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形象地图:中国网民眼中的多元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9:26:47

点击下载

作者:刘鹏飞,张力,杨卫娜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形象地图:中国网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世界形象地图:中国网民眼中的多元世界试读:

前言

近年中国影响力逐步提升,在互联网上的国际舆论热点频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标与使命提上日程。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树立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已成为新的名片。国际舆论格局变化,受众互动能力提高,媒体议程设置弱化,移动端多元解读出现。资本、技术、产业和受众对国际媒介融合趋势作用凸显。未来需要加强新媒体国际传播力和效果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境外媒体适销对路的内容,学习国际经验,培养一流人才。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系统阐述了中国的网络主权观,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就全球互联网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获得广泛肯定。我国信息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巨大发展,正不断改变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和格局。

2016年以来,国际风云变幻,地区热点频发,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热点频出,国际涉华和国家涉外两类热点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出新的考验。从“一带一路”、杭州G20峰会、南海仲裁、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里约奥运会等热点可以看出,我国在塑造国际形象方面正从以往的“他塑”转为“自塑”。未来,应通过创新国际传播理念、方式和机制,提升互联网传播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从一定意义来讲,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机构或个体来说,互联网和媒体都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你我。目前,国内传统国际传播和网络新媒体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大量成果。但基于中国网络舆论的国别形象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还不多。互联网改变着全球治理能力、治理秩序和治理体系。中国需要“走出去”,需要探索新的治理范式。互联网信息和舆论传播相互激荡,瞬息万变,能否及时准确把握舆论脉搏和关键数据,成为在信息时代有效治理的先决条件。《基于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国别形象系列报告》是我们2015年起推出的系列报告和研究课题,目前已经先后推出过意大利、法国、新加坡、越南、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网络形象研究报告,就是希望通过互联网看世界,通过互联网看自己。加深理解,重在实现民意相通,相信这些探索有助于认知、交流与合作。

其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网民在对其他国家的认知中,往往喜欢贴上标签,或者以偏概全,通过一两点的感知便得出关于一个国家的看法。这是一种客观现象,作为一般受众,如果不是刻意去认识一个国家,能接收到的信息渠道非常有限,新闻、热点话题以及受众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这也是“偏见”的由来。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和传播,树立更为客观真实的传播态度,通过网络舆论来拉近中外关系,实现更为准确、有益的传播效果。

因此,“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国别研究”均是非常关键的领域。我们呼吁更多重要人士和研究者,可以加强对互联网国际舆论的国别研究,以便从媒体与网民的观点中,提炼出中国网络舆论对其他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网友对中国的相互看法。本书也用了大量篇幅,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我们对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主要国家的国别形象的研究成果。

中国日报网上有一篇署名Christian Jarrett的文章问,一个国家真的存在截然不同于他国的个性吗?文中也提到:“不管是英国人的内敛,美国人的自负,还是日本人的勤勉,从这些漫画式的夸张描述中均不难看出,我们很容易对某个国家形成某种刻板印象。”

记得多年前,保加利亚摄影师和平面艺术家扬科·特斯维科夫(Yanko Tsvetkov)从各个国家不同的角度去描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偏见地图》的图册,在扬科描绘的各国眼中的世界里,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个大超市,战斗中的俄国都是野蛮人……西欧南欧是幸福的,而北欧是抑郁的;如果拍《舌尖上的欧洲》两集就完了,一集关于西红柿,一集关于土豆,让人很是脑洞大开。“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看待网上的国别形象标签,甚至“奇葩”印象?作为一名中国人、中国互联网用户,“我为什么还需要了解中国网络舆论对世界的印象?是不是我的认知和其他人不同?这种不同具有什么特点?”在一系列带有“认识”的词汇中,“偏见”的确略带负面,但却能很好地勾起读者的兴趣。偏见的形成有一定语境和缘由,而偏见的化解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究。但“偏见”给读者的印象也非常鲜明—这不是一本描述国家实际情况的书籍,而是一本提炼跨越国界的多元舆论观点的书。对我们的作者而言,“偏见”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尺度,倒不如用更为规范的“形象”一词来命题更加中规中矩。

此外,“国别形象”可以为我们此次研究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选择范围。北美介绍美国,欧洲介绍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横跨欧亚介绍俄罗斯,大洋洲介绍澳大利亚,亚洲介绍日本、新加坡和越南等等。这些都是有趣的尝试。这种研究角度不同以往。万事开头难,我们要努力做好起步,以探索和推动更多有益“民心相通”的研究。刘鹏飞2017年5月29日凌晨于北京第一章中国网民眼中的世界一、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形成

近年来,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国内国外两大舆论场的连接互通性不断增强。全球治理变革,国际秩序和规则深刻调整,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世界经济弱复苏势头仍在延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处于上升期和转型阶段的中国受到全球瞩目。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这对国际舆论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媒体、企业、驻外机构和数亿网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群体和推动者,国际新闻中的中国身影以及中国新闻的国际反馈则是国际舆论场的重要热点。

全球网络技术和信息流通,进一步改变了国际舆论格局。微博、微信、客户端、微视频等移动新媒介加速发展。专家、学者、各界人士乃至草根评论员等加入对信息的传播和解读,促进了国内外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议程设置、升级和转移的现象。国内外话题促使我国网上国际舆论场的成形与茁壮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今天,国内、国外舆论相互渗透的现象愈发明显。新媒体不仅扩展了国际舆论信息流通的带宽,也在不断开拓新的传播路径。“向世界传播中国”、“向中国报道世界”已经不仅是通讯社以及传统媒体承担的任务,新媒体在扩展国际舆论信息流通的同时,也肩负起了“传播中国、报道世界”的责任。回顾近年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发展,国内网民在关注国际新闻的同时,不仅更加关注世界如何看待中国,同时也更加关注国际社会的变化即将给中国带来的诸多影响。(一)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

2016年以来,以移动化、社交化、视听化为特征的移动传播对信息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介融合将进入以国际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阶段。据CNNIC在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占比达到80.7%,较2015年增长9.2个百分点,使用台式电脑的网民下降16.5个百分点。除了中国之外,美日欧、印度、俄罗斯等地区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国际热点传播的主要载体。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闹剧,判菲律宾“胜诉”。截至13日9时,相关微博帖文达120余万篇,微信公众号文章78万余篇;由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中国一点都不能少#阅读量达26亿次,发表评论448万条。

2016年9月4—5日,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峰会召开期间,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丰富的报道打破了以往高层会议的神秘感,并且充分利用“三微一端”进行联合报道,G20文艺晚会更是在多个平台直播,引导网络舆论良性互动。

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推特治国”不仅在境外舆论场反响巨大,我国互联网舆论场对此关注度也较高。2015年习近平访美前夕,开通了Facebook专题@ Xi' s US Visit,10天内粉丝量就突破了100万。2016年习近平访问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家时,又专门开设账号Xi' s visit@xivisit,使用英文推送信息,并配有图片、视频,为我国领导人外交活动开启了新的传播方式。

除了我国领导人在境外社交媒体开设账号,许多国外领导人也在我国社交网站开设自媒体账号,重视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声,向华人展示其个人魅力。加拿大总理杜鲁多早在2013年2月就开通了新浪微博@杜鲁多_Justin Trudeau。访问我国期间,在微信、微博上对访华过程进行直播,更是推送了一篇微信文章《北京,谢谢你》,并公布了自己抱着女儿会见李克强总理的照片。截至2017年2月22日,@杜鲁多_Justin Trudeau已发布微博1539条,拥有106511个粉丝,微博持续保持更新状态。除了加拿大总理,欧盟理事会原主席范龙佩、英国前首相卡梅伦、IMF总裁拉加德、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印度@莫迪总理、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等均开通了微博,与中国民众和网友深入互动交流。(二)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首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状况备受舆论关注。尽管主流舆论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互联网+”、“创客”、“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创新的“集结号”,股市、房地产与人民币也成为重要的话题。

其次,国家社会治理同样也是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的内容。据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统计,在外媒关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报道中,近八成内容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面对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充满不确定因素,外媒同样关心我国如何调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如何应对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最后,外交积极参与和国际地位上升提高了中国话题的关注度。首先,在经济转型发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国际合作反恐等对全球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方面,外界对中国的作用和表现有所期待。我国外交更加积极进取,展现出更多的塑造意识、参与意识和全球治理意识,这在我国领导人近年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中得到鲜活体现。(三)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增强

国际局势的变化客观上促使了国际舆论对中国外交态度、行为乃至策略的讨论。

首先,近年国际形势变化巨大,多国参与制订国际经贸新规则全面展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成立。美国推出TPP(跨太平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与TI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建设,特朗普上任后又宣布退出。

其次,极端主义思潮影响上升,恐怖主义对和平生活的威胁增大。欧洲难民危机、“伊斯兰国”问题、叙利亚危机、俄罗斯客机被击落、巴黎恐怖袭击、美国南加州发生枪击案等暴露了深层次矛盾。

最后,中东失序、朝核问题、南海问题等折射了大国关系调整,战后世界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日本等影响力相对下降,欧盟面临着难民、债务危机、内部关系等困难,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保持发展,世界向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在国际舆论场,西方仍然占据着话语主导权,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在逐步提升。(四)“一带一路”国际媒体合作

2016年7月,“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并特别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搭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之间人民内心的桥梁,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回顾2016年,媒体之间的合作趋于常态,2016“一带一路”国际媒体合作论坛、亚欧互联互通媒体对话会、首届“南方丝绸之路发展论坛”等都为进一步务实合作搭建了平台框架。过去,媒体一直致力于“走出去”,向世界报道中国,而在2016年,国际互联网舆论场迈向了新篇章,更多的外国媒体开始走进中国,报道中国。

2016年全年举办了11次国际高峰论坛,其中全球性媒体合作论坛举办了6次。2016年7月,人民网、南非时代传媒集团、韩国中央日报、巴西红网、俄罗斯自有媒体网站等全球16家媒体集团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新媒体联盟;8月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报业联盟成立,9月中哈四方媒体签署了国际协作体合作协议,媒体间的合作形式开始走向多层次、多形态。(五)国际秩序影响国际舆论

国际秩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的走向。2016年,各国政坛动荡,美国大选特朗普与希拉里新闻不断,选情似“过山车”,韩国总统朴槿惠陷入“亲信干政”危机,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政党、政要或政府轮替,也都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英国脱欧、日美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美韩部署“萨德”遭遇中韩民众抗议、朝鲜核试验、特朗普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也反映出国际秩序的多重挑战和变数。

2016年,从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东地区三国,到与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共同商讨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从上海合作组织首脑第十五次会议,到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再到中国举办杭州G20峰会,均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杭州G20峰会曾发布《杭州行动计划》,提出需强化短期经济增长和稳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期实际与潜在增长。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

2016年,全球各地爆发的恐怖主义袭击、军事冲突以及难民问题都暴露了深层次的问题。法国尼斯恐袭案、布鲁塞尔爆炸袭击、奥兰多枪击案、伊斯坦布尔机场袭击、大马士革连环爆炸、伊斯兰国屠杀300平民、德国跨年夜性侵案件、法国拆除加莱难民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遇袭等,都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切。二、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结构特征(一)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热点

梳理2015年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热点发现,舆论场内讨论的新闻话题包括:由我国主导发生的国际事件或者国际话题,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涉及中国或者广大华人群体的新闻热点(见表1)。在本书中,我们将前者称之为“国家涉外事件/话题”,后者称之为“国际涉华事件/话题”。表1:2015年度互联网国际舆论热点事件排行图1:国际关注的国内涉外热点与国际涉华热点占比

从抽样统计来看,国际涉华热点占比高于我国国家涉外新闻(见图1)。在国际涉华新闻方面,主题丰富多元,包括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热点(美联储加息、IMF批准中国加入SDR)、时政社会热点(美国大选走势、叙利亚危机)、国际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相比之下,国际关注的国内涉外热点主题主要以领导人出访以及由我国主办或参与的国际性活动为主(见表2)。表2:2015年度国内涉外热点事件

国际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上的国际传播在很多领域都有所表现:(1)外事活动,社交媒体互动传播效果良好。比如,习近平主席访美、奥巴马访华、“庄园会晤”、“瀛台夜话”、“facebook主页”等在网上受到关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与英国首相卡梅伦酒吧小聚。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称:“60多岁推销员深夜英国酒吧和客户‘拼’酒”, “我们年轻人不努力说得过去吗?”李克强总理发起“高铁外交”,也和“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在民间受到关注。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统计,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屡次占据微博话题榜首,微博话题#跟着习大大去美国#阅读量高达5.3亿次,#习近平出访英国#阅读量超1.8亿次。(2)内容为主、渠道为王,形成立体传播。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人民时评《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第一时间在《人民日报》落地,《法制日报》等12家纸媒转载。人民网阅读量58万,370多家资讯类网站转载,国内各大客户端有几十万关注量。同时,海外社交媒体四个小时就有27万的关注量,《华尔街日报》网站等全文转发,改写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以第三方视角转述“没有理由在天津港爆炸中搞庇护”态度。纽约的律师、CNN的主持人等国外人士纷纷转载,及时有力地传递了中央“一查到底绝不手软”的决心。(3)有担当、有底气,共建大国形象。2015年3月底4月初,“也门撤侨行动”引起海内外大量关注。“@人民日报”从“中国价值”着眼,将“讲信义、重情义、救危难、树道义”的撤侨行动提升到价值观层面。“@中国日报”极具国际视野,将各国对中国撤侨行动的评价在微博中传播。有网民称看到乘坐护卫舰的中国公民吃八菜一汤喝啤酒,水兵们吃罐头咸菜,“@新华网”制图出面辟谣,被“@人民网”等转发。相比之下,“@军报记者”以专业负责的态度,用三个关键数据解读海军第二批撤侨行动。同时来自网民的关注也推高了也门撤侨的舆论热度,将有担当、有底气的大国形象传播出去。(4)宏大叙事兼顾个体,凝聚共识传递“好声音”。“9·3”阅兵集聚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主流媒体的目光,成为公众了解新闻时事的重要信源。阅兵结束后,“盘点阅兵之最”、“阅兵十大瞬间”等主流媒体总结以及盘点类帖文受到热捧,同时,一些“揭秘”军人训练艰辛的“两微一端”帖文增多,“老兵接受检阅”成为亮点。“这盛世如你所愿”,“@周顾北的周”所发一条带有周恩来总理老照片的微博,被转发超过百万次。新媒体“9·3”阅兵纪念活动的前期推介、同步传播、后期解读,实现了有效的信息全覆盖。

梳理2016—2017年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热点发现,“一带一路”建设、杭州G20峰会、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中巴经济走廊等都属于国家涉外事件,南海仲裁案、美国大选、世界经济论坛、美国退出TPP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或波及中国(见下页表3)。(二)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特征

经过对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中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期间的105件热点事件以及话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时间分布

2015年国际舆情地图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热度在中低位水平保持震荡,但在“美联储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欧洲难民潮”、“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等重要议题以及我国领导人出访方面,2015年第4季度国际舆论场热度到达峰值(见图2)。表3:2016—2017年互联网国际舆论热点事件排行(注:统计起止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6日)图2: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时间分布(单位:件)图3:2016—2017年国际舆情热点时间分布(单位:件)

2016—2017年国际舆情地图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热度处于中位水平,但随着“三星Note7电池爆炸”、“韩国‘亲信干政’”、“萨德问题”、“美国大选”等重大国际议题出现,2016年第四季度国际舆论场热度达到全年顶峰。2017年年初,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热度出现猛增趋势,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受到高度关注,农历新年期间“日本APA酒店摆放右翼书籍”事件引发了舆论热潮,“元宵节特朗普致信习近平”、“中国研修生在日本受欺压”、“金正男遇刺”等重大事件引爆了2017年开年舆论高峰(见图2)。2.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身处亚洲,周边区域都出现了丰富的热点话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人文交流等。此外,难民问题、恐怖袭击、希腊危机等较为负面的话题使欧洲在我国国际舆论场的热度排至次席。国际性话题占比也接近15%,仅次于亚洲大陆,而且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2016—2017“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将加入SDR等与中国高度相关的话题成为持续性热点(见图4)。图4: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地区占比

从国际舆论话题的地区分布来看,亚洲周边局势以及大国关系对我国互联网上的国际舆论热点的影响很大亚洲地区除了社会运动、难民问题以及医疗卫生事件,其他事件类型均有涉及。其中,政治选举、恐怖主义、突发事故等类型出现增长。韩国“亲信干政”事件中民众烛火示威集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连环爆炸事件、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遭袭击事件、台湾地区公交起火事故、日本APA事件等成为持续性话题。

北美洲地区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当选后签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欧洲地区英国脱欧、法国尼斯袭击事件以及土耳其军事政变引发的一系列冲突都成了持续性热点(见图5)。图5:2016—2017年国际舆情热点地区占比3.类型分布

对2015—2016年国际舆论场的热点事件与话题归类统计发现,国家领导人动态、国际关系、突发事故、全球经济以及恐怖主义属于热门领域。高层领导人动态、多边关系与全球经济往往具备较强的关联性。此外,旅游方面的热门事件并不少,中国人在海外旅游也容易形成新闻话题,国内外都出现了涉及不同国籍人群形象“偏见地图”等流行传播话题和现象,体现出国际网络舆论对各国国民海外形象的关注(见图6)。图6: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领域分布

在对2016—2017年国际舆论场的热点事件与话题归类统计后发现,受“大选年”影响,国际关系、政治选举、恐怖主义、全球经济、社会运动等都属于舆论热门领域。2016年同时也是“奥运年”,里约奥运会、里约残奥会相继形成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此外,受“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多边关系、高层动态也引起舆论的关注(见图7)。图7:2016—2017年国际舆情热点领域分布

在对2016—2017年抽样数据分析后,国际涉华热点占比要高于我国涉外新闻(见图8)。在国际涉华热点方面,新闻类型丰富,全球经济方面诸如美国退出TPP,时事政治方面诸如美国大选,国际性问题诸如难民危机、互联网安全、奥运会以及恐怖主义等。国家涉外方面,主要以我国主办的各种国际型论坛以及高层领导的出访活动等为主。图8:2016—2017年中国涉外热点与国际涉华热点占比三、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发展特点(一)国际舆论受众特点1.受众需求更为多元化

国内网民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较大。但近年来,伴随信息传播渠道的丰富以及受众自主性的增长,国际新闻需求有所上升。以2016年2月在香港发生的旺角事件为例,百度指数显示,在事件发生后,代表新闻热度的“媒体指数”呈逐步上升然后持续、再回落的态势。但是在网民搜索指数方面,事件发生之初便出现急速攀升然后回落的趋势。再如,2015年12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在国内网络舆论中引起巨大反响,网民搜索量迅速升温后回落。但相关媒体报道相对稳定,半个月内经济话题热度仍维持在一定水平。2.受众互动能力有所提高

伴随双边关系的多元化,我国网民对国际新闻已不仅仅停留在关注的层面。国际事件对双方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影响,成为受众对国际新闻关注的动机,也促使我国网民在关注国际新闻时互动性的增强。以2015年4月发生于尼泊尔的8.1级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200多华人等待救援”与“中国组织华人撤离”成为国内网民与媒体的主要关注点。此外,通过分析发现,“尼泊尔旅游”、“尼泊尔地震还能去吗”、“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成为主要搜索需求之一。数据背后,一方面是网民对尼泊尔存在巨大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地震相关事件、背景知识需求也促使网民主动搜索(见图9)。图9:尼泊尔8.1级地震需求图谱3.爱国主义情绪更加高涨

2016年,在微博平台中,“小粉红”的新生力量在“帝吧”出征FB(Facebook)、赵薇电影《没有别的爱》争议、“南海仲裁”、“日本APA酒店事件”等涉及爱国热点中均体现出了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帝吧”出征Facebook,一切活动没有官方参与,全凭90后、00后自行制定规则,规模之庞大、组织性纪律性之高、对战礼仪之严谨、攻击手段之奇葩,后续引来媒体点赞,颠覆了以往人们对90后、00后的印象。农历春节期间,日本APA酒店爆出歪曲历史的图书事件,刷爆了微博、微信。事件从微博上由一位美国游客发布的视频开始,酒店内摆放许多充满各种右翼言语的书籍,并且否认韩国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并称这些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了投下原子弹而编造出来的东西”。但由于书籍内容多是日文和英文,很多游客没有注意到,也没有人对此提出任何疑问。

对此,微博话题#日本APA酒店否认南京大屠杀#阅读量达1576.9万次。#日本APA酒店有极右翼背景#阅读量达9126万次,评论量达4.7万次。#抵制日本APA酒店#阅读量也高达1395.8万次,评论量达1.2万次。相关话题#日本华人抵制APA酒店#阅读量达8733.4万次,评论量达5.4万次。

在日本华人抵制APA酒店游行活动中,参加抗议的中国女生@妖污王彤彤彤就游行遭到日本右翼干扰一事发表微博,感谢日本警察以及一些友好日本人士的参与和帮助。但此条微博却遭到一批“精神日本人”账号的组团攻击,不过有网友迅速反应过来,声援博主并积极举报攻击博主的人。在匿名化的网络虚拟环境下,情绪化评论只能占一时的风头,大多数网民还是保持理性的态度表达爱国情怀。4.信息同温层下观点分化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带来的信息爆炸,从接触信息的渠道、方式、内容、数量等方面看,都越来越丰富。但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过滤以及一些社交媒体的数据算法,网民只能看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以及想看到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回音室效应”。互联网兴趣网站、圈层化发展的群组等,都可能加剧国际舆论场的这种态势。

2016年10月18日,微博的市值首次超越Twitter,可以说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相比熟人圈子化的传播,微博、twitter相对开放,公共媒体属性相比社交属性更强,在国际热点讨论中有利于意见公开交换,加快公共舆论的形成。5.网络围观升级和娱乐化

2016年,“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吃瓜群众”自古有之,过去围观在于“看热闹”,互联网的兴起,为“看热闹”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可以“足不出户观尽天下事”。不过,“吃瓜群众”和过去的“围观”不同,“围观”是中性词,无褒贬含义,微博刚兴起时就打着“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而“吃瓜”则是将“围观”娱乐化,在“无责任、无判断、无担当”的心态下,纵观事件发展过程却依然不了解事件真相,但却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颇有“不嫌事大”之意。

在对待境外热点与国内热点的围观上,网民的态度不尽相同。2016年国际形势变动,从英国脱欧、欧洲难民潮、恐怖袭击频发、土耳其军事政变、巴西里约奥运会、日本核辐射、天皇退位以及韩国“亲信干政”、美国大选,有网友戏称,在国际舆论方面,2016年我国网友真是达到了全员参与。

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筹备工作组被奉为“最差、最糟、坑爹”的一届,在开幕式前几日,各场馆还是工地一片,吉祥物被击毙、恶性治安案件、自行车道发生坍塌、运动员住宿环境等问题均遭到了网民的调侃,甚至我国奥运健儿自己安灯管的“多能”也成为话题。2016年欧洲杯期间,英俄球迷打架事件又引来了一群“吃瓜群众”,普京在圣彼得堡参加经济论坛时称“不懂为什么200个俄罗斯人可以打败1000个英国人”,引来网友们的感叹。之后的韩国“亲信干政”、美国大选更是被网友调侃成“韩剧”、“美剧”。

不过,网络围观背后的责任缺失愈加凸显,甚至形成“网络暴力”,国际“键盘侠”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文明冲突和道德绑架不断上演,也引起一些反思。(二)国际舆论传播手段1.移动端多元解读议题延伸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习马会”受到全球媒体特别是大中华地区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

移动舆论场主要关注五大方面:“习马会”举行时间节点、选在新加坡的原因、会谈内容、对两岸的影响、历史意义等。在移动平台,澎湃客户端推出手机专题,涵盖“最新消息、反响、解读”三大板块,对习马会的主题、背景、延伸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侠客岛”文章《“习马会”的玄机》阅读量达到“10万+”。与此同时,一些海外文章也经由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扩散。2.“微话题”议程效果显著

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相关话题屡次占据新浪微博话题榜榜首。一方面,由“@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相关微话题及时发布新闻,不断跟进出访热点,在议题上力求全面,涵盖范围广,涉及多样,吸引网民眼球。另一方面,微博互动性、大众化、草根化等特点,在领导人出访讨论中有所呈现,网民积极发声,形成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讨论和关注。

社交媒体的力量对国际议题形成和舆论走向均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路透社国际版文章《中国展示其不寻常的反恐行动照片》称:“中国媒体利用巴黎恐怖袭击煽动国内民族情绪”,立即引起我国网友的批评。有网友反问,当世界上一些地方发生危险后,希望第一时间看到政府标题和防暴部队行动的呼声并无错误,并对路透社缺乏新闻采访“客观性”、“平衡性”原则提出质疑。大量网友对路透社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表达不满,微信上出现“一名中国网友致路透社的公开信”等多种方式的抗议。3.“三微一端”边界打通

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被称为传统的“两微一端”,2015年微视频突破了PC端的束缚,借助各种客户端独立出来,并通过微直播、打赏以及弹幕等方式形成影响力,加入“两微一端”,从而形成了“三微一端”新格局。难以抵挡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社交媒体信息观点相互流通、交换和扩展,加速扩散。比如,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微视频成为公众第一时间获取消息的重要来源,惨烈的画面以及震撼的声音冲击着电脑前和拿手机的网友,弥补了事故发生后到官方消息出现前的信息真空。

2015年5月9日,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庆典和红场阅兵活动。网友对此关注度也极高,尤其是对出席阅兵活动的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拍手称赞,称其为“中国第一天团”。早在正式阅兵前,彩排视频即通过“三微一端”被热转,部分媒体对这支解放军仪仗方队如何炼成,他们如何拉近中俄民众感情等做了详细介绍。该现象也被诸多境外媒体发现和放大。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称,在出席阅兵式的世界领导人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地位最为突出”, “军事强国”的形象在境内外媒体表述中被突出。4.新媒体信息交互作用显著

2016年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交网络战役”席卷了整个舆论场。来自“李毅贴吧”的网友,自发组织去Facebook上与台湾网民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交流,一方面介绍大陆的真实面貌以及“台湾缘何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打击“台独”势力。帝吧在此之前也有过数次爆吧的经历,但此次行为“有组织、有纪律”,强调文明用语,不发黄图,反“台独”不反台湾人民,并且运用统一的头像,表情包加盖印章,将反“台独”声明运用英日韩德法等多国语言版本翻译出来。1月20日晚上7点左右,多个平台被中国大陆网友刷屏,由于Facebook无法在国内直接登录,有网友运用直播平台直播“帝吧出征”过程。最先开通直播的是斗鱼,随后B站、虎牙、熊猫等多个平台也跟进直播。

台湾地区的三立电视台、苹果日报以及自由时报成了“主战场”。2016年1月20日晚间,@三立电视台发文宣称:“北欧国家对台湾很友好,挪威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而30分钟后,@环球时报就发文:“挪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会改变。”@挪威驻华大使馆也发文称坚持一个中国,均获得了网友的无数点赞。之后@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也发文强调:“瑞典不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并且瑞典与台湾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在这起事件中,我国媒体并没有参与事件过程,外交部没有出面,挪威和瑞典的外交部却主动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可见网络舆论场在维护我国主权方面的影响。1月2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帝吧出征FB,友邦有话要说》,为年轻网民富有热情、理性和创意的爱国行动点赞。5.智能“黑科技”成热点

2016年被称为“智媒元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愈加成熟,各大互联网平台和媒体开始植入“AI思维”。2016年3月15日,谷歌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与李世石的比赛吸引了全球瞩目,后来又在围棋平台以神秘身份和绝对优势战胜多位顶尖围棋高手。2017年5月,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先后以三轮全输的大比分完败给AlphaGo。有网友感叹,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李世石、柯洁这些顶尖高手一一败给人工智能。

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那么在其他领域也存在机会。大战之后,人工智能AI开始频频被媒体报道。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个人助理、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推荐引擎、手势控制、情境感知计算、语音翻译以及视频内容识别等领域。

2016年HBO的《西部世界》也顺应人工智能潮流引爆了收视热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到两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就完成了机器心智技能的bAbI测试,下一步将挑战儿童图书测试,直到最终通过图灵测试,想必21世纪内足以实现。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无人车”、“刷眼识别支付”、“智能泊车机器人”等均亮相在世人眼前。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从产业政策上支持了媒介融合。里约夏季奥运会第一次采用了VR技术,利用360度全景视频技术,向观众提供超过7000小时的VR视频服务。“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首次引进全景VR设备全程记录阅兵盛况。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VR也成为“法宝”,网民在手机上打开H5链接,就可以瞬间置身人民大会堂内。而不少媒体的云直播平台也很引人关注。

除了VR之外,AR技术也在2016年成功登陆世界舞台。2016年7月7日,任天堂、口袋妖怪公司以及谷歌Niantic Labs公司联合制作开发的现实增强(AR)宠物养成对战类RPG手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区域首发,引起全球Pokemon热潮。农历新年来临前夕,支付宝在10.0版本中加入“AR实景红包”功能,将AR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亲民化。

2017年2月6日,美国第51届橄榄球“超级碗”盛大上演,Lady Gaga作为中场秀唯一表演嘉宾从天而降惊艳亮相。其身后300架无人机随歌声翩翩起舞,在休斯敦的夜空组成美国国旗的图案。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较低、无人员伤亡危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抢险救援等领域均有运用。不过我国和国外一些城市,也曾出现无人机“黑飞”严重影响航班起降事件,目前开始逐步实施无人机实名制进行规范。(三)国际舆论传播效果1.“一带一路”成中国新名片

2015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引发境内外政要、媒体和学者的关注与解读,引起国际舆论长期聚焦,成为我国的国际新名片之一。一方面,“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外交的聚焦点,有助于拉近欧亚国家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与和平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成为舆论探讨国际合作的切入点。2015年8月中旬,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商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发亚洲媒体关注。

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2016年3月,“一带一路”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部分。2016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同时,有文件指出,“民心相通”更是“五通”的重点和难点。

在对外报道方面,中国媒体涉及“一带一路”英文报道总量约4535篇,境外媒体相关报道为7300篇。与中国媒体通讯类新闻为主不同,境外媒体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时更为全面,关注角度多样,且报道时以观察、分析、评论性文章为主,内容可读性强。境外媒体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居多,文化、社会观察更多,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媒体关注“一带一路”红利和国际竞争意识有关。2.领导人出访树立大国形象

仅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国家就多达14个,覆盖美洲、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四大洲。国家领导人积极的对外交流态度,推进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例如,俄罗斯《导报》认为,“习奥会”是2015年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领导人积极的外交态度,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

我国在网络安全、全球气候、反恐等全球性议题的立场越发受到外媒关注。例如,美国《赫芬顿邮报》、《石英》杂志、英国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发表文章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发表多次讲话,表明中国在很多问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中国对维护和平、鼓励全球发展及支持减少气候变化的努力做出了新的承诺,国际主流媒体也对中国的减排努力表示肯定。3.部分境外媒体偏见有所化解

长期以来,人权、言论自由、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是外媒批评中国的常见话题。但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误解也有明显的缓和。比如,《纽约时报》2014年曾经发文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狂野突进”;还有媒体称中国投资非洲是为了获取非洲的自然资源,是“新殖民主义”。

对此,如世界银行、布鲁金斯学会、威廉玛丽学院援助的数据项目以及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都给出了答案:第一,中国海外投资主要是利益驱动型投资;第二,中国的投资约占非洲直接投资存量的3%;第三,中国在非洲投资不局限于资源领域,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与日俱增;第四,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投资的多重社会效应;第五,超七成非洲受访者对中国投资点赞。4.主场传播有助于提升形象

G20峰会全媒体报道,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从外交、经贸、金融、文化等领域扩展到旅游、惠民成果,同时会内会外联通报道,打破高层会议神秘感,多平台直播G20文艺晚会,点燃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将民族自豪感推到新高度。

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的会议致辞引发海内外舆论热议,提出“中国方案”,传递“中国力量”,树立“国家信心”。韩联社就习近平开幕式致辞报道称,“在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多数首脑在场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要强调反映国际现实的国际秩序重塑。”

2016年年末的珠海航展,作为我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是世界五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展之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首次亮相,无疑点燃了全国乃至全球军事迷的热情。与历届航展相比,有50%的机型首次公开亮相。路透社报道表示:“中国航展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民用航天雄心和强调其国防雄心的机会。”5.中国游客境外形象提升

2017年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在福建厦门正式发布《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超8成的中国受访者对本人在境外旅游文明素质表示满意,中国游客本人评价得分平均9.5分。同时《报告》指出,境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素质较5年前相比有所提升,其中46.2%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普遍有了提高,印度尼西亚、法国、新加坡、英国、美国五国受访者对此感知尤为明显。《报告》还指出,媒体负面报道为主的国家或地区中,民众对中国出境游游客的素质评价也相对较低。

2016年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上两条热点新闻:中国游客拿走日本酒店马桶盖以及泰国铲虾事件,虽然最后都被证实与事实不符,甚至是虚假新闻,但可以看出不仅媒体,我国国民心中对出境游客的素质认知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民族自信心不强,另一方面是媒体负面报道居多造成的内省式、代入式的群体感知。

不过,整体上2016年外媒对中国游客的报道多以赞扬为主,例如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十一归来,中国游客海外华丽转身》,西班牙《华新报》报道称,“中国身影”争议频繁出现在这条集地理、文化、美食、运动于一体的旅游线路上。日本《日本新华侨报》报道称,赴日中国游客的旅行目的正向自然和文化转移。美国《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出境游市场日渐火爆,也有一些中国游客不够文明,但在一亿多中国出境游客中,绝大多数人并非如此。四、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发展趋势(一)资本:全球传媒资本洗牌

2015年7月,英国培生集团公司以12.9亿美元的价格将英国《金融时报》出售给日本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此外,英国培生集团控股的《经济学人》杂志也传出被收购的消息。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南华早报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4日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出资20.6亿港元收购其媒体资产,包括该公司旗舰产品《南华早报》。在新的国际舆论形势下,我国资本在国内乃至国际传媒产业和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作用,不仅左右着我国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也成为影响互联网上国际舆论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技术:新媒体国际影响更直接

2015年1月初,美联社通过自动化系统发布了题为《苹果第一季度营销超华尔街预测》的报道;2015年7月,腾讯依靠机器人系统撰写了标题为《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家新闻机构以及互联网公司都表示正在试行机器人写作。新技术在信息供给侧将逐渐释放影响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内容完成后的传播与再创作过程。此外,无人机拍摄、全景记录、智能穿戴等高新科技,都对内容的制作产生巨大影响。同理,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内容由谁来制造、如何制造,成为基础层面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三)产业:国际产业化趋势加快

诞生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已经通过漫画、动画、游戏、视频弹幕乃至日常网络沟通的表情符号等多个方面,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对中国互联网环境中的年轻一代产生巨了大影响。这也是全球化过程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结果之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否在海外发扬光大,能否形成有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中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便是试金石。(四)受众:国际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互动的大众参与者不仅具备我国网友热情的互动风格,也包含了传统的国际新闻受众的保守特征,其独立性、互动性以及广泛性都会愈发显著。网民对新闻的好恶愈发明显,而且在信息获取渠道逐渐丰富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的议程设置能力将受到挑战。此外,微信、微博乃至我国媒体的海外发展,也促使更多海外华人、留学生以及国际人士参与到互联网国际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中来。(五)政治: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现,全球和周边地区的形势出现诸多不稳定因素。2017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走向、德法等欧洲选举、东亚东南亚的诸多变数以及中东局势的动乱,在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以及逆全球化浪潮下,进一步在全球引发连锁反应的可能性仍存在。

在“一个中国”原则热点问题上,“南海争端”、“香港占中”、“钓鱼岛问题”等国际热点上,中国对外传播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国际舆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发声引发了网民的一系列点赞。2017年,中国特色的外交政策面临周边“不确定性”的挑战,国际舆论场对相关议题的讨论又会形成新的热点。(六)多边:“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大

2013年“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设想,2014年成为国家倡议之一,2015年完成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外交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等13个部门和单位共同设立“一带一路”PPP工作机制,旨在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尽快落地。

2017年2月,中联部、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等发起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召开第三届会议,提出建立沿线国家智库合作联盟的年度规划,重视“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等,获得广泛关注。

同时,联合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均设立“一带一路”专门机构,联合国设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UNMCSR),马来西亚华人工会对华事务委员会设立“一带一路”中心,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设立“一带一路”专网。2017年5月,中国发起并主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继APEC峰会、G20峰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将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沟通平台。(七)科技:人工智能或成为主流

2015年机器人写作成为国际舆论场上关注的焦点,无人机技术、全景拍摄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科技新领域也备受关注。2016年,科技发展迅猛,人工智能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成为诸多开发商关注的焦点。目前,全球四大AI巨头:谷歌、百度、Facebook以及微软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上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语音和视觉识别技术。2016年11月17日,华为公司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成为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会议上确定的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这是中国通信核心技术第一次占领制高点。此外,在VR、网络直播、无人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技术领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新创企业、平台和智能产品成果,或将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国际传播带来更多便利。五、国际舆论传播挑战与应对(一)国际传播的薄弱环节

尽管近年来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国际舆论场整体来看,“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并未丝毫改变。无论从主流媒体、市场化媒体,还是互联网新媒介形态来讲,都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据统计,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要克服巨大挑战。1.海外社交媒体布局加快《人民日报》于2011年5月在Facebook注册账号,共有“@人民日报People' s Daily”和“@People' s Daily, China”两个账号,分别用中文繁体和英文进行内容发布。新华社于2012年2月9日开设twitter账号“@XHNews”,2015年3月,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官方统一账号“New China”正式运行。此外,活跃在Facebook上的中国媒体还有中央电视台、新浪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微信(wechat)也拥有大量国外用户。未来,国际舆论竞争中,我国媒体账号需要不断提升粉丝量、活跃度和运营能力。2.海外媒体运营能力欠佳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做了大量国际新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比如,有文章以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在Twitter上的传播情况为研究对象,对比了新华社官方账号和BBC官方账号的传播情况。后者原创推文的转发评论量超出了新华社微博。

为此,综合有关观点,之所以我国媒体境外账号运营表现较弱,其原因在于:第一,在境外社交媒体舆论场上,西方主流媒体得天时地利,公信力和影响力遥遥领先;第二,传统媒体如果仍在新媒体中沿用较为落后的新闻报道模式,将造成“刻板印象”而失去粉丝;第三,媒体工作者不适应境外舆论场语言逻辑,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发言、与网友互动、吸引粉丝等行为的前提,是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若不能恰当处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其传播内容就很难在境外媒体上引起共鸣。3.国际经验的吸取学习不够

鉴于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差异等诸多因素,国际媒体发展模式更为复杂多样。同时,境内外舆论和资本互通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媒体与互联网企业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总体来看,我国媒体融合对国际传媒发展经验、教训的研究和学习仍不足。

总体来看,批判借鉴和学习优秀的国际媒体成功经验,对增强我国媒体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识都大有裨益。可以通过不断总结、取长补短,迅速提高新闻工作者策划报道能力和新媒体技术专业素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二)如何提高海外传播能力1.进一步加强境外媒体布局

目前,境外媒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交账号大多为政府开设或者主流媒体开设。除了官方社交账号外,也可以适当开设相关子账号,如央视在Twitter上的账号除@CCTV外,还有@CCTV_America、@cctvnewsafrica、@CCTVNEWS、@CCTV_Travelogue等。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扶持非官方媒体、机构、组织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开设海外媒体社交账号,全方位多层次“讲好中国故事”。

其次,要重视Facebook和Twitter以外的多元化、立体式的境外社交媒体。除了Facebook、Twitter之外,还应在instagram、Snapchat、Periscope、Medium等不同社交媒体中积极开拓,更好地展现中国多元化的美好形象,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引导国际舆论走向。当前,国内重视的境外社交媒体有Facebook与Twitter,但来自清华大学的调查发现,LinkedIn等也是亚洲地区华语青年较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因此,应扩展在LinkedIn、Instagram等境外社交媒体的重视程度,加强新媒体建设和引导,鼓励国内相关机构开设账号,从而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形象传播。

境外社交媒体上国内声音的微弱,使得大量负面信息和评论不断滋生。加强新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首先要积极推动体制内政府部门、机构、媒体、企业以及重要人士在境外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建设专业运营团队,形成持续、稳定发布的态势,并逐步形成独特风格,拥有数量可观、增长稳定的粉丝群体。尤其是在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中形成合力,推动真实声音的传播,对冲偏见,抵制谣言。2.吸引境外舆论场新生力量

境外舆论场中的年轻队伍是境外社交媒体布局的有力支撑和补充。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留学生、海外华人华侨、喜欢中国的外国人士等,都是国际舆论场的重要人群。有调查显示,Facebook境外社交媒体在中国留学生中流行度颇高,是他们进行社交的重要平台。留学生们回国后,仍会登录境外社交媒体。且有数据显示,超过81%的留学生登录Facebook等境外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与朋友互动,具有很大的话题潜质和能力,能够传播更加真实、生动的中国人日常生活,在传播上常常占据主动权。因此,要吸引具有境外社交媒体使用经验和兴趣的部分青年和留学生加入到国际传播事业,与体制内账号形成互动,共同传播我国真实的形象。3.生产适销对路的传播内容

近年来,网上出现不少让不同国家的民众和网友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和微视频。比如,“复兴路上工作室”2015年推出的习近平主席出访之万隆篇、巴基斯坦篇、俄罗斯篇、美国篇、英国篇、非洲篇、“十三五之歌”等,选题与呈现方式屡屡突破常规思路,受到国内舆论颇多好评。对此,我们首先要善于运用适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元素。同时,国际传播还要善用适合新媒体平台的呈现方式,如高清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