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6:55:35

点击下载

作者:金平斌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试读:

前言

浙江省既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如何充分发掘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索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浙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浙江旅游资源的总体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的地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区域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资源储量、丰度、品质分等概念指标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储量特征、类型品质、区域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价;最终通过综合品质优势度的比较得出浙江地文旅游资源的五大综合优势类型,即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和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针对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对资源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缺少空间整合、产品结构上不合理、利用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在浙江省各地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应突出以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在旅游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旅游产品功能结构,开发旅游新产品,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等重大战略新举措;以开拓旅游发展新思路和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原则导向,提出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地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为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本书以雁荡山为案例进行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提出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品牌效应的提升策略以及资源保护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能为浙江省其他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第1章绪论1.1概念界定

对于地文旅游资源的表述国内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与其相关的概念有地文景观、地学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等。“旅游地学”这一学科概念最早是1985年由陈安泽等首先提出,它是地球科学与旅游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吸收旅游学科的研究内容与体系,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演化趋势,研究旅游资源的美学和科学价值,并在旅游中倡导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它是发展科学旅游的重要理论依据(陈安泽等,199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将旅游资源分为八大主类,即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地文景观是指由长期地质作用和地理过程形成并在地表面或浅地表存留下来的各种自然资源类型。

冯天驷编著的《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将地学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学旅游资源,一部分与地质形体有直接关系的旅游资源也可称为人文旅游资源,如古水利工程、石窟、摩崖石刻、岩画,同时也是国家文物(冯天驷,1998)。

地学旅游资源的定义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①具有旅游观赏功能的地质现象;②是一种生存机理普适性相同于矿产资源的,但开发利用又远不相同的,并具有文化社会性的新观念性的地学资源;③是地质资源中具有地学考察价值,富于地学特色,可辟为地学旅游区的那部分资源;④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地理现象,并能被利用于旅游事业的自然风景资源(张树明,2000)。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某些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保存下来的遗迹。诸如火山、地震、熔岩、沉积断裂和大气降水等所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可供人们参观鉴赏、学习研究,甚至疗养治病等。地质旅游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穆治国,1997)。

本书认为,从旅游资源的成因和属性出发,就地文旅游资源的本质而言,它是指与地质环境与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形迹紧密相关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国家旅游资源普查标准,它主要应包括地文景观资源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1.2研究背景与意义1.2.1 浙江省旅游发展背景

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并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经济模式,如温州模式,代表了民营经济的成功典范,吸引了许多商务旅游者。此外,义乌小商品市场、台州模具市场等众多的专业市场,也成为浙江旅游的良好吸引力因素。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内许多产品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市场考察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

近几年来,在国家旅游产业政策正确的指引下,浙江的旅游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511.2万人次,与2006年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7.2%;接待国内旅游者1.9亿人次,同比增长1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9%,相当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26.9%,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四位(列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之后)。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增强,新增4A级旅游景区10家,4A级旅游景区(点)总数达到66个,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现有星级饭店1114家,居全国第二位;淳安县率先创建全国旅游经济强县;西湖、普陀山、雁荡山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产业素质明显提升,旅游产品类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主体日渐成熟;6家饭店管理公司进入中国民族品牌管理公司30强,28家旅行社入选“全国双百强旅行社”,优秀旅游城市达26个,居全国第一位。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法制建设和标准工作也取得新突破,旅游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旅游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旅游业的社会效应进一步凸现,目前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就业人员达到8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425万人。

浙江旅游产业已经进入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1.2.2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浙江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数量都在全国前列。到2007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3处,省级森林公园6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43处;还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9处。上述这些代表浙江旅游品牌的资源绝大部分是自然旅游资源,绝大部分的旅游景区(点)主要依靠的旅游资源都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尤其是以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自然旅游资源所占比重相当高。这一方面说明浙江旅游的自然山水特征非常明显,与浙江省的旅游总体形象“山水浙江、诗画江南”是紧密呼应的,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另据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各级旅游资源单体21126个,其中地文旅游资源单体6026个,占比达到28.52%;全省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3917个,其中地文类旅游资源优良级单体1216个,占比达到31.04%,说明地文旅游资源在全省旅游资源的基本构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浙江省旅游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保障。1.2.3 地文旅游资源的研究意义

从旅游资源的整体水平来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数量和丰度都仅次于四川,且门类齐全,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但是却缺乏像江苏、云南、四川等省所拥有的稀缺性强的拳头型资源。目前为止,除了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以外,江郎山和西湖的申遗也取得成功,但资源的影响总体上不强,而江苏、云南、四川都已有多处景区景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且名声显赫。这一方面说明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成产业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研究尚嫌不足。

尽管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省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开发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憾;譬如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效益并未得到有效提升,资源的功能匹配并未得到科学安排。因此,加强对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浙江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地文旅游资源研究领域的相应的分类方法、分类体系等,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获得地文旅游资源研究相应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支撑,寻找本书研究的突破口和研究重点。

实地调查法:在掌握浙江省各地旅游资源现有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取得旅游资源普查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分类情况进行校核,以保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统计分析法:充分利用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对旅游资源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和分区统计,得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特征、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得出地文旅游资源的优势类型和优势分布区域。

综合分析法:运用地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综合分析地文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类型特征、空间特征、资源要素组合特征以及区位条件、开发技术等因素,寻求地文旅游资源有效利用的最佳解决方案,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案例研究法:在系统论述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特征、评价、开发利用途径及方法等基础上,本书还通过对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个案研究,进行实证分析,以进一步展示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略。1.3.2 技术路线1.4研究资料与数据1.4.1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是国家旅游局选定的根据首次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开展省域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第一个试点省份,从2003年5月到2004年8月,历时15个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工作。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全程负责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的技术指导工作,并负责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的编写。笔者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省范围的旅游资源普查共获得资源单体21126个,其中五级资源单体252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678个,三级资源单体2987个,二级资源单体6707个,一级资源单体9646个,未获等级单体856个。旅游资源集合区505个,整理旅游资源单体文字记录近1000万字,并获得旅游资源单体的图片资料约10万张,以及录像光盘资料近1000个。在单体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浙江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总报告》共4卷,各地市普查总报告共10个,完成91个县(市、区)普查报告,全省分类专题报告共8个;并利用旅游资源单体普查成果,编制了包括浙江省旅游资源图集等。1.4.2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为全面摸清旅游资源家底,有效整合大杭州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加快把杭州市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天堂”,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决定立项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市范围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示范项目。经过招标论证,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牵头总负责。笔者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全面主持了这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从2002年4月开始,历时8个月,分为前期资料与技术准备、实地调查、室内整理与补漏、成果编纂与完成等四个阶段,实地调查工作覆盖了全市13个区县市的全部228个乡镇和街道。本次旅游资源普查共取得了3类47件成果,包括:

普查报告:共23件,包括“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报告”、“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区报告”(13个区县市各1份)、“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8个旅游资源主类各1份)。

普查图件:共22件,包括杭州市旅游资源分布总图、杭州市旅游资源分区图和杭州市旅游资源分类图。

电子光盘:共2件,包括杭州市旅游资源单体文字材料库(光盘)和杭州市旅游资源单体图片库(光盘)。1.4.3 浙江省“三带十区”及海洋旅游规划调查

2004年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结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以及加快全省“三带十区”旅游建设规划的要求。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浙江省三带十区旅游建设规划》和《浙江省海洋旅游发展规划》两个项目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开始于2004年8月,2005年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005年5月至8月,规划编制组成员分期前往舟山、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对滨海和海岛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地考察,获得了与海洋旅游相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对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与复核,获得了与本书有关的大量数据资料,对本书写作思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1.4.4 杭州市旅游资源研究丛书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完成后,为了全面展示旅游资源普查的成果,满足从事和关心杭州旅游的各界人士的需要,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组织编写《杭州市旅游资源》系列丛书,本人作为执行主编,负责整套丛书的编撰工作。而丛书编写时,适逢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颁布实施。为此,编著者根据正式的国家标准对普查时认定的所有旅游资源单体重新进行了调整。1.5研究的创新点

建立在笔者长期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研究,主持多项省、市旅游资源普查及开发规划课题,全面掌握浙江省旅游资源内情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将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充分结合,因此本书具有十分扎实的研究基础。

本书将资源储量、丰度、品质等相关概念引入地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之中,结合国家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区域总体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的区域储量特征、资源丰度和品质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得出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类型和区域比较优势,这在旅游资源分析评价领域属于一种创新尝试。

基于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优势类型特征以及资源组合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浙江省旅游产品提升和整合开发的战略思路,进而对浙江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构想,对浙江省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以及“三带十区”旅游总体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2章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综述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与发展都有外部的社会根源,都是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而逐步发展起的。旅游地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尽管地学旅游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欧洲地质旅行(刘茂森等,1992),但真正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的特点是旅游形式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新兴的旅游项目,如滑雪、疗养、日光浴、海水浴、沙滩浴、森林浴等发展十分迅速,而火山探险、漂流探险、岩溶地貌探险、荒漠、冰川探险及各种纯科学的地质探险活动也开始从专业人士向一般游客扩散。从国内看,公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洞穴探险、休闲疗养、冰川火山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不断兴起。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旅游业所发生的这些变化都与旅游地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外部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旅游地学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深入挖掘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成为旅游地学研究的内在动力。地学背景的研究者针对地质类型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评价方法、地学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地质旅游规划与设计等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使旅游学与地学的交叉学科——旅游地学逐步形成。2.1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在旅游地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外的研究者对洞穴旅游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山地旅游资源等不同类型的地文旅游资源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2.1.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研究

喀斯特洞穴以其幽深、虚幻、神秘的特点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由于喀斯特溶洞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世界上洞穴数量较多的国家,如美、英、法、意、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等,都有相当数量的游览洞穴向公众开放,并已形成发达的洞穴旅游业(杨晓霞等,2007)。据统计,全球游览洞穴(show cave or tourist cave)总数约1000处(张寿越,2004;陈伟海,2005)。国外学者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成因与分类研究

喀斯特洞穴内次生化学沉积(speleothem)的形成是喀斯特洞穴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因。与我国的喀斯特洞穴主要是在大气降水入渗循环的条件下形成洞内次生化学沉积不同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洞穴内的次生化学沉积的形成则有深成、热液、热水、混合,以及与矿田、气田有联系的多种成因(杨晓霞等,2007)。Plummer(1976)的研究表明,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过饱和的碳酸钙水的脱气造成的。实际上,喀斯特溶洞的形成除了可溶性岩石(石灰石)和含游离CO的水流两个必要条件之外,还需要断层、裂隙、层2理、孔隙以及地下水通道等地质环境背景的配合才能有效形成。

喀斯特洞穴类型多样,要对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就需要对喀斯特洞穴的类型进行划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分类角度不同,就会形成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案。D.C.Ford(1988)按照洞穴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即成因分类),将洞穴分为渗流带洞穴、地下水位洞穴、潜流带洞穴和深潜流带洞穴四类,以及一些特殊成因的洞穴。

2.喀斯特地貌的环境保护研究

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洞穴水文地质条件和表层喀斯特特征被改变,往往导致洞穴环境产生巨大的变异、污染,甚至被破坏。相对于地表其他生态系统而言,洞穴环境是很脆弱的,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因此,关于喀斯特洞穴的环境保护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研究者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喀斯特洞穴内温度与湿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灯光是洞穴热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Forti,1980)。美国卡斯特拉纳洞(Castella)的测量表明,距1kW灯50cm的岩壁处,温度将会在几秒之内从15℃增加到25℃,而相对湿度则会由95%~100%降低到55%~60%,并形成强烈的气流,洞穴内气温变化是造成方解石石笋上生长文石花的原因之一;洞穴气温升高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人体散热,Villar等(1984)通过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Altamira)的计算实例表明:一个健康的人能释放出82~116W(1W=1J/s)的能量,与一个白炽灯泡所释放的热量大致相当,而人如果是出于行走状态的话,那么在洞穴中所释放出热量还要更高,可以达到170W。对卡斯特拉纳洞的观测表明,22年间洞内温度增加了3℃(Forti,1980)。此外,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客流量变化同洞穴内CO变化的关系。Cigna(1988)等对通过意大利的Drande 2del vento洞的研究表明,CO含量与日客流量成正相关关系,游客大2量涌入洞穴,将使洞穴空气中的CO含量急剧增加。2

由于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喀斯特旅游洞穴的保护已成为各国洞穴学研究及管理者密切关注的课题(陈伟海,2006)。为保护洞穴环境和碳酸钙景观,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工作,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旅游活动对洞穴产生的影响,并找出一个洞穴生态和环境、洞穴碳酸钙景观稳定和安全的预警系统及保护技术方法。目前的喀斯特旅游洞穴景观保护措施都是基于景观的沉积过程而实施的保护方法,从整体上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王静,2006)。研究型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已破坏的碳酸钙景观修复的建议和复生实验,如意大利对Valdemino洞的修补、美国对卡尔斯巴德(Carlsbad)洞穴进行的修复项目(Dcklund S.M.,Ecklund D.H.,1993);应用型保护措施主要针对旅游活动引起的热源和CO2源效应采取对策,主要方法是对洞穴环境进行监测。意大利、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对洞穴的环境因子如CO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灰尘、风速等进行监测(Cigna,22002)。

3.洞穴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直是旅游洞穴研究的重点,“旅游洞穴开发”曾经被作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第三届会议主题(陈伟海,2006)。在洞穴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中,加拿大学者Butler R.W.(1980)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洞穴旅游研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Butler R.W.认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以下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分析洞穴旅游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有助于判断洞穴等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明确其发展的限制因素,并通过人为主动的调整,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因而,围绕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探索研究洞穴旅游开发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

洞穴医疗是洞穴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洞穴医疗是利用洞穴自身的性能来治疗多种疾病,研究表明,放射性热洞可以被用来治疗慢性运动失调系统的疾病;而有着舒适和清洁空气的洞穴可以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治疗(Horvath,1988;Horvath,1989)。洞穴医疗是一种地学与医学互相渗透的边缘学科,在近二十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洞穴大会都提交了许多专题论文(汪训一,1994)。目前,洞穴医疗研究在国际上十分活跃,例如在第十届国际洞穴会议上,有关洞穴气候及洞穴医疗方面的文章多达42篇。洞穴医疗主要在德国、奥地利、捷克、匈牙利、俄罗斯、波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等国开展,已建有30多处洞穴医疗中心。

在洞穴旅游的管理上,目前研究的成果不多,Neven Bocic,Aleksandar Lukic, Vuk Tvrtko Opacic(2006)对克罗地亚旅游洞穴的四种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管理模式是旅游洞穴游客稳定的重要因素。2.1.2 滨海旅游资源研究

国外的滨海旅游最早源于1730年在英国的斯卡伯勒和布赖顿出现的海水浴场,而现代意义的滨海旅游则形成于19世纪中叶。到了20世纪中叶,由于热带滨海旅游的兴起,海洋与海岸带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Hall C.M.,2001)。随着现代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国外关于滨海旅游的理论研究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围绕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滨海旅游与环境保护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

1.滨海旅游资源评价

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旅游资源评价始终是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Chaverri(1989)构建了由水体、海滩、沙子、岩石、海滩环境、周围环境6个二级指标和113个评价因子指标组成的滨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哥斯达黎加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Williams等(1999)从自然、生物、人类利用与影响三个维度选择了50个评价指标用于构建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美国、英国和土耳其等国265个海滨旅游地进行了评价。Morgan(1999)则选择海滨开发程度、自然、生物、人文四类共50个评价因子,对海滨的安全性、气候适宜性和海滨风景美学质量进行评价;此外,Morgan(1999)还从游客偏好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组、海堤管理组和普通游客组三组被测试对象,分别对英国威尔士70个海堤景观视觉偏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背景的人群对景观的偏好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生组对海堤的商业化景观有偏好,海堤管理组对海堤附近的古建筑和悬崖峭壁显示强烈的偏好,普通游客组对平坦的沙滩和海滨别墅显示强烈的偏好。Morgan提出了基于旅游者偏好和市场需求的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拓展了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视野。

2.海岸地貌与滨海旅游研究

海岸地貌是滨海旅游开发的基础,也是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谷明,2008)。海岸是一个动态的地貌系统(Woodroffe,2002),海岸地貌研究既有对海岸地貌的动态过程研究(Pethiek,1984),也有静态海岸地形研究(谷明,2008)。与滨海旅游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对静态海岸地形的研究,由于地形迅速发生变化的沙滩能产生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它的变化过程与人类环境有强烈的互相影响,因此,Sherman和Gares(2002)认为,海岸地貌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沙滩;伯德(Bird,1996)在沙滩管理一书中概述了沙滩上的各种地貌特征、动态变化及各种管理方法,而Nordstrom(2000)则介绍了海岸区的沙石沉积和形态以及沙滩和沙丘的形成过程。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Wong,1990;Johnson and Seabrooke,1996)探讨了地貌因素对滨海旅游的影响,认为沙滩颗粒大小、沙滩坡度、阶地与沙脊的形成都会影响滨海旅游景区的开发与旅游设施的布局,建议在海岸旅游开发时将诸多的地貌因素也一起考虑进去。

3.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后果研究

滨海旅游环境主要包括海洋岛屿、珊瑚礁、近岸海域、红树林、近岸湿地、沙滩、沙丘等。滨海旅游开发建设和滨海地区户外休闲活动不可避免地对海洋水生态系统和近岸生态环境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双重影响,Gfanc(1997)认为正面的影响包括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沙滩的修复等,而负面的影响则更多一些,将会对由沙丘、盐沼、珊瑚礁等构成的海岸生态系统产生日益增长的压力;Penning Rowsell等探讨了滨海旅游开发中工程建设活动对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沙滩填充、防波堤建设、离岸挡水板、海墙修建等工程措施都会影响海岸的自然特征,这些人工活动将对游客的休闲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降低旅游开发的价值。因此,French(1997)认为,尽管不能因为这些影响而停止对滨海地区的旅游开发,但应通过更好的管理来降低这些影响。Baines(1987)探讨了观光海堤建设对滨海岸线的影响,认为观光海堤建设加剧了海岸线的侵蚀和后退,研究表明,尽管短期内观光海堤对泥沙的拦截可以影响海岸带泥沙的季节分配,但从长期看将引起海岸线后退和陆地面积的损失。同时,为修建游船航道,沿岸礁石被爆破疏浚后,附近泥沙由于及时填充了航道而使海岸带泥沙循环失去平衡,加剧了海岸带的侵蚀和崩塌。Wong(1998)通过对东南亚等海岸带旅游开发的研究发现,为防止海岸侵蚀和崩塌,水泥等硬材料防护墙的大量修建破坏了海岸带景观(在低潮时更为明显),使海岸带旅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些研究者探讨了游赏活动对滨海地区环境的影响。Kuji(1991)分析了滨海旅游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认为海滨水体污染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海岸带旅游地化粪池泄漏;二是不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等陆源污染物所致。还有研究者探讨了游船对近海水域的环境影响。Ritter和Schafer(1998)认为,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游船活动的环境影响程度较小,但Campbell(1999)的研究表明,豪华游船的废污水排放和固体废物倾倒是造成加勒比海等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海上污染源。同时,Marsh和Staple(1995)通过对加拿大极地区的研究也表明,在一些生态脆弱区和小海岛发展中国家(SIDS)敏感区,游船活动对其环境具有较大的威胁。此外,在SIDS地区,由于旅游景点城市化和大众旅游的发展,地下水过度抽取已引起海水入侵,严重威胁地表植物生长,而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活饮用水也需要通过船运等才能解决(Wong,1998)。

红树林和珊瑚礁是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滨海旅游开发导致大量红树林被砍伐,河口湾被疏浚或填围,红树林生态和河口湾生态破坏严重,这在澳大利亚、夏威夷、斐济、瓦努阿图等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Hall,1994)。研究表明,红树林和河口湾是鱼类等生物的重要繁殖场所和栖息地,红树林砍伐和河口湾疏浚将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区域食物链结构,影响海产品的捕获量。同时,红树林砍伐不仅使海岸失去红树林的天然屏障,易遭受海洋风暴的侵蚀,它还通过大量海洋泥沙沉积物搬运,对临近海洋和海岸带产生影响(Hall,1994)。此外,还有不少研究者探讨了滨海旅游开发对热带珊瑚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Hall、Treeck和Schuhmacher等(梁修存,2002)。

4.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也是国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Agarwal(1999)探讨了英国海滨旅游衰退地的产品重组和产品创新战略,作者在对英国海滨旅游地衰退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地重定位概念,认为外部因素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内部因素导致了旅游地竞争力弱化,应通过海滨旅游地产品重组和产品创新战略防止衰退。产品重组的措施主要包括投资和技术变化、集中化、产品专业化等形式,产品创新的战略主要包括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重定位、多元化、合作、适应性改造等;Priestley等(1998)基于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西班牙海滨旅游地为例,在综合考虑旅游地承载力及旅游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4种选择模式;Hall(2001)则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海洋与海岸带旅游5种基本行政管理类型,并对20种具体手段的运用目标和适用范围作了详细分析。

将旅游开发和管理纳入海洋和海岸带一体化综合管理已成为众多研究人员的共识。在关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管理具体方法上,有的研究者探讨了由社区或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旅游规划管理模式。Aish(2001)在塞舌尔海洋公园和保护区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被动参与、协商参与、融入参与和自我参与4种公众参与模式,社区可以通过监测、宣传教育和自我控制等途径实现参与,并认为只有在利益驱动下的公众参与才可能持续有效;Singh(1998)研究了非政府组织在滨海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认为在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开发和管理中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印度和加纳等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其他地方的作用相对较小。此外,作为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技术工具,环境容量一直受到重视。目前,基于公众参与环境容量决策的可接受变化极限综合考虑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和社区发展,可操作性强,在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应用较多(梁修存,2002)。

5.海岛旅游研究

海岛是滨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旅游兴起而发展。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海岛旅游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就旅游开发对海岛生物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文化生态的影响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较多关注南极周边的海岛旅游开发及其对鸟类的影响(G.R. Cessford,1994),目前国外学者对于热带岛屿的关注较多。多位研究者(Fathimath Ghina,2003;Sanjeev K,2006)探讨了旅游开发对热带海岛的渔业资源和珊瑚礁等的影响,Victor B Teye(1992)以大西洋百慕大为例,探讨了汽车数量增长对海岛环境的影响,认为大量私家车和城市化破坏了小海岛的自然美景,影响了旅游型海岛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其解决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利用岛外资源。

海岛旅游开发与规划控制也是关注的重点。Michael J.Keane(1992)认为,精心的旅游规划能减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旅游收益。作者总结了爱尔兰海岛旅游业实践经验,构建了项目规划、增强与减弱、机遇与挑战、选择、实施、评估6项策略性规划模型;社区是海岛旅游资源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Meinhard Doell等(2006)提出了规范公众参与海岛环境评价的具体方案;而Meaurio等(2001)则选取人口压力、财富和消费、技术水平等指标,并利用PSD模型构筑了SIDS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监测体系。此外,Marcus B.Land(2006)以东南亚旅游型海岛为例,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管理旅游型海岛资源的体制问题。

这些研究为本书所涉及的海滨海岛类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参考,而本书将主要区分近岸岛屿和远岸岛屿的不同环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策略。2.1.3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

随着登山活动的兴起,关于山地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多。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国外对山地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地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

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Wall等(1977)探讨了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对地质、地貌、动植物等方面的影响,认为山地旅游开发容易引起旅游地水土流失,从而对当地土壤、动物或植被产生不利的影响;Hill(2006)在对澳大利亚最高峰Mt Kosciuszko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游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当地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Kuniyal(2002)针对游客在山地探险过程中乱扔垃圾的现象及垃圾中有毒气体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此外,欧洲的研究者对阿尔卑斯山区域旅游开发对环境影响作了大量研究(姜辽,2007)。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地人文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研究者关注的议题之一,Edwards(1988)曾对山区旅游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旅游开发将对当地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2.山地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研究

山地旅游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清新的空气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自英国学者威尔逊与法国学者埃尔斯特和格特尔证实空气负离子存在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山地旅游环境特别是山地森林旅游环境中的大气负离子进行研究(姜辽,2007)。目前对山地大气负离子评价的方法大多采用单极系数法和空气离子评议系数法,而Blackwood(1992)则使用标准正态分布法,在进行Box-Cox等各种形式的变换的基础上处理偏正态分布的有关山地负离子实测数据。此外,还有研究者采用德尔菲法对英国布拉德福的矿山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做了评价研究。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山地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尚不多见。

3.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山地旅游的大规模开发对山地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Khawlie等(2002)对地中海沿岸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做了研究,提出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山地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Kuniyal(2002)针对山地探险过程中乱扔垃圾的现象,提出用创新方式再利用,循环利用垃圾的方法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Kuniyal等(1998)在研究印度喜马拉雅山山区朝圣旅游过程中,采用公众参与的办法来降低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上述研究大多从技术层面提出山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而本书将着重对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加以区别,针对不同岩性类型如火山岩类、花岗岩类、丹霞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加以研究。2.1.4 温泉旅游资源研究

温泉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将温泉养生功能与休闲度假旅游完美融合。在欧美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温泉旅游已经相当成熟。有研究表明,近5年国外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文献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005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已达到4年前的2倍有余(樊小兰,2008)。

国外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者大多集中在温泉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和日本。欧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过程、各国的发展现状以及18世纪末期以来温泉旅游兴衰的原因等。日本学者则对本国温泉旅游地的类型、特点、客源市场及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研究。另外,发展中国家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也逐步引起重视(Kpmg,2003)。

从研究的内容看,最初国外研究者对温泉资源医疗功能的关注较多,多位研究者从医学的角度对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以色列、保加利亚、西班牙、韩国、波兰、葡萄牙等国家的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点做了研究(Callgari,2006)。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综合性评价、温泉旅游营销、温泉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温泉旅游的产业衰老问题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翁丽玲,2008;樊小兰,2008)。2.1.5 国家公园研究

国家公园是保护地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根据《美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是一国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区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公园,属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以及提供公众游乐、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场所(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1991)。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是1872年3月1日建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相关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国家公园保护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相关的研究者提出了LAC(limits acceptable change)理论。1985年,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几位科学家针对环境容量这一概念的不足提出LAC理论。LAC理论主要用来在绝对的保护与无限制的利用之间寻找一种妥协的平衡,以解决国家公园的游憩环境容量问题(Cole etc,1998,1997)。1986年,Inskeep对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LAC理论被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杨锐,2003)。国家公园不仅存在着游客容量问题,同时存在着资源保护与游客体验之间的矛盾,为此,研究者提出了ROS(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技术,用于解决国家公园的资源保护与游客体验之间的矛盾。通过ROS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把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和它们最适合的活动相匹配(Clark. etc,1979)。此外,美国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USA,1997)根据LAC理论和ROS技术等,又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美国国家公园总体管理规划的方法。

2.国家公园的保护方式研究

国家公园的保护方式最初是点状的,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发现,“岛屿式”的保护只适合于那些以美学价值为主的地质地貌保护区,对于国家公园而言,只有将不同的自然遗产地用廊道连接成网络后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保护(Shafer C.,1999)。目前,大尺度的国家公园网络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匈牙利、法国、坦桑尼亚、乌干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Jongman,1995)。国家公园的运行还有赖于社区的力量和原住民的认同,因此,鼓励社区参与、关注原住民的利益也是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Beltram J.,2000)。

在研究者与公园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已经由视觉景观保护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形式则从由孤岛式向网络式的转变,保护方法也由消极保护转向积极保护,保护力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杨锐,2003)。

国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我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地质公园,也是地文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这些研究论述对浙江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1.6 国外相关研究对本书的启示

1.地文景观资源研究仍是国外地学研究关注的重点

1993年世界地质和景观保护大会提出人类在重视和探讨地球物理资源的同时,还应重视和探讨物理世界的美学价值和美学资源,表明国际地学界对地文旅游资源利用的重视。进入21世纪后,地文旅游资源研究仍是国外地学类学科关注的重点。2004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列入了有关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和地学旅游的大会报告1个,小组专题讨论6个,学术论文165篇,而通过检索ELSEVIER数据库,搜索到近10年来国外与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献近40篇,既有对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地质旅游资源研究,也有对中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涉及山地、滨海、洞穴等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的评价、利用以及资源开发的环境后果、资源保护研究等;从研究人员构成看,既有地质学、地貌学等地学界的研究者,又有旅游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乃至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地文旅游资源研究依旧是国外地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关问题目前仍然是国外相关学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2.国外研究者更加关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检索、阅读和整理后发现,大量研究除了探讨技术层面的问题以外,不论是对洞穴旅游资源的研究,还是对滨海旅游资源、山岳旅游资源的研究,都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者对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非常关注。从根本上讲,上述两个问题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可以说,国外的研究者更加关注对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在国内目前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短期利益、轻视长期利益的大背景下,国外研究者的这种倾向值得国内学术界关注、借鉴和学习。根本的原因在于,只有关注环境问题才能有助于地文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只有关注社会问题,才能将地文资源的保护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就业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循环。2.2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评价

国内很早就有了对地文旅游资源系统的记载和描述。早在北魏延昌四年(512年),郦道元在《水径注》(40卷)中就曾对我国的“江河峡谷、山陵川泽、城池关隘、名胜古迹”等遗迹资源做了详细的描述;而北宋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梦溪笔谈》则留下大量关于地质遗迹的文字记录;在明代,徐霞客(1586—1641年)在《徐霞客游记》中对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嵩山、南岳衡山、桂林山水、滇池、泉城等中国的名山大川做了较为翔实的描述,对浙江省雁荡山、江郎山、浮盖山等自然景观也作了一定研究。进入20世纪,由于战乱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的地学工作者在从事地质遗迹的研究工作,并有诸多新的收获和发现,如1921年丁文江、翁文灏、杨钟健发现的北京周口店古人类化石及其遗迹,1925年李四光发现的江西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1935年陈国达发现的广东仁化丹霞地貌,1938年中山大学吴尚质发现的广州海珠区七星岗古海蚀崖遗迹,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相当长时间内地质遗迹中的景观地质和美学评价被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而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的“旅游热”开始逐步升温,冷清多年的名山大川一下子热闹起来(陈安泽,2006)。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适应旅游业对地学知识的需求,包括地理学者和地质学者在内的整个地学界对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方法和开发保护等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2.2.1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整个旅游地学研究的基础,对此,国内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多种分类标准。地质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作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1992),以及楚义芳对中国观赏性旅游地的综合指数评估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1992),都把地质旅游资源作为自然旅游资源来处理。陈安泽(1991)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和风景地貌4大类、19类、52亚类。《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地质构造遗迹、重要化石产地、古人类遗址、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矿床、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河流地质景观等35种。王明伟认为,分类的类型名称力求与有关学科(地貌学、地质学、地理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学等)的已有术语相统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认为旅游地学资源可以分为造型地貌景观、地质历史遗迹、地质灾害型景观、水体型景现,提出造型地貌景观是旅游地学资源的主体,基本是按地貌学的原则进行的划分,而喀斯特地貌景观又是造型地貌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喀斯特地貌景观分为地表、地下两部分。地表景观有石林、孤峰、峰丛、峰林等,如路南石林、桂林山水;地下景观为溶洞和暗河;此外,他认为,根据旅游功能,又可将旅游地学景观分为美学观赏型、科学考察型和体育探险型三类。李京森等(1999)认为旅游地质资源是指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旅游地质资源具有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科学性等主要特点。提出以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为基础,以其地质特点为依据,将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35类,并以控制旅游地质资源区域分布规律的自然地质地理条件为依据,对全国进行了探索性的旅游地质资源分区,将全国分为4个旅游地质资源区和11个旅游地质资源亚区。也有研究认为(郭威等,2001),这些分类虽较为合理,但也不尽完善,大都没有反映出旅游资源的成因体系,分类也过于繁琐,不便于操作。认为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应以成因、物质基础、空间分布等因素为基础,结合其形态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进行分类,并提出了山岳、峡谷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水景观旅游资源,海岸、海岛旅游资源,冰川旅游资源,风沙地貌、黄土及土林地貌旅游资源,重要地质事件、地质现象遗迹(址),人文地质旅游资源。王清利等(2003)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特点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进行了尝试,将其分为地层型、遗迹型、岩浆型、构造型、地下水型5大类。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不同的地质旅游资源类型设计了相应的开发方案。此外,冯天驷(1998)划分出山岳地貌,岩溶、洞穴,河流、峡谷,湖泊,泉水,瀑布,海岸、海岛,冰川,风沙地貌、黄土地貌,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岩画、摩崖题刻,奇峰异石,观赏石等16类。康宏达(1994)对中国旅游地质资源按照成因进行了分类。杨世瑜(2002)根据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式划分为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另外,傅文伟(1994)在《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一书中对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海滨、海岛、海洋、荒漠、草原、山地、森林、河川、湖泊、泉、瀑、溶洞、平原、水乡等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实例提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导向,对本书的写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潘圣明(2006)在《山水探秘——浙江大地精品游》一书中对浙江的山水旅游资源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其中对各种类型景区的景观成因、景观价值、利用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概括,是本书对浙江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类型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2.2.2 技术与方法研究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很多,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崔越等(2002)以地貌旅游资源为例,在构建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并将模型应用于舒城县地貌旅游资源评价;庞淑英等(200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模型做了研究。他们以三江并流带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概化”的方法对资源数据集进行“维归约”预处理,利用特尔菲法(Delphi)确定出各景观旅游地质资源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模糊赋值的方法对各景观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综合赋值,从而构造出能充分体现各景观旅游地质资源特征的评价模型。并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概念分层”为基础,构造了旅游地质资源各评价层因子的星形数据库模式,开发了面向对象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以Access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旅游地质资源自动评价系统,完成了资源的定量化评价,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地质资源的旅游化。申燕萍(2005)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分类情况,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资源个体价值评价模型和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综合分析法,即对资源个体价值和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进行了先分步后综合的评价;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拟定了资源个体价值评价计算公式、外部开发条件评价计算公式和综合分值的计算公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张广胜(2006)以巢湖市为例,利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特尔菲专家评价等方法,对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地质旅游资源在巢湖市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与潜力,提出了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进一步规划和开发的途径和措施。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开发巢湖市地质旅游资源,推动巢湖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部分研究者对于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李江风等(1999)基于遥感技术,根据遥感图像成像规律以及不同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在遥感图像上所显示的不同解译标志,划分出该流域地质地貌景观类型,以及地质地貌景观的展布特征。以湖北省清江流域为例,探讨了遥感在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其他研究者(高松峰,2003)基于实际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

旅游资源地质图具有多方面用途,不仅是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也是导游图,增加旅游者的地质、地理诸方面科普知识,还可作为旅游纪念品,用作广告宣传(陈兆棉,1995)。因此,部分研究者对于旅游资源地质图的编制做了研究。陈克强等(1987)探讨了旅游地质图件的类型,认为旅游地质图件应包括地质旅游资源分布图、城市地质旅游图、地质旅游图和自然保护区地质图等。陈兆棉认为,旅游资源调查应与区域地质填图同步进行,作者从工作地图、上图内容、图式图例等方面对旅游资源地质图的编制做了简明扼要的说明。郑贵洲(1996)对旅游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做了研究,认为应按照主题应明确、科学性与易读性应统一、专业性与实用性应统一的基本原则编制旅游地质图,并针对旅游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和图面构思做了探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