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5:09:1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试读: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政治体系[广西民大2017年研;华东理工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2政治协调[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方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政治文化[中国社科院大学2019年研;广西民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浙江师大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4年研;中传2014、2012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东财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4福利国家[北大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9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5国家结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写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一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6民族的含义[四川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般来说,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作为生存空间和自然环境,是民族其他特征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共同经济生活是形成民族的物质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也才会维系共同生活与生存空间。共同语言对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两者反过来又会促进共同地域的巩固和共同经济的发展,并突出地显示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性。

7政治团体[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二、简答题

1简述非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性的“政治”含义。[广西民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1)试述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首都师大2013年研](2)简要分析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3)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主要有哪些代表性观点?[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

答: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指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对应的一些对于政治的看法,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①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

②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

③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但它从哲学思辨出发,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没有深刻地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①中国法家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韩非认为政治就是用权。

②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政治的目的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是玩弄权术。

③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把政治归结为权力或以权力为中心的活动,涉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但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同时,它仅从权力的意义上解释政治,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对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全面的。(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①孙中山先生曾以公众管理来界定政治;

②我国政治学家吴恩裕指出,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

③美国政治学家G. 庞顿和P. 吉尔认为,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治理所具有的控制力的相关的制度安排。

这种观点认为政治是对公众事务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是,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视了政治的统治性。(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 拉斯韦尔把政治定义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了”尊重、收入、安全等社会价值,对政治分配社会价值的阐述和确定更加明确。

这种政治观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但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①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

②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神权政治观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③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④黑格尔声称;政治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这种说法实际上不过是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上帝,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这种政治观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当代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这些政治观虽然力图从不同角度揭示政治的内涵,不同程度地触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性,但没有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含义。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实行代议制。即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实行分权制。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3)实行政党制。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方式。(4)实行法治。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3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4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是:(1)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只能由代表国家整体的法定机关充任国际法主体,对外行使国家主权的只能是中央权力机关。(3)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国家内部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权力机关接受中央权力机关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内。

5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四川大学2016年研;外交学院2016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东政法2010年研]

相关试题:论述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论述题,华侨大学2017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

答: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政治管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的行为。(1)它们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行为主体相同。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主体都是由这一共同的政治权威主体来完成

②行为原因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与同一性的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制约关系,同时把这种权力地位转化为权威和服从关系,权利主体需要政治统治。同样,政治管理虽是协调各主体的利益,手段有所弱化,但是其根本的原因是一致的。

③根本的目的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权利主体的制约和权威地位。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2)它们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出发点不同。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和制约关系为出发点;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而进行的行为。

②方式不同。政治统治有强治、法治、绩治、理治、德治、心治等方式。政治管理从管理的层面上来说则有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等。

③作用不同。政治统治主要是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等等。政治管理在政治行为中的作用主要有:a.它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b.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c.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d.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e.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6简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

政治民主是一种政治管理形式,政治管理要以社会政治统治为前提,民主也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定和存在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则是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的。政治统治对于政治民主的前提意义,决定了政治民主的社会性质、基本构成和政治作用。(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特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社会经济关系从两个层次上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政治民主首先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另外:政治民主还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规定任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政治民主是社会政治成员把握自己的利益、意志和要求,自主自决,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形式,因此,它是以政治成员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意志一致为基础的。因此,民主政治一般视多数同意为全体政治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多数决定因而成为政治民主的基本规则。(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民主”,是由人民选举出特定的公职人员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方式。直接民主即由社会全体政治成员直接管理或决定社会公共事务。(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法治是实现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以特定的规范、准则来强制规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同时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内容。

7简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任何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改革、发展、稳定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8简述当代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当代国际关系在不断变化中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种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激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和反对,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同时也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摆脱了前苏联的控制,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组合。(2)在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欧盟与日本在经济实力上与美国已经不相上下,形成了多极化的经济格局。(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们不仅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的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且为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并没有形成一极格局,大国之间的协调关系明显加强,随着中国、欧盟、日本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上升,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格局越不易被少数国家做左右,越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9简述影响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从国际比较的研究成果来看,一艘影响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是:(1)制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公民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参与政治活动的,制度本身界定了参与政治的资格、形式、范围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尽管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度与一国政治体制是否提供充分、平等的参政形式和渠道相关,但一国社会制度的性质与公民参与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2)社会因素。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较发达社会的政治参与受到包括教育、收入、职业团体、性别、年龄、宗教、人种、地区等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一般认为,政治参与水平较高的有: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地位较高者、中年男性;隶属于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成员等。(3)心理因素。政治参与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参与者受到自己能够影响政治过程的感觉、政府或政治领袖的行为是否符合公众利益的态度、自己关注政治程度的感受等因素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到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提上了西欧社会发展的日程,这就给予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为了适应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需要,欧美一大批思想家如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

尽管这些政治学家所论述的问题和角度各有侧重,其政治态度也有保守、激进之分,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这就是:(1)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2)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3)从所谓理性的人性论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4)根据其对于政治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的分析,提出了配置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案。

就其本质而言,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规则在政治思想上的投射。

2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和确立了系统完整的新的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国际文件以及各国在对外交往中的普遍共识,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1)各国主权平等,是对于国际政治基础和前提的规定。

这一原则首先确认各国主权的完整独立。这就是说,确认各国都拥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具体而言,即确认各国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和领土完整。(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这是对于国际政治矛盾、纠纷和争执解决方式的主张。它的核心要点主要在于,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而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手段。同时,它要求,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之间的一切矛盾、纠纷和争执,无论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其性质、程度、规模和范围如何,都应该以和平方式予以解决,因此,一切武力或者武力威胁的解决方式,都是不正当的。(3)互不干涉内政。

这是对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相互关系中行为范围的限定。这一原则首先表明,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所谓内政,即本质上属于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具体地说,它包括确定社会和政治制度,制定和实施各项法律和政策,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处理国内各方面的事务等等。对于这些事务,国家拥有最高决定权和处置权,因此,它们是一国权力的专属领域,而不属国际政治和国家之间关系的范围。这一原则同时表明,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者国际组织,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以任何方式干涉一国的内政。“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4)互不侵犯。

这是对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方式的限定,它是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的相对应的规定。这一原则规定,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这就是说,任何国家都不得以武力、武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侵犯其他国家。关于国际政治中的侵略行为,1974年12月14日第2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公约》以明确的条款进行阐述,按照这一文件,所谓侵略,是指“一国使用武力或者以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任何其他方式去反对另一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这些行为既包括直接的武力侵犯和武力威胁,也包括对于别国进行的颠覆、渗透和战争宣传。(5)和平共处。

这是对于正常状态下国家之间关系的倡导,是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规定,无论不同的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和种族以及国家利益方面相同与否,在国际交往中,都应该在尊重国际法和其他国际政治准则的基础上,彼此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并且实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因此,它反对一切非和平和非合作方式,不主张以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历史、民族等方面因素作为选择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方式的依据。

3概括政治学的基本内容,试述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1)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政治学的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就目前来看,政治学的内容已相当丰富和广泛,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对这些内容作不同的构成分类:

①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两大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即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的政治研究,或者是以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政治进行的研究。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外的各种政治学理论、观点和方法。

②按照政治学的功能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理论研究的作用在于为人们全面、深入认识政治及其发展规律提供理论、观点、原则和方法,并且为政治学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应用研究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和规范实际政治活动。

③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从政治群体以上的政治现象入手作政治研究;微观政治学以个体政治人为研究对象。

④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主要指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研究;动态研究主要指对政治行为、政治过程及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研究。

⑤按照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划分,把政治学划分为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规范的政治学,即以哲学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以逻辑的解释、思辨和证明说明特定政治价值含义的政治学研究;而实证的政治学,是按照政治学研究和实际政治生活的需要,提出研究的假设和命题。

⑥按照政治学研究的领域来划分,把政治学的研究划分为若干内容结构。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政治经济、政治学方法论等等。(2)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政治学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①从研究领域来看,我国政治学主要有七方面的研究领域,即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

②从我国政治学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目前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具体来说:a.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马恩列斯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毛泽东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邓小平政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等等。b.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史、外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等等。在政治制度研究中,包含着比较政治的研究,其中包括比较经济政治研究、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分析、比较公共政策等。c.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方法论、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区域政治和各国政治研究、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的交叉学科研究如国际政治经济学、生态国际政治学等等。

③在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方面,我国政治学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并且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现有基本框架是以政治理论,、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和国际政治学为主干而建立的。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方面,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政党学说、政治文明学说,邓小平政治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形成了阶级分析、国家分析、权力分析、利益分析和经济关系分析为逻辑起点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并且在政治学方法论方面取得进展。

⑤就目前我国政治科学发展的状况来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政治学科的研究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体现在:政治学科从研究政治学一般理论和知识,向研究中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和知识的转变,政治学者努力从我国政治实践出发,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和提炼我国的政治学理论和知识,并且进行对策研究;从对于政治思想和政治合法性的阐述和论证,逐步扩展向国家治理和战略管理的研究分析;从宏观研究,逐步向包含中观、微观研究的方向转变;从单一学科的研究,转向多学科和多方法的研究。

4试论析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趋势有三大特点:(1)理论和体系的多样性;表现及原因分析。(2)研究重点从传统的国家、主权、制度、政治观念、政体、法规等转移到政治社会因素方面、过程方面,如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环境、政策等;原因分析。(3)研究方法微观化、动态化和纯科学化;表现及原因分析。

虽然西方政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总的来讲,现代西方政治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第一,现代西方政治研究缺乏开阔的远景、透彻的大思路和重大的理论成果;第二,现代西方政治研究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5试论政党的含义、特征与主要作用。[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1)政党的含义。政党是阶级的组织,由阶级的积极分子组成,为本阶级利益而采取共同的行动,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纲领。(2)政党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政党有一整套争取或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纲领;③政党是有纪律的组织;④政党要竭尽全力争取民众。(3)政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干预和领导国家政权;③制定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④培养、挑选和配备各级领导人;⑤宣传作用。

6试论政治文化的含义、结构与功能。[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1)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2)政治文化的结构

政治文化的结构包括政治文化的内涵要素结构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政治文化的内涵要素结构包括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两大层面。政治心理倾向层面的主要要素包括政治认识倾向、政治感情倾向和政治态度倾向。政治价值取向层面包含的基本要素有政治思想观点、政治理想信念和政治评价标准。

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并与该社会结构相对应。从社会基本结构看,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不同阶级的政治文化、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从社会具体结构看,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包括不同职业群体的政治文化、不同年龄群体的政治文化和不同区域群体的政治文化等。(3)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功能主要有:第一,指导政治行为;第二,影响政治体系;第三,制约政治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利益集团顶住宏观调控:中国房市愈见火红

2007年1月至5月,深圳市189个新发售楼盘的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1905元人民币(约1566美元),到了5月更一度升至14200元/平方米。这个数字比2006年全年9384元的平均价格,高出达52%。在市中心地带,平均楼价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人民币,而一些高尚住宅的价格甚至高达5万元。据深圳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开发商透过囤积土地以获取高额利润,而这些开发商势力十分强大,地方的执法部门根本无法收回土地。

在北京,对房价望而却步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购买那些没有合法所有权的廉价住房。这些住房的所有权往往属于一个村集体,没有房产证,因此理论上是禁止出售的。购买这种房子的人只拥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因此被称作“小产权”业主。不过从经济角度考虑,“小产权”住房的价格相当有吸引力,位于北京郊区的价格约在2500至4000元/平方米之间。“小产权”房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村集体无需向政府部门交纳土地转让的相关费用和税务,而且也不像开发商那样榨取高额利润。

据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如果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只占其销售价格的20%,余下就有40%归开发商所有,另外40%流向了相关政府部门。

过去两年来,事实上,中国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增长过快,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广网北京2009年12月14曰消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40分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燕山大学2010年研]

1西方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渠道。

答: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西方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渠道包括:(1)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是指利益集团或其代表——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独立机构等)和个人(包括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这是传统的院外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利益集团常用的策略手段。它所影响的主要是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决策人员的决策活动。

其具体方式有:

①社交性接触和游说:压力集团要与议员、政府官员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社交性的接触和游说更多的是通过合理、合法、公开的方式进行,但有时也会出现非法方式。

②提供信息和情报:它们对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并系统地进行整理,一旦有关的政策要出台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将有关资料及时传达给有关的决策者。当然这些资料是准确的,同时也必然是有倾向性的。

③出席听证会:很多决策机构在一项政策的酝酿阶段都会举行公开的公众听证会。利益团体的成员经常为支持或反对国会正在审议的法律议案而到国会作证。

④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顾问委员会和相关的协商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集团的意见是主动被咨询的,使它们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⑤通过司法诉讼寻求利益的满足:根据“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司法系统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它们的很多判决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因而集团有时可以通过影响法院的判决来表达自己的要求。(2)间接院外活动:相对于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虽然,在这里,集团所影响的直接对象不是国家机关,但最终目的还是影响政策。

具体方式有:

①参与选举活动:

a.集团本身并不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但是却可以支持或反对某个候选人,从而影响选举结果;

b.集团一直是政党竞选经费的主要来源;

c.集团还可以“独立”地帮助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竞选,破坏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的竞选。

②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在选举活动中,集团就大量使用媒体。此外,它还经常利用媒体做广告来影响公众的态度,以形成对有关的立法议案的公众舆论,或形成公众舆论对某一项重要人士任命的倾向等等,以此达到最终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

③基层动员:这是一种比较新的院外活动方式,主要是指集团影响选区选民,利用选民来影响代表本选区的议员,以最终达到影响立法的目的。

④抗议示威活动:集团的特殊要求和利益通过其他方式不能得到满足时,还有最后的办法,就是示威、游行、罢工之类的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目的在于制造声势、吸引公众的关注,从而对政府形成强大的压力。

2西方利益集团的影响。

答: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政治团体及团体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相联系,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它的组织特点和活动特性,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向代议民主制提出了挑战,代表了民主制发展的某种现代趋向。它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公民通过有组织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实际就是政治参与的过程。政治团体将相对具体、单一而狭隘的利益汇聚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施加影响,弥补了代议制的不足,使公民具有了一种新的、经常性的参与途径,因而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就成了一种新的、更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它反应了一种公民对直接民主的强烈需要。(2)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的媒介。公民通过参加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了解其所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制度的结构与过程、了解主要的政治家的思想和政策倾向、了解社会上的其他团体和有关的个人的政治态度和主张等等。通过参加政治团体,人们可以结识更多的人,可以彼此交换意见,可以去共同完成各种事业,并将在其中获得的观念带到日常生活和更多的人中去。因而,团体政治是潜移默化地、极自然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文化。(3)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通过团体政治,使得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又有了新的合法的表达途径,也同时使政府又有了一种缓解压力和冲突的比较和平的方式。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绪 论

一、概念题

1政治关系[对外经贸2017年研;广西民大2017年研;四川大学2014年研;中传2013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武大2011年研;武汉大学2011、2009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研]

答:政治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的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政治关系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

①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

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

③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所构成的政治权利关系。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马基雅维利[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君主论》。其主要观点有:

①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

②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③马基雅维利就人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质。他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3政治学[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4传统主义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传统主义政治学是相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而言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总称。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学科创立时期政治学研究的方向。

①传统主义政治学无统一的思想体系,存在着不同派别与看法。主要有国家学派和过程学派。

a.以美国学者J. W. 伯吉斯、W. F. 威洛比等为代表的法理主义国家学派以提供研究国家的系统知识为目的。国家学派把国家理解为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因而,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正式的法律机构和官方颁布的法律文件。

b.英国学者W. 白哲特和美国学者T. W. 威尔逊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过程学派强调政治学应由法律文本的研究转向政治现实的研究,政治学家不能囿于历史资料和事件的记录分析,也不能局限于官方正式的法律形态与机构,还要进一步研究非正式或非法律过程对国家及政治的影响。

②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共同的特征在于:

a.在研究的对象上,以国家为主题,将政治学等同于国家学。美国早期政治学家J.N.加纳就认为政治学从头至尾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包括研究国家的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及类型,宪法的条文及类别,重点是研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比较。

b.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政治哲理和政治历史的分析。具体方法有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和制度研究法。

5行为主义[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这一努力肇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经过发展,实证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成为政治学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其主要特点体现在:①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②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③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④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⑤吸收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⑥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6比较研究法[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

答:比较研究法是指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可以采取纵向的比较,也可以采取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政治现象,即比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政治现象;横向比较是比较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政治现象,如对当代西方各种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比较政治研究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它在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辨析题

政治关系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中山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政治关系及其层面。[简答题,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1)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2)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3)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所构成的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显示的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横向权力关系。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涵盖政治关系的全部内容。

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关系与政治关系两者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是存在差别的,两者不能进行概念替换。因此,题中观点错误。

三、简答题

1政治权力的作用是什么?[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力既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对于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政治关系来看:

①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凝结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利益赖以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获取特定的社会资源,来直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因此,政治权力能否形成及其力量强弱,直接影响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形成关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和要求,这种主张和要求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以后,成为道德意义上的权利,而道德权利只有得到政治权力确认以后,才能成为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政治资格即法定的政治权利,因此,政治权力是社会成员获得法定政治权利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实现也必须以政治权力作为力量后盾,正是在政治权力的保障下,社会才能保证特定的政治秩序,使政治权利的实现获得稳定的环境;正是在特定的政治权力保障下,占有统治地位的社会成员才能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资格;正是在政治权力的作用下,社会政治生活才能按照特定的法律规范、制度规范和程序规范进行,从而保证政治权利按照这些规范予以实现,因此,政治权力又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2)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如果说利益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动力和目标,那么,政治权力则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其中,人们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人们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运用政治权力来实现的,人们的政治参与是通过特定方式对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作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的。

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总体有机构成,社会政治体系是围绕政治权力凝结而成的,这其中,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和制度构成,政党是执掌、影响或谋求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而政治社团则是代表不同方面利益,以影响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任务的社会政治组织。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依附于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最后,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3)从社会生活来看:

①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

②如前所述,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常常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保护和破坏来间接实现,当政治权力保护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时,它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政治权力直接组织或破坏社会生产直接实现。

③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由于政治权力在全社会或特定范围内具有巨大渗透力,政治权力不仅是思想文化生活的构成素材和内容,而且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式。

④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政治权力是凌驾于社会或特定组织之上的巨大力量,因此,它的特定性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规则规范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2简释政治的涵义。[中山大学2012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如何理解政治范畴的基本含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研]

答: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阶级关系包括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和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之外,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是政治权力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政治权力的本质是什么?[中山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本质是:(1)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在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社会的共同力量在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因此,通常的政治权力即是指这种社会公共力量。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2)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4“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试评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研]

答:这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政治的一种朴素看法。其代表主要有: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之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亚里士多德则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这种观点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这种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人们对于政治生活超越现实的追求和要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观。

但是,这种政治观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解释政治,必然使得政治具有神秘和思辨的色彩,因而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5为什么说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它可以这样来理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