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1:40:45

点击下载

作者:王义宝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

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作者:王义宝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31ISBN:9787561470183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同样一个班,有的教师能将这个班带向卓越,有的老师却将这个班带向平庸,甚至危机四伏。同样一门学科,有的教师能将这门学科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有的教师却将这个学科上成学生最排斥的课程。同样一个教育应急事件,有的教师能将这个事件转化为教育学生的时机,有的教师却将这个事件激化为涉及校方与家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一个针对自己工作待遇、职务升迁、外派学习的不利事件,有的教师以理性的方式对待,有的教师以疯狂的态度对待。同样一个校园新闻,有的教师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判断,有的教师则以极端的思维方式妄下结论。

作为学生成长的影响者、沟通者,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超越专业技能素养、对学生成长施加影响的第一要素。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道德体系面临重构的现实背景下,作为被社会寄予厚望的“行为世范”的教师,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陷入拜金主义的深渊,要么坚守师德底线承受来自应试教育与社会快速竞争的心理压力。因此,正心,将是坚守师德的教师承受职业心理压力、预防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将是坚守师德的教师们对自身心理健康进行维护的有效手段。《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便是一本供中小学教师使用的实用性心理健康自助读本。

本书作者王义宝副教授已从事二十多年的中小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基础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人生阅历。多年来,他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他积数年之功,在广泛搜集、辛勤整理与消化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人文关怀色彩浓厚的新作《师者正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自助实用读本》。

为了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健康的理解水平,作者还深入基层,对四川某县的六所中小学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为《读本》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读本》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这一中心展开研究,全面、具体而客观地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现状和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体系。《读本》把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放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来观察、思考与研究,在对中外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中,更能凸显出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

例如,在考察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时,《读本》援引了加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中70%~80%与教师有关,而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尤其严重。“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概率也大大增加”。《读本》是一本勇于面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智慧地提出解决途径的专著。这是在一线执教的教育研究者自发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有益尝试,是广大教职工开始关注职业幸福感的开端。我衷心希望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教师们能将《读本》随时放在自己身边,在教学工作之余,读一读、品一品,以正心、以养性,从而开辟一条利己利人的心理健康大道,享受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幸福。刘世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6月5日于现代花园第一章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复杂、深刻而又深远的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着一场整体性、结构性与加速性的社会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体制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随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由于民众一般都习惯于那种平稳的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于既成的行为模式,认知世界、思考问题乃至价值追求也都习惯于定式思维,面对这些变迁和调整,必然会引起内心的失衡、思想的困惑以及行为模式的模糊化。因此,社会转型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形势也相当严峻,应当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甚至需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曾断言过:“21世纪,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因为身处社会较底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相对比较弱势,与其他阶层和行业的人群相比,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更显得敏感而脆弱。在缺乏关注和缺失具有强针对性的维护机制下,中小学教师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可以算是一个高危人群,亟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本人正视问题,掌握科学方法,努力提高自我解压等心理自我维护的能力,积极开展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维护。

要了解和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首先应当从理论上深刻地了解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第一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科学定义

健康是对“人”的一种评价,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更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永恒追求。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幸福自然关乎社会和谐,影响政局、时局,涉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即使是同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中的人们对健康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社会意识形态和自身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这一现代概念就是人们在对传统的健康观进行反复思考、反省并深化、完善的产物。因此,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就必须首先认识什么是健康。

对于健康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都只局限在生理与医学的层面上,感性而直观地去认识一些身体器官和机能方面的健康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健康就是指躯体没有伤残或疾病,身体各组织或器官发育良好,机体功能发挥正常,体格健壮,可以胜任相当的劳动。《辞海》对其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和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1985年版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认为:健康是“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与疾病相对,很多人都认为疾病的退去就是健康,健康的消退也自然成为疾病。甚至有人将健康与疾病比作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交叉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人的生理状况的两种动态描述。1985年版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解释健康的时候就同时诠释了疾病:而疾病,则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

在临床医学上,一般认为典型的疾病要符合以下五个要素:(1)有明确或相对明确的致病因素(病因)。(2)有一组具有一定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症状)。(3)有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或依据。(4)有明确的躯体病变部位(解剖定位)和病变性质(病理特点),即躯体构造方面的异常。(5)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由于疾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非常重视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人类最早的科学就是医学,从已发现的史料可以看到,中国在殷商时期就有了比较成熟的疾病治疗方法,如针灸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了疾病的产生原因、演变规律与特点,在祖辈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中,寻求到许多对抗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大体来说,围绕着如何抵抗疾病这一核心问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以下几种疾病观:(1)本体疾病观(也叫原始疾病观)。

由于远古时期人类生产力极低,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十分低下,人类根本无法正确认识疾病的起源与本质,而只能把疾病看作独立于人体而存在的一种东西。于是,人们就把疾病称为“中邪”“着魔”或“神灵的惩罚”等。在这一阶段,具有宗教、巫术性质的原始医学——巫医就产生了,他们承担着治疗疾病的重任。(2)自然哲学疾病观。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经验积累,人类对人体和疾病产生了自然而朦胧的经验认识,如古希腊的四体液说(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原子论和我国的阴阳五行论。这种自然哲学疾病观使医学由巫医逐渐变为一门科学。(3)自然科学疾病观。

随着近代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准确,并且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建立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现代医学的建立使人类大大减轻了疾病的威胁,人类平均寿命大幅度上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4)综合疾病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人类却面临着新的疾病威胁,而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也发生着变化。据报道,美国前10位疾病死因中,首先是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占70%(中国占44%),其次是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生物学和卫生服务因素排在前二者之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首要的致病因素,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吸毒等;再者,巨额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与医学卫生服务的抗病作用越来越不平衡,使人们开始怀疑自然科学在征服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人们开始认识到征服疾病不能仅仅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还要充分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征服疾病的重任不仅仅是单一的自然科学能够完成的,而应该根据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来认识和征服疾病。

同人类认识疾病一样,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和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社会科技(尤其是医学科学)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有关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与完善。

远古时代,由于受本体疾病观的影响,人们认为健康是由超人类的鬼神所主宰的,人类根本无力与之抗争。这种观念是早期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反映,它既忽视了人的自然性因素,又看不到其社会性因素。后来,人们虽逐步意识到人与自然、与外部世界存在一定的联系,健康是可以人为实现的,但受世界观、方法论的局限性,其人为的健康途径依然颇具神秘色彩。例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将人的健康分为人、圣人、真人三种境界,其真人境界最难实现,古人认为,人吃五谷杂粮,在摄入营养的同时也吸入了外界邪气,要成为真人,就不能让人与外部世界相通,即不吃、不喝、不呼吸。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开始迅速提高,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解剖学和生理学等生物学科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观开始变得理性而唯实。受“人是机器”的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人们认为人的身体就如同一部机器一样,只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无病状态)就是健康。相对于本体疾病观而言,这种观念具有极大的进步与科学性,但它并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只是借助健康的对立面——疾病来证明健康,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的复杂性。

19世纪末,自然科学疾病观形成雏形,这种观点认为,健康就是保持病原微生物、人体和环境(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它虽然涵盖了自然因素,但却仍然忽视了疾病的多元病因。

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日趋成熟,社会生态学观点提了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后天获得性、心理因素),特别是认识到了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使健康的概念延伸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行为,逐步形成了综合性协调发展的现代健康观。

当前,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健康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对于“健康”的明确界定。1946年6月19日至22日,64个国家的代表在纽约参加了经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研究决定举行的一次国际卫生会议,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该宪章明确规定了“健康”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表现”,并且强调指出:“健康是不管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如何,是人人赋有的基本权利。”该宪章在该会议通过后,于1946年7月22日由61个成员国的代表共同签署,决定自1948年4月7日起施行。由于这一定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一直沿用至今。

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于1964年进一步提出了衡量健康的十项标准:(1)精力充沛。(2)乐观处事。(3)睡眠良好。(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8)牙齿完整。(9)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弹性好。

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涵义又进行了重申:“健康不仅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该宣言还重申: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1989年,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的人类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崭新的现代健康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道德维度,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新概括与深化,凸显了文明的价值与人性的尊严。

在这种全新的健康观指导下,世界卫生组织又在之前标准的基础上,划分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十大细则:(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总之,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科学定义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包括两方面:从生理上说,他的体格是健壮的,能经得起风雪寒暑的袭击;从心理上说,他的精神是健全的,能经受各种复杂环境的锤炼。这两者是紧密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如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一定义,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把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认识,从单纯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进一步扩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包含了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四个层次的内涵。这种崭新的健康观极大地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只简单地理解为无病状态的片面认识,形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立体健康观,具有多元与开放的时代特征,代表了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健康认识的最高水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二节亚健康状态

随着人类对健康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一种崭新的概念——“亚健康状态”就应运而生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人(包括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身体、心理上都呈现出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虽然不是疾病,但是对人一样会产生危害,有必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和亚健康状态凸显的问题,与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引发的冲突密切关联。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加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心理应激明显增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对于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健康标准的大讨论,使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转移,由单纯注重生物因素逐步过渡到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现代医学的目的,也不再只局限于治疗各种疾病,而是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疾病前期的预防上。人们对健康的标准也随之转向,从追求传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无病,即以健康的“生物健康”为目的,转向为追求“心、身及社会适应健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看到了除健康和疾病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的概念是由前苏联的N·布赫曼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酸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而且,通过运用现代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由于过去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为“第一状态”,把患病称为“第二状态”,布赫曼教授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随后,各国学者纷纷对“第三状态”展开讨论,提出了诸多类似的概念,如潜病状态、亚临床状态、亚疾病状态、临床前态、隐匿状态、诱病态、灰色状态、中间状态、半功能状态和次健康等。“第三状态”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在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对健康加深理解的一种表现。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们分别以“慢性疲劳综合征”“灰色状态”“中间状态”等词汇来描述这一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我国研究者则将这一状态称之为“亚健康”,并赋以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具体内涵。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起草、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经专家学者和有关组织机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出人体在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常有的表现:(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6)指甲成象,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8)口吐黏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黏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道有占位性病变。(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为37°C~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亚健康”是一个当代新名词、新概念,它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健康质量的更高追求和对医疗保健的更高需求。自然,亚健康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们发现,在当代社会中,亚健康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对亚健康的研究,越来越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左右,而找医生诊查疾病的人有20%左右,剩下的70%左右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近年来,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有关亚健康的调查和研究,结果也与此相似。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其中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Syndrome, CFS)。英国的调查表明,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到疲劳,其中约可能发展成为CFS。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另一项对1300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72%的人自称一上班就觉得十分疲劳,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或头疼头晕,而主要原因多是“人际关系紧张”“晋升太慢”“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俄罗斯约有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已失去了500万有劳动力的男性,而且是国内生产总值越增高,男性死亡数字越大。

亚健康状态在中国国内也普遍存在,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人口15%属于健康,15%属于非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而其中的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如果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将死于肿瘤,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平均亚健康率是64%,其中北京是75.31%,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经济发达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国内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在不同地域、不同工作和生产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气质特点的人们中,其分布、表现和发展结局是不尽相同的。发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60岁之间。就性别而言,女性发病比男性高;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最容易发生亚健康的依次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和警察。2002年,范存欣等开展的以广东省内19所高等院校的8417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健康总体发生率为69.18%,30~40岁教工的发生率最高,女教工重度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工。可以看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高校教师高达七成,高等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既然亚健康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调查研究发现,至少有以下十大原因:(1)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办公室桌子靠桌子,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物理空间过分窄小,独立的空间往往成为奢望。(2)气、垃圾、工业、噪音及射线等污染,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宁静祥和的环境往往被喧嚣和污浊所代替。(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逼迫人们过分地劳作,出现身心“透支”现象;金钱往往逼迫人们成为它的奴隶。(4)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人们面临着被“炒鱿鱼”和下岗的威胁,为了保住岗位,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陷入越来越多的矛盾。(5)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6)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7)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8)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情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9)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10)躯体生命的偶然性和暂时性,在深层次上减弱了人们奋斗进取的激情,荒诞、无谓,往往成为人们对生命真谛的体验。

无论是调查数据分析还是亚健康成因分析,教师都是亚健康高发人群。某地调查显示,2004年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达到34.16%,而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只有10%。2005年,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比例高达53.83%。2006年,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健康占10.40%,亚健康占69.18%,疾病状态占20.42%,教师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可见,教师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还有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教学负担过重、情绪失调的现象。

据研究,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危害程度排序如下: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住房条件不够好,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节假日经常加班,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等。所有这些问题,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006年9月6日,《广州日报》就曾经以《十个慢性咽炎患者 八个都是老师》为题,报道了“中小学老师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在近年的体检中发现不少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陈瑞芳告诉记者,根据《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刊登的数据,一份对广东省862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21.9%的人患有高血压;最常见的职业病是慢性咽喉炎,在有的五官科门诊中,该病患者有81%是教师。

一份广州市12所大、中、小学2359位教师的体检结果也显示,75.2%的教师出现亚健康或患病状态,个别教师还检查出恶性肿瘤。据悉,这些参加体检的都是中青年教师。从近30个体检项目来看,绝大多数人出现多项异常,最严重的甚至十几项有问题。其中,“四高”和慢性咽炎发病率最高。“四高”中,高血脂占73.8%,高血压占25.8%,高血糖占5.7%,高尿酸占13.7%。此外,女教师患乳腺增生症占45%,男教师患前列腺增生症占22.3%。

教师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环境因素。教师处在激烈的竞争岗位、繁忙的学业任务、艰巨的科研课题的环境中,这促使他们往往要加倍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精神因素。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导致亚健康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工作、科研和生活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他们既要承担定量的教学课时、科研任务,又要承担来自职称、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导致身心负担较重。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尊心强的知识分子往往遇到心理矛盾和冲突时,宁愿一个人独自承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从生理学上来讲,长时间的过度疲劳,特别是许多教师喜欢熬夜工作,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混乱不安宁的状态,大脑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和营养的及时补充,内分泌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度,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导致脑疲劳,从而引起全身的亚健康症状。

第三,体质因素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实行聘任制以来,年年考评、年底排序、奖金扣发,使得教师不得不给自己加压,从早到晚,除忙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加班进修充电,过度疲劳造成了体力较大透支。第三节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与职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一词开始在大众语境中流行,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但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另据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数据,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些人当中,只有9%的人在精神科就诊过。”因此,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特征,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研究,不仅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保证。

一般来说,人的生理健康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具体体现在临床表现上。而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生理健康的标准那么具体与客观,它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难以界定的问题。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所关注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界定和阐述,但迄今为止,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和标准。

国内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主要有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有能力同别人建立和谐关系,并能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动,或为这种变动做出贡献”的心理状态。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以下四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做恰如其分的满足。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心理健康提出了以下七条标准:(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国内许多学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他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十条标准:(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念锋在其所著《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应从以下十个方面判断心理健康的水平。(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会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这种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那就是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人格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最终也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作生活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成绩。可以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为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4)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力下降等也会越严重。(5)受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紊乱,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而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较大,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6)康复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会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的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可能出现。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和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至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十分自如,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因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8)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偏差: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地自信,后者是盲目地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身力不从心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自信心反映的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称为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这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困难较为常见。(10)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为了保存个体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必须适应环境,而心理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工具。因为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称为适应。适应有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之分,前者积极地改变环境,后者则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保持心理平衡,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的完善协调,能良好适应社会。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经验标准。

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3)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4)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是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

目前,根据国内外心理健康专家的研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者。

这部分人表现为心情经常处于愉快的状态,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调节,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2)轻度失调心理者。

这类人在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时,容易产生忧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中略感困难,自我调节能力弱,若能得到心理教师或专业人员的帮助,可维持心理健康。(3)严重病态心理者。

这部分人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已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就会加重病情,以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第二章追根溯源,自我掌舵——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性与心理健康标准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书育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刻、长期而又潜移默化的。当前教育部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毋庸置疑,教师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经济和信息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大力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迫切。第一节教师的职业特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的整体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构成,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独特性与保障性的地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造成的教育负面效果也越来越多。要想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何越来越突出,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大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的定位与特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蜡烛”“春蚕”“伯乐”“阶梯”等词汇来形容教师和教师的职业,这充分说明教师和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劳动付出和奉献牺牲的特性,需要巨大的智慧投入。即使是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新时代,这一看法也还是被社会基本认可,广大教师本人也基本上是用这个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2004年,《中国教育报》曾组织了一次“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的大型调查,他们以“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和“我认为教师是伯乐,具有能识千里马的素质”这样两个问题来了解教师的心理反应时,结果有87%和88%的教师分别作了肯定的回答。而且,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教师对“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看法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教师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乡村教师的认可程度最高。同时,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性水平,小学教师的认可程度远远高于中学教师。再者,通过从不同方面对“我认为教师是伯乐,具有能识千里马的素质”看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这说明教师和教师职业的智慧投入特性得到广泛认同。

与其他社会职业或者行业相比,教师职业更具有传承性,教师更需要奉献精神,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当中去。为了了解教师在“职业”与“事业”关系上的认识,《中国教育报》在一次调查中曾设计了“我认为教师是职业,不求功名,但求无过”和“我认为教育是事业,教师应不断开拓创新,为此奉献终身”两个问题,教师对前者的回答:55%的人认为“完全不符合”和“不符合”,认为“符合”和“非常符合”的人占24%,另有21%的人回答“一般”;教师对后者的回答:85.7%的人认为“非常符合”和“符合”,特别是认为“非常符合”的就达到了50%,而认为“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仅占3.5%,有10.8%的人回答“一般”。两者相比较,从总体上看,教师更赞同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事业。另外通过教师对“教育是事业”看法的差异分析,在教师职称之间、地区之间和小学与中学之间差异显著。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随着职称的升高,教师的认可度越高;在地区之间,乡村教师认可度最高,其次是县城教师,然后是中小城市教师,大城市教师认可度最低;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则是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认可度更高。

教师充分认可“蜡烛”精神的这一事实,实际上反映了教师这种职业的劳动特点,那就是它具有明显的辛苦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同时社会责任大。教师职业与其他从事物质生产的职业不同,它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尚未成熟的人,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把他们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这个过程是长期而艰巨的。教师这种职业是一种既要劳力又要劳心的工作,尤其需要劳心。虽然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手段比以前更先进了,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教师劳动的这种辛苦性、复杂性、创造性以及社会责任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从事教师职业需要有更强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这一点不会因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改变。乡村教师对“教师是蜡烛”的认可度最高,反映了乡村教师的工作更辛苦,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乡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比城市教师都要差,经济待遇明显偏低,不少地区的教师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下来;即使是这样,有些教师还为那些家境困难的孩子垫付书本费;至于说饥饱不均,营养不平衡,甚至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就更是常事。虽然他们有时不免有些怨言,但仍然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这不是“蜡烛”精神是什么?小学教师对“教师是蜡烛”的认可度比中学教师高,可能是因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10岁左右的懵懂的孩子,劳动强度要更大些,而且也不容易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可。

心理学家叶一舵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它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无生涯性。

教师职业生涯没有职位高低之分,所有教师的身份几乎相同,少有晋升机会。职业角色的局限和固定使教师的工作显得单调而重复,不利于教师成就感的满足。(2)高独立性。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而教学工作虽然可以由他人协助,但主要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师以其已有的知识储备、训练和素养独自面对学生,这既强化了教师的职责感,又缩小了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3)工作对象的高度差异性。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他们年龄、身心发展大体相似,但其在志向和兴趣等方面又大不相同,因此,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这必然会加大工作的难度。(4)高示范性。

教师不仅是教育专业人士,而且还必须在政治、伦理、道德、法律和职责等方面以身示范,担当育人的职责。当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将学生的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提升到显要位置时,教师自身的人格完善和身心和谐健康的示范性要求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无疑又加剧了教师职业的高压力。(5)时空相对无限性。

教师工作的时间似乎遵循了正常的劳动制度的要求,但实际上许多课后、校外的工作打破了工作内外的界限,备课、作业、家访、学生意外事件的处理等,无一不挤占教师工作之外的时间。此外,课余进修、培训、自身素质的提升等将教师工作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到了教师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教师感到职责及压力“无涯”,永无停止和喘息的时候。

此外,教师还具有多重角色。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傅道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变革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还承担着家庭与社会的各种角色职能。这些角色职能极易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和冲突,成为威胁教师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职业角色的理想性、严格性与现实中教师的自然人和社会人角色产生冲突。社会、家长和学生等主体都赋予教师较强烈的理想色彩,但往往忽略了教师的七情六欲,致使教师心理压力过大。(2)教师职业角色的多重性使教师在认同和履行职业角色时充满困惑和冲突。比如,作为教育者的强制性和作为学生心理问题辅导者的助人与自助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者的权威性与作为益友的平等尊重就时常处于冲突之中,往往使教师无所适从,压力倍增。(3)教师职业角色的无涯性使得教师成就感的满足延迟或不足,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成就感的欠缺造成教师工作态度消极、冷淡、疲劳紧张、过敏易怒、自尊心降低等。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乌申斯基也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说:“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帮助学生撕开了无知的黑幕,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真理之途;教师是学生的健康、幸福和未来的守护者,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太阳给予地球的爱、春雨给予庄稼的爱、自然给予人类的爱,既温暖又慷慨,既充裕又静谧,既深厚又绵长;教师是无私和高尚的……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至理名言在道出教师职业的神圣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更加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和保障。

教育部2002年8月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的重要条件。”作为肩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生力军的重任的特殊群体,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美和人生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而言,除了需具备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巧以及高超的语言艺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教师心理健康具有的重要意义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名教育家索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的教育,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一位品德高尚、学问精深、态度友好的教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热爱与拥护,并会被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直接影响与决定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教师的不良人格或不健康心理状态必然会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身心未发育成熟的学生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环境中,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教学工作效率

教育和教学活动是一项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的集体认识活动过程,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昂扬振奋的精神,而学生的情绪又需要由教师来激发和调动。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于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

心理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指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些都说明,教师积极向上的情感激情,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心境的愉快、师生关系的协调、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有密切关系。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冷静,讲课思路混乱,或动辄发火,当众训斥或惩罚学生,极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有心理偏见的教师对“好”学生,无论优缺点一律宽容接受;而对“差”生的过错则决不放过,对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不加分析地进行讽刺挖苦,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下降,上进心淡薄,情绪低落。因此,良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