“小宇宙”为公司增添着正能量,也为社会增添着浓浓温情和感动。在河北移动这个大家庭里,张珊珊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激励了很多人。

张珊珊在2012年做出了一个勇敢的人生决定:捐献骨髓——为了拯救一个远在浙江、素未谋面、身患白血病的12岁小女孩。可能当时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样的决定,勇敢但并不鲁莽。

在2009年的一次献血活动中,张珊珊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时光飞逝,2012年3月份,她接到了石家庄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年仅12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她没有丝毫犹豫,只说了两个字“捐吧!”

朋友们都说,捐献干细胞完全是无偿的,甚至连受捐者的名字都不知道,很不值得。她说:“许多白血病患者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等不到成功的配型,跟我配型成功的这位患者真的很幸运。一般情况下,患者都是急需骨髓的,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没有时间去考虑,我能做的只有尽快帮助她,让她得到重生。即便是对身体有影响,这些影响跟挽救一个生命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2012年5月29日那天,张珊珊的血液从一侧手臂流出,经过干细胞分离机的运转,慢慢将干细胞聚集起来。她全身的血液就这样一次一次地体外循环,直到收集到足够的干细胞为止。由于珊珊的身体瘦弱,原本3个小时的手术用了6个多小时才完成。医生说,此次捐献一共收集了203克造血干细胞,仪器显示共循环了两万多毫升的血液,相当于五六个成年人的血液总和!  

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张珊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批示,要求各部门大力宣传张珊珊的事迹并和她亲切地握手交谈,鼓励她说:“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今后要继续努力,多做善事啊!”

2012年6月29日,张珊珊在参加省委宣传部与河北移动主办的“善行河北”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启幕仪式上做了发言,河北移动李连贵总经理听了发言后非常感动,当场邀请张珊珊到移动公司工作,这一举动受到了在场嘉宾及各级媒体的强烈好评。

张珊珊成为石家庄移动的员工之后,带着这份感恩的心,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特别认真负责,经常向身边的同事和领导请教,遇到问题及时和大家沟通交流,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地学习。大家都觉得很惊讶,一个“90后”能够这样认真负责,令人赞叹。

2013年5月,张珊珊再次接到消息,得知之前被自己救助的那名白血病患者病情出现反复,需要进行二次捐献来挽救生命。张珊珊依然坚定地在2013年6月17日她23岁生日当天签下了“捐献同意书”,给那名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礼物”。此次捐献也得到了移动公司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并特地安排专人就张珊珊二次捐献做出了部署。

6月18日,迎来了张珊珊进行二次捐献的日子,相比上次,张珊珊更加淡定和从容。但是由于身体虚弱,捐献前出现意外状况,血压测量结果,高压只有65,过低的血压导致捐献停止。医生出于对珊珊身体情况的考虑,要求终止进程,珊珊坚持要求完成捐献,她说那个孩子在等着她,绝对不能停止捐献。听到这里,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最终,在张珊珊的坚持下,完成了捐献。

善行发于本能,美丽源于善行。大美来源于大爱,大爱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和接力。善良的90后张珊珊,其实也是公益达人。张珊珊经常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给盲人学校孩子们献爱心,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参与义卖给地震灾区捐款,给各处贫困地区送去救济物资……这所有的一切都见证了一个女孩的成长。张珊珊拥有这样无私、博爱的心,每个了解她事迹的人都由衷地发出赞叹,相信她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张珊珊2012年5月被河北省文明办评为“河北雷锋”;2012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2012年6月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度河北省高校优秀毕业生”;2012年7月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河北省道德模范”;2012年12月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河北省优秀志愿者”;2013年1月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2012年度河北十大新闻人物”;2013年1月被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评为“2012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2013年3月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学习雷锋善行河北先进人物”;2013年3月被河北省文明办评为“2012年度河北雷锋”;2013年6月被河北省红十字会评为河北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刁昌盛百姓雷锋 走到哪好事做到哪

心中有爱,人生如歌。刁昌盛作为基层普通的电力员工,不仅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还积极投身“善行河北”道德实践,做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十余年来热情不减,施工建设走到哪儿,他就把好事做到哪儿。

1999年,刚从部队转业到河北省送变电公司的刁昌盛,在保定清苑县输电线路项目部施工时,无意间救助了孤寡老人吴四喜,当老人眼含热泪,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时,他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自己眼里的一件小事儿,对于急需帮助的人来说就是天一样的大事儿”。从那时起,刁昌盛下定决心,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为百姓服务的“螺丝钉”,做一辈子的好人。

2008年9月,在保定唐县施工驻地,刁昌盛了解到附近几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没钱付学费,面临着失学的危险。在他积极倡导和组织下,送变电公司开展了“情系希望工程,奉献一份爱心”活动,短短几日,就为八名贫困孩子捐款数千元,捐赠图书2000多册和部分文体用品。

2009年7月,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袭击邢台,在南和县500千伏辛彭受损线路抢修时,刁昌盛带领突击队员们利用抢修间隙,连续五天义务为附近断水断电的薛庄村民送水,解了当地村民的燃眉之急。

2011年中秋节,刁昌盛带领着公司青年志愿服务队10余人,冒雨看望了隆尧县施工驻地前良村的贫苦残疾老人,为老人们送去生活必需品,还陪着他们度过了一个热闹的中秋节。

在刁昌盛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省送变电公司的青年人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助人为乐,传递爱心。2010年,河北科技大学毕业生陈雨罹患尿毒症,因家境贫困,无力医治,生命岌岌可危。刁昌盛和志愿者们多方为陈雨募集捐款,三次到陈雨家中慰问,还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取得联系,邀请专家为陈雨会诊,制定医治方案。经过几次透析治疗,身体明显好转的陈雨,在与死神的斗争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2012年至今,刁昌盛和青年志愿者们响应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道德建设号召,积极投身“善行河北”道德实践。随时、随手、随处做好事已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在“学雷锋纪念日”中,在社区、敬老院志愿服务中,在无偿献血活动中,在特教学校的孩子们中,刁昌盛带领着青年志愿者留下了一串串爱的足迹。“生命不息、善行不止”,继续激励着刁昌盛和像他一样的电网员工,他们要用“微努力”传递“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刁昌盛先后荣获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者标兵、河北百名百姓雷锋以及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十佳文明员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道德模范。他带领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多次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周青强金奖献血志愿者

周青强是石家庄市赵县沙河店人,1982年出生,是“河北省献血大队”的一名志愿者,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自2002年献血至今,他的献血量(含捐献血小板折算)已达到30000毫升,拿到了国家卫生部和红十字会联合颁发的献血志愿者金奖。2009年6月,周青强在一次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2年12月15日,周青强接到赵县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吻合,他当即便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了不让家人担心,2013年2月18日,大年初九,周青强瞒着家人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进行骨髓捐献。“配型成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现在我有这个机会,就一定会去捐髓救人。”周青强说,能够挽救一个生命,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2月25日上午,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科,周青强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18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顺利采集。当日下午,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飞机运抵苏州某医院。但由于患者需求量比较大,2月26日上午,他又进行了第二次采集,这次又顺利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液196毫升。

由于捐髓的事瞒着家里人,在住院的10天时间里,周青强没有家人陪同,陪在他病床前的是他的志愿者朋友。网名为“音宝大师”和“杨伟”的两个年轻人,这几天一直守在周青强的身边。周青强说,他们都是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是在一次公益活动的时候认识的。“在公益活动中,我结识了很多志愿者朋友。有这些朋友陪着我,我觉得自己不孤单,很快乐。”

周青强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妻子是个普通的农民,带着4岁的儿子在家务农,由于身体不好,也不能干重活儿。几年来,周青强一直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辛苦打工,靠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72岁的老母亲,在周青强捐髓时正在乡卫生院住院输液,她还不知道周青强捐髓的事儿。“回到家,妻子看到我身体和原来一样,也不担心了。只是老母亲住院期间,我没能在她身边照顾。”记者在电话中,听得出周青强对老母亲的那份愧疚之情。

因为捐髓,周青强没能赶上到年前所在的北京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失去了这份工作。对此,周青强并不后悔,他说:“如果下次再有机会,我还会这样做!”

周青强是2013年以来全省第四位成功捐髓志愿者,2013年荣获省级道德模范,2013年荣获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苏宣敏“红衣大姐” 为乞丐买衣服

62岁的苏宣敏是石家庄市压缩机厂退休工人,现居住在青园街棉二小区。本本分分的苏大姐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网络红人,这要从2012年的秋天说起。

秋风横扫寒意浓,在连日持续大风降温的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一位身

着红色毛衣的大姐因为给赤裸上身、瑟瑟发抖的乞丐买秋衣秋裤御寒而走红网络。这位大姐的善行引发众人的关注和称赞,大家称她为“最美红衣大姐”,这个人就是苏宣敏。她表示:“自己都60岁了,算不上最美,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

因连日降温,石家庄压缩机厂的退休工人苏宣敏在10月14日穿上了她珍爱的红毛衣。上午9点多,苏大姐到石家庄青园街与谈南路的菜市场给母亲买水果,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光着膀子趴在一个带轮子的小平板上,脸上和膀子都有血迹。心想:我穿上毛衣都冷,何况大兄弟是光着膀子,心里挺难受,担心他冻感冒。于是,她在市场上花了68元买了一套最贵的秋衣秋裤给乞丐穿上。

苏宣敏每月退休金1400元,与母亲、大弟妹居住在一套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仅六十多平方米的老旧楼房里。当时摊上有三十多元的、五十多元的、六十多元的秋衣秋裤。苏大姐想,钱越贵肯定越暖和,虽然她每月退休金不多,但她还是为受冻的乞丐买了六十多元的保暖秋衣秋裤。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红衣大姐”拿出秋衣,蹲下来想为乞丐穿上,但乞丐坚持自己穿。乞丐用右胳膊肘撑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