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浅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6:58:48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组编) 宋雅树(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武术浅话

中国武术浅话试读:

前言

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文明的火种已经传承了五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就像一道绚丽的彩虹,横空出世。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健体防身、育心启智等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近百年来,更有无数的武侠小说给武术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让人产生很多疑惑。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到底源于何处?博大精深,精深在哪里?翻开本书,你将会看到原始武术向新时代武术过渡的篇章,此外本书还将为你揭开那些流传已久的秘密。

少林、武当、峨眉这享誉武林的三大门派究竟为何为世人所称道?太极拳为何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内三合、外三合”的形意拳和身似游龙的八卦掌有何特色?咏春拳为何能在近代大放异彩?那些耳熟能详的十八般兵器又各具什么特色?传说中的武林高手能登萍渡水、一掌断金,这一身高深莫测的功夫真的存在吗?神乎其神的点穴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正存在,又是否真的能够制敌于无形?中国武术有太多的神秘之处,吸引着人们去关注、去探索。此书用一段段有趣的史实和故事,带着你扬帆起航,在浩瀚的武术之海中,撷取最璀璨的珍珠。第一章 从武说起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一、武之源——蜕变的史诗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萌芽于原始社会,兴于先秦(时称武勇),盛于汉唐(时称武艺),成型于宋代(始称武术),在明末清初实现了大繁荣,谱写出了动人的诗篇。

关于“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之子萧统编辑的《昭明文选》中,书中记载:“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但当时的“武术”是泛指军事。至清初,“武术”一词开始被比较广泛地使用,此时“武术”这一名称才具有现在“武术”一词的含义;而到了民国之初,武术则有“国术”之称,1928年,中央国术馆正式将武术定名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国术”又改回“武术”,此后一直以“武术”一词相称。(一)源于“人兽”相斗

远古时期,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极其渺小,凶猛残暴的野兽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为了生存,人类被迫与动物进行斗争。人们或者用石器砍、刺,或者用木棒敲击,或者用箭射击,总之,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动物的侵害。

在兽强人弱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类获得生活资料(食物)的途径也主要是以狩猎为主。于是,在人兽相斗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蹿蹦跳跃、翻滚躲闪、拳打脚踢等徒手的技击动作,以及运用石制、木制棍棒等工具的技能,积累并总结了一些人兽搏斗的技能与经验,并应用到人与人之间的搏斗之中。因此可以说,人兽相斗是武术发展的萌芽。丁村人狩猎复原图(旧石器时代中期)《韩非子·五蠹》中说道:“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不仅描述了人少兽多的自然现象,也描绘出人类在禽兽虫蛇前柔弱的一面。《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可见远古时期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人类无时无刻不处在危险之中。(二)源于战争

人与兽的争斗促使早期部分人类掌握了基本的搏杀技能,但要说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则主要还是萌生于人与人的战争中。

随着远古部落的形成与发展,人们除了通过与自然界斗争来获取食物以外,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频繁。各部落之间逐渐形成了疆界意识,为了种族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各部落会出现伺机掠夺他人土地和财物的行为。而实现领土扩张与财物掠夺的主要途径就是战争。

只要是战争,就会有敌对的双方,就会有强弱之分。为获取战争的胜利,人们常常会采用最有效的技击手段击伤或杀死对方,使对方失去对抗能力。《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时,神农氏衰微,诸侯国(指部落)之间相互攻占厮杀,戕害天下百姓,而神农氏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征讨他们。这时,轩辕(即黄帝)习干戈之事,传授部族有效的技击方法,打败炎帝与蚩尤,平息了战乱。相传黄帝在与蚩尤大战时,蚩尤部落制造了戈、矛、戟等各式各样的兵器,非常强大,但最后被黄帝、炎帝等数十个部落合力打败。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技击在早期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断地从战争中吸取经验,并创造了一系列利于战争的冷兵器。

而在非战争时期,人们会将战场上实效性较强的击、刺、砍等动作进行编排,用于士兵训练或集体演练(武舞)。在某些时候,声势浩大的武舞(如同现代的军事演习)也同样能显示出极强的实战效果。在虞舜时代,有苗部落不服舜的领导,到处作乱。这时,禹就把战争中实用的技术进行了编排,让士兵持干戚(干:盾牌;戚:大斧)作舞,有苗部落被浩浩荡荡的场面慑服,终不敢再作乱。这种武舞的演练方式与我们当前的武术套路有着非常相似的一面,融技击与表演为一体。

不过,军队“武术”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武术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曾说道:两军交战,和校场中两人之间的武艺比较不是一回事。真正的战场是阵战,成百上千的士兵列队向前厮杀,对方的枪戳过来,我方的枪戳过去,敌人乱刀劈过来,我方乱刀劈回去,勇猛之人不能脱离队列单独向前,胆小之人也不能怯懦在后,要求所有人一起前进。士兵紧紧地挤在一起,脚碰着脚,肩挨着肩,连转动手脚的空间都没有,基本上不会出现武术套路中左右跳动的场景。一人如若回头,众人便会心生退兵的疑惑,一人即便转移一小步,也会导致军心的动摇(士兵会以为转移寸步是撤退的现象),根本不会出现武术套路中闪展腾挪的身法。

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纪效新书》王还霆《台州大捷(戚继光抗倭)》油画

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逐渐被人模仿、传授、习练,战场上的搏斗经验不断得到总结和提炼,武术随之向实用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兵器和武艺也都有着较大程度的变化,武术体系逐步形成。二、武之义——因时而异

远古时期,人兽相斗是出于人们的本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斗争。而到了战争时期,武术就演变为获取战争胜利的手段。可见,不同时期的武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一)杀伐、暴力的武

甲骨文中的“武”是一个会意字,“武”字的上部是“戈”(古代的一种武器),下部是“止”,本意为“行进”或“运动”,尚未引申出“禁止”“制止”等意思(如下图)。如“步行”的“步”是指两脚交替行走,但不会说“步”是“停止走路”的意思。因此,“武”的含义即为“戈”(武器)在“止”的驱使下向前推进,扫荡一切,夺敌之土地、财产。由此可以得知,武不仅是保护生命的手段,更是一种具有夺取、杀戮性质的暴力手段。“武”字的演化“步”字的演化

不过,关于武的本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理解。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jí)兵,故止戈为武。’”就是说,武就是停止战争(停止使用武器)。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楚庄王对武的一种美化与包装,表达了楚庄王的反战思想。再从许慎身处的年代来看,频繁的战争最终都以武力平息,因而就有了“武能停止战争”的说法。可见,这种见解有着时代影响的因素,并非武的本义。

作为杀伐、暴力的“武”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存在,是因为其能在某一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作为暴力手段的“武”是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等人之所以能从平民摇身变成帝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对“武”的掌握。当然,每一位新即位的帝王,都会忌讳再有类似陈胜、吴广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起义。因此,历代帝王都会对“武”进行严格的管制甚至是镇压,特别是刀、枪等兵器,被作为重点管制对象,以“武”结社的集团更是帝王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新书·过秦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首先做的就是销毁存留民间的兵器,以此来削弱民间的武装力量,从而巩固自己的皇权。《金史·章宗本纪》中记载:“制定民习角抵、枪棒罪。”到了元朝,“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为三等:下等毁之,中等赠近居蒙人,上等贮于库。”(《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习练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元史·刑法志》)可见元朝政府不仅收缴兵器,而且对习练武术之人加以治罪。(二)“文化”的武术

武除了受到统治者的压制以外,还一直受到“文”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有着“文尊武卑”的思想,“武”与“文”相比,“文”更具有优越性。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文善武的人被褒为“文武双全”,而文弱武强的人则会被贬为“一介武夫”。或许是为了提高武自身的地位,“武”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被“文化”。被“文化”后的武术,融入了儒家思想、阴阳思想、《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思想。例如:儒家以“仁爱”为基本思想所派生出来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标准,也一直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阴阳思想中的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被作为武术技法的基本原理,常用以解释和规范拳法技理等。正是有了“武”主动或被动的“文化”,与儒学、八卦、五行、太极等思想产生交融,让武术有了哲学的意蕴,才形成了今天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的武术传统文化。三、武之魂——武德

武术原本是一种追求搏杀效果的战斗技术,它具有显在的攻击性。显然,这种格斗、搏杀的技术如若任凭其粗放地发展的话,必然会伤人害己并威胁到社会的秩序。因此,武术在传承中非常注重传承人的德行。传统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的时候,都要事先考察学习者的品行,根据学习者的品行情况再确定是否传授其功夫。

那么,何为武德?武德就是习武之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万事都要讲究个规矩,更何况是具有伤害性的武术呢。自古还有“未曾习武先修德”的俗语,在武林各流派中,也都有着自己的武德规范条例,包括尊师重道、不能欺师灭祖等各种“门规”“戒律”以及“五不传”“十不可”等条例。

一般武术老师都会给徒弟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十分刻苦好学,有一天被一个有名的武师看到,便收为徒弟。徒弟跟随武师学武,很是用心。八年之后,徒弟已经打遍当地无敌手了,于是便自己开了一家武馆,名字就叫“第一武馆”。开馆的当天,鞭炮齐鸣,宾客如云,一个被他打败过的人找到他挑衅说:“你这算什么第一,你不是第一,你师父才是第一,你得把你师父打败了,让他在大家面前承认你比他强,我们才能承认你这个是第一武馆。”徒弟听了之后就去找师父挑战,遭到了师父的拒绝。他回到武馆之后,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师父的本事他全部都已经学到手了,论年龄他年轻力壮,师父和他比肯定输。他认为师父是怕被他打败之后没面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才不答应和他比武的。从此徒弟怀恨在心,总想找机会把师父杀掉,他认定只要没有了师父,就算人们认为师父的功夫比他高又怎么样?师父死了,他就是第一!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徒弟穿上夜行衣,蒙了面,悄悄地潜入师父的房中,举起刀就向着熟睡中的师父砍去。师父不知是徒弟,以为是仇家来袭,一个鹞子翻身,千钧拳就招呼了过去,徒弟没想到师父会醒来,毫无防备,当即中拳倒地身亡。师父拿过灯来,掀开遮面巾一看,来杀他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徒弟,顿时老泪纵横,痛不欲生。

对武术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五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

对学武者要求“十不可”:不可轻师;不可忘义;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赌博;不可吸烟;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四、武之功——武术的功用

武术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并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自然因其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它的一招一式中,蕴含着健体、防身、育心、启智等多种功用,具有无穷的魅力。(一)健体防身

毋庸置疑的是,经常进行科学的武术锻炼,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能够健全、健美人的体格,使人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从人的生长发育来说,习练武术有助于人体身高、体重等均衡发展。从身体素质来说,通过武术锻炼,能够提高人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速度、力量、耐力、肺活量等。此外,习练武术还能够促进人体方位感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提高人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可见,武术的健身价值丝毫不比其他运动逊色。

习武者在与对手搏斗时,通过拳打、脚踢、快摔等武术动作的运用,扬长避短,讲究得机、得势,从而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

现代武术教练通常会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习武者的防身能力:一种是套路练习,武术套路是由一个个技击动作按照运动规律编排而成,在教学中加入喂招、拆招的练习,能够让人掌握防身的技巧;另一种是对抗练习,对抗练习能够培养习武者在实战中灵活地运用防身技术,从而达到防身护己的目的。(二)育心1.增强自信心

在武术习练过程中,习武者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的站立姿势,或舒缓柔韧、或刚劲有力的肢体动作,都能够让人从内心觉得自信满满、底气十足。通过习练武术,既可以提高习武者的身心素质,又能让习武者学会攻防技术,最终掌握防身制敌的本领,从而使得习武者有着“勇者不惧”的自信心。2.锻炼意志品质

如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人们时刻面临着压力与挫折,容易出现自我情绪失控。一般来说,人的意志力一旦坚定,情绪就会安定。通过坚持不懈的武术练习,习武者能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者常年修习,自然能培养出顽强的意志品质。3.促进人际交往

群众性的武术活动,是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武艺,可以促进习武者之间的友谊。一般来说,武术对练需要双方的默契配合,尤其是需要二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双方会经历“摩擦—协调—理解—包容”的过程。从二者对练的开始到双方技术的提高,习武者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三)知礼习礼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武术的修习更是如此。拳谚曰:“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徳。”在习武之前,先要学会以礼待人、讲礼守信、尊师爱友、不凌弱逞强等基本礼仪规矩。否则,一旦进入双方对练,便很有可能因不懂或不守规矩而伤人伤己,进而使对练演变为互殴。即便都已经知悉武礼了,对练的双方仍然可能在习练过程中发生摩擦和纠纷,这时,对习武者的谦让、包容等品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磨练。可见,在习武过程中,知礼习礼是贯穿始终的。

武礼中最基本的抱拳礼可以理解为: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的情操,拇指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与右拳相合,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两臂前屈成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四)启智

所谓启智,是指通过武术的习练来均衡发展人的左右脑,从而提高人的智力。在变化的、激烈的对抗中,习武者采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等辩证的战术思想,灵活敏捷地去反抗对方,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习武者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第二章 传统武术门派

中华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其因不一,而武术门派众多,乃是重要之因。各门派中集合了数以万计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技击动作,使得武术博大,而每个武术动作的形成(技术要领的提炼及技术动作的用法)又蕴含着儒、释、道、阴阳等各家思想的精髓,使得武术精深。

目前,在中华大地上仍有武术研习传统和武术传承,流传至今尚有传承人的、影响较大的武术门派大致有六个,它们分别是少林、武当、峨眉、青城、昆仑、崆峒,这是当今武术界认可并经中国武术协会总会多年调查研究后确认的。其中又以少林、武当与峨眉这三个门派的历史最为悠久,为中原武功的三大流派,是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一、闻名中外的少林派“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似乎早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在中国的众多武术流派中,少林(派)是传播范围最广、源流最长、拳种最为丰富的门派之一。从古至今,少林功夫一直是中国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最具有宗教文化内涵和神秘感的功夫流派。仅少林寺就有南北之分,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的是北少林,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坐落于福建莆田的则称为南少林。关于少林,有着道不尽的话题和太多的传奇故事。嵩山北少林莆田南少林(一)少林武术的起源“天下武功出少林”,是说天下武学尽源于少林,可少林的武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关于少林武术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达摩创拳

相传,达摩来到少林之后,为了参悟佛理,终日壁观(佛教用语,一种修行的方法)静坐,时间久了,导致经脉气血不畅,常伴有精神萎靡和肉体疲困的感觉。于是,达摩便仿效前人动作,创编出诸多活动筋骨的方法,以达到锻炼身体、活动手足的目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易筋经”和“洗髓经”。达摩又使用棍、杖、剑等器械表现这些活动筋骨的动作,后人将之称为“达摩棍”“达摩杖”“达摩剑”。后来,达摩又模仿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手”。

然而,后世有人对达摩创拳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达摩并非少林武术的创始人,甚至说达摩根本就不会武术,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人们将达摩作为少林派的开山鼻祖,把其作为崇拜偶像,早已深入人心!《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一套有关健身锻炼的著作。从“易筋经”三个字来理解,“易”有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洗髓经》《洗髓经》是中国自先秦以来健身功法发展的结晶,它融合了儒家的中和养性、佛家的禅定参悟、道家的守静养意等思想,体现了中国先哲对生命和对宇宙的参悟。洗髓功法还以中医的“气、血、精、髓”理论为基础,强调“精、气、神”不外露,要内藏修炼,只有将“精、气、神”深藏在身体内,才能够延年益寿。2.僧稠创拳

僧稠是少林高僧跋陀(bátuó)的弟子。有一种说法是,僧稠初入少林的时候,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在角力游戏中被其他僧人欺负。于是,僧稠便苦练武功,加上其悟性极高,很快便练得一身超常的好本领。他能够飞檐走壁,甚至连百兽之王的老虎对他都有所忌惮。张苠《角力》

关于僧稠创拳,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僧稠俗姓孙,在入寺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武林高手,等到他接任少林寺住持之后,便开始广泛地引导僧人进行武术训练。但要问僧稠的武功是从何处学得,却是无人知晓。因而后世的人们常把僧稠也作为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之一。3.民间拳法的吸纳与融合

无论是达摩创拳还是僧稠创拳,关于少林武术的起源,更为可信的说法是:少林武术其实是历史上众多高手的功夫汇集融合而来的!事实上,任何一个门派的功夫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借一时的想法而创立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林武术的发展与不少杰出人士来到少林,长期殚精竭虑地吸收、综合各种功夫精华,不断发展、创新出具有少林禅宗特色的功夫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曾到少林寺传授棍术。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少好读书,知兵法,世袭百户。先后师从于棍法大师李良钦等人,他本人的武艺更是集诸大家之精华,著有《剑经》(实际上记载的是精妙的棍法)一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倭寇入侵后,他转战江、浙、闽、粤等地,战功累累,与戚继光齐名。

相传明代有一个叫李良钦的人,他早年得异人传授,精通少林棍术。李良钦见俞大猷体格健壮,具有习武慧根,便欲教其少林棍术。俞大猷欣喜若狂,拜入李良钦门下学习棍术。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徒弟的功夫悄然间已胜过了师父,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俞大猷将所学棍术融入战场,极大地提高了棍术的实用性。俞大猷塑像

一次,俞大猷途经嵩山少林寺,见少林寺僧正在演练棍术,不觉感叹:“此并非真正的少林棍术,与我所学棍术相差甚远。”对此种现象,俞大猷心中大为疑惑,便前去请教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小山敬重俞大猷是抗倭名将,便召集精通棍术者千余人演练少林棍术,想借寺僧精湛的棍术演练消除俞大猷将军心中的疑惑。可演练结束之后,俞大猷提起棍来,说道:“我也曾拜师学得少林棍术,不过与你们所演练棍术大有差别,在下在此演练一番,还请不吝赐教。”于是他在众僧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棍术,这棍术演练得快速刚猛、虎虎生风、攻守兼备,众僧看得目瞪口呆。最后,众僧恳请俞大猷将此棍术传授给少林,俞大猷见众僧是真心想学,便答应传授给宗擎(qíng)和普从两人。两人尽得俞大猷真传之后才回到少林。自此多年以后,少林棍术方名动天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林寺声名远播,各地的武林高手、英雄豪杰纷纷慕名而来,以武会友,切磋武艺,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僧博采百家精华,将少林武功发扬光大。至于少林武术究竟从何而来,今人已难以知晓。不过,经过千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少林武术早已名扬海外,少林派成为中原武林的集大成者更是不争的事实。(二)少林寺的壮大

少林寺本是佛教徒修心参禅的清静之地,应以参悟佛理为目的,而非以打斗、争胜为目的。可当今的少林寺更多的是以武术闻名中外。那么,应该是佛门清静之地的少林寺为何会习练以打杀为目的的武术呢?1.从十三棍僧护秦王说起

隋末唐初,隋朝将领王世充占领洛阳自立为郑王,称霸一方,企图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郑王(王世充)封自己的侄子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并令其屯兵于洛阳城郊的柏谷坞,与自己坐镇的洛阳城遥相呼应。要知道,这柏谷坞本是隋文帝赏赐给少林寺僧作为田产之用的,而今却被王仁则霸占并作为军事要地,这给少林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说,还时刻威胁着少林寺的安全。再说这叔侄二人残暴不仁,搞得民不聊生。少林寺僧早有反抗之心,无奈数十武僧又怎么能敌得过对方的千军万马呢!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派兵征讨王世充,这个消息激发了少林寺僧的反抗之心。当时负责征讨王世充的唐军统帅是秦王李世民,秦王深得民心,一路过关斩将,给了王世充的军队以沉重的打击。可就在这时,另一强大的割据势力首领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兵马准备援助王世充,这使得李世民的征讨计划陷入僵局。在此危急之时,少林寺僧决定助秦王一臂之力。某日,少林武僧志操、惠锡、昙宗等十三人夜袭郑营,生擒王仁则并献于秦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护秦王”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电影《少林寺》就是根据这个题材改编而来的。“十三棍僧护秦王”的地点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发展到隋文帝时已是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为了保护自身及庙产的安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僧人习武自然也属正常。

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感怀于少林寺“十三棍僧”相助有功,不仅对相关的寺僧加以恩赐,还惠泽了整个少林寺,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恩准少林寺养僧兵,准许其在全国各地建十所分院,福建莆田少林寺就是在那个时候建成的。至此,少林寺开始走向繁荣昌盛,逐渐成为中原武林第一大门派。《十三棍僧救秦王》壁画2.从僧兵平海盗、抗倭说起

相传,唐朝初年,四海虽已平定,但福建沿海地区海盗猖獗,沿海一带民不聊生。唐王李世民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昙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剿灭盗贼。于是,昙宗便率道广、僧丰和僧满三人,带五百僧兵前往福建沿海,最后剿灭海盗,平定了海乱。与此同时,昙宗等人在当地收下不少禅宗弟子,经太宗皇帝恩准,便在福建莆田建起了南少林寺。“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南少林寺便成为了南拳的发祥地。当时,此寺武风极为盛行,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千百年来,南少林武功与北少林功夫同样远播五洲,名扬四海。

到了明末清初,沿海倭寇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考虑到南少林毗邻海边,且寺中有武僧,认为其有能力与倭寇相抗衡。因此,南少林寺曾多次被政府征调,参与抗倭等战事并屡建功勋。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林僧兵就天下无敌了,在抗击倭寇的初期,少林僧兵以其拳勇曾给倭寇以狠狠的打击,打了不少胜仗,到了后来,僧兵因为缺乏谋略和战术指导思想,导致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据《日知录》《吴淞甲乙倭变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武僧月空曾率领僧兵三十余人,开赴前线抗击倭寇,武僧持七尺铁棒击杀大量倭寇。在救援被倭寇劫持的百姓的过程中,他们误中倭寇的埋伏,三十多名武僧全部战死沙场,在少林僧兵抗倭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僧兵抗倭”不仅揭示了少林僧兵武功高强的事实,而且还体现了少林寺武术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僧兵在抗倭战争中奋勇杀敌的表现,使得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再次得以确立。(三)少林派的拳种体系

当今的少林,不仅仅是指嵩山少林寺,它还包括了福建少林、广东少林、峨眉少林、武当少林等。少林派武功也不再单纯是指少林寺功夫,而是指以少林寺武术为代表的整个外家功夫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少林派已衍生出“三大家”“四大门”。“三大家”是指红家少林、孔家少林、俞家少林;“四大门”是指大圣门、罗汉门、二郎门、韦驮门。

少林武术拳种内容丰富、套路繁多。少林拳法有一百七十二种之多,功法的练习方式号称有“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套路有一百多套,若加上兵器(武术器械)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少林原生态的武术包括十八罗汉手、少林五拳(龙、虎、豹、蛇、鹤)、三十二式长拳、易筋经等。吸纳与融合了民间武术的少林功夫,包括八极拳、劈挂拳、通臂拳、戳脚、华拳、查拳、洪拳、猴拳、螳螂拳、醉拳、咏春拳等门派拳法。总的来说,少林武功博大精深、难以穷尽。

若从拳种的演练风格来看,少林武术的特点主要是刚劲威猛、拳打一条线、一力降十会。但若论少林派武术最核心的特点,那便是“禅武合一”。在佛教文化环境中的少林武术,更多的是以武参禅,在武术演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少林武僧练武(四)今日之少林

当20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少林寺》扬名海内外后,一股“少林功夫热”席卷了全世界,少林武功更加为世人所了解与看重。此后,国内外武术爱好者都慕名来到嵩山少林寺学习功夫,这又促使少林功夫焕发出新的活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今,提起中国功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功夫,在中国,已没有哪个流派的声誉盖过少林。人们对少林武术赞叹不已,都渴望前往少林寺一窥少林功夫的全貌,甚至希望自己能够习得少林功夫,少林功夫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如今,少林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代表拳术之一。1982年版电影《少林寺》剧照武僧一龙

武僧一龙是中国当代将传统武术与自由搏击成功结合的第一人,他将少林功夫的实战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无数次的比赛中,他经历着挫折、承受着伤痛,最终完成了从民间高手到世界拳王的蜕变!在一次次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彰显出他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一代搏击人。他是《武林风》擂台上出国征战、为全球观众奉献最多比赛的搏击明星!《武林风》还特别为其设立了一个最佳贡献奖,以此来表彰一龙在传播中国功夫、推进竞技武术国际交流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二、以柔克刚的武当派“南尊武当,北崇少林。”武当派发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始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在中华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少林武术“主以搏人,以刚为主”,为外家拳;武当武术则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被定性为内家拳,以别于少林武术。少林武术因注重“禅武合一”而被称为佛教的武术派别,而武当武术因承载着道教文化而被称为道教的武术派别。武当山玄帝殿

武当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山雄踞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奇峰竞秀,风景秀丽,胜似五岳,素有“天下仙山”之称,为道教名山。(一)武当派的特点

武当派是一个本土文化(道教)与本土武术完美融合的门派。武当武术汲取中国传统养身的精髓,集武术技击之大成,把古代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等哲学理论运用于练功原则和技击方法中,以松沉自然、外柔内刚的独特风格自成体系。

武当为内家之宗,这是当代武林的共识。武当武术以强筋健骨为目的,注重内功的修炼,以养身为首,防身为要;动作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慢击快、舒缓沉稳、柔和自然、圆润贯通;主张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的打法;追求清静无为、随心所欲的境界。武当剑法

武当派的拳种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武当太乙五行拳、太和拳;武当武术的器械首推武当镇山之宝武当剑、六合枪与松溪棍,此外还包括玄武棍、三合刀、方便铲等。武当剑法有着“天下第一剑”的美称。武当派的内功有“洗髓金经”六式(金狮夺毛、凤点头、风摆荷叶、左缠金丝、右缠金丝、刀劈华山),功法主要包括活气功(类似“铁布衫”)、血功(重在养身)和打穴功等。(二)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武当派中有张三丰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相传他是武当派的创始人。据说张三丰活了上百岁之久,开创了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被尊为武林泰斗。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历史上众说纷纭。1.观鹊蛇争斗创拳说

有一种说法是,张三丰原本学习少林功夫,精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并将其融合于十段锦长拳之中。后来,张三丰偶然间观得“鹊蛇争斗”的场面而悟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拳理,进而对以往所学的少林功夫又加以演化,将原本主于搏击他人的方法变为御敌防卫之法,形成了与少林武术风格迥异的武当武术。

话说某日,张三丰忽然听见屋外有一鹊儿发出急促的叫声,他心中疑惑,便出来一探究竟。只见树上一只鹊儿朝地上注视着,神态急躁。朝着鹊儿紧盯的方向,正盘着一条长蛇,蛇头上昂,注视着鹊儿的一举一动。每当鹊儿上下回旋飞啄长蛇时,长蛇便巧妙地摇头闪避,使鹊儿每每扑空。鹊蛇争斗相持甚久,难分胜负。张三丰发现:鹊儿的速度虽然比长蛇要快很多,但是却不能损伤蛇分毫,这是因为在鹊儿下啄的瞬间,长蛇的闪避速度也是惊人的快。于是,张三丰瞬间悟出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道理,由是创造了太极拳法。2.夜梦元帝授拳说

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夜梦元帝授拳。相传,宋徽宗非常仰慕张三丰,便征召张三丰觐见。张三丰欣然前往汴京,由于途中道路阻塞不能前行,便就近露宿。当晚,他梦见元帝(道教尊崇的真武神君)传授给他一套拳法。第二天早上,继续赶路的张三丰被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给团团围住了,张三丰用梦中元帝所授拳法,竟以一人之力打败了百余个强盗!从此,张三丰就以拳法而著称于世。

张三丰是否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武当派是否由其开创?从古至今,这些问题一直存在许多争议。然而,张三丰是不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当下人们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提到武当派就会想到张三丰,提到张三丰就会想到太极拳、武当派,张三丰已成为武当派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因为张三丰在道教传说中十分有名,很多门派都将张三丰作为自己门派的祖师爷。为此,竟然连张三丰所生活的朝代也出现了多个版本。根据黄宗羲(1610—1695)《王征南墓志铭》的记载,太极拳当是宋代武当丹士张三峰所创。《明史·张三丰传》中也记载:“张三丰,辽宁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他是元末明初时的一个道士,文武双全,武功奇高。明成祖朱棣也曾为其大修武当山,修建遇真宫,塑三丰像。此时期的张三丰俨然是神仙级别的人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